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深圳市情

第十五章 深圳市情
第一节 深圳概览
一、深圳概貌
深圳是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国际门户,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精彩缩影。
1.地理位置
深圳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毗邻香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6 7至114037’,北
纬22027’至22。52’。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
仃洋;南边深圳河与香港相连;北部与东莞、惠州两城市接壤。辽阔海域连接南海及太
平洋。
2.自然资源
深圳市土地总面积为l 952. 84平方公里。
全市共有大小河流310余条,分属东江、海湾和珠江口水系。现有蓄水工程220宗,其
中水库172座,水库总库容5. 79亿立方米。位于市区东部的深圳水库,总库容4 000多万立
方米,是深圳与香港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深圳海岸线全长230公里,海洋资源丰富,有优良的海湾港口,通海条件优越。境内山
脉绵延,风景秀丽,最高峰943.7米。天然旅游资源丰富,东部有大小梅沙、大鹏半岛郊野
森林等黄金海岸线风光,西部有红树林、内伶仃岛自然保护区及海上田园风光等景区。
3.城市简史
“深圳”地名始见史籍于1410年(明永乐八年),于清朝初年建墟。当地方言俗称田野
间的水沟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泽密布,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深圳又称
鹏城。
1979年中央和广东省决定成立深圳市。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市设
置经济特区。
深圳的经济特区发展史只有30年,但却曾经有着6 7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新石器时


代中期就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1 700多年的郡县史、600多年的南头城、大
鹏城史和300多年的客家人移民史。
4.行政区划
深圳是中国广东省省辖市,国家副省级计划单列城市。深圳下辖6个行政区和两个新
区: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盐田区、宝安区、龙岗区、光明新区和坪山新区。2010年7
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范围延伸到全市。
5.人口构成
深圳自南宋末年已陆续有移民落脚,建市后人口增长迅速。2009年末常住人口891. 23
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41. 45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27.1%;非户籍人口649. 78万人,占比
重72.9%。
6.移民文化
作为改革开放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加之独特的地缘和人文环境,造就了深圳文化的开
放性、包容性、创新性,是最适宜海内外英才创业拓展的活力之都。近年来,深圳相继被有
关机构评选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城市”。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
城市竞争力评估报告中,深圳综合竞争力连续四年居内地

城市榜首。
7.语言文字
深圳以普通话为主流语言。不少公共服务机构、专业人士和工商业界都能用语提供服
务,大多数青少年能讲英语、粤语。全市正在开展“百万市民讲外语”等多种形式的学习
外语活动,提高公共服务的外语普及率,提高市民的外语应用能力。
8.气候情况
深圳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润宜人,降水丰富。常年平均气温22.4℃,无霜期为355
天,平均年降雨量1 933.3毫米,日照2 120.5小时。
9.市树、市花
深圳的市树为荔枝和红树林。
深圳的市花为??杜鹃。
10.城市发展定位
中国政府发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深圳定位为建设“国家综合
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
和“国际化城市”。

一、综合实力
深圳是全国经济中心城市,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人均GDP居全国大
中城市第一。
1.经济增长
2009年,深圳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8 201. 23亿元,
比上年增长10. 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 598. 68亿元,增长15. 4%;受金融危机影响,
进出口总额2 701. 5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0.4%,但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2.经济规模
深圳经济总量相当于国内的一个中等省份,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是中国大陆经济
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1979年人均GDP仅为606元人民币,2009年达到92 771元,居全国
大中城市第一。
3.财政收入
2009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80. 8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4.经济地位
深圳地处珠江三角洲前沿,是连接香港和中国内地的纽带和桥梁,是华南沿海重要的交
通枢纽,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海洋运输、创意文化等多方面占有重
要地位。深圳在中国的制度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承担着试验和示范的重要使命。
三、口岸运输
深圳海陆空口岸俱全,是中国拥有口岸数量最多、出入境人员最多、车流量最大的口岸
城市。
1.深圳口岸
深圳已建成通往境外的各类口岸17个,其中包括中国客流量最大的旅客出入境陆路口
岸——罗湖口岸,中国最大的陆路货运口岸——深圳湾口岸。
2.深圳海关
深圳海关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领导,业务管辖区域包括深圳市及惠州市。深圳
口岸是全国最繁忙的口岸之一,深圳海关也是全国任务最繁重的海关之一。深圳海关为企业
提供“24小时预约通关”等个性化服务。
2009年,经一线口岸出入境人数1.85亿人次,出入境交通工具l 483. 48万辆(艘)次。

3.港口航运
截至

2009年底,深圳港共建成500吨级以上泊位16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7个,
集装箱专用泊位42个。码头岸线总长度29.8公里。共建成蛇口、盐田等10个港区,1个修
船基地。
挂靠深圳港的国际班轮航线超过200条,覆盖世界12大航区的主要港口。2009年,深
圳港货物吞吐量19 364. 96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 825. 02万标准箱,连续七年位居全球集装
箱港口第四。
4.民用航空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是中国境内第一个实现海、陆、空联运的现代化国际空港,也是中国
境内第一个采用过境运输方式的国际机场。已开辟国内航线118条,国际航线(含港澳台)
37条。2009年深圳空港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2 448. 6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0. 54万吨。
5.铁路运输
深圳铁路四通八达,贯穿中国大陆的两条主要铁路干线——京广线和京九线在深圳交
汇。广深线开行旅客列车119对,其中广深城际旅客列车100对,长途旅客列车19对。广
深线高峰时刻每隔10分钟开通一趟“和谐号”高速列车,基本上实现了城际铁路“公交
化”运营。铁路长途运输开行深圳至北京、郑州、合肥、九江、武汉、长沙、岳阳、肇庆、
韶关、茂名j河源、梅州、汕头和香港九龙等。
正在建设的深圳(龙华)北站将成为华南乃至全国重要的区域性铁路客运枢纽。
6.地铁交通
地铁一期工程于2004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运营。2009年总客运量达到1. 38亿人次,
日均客流37. 81万人次。2010年,深圳市建成238.7公里的轨道交通网,半数市民出行将靠
轨道交通网,在网线内到达任一目的地换乘次数均不会超过3次。
7.公路运输
深圳公路交通发达,可通过高等级公路网络方便地到达珠三角各城市。
截至2009年底,深圳市长途客运班线覆盖省内各市县,辐射香港、澳门及内地20多个
省(自治区、直辖市)。随着珠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和高速公路联网的实现,深圳作为泛珠
三角区域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8.城市公交
深圳借鉴新加坡和香港的公交理念,率先在全国启动“快速公交一干线公交一支线公
交”三层次公交网络,市民出行非常便利。2009年末,全市公交营运车辆2.5万余辆,运

营线路578条,总长近1. 3万公里。全年公共汽车客运总量超过21亿人次。
四、对外贸易
深圳外贸出口总额连续17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在深圳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
166家。全世界每5部手机中就有一部是深圳生产的。
1.进出口贸易
2009全年深圳外贸进出口总额2 701. 55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l 619. 79亿美元,占
全国出口总额的13.5%;进口总额1 081. 76亿美元。深圳外贸出口总额连续1

7年位居全国
大中城市首位。
2.利用外资
2009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41.6亿美元,同比增长3.2%。其中,制造业所
占比重为36. 40/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重为2.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6.2%;
房地产业为6. 1%。在深圳投资的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总数累计达166家。
3.经济技术合作
2009年,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金额73. 9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3%;完
成营业额71. 50亿美元,增长9.4%。
4.对外投资
深圳全面实施“走出去”战略,2005 -2009年深圳企业累计在境外设立企业和机构405
家,协议投资总额27.3忆美元。中国一越南(深圳一海防)经贸合作区启动建设。
五、高新科技
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使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深圳最重要的支柱
产业。
1.产品产值
2009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8 507. 81亿元,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5 062.10亿元,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59.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2.科研实力
全市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企业3万多家,经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 044家。
2009年底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8. 58万余人。2009年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达
到3.6%

3.科技成果与专利
2009年登记科技成果234项。年末三项专利申请受理量42 279个,比2008年增长
16. 60/0。专利授权量25 894个,增长37.7%。
4.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深圳高新区始建于1996年9月,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是国家“建设世界一流高科
技园区”的六家试点园区之一。高新区已形成了产业链和相关配套比较成熟的通信产业群、
计算机产业群、软件产业群和医药产业群。
2009年,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 549.7亿元,同比增长13. 3%。
5.虚拟大学园
深圳虚拟大学园始建于1999年。主要功能是培养与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整合产学研
资源,‘建立重点实验室研发平台、国家大学科技园平台、深港科教合作平台、博士后工作服
务平台。目前已会聚52所海内外著名院校,累计培养人才10,8万多名,包括硕士以上研究
生2.8万多名,孵化科技企业600多家,获得专利超过240项。
6.高交会
由商务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改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
部、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国际高新
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从1999年起每年秋季在深圳举办,至2009年高交会已
成功举办十一届。每届展会参观人数超过50万人,产品与技术交易额超过130亿美元。
六、现代物流
深圳物流业整体竞争力领

先全国,运营效率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1.物流业概况
2009年深圳市物流业增加值789. 53亿元,占GDP比重为9.63%。2009全年深圳港港
口货物吞吐量19 364. 96万吨。深圳港连续7年居全球集装箱枢纽港第四位。
2.物流枢纽
深圳正在成为全球化、多功能、高效率的现代物流枢纽城市。以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为主
的物流运输平台和以邮电通信及网络为主的物流信息平台,共同构成深圳物流业快速发展的
运行平台。
2010年5月,深圳机场UPS亚太运转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对国际快件的分拣处理能
力达到18000件/小时。


3.物流企业
以第三、第四方物流企业为主体的深圳现代物流产业初具规模。深圳拥有物流和货运业
务的企业有4 200多家,其中现代物流企业已达到400多家。
4.六大园区
深圳六大物流园区总规划面积22. 48平方公里。建成包括19个重大项目在内的园区物
流发展项目库,总投资额约80亿元。
重点物流园区有盐田物流园区、前海湾物流园区、航空物流园区、平湖物流园区、笋
岗一清水河物流园区、龙华物流园区。
5.货运代理
货运代理是目前中国最成型的国际物流行业。目前深圳货代企业3 000家,多家深圳公
司跻身‘国际货代企业百强行列。
七、金融服务
深圳正在努力建设一个可以有力支持经济发展、能有机配套产业结构、能有效防范化解
风险的金融体系。
1.金融业
深圳银行、证券、保险业机构密度、外资金融机构数量及从业人员比例均居全国前列。
2009年,深圳金融业总资产达到了3.3万亿元,实现增加值1 148. 14亿元,占GDP比重达
到13. 9%,位居全国前三位。
深圳市政府将努力为金融机构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优化的环境和最优质的服务。
2.银行业
截至2009年末,深圳有银行类金融机构76家,其中15家法人机构,总资产达到
27 634.1亿元,增幅为34. 25%。本外币存款余额18 357. 47亿元,同比增长28. 73 010;本外
币贷款余额14 783. 39亿元,同比增长31. 59%;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前利润335. 35
亿元。
3.证券业
深圳是全国证券资本市场中心之一。全国两家证券交易所之一的深交所进入规模化、市
场化发展新阶段。2004年中小企业板块市场在深圳推出,几年来运行良好。2009年末深圳
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830家,比上年增加9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59 284亿元,较年初增加
146%。2009年10月30日和12月25日,首批28家和第二批8家创业板股票分别挂

牌上市。
深圳有17家证券公司,居全国各城市第一,总资产4 701. 07亿元,占全国23 010;16家
基金公司,管理资产净值8 677. 57亿元,约占

全国基金总净值的三分之一。
4.保险业
深圳是中国第四大保险城市。保险总资产不断增长,市场业务结构不断完善,外资保险
公司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深圳拥有保险公司总部12家,分支机构47家,专业保险中介法人
机构147家。2009年末深圳保险业总资产586. 95亿元,较年初增长15. 120/0。
截至2009年底,深圳有外资保险法人机构4家,分公司11家,保险营销服务部3家。
5.外资金融机构
1982年1月,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开业,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引进的第一家外资
银行。目前深圳拥有外资银行34家,其中,法人机构4家、分行24家、代表处6家。
八、文化产业
沿着“文化+科技”的路径,深圳文化产业迅猛发展,已成为与高新技术、物流、金
融并驾齐驱的第四大支柱产业。
1.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近5年来,深圳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以年均约20%的速度增长。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
约531.5亿元,约占GDP的7%,以腾讯、华强文化科技、A8音乐、嘉兰图、劲嘉、雅图、
华视传媒为代表的一批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新媒体、高端印刷等文化科技型企业呈现强劲
攀升态势,发展迅速,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2.设计之都
2008年11月19日,深圳市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并
授予“设计之都”称号。深圳成为中国第一个、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个人围该网络的城市,
全球第六个“设计之都”。
3.文博会
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是国际展览联盟认证展会
( UFI),由文化部、商务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国际贸促会、广东省人民
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唯一国家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盛会,每年5月在深圳
举行。
4.大芬油画村
大芬油画村位处龙岗区布吉街道,面积4平方公里。1989年香港画商黄江带领十几名

画工进驻,租用民房进行油画批量生产和经销,吸引不少画商、画师或画工前来。目前大芬
油画村规模较大的公司有40多家,画廊、工作室及绘画材料经营门店800多家;大芬油画
村及周边的油画产业从业人员约1.5万人,已经初步形成了集油画生产、创作、展示、交
易、培训及旅游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基地。
5.动漫基地
深圳是国家动漫产业基地之一,是全国最早为海外加工动画的城市。20世纪80年代中
期,内地第一家港资动漫公司翡翠动画落户,曾会聚了全国近70%的动画创作人才,为国
内外加工制作了大量的动画片。深圳动漫行业已成为全球动漫游戏产业重要的生产制作基地
之一,具有雄厚的漫

画、二三维动画和游戏软件的加工能力。
九、教育事业
深圳正努力建设公平程度高、现代化水平高、国际化程度高、持续发展后劲足的现代教
育体系;不断加大教育科学研究力度。
1.基础教育
2009年,全市学前教育机构974所。小学346所,在校学生58. 95万人。小学学龄儿童
入学率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继续保持100%。普通中学285所,增加8所,在校学生31.6万
人,增长5.7 010。高考升学率达90%以上,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2.高等教育
深圳现有全日制高校单位9个,非全日制高校1所,在深设点举办非全日制高等教育的
机构109个,在虚拟大学园开展培训科研活动的国内外院校52所。2009年,深圳高等教育
全日制在校生6.7万人,在册自学考试学生60余万人。
(1)深圳大学。深圳大学是全日制综合性大学,1983年建校招生;2005年获得博士学
位授予权,现有硕士点70个、博士点3个;学校拥有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
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等9个学科门类57个本科专业。
(2)深圳大学城。由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国内名校共同建立、以全日制研究生培养为
主的教学和科研基地。清华、北大、人大、哈工大等国内名牌大学已入驻。目前全日制在校
研究生5 544人,其中博士生793人,硕士生4 751人。
(3)南方科技大学(在建)。定位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已于2008年3月28日动工
建设。目前正按教育部新建大学要求,开展师资队伍、校园基建、人才引进等工作。
3.职业技术教育
深圳在抓好高技能技术人才培养的同时,大力开展进城务工就业人员技能培训,基本形
成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有中等职业学校

20所,在校学生4.7万多人,教职工3 000多人。
高等职业院校有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4.教育国际化
(1)国际学校及其他。深圳现有国际学校6所:深圳蛇口国际学校‘(简称SIS)、深圳
蛇口科爱赛国际学校(简称QSI)、深圳韩国人学校(简称KIS)、深圳深美国际学校、深圳
日本人国际学校和深圳南山国际学校。中外合作办学l所:深圳(南山)中加学校。港人
子弟学校、台商子弟学校3所:深圳东方香港人子弟学校(原广东香港人子弟学校)、深圳
市罗湖区港人子弟学校、深圳东方台商子弟学校(原广东台商子弟学校)。
(2)外籍教师及外籍学生。深圳各级各类学校(机构)有执教外籍教师600多人,目
前在深圳就读的外籍学生有2 600多人。其中,在深圳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和幼儿园就读的外
籍学生2 200多人,在深圳大专院

校就读的外国留学生419人。
十、体育事业
深圳正在大力扩建体育设施,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保证市民身体
健康。
1.体育运动
深圳市全民健身运动得到广泛深入的开展,深圳市民体质合格率为88.8%,年均举行
的群体竞赛和健身活动达1 600多次,成年人每周参加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占17. 8%。
2.体育场馆
深圳体育经营场地面积超过1 200万平方米,群众性体育设施面积近400万平方米。
(1)深圳市体育中心。位于福田区,占地27.8万平方米。包括建筑面积21 200平方
米、观众座位6 500个的深圳体育馆;建筑面积411 690平方米、观众座位30 000个的深圳
体育场;占地面积54 300平方米、观众席4 000多座位的游泳跳水馆。
(2
(3
(4
山地赛
罗湖体育馆。位于罗湖区,占地12 502平方米,设3 000个座位。
宝安体育馆。位于宝安区新中心区,建筑面积47400平方米,有观众席8800个。
龙岗国际自行车赛场。国内首个可同时举办自行车三项比赛(场地赛、公路赛、
的国际标准木质赛道的赛场。
(5)大运中心主场馆。位于龙岗区奥体新城核心地段。规划建设一个约60 000座体育
场,一个约18 000座体育馆,一个约3 000座游泳馆,以及广场、地下停车场、热身赛场等
附属设施。是201 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要比赛场地。
(6)深圳大学城体育中心场馆。深圳大学城体育中心场馆一场两馆,是深圳大学城西
校区的标志性建筑群。
(7)深圳湾体育中心。位于南山区,主要建设内容有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运动

员接待服务中心、体育主题公园及商业运营设施。
(8)龙岗区坪山体育中心。包括体育馆和体育场,体育馆将作为大运会的比赛用馆;
体育场作用训练场。
(9)福田区体育公园。占地面积为6万余平方米,内有体育馆、体育场和一个400米跑
道的标准田径场和一个标准足球场。体育馆将承担大运会的柔道比赛和训练项目,体育场将
承担大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项目。
(10)盐田区大梅沙体育馆。坐落于大梅沙海滨北部,总建筑面积34 953平方米,观众
席位4 000个。建设周期为2007-2010年,将承担大运会排球项目。
(11)深圳海上运动基地暨航海运动学校。位于龙岗区,建设用地面积约8.7公顷,用
海面积约9.6公顷。该项目是深圳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帆船帆板项目的主要比赛设施,
赛后将作为航海学校的教学训练以及培训设施。
(12)体育运动学校。深圳市体育运动学校总用地面积150 825. 2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151 589. 03平方米。学校建成后将成为大运新城的组成部分,同

时作为2011年大运会比赛
训练场馆,日常可作为体校运动员学生的训练场馆,还可举办区域性的常规比赛。
(13)深圳市体工大队训练基地。位于福田区泥岗西路,总建筑面积26 670. 40平方米。
包括体育训练用房(手球训练馆、田径训练馆、舞蹈训练馆、力量及体能训练房等)、生活
服务用房、教学用房、室外曲棍球场等。
十-、医疗卫生
在深圳,居民步行10到15分钟就能到达最近的医疗机构看病。这得益于遍布全市各个
社区的625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1.公共卫生
深圳市已建立起较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市、区(街道)、社康中心等三级公共卫生
网。2009年底,深圳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 600个(含625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全市
医疗机构床位总数超过2万张,卫生工作人员6.3万人。
2.医疗机构
(1)深圳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46年,前身是宝安县人民医院,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功
能齐全、设备先进、人才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的深
圳市最大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
(2)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开放床位1 008张,拥有当今世界上最
先进的MRI、DSA、螺旋CT、彩色超声等一大批高新技术设备。是深圳市重点专科和特色
专科最多的医院之一。
(3)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政府投资4.5亿元人民币建成并与北京大学合作的现
代化综合性医院。纳入北京大学附属医院管理体系。是深圳市最具影响力的重要医疗机构

之一。
(4)深圳市中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中
医医院。是深圳市唯一的一家国家示范中医院、广东省示范中医院、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
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中医药强省项目中医名院”。
3.食品安全
近年来,深圳市政府逐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全市食品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
众食品消费安全感普遍增强。全市餐饮业与集体食堂100%实施了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
深圳市政府制定了食品安全3年规划(2009-2011年),致力于打造从生产源头,到流通配
送乃至消费终端的食品供应“安全网络”。
4.职业病防治
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的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严肃查处严重危害劳动者健康的违法
行为。在工业区开展国家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区试点工作,全面推广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工
作,让每一位职工都能享受到职业卫生服务。
十二、旅游休闲
深圳是充满时尚气息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精彩深圳,时尚之都”,一小时车程内,
便可以纵横驰骋,领略一座现代

城市的青春之美和时尚气息。
1.旅游产业
深圳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是重要的旅游创汇基地,被誉为“中国主题公园
和旅游创新之都”。深圳拥有立体化的旅游交通网络.安全快捷,海陆空口岸俱全,陆路、
水路和市内交通方便,食、住、行、游、娱、购协调发展。荟萃全国和世界各地的美食与
名、优、特、新商品。
2009年接待游客7 071. 32万人次,其中入境过夜游客2 840. 31万人次,增长6.8%,
居全国主要旅游城市第一位。旅游总收入544. 24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7. 60亿美元,
继续位于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2.旅游景区
各类旅游景点(区)超过百处,包括人造主题公园、自然生态、滨海度假、都市风情、
购物美食、人文历史等不同类。其中华侨城旅游度假区是中国首批最高等级的SA级旅游
景区。
(1)主题公园之都。深圳有“主题公园之都”的美誉。世界之窗、锦绣中华、民俗文
化村、欢乐谷、明斯克航空母舰等主题公园,都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交融的一个个生动
缩影。

(2)最美海岸线之游。从西部深圳湾,从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到南山15公里的滨海休
闲带,再到东部的“中英街”、大梅沙、小梅沙、海洋世界、大鹏半岛,都是滨海休闲好去
处。大鹏半岛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线”,也是深圳“驴
友”乐而忘返的线路。
(3)现代都市的自然之美。在近9平方公里的青山绿水上建成的中国首个“国家级生
态旅游示范区”东部华侨城,可以充分体验回归自然的感觉。拥有12个植物门类的仙湖植
物园、海拔944米的珠三角最高峰梧桐山,山峦怀抱、金顶闪烁的弘法寺,乃至青青世界、
西部田园风光、光明农场、七娘山、凤凰山等也会使人感受这座现代都市恬静的一面。
3.人文古迹
深圳不但具有现代化的都市和辉煌的改革史,而且具有古老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在大
鹏咸头岭发现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证明至少6 700年多前,深圳就已经有先民繁衍生
息。从远近闻名的中英街到古代军事堡垒大鹏所城,从清代民居建筑客家围屋到南宁少帝
陵、天后宫等,深圳总共有4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
4.星级酒店
目前,深圳拥有星级酒店150余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6家,2011年五星级酒店达到30
家以上。
全市宾馆酒店日住宿接待能力达到12.7万人。五洲、南海、阳光、富临、富苑、香格
里拉、格兰云天、晶都、新都、圣廷苑、凯宾斯基、华侨城洲际等星级酒店各具特色。坐落
于华侨城的威尼斯大酒店是首家以水为主题的度假式酒店。
5

.旅行社
目前,深圳拥有旅行社230家,其中出境社30家,旅行社网点遍布全市,市民报名出
游十分方便。
6.高尔夫球会
深圳目前有高尔夫球会15家。观澜湖高尔夫球会曾获国家4A级最高质量等级旅游度
假区称号,从2007年起将连续12年举办世界杯高尔夫球赛。深圳高尔夫球会、深圳名商高
尔夫球会、深圳沙河高尔夫球会等分布在市中心以西,深南大道南北两侧。
7.购物天堂
深圳有“购物天堂”的美誉,从世界名牌到地方特产,从西式大餐到风味小吃,可谓
一应俱全。设施齐全的购物中心以及百货商场为市民的休闲生活带来诸多便利,满足了他们
的诸多生活需求。
深圳商业供应网络十分发达。全市商业网点总数15万多个,营业总面积超过1 800万


平方米,人均商业面积达1. 57平方米。5 000平方米以上大型商业网点超过500家。华润万
家等9家总部设在深圳的连锁企业列入全国连锁百强。
8.土特产品
深圳的名优土特产品有深圳沙井鲜蚝、南山荔枝、西乡基围虾、福永乌头鱼、南澳鲍
鱼、石岩沙梨、龙岗三黄鸡、坪山金龟橘、西丽芒果、松岗腊鸭、公明烧鹅、光明乳鸽以及
150多种土产药材。
9.美食娱乐
作为新兴的移民城市和国际化城市,深圳荟萃了美食国内外美食之精华。深圳现拥有上
万个饮食场所,几乎全世界的美味佳肴,在深圳都能品尝得到。众多的酒吧街也是深圳夜幕
降临后的迷人风景线,蛇口“海上世界”“世界之窗”酒吧街、中信城市广场酒吧街等,都
是不错的去处。
10.旅游文化节庆
深圳旅游文化节庆活动丰富多彩,统计的有170多种,其中规模较大的如深圳国际旅游
文化节、沙滩音乐节、世界之窗国际啤酒节、华侨城狂欢节等。由欢乐谷举办的国际魔术节
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魔术节之一,每年吸引世界最顶尖的200多名魔术大师参加。
十三、文化艺术
深圳拥有完备的公益文化设施,文艺活动精彩纷呈,整个城市书香飘溢,高雅艺术和大
众文化共同陶冶着市民的心灵,文化绿洲已见雏形。
1.文化艺术事业
深圳具有独特的经济特区文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文化设施较为发达。全市拥有
区级及以上博物馆、纪念馆25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深圳市属公益文化场馆
均向市民免费开放。在国际一流水准的深圳音乐厅,市民可以欣赏到来自海内外艺术团体高
水平的音乐会。
2.图书馆之城
全市现有公共图书馆617座,比上年增加20座。公共图书馆总藏书量达1 495. 36万册,
增长7. 2010,2009年共接待读者1 523. 18万人次。全市安装40个自助图书馆,服务读

者50
多万人次。
3.钢琴之城
以深圳艺术学校为代表,深圳钢琴教育水平在全国居于前列,一代钢琴师但昭义教授培

养出世界一流的钢琴苗子,在一系列国际钢琴大赛中取得成就。李云迪、陈萨、张吴辰、古
静丹、潘林子等国际一流钢琴人才,屡屡在国际大赛摘金夺银。钢琴艺术在深圳中小学生中
普及率较高,每百户深圳家庭拥有钢琴8.2台。一批钢琴大师也把深圳作为事业发展的重要
基地。
4.文化艺术设施
(1)博物馆。全市共有博物馆(含纪念馆)25个,文物藏品4万余件。深圳博物馆始
建于1984年2月,1988年11月开馆,现有文物藏品2万余件。全国首座以“改革开放史”
为核心内容的深圳博物馆新馆位于市民中心东区,总建筑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于2008年
12月25日正式开馆,常年展出“深圳改革开放史”“古代深圳”“近代深圳”“深圳民俗”
等展览。
(2)美术场馆。全市共有美术馆(院)9个。
(3)演出场所。全市有演出经营场所24家。深圳大剧院始建于1984年,是组织和接待
各类艺术演出、举办各类大型活动的重要场地,总建筑面积为43 577平方米,其中大剧场
座位1 199个。深圳音乐厅于2007年10月正式开业,建筑面积达4.7万平方米,其中演奏
大厅拥有座位1 680个。
(4)群艺馆、文化馆(站)。全市共有群艺馆和文化馆(站)62个,馆站总面积25万
余平方米。
5.文化广场
全市共有文化广场381个,其中1 000平方米以上的有244个。成为基层群众参与文化
活动的重要场所。
6.文化活动
(1)读书月。深圳市政府把每年的11月定为读书月,读书月是深圳市的重大文化盛
会,同时也是全世界持续时间最长的读书文化节庆之一。读书月以“我阅读,我快乐”为
主题,2009年第十届读书月共有372项主题活动,参与市民达900万人次。
(2)深圳外来青工文化节。为满足外来青工的文化需求而于2005年5月创设,每年一
届,每次一个月,组织流动演出、电影、讲座、展览等“流动系列”文化活动,年均参与
观众(读者)近200万人。
(3)文博会艺术节。每年文博会期间举行。文博会艺术节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深圳展
演活动搭建中国舞台艺术精品的展示平台,为市民提供艺术盛宴。
十四、公共服务
深圳拥有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体系和高度发达的信息资讯,为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
水平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1.政府管理
深圳市政府按照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
设,致力于为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市民福利创造公平、透明、宽松的环境,提供优质
的公共

产品和服务。
2.社会治安
近年来,深圳增加了大量警力,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社会治安呈现逐年好转之势。
市政府将采取加强出租屋社区管理、加大政府治安投入、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等措施,确保社
会治安。在深圳,市区和郊区都有警察例行巡逻,维持社会治安。
3.知识产权保护
深圳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之一。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国际知识产权
条约及国际惯例,对国内外权利人予以平等或对等保护,优化投资环境、维护市场秩序。
2009年,全市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案件年执行率为95. 6%。中国(深圳)知识产权维权援助
中心于2009年6月9日成立,开通“12330”维权热线3条,为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维权提供
咨询和宣传培训服务。
4.大众传媒
深圳传播媒体高度发达,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 010。公开发行报纸14家,公开发
行期刊37家。市民可以非常方便地通过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获取各类信息。
(1)深圳报业集团。深圳报业集团旗下拥有10报5刊10网站1出版社,持有资产总额
50多亿元,员工总数6 000多人,集团采编系统电子化科技水平在中国报业中处于领先地
位,是中国目前经营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报业集团之一。
(2) Shenzhen Daily。Shenzhen Daily(英文版《深圳日报》)于1997年开办,是中国华
南地区唯一的英文版日报,便于外国朋友认识深圳、了解深圳。
(3)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集团拥有总资产60多亿元。集团拥有11个电视频道、4
套广播频率、20多家产业经营企业,集团年经营收入近30亿元。
5.信息通信
深圳信息通信业极其发达。全市有邮政、电信局(所)736所,2009年完成邮电业务
总量676. 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 6%。快递服务业方便快捷,是华南地区快递服务中心城
市。多家电信公司从事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国际互联网接人服务,互联网宽带用户达
247. 58万户,用户数量及市场渗透率都在全国名列前茅,宽带网络生活的发达程度已接近
世界先进水平。

十五、市民生活
市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深圳市政府持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从基础设施人手,不
断改善市民生存、生活和福利状况。
1.居民收入
2009年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6 723元,增长7. 5%。
2.居民消费
200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 244. 52元,比上年增长9.4%,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1
526. 10元,增长8.8%。恩格尔系数为35. 0%。
3.居民储蓄
2009年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 723. 76亿元,比年初增长16.7%。
4.劳动就业
2009年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3万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 60%

,2010年7月1日起,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至1 100元/月。
5.社会保障
深圳特色的“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形成。2009年全市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911. 39
万人,增长9. 6%;584, 09万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218. 97万人参加了失业保险,分别
比上年增长7.8%和6.8 %。
6.社会福利
深圳市政府将实施民政事业综合配套改革,在全国率先构建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包括
在同等条件下的市民将得到公平的社会福利,福利对象将不断扩展,直到覆盖全体市民。
十六、生态环境
深圳全市有近一半的土地被划入基本生态控制线以内,用做郊野游览和自然生态用地。
这个常年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生态园林城市,森林覆盖率高达47. 6%。
1.环境保护
2009年,深圳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优良天数共计364天,主要
饮用水源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垃圾无害化处
理率达到94. 4%。


深圳已建立较完善的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系统:目前有空气、水质、噪声自动监
测站共24个,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已联网299家企业、354个监控点。
深圳正在加快国家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和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建设。全球首批纯电动出租
车2010年开始在深圳投入运营。
2.环境优美的生态园林城市
“公园之城”深圳拥有怡人的城市自然环境,653个公园总面积达20 452. 46公顷,比
2008年增长27. 94%。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 0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3平方米。
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到30. 65%;974平方公里的生态控制线范围得到有效保护。
深圳先后获得国际建协亚洲首个城市规划奖、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环境保护“全
球500佳”、“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园林示范城市”、“保
护臭氧层示范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
十七、深圳2011第26届世界大运会
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于2011年在深圳举行。深圳是该运动会史上最年轻的
主办城市。
1.第26届世界大运会
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FISU) 2007年1月16日在意大利都灵宣布,中国深圳市获得
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主办权,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主办城市。之后,深圳
迅速全面启动大运会各项筹备工作。
大运会有“小奥运”之称。国际大体联负责人指出:“奥运会追求运动员竞技的极限,
体现的是更快、更高、更强,而大运会是大学生体育交流的一个平台,在此基础上感受体育
竞技的魅力。”
2.国际大体联
国际大体联是世

界大学生运动会的领导机构,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现任主席
是美国人乔治·基里安。
国际大体联的宗旨是:友谊、博爱、公平、坚毅、正直、协作、奋发。
3.深圳大运会具体情况
(1)深圳大运会会徽。深圳大运会会徽为“欢乐的U”。以红、绿、黄、蓝、黑为基
色,五种色彩的圆点组合成一个U形,五彩圆点自由地排列在U的图形中,黑色的英文字
“Universiade”代表着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英文名称。“SHENZHEN 2011”代表着举办城市
深圳和举办时间2011年,五颗星是国际大体联的标志。
(2)大运会开幕时间。大运会开幕时间确定为2011年8月12日。深圳大运会执行局于

2008年11月举行了倒计时1 000天活动,在“市民中心”树立倒计时牌。
(3)大运会形象大使。著名篮球运动员易建联和原国家健将级艺术体操运动员戴菲菲
为大运会形象大使。
(4)大运会口号、吉祥物、视觉元素。主题口号——“从这里开始”(Start Here),吉
祥物——“UU”,大运会视觉符号——体育图标、色彩系统、核心图形。
(5)场馆建设。大运会场馆建设进展顺利,计划使用63个场馆(地)用于比赛和训
练,其中新建22个,翻新改造36个,临时搭建5个;新建非竞赛场馆设施6个。场馆建设
充分考虑了赛后使用问题,大运村在2011年大运会结束后作为信息技术学院的学生宿舍。
(6)运动项目设置。2008年3月,国际大体联执委会批准深圳大运会设24个大项目,
其中必设项目13个,自选项目11个,小项目近300个,成为历届大运会项目数量最多的一
届运动会。
第二节深圳“十二五”规划纲要学习要点
1.《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由深圳市第
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201 1年1月19日表决通过。纲要指出,深圳经济特区高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改革开放,走过了三十年的光辉历程.创造了世界工业
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有力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新的历史
时期,中央赋予深圳努力争当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的历史使命。加快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加强社会建设,提升发展质量,成为深圳经济特区的战略任务和必然选择。
2.纲要将“十一五”发展成就总结为5个方面:①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②社会建设
取得新进展;③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④城市发展再上新水平;⑤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
3.纲要指出,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深圳形成了改革开放的体制优势、自主创新的先发
优势、深港澳台更加紧密合作的区位优势。在快

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多种发展矛盾交
织、两难问题增多的复杂局面,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土地资源、环境容量等刚性约束
强化,社会建设相对滞后,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
圳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率先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刻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极端重要性,坚定不移地以深圳质量作为发
展的新导向、新标杆,以创造深圳质量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发展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释放
新的活力、创造新的空间;牢牢把握国家赋子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
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化城市的战略定位,继续深化改革、扩大
开放,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为新的三十年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4.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
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转型发展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创新发展加快国


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以和谐发展建设民生幸福城市,以协调发展加快特区一体化进程,以低
碳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综合配套改革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
制,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实现从“深圳速度”
到“深圳质量”的跨越,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更加奋发有为地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
5.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的基本要求是:按照指导思想的要求,将深圳质量作为加
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创造经济发展质量,坚持“好”字优先,
㈠陕”在其中,把深圳速度优势转化为深圳质量优势,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社会发
展质量,努力满足市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增进民生福祉,增强文化软实力,实现与发
展阶段和水平相适应的幸福。创造城市发展质量,加快特区一体化进程,增强城市综合服务
功能,推动低碳绿色发展,优化宜居宜业环境,突出海滨城市特色,提升现代化国际化先进
城市形象。具体要求是:①坚持自主创新,更加注重科技引领创新驱动;②坚持结构优化,
更加注重内生增长产业升级;③坚持社会和谐,更加注重民生优先成果共享;④坚持协调发
展,更加注重整体推进功能提升;⑤坚持可持续发展,更加注

重低碳发展生态文明;⑥坚持
改革开放,更加注重先行先试重点突破。
6.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显
著成效,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自主创新体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区一体化的城市发展格局和全体市民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率先
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民生幸福城市、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
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努力争当“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先
行市。具体表现在:①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②经济结构更趋优化;③自主创新优势更加
突出;④社会建设全面加快;⑤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7.纲要指出,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大力实施自主
创新五大工程,强化人才、科研、产业、企业等创新载体建设,广聚优质创新资源,加快构
建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着力增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
驱动转变,率先建成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效率高、经济社会效益好、辐射引
领作用强的国家创新型城市。自主创新五大工程是:①基础创新工程;②产业创新工程;③
高技术产业化工程;④登峰计划实施工程;⑤创新人才集聚工程。
8.纲要指出,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
内需与提升外需并重,有效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适应国内居民消费升级的阶段性特征,
构建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经济增长格局。坚持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
动”,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个基地,着力打造电子信息六个产业链,加快发展现代
服务业,强化“高、新、软、优”产业特色,全面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
9.纲要指出,促进重点领域跨越发展。重点领域包括:①生物产业;②新能源产业;
③互联网产业;④文化创意产业;⑤新材料产业;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0.纲要指出,着力打造电子信息六大产业链,建设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电子信息


六大产业链是指:①通信产业链;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链;③新型平板显示产业链;
④计算机产业链;⑤半导体照明产业链;⑥软件产业链。
11.纲要指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包括: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②汽车及汽车
电子制造;③数字化装备制造;④基础装备及新型装备制造。
12.纲要指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包括:①

金融业;②物流业;③旅游业;④商
贸业。
13.纲要指出,优化产业组织形态的措施有:①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总部基地;②强
化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③扶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14.纲要指出,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把信息化作为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城市发展的
重要支撑。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实现信息化与
工业化深度融合,全面建设智慧深圳。信息化建设四大工程包括:①信息基础设施工程;
②三网融合试点工程;③无线城市建设工程;④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15.纲要指出,坚持民生优先,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积极推进基本公共
服务均等化,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提升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文化
体育等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着力加大对原特区外公共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民生幸福
水平。
16.纲要指出,把社会建设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创新
社会管理,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培育发展和规范社会组织,全面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构建科
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7.纲要指出,以经济特区范围扩大为契机,瞄准国际一流标准,全面推进特区一体化
建设。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六大新型功能区建设,推进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实施城市
基础设施五大提升工程,增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功能。“六个一体化”是指法规政策、规划
布局、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环境保护以及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城市基础设施五大提升工
程包括:①海空两港工程;②陆路交通工程;③公交都市工程;④水资源工程;⑤能源
工程。
18.纲要指出,强化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深港合
作、珠江三角洲一体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国一东盟合作为重要平台,进一步扩大对内
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区域合作与国际竞争,提高外溢型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面向全国创造
发展新空间,面向世界大力推进国际化,率先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开放
型经济新格局。促进深港融合发展:①以前海为载体推动深港现代服务业共同发展(重点
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及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②深化深港创新科技合
作;③促进深港交通更加便捷;④拓宽深港交流合作领域。
19.纲要指出,以建设国家低碳城市、国家生态市为契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节
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推进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促

进低碳绿色发展,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水
平,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宜居宜业城市。着力推进低碳发展:①建设国家低
碳城市;②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④推进低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⑤构建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利用体系。
20.纲要指出,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包括:
(1)深化行政体制改革。①切实转变政府职能;②创新行政管理体制;③优化行政运
行机制。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①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②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③推动多
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④推进价格体制改革。
(3)深化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①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②创新公共服务供给
模式;③深化事业单位改革;④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⑤建设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
⑥完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第三节 《深圳市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
纲要(2008-2020年)>的实施方案》学习要点
深圳市作为珠三角地区主要城市之一,肩负着推动珠三角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
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历史重任。贯彻落实《纲要》,有利于深化体制机制
改革,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推进特区内外一体化,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社会
事业发展,提升民生福利水平;有利于辐射和带动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形成优势互
补、良性互动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抵御国际风
险能力,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有利于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保持港澳地区
长期繁荣稳定。同时,对于深圳克服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抢抓历史机遇,变压力
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明确战略地位和实施原则
1.战略定位
按照《纲要》的要求,2008-2020年,深圳市改革发展的战略定位是:
(1)建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继续承担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和排头兵的历史使
命,全面落实《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争当科学发展的示
范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自主创新的先锋区、现代产业的集聚区、粤港澳合作的先导区、
法治建设的模范区,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的发展内涵。
(2)建设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强化服务全国的大局意识,继续发挥对外开放的窗口和
桥梁作用,深化区域合作,促进功能互补,实现

引领带动,全面提升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
力,使深圳成为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交流的关键节点,成为珠三角和全国重要的发
展极和动力源。


(3)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优化创新环境,广聚创新资源,提高创新能力,实现发展
方式、体制机制、科技、产业、人才、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创新,在创新中转型、在转型
中跃升,率先建成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效率高、经济社会效益好、辐射引领
作用强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率先探索完善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模式和科学发展道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努力构建和谐社
会,使深圳成为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制度魅力的“窗口”。
(5)建设国际化城市。全面加强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贸关系,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分
工,率先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在经济发展、体制机
制、自主创新、城市建设管理、法治水平、文化软实力、生态建设、民生福利等方面达到世
界先进城市水平,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际化城市。
2.实施目标
到‘2012年,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框架基本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实现,自主创新能
力明显增强,民生福利水平显著提高,特区内外一体化大为改善,深港合作和区域合作取得
明显成效,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初步确立科学发展、创新发
展、和谐发展的新型发展格局。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5 200元,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5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7年显著增长,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8岁,就业、社保、教
育、卫生、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居全国领先水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水耗达到世界先进水
平,生态环境质量基本改善。
到202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化城市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成熟完备,服务区域、服务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
系更趋完善,核心产业及其技术创新能力具有国际领先地位,综合国际竞争力迈上新台阶,
居民普遍富裕,社会和谐稳定。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万元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65 010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2年再翻一番,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居民享有的
公共服务达到较发达国家水平,环境质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3.实施原则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自主创新为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