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人“和”社会人“

”经济人“和”社会人“
”经济人“和”社会人“

讨论题二

结合实例谈谈人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

案例1:一朋友被一家公司高薪聘为高管人员。上岗之初,他到门店熟悉情况,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找到了理想的单位。没想到,正式到岗一个月后,他便炒了老板。询问原因,他说公司环境太差,说话要轻声细语,不能过大,打电话更要压低嗓音,生怕打忧别人,气氛紧张。只要走进办公室,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精神压抑感。他说,这种环境,给我再高的收入也不能再呆下去了。

案例2:斯特松公司是美国最老的制帽厂之一,1987年时公司的情况非常糟糕:产量低、品质差、劳资关系极度紧张。此时,当地的一位管理顾问薛尔曼应聘进厂调查。他的调查结果显示:员工们对管理层、工会缺乏信任,员工彼此间也如此。公司内的沟通渠道全然堵塞,员工们对基层领班更是极度不满,其中包含了偏激作风、言语辱骂、不关心员工的情绪等问题。通过倾听员工的心声,认清问题所在,薛尔曼开始实施一套全面的沟通措施,加上有所觉悟的管理层的支持,竟在4个月内,不但员工憎恨责难的心态瓦解,同时他们也开始展现出团队精神,生产能力也有提高。感恩节前夕,薛尔曼和公司的最高主管亲手赠送火鸡给全体员工,隔天收到员工回赠的像一张报纸那么大的签名谢卡,上面写着:谢谢把我们当人看。

案例分析

有知识有能力只能是个“人材”,从“人材”到成为“人才”的过程,就是表现才能、释放潜能的过程。“人材”潜能发挥,需要一定环境条件的刺激,员工只有在好心情、高情绪下才能有较大的产出,而这个好心情、高情绪是建立在宽松的环境之上。员工跳槽不仅仅是为了钱,他们需要有尊重、安全、情感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企业文化、领导人的素质、环境宽松对员工的去留起决定作用。

我们讨论后认为根据企业员工生活水平、工作岗位由低到高的变化以及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企业员工也是由经济人向社会人转化的。简单地说就是生活水平越高的人当中社会人的所占比例越大;处于基层的一线员工中更多的是经济人,而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中经济人逐渐减少,社会人逐渐增多。

经济人与社会人根据生活水平的高低分部情况如图1-1所示:

图1-1

经济人与社会人在一个企业中的分部如图1-2所示:

图1-2

(一)下面我们对观点进行说明

(1)只有在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我们才有机会成为社会人

经济人的假设,管理学家们认为 应如下管理措施: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完成生产任务,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人的感情和愿望漠不关心;订立严格的工作规范,加强法规管制;强调以物质手段激励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在当时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工人远远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情况下,“经济人”的假设是有道理的。 特别对高管层的白领人来说,当物质达到一定标准时,他的追求就会转向,会从物质的追求转为精神的追求。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员工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他们需要有尊重、安全、情感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来自我实现,当感觉环境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时,才有

高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社会人

经济人

基层管理者 经

人减

少,

社会

人增

资本提出辞职。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观点也能证明这一点: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

(2)经济人与社会人在工作岗位方面的变化

工作使我们有了事业,同时也提供了我们成就事业的机会。没有工作,便不可能有事业。一个人只有将工作当作事业,才会倾注自己全部的热情,才会不惜付出,才有可能取得事业的成功。愿意把工作当做事业的人肯定是一个社会人。工作中,我们认真、努力,取得了成绩,为社会谋了利,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我们成为不可缺少的人,社会需要我们,他人需要我们,我们自身价值得到了提高,我们的才华也得到了承认。

基层员工所面临的工作环境很简单,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也主要机械简单的;而高层次领导则不同,他们所处的环境更加复杂,工作方面考虑的因素也越来越多,所以对高层次领导来说,选择这份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工资更多的是自我实现。

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在创造行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经济人”假设条件下建立起来的管理理论面领着挑战。许多老板从实践中明白过来,人才有用不好用,奴才好用没有用,为了留住人,留好人,应更多地运用个人的魅力,光靠财务因素是不够的。

(二)变化趋势分析

(1)随着社会、教育和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经济人将向社会人转化。

一般社会个体总是在追求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个人价值是指自然人个体目标的实现,个体个人价值的实现过程实质上就是个体对自身的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马斯洛需要理论中的前三种需要)的满足过程,反映为个体“经济人”的角色。社会价值是指个体行为得到社会认同的程度,这一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个体对受人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需要理论中后两种需要)的满足过程,反映了个体“社会人”角色。一般社会个体首先是“经济人”,去满足生存的需要, 同时也是“社会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其行为要对社会负责,并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同。由此看来,员工“经济人”这一表层角色统一于“社会人”这一本质角色中,一旦员工演好了“社会人”这一角色,实现了个人价值,“经济人”这一角色也能较好地实现了。

(2)转化的必要性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型员工增加推动了经济人向社会人的变化

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在创造行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经济人”假设条件下建立起来的管理理论面领着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一个显著特征是,知识型员工的数量占全体员工比例不断上升。知识型员工一般更注重个人的成长、组织对其的尊重,不再拘泥于企业的丰厚待遇,而更加重视企业管理中的人文行为。基于此,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融入更多的人性成分,尊重人格,关心员工的生活和工作,或提供一种自主的、利于个人发展的工作环境。

为此企业首先要具有“社会人”意识,在管理理念上走出单纯“经济人”的泥潭。企业日常管

理中不当的管理行为势必导致员工对企业不信任,甚至会引起员工的过激行为。

2自然环境问题的加剧也要求企业向社会人转化,企业向社会人的转化推动员工向社会人的转化

所谓企业“经济人”是指企业在物质层面上为投资者创造最大经济利润,实现其作为经济实体的企业经济价值时所充当的角色。企业“社会人”是指企业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和稳定作出一定贡献,得到社会认同,实现其作为社会实体的社会价值时所充当的角色。现代社会的消费者要求企业实现由“经济人”向“社会人”角色的转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也就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商品的评价标准不仅仅停留在物廉价美上,人们越来越看重的是品牌。品牌并不是简单的famous brand,商品本身的质量、服务质量包含着丰富的外延: 产品背后的文化底蕴、品牌背后的企业行为、企业对社会表现出的责任感。企业这样的变化也是需要员工努力的。因此,企业向“社会人”的转化必将推动员工向“社会人”的转化。

3、企业想要长久生存就应该把员工当做社会人看待

企业的长久生存要求企业注重对员工“经济人”向“社会人”角色的转变。我国的企业寿命不长是一个普遍现象,也是个现实难题。造成企业寿命短的直接原因是企业自身的短期行为: 只注重眼前利益,不考虑人才战略,唯经济而生产,唯经济而管理,将经济效益作为评价员工任何行为的直接、唯一的指标。以企业对员工的职业培训为例,企业经营者们虽已意识到人才对企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做出有关员工培训决策时却往往受到“经济人”角色的束缚,不敢承担培训人员可能流失的风险,要么取消培训,要么培训了也只是流于形式。但只要稍微转变一下思维方式,把培训的问题置于员工“社会人”的前提之下,那么员工在看到发展前景以及个人上升空间的情况下也会在本公司尽职尽责。

4、没有情感无从管理

曾国藩常说驭人之策:情感第一,利益第二,约束第三。作为管理者要舍得在感情上作些投资,力求做到关心人、理解人。关心人是指要从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出发,既关心人的生活与工作,又关心人的成长进步,自我实现,使员工感到你是时刻关注他的,从而更加忠诚地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工作。理解人是指了解人和熟悉人,管理者不仅要了解一般人的行为模式,还应根据这个模式对每个人进行研究,其关键在于沟通感情,善于发现部属的特长和技能,了解他们的真正价值所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把各人安排到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岗位上去。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托马斯?彼得斯曾大声疾呼:你怎么能一边歧视和贬低员工,一边又期待他们去关心质量和不断提高产品品质!他建议把能激发工作激情当成一个领导人的“硬素质”。晋升这样的人:他们在没当领导之前,能在他们的同事中激发工作热情,当了领导后,在他们的下属中,甚至是在其他部门的同级人员中,激发热情、热心与积极性。

5、“社会人”假设的缺点

①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总和的观点相对立的。

②否认了人的主人翁精神,否认了人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与责任心。

③反对工人参与管理,否认工人在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其人性观是完全错误的。

最后,我们来分享一个知名企业TCL员工管理的《十二大工作信条》:

第一条坦诚相待公平竞争

第二条工作就是我的事业

第三条才华在工作中闪光

第四条对工作负责是我的天职

第五条下级服从上级

第六条低效率等于出差错

第七条尊重员工、尊重供应商、尊重顾客

第八条品质是制造出来的

第九条对下属要多问、多说、多教

第十条个人利益服从公司利益

第十一条每个人的服务对象都是客户

第十二条每个部门视自己的工作为产品

根据这十二条工作信条我们可以看到有一半的信条是关于人性管理的,可见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员工作为社会人的角色。只有管理者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和自我实现,增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的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方式。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状态,具有复杂的心理功能,也是人们意识活动的重要动力之一。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就会产生满意、愉快、欢乐等情感,反之,就会产生忧郁、沮丧等消极情感。

综上所诉,我们认为当代企业员工随着生活水平和岗位的提升,经济人开始向社会人转化,这种转化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文明社会的一个标志。

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模板9篇

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模板9篇 Research Report Templat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 t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模板9篇 前言:工作报告是指党的机关、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按照有关规定,定期或不定期地向上级机关或法定对象汇报工作,汇报的内容包括近一段的工作情况和下一段工作部署。本文档根据工作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范本 2、篇章2: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例文(通用版) 3、篇章3: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标准版 4、篇章4: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5、篇章5: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模板 6、篇章6: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样本标准版 7、篇章7: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范本标准版 8、篇章8: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最新版) 9、篇章9: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例文(基础版) 篇章1: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范本 一、基本概况

东坪村地处开县大德镇东南角,东与宝安村相邻,南与九岭村接壤,西与磨梁村相邻,北与双龙村相邻,海拔在600米至 xx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26.83 万元,农业总产值300.69万元。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收入,人均纯收入3486元。该村现有乡道公路35.72公里。现有党员46人,建党支部个、党总支部个。 二、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总的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二是人畜饮水困难。三是离镇中心太远,路也尚未修好,多数道路晴通雨阻。四是生产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增收难度大。五是缺少企业支撑,村级集体经济脆弱。 经调查分析认为,产生上述主要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该村属一面坡地形,水源贫乏,限量蓄水。二是该村山高坡陡,道路维修任务重,资金欠缺。三是该村产业结构单一,以传统的粮食、生猪等产业为主,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经营,受市场调节因素影响大,附加值低。四是多数村民接受教育少,文化、专业技术知识欠缺,受传统观念影响较重,思想不解放,接受新鲜事物慢,多数外出务工从事重体力活,就业难度大,收入较低,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

第一讲经济人理论【共10页】

第一讲经济人理论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西方经济学专题研究 一、授课方式采取专题讲授并结合课堂讨论。对专题内容所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和专门知识进行概括、归纳总结。介绍最新研究进展或争论的焦点;进行比较和评论,提出问题供进一步研究。无固定教材,但介绍较权威的参考文献。 二、学习方式课堂听讲结合讨论,适当做笔记;课后查找文献,专题研究。 三、考试内容及方式 1、课堂测验; 2、结合学习内容撰写专题论文(2000字以上)。成绩分布:课堂测验:20%;专题论文:60%;出勤及课堂表现:20% 四、授课内容(依情况或有变更) 1、“经济人”理论 2、供求理论 3、垄断竞争理论 4、经济制度与激励 5、福利国家理论 6、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 7、经济增长理论8 、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9、就业(失业)理论10、国际经济(贸易)与内外均衡 第一讲经济人理论主要内容: 一、“经济人”思想的形成过程 二、西方经济学界关于“经济人”假说的争论 三、我国理论界关于“经济人”假说的争论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人”范式主要参考文献 1、杨春学著:《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2 、陶一桃,蔡增正主编:《西方经济学的问题演进》,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3、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1版。 4、林毅夫:《论经济学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xx年版。 5 、程恩富:《新“经济人”论:海派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载《教学与研究》200 3、116 、杨春学:《经济人的“再生”:对一种新综合的探讨与辩护》《经济研究》xx年11期。 一、经济人思想的形成过程 1、“经济人”的界定作为经济人的含义或思想,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命题: 第一个命题是“自利”,亦即追求自身利益是驱策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

尊严议论文

尊严议论文 中国自古以来就把尊严看得比生命更重要,接下来,XX为大家整理的是尊严议论文,欢迎阅读。【尊严议论文一】在现代社会,往往有很多不合理的事情,我将它称之为漏洞,何为漏洞,就是生活中的弱点和缺陷。我们往往都说:“人格尊严是一个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但并非如此,这些容易被忽视或被忽略的事物,往往在我们心灵造成无尽的伤害,这种无尽的伤害,我也将其称之为“扶不起的人格尊严”。 尽管我处于一个多好的环境,外围的事物对我来说还是影响很大。校园,知识的海洋,一个能让我成为人才的地方,或许它是美好的宁静的,但校园也让我感叹和悲伤。听闻“广西梧州一初中近日发生“暴力剪发”事件:一名副校长将几十名长发男生集合到校内的空地上,并广播让其他师生前来围观他对部分长发男生强行理发”。这件事情的发生在学生们看来,这种行为简直就是惨无人道、伤天害理。但以学校来说的话就是:“学校认为学生应遵循《中学生守则》,规定中学生不能留长发”,学校的这种认为是合理的也是符合节章的。但其在方式和方法上没有做的很好,如果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学校已经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再者,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讲,这种惩戒式的剪发行为,小则可能给违纪学生烙下羞辱阴影,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则可能会酿成苦果,原本有理的事情显得失礼又失节。学校与家

长怎样在管理、教育的同时,也应该顾及学生的尊严与人格,还有就是教育的同时,应该注意方式方法,要多以说服教育为主。应让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不要让人格尊严扶不起来。 从家长的思想上来说:“我们的头发很长,给我们的代称都是长毛这些”。父母是不会想让自己的孩子当长发的,导致父母逼着我们去理发店。在理发店洗着滚烫的洗头水,不锋利的理发工具扯的头皮生痛,还有众人异样的目光,在那时是感觉挺痛苦的,尽管这样,也并没有给谁留下心里阴影,让我们终生不去理发吧?让我们抬不起头见人吧?别把我们想的太脆弱,或许我们还会在父母从裤兜伸出抖动着的手指指着我们说:“还不去剪头发”,在他们说这句话之前就去了理发店,但也并不代表不会继续留长头发。学生是未成年人,是弱者,我们一切所作所为,学校都应该给予一定的包容,但是这不是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的理由。如果说学校没有规章制度,校长把我们的头发剪了,是校长的错误,学校有学校的制度,学生不去遵守,学校就有权利给予纠正。学校行为是合理的,但缺乏灵活多变的方法,尤其做为学校的管理阶层更应该给广大教师做表率。校长的方法简单,行为粗暴。在伤害学生尊严的同时,还在学生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痕。尊重学生人格,别让人格尊严扶不起来。 我认为遵守学校规则是合理的。但在“暴力剪发”这件事情上是从合理的角度出发,但是在过程已经发生曲折性的变化,因为它的性质已经改变了,缺少了灵活和变通,尽管是这样,我也

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查报告

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查报告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管理学院制 开县林业局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标:开县林业局经济的发展 调查时间:2013年7月18日 调查对象:开县林业局对雪宝山林区整体发展和变化 调查方式:普遍调查、个案调查访问调查等方式 我的家乡位于重庆市地区的一个小县城——开县林业局。时隔半年回到家乡让我再次深切感受到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回首近几年来,做为一个偏僻县城里的林业企业,经历了“两危”的困扰,经历了产量大幅度调减的压力,经历了实施“天保工程”推进战略转移的艰辛与阵痛,最终,我们看到了成功与发展的希望。正是由于有了这样丰富曲折的经历,开县林业局党委干部班子选择了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定位和思路,使开县找到了自我,找到了出路,实现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这些成绩是经过全局同志不懈努力奋斗得来的,更是与局机关党委同志们的付出密不可分。面对家乡这样大跨跃式的发展,不禁令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于是利用亲戚工作单位的方便机会,我在暑假期间以访谈的形式在开县林业局局机关大楼采访了开县林业局局长先生,并作了相关资料,报刊的查阅以及相关咨询,总结了开县林业局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和任务,并在局党委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中总结出诸多经验,为促进开县林业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简单化建议。仅以此篇理论性调查报告为家乡经济建设提供参考,为早日实现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开县林业局目前的森林资源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森林资源现状

开县林业局南部的雪宝山林区,是国家重点林区之一,总面积19.47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6.7万公顷,开县林业局建局时总面积21万余公顷,后来因为诸多原因将林地划给了地方2万余公顷。全局的森林覆盖率数值虽然很高,但是有些资源结构和质量中存在以下问题。 1.林龄结构不合理 幼龄林占11%,中熟林有所上升,近熟林或成熟林由1997年的37%下降到2003年的30%,过熟林由1997年的14%下降到2003年的5%,可供采伐利用的只占35%。学过林学的都知道,我们林木蓄积量虽然下降的不快,但是林龄结构日趋不合理,就是说可供采伐的资源越来越少。 2.森林资源质量下降 由于林龄结构不合理,导致中幼龄林、近熟林成为采伐的主要对象,使森林资源负担过重,大树没有伐小树,木材质量严重下降。 3.优良树种比率偏低 红松、柞木、曲柳等一些珍贵树种比重不足,红松占7.9%,柞木占10.8%,曲柳仅占2.5%,这三大树种仅占蓄积的21.2%。 4.部分林场可采资源已近枯竭 局长强调这种状况绝对不是危言耸听,不信可以到两江、光明、春雷、二道林场去看一看,再想找主伐施业区已经很困难了。两江林场4万多公顷的面积,出点原条很困难;二道林场一年到头只能生产出几千米木头,想多安排一点职工就业很难;春雷林场基本上停产,很困难,这就是目前我们的资源现状。 5.可采资源面积逐年减小 实施“天保工程”以后,木材采伐量大幅度调减,经过“两类三划分”,国家把我们19万公顷的经营面积划成了商品林区、重点公益林区、一般公益林区,商品林区允许采伐作业,重点公益林区不允许

论自我社会化

论自我社会化 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他的智力、心理、行为才能得到正常发展。如果离开了人所特有的社会生活条件,处于某种动物生活环境中,那只能发展到动物那样的水平,永远达不到人的智力水平,产生不了人的情感。一个人从一无所知的婴儿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才,需要一个较长时期,在此期间,他要学习社会最基本的知识、技能,掌握社会的各种必要的规范,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而社会也会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千方百计地对个人施加影响,使其符合社会的需要。首先让我们了解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socialization)社会化是指一种全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发展出一种人类的人格且学习成为一位社会行动者。因此社会化可以从两个不同的分析角度来观察:我们可能强调人格发展当他在孩童时期的成熟以及成年生活的全部,或者是我们可能强调对于参与组织化的社会生活的各种必要技能的学习过程。社会化的过程,无论是在他的「人格型塑」或者是「社会学习」的面向上,经常被想像为主要发生在孩童时期,但是这是一种粗略的过度简化。当然孩童时期,以及特别是最初几年,乃是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一个特别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头,个人获得了基本人格特质,以及学习到许多重要的互动的技巧-最重要的一个就是语言。虽然如此,社会化的过程从未在青少年时期结束,而是相当持续地在个人整个生命历程里头开展。我们的人格是持续地发展及改变,且无论何时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社会关系或组织里头,我们必须学习适当的互动类型及文化理念。 初始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家庭是儿童生活成长的基地,是个人进行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行为方式,是儿童社会化的直接模式,正像人们所说的,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初始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继续社会化指成年人经过基本社会化之后,为了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继续学习社会文化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程。继续社会化表明人的社会化即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塑贯穿人的一生。继早期社会化之后的成年人的社会化,一个人经过童年与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基本上掌握了作为社会一般成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但是,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中,青年人步入成年之后,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必须继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与规范,参与新的生活。在现代社会中,既是一个学习和接受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逆向社会化,也叫反向社会化,它同一般的长辈向晚辈施教的正向社会化是相对,是晚辈对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的社会化过程。所谓“反向社会化”是指年青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年长的一代;或者说是传统的受教育者对施教者反回去稍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变化知识。反向社会化的实质是由于各种电子媒介技术对于社会各个方面,特别是信息传播方面的巨大影响和干涉使得接受新事物能力较高的年青人比起接受新事物能力较低的老一代更能够对社会新变化、新知识做出反应和接触。 从自身来看,当我初到人世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父母,第一个接触到的环境是家庭。家庭是我生活成长的基地,是我进行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行为方式,是我社会化的直接模式,正像人们所说的,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在影响人的社会化的全部因素中,毫无疑问,家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因为我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最长,从我接受教育的顺序来看,也是首先接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然后才是幼儿园、学校的影响。从我身上可以看出我父母的品格。而我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可

论社会道德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论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和谐与冲突关系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他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法律同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基于经济基础,道德与法律既有和谐又有冲突。 道德与法律存在和谐点,法律与道德既交叉又渗透。一是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具有同一属性而相互联系,二是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调控范围有所重叠而相互包容。一般来说,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所培养和倡导的行为。反言之,许多道德观念也体现在法律之中,许多道德问题也是可以诉求法律解决的问题。不过,从规范作用的范围来看,法律与道德对人们行为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前者一般只能规定最起码的行为要求,而后者可以解决人们精神生活和社会行为中更高层次的问题。例如,道德可以要求人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而法律只能规定人们不许损人利己。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还表现在内容上的趋同。最早的法律是由道德演化而来,现在,法律与道德相互独立,但法律仍然以道德为基础,法律将道德规范转变为法律规范,把积极的道德标准规定为法律应遵循的准则。如,爱国守法、尊重他人等基本道德规范也已被写入法律。但是,法律的内容与道德又不完全相同。道德所包含的内容更加细致、更加高尚,而法律所包含的内容则更具有原则性,若要法律包含道德的所有内容显然是不可取的。 人类的法律发展史告诉我们,从法律的产生到法治的实现就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进的过程。道德与法律互有分工合作,建设法治社会应注重道德和法律规范并举,而不能有所偏废。 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他们固然有许多相同点,但毕竟二者性质不同,受民族历史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与法律亦存在强烈的价值冲突。有时虽出于自身的良心道德,却做出了违反法律的事情。当下引起诸多争论的“人肉搜索”就是道德与法律的冲突结点。公交车上不让座的行为固然违背了传统的尊老爱幼的社会道德,但将当事人放之网络上,引起网民的风言风语甚至“人肉搜索”当事人,则确确实实违反了法律上关于隐私权的保护。网民或许只是出于自身的社会公德心,但却也在不知不觉中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及名誉。诸如此类,由于道德的狭隘性以及在社会中道德与法律的尚未完全相融,

社会调查与方法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复习大纲 (请和本学期大纲对照,答案供参考) 第一章导论 1.联系实际举例说明社会研究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答:社会现象的复杂性\人的特殊性\研究的干扰性\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保持客观的困难性 2.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由哪几个部分构成?P10不同的方法沦、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P20 3.找几篇发表在《社会学研究》或相关社会科学学术刊物上的社会研究报告进行阅读,看看它们分别采取的是哪种社会研究方式,所用的具体资料收集方法是什么。 答: 4.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人文主义方法论的主要特点又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的方法论主张? 答: 5.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存在哪些主要的差别?P43-44如何理解二者之间不存在好坏优劣之分?请说明理由。P45 6、陈述社会研究的一般程序,画出这一过程及其主要内容。 答:1、选择问题阶段:选择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起点,是整个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它的意义 在于确定研究的目标和方向。该阶段的主要任务一是选取研究主题,二是形成研究问题。 2、研究设计阶段:它是为实现研究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所谓道路选择是指为 达到研究便道而进行的设计工作,它涉及研究的思路、策略、方式、方法以及具体的技术工具。所谓工具准备:主要是指对研究所依赖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如问卷、量表、实验手段等准备。 3、研究的实施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任务:具体贯彻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研 究设计中间确定的发生、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 4、资料分析阶段:主要任务是,对研究所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 计和分析。 5、得出结果阶段:主要任务是,撰写研究报告,评估研究质量,交流与解释研究成果。

社会人和经济人的区别

社会人和经济人的区别 (一)"经济人"的概念 "经济人"意思为理性经济人,也可称"实利人"。这是古典管理理论对人的看法,即把人当作"经济动物"来看待,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目的只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二)"经济人"假设的依据 "经济人"的假设,起源于享受主义哲学和英国经济学业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亚当·斯密认为:人的本性是懒惰的,必须加以鞭策;人的行为动机源于经济和权力维持员工的效力和服从。 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在他的《企业中的人性方面》(1960)-书中,提出了两种对立的管理理论:X理论和Y理论。麦氏主张Y理论,反对X理论。而X理论就是对"经济人"假设的概括。X理论的基本观点如下:①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都尽可能逃避工作。②多数人都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而心甘情愿受别人的指导。③多数人的个人目标都是与组织目标相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近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④多数人干工作都是为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因此,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努力工作。⑤人大致可分为两类,多数人都是符合于上述设想的人,另一类是能够自己鼓励自己,能够克制感情冲动的人,这些人应负起管理的责任。 (三)"经济人"假设内含的管理策略 根据"经济人"的假设而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管理工作重点在于提高生产率、完成生产任务,而对于人的感情和道义上应负的责任,则是无关紧要的。简单地说,就是重视完成任务,而不考虑人的情感、需要、动机、人际交往等社会心理因素。从这种观点来看,管理就是计划、组织、经营、指导、监督。这种管理方式叫做任务管理。 2、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工人群众无关。工人的主要任务是听从管理者的指挥,后勤部拼命干活。 3、在奖励制度方面,主要是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生产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即:"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 泰勒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泰勒主张把管理者与生产工人严格分开,反对工人参加企业管理。他写道:"一切计划工作,在旧制度下都是由劳动者来做的,它是凭个人经验办事的结果;在新制度下则绝对必须由管理部门按照科学规律来做,这是因为,即使劳动者熟悉工作进展情况并善于利用科学资料,要一个人在机器旁劳动,同时又在办公桌上工作,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显然,在多数情况下,需要有一类人先去制定计划,另一类完全不同的人去实施计划"。 泰勒所提倡的"时间--动作"分析,虽然有其科学性的一面,但其基本出发点是考虑如何提高生产率,而不考虑工人的思想感情。他认为,如果工人能按照他所设计的标准动作进行工作,工作效率就会提高。 (四)对"经济人"假设的评价 "经济人"假设及其相应的X理论曾风行于20世纪初到30年代的欧美企业管理界。这种理论改变了当时放任自流的管理状态;加强了社会上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心,促进了科学管理体制的建立。这对我国目前的管理实践,有一定借鉴作用。但"经济人"假设及X理论,也有很大局限性。

尊严的作文800字议论文

尊严的作文800字议论文 导读:篇一:尊严无价 士可杀,不可辱。中国自古以来就把尊严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为什么呢?因为尊严是一个人的人格,是国家民族的灵魂,尊严是无形的更是无价的。 尊严所价,丧失了尊严的人是不完整的人。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尊严有灵魂,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其有区别于他物的尊严,海明威说:“一个人生来,并不是要给人打败的,你尽可以杀死他,但却不能打败他。”对于有硬汉之物的海明威来说,不可战胜是他的尊严,他是不可战胜的,因为他不能丧失他的尊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曾称霸天下的西楚霸王项羽,在江边自刎而死,不肯东渡乌江,不也是为保自己的尊严吗?他认为渡江忍辱而生不是项羽该做的,那样的活,他就不是项羽,丧失了尊严不是完整的人。 尊严无价,丧失尊严的民族没有了凝聚力。 民族的尊严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力量的源泉,民族的尊严,使得人人上下一心,凝聚一团,因此,族人也会为了民族的尊严而不惜一切代价,抗偻英雄戚继光,为悍卫民族尊严,自组戚家军,一生誓与偻寇相拼,不惜落得家破人亡,抗金英雄岳飞,抵御金人,惩办内外相勾结的自族人,使民族齐心,不惜失去生命,不也是为保民族尊严,民族凝聚力吗?

尊严无价,丧失了尊严的国家将走向衰败甚至灭亡。 国家的尊严无疑比个人的尊严更重要,它是国家的灵魂,丧失了国家尊严不仅主权遭到破坏,国际地位也严重的动摇,因此维护国家尊严便是每个人的责任,林则徐虎门销烟表现的正是中国人维护国家尊严反对帝国主义侵犯的一例,太平天国英雄竭立抗帝惨遭剿灭,这是中国儿女不忍国家蒙受屈辱丧失尊严而走向衰败的壮举啊!力求收复香港、澳门,为的是维护国家尊严,洗刷历史耻辱,谋求国家发展呀。 尊严无价,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悍卫自己、民族、国家的尊严。 篇二:尊严 一个有人格和尊严之人,必定的尊重一切有尊严的人格。同样,如果你侮辱了一个人,就等于侮辱了一切人,也侮辱了你自己。 曾数次击败反法同盟,建立了不可一世的功业的拿破仑,在征服一个小国家后,在这个国家的君主面前趾搞气昂地说:“臣服于我,就能得到这世界上任何你想要的东西。”岂料那君主说道:“我只想得到你脚下的那一寸土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再小的人或事都是有尊严的,任何想践踏他人尊严的人不过是自取难堪。 再举一个大家比较常见的例子。在球场上,假如一方球员为改变局势而对对方球员大放厥词,丝毫不顾及对方的尊严。那么被攻击球员一般会有两种回应,一是热血涌上脑门,直接用拳头告诉对方他的

经济调查总结报告范文

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反映社会调查成果的一种书面报告。调查主体对特定对象进行深入考察了解的基础上,经过准确的归纳整理,科学的分析研究,进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由此形成的汇报性应用文书。 因此,调查报告与社会调查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社会调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调查与研究。调查是研究的前提,调查报告是社会调查工作的成果显示,调查报告撰写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调查工作的作用体现,我们要重视社会调查报告的写作。 第一节调查研究报告类型 根据调查研究报告的形式、性质、内容、用途、读者对象等方面的不同,可将调查报告分为各种不同类型。 一、普通社会调查报告与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 普通调查报告的对象是政府政策决策者、各类实际工作部门人员以及其他普通读者,报告内容与这些对象密切相关,主要了解和描述社会现实,解释社会实际问题,这类报告的主要作用是给各级政府决策部门以及实际工作部门提供政策建议,对社会群众有着引导的作用。 学术性调查报告的对象为专业的研究人员,报告作用主要是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提出理论假说,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调查与分析来验证和发展理论。 除了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有所不同外,普通社会调查报告与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在写作形式上也有所不同。普通社会调查报告,主要是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因此更强调对调查结果的描述与说明,更注重研究对策的写作,而且面对的对象是政策决策人以及普通大众,因此语言更加书面化,描述内容更加大众化,研究报告更多以直观形式进行说明。而学术性报告更注重的是对经济理论的深化,因此,相对而言,有着相对规范的格式,即包括问题提出、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等几部分内容,本书将在下一节详细介绍该种报告的写作手法。 二、描述性调查报告与解释性调查报告 从功能上来划分的,调查报告还可以划分为描述性调查报告与解释性调查。 描述性调查报告,顾名思义,这类报告偏向于对调查现象的描述,一般要与调查方法相结合,要求把社会现状的基本情况、基本特点在调查报告中能够详尽而且规范的反映出来。 解释性调查报告的目标主要用来解释某些现象的前因后果,该类报告一般着重事物间的逻辑关系,通过调查来揭示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一般可以结合数学上的方法来验证和得出某些结论。 一般来说,描述性调查报告主要用来弄清某些事物基本特点,对研究对象的描述要面面俱到,写作手法上要求全面性与条理性。而解释性调查报告虽然也要

人的社会化及其影响因素

论影响人现代化的社会因素 2161120035 袁安妮关键词:人社会现代化影响因素 人类为社会性动物。没有人可以孤独地生活在社会上,这就决定了每个人都要与社会发生一定的联系,就是说:每个人都要经历社会化的过程。人尤其擅长用口头、手势与书面语言来表达自我、交换意见以及组织。人类创造了复杂的社会结构,从家庭到国家。人类个体之间的社会交际创立了广泛的传统、习俗、价值观以及法律,这些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础。人类在地球上独一无二,还由于人类具有审美的观念,再加之人类自我表达的欲望和相对大的大脑,人类创造了艺术、语言、音乐以及科学。人希望能够理解并改造环境,试图用哲学、艺术、科学、神话以及宗教来解释自然界的现象。而社会就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其中形成社会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共同文化以及传统习俗。微观上,社会强调同伴的意味,并且延伸到为了共同利益而形成的自愿联盟。宏观上,社会就是由长期合作的社会成员通过发展组织关系形成的团体,并形成了机构、国家等组织形式。 人并不是一出生就是社会化的人,拿狼孩来做例子,狼孩从小在狼群中长大,没有与人类发生关系,没有接受到人类文明的教育,即使它本质上是个人,但是它没有人应有的本能。所以在我看来,人的成长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个社会化的过程。所谓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的。 影响人社会化的因素有很多,家庭,教育,大众传播媒介,参照群体等等。由于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即有一个不能独立生活的童年时期,这是个体接受社会化最好时期,也是社会化的基础。所以以上因素对人类社会化的影响是

“经济人”与“社会人”的逻辑关系及当代意义

摘要:关于人性假设的理论众说纷纭,典型的有“经济人”和“社会人” 假设,但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全面地解释进行各种活动和处在社会网络中的人,鉴于此,两者应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从方法论、人的属性和人的需要等角度 来阐述“经济人”与“社会人”只有互相补充,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 给人性提供某种完整的描述。“经济人”和“社会人”两种人性假设的有机结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经济人”;“社会人”;逻辑关系 经济学研究的基础是从人性假设开始的,因此,人性假设被视为经济学理 论的基石,而对人性假设的不同界定带来了经济学的两种基本范式―― “经济人”假设和“社会人”假设。就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我们应辩证地看待“经济人”与“社会人”的逻辑关系,寻求“经济人”与“社会人”的最大可 能的融合。 一、“经济人”与“社会人”假设 (一)经济人假设 首先,经济人具有自利性。亚当?斯密认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无一例外地怀有“自利的打算”。他在《国富论》中描述道:“人几乎总是需要他的同胞的帮助,单凭人们的善意,他是无法得到这种帮助的。……给我那个我想要的东西,你就能得到这个你想要的东西,这就是每一项交易的意义。……我们期望 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夫、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我们不是向他们乞求仁慈,而是诉诸他们的自利心;我们从来不向他们谈 论自己的需要,而只是谈论对他们的好处。”[1]在斯密笔下,追求自身利益是驱动“经济人”经济行为的原初动机,屠夫、酿酒师等就是斯密笔下具有利己 心的“经济人”。 其次,经济人具有理性特征。亚当?斯密认为,按自利原则行事,不能保证人们不去做有悖于常理的事情。在他看来,理性体现在对得失和盈亏的精明、 准确的计算上,即人控制着完全的信息并且有足够的能力来识别相关成本,他 们无所不知或无所不能知地对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成本获益分析,并从中 选择一个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的方案。他们能够洞察现在和预测未来,做 出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收益的最优化决策,通过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为自己谋 求最大的利益。 最后,在良好的社会秩序下,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为会无意 识地和有效地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个人并没有自觉地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 一致,这种一致是以“看不见的手”为媒介而取得的结果。亚当?斯密说:“每个人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尽力达到一个他并不想要达到的目的…… 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 的利益。”[1] (二)社会人假设 行为科学家认为,人们除了从事利己的经济行为,还会从事源于责任感、 虚荣心、光荣感、怜悯仁慈之心、对亲族之爱或单纯由于习俗的行为,可见, 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行为主体的行动不仅仅是利己主义的或效率最大化原则的,在社会中同样存在着利他主义行为,单纯用经济人假设无法理解这些行为。

2017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考试参考答案

2017 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考试参考答案 1. “对于‘教育'这个词司空见惯的社会行为,尽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的国 际教 育标准分类中有明确的定义,但是为了避免歧义,适合各国调查人员的实际需 要,联合国住 户调查手册又为这个定义提供了若干补充说明”,以上内容说明了社会经济调查的哪项特征 ()? (4 分 ) A. 广泛性 B. 不确定性 C. 复杂性 D. 规范性 正确答案: C 2. 统计报表按其调查范围不同,可分为 ( ) ? (4 分 ) A. 全面统计报表和非全 面统计报表 B. 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 C. 定报和年报 D. 国家统计报表、部门统计报 表和地方统计报表 正确答案: A 3. ( ) 能够测定事物的属性和特征的差别程度? (4 分 ) A. 定类尺度 B. 定 序尺度 C. 定距尺度 D. 定比尺度 正确答案: C 4. 下面的哪一种抽样方法是属于介于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之间的抽样方法 ( ) (4 分 ) A. 分层抽样 B. 判断抽样 C. 连带抽样 D. 便利抽样 正确答案: A 5. 在考虑课题的 ( ) 时,一个主要的因素是人的因素, 另外还需考虑物的因素? (4 分 ) A. 价值 B. 可行性 C. 初步研究 D. 课题的表述 正确答案: B 6. 将局部的观察结果和事实材料经过归纳,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假设,这种方 法称 为( ) ? (4 分 ) A. 综合分析法 B. 逻辑推理法 C. 归纳推理法 D. 类比推理法 正确答案: C 您的回答: 7. 将一组受访者视作一个抽样单位而不是个体的抽样方法称为 ( ) ? (4 分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分层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系统抽样 正确答案: C 8. 按照调查目的的不同,将社会经济调查分为 ( ) ? (4 分 ) A. 实用性调查与 确定性调查 B. 委托性调查与自主性调查 C. 宏观调查和微观调查 D. 大规模调查, 中等规模调查和小规模调查 正确答案: A 您的回答: A 9. 访员语言方面 ( ) ? (4 分 ) A. 应当尽量使用普通话或与受访者相同的方 言 B. 应使用自己熟悉的方言 C. 只能用普通话 D. 避免使用普通话 正确答 案: A 10. 设计一组有两个不同选项的问题,要求受访者从每个问题的一对选项中选择 一项 作为答案,这种回答方法称为 ( )? (4 分 ) A. 顺序选择法 B. 双向列联法 C. 评 定尺度法 D. 配对比较法 正确答案: D 11. 市场试验主要有两种方式,即( )? (6 分 ) A. 室内试验法 B. 市场试 验法 C. 神秘购物者测验 D. 市场测试 正确答案: C-D 案: A-B-C-D-E 12. ( )? 斥观点 13. 方案确定 14. 若用传统的“立场、 观点、 方法”论来分析调查的涵义, 以下表述哪 些是正确的 (6 分 ) A. 调查本身不涉及立场 B. 调查本身涉及立场 D. 调查本身包含观点 E. 调查谨守方法 问卷设计的完整过程大体上分为 C. 事前准备 D. 实际设计 对调查员进行培训的方法有 ( ) D. 模拟训练方法 ( ) 三个阶段? E. 事后检查 ? 分 正确答案: (6 分 ) 正确答案: A. 集中讲授法 E. 哈雷斯培训法 正确答案: 方法 C. 随机抽样法 15. 预实验和试点调查可以在 ( ) 方面发现问题以便改进设计? 样方案 B. 问卷设计 C. 调查的组织实施 D. 时间与经费 C. 调查本身排 A-C-E A. 前期论证 B. C-D-E B. 以会代训 A-B-D-E 分) A. 抽 E. (6 应答率 正确

经纪人在市场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起源 经纪人最早起源于17世纪的英国,第一家保险经纪公司成立于1906年,并于1910年被英国政府贸易委员会予以注册。据统计,英国保险市场上有800多家保险公司,而保险经纪公司就超过3200 家,共有保险经纪人员8万多名。发达国家保险市场上大约70%的业务都是由经纪人来完成。在德国,独立保险经纪人更是有投保人的“同盟者”之称 职业方向 代理人:受雇于保险公司并代表公司的利益,为其所受雇的保险公司推销保险产品 经纪人:受雇于投保人,代表客户的利益与实际情况,横向比较各公司产品与条款优劣,为其量身定制 独立经纪人:具有独立思维,代表客户利益。秉持客观、公正的服务理念协助客户(个人和企业)完成风险规划与财务策略 区别 思维模式 代理人的思维模式大多出发于受雇公司的产品作为推销导向 经纪人思维跟随投保人的切实需求,在市场中配置最优产品

服务不同 代理人为其受雇的公司推销产品并代为收取保费,在理赔立场上会提交申请,但最终会跟随当时公司的决定与态度 经纪人为客户提供风险规划,综合评估,并协助理赔与追偿(向保险公司施压或提起诉讼)等全过程服务 法律责任不同 代理人与保险公司为代理与被代理关系,保险公司仅对代理人授权范围内的行为后果负责 经纪人是受客户委托,为委托与被委托关系。因经纪人的过失对客户造成的损失由经纪人承担 业务范围不同 代理人受雇于各自的公司,并推销各自的公司的产品 经纪人可以安排寿险和财产险以及再保险 服务对象不同 代理人主要针对个人业务 经纪人针对个人人身业务以及中高端消费人群与大中型企业和项目

经纪人优势 经纪顾问的优势: 1.经纪顾问精通保险技术、熟悉保险市场运作方式。并对各公司产品进行大量的横向对比与条款分析,能够充分考虑个人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并量身定制最适合的方案,使客户能够以科学、合理的保险条件获得充分的保障 2.随着社会化与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入,企业把自己不熟悉的风险管理和保险安排委托经纪顾问去做,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的风险管理成本,另一方面也使企业能够更专注于自己主业的发展,进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3.通过对风险管理使客户保险标的的风险状况有所改善,容易获得更为优惠的承保条件。因经纪人与保险市场上的多家保险公司都有通畅的询价渠道,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可以获得合理的价格优势 4.经纪顾问作为客户的代表,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保险公司的不合理行为及时提出不同的意见,避免保险公司利用其专业技术上的不平等的优势地位损害客户的利益,从而降低投保风险 展望 中国加入WTO以来,国外很多大型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以合资或独资的形式成立保险公司。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保险市场发展滞后,还是一个新兴的市场,正在高速成长的市场,存在不规则运行的市场。由于保险商品复杂多变,服务参差不齐。所以对普通的消费者乃至对全社会来说都是非常陌生的。在信息不对称的常态下,消费者很难对保险人的资信和服务质量以及保险产品的性能价格,国际国内市场行情等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所以,专业经纪人的催生对于调节目前市场状态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纪人在促进市场发展的同时,对于各个保险公司的产品设计、保障范围与性价比衡量过后会形成客观的需求推荐,对于一些产品设计不健全的公司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市场占有率

社会经济调查报告范本

Screen 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analyze the deficiencies, learn from them and form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经济调查报告范文

编号:FS-DY-62142 社会经济调查报告范文 **历史悠久,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民族民工业的发源地,也是当代乡镇工业的发源地,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区域性交通枢纽和著名旅游胜地,是长江三角洲的特大城市之一。 一、**市的基本经济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至*年底,全市gdp1901亿,在全大中城市中排列第九位,人均gdp5200美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第六位。财政收入265亿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第十位。全市协议注册外资50亿美元,到位注册资金27亿美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列第六。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城镇人均可支配收1164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29万元,人均储蓄存款2.4万元。参照联合国粮农组织标准,**市民的生活水平总体已由小康向富裕迈进。当前,全市人民正在实施富民

强市战略,规划到*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XX年,gdp在*的基础上翻两翻,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3000美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市的工业概况及乡镇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一是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992.74亿元,增长18.3%。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790.61亿元,增长24.1%。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0.36亿元,增长14%;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45.46亿元,增长25.6%;集体企业增加值114.81亿元,增长24.9%;股份合作制企业增加值85.83亿元,增长17.1%;三资企业增加值210.77亿元,增长29.2%。 二是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3208.2亿元,增长32.7%;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7.67%;工业产品销售收入3206.76亿元,增长31.8%;实现利税263.24亿元,增长33.7%,其中利润161.32亿元,增长45%,增幅分别高于生产和销售20.9和13.2个百分点;亏损总额下降14.4%,亏损面下降1.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综合效

关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议论文

关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议论文 社会经济发展是中国社会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议论文,希望你会喜欢! 关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议论文:地区发展不平衡 近日,在一份颇具影响力的报纸上看到一篇阐述我国发展状况的文章,该文作者把我国归入了初等发达国家的行列,笔者看后心潮澎湃,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这么多年以来,我国一直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现在我国成了发达国家,哪怕是初级的,这能不让13亿中国人民欢欣鼓舞吗?然而我们是发达国家吗?愚以为非也。不错自改革开放以来,神州上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跃居世界第7位,每年GDP的上升也在10%左右,航空航天事业居世界前列,钢铁产量、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可这就能说明我国已是初等发达国家了吗?中国西部有多少失学儿童?别忘了中国1/3的人刚刚脱贫,8千万人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中国发达的地区也就4个直辖市和海岸线边的沿海省份。初二的地理课上,老师在讲“苏锡常三角经济带”时,说:“西藏一年全省的产值和苏州一样多,甚至有时还不及苏州。”这句话让每个江苏人都感到自豪,让每个中国人都感到心酸。一个是全国最大的省,一个是以小巧玲珑著称的“中国威尼斯”。诺大的西藏竟和小小的苏州不分伯仲(令人心寒的是有时还不如苏州),尽管苏州的GDP增长率已超过广州,上升为全国第一。历史上的吴国等国也以此为自己的都城,当时有一句俗语:“苏杭熟,天下足。”更是反映了苏州的富饶。

这么大的贫富差异也能说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不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到如此地步!列位看官何 关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议论文:渐渐得僵硬和木讷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节奏的大步加快,人们脸上原本丰富有趣的表情渐渐地变得僵硬和木讷,原本亲近的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正在走向独立的人们,难道真的不需要依靠了吗? 在我看来,假如生活就是一顿大餐,那依靠便是不可或缺的调味品——盐。无论生活还是菜肴,没有了盐,不管它有多么精致,多么令人垂涎欲滴,都将变得平淡无奇,索然无味。表面上的富丽堂皇,实际上却只有空空的毫无意义的躯壳。然而,在维护国家安全的盛宴中,三国时期的丞相诸葛亮便是蜀国的依靠。在后来人们看到的故事中,诸葛亮的出现似乎总会伴随着手中握着的那把羽扇。他淡定从容,运筹帷幄之中也握住了蜀国的一片江山。他虽在官职上不及刘备,却成了蜀国坚实又可靠的依靠。甚至在他死后,他生前的谋略还在为蜀国提供着一段时间的保障。蜀国正是因为有了这个依靠,才可以在战火硝烟的年代,在被邻国虎视眈眈的境遇下,得以侥幸偷安。倘若蜀国没有像诸葛亮这样一位聪明机智,善于谋划的良臣,那么历史中的蜀国,境遇就会几经惨淡了吧。 古人视依靠如宝,今人更是视依靠如生命。在杨绛先生所著的《我们仨》中记述着他住院的一段时光。钱钟书在生活方面几乎一窍不通,但为了照顾病重的杨绛,他开始做饭,洗衣,却状况百出。他为杨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