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回文序列判断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回文序列判断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回文序列判断实验报告

回文判断教学总结

实验报告 系部计算机系I班级I I学号I I姓名课程名称—数据结构I实验日期实验名称回文判断成绩 实验目的: 掌握栈的基本操作:入栈、出栈等在链式或顺序存储结构上的实现。 实验条件:PC机一台、VC++6.0编译环境 实验内容与算法思想: 内容: 输入一字符串判断其是否为回文。 算法思想: 1. 算法中主要用到的函数 ①void mai n() //主函数 ②int push_seqstack(Seqstack *s,char x) // 进栈 ③in t pop_seqstack(Seqstack *s) // 出栈 ④int gettop_seqstack(Seqstack *s) 〃取栈顶元素 ⑤int Ishuiwe n( char *s) 〃判断是否是回文 2. 函数之间的调用关系 函数之间的调用关系如图1所示:

图1函数之间的调用关系 运行结果: 运行程序输入一段字符串,运行不同的结果如图2、3所示: 图2 不是回文的判断结果 实验总结: 通过前两次的实验,使我对C语言和数据结构有许多认识。因此,这次实验 在做起来时多少有点思路,但是在实验室当中还是遇到了许多不会的问题,如回文的判断思路、以及函数的调用等等,不过这些问题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基本完成了这次实验。这次实验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让我对原来所学的又重新复习了一遍,同时还学到了许多其他新知识。 附:源程序: #in clude #in clude #defi ne OK 1 #defi ne ERROR 0 #defi ne Maxsize 100 typedef struct { char elem[Maxsize]; int top; }Seqstack;

R语言判别分析实验报告

R语言判别分析实验报告 班级:应数1201 学号: 姓名:麦琼辉 时间:2014年11月28号 1 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判别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2)熟悉R语言中有关判别分析的算法基础。 2 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 个人计算机一台,装有R语言以及RStudio并且带有MASS包。 3 实验内容 企业财务状况的判别分析 4 实验主要步骤 1)数据管理:实验对21个破产的企业收集它们在前两年的财务数据,对25个 财务良好的企业也收集同一时期的数据。数据涉及四个变量:CF_TD(现金/总债务);NI_TA(净收入/总资产);CA_CL(流动资产/流动债务);CA_NS (流动资产/净销售额),一个分组变量:企业现状(1:非破产企业,2:破产企业)。 2)调入数据:对数据复制,然后在RStudio编辑器中执行如下命令。 case5=read.table(‘clipboard’,head=T) head(case5) 3)Fisher判别效果(等方差,线性判别lda):采用Bayes方式,即先验概率 为样本例数,相关的RStudio程序命令如下所示。 library(MASS) ld=lda(G~.,data=case5);ld #线性判别 ZId=predict(ld) addmargins(table(case5$G,ZId$class)) 4)Fisher判别效果(异方差,非线性判别--二次判别qda):再次采用Bayes 方式,相关的RStudio程序命令如下所示。

library(MASS) qd=qda(G~.,data=case5);qd #二次判别 Zqd=predict(qd) addmargins(table(case5$G ,Zqd$class)) 5 实验结果 表1 线性判别lda 效果 原分类 新分类 1 2 合计 1 24 1 25 2 3 18 21 合计 27 19 46 符合率 91.30% 由表1和表2可知,qda (二次判别---非线性判 别)的效果比lda (一次判别)要好。 6 实验小结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了判别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并熟悉R 语言中有关判别分析的算法基础。 表2 二次判别qda 效果 原分类 新分类 1 2 合计 1 24 1 25 2 2 19 21 合计 26 20 46 符合率 93.50%

人事管理系统-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课题:人事管理系统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同组成员:

需求分析 一、实验目的 掌握软件需求的结构化分析方法。 二、实验任务与实验要求 导出系统详细的逻辑模型,这里用数据流图来表示。 三、实验内容 (1)功能分析 经过初步分析“人事管理系统”应该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1、职员个人信息资料的增加、修改和删除; 2、职员的考勤录入和查询; 3、职员工资结算和查询; 4、人事管理人员的变化和操作授权; 由于是使用计算机管理,就带来了新的功能:用户登陆、操作人员的管理、基本数据的维护、由数据安全产生的数据备份与恢复。 (2)、关系模式 在满足函数依赖和无损连接的基础上,使数据的设计更加合理。在本系统中只有3个实体,那就是普通员工、管理员、超级管理员,他们权限的不听通过角色来区分。在整个系统中超级管理员只有一人,管理员二人。一个人只可以在普通员工、管理员、超级管理员中处于一个角色,而不可以兼任。其具体的关系模式如下: 普通员工(员工号,密码,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就职时间) 管理员(管理员号,密码,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就职时间) 超级管理员(超级管理员号,密码,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就职时间) 工资(员工号,时间,基本工资,提成,奖金) 考勤(员工号,时间,迟到,早退,管理员号) 注意:“”表示主码,“”表示既是主码又是外码。 E-R图如下所示

数据字典设计: 为了方便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本系统只设计一个数据库workers.mdb,其中包含worker(员工信息表)、manager(考勤信息表)、booklist(工资信息表) 表1-1 worker(员工信息表)各字段设计 表1-2 monit (考勤信息表)各字段设计

回文判断实验二

回文判断实验二

洛阳理工学院实验报告 系别计算机系班级B13053 学号B13053235 姓名李登辉 2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实验日期2014.3.28 实验名称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成绩 实验目的: 熟悉掌握栈和队列的特点,掌握与应用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算法,训练和提高结构化程序设计能力及程序调试能力。 实验条件: 计算机一台,Visual C++6.0

实验内容: 1.问题描述 利用栈和队列判断字符串是否为回文。称正读与反读都相同的字符序列为“回文”序列。要求利用栈和队列的基本算法实现判断一个字符串是否为回文。栈和队列的存储结构不限。 2.数据结构类型定义 typedef struct { char elem[MAX]; int top; }SeqStack; 顺序栈 3.模块划分 void InitStack(SeqStack *S):栈初始化模块, int Push(SeqStack *S,char x,int cnt):入栈操作 int Pop(SeqStack * S,char * x):出栈操作 void InitQuene(SeqQuene *Q):队列初始化 int EnterQuene(SeqQuene *Q,char x,int cnt):入队操作 int DeleteQuene(SeqQuene *Q,char *x,int cnt):出队操作 void main():主函数 4.详细设计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 50 #define FALSE 0 #define TURE 1//定义栈 typedef struct { char elem[MAX]; int top; }SeqStack; //定义循环队列 typedef struct { char element[MAX]; int front; int rear; }SeqQuene; //初始化栈

R语言判别分析实验报告

R语言判别分析实验报 告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R语言判别分析实验报告 班级:应数1201 学号: 姓名:麦琼辉 时间:2014年11月28号 1 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判别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2)熟悉R语言中有关判别分析的算法基础。 2 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 个人计算机一台,装有R语言以及RStudio并且带有MASS包。 3 实验内容 企业财务状况的判别分析 4 实验主要步骤 1)数据管理:实验对21个破产的企业收集它们在前两年的财务数据,对25个财 务良好的企业也收集同一时期的数据。数据涉及四个变量:CF_TD(现金/总债务);NI_TA(净收入/总资产);CA_CL(流动资产/流动债务);CA_NS(流动资产/净销售额),一个分组变量:企业现状(1:非破产企业,2:破产企业)。 2)调入数据:对数据复制,然后在RStudio编辑器中执行如下命令。

case5=read.table(‘clipboard’,head=T) head(case5) 3)Fisher判别效果(等方差,线性判别lda):采用Bayes方式,即先验概率为 样本例数,相关的RStudio程序命令如下所示。 library(MASS) ld=lda(G~.,data=case5);ld #线性判别 ZId=predict(ld) addmargins(table(case5$G,ZId$class)) 4)Fisher判别效果(异方差,非线性判别--二次判别qda):再次采用Bayes方 式,相关的RStudio程序命令如下所示。 library(MASS) qd=qda(G~.,data=case5);qd #二次判别 Zqd=predict(qd) addmargins(table(case5$G,Zqd$class)) 5 实验结果 表1 线性判别lda效果 原分类新分类

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实验一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可行性研究步骤; 2、学习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实验要求 硬件:Intel Pentium 120 或以上级别的CPU,大于16MB的内存。 软件:Win dows 95/98/2000 操作系统,Office 97/2000 软件 学时:2学时 写岀此项实验报告 三、实验内容 1、可行性研究(结构化分析)方法; 2、绘制数据流图,使用Word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步骤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对问题进行研究,以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可解。 经过对此项目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初拟系统实现报告,对软件开发中将要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初步设计及合理安排。明确开发风险及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本报告经审核后,交软件经理审查。 1 . 2 项目背景 (1 )待开发的软件产品名称:旅行社机票预定系统。 (2)本项目的提岀者:冯剑。开发者:李翀。用户:旅行社 (3)本软件产品将用于旅行社的机票预定和费用的记录。

1 . 3术语说明 DFD (数据流图):一种描述书记变换的图形工具,是结构化分析方法最普遍采用的表示手段,但数据流图并不是结构化分析模型的全部,数据字典和小说明为数据流图提供了补充,并用以验证图形表示的正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三者共同构成了被建系统的模型。 1 . 4.系统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见附录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基本要求 ⑴功能 本软件实现的功能有:为游客提供机票预定服务,提高旅游局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对航班数据库的查询和修改,对机票费用记帐数据库的查询和修改,记录旅客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单位、旅行时间、目的地)、航班时间和班次,打印机票和帐单。 (2) 性能 时间:提供的信息必须及时的反映在工作平台上。售票系统的定单必须无差错的存 储在机场的主服务器上。对服务器上的数据必须进行及时正确的刷新。一笔业务在一分钟内完成。空间:运行空间 2M。 (3) 系统的输入和输岀 输入:旅行社定票单。数据完整,详实。 输岀:机票、帐单。简捷,快速,实时。 (4) 处理流程 旅行社将定票信息输入定票系统,系统输岀机票和帐单给旅客。 5 )安全保密要求

数据结构C语言队列-回文

实验课题一:回文(palindrome)是指一个字符串从前面读和从后面读都一样,仅使用若干栈和队列、栈和队列的ADT函数以及若干个int类型和char类型的变量,设计一个算法来判断一个字符串是否为回文。假设字符串从标准输入设备一次读入一个字符,算法的输出结果为true或者false。 可以用一些字符串测试输出结果,如: "abcdeabcde","madamimadam" 等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 100 typedef struct { char stack[m]; int top; }stackstru; typedef struct { char queue[m]; int front; int rear; }queuestru; void main() { int stinit(stackstru *s); //初始化顺序栈 int stempty(stackstru *s); //判断栈是否为空 int stpush(stackstru *s,char x); //入栈 char stpop(stackstru *s); //出栈 int quinit(queuestru *q); //初始化循环队列 int quempty(queuestru *q); //判断队列是否为空 int enqueue(queuestru *q,char e); //入队 char dequeue(queuestru *q); //出队 char c; int flag=0; stackstru *s=(stackstru *)malloc(sizeof(stackstru)); queuestru *q=(queuestru *)malloc(sizeof(queuestru)); stinit(s); quinit(q); printf("Input a string:\n");

回文串实验报告

回文串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实验名称:单链表 学生姓名:杜克强 学生学号: 201207092427

实验一回文串的基本操作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以便在实际中灵活应用。 2、掌握栈和队列的特点,即后进先出和先进先出的原则。 3、掌握栈和队列的基本运算,如:入栈与出栈,入队与出队等运算在顺序 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上的实现。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问题描述] 对于一个从键盘输入的字符串,判断其是否为回文。回文即正反序相同。如“abba”是回文,而“abab”不是回文。 [基本要求] (1)数据从键盘读入; (2)输出要判断的字符串; (3)利用栈的基本操作对给定的字符串判断其是否是回文,若是则输出“Yes”,否则输出“No”。 [测试数据] 由学生任意指定。 三、实验步骤 1.需求分析 本演示程序用C语言编写,完成对一个字符串是否是回文字符串的判断 ①输入一个任意的字符串; ②对输入的字符串进行判断是否为回文串;

③输出判断结果; ④测试数据: A.依次输入“abccba”,“asddas”等数据; B.输出判断结果“Yes”,“No”等 四、算法设计 1、算法思想: 把字符串中的字符逐个分别存储到队列和堆栈中,然后逐个出队和出栈并比较出队列的数据元素和退栈的数据元素是否相等,若相等则是会文,否则不是。 2、模块设计 (1)int Palindrome_Test()判断字符序列是否为回文串; (2)Status main()主函数; (3)Status CreatStack(SqStack &S)创建一个栈; (4)Status Push(SqStack &S,SElemType e)入栈; (5)Status Pop(SqStack &S ,SElemType &e)出栈; (6)Status CreatQueue(LinkQueue &Q)创建一个队列; (7)Status EnQueue(LinkQueue &Q,QElemType e)入队; (8)Status DeQueue(LinkQueue &Q,QElemType &e)出队;

R语言判别分析实验报告

R语言判别分析实验报告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R语言判别分析实验报告 班级:应数1201 学号: 姓名:麦琼辉 时间:2014年11月28号 1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判别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2)熟悉R语言中有关判别分析的算法基础。 2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 个人计算机一台,装有R语言以及RStudio并且带有MASS包。 3实验内容 企业财务状况的判别分析 4实验主要步骤 1)数据管理:实验对21个破产的企业收集它们在前两年的财务数据,对25 个财务良好的企业也收集同一时期的数据。数据涉及四个变量:CF_TD(现金/总债务);NI_TA(净收入/总资产);CA_CL(流动资产/流动债务); CA_NS(流动资产/净销售额),一个分组变量:企业现状(1:非破产企业,2:破产企业)。 2)调入数据:对数据复制,然后在RStudio编辑器中执行如下命令。 case5=read.table(‘clipboard’,head=T) head(case5) 3)Fisher判别效果(等方差,线性判别lda):采用Bayes方式,即先验概 率为样本例数,相关的RStudio程序命令如下所示。 library(MASS) ld=lda(G~.,data=case5);ld#线性判别 ZId=predict(ld) addmargins(table(case5$G,ZId$class)) 4)Fisher判别效果(异方差,非线性判别--二次判别qda):再次采用

Bayes 方式,相关的RStudio 程序命令如下所示。 library(MASS) qd=qda(G~.,data=case5);qd#二次判别 Zqd=predict(qd) addmargins(table(case5$G,Zqd$class)) 5实验结果 表1线性判别lda 效果 原分类 新分类 12合计 1 24 1 25 2 3 18 21 合计 27 19 46 符合率 91.30% 由表1和表 2可知,qda (二次判别---非线 性判别)的效果比lda (一次判别)要好。 6实验小结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了判别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并熟悉R 语 言中有关判别分析的算法基础。 表2二次判别qda 效果 原分类 新分类 12合计 1 24 1 25 2 2 19 21 合计 26 20 46 符合率 93.50%

数据流图实验报告

数据流图实验报告 篇一: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篇二:需求分析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践报告 计科12—1班 杨光敏 08123234 (一)软件需求分析 1.实验目的 学习图形工具软件VISIO,掌握结构化需求分析方法,熟练绘制数据流图;学习快速原型工具的使用。 2.基本要求 (1)针对银行ATM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工作,了解银行ATM系统的功能、流程;(2)安装VISIOXX以上版本软件,熟练应用Visio绘制DFD图,绘制银行ATM系统数据流图,完成系统的软件逻辑模型; (3)安装Axure RP Pro 或者Balsamiq Mockups快速原型软件,学习绘制软件原型,完成银行ATM系统的软件原型。 3.系统概述 (1)ATM系统为银行提供一套高效稳定可靠的终端服务平台,为储户登录,

存款,取款,查询,打印凭条,转账,修改密码等操作提供便利。 图1 ATM工作流程 (2).用户特点 本软件的用户主要是银行的广大持卡人,大多都具有使用ATM经验。另外,我们的系统要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当储户取钱出现故障时能在下笔业务进行之前自动恢复。以此来方便用户和保障用户的利益。本系统还为用户提供了足够的界面友好性和易操作性。即使是一个对ATM系统完全陌生的客户,也可以在交易界面的提示下顺利完成交易。 另外一部分的用户是银行工作人员,本系统不予考虑。 4需求说明 (1) 基本描述 ATM终端可以接受一张可识别的银行储蓄卡,通过储户身份验证后,同储户进行各种交互,例如:查询、存款、取款、打印凭条等;处理储户相应的要求,执行对应操作,为储户服务。该系统要求须保持一定时间内的交易记录,系统应每天自动汇总各种交易数据与服务器进行对账。同时,在通讯失败或其他交易结果不确定的情况下,ATM要自动发起冲正交易,以保证账务的完整性。 本系统的实现需要记录一些相关信息,其中包括的信息有:用户信息和交易信息。

修辞方法——回文

修辞方法——回文 修辞方法——回文泪鱼儿 修辞方法——回文 回文(回环):即利用相邻语句回环往复的巧妙配合,来表达两种事物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关系的一种修辞方法。大体可分几类。 1、回文句:即上下两句构成回环。又分两种情况。 (1)逐词(词组、句子)回环,如: 从我一生的经历,我悟出了一条千真万确的真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放科学,也只有在科学的基础上才能建设社会主义。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更需要科学。——郭沫若《科学的春天》(词的回环。论述了“社会主义”和“科学”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毛泽东《实践论》(短语的回环。阐明了“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群众的干劲越大,党越要关心群众生活,党越是关心群众生活,群众的干劲也是越大。(句子的回环。说明了“关心群众生活”与“群众的干劲”互相依存的辩证关系)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礼记·中庸》(以单音词为单位回环,可以倒读)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乐府《折杨柳歌》(以复音词或词组为单位回环,不能倒读) 母别子,子别母。——白居易《母别子》(单音词回环) 霓裳弄,酒后黄鹤送。山翁醉我,我醉山翁。——贯云石《殿前欢》(复音词或词组回环) 泪双垂,垂双泪。三杯别酒,别酒三杯。鸾凤对拆开,拆开对鸾凤。岭外斜辉看看坠,看看坠岭外辉。天昏地暗,徘徊不舍,不舍徘徊。——《金瓶梅》九十三回《普天乐》真是越白越香,越香越白;令人越闻越爱,越爱越闻。——《镜花缘》三十三回 (2)其中某几个词最后换位。如: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易经·系辞下》 原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礼记·大学》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却曾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 意中有景,景中有意。——姜夔《白石诗话》 有士人入寺中,众僧皆起,一僧独坐。士人曰:“何以不起?”僧曰:“起是不起,不起是起。”士人以禅杖打其头,僧曰:“何必打我?”士人曰:“不打是打,打是不打。”——都散客《笑赞》 2、回文诗:即用每句都可倒读的句子组成的诗。大概起于晋。如: 静烟临碧树,残雪背晴楼。冷天侵极戍,寒月对行舟。——陆龟蒙《回文》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晚日晴。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苏轼《题金山寺》花朵几枝柔傍砌,柳丝千缕细摇风。霞明半岭西斜日,月上孤村一树松。——《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日迷香雾,流风舞艳花。——清同治年间御窑制作的茶壶上所书,此据徐庭芹《修辞学发微》转录(此诗循环无端,可从任何一字读起,顺着从第一字、第二字……读起,得诗二十首,倒着从第二十字、第十九字……读起,又得诗二十首,共四十首) 3、回文词:把作回文诗的手段用到填词上,也就产生了回文词,如:

数据结构实验二(栈和队列)

实验二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以便在实际中灵活应用。 2、掌握栈和队列的特点,即后进先出和先进先出的原则。 3、掌握栈和队列的基本运算,如:入栈与出栈,入队与出队等运算在顺序 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上的实现。 二、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提供4个题目,每个题目都标有难度系数,*越多难度越大,学生 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一个! 题目一:回文判断(*) [问题描述] 对于一个从键盘输入的字符串,判断其是否为回文。回文即正反序相同。如 “abba”是回文,而“abab”不是回文。 [基本要求] (1)数据从键盘读入; (2)输出要判断的字符串; (3)利用栈的基本操作对给定的字符串判断其是否是回文,若是则输出 “Yes”,否则输出“No”。 [测试数据] 由学生任意指定。 题目二:顺序栈和循环队列基本操作(*) [基本要求] 1、实现栈的基本操作 六项基本操作的机制是:初始化栈:init_stack(S);判断栈空:stack_empty(S);取栈顶元素:stack_top(S,x);入栈:push_stack(S,x);出栈:pop_stack(S);判断栈满:stack_full(S) 2、实现队列的基本操作 六项基本操作的机制是:初始化队列:init_queue(Q);判断队列是否为空:queue_empty(Q);取队头元素:queue_front(Q,x);入队:enqueue(Q,x);出队:outqueue(Q,x);判断队列是否为满:queue_full(Q) [测试数据]

由学生任意指定。 题目三:商品货架管理(**) [问题描述] 商店货架以栈的方式摆放商品。生产日期越近的越靠近栈底,出货时从栈顶取货。一天营业结束,如果货架不满,则需上货。入货直接将商品摆放到货架上,则会使生产日期越近的商品越靠近栈顶。这样就需要倒货架,使生产日期越近的越靠近栈底。 [基本要求] 设计一个算法,保证每一次上货后始终保持生产日期越近的商品越靠近栈底。 [实现提示] 可以用一个队列和一个临时栈作为周转。 [测试数据] 由学生任意指定。 三、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1、掌握栈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2、熟练掌握栈的出栈、入栈等操作。 3、掌握队列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4、熟练掌握队列的出队、入队等操作 四、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报告要按照实验报告格式规范书写。 *2、写出算法设计思路。 3、实验上要写出多批测试数据的运行结果。 4、结合运行结果,对程序进行分析。 题目四:Rails(ACM训练题) Description There is a famous railway station in PopPush City. Country there is incredibly hilly. The station was built in last century. Unfortunately, funds were extremely limited that time. It was possible to establish only a surface track. Moreover, it turned out that the

判别分析实验报告spss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目的 用SPSS软件实现判别分析及其应用。 2、内容及要求 用SPSS对实验数据利用Fisher判别法和贝叶斯判别法,建立判别函数并判定宿州、广安等13个地级市分别属于哪个管理水平类型。 二、仪器用具: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准备工作:把实验所用数据从Word文档复制到Excel,并进一步导入到SPSS 数据文件中,同时,由于只有当被解释变量是属性变量而解释变量是度量变量时,判别分析才适用,所以将城市管理的7个效率指数变量的变量类型改为“数值(N)”,度量标准改为“度量(S)”,以备接下来的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表1 组均值的均等性的检验 Wilks 的 Lambda F df1df2Sig. 综合效率标准指数.582264.000 经济效率标准指数.406264.000 结构效率标准指数.954264.218 社会效率标准指数.796264.001 人员效率标准指数.342264.000 发展效率标准指数.308264.000 环境效率标准指数.913264.054 表1是对各组均值是否相等的检验,由该表可以看出,在的显著性水平上我们不能拒绝结构效率标准指数和环境效率标准指数在三组的均值相等的假设,即认为

除了结构效率标准指数和环境效率标准指数外,其余五个标准指数在三组的均值是有显著差异的。 表2 对数行列式 group秩对数行列式 16 26 36 汇聚的组内6 打印的行列式的秩和自然对数是组协方差矩阵的秩和自然对数。 表3 检验结果 箱的 M F近似。 df142 df2 Sig..000 对相等总体协方差矩阵的零假设进行检验。 以上是对各组协方差矩阵是否相等的Box’M检验,表2反映协方差矩阵的秩和行列式的对数值。由行列式的值可以看出,协方差矩阵不是病态矩阵。表3是对各总体协方差阵是否相等的统计检验,由F值及其显著水平,在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认为各总体协方差阵不相等。 1)Fisher判别法: 图一

实验分析数据流和绘制数据流图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_软件工程导论__________ 学院____计算机工程学院_________班级14软件1班 学号2014144141 姓名秦川 2016年11月8日

批阅教师时间实验成绩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 学号2014144141姓名秦川实验日期2016.11.8实验名称实验2分析数据流和绘制数据流图 实验目的: 1、掌握数据流的分析方法 2、掌握数据流图的绘制 实验内容: 任务一绘制数据流图 任务二分析数据流和绘制数据流图 案例一:总务办公管理系统 案例二:火车票预订系统 实验原理: 数据流图(DFD)是软件系统系统的逻辑模型,仅仅描绘数据在软件中流动(从输入移动到输出)的过程中所经受的变换(即加工处理)。 数据流图的绘制方法:根据数据流图的四种成分:源点或终点,处理,数据存储和数据流,从问题描述中提取数据流图的四种成分;然后依据“自顶向下、从左到右、由粗到细、逐步求精”的基本原则进行绘制。 基本符号如下:

实验过程与结果: 1.运行Microsoft Office Visio2007 运行Microsoft Office Visio2007 2.选择“软件和数据库”中的“数据流模型图”模板 选中数据流模型图模板

3.用鼠标选拉图标进行绘图 任务一绘制数据流图 试绘制工资管理系统的数据流图,根据数据流图的符号说明仔细理解下图含义: 这是学校教职工工资管理系统,教师根据课时表,职工根据任务表来确定个人工资情况,数据按以下方向传递: 首先,对课时表或任务表进行审核,审核后的数据经排序形成专用表格; 再进行一系列额外计算,包括个人所得说、住房公积金、保险费得出具体所发工资,并将工资表发给银行; 然后,向教职工展示工资所得明细; 最后,形成编制报表,更新分类表后,交于会计。 其中,人事科负责人事数据,教师与职工的工资由银行发放,会计做好报表的统计。

栈和队列判断回文

(C语言版数据结构)利用栈和队列判断回文 (2010-11-03 11:51:45) 标签: it // File Name: palindrome.h // // Destination:利用栈和队列判断字符串是否是回文 // #ifndef PALINDROME #define PALINDROME #include // 链式队列结构的定义 typedef char ElemType; typedef struct Node { char data; // 元素数据 struct Node *next;// 链式队列中结点元素的指针 }QNode,*QueuePtr; typedef struct { QueuePtr front;// 队列头指针 QueuePtr rear;// 队列尾指针 }LinkQueue; // 栈结构的定义 typedef struct Stack { ElemType *base; ElemType *top; int stacksize; }SqStack;

// 链式队列的基本操作 bool InitQueue(LinkQueue *Q); bool EnQueue(LinkQueue *Q, ElemType e); bool DeQueue(LinkQueue *Q, ElemType *e); // 栈的基本操作 bool InitStack(SqStack *S); bool Push(SqStack *S, ElemType e); bool Pop(SqStack *S, ElemType *e); #endif // File Name: palindrome.cpp // // Destination:利用栈和队列判断字符串是否是回文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palindrome.h" const int STACK_INIT_SIZE = 100; // 初始分配的长度 const int STACKINCREMENT = 10; // 分配内存的增量 //操作目的:初始化队列 //初始条件:无 //操作结果:构造一个空的队列 //函数参数: //LinkQueue *Q 待初始化的队列 //返回值: // bool 操作是否成功 ------------------------------------------------------------*/ bool InitQueue(LinkQueue *Q) { Q->front = Q->rear = (QueuePtr)malloc(sizeof (QNode)); if (!Q->front) { exit(0); } Q->front->next = NULL; return true; } //操作目的:在队列末尾插入元素e //初始条件:队列Q已存在 //操作结果:插入元素e作为队列新的尾结点 //函数参数:

用循环语句打印一个乘法表判断回文数(逆序排列后得到数和原数相同)

福建农林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 Java开发环境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分支、循环语句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1、用循环语句打印一个99乘法表。 2、判断回文数(逆序排列后得到的数和原数相同)。 三、实验要求: 1、打印的乘法表应该呈现阶梯状。 2、给定一个1-99999之间的整型数,程序可以判断它的位数,并判断是否是回文数。 3、实验报告给出完整代码。 四、算法描述及实验步骤 先定义两个变量i和j然后初始化值为1,由于题目的条件,所以i<+9而j<=I,然后经过输出语句System.out.print (j+"*"+i+"="+i*j+" ");可将i和j值进行相乘,最后用输出语句改变下格式就可以了。 五、调试过程及实验结果 1 算出来的并没有按照表格输出 改System.out.println (" "); 中println后的ln就可以改变换行了, 2

六、总结 通过第一小题的练习,让我加强了对for循环语句和输出函数的使用。 经过第二小题的练习,我懂得了什么是回文数,并且用.reverse(),反转字符串来反转,然后将反转后的数字和之前的数字进行比较。 七、附录(代码): 9*9乘法表: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for(int i=1;i<=9;i++) { for(int j=1;j<=i;j++) { System.out.print (j+"*"+i+"="+i*j+" "); } System.out.println (" "); } } } 判断回文数: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 = "1234554321"; boolean huiwenshu = new StringBuilder(str).reverse().toString().equals(str); System.out.println (str); System.out.println(huiwenshu); } }

多元统计分析实验报告判别分析

页眉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多元统计分析 实验项目:判别分析 设计性□验证性□实验类别:综合性□√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实验地点:统计与金融创新实验室(新60801) 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曹老师成绩: 数学与统计学院实验中心制页脚 一、实验目的统计《spss 让学生掌握判别分析的基本步骤和分析方法;学习 的内容,掌握一般判别分析与逐分析从入门到精通》P307-P320步判别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掌》应用《胃病患者的测量数据》和《表征企业类型的数据.sav、1统计分析从spss握一般判别分析与逐步判别分析方法。数据来源于《章的数据。入门到精通数据文件》第12的数据进行分析,数据见文件《何晓群多元统计2、参考教材例4-2 》中的例4-2new。)分析(数据三、实验方案(程序设计说明) 四、程序运行结果1. (1) 分析案例处理摘要未加权案例N 百分比 93.3 14 有效 6.7 缺失或越界组代码1 .0 至少一个缺失判别变量0 .0

排除的缺失或越界组代码还有至少0 一个缺失判别变量6.7 合计1 100.0 15 合计 组统计量 1 N(列表状态)类别均值标准差有效的未加权的已加权的5.000 188.60 57.138 5 铜蓝蛋白5.000 16.502 5 150.40 蓝色反应胃癌患者5.000 5.933 5 尿吲哚乙酸13.80 5.000 13.323 5 中性琉化物20.00 4.000 47.500 4 铜蓝蛋白156.25 4.000 118.75 14.104 4 蓝色反应萎缩性胃炎4.000 1.732 4 尿吲哚乙酸7.50 4.000 8.386 4 中性琉化物14.50 5.000 33.801 5 铜蓝蛋白151.00 5.000 13.012 5 蓝色反应121.40 其他胃病5.000 1.871 5 尿吲哚乙酸5.00 5.000 5 中性琉化物8.00 7.314 14.000 14 铜蓝蛋白165.93 46.787 14.000 14 蓝色反应131.00 20.203 合计14.000 14 8.86 5.318 尿吲哚乙酸14.000 10.726 14

回文(数据结构)

//借助栈和链队列判断序列是否回文 #include #include #define ERROR 0 #define OK 1 #define STACK_INT_SIZE 10 /*存储空间初始分配量*/ #define STACKINCREMENT 5 /*存储空间分配增量*/ typedef char ElemType; /*定义元素的类型*/ typedef struct{ ElemType *base; ElemType *top; int stacksize; /*当前已分配的存储空间*/ }SqStack; typedef struct QNode{ ElemType data; struct QNode *next; }QNode,*Queue; typedef struct{ Queue front; Queue rear; }LinkQueue; int InitStack(SqStack *S){ S->base=(ElemType *)malloc(STACK_INT_SIZE *sizeof(ElemType)); if(!S->base) return ERROR; S->top=S->base; S->stacksize=STACK_INT_SIZE; return OK; }/*InitStack*/ int Push(SqStack *S,ElemType e){ if(S->top-S->base>=S->stacksize){ S->base=(ElemType*)realloc(S->base,(STACK_INT_SIZE+STACKINCREMENT)*sizeof(ElemType)); if(!S->base) return ERROR; S->top=S->base+S->stacksize;S->stacksize=S->stacksize+STACKINCREMENT; } *S->top++=e; return OK; }/*Push*/ int Pop(SqStack *S,ElemType &e){

判别分析实验报告

数学实验报告判别分析

一、实验目的 要求熟练掌握运用SPSS软件实现判别分析。 二、实验内容 已知某研究对象分为3类,每个样品考察4项指标,各类观测的样品数分别为7,4,6;另外还有2个待判样品分别为 第一个样品: =-=-== 18,214,316,456 x x x x 第二个样品: ==-== 192,217,318,4 3.0 x x x x 运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判断两个样品的分组。 三、实验步骤及结论 1.SPSS数据分析软件中打开实验数据,并将两个待检验样本键入,作为样本18和样本19。 2.实验分析步骤为: 分析→分类→判别分析 3.得到实验结果如下: (1)由表1,对相等总体协方差矩阵的零假设进行检验,Sig值为0.022<0.05,则拒绝原假设,则各分类间协方差矩阵相等。 由表2可得,函数1所对应的特征值贡献率已达到99.6%,说明样本数据均向此方向投影就可得到效果很高的分类,故只取函数1作为投影函数,舍去函数2不做分析。 表3为典型判别式函数的Wilks的Lambda检验,此检验中函数1的Wilks Lambda检验sig值为0.022<0.05,则拒绝原假设,说明函数1判别显著。

表4为求得的各典型函数判别式函数系数,由此表可以求得具体函数,得y=9.240+0.010x1+0.543x2+0.047x3-0.068x4。 由表5给出的组质心处的函数值,可以得到函数1的置信坐标为(-1.846,0.616,1.744)。

(2)关于两个待判样本的分组方法: 将样本1的因变量数据代入方程 y=9.240+0.010x1+0.543x2+0.047x3-0.068x4 求得y1=-1.498,分别减去上表中-1.846,0.616,1.744,取绝对值得0.348,0.882,0.246,则样本1为第1组; 同理可得,y2=1.571,分别减去上表中-1.846,0.616,1.744,取绝对值得 3.417,0.955,0.173,则样本2为第3组。 贝叶斯判别部分如下: 表6 表7为贝叶斯判别分析得到的分类函数系数表,可以得到3个分组各自的函数: y1=-223.305-0.074x1-19.412x2+4.549x3+1.582x4 y2=-199.884-0.045x1-18.097x2+4.661x3+1.414x4 y3=-190.041-0.040x1-17.457x2+4.720x3+1.377x4 将两组样本数据分别代入3个方程: 代入样本1得 y1=410.431,y2=207.594,y3=207.309 代入样本2得 y1=186.519,y2=191.765,y3=192.1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