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发展报告

全国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发展报告
全国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发展报告

全国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发展报告 2013

1前言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自1993年“三金工程”算起,发展至今已超过十年。十多年来,随着人们对信息化的认识程度不断加深, 信息化整体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2012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在电子政务的整体发展过程中是稳步前进的。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0.5359),排名第78位。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电子政务在促进我国政府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及快速变革的同时,也对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和深远的影响。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各地政府也非常重视电子政务的发展,在建设资金保障及在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实际应用以及政府改革等众多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部分省市在电子政务建设中还许多形成了很多具有实用价值和借鉴作用的成功案例。

根据《2012年联合国电子政府调查报告》中的电子政务发展阶段划分,电子政务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初始阶段、强化阶段、业务办理阶段和一体化阶段),从目前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子政务的现状来看,各地发展还很不均衡,大多数省份目前尚处于初始阶段和强化阶段,个别发展较好的省可达到业务办理阶段,但据一体化阶段还有一定差距。

本报告收集了31个可调研的省直辖市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收集方式根据对各省情况进行分类:

1)内蒙、陕西、北京,以实地访谈为主,资料查询、搜集为辅的方式获取相应数据;

2)重庆、云南、海南、宁夏、新疆、黑龙江,以合作伙伴协助获取相应数据为主、资料查询、搜集为辅的方式获取相应数据;

3)其他省直辖市采取以资料查询、搜集为主的方式进行收集。

按地域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域。参照国家有关划分标准,“东部地区”包括11个省级行政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 浙江,福建,山东,广东, 海南;“中部地区”包括8个省级行政区:黑龙江,吉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级行政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

根据对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理解,我们将调研内容分为总体支撑、基础网络,机房等基础设施,计算及存储资源,信息安全、备份及容灾备份资源,信息化运维服务资源等6类进行分别描述。

2电子政务应用支撑资源

根据调研,各省市电子政务应用支撑建设情况主要包括电子政务基础共享平台的建设、电子政务建设模式、电子政务业务系

统部署模式等方面内容。

电子政务基础共享平台的建设方面,有19个省市已经建设或部分建设了电子政务基础共享平台,提供了面向全省各级政府部门的信息共享服务,但仍有12个省市没有建设电子政务基础共享平台。

其中建设较好的北京市已经规划了市级电子政务互联网云

的设计方案,北京市电子政务互联网云平台由核心支撑网络体系、网络安全支撑体系、物理设备支撑体系、服务门户、运维管理平台、应用发布平台组成。其中核心支撑网络体系包括服务器网络数据交换设备,存储网络数据交换设备和网络负载均衡设备等,主要完成服务器和存储,安全等网络设备的互联互通;网络安全支撑体系包括安全扫描,安全加固,防火墙,IPS,IDS身份认

证以及日志审计分析等网络设备,满足网络数据安全传输,实现不同层次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云服务平台门户是定制化的云服务平台管理门户,通过此门户,云服务平台的运营人员可以发布服务目录,并完成服务申请,服务修改,服务查询,报表管理和服务注销等工作;物理支撑设备通过服务器虚拟化技术进行硬件抽象处理,形成标准的服务器虚拟化硬件设备,通过在虚拟化的服务器硬件设备上安装相应的应用服务软件来提供对外的服务;运维管理平台提供高度可视化的管理平台,包含报表系统,问题预警功能,性能瓶颈分析,专家系统,计费系统等功能模块,实现智能的自动化管理平台,为管理大规模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提供

有力支撑。目前项目一期工程业已建成并投入应用(北京市电子政务互联网云方案,https://www.360docs.net/doc/3b9210929.html,/zhuanti/fbh201 2/zbg1/5.1.4.html)。

陕西省按照“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原则,以“集中建设、共同使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建设了覆盖全省的电子政务统一传输网络,建设完成省级电子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和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监管体系和运维体系,建设省、市、县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服务体系,实现全省电子政务公共基础设施资源共享。目前陕西省已经完成了省级信息化基础资源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部分市级信息化基础资源综合服务中心也已开始建设,省信息化基础资源综合服务中心已对一些基础性、公共性的应用和软资源进行梳理提取,并以云计算模式部署,实现“单点部署,全局使用”,为各级部门和社会各领域提供业务应用承载服务,目前已有57家单位164个应用实现集中部署。为基于云平台的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电子政务应用支撑平台建设从区域发展上看东部地区有9个省市有电子政务应用支撑平台,只有2个省市没有,中部地区有4个省市有电子政务应用支撑平台,有4个省市没有,西部地区有9个省市有电子政务应用支撑平台,只有2个省市没有,各地区建设情况比较如下图所示。

由图中可看到,已建电子政务应用支撑平台比例分别为东部81.8%,中部50%,西部50%,东部省市较中部及西部省市有较大优势。

电子政务建设模式方面,目前主要的有云平台建设,集中建设及分散式建设等三种模式。随着电子政务服务对象的扩大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目前全国各省市总的发展方向是由原来的各自为政,分散建设逐步转变为集中建设模式,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电子政务发展较快的省市正从传统的集中建设模式逐步过渡到云平台服务模式,通过政务云平台服务的模式进行电子政务建设,经过初步统计已经实现或正在建设云平台的省市有4个,实现了集中建设的5个省市,有云平台建设规划的有2个省市,有集中建设规划的有5个省市,但仍有7个省目前还没有集中建设的规划,仍以分散式的建设模式为主。

电子政务业务系统部署模式方面,目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实现了以总体电子政务需求为主导的集中、整合

部署模式的省市有3个,其余各省仍以应用系统为单位进行分散部署的方式为主。

陕西省于2012年建成了陕西省信息化基础资源综合服务中心,面向全省电子政务提供信息化基础资源服务,2012年底由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和陕西省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基于信息化基础资源综合服务体系开展业务应用和网络传输的通知》(陕工信发【2012】548号)明确要求省、市(区)、县各部门和单位新建的业务应用系统应基于电子政务公共平台进行建设与部署,已建的应用系统要迁移到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各部门建设应用系统时原则上只考虑业务系统软件研发和业务系统运行维护费用,指导和规范陕西省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的全面实施。

3基础网络建设

根据调研结果,各省、市、自治区电子政务网络建设主要包括电子政务内外网建设情况、骨干网络带宽等方面内容。

电子政务内外网建设方面,各省市自治区基本都建设有电子政务内、外网。内、外网骨干网基本都可覆盖到市级,其中有10个省市可覆盖到县级,有5个省市可实现省、市、县、乡镇的4级覆盖。

骨干传输网带宽方面,随着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的不断增加,各省市电子政务内外网带宽都在不断增大,大多数省市两级骨干网带宽已经达到百兆以上,个别省市如云南、陕西等省市的骨干

传输网已经达到了千兆级传输速率。

4机房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调研结果,各省、市、自治区电子政务机房建设主要包括电子政务机房建设模式,机房总面积,机房建设等级等方面内容。

机房建设模式方面,目前大多数省市仍以各单位分散建设机房为主,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机房环境、机房运维等服务不规范的弊端。电子政务机房集约化建设、统一运维是目前整体发展趋势,目前已有。。。等省市进行了统一机房建设。

5计算与数据存储资源建设

各省市计算与数据存储资源建设主要包括电子政务相关主机数量及部署建设模式、存储规模等方面内容。

电子政务相关主机数量及部署方面,目前大多数省市电子政务系统主机还是采用分散部署,数量比较难统计,同时存在重硬件、轻软件应用建设的情况,但从目前调研情况看,有部分省市如天津、上海、陕西等已经在开始采用云平台等手段进行集中建设,整合电子政务计算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提高整体使用效率与系统稳定性。

存储规模方面据目前调研情况看,大部分省市还是按照单个应用系统或单个部门建设存储系统,具体数量及情况比较复杂,

难以进行统计,但部分省市已经开始建设或规划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数据中心,例如北京市、陕西省、青海省等都建设了统一的数据中心,实现电子政务系统数据的统一存储。

计算与数据存储资源建设调研情况见下表。

6安全、备份及容灾备份资源

各省、市、自治区安全、备份及容灾备份建设主要包括电子政务涉及的信息安全、数据备份及容灾备份建设情况等方面内容。

信息安全方面,各省市信息安全建设主要体现在信息网络安全、数字认证、安全测评等方面,很多省市都建设了省级的数字认证中心,为电子政务系统提供统一的数字认证服务。成立了安全测评机构负责进行信息系统的安全测评机构,对电子政务内外网建设了相应的安全设施及安全管理系统,保证电子政务网络系统的安全,但因多数省市应用系统建设分散,各部门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均衡,还存在电子政务安全服务标准不统一,安全防护能力不均衡,容易在安全防护薄弱的地方产生信息安全短板,造成电子政务整体安全防护能力不足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目前有。。。等部分省市开始在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安全防护体系,遵循统一的安全标准提供公用的信息化安全防护服务,保证了电子政务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数据备份方面,目前大多数省市没有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备

份系统,基本上仍以单独部门或单独系统的各自备份为主,但也有一些省市开始进行电子政务数据进行统一的备份建设;据初步统计,目前已建或在建电子政务备份系统的有5个省市,例如例如北京市、陕西省、青海省等都建设了统一的数据中心,实现电子政务系统数据的统一备份。其中陕西省已经按照“两地三中心”建设思路建设本地及同城备份中心,并规划建设异地容灾备份中心,现已实现了本地及同城备份系统的建设。

容灾备份方面,目前建设有电子政务容灾备份系统的省市还不多,但随着电子政务系统的发展,电子政务在政府内部工作及对公众服务所起到的作用愈加强化,对电子政务系统的稳定性及业务连续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建设电子政务系统的容灾备份系统势在必行,目前已经有部分省市建设了容灾备份系统,同时很多省市也已经在十二五规划中制定了容灾备份系统的建设规划。

各省市安全、备份及容灾备份资源建设情况见下表:

7电子政务运维服务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推进,信息系统已成为支撑众多政府部门业务流程必不可少的部分,甚至是某些政务业务流程赖以运作的基础。面对着越来越庞杂的基础架构、应用系统以及各项业务对信息系统的日益依赖,管理、控制和维护这些系统给电子政务的运维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调研结果,各省、市、

自治区电子政务信息化运维服务建设主要包括运维工具、运维模式两方面内容。

运维工具方面,主要调研各省市是否有专用的运维监控和管理工具,功能是否完善等内容,从调研结果来看,有。。个省市有专业运维工具,其余。。个省市没有统一的安全运维工具,仍以分散式的按部门,按系统各自进行运维为主。

运维模式方面,目前主要有各政府部门自行组织运维、电子政务管理部门统一自行运维和政府管理企业运行的运维外包等三种模式,对于。。。等已经进行了集中统一电子政务建设的省市,主要采用务管理部门统一自行运维和政府管理企业运行的运维外包,其他没有实现集中统一建设的省市主要还是采用各单位自行运维的模式。

各省市电子政务运维服务情况见下表:

中国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课程作业题目:中国的电子政务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2014年月日

电子政务 --中国电子政务及其发展历程 摘要: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等多方面信息化的热潮。我国的电子政务基本上是与我国自己的信息化历程同步发展的,目前已进入电子政务工程的全面建设阶段。 关键字:信息化;效益化;功能化;整体化 一、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电子政务是沿着“机关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如‘金关工程’、‘金税工程’)——电子政务”这一主线展开的。具体来说,我国 的电子政务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初始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办公自动化在国内引起热潮,政府机构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办公,而且建立了一些信息中心。随着PC的普及政府机关也逐渐适应了 用计算机进行文件处理和传送等新工作方式。 1.起步期 20世纪90年代中期,启动了一些工程,主要如1993年年底启动的“三金 工程”,即“金关”、“金卡”和“金税”工程。它们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 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 3.发展期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电子政务的发展进入快车道。1999年1月,40多个部委(局、办)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1999年被定为“政府上网年”。在2000年实现8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截至2001年1月底,以https://www.360docs.net/doc/3b9210929.html,为结尾注册的域名总数达到4722个,占国内域名总数的4%, 已经建成的WWW下的政府网站达3200个,70%以上的地市级政府在网上设立了办事窗口。 4.整体发展期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电子政务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电子政务建设的系 统指导和科学规划得到加强。2002年7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通过了《国 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专线规划》和《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两者为中国电子政务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 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对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的批示中明确指出:推进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案 为加快我县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发挥电子政务在促进政府效能建设、改进为民服务、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推进电子政务,推行网上为民办事和普及党政机关文档电子化,通过推进电子政务,提高政府及部门的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服务社会能力,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改善招商环境,扩大吸引外资,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设原则。 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政府主导;统一平台,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统一标准,保障安全;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三)工作目标。 以《安徽省“十一五”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规划》为指导,到XX年,全县电子政务系统框架基本形成。通过统一的电子

政务网络交换平台,推进政府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公文交换无纸化、管理决策网络化、公共服务电子化,实现政务工作全面信息化。建成连接各乡镇及县直各部门、各单位的信息网络系统;建立政府电子信息资源库,实现信息充分共享和广泛使用;建立政府辅助决策和指挥调度系统,提高政府决策和应变能力;初步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在网上提供方便、快捷、透明的“一站式”政务服务。 二、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规划 电子政务网络包括对外服务的政务外网、党政内部办公的政务内网,在政务内网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网络拓扑图见附件)。 政务外网:在互联网上建立公共行政部门统一的门户网站,为各公共行政部门政务公开、网上办事、对外宣传交流提供平台。政务内网:建立党政职能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运用先进的数据交换、共享、采集、发布手段,使得各部门在同一平台上开展业务。通过政务内网为党政机关日常电子化办公提供服务,实现包括公文收发、会议管理、人员管理、项目管理、资产管理、档案管理等政务活动电子化。 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之间进行隔离,保证政务数据资源及应用的安全性。 三、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完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提升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水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起源与现状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起源与现状 电子政务是指公共管理部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管理理论,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实施对社会的管理职能,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公共服务。 目前,电子政务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即使电子政务发展最快的国家,能够做到双向互动处理事务的电子政务项目尚不足30%,能对现有政府形态实施电子政务改造的就更少。因此,电子政务的发展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同时,不可否认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下面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与趋势作一个分析: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历程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国家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开始,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下面四个阶段:

办公自动化阶段(准备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3年)、 这一阶段,政府办公使用计算机、传真、打印、复印机等现代办公设备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协助处理信息,从而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 “三金工程”阶段(启动阶段1993年3月—1997年4月)、 第二阶段为专业领域信息化阶段,此阶段是政府为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发展而提出的计算机联网、应用工程在专业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为金字工程建设。起步于1993年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关”、“金卡”,现已发展到“12金”甚至更多,即金税,金财,金盾,金贸,金农,金保等。 “政府上网工程”阶段(展开阶段1997年4月—2000年10月)、“三网一库”阶段(发展阶段2000年10月至今)。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与我国的信息化发展历程同步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电子政务起点比较低。这是因为我国总体上的信 息化水平不高,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起步;而西方国家政府机关的办公自动化早在20世纪的60—70年代就完成了。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电子政务的发展源于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演进,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政府信息化创造了条件,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电子政务虽然只是近几年的事,但从历史沿革来看,80年代中期开始的办公自动化建设,就已经拉开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帷幕。从这一时间段来划分,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办公自动化阶段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的概念被引入中国,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作为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应用的基础,也是开展电子政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OA经过从80年代末至今10多年的发展,已从最初提供面向单机的辅助办公产品,发展到今天可提供面向应用的大型协同工作产品。中国政府最早提出办公自动化建设的目标源于1985年的“海内工程”。当时的主要想法是在中央政府开展办公自动化建设,尝试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完成一些最基础的政务活动,譬如文件电子化处理、数据电子化存储等。此后国务院又通过举办全国性的办公自动化工作会、交流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在全国各地政府机构掀起了学习计算机、使用计算机的热潮,一些部门还在工作中建立了小型的内部办公网络和专门的信息中心,帮助政府部门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决

策水平,为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三金工程”实施阶段 1993年12月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系列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这一阶段实际上也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雏形阶段。 “金桥工程”的全称为“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工程”,是国家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与原邮电部通信干线及各部门已有的专用通信网互联互通,互为备用,建成覆盖全国、天地一通的中速信息通信网。这一工程虽然不是广为人知,但事实上却为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96年9月中国首次开通因特网业务,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金关工程”是国家为提高外贸及相关领域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而建立的信息网络系统,主要通过海关、外贸、外汇管理和税务等政府部门的联网,向企业提供相关服务。目前已经制定并实施了进出口企业代码、进出口商品代码两项标准,建设了配额许可证管理系统、进出口统计管理系统、出口退税管理系统、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系统等应用系统。金关工程一方面是出自外贸领域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国际贸易的客观要求,当前很多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都要求使用电子交易、电子结算,对不使用电子交易方式的贸易不予受理,也使得中国在这方面加快了实施的步伐。2001年6月,金关工

24个国家电子政务的调研报告分析

艾森哲对全球24个国家电子政务的调研报告 前言 大约5年前,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便开始制定提供在线服务的规划方案,此后,在实施这些方案的过程中,他们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在线服务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提供的服务更快更省更容易实现个性化,而且效率更高,国民和企业能够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使用这些服务。 然而实践证明,要想把电子政务的优势变成现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推动电子政务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比如法律、管理、规章、社会和政治等种种因素,形成了一些复杂的制约条件,这是向电子政务过渡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埃森哲公司每年都进行一次涉及有关政府的全球性电子政务调研工作,以确定他们各自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在我们的最新调研报告《电子政务领导—将规划变为现实》中,我们发现,尽管发展速度比较慢,但是各个政府正在努力实现他们的电子政务规划目标。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日益认识到,电子政务不仅要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而且要使这项技术成为改革政府运作方式的工具之一。他们开始认识到,这种改革并不只是将各种服务移到网上,而是必须重新设计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把国民放在电子政务的中心位置,将各个机构的在线服务集成起来,以简化交互程序,降低成本,改进服务。只有建立起合理的管理架构,并且与推动整个政府改革的政治意志相结合,政府服务的改革才能实现。

在这份调研报告中,我们概要地介绍了中国政府的电子政务运作情况,并且与我们在2002年调研的另外23个政府的情况进行了比较。不过应该指出,对这23个国家和地区政府进行的调研是在2002年1月进行的,而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他们的电子政务水平的排序很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根据去年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些政府可能在较短的时间电子政务方面取得相当大的进展。因此,对中国与其他政府之间进行的比较并不是绝对的,只是用来说明他们电子政务运作的相对情况。我们把中国调研结果与其他政府进行了比较,并用对中国在电子政务方面取得的经验亦与其他政府进行了比较。 尤其是,我们考察了中国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利用了后发的优势。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政府电子政务起步

国家电子政务项目编制要求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55号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全面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特制定《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 二〇〇七年八月十三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使用中央财政性资金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电子政务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电子政务项目主要是指: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国家重点业务信息系统、国家基础信息库、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相关基础设施、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和电子政务相关支撑体系等建设项目。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应以政务信息资源开

发利用为主线,以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为依托,以提高应用水平、发挥系统效能为重点,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推动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子政务体系,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发挥电子政务对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改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作用。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项目建设单位是指中央政务部门和参与国家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地方政务部门。项目建设单位负责提出电子政务项目的申请,组织或参与电子政务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项目审批部门是指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审批部门负责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编制和电子政务项目的审批,会同有关部门对电子政务项目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申报和审批管理 第六条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据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文件规定和国 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研究提出电子政务项目的立项申请。 第七条电子政务项目原则上包括以下审批环节: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对总投资在3000 万元以下及特殊情况的,可简化为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 第八条项目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编制要求》(附件一)的规定,组织编制项目建议书,报送项目审批部门。项目审批部门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并委托有资格的咨询机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班级:09审计2班学号:0901********姓名:胡晨恺 摘要: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等多方面信息化的热潮。90年代后,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在政府公共管理中的应用,电子政务、电子政府等一些新的概念也很快产生。在我国,电子政务虽然起点比较低、各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发展不平衡,但是可以预测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未来几年将呈现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信息中心转型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标准规范将不断完善。 关键字:电子政务;存在现状:发展趋势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历程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国家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开始,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下面四个阶段:办公自动化阶段(准备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3年)、“三金工程”阶段(启动阶段1993年3月—1997年4月)、“政府上网工程”阶段(展开阶段1997 年4月—2000年10月)、“三网一库”阶段(发展阶段2000年10月至今)。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 对于我国来说,电子政务这个概念与电子商务一样是从国外泊来的。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与我国自己的信息化历程同步的,具体来说,我国的电子政务是循着“机关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工程”—“全面的政府上网工程”这一条线展开的。从总体上看,与其他国家的电子政务的发展特点基本相同,但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就具体而言,我国的电子政务又与其他国家的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 (1)我国的电子政务的起点较低。这是由于我国总体上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的;而西方国家的政府机关的办公自动化早在20世纪的 60-70年代就完成了,而我国则基本上从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起步。 (2)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区的发展水平的差距较大,这些差别主要是表现在地区差别、城乡差别、行业差别上,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在发展过程中,则是在中央政府的“推动”和需求的“拉动”下从一些行业管理部门开始的。另外,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的不平衡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大城市发展较快,与这些重点部门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其它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的电子政务发展相对迟缓。 (3)我国的电子政务的目标和出发点更具有多样性。由于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政府对经济特别是企业的管理方式要进行彻底的改变,以及各级政府机构的精兵简政。这些客观环境的变化,必然造成对政府政务活动的影响,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势必要满足或保障这些目标的实施。实际上,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不仅仅是提高效率和树立形象的问题,其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促进政务活动的改革。 三、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 2003年底,联合国发布了对成员国电子政务的测评结果。结果显示,中国在191个成员国中排名第74位。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作简要叙述: (一)电子政务基础建设现状: 1.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受到热切和广泛地关注。 2.旅游、经济开发区等重要城市网站点击率明显高于一般地区。 3.东西差距明显,欠发达地区政府上网工程进展缓慢,群众关注率不高。

全球电子政务发展概述

研究报告:全球电子政务进展概述 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 自从1993年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国家竞争力的评论中首次提出要实现政府信息化、重组美国政府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政府上网、实施电子政务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随着全球信息化的趋势,政府的信息化程度直接阻碍政府的竞争力,并成为衡量各国进展水平的一个标准。所有发达国家都在力促政府上网,抢占网上制高点。尽管它们采取的措施各异,但目标差不多上对准运用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重塑一个更有效率、服务更直接的电子政 府,大力实施电子政务。 进展中国家的电子政务建设要困难得多,但前景远大。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从1999年开始连续两年都把通过信息化改进进展中国家的政府组织,重组公共治理,最终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作为其工作重点。在世界各国积极提倡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应用领域中,“电子政府”(e-government)也一直被进展中 国家列为第一位。 一、电子政府的含义 通俗的讲,电子政府确实是通过在网上建立政府网站而构建

的虚拟政府。电子政府的实质是把工业化模型的大政府——即集中治理、分层结构、在物理经济中运行——通过互联网转变为新型的治理体系,以适应虚拟的、全球性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同时也适应社会运行的全然转变,这种新型的治理体系确实是电子政府。其核心是:大量频繁的行政治理和日常事务都通过设定好的程序在网上实施,大量决策权下放给团体和个人,政 府重新确立其职能。 表1:传统政府和电子政府的区不(北大网研编制) 能够讲,建设电子政府确实是运用信息技术打破愿政府部门之间的界限,构建一个全面电子化的虚拟政府,使人们能够从不同的渠道获得政府的各种政策信息和服务;政府部门之间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由电子化渠道进行相互沟通,并依据人们的要求和使用的方法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选择,组成一个每天24小时运行的网络体系;通过建设电子政府,政府也能够借助互联网强大的信息收集和传递的能力大大增强政府收集信息、传递政策信息的

电子政务发展七大趋势

电子政务发展七大趋势 从目前国内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仍处于初始阶段,虽然自从“金”字工程和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开展以来,我国政府信息化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纵观全球电子政务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水平仍远远落后于世界主要国家。但是从十六大精神、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以及国家计委颁布的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等来看,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建设是我们国家“十五”期间一项重点工作,国家领导和有关部门多次就电子政务建设提出指导意见,因此,未来几年内我国将会奋力追赶世界主要国家政府信息化步伐,逐步缩小与这些国家之间的信息差距。根据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历程以及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未来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应用,将会显著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发展趋势。趋势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继续扮演国家信息化“领头羊”的角色,政府先行,带动区域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发展。我国政府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中的特殊地位,是由我国政府在社会中所处的特殊角色所决定的。从国家一系列的指导精神和规划路线来看,未来数年内我国将继续延续一条“以政府信息化带动企业和社区家庭信息化,促进社会整体信息化发展,同时以信息化建设带动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人才成长,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路线,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电子政务建设将继续扮演国家信息化的“领头羊”的角色。趋势二:客户关心管理思想将逐步渗透到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并将最终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引导理念。客户关系管理源于盈利性的企业组织,其应用初衷在于通过了解和深加工客户信息,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以挖掘、维护以及争夺客户资源,从而获取最大的企业利润。对政府而言,其非以盈利为其生存目标,但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是为公众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也将是决定政府命运的一个主要因素,于是提高公共服务的品质、服务提供的高效性及主动性已经成为电子政务建设未来追求的一个主要目标。其次,政府另外一个主要职能就是对社会的监管,对社会公众和企业信息的掌握和深加工,也将是决定政府监管高效的一个非常关键因素。因此,客户细分、把握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注重客户满意等等客户管理理念逐渐渗透到电子政务建设中,并随着政府监管能力的提升,最终会成为引导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理念。趋势三: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从注重引入先进思想和理念的“务虚”阶段,走向注重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监管能力的“务实”阶段。电子政务是一个新鲜事务,全球都在探索信息技术对政府管理和新经济带来的变革,电子政务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其涵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我们认知程度的加深在不断拓展,因此电子政务概念在我国诞生之日起,首先被关注的是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府的涵义以及国外主要国家电子政府发展的情况。在电子政务建设模式和建设目标没有清晰的阶段,各级政府以及学术界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引入其它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中应用到的先进思想和理念,以探索我国电子政务的定位问题,于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公共管理的变革相结合的课题研究便应运而生。而经过三年左右时间的酝酿和摸索,对于电子政务如何在中国本土生殖和成长有了一定的认识,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也逐步明确了电子政务在中国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线,近几年中国电子政务将朝着以应用促发展、注重提供政府工作效率和监管能力的“务实”路线发展。趋势四: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在政府监管能力和工作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政府公共服务也将从品质上和提供模式上得以巨大创新。政府监管能力和工作效率的提升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首要目标,但是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公共服务品质的提升和创新将逐步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下一个中心目标。公共服务的创新不仅表现在内容本身上,而且还表现在服务的供给模式上。电子政务将创新传统政府服务的供给形式和手段,使政府部门逐渐向以公众需求为中心转变,如图所示。首先,政府各部门之间不再孤立,而通过信息技术形成互动网络;其次,服务供给手段多样化,除了基于web的传统政府柜台服务以外,主要的服务都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电子政务的发展源于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演进,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政府信息化创造了条件,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电子政务虽然只是近几年的事,但从历史沿革来看,80年代中期开始的办公自动化建设,就已经拉开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帷幕。从这一时间段来划分,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一)办公自动化阶段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的概念被引入中国,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作为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应用的基础,也是开展电子政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OA经过从80年代末至今10多年的发展,已从最初提供面向单机的辅助办公产品,发展到今天可提供面向应用的大型协同工作产品。中国政府最早提出办公自动化建设的目标源于1985年的“海内工程”。当时的主要想法是在中央政府开展办公自动化建设,尝试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完成一些最基础的政务活动,譬如文件电子化处理、数据电子化存储等。此后国务院又通过举办全国性的办公自动化工作会、交流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在全国各地政府机构掀起了学习计算机、使用计算机的热潮,一些部门还在工作中建立

了小型的内部办公网络和专门的信息中心,帮助政府部门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决策水平,为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三金工程”实施阶段 1993年12月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系列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这一阶段实际上也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雏形阶段。 “金桥工程”的全称为“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工程”,是国家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与原邮电部通信干线及各部门已有的专用通信网互联互通,互为备用,建成覆盖全国、天地一通的中速信息通信网。这一工程虽然不是广为人知,但事实上却为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96年9月中国首次开通因特网业务,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金关工程”是国家为提高外贸及相关领域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而建立的信息网络系统,主要通过海关、外贸、外汇管理和税务等政府部门的联网,向企业提供相关服务。目前已经制定并实施了进出口企业代码、进出口商品代码两项标准,建设了配额许可证管理系统、进出口统计管理系统、出口退税管理系统、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系统等应用系统。金关工程一方面是出自外贸领域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和现状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和现状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3 解决问题: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制约瓶颈和发展战略问题 关键词: 工业化·信息化·电子政务·政府上网·战略规划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和现状 世界上最早开始和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是英国。到了20世纪初期,主要欧美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当前,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发达国家已处于后工业化阶段。新中国诞生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虽已大规模展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加快发展,我国工业化水平也迅速提高。但同已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突出地表现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水平依然较低,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在全社会劳动力和总人口中仍然较高;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还不高,产业结构层次低,竞争力不强;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不够高等。 对于目前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处于落后地位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信息化并不象已处于后工业化时代的发达国家那样,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需要政府坚定地去推动它。我国80%的信息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中,但并未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开发,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政府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水平低造成的。面对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发展,入世的挑战和网络经济的冲击,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及时提出将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举措, 20世纪90年代,相继启动了以金关、金卡和金税为代表的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成立国家信息化工组领导小组,朱鎔基同志与温家宝同志先后担任组长,确定了信息化建设指导方针;1997年,召开了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党的十六大进一步作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一次强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005年7月26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首次发表有关国家信息化发展状况的政府文告――《 2005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系统全面总结我国信息化发展状况,指出信息化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正在稳步提升。 在整个国家信息化战略中,电子政务建设被作为应对挑战的重要手段和信息化战略重要推动力量,电子政务己经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和政府管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安排。 1999年,国家启动政府上网工程; 2001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 “以电子政务带动信息化”。党的十六大把电子政务改革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2001年12月15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作出了“启动国家电子政务工程,政府信息先行”的历史性重大战略决策。我国电子政务正是在这种信息化大背景和国家战略安排下产生和发展的。 发展阶段: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国内研究者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阶段进行了归纳,认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经历了办公自动化系统、专业领域信息化、政府上网工程实施和全面电子政务建设四个阶段。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和主要问题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和主要问题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和主要问题 考号:姓名: 【内容提要】 电子政务是通过电子技术来推行政务活动的一种方式。如何充分的利用电子政务的特征来组建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目标。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摆脱干扰,快速提升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总体水平。 【关键词】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内容电子政务的特征措施 电子政务是通过电子技术来推行政务活动的一种方式,就是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

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效能。 (4)提高政府的决策理性和公共政策的品质。政务电子化可使政府运用所获取和掌握的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诸多领域的准确的、可靠的信息,以制定正确的决策,作出理性的判断及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进而提升政府决策和公共政策的水准和质量。 (5)提高政府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力,并最终建立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回应机制。政府信息化可以使政府机关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网络基础,建立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之间广泛的沟通网络,从而打破时间、空间及行政管理部门与层级之间的限制,提高政府部门内外的沟通效率,及时传达政府的施政意图、方针政策。同时,借助网络上的电子邮件、电子布告栏、在线论坛等,与民众建立迅速、有效的沟通途径和意见反馈机制,从而实现和扩大公民对政府公

务管理的参与,提高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程度。 (6)促进政府重组,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率。电子政务的实现,必将对实体政府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方式发生变革和 冲击,使传统的科层组织朝网络组织方向发展,打破了地域、层级、部门的限制,促使政府组织和职能的整合,促使政府的程序和办事流程更加简明、畅通,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提高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 二、电子政务的内容: 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的必然结果,但决不仅仅像政府上互联网那么简单, 从资源建设方面看,包括: 政府的信息服务各级政府在 Internet网上建有自己的网站,公众可以查询其机构构成、政策条文、国务院公告,相当于 5

厦门市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厦门市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全市政务信息化工作者紧紧抓住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给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全面推进政府业务管理信息化,电子公文、电子邮件、电子采购、网上审批、公共服务信息化以及各项“金字”系列工程逐步展开,促进了政府业务信息的流通共享,为促进政府管理创新、改善政府服务、构建电子化政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党政机关办公业务资源网(金宏网) 2001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厦门市党政机关办公业务资源网(简称金宏网,即政务内网),旨在为党政机关各部门和所有公务员提供一个网络化的办公环境,促进政务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应用。市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做为该项目的业主单位,负责该项目的建设和运行维护。 "金宏网"实现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机关网络的互联互通,全市共有170多个党政机关联网单位。 (一)金宏网网络建设 金宏网于2001年投入运行,是以信息技术服务中心为中心节点构成的星型城域网,全网与国际互联网实现物理隔离。作为党政机关的办公平台,目前,共有170多个党政机关单位通过金宏网实现了互联互通,极大地促进党政机关各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应用。随着应用系统的不断增加,以及与数字福建联系的日益紧密,金宏网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二)金宏网应用 随着金宏网网络平台建设逐步完善,各类应用也逐步丰富起来。目前,金宏网已成为全市党政机关进行内部信息交换的平台。接入的党政机关单位包括五套班子及其下属单位、各区机关、中央驻厦机构、部队、各大学等。 主要业务子系统有:办公OA系统、公务员电子邮件系统、公文交换系统、综合统计信息系统、中经信息导播系统、电子刊物报编系统、VOD系统、信息报送系统、信息网站镜像等,以及市委办公厅的信息管理系统、市人大市政协市政府的建议提案督办系统、市委机要局机要通讯网、市直机关党工委党建门户网站、市委统战部统一战线工作网站、市公安局视频监控系统、市信访局市长专线处理系统及信访业务处理系统、全市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系统等。 市民基础数据库和市民服务信息系统、法人基础数据库系统以及全市基础数据交换平台也搭建在金宏网上。

全球电子政务发展概述

研究报告:全球电子政务发展概述 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 自从1993年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国家竞争力的评论中首次提出要实现政府信息化、重组美国政府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政府上网、实施电子政务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随着全球信息化的趋势,政府的信息化程度直接影响政府的竞争力,并成为衡量各国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准。所有发达国家都在力促政府上网,抢占网上制高点。虽然它们采取的措施各异,但目标都是对准运用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重塑一个更有效率、服务更直接的电子政府,大力实施电子政务。 发展中国家的电子政务建设要困难得多,但前景远大。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从1999年开始连续两年都把通过信息化改进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组织,重组公共管理,最终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作为其工作重点。在世界各国积极提倡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应用领域中,“电子政府”(e-government)也一直被发展中国家列为第一位。 一、电子政府的含义 通俗的说,电子政府就是通过在网上建立政府网站而构建的虚拟政府。电子政府的实质是把工业化模型的大政府——即集中管理、分层结构、在物理经济中运行——通过互联网转变为新型的管理体系,以适应虚拟的、全球性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同时也适应社会运行的根本转变,这种新型的管理体系就是电子政府。其核心是:大量频繁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都通过设定好的程序在网上实施,大量决策权下放给团体和个人,政府重新确立其职能。 表1:传统政府和电子政府的区别(北大网研编制)

可以说,建设电子政府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打破愿政府部门之间的界限,构建一个全面电子化的虚拟政府,使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渠道获得政府的各种政策信息和服务;政府部门之间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由电子化渠道进行相互沟通,并依据人们的要求和使用的方法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选择,组成一个每天24小时运行的网络体系;通过建设电子政府,政府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强大的信息收集和传递的能力大大增强政府收集信息、传递政策信息的能力,从而有助于增强政府协调和控制各种社会活动的职能。 “电子政府”的内容包含了三个具体层面:一是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包括机构内部的工作流信息和从机构外部获取的业务信息;二是政府机构的信息放到网络上,供社会了解和使用,即政务公开;三是政府事务在网络上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处理。这三方面综合起来,其具体化的产物就形成了电子政务。在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电子政务得以实施的背景下,技术成为一种资源,它的优化配置会使政府可以向公众提供更好、更有效、更便宜的服务。 表2:电子政府的应用体现(北大网研编制)

全国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发展报告

全国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发展报告 2013 1前言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自1993年“三金工程”算起,发展至今已超过十年。十多年来,随着人们对信息化的认识程度不断加深, 信息化整体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2012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在电子政务的整体发展过程中是稳步前进的。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0.5359),排名第78位。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电子政务在促进我国政府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及快速变革的同时,也对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和深远的影响。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各地政府也非常重视电子政务的发展,在建设资金保障及在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实际应用以及政府改革等众多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部分省市在电子政务建设中还许多形成了很多具有实用价值和借鉴作用的成功案例。 根据《2012年联合国电子政府调查报告》中的电子政务发展阶段划分,电子政务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初始阶段、强化阶段、业务办理阶段和一体化阶段),从目前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子政务的现状来看,各地发展还很不均衡,大多数省份目前尚处于初始阶段和强化阶段,个别发展较好的省可达到业务办理阶段,但据一体化阶段还有一定差距。

本报告收集了31个可调研的省直辖市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收集方式根据对各省情况进行分类: 1)内蒙、陕西、北京,以实地访谈为主,资料查询、搜集为辅的方式获取相应数据; 2)重庆、云南、海南、宁夏、新疆、黑龙江,以合作伙伴协助获取相应数据为主、资料查询、搜集为辅的方式获取相应数据; 3)其他省直辖市采取以资料查询、搜集为主的方式进行收集。 按地域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域。参照国家有关划分标准,“东部地区”包括11个省级行政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 浙江,福建,山东,广东, 海南;“中部地区”包括8个省级行政区:黑龙江,吉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级行政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 根据对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理解,我们将调研内容分为总体支撑、基础网络,机房等基础设施,计算及存储资源,信息安全、备份及容灾备份资源,信息化运维服务资源等6类进行分别描述。 2电子政务应用支撑资源 根据调研,各省市电子政务应用支撑建设情况主要包括电子政务基础共享平台的建设、电子政务建设模式、电子政务业务系

对市电子政务发展的调查研究

对市电子政务发展的调查研究 2021年学校后勤工作总结范文 一、财务财产管理方面 财务工作在学校领导带领下,严格按规定的财务、会计制度实施管理,依法照章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管理好教育经费的收支。在资金使用上,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坚持按计划行事,合理使用资金,保证专款专用,坚持以“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为原则,用好学校每一分钱,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重大的资金使用上,学校通过行政会议讨论,并向全体教师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具体工作如下: 1、协助校长做好学校经费的收支管理,认真编制年度的预算经费。本着“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保证重点”的原则,加强资金管理,合理安排资金,编制好本年度的修购经费及房修费计划,开源节流,提高资金使用效果,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2、严格执行“一费制”收费标准,做好收费公示。在学生收费管理上,严格按照收费公示规定的项目、标准、范围进行收费,严格实行“一费制”收费制度,做到了无乱收费、无乱摊派、无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无随意提高收费标准等现象,并做好收费公示,自觉接受社会、学生家长的监督。学期末,学生课本费、作业本费等代办费开支情况及时印发清单,向每个学生家长公示,并以告家长书的形式告之家长。 3、加强校产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在财产管理上,按规定的管

理制度执行,做好财产记账和报损调整工作。除了切实做好教学的物资供应外,还要为教学提供良好的设施,更要管好、用好这些设施,确保财产的安全,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更好地为教育服务。张祥福担任仪器管理员后,在他所负责的实验室及仪器室,橱窗里的仪器设备摆放的井井有条;实验桌、地板上、橱窗玻璃一尘不染;录音机、投影仪等教学仪器领用、收回手续齐全;张老师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得到广大教师的赞扬。 二、后勤常规管理方面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是文明的象征。要树立一所学校良好的形象,反映全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必须营造一个“和谐、愉悦、安全、舒心”的工作、学习环境。而这些与后勤管理的优劣密切相关。因此,尽力做好后勤服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做好后勤服务工作,实际是对我们学校“以德立校,依法治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的无形支持。为此,我们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做好教师教学用品及学生学习用品的分发工作。开学初,教学用品和学生的课本、簿册及卫生用品,按时无误地发到每个班级和师生手中,及时添补课本簿册,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2、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学校的公开课、评优课、运动会、期终考试、升学考试等各项活动,我们总务处全力以赴,做好优质服务,保证各类活动正常有序进行。 3、做好教师各类服务工作。总务处克服工作繁、人员少的困难,坚持为办公室饮用水的使用情况清理。

国家发改委55号令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 第55号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全面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特制定《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主任马凯 二〇〇七年八月十三日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使用中央财政性资金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电子政务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电子政务项目主要是指: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国家重点业务信息系统、国家基础信息库、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相关基础设施、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和电子政务相关支撑体系等建设项目。 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应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以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为依托,以提高应用水平、发挥系统效能为重点,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推动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子政务体系,

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发挥电子政务对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改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作用。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项目建设单位是指中央政务部门和参与国家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地方政务部门。项目建设单位负责提出电子政务项目的申请,组织或参与电子政务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项目审批部门是指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审批部门负责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编制和电子政务项目的审批,会同有关部门对电子政务项目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申报和审批管理 第六条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据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文件规定和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研究提出电子政务项目的立项申请。 第七条电子政务项目原则上包括以下审批环节: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对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下及特殊情况的,可简化为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 第八条项目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编制要求》(附件1)的规定,组织编制项目建议书,报送项目审批部门。项目审批部门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并委托有资格的咨询机构评估后审核批复,或报国务院审批后下达批复。项目建设单位在编制项目建议书阶段应专门组织项目需求分析,形成需求分析报告送项目审批部门组织专家提出咨询意见,作为编制项目建议书的参考。 第九条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据项目建议书批复,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附件2)的规定,招标选定或委托具有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