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汇总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汇总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汇总

初中文言文阅读的复习要点及答题方法

新课标要求7-9年级的学生能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对古文的考核重在考核学生记忆积累的过程,考察学生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不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情况,对文言文的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文言虚词的作用。

2、顺畅朗读,断句停顿。

3、句子的翻译和理解。

4、理解文意并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

考查的选文内容也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但材料短小,文意浅显,注重考查学生的文言迁移能力。本文将从以上四方面谈谈应试时的注意事项及方法。

一文言字词的复习

文言文的文意把握以翻译句子和理解句意为前提,而弄懂句意,正确朗读又以理解文言文的字词含义为前提。所以我们首先要注意对古汉语中虚实词意义的理解和积累。

(一)文言实词的理解

文言实词的理解,主要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实词,这些词语都有内在的规律可掌握,复习时应从归纳复习并加以识记。

1 一词多义

古代的词以单音节为主,一个词往往有几个义项。许多时候,各个义项之间是有关联的。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最基本的义项,由基本义项而展开的引申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掌握。如:间(1)中间。

《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2)参与。《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3)隔开,隔绝。《桃花源记》“遂与外人间隔”当然,会有些和基本义项相去甚远的意思,这些特殊的义项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把它作为重点并牢牢地记住。

2 古今词义

从古至今,大多数词义发生了变化,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如“江”“河”在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而现在成为河流的统称。(2)词义缩小。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在仅指“妻子”。(3)词义转移。如“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是名词;今天转移为“为了正义事业而献身”。这类词应将古今词意结合起来记忆,在考试时才能准确辨别。

3 通假字

古今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两字之间只是语音相同或相近,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如“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中,“辩”通“辨”。通假字的复习没有捷径可走,主要靠平时的积累。

4 词类活用

古汉语中,某些实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词句中临时改变它原来的词性,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名词作动词;(2)名词作壮语;(3)动词作名词;(4)使动用法;(5)意动用法;(6)形容词作名词;(7) 形容词作动词。活用类的词本身意思并不难理解,关键在于要判断在句中是什么词性。因此,要了解常用的词性,如名词、动词、形容词、连词等。

(二)文言虚词的作用(具体见初中文言常用的10个虚词)

初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以下几个虚词?之、其、而、以、为、于、乎、焉?等。常见意义及作用见下:(1)以:可译为?凭借、因为、用来、来、用、把、以致、相当于‘而’、认为、如?。(2)之:主要作用是助词、代词、介词。(3)其:主要作用是代词,指代的内容要视具体语境而定。(4)而:主要作用是表示顺承、并列、转折、修饰。(5)为:用作动词的基本词意是?做?,其它意思视具体语境改变;用作介词时译为?为了?。(6)于:可译为?对、对于、从、在、到、向、比、给?。(7)乎:可译为?呼、吗、于、对?。(8)焉:主要作用有语气词,代词、兼词。

(三)答题方法及注意点

1、课内字词的解释,注意别写错别字。

2、归纳记忆。

文言文字词的复习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要结合语境理解词义,通过比较归纳,找出记忆的相关规律。课内的字词意思掌握是为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作最基本的准备。

二文言文断句的复习

在了解基本意思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文言文的阅读。反过来,读得是否通顺,有没有读破句也是检查学生是否读懂文章的手段。文言文断句作为一种考查的形式,就是在这样的目的下体现了这种试题的必要性。解答文言文断句,理解文意是前提,在此基础上可遵循以下的规律来答题。

答题方法(断句的规律)

文言文的朗诵节奏一般按意义划分,以不破句为原则,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按词语断例:浮光/跃金,静影/沉壁2、主谓之间断句例:潭中鱼/可百许头。3、发语词后停顿。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4、句首表连接的词后停顿。例: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5、介词前停顿。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三、文言文翻译的复习

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检测考生是否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有效手段,它虽然侧重于古汉语语言形式的考查,但由于同时也涉及内容,因而是中考文言文阅读中一种综合性的考查手段。文言文的翻译讲究信、达、雅。所谓信,指的是准确无误,忠实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不可随意增减内容。所谓达,指的是译文语句通顺,语意明确,行文规范。所谓雅,是指能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是文

言文译成现代汉语的最高要求。从考查的特点和目的出发,中考中的文言文翻译总是以直译为主,意译只能是一种次要的方式。这里说的直译,是指将原文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包括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和所采用的表达方式。课内的文言文翻译以理解记忆为主,课外文言文翻译在原有积累知识的基础上,还应掌握以下具体方法。

(二)答题方法

1、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古代国名、朝代名、年号、人名、地名、

官名、政区名,以及器物,度量、典章制度等专名之称。这些词不必翻译,原样保留。例:"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的?南阳?和?西蜀?作为地名不用译出。

2、补。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文言文中是单音节词,现代汉语中已变成复音的要补成复音词。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妻子?要翻译成?妻子儿女?。

(2)遇到文言文中的省略之处,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补出省略的内容。例:?战则请从?译成?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起去?。

3、换。文言文中有不少词语,现代虽然还用,但不是古代的意思,翻译时都应古代意思。例:

先帝不以臣卑鄙(译为身份低微,见识地下),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删。文言中有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经没有和它相当的词,或者没有必要翻译出来,翻译后

反而会造成语句补顺,对这样的虚词就可以删去不译。例句首的发语词、句中的语助词、在句中表示顺承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的助词等虚词,均可略去不译。

5、顺。文言文翻译时,还会遇到一些修辞现象、委婉说法,翻译时要灵活处理,以使译文明白

通顺。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中?庙堂?指代朝廷,所以应译成?在朝廷做官就为老百姓担忧?。

四、文言文阅读的复习

(一)复习内容

对文言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一般表现为:对文中重要的句子特别是主旨句、警句、名句的理解,对文言文段落的理解,对作者写作思想倾向的评价等。

(二)答题方法

1、字词解释,句子翻译来自平时的复习和积累。

2、所选课外文言文语段的内容大多涉及以下几方面:

(1)官吏勤政爱民、廉洁奉公、执法如山、志廉行端的品行方面的事迹。(2)古人相夫教子、爱国效忠、扶危济贫方面的事例。

3、大多选段为记叙类作品,涉及到观点看法的,应和课内语段的观点相近或相反。答题时要学

会抓住关键语句的含义及作者和时代的背景来理解文章。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多髯者为东坡

(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兵革非不坚利也

(7)“……,……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8)“……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9)“……者,……”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也”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夫战,勇气也

(11)“……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1)省略主语 :a承前省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b 蒙后省

c对话省例《曹刿论战》(此)忠之属也。(《曹刿论战》)(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投(之)以骨。(《狼》)君与(之)俱来。(《隆中对》)

(4)省略介词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急湍甚(于)箭。(《与朱元思书》)(5)省略量词

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

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

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儿斗二(个)男新战死

3、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例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例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

隐逸气质的花”

例4: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结构后置

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例:“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

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

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4、被动句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1)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被……所感动(2)有标志词语

a “为”表被动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b “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吞”即“被……吞掉”

c “于”表被动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即“在……被举荐”。

5、固定格式。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不亦……乎”“有……者”“得无……乎”“如……何”“奈……何”“然则……”等。

(1)“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

(2)“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把……怎么样”例:……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3)“以……为……”相当于“把……当作……”例: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即“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禽兽……”

(4)“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例:此何遽不为福也即“为什么不会变成福呢”

(5)何以例:何以战

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搭配

(一)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

1、如……何;若……何;奈……何

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中间可以插入名词、代词和短语,可以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样对付(处置、安顿)。”

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其如土石何?②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③“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例: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在这种习惯说法中,如果插入“之”,就构成“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可译为“为什么”或“怎么办”“怎么对付(处置,安顿)……”,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例: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

2、“庸……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3、“独……耶”、“独……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例:①独不怜公子之姊耶?(《信陵君窃符救赵》)⑵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4、“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例: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石钟山记》)

5、“何(奚)以……为”(“何以”是“以何”的倒装,意思是用什么、拿什么、凭什么)、“何(奚、曷)……”译为“用……做什么呢?”、“要……干什么呢?”、“为什么要……呢?”例: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6、“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装,“何“一般作定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例: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7、“安……乎”、“安……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呢“、“哪里……呢“。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二)表示比较的习惯说法:

“……何如……”;“……何若……”“……孰与(孰若)……”意即“……与……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同、跟)……相比,谁(哪个、哪样)……”、“……比……怎么样?”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

例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例②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何如”单用,相当于“怎样”“哪个”。例:①“陛下以降侯周勃何如人也?”上曰:“长者也。”(《史记?张释之列传》)译:“陛下以降侯周勃是个怎样的人?”皇上说:“忠厚长者。”②因问明帝:“长安何如日远?”(《世说新语?夙愿》)

(三)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1、“不亦……乎?”语气比较委婉,可译为“不也是……吗?”或“难道不……吗?”

例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

2、“不为……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

例: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3、“何(奚)以……为?”“何(焉)……为?”可译为“要……干什么呢?”或“哪里用得着……呢?”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何……哉(也)”的意思是“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能……呢”。

例: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石钟山记》)

4、“岂……乎(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怎么……呢?”

例: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5、“非……欤”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例: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

6、“宁……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

7、“独……耶”、“独……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

例: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8、“何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是“所……者为何”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为“……的(人、事、物)是什么”。例: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9、“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装,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

例①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②夫晋,何厌之有?

“何有”单用,可根据上下文译为“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舍不得”“有什么关系”。例: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0、其……乎(邪),译为“难道……吗?”

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11、“安……乎”、“安……哉”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呢”、“哪里……呢”。

12、得无……乎,反问的语气比较委婉,且略带测度性。句末“乎”可用“与(欤)”、“邪”、“耶”等疑问语气词替换。可译为“该不会……吧”、“莫非是……吧”、“能不……吗”。例: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译文: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同样的结构还有“得非……与”“岂非……与”,相当于“难道不是……吗”?

例: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与?(柳宗元《封建论》)

13、“能无……乎“,译为“怎么不……呢”。

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14、“(而)况……乎“,译为“何况……呢”或“又何况……呢”。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15、“无乃……与”,相当于“难道不是……吗”。例:无乃尔是过与?(《论语》)

16、安能、何能、何得,这三种固定结构一般译为“怎么能”。

例:①安能摧屑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表示感叹的习惯说法

1、“一何”可译为“何等”、“多么”。

2、何其……译为“多么”,有时也译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么……”。例如:①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乱也?②赐,汝来何其晚也?

3、何……之……,可译为“怎么……这么……”或“怎么这么……”,也可译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么……”。例如:足下不欲破袁氏也,何言之不实也?

4、“直……耳”可译为“只不过……罢了”。

(五)表示强调的习惯说法

1、“唯(惟)……为……”,可译为“只”“只有”“惟独”。例: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2、“唯(惟)……所……”,可译为“任凭……”“随便……”。例:臣有三剑,唯王所用。

3、“非惟……抑亦”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表递进语气。例: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陈寿《隆中对》)

(六)表示假设的习惯说法

1、有……于此(斯)……

翻译时只需在有关句子前加一“假设”“假如”之类的词语即可。例如: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庄子?杂篇?让王第二十八》

2、“若其”相当于“假如”。例如:今者违命,胜不足多;若其不胜,为罪已甚。(《晋书?周浚传》)(七)表选择语气:

1、“与其……孰若(无宁)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与其……哪里比得上(不如)……”。例:与其杀是僮,

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2、“不……则“不……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例:①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苏轼《教战守策》)②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孙樵《书何易于》)

3、……,抑……,译为“是……,还是……”或“……,或者……”。

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或者考察其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于人事所决定的吗?

4、“非……则……”,“非……而……”,相当于“不是……就是……”,“不是……却”。例:①非死则徙尔。(柳宗元《捕蛇者说》)②非字而画。(《促织》)

(八)表示推测、揣度、商榷的习惯说法

1、“得无……乎”“无乃……乎”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莫非、恐怕、岂不是、只怕是……吧”。如:无乃尔是过与?

2.庸……乎,译为“哪……呢?”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我以道理为师,哪管他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3.……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例:①闻道百,以为莫已若也,我之谓也。②谚所谓“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民谚中说的“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大概就是说的虞国与虢国的关系吧。

4.“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九)表示指代的习惯说法

1、有所、无所、何所(安所、奚所)

可译为“有什么(没有什么)……的(人、物、事)”“是什么”。例如:①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②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亭》)

2、有以、无以,可译为“有什么(可以)用来……”“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例如:①项王未有以应。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无从”可译为“没有办法”或“不能”。(有所以、无所以)

3、无以……为,可译为“没有必要用(要)……”。例如: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十)表示认定的习惯说法

1.是故,是以,表示结果的固定结构,同义结构还有“以此”、“是用”、“用是”、“用此”、“以故”。译为“因此,所以”。例: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有,师之所存也。(《师说》)

2.所以,有两个意义,译为“用来……的方法”或“……原因”、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然则”,连词性固定结构。“然”承接上文,“则”表示推断。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例: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

4、“且……且……”,相当于“一面……一面……”或者“又……又……”。例:见信死,且喜且怜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5、“而已”“焉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例: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国焉耳。(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

6、“以……为“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认为……“、“把……当作“、“凭借(依靠)……作为“等。例: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例如: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7、“因遂”,相当于“于是”。例如:欲自杀以激荆卿,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告也。”因遂自刎而死。(《史记?刺客列传》)

8、“于是”,一是相当于“在这时”,“在这件事上”“从这时起”“在这种情况下”;二是相当于现在汉语“于是”。

9、“之类”“之属”“之伦”“之徒”,相当于“这一类的……”。

10、有……者,译为“有个……的人”。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11、唯(惟)……之(是)……

表示宾语前置得固定结构。含强调意义。其中“唯(惟)”是限定范围得副词,可译为“只”;“之(是)”是标志宾语前置得结构助词。可译为“只+谓语动词+前置宾语”。例: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大汇总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即这个词本是名词,在语境义中作动词使用。例如

(1)一狼洞其中(《狼》)中“洞”本是名词,在这里活用为动词“打洞”。

(2)不能名其一处(《口技》)中“名”带宾语“其一处”,活用做动词“说出”。(3)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中“宾客”原为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以宾客之礼相待”,可以翻译为“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招待”。(意动用法)

2、形容词用作动词:原本词性为形容词,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词形发生改变充当动词使用。例如

(1)香远益清(《爱莲说》)中“远”原是形容词,在这里充当“香”的谓语,用作动词,远播之意。

(2)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中的“亲”“远”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面带宾语“贤臣”和“小人”,翻译为“亲近”和“远离”。

(3)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苦”、“劳”、“饿”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当作“使……苦”,“使……劳”、“使……饿”讲,属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形容词用作名词:原本词性为形容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充当名词使用。例如

(1)此皆良实(《出师表》)中“良实”原为形容词,在这里充当判断句主语“此”的宾语,活用为名词,善良老实的人之意。

(2)帝感其诚(《愚公移山》)中“诚”原为形容词在这里作动词“感”的宾语,活用为名词,诚心之意。

(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中“废”原为形容词这里作“兴”的宾语,活用为名词,这里作荒废的事情讲。

4、动词活用为名词:原本为动词由于语言环境的改变,临时充当名词使用,词形发生变化。例如

(1)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愚公移山》)中“疑”原为动词,现在充当动词“献”的宾语,活用为名词,疑问之意。

(2)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中“述”本是动词“记述”,这里活用为名词“记述的文字”讲。

5、名词作状语:名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用在动词前面作状语,但在古汉语中有一些名词用在动词的前面充当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地点、所用的工具。例如

(1)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技》)中“手”为名词,用在动词“拍”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用手”之意。

(2)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中“狐”为名词,和“鸣”一起用在动词“呼”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狐狸鸣叫那样大呼”之意。

(3)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中“山”为名词,用在动词“行”的前面作状语,表示

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在山上”之意。

6、使动用法:谓语动词含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例如

(1)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2)忿恚尉,令辱之(《陈涉世家》)忿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3)必先苦其心志(《孟子两章》)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苦恼

7、意动用法

谓语动词含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例如

(1)邑人奇之(《伤仲永》)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

A.名词活用为动词:

1.稍稍宾客其父

2.但微颔之

3.每至晴初霜旦

4.虽乘奔御风来以疾也

5.卒辇而致之

6.驴不胜怒,蹄之

7.苔痕上阶绿

8.妇抚儿乳

9.无不伸颈、侧目,以为妙绝

10.不能名其一处也

11.其夫呓语

12.会宾客大宴

13.欲箠杀之

14.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15.台中像群仙

16.泉而茗者

17.罍而歌者

18.红装而蹇者

19.人恒过

20.神弗福也

21.公将鼓之

22.请师之

23.一狼洞其中

24.月明辉室

25.光鉴毫芒

26.在宋城上而待楚寇也

27.名之者谁

28.故自号曰醉翁也

29.是金陵人,客此

30.东面而视

3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32.针石之所及也

33.火齐之所及也

34.然得腊之以为饵

35.又安敢毒耶

36.人病则忧惧

37.策之不以其道

38.白日放歌须纵酒

39.黄梅时节家家雨

40.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

41.腰白玉之环

B.名词作状语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吾日三省吾身、日再食)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4.下见小溪

5斗折蛇行

6.犬牙差互

7.山行六七里

8.与余舟一介

9.秋水时至

10.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11.毕竟东流去

12.西北望长安

13.戴朱缨宝饰之帽

1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15.北通巫峡,南极潇汀

C.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互用:

1.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2.攘除奸凶

3.亲贤臣,远小人

4.此绵良实

5.风烟俱净

6.亦以此自轻

7.猛浪若奔

8.成人之美

9.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10.心奇之

11.京中有善口技者(陈康肃公善射)

12.不蔓不枝

13.香远益清

14.回清倒影

15.则素湍绿潭

16温故而知新

17心奇之

D.意动用法:

1.父异之

2.邑人奇之

3.父利其然也

4.吾妻之美我者

5.渔人甚异之

6.不耻下问

7.端居耻圣明

8.少促尼之闻,轻伯夷之义

9.余悲之

E.为动用法: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F.。使动用法: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3.君将哀而生之乎

4.望而却步峰息心

5.乱花渐入迷人眼

6.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大全

七年级上册 5 童趣(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mǎo)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jiāng)。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lì)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yā)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0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 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20山市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

初一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初一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智子疑邻》 课文: 宋有富人,天雨(下雨)墙坏(毁坏)。其(他的)子曰:“不筑(修补),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老人fǔ)亦云(也这样说)。暮(晚上)而果(果然)大亡(丢失)其财,其家甚智(认为……聪明)其子,而(表转折,却)疑邻人之父。 1.本文选自战国末期着名思想家韩非的着作《韩非子》。 2.在文中括号内给加点字解释: 3.给全文翻译: 宋国有一个富人,因天下大雨,(他家的)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补它,一定有盗贼进来。”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的聪明,却怀疑偷盗的是隔壁的老人。4.写出文章的寓意: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告诉人们不能凭空随意猜疑或赞赏别人,要实事求是。) 《塞翁失马》 课文: 近(靠近)塞上之人有善(擅长,善于)术者(的人),马无故(原因,缘故)亡(逃跑)而入胡。人皆(都)吊(安慰)之,其父曰:“此何遽(就)不为(是)福乎(呢)”居(经过)数月,其马将(带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富有)良马,其子好(喜欢)骑,堕(摔下)而折(折断)其髀(大腿)。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拉)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十分之九,绝大部分)。此(这个人)独以(因为)跛(瘸腿)之故(原因,缘故),父子相保(保全)。 1.本文选自西汉(朝代)淮南王刘安编着的《淮南子》,此书又名《淮南鸿烈》。2.在文中括号内给加点字解释。 3.给全文翻译: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有个精通术数的人,(一天他家的)马无缘无故逃到胡人那边去了。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怎么就不是福气呢”过了几个月,他那匹马(竟然)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人们都来祝贺他,他却说:“这怎么就不可能是祸患呢”家里富有很多好马,他儿子喜欢骑马,(一次从马上)摔下来,折断了大腿骨。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怎么就不是福气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壮年男人都拿起弓箭去打仗。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沙场。这个人唯独因为瘸腿的原因,父子的性命都得以保全。 4.下列各句加点的“之”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C ) 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②友人惭,下车引之③其邻人之父亦云 ④人皆吊之⑤故时有物外之趣⑥驱之别院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大全教学内容

文言文汇总 目录 七年级上册 5 《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10 《论语》十二则 20 虽有嘉肴《礼记》25 河中石兽 30 *寓言四则(选二)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七年级下册 伤仲永王安石 木兰诗 孙权劝学 口技林嗣环 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 共工怒触不周山 狼蒲松龄八年级上册 21 桃花源记陶渊明 22 短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23 *核舟记(魏学洢) 24 *大道之行也(《礼记》) 26 三峡(郦道元) 27.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28 *观潮 (周密) 29 *湖心亭看雪(张岱) 八年级下册 21 与朱元思书吴均 22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23 *马说韩愈 24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26 小石潭记柳宗元 27 岳阳楼记范仲淹 28 醉翁亭记欧阳修 29 *满井游记袁宏道 九年级上册 21 陈涉世家司马迁 22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 策》 23 *隆中对陈寿 24 *出师表诸葛亮 九年级下册 17 公输《墨子》 18 《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 鱼我所欲也《孟子》 20 *《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21 曹刿论战《左传》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 国策》 23 *愚公移山《列子》

七年级上册 《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初中文言文知识大全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初中文言文复习教学案 基础知识 1、理解常用文言实词的古义.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及通假现象等。 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初中语文教材要求熟悉并掌握的有15个,即:之、以、而、其、于、者、乃、夫、且、然、盖、则、焉、何、乎。 3、常用的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省略句等。 命题规律初中文言文阅读的命题范围为篇幅短小的浅易文言文,近年来总的趋势倾向于选课内外对比阅读。主要题型有:诠释题、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品述题等题型。 复习要领 l、理解词语类题。对于实词释义题,要准确判断它属于那种语言现象,然后结合语境作答。解答虚词类题,要在明确主要虚词一般用法的前提下,结合语境推断判定其在句中的含义和用法来作答。(一般都是课内学过的词语,因此要加强课内字词的积累。)2、翻译句子题。首先明确句中重点要掌握的实词、虚词的含义,然后考虑句中有无特殊句式或修饰方法,合理运用“留、替、移、删”几种翻译技法,做到直译与意译的有机结合。3、理解文意题和写法题.一般包括理清行文思路、分析段落层次、概括大意、理解词句与文章主旨的关系,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把握作品人物的思想感情、主要性格、作者观点、思想倾向及写法的分析评价等。解答这类题,要在对原文内容作整体把握的前提下,结合语段中的重点词句,联系作者观点,思想感情倾向作答。 一、字音 (一)多音字 所谓多音字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字。一个汉字,读音不同还意味着词性不同、意义不同和用法不同。因此,掌握好文言文中的多音字,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十分重要。 如:夫有读fú予观夫巴陵胜状若夫霪雨霏霏有读fū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间有读jiān 奉命于危难之间有读jiàn 遂与外人间隔 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应该归类整理 (二)异读字 所谓异读,是指一个字有两个以上的读法。文言文中的异读有三类:破音异读、假借异读、古音异读。 1、破音异读前人又叫“读破”“破音”。它是用改变字的通常读音来表示不同词性和意义的一种办法 如:语原音yǔ破音yù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通假异读通假异读,是指在通假现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读音去读。 如:河曲智叟亡(wú)以应“亡”同“无”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òu)奇“有”同“又”。 3、古音异读所谓古音异读,是指古代的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姓氏等,因其专有,就有了固定性,从而保留发古音。 可汗 kèhán 燕yān山 二、文言实词 古汉语实词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他们有实在的意义,能单独回答问题。(一)古今异义。在文言文中,有些古今相同时词,由于演变的结果,词的含义表现出以下几种差异: ①词义扩大。如“江”和“河”古时专指长江与黄河,现在泛指江河。 ②词义缩小。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儿子,现在专指男子的配偶。 ③词义转移。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古义指低微而鄙俗(即地位低见识浅),而现在是品德恶劣、不道德的意思。 ④词义交叉。如“怜”,古今意义都有怜悯的意思,但“仍怜故乡水”中的“怜”解释为爱怜比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知识点汇总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知识点汇总 一、文言实词归纳:(基本篇目)1、基本字词归纳 (一)文言实词:文言实词的基本词汇和现代汉语词义相同,但由于历史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不少文言实词在词义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的已经不用,所以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词,有助于扫除文言文阅读上的障碍。 ①古音通假 即通假字,文言文里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来使用的现象叫通假。有两种情况:一是本有其字而不用,用另一个同音字代替。如《愚公移山》中“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中的“厝”通“措”,放置之意。二是本无其字,有音无字,用同音字表示。通假的方式包括同音通假(“说”通“悦”,高兴之意),双声通假(“亡”通“无”,没有之意),和迭韵通假(“徧”通“遍”之意)。通假现象在文言中普遍存在,在复习时要进行系统的汇总,便于掌握。 ②古今异义 由于语言的发展变迁,不少文言词汇的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词形完全相同而古今意义有别的双音词,在现代为双音词而在古代为偏义词或短语的语言现象。例如: 《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为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为没有出路的境地。 《曹刿论战》中“可以一战”中的“可以”古义是两个词,可以凭借之意,今义是一个词,表示许可或可能。 ③古今词义变化 词义的变化,大致有三个途径:一是词义的扩大。例如“江”和“河”在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可以指任何的江河,词义扩大了;二是词义的缩小。例如“臭”在古代是“气味”的意思,现在专指不好闻的气味,词义缩小了;三是词义的转移。例如“涕”在古代指“眼泪”,而现在却指鼻涕了,词义发生了转移。 ④一词多义 在古汉语中,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用法,不同的读音,表达不同意义。例如: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命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出名,著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说出) ⑤词类活用 在古汉语的实词中,某个词属于哪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失去了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而临时充当另一类词,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复习词类活用首先要区别“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经常具有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语法功能,如“指”解释为“手指”是名词,解释为“指点”“指出”是动词。其次分析词类活用还要和同音词区别开来。有的词读音相同,写法也相同,但如果它们在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文言文

七年级上 1、《论语》六则《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 (唐代)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虽有嘉肴 - 古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节选自《礼记学记》)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精选.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 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还有一点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学习中应注意打好基础,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之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和古诗词

人教版初中语文 文言文和古诗词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5课 童趣(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第二单元·第10课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1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秦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第三单元·第15课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第四单元·第20课 山市(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 2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 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020年初中语文文言文大全

2020年初中语文文言文大全 蒲松龄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25《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

方入门不顾。30 寓言四则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一)、课内古诗背诵 【观沧海】 (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部编版语文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WORD)

部编版语文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WORD) 《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 一、原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 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 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 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 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他 的同乡说:“吃肉的大官们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曹刿说:“吃肉的大官们目光 短浅,不能深谋远虑。”就进宫去拜见鲁庄公。曹刿问庄公:“你凭什么条件(跟齐国)作 战?”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 说:“小恩小惠没有遍及老百姓,老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牲畜、玉 帛,从来不敢虚报数量,一定对神诚信。”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受到神的 充分)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 也一定依据实情来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 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去。”鲁庄公和曹 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要击鼓进攻。曹刿说:“不可以。”齐军三次击鼓 进攻。曹刿说:“可以擂鼓进攻了。”齐国的军队大败。庄公将就要驱车追击齐军。曹刿说: “不可以。”他下车看了看齐军战车的车轮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军败退的 情况,说:“可以追击了。”于是就追击齐国军队。打了胜仗 以后,鲁庄公询问那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打仗,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进攻时, 他们的士兵鼓足了的勇气,第二次(击鼓进攻,士兵们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 进攻,士兵们的勇气)就消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尽,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 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的军事行动)是很难推测的,我恐怕在那里有埋伏。我看 见他们的战车的轮迹很乱,远望到他们的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逐他们。” 三、文言实词 1.师:军队2.伐:攻打3.肉食者:位高禄厚的人4.间:参与5.鄙:鄙陋,指目光短浅6.安:养7.专:独占 8.徧:同“遍”,遍及,普遍 9.牺牲: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10.帛:丝织品 11.信:言语真实 12.孚:为人所信服13.福:赐福,保佑 14.狱:案件(今义:监狱) 15.虽:虽然(即使) 16.察:弄清楚 17.情:实情 18.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19.属:类 20.可以:可以用来,可以凭借21.鼓:击鼓22.败绩:溃败 23.驰:驱车追赶 24.逐:追逐,追赶 25.克:战胜 26.作:振作

(完整word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全集.pdf

初中语文文言文目录 七年级上册:《童趣》《论语》十则《山市》《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七年级下册《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口技》《夸父逐日》《山海经》《共工怒触不周山》《狼》 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 《核舟记》《大道之行也》《三峡》《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观潮》《湖心亭看雪》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马说》《送东阳马生序》《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 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 九年级下册《公输》《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愚公移山》 七年级上册 童趣(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 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 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 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 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山市(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 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 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 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 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 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 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世说新语》两则 一、《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 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 《世说新语》两则 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 1. 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 2. 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 词类活用 (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 文言实词: 《咏雪》 1.内集:家庭聚会 2. 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 3.俄而:不久,一会儿 4.聚:急速 5.欣然:高兴地样子 6.差:大致、差不多 7.拟:相比 8.未若:不如比作 9. 因:凭借 10.起:飘起 11.即:就是 《陈太丘与友期》 1.期:约定 2.期行:相约同行 3. 戏:玩耍

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 5.乃:才 6.时:当时 7. 惭:感到惭愧 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 等待 11. 非:不,不是12. 相委:委,丢下、舍弃 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4. 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 15.日中:正午时分 16. 引:拉 17. 顾:回头看 三、翻译课文。 《咏雪》 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正午已过,(友人)仍然没有到达,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太丘的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耍。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离开了。”那人(听了)便发起脾气来,骂道:“不是人哪!跟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离开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的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四、元方与友人各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 元方:聪明伶俐,明白事理,能言善辨,落落大方,但有些傲慢。 友人:不讲诚信,没有礼貌,但知错能改。

部编教材初中语文全册文言文汇总

《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太傅在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子侄们辈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诗文。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起。”谢太傅听了开心的大笑起来。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 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论语十二章翻译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 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说∶“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 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会有我的老师。拿他们的优点来自己学习,拿他们的缺点来自己改过。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站在河岸上说,过去的时间就像这流水,白天和夜晚都在流 1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说:一个人心有远大理想就要有丰富的知识,要多多提出疑问,多多深入思考。对于自己的志向不能有过多的功利干扰,要淡薄名利,只有平静的看待这些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理想。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汇总

初中文言文阅读的复习要点及答题方法 新课标要求7-9年级的学生能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对古文的考核重在考核学生记忆积累的过程,考察学生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不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情况,对文言文的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文言虚词的作用。 2、顺畅朗读,断句停顿。 3、句子的翻译和理解。 4、理解文意并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 考查的选文内容也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但材料短小,文意浅显,注重考查学生的文言迁移能力。本文将从以上四方面谈谈应试时的注意事项及方法。 一文言字词的复习 文言文的文意把握以翻译句子和理解句意为前提,而弄懂句意,正确朗读又以理解文言文的字词含义为前提。所以我们首先要注意对古汉语中虚实词意义的理解和积累。 (一)文言实词的理解 文言实词的理解,主要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实词,这些词语都有内在的规律可掌握,复习时应从归纳复习并加以识记。 1 一词多义 古代的词以单音节为主,一个词往往有几个义项。许多时候,各个义项之间是有关联的。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最基本的义项,由基本义项而展开的引申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掌握。如:间(1)中间。 《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2)参与。《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3)隔开,隔绝。《桃花源记》“遂与外人间隔”当然,会有些和基本义项相去甚远的意思,这些特殊的义项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把它作为重点并牢牢地记住。 2 古今词义 从古至今,大多数词义发生了变化,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如“江”“河”在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而现在成为河流的统称。(2)词义缩小。如“妻子”古代指“妻子” 和“儿女”,现在仅指“妻子”。(3)词义转移。如“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是名词;今天转移为“为了正义事业而献身”。这类词应将古今词意结合起来记忆,在考试时才能准确辨别。 3 通假字 古今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两字之间只是语音相同或相近,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如“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中,“辩”通“辨”。通假字的复习没有捷径可走,主要靠平时的积累。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积累集锦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积累集锦 一、常用实词 知识点总结 实词有实在意义, 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 动词、 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及意义,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的关键。 积累卡片 常见文言实词例释 1. 安 (1) 安逸。例: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2) 养,奉养。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曹刿论战》 ) 例:燕雀安知鸿 鹄之志哉 (《陈涉世家》 ) 安定。例: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2. 曾 (1) 同“增”,增加。例: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2)副词,常与“不”连用, 译为“连??都不??”。例:曾不若孀妻弱子 (《愚公移山》 )/ 曾不盈寸 (《核舟记》 ) (3) 曾经。例: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 ) (4) 同“层”,重叠。例:荡胸生曾云 (《望岳》 ) 3. 从 (3)怎么。 (4)安稳,

(1)跟,随。例: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隶而从者(《小石潭记》)(2)学习。例: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 (3)追寻。例:溯洄从之(《蒹葭》) (4)依从。例: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5)自,由。例:从口入,初极狭(《桃花源记》) (6)在。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公输》) (7)堂房亲属。例:赠从弟(《赠从弟》) (8)向。例: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送东阳马生序》) 4.得 (1)能够。例: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2)领会。例: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亭记》) (3)同“德”,恩惠,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4)实施。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得意。例:怡然自得(《童趣》) (6)得到,获得。例:优劣得所(《出师表》) 5.道 (1)(正确的)方法。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路。例:道不通,度已失期 (《陈涉世家》 ) (4)政治的理想境界。例:大道之行也 (《礼记。大道之行也》 ) (5)仁政。例:得道者多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汇总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目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5、《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第二单元10、《论语》十二章-------------------------------------------- 第三单元15、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湾)------------------------------------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第四单元20、虽有嘉肴《礼记》---------------------------------------第五单元25、河中石兽纪昀---------------------------------------第六单元30、寓言四则-----------------------------------------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第一单元 5、伤仲永(王安石)---------------------- 第二单元10、木兰诗---------------------------------------------------- 第三单元15、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第四单元20、口技(林嗣环)------------------------------------------- 第五单元25、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山海经》--------------------------------- 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 第六单元30、狼(蒲松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