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预测题及答案

教育学预测题及答案
教育学预测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狭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 A)。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教育

D、课堂授课

2.针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什么特性,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发展最佳期的概念(B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3.我国当前学制采用的是(D )。

A.单轨学制

B.双轨学制

C.分支型学制

D.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4.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B)。

A.教学目的

B.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

5. 学校根据当地课程资源、教育需要和学生的需要而研制开发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称为(C )课程。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C. 校本课程 D.选修课程

6.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目的、水准、结构与教学要求的纲领性文件是( C)。

A.课程计划

B.教材

C.课程标准

D.课程目标

7.教学设计前对学习者学习方面当前的状况与被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距离的分析称为(A )。

A.学习需要分析 B.外部参照分析C.学习者分析 D.学习内容分析8.班级授课制公认的奠基人是教育家(B )。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C.杜威 D.孔子

9.德育过程中最基本的矛盾是(D )。

A.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等

D.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0.下面关于形成班级组织目标的说法正确的是(D )。

A.班级组织目标应由学校统一提出

B.班级组织目标应由班主任提出

C.班级组织目标应由学生自己提出

D.班级组织目标应由班主任和同学们共同讨论提出

1.我国第一部教育专著是(C)。

A.《论语》 B.《礼记》C.《学记》 D.《孟子》

2.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可以把以物体方式储存的文化

转化为以人为载体的文化,这指的是教育的什么功能(D )。

A.传承文化 B.整理文化C.创造文化 D.激活文化

3. 下列关于单轨学制的说法错误的是(C)。

A.单轨学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小学、中学、大学

B.单轨学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

C.单轨学制不利于教育的逐级普及

D.单轨学制最早产生于美国

4.在学生的各项权利中,哪项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是(A )。

A.受教育权

B.身心健康权

C.人身权

D.人格尊严权

5.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问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观察、阅读实验操作等,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的学习方式是( B )。

A.接受学习

B.探究学习

C.自主学习

D.合作学习

6. “产婆术”是哪位教育家提出教育方法( D)。

A.孔子

B.孟子

C.昆体良

D.苏格拉底

7.下面哪个因素决定着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C )。

A.德育目标B.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征C.时代特征和学生的思想实际 D.文化传统

8.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C)。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 D.自我教育法

9.首次采用编班分级的教学方式,把班级授课形式引入我国的学校是(A )。

A.京师同文馆 B.洋务学堂C.太学馆 D.京师大学堂

10.新建班初期学生对规范的遵从程度是(B )。

A.观望 B.服从C.认同 D.内化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从国际上看,未来教育的发展将呈现的趋势有(ABCD )。

A、教育全民化

B、教育国际化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个性化

12.下列关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BC )。

A.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和条件

B.环境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C.人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环境影响

D.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无积极和消极之分

13.关于我国现行学制的改革,说法正确的是(AB )。

A.适度发展学前教育

B.完全普及义务教育

C.大力发展中等教育

D.继续调整高等教育结构

14.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ABC )。

A.恰当选择和运用直观手段

B.直观手段的运用要与讲解相结合

C.重视语言直观

D.直观手段的运用多多益善

15.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ABC )。

A.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B.教学过程的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C.教学过程要从以“教师教学生学”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

D.教学过程是一个单纯传授知识的过程

16.运用讲授法要注意(BC )。

A.不要在低年级使用B.讲授要有启发性C.连续讲授的时间不要太短 D.恰当的运用板书

17.教学评价的功能有(ABCD )。

A.导向功能 B.诊断功能C.激励功能 D.检查和鉴别功能

18.德育过程中矛盾的两次转化是指(AC )。

A.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B.社会道德外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

C.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 D.个体品德内化为社会道德行为

19.下列德育方法中属于以形象感染为主的方法是( AD)

A. 榜样法

B.说服法

C.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法

D.陶冶法

20.班级管理的特点是 (BCD )。

A.班级管理是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实施的管理

B.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对班级的领导

C.班级管理在班主任与学生的直接交往中进行

D.班级管理是一种教育管理

11.构成教育的三要素包括(ABC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影响

D、教育活动

12.下面哪些是教育的政治功能(ABCD )。

A.培养政治领导人才B.传播政治意识形态C.提高全面素质D.推荐社会的民主进程

13.下列说法对学生的本质属性表述正确的是(ABD )。

A. 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B. 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

C. 是教育的纯客体

D. 具有主体性的教育对象

14.我国中小学课程的表现形式有(BCD )。

A. 课程设计

B. 课程计划

C. 教科书

D. 课程标准

15.下列对教学过程的认识表述正确的有(ABCD )。

A.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对象以间接经验为主

B.学习间接经验必需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C.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D.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的捷径

16.贯彻启发性原则的要求是(ABC)。

A.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B.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C.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D.注重启蒙教育和发展教育

17.教学评价的类型有(BCD )。

A.程序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18.从静态方面看,班级组织建设,就是建立起班级组织的架构,具体包括 (ACD )。

A.形成组织目标B.为组织命名C.建立班级组织机构D.确立班级组织规范

19.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以下哪些特性(ABD )。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C.随机性 D.互补性

20.班主任奖励学生时应注意的问题(BCD )。

A.奖励是激发学生上进的有效手段,应多多使用

B.奖励要实事求是,公正合理

C.奖励要着眼于未来,以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D.奖励要有群众基础,得到学生集体的支持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教育科学从哲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的体系中分离出来,开创教育科学独立化新时代的标志著作是《大教学论》。

22.编写教材的过程就是一个选择文化和整理文化的过程。

23. 身体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制约心理的发展。

24. 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25.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26.人们对师生关系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它经历

了“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说”和主导主体说三个认识阶段。

27.教学过程的基本发展阶段是: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和评价学习效果。

28.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29.班级管理的基本任务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班级组织建设,二是班级日常管理,三是班级活动管理,四是班级教育力量的管理。

30.从动态方面看,班级组织建设就是把一个松散的群体,凝聚为一个

组织,进而再把这个组织建设成为集体的过程。

21.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针锋相对,主张“学生中心、生活中心、活动中心”的“三中心”思想的教育家是杜威。

22.人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的需要和要求内化为个体自觉需要和要求,与

个体原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23. 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发展的方向、进程、水平、程度和速率,所以说,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4.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5.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6.教师和学生在人格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27.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各门学科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知识活动的顺序进行,使学生掌握知识结构,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28.一节新授课的基本结构是:组织教学→ 检查复习 →学习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作业。

29.对班级管理者冠以“主任”之名意味着班主任是领导者的角色。30.主题班会活动的设计包括:选择活动主题、选择活动内容、选择活动形式、设计活动名称、撰写活动方案。

四.简答题:本大题4个小题,共26分。

31.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6分)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个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32.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8分)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3)知、情、意统一的规律;(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33.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6分)

(1)导向性原则(2)疏导性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平行性原则)(6)因材施教原则

34.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组织架构建设(6分)

(1)形成组织目标(2)建立班级组织机构(3)确立班级组织规范31.如何理解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6分)

(1)学生作为教育认识的客体是指学生相对于社会的要求、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认识来说都处于一种被动状态,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将一定社会要求转化为学生的素质;(2)然而在教育过程中外界的一切影响并不是简单地输送或移植给学生,必须经过学生主体的主动吸收、转化,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学生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只是外因,任何知识技能的领会与掌握都要依靠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教师不可能包办代替,因此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体。

32. 简述教学的任务有哪些?(6分)

(1)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能力;(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基础;(4)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33.简述教学设计的步骤。(8分)

(1)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2)教学目标设计。(3)教学过程设计。包括教学策略设计、学生学习方式设计、教学组织形式设计、教学媒体设计等。(4)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

34.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6分)

(1)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小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要使学生看到自己学习的进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2)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行学习的自我规划,正确地开展自己的学习活动,指导小学生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5.试述教师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知识素养。

答题要点:(一)职业道德素养:(1)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诲人不倦。(3)热爱教师集体,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4)严以律己,为人师表。(二)教师的知识素养:(1)精深的学科知识。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2)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3)具有宽厚教育学、心理学、管理科学知识。(4)先进的教育理念。

36.简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及其相互关系。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简称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对其理解,可以表述为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法”是指为了实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所采用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指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过程中的一种感受和反映,包括感知、理解、审美、体验等。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知识与技能”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学生就不会有效的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如果没有知识与技能作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体验性目标就难以提升体验的层次水平。

“过程与方法”是实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载体,是增长生成体验性目标的土壤。知识的把握,能力的养成,离不开学习过程的实践和体验,也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指导和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人文素质,也需要通过一定的情景中的实践与体验内才能养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体验性目标,他对所采取实施的“过程与方法”,对于“知识与能力”结果性目标的逐步整合与达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与优化作用。可以说,任何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提升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的体验过程、人格的建构过程。

35. 从素质教育的含义谈一谈自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答题要点:(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36.谈谈你对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的认识。(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是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意:即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做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情感的外部行为和外部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道德认识,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道德情感伴随道德认识产生发展并对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道德意志是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内心的矛盾,支配行为的力量;道德行为受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调节,同时又影响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其中,道德认知是基础,道德行为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是可以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A、2、B.3、D、4、B、5、C、6、C、7、A、

8、B、9、D、10、D

二、多项选择题:11、ABCD、12、ABC、13.A B、14、ABC 15、ABC 16、BC 17、ABCD 18、AC

19、AD 20、BCD

三、填空题:21、《大教学论》 22、选择 23、物质基础 24、评价 25、终身教育 26、主导主体 27、运用知识 28、思想教育

29、班级教育力量的管理 30、集体

四、简答题:

31、(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个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32、(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3)知、情、意统一的规律;(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33、(1)导向性原则

(2)疏导性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平行性原则)(6)因材施教原则

34、(1)形成组织目标? (2)建立班级组织机构(3)确立班级组织规范

五.论述题:

35.答题要点:(一)职业道德素养:(1)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诲人不倦。(3)热爱教师集体,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4)严以律己,为人师表。(二)教师的知识素养:(1)精深的学科知识。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2)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3)具有宽厚教育学、心理学、管理科学知识。(4)先进的教育理念。

36.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简称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对其理解,可以表述为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法”是指为了实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所采用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指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过程中的一种感受和反映,包括感知、理解、审美、体验等。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知识与技能”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学生就不会有效的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如果没有知识与技能作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体验性目标就难以提升体验的层次水平。

“过程与方法”是实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载体,是增长生成体验性目标的土壤。知识的把握,能力的养成,离不开学习过程的实践和体验,也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指导和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人文素质,也需要通过一定的情景中的实践与体验内才能养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体验性目标,他对所采取实施的“过程与方法”,对于“知识与能力”结果性目标的逐步整合与达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与优化作用。可以说,任何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提升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的体验过程、人格的建构过程。

教育学选择题[1]

导论 一、单选题 1.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是 D 的出版。 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洛克的《教育漫话》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人类教育心理学化”,这一观点是 A 首先提出的。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杜威 D.赫尔巴特3.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是 C A.培根 B.格斯纳 C.洛克 D.克伯屈4.“把一些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指的是 B A.卢梭的《爱弥儿》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D.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笃德》5.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C 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礼记》 二、判断题(正确的用“√”,错误的用“×”) 1.《论语》是孔子所写的有关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的著作。(×) 2.赫尔巴特在论述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时是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 3.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主教育研究要“科学化”。(√) 第一章现代教育的本质 一、单选题 1.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A 。 A.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B.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C.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D.教育的生活起源论 2.“君子忧道不忧贫”,故孔子把请学稼、学圃的樊迟视为“小人”。这反映了 C 。 A.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C.古代教育脱离生产劳动 D.古代教育形式简单 3.教育本质的“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本来具有 .A 双重性质。 A.上层建筑和生产力 B.上层建筑和为阶级斗争服务C.为阶级斗争服务和为发展经济服务 D.为发展经济服务和为传递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服务 4.教育起源于 A 。 A.人类早期的心理摹仿; B.人类的生产劳动; C.生物界老动物对幼小动物的照料 D.本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5.在 A 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是完全分离的。 A.古代 B.近代 C.现代 D.当代 6.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 D 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三代教育 B.近代教育 C.现代教育 D.原始教育 7.对于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国外比较典型的三分法是把它分为 B 三个阶段。 A.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阶段 B.萌芽阶段、独立阶段、科学阶段 C.萌芽阶段、独立阶段、发展阶段 D.形成阶段、独立阶段、理论深化阶段 8.“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有关教育的论述见之于

教育学论述题及答案

教育学论述题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论述题的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一)、论述题题型特点: 理论性强,是论述题最突出的特点。理论要有深度,是论述题主要的质量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是论述题最显著的特色。 (二)、论述题解题技巧 论述题要求对所学过的理论(要把握住基本要点)展开论述。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一定要结合本人或学校、学区工作实践、经验,把它们做为阐述观点的材料。观点和材料要统一,语言要精炼。 1、论述题涉及的都是主要理论,其中一些问题,需要全方位论述,因此,开阔视野,多角度看问题,这是解答论述题的首要策略,当然这也要求您能对基本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有扎实的基本功,能较好的理解,这也是与你同行在我的学习经验中一再强调的观点,必须要多读,多看,多学,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以不变应万变。 例如: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如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回答这一问题,就要注意到三个方面,搞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这样论述,在发挥学校教育占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必须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通过书面或互访的形式,加强相互了解,保持经常性联系,达到对学生教育的统一要求和统一行动,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搞好教育工作。 2、“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在论述题中,常引用这样一类格言,与教育现象联系起来,看你的理解能力。在这里,此格言表明了智力开发的重要意义,涉及的是知识与智力的关系问题,由这一点展开论述,就抓住了本质。与这一个类似的还是“老子英雄儿好汉”等说法的辨析等。 3、能用教育学理论指导实践,是论述题考察学生知识程度的又一个方面。这一点对于在职教师考取教师资格证是一个优势,但对于新毕业的学生,难度就较大,但任何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我们新毕业的同学一个优势就是记忆能力较好,能掌握好知识点,这是一个最大的优势。更何况,我们都过了10几年的学校生活,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与老师的接触、交流中度过的,这也给你们对解答这类论述题提供一些联系实际的素材,要注意多挖掘一些。与你同行提示您,必要时的一些理想化的实例(甚至是虚构的,有说服力的)都可以写出来,增强自己在论述中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去打动阅卷老师的心。当然,所有这些也必须符合现实,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4、对一种教育观点或新生事物作出评价,是论述题中最难的一类问题。要会分析,指出优点和可能存在的弊端。一定要表明自己的看法,最好能自由发挥。当然,这种发挥要符合教育原理,不能偏离主题。还是离不了与你同行提醒您的,任何论述题都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做基础的。 (三)、实例分析 论述题,有的试题给出一个实例,要求用所学的某一理论去分析实例,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类题也是同学们感到最难以作答的。答这类题一定要把握住某理论的几个要点,有针对性地对实例进行分析。 例如:前不久,我在xx学校见到一位教师给一名学生脖子上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数学23分,语文46分”。这个学生耷拉着脑袋,满眼泪花。你的感触是什么?请从教师职业道德和义务方面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 分析这一实例,题中已明确提示,请从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义务方面考虑这位教师

教育学大题答案

一、判断。 1、教育学的价值在于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有双轨制、单轨制和分支型学制。(√) 3.《论语》是我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 ) 4、人口数量和质量制约并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 √ ) 5、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格郎。 ( √ ) 6、按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 × ) 7 、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人才教育思想的是孟子。(√) 8、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 9.学校教育产生于原始社会。 ( × ) 10.教育只能适应学生发展而不能促进其发展。( × ) 11、教育起源于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 √ ) 12、教育学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门艺术。 ( √ ) 13、教师的重要角色就是传授者。(×) 14、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传达授业解惑也。 ( × ) 15、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学也成为万世师表,因而学习教育学没什么价值。(×) 16、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提出教育目的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并以此构建课程体系。(√) 17、教育的构成要素是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 √ ) 18.教育理论是学校起作用,对家庭教育无价值。(×) 19.只要教育得法,人人都可以成为歌唱家、科学家、诗人。 ( × ) 20.当代中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 ) 21.实验教育学所强调的定性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 ( × ) 22.老鹰教雏鹰学习飞行和学觅食,这就是教育。 ( √ ) 23.人具有自然属性、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 (× ) 24.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事实。 (× ) 25.《学记》是我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学。( √ ) 26.“有教无类”的提出者是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 27.教师进行个别教育就是对后进生进行教育。(×) 28.教育学源于教育实践并服务于教育实践。(√) 29.一个国家的或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30.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在于分析教育现象。(√) 31.孟子提出的是“性善论”,而荀子提出的是“性恶论”。(√) 32.、教育学就是教育经验的汇编。(×) 33、教育能够促进人力资本的优化。(√) 34、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取消考试。(×)

学前教育学论述题及答案

论述题: 1、试论述蒙泰梭利教育理论的要点。 蒙台梭利是20世纪杰出的幼儿教育家,也是西方教育史上与福禄贝尔齐名的两大幼儿教育家之一。她的教育理论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 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儿童都是一个遵循自身内部法则的生物体,都有各自不同的需要和发展进程表。她视教育委促进幼儿内在力量自然发展的过程,强调幼儿的自由活动,反对成人中心的教育,反对成人中心的教育,反对传统的班级教学统一,允许幼儿个别的学习。 (2)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她认为,幼儿的发展离开适宜的环境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教育就是给幼儿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这个环境要具有以下特点:a、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有助于儿童创造自我和自我实现。b、一个有秩序的环境,儿童能在那里安静而有规律的生活。c、一个生机勃勃的环境,幼儿在那里充满生气、欢乐、和可爱,毫不疲倦的生活,精神饱满的自由活动。d、一个愉快的环境,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都是为儿童设置的,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对儿童有极大的吸引力。(3)教师的作用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教师不是传统的灌输知识的机器,而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教师为幼儿精神设计环境和学习材料,提供必要的发展手段,保证幼儿能展开自由的学习。教师通过“全神贯注的观察”去发现幼儿巨大的个别差异,对幼儿的不同需要做出恰当的反应,提供必要的帮助。 (4)幼儿的自由和作业的组织相结合的原则 蒙台梭利认为,给予幼儿自由和教师对作业的组织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她说,理想的作业组织给予了幼儿自我发展的可能性,给予幼儿发泄能量的机会,才使每个幼儿获得了满足。没有作业组织的自由将是毫无效益的。没有作业手段、被放任自流的幼儿将一事无成。因此她认为,教师在为幼儿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的同时,当然也要设置必要的纪律。 (5)重视感觉教育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感觉教育是重要内容。她认为3-6岁是儿童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的各种感觉先后处于敏感期,因此必须对幼儿进行系统的和多方面的感官训练,使他们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直接接触发展敏锐的感觉和观察力,为高级的智力活动和思维发展奠定基础,为此,她设计了一套教具。

教育学简答题和论述题整理

教育学: 一、简答题: 1.简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 (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二)鲜明的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三)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2、简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 (一)父母的表率作用;(二)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三)父母的文化修养;(四)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3、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物质前提)、环境(外部客观条件)、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动力) 4、简述应试教育的负效应。 (一)片面追求升学率;(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三)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5、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哪些规律? (1)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6、简述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基本要求。 (1)学习方法指导要有整体观;(2)把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 (3)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4)学习方法指导,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7.、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差异,做好教育工作? (1)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气质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可能掌握知识技能,形成健康人格,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 (2)教师对不同气质类型占主导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 (3)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 (4)教师应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的优点和缺点,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8、社区在发展教育中有什么样的的功能? (1)服务功能;(2)教育功能;(3)宣传功能;(4)经济功能;(5)协调功能; 9、中国教师角色行为中的文化传统: (1)道德追求大于社会索取。(2)社会本位高于个人本位。(3)自我修养先于对他人教育。 10、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2)教育影响是老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 (3)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11、人格教育的方法: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确定人格教育的导向。(3)明确道德基本规范的内容。12、教师的知识结构。 (1)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2)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教育知识。 (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 13、教师的能力结构:

教育学大题

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的活动.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总的设想或规定. 个体社会化: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 教师的“教员”角色:是老师表现出来最突出的角色,它因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处于核心地位。其角色功能主要是以教材为宗旨,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和评定学业。 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复杂的关系体系,包括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人际关系、心理关系、组织关系以及相互产生的非正式关系。 课程: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交的各门学科和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是对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展开的进程。 隐性课程: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的,文化的,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 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实施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它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然后分析评价其结果,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循序渐进地以掌握教材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撑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策略: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方案,包括选择的组织各方法、材料,确定师生行为程序等内容。 学科课程: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他安排它们教学法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道德意志: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 必修课:是指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 教科书: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它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等,明晰而系统地阐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它可以分解为:教育媒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活动方式好教育环境。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素质教育:是指教育者以符合规律的教育措施,对新一代素质按现代化需要实现开发、完善、提高和再创造的过程道德情感:伴随道德认识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即人在心理上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慕或憎恨等。

教育学选择题题库

不定项选择题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B)得《大教学论》得发表为标志。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 2、确定德育内容得依据就是(ABCD)。 A当前形势得需要B德育得任务C青少年学生思想实际D学生年龄特征 3、学生就是人,就是教育得对象,因而她们(B)。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对外界得教育影响有选择性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 4、根据教学大纲得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得方法就是(D)。 A练习法B实验法C试验法D实习法 5、作为一名教师,要使工作取得满意结果必须了解与研究学生,而了解与研究学生就是指了解(ABC)。 A学生思想B学生品德C学生现有知识水平D学生身体素质 6、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得核心就是( C )。 A热爱学生B为人师表C忠诚于人民得教育事业D团结互助 7、我国得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就是(B)。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现场教学D启发式教学 8、“教学与发展”得思想就是(D)提出来得。 A赫尔巴特B巴班斯基C布鲁纳D赞可夫 9、课得类型就是根据( AB )来确定得。 A教学目得B课得具体任务C学科特点D教学内容 10、学校教学工作得基本组织形式就是( C )。 A电化教学B复式教学C课堂教学D现场教学 11、教育目得指明了受教育者得(AC)。 A发展方向B发展阶段C发展结果D发展进程 12、学校得中心工作就是( B )。 A思想品德教育工作B教学工作C校外活动D教师得培养工作 13、青少年身心发展得规律有:( ABCD ) A顺序性与阶段性B稳定性与可变性C发展得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 14、下列哪些因素制约着教学内容得制定(ABCD)。 A教育目得B生产力发展水平C儿童得年龄特征D教师实际水平 15、“罗森塔尔效应”反映了( D )就是教师上好课得关键。 A内容正确B方法恰当C目得明确D情感深厚 16、世界上最早得教育理论著作就是( C)。 A《论语》B《理想国》C《学记》D《大教学论》 17、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得核心就是(C)。 A热爱学生B为人师表C忠诚于人民得教育事业D团结互助 18、课得类型就是根据( AB )来确定得。 A教学目得B课得具体任务C学科特点D教学内容 19、按教学得任务分,课得类型有( CD )。 A谈话法B复习课C单一课D综合课 20、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得中外教育家分别就是( A )。 A孔子苏格拉底B孔子亚里斯多德C孟子柏拉图D朱喜苏格拉底 21、“教学过程最优化”得思想就是( C )提出来得。 A赫尔巴特B布鲁纳C巴班斯基D赞可夫 22、班集体形成得条件与前进得动力就是( A )。 A共同得奋斗目标B班主任得要求C班级内部得矛盾斗争D共同得活动 23、美育就就是对学生进行( A )。 A审美教育B五讲四美教育C美好生活教育 D 美好思想教育 24、“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也。”这话就是( B )说得。 A周恩来B毛泽东C蔡元培D王国维 25、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得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她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得教育应该培养( C )。

教育学简答题论述题汇总

教育学 (书本课后复习思考题、湘潭教育学院练习册简答题与论述题汇总) 第一章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答:首先,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其次,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它们的思维不够发达,所有的活动只停留在“个体”层次上。再者,动物的教育也基本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综上所述,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2.大教育观的形成,是否意味着学校的消亡? 答:大教育观是基于“终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教育不仅在时间上贯穿人生全程,在空间上也往往充注于人生所处各种场所,最终的目标是为了维持或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大教育观包含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因此大教育观的形成,并不意味着学校的消亡。 3.学校是怎样产生的? 答: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第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基础。第二,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第三,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4.你怎样看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答:教育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 5.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答: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 普通教育学包括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两大任务。 理论建设:第一,批判和继承传统的教育理论,立足现实,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学逻辑体系。第二,学习和消化西方教育学理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第三,学习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建立科学的教育学理论体系。第四,总结和升华教育实践经验,为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 实践应用:首先,教育学要为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提供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提供一些具体实施的原则和方法。其次,教育学还必须为当代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论证和解释。此外,普通教育学还必须研究如何使教育理论迅速而有效地在实践中运用的问题。 6.谈谈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答: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 7.怎样将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运用到教育研究中来?(略) 8.怎样运用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去研究教育问题? 答:研究法:首先要获取有关凭证,也就是尽全面地搜索有关个案材料;然后进行初步诊断,即对个案材料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关键;最后提出治疗方案和改进意见。运用个案研究法切忌将个案研究结果作一般推论,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2020年编辑)教育学试题大全(带答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的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学制 2、汉语中最早将“教”和“学”连用的是在战国时期的哪本著作() A、《说文解字》 B、《礼记·学记》 C、《孟子·尽心上》 D、《论语》 3、我国古代,也是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 ) A、《学记》 B、《论语》 C、《理想国》 D、《孟子》 4、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反映了哪个阶段的教育思想()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现代教育制度 5、“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反映了哪个时代的等级制度() A、隋唐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秦汉时期 D、明清时期 6、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处于最高级的是(D ) A、首陀罗种姓 B、刹帝利 C、吠舍种姓 D、僧侣祭司 7、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更重要的改变是(A ) A、教育理念 B、教育形式 C、教育内容 D、教育方法 8、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教育家是( B)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9、以下著作中主要体现了绅士教育的是( C ) A、《爱弥儿》 B、《巨人传》 C、《教育漫画》 D、《理想国》 10、在西方,最早的教育工作者被称为(A ) A、智者派 B、历史学派 C、犬儒派 D、毕达哥拉斯学派 11、主张“兼爱”的是以下哪种学派( B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12、《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要体现了( A ) A、启发式教学 B、因材施教 C、循序渐进 D、教学相长 13、古希腊提出“助产术”的著名思想家是( C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 14、古希腊把可见的“现实世界”与抽象的“理念世界”区分开来的思想家是( D )

教育学原理之论述题及案例分析(全)

四、论述题(本大题13分) 32.教育内容的确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请结合实际论述某一因素的影响作用。 五、案例分析(本大题15分) 33.有一项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实验,其中心是尊重学生,发挥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实验的核心为十六字方针:“学生主体,分层指导,激励评价,及时反馈”。此实验在初一年级选了一个学习成绩和班风都差的“双差班”进行。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按十六字方针进行工作, 使学生感到老师尊重他们、爱护他们、帮助他们。到初中三年级毕业时,该班学习成绩及班 风处于全年级领先位置,由“双差班”转变为“双优班”。 请结合相关的教育理论分析该实验成功的原因。 七、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评述实验教育学。 2.论述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史,从中得到什么经验,对我国现行学制改革有 哪些启示? 七、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辨证关系。 2.论述美育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3分) 32.经济基础对教育具有哪些制约作用?请联系实际就其中的某一方面展开论述。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33.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深深服膺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 毕业走上工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 生的信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 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但是,一学年下来,赵老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 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辞,抱怨老师 有偏向。为此,赵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1)请从教育学有关原理的角度,指出赵老师工作的主要问题在哪里? (2)试结合教师素养的理论观点,谈谈如何改进赵老师的工作。 七、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教育如何促进青少年的 四、论述题(本题13分)

最全教育学(原理)题库33套

教育学原理试题库 《教育学原理》试卷(第一套)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教育学是以研究________为对象的一门___科学。 2、原始形态教育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__、____、__、____。 4、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____、____、____。 6、1922年通过的“___”学制、基本参照__国的学制,通常又称“____”学制,这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7、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为___、___、___、____。 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____,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_______。 9、我国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 10、班主任争取家长配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在横线上,共10分)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____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 2、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是_______。 A当前形势的需要B德育的任务C青少年学生思想实际D学生年龄特征 3、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_______。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 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_______。 A练习法B实验法C试验法D实习法 5、作为班主任,要使工作取得满意结果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而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指了解________。 A学生思想B学生品德C学生现有知识水平D学生身体素质 6、班主任的工作任务体现为________。 A教书B育人C指导学生课外活动D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 7、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_。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现场教学D启发式教学 8、“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_______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B巴班斯基C布鲁纳D赞可夫 9、班主任的工作是从_______开始的。 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个别学生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建班集体 10、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_______。 A领导地位B启发指导地位C顾问地位D主导地位 三、判断并改错(10分) 1、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2、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3、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4、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5、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客体。 四、解释名词(共15分) 1、学制 2、课堂教学 3、学校教育

教育学基础选择题题库

第一章教育学概论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问答式教学法——产婆术得就是( ) A、孔子 B、老子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2、《理想国》得作者就是( ) A、孔子 B、老子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3、《论语》得作者就是( ) A、孔子 B、老子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4、世界上最早得“教学论”专著就是( ) A、《论语》 B、《柏拉图》 C、《学记》 D、《雄辩术原理》 5、西方最早得“教学论”专著就是( ) A、《论语》 B、《柏拉图》 C、《学记》 D、《雄辩术原理》 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标志就是( )得问世。 A、《论语》 B、《大教学论》 C、《学记》 D、《雄辩术原理》 7、《教育漫话》得作者就是( ) A、卢梭 B、洛克 C、裴斯泰洛齐 D、福禄倍尔 8、《爱弥儿》得作者就是( ) A、卢梭 B、洛克 C、裴斯泰洛齐 D、福禄倍尔 9、《林哈德与葛笃德》得作者就是( ) A、卢梭 B、洛克 C、裴斯泰洛齐 D、福禄倍尔 10、被认为就是“现代教育学之父”得就是( )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11、被认为就是“科学教育学得奠基人”得就是( )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裴斯泰洛齐 12、《普通教育学》得作者就是( )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13、实验教育学得代表人物就是( ) A、杜威 B、斯普朗格、利特 C、拉伊、梅伊曼 D、凯洛夫 14、文化教育学得代表人物就是( ) A、拉伊、梅伊曼 B、斯普朗格、利特 C、杜威 D、凯洛夫 15、实用主义教育学得代表人物就是( ) A、拉伊、梅伊曼 B、斯普朗格、利特 C、杜威 D、凯洛夫 16、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得代表人物就是( ) A、拉伊、梅伊曼 B、斯普朗格、利特 C、杜威 D、凯洛夫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供复习用) 2007-06-15 17:56 填空: 1、教育学是研究()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及其规律) 2、教育现象包括()和()(教育社会现象、认识现象) 3、教育的方针政策是()的体现。(人们主观意志) 4、教育规律是()的高度概括,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甚至有些教育经验不一定符合规律。(教育经验) 5、我国的(《》)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传说是战国末年的( )所作,比西方古罗马昆体良(《》)还早300年。(《学记》、乐正克、《论演说家的教育》) 6、1632年,著名的()国教育家()出版了(《》),它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7、广义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8、狭义教育既是()有时可以作为()的同义语使用。(学校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即是()、()、()。(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 10、古代社会教育包括()和()。学校始建于()社会,古代教育的内容是()、()、()、()、()、()。欧洲奴隶社会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和()。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体系是()和();教会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四学()、()、()、()。骑士教育培养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礼、乐、射、御、书、数;斯巴达、雅典;骑士、教会;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1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遗传、环境、教育)12.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__。(质量规格标准、总的要求) 13.教育目的既是教育目的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__。(归宿) 14. 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__和___;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___,__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基础、可能;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5.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是由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决定的,教育目的就是要促使人的本性、本能的高度发展,成为健全发展的人,其代表人物是___、等人。(卢梭、洛克) 16.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来确定,教育目的除社会需要以外无其它目的,其代表人物有___和__。(赫尔巴特、涂尔干)17.马克思主义认为确立教育目的应根据___和__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社会需要、人的自身发展) 18.体育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人本主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___。(田径、体操、球类、

教育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就是脱节就是出现在(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心理起源说得代表人物就是( )。 A、孟禄 B、杜威 C、利托尔诺 D、斯宾塞 3、原始社会末期,担负教育年轻一代主要任务得就是( )。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区教育 D、社会教育 4、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就是( )。 A、夸美纽斯得《大教学论》 B、柏拉图得《理想国》 C、斯宾塞得《教育论》 D、昆体良得《雄辩术原理》 5、实用主义教育学得代表人物就是( )。 A、昆体良 B、杜威 C、赞科夫 D、赫尔巴特 6、前苏联凯洛夫主编得,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得教育专著就是( )。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教育学》 7、1632年出版得《大教学论》得作者就是( )。 A、布鲁纳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夸美纽斯 8、在整个中世纪,占主导地位得教育机构就是( )。 A、城市学校 B、堂区学校 C、主教学校 D、教会学校 9、西周得官学已有较完备得制度,主要分两类两级:一类就是国学,一类就是( )。 A、府学 B、内学 C、乡学 D、藩学 10、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得教育代表作就是( )。 A、《普通教育学》 B、《教学与发展》 C、《人得教育》 D、《教育过程》 11、教育得质得规定性就是指( )。 A、教育就是一种阶级现象 B、教育就是一种上层建筑 C、教育就是人才培养活动 D、教育属于生产力得范畴 12、教育得最根本职能就是( )。 A、传播文化 B、生产功能 C、培养人才 D、社会服务 13、教育得发展与政治经济得发展并不同步这就是教育得( )。 A、能动性 B、可控性 C、超前性 D、相对独立性 1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15、从教育有史以来,除( )之外教育都就是具有阶级性得特征。 A、原始教育 B、西周教育 C、近代教育 D、现代教育 16、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得内容就是礼、乐、射、御、书、数,世称( )。 A、六艺 B、六学 C、六识 D、六经 17、西方古代以其雄辩与与青年智者得问答法著名得教育家就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漠克里特 18、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得教育家亚里士多德得教育思想得就是( )。 A、《理想国》 B、《政治学》

教育学选择题

教育学选择题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1、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提出大学应具有的新职能是:B ? A.教学的职能B.科研的职能 ? C.服务社会的职能D.引领社会的职能 ?2、高等教育完善阶段的特征,一是职能的完善,二是:C ? A.教育内容的完善B.教育手段的完善 ? C.形式与结构的完善D.与普通教育的衔接 ?3、下列不属于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的是:A ? A.精英化B.中心化C.职业化D.多元化 ?4、高等教育价值:大学走近社会中心 ? ?1、“教育就是发挥人的潜能”这一观点的主要理论基础是:A ? A.人本主义人性观B.马克思主义人性观 ? C.孟子的性善论D.董仲舒的性三品说 ? ?2、高等教育在其性质任务上的特征表现为:B ? A.基础广博性B.高等专门性 ? C.复杂系统性D.职业针对性 ? ?3、社会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实质是主张高等教育的主要价值是:D ? A.追求真理,创造知识B.发展全人 ? C.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D.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 ?4、大学走近社会的中心可能在(C)社会阶段实现。 ? A.农业社会B.工业社会 ? C.知识经济与后工业社会D.原始社会 ? ?5、在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多因素中(C)起主导作用: ? A.遗传B.环境C.教育 ? D.人际关系 ? ?6、高等教育,是指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C ? A.科学教育B.人文教育C.专业教育D.通识教育 ? ?1、(A)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 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教育法规D.教育制度 ? ?2、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C)为核心的教育实践。: ? A.专业能力B.思想素质C.创新精神 ? D.广博知识 ? ?3、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正确指导思想应该是通才教育与(A)结合。 ? A.专才教育B.人文教育C.科学教育D.通识教育 ?1、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目标是:A ? A.与产业结构一致B.与技术结构一致 ? C.发展高职教育D.与区域结构一致

教育学简答题论述题

教育学简答题论述题

1.(03.7)简述婴儿动作训练的要点。P248 2.(0 3.7)简述家庭的教育功能。P200-202 3.(03.7/08.7)简述教师在指导儿童结构游戏时应注意的事项。结合教育实际,论述教师如何指导儿童结构游戏。P126 4.(03.7/0 5.7 )简述张雪门的幼稚园教学法。P97 1.做学教合一; 2.教材与教法融为一体; 3.自由自动教学; 4.制定儿童能力目录表 5.(03.7)简述大班幼儿的发展特点。P302-304 6.(03.7/08.7)联系实际谈谈如何运用卢梭的教育方法?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方法的主要内容?P63-64 7.(03.7/09.7/07.4)试述学前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并分析其原因。试分析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以及原因,并提出改革建议。P341-317 8.(03.7/04.7)应用:在教育工作实践中尝试使用环境体验法。在教育实践中尝试使用环境体验法。 9.(11.4)请结合实际分析,如何将环境体验法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P181 10.(03.4/06.4/11.7/08.4)陶行知提出的解放儿童创造力的六个解放是什么?陶行知主张的“六解放”的内容。P93陶行知主张解放儿童的内容:六解放1. 解放儿童的头脑2. 解放儿童的双手3. 解放儿童的眼睛4. 解放儿童的嘴巴5. 解放儿童的空间6. 解放儿童的时间 11.(03.4/11.7/08.4)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运用直观形象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实施直观形象法注意的问题。P164采用直观教学法应注意的事项:一.内容的选择;二、实施的要求;1.直观形象法的手段可以多样化;2. 直观形象法的形象化对象也可以多样化;3直观形象法要与语言法相结合;.4. 直观形象法要与行为联系相结合。 12.(03.4)怎样帮助幼儿处理好同伴关系?P293 13.(03.4/06.7)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如何正确处理好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之间的关系?P109 1.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我国的教育方针所规定,但不等于全面发展是对全体儿童进行同一标准教育 2.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句有年龄阶段和个别差异性, 3.同一年龄段的儿童在身心特征方面具有相同之处,也存在个体差异, 4.每个幼儿都句有独特的特点,要根据儿童个性潜能在体智美德等方面,有所侧重地全面发展, 5.在“面面俱到”做到.“重点突出”因人而异,因材而就地前面发展 总之: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个人潜能和社会价值的充分展现,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使每个儿童能在教育的影响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14.(03.4/11.4)(11.7/08.4)试分析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纠正策略。结合实际,举例说明教师如何纠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P297-P298 15.(04.4)为什么说“爬行对婴儿身心发育具有重要意义”?P248 16.(04.4/10.7/07.7)对幼儿实施批评法应注意哪些问题?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举例说明实施批评法应注意的问题。P193

教育学考试大纲大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相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2、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哪些新特点 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政治经济制度如何制约教育的?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4、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5、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制约作用表现方面):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6、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1、科学技术能改变受教育者观念。 2、科学技术能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能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7、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能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8、学校文化的特性 (1)学习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习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校园文化有特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者统一是校风。

教育学练习题答案

教育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A.教学程序 B.教学步骤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阶段 2.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的 3.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学生对()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 A.民主型 B.放任自流型 C.仁慈专断型 D.强硬专断型 4.小学教育目的是衡量小学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这反映了小学教育目的的() A.教育作用 B.评价作用 C.导向作用 D.激励作用 5.最早在理论上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孔子 D.夸美纽斯 6.“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7.()是对某种教育活动的价值判断。 A.教育测量 B.教育测验 C.考试 D.教育评价 8.()是学校情境中通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堂,学生大多是无意接受隐含于环境中的经验。 A.隐性课程 B.学科课程 C.显性课程 D.活动课程 9.“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A.《学记》 B.《师说》 C.《论语》 D.《春秋》 10.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11.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2.“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 13.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文化传统 C.社会制度 D.科技水平 14.()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教学目标 D.培养目标 15.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