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有没有分配律

除法有没有分配律
除法有没有分配律

除法有没有分配律

安海中心小学许滨艺六年级上册的分数除法学习完后,在一次数学的简算练习训练中,有这么一道题:(24+9/16)÷3/8,大部分的学生给出了这样的算法:(24+9/16)÷3/8=24÷3/8+9/16÷3/8=24×8/3+9/16×8/3=64+

3/2=651/2,问其解题思路,异口同声说是由乘法分配律联想到的。这时,一位平时善于研究的同学举手提出:“老师,除法也有分配律!”。马上,旁边一部分同学也跟着赞同。我先表扬了这位同学的善于思考的精神,但不给于他答案,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3/4-5/18)÷1/36的算式要求同学们计算,这次,全班同学一下子就给出了答案:(3/4-5/18)÷1/36=3/4÷1/36-5/18÷1/36=27-10=17。这下,同学们更兴奋了,都说“除法分配律”好用。现在,我觉得是时候给他们打击一下了,再给出一道题:15÷(3/5+5/7),同学毫不犹豫地用所谓的“除法分配律”计算:15÷(3/5+5/7)=15÷3/5+15÷5/7=25+21=46,做完还沾沾自喜。接着,我又要求同学们照计算顺序验算一下,结算当然出乎他们的意料:15÷(3/5+5/7)=15÷(21/35+25/35)=15×35/46=11又19/46,同学们都傻了眼,感到不解。

生:“老师,刚才的两题我也验算了,结果没错,可这题怎么就

不同?”

师:“你为什么想用乘法分配律的形式来解第一道题?”

生:“因为除法法则是: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

乙数的倒数。所以除法其实是可以转变成乘法的。”

师:“也就是说,只要能把除以除数写成乘以除数的倒数,那这就是一道乘法算式,那么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刚才所练习的三道题中,每一题的除数的倒数分别是什么!”

生:“①8/3,②36,③……”

说到这,学生恍然大悟。原来第三题的除数是(3/5+5/7),不能直接看成倒数去转化成乘法。

反思: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原始信息中,多方面去思考,经历“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能主动探究,真切体验,在感受中发现,在发现中交流,在交流中发展,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掌握了一个新的知识点后,能够内化,并且动态生成了一些自己的主张,学生也似乎在自身形成了概念,教师能在学生自以为成功之时,却突然泼了他们一盆冷水,再适当给于引导,帮他们走出困境。学习过程中怎么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数学上有所发现,有所体验,这才是最重要的。学生在积极的心态下,恍然大悟了,不仅他们知道怎样做了,而且学生也懂得怎样做好,从而促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等得到较好地提高。

除法也有分配律吗?

——“乘除法简便计算”教学案例

案例:

片断一:

学习完乘除法的一些简便运算后,我安排一节练习课:

师:有两个同学在计算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他们做得对不对。

①0.25×4÷0.25×4 ②150÷2.5+150÷7.5

=1÷1 =150÷(2.5+7.5)

=1 =150÷10

=15

生:第①题后面的0.25×4不能先计算出来,这题的运算顺序应该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生:第①题结果应该等于16。

师:真不错,一眼就看出来了,那么第②题呢?

生:我认为“=15”不应该接在后面,脱式计算应该等于号上下对齐。

许多学生赞同,我按该生的意见修改后,又问学生:现在正确了吗?许多学生在计算,在沉思……

生:这题肯定错了,我直接计算结果是80。

生:(惊喜地)对了,除法没有分配律,他用乘法分配律的方法做了。

师:除法没有分配律吗?

许多学生纷纷同意该生观点,好像一下子都明白了。

片断二:

本来应该练习其他类型的计算了,可学生对除法没有分配律是否真的理解了呢?于是,我调整了原先的设计,立即又编了一道应用题,让学生做。

王老师买5本日记本用去43.5元,买5枝钢笔用去26.75元,问一本日记本比一枝钢笔贵多少元。

生:我是这样做的:43.5÷5—26.75÷5

生:(43.5—26.75)÷5

生:我不同意第二种做法,他只是在第一种方法基础上用了除法分配律,不对,除法没有分配律。

生:(很着急),我不是,我用5本日记本的钱减去5枝钢笔的钱,再除以5,不就是每本日记本比每枝钢笔贵的钱吗?

究竟除法有没有分配律,我没有当场分析,只是把大量的时间让给学生去思考,去讨论,甚至争论。

生:对了,刚才老师的口算题,不是有2.5×0.2=0.5,2.5÷5=0.5吗?就是说一个数除以5,等于这个数乘以0.2吗?

生:是的,不是除法分配律,其实还是乘法分配律。

生:我知道了,如果被除法是和或差的形式,除数是一个数,就可以分开算,看上去像是用除法分配律,其实还是用的乘法分配律。

生:我发现,除数是和或差的形式,就不能用这种形式分开除,因为除法没有分配律。

我不禁鼓起了掌,全班也掌声一片。一场争论,在笑声中结束了。

反思:

原来设计的一节课内容,只讲了一点点,虽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但从学生的满足的笑容中,我深深地感到这节课的时间花得非常值得。反思这节课,我认为成功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一、精心“预设”,即时“生成”。

在学生还没有学习倒数的情况下,弄清除法运算中的一些问题,确实很困难,我本来只想让学生知道除法不能运用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分开计算,

而对于除法是否也有分配律的争论,我是未想到的,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本案例成功之处在于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做到即时生成,新课程理念下新课堂强调的是生成教学。

学生通过对一种除法简便计算题的思考,我灵活设计解决了争论“除法是否也有分配律”。并从中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感受了创造的能力,这种愉悦的体验,远远比按“预设”的教案,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来得有价值。而这些收获正得益于教师及时调整“预设”,即时“生成”,时时以学生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根本。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表现,满足学生的需要,善于把握教学契机,捕捉瞬间的精彩。只有理性地、艺术地处理“预设”的方案,课堂才能充满生机活力。

二、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发展者,主动的学习者,课堂上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思考,倾听学生的意见,留意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给他们探究创造提供充分的机会。本案例中,学生对43.3÷5—26.75÷5=(43.5-26.75)÷5,产生疑问,引起了争论,我并没有去解释;因为倒数还没有学,也一下子解释不清,就继续引导学生讨论,从而发现了除以5,就等于乘以0.2,仍然使用的是乘法分配律,还有学生总结出两种不同形式的处理方法,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这是我充分让他们去思考,去表达,才有了这一朵朵创新的火花,才有了学生精彩纷呈的出色表现。

三、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压抑环境中与人在舒畅的环境中工作,迸发出来的热情与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本案例中,我与学生始终处在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生的表述,议论甚至争论,我都没有打断,没有提前给出结论,当学生有精彩的发言时,我还带头鼓起了掌,使看来枯燥的计算变得有趣了,可见和谐的数学环境,使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得到体现,激发了他们的表现欲,从而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除法的性质

四年级数学科下册《除法的性质》导学案 课题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 导学目标知道从一个数里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除法 的性质) 学习重点掌握除法的性质 学习难点会运用除法的性质(逆运算)进行简便计算。 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主备人:胡永财审核人:周家荣 导学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 节 教学任 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见性问题及对策 预习指 导 5分钟 1、明确 学习目 标。 2、指导 学生围 绕学习 目标进 行独立 预习。 1、引导学生读 并分析学习目 标。 2、指导学生复 习减法的性质。 3、出示预习提 示:认真阅读数 学书43页例3, 注意总结规律, 应用规律完成 学案内容。 1、学生认真读两遍 学习目标。 2、分析目标、重难 点。 3、理清知识脉络: ①温故导新(减法 的性质)。②除法的 性质③除法性质的 逆运算。 ④、应用除法的性 质(逆运算)进行 简算。 1、复习减法的性质时, 注意提醒学生运算符号 的改变。 2、学生在总结除法性质 时,强调括号的使用和 运算符号的改变。 3、在思考除法的性质的 逆运算时,提示学生动 脑思考并注意运算符号 的改变.

预习20分钟1、学生 按 教师出 示的预 习指导 进行文 本阅读。 2、学生 完成学 案内容。 1、深入小组了 解学生预习情 况,进行个别指 导、点拨。如发 现全班共性的 问题时,及时进 行记录以便展 示课重点强调。 2、重点关注每 组5、6号学生。 1、按照预习指导独 立读书、思考,在 书中做有效标注。 2、完成学案内容。 3、根据自主学习情 况向教师提出问 题。 1、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 中独立思考不够深入 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根 据情况举出实例。 2、学生不能用标准的数 学语言概括除法的性质 时可引导学生按书中给 出的概念进行理解记 忆。 3、学生在进行简便计算 时,提醒学生运算符号 改变的问题。 预习反馈 10分钟1、检测 学生的 预习情 况。 2、对学 生的预 习效果 进行评 价。 1、检查各组学 案完成情况。 2、点拨在学生 预习时发现的 问题。 3、根据检查情 况对小组预习 效果进行评价。 1、组长带领组员逐 题进行交流、质疑, 纠错。 2、充分发挥小对子 的作用,共同理解 记忆除法的性质, 对易错问题进行强 调。 1、关注每个学生的投入 情况。 2、巡视每组学生,促进 各组充分交流。 3学案可能出现错误,交 流时及时发现问题,找 到错因,进行纠错。 分配任务 5分钟分配展 示任务 1、根据学生预 习情况分配任 务。 2、进行有针对 性地展示指导。 明确展示任务。一 组:温故导新。二 三四组:除法的性 质及练习题。五六 组:除法的性质逆 运算及练习题。七 组:挑战自我。 1、展示者信心十足,说 清算理,突出重点,强 调 易错点。 2、倾听者及时纠错补 充。

除法有分配律吗

除法有分配律吗? 曾东槐 在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笔者发现连续几届五年级学生对“一个分数除以两个分数之和或差”这一类型题目,都会犯同样的错误。如,对 7 24÷(74+149)这一道题,学生容易错解为:7 24÷(74+149)=724÷74+724÷149=724×47+724×914=6+316=334。我曾把724÷(74+149)与(74+149)÷7 24在课堂上进行对比练习,并特别强调第一题不能用724分别除以74和149,再把商相加,但还是有不少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几次失败后,引起了我的进一步思考:学生为什么会想到724÷(74+149)=724÷74+724÷14 9这种解法?为什么这种解法是错误的?根源在何处?在思考中,我进行了新的探索。 在上数学课时,我出示一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要求能简算的要简算: (1)( 65+41)×1712 (2)17 12×(65+41) (3)(65+41)÷1217 (4)1217÷(65+41) 对于(1)、(2)两题,同学们的解法基本一致,用乘法分配律来解。而(3)、 (4)两题同学们分别有两种解法,具体如下: (1)( 65+41)×1712 (2)17 12×(65+41) =65×1712+41×1712 =17 12×65+1712×41 =1710+173 =1710+17 3 =1713 =17 13 (3)解法一:(65+41)÷12 17 解法二:(65+41)÷1217 =(1210+123)÷12 17 =65÷1217+41÷1217 =1213×1712 =65×1712+41×17 12 =1713 =1713

二年级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练习

二下解决问题(一) 班级姓名 1、(1)30个同学平均分成5组去浇树,每组有几个同学? (2)30个同学去浇树,每5个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3)有5组同学去浇树,每5个人一组,一共有多少人? 2、(1)一本书有42页,芳芳每天看6页, ? (2)芳芳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6页,7天看完, ? (3)芳芳看一本故事书, 7天看完, ? 3、一瓶药45片,爷爷吃了18片,? 4、图书角有一些书,同学借走了55本,还剩下28本,?

5、图书角有24本书,平均借给6个小朋友,? 6、(1)有20个红萝卜,每只小兔吃4个,? (2)有20个红萝卜,一只小兔每次4个,? (3)有20个红萝卜,小兔吃了4个,? (4)小兔有20个萝卜,又收了4个,? 7、学校买来4包书,每包6本,把这些书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个分几本? 8、一口井深12米,一只蜗牛从井底往上爬,每天爬2米,几天能爬上来? 9、小明6天写了24个大字,照这样计算,剩下的20个需要几天可以写完?一共要几天能写完?

二下解决问题(二) 班级姓名 1.(1)二(2)班有30名同学,分配在5个兴趣小组,平均每个小组几名同学? (2)二(2)班有30名同学,平均每个兴趣小组6名同学,问共有几个兴趣小组? (3)二(2)班平均每个兴趣小组6名同学,有5个兴趣小组,问二(2)班共有多少名同学? 2、(1)小明收集了24张明信片,有自然风光的、世界名胜等共4类,平均每类多少张?(2)小明收集了24张明信片,平均每类6张,问有多少类明信片? 3、(1)一本故事书30页,平均每天看5页。问多少天看完? (2)一本故事书30页,分为5天看完,问平均每天看几页? (3)一本故事书一天看6页,分5天看完,问故事书有多少页?

乘除法运算定律

乘除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2.乘法结合律 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a×(b×c) 3.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b)×c=a×c+b×c 练习 1.(5×25)×4 8×(125×5)(37×25)×4 (33×125)×8 2.乘法分配律练习题 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 (40+8)×25 125×(8+80)36×(100+50) 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 36×34+36×66 75×23+25×23 63×43+57×63类型三:(提示:把102看作100+2;81看作80+1,再用乘法分配律) 78×102 56×101 125×81 25×41 4.除法分配率 (1)两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先分别除以这个数,再把两个商相加,这就是除法分配律。公式:(a+b)÷c=a÷c+b÷c 应用要领:a与b都是c的倍数,否则免谈。 两个数分别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再把商相加,可以先把这两个数相加,再用和除以这个数,这就是除法分配律的逆解运算。 公式:a÷c+b÷c=(a+b)÷c 练习 (63+54)÷9 (52+65)÷13 96÷24+24÷24 (2)两个数的差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被减数和减数)先分别除以这个数,再把两个商相减。这就是除法分配律。(可以和上面的定律合并)公式:(a-b)÷c =a÷c-b÷c 应用要领:a与b都是c的倍数,否则免谈。 两个数分别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再把商相减,可以先把这两个数相减,再用差除以这个数,这就是除法分配律的逆解运算。(可以和上面的定律合并)公式:a÷c-b÷c =(a-b)÷c 应用要领:a与b的差必须是c的倍数,否则免谈。 (1600-96)÷16 (4000-96)÷8 782÷17-422÷17

乘除法运算定律

乘除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 x b=b x a 2■乘法结合律 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 x b)x c=a x (b x c) 3■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 分配律。 (a + b)x c = a x c + b x c 练习 1. (5x 25)x 4 8x( 125x 5) (37x 25)x 4 (33x 125)x 8 类 型三:(提示:把102看作100+ 2; 81看作80+ 1,再用乘法分配律) 78x 102 56x 101 125x 81 25x 41 4.除法分配率 (1)两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先分别除以这个数,再把两个…_ 商 相加,这就是除法分配律。… 公式:(a + b )宁c = a 宁c + b 宁c 应用要领:a 与b 都是c 的倍数,否则免谈。 两个数分别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再把商相加,可以先把这两个数相加, 再用 和除以这个数,这就是除法分配律的逆解运算…。 公式:a *c + b *c =( a + b )* c 练习 (63 + 54)* 9 (52+65)* 13 96* 24+ 24* 24 (2)两个数的差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_(被减数和减数)先分别除以_一._ 这个数,再 把两个商相减。这就是除法分配律。—「(可以和上面的定律合并)…. 公式:(a — b )* c = a * c — b * c 应用要领:a 与b 都是c 的倍数,否则免谈。 函个数分别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再把商相减,可以先把这两个数相减亠再用差一一._ 除以这个数,这就是除法分配律的逆解运算「一。(可以和上面的定律合并) 公式:a *c — b *c =(a — b )* c 应用要领:a 与b 的差必须是c 的倍数,否则免谈。 (1600— 96)* 16 (4000- 96)* 8 782* 17— 422* 17 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 2.乘法分配律练习题 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 ) (40+ 8)x 25 125 x( 8+80) 36x( 100+50)

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乘法分配律及减法和除法的性质

第四周乘法分配律及减法和除法的性质

例1 简算下列各题。 (25+40)×40 38×102 12×97+12×3 99×38+38 突破点运用(a+b)×c=a×c+b×c的互相转化进行简算。 随堂练简算下列各题。

83×102-83×2 98×199 123×18-123×3+85×123 25×(24+16) 例2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8400÷12÷7 360÷45 7500÷(75×25) 4880÷16÷61 突破点运用a÷b÷c=a÷(b×c)的互相转化进行简算。 随堂练简算下面各题: 7200÷(9×25) 8100÷4÷75 3000÷125÷8 例3 某工地需水泥240吨,用5辆汽车来运,每辆汽车每次运3吨,需运多少次才能运完?(用两种综合式解答) 突破点可以先算出5辆汽车每次运的吨数,也可以先算出每辆汽车运的吨数。 随堂练 35个工人要加工4900个零件,每个工人每小时加工20个。加工完这批零件需要多少小时?(用两种综合式解答)

简算下面各题 2356-(1356-721) 25×8÷25×8 1235-(1780-1665) 999×999+1999 75×99+2×75 (13×125)×(3×8) 36×9÷36×9 12×6÷12×6 25×8÷(25×8) ●星期一 在下面的○中填上>、<或=。 25×4÷25×4○25×4-25×4 600÷20÷5○600÷(20×5) 450÷18-12○450÷(18-12) 3840-(103+17)×25○3840-103+17×25 412+750÷5×36○(412+750÷5)×36 750÷5+410×36○(750+410)÷5×36 35×(329-129)○35×329-129×35

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总结-分数的乘除法总结

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总结 一、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 意义: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计算方法: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2.分数(整数)乘分数,即一个数乘以分数 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分子相乘的积作新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新分母。 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结果要试最简分数。约分过程中,一定是分子和分母约分,整数和分母约分。是带分数的要先化成假分数再按照计算方法进行计算。3.乘积相等的几组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就越小(大配小,小配大)。 4.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5.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用“1”除以这个数。 真分数(假分数)的倒数,直接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求带分数的倒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求小数的倒数,要先把小数化成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写作分母,分子为“1”。 二、分数除法 意义1: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理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这个数的几份之一。 求每份数是多少(每份数=一个数÷几份或每份数=一个数×几份之一)。 1、分数除以整数: A,可以用分子除以整数(0除外)的商作分子,分母不变。 B,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2、分数(整数)除以分数,即一个数除以分数

A,可以用分子除以分子的商作新分子,分母除以分母的商作新分母。 B,一个数除以分数(0除外),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分数除法的统一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三、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顺序 整数、小数、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都是一样的。 1.只含有同级运算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只含有两级运算的,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法),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法)。3.含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四、简便计算 整数、小数、分数的简便计算同样可以用如下的运算定律、运算性质 五、解方程 1.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2.利用四则运算各部分的关系解方程 A、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B、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 C、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五年级小数除法的简便运算最全整理

小数除法的简便运算 一、除法性质1、同扩同缩商不变: A ÷ B =(A×C)÷(B×C) 例题1、用简便方法计算 (1)13.6÷0.5 (2)2.4÷0.25 (3)12.1÷1.25 (4)23÷2.5 (5)4.2÷0.35 (6)5.6÷3.5 (7)4.2÷3.5 (8)8.1÷4.5 练习1、用简便方法计算 (1)2.4÷ 0.5 (2)1.2÷0.25 (3)7.8÷0.125 (4)3.1÷0.125 二、除法性质2、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成绩: A ÷ B ÷ C = A ÷ ( B × C ) 例题2、用简便方法计算 (1)10÷1.25÷0.8 (2)80÷0.5÷0.4 (3)100÷0.25÷8 (4)6÷0.4÷0.25 练习2、用简便方法计算 (1)300÷2.5÷0.4 (2)6.5÷0.8÷1.25 (3)9.6÷0.8÷0.4 (5)3.52÷2.5÷0.4

三、除法性质3、除法分配律 (A±B)÷C=A÷C±B÷C 例题3、用简便方法计算 (1)16.15÷1.8+1.85÷1.8 (2)18.75÷1.8 - 0.75÷1.8 练习3、用简便方法计算 (1)15.76÷3.5+19.24÷3.5 (2)7.6÷1.4 +6.3÷1.4 + 2.9÷1.4 (3)15.8÷0.3-0.8÷0.3 (4) 3.5÷0.6+4.5÷0.6+6.7÷0.6+3.3÷0.6 四、除法性质4、括号前是除号,去掉括号要变号: A ÷ ( B ÷ C ) = A ÷ B × C A ÷ ( B × C ) = A ÷ B÷ C 例题4、用简便方法计算 (1)3.9÷(1.3÷0.3)(2) 3.6÷(1.2÷0.8)(3)10.8÷(3.6÷0.75)(1)17.8÷(1.78×0.4) (2)12.5÷(12.5×4)(3)7.6÷(7.6×2) 练习4、用简便方法计算 (1)7.2÷(2.4÷1.3)(2) 33.66÷(3.3÷0.8)(3)5.4÷(2..7÷0.75)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用除法分配律运算练习

717÷5-267÷5=279÷5-79÷5=520÷9+290÷9=352÷6-172÷6=735÷9-285÷9=394÷5-44÷5=299÷6+181÷6=203÷2-83÷2=665÷6-245÷6=540÷8-220÷8=344÷9+16÷9=103÷9+167÷9=226÷5-76÷5=159÷3-69÷3=509÷4-189÷4=31÷5+219÷5=150÷5+150÷5=297÷7+53÷7=146÷2-66÷2=218÷7+272÷7=19÷2+41÷2=81÷3+69÷3=382÷7+38÷7=140÷8+420÷8= 99÷5+1÷5= 430÷7-150÷7= 137÷8+23÷8= 518÷7-28÷7= 547÷8+173÷8= 471÷7-121÷7= 12÷5+288÷5= 166÷3+44÷3= 40÷8+200÷8= 60÷5-10÷5= 80÷2+60÷2= 91÷9+359÷9= 1370÷9-650÷9= 191÷5+159÷5= 50÷9+670÷9= 257÷6+163÷6= 746÷7-116÷7= 239÷8+1÷8= 97÷7+183÷7= 414÷7-134÷7= 390÷8+10÷8= 433÷3-193÷3= 95÷9+535÷9= 51÷4+29÷4= 589÷8-189÷8= 95÷1-5÷1= 310÷5+90÷5= 121÷2+59÷2= 728÷7-308÷7= 9÷9+171÷9= 401÷7-191÷7= 338÷2-158÷2= 231÷8-71÷8= 108÷3+132÷3= 19÷4+261÷4= 383÷8+257÷8= 268÷6-28÷6= 40÷3+50÷3= 265÷6+35÷6= 118÷2-58÷2= 246÷9+384÷9= 229÷2-49÷2= 501÷3-231÷3= 20÷1+40÷1= 628÷8+92÷8=

除法有分配律吗

除法有分配律吗 除法也有分配律吗?请读者带着这个问题来演算下面的两组式题. 先算出每组题的得数,再比较每组题的联系. 亲爱的读者,算完这些题后,你的体会如何呢? 【规律】 两个数的和(或差)除以一个数,等于和(或差)里的每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除以这个数的商相加(或相减)的和(或差).用字母表示就是 (a+b)÷c=a÷c+b÷c 或者 (a-b)÷c=a÷c-b÷c

其实除法的这条规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用乘法的分配律加以证明.即 同样可以证明后一种情况也是正确的.很值得读者注意的是: 或者 c÷(a-b)≠c÷a-c÷b 这是大家必须要记牢固的. 【练习】 1.能简算下面各题吗? (250+2.5)÷25 90÷98+8÷98 (7878+78)÷78 1.3÷4.8+3.5÷4.8 789÷456-333÷456 (3636-36)÷36 2.想一想,下面四道题的得数相等吗? 9000÷9999+999÷9999 9900÷9999+99÷9999 9009÷9999+990÷9999 9990÷9999+9÷9999 3.巧算下列各题. (1)1÷12345+11÷12345+111÷12345+1111÷12345+11111÷12345 (2)1÷5050+2÷5050+3÷5050+……+100÷5050 4.(1)小明4小时走了两段路程,前一段路程是3千米,后一段是5千米.求小明的平均速度.

(2)小明在两段时间内共走了24千米路程.前一段时间走了3小时,后一段时间走了5小时.求小明的平均速度. 以上两道题都能列出两种不同的算式来解答吗?

乘除法巧算

2. 乘除法巧算 教学目标: 掌握巧算中经常要用到的一些运算定律,如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以及除法分配律等变式定律与性质。 1. 乘法中常用的几个重要式子 2×5=10;4×25=100;8×125=1000;4×75=300;4×125=500; 2. 乘法的几个重要法则 ⑴去括号和添括号原则 在只有乘除运算的算式里,如果括号的前面是“÷”,那么不论是去掉括号或添上括号,括号里面运算符号都要改变,即“×”号 变“÷”,“÷”变“×”;如果括号的前面是“×”,那么不论是去掉括号或添上括号,括号里面运算符号都不改变。 例题. ① a×(b÷c) =a×b÷c ②a÷(b÷c) = a÷b×c ⑵带符号“搬家” 在只有乘除运算的算式里,每个数前面的运算符号是这个数的符号。不论数移动到哪个位置,它前面的运算符号不变。 ⑶乘法交换律 a×b=b×a ⑷乘法结合律 a×(b×c)=(a×b) ×c ⑸乘法分配律 a×(b+c)=a×b+a×c;a×(b-c)= a×b-a×c ⑹逆用乘法分配律 a×b+a×c =a×(b+c);a×b-a×c=a×(b-c) 3. 除法的几个重要法则 ⑴商不变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零的数,商不变,即 a÷b=(a×n)÷(b×n) (n≠0) a÷b=(a÷m)÷(b÷m) (m≠0) ⑵当n个数都除以同一个数后再加减时,可以将它们先加减之后再除 以这个数;反之也成立(也可称为除法分配律)。如:

(a±b)÷c=a÷c±b÷c; a÷c±b÷c =(a±b)÷c 例1. 计算下列各题 ⑴【05年吉林省小学毕业试题】 ⑵【06年浙江省夏令营试题】 37×4×25 2×4×5×8×25×125 练习:⑴ 17×4×25 ⑵ 125×19×8 ⑶456×2×125×25×5×4×8 例2. 分解因数,凑整先求。 ⑴【2000年武汉一中初中招生试题】 ⑵【06年广东省“育苗杯”试题】 25×32×125 937×125×25×64×5

除法有没有分配律

除法有没有分配律 安海中心小学许滨艺六年级上册的分数除法学习完后,在一次数学的简算练习训练中,有这么一道题:(24+9/16)÷3/8,大部分的学生给出了这样的算法:(24+9/16)÷3/8=24÷3/8+9/16÷3/8=24×8/3+9/16×8/3=64+ 3/2=651/2,问其解题思路,异口同声说是由乘法分配律联想到的。这时,一位平时善于研究的同学举手提出:“老师,除法也有分配律!”。马上,旁边一部分同学也跟着赞同。我先表扬了这位同学的善于思考的精神,但不给于他答案,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3/4-5/18)÷1/36的算式要求同学们计算,这次,全班同学一下子就给出了答案:(3/4-5/18)÷1/36=3/4÷1/36-5/18÷1/36=27-10=17。这下,同学们更兴奋了,都说“除法分配律”好用。现在,我觉得是时候给他们打击一下了,再给出一道题:15÷(3/5+5/7),同学毫不犹豫地用所谓的“除法分配律”计算:15÷(3/5+5/7)=15÷3/5+15÷5/7=25+21=46,做完还沾沾自喜。接着,我又要求同学们照计算顺序验算一下,结算当然出乎他们的意料:15÷(3/5+5/7)=15÷(21/35+25/35)=15×35/46=11又19/46,同学们都傻了眼,感到不解。 生:“老师,刚才的两题我也验算了,结果没错,可这题怎么就 不同?” 师:“你为什么想用乘法分配律的形式来解第一道题?” 生:“因为除法法则是: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 乙数的倒数。所以除法其实是可以转变成乘法的。”

师:“也就是说,只要能把除以除数写成乘以除数的倒数,那这就是一道乘法算式,那么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刚才所练习的三道题中,每一题的除数的倒数分别是什么!” 生:“①8/3,②36,③……” 说到这,学生恍然大悟。原来第三题的除数是(3/5+5/7),不能直接看成倒数去转化成乘法。 反思: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原始信息中,多方面去思考,经历“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能主动探究,真切体验,在感受中发现,在发现中交流,在交流中发展,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掌握了一个新的知识点后,能够内化,并且动态生成了一些自己的主张,学生也似乎在自身形成了概念,教师能在学生自以为成功之时,却突然泼了他们一盆冷水,再适当给于引导,帮他们走出困境。学习过程中怎么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数学上有所发现,有所体验,这才是最重要的。学生在积极的心态下,恍然大悟了,不仅他们知道怎样做了,而且学生也懂得怎样做好,从而促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等得到较好地提高。 除法也有分配律吗? ——“乘除法简便计算”教学案例 案例: 片断一: 学习完乘除法的一些简便运算后,我安排一节练习课: 师:有两个同学在计算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他们做得对不对。

除法的初步认识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2~1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水果图片若干,纸袋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1.谈话。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做出神秘的样子)今天是小精灵明明的生日。 (2)多媒体显示小精灵及录音:小朋友们好。今天是我的生日,我特别高兴。我邀请了一些客人。瞧,他们来了!(多媒体显示4位小朋友)。妈妈端来一盘橘子,让我分给4位朋友,我该怎么分呢? 2.讨论分配方案,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1)用1号袋中的学具摆一摆、分一分(每人同等数量的橘子)。 (2)每人分到几个橘子?为什么要这样分?互相说一说。 教师巡视了解分配情况。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①每人分得不一样多。经过讨论、交流,重新均等分配。 ②把全部橘子分完,每人分得同样多。 ③只分了一部分橘子,但每人分到的是同样多的。

(3)学生汇报分配情况,展示分配结果,并说出理由。 (4)教师小结:像这样,每人分到同样多的橘子,你知道数学上把这种分法叫什么吗? 揭示课题──平均分。 3.举例,感知生活中的平均分。 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现象是平均分? 师小结:看来平均分在生活中经常用到。 4.理解“份数”的含义。 (1)这里有一些桃子,看一看是不是平均分的?用手势判断。多媒体依次显示不同分法。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2)比较。(多媒体显示) 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3)如果平均分成3份,你会分吗?试一试。学生在题纸上分一分、画一画,然后相互交流。 (4)学生展示分的结果,并进行评价。教师指导学生以合理、正确、美观为评价标准。 师:其他小朋友也想展示一下你的成果吗?把题纸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5.考考你。 (情境)刚才,大家帮明明平均分好了橘子,明明很感激大家。现在他想把8块糖平均分给4位朋友,应选择哪种分配方法呢?多媒体显示下图:

小学速算知识(16)除法分配律

4.24 第五十一天 今天来学习我们所谓的除法分配律。 例1. (63+54)÷9 观察题目,这是两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正常计算应该先求和等于117,再除以9,然后可能要列竖式计算。然而我们仔细观察,这两个加数都是9的倍数,如果用这两个加数先分别除以9,再相加,能不能得到正确结果呢?下面进行尝试: 正常计算:(63+54)÷9 尝试:(63+54)÷9 =117÷9 =63÷9+54÷9 =13 =7+6 =13 经过以上对比发现:两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先分别除以这个数,再把两个商相加,这就是除法分配律。(我们暂且这样命名) 公式:(a+b)÷c=a÷c+b÷c 应用要领:a与b都是c的倍数,否则免谈。 例2. (56-35)÷7 观察题目,这是两个数的差除以一个数,正常计算应该先求差等于21,再用差21除以7等于3。然而我们仔细观察题目,被减数56与减数35都是7的倍数,如果先用它们分别除以7,然后再将商相减,能不能得到正确结果呢?下面进行尝试: (56-35)÷7 =56÷7-35÷7 =8-5 =3 经过尝试,结果与正常计算结果相同,所以我们得出结论: 两个数的差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被减数和减数)先分别除以这个数,再把两个商相减。这就是除法分配律。(可以和上面的定律合并) 公式:(a-b)÷c =a÷c-b÷c 应用要领:a与b都是c的倍数,否则免谈。 练习: (1)(750+250)÷125 (2)(1000-96)÷16 (3)(111+74)÷37 (4)(3000-96)÷8 (5)(100+16)÷4 (6)(120-25)÷5 4.25 第五十二天 今天来说一说除法分配律的逆解运算。 例1. 100÷5+20÷5 这道题正常计算是先算两个除法分别得20和4,再相加得24。然而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算式中有相同的除数‘5’,能不能像乘法分配律的逆解运算那样先将相同的‘÷5’先提出来,然后将剩余的合并在计算呢?只能尝试了: 100÷5+20÷5 =(100+20)÷5 =120÷5 =24 尝试结果与正常计算结果一致。 经尝试得出结论:两个数分别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再把商相加,可以先把这两个数相加,再用和除以这个数,这就是除法分配律的逆解运算。

除法应用题30道

除法应用题30道 1、三年级1班有女生1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5倍,男生有多少人? 2、张奶奶家饲养小鸡8只,小鸭72只,小鸭的只数是小鸡的多少倍? 3、鸡的寿命是8年,熊的寿命是鸡的7倍,熊能活多少年? 4、奶奶今年36岁,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年龄的6倍,女儿今年几岁? 5、学校买来28个篮球,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4倍,买来足球多少个? 6、白花有42朵,白花是红花的7倍,红花有多少朵? 7、小明有铅笔24支,铅笔的数量是钢笔的3倍,小明有钢笔多少支? 8、美术班有男生30人,女生1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 9、非非有游戏卡片72张,阳阳有游戏卡片8张,非非游戏卡片的张数是阳阳的几倍? 10、河里有8只小鸭子,32只老鸭子,老鸭子的只数是小鸭子的多少倍? 11、学校买来24把条帚,每班分4把,可以分给几个班? 12.把15个羽毛球,每5个放一盒,可以放几盒? 13.少先队员参加植树劳动,每5人一小组,一共6个小组,参加植树劳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14.学校体育组买来30条绳,每个年级分6条,可以分给几个年级? 15.田径队进行分组训练,15个同学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个同学?

16.小华看一本24页的连环画,用了6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17.把30米长的电线,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多少米? 18.三年级一班借来15本书,平均分给5个小组,每组分几本? 19.舞蹈班共需要挑选30名团员,平均每个年级挑6名,问这些同学分配在几个年级? 20.二(2)班有30名同学,分配在5个兴趣小组,平均每个小组几名同学? 21.二(2)班有30名同学,平均每个兴趣小组6名同学,问共有几个兴趣小组? 22. 小明收集了32张明信片,平均每类8张,问有多少类明信片? 23.一本故事书35页,平均每天看5页,问多少天看完? 24.一本故事书35页,分为7天看完,问平均每天看几页? 25.食堂运来18筐白菜,每天吃6筐,可以吃几天? 26.一个人去买书,买了5本,花了40元,平均每本书几元? 27.一盒巧克力有45块巧克力,分给9个小孩,每人几块? 28.老师带了100元,去买花。每束花5元,老师能买几束? 29.一共有20块糖,4个人,每人能分几块? 30. 有45个苹果,平均每盘放5个,可以放几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除法分配律

课题: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学内容: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在使用乘法分配律时,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 教具准备:学生练习卡片和小黑板。 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复习 1.思考并回答问题(课件展示) 我们学过那些运算定律? 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2.课件出示课题 乘法分配律(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简便计算) 3.复习 a×(b+c)=a×b+a×c或a×(b-c)=a×b-a×c a×b+a×c= a×(b+c) 或a×b-a×c= a×(b-c) 强调学生注意:在应用乘法分配律时,相同的提出来,不同的写入括号。 二、教学过程 1.小数乘法的分配律(出示课件) 19.95×7.2+2.8×19.95 1.89×0.9+0.189 2.5×101 第一小题让学生看,并让学生举手回答怎么做。第二、三小题先让学生观

察,再做。同时教师要和现实在一起,方便指导学生。让做好的同学把它展示在黑板上。 重讲解1.89×0.9+0.189的0.189可以看成0.189×1,再把0.189扩大10倍,同时1要缩小10倍,得到1.89×0.1;2.5×101的101分成100+1得出式子2.5×(100+1)。 2.分数乘法分配律的简便计算(出示课件) 强调整数、小数、分数的乘法分配律应用是一样的。 3.百分数乘法分配律的简便计算(出示课件) 20﹪×10.5-0.5×20﹪ 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乘法分配律一是样的。引出分数可以化成小数,小数可以化成百分数,百分数可以化成分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可以 相互转化。 4. 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混合的乘法分配律应用(出示课件) 0.125×7.5-12.5﹪×2.5 + ×5 让学生动手思考,有几种简便计算方法。找出自己喜欢的一种。 重点讲解0.125=12.5﹪= ,可以把他们统一化成分数、 小数或者百分数,再进行计算。共有3种计算方法。找出3种中最简便的一种。 三、练习拓展 97 65 9761× + × 20﹪× + 20﹪× 45﹪×125+125×55﹪ 95948181

乘除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及简便运算 编者:黄、周、刘课型:自主探究课审核:数学教研组 学生: 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16页的例4。 学习重点: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一)知识链接。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5×15×8 25×36 36×4+36×6 = = = (二)自主探究乘法分配律。 1.先仔细观察例4的情境图,再解决下列问题。 (1)图中的信息是:花卉园成人票()元/人,儿童票价,就是()元, 两种票各买()张,问题是:? (2)根据信息和问题其解答方法分别是: ①先分别算出成人和儿童票各多少元,②先算出一张成人票和儿童票共多少元, 再算两种门票一共需要多少元。再算出14张成人票和儿童票共多少元。 = = (3)从上面两种解法中我发现: 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但计算结果。 2.算一算。(3+2)×35= 3 ×(4+6)= (13+12)×4= 3×35+2×35= 3×4+3×6= 13×4+12×4=

(1)比较每组上、下两个算式中发现: (3+2)××35+2×35 13×4+12×13+12)×4 (2)结论:(请熟记)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再将两个积,结果。这就是乘法律。 如果用字母a、b、c来表示三个数,乘法分配律可以表示为: (a+b)× = a××c 或 a××c = (a+b)× 3.试一试。(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面各题) (40+8)×25 36 ×4+6 ×36 125×(3+5) 二、问题交流:(积极参与,勇于探究,不断创新。) 1. 组内有序地交流自主探究中所探究的知识。 2. 梳理出组内有疑惑或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序号)是: 三、展示提升:(大胆展示,快乐分享,全面提升。) 1. 分组展示组内的收获、疑惑或不能解决的问题。 2. 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四、巩固达标(相信你最棒!) 1.里填上合适的数。 (1)×37+17×)(2)44×99++ (3)(250+13)× 4 + 4 (4)55×102=5555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7×27+63×27 69×99+69 (125+11)×8 103×32

乘除法巧算

2.乘除法巧算 教学目标: 掌握巧算中经常要用到的一些运算定律,如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以及除法分配律等变式定律与性质。 1.乘法中常用的几个重要式子 2x 5=10; 4x 25=100; 8x 125=1000; 4x 75=300; 4x 125=500; 2. 乘法的几个重要法则 ⑴去括号和添括号原则 在只有乘除运算的算式里,都要改变,即“x”号变“.” 号里面运算符号都不改变。 例题. ①a x (b . c) ⑵带符号“搬家” 在只有乘除运算的算式里, 符号不变。 ⑶乘法交换律 ⑷乘法结合律 ⑸乘法分配律 ⑹逆用乘法分配律 3. 除法的几个重要法则 ⑴商不变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零的数,商不变,即 a. b =( a x n).( b x n) (n 丰 0) a. b =( a. m .( b. m) (m 丰 0) ⑵当n个数都除以同一个数后再加减时,可以将它们先加减之后再除以这个数;反之也成立(也可称为除法分配律)。如: (a± b). c = a. c± b. c; 如果括号的前面是 ,“.”变“x” ? .” ,那么不论是去掉括号或添上括号,括号里面运算符号 ;如果括号的前面是“x” ,那么不论是去掉括号或添上括号,括 ②a. (b . c) = a. b x c 每个数前面的运算符号是这个数的符号。不论数移动到哪个位置,它前面的运算 a x a x b= b x a (b x c) = (a x b) x c (b+ c)= a x b+ a x c; a x( b-c ) = a x b-a x c b+ a x c = a x( b + c); a x b-a x c= a x( b- c ) a . c± b. c = (a± b). c 例1.计算下列各题 ⑴丨05年吉林省小学毕业试题】 37x 4x 25 2 ⑵丨06年浙江省夏令营试题】 x 4 x 5x 8x 25x 125 练习:⑴17 x 4x 25 ⑵125 x19x 8 ⑶456x 2 x 125x 25x 5 x 4x 8

分数除法和比和按比例分配练习题

2014—2015年学年度上期六年级校本课程(二) 数 学 (分数除法和比和按比例分配) 一、认真思考,细心填空。(每空1分,共29分) 1. ( ):8=0.625=40÷( )= =( ):40 2. 17 2的倒数是( ) 1的倒数是( ) ( )的倒数是 13 3 0.25和( )互为倒数。 3. 一个数的41是30,这个数是( ),60的3 1是( ) 4. 30是6的( )倍,21是8 1的( )倍 5. 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6段,每段长( )米,每段占全长的( )。 6. 按规律填数:2 1,43,85,167,329,( )( )…… 7. 32小时=( )分 25 2分米=( )毫米。 8. 六一班有学生40人,其中女生15人,女生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男生与总人数的比是( ) 9. 某厂男、女工人数比是7 :8,那么男工人数相当于女工的( )( ) ;女工人数占全厂总人数的( )( ) 。 10. 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是( ),比值是( )。 11. 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dm ,长、宽、高的比是2:3:4,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dm 3。 12. 乙数的8 3相当于甲数,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13. 31:92的比值是( )。 4 1千米:200米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二、仔细推敲,正确判断。(5分)

1. 真分数的倒数都比1大,假分数的倒数都比1小。 ( ) 2. 65除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商大于6 5。 ( ) 3. 从甲地到乙地,甲车用3小时,乙车用4小时,甲与乙的速度比是3:4。 ( ) 4. 一杯盐水,盐占盐水的 83,盐和水的比是3:5。 ( ) 5. 在3:4里如果前项加上12,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要加上12。( ) 三、辨析正误,正确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12分) 1. 下面各组数中,( )互为倒数。 〔A. 2和21 B. 31和5 3 C.0.2和5〕 2. 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8 1就是把这个数( ) 〔A. 缩小8倍 B. 扩大8倍 C. 减少 81〕 3. a 是一个非零自然数,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A. a ÷73 B. a ×7 3 C. a ×1〕 4. a 的61与b 的7 2相等(a 、b 均不等于0),a 与b 比较( ) 〔A. a >b B. a <b C. a =b 〕 5. 王师傅2 1小时做10个零件,李师傅31小时做10个零件,则 ( ) 〔A. 王师傅做得快 B. 李师傅做得快 C. 两人一样快〕 6. 如果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是1:1: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四. 看清题目,正确计算。: (1)直接写数:(共5分) 32÷32= 0÷71= 32×65= 136÷6= 7 6÷2= 125÷95= 75÷2110= 2.4÷83 6÷32= 28×7 2= (2)脱式计算:(共12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