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MME(试行)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2013 SX-081

LTE (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

-MM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LTE ( Hybird Network) Network Equipments

-MME

2013-08发布 2013-08实施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发

普通商密

2013 SX-081

目次

目次............................................................................................................................................I 前言......................................................................................................................................... I V 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MME (7)

1范围 (7)

2规范性引用文件 (7)

3缩略语 (7)

4EPS网络参考模型 (9)

5功能要求 (11)

5.1接入控制功能 (11)

5.1.1安全 (11)

5.2移动性管理功能 (12)

5.2.1移动性管理状态模型 (12)

5.2.2周期性跟踪区更新定时器 (12)

5.2.3附着 (13)

5.2.4分离 (13)

5.2.5跟踪区列表管理 (13)

5.2.6跟踪区更新 (13)

5.2.7切换 (13)

5.2.8清除 (14)

5.2.9业务请求 (14)

5.2.10漫游区域限制功能 (14)

5.2.11多PDN连接 (14)

5.2.12寻呼 (14)

5.2.13IMSI屏蔽(可选) (14)

5.2.14ODB功能 (14)

5.3会话管理功能 (14)

5.4网元选择功能 (15)

5.4.1P-GW选择 (15)

5.4.2S-GW选择 (15)

5.4.3MME选择 (15)

5.5标识管理功能 (16)

5.5.1EPS 承载标识符 (16)

5.5.2全球唯一临时UE标识符 (16)

5.5.3跟踪区域标识符(TAI) (16)

5.5.4eNodeB S1-AP UE 标识符(S1-AP UE ID) (16)

5.5.5MME S1-AP UE 标识符(MME S1-AP UE ID) (16)

5.5.6ME Identity (16)

I

2013 SX-081

II

5.5.7IMSI (16)

5.5.8MSISDN (16)

5.5.9TEID (16)

5.6用户上下文信息管理功能 (16)

5.7Diameter路由选择功能 (16)

5.7.1偶联管理 (16)

5.7.2路由管理 (17)

5.7.3路由重选(可选) (17)

5.7.4HSS主机标识存储 (17)

5.7.5Diameter错误消息处理(可选) (17)

5.8组网功能 (17)

5.8.1支持网络不同安全域隔离功能 (17)

5.8.2支持VRF隔离功能(可选) (17)

5.8.3支持MME Pool功能 (17)

5.8.4支持IPV4及IPV6组网 (18)

5.9MME容灾备份功能 (18)

5.10合法监听功能 (18)

5.11单收单发配置下的终端的CS Fall Back功能(可选) (18)

5.12双收单发配置下的终端的CS Fall Back (18)

5.13优化切换(可选) (18)

5.14多PLMN (19)

5.15定位功能 (19)

5.16同时支持LTE FDD和TD-LTE (19)

6接口和协议要求 (19)

6.1总体接口要求 (19)

6.1.1IP协议接口 (19)

6.1.2物理接口 (19)

6.2S1-MME接口 (19)

6.3S6a接口 (20)

6.4S10接口 (20)

6.5S11接口 (21)

6.6S13接口 (21)

6.7NAS接口 (21)

6.8SLg接口 (22)

6.9SLs接口 (22)

6.10S102接口(可选) (22)

6.11S101/S103接口(可选) (22)

7性能要求 (22)

7.1设备可靠性要求 (22)

7.2网络性能要求 (22)

8操作维护和网管要求 (23)

9定时和同步要求 (23)

10环境要求 (23)

2013 SX-081 10.1正常工作的温度、湿度条件 (23)

10.2防尘要求 (23)

10.3防电磁干扰要求 (23)

10.4抗电磁干扰的能力 (24)

10.5防雷击能力 (24)

11电源和接地要求 (24)

11.1电源 (24)

11.2接地要求 (25)

附录 A (26)

A.1 MME存储的MM上下文信息和承载上下文信息 (26)

表A.1 MME存储的MM上下文信息和承载上下文信息 (26)

III

2013 SX-081

IV

前言

《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MME》是LTE(混合组网)系统系列规范之一,

该系列规范的结构和名称如下:

a)《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FDD分布式基站》

b)《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FDD宏基站》

c)《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FDD小基站》

d)《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TDD宏基站》

e)《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TDD分布式站》

f)《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天线》

g)《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MME》

h)《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SGW》

i)《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PGW》

j)《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HSS》

k)《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3GPP AAA》

l)《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DRA》

m)《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CG》

n)《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eHRPD HSGW》

o)《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eHRPD eAN》

p)《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PCRF/SPR》

q)《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PCEF》

r)《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BBERF》

s)《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DNS的增补要求》

t)《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FDD Uu接口》

u)《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TDD Uu接口》

v)《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X2接口》

w)《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S1接口》

x)《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S5/S8/S10/S11接口》

y)《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S6a/S13接口》

z)《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eHRPD 空中接口》

aa)《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eHRPD A接口》

bb)《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eHRPD STa/Pi*/SWd/SWx/S6b接口》

cc)《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eHRPD S2a接口》

dd)《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Gx接口》

ee)《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Gxa接口》

ff)《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Rx接口》

本标准替代标准编号为2013 SX-019的原试行稿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技术部组织制定,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起草。

2013 SX-081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聂衡毛聪杰

本标准于2013年04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1次修订。

V

2013 SX-081 LTE(混合组网)系统设备技术要求-MME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EPS系统MME设备的功能、性能、编号、接口、操作维护、机械和环境、电源和接地、同步等方面的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LTE(混合组网)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2013 SX-099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S6a/S13接口

2013 SX-098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S5/S8/S10/S11接口

2013 SX-097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S1接口

2013 SX-094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FDD Uu接口第10部分:NAS协议2013 SX-095 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TDD Uu接口第10部分:NAS协议2013 SX-XXX 中国电信LTE网络定位系统技术要求-控制面定位分册

2013 SX-XXX 中国电信EPC网管技术规范书

3GPP TR 23.882 3GPP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SAE): Report on technical options and conclusions

3GPP TS 23.401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enhancements for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access 3GPP TS 23.402 Architecture enhancements for non-3GPP accesses

3GPP TS 23.203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architecture

3GPP TS 29.212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over Gx reference point

3GPP TS 29.213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signalling flows and Quality of Service (QoS) parameter mapping

3GPP TR 23.251 Network sharing; Architecture and functional description IETF rfc2960 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

IETF rfc6733 Diameter Base Protocol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

3GPP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AKA Authentication and Key Agreement 认证和密钥协商

AMBR 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 聚合的最大比特速率

APN Access Point Name 接入点名

ARP Allocation and Retention Priority 分配和保留优先级

ASME Access Security Management Entity 接入安全管理实体

7

2013 SX-081 8 AUTN Authentication Token 鉴权令牌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码分多址 CK Ciphering Key 加密密钥 CN Core Network 核心网络 CS Circuit Switched 电路交换 DL TFT DownLink Traffic Flow Template 下行业务流模板 DNS Domain Name Server 域名服务器 DR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非连续接收 ECM EPS Connection Management EPS 连接管理 EIR Equipment Identity Register 设备标识寄存器 EMM EPS Mobility Management EPS 移动性管理 eNodeB evolved Node B 演进的Node B EPC Evolved Packet Core 演进的分组核心网 E-RAB E-UTRAN Radio Access Bearer E-UTRAN 无线接入承载 E-SMLC Enhanced Serving Mobile Location Centre 增强的移动位置中心 E-UTRAN Evolved UTRAN 演进的UTRAN EPS Evolved Packet System 演进的分组系统 FQDN Fully Qualified Domain Name 全域名 GBR Guaranteed Bit Rate 可保证的比特率 GMLC Gateway Mobile Location Center 网关移动位置中心 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GTP GPRS Tunnel Protocol GPRS 隧道协议 GUMMEI Globally Unique MME Identifier 全球唯一MME 标识符 GUTI Globally Unique Temporary Identity 全球唯一临时标识 HPLMN Home PLMN 归属陆地移动通信网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归属用户服务器 IK Integrity key 完整性密钥 IMEI 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 国际移动设备识别 IMEISV 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 Software Version 国际移动设备识别软件版本 IMSI 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IP Internet Protocol 因特网协议 IP-CAN IPConnectivityAccsessNetwrok IP 连通接入网络 Ipv4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 因特网协议版本4 Ipv6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因特网协议版本6 LTE Long Term Evolution 长期演进 MBR Maximum Bit Rate 最大比特速率 MM Mobility Management 移动性管理 MME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移动性管理实体 MMEC MME Code MME 代码 MMEGI MME Group Identity MME 群组标识 MNC

Mobile Network Code 移动网号

2013 SX-081 MSISDN Mobile Subscriber ISDN Number 移动用户ISDN号码

M-TMSI MME-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MME临时移动用户标识

NAS Non-Access Stratum 非接入层

ODB Operator Determined Barring 运营者决定闭锁

OFCS Offline Charging System 离线计费系统

PDN Packet Data Network 分组数据网

P-GW Packte Data Network-GateWay 分组数据网网关

PDP Packet Data Protocol 分组数据协议

PMM Packet Moblility Management 分组移动性管理

PPF Paging Proceed Flag 寻呼处理标志

P-TMSI Packet- 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y

分组临时移动用户识别

QCI QoS Class Identifier QoS级别标识符

QoS Quality of Service 服务质量

RAB Radio Access Bearer 无线接入承载

RAND RANDom number 随机数

RAT Radio Access Type 无线接入类型

RFSP RAT/Frequency Selection Priority 无线接入类型/频率选择优

先级

RIM RA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RAN信息管理

S1-AP S1-Application Protocol S1应用协议

SCTP 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 流控制传送协议

S-GW Serving Gate-Way 服务网关

S-TMSI SAE-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SAE临时移动用户标识

TA Tracking Area 跟踪区域

TAI Tracking Area Identity 跟踪区标识

TAC Tracking Area Code 跟踪区编码

TAU Tracking Area Update 跟踪区更新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TEID 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 隧道终点标识

TFT Traffic Flow Template 业务流模板

UE User Equipment 用户设备

UL TFT UpLink Traffic Flow Template 上行业务流模板

VLAN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虚拟局域网

VPLMN Visited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拜访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网

VRF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Routing or Forwarding instance 虚拟专用网路由或前转关联

XRES EXpected user RESponse 预期的用户响应

4EPS网络参考模型

EPS网络由演进的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UTRAN),移动性管理设备(MME),服务网关(S-GW),PDN网关(P-GW)以及用于存储用户签约信息的的HSS等组成。EPS系统可配合PCRF实现计费和策略控制功能。EPS网络参考模型如图1所示。

2013 SX-081

图 1 EPS网络参考模型

网络管理实体(MME)的主要功能是NAS信令及其安全,跟踪区域(Tracking Area)列表的管理,P-GW和S-GW的选择,跨MME切换时对于MME的选择,鉴权,漫游控制以及承载管理,EPS接入网络节点之间的移动性管理等。

服务网关(S-GW)是面向eNodeB终结S1-U接口的网关。S-GW对基于GTP和PMIP 的S5/S8接口可以提供的主要功能有当eNodeB间切换时作为本地锚定点并协助完成eNodeB的重排序功能,合法侦听以及数据包的路由和前转,根据每个UE,PDN和QCI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相关计费等。

PDN网关(P-GW)是面向PDN终结于SGi接口的网关。如果UE访问多个PDN,UE将对应一个或多个P-GW。P-GW对基于GTP和PMIP的S5/S8提供的主要功能有基于用户的包过滤,合法侦听,UE的IP地址分配,在上行链路中进行数据包传送级标记,上下行服务等级计费以及服务水平门限的控制,和基于业务的上下行速率的控制。同时P-GW还提供仅基于GTP的S5/S8接口的主要功能有上下行链路承载绑定,上行链路绑定校验等。

HSS是用于存储用户签约信息的数据库,归属网络中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HSS。HSS 负责保存跟用户相关的信息,例如用户标识、编号和路由信息、安全信息、位置信息、概要(Profile)信息等。

策略和计费控制单元(PCRF)终结于Rx接口和Gx接口,在非漫游场景时,在HPLMN 中只有一个PCRF跟UE的IP-CAN会话相关;

图中涉及的网络接口参考点如下:

●S1-MME:E-UTRAN 和MME 间控制平面协议参考点。

●S1-U:E-UTRAN 和S-GW间每个承载的用户平面隧道参考点。

●S5:网络内部S-GW和P-GW间接口,该接口应能在S-GW和P-GW分设情况

下,提供用户移动过程中的S-GW重定位的功能。

●S6a:为鉴别确认用户接入增强系统,在MME 和 HSS之间传输确认数据。

●SLg:是定位平台和MME之间的接口,用于定位平台向MME发起定位请求,

以及MME向定位平台返回定位结果。

●SLs:是MME和E-SMLC之间的接口,透明传输所有UE以及eNB相关定位过

程;是LPP和 LPPa协议的传输通道。SLs接口也支持MME触发的定位会话;

支持MME向E-SMLC发送定位请求以及E-SMLC向MME返回定位报告。Gx:

为PCRF和P-GW中的PCEF(Policy and Charging Enforcement Function)

提供QoS准则和计费标准的传输。

●S10:MME间的参考点,为MME再分布和MME之间信息的传输。

2013 SX-081

●S11:MME和S-GW之间的参考点。

●SGi:P-GW和分组数据网络之间的参考点。分组数据网可以是外部公共或

私人数据网,也可以是内部分组数据网,例如为IMS提供服务。这个参考

节点类似于3GPP接入网的Gi节点。

●Rx:Rx节点位于AF和PCRF之间。

5功能要求

5.1接入控制功能

5.1.1安全

a)鉴权功能:MME通过鉴权功能实现网络和用户之间的相互鉴权以及密钥协商,确

保用户请求的业务在当前网络是可以授权使用的,通常这个功能连同移动性管理

过程一起使用。鉴权包括对IMSI、GUTI等的校验,可以通过人机命令开启或关闭

可选鉴权功能。

必须鉴权的场合包括:

●UE初次附着;

●UE附着,且网络中不存在UE的上下文;

●进行跟踪区更新等NAS流程带上来的GUTI不符合的情况下;

●NAS计数器值达到一定数值后。

MME可以根据配置对如下可选的场合进行鉴权,鉴权的频率可以配置:

●业务请求过程(Service Request);

●其他附着过程;

●其他跟踪区更新;

b)GUTI重分配功能:GUTI作为临时用户标识,在空口上保护IMSI的安全性。MME应

支持如下场合的GUTI重分配过程,重分配的频率可配置:

●附着过程;

●跟踪区更新过程;

●连接状态下用户的GUTI标识重分配过程;

c)身份识别功能

当用户以临时身份标识GUTI附着到网络时,首次鉴权失败时,MME应发送Identity Request消息获取用户的IMSI后用以发起二次鉴权。

当用户以临时身份标识GUTI附着到网络时,MME不能识别该用户的临时身份标识GUTI,为了获取到用户的真实身份(也就是IMSI),MME应向MS发送身份标

识请求消息Identity Request。

d)用户设备识别功能:用户识别功能用于向用户取有效的标识。设备识别功能用于

对设备进行合法性检查。

当MME通过Identity Request或鉴权流程获取终端IMEI(SV)信息,终端没有响应或响应为空时,在未启用S13接口的情况下,MME上可以配置允许或禁

止用户接入网络。

e)信令加密和完整性保护功能:支持UE和MME之间的NAS消息加密,提供NAS层消息

安全。

MME支持NAS信令的加密算法选择及加密功能,支持的算法包括:EEA0(Null algorithm)、EEA1(SNOW 3G)、EEA2(AES)、ZUC(祖冲之)。

2013 SX-081

MME支持NAS信令的完整性保护算法选择和完整性保护功能,支持的算法包括EIA1(SNOW 3G)、EIA2(AES)、ZUC(祖冲之)。

f)AS安全功能

EPC网络能够为UE提供AS层加密和完整性保护安全功能。MME能够支持AS 层密码生成,能够触发AS层安全流程,从而激活AS层安全功能。加密算法支持

EEA3:ZUC(祖冲之), EEA0: Null algorithm,EEA1: SNOW 3G, EEA2: AES,完整性保护算法支持EEA3:ZUC、EEA1: SNOW 3G, EEA2: AES。

g)信令的加密密钥和完整性保护密钥管理功能:

MME应支持NAS信令和AS的加密密钥管理。

5.2移动性管理功能

5.2.1移动性管理状态模型

EPS移动性管理(EMM)状态模型描述的是UE在网络中的注册状态,表明UE是否已经在网络中注册。注册状态的转变是由于移动性管理过程而产生的,比如附着过程和TAU 过程。EMM状态模型有两种:EMM-DEREGISTERED和EMM-REGISTERED,MME中的移动性管理状态模型如图2所示。

注销,

附着拒绝,

TA更新拒绝,

对UE从GERAN/UTRAN选择到

E-UTRAN的TA更新接受

图2 MME的EMM状态机转化

EPS连接管理状态(ECM)描述的是UE和EPC间的信令连接性,也有两种状态:ECM-IDLE 和ECM-CONNECTED,MME中的连接管理状态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MME的ECM状态机转化

5.2.2周期性跟踪区更新定时器

MME支持对周期性跟踪区更新的管理功能。该定时器的数值是由MME下发给每个注册在其中的UE的。UE上的周期性定时器一旦超时,UE会发起周期性跟踪区更新。如果此时UE不在E-UTRAN覆盖范围下,会在重新回到覆盖区的时候执行周期性跟踪区更新。周期性跟踪区更新定时器应可配置。

2013 SX-081 当MME的用户可达定时器超时后,MME支持不立即删除用户数据,而是设置PPF标记并开启一个新的定时器(隐式去附着定时器)。在隐式去附着定时器超时前,MME不会对该UE进行寻呼。如果隐式去附着定时器超时,MME会对UE进行去附着注销。

5.2.3附着

MME可以支持初始附着和切换附着,成功的附着过程应完成以下操作:

●UE和MME建立了MM上下文;

●UE和MME的EMM状态变为EMM-REGISTERED;

●MME为UE建立默认承载;

●UE获得了IP地址。(可选)

MME能控制PDN type为IPv4、 IPv6、 IPv4/v6。

在MME收到承载更新响应消息后,MME把APN连同新的PDN GW Identity一起通过Notify Request消息发送到HSS(为了和非3GPP之间的切换移动做准备)。PDN GW Identity可以是PDN GW的FQDN,或者是IP地址。

MME应支持Equivalent PLMNs的配置,并能在附着请求和TAU消息中将Equivalent PLMNs下发给UE。

5.2.4分离

分离可以由UE发起,也可以由网络侧发起。MME应该支持如下的分离过程:

●UE发起的分离;

●MME发起的分离,包括隐式分离

●HSS发起的分离;

●PGW/PCEF发起的分离;

分离成功后MME删除该UE的所有承载,EMM状态变为EMM-DEREGISTERED。

5.2.5跟踪区列表管理

对于注册到MME的UE,MME能够为其分配一个TAI list(跟踪区标识列表),保证用户在该列表标识的跟踪区移动时都不需要进行非周期性的跟踪区更新。

MME可依据静态配置或动态策略决定TAI List的范围。

5.2.6跟踪区更新

MME需要支持多种类型的跟踪区更新,包括:

●MME之间的跟踪区更新;

●周期性的跟踪区更新;

●MME之间负载重分配导致跟踪区更新;

●同一个MME内并且TA List改变了的时候发生的跟踪区更新;

●UE核心网能力或UE指定DRX参数发生变化时导致的跟踪区更新;

5.2.7切换

MME支持的切换包括:

●EUTRAN接入内部,eNodeB之间的MME不变的切换,包括Serving GW变化和不变(X2

和S1两种切换方式均需支持);

●EUTRAN接入内部,eNodeB之间的MME变化的切换,包括Serving GW变化和不变(X2

和S1两种切换方式均需支持);

●eHRPD与E-UTRAN之间的非优化切换;

●eHRPD与E-UTRAN之间的优化切换(可选);

●在S1 based Handover中支持间接转发(可选);

5.2.8清除

MME将一个UE注销之后,可以通过清除消息(Purge)通知HSS该MME已经在本地删除了UE的签约数据和移动管理上下文。

5.2.9业务请求

MME需要支持业务请求,包括UE发起的业务请求和网络发起的业务请求。网络发起的业务请求,用于网络有下行数据发送到UE或者网络需要与UE进行信令交互的场景,由于MME不能够获知UE当前的精确位置,需要在UE当前的跟踪区列表内寻呼UE。寻呼到的UE发起业务请求来建立和网络之间的安全连接,以便接受网络下发的下行数据或者信令消息。

MME应支持业务请求过程中向S-GW发送用户位置信息(ULI)。

5.2.10漫游区域限制功能

MME能根据用户的签约信息对用户的漫游区域进行限制,MME能根据用户签约的区域限制信息和接入限制(ARD,Access Restriction Data)信息对用户进行移动性限制。

5.2.11多PDN连接

MME支持同一UE的多PDN连接。如果同一个UE同时发起的多个PDN连接具有相同APN时,多个PDN连接需连接至同一个PDN GW。MME支持如下多PDN连接过程:

●UE发起的PDN连接;

●UE发起的PDN去连接;

●MME发起的PDN去连接。

5.2.12寻呼

寻呼用于网络要求与UE建立NAS信令连接。MME支持如下寻呼过程:

●使用S-TMSI寻呼E-UTRAN网络的EPS业务

●使用IMSI寻呼E-UTRAN网络的EPS业务(可选)

●寻呼(e)1xCSFB业务(可选)

●收到IWS通过S102隧道发来的寻呼消息后,MME能够将cdma2000 CS 域的空口寻呼消息携带在DOWNLINK S1 cdma2000 TUNNELING 消息发给eNodeB

5.2.13IMSI屏蔽(可选)

MME能够配置不允许接入的IMSI号段,进行漫入控制。

5.2.14ODB功能

MME应支持ODB功能。

5.3会话管理功能

MME支持的会话管理功能包括:对EPS承载的建立、修改和释放;接入网侧承载的建立和释放;

a)EPS承载建立

●UE发起的承载资源修改,建立专用承载;

●UE发起的Attach过程中,建立到默认APN的缺省承载;

●网络侧发起的EPS承载的激活,建立专用承载;

●UE发起PDN连接过程中,建立缺省承载。

●UE发起的承载资源分配,建立专用承载

b)EPS承载的修改

●UE发起的承载资源修改,修改专用承载;

●P-GW发起的承载修改,承载的QoS发生了变化,包括修改QoS参数和APN-AMBR、

GBR;支持扩展QCI;

●P-GW配合PCRF发起的承载修改,承载的QoS没有发生变化,主要是修改TFT;

●HSS中的签约数据变化,触发MME发起承载修改。

●UE发起的承载资源分配,修改专用承载;

c)EPS承载的释放

●UE发起的承载资源修改,释放专用承载;

●P-GW发起的承载释放,释放专用承载;

●MME发起的承载释放,释放专用承载;

●UE或MME发起PDN去连接过程,释放一个PDN连接的所有承载。

d)接入网侧承载的释放和建立

●S1连接释放,即释放所有S1-U的承载;

●S1-U接口的承载重建;

5.4网元选择功能

5.4.1P-GW选择

MME支持利用HSS提供的用户签约信息,为3GPP接入分配一个P-GW以提供PDN 连接。对于每一个签约的PDN,具体选择方法如下:

●UE初始接入网络时,如果UE未提供APN,使用网络提供的默认APN建立PDN连接;

如果UE可以提供签约数据里允许的APN,则用此APN来建立PDN连接。

●如果HSS提供了APN-OI-Replacement,MME应根据APN-OI-Replacement生成APN

FQDN查询DNS得到P-GW地址。

●如果HSS提供的是P-GW的FQDN标识,MME应根据P-GW FQDN查询DNS得到P-GW地址。

●若对应某一APN的PDN连接已存在,当UE使用该APN再次建立PDN连接时,网络应选

择同一P-GW。

●当MME收到错误的APN时,可以根据配置(例如非国际漫入用户)启动纠错功能,

纠正为用户签约的默认APN。

MME可根据配置的MSISDN/IMSI号码及号段选择指定的P-GW(可选)。

5.4.2S-GW选择

MME支持基于网络的拓扑结构为UE选择一个可用的S-GW。为了减少S-GW改变的可能性,尽量选择在重叠服务区域的S-GW。S-GW的选择应考虑到S-GW间的负载均衡,可以基于优选、轮询或DNS权重等方式实现。

●MME支持通知S-GW在S5/S8 接口采用何种协议(GTP或PMIP)。

●如果网络配置了合设的S-GW和P-GW,则非漫游情况下,尽量选择与P-GW合设的

S-GW。

●MME可根据配置的MSISDN/IMSI号码及号段选择指定的S-GW(可选)。

5.4.3MME选择

MME的选择用于切换过程。MME的选择功能基于网络的拓扑结构为服务的UE选择一个可用MME。为了减少MME改变的可能性,尽量选择在pool区域的MME。MME选择应基于DNS 权重的方式实现负载均衡。

5.5标识管理功能

MME能对如下标识进行管理:

5.5.1EPS 承载标识符

EPS承载标识符用于唯一标识UE的接入到E-UTRAN的一个EPS承载。EPS承载标识符是由MME分配的。

5.5.2全球唯一临时UE标识符

MME要给UE分配全球唯一临时标识符(GUTI),GUTI是由GUMMEI和M-TMSI组成的。

全球唯一MME标识符(GUMMEI)是由MCC、MNC和MME标识符(MMEI)组成的。

MMEI是由MME 群组ID(MMEGI)和MME代码(MMEC)组成的。

在MME中,UE是由M-TMSI标识的。

寻呼的时候,UE是用S-TMSI来寻呼的。S-TMSI是由MMEC和M-TMSI组成的。

MMEC在MME POOL里应是唯一的,如果使用了重叠的POOL,在重叠的POOL也要是唯一的。

5.5.3跟踪区域标识符(TAI)

TAI用于标识跟踪区域。TAI是由MCC、MNC和TAC组成的。

5.5.4eNodeB S1-AP UE 标识符(S1-AP UE ID)

该标识符用于在S1-MME参考点的eNodeB侧来临时标识UE。在一个eNodeB的S1-MME参考点,它是唯一的。

5.5.5MME S1-AP UE 标识符(MME S1-AP UE ID)

该标识符用于在S1-MME参考点的MME侧来临时标识UE。在一个MME的S1-MME参考点,它是唯一的。

5.5.6ME Identity

该标识符用于标识移动终端,例如IMEI/IMEISV。

5.5.7IMSI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全球唯一识别一个移动用户。

5.5.8MSISDN

MSISDN号码是公共电话网交换网络计划中,唯一标识移动用户的号码,由CC(国家码)+NDC(国内目的码)+SN(用户号码)组成。

5.5.9TEID

隧道端点标识,MME与其他支持GTP协议的网元间使用。

5.6用户上下文信息管理功能

MME能够存储、修改、删除用户移动性上下文和承载上下文信息。具体内容参见附录一。

5.7Diameter路由选择功能

5.7.1偶联管理

MME需支持与对端一个Diameter主机名之间创建多条(至少2条)负荷分担或主备方式的Diameter连接,分别连接到MME不同的信令处理单元,并将此多个Diameter连接处理成一个Diameter链路组(属于一个Diameter路由)。

●若这多条Diameter连接间为负荷分担方式,则需支持failover机制:检测当前

链路不可用时,通过该链路组的负荷分担的其他可用链路发送;

●若这多条Diameter连接间为主备方式,则需支持failover机制和failback机制。

其中failover机制为检测当前链路不可用时,通过该链路组的备用链路发送消

息;failback机制为一旦检测到主用链路恢复,则立即停止在备用链路上发送

消息,启用主用链路发送消息。

5.7.2路由管理

MME可支持以下路由关键字构造:若已知HSS的地址/主机名和归属地网络域名,则在请求消息中需填写destination-host和destination-realm字段,若仅已知归属地网络域名,则在请求消息中需要填写destination-realm字段,并能路由到下一跳Diameter节点;若仅已知用户标识,则需要通过用户的IMSI号码构造出EPC归属地网络realm/Domain作为destination-realm字段,字段构造方式参见3GPP TS 23.003。

MME支持基于IMSI、destination-realm, destination-host进行路由选择。

MME可以支持和多个HSS以及多个DRA(一般是2个)相连。MME支持到目标HSS节点配置两条路由,分别经过DRA1和DRA2;MME也支持与目标HSS节点配置直连路由。

MME应支持路由间的负荷分担功能和主备功能。负荷分担路由功能应支持failover 机制,主备路由功能应支持failover和failback机制。

5.7.3路由重选(可选)

MME应支持路由重选机制。当MME发送一条消息时,若从当前路由未收到该消息的响应或从当前路由收到该消息发送失败响应(DIAMETER_UNABLE_TO_DELIVER)时,记录当前该消息的当前发送路由不可达,将该消息通过其他可选路由(未标记不可达的可用路由)发送;若该消息从该可选路由发送也不可达时,则不再尝试发送该消息。

若当前路由可用,后续消息还是会从当前路由发送。

5.7.4HSS主机标识存储

在寻址HSS过程中,MME需支持在第一次成功寻址HSS后,记录该用户标识(如IMSI 号码)与HSS主机名的对应关系,直到用户离开此MME。

5.7.5Diameter错误消息处理(可选)

MME发送一条消息时,若接收到DIAMETER_UNABLE_TO_DELIVER的Diameter协议差错消息响应时,应能支持路由重选功能;对于接收到其他Diameter错误消息响应,根据RFC3588的规定来处理。

5.8组网功能

5.8.1支持网络不同安全域隔离功能

MME通过独立物理端口/VLAN实现不同安全域的隔离,后台(管理、计费面)能够互相隔离,避免互相影响,后台异常不影响前台业务。

5.8.2支持VRF隔离功能(可选)

MME支持VRF隔离不同域的路由,能够对S10,S11启用独立的VRF。MME开启VRF时,不影响其它功能。

5.8.3支持MME Pool功能

MME支持在S1 setup流程中将自身的权重信息下发给eNodeB,以此达到eNodeB均衡选择MME。

MME Pool中进行MME间的负荷迁移时,MME支持发送S1连接释放消息。对于ECM_IDLE 状态的UE,MME需要寻呼UE到ECM_CONNECTED状态,然后再发起S1连接释放。

MME支持过载处理机制。MME过载时支持发送过载开始(OVERLOAD START)消息给eNodeB,并下发过载控制策略;当过载MME的负荷恢复正常时,MME支持发送过载结束(OVERLOAD STOP)消息通知eNodeB。

MME能够支持基于以下粒度的负荷迁移:

●MME POOL内的MME应能够按OMC指定的数量或者比例,对部分用户进行迁移

操作;

●MME POOL内的MME应能够按OMC指定MME下的用户进行迁移操作;

●MME POOL内的MME应能够按OMC指定eNodeB,对指定eNodeB下的用户进行迁

移操作;

●MME POOL内的MME应能够支持基于IMSI号段和MSISDN的迁移操作。

5.8.4支持IPV4及IPV6组网

MME应支持IPV4及IPV6组网方式。

5.9MME容灾备份功能

MME应支持容灾备份功能。

MME所有单板应支持1+1热备份, MME所有单板支持热插拔,单点故障时不影响业务正常运行。

MME支持端口级的容灾备份,如果主用端口故障,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备用端口将成为主用。

MME的容灾功能也可配置为负荷分担功能。

5.10合法监听功能

MME需要支持国标(CHINA)监听。

5.11单收单发配置下的终端的CS Fall Back功能(可选)

支持单收单发配置下的终端的e1xCSFB,具体包括以下功能:

●支持根据ESR消息的终端能力指示启动e1xCSFB流程

●支持到cdma2000 CS IWS间S102接口和信令隧道;

●选择cdma2000 CS-IWS功能实体;

●MME切换时重定向S102隧道;

●为idle终端暂存S102接口消息;

●支持EPS分组业务挂起和恢复操作;

●支持与eNodeB之间的透传消息:

●接收eNodeB发送的Uplink S1 cdma2000 Tunneling消息;

●向eNodeB发送Downlink S1 cdma2000 Tunneling消息。

5.12双收单发配置下的终端的CS Fall Back

支持双收单发配置下的终端的CS Fall Back,具体包括以下功能:

●支持根据ESR消息的终端能力指示启动Dual Rx CSFB流程

●支持在语音业务流程中根据指示进行EPS分组业务挂起操作;

●支持语音结束后的分组业务恢复操作;

5.13优化切换(可选)

支持LTE与eHRPD之间的优化切换。

5.14多PLMN

支持多PLMN功能,能够对在不同的PLMN下的终端提供各自的移动性管理、网关选择。

5.15定位功能

支持控制面定位的控制和管理,包括UE订阅信息授权、管理定位请求、E-SMLC选择、发出定位请求、定位服务授权等。

5.16同时支持LTE FDD和TD-LTE

MME应同时支持LTE FDD和TD-LTE基站的混合组网接入。

6接口和协议要求

6.1总体接口要求

6.1.1IP协议接口

●设备可配置IPv6地址,能支持IPv4/v6双栈运行。

●Diameter接口应可同时支持SCTP与TCP承载(对于S6a,支持SCTP即可)。对于

SCTP,应支持Multi-Homed。

6.1.2物理接口

●支持以太接口(10/100/1000M)包括光口和电口

●支持多端口负荷分担

●支持传输单板冗余备份,支持不同单板的端口冗余备份

6.2S1-MME接口

S1-MME接口是eNodeB和MME之间的参考点,该接口上的协议栈如图4所示:

图4 S1-MME接口

S1-MME接口采用S1-AP协议。S1-AP提供E-UTRAN和EPC间的信令业务,包括与UE 无关的业务以及与UE相关的业务,前者跟单个UE的业务是无关的,与eNodeB和MME间的整个S1接口的信令连接相关;后者则仅与单个UE的信令连接相关。

S1-AP协议能提供以下功能:

●E-RAB管理功能

●初始上下文传送功能

●UE能力指示功能

●寻呼功能

●S1接口管理功能

●UE和MME间的NAS信令传送功能

●S1 UE上下文释放功能

●UE上下文修改功能

●状态传送功能

●跟踪功能

●位置报告功能

●RAN信息管理(RAN Information Management,RIM)功能

●配置传送功能

●S1 CDMA2000隧道功能(可选)

S1-MME接口应满足《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S1接口》的要求。

6.3S6a接口

S6a接口用于在MME和HSS之间传输与用户相关的数据,如图5所示。

S6a

MME HSS

图 5 S6a接口

S6a接口应支持如下功能。

●位置管理功能:

●用户数据处理功能:

●用户鉴权功能:

●故障恢复功能:

●通知功能:

●支持直连与DRA混合组网,支持在HSS FE和DRA做负荷分担。

S6a接口应满足《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S6a/S13接口》的要求。

6.4S10接口

S10是MME之间的控制面接口(GTP-C)。S10接口采用GTPv2协议,参见3GPP TS 29.274。其协议栈参见图6。

图6 S10接口

S10接口应满足《LTE(混合组网)系统接口技术要求-S5/S8/S10/S11接口》的要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