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4】晨读材料

【2016.10.14】晨读材料
【2016.10.14】晨读材料

“眼镜蛇大逃亡”监管哪儿去了

虽然逃亡的是眼镜蛇的幼蛇,但依然让当地居民人心惶惶。事发已一个多月,但当地依然建立了应急处置指挥系统,成立了现场处置、专家顾问、医药救治等7个工作组,迅速开展处置工作。另外,还邀请了林业大学的教授到现场进行指导。可以说,当地在毒蛇逃亡之后的事后补救环节,确有得分。即便如此,依然还有未竟之问:这种在事后的倾尽全力,为何没出现在事前?

眼镜蛇的药用、保健功效被商家不断放大的同时,这种冷血动物还逐渐走俏于餐厅饭馆之中。利润高企,自然会有养殖场逐利而为。现在看,除了少数合法养殖户办理了驯养繁殖许可证之外,更多的非法养殖户无视相关法规的存在,仅以自己浅薄的养殖经验和简陋的饲养设施就开始蛮干。如此,一旦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就可能造成眼镜蛇的“胜利大逃亡”。

这几年,河南郑州、四川峨眉、福建福鼎、重庆等地,都发生过非法养殖的眼镜蛇出逃事件。这些不速之客,有些钻入居民区,有些潜入附近村庄,最终都把人们吓得够呛,闹得居民寝食难安。最终处理时,往往要出动公安、消防、卫生、林业等诸多公共部门进行拉网式排查。其阵仗,真不输“专项整治行动”。

眼镜蛇出逃已非小概率事件,甚至有些发生出逃的养殖场具备主管部门的养殖许可证,属于合法经营。但在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之间,养殖户们大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更有甚者,把眼镜蛇这种需要较高技术的养殖等同于鸡鸭鱼的养殖水平。这样的后果,往往是让充满毒性的眼镜蛇被“天生天养”。如此的散漫和无知,又怎么不会出问题?

眼镜蛇频频出逃,最终是由政府出钱出力消除隐患,这种无奈,几乎成了定式。再想到,发生眼镜蛇出逃后,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养殖户必然是选择捂盖子。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事发之后会出现长期的无作为真空,这对于公众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与其总是当“救火队员”,相关监管部门不如把工作前置,把监管的“藩篱”扎紧些,加大力度去排查存在隐患的蛇类养殖场,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现在万幸的是,目前逃跑的眼镜蛇还未伤人。但一旦有人被毒蛇所噬,恐怕就为时晚矣。

(via人民网)

“毒蛇去哪儿”莫成惊悚片

200多条眼镜蛇幼蛇成功“越狱”,此事却在一个多月后才被“网友曝”而起底。

令人无语的,还在于下面两个情节:一是8月26日小蛇大逃亡,直到10月10日六合区政府才发布通告。其间的这段时间,地方政府竟然一直被蒙在鼓里。二是对于死也找不到的另外50条左右蛇幼可能潜在的风险,养殖场的回应竟然是“再过十几天,这批蛇就会因为气温降低而自然死亡”。问题是,万一遇到“蛇坚强”,生存繁衍下去,居民起居出行岂非每日心慌慌?要知道,小概率的可能,在墨菲定律加持下,迟早会成为板上钉钉的风险。

有几个问题,令人如鲠在喉:几百条孟加拉眼镜蛇饲养在养殖场,附近居民毫不知情也就算了,地方监管部门知情吗?对这家养殖场的手续问题,当地街道宣传委员王委员介绍,经查该养殖场无任何合法手续,只是在申报中。按照《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第39条: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规,未取得驯养繁殖许可证或者超越驯养繁殖许可证规定范围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处3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没收野生动物、吊销驯养繁殖许可证。瞒报危情,固然罪当其罚。权力监管者疏于监督,该当何罪?令人后怕的是:该养殖场于2016年8月6日从广东韶关引进孟加拉眼镜蛇蛋并孵化成幼蛇约1820条,存活约1500条。设若外逃事件发生在气候温暖的时节,毒蛇危机何以化解?眼下,一旦蛇幼成功“避难”,对人类的伤害风险不谈,对地方生态深远的影响如何逆转?

所谓养殖户的“神不知鬼不觉”,背后只怕对应着职能作为的“不努力不作为不要脸”。

无独有偶的是:8月25日上午,一则“峨眉山罗目镇上千条家养的眼镜蛇出逃”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疯传,一时间人心惶惶,大家纷纷转发提醒防范。前后脚的“毒蛇越狱”——同样是三位数的毒蛇结伴而行、同样是地方部门毫不知情、同样是人民群众火眼金睛,舆论难免要问一句:若是没有万能的朋友圈吼一声,这数百条毒蛇是不是就这么阴森恻然地在我们身边“潜伏”下去?

养殖业越来越发达,凶猛的鳄鱼、可怖的毒蛇、奇怪的鳄龟……身边的“毒物”越来越多,公民人身安全与环境生态安全的风险系数也与日俱增。面对这样的现实,如果总是出事后再去“全民大搜捕”,总体安全的秩序观就怕在牛栏关猫的监管下成为笑谈。眼下,“毒蛇去哪儿”起码不能成为歹戏拖棚的惊悚片——围捕毒蛇要紧,而追究毒蛇出逃链条上的环节责任同样迫切。

(via光明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