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德国统一运动的再思考_近代德国统一进程三部曲

19世纪德国统一运动的再思考_近代德国统一进程三部曲
19世纪德国统一运动的再思考_近代德国统一进程三部曲

收稿日期 2004211210

作者简介 邢来顺(1963—),男,安徽当涂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德国史、欧洲史

研究。

① 我国史学界曾在20世纪80年代对德国统一运动展开过热烈的讨论,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研究焦点集中于俾斯麦在统一德国过程中的历史作用等问题上。但是,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仅仅从政治角度考虑德意志民族统一运动的发展是不够的,也不能简单地从经济角度来看待德意志民族统一的必然性。19世纪下半期统一的德意志国家的建立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44卷第3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5月

V o l .44 N o .3Jou rnal of H uazhong N o rm al U n iversity (H um an 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M ay 2005

19世纪德国统一运动的再思考

——近代德国统一进程三部曲

邢来顺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 近代德国的统一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实际上经历了三个发展

阶段:18世纪下半期开始的民族主义的文化认同时期,19世纪30年代随着关税同盟的建立和工业化发展出现的经济一体化时期,以及19世纪中期开始的普鲁士领导下的政治统一时期。这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德国统一奠定了思想、经济和政治基础。

关键词 德国;统一;文化民族主义;经济一体化;政治统一

中图分类号 K 51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2456(2005)0320087208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分裂和统一的历史演绎中向前发展,是平常的事。然而,研究表明,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分裂走向统一决不是偶然的、一蹴而就的,它通常是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在欧洲,当英、法等国形成独立统一的民族国家后,由于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德国仍处于分裂割据状态达数个世纪之久。直到19世纪70年代初,德国才建立起统一的民族国家。本文认为,近代德意志民族统一进程的完成,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也不只是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结果,而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层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①。德国的统一运动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种因素作用下呈现分阶段、波浪式推进的过程。在不同阶段,各种因素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它实际上经历了民族意识的文化认同、以普鲁士为核心的经济一体化、普鲁士领导下的政治统一等三个发展阶段。

中世纪以来,德国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

这种状态直到18世纪末也无改变的迹象。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在德国内部,各邦统治阶级从王朝利己主义出发,竭力维护分裂状态。德国资产阶级由于力量软弱,不足以撼动传统的政治体制,下层民众则受封建思想的奴役控制,保持着对本邦统治阶级的忠诚;在外部,法、俄等邻国期望通过保持德国的分裂来控制和操纵德意志事务。因此,要结束德国的分裂局面,必须克服上述内外两方面的不利因素,但首先要克服内部的分裂因素,特别是要凝炼德国人的民族意识。一个没有认同感的民族显然是难以统一起来的。

近代德国的统一运动首先开始于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而这种民族意识的觉醒在德国首先体现为以知识分子为载体的文化民族主义的发展。

18世纪下半期,德国知识界已经萌发了“民族

文化”意识。在文学界,为摆脱对法国文学的崇拜,莱辛等首先提出了发展德意志民族文学和戏剧的问题。被誉为18世纪下半期德国精神和艺术生活最杰出推动者的作家、哲学家赫尔德尔更是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民族主义哲学,通过强调各民族的语

7

8

言、独特传统等来凸显德国人的民族认同[1](p301)。

但是,文化民族主义真正成为一股强大的思潮还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期间。法兰西民族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以及拿破仑战争中法军对德国的占领唤醒了德国人特别是作为德国“精英”阶层的广大知识分子的民族意识,使他们意识到民族统一对于民族生存乃至建立强大国家的重要性。而由知识分子鼓动形成的民族主义在形式上必然首先表现为一种与其身份相一致的文化民族主义。

德国文化领域的民族主义在古典浪漫主义文学中得到集中体现。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运动,特别强调从各民族的生活中搜集文化经历的重要性。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希望通过历史研究,从过去找到自己民族的未来发展之路。因此,当德意志各邦在法国军队面前一败再败,祖国处于异族占领之下时,德国的文人们无力面对现实,他们开始从历史中寻找对德意志民族的安慰。德国文坛出现了右倾的浪漫主义思潮。人们沉湎于中世纪时期德国的辉煌,认为一个统一的德国会重新囊括神圣罗马帝国的版图。他们从历史中挖掘德意志民族的文化特性,借以对抗法国革命的影响,因此是一种“消极的”文化抗战。著名的《格林童话》(《德国儿童和家庭故事》)就是格林兄弟在德国各地旅行,搜集民间故事而成,出版后成了德意志民族遗产的重要体现。著名教育家威廉?冯?洪堡的一段话或许能说明怀旧的浪漫主义运动的重要意义:德国的基础不仅在于其共同的风俗、语言和文学,而且在于“对共同获得的荣誉和所处的危险的追忆,在于对祖先们建立起来的紧密联系的怀念”[1](p305)。而这种追忆和怀念必然导致人们对于自己所属民族的认同感。

除了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外,费希特、阿恩特等知识分子通过演说、激情的诗篇等,直接掀起德意志民族主义的文化波涛。为了拯救法军占领下的祖国,著名哲学家费希特于1807年末至1808年3月在柏林科学院星期日讲座上连续发表14次演讲,号召捍卫德意志的自由,要求振奋德意志民族精神。这些演讲稿后来以《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为名出版。在演讲中,费希特回顾了德国历史以及德国人在宗教、政治、文化等领域取得的成就,并得出结论,存在一种不可磨灭的“德意志精神”,一种较之其他民族更高尚的德意志民族性格。这些演说对德国人特别是青年一代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有责任为德意志的复兴进行义无反顾的

斗争”[2](p66)。著名诗人阿恩特充满激情的诗句也加深了人们对德意志民族国家的情感。他在1813年一首名为《德国人的祖国是什么?》的诗中表达了结束分裂局面,建立统一的德意志民族国家的愿望:“是普鲁士?是士瓦本?是葡萄映红着的莱因河畔?还是海鸥翱翔的波罗的海沿岸?噢,不!不!不!他的祖国必须更大。”[3](p68)

以知识分子为载体的文化民族主义运动对德意志民族意识的提升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人在费希特、阿恩特等人的激励下奔赴战场,加入反抗法国占领者战争的行列。

1815年打败拿破仑以后,根据维也纳会议决议建立起来的德意志联盟①实际上是一个松散的国家联合[4](p85),[5](p65),并没有实现人们渴望的民族统一。德国的民族主义运动因此进一步高涨,民族主义的文化认同由“精英”阶层走向大众。1815年,在“荣誉、自由、祖国”的宗旨下,耶拿大学的学生首先成立了“全德学生社团”,并迅速在其他大学得到仿效。当时耶拿学生社团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希望德国能被视为一个国家,德意志民族能被视为一个民族”[6](p70)。此后,在德国出现了1817年的瓦特堡大会、1832年的汉巴赫大会等一系列大规模民族运动集会,不断呼吁建立“自由、统一的德国”[7](p294)。

与此同时,在思想文化领域,人们继续民族主义的历史思考。在历史学领域,人们成立了德国史料学会,专门搜集中世纪德意志地区的史料,并编成了享誉史学界的《德国史料集成》,希望以此再现中世纪德国的强国地位,激发德国人的民族自豪感。甚至著名历史学家兰克也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认为德国人是奉上帝之命去发展与法国人完全不同的文化和政治制度,注定要“建立符合本民族精神的纯粹德国的国家”。在哲学领域,亲历拿破仑战争的著名哲学家黑格尔也认为,一个民族要获得尊严,必须拥有一个强大独立的国家。他以历史哲学

88

①德意志联盟(D eu tscher Bund),旧译为德意志邦联或德意志联邦。根据1815年6月8日签署的《德意志联盟文件》,它由38个行使主权的独立邦和自由市组成,“目的在于维护德意志外部和内部的安全以及德意志各邦的独立和不可伤害性。”1820年维也纳决议案进一步重申,“德意志联盟是德意志各主权诸侯和自由市的国际法联合会”。因此,译成邦联或联邦都名不副实。参见:R udo lf H uber, Dokum en te zu r D eu tschen V erfassungsgesch ich te,Band 1,D eu tsche V erfassungsdokum en te1803-1850, Stu ttgart1978,S.85;D ieter Gri m m,D eu tsche V erfassungsgesch ich te1776-1866,F rankfu rt am M ain 1988,S.65.

为名,把德意志的民族主义哲理化,强调历史是国家的历史,国家是民族精神的现实化。因此,德意志民族“必须重新组织成一个国家”,建立起由君主统一领导下的“国家政权力量”[8](p74-75)。在经济学领域,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民族体系》①一书中突出强调了反映德意志民族利益的民族经济学,明确提出要建立统一的关税和经济区,以便对付外国竞争,保护民族利益。李斯特的上述思想对于推动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关税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因此被推崇为德国关税同盟的“思想鼻祖”。

综上所述,虽然直到19世纪中期以前德国的民族统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但民族主义作为一股强大的文化思潮和文化运动已经极大地震撼着德国各个阶层。甚至像俾斯麦这样保守的普鲁士容克地主,到19世纪50年代也已经认识到,德国统一已是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9](p128)。德国人的民族认同感大大加强,从而为日后德国的统一奠定了思想意识基础。

在国家分裂的状态下,民族的文化认同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思想基础,但是,仅此是不够的,它只能使德意志民族停留于“语言民族”和民族的“文化概念”层面[3](p59)。开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经济一体化则使德国各邦各地区在实际利益的基础上紧紧地绑在一起,并缔造了德意志的经济强权普鲁士,从而奠定了德国统一的经济基础。

近代德国经济一体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建立和发展,二是以铁路建设为推动力的工业化的整合作用。

1815年建立起来的德意志联盟之中,各邦拥有绝对的主权。虽然联盟条例第19条规定各邦将来在贸易和交通方面“采取一致行动”,但各邦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独立的税收和商业政策。因此,德国境内仍然关卡林立,货物从汉堡到德累斯顿,要缴纳多达35次的过境税。众多关卡使德国既无法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也无法采取统一的关税政策来保护本国工业免受外来竞争,严重阻碍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鉴于此,以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为代表的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了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关税和经济区的主张。

由于特殊的领土构成和历史状况,普鲁士成为德国各邦中推行统一关税政策的先行者。首先,普鲁士有极为不利的领土构成。它的领土并非一个整体,而是被分为东西两大块。汉诺威、黑森等邦就像两块楔子从南北两方插入普鲁士领土之间,阻碍着普鲁士境内的经济交流。而克服这种不利因素的惟一办法就是建立一个全德范围内的统一关税体系。其次,由于普鲁士的领土是各个历史时期不断扩张兼并的结果,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关税体系也相当混乱。到1818年为止,普鲁士境内仍然存在60个关卡。这些都严重阻碍着普鲁士内部的经济交流和发展。普鲁士政府因此深感进行关税体制改革的必要。最后,普鲁士政府出于打击走私、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也愿意进行关税体制改革。当时德意志各邦之间走私猖獗,领土被分成数块的普鲁士走私尤其严重,大量关税因此流失。普鲁士因此意识到,只有在全德范围内建立一种合理的、适度的关税体系,才能使走私成为一种没有诱惑力的举动,同时又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出于上述考虑,普鲁士政府从1818年起开始实行新的税则,在邦内实行统一税制,取消一切关卡。这一税则成为日后德意志关税同盟的核心准则。

普鲁士要建立统一的关税体系,首先必须将插入其领土之中的黑森等邦以及被包围在普鲁士领土内的安哈尔特等小邦纳入这一体系之中。1828-1830年,普鲁士以经济利益为要挟,先后迫使黑森-达姆施塔特等邦加入自己的关税同盟体系中。在这一过程中,普鲁士发现,关税政策可以成为影响其他邦的重要工具,因此开始将统一关税从自身政策转变为一种全德意志的政策。其他邦也意识到了统一关税对本邦经济发展和财政带来的益处,加入到统一关税的进程中。1833年,以普鲁士-黑森为核心的关税同盟和巴伐利亚-符滕堡为核心的南德商业同盟合并,正式成立德意志关税同盟。关税同盟包括18个邦,人口超过2300万,同盟内部废除一切关卡。1834年1月1日,德意志关税同盟正式启动。此后,巴登、拿骚、法兰克福自由市等陆续入盟。

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建立对德国经济的一体化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由于关税的统一,德国境内关卡林立的状况得到改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治上的分裂对经济的阻碍,方便了商品的流通,各邦交往日益频繁。到19世纪60年代,工业

98

①该书原名为N ati onales System der po litischen konom ie,旧译为《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通观全书,其强调的是反映德意志民族利益的民族经济学,且N ati onal 一词只有“国家的”、“民族的”而无“国民的”含义,故有《政治经济学的民族体系》之译。

发达的萨克森所需的大部分粮食、南德各邦所需的生铁、煤炭等工业原料等均来自普鲁士,从而加剧了它们对普鲁士的依赖性。其次,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德国分裂的各邦之间在货币和度量衡方面的统一进程。在货币方面,由于涉及征税以及同盟内部的收入分配等问题,各邦于1838年签订德累斯顿货币条约,确定了北德地区的塔勒尔和南德地区的古尔登两大货币流通区域,并确定了两种货币比价为4:7;在度量衡方面,关税同盟制定了统一的关税重量单位“关税公担”,后来又确定了“米突制”为长度单位。此外,关税同盟内部在相关协定的基础上还确定了统一的票据章程和共同商业章程。正是从以上意义上,有德国史学家认为,在关税同盟建立以后,人们可以“谈论德意志的民族经济”了[10](p181)。

除了关税同盟对德国经济一体化带来的重大影响外,工业化对分裂的各邦之间联系的加强也有巨大的影响。由于现代大工业建立于分工细致的社会化生产协作之上,19世纪30年代开始的德国工业革命对加强各邦之间的经济联系,磨合德国的政治分裂状况自然有巨大的作用。工业发达的萨克森对矿产原料丰富的普鲁士的依赖日益增强,巴伐利亚等以农业为主体的南德各邦出于推销自己的农产品的需要,则对工业发达的普鲁士、萨克森的依附性不断增加。而工业化进程中对德国经济一体化促进作用最明显的,当数大规模的铁路建设。

历史经验表明,要建立一种一体化的紧密经济关系,仅凭关税等财政手段是不够的,它还需要以发达的交通将各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国民经济学家李斯特称关税同盟和铁路系统是互相支持、促使德国统一的“连体胞胎”[11](p93)。他指出,在一个完善的铁路系统下,德国的社会经济才能上升为“全民族的经济”,分裂的德国才会“联合成为一个伟大、文明、富裕、强大和不受侵犯的民族”。关税同盟的建立只是将德国2 3的地区联合成了统一的经济区,但马车、驳船等缓慢落后的交通工具制约着经济区内联系的进一步加强。从这一意义上,现代化铁路交通对德国经济一体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9世纪30年代中期是德国铁路建设的起动阶段。1835年,纽伦堡到富尔特之间6公里长的第一条德国铁路开通。此后,由于实行私人资本和国家财政投入并举的方针,铁路建设在德国出现了高速发展。整体上看,这种发展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末。在这

一时期,主要以各邦为单位建成了一系列路段。第二阶段从40年代末直到50年代末为止。在这一时期,各条已建成的铁路连接起来,形成较长的、贯通的铁路。到1865年,德国铁路营运里程达到14690公里。德国在30年间就建成了较为稠密的铁路网,建设速度雄踞欧洲各国之首[12](p46),[13](p133-137)。

为什么德国的铁路建设速度会如此迅速?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答案是:国家的分裂效应使然。四分五裂的状况使德国在政治上积弱,经济上落后,但是,就铁路建设而言,这种分离主义却做出了重大“贡献”。原因在于,各邦政府出于对本邦的经济、交通和安全利益等因素的考虑,在铁路建设中出现了一哄而上的“赛跑”,以期取得自己在商业贸易等经济发展方面的有利地位,防止因交通不便而边缘化[14](p255)。例如,位于德国中部的黑森诸邦出于将自己变为德国乃至欧洲大陆铁路中心枢纽的考虑,出现了竞相投资修建铁路的局面。铁路建设的迅速发展给德国工业化以极大的推动力[15],也对德国的经济一体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关税同盟为德国的经济一体化构建了一个框架,铁路则为这一框架填充上了内容。首先,稠密的铁路网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德国各地区和各邦之间经济上的封闭隔绝状态,相互间联系和协作大大加强,从而“在小邦分治主义偏见的长城上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16](p130),有助于减轻政治分裂造成的负面影响。巴登政府起初出于狭隘的分离主义和地方主义考虑,修建铁路时拒用标准轨,结果其铁路无法与其他邦相通,最后为了交通的需要又不得不换上标准路轨。其次,铁路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各邦的分离主义倾向,迫使各邦政府采取措施,以防止自己被排除于德国经济一体化进程之外而边缘化。汉诺威国王恩斯特?奥古斯特曾明确表示反对修建铁路:“我不愿我的国土上有铁路,我不愿那些鞋匠和裁缝和我一样快地旅行。”然而,出于“王国财政和商业利益”的考虑以及担心贸易通道会偏离自己的领土,汉诺威政府不得不于1840年9月宣布修建国营铁路[14](p255),[17](p153)。铁路因此成为“一种用于为了整体而克服局部利益的开路先锋”[18](p99)。

关税同盟和铁路建设大大促进了德国的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则为德国的政治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经济一体化加强了普鲁士的领导地位,使各中小邦对普鲁士的经济依赖性不断加强,从而为普鲁士日后政治上统一德国准备了条件。

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普鲁士的经济迅速壮

09

大,成为德意志联盟内经济实力最强大的邦国。统计表明,到1865年为止,普鲁士的煤炭、生铁、钢等重工业产量在德意志联盟中所占的比重分别达到了85.3%、78.1%、86.3%[19](p63-71),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在经济一体化之下,经济力量的悬殊对比必然对德国的政治发展产生影响,普鲁士的领导地位日益突出。它不仅通过与法国签订自由贸易为特征的商业条约,将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奥地利完全排除在德意志关税同盟之外[20](p2),粉碎了奥地利试图用“中欧关税同盟”取代“德意志关税同盟”的计划,而且以解散关税同盟为要挟,向关税同盟内部持反对态度的各中小邦施压。

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各中小邦最终不得不向普鲁士屈服。自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以来,由于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各邦在商业贸易方面依赖性不断加强。南德各邦输入北德地区的工业制成品,北德各邦则大量输入南部的原料和粮食。尤其重要的是,加入关税同盟以来,关税收入成为各中小邦增长最快的财政收入来源。以巴登为例,1830年,关税收入占其总财政收入的8.4%,1850年则达到了19.6%。黑森-达姆施塔特在加入关税同盟前几乎没有什么净收入可供支配,到19世纪50年代初,关税收入已经占国家财政收入的相当大比重,以至1852年一位议员在达姆施塔特议会上指出,如果没有普鲁士拨付的关税收入,国家开支就无从谈起[11](p100)。巨大的经济利益使关税同盟各邦不得不正视它们与普鲁士的关系。1864年,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曾无可奈何地指出,南德地区“出于巨大的利益,迟早要被迫与德国其他部分连接起来”,必须接受普鲁士的领导,“没有别的选择”。符滕堡也表示,“我们迟早要向普鲁士屈服,因为我们的需要使然。”[11](p178-179),[21](p39)巨大的经济利益最终迫使敌视普鲁士的各中小邦确认它在关税同盟中的领导地位,从而大大削弱了另一大邦奥地利在德意志的影响力,为普鲁士日后政治上统一德国做了准备。因此,有学者把奥地利争夺关税同盟领导权斗争的失败形象地比喻为“经济上的柯尼希格莱茨”[20](p20),将它与1866年普奥战争中奥地利的关键性军事失败相提并论①。也就是说,普鲁士已经在经济上打败了它的劲敌奥地利,获得了德国霸主的地位,即将到来的1866年战争只是要对普奥两大德意志邦国争夺德意志霸权的斗争在政治上加以收场而已。

文化民族主义运动以及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大强化了德国人的民族意识和各邦之间的经济联系,进而将德国的政治统一提上日程。但是,在事实上,德国并没有因为经济的一体化而自动实现国家在政治上的统一②。阻碍德国实现政治统一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各中小邦的统治者为了保住自己的独立统治地位,不愿放弃他们数百年来一直捍卫的权利;第二,1815年以后,德国存在奥地利和普鲁士两大邦争霸的二元政治格局。在这一格局中,作为德意志联盟议会主席的奥地利,满足于做这一松散的联盟组织的领导者,对德国的真正统一不感兴趣,因为奥地利统治的大部分地区是非德意志的,国家的统一意味着这一帝国的瓦解;第三,从地缘政治出发,法国和俄国等邻国也不愿看到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德国出现在它们身边。因此,德国要结束分裂局面,实现政治上的统一,还必须有一种足以使各邦统治者屈服的强大力量,同时还必须有能力应付其他欧洲列强可能的干涉。到19世纪中叶,德国终于出现了这样一种力量,即已经成为德国经济强权的普鲁士。

如前所述,普鲁士由于操纵关税同盟和工业发展,已经成为德国的经济巨人,有了统一德国的经济能力。现在的问题是,普鲁士统治阶级是否愿意承担起统一德国的历史使命。事实证明,普鲁士统治者能够正确估计形势,做出既顺应时代潮流又有利于自己利益的选择。

首先,通过19世纪初的施泰因-哈登贝格改革,普鲁士从封建社会步入了现代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顺利实现了新旧社会的对接。普鲁士容克地主阶级由此认识到,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采取适时而进的主动策略,不仅可以避免被历史淘汰的命运,而且可以掌握引导历史发展的主动权,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因此,面对德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普鲁士统治阶级能再次明智地做出正确抉择。1848年革命爆发后,面对不可遏制的革命形势,普王能有别于奥地利等邦的顽固统治者,在《致我的人民和德意志民族》文告中,明确允诺建立统一的德意志经济区和缔造一个德意志联邦国家[4](p449-450),从而表明了其适时而进的“开明”特征。

19①

②普鲁士财政大臣冯?莫茨在谈到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影响时曾预言:“进、出关和过关税只是分裂的各国的政治后果,反之也是真理,即这些国家结成关税和商业联盟时,同时必将统一自己的政治体系。”参见:D iether R aff, D eu tsche Gesch ich te vom A lten R eich zu r Z w eiten R epub lik,München1986,S.72.

1866年普奥战争中,普军在柯尼希格莱茨(萨多瓦)决定性地击败了奥军。

出身于普鲁士勃兰登堡容克世家的俾斯麦,是普鲁士容克的典型代表。直到1848年革命时,他还认为德国统一是一种幻想。但是1851-1859年担任普鲁士驻德意志邦联议会代表期间的亲身经历使他认识到:德国统一已是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在这种形势下,由普鲁士掌握统一运动的领导权,阻止“自下而上”革命的威胁,保存普鲁士君主政体和容克地主的特权地位,就成为顺应这一历史潮流的最有利方式。从这一意义上,俾斯麦日后承担起统一德国的历史使命实际上是为保护自身利益而主动顺应历史发展的“向前逃跑”[22](p1)。

其次,夺取德意志霸权一直是普鲁士统治阶级追求的梦想。18世纪以来,普鲁士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与奥地利争夺在德意志的霸主地位。如今由它来承担统一德国的历史使命,实为一石二鸟之举,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阻止“自下而上”的革命威胁,又可以“利用全国人民的统一愿望来确立自己在德国的霸权”[16](p158)。

再次,通过19世纪初的改革,普鲁士容克地主阶级的社会特征已经发生变化。他们之中大部分人在经济上已经资产阶级化,甚至许多人还进入工业领域,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弄潮儿。在西里西亚工业区,“一部分变成了农业资本家的容克发展成为工业资本家”。这里的大型冶金企业主“几乎都来源于封建贵族”,他们在制铁等工业中占据了“支配地位”[23](p99),[24](p153,155)。经济利益的资产阶级化使普鲁士容克地主和德国资产阶级一样,把统一德国当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事实上,普鲁士统治者在1848年就开始了夺取德意志领导权的尝试。这年4月,普鲁士以丹麦政府镇压石勒苏益格和霍尔斯泰因两公国的德意志民族主义运动为借口,出兵击败丹麦,试图吞并两公国。但是,这一举动遭到俄、英、法等国的一致反对甚至武力威胁。最后普鲁士不得不与丹麦停战,归还两公国。1849年,普鲁士又利用帮助各邦镇压革命之际,试图用自己领导下的德意志同盟[25](p145)来取代奥地利操纵的旧德意志联盟①。但是,这一举动再次遭到俄国的反对甚至武力威胁。在奥俄两国的联合压力下,普鲁士被迫与奥地利签订耻辱的“奥尔缪茨协定”,放弃德意志同盟,承认奥地利在德意志事务中的最高权力。1859年,普鲁士利用法国和撒丁王国对奥地利战争的机会,试图夺取德意志的领导权,结果再次碰壁。普鲁士统一德国的尝试屡遭挫折[13](p49-52)。

在几经挫折后,普鲁士统治者认识到,要实现德国的统一,必须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日后成为普鲁士国王兼德意志帝国皇帝的威廉一世早在1849年就已经得出结论,“谁要统一德国就必须征服德国”。1858年威廉出任普鲁士摄政王后,明确把实行彻底的军事改革,建立一支强大的、有威望的军队当作首要任务,以便通过“征服”方式实现德国的统一[26](p340),[27](p313-315)。1861年继任普鲁士国王后,面对议会中资产阶级反对派的阻挠,威廉一世决定起用铁腕人物俾斯麦,强行推行军事改革和统一德国的政策。

俾斯麦是19世纪下半期德国乃至欧洲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认识到,德国统一已经是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但是,他也清楚地看到,无论德国各邦统治者还是俄国和法国两大邻国,都不愿德国实现政治统一,前者担心丧失自己的独立政治特权,后者则将保持德国的分裂看作“使自己在欧洲事务中取得政治优势的重要条件”[28](p733)。因此,德国政治统一的实现必须以武力为后盾,同时要运用正确的外交策略,并寻找合适的时机。1862年9月30日,他在普鲁士议会发表了著名的“铁血演说”②,指出:“德国所注意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它的力量;巴伐利亚、符滕堡、巴登愿意宽容(屈服)自由主义,对此它们并没有得到普鲁士的角色;普鲁士必须积聚自己的力量,等待有利时机,……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和多数人的决议能够解决的——这正是1848年和1849年的错误——而是要通过铁和血。”[29](p72)此后,他强制实行兵制改革,为统一德国进行充分的军事准备。

在进行充分军事准备的基础上,俾斯麦又施以圆滑的外交手腕,分化离间英、法、俄等列强,瞅准时机,在1864、1866和1870-1871年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发动了连锁反应式的三次王朝战争,最终实现了德意志民族期盼许久的统一,建立起新的德意志帝国[30,31]。

需要指出的是,三次王朝战争只是从形式上结

29

②史学界一直将“铁血政策”当作俾斯麦统治的一种特征。其实,“铁血”一词并非俾斯麦独创,它来自1813年反拿破仑解放战争中志愿者们的一首歌。其中有两句歌词为:“因为只有铁才能拯救我们 只有血才能解放我们”。从这一点看,“铁血”只是一种“革命的声明”,有其积极意义。见:H agen Schu lze,D er W eg zum N ati onalstaat:die deu tsche N ati onalbew egung vom18.Jah rhundert b is zu r R eich sgründung,S.114.

新的德意志同盟将有“统一的法律体系和强大的中央政府,并由普王控制军队”。J.A.S.Grenville, Eu rope R eshaped1848-1878,L ondon1986,p.145.

束了德国的政治分裂局面。其实,德国实现内部的进一步的政治统一,还得益于帝国初期确立的一套明智的联邦主义行政架构和半专制主义政治体制。

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帝国在行政架构上实行联邦制。第一,在组织结构上,新成立的帝国由25个邦和帝国直属领地阿尔萨斯-洛林组成。帝国主权实际上掌握在由各邦派出的58名代表组成的联邦议会手中。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享有立法权,同时还有权否决代表民意的帝国议会通过的议案。于是,联合起来的各邦君主和3个自由市的市议会就成了国家主权的共同享有者。第二,联邦议会中的议席分配则确保了联邦主义原则的贯彻。根据宪法,在58个议席中,只需14票即可否决任何议案。因此,拥有17个议席的大邦普鲁士有能力否决任何不利于它的法案,确保其利益不受损害。同时,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第三,帝国的联邦主义特征还表现为各邦保留了大量体现国家主权的权利:各邦保留派遣和接受驻外使节的权利;帝国军队由各大、中邦分担的份额军队组成;巴伐利亚、符滕堡等邦仍保留各自的邮政机构以及教育、宗教、部分司法等自治权利[32](p392-400)。第四,甚至帝国首脑的称呼也成为国家联邦主义性质的体现。普王威廉一世曾表示,如果接受皇帝称号,希望自己能被称为“德国皇帝”(Kaiser von D eu tsch land),甚至直到加冕前的一天仍坚持这一点。但是,这一要求遭到巴伐利亚和符滕堡国王的反对,理由是:如果承认这一称号,就意味着正式承认普鲁士国王居于帝国内其他国王之上,而且也包含着对非普鲁士地区提出领土主权的要求,因此,“各邦君主是不会同意的”。巴伐利亚国王明确提出要将“实施联邦的领导权力和德意志皇帝称号结合起来”,即新统一的德意志国家必须给各邦政府保留一定的权力。左右为难的俾斯麦劝说威廉一世接受了“德意志皇帝”(D eu tscher Kaiser)这一折中方案。“德意志皇帝”的称号意味着只能和德意志民族联系起来,而不能与领土统治权联系起来,从而表明“皇帝在原则上不享受高于各国王的优先地位。”[33](p92-93)

俾斯麦之所以在德意志帝国建立之初推行联邦体制,主要原因在于,新建立起来的德意志帝国是各种力量妥协的产物。一方面,它必须照顾德国人民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愿望,另一方面,它又要考虑到各邦统治阶级的利益。于是,联邦制国家成为最好的选择。它既满足了建立统一的德意志民族国家的愿望,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各邦统治者的权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各邦分离主义势力的抵抗。

俾斯麦在以联邦主义体制缓和各邦分离主义反抗的同时,政治上则通过半专制主义体制来保障普鲁士对各邦以及中央对地方的优势,以确保来之不易的国家统一。

宪法明确体现了普鲁士在帝国范围内无可争议的政治优势。作为帝国首脑的皇帝由普鲁士国王担任,他手中集中了“过多的、无论整体上还是部分地都不受影响的权力”[22](p37)。包括帝国宰相在内的国家官吏的任免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的权力、武装力量的指挥权、对外政策的决定权等,皆掌握在皇帝手中。而且无论联邦议会还是帝国议会,它们的召集权和宣布休会的权力都掌握在皇帝手中。主持帝国政府的帝国宰相以及联邦议会主席也由普鲁士首相兼任,他只对皇帝而非议会负责。所有这一切都保证了普鲁士在帝国政治生活中的主导性优势地位,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以上行政和政治体制非常适合新建立的德意志帝国的实际情况,既缓和了各中小邦统治者的分离主义情绪,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是对德国政治统一的体制性确认。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家统一的日益巩固,德意志帝国在行政架构上出现了中央集权主义的发展趋势[31](p179-188)。

参考文献

[1] T hom as N i pperdey.D eu tsche Gesch ich te1800-1866

[M].München,1984.

[2] 卡尔?艾利希?博恩,等.德意志史:第3卷(上)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3] H agen Schu lze.D er W eg z um N a tiona lstaa t:d ie d e2

u tsche N a tiona lbe w eg ung vo m18.J ah rhund ert bis

z u r R eichsg ründ ung[M].München,1985.

[4] R udo lf H uber.D okum en te z u r D eu tschen V erf assu2

ng sg esch ich te,B and1,D eu tsche

V erf assung sd okum en te1803-1850[Z].Stu ttgart,

1978.

[5] D ieter Gri m m.D eu tsche V erf assung sg esch ich te1776

-1866[M].F rankfu rt am M ain,1988.

[6] M anfred G rtem aker.D eu tsch land i m19.

J ah rhund ert[M].Bonn,1986.

[7] Eberhard O rthbandt.I llustrierte d eu tsche Gesch ich2te

[M].München,1963.

[8] 黑格尔.黑格尔政治著作选[Z].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9] L o thar Gall.B is m a rck:D er w eisse R evolu tion r[M].

39

F rankfu rt am M ain,1990.

[10] Robert2H erm ann T enb rock.Gesch ich te

D eu tsch land s[M].München,1977.

[11] H an s2W erner H ahn.Gesch ich te d es D eu tschen Z oll2

vereins[M].G ttingen,1984.

[12] Gu stav Sto lper.D eu tsche W irtschaf t seit1870[M].

Tüb ingen,1966.

[13] 邢来顺.德国工业化经济-社会史[M].武汉:湖北

人民出版社,2003.

[14] H ubert K iesew etter.Ind ustrielle R evelu tion in D e2

u tsch land1815-1914[M].F rankfu rt am M ain,

1989.

[15] 邢来顺.德国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与高速工业化

[J].世界历史,2001,(5).

[16] 弗兰茨?梅林.中世纪末期以来的德国史[M].北

京:三联书店,1980.

[17] J H C lapham.T he E cono m ic D evelopm en t of F ran2

ce and Ger m any1815-1914[M].Cam b ridge,

1936.

[18] D iether R aff.D eu tsche Gesch ich te vo m A lten R eich

z u r Zw eiten R ep ublik[M].München,1986. [19] W o lfram F ischer,Jochen K rengel,Ju tta W ietog.

S oz ia lg esch ich tliches A rbeitsbuch,B and1,

M a teria lien z u r S ta tistik d es D eu tschen B und es1815

-1870[Z].München,1982.

[20] D.G.W illiam son.B is m a rck and Ger m any1862-

1890[M].L ondon and N ew Yo rk,1998.

[21] M ichael Stürm er(H g.).D as K a iserliche

D eu tsch land:P olitik und Gesellschaf t1870-1918

[C].D arm stadt,1976.[22] W o lfgang J.M omm sen.Im p eria l Ger m any1867-

1918:p olitics,cu ltu re,and society in an

au thorita rian sta te[M].L ondon,1995.

[23] Peter B randt.P reu ssen zu r Sozialgesch ich te eines

Staates.E ine D a rstellung in Q uellen[Z].Berlin,

1981.

[24] M o ttek,B lum berg.W u tz m er,Becker.S tud ien z u r

Gesch ich te d er ind ustriellen R evolu tion in

D eu tsch land[M].Berlin,1960.

[25] J.A.S.Grenville.E u rop e R eshap ed1848-1878

[M].L ondon,1986.

[26] H ell m u t D i w ald.Gesch ich te d er D eu tschen[M].

Berlin,1978.

[27] Bern t Engel m ann.P reussen:L and d er

unbeg renz ten M g lichkeiten[M].München,1979.

[28] 波将金.外交史?第一卷(下)[M].北京:三联书

店,1979.

[29] Gerd Fesser.K n ig g r tz2S ad o w a:B is m a rcks S ie2

güber O sterreich[Z].Berlin,1994.

[30] 邢来顺.论俾斯麦统一德国过程中的外交策略[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6).

[31] 邢来顺.迈向强权国家——1830年-1914年德国

工业化与政治发展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2.

[32] E rn st R udo lf H uber.D okum en te z u r D eu tschen

V erf assung sg esch ich te,B and2.D eu tsche

V erf assung sd okum en te1851-1900[Z].Stu ttgart,

1986.

[33] 奥托?冯?俾斯麦.思考与回忆:第2卷[M].北

京:东方出版社,1985.

Recon sidera tion on the Un ity M ovem en t i n M odern Germany

——T rilogy abou t the U n ity P rocess of M odern Germ any

X I N G L ai2shun

(Co llege of H isto ry and Cu ltu re,H uazhong N o rm al U n iversity,W uhan430079,Ch ina)

Abstract T he un ity of m odern Germ any w as the resu lt that w as com p rehen sively affected by the po litical,econom ic and cu ltu ral elem en ts,and had th ree developm en t p hases:the p eri od of cu ltu ral iden tificati on of nati onalis m;the p eri od of the econom ic in tegrati on w ith the bu ilding of the Zo llverein and indu strializati on;and the era of po litical un ity under the leadersh i p of P ru ssia since the m iddle of 19th cen tu ry.A nd these th ree developm en t p hases laid dow n the ideo logical,econom ic and po litical foundati on fo r the un ity of m odern Germ any.

Key words Germ any;un ity;cu ltu ral nati onalis m;econom ic in tegrati on;po litical un ity

责任编辑 梅莉49

德国的职业教育及其启示

德国的职业教育及其启示 日期:2006-12-23 11:57:20作者:于淑萍点击:134 摘要:德国的职业教育,曾对战后德国的经济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并被世人称为楷模。在德国,整个教育是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结构体系,双元制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为经济发展需要提供专门职业人才。本文通过在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培训考察,以亲历之所见所闻,浅论对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所感、所想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职业教育双元制双师型就业准入专门职业人才 今年7月,我有幸参加中国职业教育中、高级管理干部考察团的欧洲之行,赴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考察。我们飞越欧亚大陆,行程达数万公里,尽管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但终究是亲历其境,耳濡目染,受益匪浅,感受良多。 一、教育概况 德累斯顿(Dresden),位于德国(Germany)东北部的易北河流域,现有人口近50万,是欧洲的历史文化名城,被称为易北河畔的“佛罗伦萨”。德累斯顿历史上曾是萨克森王国的首都,二战中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东、西德统一后正式修复重建,正不断发展变化。德累斯顿现在是德国人口最为稠密、工业化程度最高的萨克森州首府。 德国国土面积35万多平方公里,尚不及我国云南省大,人口8200余万,还没有我们四川省多,但德国的工业高度发达,国民生产总值雄冠欧洲之首,仅次于美、日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人均GDP达2万欧元。德国之所以能在战后短短的几十年内,从一个经济濒临崩溃的战败国的废墟上创造出如此令全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究其根源何在?明确而肯定的一个答案就是教育!尤其是被大部分德国人所推崇的、一度被称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被誉为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车轮的“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 德国整个教育是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结构体系,“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典型模式,绝大多数的人群是通过“双元制”职业培训找到工作的。自50年代以来,联邦政府颁布了十多项有关职业教育的法令。其中,1969年8月,联邦政府通过的《职业教育法》,对各级各类职业训练、制度、组织、考试制度等作了原则性规定,是德国关于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的法令。《职业教育法》的出台,进一步加强和稳固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德国法律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规范了就业、转岗、再就业、提岗、提职都必须先接受正规的职业培训。大凡是完成了普通义务教育而没有继续读书的十八岁以下青年必须接受义务职业教育,青年们不经过正规职业培训,不准进入职业生涯,企业不得接收未经培训的员工,未经培训的员工不能上岗,已成为德国国民的共识和行为规范。在德国,无论是国家制度、社会舆论、还是家庭与个人,对于职业技术教育都是推崇的,事实上,推崇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已成为德意志的国家精神和日耳曼的民族骄傲。 二、职教特色 从当前国际范围来看,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莫过于德国,德国的职业教育远远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发达的职业教育无疑是德国经济迅速腾飞的重要原因。那么,德国的职业教育为什么能十分精致而有效地成功运作呢?究其庐山真面目,确有以下几大具体特色: 1、德国的职教是以“双元制”模式为其典型特色的 所谓“双元制”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岗位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专业理论技术知识培养相结合,是分别在企业和学校两个地点,由两个施教主体和两个管理机构分别进行又相互融合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这是德国职业教育最基本的形式和最主要的特点。 “双元制”教育的学生,他们既是工厂的徒工,又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学生每周在工厂、企业培训三天半至四天,进行实际岗位操作的训练,主要是掌握“怎么做”的问题;学生每周在职业学校学习一天至

德国物流发展的历程

德国物流发展的历程 在德国乃至整个欧洲,随着生产力发展的成熟,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竞争的需求迫使企业不得不拓宽视野,寻求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的渠道。主要途径体现在供应链的全过程中,即从原材料供应到成品的配送再到消费者使用的整个过程。这就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这种生产和配送的集中使得欧洲物流市场的瓜分进程加快。在这一进程甲,德国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欧洲物流业发展的领头羊和进军东欧的大门。 由于我国的物流资源过于分散、物流企业规模小、物流企业专业化程度低。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起点、水平低,缺乏规模经济,彼此之间恶性竞争,这时候需要通过横向并购、合资的方式,整合零小规模的行业特征,造就行业领导者,实现物流市场经营的规模经济效应。我们今天看到的物流巨头,像德国邮政、丹莎货运、敦豪速递、瑞士德迅集团(K&N)和荷兰TPG集团都是当年并购大潮的主力军。因此,向主力军中的佼佼者学习,可以使我们有效学习别人长处,利用外部机会,克服自身弱势,去创造新的奇迹。 德国的物流,其最根本的一种理念就是为用户提供一条龙式物流服务,以尽最大可能地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在欧洲之门APL货运仓储中心,不仅为货代公司和生产企业提供专业仓储服务,还为生产企业提供货物分拣、重新包装和贴标签等增值服务项目。如在每年圣诞节来临之际,为客户提供圣诞节礼物的配送等。德国物流业的发展同发展中国家一样有着漫长的过程。在统一以前,东、西德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要明显强于东部。出于政治和经济的原因,铁路和公路等交通主干线也多是沿南北方向布置,东西方向的联系较弱,而各城市的结点作用突出,因此货物的集散地也主要沿东西部主要结点城市分布。 两德刚统一时,为了平衡政治与经济利益,新政府在有意加强东西部交通联系的同时,更意识到迅速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物流集散地是激活整个国家物资运转和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因此德国政府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大力发展高速公路、修建机场和港口,而是重点规划和发展物流园区(GVZ),这是因为看到了它对整个国家发展的深远影响。 在德国乃至整个欧洲,随着生产力发展的成熟,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竞争的需求迫使企业不得不拓宽视野,寻求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的渠道。主要途径体现在供应链的全过程中,即从原材料供应到成品的配送再到消费者使用的整个过程。这就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这种生产和配送的集中使得欧洲物流市场的瓜分进程加快。在这一进程甲,德国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欧洲物流业发展的领头羊和进军东欧的大门。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尤其是统一后的联邦政府,在推动德国物流业发展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物流企业以最大可能的支持。例如,德国政府尝试着在不来梅市规划了德国最早的大型物流园区。其以6马克/平方米的价格从农民手中头下土地,经过平整和修建公路.铁路以及扩建不来梅港等土建工程的建设,再以30马克/平方米的低廉价格出售给物流企业;企业也可以租用场地(实际上经过多年以来的财富积累,90%以上的企业都是采用买断的形式,极少数企业向政府租用)。政府在企业建设物济中心的同时提供低息贷款。

德国教师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德国教师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创立师范教育的国家之一,教师教育制度十分完善。2000年,德国教师教育委员会发布的《德国教师教育展望》报告认为:在培训期限、场地和行政管理的精干性等方面与外国相比,德国具有最高档次的教师教育制度。目前,我国师范教育正处于向教师教育全面转轨的关键时期。因此,探讨和解读德国教师教育的特点,具有启示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德国教师教育的三个阶段 德国教师培养的全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修业阶段、实习阶段和职后培训阶段。三个阶段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1、修业阶段 修业阶段,即大学的理论学习阶段,重在学习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包括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 (1)课程设置。德国师范生在修业阶段主要进行理论学习,必须学习两门执教学科和相关的学科教学论,同时必须学习包括教育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其中教育科学要占总课时的25%。 卡塞尔大学规定,拟从事中等教育工作的学生要学习两门学科,且两者须为相近学科。该校师范生所学的教育类课程主

要包括教育基本理论、欧洲教育史、课程开发论、教学论、执教学科的教学方法、心理学等,还包括一些相关的社会科学学科,如社会学、哲学等。 (2)教育见习。教育见习一般安排在第三个学期,为期5-8周。教育见习主要是听老师讲课,看老师如何组织教学,如何批改作业,如何管理学生等,了解学校教育运行的全过程,不上讲台讲课(德国有关法律规定,获得实习教师资格后才能上课)。 师范生达到相应条件后,可申请参加第一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考试内容主要由毕业论文、120分钟的书面考试、80分钟的口试(试讲)、短期见习等四方面构成。第一次考试合格者,才能转入第二阶段学习,同时取得国家见习公务员资格。 2、实习阶段 教育实习阶段,重在培养作为教师应具备的执教能力。第一次考试合格取得实习教师资格者,方能进入专门的教师培训机构学习,这类机构统称为研修班。 1990年以前,教育实习时间各州不尽相同。最短16个月,最长2.5年,一般为1.5年。从1990年开始,联邦政府根据州文化教育部长会议决定规定各州教师实习阶段期限统一 为2年。第一年为引导和试教阶段。从实习开始4周以后,才在老师的指导下试教。通常上午见习或试教,下午在研修

启蒙运动

第7课启蒙运动 一.课标要求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二.学习目标 1.从经济、政治、科学方面,了解启蒙运动的条件 2.理解启蒙运动主要思想家的主张及其特点 3.认识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区别和联系。 三.概念解释 1.启蒙运动(法文:Siècle des Lumières,英文:The Enlightenment,德文:die Aufkl?rung),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 2.理性主义、欧洲理性主义(Rationalism)是建立在承认人的理性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高于并独立于感官感知。一般认为随着笛卡儿的理论而产生,17-18世纪间主要在欧洲大陆上得以传播。同时代相对的另一种哲学方法被称为不列颠经验主义(经验主义中的一派),它认为人类的想法来源于经验,所以知识可能除了数学以外主要来源于经验。这里主要关注的是人类的知识来源以及证实我们所知的一种手段。 3.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的概念请阅读考试说明书181页 4.百科全书派: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在编纂《百科全书》(全称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手工艺分类字典》)的过程中形成的派别。《百科全书》主编是D.狄德罗。百科全书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罗为首的唯物论者,他们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认为迷信、成见、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主张一切制度和观念要在理性的审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他们推崇机械工艺,孕育了资产阶级务实谋利的精神。 5. 伏尔泰与儒家文化: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儒家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四.设疑自探 一、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 1、经济: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 2、阶级:新兴阶级力量壮大 3、科学:科学的发展,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 4、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 二、兴起的概况: 1、进程:英国(兴起)→(高潮)→世界(进一步发展)

中西启蒙运动比较初探

中西启蒙运动比较初探 骆徽, 王志红, 刘雪飞 (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安徽合肥230009) 摘要: 关于西方启蒙运动和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研究, 已有许多学者撰文探讨。但对二者的比较研究还比较薄弱, 故文章就二者的主导性倾向进行总体比较, 以揭示其间的联系和各自的特征, 以使这一段有关启蒙思想的发展脉络更为清晰。 关键词: 启蒙; 中西启蒙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一、启蒙的涵义 “启蒙”一词在法文中为光明、智慧之意。从语词上看, 启蒙是启发人于蒙昧之中的意思。近代西方哲学大师康德指出, 启蒙是使人们脱离未成熟状态, 把人们从迷信或偏见中解放出来, 是获得了勇气的个人运用理性反思并且走出传统束缚的过程。法国当代思想家福柯则认为启蒙是一种哲学的气质或态度, 它可以被描述为对我们的历史时代的永恒批判。历史上的霍布斯、孟德斯鸠、狄德罗、杰斐逊、马克思、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等, 都是他们所处时代充满理性之光的启蒙思想家。从这种意义上讲, 启蒙是一种理性生活方式, 是先进知识分子为促进人类现代文明进步与社会现代化而做出的一种努力。 二、启蒙运动概述 西方启蒙运动从兴起( 14 世纪) 到发展( 18 世纪) 长达四个世纪之久, 启蒙思想涉及宗教、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史学、文学、美学、教育等各个领域。启蒙思想家最初用自然神论, 后来用无神论反对上帝和宗教迷信, 在哲学上以机械唯物论批判中世纪经院哲学, 经济上主张以自由放任对抗封建官僚机构的束缚, 政治上以社会契约论否定王权神授, 用自由平等和理性原则批驳中世纪的等级特权, 用知识、科学启迪人们的愚昧无知、传统偏见, 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为建立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理论上铺平道路。启蒙作为一种西方近现代思想范式和文化命题, 自19 世纪中叶至20 世纪末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引入、兴盛到出现危机的过程。较早体现出思想启蒙特点的是士大夫们自我启蒙的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19 世纪末和20 世纪初, 以传播西方民主思想为主的思想启蒙运动拉开序幕, 严复、梁启超等一批先进人物积极传播西方文化思想, 特别是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在当时中国的思想界、学术界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续三千多年的帝制, 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但这次革命没有经历西欧启蒙运动那样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人民群众没有真正觉醒, 反革命势力篡夺了革命果实, 辛亥革命的理想未能实现, 它的思想启蒙任务在之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才得以完成。五四新文化运动弥补了辛亥革命最大的缺陷——思想启蒙,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 反对封建特权, 要求政治民主;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文学, 提倡新文学。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延续, 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和封建阶级旧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 促使人们更迫切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新文化运动大体经历了以自由主义颠覆儒家文化、复以马克思主义取代自由主义而建构新意识形态的思想过程, 是一个启蒙思潮与革命思潮消长兴替的过程。危机是革命的先导, 启蒙则是革命的催化剂, 启蒙与革命分别是危机的思想回应和政治回应。新文化运动成为共和革命与共产革命之间的一个短暂插曲, 转型时代的危机, 宪政和现代化运动的挫折, 战争与革命的时代, 孕育了激进的启蒙思潮。五 四运动以后, 新思潮由“价值重估”而“社会改造”的政治化转向, 预示了现代中国启蒙与革命嬗替的历史趋向, 转型时代激荡的启蒙思潮至此落潮。 三、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五四新文化运动历来也被称为思想启蒙运动, 因为它与欧洲18 世纪启蒙运动有着渊源关系, 二者所表现出的反封建文化的激进批判精神、崇尚理性精神和革命导向作用是一致的。现在我们站在新世纪去反思近一个世纪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会发现这场思想启蒙运动与西方

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是近代时期思想文化领域里的两个重要事件,具有多方面的相似性。也许是由于它们分别发生在东方和西方,而且在时间上相差近三个世纪,因而,在平常的教学中,极少有人将这两个事件进行对比分析,现简要归纳其主要相似之处,供师生们参考。 一、历史背景相似 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陳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为兴起的标志,此时,辛亥革命已经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了历史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的政治环境,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欧美帝国主义国家因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得不暂时放松了对我国的经济侵略;广大人民群众抓起了“爱用国货,抵抗洋货”的反帝爱国运动;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也迫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而积极奔走。于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其次是化工、皮革和卷烟等行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1912-1919年,新建厂矿企业达到470多家,投资近亿元,再加上扩建企业,新增加的投资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和。资产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起来,他们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针对北洋军阀政府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刮起的尊孔复古的逆流,激进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启蒙运动首先兴起于17世纪的英国,然后向甚至全世界蔓延,18世纪在法国达到高潮。经过约两个世纪的发展,此时的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原有的基础上跃上了一个新台阶。相反,封建统治陷入了全面危机,反对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的斗争成为欧洲时代的主旋律,为了争取政治权力,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力量不断增强的资产阶级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基础上再次掀起了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启蒙运动就这样兴起了。 二、性质相似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新文化运动,还是启蒙运动,都是资产阶级为了打破封建的束缚,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掀起的一场运动,都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三、内容相似 其一、打倒专制主义,倡导民主政治。 在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提出了“民主”的口号,提倡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反对君主专制和军阀独裁。1916年2月,陳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指出:“中国欲求生存,必须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实行自由的自治的

最新-2018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 之德国的国家统一史复习线索 精品

一、德国的统一和工业强国地位的确立 (一)德意志的统一 1.背景: ①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 ②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③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内市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 ④资产阶级要加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要求有强大的国家作后盾。因此,德意志的统一变得日益紧迫。 2.条件: ①普鲁士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经济发达。 ②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 ③民族成分单一,统一决心坚定。 ④统治阶级实力雄厚,野心勃勃等。 3.统一过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统一。 ①1864年,普奥联盟击败丹麦,取得了丹麦控制下的部分德意志地区。 ②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在萨多瓦战役中,奥军主力被击溃,从此被排挤出德意志。第二年,普鲁士成立了北德意志同盟,统一了北方诸邦。 ③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在色当战役大败法军。不久,南方诸邦与北德意志同盟合并。1871年初,威廉一世即帝位,德国统一完成。 (二)德意志强国地位的确立──飞速发展的经济 1.原因: ①国家统一的完成,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②法国50亿法郎的赔款,为德国提供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

③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为发展工业补充了重要的资源。 ④德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更易于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有利于迅速提高生产率。 2.经济飞速发展的表现: ①1870—1900年间,重工业得到迅速发展:煤产量3400万吨→1.49亿吨,钢产量17万吨→665万吨,铁产量139万吨→852万吨。 ②机器的产量占世界机器总产量的21.3%,仅次于美国。 ③化学工业和电气工业从无到有,发展迅速。 ④德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被称为“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三)对外推行军国主义 1.对亚洲的侵略: (1)对土耳其的侵略:与英、俄、法一起对土耳其进行侵略,并将其沦为半殖民地。 (2)对中国的侵略: ①在中国开设银行,两次迫使清政府向英德银行团借款,并附有许多苛刻的政治条件。 ②参与“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③在中国抢夺路权矿权,并大规模投资设厂。 ④1897年,借口两个传教士在山东被杀,派兵强占胶州湾。第二年,强租胶州湾,并取得在山东境内建筑铁路、开采矿产等特权。把山东变为它的“势力范围”。 ⑤1899年,支持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⑥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屠杀义和团;参与签订《辛丑条约》。 ⑦破坏辛亥革命,支持袁世凯。 2.对非洲的侵略:19世纪晚期,侵占喀麦隆和西南非洲约2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人口约1000万。 二、威廉二世的冒险与失败 (一)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德国职业教育与中国职业教育特点比较

德国职业教育与中国职业教育特点 比较 要:德国现行的职业教育有“单元制”和“双元制”两种体制,前者如同我国的师傅带徒弟,是不经过职业学校学习而直接工作的体制,由于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理论知识缺乏、失去深造机会等,几乎被淘汰。因此,德国现在基本上实行“双元制”职业教育。将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德国的职业教育进行对比,可以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德国职业教育实行最为广泛的

是“双元制”。以机械专业为例,理论教学与实习培训是两个部门分开管理的。学生在学校主要是学习理论课程,进行简单的实践操作,主管部门是教育部。而实习操作是由培训机构掌管,主管部门是工商会,考试也是由工商会统一组织,因此两个部门没有太多的关联,只是管理上的“双元”。 学生一周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每周三天在培训机构学习技术技能,两天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在同一所学校学习理论的学生,不一定在同一个培训机构中学习技能。因为学习技

能是由几个人组成的小组,而小组里的学生又来自不同的学校。因此,一个班的学生有可能被分到10个培训机构中实习培训。并且其中三天技能学习和两天理论学习是穿插进行的,不同的人学习理论和培训的时间是不相同的,并非统一学习理论后再统一培训。这是学习上的“双元”。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教学制度,但为什么德国的职业教育世界闻名,而我国的职业教育整体比较落后呢?让我们对比分析一下,优劣就一目了然了。 我国的职业教育最早是技校教

育,采取的是前苏联模式,后来经过调整,有了自己的发展模式,即中技(中职)学制三年,在学校既学习理论知识,又进行实习培训,既有自己的理论教学教室,又有自己的实习培训场所,一般是半学期实习,半学期学习理论。到三年级的最后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到企业、公司进行顶岗实习。这一制度与德国的制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学生能整体而系统地上好理论课。在我国理论课是统一教学,不像德国,学生三天在培训机构实习培训,两天在学校上课,感觉比较凌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拓展与深化 讨论:启蒙运动兴起于英国,在法国形成高潮。英国的启蒙运动具有渐进、温和的特征,法国启蒙运动具有激进、批判的特征。为什么? 一、启蒙运动的结束 材料一 18世纪的人在“自然”里看到的是秩序、简明和规律;也有人像某些浪漫主义者那样看到的是无规则、不讲规则、自由精神、追随“自然”而不墨守成规。启蒙运动衰落的根本原因或许就在于,它诉诸“自然”时满怀信心地期待着“自然”有一个明确的而毫不含糊的权(P203)威标准,但是结果却恰恰相反。 ——〔美〕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 材料二法国大革命这场大灾变促成了启蒙运动的结束。大革命从18世纪哲学家那里获得了启示和理念。但是,首先,它很快就横扫了他们的文雅规则,进而探索前所未闻的政治领域;其次,它规模如此宏大,使人不由地认为它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不言而喻,也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它的暴烈和过激引起了反感,导致人们反对所有那些被认为激发了大革命的理念。欧洲知识界大多追随伯克和梅斯特尔,反对法国大革命以及作为其背景的思想运动(指启蒙运动——译注)。 ——〔美〕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 据材料一、二,指出启蒙运动结束的原因。 二、启蒙运动的影响 材料一启蒙运动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对人本身的彻底解放。人的解放包括人身的解放和人的思想的解放两个方面,也就是要使人获得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启蒙运动使人文精神得到了深刻圆满的体现。在对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进行深刻探讨的过程中,法国的卢梭(1712—1778)和德国的康德(1724—1804)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卢梭认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他主张依据契约而建立的国家“主权在民”,人民有权推翻侵犯人民利益、侵害人民自由的专制政权。 康德赞成卢梭有关人生而自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又提出思想的自由。康德道出了启蒙运动的真谛:“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康德解释说:不成熟状态并不是指人缺乏理智,而是指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和决心来运用自己的理智。 ——人民版历史必修3 材料二启蒙运动给人类留下深远影响的还有充满个性的浪漫主义。卢梭被称为浪漫主义之父。 广义的浪漫主义是指一种倾向和态度:它宣扬人的感情至上。它本身是非理性的、人文的、个性的、想象的和情感的。它往往以历史、民族奋斗和壮美的自然为其素材和背景,描写、讴歌人的情感和业绩。我们所熟知的一些诗人如拜伦、雪莱、歌德等都属于浪漫主义诗人。

论文:中西方启蒙运动

浅谈中西方启蒙运动的不同结局 ——从堂吉诃德和阿Q说起 摘要:小人物的命运悲歌可以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起伏跌宕。在中西方两场声势浩大的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中,都是本着思想解放和开启民智为目标,结果却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以堂吉诃德和阿Q着眼,通过对两个人物形象的平行研究,从而窥看中西方两次启蒙运动的不同结局。从而引发对于启蒙运动的思考,以及在当下的意义。 关键词启蒙运动堂吉诃德阿Q 谈到中西方的启蒙运动,不得不提到13到16世纪发生在欧洲大陆的“文艺复兴运动”和1915年到1920年在中国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敲响了欧洲中世纪的丧钟,将教会统治赶下神坛,人文主义精神得到极大的彰显,资产阶级由此获得成长的不竭动力。文学、绘画、雕塑等领域的大师层出不穷,他们成为那个时代的“弄潮儿”。恩格斯说过“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又不断产生巨人的时代!”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后,遭遇到极大的民族危机,救亡图存和思想启蒙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两大主题。经历了洋务运动器物层面的“师夷长技以自强”,到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变法”,都没能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于是,以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一大批进步文人,高扬“科学”、“民主”两面大旗,向中国传统文化开战,并且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这是两个风起云涌,波谲云诡的时代,各种因素、事件交织在一起,让我们很难辨别出中间的味道。我想,选取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中的堂吉诃德和鲁迅《阿Q正传》的阿Q,试图通过这两个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的沉浮,来窥看两次启蒙运动的发生、发展、以至结局给那个时代的人们造成的影响,由此引发对于启蒙运动本身的思考。 堂吉诃德和阿Q人物形象的平行研究 很早有人就提出一个疑问“鲁迅的阿Q是否和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有某种内在联系?”换句话说,鲁迅是否借鉴了塞万提斯的写作手法?如果这个猜想成

德国的职业教育及特点

价值工程 0引言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频频出现,我国的制造业正在寻求在严酷的国际竞争环境下的大发展,其对策是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领域进军,淘汰依靠密集型劳动、廉价劳动力的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为此制造业迫切需要具有高素质的优秀的技术工人,而传统的职业学校所培养出的学生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对职业教育而言如何进行改革、创新,使其为我国的制造业培养出优秀的技术工人,是目前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点课题之一。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制是世界公认的最优秀的教育体制,它为德国的企业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技术工人,使德国的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能够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笔者希望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的体制、方法及特点的介绍,能够有助于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德国职业教育的模式及方法 1.1德国职业教育的模式德国的职业教育是从中世纪的学徒制发展到目前企业和职业学校合作培养人才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学 生在三年的学习期间培养的主体是工厂、 企业,他们在企业的工作和学习的时间约占70~80%,在职业学校学习的时间仅占20~30%。 在企业中的学习以实际操作为主,在职业学校的学习则以公共课程,如:文学、外语、公共关系学等及专业基础课为主。这种双元制的共同培养模式具有其突出的特点,国内学者已作过一些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1.2德国职业教育的方法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无论在学校还是在企业均打破了传统的以课程为体系的注入式教学方法,而采用项目教学法(国内有译为行为导向、任务导向等),即学生通过项目的计划、实施、检验等,学习与今后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这种项目工作法有些学校分为七步,有些为六步,其核心意义为面向学生今后可能从事的职业工作进行练习,通过完成项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有关这种新型教学方法在本刊的2010年第11期已有详细介绍) 这种面向职业工作任务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式以教师为主导的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扮演教练员和导演的角色,教学的主体为学生自己,学生成为运动员和演员,独立自主的学习和工作,教师起辅导、指导、帮助的作用,仅在学生完成项目中遇到困难时进行辅导和帮助,在总结时进行指导。该方法在德国已运行超过30年之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 2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2.1方向明确、及早分流德国学生早在小学毕业时通过和家长、老师的讨论,协商便决定自己将来是进入科技界当科学家、白领阶层还是当技术工人、售货员、厨师、护士等。进入中学时已基本决 定其发展前途,如选择普通中学或实业中学,毕业后接受职业教育; 选择完全中学,接着读高中后上大学进入白领阶层。由于观念的转 变,人们并不认为当技术工人、 护士、售货员、厨师低人一等,只是由于家庭条件、历史根源等进行了职业选择,如他父亲是厨师,小孩子从小就喜欢厨师,则选择了这种职业,基本上不存在职业的歧视,因此学生不存在思想上的压力,而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2.2无学费, 职校学生有生活费、家庭压力较轻,学生就业有保证德国的职业学校由州政府提供经费,学生无须缴纳学费。在进行职业教育之前学生必须先竞聘工厂企业的学徒岗位,一旦被聘任方能接受职业教育,学习期限为三年。这三年的生活费由招聘的企业提供。费用的高低视地区和工种的差异,为每月500~700欧元。这样对学生和家长来说,没有生活和学费的压力。学生通过三年学习后,必须通过德国政府授权的德国工商会(IHK )的统一考试取得技工资格证书,绝大部分学生即可在原来招聘的企业从事技工工作,学 生无就业的压力。 对工厂企业而言,由于学生70%~80%时间在工厂学习和工作,会给工厂创造一定的财富,工厂企业的负担会得到减轻。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招聘的技工对企业有感情,大多愿意 终身为企业献身,因此它是一个家长、 学生、企业和社会多方面受益的良性循环结构,从而可以长期、健康持续地发展。 2.3职业学校的毕业学生可以直接上岗, 无过渡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由于采用双元制教育模式,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和实际工作,因此毕业时已比较熟悉和了解工厂的生产环境,工作岗位对工作能力的要求,并已实际工作相当长的时间,能够适应这种工作要求,因此学生毕业即可零过渡直接上岗。有别于我国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由于不熟悉工厂的生产情况,需要经过一段再培训的过渡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和负担。 2.4严格的考试制度,保证技术工人的质量水平德国的技术工人资格证书只能由受政府委托授权的德国工商会(IHK )颁发。其前提是职业学校通过三年学习的毕业生,必须参加全国统一的考试。这种考试类似于我国的全国统一高考,即每各行业的工种,须在全国统一命题,同一时间进行考试,其监考和评分则由德国工商会组织专家进行,通过这种考试才能获得全德国认可的技工资格证书。这样便有效的控制了专业技术工人的质量,保证通过考试的技术工人达到一定的质量水平。 2.5优秀的教学团队, 良好的教学设施德职业学校的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大多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企业中从事培训徒工的培训中心的教师也多是由有相当长工作经验的技师来承担。在教学团队的层面上,我国职业学校的教师配备具有一段差距。虽然目前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也在强调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 的建设,但与德国相比,还须不断努力改善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结构, 增强其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能力。在职业学校教学的手段和设施上,德国的职业学校除拥有供学生学习操作的普通设备外,还在不断增添少量先进的实验和生产设——————————————————————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陕西省教育厅2011年科学研究项目(11JK0318)资助。 作者简介:孔庆华(1978-),女,安徽萧县人,学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国际交流合作;杨承涛(1939-),男,陕西西安人,教授,研究方向为 计算机集成制造,德国的教育体制,比较教育。德国的职业教育及特点 On the Mode and Feature of German Vocational Education 孔庆华Kong Qinghua ;杨承涛Yang Chengtao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西安710089) (Xi ′an Aeronautical Polytechnic Institute ,Xi ′an 710089,China )摘要:德国是举世闻名的职业教育富有成效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正处于职业教育大发展时期,为此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的模式、方法及 特点的介绍,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会起到一定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Abstract:Germany is famous for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world,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ode and feather of German vocational education,which gives as a lot of enlightenments for our vocational education.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特点Key words:Germany ;vocational education ;feather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238-02 ·238·

※第15课、德国的统一和崛起——知识结构整理

※第15课、德国的统一和崛起——知识结构整理 ※第15课、德国的统一和崛起——练习与测评参考答案(二)练习与测评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普鲁士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完成农业资本主义改造的? 普鲁士通过1807年颁布《十月敕令》,废除农奴制度,让农民获得人身自由,成为自由劳动力;随后 又于1811年颁布《调整敕令》,让农奴通过赎买方式清除封建义务并获得对土地的支配权,成为自由经营

的小农户,另一方面,普鲁士容克在这一过程中获取了大量的赎金,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积累了雄厚的资本。最终使得普鲁士基本完成了农业资本主义的改造,为资本主义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农民获取自由的方式与获取土地的方式有何不同? 不同点:农民获取自由不需要缴纳赎金,根据《十月敕令》就成为自由民;而农民获取土地则必须向地主缴纳赎金或者让出部分土地,以此来免除诸多的封建义务,从而取得对土地的支配权。 2、19世纪下半叶德国迅速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① 19世纪70年代德意志统一事业的完成,扫除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障碍。 ②德国统一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德国经济的发展 ④ 19世纪后期在镇压工人运动的同时,推行福利化的社会政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⑤对外推行稳健的“均势外交”政策,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三)探索与争鸣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与血之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与铁之上更真实些。”其中“铁与血”、“煤与铁”分别指什么?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说说你自己的解释。 “铁和血”指武器与军队,即战争。普鲁士采取王朝战争的方式去完成国家统一的任务,具体体现在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而“煤和铁”指工业经济,也可指在普法战争后,德国从法国割占了煤铁资源非常丰富的阿尔萨斯和洛林。 其一同意。强大的经济是德国强大的基础。从另一个角度看,在普法战争之后,由于得到了法国煤铁资源非常丰富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为德国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从而促进了德国经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迅速发展,工业生产先后超过法国和英国,跃居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从此,法国更弱,德国更强。由此可见煤铁资源对德国的迅速崛起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且凯恩斯作为经济学家,其从经济角度看待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煤铁资源对德国发展的重要性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二不同意。可从两个角度思考: 第一个角度:军事是德国立国的基础,它靠军事完成国家统一;靠军事掠夺资源和资金,奠定经济发展的基础。所以说,军事对德意志帝国的强大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个角度: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煤铁资源仅仅是德国迅速崛起的因素之一,而非决定性的因素,政治上的统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在统一之后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推动经济发展,加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性机遇等等,因此并不能仅仅把德意志帝国的崛起简单地归结为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煤铁资源,这是片面的观点。 ※第15课、德国的统一和崛起——练习册参考答案 一、基础练习 1、A 2、D 3、C 4、B 5、B 6、D 二、拓展练习 7、(1)国家四分五裂。(2)通过战争手段完成统一。(3)先后发动了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三次王朝战争。(4)德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完成了统一,资本主义得到迅猛发展。但是君主政体得以保留,军国主义传统得到强化,对德国以后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随着德国的统一和崛起,欧洲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普法战争中,法兰西第二帝国遭到惨败,最终走向崩溃,最终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8、(1)英国和法国工业生产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美国工业生产所占比重不断上升,19世纪末期位居世界第一;德国工业生产所占比重也不断上升,20世纪初期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2)统一后的德国积极采取措施,促进经济发展。政治上打击分裂势力,巩固国家统一;同一法律,废除地方封建特权;积极推行福利化社会政策等。经济上统一货币、邮政制度,建立帝国银行,实行高额关税,保护民族企业等。外交上推行稳健的“均势外交”政策等。(3)统一之初,德国推行稳健的“均势外交”政策。19世纪末期,逐渐转向谋求欧洲大陆霸权的“大陆政策”。20世纪初,积极推行“世界政策”,争夺世界霸权。

浅谈对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认识

浅谈对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认识 摘要:当今世界,德国的职业教育有目共睹。特别是其久富盛名的“制胜武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成为其经济腾飞的翅膀。但是从2003年以来,德国的职业教育又在双元制教育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与创新。究其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二是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因此,德国职业教育进行学习领域的开发与创新的目的就是解决职业学校学生的非专业能力不足这个最突出矛盾与问题。 关键词:学习领域双元制开发与实施 一、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开发与实施 在北京市教委及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基地等相关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由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牵头组建的模具专业教师团赴德国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考察培训。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德国的职业教育相比,明显存在着许多不同和差异,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很多方面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 众所周知,德国职业教育一直实行的是双元制教育制度。所谓双元制是指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这双元,它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以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其中,企业中的技能训练是双元制的主体,而职业学校的学习服务于企业训练。职业学校的教学任务是提高学生在企业现场工作的实际效果和补充加深学生们的常规教育。因此,双元制的功能就是向学生提供将来就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但是从2003年以来,德国的职业教育又在双元制教育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与创新。为什么德国的职业教育要进行学习领域的开发与创新,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到了德国。 通过与德国教育界同仁们的交流,了解到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实行双元制教育制度下,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后,学生不能马上满足企业实际生产的要求,其最显著的矛盾就是毕业生的非专业能力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此,他们发现急待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第二,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因此,德国职业教育进行学习领域的开发与创新的目的就是解决职业学校学生的非专业能力不足这个最突出矛盾! 二、学习领域实施的过程 1.项目的来源 德国职业教育在学习领域中所实施的第一步就是考虑实施项目的来源,通过与德方的学习与研讨,在项目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以学生发展方向为基础

Enlightenment 英国文学史启蒙运动

The 18th century 1.Enlightenment Intellectual movement an expression of struggle of the bourgeoisie against feudalism. against class inequality, stagnation, prejudices and other survivals of feudalism. They attempted to place all branches of science at the service of mankind by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actual needs and requirements of people. 2. Classicism balance, proportion, decorum and restraint attributed to the major works of ancient Greek and Roman literature 3.Difference 17th and 18th Classicism 17 please the declining aristocracy 18 for the rising bourgeoisie to tidy up the capitalist social order. 4.Joseph Addison and Richard Steele essayists Richard Steele and The Tatler "The Tatler", to enlighten, as well as to entertain, his fellow coffeehouse-goers. contained several essays. in a conversational style Joseph Addison and “The Spectator“ "The Spectator", a daily paper, was a collaborative project by Addison and Steele together. it contained a gallery of vivid portraits of the members of the so-called "Spectator Club". supposed to be edited by a small club headed by Mr. Spectator The most striking features of the paper are the character sketches of Mr. Spectator and the members of his club,and these sketches become the forerunner of the modern English novel. They attempted to improve manners and moral contribution 1. new code of social morality for the bourgeoisie. 2. picture of the social life 3. the English essay had completely established itself as a literary genre. Using it as a form of character sketching and story-telling, they ushered in the dawn of modern English novel. 5.Alexander Pope most important English poet,representative of the Enlightenment,one of the first to introduce rationalism to England,master in satiric and didactic verse An Essay on Criticism heroic couplet, aesthetic theorie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ories of literary criticism. . Essay on Man heroic couplet, indicates political and philosophical viewpoint The Rape of the Lock mock-heroic poem, in which he satirized the triviality and silliness of the high society with a delicate wit. The Dunciad the Iliad of Dunces Pope was also an editor of Shakespeare's plays. the poet laureate桂冠诗人 an outstanding enlightener and the greatest English poet of the classical school 6、Jonathan Swift master satirist The Battle of the Books satirical dialogue on the comparative merits of ancient and moder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