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探析——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探析——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探析——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探析——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思考作者:平章起, 李伟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天津,300071

刊名:

思想教育研究

英文刊名:Studies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年,卷(期):2011(11)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3f9476228.html,/Periodical_sxjyyj201111002.aspx

中学生思政教育

浅析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面临着三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受到转型期复杂社会环境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不健全,缺乏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存在学校忽视、老师厌教、学生逆反等问题。 关键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和国家提出并始终坚持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两大战略,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念并加以中国化的创新。中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其的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也由此显得十分重要。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断发展与深化,我国建立了一批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发展时期。各个中学都在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但是在看到这些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转型期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不健全、教育过程偏误等诸多的问题。 一、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面临着转型期复杂社会环境的挑战 我国转型期社会环境的变化在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创造

良好社会条件与环境的同时,也因为社会变革涉及范围和程度的广泛性、深刻性和复杂性,将不可避免地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的困难。 1.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冲击着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影响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们的社会尚具有不成熟性、不定型性。经济政治的转型也促进着社会文化的转型,社会存在多变性的特点,与之相联系的社会的主体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多元化的特点。 2. 消极的社会现象与思想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思想 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成熟,造成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特殊情况都衍生了各种社会腐败和消极现象。这些社会消极现象和极端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价值观极容易导致青少年产生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倾向,使他们的人生观向“自我”倾斜,被“金钱”扭曲,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所有这些都在侵蚀着尚未成熟的青年中学生的思想,并对其人生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这可能也是困扰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高问题的症结所在。 二、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不健全,教育缺乏人文关怀 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人为中心,以疏导人的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在改革开放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无到有,由半独立走向独立,由非重点学科走向重点学科,由低层次走向高层次,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需要和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正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深刻分析和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是新形势下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一、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化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参照和借鉴哲学社会科学中相对成熟学科的学科建设经验,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既注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科学依据和核心内容,又注重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规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传播提供重要的依循,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学科建设经验,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孕育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化,首先在于它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和广泛的群众性,是区别于其他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特征。这一特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和教育的中心内容,以广大群众为主体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将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更富有时代特征。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符合我国的文化国情。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德治、讲礼仪,重伦理、讲道德,重理想、讲修养,重整体、讲和谐,重内在、讲人格的传统。正是这种文化传统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巨大作用提供了条件。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自创立以来,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逐步地丰富和完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遵循改革发展的路径,更以富有中国特色的面貌,融入世界的文化热潮,不仅在国内上下重视,而且声振海内外,成为我国的政治优势。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思考 石振保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作用,必须首先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传统向现代转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运行机制、队伍、技术路径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现代 化,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关键词] 现代化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 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作用,必须首先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即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运行机制、队伍、技术路径和教学评价现代化。 1.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活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首要的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进行全面的反思,廓清在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中存在的那些过时、僵化、保守、甚至极“左”的思想,从僵化的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确立开放的、发展的、多维度的、不断创新的大思想政治教育观。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现代化的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树立人本观念。过去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强调社会价值,忽视甚至否定个人价值,致使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发挥激发人的内在积极性的功能。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与为了人自身的发展统一起来,不仅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导向功能,更要注重促进教育对象主体意识的觉醒和自主发展;不仅要注重向受教育者灌输先进理论和思想,更要注重指导受教育者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学会创造。 其次,树立新的人才质量观。为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高校正在致力于培养能力型、创造型、社会型的复合型人才。而复合型人才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德育与智育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书本与实践并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年轻一代具有健康的体魄及心理素质、良好的道德风范、科学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促其发展的改革意识、竞争意识、时效意识、信息意识、风险意识、人才意识、民主意识等。由此可见,按时代的要求确立切实可行的新的质量标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任重而道远。 第三,树立素质教育观。概括地讲,素质教育观一是教会学生掌握现代化的科学知识,培养综合能力;二是教会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创新与创造的能力;三是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因此,从人才培养的质量上看,更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操、自尊自强的民族精神及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历史的重任。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8年第2期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五年规划(新)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五年规划(2014—2018)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工作,是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提升整体办学实力、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的重要基础。经过几年的发展,我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学科建设的层次不高、特色不够明显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我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水平,根据《忻州师范学院学科建设五年规划》文件精神,结合本学科实际,以学院学科建设为统领,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准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学院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以“立足基础,加强应用,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形成优势”为指针,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科梯队为核心,以学科平台建设为基础,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为抓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争取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为契机,以提升我部内涵发展能力为目标,着力创新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特色,努力形成学科优势,进而为全面提升学院学术水平、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基本准则 坚持学院学科建设发展原则:瞄准前沿,优化升级原则;差位发展,特色鲜明原则;加强应用,服务地方原则;分层建设,突出重点原则。 同时要结合学科特点,遵循本学科建设的基本准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不论是理论的发展与突破,还是教育实践的开展与贯彻,都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一是要认识到生动的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必然要求,始终关注和考察社会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实际需求,结合学科发展方向,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丰富学科建设理论。二是要认识到学科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学科实践活动的巨大推动力和科学引领力,结合社会现实,遵循学科规律,促进学科理论由经验形态向科学形态的新发展,以更好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三是要认识到当前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实问题,积极探寻破除理论与实践两张皮尴尬现状的路径与方法。四是要认识到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持续

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与外化过程的哲学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与外化过程的哲学思考 发表时间:2011-09-13T12:54:23.010Z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7月B 作者:程松涛[导读]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意识形态领域的应有之义。 摘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意识形态领域的应有之义。根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原理以及社会实践等相关哲学知识,本文将从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析内化与外化的关系。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外化;哲学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11)07-0028-02 作者简介:程松涛(1978.03—),男,汉,贵州遵义仁怀人,贵州财经学院,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人口与社会政策。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学院,贵州贵阳邮编550004 一、前言 当今社会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复杂的外部环境使很多人难以把握好时代主旋律。有关如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最基础、最基本的愿望和要求,体现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文章和见解可谓是百家争鸣。不管是从教育主体或是教育客体角度,还是从教育环体与教育介体的关系等方面,都有过众多的分析与探究。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与外化的内涵和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将社会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动机和意识,然后再由受教育者将这些意识外化为行为并产生良好的行为结果。因此,内化与外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性的主要对象。所谓内化,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者的帮助或在其他社会教育因素作用下,接受社会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并转化为自己的个体意识,也是个体不仅真正地相信、接受和遵守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而且自愿将这些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与行为依据的过程。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内化和外化是辩证统一的。内化是外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内化,也就没有外化;外化是内化的目的和归宿,没有外化,内化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内化与外化不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而且相互渗透。内化中有外化,认识离不开实践,受教育者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认识、情感、信念和意志,是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品德行为实践中形成的;外化中也有内化,行为实践受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引导,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行为实践的过程,也就是思想政治品德认识、情感、信念和意志的综合作用和巩固、强化过程。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与外化关系的哲学思考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是“适应超越律”,具体是指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既要适应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基础和发展需要,又要超越受教育者的原有基础,体现社会思想政治品德要求的规律。适应超越律是适应与超越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为受教育者自身对外部因素的内化程度所制约,又是促进受教育者自身将内化结果外化发展的表现。这个内化与外化的统一过程正是受教育者在尊重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实践体现。列宁说过:“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这说明意识是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想目的,就一定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如果不符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因此,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内外化关系,就要求做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和一般规律。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唯心主义历史观把人们的思想动机看作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显然是错误的。 2、受教育者在内外化过程中的内外因原理分析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过程,有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由人的内在因素决定的,人的自身状态,如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兴趣爱好以及身心其他方面的情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重要因素,这被称为“内因论”。另一种观点被称为“外因论”,这种观点认为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是环境影响和教育的结果,而忽视人的内在因素的影响。然而,对立统一规律关于内外因关系原理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在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外在因素的作用,这些外在因素包括社会的经济制度及其经济活条件、政治制度及其社会政治状况、社会文化及其文化活动;人们生活的社区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日常生活和生产等;以及受教育者出生和成长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集体环境、社会交往环境、大众传播媒介等。外部因素虽然对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但受教育者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部影响的个体,而是作为能动体在与外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接受外界影响的。任何外界因素都必须通过人的内在因素起作用。 3、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与外化统一于实践 马克思在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盟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因此,作为教育主体的教育者在试图改变原有的不合理的,或者落后的思想意识问题上,要更加重视教育活动这一实践性。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并有明确的正确意识导向,让所有人们都参与其中;同时,还要给受教育者提供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域,特别是新时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要真正从解释世界转向改变世界,在本文主要的就是强调教育客体的外化行为。前面分析了影响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关系的外因因素——环境与教育,但我们不能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要看到环境和教育对人们产生的影响一定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到改造。这就要求受教育者要在发挥自身内因作用的基础上处理好外化功能。 四、思想政治过程中内化与外化的实践性要求

云投稿: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2011年第3期 *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品牌研究计划 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文献与基本问题研究 (项目批准号:10XN I009)的阶段 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0 12 20 [作者简介]刘建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 刘建军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三个领域;四对重大关系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要高扬科学精神,以科学规范和方法去认识、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包括三个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的科学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问题上要处理好四对重大关系:一是科学化与经验化的关系;二是科学化与政治化的关系;三是科学化与人性化的关系;四是科学化与艺术化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 2826(2011)03 0020 08 科学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诉求和趋势,也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那么,究竟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呢?它包含哪些内容,并需要处理好哪些相关的重大关系呢? 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含义 科学 (Science)一词不是中国固有的,而是来自国外。英文的Science 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演化为Scientia,最后成为今天的写法。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谕吉将该词译为 科学 ,得到广泛应用。1893年,康有为将其引入中国。严复在翻译 天演论 等著作时,也用 科学 二字。此后, 科学 一词在中国逐渐流行。 [1](P258) 科学 一词在西方指的是分门别 类的知识体系。当然,这是就结果方面说,而就过程方面讲,是指科学家共同体探求知识、认识世界的过程。该词引入中国后虽然有一定变化,比如我们更加突出它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的方面,但也始终保留了它的原有含义。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高扬科学精神,运用科学的理论和规范去揭示、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规律,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在这里,关键词是 规律 ,根本要求是尊重规律和按规律办事。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指什么呢?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规律是多样化的,不同的活动层面和过程有不同的规律。如果要做大体的划分,则可分为三个层面:从宏观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从中观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其工作的规律;从微 观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质形成发展云投稿:yuntougao.com 张编辑QQ:1105665661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着力点_平章起

纪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30周年 可少的,进入到了意义的“解释”和“重构”的层面。不到这一步,比较研究就不能算完成。比较研究的这四个阶段,也可以说是四种范式。在时间上依次展开的这四个阶段,在空间中它们作为范式又是并列的,在实际的研究中这些理论和方法往往交叉地或者综合地使用。我国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目前大多数停留在“事实研究”、“关系研究”和“本质和规律研究”,成果比较零散,“翻译研究”基本未展开,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作者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着力点 平章起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过30年的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任务,进一步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当前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这无疑是我们回顾总结3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无疑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在适应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现代化转型过程。我想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以及队伍要求,谈谈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建设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的 基础上突出包容性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社会思想领域的多元多样多变,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活动的现实境遇。面对党的中心任务从革命时期的阶级斗争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实现相应的现代化转型。但是,我们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首先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也就是说,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初衷和归宿。而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区别于现代社会西方公民教育的本质所在。同时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尽管适应时代主题和党的工作任务的转换,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出发点,但这如果是以丧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代价,那么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实质上也仅仅是一个伪命题。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共产党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导性原则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其显著的特征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增强。现代社会经济基础的结构性变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以及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诉求,客观上要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努力扩大自身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首要条件,就是在继续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的基础上,不断适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包容性的发展趋势。毫无疑问,在改革开放、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整合功能的发挥,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与感召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包容多样的基础之上。但是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元指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包容多样和尊重差异就失去了立脚点,就丧失了根本。因而在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的前提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尽可能地团结一切有益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力量。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坚持 改革创新的基础上注重传统资源的 继承和国外经验的借鉴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不竭动力,同时还是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过程始终的一条主线。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实质上就是要求破除思想政治教育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经验做法与实践模式。不必讳言,作为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同样,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仍然发挥着“生命线”的作用。然而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同的任务和要求。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社会现代化的实践活动中,应当着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型: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的平衡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和功能,但意识形态教育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试重点总结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 论基础。(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二)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的理论(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理论(五)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活”的理论(六)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阶段的理论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知识借鉴:教育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 学等。 3.思想是指制约人们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既包括理性认识,也包括感 性认识,还包括情感和意志等成分。 4.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所说的思想:一是教育者所传播的思想。它通常是一个社 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包括一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主导价值观、思想道德规范等。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 5.思想的特征(1)客观性与主观性的辩证统一(2)自然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 一(3)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4)差异性与共同性的辩证统一 6.思想的表现形式有工具性形式和内容性形式。 7.行为是在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行动等外在表现。 8.行为的特征有起因性、自主性、目的性、可塑性。 9.思想与行为的关系:思想与行为的一般关系是:a思想支配行为。人的绝大 多数行为都是由思想所支配的,思想是行为的先导;b行为反映思想。人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的思想。因此往往通过分析行为而了解产生该行为的思想动机;c行为对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反作用。 思想与行为之间复杂关系:第一,思想正确,行为正确;第二,思想正确,行为不正确;(好心办坏事)第三,思想不正确,行为正确;(歪打正着、虚假行为)第四,思想不正确,导致行为错误。思想与行为之间的这些复杂关系,要求我们必须对人们行为的思想动机与思想指导下的行为效果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 10.思想向行为转化的条件(影响思想向行为转化的因素):(一)外部条件(外 因)如社会风气、社会舆论、先前行为的效果(二)内部条件(内因)思想观念的内化程度、非理性因素(需要、动机、情感等)

如何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如何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法政学院 11思政1班芷芊 2011644112 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总的来看,我国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是好的。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中国中学生精神世界的主流。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新时期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也存在不少问题。中学生较之小学生来说,思想和心理都更成熟了,也是三观世界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充分利用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一)、作为学生,学校是学生的生活的主要场所,而在学校里,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而其中的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容和教育目标,使政治课堂成为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政治课堂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要用各种系统的、科学的教育容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的使命。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就要求了老师要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在课堂上做好学生引路人的工作。有句话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显得枯燥无趣,而毫无兴趣的东西学生不爱听,容易走神,没有激情学习。所以利用课堂,激发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兴趣很关键。要激发学生对思政教育课的兴趣,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从学生感兴趣的容、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把生活融入课堂,把课堂融入生活,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从中获得感受和体验。例如上一节初中的政治课,教材要求学生欣赏几幅字画,其中有一幅是板桥的”丝竹图”,许多学生说不懂国画,谈不出体会,课堂上出现了冷场。这时候就需要老师改变思路,不再要求学生谈体会,而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他们最熟悉的竹子入手来引导他们打开思路。老师让同学们由竹子所想到什么来发言,要求学生由竹子展开多角度、多方面的想象。由于学生熟悉竹子,所以很快就进入了情境,发言就变得踊跃。比如有的学生说“竹子的外形没有牡丹那么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与普通规律一样有着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特点.目前学术界关于思想政 治教育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的划分提法各不相同,其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体规律的研究已比较全面,具体可概括为适应超越率、双向互动率、要素协同率和人格塑造率.学术界对于基本规律的研究还不成熟,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应包括社会制约和心理制约率.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它是一个由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组成的多侧面、多层次的体系。 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关于这一规律,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界有许多不同的表述,本书试作如下表述: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要求以及品德状况,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以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去影响受教育者,不断解决其思想品德水平与社会品德规范要求之间的矛盾,使其思想品德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并不断提高到新水平。 这一规律可以简述为:教育活动既要适应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又要超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现状,体现社会思想品德要求。我们可将其称为“适应超越规律”。由于这一规律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运动的发展趋势,因而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适应超越规律是适应与超越的辩证统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活动显然要受到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状况的制约,因而教育内容、方法等应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实际状况相适应,只有这样,教育影响才能真正作用于受教育者,促进其思想品德逐渐升华。反之,思想政治教育就有可能脱离实际,起不到它应起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又具有提高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水平的职能,因而教育要求又应有一定的超越性,应指明受教育者努力的方向,只有这样,教育活动才能满足受教育者精神世界长远发展的需要,推动其思想品德朝社会要求的方向不断发展。由此可见,教育活动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相互作用,辩证统一,共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地不断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具体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许多具体矛盾,因此也就存在着许多具体规律。 本书各章所论述的问题,都是某一层次,某一侧面的规律性的问题,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更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集中表现。这里仅就几个具有全局意义的具体规律作一些阐述。 (1)双向互动规律。即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与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辩证统一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双向活动过程。一方面,教育者是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的表达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组织者,也是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积极性的激发者,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影响,而是发挥着主体作用。受教育者是能动地践行思想品德规范并影响教育者及其教育活动的主体,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

[思想政治]谈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谈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坚实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完成其目标的前提则是马克思主义方法。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我们必须以达到根本理论、实践方法和指导思想的科学化目标为前提。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加高效地完成其孕育国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诉求。其意识形态属性和其本身之间是目的与途径的联系而不是互相排斥的。 科学化/教育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在改革开放的步伐中逐渐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学科。在当今严峻复杂的世界形式、思潮文化不断涌现、我国传统文化遭遇西方别有用心的人西化的背景下,将学科的发展科学化,是现实需求的必然抉择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诉求。 一、正确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基本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其指导思想为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贯彻基本“科学”认知的本质要求,为达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目的,而对其在科学探究、系统理论构建、运用实践等发面进行科学的实效性的规划、发展和完善。“它在扬弃经验化的同时保留经验于自身;在明确自身与政治性的区别的同时,保持与政治性的统一;在借用标 准化和精确化的同时,仍然体现人性化和人文关怀;在尊重规律和实现专业化的同时, 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1] 目前,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基本发展想法与方向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对象的独立性、科学化的方法论、将研究的范畴体系化、借鉴并利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技术等来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基础、建设和发展。这些努力和研究使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道路得到进一步拓宽。但限于当前研究视野较窄,研究以及考察的不足,因此影响到了其科学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科学化 (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普遍的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活动与现象,因此它不能变成科学的盲区。人类的科学研究与探索的范围与对象已扩展和延伸到了普通人无法想象的领域。科研人员的工作不仅是研究自然界,还要研究人类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中一项基本的教育实践活动普遍存在。针对如此广阔的社会活动领域,科学不能熟视无睹。思想政治教育因其特立独行的领域与活动,完全有理由发展成科学的研究对象。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已积累丰富的经验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为其实现科学化作了充足的准备。社会的每个政治团体、宣传集团或是阶级都有适当的教育与宣传经验积累。无论是

试论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主导性与前沿性_郑永廷

*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项目号:10JZDMG030)的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1-12- 07 [ 作者简介]郑永廷,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山大学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试论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 主导性与前沿性 * 郑永廷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上海200433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建设;主导性;前沿性[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主导性,是指学科建设的指导理论、主要目标、建设重点的主导地位和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挥主导作用的特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前沿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理论与实际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主导性指导,规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前沿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前沿性蕴涵,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主导性。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2)02-0031-07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创立到现在, 经过20多年的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与实效性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既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研究。在开展学科建设,推进学科发展的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主导性和前沿性。 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主导性 所谓主导,是指主要的并且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主导性,是指学科建设的指导理论、主要目标、建设重点的主导地位和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挥主导作用的特性。学科建设主导是学科建设的中心与主体,是相对于学科边缘与辅助而言的。 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主导性内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主导性内涵十分丰富。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定位,决定其性质、功能和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 中国气派的学科。这个学科所研究的思想政治教育,覆盖着我国全部领域、全体人员,发挥着引导方向、思想保证、以理服人、科学育人的功能。 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只有坚持马克

思想政治教育题

简答题 1、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为什么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2、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有什么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形成正确思想行为的科学,它以人的思想行为形成变化的规律,以及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向实践活动,它以人为作用对象,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主要帮助人们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这项活动由来已久. 思想政治教育学则是一门科学,它以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实践活动为客体,其目的在于科学的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各种现象,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主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4、思想政治教育学有哪些基本范畴? 5、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这一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什么启示? 6、思想与行为的关系如何?这一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什么启示? 7、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关系如何?这一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什么启示? 8、内化与外化的关系如何?这一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什么启示? 9、教育与管理的关系如何?这一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什么启示? 1、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 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就是对本门科学所研究的特殊对象的普遍本质联系的反映和概括。有以下基本范畴。 1、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社会是揭示人的本质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重要范畴。个人是历史的具有社会性的个体;社会则是以共同给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人类生活共同体。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社会也总是人的社会,由无数个个体所组成,离开了人,社会也就不复存在。个人与社会的有着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关系,在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时,不仅要看到个人与个人行为,而且要看到个人及个人行为的背景,即一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在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仅要注意到教育的影响作用,还要注意到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所造成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要形成和谐而有秩序的社会生活以及良好的社会关系,就必须重视个人的社会化,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可见,个人与社会这一对范畴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2、思想与行为:思想和行为就是揭示人的思想活动和行为表现相互关系的范畴。思想指制约人的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既包括部分理性认识,又包括感性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成分。行为则是在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活动等外在表现。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支配和改变行为。行为表现思想,又通过效果检验思想。两者之间在很多时候是一致或基本一致的,因而

[思想政治]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政治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对公民进行科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必然要求,也是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今发展飞速的时代下保持积极形象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提升而提升的,是随着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深入而逐渐实现过程。首先我们要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然后具体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含义,最后探讨在当今社会有哪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可行途径。 1.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必要性 自党的十四大召开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变得越来越好。改革开放的春风不仅送来了经济上的回暖,也让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有了一个展示平台。但是,依旧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如此之高,功能如此之大,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影响如此之深,从而造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误解、排斥等不科学的认识。 1.1 歪曲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动摇对党的信念 我国把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为凝聚民族,指引方向,激发动力的首要方针。而在当前世界复杂多变的局面中,有些人无法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定位,而歪曲地怀疑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抱以消极的心态,对党的信念开始动摇,错误地看待我国的社会变革。这些人不认可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自然不会积极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2 把思想政治教育冠以现实主义的帽子,否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培育精神文明的学科,属于文化层次的产物,不会直接产生物质财富。许多人看不到切实的物质产物,就否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这是十分庸俗的功利主义行为,将思想政治教育扣上现实主义的帽子,轻视冷落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所有意识形态学科的贬低。学生中的功课实用论也属于功利主义,很多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全是理论知识,没有实践性可言,也与自己的生活相差甚远,因此对这一门学科提不起兴趣。这是由于学生心智不成熟,涉世不深所造成的。老师必须担起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一方面,尽力提起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兴趣;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把对思想政治的理解提升到引导民族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工具这一层面上来。 1.3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缺乏科学的认识 由于看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价值,很多人无法重视这一学科,将其看作是一种强制性的思想教育与政治教化,把它排除在科学范围外。所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摆在显要的位置,树立科学的思想政治价值观,让人们看到这一学科的科学性,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 2. 政治思想教育科学化的基本含义

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其对策

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中学生的思想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冲击和挑战,由于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观念等问题滞后形势的发展,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 种种问题。本文就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意义、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 一、当代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我们即将跨入21世纪,回首过去的20世纪,在党的领导下,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曾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刻苦学习,奋发成才,走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前列,为新中国的诞生、建设作出了贡献。而今,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下世纪我国的战略目标,那就是到下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中等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那时,中华民族将实现伟大复兴。但是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奋力拼搏,共同努力。现在的青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将成为开创21世纪大业的主力军。这一代青少年整体素质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下世纪我国国民总体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下世纪的中国能否牢牢发展的主动权,而且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能否实现。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承载着庄严的使用,为使新时期的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不负重托,需要我们审时度势,分析新形势,研究新情况。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发展,当前青少年成长的外部环境和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我国即将加入WTO,我们同世界各国间的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将更加广泛、深入。这为我们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和优秀文化成果,集中精神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西化”、“分化”之心不死,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在大量进入我国的书刊、影视、电子游戏、电脑软件等精神文化产品中,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宣传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同我们争夺青少年一代;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生活呈现“四个多样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当前整个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这一系列的变化逐步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诱发了社会上的拜金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腐朽思想,社会上还出现了黄赌毒、腐败、非法宗教活动、封建学信活动等社会丑恶现象。这些,都直接、间接地影响、干扰着青少年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再一方面,当今时代,高新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传播思想文化的新载体和开展舆论斗争的新舞台,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互联网是开放的,网上信息诚杂多样,即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同时,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这些错误的不良的思想观念以网络为载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难于控制的特点,对青少年影响极大,也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复杂的环境和新的形势面前,我们只有努力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大力探索新路子,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保证我们的年轻一代健康茁壮成长。 二、当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1.教育观念陈旧 一定程度上存在教育观念陈旧,一些家长、老师存在偏面的成才观、价值观,没能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用学习成绩以偏盖全,忽视甚至抵制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是阻碍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是很多人的思想当中,思想政治教育常常被看成是一种说教,在很多地方,政治思想教育也往往仅仅留于形式,照本宣科。所以,一提到思想政治教育,很多人就立刻把它和“枯燥”二字联系起来,这使得在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难度。是现在的学生思想非常活跃、独立意识很强,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他们对于那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很容易接受,但对于事物的好坏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