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明史研究综述_解扬

2011年明史研究综述_解扬
2011年明史研究综述_解扬

五、研究综述

相关文章主要有:邹锦良《三十年来南宋名臣周必大研究述评》(《船山学刊》4期),常建华《近十年宋辽金元宗族研究综述》(《安徽史学》1期),王星光《二十世纪以来〈梦溪笔谈〉的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2期),渡边健哉撰、蔡春娟译《2009年日本的五代宋元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2期),魏希德《美国宋史研究的新趋向:地方宗教与政治文化》(《中国史研究动态》3期),李华瑞《2010年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述评》(《中国经济史研究》2期),梁建国《2010年宋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5期)等。

总体来看,宋史研究平稳推进,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其中不乏精彩之作;但也呈现出一些问题。首先,在选题上显得因循守旧,诸多富有新意的选题在别的断代史领域已经成果倍出,渐成热点,而在宋史学界却鲜有问津。其次,宋史学界最为热衷的研究领域依然是政治制度,也出现一些新的研究热点,比如行政运作和礼仪制度等,但是相当多的成果还是停留在表层的平推和扩展。第三,经济史的研究不容乐观,至少在成果数量上持续走低,后备的研究力量明显不足。第四,对新出土的考古材料不够敏感,相关的研究成果不多,这当然与宋代的传世文献比较丰富有关,但也反映出对新材料使用的消极态度。

2011年明史研究综述

解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100732)

2011年明史领域在以往研究积累的基础上不断突破,所取得的进展,有如下数端:1.注重文献的辑佚、整理、研究与细读,除了有新刊新校的明人文集出版,以专著形式面世的明人年谱、志书以及类目性史料的选编,成为当年在史籍整理上的突出之处;以新见文集或特色史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论文,也大批涌现。故此,本综述特设文献一节,以展现此类研究成果。2.跨学科研究继续深入,涉及的领域不断拓展,相关选题也新意迭出。细心的读者能从下文的政治、军事、社会文化诸类,感知此一趋势的不同表现及与以往单一领域下研究的具体之别。3.跨朝代而又重点突出的长时段研究,继续在当年度明史研究成果中显现出影响力,相关研究所展现的对选题的整体关照和脉络勾索,反映了学者对资料把握的宏观性和灵活性。此外,由于学术规范日渐严格并被学者们普遍接受,相同选题下的重复研究减少,从新视角的推陈出新之作日渐增多。

一、专著和古籍整理

古籍整理方面的成果,包括王余佑撰、张京华点校的《五公山人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黄宗羲著、孙卫华校释《明夷待访录校释》(岳麓书社),李日华著、屠友祥校注《味水轩日记校注》(远东出版社),安平秋与魏同贤主编《凌濛初全集》(凤凰出版社),顾炎武《亭林先生遗书汇辑》(凤凰出版社),葛寅亮撰、何孝荣点校《金陵玄观志》(南京出版社),徐永明《宋濂年谱》(浙江大学出版社),以及黄克力选辑《〈明实录〉中的天津史料:1368—1627》(天津人民出版社)。

新出版专著40余部。政治史领域包括张德信《明史研究论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思想史与儒学传统领域,有张学智《中国儒学史·明代卷》(北京大学出版社),该书是汤一介、李中华主编的《中国儒学史》中的明代卷,此外尚有解扬《治政与事君:吕坤〈实政录〉及其经世思想研究》(三联书店)、邹建锋《明代理学向心学的转型———吴与弼和崇仁学派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外关系史领域,有万明《明代中外关系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陈小法《明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商务印书馆)、李花子《明清时期中朝边界史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宗族与地方社会领域,有贺喜《亦神亦祖———粤西南信仰构建的社会史》(三联书店)、陈贤波《土司政治与族群历史:明代以后贵州都柳江上游地区研究》(三联书店)。宗教领域,有陈玉女《明代的佛教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曹刚华《明代佛教方志研究》(人民大学出版社)。

对明代文学的研究,多继续从地方和家族的角度切入,包括李灿朝《越水悲歌:明末清初越中文人及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张如安、张萍《明清宁波文学家评传》(海洋出版社),黄金元《明清之际济南府望族与诗歌研究》(人民出版社)。将时代政治与文学成就结合开展研究者,有叶晔《明代中央文官制度与文学》(浙江大学出版社)、何宗美《文人结社与明代文学的演进》(人民出版社),后者上册题为“明代文人结社现象与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研究”,下册题为“明代文人结社编年辑考”。从文化与民俗角度对明代社会文化展开研究的有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三联书店)、扬之水《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卷二《明代金银首饰》(中华书局)、张勃《明代岁时民俗文献研究》(商务印书馆)、陈冬根《解缙传说整理与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

在艺术史领域,有柯律格的英文中译《明代的图像与视觉性》(北京大学出版社)。书籍出版领域有章宏伟《十六—十九世纪中国出版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妇女史领域有衣若蘭《史学与性别:〈明史·列女传〉与明代女性史之建构》(山西教育出版社)。

在研讨会基础上整理出版的会议文集,包括陈支平、万明主编《明朝在中国史上的地位》(天津古籍出版社),是在2010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与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共同在厦门大学召开的同题学术研讨会基础上,整理会议论文出版的成果。另有故宫博物馆编《明清宫廷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辑)》(紫禁城出版社)。

二、政治

明代政治的研究仍是学者关注的重点。李治安《元和明前期南北差异的博弈与整合发展》(《历史研究》第5期)认为元明鼎革,在国家制度层面,北制占优势,明中叶后代表唐宋变革成果的南制重新占主导。商传《晚明国家权力异化的历史思考》(《古代文明》第3期)认为晚明的社会转型期不同利益诉求与国家异化是造成明末“民变”的根本原因。相关的细致研究,还见于同作者的《关于晚明城市民变的几点思考》(《学习与探索》第5期)及《明代亡于万历是对明史的误读》(《国学》第4期)。南炳文《海瑞之廉洁反贪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史学集刊》第4期)考察了海瑞廉洁反贪的显著成效和曲折仕途。万明《明初政治新探———以诏令为中心》(《明史研究论丛》第9辑)以诏令拓展明代政治史的研究视野,通过明太祖亲撰诏令,结合其他史料,考察明初政治过程实态,进而探讨了明代政治体制的建构与重构。赵轶峰《明前期皇帝的即位诏———从洪武到正统》(《求是学刊》第1期)认为明前期皇帝的即位诏都以申明新君即位合法性为要旨,以取得民心、普遍文化价值的契合为目的,从洪熙到正统初年,可能是士大夫群体在国家政治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时期。赵轶峰《明清帝制农商社会论纲》(《古代文明》第3期)认为“帝制农商社会”是从中国历史作为主体而不是作为相对于西方的比较对象角度,对明清时期国家、社会、文化总体形态的一种概括。南炳文《消极与积极并存:明朝建国前后祭祀活动述论》(《求是学刊》第1期)将明太祖从政后的祭祀活动分为四个阶段,从偶或进行发展成体系性、制度化地进行,同时包含了消极与积极因素。

刘祥学《明代驯象卫考论》(《历史研究》第1期)以明初在广西十万山地区设立的驯象卫为研究对象,认为驯象卫作为明朝控驭桂西南民族地区重要的军事堡垒,除了有捕象的职能外,还多次参与朝廷征缴广西少数民族的行动。在明中叶以后,其职能逐渐由捕象、驯象转向镇戍地方,驯象卫沦为普通卫所。这一过程也是与桂南一带因自然环境变迁导致野象种群不断减少的现实相关。赵现海《洪武初年甘肃地缘政治与明朝西北疆界政策———由冯胜“弃地”事件引发的思考》(《古代文明》第1期)认为洪武五年在“岭北之役”中,冯胜彻底放弃了包括宁夏在内的甘肃行省广大地域,是惧怕当时势力正盛的东察合台汗国的东进,以及对甘肃中唐以来“北方民族化”的社会文化有隔阂。赵现海《明代总兵制度的起源》(《明史研究论丛》第9辑)对学术界有关该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不同意见。王熹《论道教真人张元吉与明宪宗的关系》(《安徽史学》第6期)以成化政治发展为背景,重点分析了宪宗极力保全张元吉的用意和目的。汪维真《明清会试十八房制源流考》(《史学月刊》第12期)考订了十八房制这一明清科举中的重要制度。扈耕田《晚明复社〈留都防乱公揭〉事件新议》(《史学月刊》第8期)认为《公揭》事件的发生旨在声援东林诸君,其内容如实地反映了阮大铖的恶迹,是复社干预政治、介入党争的最高峰,也是复社运动的分水岭。陈晓珊《明代辽东中层行政管理区划的形成———以辽东苑马寺卿兼职兵备事为线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期)指出嘉靖年间辽东全境被划分成6个行政地理单元分别管理,同时从“军管型政区”向“文管型政区”转变,将相邻各系统文官都纳入当地管理体制,连同苑马寺卿和行太仆寺卿,形成了三级行政区划。张金奎《弘光政权对清政策与山东的丧失》(《明史研究论丛》第9辑)讨论了弘光政权对满清的政

策和双方在山东问题上的攻守。雷炳炎、林晓玲《闲宅与明代罪宗庶人的安置问题》(《湘潭大学学报》第4期)指出闲宅是嘉靖以后贬废罪宗的羁押之所。设立闲宅是因为高墙规模无法承荷以及各王府宗室重犯遣送高墙,路途遥远,沿途扰害地方。胡凡《明代洪武永乐时期殿试制策之背景因素初探》(《求是学刊》第5期)考察了明初殿试制策的时政因素。周松《洪武朝塔滩蒙古与明朝的关系》(《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2期)分析了位于阴山山脉以西地区的北元残余势力既与明朝保持着相对平静的关系,也有在永乐初年大规模内附的现象。郑维宽《论明代贵州地方流官政权的建立过程及特点》(《贵州文史丛刊》第3期)认为贵州大部分流官政权是在卫所制下逐渐建立起来,或者采取“军政合一”的流官政权形式,改土归流的进程也渐进而漫长,这决定了流官政权在设置上的依赖性、政权体系上的不完善性,以及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性等特点。

杨新成《明代奉慈殿兴废考》(《故宫博物院院刊》第3期)初步考证了奉慈殿的形制和方位及其与奉先殿祭祀的异同。李佳《明代皇后入祀奉先殿相关问题考论》(《故宫博物院院刊》第3期)认为奉先殿以嫡后入祀之制在晚明被打破,赠后、继后皆得入祀奉先殿,然赠后、继后在忌辰致祭与祧迁环节所享礼遇与嫡后仍有区别,这使得关涉皇后入祀奉先殿的制度变革在孝亲观念与礼法传统间保持了某种平衡。陈宝良《明清易代与江南士大夫家族的衰替》(《社会科学辑刊》第三辑)认为晚明以来的社会秩序变动包括士大夫力量内部的分化和由此引发的士变、民变,以及农民革命导致的佃变、奴变,同时势力颇盛的江南士大夫家族或因科第不继,或因政治权势的丧失,逐渐走向衰落。刘少华《明驸马赵辉墓志铭及明代驸马都尉制度考释》(《东南文化》第1期)据赵辉墓志铭,分析了赵辉的卒年,当选驸马的过程及任职期间的公务等,还讨论了明代驸马择选标准、职掌以及子孙恩荫等问题。雷炳炎《试论明代中后期的宗藩问题与宗藩改革》(《南华大学学报》第3期)分析了明代的宗藩问题,认为明中期以后,由于宗藩特权无法破除,朝廷对宗室给养的全面包办,引发了明王朝的财政危机和社会危机。嘉靖以后的改革举措,未能解决根本问题。田冰《明代谥法中的改谥探析》(《中州学刊》第4期)认为朝廷改谥是朝廷利用谥法对前朝蒙冤皇帝、重臣平反昭雪、矫枉过正或者对前朝重臣再次渲染、重塑楷模形象,其目的是向官员乃至整个社会弘扬正气,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实现稳定有序之治。同作者《明代官员得谥因素探析》(《郑州大学学报》第5期)分析了明代官员得谥的历史继承因素与当时社会发展特点,以及具体的人事干预因素。王剑《密疏的非常制参与与嘉靖朝政治》(《学习与探索》第5期)认为明代从嘉靖朝开始的密疏政治不仅改变了明代政治运作的基本关系,而且影响了嘉靖朝的政治权力格局,对嘉靖朝之后明代政治的走向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田澍《杨廷和与大礼议———中国历史上人事成功更迭的典型案例》(《学习与探索》第5期)反对纯粹从礼仪角度解读大礼议的研究方法,从明代政治演变的视角,探讨杨廷和与大礼议的关系。田澍《张璁:明代六十年改革的开启者》(《西北师大学报》第1期)探讨了张璁在明代改革史上的地位。赵树国、王丽亚《明代官员终养制度述论》(《云南社会科学》第1期)从明代终养制度的变更角度分析该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的变更和补充,认为种种调整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曹循《明代臣僚封爵制度略论》(《西北师大学报》第1期)分析了明朝臣僚封爵制度的形成、演变过程。

柏桦《明清州县的狱囚衣粮》(《贵州社会科学》第8期)指出明清州县有正规和非正规的

监狱,多数人犯的衣粮不在法律规定提供的范围,给人犯提供衣粮便成为州县官的“善政”体现,而法律规定提供的部分人犯衣粮,又存在管狱官吏克扣冒销等问题,再加上狱卒的勒索凌虐,就使狱囚生活难以得到保障。苏新红《明代“太仓库”称谓考》(《东北师大学报》第1期)按时序勾勒了明代太仓库称谓的发展主线,梳理了对该库的全称及其内部子库的关系,认为明代财政制度的不断变迁、遵守祖制思想导致的维持原有制度称谓,却改变了其实际制度的内容,导致明代太仓库称谓众多。濮蕾《略论明代的僧官制度》(《贵州大学学报》第5期)认为明代的僧官制度在僧官设职、铨选、职掌等方面构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的僧官网络。刘景纯《明代九边官豪的私业经营与政府控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认为明代的九边形成了一个以军人为主体的九边准军事社会,产生了以军事将官为主体的官豪。这在客观上改变了部分军事将官及其管理者的“公职”身份和军事职能,他们将部分精力用来非法经营土地和商业等私利活动,开始了自己的特殊经济生活,破坏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此外,有关明代礼制的学术争鸣与讨论也值得留意,高寿仙《明代对“无祀鬼神”的祭祀》(《紫禁城》第3期)就葛兆光有关朱元璋“无祀鬼神”的看法提出不同意见。

三、经济

高寿仙《市场交易的徭役化:明代北京的“铺户买办”与“召商买办”》(《史学月刊》第3期)分类分析了明代北京居民承担的两种买办之役:“铺户买办”和“招商买办”,认为“买办”本应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进步方式,但在“权力经济”的制约下,却演变成了固定化的徭役,给北京城市居民带来了沉重负担。高寿仙《“行业组织”抑或“服役名册”———宋代“团行”和明代“辅行”的性质与功能》(《北京大学学报》第6期)认为明代的“行”只是官府设置的一种徭役制度,不但与欧洲的“行会”没有相同之处,而且可能只是一种“役籍”即服役名册,并非实体性的组织。高寿仙《从禁地到利薮:权力经济下的明代西山煤炭开采》(《社会科学辑刊》第6期)讨论了明代嘉、万时期对北京西山的煤炭开采,及朝廷与勋贵、外戚等就西山煤业产生的矛盾甚至争斗问题。徐斌《明清河伯所赤历册研究———以湖北地区为中心》(《中国农史》第2期)依据新发现的河伯所赤历册,以黄册和鱼鳞册为主要参照系,厘清了赤历册的内容、性质、攒造、演变及其与鱼课征收之间的关系等制度运转的状况。赵红梅、程志兵《明清小说中“水手”指称银钱义来自于“水手银”》(《贵州文史丛刊》第2期)认为明清白话小说中指称银钱的“水手”,是“水手银”的简称。燕红忠《明清晋商制度的基本模式与实现方式———自我实施与集体主义惩戒机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第3期)认为晋商在当时外部机制环境和山西特定的地缘文化背景下,选择了一种以地缘乡土社会网络为基础的自我实践与集体主义惩戒机制。陈瑞《徽商与明清徽州保甲差役的承充》(《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第3期)指出为了换取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徽商及所在的宗族多实行雇人承充保甲差役的方法。徽商还应宗族要求,捐资设立“保甲银”以津贴保甲差役等开销。

傅辉、葛全胜、何凡能《明清时期地方土地数据统计机制研究———以河南诸县为中心的考察》(《人文杂志》第6期)认为明清时期辖区登记方式的调整既体现了原额赋税下,地方政府与基层民众之间的互动关系,也体现了同级政区间不同登记制度的差异性。方行《明代地理

学家徐霞客家的棉纺织》(《中国经济史研究》第2期)以徐霞客为例,分析了明代江南地区一批使用奴婢从事商业生产的经营地主。申小红《族谱所见明清佛山家族铸造业》(《中国经济史研究》第2期)认为佛山之所以在明清时期拥有重要的城市地位和辉煌的经济成就,与其支柱产业———铸造业,特别是以个体家庭小作坊和以家族大作坊为主的作坊式铸造业,有紧密的关联。刘光临《明代通货问题研究———对明代货币经济规模和结构的初步估计》(《中国经济史研究》第1期)通过估算明代经济中流通钱币的数量来考察其市场规模。认为晚明的货币存量规模略低于北宋,洪武型经济体制的落后为明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艰难。周春生、明旭《明代徽州田价发覆》(《浙江大学学报》第3期)认为既往研究指出的明代徽州田价呈倒U 形增长或直线增长的观点都值得商榷。他们主张明代徽州田价呈N形增长,这种增长方式是徽商资本在嘉靖“严肃海禁”后大量从土地流向盐业、典业,又在万历商业环境恶化后持续回流土地的结果。戴思哲《明代方志出版中的财务问题》(《浙江大学学报》第1期)认为地方志比其他书籍更有可能包含生产成本的信息,因为监督地方志编纂的官员们需要核算费用,包括原材料和生产设备,编纂人员和工匠的工资、工人的伙食费、给协助编纂或写序言者馈赠的礼品费用,以及诸如运输和储存费用等杂项支出。刘志刚《“靠天吃饭”:灾荒史视野下的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中南大学学报》第4期)认为在明中后期,江南、华中、华北等地借助便利的水利条件,形成了高度的区域性与行业性市场分工,然而,明清之际连年大灾却致使整个经济体系进入了一个以气候变化为导向的大调整。杨琦、张法瑞《从〈大明会典〉看明代畜牧律令制度及特点》(《中国农史》第1期)依据《大明会典》分析了明代有关官畜孳生与牧养、畜产检验与役使、偷盗和宰杀牲畜等方面的畜牧律令制度。

杜新豪、曾雄生《经济重心南移浪潮后的回流———以明清江南肥料技术向北方流动为中心》(《中国农史》第3期)分析了江南肥料技术向北方传播的原因、途径及其结果,以及这次技术转移收效甚微的原因。陈金凤《明太祖藏区茶马之政述论》(《贵州民族研究》第2期)认为明太祖出于政治、经济和军事的考虑,积极与藏区展开茶马贸易,并由此形成了以茶马司垄断藏区茶马贸易、严禁茶马走私、茶贵马贱、“金牌符信”制等相配合的茶马之政,加强了内地与藏区的政治、经济联系,有利于明初军政建设与国家边境安全。覃娜娜《从明代学田地租管窥贵州各地生计方式的差异———对〈黔记·学校志〉中相关史料的解读》(《贵州民族研究》第5期)分析了郭子章《黔记》中有关儒学学田的记录,认为这是反映当时贵州各地生态背景和生计方式差异的资料。陈学文《明清江南商品经济与商业资本发展的新格局———以衢州的造纸业和木植业为中心》(《浙江社会科学》第3期)认为明清时期衢州府的造纸业和木植业是地方财政和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支撑,在木植业中有“拚”的产权分离和契约化的卖买关系,标志着商业资本已扩拓了发展道路。张继莹《明清山西稻作种植》(《山西大学学报》第3期)以稻作种植为核心,考察了明清时期山西各区域稻作的发展状况,指出用水极大化作为推动农业发展的思想,在明清时期占据着主流和支配地位。

李庆新《从颜俊彦〈盟水斋存牍〉看明末广州、澳门贸易制度若干变动》(《学术月刊》第1期)分析了《盟水斋存牍》在研究明末广州、澳门地方贸易上的史料价值。陈宝良《明代妇女的社会经济活动及其转向》(《中州学刊》第1期)认为明代的劳动妇女除了承担家务劳动,也在外从事生产劳动。随着“妇健”之风盛行,妇女已不再局限于“主中馈”,而是走出家庭,“女

贾”、“卖婆”一类职业女性群体大量涌现。何志玉《明长城军堡选址的影响因素及布局初探———以宁陕晋冀为例》(《人文地理》第2期)在实地考察和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提出影响军堡选址的因素主要有长城的位置、受作战距离制约、传统风水理论和地形四点。万明《明代快船考———明代舟船研究之一》(《中国航海文化之地位与使命》,上海书店)从快船的22种名称入手分析,指出作为明代主要船舶类型之一的快船分广义和狭义两种,介绍了快船的特性、发展轨迹、用途及管理制度。

四、文化

陈时龙《明代的书院藏书楼》(《明史研究论丛》第9辑)利用方志资料,论述了明代各地藏书楼的兴衰过程和讲学、藏书的状况。战雪雷《“以文征利”与“倚伤事文”———晚明士人文化活动的趋利化及对文化消费风尚的影响》(《故宫博物院院刊》第5期)认为在晚明,具有文化消费者和生产者双重身份的士大夫阶层认识到文化作为谋生资本的作用,自觉地推动整个社会文化生产和消费,士大夫的传统义利观发生了变化。徐永斌《明清时期文人的治生观念》(《中国文化研究》冬之卷)认为明清文人的治生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南宋的义利思想和元代理学家许衡的治生思想,提出了治生有利于治学和社会发展的观点,同时也发生了异化。贾奋然《试论清代北京审美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研究》秋之卷)提出北京审美文化是融合满汉、结合古今、合璧中西并且兼容京都文化与各地方文化的综合文化形态。王红蕾《钱谦益藏书之所考述》(《中国典籍与文化》第1期)考证了钱谦益藏书之所,尤其是他的荣木楼、半野堂、拂水山庄及红豆庄。李媛《塑像与木主:明朝祭孔形象的变迁及其原因》(《史学月刊》第8期)分析洪武、嘉靖朝对祭孔形象的变革,指出明朝始终将孔子置于儒师、君师而非王者的地位,通过祀孔以明道立教。木主更具抽象性的符号化意义,在礼学上更切近古礼;塑像较接近佛、道及民间信仰的意象,远礼而近俗。祭孔形象之争反映了儒家理念与释、道之间的差异和冲突,体现了礼学和民俗交融互动的情态。

岳鸳鸯《晚明科举图书的出版传播》(《寻根》第5期)对晚明的科举用书的品种、适合阅读的形态、广告以及适销对路的流通渠道等问题进行了考察。朱海滨《国家武神关羽明初兴起考———从姜子牙到关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第1期)认为关羽神在唐宋元时期已经在作战方面成为民间武神,洪武二十一年废除武成王(姜子牙)制度后,具有忠义性格的关羽成为国家的武神,被列入中央祀典。范红娟《明清孝顺戏曲和传统孝道的文化解析》(《郑州大学学报》第3期)认为孝顺类戏曲在明清时期形成了以“孝亲—顺亲—感亲—团圆”为特征的情节模式。明清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是这一情节模式形成的外部环境,包括法律和社会舆论的压力、实际利益的诱惑以及树立榜样的书写策略等。刘双《明代茶艺中的饮茶环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认为与唐宋相比,明代的饮茶方式发生了改变,越来越精益求精。主要表现在饮茶场所第营造、茶寮的建构、茶侣的选择、侍茶童子的要求、饮茶禁忌等方面。

陈宝良《明代知识人群体与侠盗关系考论———兼论儒、侠、盗之辨及其互动》(《西南大学学报》第2期)分析了明代侠客史发展的三个转向:即知识人日趋侠盗化,侠、盗的儒者化,以及侠客与盗贼出现一种互动的症候,侠客与盗贼之间,仅有一线之隔。陈宝良《从君子小人之

辨看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明史研究论丛》第9辑)从道德和政治层面分析了明代君子和小人之见的区别。陈宝良《“清客帮闲”:明清时期的无赖知识人及其形象》(《福建论坛》第4期)认为在在明清两代,清客、帮闲属于特殊的下层知识人群体,亦即“无赖知识人”,是商业化、城市化与科举制度的产物。何宗美、张娴《明代泰州学派与“侠”略论》(《西南大学学报》第5期)认为要讨论泰州学派种种“出位”言行的产生原因,备受其推崇的侠精神的作用不可小觑,正是尚侠的理念,引领他们在心学“异端”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同时侠的元素经由泰州学派之手,与心学、佛学都有关系,在实践、思想和文学等层面都产生了影响。刘志刚《明清之际生态环境与社会治乱》(《云南大学学报》第5期)认为正是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了明末社会的动乱,然而,区域生态资源的严重缺陷,无力支撑长期的战争消耗,因此时至清初社会秩序的重建事实上也是生态演变的必然结果。林观潮《明末临济宗黄檗派的传播》(《厦门大学学报》第2期)认为在明末佛教昌盛的环境中,隐元隆琦复兴福建福清黄檗山万福禅寺,开出临济宗黄檗派。南明时期应长崎唐人邀请,隐元等先后东渡,弘法日本,开出京都黄檗山万福禅寺,形成黄博宗。赵春娥《明清时期汉文化西渐青海———以儒学传播为例》(《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第6期)指出在明清以前,青海地区的文化主要被宗教垄断,在明清时期,移民实边,儒文化主体承载者汉族涌入形成高潮;在朝廷“大一统”政治思想、“用夏变夷”文化政策的指导之下,儒学得以传入,民族之间交流在更深层面出现涵化,共同推动提升了青海地域文化的多元化。潘承玉《〈且朴斋诗稿〉:遗民徐懋曙的诗史追求———稀见明遗民文学别集撷英之一》(《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第4期)介绍并分析了宜兴籍明遗民徐懋曙的生平事迹及其别集《且朴斋诗稿》的诗史价值及其历史性遗憾。裴宏江、孙逊《论〈儒林外史〉中多重视角下的明太祖印象》(《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从《儒林外史》中有关明太祖的评断中分析了一个立体多面的明太祖形象,认为明太祖情结令吴敬梓超越了民族性,能够客观地评价他所身处的时代。

五、思想与学术

张兆裕《贺钦之学与成化弘治间的学术》(《明史研究论丛》第9辑)讨论了学界关注不多的贺钦的生平、学术及其学术所反映的成化、弘治年间学术界的整体面貌与特点。卜永坚《“自古丛社中兴,必借王臣外护”———晚明天台宗僧人无尽传灯的文化网络》(《明史研究论丛》第9辑)从文化网络的视角分析了晚明天台宗的传布和影响问题。刘勇《明儒李遂的讲学活动及其与阳明学之关系》(《明史研究论丛》第9辑)考察了江西丰城人李遂的讲学活动与阳明学在江西传布的原因和状貌。白建忠《论李元阳的〈心性图说〉》(《孔子研究》第1期)分析了李元阳的《心性图说》以及性、心、意、情四者间的关系,认为李元阳提出心性思想,主要目的是教人“复性”,意即把“心”、“意”、“情”这些属于“识”的因素统统格掉,达到“知至”即“性复”的目的。于化民《晚明理学与心学的合流———以东林学派和刘宗周为视角的考察》(《国学学刊》第2期)认为晚明东林学派和刘宗周力图打破理学和心学的分野,将两者加以融合。黄熹《从“明道”到“明性”———焦竑〈老子翼〉思想阐释》(《中国哲学史》第4期)通过对焦竑《老子翼》的研究,认为以“明道”为目标展开对《老子》的阐释,融入了对性命问题的关注,其意图在“明性”。谢茂松《行钱法与屯守辽东、罢朝鲜兵———晚明经学家郝敬(1558—1639)的奏疏

中所见经世主张》(《明史研究论丛》第9辑)利用郝敬文集中收录的奏疏讨论了他在讨论晚明的经济、地方军事和出兵御倭等问题上的见解。解扬《期成实务的困难———吕坤〈实政录〉在地方上的施行问题》(《明史研究论丛》第9辑)以吕坤的《实政录》为中心,讨论了吕坤设计的地方行政方法在河南、山西施行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张永义《由〈药地炮庄〉看方以智的惠施论》(《中国哲学史》第4期)认为方以智在《药地炮庄》中结合质测和算经,判断惠施“历物说”属于格物穷理之学。敖以深《明代黔东北地域儒学传播及其原因分析》(《贵州社会科学》第2期)认为明代黔东北地域儒学的迅速传播,使该地域学习儒家文化蔚然成风,科举考试取得了辉煌成就,引起了黔东北地域文化体系的解构与重建,由明初土司文化为主流发展到明代中后期以阳明文化为主流。施新荣《明代西北地缘政治之演变》(《人文杂志》第2期)从明代与蒙古等游牧政权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明代政权借基于西北地缘政治的变化所形成的不同措施,来调整中央王朝的国防体系。

韩中谊《道德实践的神圣化———王阳明“事上致良知”的比较哲学解读》(《孔子研究》第3期)认为在超越佛道和回应朱学的背景下,阳明强调“事上磨练”优于“静坐”,将“事”视为“良知”自然发露落实和成就提升的场域;阐发“致良知”重于“讲求节目”,说明克去私欲而听从良知召唤才是功夫最要紧处。孙占卿《王阳明论未发已发》(《孔子研究》第6期)论证了“未发之中”即在已发中,本体之“寂”未尝离“感”,阳明对中和问题的讨论可视为对明道《定性书》的发挥与展开,其于概念之分疏,功夫之辩证,对整个宋明儒学义理系统的完善无疑有巨大的价值。米文科《明代关学与阳明学之关系略论》(《孔子研究》第6期)认为在阳明学于嘉靖初年传入关中地区时,即遭到吕柟与马理、杨爵等人的批评和拒绝,使得阳明学直到晚明万历中期才最终取代朱子学成为关中理学的主流。南大吉与冯从吾、张舜典等人虽然笃信良知学,但又在不同程度上对其进行了改造,遂使关中的心学呈现出重视躬行实践与调和朱、王的特色。程海霞《阳明龙场之悟新探》(《中国哲学史》第3期)从“端居澄默”、“格物致知之旨”和“《五经臆说》”三个方面,考察了阳明学历史上重要的龙场之悟。任文利《王阳明政治生涯出处进退心迹辩———兼以就教于余英时先生》(《国学学刊》第2期)认为明代士大夫发生觉民行道的转变是在王艮,而非阳明;王阳明在出处之际屡有挣扎,在晚年“谢恩”之际的用世之心最为强烈。

吴漫《明代宋史撰述的历史编纂学成就研究》(《史学月刊》第10期)重点分析了明人宋史编纂的史体创新,特别是能灵活运用纪传、编年、纪事本末等体裁,表现出形式多样,书法独特,求实致用的历史编纂学特点。朱志先《晚明汉史通俗化研究》(《史学月刊》第7期)认为随着明代中叶文学复古运动兴起,学界兴起《史》、《汉》的热潮,到了晚明,则汉史研究不仅出现了精彩的评析、严谨的考证,而且出现了普世化的趋势,这与当时经济发展及文化需求密不可分,但也因求利而影响了刊行的质量。张蕊青《明代中叶“心学”思潮与〈西游记〉》(《中国文化研究》春之卷)认为阳明心学与《西游记》渊源深厚。《西游记》的主旨是“求放心”,宣扬明心见性,“心猿归正”是全书的总体叙事架构,而“求放心”正是“心学”的核心理念。张瑞涛《一体圆融,和合无碍———刘蕺山〈人谱〉功夫哲学探赜》(《人文杂志》第5期)认为刘蕺山的“即 即 ”哲学思维打破了理学和心学功夫修养上存在的“二分”预设,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先儒功夫论的弊病。另有杨少涵《王阳明知行合一的两个理论缺陷》(《云南大学学报》第3期)、李

素宁《浅析黄宗羲的政治构想———以〈明夷待访录〉为切入点的历史考察》(《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第5期)、钟诚《成就德性的新路径———王阳明心学探微》(《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第5期)等有关明代思想史的研究。

六、地方社会

孙竞昊《经营地方:明清之际的济宁士绅社会》(《历史研究》第3期)以济宁士绅为例,研究了明清社会变革的社会环境对士绅的非国家规定性的助长问题,并对士绅的政治性格和公共领域或公共社会等问题也进行了探讨。丁修真《士人交往、地方家族与建文传说———以〈致身录〉的出现为中心》(《史林》第3期)以万历年间托名史仲彬所著的伪书《致身录》为研究对象,结合该书出现前后江南地区的士人交往、地域家族和明代的国家政策,研究该书文本形成的因素,认为此书的出现是地方家族试图利用地方传说来修改家族历史,从而谋求发展。陈春声、肖文评《聚落形态与社会转型:明清之际韩江流域地方动乱之历史影响》(《史学月刊》第2期)认为在16—17世纪华南地域社会发展的关键转折时期中,粤闽交界的韩江流域因“山贼”、“海盗”和“倭寇”空前活跃而引致地方动乱,乡村聚落因而发生重大变化并出现明显的“军事化”趋势,这一变化最终成为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王建革《明代江南的水利单位与地方制度:以常熟为例》(《中国史研究》第2期)认为明代常熟水利社会的单位规模与江南社会基层水利的变化相一致。常熟的水利行政实际上与赋税制度的单位相一致。

林宏《乡绅支大纶“志徐节妇”事及所见晚明嘉善地域社会》(《史学月刊》第11期)讨论了万历年间嘉善县重修县志,乡绅支大纶通过其人际关系网络对修志人员施加压力,意欲令死友之妻徐节妇载入县志。但支大纶不愿屈从于修志者咬定的金钱规则,节妇只被变相记载于卷末的按语中,直至清代纂修方志时才移入正文。这一事件有助于分析乡绅在地域社会中的言行。沈昕《明清徽州祁门善和程氏宗族结构研究》(《安徽史学》第3期)从谱系结构、权力结构、祭祀结构、财产结构、社团结构五个视角研究了祁门善和程氏的宗族结构。冀满红《民众迁徙、家园符号与地方认同———以洪洞大槐树和南雄珠玑巷移民为中心的探讨》(《史学理论研究》第2期)考察了山西洪洞大槐树和广东南雄珠玑巷这两个移民及其后裔心目中的精神家园,在被塑造成家园符号的过程中有关移民的迁徙缘由、时机选择以及文字记载方面的相同之处和各自独特的文化象征。牛建强《明代黄河下游的河道治理与河神信仰》(《史学月刊》第9期)分析了黄河的灾害及河神信仰的产生,认为明代的治河河神是民间神向国家神的上升和转化,有极强的功利性,有别于传统、例行的河渎祭祀。

周亚《明清以来晋南山麓平原地带的水利与社会———基于龙祠周边的考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分析了晋南山麓龙祠周边稳定的渠道系统和灌溉区域,认为在渠系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人们引用洪流淤灌土地,形成了一套技术和制度体系。蒋俊《明清时期桂西壮族土司的宗族制度》(《史学月刊》第8期)认为明中期以后,随着全新宗法思想的兴盛,桂西边陲的土司阶层也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宗族化过程,宗族话语已成为土司表达国家认同、创始汉人族群身份、控制地方不可或缺的手段。王健《官民共享空间的形成:明清江南的城隍庙与城市社会》(《史学月刊》第7期)认为从明中叶开始,民间力量逐渐介入城隍庙的祭祀礼仪和管理,在辅

政于官方之外,城隍神、城隍庙在士民生活中也开始扮演多样化的角色。秦海滢、赵毅《试析明清时期淄川宗族祭产管理》(《故宫博物院院刊》第5期)认为明清时期淄川宗族积极对支撑祭祀的祭产予以管理,是为了表达报本反始之恩。大多以一族中做官的人为核心运作的,他们起到了沟通宗族成员、地方社会与各级官吏的重要作用。

刘祥学《明代广西民族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人地关系背景分析———以桂中地区为例》(《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2期)认为以大藤峡地区为中心的桂中地区紧张的人地关系是造成明代广西民族关系长期紧张的重要根源之一。田敏《元明清时期湘西土司的设置与变迁》(《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第1期)认为湘西土司是南方民族地区土司特别是土家族土司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央王朝关系密切。李良品《明清以来西南民族地区集市习俗及成因———以贵州省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第3期)认为西南民族地区的集市,在明清以来形成并沿袭了诸多习俗。秦海滢《明清时期淄川宗族祭祀形式初探》(《求是学刊》第3期)认为明清时期淄川毕氏、高氏、王氏等大族显赫,通过家庙、祠堂、庭院、墓地等不同场所举行祭祀,不仅加强了宗族成员的血缘认同,也对地域社会中小宗族祭祖方式产生了影响。颜建华、张莎莎《明代屯田下的黔中社会》(《贵州民族研究》第1期)认为明王朝为加强和巩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在贵州留下大量军队屯戍:一方面徙民屯田,一方面招募盐商“开中”在卫所附近设商屯,加快了明代黔中地区的发展步伐。蓝武《明代改土归流对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历史发展的双重影响———以广西壮族地区为中心》(《贵州民族研究》第1期)分析了改土归流对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影响。沈乾芳《明清时期彝族土司联姻对西南地区的影响》(《贵州民族研究》第1期)认为明中期以来彝族土司地区发生了急剧的社会变革,原来森严的等级制度发生了变化,已经确立了的联姻关系也难以为继,于是族际联姻和跨等级联姻逐渐增多,推动了民族地区的进步。张世友《明朝对乌江流域的治理方略与民族政策调整》(《成都大学学报》第6期)认为明朝为促成乌江流域等西南边地的全面统治,通过平疆固土、改置机构、驻军屯垦、筑路通驿等改进性运作模式,强化对当地的控制与治理。对各民族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客观现实,明朝政府主要采用土官独治、土流参治、改土归流等调整性的民族政策。

李俊丽《明清漕运对运河沿岸城市的影响———以天津地区为例》(《中州学刊》第3期)认为明清漕运对运河沿岸的城市产生了如下三方面的影响:促进了运河沿岸城市商业的发展、南方方言的传播、南方的妈祖信仰被传播到北方和有关运河的诗文创造增多。郝相松《明代河、湟、泯、洮地区的藏族分布》(《西北师大学报》第4期)利用张雨所著《边政考》等史料,分析了明代河、湟、岷、洮地区西番部落的分布情况。张世友《明代乌江流域的移民活动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认为明代在朝廷带有强制性质的大军留镇、引民屯种等规模性移民活动的带动之下,各种民间自发的商贾、饥民等外来中土移民于是大量陆续进驻到乌江流域,推动了乌江流域地区的生产技术和经济文化改造。胡梦飞、杨绪敏《论明代徐州地区黄河水患的治理及其灾后的应对》(《江苏社会科学》第1期)讨论了明代徐州地区对黄河水患的应对措施和灾后的恢复建设问题。潘承玉《明清绍兴的人口规模与“士多”现象———韩国崔溥〈漂海录〉有关绍兴记载解读》(《浙江社会科学》第2期)指出明末绍兴府总人口很可能已达600万,与当今绍兴全市人口加上旧属绍兴的余姚、萧山人口规模总和不相上下,保守估计也达460万。

徐彬《论明清徽州家谱编修与徽商的互动》(《学术研究》第6期)认为徽州家谱的编修为徽商的经济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家谱又使徽商名垂后代,家谱成为徽商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徽商也为明清时期惠州家谱的编纂提供了经济支持。王日根、徐枫《“争沙”案所见明代崇明地方社会秩序》(《苏州大学学报》第3期)指出崇明地区在元明以来日渐受到本地居民和政府的重视,于是,能够显示当地特色的社会矛盾的“争沙”现象的表现状况及其处理结果,成了衡量乡民在当地社会中所处地位、官府对当地社会管理有效程度的重要指标。行龙《何以研究明清以来“以水为中心”的晋水流域?》(《山西大学学报》第3期)讨论了研究明清以来晋水流域的社会历史的重要理论意义和方法论意义,认为这是当前区域社会是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康欣平《从“引泾”到“断泾疏泉”———明清陕西渭北水利中的引水争议及裁定》(《山西大学学报》第2期)认为明后期至清前期,渭北水利就“引泾”还是“拒泾”有长期争议。虽然争议中不乏地方利益的博弈,但裁定更多是环境、技术、制度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党晓虹、卢勇《明清晋陕地区民间水利事务管理探析》(《中国农史》第3期)认为明清时期,随着水资源的短缺和官方对水利事务管理的收缩,晋陕两地农村水利事务呈现出以乡绅为领导核心的民间管理趋势,水利规约成为民间水利事务管理的制度形式。民间水利事务管理模式的运行,减少并弱化了成员在用水过程中的投机行为、降低了水利纠纷发生的可能性和水利纠纷的诉讼成本。古永继《明清时期云南傣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及特点》(《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认为明清时期云南傣族地区的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的义学和寺庙教育并行并互为补充,形成了二元化的教育体系。

七、历史地理

孙靖国《明代雁北地区城堡的职能与选址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4辑)总结了明代雁北地区存在政治治所、居中应援城堡、长城边堡与收保之堡四种城堡类型,并指出正是由于其职能与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不同类型的城堡在后世有不同的发展道路。陈介刚《明代正德年间四川叙州府高州立废始末》(《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考证了四川高州在正德十三年设立,在十二月又废州为县的过程。张健《明清陕西商贾流寓与扬州秦腔文化流行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辑)探讨了秦腔“南下扬州”的历史条件、迁徙扩散的时空演变过程。安介生、穆俊《略论明代士人的疆域观———以章潢〈图书编〉为主要依据》(《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4期)系统整理了以《图书编》为代表的明代士人疆域观的特点,进而分析明代士人疆域观形成的历史地理背景,认为是与君主主导及知识群体的政治思想相关。姜勇、孙靖国《〈福建海防图〉初探》(《故宫博物院院刊》第1期)分析了绘制于万历二十五至三十二年间的《福建海防图》,认为图中的标注体现了明代在长期海防过程中,对福建沿海地区海风、洋流、山川险要等方面知识的认识水平,可作为明代末期在海防军事战守中所使用的绘本舆图的样本。车群、李玉尚《〈农政全书〉所反映的1600年前后气候突变》(《中国农史》第1期)根据《农政全书》“江西养鱼法”,认为1600年埃纳普蒂纳火山喷发引发的中国气候异常,上海、莆田在1610年前后气温与1593—1597年间相比有大幅度下降。徐光启的记录无误。史红帅《明清西安城郊市镇分布与形态的初步研究》(《长安大学学报》第1期)探讨了明清西安城郊

市镇的数量变化以及市镇的空间分布与形态特征。谢湜《明前期江南水利格局的整体转变及相关问题》(《史学集刊》第4期)认为明代前期太湖流域上游改筑东坝等大工程的实施,令太湖来水情势发生突变,促使太湖以东以黄浦江为泄水主干的局面最终奠定,形成了江南水利的新格局。李大海《明代赤水河上已有桥》(《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3期)利用嘉靖二十年钞本影印的《渭南县志》,认为明代已记载赤水河上有桥。

八、法制与军事

万明《明令新探———以诏令为中心》(《中国古代法律形式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从文书学与法制史的双重视角,探讨了明令的概念、立法程序诸问题及明代诏令的形式与功能,纠正了明清无令说。陈宝良《从“无讼”到“好讼”:明清时期的法律观念及其司法实践》(《安徽史学》第4期)认为明清两代发生了从“乡土社会”向“好讼”社会的转变。李新峰《明初辽东战争进程与卫所设置拾遗》(《明史研究论丛》第9辑)从战争进程和卫所设置的角度讨论了利用明初辽东史料应该注意的问题。张涛、刘长江《明代中期司法运作实态之管窥———以何孝子案为例》(《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研究了弘治朝的血亲复仇案何孝子案,认为该案件暴露了在高度强化的皇权体制下司法运作模式存在的诸多弊端。雷炳炎《明代祖训与宗室犯罪的量罚问题》(《江苏社会科学》第4期)认为经过明初的政局变动和后来宗藩政策的变化,祖训的神圣性虽不曾改变,但罪宗的量罚并不遵依祖训教条,而只是一种旗号,假借祖训名义的量罚,对于惩凶除恶、打击犯罪有害无益。雷炳炎《论明代宗室犯罪的察勘取证与议罪方式》(《云南社会科学》第5期)指出明代宗室犯罪有别于普通臣民的量刑定罚,其中察勘取证是关键环节,受遣官员到藩府可以“拘集人证,询察体审”。以勘明事实为基础的量罚,明初主要遵依祖训规条,直接由帝王判决。永乐以后,演变为宗亲权贵、文武群臣通过朝议、奏议方式初定处理意见,帝王最终定罚。雷炳炎《王府家人、宗室姻亲与明代宗藩犯罪》(《湖南社会科学》第1期)指出宗藩犯罪是有明中后期严重的社会问题,它既与分封制度的落后性分不开,又与相关官员、亲郡王的贪贿、失职、管理不当密切相关,且王府近侍、宗室姻亲长期与宗藩混在一起,产生了负面影响。

张兴年《论明朝河湟李氏土官在西北边防中的作用》(《烟台大学学报》第2期)认为明初河湟李氏土官历代虽然只承袭武职,很少任文职或僧职,但在开创西宁卫治、招蕃拒蒙、守土司民上却异常活跃。李氏与喇嘛、寺院的密切关系,为明万历年间的“湟中三捷”起到了未雨绸缪的作用。马国君、李红香《明清时期贵州卫所置废动因管窥》(《贵州大学学报》第2期)认为贵州卫所的设置巩固了西南边防,促进了黔省的经济发展、政区完善。但卫所在明末仍保留有大量军队,对清王朝产生了巨大的军事威胁,所以清廷“裁卫并县”。李严、张玉坤、李哲《长城并非线性———卫所制度下明长城军事聚落的层次体系研究》(《新建筑》第3期)指出长城防御仅靠长城墙体及其上的墩台并不能阻挡住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其强大的防御能力有赖于长城沿线驻扎的上千座屯兵城,即军事聚落。杜成材《论明初卫所设置对贵州建省的影响》(《理论与当代》第7期)从卫所的设置与调整入手,分析了明政府对卫所的管理实践与贵州卫所本身的地方管理实践之间的关系。马顺平《明代都司卫所人口数额新探———方志中两组明代陕

西行都司人口数据的评价》(《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第4期)通过对现存明代及清顺治时期刊行的五种方志的考察,认为嘉靖时期人口数据较洪武时期有明显下降,不符合明代中后期陕西行都司人口增长的历史趋势。

九、艺术

赵连赏《明代赐赴琉球册封使及赐琉球国王礼服辨析》(《故宫博物院院刊》第1期)通过对洪武十六和十八年两次赐琉球国王印的史实分析,提出明帝对琉球国王册封的起始时间可能早于永乐二年的看法,并认为辨析册封礼服和印章等级规格,不仅可以观察明代朝廷对琉球的离异规格和外交策略,还可折射出中国古人利用服饰传达的和平理念。赵连赏《明代蓟州镇总兵官服等级考识———以戚继光为例》(《明史研究论丛》第9辑)以戚继光为例讨论了明代蓟镇总兵官服的等级问题。朱鸿《〈徐显卿宦迹图〉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第2期)从图像解释的角度,考订了故宫博物院所藏《徐显卿宦迹图》,包括图像因何以作及图像的意涵,对廿六幅图绘也作了全面探讨。范丽娜《蓬溪宝梵寺明代壁画罗汉图像考察》(《故宫博物院院刊》第4期)分析了绘制于景泰元年(1450)前后的宝梵寺壁画,认为罗汉造型主要继承蜀地五代贯休式样,又吸收中原北方同时代罗汉像因素,兼具世俗化、写实性与装饰性特点。范丽娜《蓬溪宝梵寺明代壁画图像综合分析》(《故宫博物院院刊》第5期)认为宝梵寺大雄宝殿北壁西侧药师经变,连同东侧对应位置已缺失的一铺壁画,构成了净土图像系统,代表佛教修行者和供养人所祈求和将来往生的世界。禅宗初祖达摩、弥勒化身布袋和尚分别配置在两侧壁诸罗汉之首,反映了禅宗传灯思想与罗汉穿法思想混同,三者构成传法图像系统。穆朝娜《明代玉带板上的龙纹装饰》(《故宫博物院院刊》第4期)运用出土资料,分析了明玉带板上的龙纹造型、形态及其与辅纹的组合及其发展阶段。

杨国庆《南京明城墙砖文中的基层组织研究》(《东南文化》第1期)认为明初筑造城墙所需工役人员的劳役组织可能借鉴明中都军工砖文中的完整建制,并以洪武十年和十七年为阶段。霍华《南京地区明代功臣贵族墓出土洪武瓷刍议———兼论出土的其他瓷器》(《东南文化》第1期)认为南京地区分布的明初功臣墓出土瓷器的品种与墓主经历相关,贵族墓的瓷质随葬品种类依时间从梅瓶变化至罐,明代早期龙泉窑和磁州窑在全国瓷业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贵族墓出土的瓷器一般都是民窑器。陆明华《明洪武官窑瓷器及其相关问题———传世品视角的透析》(《东南文化》第1期)分析了洪武官窑的定位、设置原因及与元花磁的对比等问题。彭涛《对明末清初景德镇陶瓷发展史的再认识———试论“转变期”或“过渡期”提法的局限性》(《东南文化》第4期)认为明末清初的景德镇瓷器基本都是民窑产品,与明早中期风格没有太大变化,不适宜用“转变期”、“过渡期”来定位。范银花《明清以来虞山绘画流变考》(《东南文化》第10期)认为明清的虞山绘画受到元代黄公望的影响,但却并无大家出现。杨莉萍《明代苏州地区书画交易方式探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第6期)认为明代苏州的书画市场发达,主要表现在初期书画家迫于生计,选择相对隐蔽的私下的物质交易方式;明代中晚期,书画家靠“润笔”来养生或赡家,开始了直接货币交换;后来,书画交易普遍由画商经手,市肆操作,价格层次清晰,交易方式逐步正规化和固定化,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吴泽顺、李义敏《宋濂的

书法美学思想》(《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分析宋濂书法理论中有关神、气、韵的思想,法的理解,学书方法和书画关系的理解。

十、文献

万明《追思与传承———明清档案的整理与延伸》(《中国古代社会高层论坛论文集》,中华书局)认为明代诏令文书的整理是对明清档案的延伸,也是对于前辈学者优良学风的传承。万明《明代诏令文书的整理与研究刍议———兼及诏令与宫廷关系的考察》(《明清宫廷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辑,紫禁城出版社)论述了明代诏令文书整理与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与宫廷史的关系。阿风《明代后期徽州诉讼案卷集〈不平鸣稿〉探析》(《明史研究论丛》第9辑)讨论了《不平鸣稿》在讨论明代徽州诉讼问题上的史料价值及研究意义。张祝平《韩国藏本〈经学对仗〉述略》(《中国典籍与文化》第4期)分析了《经学对仗》这部明代为适应科举经义、策、论等文体对仗论述的需要而分类选编儒家经典的类书,见韩国收藏的不同版本。陈支平《新发现的明代太监张敏资料释读》(《史学月刊》第6期)利用新发现的附件同安县《张氏族谱》中保存的成化年间司礼监太监张敏及其兄弟太监的资料,分析成化年间宫中事件与明孝宗幼年时期的一些史事。认为福建地区对有权势而且可以为乡里带来荣誉与经济实惠的宦官,可以得到人们包括士绅的肯定与赞扬。奇文瑛《碑铭所见明代达官婚姻关系》(《中国史研究》第3期)由分析三名达官家庭的婚姻来解读明代达官杂居中原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揭示归附达官进入中原后婚姻关系及其变化。钞晓鸿《人物传记中水利史料的考辨与利用———以明清时期的项忠传记为中心》(《厦门大学学报》第1期)认为有关水利的记载不仅是作者记录的传主生平,而且是其凸显或褒贬传主的话语与依据,往往因人记事,包含着作者的价值取向,但针对水利研究或难以为凭。

韦晓《明〈(万历)广西通志〉述略———兼主修者巡抚广西及纂修年代、版本源流考》(《广西地方志》第4期)考订此志为戴耀主修,苏濬编纂,杨芳刊行;纂修年代以苏濬自序为准,即万历二十五年修成。版本除了万历二十七年刻本外,还有天启二年补刻本和天启二年以后的再补刻本。王浩、罗飞《明代毛立芳墓碑文考释》(《故宫博物院院刊》第1期)通过对残存于京西的毛丽芳碑文的考释,梳理了沿河地区明代军事防御蒙古体系和军政关系,揭示了明末明蒙之间、后金与诸部之间以及明末军政体系等错综复杂的关系。钟振振《〈明诗三百首〉解缙〈交趾即事〉等四首注释辩证》(《文史哲》第6期)对解缙的《交趾即事》诗提出了注释上的新解。李金松《沈德福〈野获编〉“四六”条笺证》(《中国典籍与文化》第3期)借《万历野获编》“四六”条,考证了嘉靖、万历时期骈文的创作及其流变。朱志先《张燧〈千百年眼〉因袭杨慎〈升庵集〉考论》(《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第1期)考订了张燧《千百年眼》这部通史性著作对杨慎《升庵集》的因袭之处,认为这是张燧受李贽的影响及对杨慎学问推重之故。黄修志《朝鲜全湜〈槎行录〉版本考辨及史料价值述论》(《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第5期)先考察明末朝鲜忠臣全湜的生平和业绩,之后分析其撰写的《槎行录》的版本源流。贺晏然《明吴善智、杜妙音墓志铭考》(《东南文化》第3期)考证了收藏于南京白马石刻艺术博物馆的吴、杜墓志铭,并分析了其中有关俞氏家族和后代的信息及相关的社会状况。龚巨平《明宝庆公主墓葬的清理及明代公

主墓葬制度分析———兼释赵伯容墓志》(《东南文化》第1期)据宝庆公主墓葬,分析了明代公主墓葬制度及明代石刻刻工等问题。邵磊《明黔国公沐昌祚墓辨讹及其相关问题———从沐朝辅妻陈氏墓志的发现谈起》(《东南文化》第1期)通过释读南京明代沐氏家族墓出土的残存墓志文字,发现墓主应是沐英八世孙沐朝辅及其妻陈氏。

吕小琴《文献关于明代两淮盐场总催形象记录的透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第3期)认为明代两淮盐场的总催的形象反映了明中叶以后,两淮盐场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富豪灶户或借总催假公济私,或抽身而退,强行令灶民佥补。王照年《〈永乐大典〉现存〈麟台故事〉材料勘正》(《漳州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认为《永乐大典》中所载的《麟台故事》与四库馆臣所辑出的辑本之间差异较大,是此故事的第二次成书。陈丽媛《胡应麟的两则〈水浒传〉研究资料补证》(《漳州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辑佚了胡应麟著作中的两则《水浒传》材料并阐释了其意义。马明达《北京三里河明刻〈重修清真寺碑记〉初探———略论明代宦官群体中的伊斯兰教徒》(《回族研究》第3期)根据三里河清真寺《重修清真寺碑记》,对明代宦官群体中的穆斯林成分及其活动进行考述。熊帝兵、惠富平《对〈农政全书〉中诸葛升的考证》(《中国农史》第2期)考证了《垦田十议》的作者诸葛升的农业举措和贡献。曾昭聪《论明清俗语辞书的释词特点》(《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第5期)认为明清俗语辞书的释词特点可归纳为以书证为主或无释义。

原瑞琴《〈大明会典〉版本考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1期)考订了国家图书馆藏《大明会典》的三种弘治本和五种万历本。王晚霞《〈濂溪志〉版本述略》(《中南大学学报》第3期)分析了目前国内现存的八种《濂溪志》版本。刘天振《论王圻〈稗史汇编〉之编纂及其“史稗一体”观》(《复旦学报》第4期)认为王圻的《稗史汇编》与其《续文献通考》有共生关系,两书多有互通之处,但《稗史汇编》的学术性更为鲜明。韩殿栋、刘永文《明代笔记中的西藏》(《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第2期)介绍了明代笔记中有关西藏的史料,包括派员入藏、设置机构、治藏方略、风土人情等内容。沈卫荣、安海燕《明代汉译藏传密教文献和西域僧团———兼谈汉藏佛教史研究的语文学方法》(《清华大学学报》第2期)通过对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两部汉译藏传密教仪轨《吉祥喜金刚集轮甘露泉》和《如来顶髻尊胜佛母现证仪》中出现的传承宗师名录的考证,证明这两部仪轨最后一位传承宗师就是明代早期著名国师、曾多次出使西番的智光。由此可以确定,这两部原本以为是元代译本的藏密仪轨实际上出自明代,译者莎南屹啰当是明代的一位大译师。王星光、符奎《徐光启〈考工记解〉探析》(《复旦学报》第4期)认为徐氏完成该书的撰写工作应是1621年,最终于1623年由茅兆海作跋,加以刊刻。目前仅存明清之际的抄本的眉批应系徐光启本人所作,该书是反应徐氏科技成就的重要著作。此外,谢贵安《试述〈明太祖实录〉对建文帝形象的描写与塑造———兼论传统史学的曲笔与直书问题》(《学习与探索》第1期)、汪超《论明人别集传播明词的效能》(《中南大学学报》第8期)都提供了作者的发现。

有关历史人物生平著述的研究有夏勇:《明遗民周岐事迹探微》(《贵州文史丛刊》第3期)考证了明遗民周岐的曲折经历,认为他并非典型的明遗民。杨晓春《明末清初伊斯兰教学者马明龙的生平和著述》(《回族研究》第1期)介绍了马明龙的《认己醒语》和他的生平。马明达、赵东平《明末回族名将黑春、黑云龙史迹考》(《回族研究》第2期)分析了明代辽东黑氏家

族的构成和名将黑春、黑云龙,认为宣化黑姓回回在明代内附回回研究上具有典型意义。黑正宏《明王朝的另一个长城———麻贵》(《回族研究》第3期)介绍了万历末年的著名回族将领麻贵的生平。

十一、中外关系

欧阳哲生《十七世纪西方耶稣会士眼中的背景———以利玛窦、安文思、李明为中心的讨论》(《历史研究》第3期)通过对《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国新史》和《中国近事报道》的研究,展现了17世纪初期、中期和后期耶稣会士眼中的中国,认为这三部著作奠定了西方北京学知识谱系的重要基础。周松《洪武朝塔滩蒙古与明朝的关系》(《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2期)分析了位于阴山山脉以西地区的北元残余势力既与明朝保持着相对平静的关系,也有的在永乐初年大规模内附。段红云《明代中缅边疆的变迁及其影响》(《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第5期)指出明代中缅边疆的变迁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今天中缅边疆的基本雏形。〔日〕桐藤薰《明末耶稣会传教士与佛郎机———传教士是侵略者观念的形成》(《史学集刊》第3期)认为明末来华耶稣会传教士与佛郎机的关系,成为中国人将传教士视为侵略者的重要原因。顾卫民《16—17世纪耶稣会士在长崎与澳门之间的贸易活动》(《史林》第1期)讨论了16—17世纪耶稣会士参与长崎与澳门之间贸易活动的历史,重点分析了耶稣会士从事贸易所得款项用于资助其在远东,尤其在日本的传教活动的问题。指出耶稣会士内部对此事持不同看法,他们之间的分歧既涉及天主教信仰对金钱和贸易所持的立场,也关系到不同修会之间在东亚的利益冲突。高艳林《朝鲜王朝对明朝的“宗系之辩”及政治意义》(《求是学刊》第4期)分析了正德《大明会典》中引用《皇明祖训》对朝鲜评价的话语所引发的朝鲜王朝的奏辩活动。黄忠廉《明末清初传教士变译特性之考察》(《求是学刊》第4期)考察了明末清初传教士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采用的增、减、编、述、缩、并、改等编译策略及其影响。蔡丽红《明清时期中国与邻国乐舞文化交流述略———以海陆丝绸之路的文化线路为例》(《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第6期)以南方丝路、海上丝路的文化线路涉及的部分邻国为典型,考察明清时期我国与邻邦国家乐舞文化交流特征以及对域外文化产生的历史影响。林日杖《明清时期来华耶稣会士对中国大黄的记述及其原因》(《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讨论了明清时期耶稣会士关注并记录大黄,既受时势的影响,也有教会方面的因素,还有耶稣会士个人的作用。庞乃明《晚明所见利玛窦名称字号琐谈》(《西北师大学报》第1期)认为利玛窦的20多种字号寓意不一、褒贬互见,体现了使用者的思想情绪和政治态度。频频出现的利玛窦名称字号已逐渐异化为表征西学的文化符号。刁书仁《明代朝鲜使臣赴明的贸易活动》(《东北师大学报》第3期)认为“贡赐贸易”仅为一种贸易形式,远不能涵盖两国间的全部贸易内容。明代两国贸易的主要形式应为两国使臣的贸易活动,尤其是朝鲜使臣赴明所从事的公私贸易活动。杨慧玲《利玛窦与在华耶稣会汉外词典学传统》(《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第6期)利用世界上第一部《葡汉辞典》及海内外藏佚名汉葡词典等珍贵手稿文献,探讨了利玛窦的另一部汉葡词典以及耶稣会汉外词典学传统。许苏民《明清之际伦理学三问题的儒耶对话———兼论对话对中国伦理学的影响》(《学术月刊》第4期)、曾新《中国人与上帝的相遇:明清之际耶稣会士传入中国

的神人关系》(《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通过分析当时传播和接受双方的著述,从耶稣会士在传播过程中如何坚持正统教义、如何适应中国人的原有视域出发,落脚于中国的奉教、友教和反教人士如何对这一天主教的核心问题,揭示当时这场中西宗教交流的关键障碍所在。刘宝全《明末中朝海路交通线的重开与中朝关系———以李民宬和赵濈的〈朝天录〉为文本》(《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认为,朝鲜使臣李民宬和赵濈所著《朝天录》对中朝海上使行往来的路线以及使节到达燕京后围绕“仁祖反正”展开的交涉活动作了实录式的描述。万明《商品、商人与秩序———晚明海上世界的重新解读》(《古代文明》第3期)质疑将明代官方海上力量与民间私人海上力量截然分开的研究模式,提出以整体中国海上力量高度看待晚明中国海上力量及其地位,认为晚明政治变迁,海商集团登上政治舞台,官、商、民整合形成海上力量胜出西方,战败了荷兰。

近六十年来敦煌契约文书的刊布与研究

侯文昌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敦煌契约文书,是卷帙浩博的敦煌遗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括借贷、买卖、雇佣、租佃、分书、放书、遗书等类别,总数约300件左右。这批文书对研究我国古代的契约制度以及由此所反映出的社会经济活动、法律生活等方面,具有弥足珍贵的重要价值。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外学术界在敦煌契约文书的刊布与研究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笔者整理了1949年以来的中外学者此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作一综合性的评述,以就教于学界。

一、敦煌契约文书的刊布

众所周知,敦煌资料的搜集与刊布是从事敦煌学研究的前提与基础。60年来,在敦煌契约文书的刊布方面成果丰硕,涌现了一系列资料性的工具书。1960年,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出版的《敦煌资料》(第一辑,中华书局1961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刊布的第一部有关敦煌文献的资料性工具书。其中收集了英藏和法藏敦煌契约95件,包括买卖契约24件,租佃契约8件,雇佣契约15件,借贷契约31件,其他契约17件。尽管《敦煌资料》收集的契约资料有限,但它的出版,在我国敦煌学发展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跡实录》(书目文献出版社、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82—1990年)辑录了英、法、俄、日等国及我国收藏的敦煌契约文书185件,有买卖契约30件,租佃契约15件,借贷契约67件,雇佣契约30件,交换契约4件,其他契约37件,性质不明

明代都司卫所与地方史研究综述

内容提要:明代相当一部分卫所具有“实土”性质,这是学界把卫所的研究与地方史地结合起来考察的前提,通过对地方卫所沿革、组织形式、职能和它对于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影响的研究来认识地方社会,在明代卫所的研究中一直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明代沿边、沿海都司卫所相比内地而言具有更加鲜明的地理特征,它们的沿革演变直接反映出明代的边防建设、民族政策,甚至国家综合实力的升降。在内地,都司卫所虽然与州县相错,然而它们分别属于相对独立的两个管理系统,各个卫所都有自己的土地和人口,对于研究明代制度、社会经济乃至清前期地方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州县赋役制度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卫所的因素在明清地方史的研究中也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关键词:都司卫所地方史研究综述 学界很早就注意到明代卫所治土辖民的特征,并依据其田土分布特点将之区分为“实土卫所”和“非实土卫所”[1]。在此基础上,顾诚先生提出明代疆土是由两大行政和军事系统管理的观点[2]。而周振鹤先生、郭红等人则先后提出、发展和完善了“军管型政区”的概念[3]。以上看法的提出无不基于明代都司卫所在边疆地区尤其是东北、西北以及西南地区不仅承担着边防职能,而且在这种组织方式下管理地方,具有某些行政区划的特征。也正是因为明代都司卫所的这种地理特征,使得它在明代乃至清代地方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即试图从地方史的角度对相关卫所及其变迁的研究作一次初步的爬梳。兹以辽东、西北、西南、沿海、内地为序分别叙述之。 一、东北卫所与地方史研究 辽东地区最先受到学界的关注。对于都司卫所沿革的研究,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次形成一个热潮,体现在学界对辽东问题的关注上,这与当时的政治形势与学术态势有关。“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地区的形势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而明清嬗替,满洲兴起的历史在此前的十九世纪末期二十世纪初期已经融入当时的民族主义背景,这些历史和现实的因素激起了学界对东北史地研究的热情。还有,以孟森等人为代表的学者对东北史地和满洲开国史的研究也为这一时期继续研究东北史地积淀了深厚的学术资源。这样,人们对明代卫所研究的视域最早聚焦在东北地区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早期研究辽东地区卫所的主要都集中在卫所以及都司的沿革考释上。张维华的《明辽东“卫”、“都卫”、“都司”建制年代考略》(《禹贡》1934年4月,1卷4期)和《明代辽东卫所建制考略》(《禹贡》1934年6月,1卷7期)、李晋华《明代辽东卫所归附及卫所都司建制沿革》(《禹贡》1934年9月,2卷2期)、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努尔干都司考》(《燕京学报》1947年12月第3期)是较早的专篇论文。 建国以来研究辽东地区的都司卫所的研究不但深化,一方面继续考据卫所的基本沿革情况,另一方面更加侧重于卫所制度的综合研究。同时,注意民族关系,注意把明、女真、朝鲜三边的关系联合起来考察,把制度史与社会史研究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继续从沿革地理的角度研究辽东地区的卫所,如杨旸《明代亦儿古里卫的设置和管辖》(《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 1期),杨旸、吕昆《明政府对乌苏里江流域及东海滨地区的卫所设置和管辖》(《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1期),陈福林、杨旸《明朝对葛林卫的管辖》(《吉林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徐建竹《明代建州卫新考》(《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4期)和《论建州左卫的建立与变迁》(《社会科学辑刊》1983年第1期),杨旸、傅朗云《明代松花江流域卫所设置考略》(《求是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83年1期),李鸿彬《简论三万卫》(《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等。徐桂荣、刘正堃《明代辽东都司诸卫辖所考》(《辽宁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一文考证出辽东军卫未必辖制5个所,推翻了明代一卫辖五所的一般说法。张世尊《明初辽东二十五卫建置考释》(《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第2期)对辽东二十五卫的建置作了详细地考证。研究辽东地区军屯、军户等与卫所制度相关的论著逐渐

鲁迅研究考试复习资料(完整版)

鲁迅研究复习资料(完整版) 【名词解释】(鲁迅自考笔记) 1“匕首”、“投枪”——这是鲁迅对杂文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他认为杂文应该针砭时弊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具有独特的战斗性。 2.“过客”——这是鲁迅在散文诗《野草》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他是鲁迅反抗黑暗,反抗绝望的精神象征。 3.“吃人”——这是鲁迅在小说《狂人日记》中对中国历史所作的形象化的总结,其内涵是指封建专制统治对人的精神控制和毒害。 4.真的猛士——这是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所提到的。一种“敢于正视现实、正视人生”的人生态度,也是鲁迅的理想人格的精神象征。 5.《摩罗诗力说》—。这是鲁迅早期撰写的一部介绍外国文化、文学的论文,从中反映了鲁迅对外国文化、文学的基本态度,是研究鲁迅的美学思想、比较文学思想的重要文章。 6.“社会相”是对鲁迅杂文的形象概括。体现出鲁迅杂文是一部活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社会史,更是对社会各种现象洞幽烛微的精辟见解的诠释。 7.精神胜利法“是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最突出的思想性格特点。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和批判。 8.“超人”哲学是指鲁迅早期曾接受过的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主张。其理论鼓吹所谓超人是人的生物进化的顶点,一切历史文化都是由他们创造的,而普通群众则是低劣的庸众。 9.“中间物”是鲁迅自己的说法。他在《坟》的后记中说,在进化的链条中,一切都是中间物。这是鲁迅对自己身在传统与现代之中的体验,也是他自我否定意识的体现。 10.“油滑”即“古今杂揉”的手法,鲁迅称之为“油滑”的手法,是直接从中国传统戏剧里借用来的既为作品真实地展现的古代人物、环境、生活所吸引,又因现代语言情节、细节不断插入,提醒而冷静思索作品的现实意义,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作品所描写的一切。从而使小说获得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 11.“媚态的猫”,是鲁迅杂文中社会相的一种。“媚态的猫”实际上是以物喻人,不仅指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文人,也勾勒了一切反动黑暗势力的共同特征。 12.“民族魂”是对鲁迅的崇高评价。他是我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折到新民主主义的历史关头,用文学来思考时代的要求,记录时代的步音,参与和鼎助时代发展的旷世巨人。鲁迅是现代中国“民族魂”的代表,也是现代“民族魂”的塑造者之一。 13.“为人生”鲁迅创作的文学主张,而且要改良这人生“的主张,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用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14.“叛逆的猛士”是鲁迅对自己的期望。鲁迅先生作为一个觉醒者,他毅然肩负起了唤醒民众的责任,希望能打破黑暗世界建立光明之中国。 15.《坟》是鲁迅最早的一部杂文集是作者对五四后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题目含有埋葬过去开拓未来之意。16.“叭儿狗”是鲁迅杂文中议论形象化的典型,社会相的一种。指中国社会中奴才的嘴脸。17.宴之敖者“是鲁迅的《故事新编》中《铸剑》中的人物。是向残暴的统治者反抗和复仇的形象。寄托着作者的理想。18.“进化论”是鲁迅在南京求学时开始接受的进步思想。他采取批判的继承态度最终在四。一二政变后彻底放弃了此思想。【填空题】 1.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伟大(开拓者和先驱者)。 2.阿Q是鲁迅小说(阿Q)中所塑造的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形象。 3.前苏联著名的作家(法捷耶夫)(论鲁迅)一文中,高度赞扬鲁迅是“属于作为人类明灯的作家之列的。……是中国文学的骄傲”。

鲁迅作品教学 文献综述

“鲁迅作品与语文教材”的文献综述 聊城大学文学院2013级教育硕士王伟 新课程改革之后,在一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语文教材开始多元化,各地编写的语文教材在选文上的自主性加大,鲁迅的“进”与“出”就成了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一些人很偏激地认为应该把鲁迅“请出”语文教材,这是因为他们自身肤浅地误读了鲁迅。一些人很坚决地主张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霸主”地位,这是因为他们对鲁迅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膜拜。我觉得应该理性地去看待这个问题。在超星发现和中国知网上学习了2001年至2013年的有关“鲁迅作品与语文教材”方面的论文,按照“篇名”“核心期刊”“精确”的标准检索,分别检索到实际相关的论文970篇和23篇,下载了87篇,选取了我个人认为有代表性的论文12篇,作者包括专家学者教授、教育部门领导、一线教师,目的是既能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论研究的前沿,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可取之处、需要整改之处、有待商讨之处,以做到把有关语文课程标准理论与实践放在一起来进行学习,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通过学习,我从三个方面为2001年至2013年有关“鲁迅作品与语文教材”做一下文献综述。敬请老师的批评指正!老师,您的一个字也许就是开启我封闭落后心灵的一把钥匙,也许就是照亮我前行的一盏灯烛。所以,我更愿意接受您的批评…… 一、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的变迁 代表性文章有王平.邓越的《鲁迅作品在中语文课本中的变迁》,尹奇岭的《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存续”与“删减”之争》,温儒敏的《语文课并没有“鲁迅大撤退”》。 (一)《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变迁》 开篇对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做了高度的评价和概括。全文共分为两大部分对问题进行阐释。 1.选文变迁是教育思想和价值观。这一部分剖析了鲁迅语文教材作品在每一个时期的变化,详尽有序。即民国:推广白话文的先锋——建国初:民族新文化的风向标——“文革”:被神圣化的政治工具——改革开放:“人间鲁迅”形象的还原——新世纪:多元化语境的回归。一语中的,恰切到位,把鲁迅作品在语文教科书中的作用、地位完整地展现于此。这一过程也就是“神化的鲁迅”到“本色的鲁迅”的过渡,从过度关注人的社会性到关注个体生命本身的存在。这个过程注定是曲折的,尽管是曲折的,毕竟我们认识到了。 2.文章重点解读的是第五个时期,即新世纪:多元化语境的回归。文章引用了人教版新课程高中语文教材执行主编温儒敏教授发表文章中的话作了说明:“总课量少了,课文总篇数也相应要减少。就是说,鲁迅篇目在必修课中的减少,是由于课程结构变化与整个课时减少决定的。”从编者的角度再次阐述鲁迅作品经受了历史的考验,依然屹立于语文教材之中,先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已深深扎根于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心中,成为经典。在这里,文章严肃地指出了鲁迅作品不能被语文教材删除的根本原因:“鲁迅所思考过、焦虑过的问题,也正如一个个幽灵,依然徘徊在新世纪的天空。虽然‘匡正时弊,重铸民魂’的传统不同程度被一些人漠视淡忘,但鲁迅精神不会过时也不会撤退,它早已融进了我们这个饱经沧桑的民族血脉,它所具有的意义生长点,使其历久弥新,随着时代的发展,真正成为中国人的脊梁。” (二)尹奇岭的《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存续”与“删减”之争》

关于明朝灭亡原因的文献综述

关于明朝灭亡原因的文献综述

关于明朝灭亡原因的文献综述 关于大明王朝灭亡的原因,自灭亡的那一刻起,就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各种各样的观点都有。一个朝代的灭亡原因总是多方面的,但也是有主要和次要之分。现在的高中教科书上将其简单的归为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社会动荡以及天灾等原因,这虽然是比较笼统说的,但也是最主要的,但是对我们更加清晰地把握其事件本质和深层次原因,并理清整个事件的脉络,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要纵观各家的观点,进行比较探讨,才会有真正所得。 明朝灭亡的原因的探讨和相关的研究是多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看: 一、内部原因 1、政治体制。明灭元之后采取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张薇认为,中国的封建官僚政治体制,在明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保证了封建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而这种制度已经暴露了弊端,到明末越来越清晰,以致最后全部显露出来,等于机器的运转已经不正常,最终导致了全面的崩溃。但她还认为这种危机是可以调节的,不过到了末期,在加上各种天灾人祸,就无法挽回了。董倩在对明代的官吏考核制度做研究的时候,认为“明政府希望通过考满之法,选出一批有实际经验、老成持重的官员来。但考满过于注重资格,使一批年轻有为之士疲于熬资力而无法到重要岗位上去施展才能,发挥作用。”以致后来朝中没有可用之材的局面。万明认为,在万历年间的援朝战争已经显露了明朝政治体制的缺点,也预示着明王朝走向衰亡的必然趋势。 2、军事策略的失误。万明认为,在援朝战争中,明朝将辽东的兵力大部分都抽到了朝鲜,投入了援朝之战,使女真族乘机发展,势力越来越大,到最后不可控制,而遭其祸。崇祯在危乱之际,还杀害忠良和守边大将的行为,造成最后“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也算是军事上的失误,这里就不加叙述。 3、宦官的原因。宦官对历朝以来影响是很大的,冷东先生在《也谈崇祯年间的宦官》中认为宦官参政的主要作用,就是败坏军政,加速了明朝的灭亡,他还认为宦官作为一种制度在历史上重未起过积极作用。但是周晓光却持相反的态度,他认为明末的宦官制度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在《论明代崇祯年间的宦官》一文中结论说:“崇祯年间宦官参与政事,作为一种制度,具有监督官员和强化官僚机构的作用。”明末大思想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里面说:“奄宦之祸,历汉、唐、宋而相寻无已,然未有若有明之为烈也。”到明末时期,这种斗争并没有随着国家的危机而终止,一直到明朝灭亡才算是结束。 4、前代的原因。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明朝亡与万历时期,黄松筠说崇祯承继了万历和天启两朝的弊端,回天无力。但他还认为是两大不幸造成了崇祯的悲剧命运,还有一个就是遇到了皇太极这样的强手。万明女士也有这样的看法,认为在前朝就种下了祸根。 二、外部原因 1、内忧。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福建叁》中记载:“民田一亩值银七八两者,纳饷至十两。”彭安玉认为,朝代更替的原因很多,但农民的压力是主导原因。他还举例说明了农民负担轻时,则社会繁荣,农民负担过于重时,则天下难安。据钱泳《履园丛话》记载,“崇祯末年,盗贼四起,年谷屡荒,人们都以无田为幸运。”所以农民起义是导致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因为是李自成攻灭了北京。 2、外患。明王朝与女真族的关系,本来是附属国的关系。在明初到明末,中央汉族政权给女真族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援助。栾凡从经济上阐释了女真族强大起来的原因,他说:“明代女真族的对内对外贸易十分活跃,包括与明朝政府、与辽东汉人、与朝鲜政府、与朝鲜百姓的贸易,女真内部的贸易以及通过明政府及商人做中介与江南丝织业的贸易等,形成了一个地域广阔的贸易关系网。”阎立新从民族融合的角度阐述了女真族强大起来的原因,最后打垮了先进的明朝,

明清史研究综述只是分享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2008-11-11冯尔康《明清史》2008年第3期点击: 698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冯尔康 《明清史》2008年第3期 摘要:当前的清史研究改变了其在断代史研究中的后进面貌,且有后来居上的可能。清史研究资料之丰富为其他断代史所不可企及,需要充分地、高水准地利用。清史研究仍须努力摒除意识形态的干扰,以便走得好一些。正在进行的《清史》编纂工程,其参与者需有“诚惶诚恐”的写作态度,力求避免浮躁世风的不良影响;满汉民族矛盾贯穿有清一代,纂修《清史》似宜给予特别关注,而不能刻意回避。 关键词:断代史/清史/意识形态/满汉关系 我对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及当前纂修《清史》值得注意的问题,近年来已撰写过《清史研究与政治》[1]和《简述清史的研究及史料》[2]两文,如今再次进行简单地回顾,主要谈五点感想,不知当否,敬请清史研究同仁指教。 一、在断代史研究中清史研究改变了后进面貌,且有后来居上的可能 清朝灭亡至今不到百年,在此以前,有清朝官修的专题式本朝史,这当然是属于传统的史学编纂类史书,而不是近代意义的史学著述;到了清朝末年,出现了体制外的民间对清史的局部研讨,而真正近代意义的清史研究,是在清朝灭亡之后。这种研究的起步,比起其他断代史,来得晚一些,特别是原始资料的整理方面,不同于清代以前的历代历史——史料整理早已断断续续地进行了,所以清史的研究,无疑处于后进状态。我在20世纪50年代读大学本科时,喜爱隋唐史,获知隋唐史研究有陈寅恪、岑仲勉和唐长孺等大家,且陈氏、岑氏著述流传广,容易找到。及至五六十年代之际上研究生班,攻读中国古代史之明清史方向,发现明史方面有傅衣凌、吴晗、黄云眉、

鲁迅研究现状

鲁迅研究现状 在当前市场经济繁荣,学术研究相对冷落的局面中,鲁迅研究的论文和专著,在数量和质量上尚属可观。一批老的鲁迅研究专家坚守在阵地,更可喜的是一批青年学者进入鲁迅研究领域。在老、中、青三代学者的努力下,当前鲁迅研究的面有所扩大和深入,除了从传统的社会学、政治学、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外,更从文化学、心理学、艺术学、语言学等等角度进行研究,对鲁迅的创作心理、个性心理、人格意识、文化心态、生命意识、情爱观、复仇观、趣味观等等进行探讨,力求写出作为普通人的鲁迅的复杂心态,特别是对过去较少触及的鲁迅的痛苦、忧患、孤独感、荒原感等作出阐述,使鲁迅的形象更趋向逼真和丰满。 对鲁迅作品的研究方面,当前多的是细读和重释,更重视对鲁迅文本的发掘。 在鲁迅与同时代人的研究方面也有所进展,对郭沫若、茅盾、瞿秋白、冯雪峰、郁达夫、周作人、胡适、林语堂等人的研究中,从另一个视角切入了鲁迅研究,从不同方面作了丰富和补充。近来除了研究鲁迅与一些著名人士的关系外,还扩大和深入到鲁迅与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之间的交往。 在鲁迅研究史料方面,也有新的发现。今年是毛泽东同志逝世20周年,经中共中央批准编辑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中,有两首从未公开发表过的七绝,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鲁迅80诞辰而作(写于1961年)。毛泽东同志对鲁迅的评价早已公之于世,但从未见到诗作。另一个重要史料的发现是:鲁迅茅盾致红军贺信的重见天日。它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中共党史、鲁迅茅盾研究中的重要历史文献。 1996年7月1日新华社电讯宣布,在1936年4月17日出版的油印《斗争》(中共西北中央局机关报)第95期上,发现了鲁迅茅盾贺信的全文,贺信全文的发表,也纠正了以前流传中的谬误。 对鲁迅藏品的研究,也有新的进展。鲁迅遗留下的手稿、书稿、藏书、拓片、画像、木刻、印章、艺术品等等,都是宝贵的文物,对这些珍品进行整理、研究、出版,也是刻不容缓的事,这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 海外鲁迅研究有了明显变化,过去由于政治偏见引起的对鲁迅的误解在逐渐化解。 当前鲁迅研究领域中有一些引起争议、形成新闻热点的问题。一位逝世已经60年之久的作家,并没有随着时代的远去而淡化,相反受到社会的关注,这也是鲁迅的魅力所在。

南亚次大陆历史研究综述

南亚次大陆历史研究综述 我国对南亚史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印度的东北部地区,并且对印度宗教、史诗研究方面投入了许多精力,出版了众多学术刊物,并定期编印学术资料,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研究队伍的壮大,研究范围也更加广泛,遍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教育、国际关系等领域,并发表了一批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组建了相关研究机构,使南亚史成为我国世界史学界的一门重点学科。 南亚史研究的成果 云南省社科院南亚研究所与北京、上海、四川的相关机构被誉为中国“南亚研究四大基地”,其中云南省社科院因为与南亚交接的地理位置,自然研究成果要比其他地区多而独特。十多年来,这些学者们积极地与南亚的相关机构和专家学者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合作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迄今为止,先后完成各类科研项目100余个,出版《中国·南亚书系》等著作30余本,在南亚研究等报刊上发表文章500余篇。 我国在南亚研究领域相关文献的收藏数量也非常可观。截止2014年底,北京大学图书馆总、分馆文献资源累积量约1100余万册(件),其中总馆收藏近800余万册,包括普通图书263万种、534万册,除去古籍、期刊、地方志、地图等,剩余中文藏书218万册。我国

在南亚研究领域相关文献的收藏数量也非常可观。截止2014年底,北京大学图书馆总、分馆文献资源累积量约1100余万册(件),其中总馆收藏近800余万册,包括普通图书263万种、534万册。研究书目主要有季羡林:《季羡林全集:印度历史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刘建等著;《印度文明》,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尚会鹏著:《印度文化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尼赫鲁著:《印度的发现》,世界知识社,1956,(印)R. C. 马宗达等合著;《高级印度史》,商务印书馆,1986,林承节;《印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赫尔曼·库尔克迪特玛尔·罗特蒙特著,王立新等译;《印度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涂厚善编著;《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82,D.D 高善必著王树英译;《印度古代文化与文明史纲》,商务印书馆,1998,林承节著;《印度古代史纲》,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林承节著;《印度近现代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林承节著;《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甘地《印度自治》,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任鸣皋等编;《论甘地》上海社科出版社1987,林承节;《独立后的印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美)温蒂·朵呢吉·奥弗莱厄蒂;《印度梦幻世界》,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朱明忠尚会鹏;《印度教:宗教与社会》,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马克斯·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王树英;《印度教与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黄宝生译,《薄伽梵歌》吕澂著;《印度佛学源流略讲》,尚会鹏;《圣雄甘地宗

2007年明史研究综述_陈时龙

2007年明史研究综述 陈时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北京 100732) 2007年的明史研究,在通俗历史读物的催动下,一时竟成“显学”。明史研究者在各个具体领域内默默耕耘,成果颇丰。据不完全统计,明史研究专著约102部,论文约989篇。以下仅就笔者阅读所及,分而述之。不周之处,敬请同行谅解。 一、著 作 政治史方面,胡吉勋《大礼议与明廷人事变局》(社科文献出版社)考察了嘉靖三年左顺门哭谏群臣的遭遇,进而检讨了大礼议之后的人事巨变对明代中后期政治伦理转向的影响。军事史方面,张金奎《明代卫所军户研究》(线装书局)逐一考察了明代军户的来源、形成、饷粮、组织管理、职业选择、后勤保障等问题。法制史方面,丁玉翠《明代监察官职务犯罪研究:以明实录为基本史料的考察》(中国法制出版社)对明代监察官职务犯罪的立法、刑责、裁量等问题作了阐述。范金民《明清商事纠纷与商业诉讼》(南京大学出版社)对商会产生以前及之后的商事纠纷、商业诉讼以及商人对当官应值的额外负担的诉讼、商帮之间的商事纠纷及诉讼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在社会史方面,周致元《明代荒政文献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在概述明代以前及明代的荒政文献之余,对明代的救荒思想、备荒及救荒制度进行了探讨。另外,社会史方面的著作还有张小也《官、民与法:明清国家与基层社会》(中华书局)、李长森《明清时期澳门土生族群的形成发展与变迁》(中华书局)、王美英《明清长江中游地区的风俗与社会变迁》(武汉大学出版社)。思想文化史方面著作较多,有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明清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商传《明代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傅小凡《李贽哲学思想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马晓英《出位之思:明儒颜钧的民间化思想与实践》(宁夏人民出版社)、邱春林《会通中西:晚明实学家王徵的设计与思想》(重庆大学出版社)、赵伟《晚明狂禅思潮与文学思想研究》(巴蜀书社)、高怀民《宋元明易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龚笃清《明代科举图鉴》(岳麓书社)等。民族关系方面,有伍莉《明清时期云南藏缅语诸族关系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宗教史方面,有何孝荣《明代北京佛教寺院修建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梅莉《明清时期武当山朝山进香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外关系方面,有李庆新《明代海外贸易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刘景莲《明清澳门涉外司法审判制度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历史地理方面,有郭红、靳润成《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复旦大学出版社)。人物研究方面,有吴建华《明代经世儒臣丘》( 广东人民出版社)。资料整理方面,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了《明清档案卷(明22008年第6中国史研究动态期

自考鲁迅研究重点笔记

自考鲁迅研究重点笔记(6) 简答题 1. 鲁迅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有哪几个突出的方面? . 答:艺术格局的丰富多彩、简洁深厚,悲喜剧交融,白描传神。 2. 《野草》中哪些篇章体现了鲁迅的这种态度,他又是怎样揭示奴才性格的核心的? 答:主要有《复仇》、《求乞者》等。以讽刺的笔触,揭示其苟活的人生,对中庸哲学的否定。 3. 鲁迅的悲喜剧观有哪些特点? 答:鲁迅将“人生有价值”的观念引入对悲剧和喜剧的认识之中,使“悲剧”、“喜剧”与有“价值”意义的内涵相联系。鲁迅揭示了悲剧就是要以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的悲愤感来感动读者、观众的心,激发他们强烈的爱憎情感,而喜剧则是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使人们在诙谐、幽默中认识人生、认识社会。 4. 哲理与诗情是鲁迅杂文艺术的一大特点,,大致可以分成哪几类,各类的特点是什么? 答:两大类。第一类的特点是叙述与抒情相互渗透,第二类是以说理为主,理中见情,在哲理的诗化中做到情理交融。 5. 创作《野草》时,鲁迅正处在世界观矛盾而复杂的时期,思想变化有哪些特点? 答:1)揭露社会的黑暗和病态;(2)歌颂韧性战斗精神;(3)严于解剖自我,真诚坦露心胸。 6. 鲁迅的杂文创作有哪些艺术特色?请简要说明之。 答: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要点:(1)逻辑性;(2)形象性;(3)讽刺性;(4)抒情性;(5)多样性;(6)常用曲笔。 7. 鲁迅的比较文学实践,具有哪些作用与意义? 答:鲁迅企望通过翻译的作品来唤醒和激发中国人民的斗争意识,体现出一位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思想。,所以他的比较文学实践《摩罗诗力说》是鲁迅站在被压迫人民的立场上,为中国介绍控欧洲积极浪漫主义文艺思想,文艺作品的第一篇论文。 8. 鲁迅是怎样概括白描艺术手法的?其要点又是什么? 答:鲁迅尤其重视运用白描手法。鲁迅曾给白描下了一个精到的蜀说:“…白描?却没有秘决。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作文秘决》,《南腔北调集》)“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9. 鲁迅对悲剧的认识是什么内容?请简要说明鲁迅的悲剧观。 答:鲁迅的悲剧观。鲁迅曾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首先,鲁迅认为,悲剧反映的对象是实体性的,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着的。其次,鲁迅指出悲剧是一个“毁灭”的过程,毁灭的对象是“人生有价值的东西”。鲁迅对悲剧的论述,涉及面广,他从以上对悲剧内容的美学特征的理解出发,还在许多方面对悲剧创作提出了一系列主张。 10. 鲁迅在杂文《坟·写在〈坟〉后记》中提到,“中间物”概念的内涵指的是什么?

二十世纪明清史研究综述(DOC)

二十世纪明清史研究综述 周晓光刘道胜 安徽师大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七)二十世纪明清史研究综述 周晓光刘道胜 明清两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有关明清史的研究,是史学界最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近百年来,特别是建国50多年以来,在明清史研究的各个领域中,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内容涉及明清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地理、民族、宗教、中外关系、文学艺术、思想文化、历史人物等诸多方面。因限于篇幅,兹将其中若干问题的研究概况,分述于下。 一、关于明史与清史发展阶段的划分问题 明朝建立于1368年,灭亡于1644年,先后传12代,历太祖、建文帝、太宗(成祖)、仁宗、宣宗、英宗、景泰帝、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思宗(毅宗)16帝,共计276年。学术界将这一段历史大抵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从14世纪60年代到15世纪30年代。该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封建主义专制制度高度发展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和巩固明朝统治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表现在:废行中书省,改设十三布政司,分设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分掌地方民政、刑法和军事;废中书省及丞相,设置直属皇帝的六部;设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分掌司法、监察大权;分兵权于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在民间实行里甲制、关津制等,严格户籍管理;制定《大明律》,从法律上保障封建统治秩序;亲自颁写《大诰》,并先后制造了“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蓝玉案”、“南北榜案”以及文字狱,以打击功臣与豪强;分封诸子为藩王,分镇各地,以巩固朱氏的统治等。这些措施使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达到了空前强化的程度。与此同时,朱元璋总结元朝灭亡的教训,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如解放匠户、奴婢,迁徙农民,鼓励垦荒,实行屯田,承认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等。这些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地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朱元璋死后,建文帝朱允炆实行削藩,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在北平起兵,通过三年战争夺取了皇位。朱棣在位期间,成功地削除了明初的藩王势力,并通过设置内阁,任用宦官,设立东厂等,继续强化君主专制。他为了安定北方边陲,曾多次亲征,并将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他还改变明初的闭关政策,多次派郑和等使臣出使海外诸国。经过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的努力,到了洪熙、宣德时,明朝的统治呈现出稳定和繁荣的局面,史称“仁宣之治”。

鲁迅研究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匕首”、“投枪”——这是鲁迅对杂文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他认为杂文应该针砭时弊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具有独特的战斗性。 2.“过客”——这是鲁迅在散文诗《野草》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他是鲁迅反抗黑暗,反抗绝望的精神象征。 3.“吃人”——这是鲁迅在小说《狂人日记》中对中国历史所作的形象化的总结,其内涵是指封建专制统治对人的精神控制和毒害。 4.真的猛士——这是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所提到的。一种“敢于正视现实、正视人生”的人生态度,也是鲁迅的理想人格的精神象征。 5.《摩罗诗力说》—。这是鲁迅早期撰写的一部介绍外国文化、文学的论文,从中反映了鲁迅对外国文化、文学的基本态度,是研究鲁迅的美学思想、比较文学思想的重要文章。 6.“社会相”是对鲁迅杂文的形象概括。体现出鲁迅杂文是一部活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社会史,更是对社会各种现象洞幽烛微的精辟见解的诠释。 7.精神胜利法“是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最突出的思想性格特点。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和批判。 8.“超人”哲学是指鲁迅早期曾接受过的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主张。其理论鼓吹所谓超人是人的生物进化的顶点,一切历史文化都是由他们创造的,而普通群众则是低劣的庸众。 9.“中间物”是鲁迅自己的说法。他在《坟》的后记中说,在进化的链条中,一切都是中间物。这是鲁迅对自己身在传统与现代之中的体验,也是他自我否定意识的体现。 10.“油滑” 即“古今杂揉”的手法,鲁迅称之为“油滑”的手法,是直接从中国传统戏剧里借用来的既为作品真实地展现的古代人物、环境、生活所吸引,又因现代语言情节、细节不断插入,提醒而冷静思索作品的现实意义,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作品所描写的一切。从而使小说获得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 11.“媚态的猫” ,是鲁迅杂文中社会相的一种。“媚态的猫”实际上是以物喻人,不仅指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文人,也勾勒了一切反动黑暗势力的共同特征。 12.“民族魂” 是对鲁迅的崇高评价。他是我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折到新民主主义的历史关头,用文学来思考时代的要求,记录时代的步音,参与和鼎助时代发展的旷世巨人。鲁迅是现代中国“民族魂”的代表,也是现代“民族魂”的塑造者之一。 13.“为人生” 鲁迅创作的文学主张,而且要改良这人生“的主张,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用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明史研究的特点与趋势

明清史2017.10 HISTORY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明代的中国已处于传统社会的后期,新旧杂陈, 同期的欧洲正快速从中世纪走向近代社会。明代史 的研究,涉及这一时期的各个领域,又直接受不同研 究者的视角、理论和方法的影响。粗略统计,本年 度明史研究的专著约50余种,论文超过500篇。总 体而论,明史研究者能立足各自的研究领域,求创 新寻融通,既关注社会热点又有所坚守,成果丰 硕。为评述的方便,笔者依据自己的理解和关注 点,对论著略加分类。限于学识和篇幅,难免遗珠弃 璧,请同仁批评。 一、热点:“一带一路”与中外关系史。1.“一带一 路”成为研究新热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不过三年 时间,研究热潮已席卷全国,各类研讨会密集举办, 一些期刊还开设了相应的专栏。《新疆师范大学学 报》设有“丝绸学研究·丝路文化”专题,其中万明 《明代中国国际秩序的演绎》(第5期)认为,明初从 农耕大国向海洋大国的走势和郑和七下西洋形成 的国际秩序,全面贯通了古代陆海丝绸之路,建立 了新的国际秩序。《暨南学报》第4期设“国际政治与 历史视野下的‘一带一路’”专题,其中万明《乡国之 间:明代海外政策与海外移民的类型》认为,洪武朝 开启了国家主导的国际移民类型。刘迎胜《丝绸之 路的缘起与中国视角》(《江海学刊》第2期)分析了15世纪欧洲崛起时内含的中国因素和明清中国在应对世界大变局中的教训。晁中辰《明永乐帝为柯 枝封山考——以〈明史·柯枝传〉为中心》(《社会科学辑刊》第3期)认为明朝永乐时期是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新阶段。 狭义的丝绸之路主要是商品互通。陈支平《福建客家的从商性格与连城海丝之路》(《历史教学》第2期下半月刊)从闽西客家人的基本生态入手,认为从商习俗扩大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视野。涂丹与刁培俊《东南亚香药与明代饮食风尚》(《古代文明》第4期)、汤开建《明清时期外来植物引入澳门考》(《中国农史》第5期)、陈春晓《宋元明时期波斯绿松石入华考》(《北京大学学报》第1期)等研究了丝路经济带上的香药、茶叶、植物、绿松石等物资往来。赵世瑜、杜洪涛《重观东江:明清易代时期的北方军人与海上贸易》(《中国史研究》第3期)认为东江贸易实际是16—17世纪东亚贸易,乃至全球贸易史的重要组成。张海英《14—18世纪中朝民间贸易与商人》(《社会科学》第3期)认为民间商人最大限度地利用中朝两国的政策许可,往来开展商贸活动。 2.“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外关系史。广义的丝绸之路是“以中国为根本的古代东西交通的各条通道”(荣新江《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近年,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南海争端,明史研究中的郑和下西洋、东亚局势、西学东渐、西方殖民者东来等成为热点。 刘晓东、年旭《禁倭与申交:明太祖对日交涉目的探析——以洪武初年的对外诏书为中心》(《外国问题研究》第1期)认为,明初对日交涉围绕“禁倭”与 2016年明史研究的特点与趋势 彭勇 【作者简介】彭勇,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京100081)。 【原文出处】《中国史研究动态》(京),2017.4.13~20 【动态与综述】 · ·68

2006年明史研究综述_陈时龙

2006年明史研究综述 陈时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北京 100732)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2006年出版的明史著作约110种,各种刊物发表的论文达1465篇。读者可参阅《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2006年明史研究目录》。限于篇幅,笔者此处仅就阅读所及综述如下。 一、著 作 钱海岳《南明史》(中华书局)、孟森《明元清系元通纪》(中华书局)、《剑桥中国明代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王毓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文选:王毓铨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皆经整理翻译出版。于浩选编《明代名人年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崔建英《明别集版本志》(中华书局)于学者搜索资料大有裨益。政治史方面,赵园《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以明末清初士大夫于特定政治环境下的反应为研究对象,而刘中平《弘光政权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专意探讨南明弘光政权。制度史方面,杨正泰《明代驿站考》(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彭勇《明代班军制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赵克生《明朝嘉靖时期国家祭礼改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刘毅《明朝帝王陵墓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张升《明清宫廷藏书研究》(商务印书馆)、何朝晖《明代县政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推进了明代驿站、班军、祭礼、陵寝、藏书、县级行政等制度的研究。经济史方面,范金民主编《江南社会经济研究(明清卷)》(中国农业出版社)汇编多篇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相关的专题论文。高寿仙《明代农业经济与农村社会》(黄山书社)、陈锋《明清以来长江流域社会发展史论》(武汉大学出版社)、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人民出版社)、成淑君《明代山东农业开发研究》(齐鲁书社)、张崇旺《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福建人民出版社)、李德元《明清时期海内移民与海岛开发》(厦门大学出版社)等专著研究了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人口变动与社会状况。社会史方面,陈宝良《明代城市生活长卷———飘摇的传统》(湖南人民出版社)着眼于明代城市生活,而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社会史研究》(群言出版社)、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则关注江南社会,罗宗强《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徐林《明代中晚期江南士人社会交往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将视野投向士人阶层。思想文化方面,林金树《中国古代思想史:明清卷》(广西人民出版社)和南炳文、何孝荣《明代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较全面地考察明代思想与文化;孙卫国《王世贞史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周可真《明清之际新仁学———顾炎武思想研究》(中 22007年第5中国史研究动态期

现代文学研究综述(1)

作为传统学科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新世纪的开局之年虽然并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巨变,却在持续地稳步前进。寻觅过去一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发展印迹,我们从其持续性的步履中,还是见到了与过往可比较的新的生长点。梳理一年来集中的或散见的研究成果,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感受最深: 一 因纪念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诞生120周年和逝世65周年,鲁迅研究也成为2001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最突出的亮点。一年中,在北京、江苏、浙江绍兴、广东、新疆等地,陆续举行了大型的鲁迅学术研讨会和鲁迅纪念会;国内许多出版社出版了鲁迅作品或各类鲁迅研究著作;多家杂志、报纸辟专栏、专号发表了鲁迅研究论文。这一系列活动,较为集中地推出了一大批鲁迅研究的成果。上世纪末有关鲁迅研究的论争,在这一年中是引人注目的话题。陈漱渝的《由〈收获〉风波引发的思考——谈谈当前鲁迅研究的热点问题》(1)和《挑战经典——新时期关于鲁迅的几次论争》(2)两篇长文,对上世纪末乃至整个新时期以来鲁迅研究的几次重大论争的来龙去脉,做了清晰的勾勒,并直率地表示了自己的见解和判断。葛涛、谷红梅编的《聚焦“鲁迅事件”》(3)和高旭东编的《世纪末的鲁迅论争》(4),以及陈漱渝编的《鲁迅风波》(5)三部论争文集,较为详细地整理搜集了有关近年来鲁迅研究论争的40余篇文章,客观地反映了论争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如高旭东将选编文章分为:作家挑战、学人挑战、挑战者的回应——七嘴八舌话鲁迅、鲁迅与鲁学的未来等10个方面。既呈示了史料,又有理性的归纳。总结世纪之交鲁迅研究的种种论争,一方面“可以看到新儒学、英美派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和解构主义者眼中的鲁迅,这对新世纪的鲁迅研究不无鸟瞰的意义”(6),另一方面“这标志着‘鲁迅研究’真正从‘政治问题’变成了‘学术问题’”;“从此,鲁迅研究将进入一个自由争鸣的新阶段”(7)。葛涛选编的《网络鲁迅》(8),是第一本有关网上评论鲁迅的书,该书向人们呈现了“一个虚拟世界中的鲁迅、一个70年代出生的‘新新人类’或80年代出生的‘飘族’视阈的另类鲁迅,同时也是一个多彩而又变形了的鲁迅”(9)。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的重估,是鲁迅研究在当代意识观照下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关于鲁迅与现代思想史、文学史进程的关系的重新反思,有一个调整视角的问题。王乾坤认为,“‘回到鲁迅’(或‘走近鲁迅’)的口号在学术上需要推敲,在人学价值上则不能令人放心”,因为“鲁迅非常清楚,现实中的人是一个‘中间物’,不可能成为一个完善的范本”。所以,“回到自己,独特的生命领会与生命创造,是‘解释鲁迅’或者‘继承鲁迅’的定义与存在方式”(10)。他的《怀疑:科学之问与人生之问》(11)一文,对胡适与鲁迅“怀疑”精神品质的比较,就是试图立足鲁迅的经验世界,去发现“一个充满张力的互补结构的启蒙时代特征”。李新宇的《鲁迅:启蒙路上的艰难持守》(12)、《1928:新文化危机中的鲁迅》(13),薛毅的《论鲁迅的文化论战》(14)和温儒敏的《鲁迅对文化转型的探求与焦虑》(15),及房向东的《鲁迅:最受诬蔑的人——鲁迅去世后,非议鲁迅现象面面观》(16)等文章,也都力求从鲁迅自身、鲁迅走过的路中,去理解体验鲁迅对于新文化新文学的艰难守护,重新阐释鲁迅对于相关人与事批判的必要性和深刻性。对此,许多学者撰文呼应,认为应回到鲁迅的话语现场,“必须有平视或俯视的眼光和心态,努力回到历史的原点”,注意“鲁迅的过去时与现代时”(17),从而充分感受鲁迅精神与人格“穿越时间隧道的光芒”(18)。我们今天研究鲁迅“不应该将鲁迅混同于一般精神现象主体,而必须将鲁迅定位为中国现代文化重要的精神资源”(19)。把鲁迅研究纳入整体的文化关系中来考察,势必更加注重鲁迅的精神世界及其精神价值。王富仁的《鲁迅与中国文化》(20)的系列论文,以丰富的文化历史知识储备,系统而详尽地论述了中国文化历史自身的内容,及鲁迅思想产生的意义和价值。作者认为鲁迅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是鲁迅“并不绝对否定中国古代的任何一种文化,但同时也失望于中国古代所有的文化”;鲁迅“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同时也毅然地反叛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王富仁对中国文化与鲁迅思想联系的分析,是细致而又给人以启发的。哈迎飞的长文《鲁迅与佛教文化关

近20年来国内学界对于明代宗藩的研究综述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近20年来国内学界对于明代宗藩的研究综述3 顾锦春,叶剑飞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 200062) [摘 要]近20年来,史学界对明代宗藩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试通过对政治、 经济、社会生活、最终结局以及地区性藩王和宗室个案的分析等方面研究成果予以总结,以期服 务于明代宗藩史的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宗藩;综述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明朝建立伊始,朱元璋便建立了极具特色的宗藩制度。有明一朝,宗藩制度与之相始终,对明代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各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深入研究明代宗藩制度及宗藩政治、经济、社会活动,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明代社会的各个方面。近20年来学术界对明代宗藩作了系统和认真的研究,取得丰富的成果,本文试就近20年来国内对明代宗藩的研究作一番综述。 一、政治方面 宗藩制的建立。对于朱元璋建立宗藩制度的原因,史学界主要有两种主要观点,第一种以张德信的《明代诸王分封制度述论》[1]与周积明的《封藩制与初明军权的转移》[2]两文为代表,认为分藩制的出炉是迫于明初政治形势与巩固皇权的迫切需要,是朱元璋从开国功臣手中剥夺军权的一项重要环节。当时北方边疆时常受到元朝残余势力的侵扰而急需派遣重兵加强防卫,但此时皇室与功勋集团之间,围绕着政治权力和土地与财富的再分配问题,矛盾已日益发展,朱元璋惟恐大将掌兵而尾大不掉,便将北方防御交之于宗室,建立了宗藩制。第二种看法则以顾诚的《明代的宗室》[3]、张显清的《明代亲藩由盛到衰的历史演变》[4]、余兴安的《论朱元璋的政治蓝图及其对明朝政治的影响》[5]为代表,认为分藩制的建立是朱元璋吸取历史经验的结果。朱元璋借鉴了汉晋两代分封易于宽纵导致诸王尾大不掉,而唐、宋两朝又过于抑藩导致了帝室孤微的教训,将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视分封制为王朝长久的保证。 “藩禁”政策。暴鸿昌的《明代宗藩特权的演变》[6]、张显清的《明代亲藩由盛到衰的历史演变》[7]、赵毅的《明代宗室政策初探》[8]和苏德荣的《明代分封制度的演变》[9]皆对明朝“藩禁”政策的演变过程作了各自的表述,大抵皆认为洪武朝诸王权力过大,永乐、宣宗朝实行了“削藩”政策,宗藩由此退出政治舞台。暴鸿昌的《明代藩禁简论》[10]则列举了“藩禁”政策的各种具体表现。此外,对“藩禁”政策的研究还有毛佩琦的《建文新政和永乐“继 3[收稿日期]2006-05-20 [作者简介]顾锦春(1982-),上海市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2004级硕士研究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