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复习提纲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复习提纲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复习提纲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

高中心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篇:学生心理与教育

第一章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第二章高中生的个别差异

第三章高中生心理健康

第二篇:学习心理

第四章学习理论

第五章知识、技能和策略的学习

第六章品德形成

第三篇:教学心理

第七章学习动机

第八章学习迁移

第九章群体心理与管理

第四篇:教师心理

第十章教师的职业心理发展过程

第十一章教师的素养与人格

第十二章教师工作压力与心理调适

第一章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一、高中生的基本心理特征

1、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2、心理发展的动荡性

3、心理发展的自主性;

4、心理发展的闭锁性

二、高中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1、高中生认知发展总体来说表现出以下基本特点:(1)高中生认知结构的完整体系基本形成。

(2)高中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3)认知与情意、个性因素协同发展。

2、高中生的基本认知能力发展特点

(1)高中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感知的能力。高中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①目的更明确;②持久性明显发展

③精确性提高④概括性更强。

(2)高中生观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①培养浓厚的观察兴趣

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广泛的兴趣;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的中心兴趣,以提高其观察力的准确性。

②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第一,要培养有目的、有计划观察的习惯。第二,要培养学生在观察随时做全面记录的习惯。

③训练科学的观察方法

第一,顺序观察法;第二,典型观察法;

第三,分解观察法;第四,比较观察法。

④加强多种分析器的协同参与

(3)高中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记忆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脑中的反映。整个记忆过程可分为“识记”、“保持”及“再认与回忆”三个环节。

高中生的记忆具有以下特点:

①有意识记占主导地位

②理解识记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

③抽象记忆占优势。

(4)高中生记忆力的训练与培养

①增强有目的的识记,提高记忆自觉性

②在理解基础上识记,提高记忆效果③重视及时复习,提高记忆效率

④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活动

3、高中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它是认知的核心。

概括性和间接性是思维的两大主要特征。

(1)高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①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并向理论型思维发展

②高中生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

③思维的完整结构基本形成,并趋于稳定

(2)高中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①加强思维品质培养

第一,思维敏捷性培养

第二,思维灵活性培养

第三,思维深刻性培养

第四,思维批判性培养

第五,思维独创性培养

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三、高中生的情绪发展特点

1、高中生的情绪内容发展特点

(1)以积极的情绪体验为主,热情饱满,富有朝气。(2)随着学习生活范围的扩大以及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高中生发展出多样性的情感。

(3)情绪情感内容的社会性日益深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的内容与水平愈益丰富与提高。

(4)友谊感迅速增强,出现两性爱情的萌芽。

2、高中生情绪的体验和表达方式发展特点

(1)两极性和矛盾性仍然是高中生情绪的主要体验。(2)外显性和内隐性并存。

(3)稳定性和波动性并存。

3、高中生良好情绪的培养(合消、自增、松益、交持)(1)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2)正确评价自我保持心理平衡

(3)培养挫折耐受力

(4)掌握不良情绪的调适方法:①合理疏泄、消除压抑;

②自我暗示、增强信心;③放松调节、有益身心;④

积极交往、寻求支持。

四、高中生的人格发展特点

1、人格的含义与特征

(1)含义

台湾学者张春兴教授:人格是指个体在其生活历程中对人、对事、对己、以及对整个环境适应时所显示的独特个性。

(2)人格特征

①整体性②稳定性③独特性④社会性

2、高中生人格发展特点

(1)高中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逐渐形成同一感。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为婴儿期,出生~2岁:信任感对不信任感。

第二阶段为儿童早期,2岁~4岁:自主感对羞怯、疑虑

第三阶段为学前期或游戏期,4、5岁~6、7岁。主动性对内疚感

第四阶段为学龄期,6、7岁~11、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第五阶段为青年期,11、12岁~18、19岁。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

第六阶段是成年早期,18、19~25岁,亲密感对孤独感

第七阶段是成年中期,约至50岁,繁殖感对停滞感

第八阶段为老年期(成年晚期)直至死亡,完善感对失望、厌倦感

高中生处于人格发展的第五个阶段。

(2)健全人格的特点与培养

*健全人格的特点:

①正确的自我认识。

②和谐的人际关系。

③宁静的心境。

④有效地运用个人的能力。

(2)健全人格的特点与培养

*高中阶段塑造健全人格的途径:

①正确调控情绪

②勇于面对挫折

③克服自卑,接纳自我

④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及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

第二章高中生的个别差异

一、高中生的人格差异

1、人格的类型差异

(1)依据心理活动倾向性,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将人的人格分为两种:内倾型和外倾型。

(2)荣格还认为,个别差异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思维、情感、感觉、直觉四种心理机能,跟内倾和外倾加以组合,可描绘出8种人格模式。

荣格的 8 种人格模式

2、人格的特质差异

(1)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他将人的特质分为以下三大类: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特质使人在不同的情况下的适应行为和表现行为具有一致性。

(2)高中男女生人格特质差异

(3)高中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人格特质差异

(4)文科与理科人格特质差异

3、学生的人格差异与因材施教

(1)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人格类型

(2)对不同人格特质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

(3)在集体中形成良好的人格

二、学生的优势智力类型差异

1、智力的涵义

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5个基本因素,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

二、高中生的智力差异

1、智力的涵义

*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5个基本因素,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

2、高中生的智力差异

(1)智力的水平差异

*智力的水平通常用智商(IQ)值来表示。心理学在研究个体智力水平差异时,通常采用超常、中常、低常的概念来概括智力水平的三个等级。研究表明,智力在同龄人口中基本上呈常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2)学生智力的类型差异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内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等多种智力构成。3、学生的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

(1)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按能力分组。

(2)采用不同教学方法

其中,分层教学法是较有代表性的。

*具体做法如下:

①分层质疑,启发思考。

②分层作业,巩固提高。

③分层辅导,培优补差。

④分层考查,查漏补缺。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设计

三、高中生的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1、独立型和场依存型的差异

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把认知方式分为两种类型: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

2、沉思与冲动型的差异

3、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与因材施教

(1)有针对性的实施强化

(2)采用匹配性的教学策略

(3)采用失匹性的教学策略

(4)采用不同的策略训练

第三章高中生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1、心理健康的涵义与标准

(1)心理健康的涵义

对心理健康概念的定义和内涵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

一般来说,心理健康是指在正常发展的智能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表现出良好个性、良好处世能力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功能状态。

所谓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良好心理功能状态的相对性包含两层涵义:一是个体的心理与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是正常的;二是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是心理功能状态这一序列的两极,是一种相对关系,并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

保持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须符合三项原则;

①心理活动与客观环境同一性原则;

②心理过程之间的协调一致性原则;

③个体特征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2)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①智力正常

②情绪适中

③意志健全

④人格统一完整

⑤自我意识正确

⑥人际关系和谐

⑦生活平衡积极

⑧社会适应良好

⑨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运用心理学方法,设计各种方案来实施,以促使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或调节其不良的心理状态。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人员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和服务,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认识环境,根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活目标,使其能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在学习、工作及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社会适应,做出明智的抉择,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心理咨询是指咨询者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与技能,通过语言、文字和其他信息传递方式,给求助者帮助、启发和教育,以维护和增进其身心健康,促进其人格完善和潜能发挥的过程。

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心理治疗是指在良好的治疗关系的基础上,由经过专门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患者进行帮助,以消除或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或障碍,促使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四者之间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和渗透性。但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工作重心。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果从外延间的关系看,学校领域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均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

(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②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

③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教学渗透

④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教育活动渗透

⑤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教育渗透

二、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

1、高中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干预策略

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表现为两大类型:一是发展性心理行为问题,二是特殊障碍性心理行为问题。这里重点介绍常见的几种具体心理行为问题

(1)网络成瘾

①网络成瘾是一种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导致的心理问题。

②网络成瘾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痴迷状态、欣快感与虚空状

态、耐受性、戒断反应、与现实的冲突。

③网络成瘾的干预策略和方法

第一,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第二,培养现实归属感和成就感。

第三,控制上网时间。

第四,打破行为链条。

(2)考试焦虑

①考试焦虑症的症状

②考试焦虑的调适策略和方法

第一,正确看待三个问题。

首先要客观看待考试,其次正确看待紧张,最后要解决心理动机过强的问题。

第二,掌握三种方法。

心理暗示法;教会学生正确地做比较;掌握应试技巧。(3)异性交往心理问题

①异性交往的常见问题

②学生异性交往的教育策略

第一,要排除对学生异性交往的误解和偏见

第二,对学生异性交往要理解但不放任第三,对过密的异性交往慎下“早恋”结论

第四,制止学生早恋要采取适当措施

(4)人际交往恐惧

①人际交往恐惧的表现

②人际交往恐惧的矫正策略和方法

第一,消除自卑,树立自信

第二,改善自己的性格

第三,转移刺激

第四,满灌疗法

第五,掌握知识

第六,系统脱敏疗法

(5)学校适应不良综合征

①学校适应不良的表现

第一,情绪障碍

第二,行为障碍

第三,生理功能障碍

②学校适应不良的矫正策略和方法

第一,自我分析,自我认识

第二,调整人际关系

第三,调整情绪,化解焦虑,宣泄抑郁

第四,改变不良个性

2、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生物因素

①遗传

②病菌、病毒感染

③化学物品导致的依赖和中毒

④严重躯体疾病、生理机能障碍、颅脑外伤

(2)社会因素

①家庭的影响

②学校的影响

③文化与传播媒介

④生活事件

(3)心理因素

①心理冲突

②挫折

③人格特征

④认知因素

三、高中生心理问题辅导方法和技术

1、系统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是一种减轻恐怖、焦虑、敏感的治疗方法。有两个条件:一是要学会肌肉放松,以达到随时随意进入到“全身松弛”的状态;二是将引起恐怖、焦虑反应的刺激情景按恐怖、焦虑强度由弱到强(由低到高)顺序排列。

2、肯定性训练

肯定训练是特别针对与人相处发生困难的当事人的治疗方法。实施这个训练的策略有六种:教导、反馈、示范、行为演练、社会增强、家庭作业。

肯定训练对下列学生是有用的:

*不能表现愤怒与懊恼的学生;

*很难说“不”的学生;

*过度有礼以及那些允许别人占其便宜的学生;

*难以表达情感及其他积极反应的学生;

*自觉无权表达其思想、信念及感情的学生。

3、理性情绪疗法

*又叫ABC理论,A指诱发事件;B是个体对这一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

的信念;C是在特定的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ABC理论认为,诱发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间接因素,而B才是引起个体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因素。

治疗的步骤可分为四步:

*第一步,要向来访者指出其思维方式、信念是不合理的。

*第二步,要向来访者指出,他们的情绪困扰是由于现在他们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所导致的。

*第三步,是通过以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的方法为主的治疗技术,帮助来访者认清其信念之不合理,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

*第四步,帮助来访者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避免重做不合理信念的牺牲品。

第四章学习理论

一、学习活动的概述

1、学习的定义

*心理学通常把学习定义为,有机体经由练习或经验,在知识、态度(含情绪)、行为(含品行)或行为潜能上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

*掌握学习的定义,关键要掌握四个要点:

(1)学习既是一种结果又是一种内部过程。

(2)学习结果既可以是外显的,也可以是内隐的。(3)此种变化是能相对持久的,必须能够持续一段时间。(4)主体的变化是后天习得的。

2、学习的类型

(1)根据学习的主体分类

①动物的学习

②人类的学习

③机器学习

(2)根据学习的内容分类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把学习分为:

①言语信息的学习:是指学习大量的名称、事实、事件

的特性以及许多有组织的观念等,是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②智慧技能的学习:是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通常表现为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③认知策略的学习: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用来调节自己

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能力。

④动作技能的学习:又称为运动技能,表现为平稳而流

畅、精确适时的动作操作能力,是能力的一部分。

⑤态度的学习:是影响个体对某种事物、人物及事件所

采取的选择倾向和行动的内部状态。

(3)根据学习的层次分类

加涅根据学习情景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将学习分成八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层级结构。

①信号学习②刺激—反应学习

③连锁学习④言语联想学习

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

⑦规则学习⑧解决问题学习

(4)根据教育的目标分类

布鲁姆将学习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①认知领域的学习:认知学习目标由简单到复杂分为知

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六个子目标。②情意领域的学习:情意领域的行为目标分为接受、反映、

评价、组织和品格五个层次。

③技能领域中的学习:辛普森将技能领域的行为目标分

为知觉作用、心向作用、引导反应、机械反应、复杂反应、技能调试和创作表现七类。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认为一切的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简称S)和反应(简称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S -R联结的建立中起重要的作用。

1、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1)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的内容

经典条件作用中的行为法则如下:

①习得和消退

②泛化与分化

(2)经典条件作用与教学

2、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1)操作条件作用理论的内容

①强化的概念和类型②强化的程序

③惩罚的作用

(2)操作条件作用与教学

第一,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不仅要让学生学得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第二,强化是促进和调节教学的有力手段。

第三,合理地、适当地运用程序教学。

3、社会学习理论

(1)观察学习的含义

亦称为替代学习,即学习者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班杜拉提出有: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2)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

第一阶段:注意阶段

第二阶段:保持阶段

第三阶段:再生阶段

第四阶段:动机阶段

三、认知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1、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1)认知学习观

①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头脑里的知识结构。

②新知识学习过程的环节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含着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及知识的评价。

(2)结构教学观

①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学科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

②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动机原则

*结构原则

*程序原则

*强化原则

2、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2、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

(1)意义学习的实质、条件和心理机制

①什么是意义学习

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是指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的过程。

②意义学习的条件

首先,学习者必须具有能积极主动地在新知识与已有适当观念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性。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2、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

③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

奥苏贝尔用同化论解释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同化论的核心是相互作用观。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

(2)接受学习的实质和教学策略

①接受学习的实质

②“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

联。

先行组织者有两类:一类是说明性(陈述性)组织者,另一类是比较性组织者。

3、建构主义学习论

(1)建构主义学习论的基本内容

建构主义者主张,学习是学习者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去主动而积极地建构对自己富有意义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2)建构主义的基本教学观

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②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

③注重协作学习

(3)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①支架式教学模式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②抛锚式教学

③随机进入教学

第五章知识、技能和策略的学习

一、知识学习的特点

1、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陈述性知识又称“描述性知识”、“事实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性质、内容、状态和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

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某物是什么”。

程序性知识又可以称为“功能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是一套控制个人行为的操作程序,包括外显的身体活动和内在的思维活动。解决的是“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是从不会做到会做,再到熟能生巧的过程。

(1)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陈述性知识学习是个体对言语信息方面知识的接受及占有,包括领会、巩固与应用三个环节。

①陈述性知识的领会

陈述性知识的领会是指了解陈述性知识的含义,懂得陈述性知识的载体,是对事物的间接认识。知识的领会通过直观与概括两种心智动作实现。

②陈述性知识的巩固

*陈述性知识巩固指知识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持久记忆。

*陈述性知识的巩固从识记开始,然后是编码,再认和再现。

③陈述性知识的迁移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或训练对另一种学习或训练的影响现象。

促进陈述性知识迁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是教师要有意识地注意归纳所学习的陈述性知识之间共同点;

二是注意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习的陈述性知识的理解,使陈述性知识学习富有意义;

三是注意对所学习的陈述性知识的概括提高;

四是注意培养学生陈述性知识学习的心向,形成指向陈述性知识学习活动的准备状态;

五是注意寻找学生原有的陈述性知识经验,形成清晰和稳定的认知结构,促使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编码具有特异性,组织合理性。

(2)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①自动化基本技能的获得的三阶段理论:

阶段一:认知阶段

阶段二:联系阶段

阶段三:自动化阶段

②促进自动化基本技能获得的教学措施

第一,掌握子技能

第二,促进组合

第三,促进程序化

二、技能学习

*技能指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它是通过练习而获得的。

*技能包括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

1、技能学习的特点

促进技能发展的基本条件就是练习。

2、动作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1)动作技能的形成

①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第一,认知阶段

第二,分解阶段

第三,联系定位阶段

第四,自动化阶段

②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

熟练操作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

*意识调控减弱,动作自动化

*能利用细微的线索

*动觉反馈作用加强

(2)动作技能的培养

①理解任务的性质和学习情境

②示范与讲解

③练习与反馈

*首先,要采用多种练习方法:实地练习法、程序训练法、动作--时间分析法、心理练习法、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法

*其次,要注意练习周期,克服“高原现象”

*第三,提供恰当的反馈

3、智力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智力技能指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它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因素,其中抽象思维因素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

*按照其内容和概括化程度,可将智力技能分为两种:一般智力技能和特殊智力技能。

(1)智力技能形成的特点

①智力技能的对象脱离了支持物

②智力技能的进程压缩

③智力技能应用的高效率

(2)智力技能的培养

①促进条件化知识的形成

②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

③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④科学地进行练习: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做到

精讲多练。其次,练习形式应多样,注意举一反三,促进知识学习的正迁移。再次,练习要适量适度,循序渐进。

三、策略的学习

1、学习策略的构成

*学习策略是人们有效从事学习活动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以及调控方式。

*迈克卡等人认为,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学习资源管理策略三部分。一般认为,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是构成学习策略的核心。

*认知策略是指对学习材料进行直接分析、转换或综合的策略;

*元认知策略是指对学习起间接影响的策略,它包括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进行计划、监控、调节、评估等。

*学习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

2、典型学习策略

(1)认知策略

①复述策略

*复述就是对信息的一种重复,运用内部言语或外部言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各种方法。

*有效的复述方式有原型式复述、创造式复述、检验式复述。

②精加工策略

*是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加工(补充细节、举出例子、作出推论或使之与其它观念形成联想),理解其内在的深层含义,并促进记忆的学习策略。也就是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 SQ3R阅读法(SQ3R:surve(浏览),quetion(提问),,read(阅读),,recite(背诵),,review(复习),)·记笔记策略

③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类,集合成一个整体,带上某种结构,使信息由繁到简、有无序到有序,以减轻记忆负担。几种常用的组织策略:

·列提纲·图形法

(2)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即监控策略,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和控制。它主要有:制定学习计划、监控和调节策略等。

(3)资源管理策略

*这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和环境管理策略等。

3、学习策略的意识培养和训练

(1)明确策略学习的条件

(2)做好策略学习的教学工作

*策略教学要注意:

①识别重要的学习策略并能对其进行结构分析。

②加强策略的巩固程度。

③增强主体的策略运用意识和体验。

④突出条件化知识。

第六章品德形成

一、高中生品德发展特点

1、品德的涵义

(1)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品德是个体社会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是个体依据社会的道德原则或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心理倾向和特征。

*品德在个体的个性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品德与道德存在区别 :

①二者的来源不同

②二者所反映的内容不同

③二者所表现的方式不同

④二者所发挥的作用不同

⑤二者所属范畴不同

(2)品德的形成过程

①认识道德规范

认识道德规范主要包括形成道德观念、确立道德信念和发展道德评价能力三个方面。

②获得道德情感体验

③确立道德行为,进行道德实践

综上所述,品德形成过程中,道德认识是前提;道德情感是重要的内在力量;道德行为经常被视为品德形成的终末环节,被作为衡量人们道德品质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

2、当代高中生品德发展特征及现状

(1)认同社会主流道德规范,务实倾向明显

(2)道德品质快速发展

(3)道德意志有待加强

(4)道德言行时有脱节

二、高中生良好品德培养的心理学技术

1、有效说服;

2、榜样示范;

3、价值澄清;

4、群体约定

5、赏罚控制

第七章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与学习

1、动机与学习动机

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过程或内部状态。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其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

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的3种功能:启动功能、保持功能、强化调节功能

2、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3、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

(1)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案例:德西效应)

(2)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

(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二、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成分

1、认知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以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作为目标本身,是指向学习任务本身的一种动机。

(更具体地说,认知内驱力就是想了解与理解要掌握的知识、要阐明与解决的问题的欲望。)

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一种因自己的能力或成就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而引起的内驱力

3、附属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三、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学生将自己已形成的学习需要调动起来,以提高学习积极性的过程。

1、提高学习动机—学生内在因素的作用

(1)学生的唤起水平

(2)学生的需要(了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

(3)学生的目标定向

(4)学生的归因(积极归因、消极归因)

2、提高学习动机-外在因素的作用

(1)教师的特征:示范、热情、关心和期待

①教师的榜样

②教师的热情

③教师的关心

④教师的期待

(2)课堂气氛:安全有序、成功、理解和挑战性

①有序和安全

②成功

③理解

④挑战性

(3)教学活动:课程导入、内容生活化、及时反馈

①课程导入

②内容生活化

③及时反馈

第八章学习迁移

一、学习迁移概述

1、迁移的定义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知识、技能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2、迁移的种类

(1)根据学习迁移的内容,可划分为知识的迁移、动作技能的迁移、态度和情感的迁移、能力的迁移、世界观的迁移等。

(2)根据学习迁移的层次,可划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3)根据学习迁移的效果,可划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4)根据学习迁移发生方式,可划分为特殊迁移和一般

迁移。

二、学习迁移的条件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美:桑代克-相同要素说)

2、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贾德-概括化理论)

3、对材料的理解程度(格式塔心理学家-关系转换说)

4、定势作用(学习定势又称学习心向,就是习得的学习

方法的态度倾向。作为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个体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学习产生倾向性影响,从而使学习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

5、认知结构的清晰性和稳定性

三、为迁移而教

1、在真实生活中学习

2、注意最初的学习程度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方法

第九章群体心理与管理

一、人际关系与师生交往

1、人际关系的涵义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是一种心理关系。人际关系包含着三个密切相关的因素:行为、感情和认识。

莱文格等人提出人际关系发展模型:

*根据该模型,可以将人际关系的发展,区分为单方相识、表面性接触和亲密性接触三个阶段。

2、人际吸引

*所谓人际吸引是指个人间在感情上的相互喜欢、亲和的现象,它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

影响人们之间相互吸引和排斥的因素:

(1)邻近性

(2)交往频率

(3)相似性

(4)互补性

(5)容貌与仪表

(6)个人品质

3、人际交往的技巧

*所谓人际交往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情感的联系过程。

(1)聆听的技巧

(2)运用语言的技巧

(3)非言语交往技巧

(4)适当的自我表露

(5)提高自我修养水平

4、师生交往

*师生交往的方式主要有单向交往、双向交往和多向交往。

二、个体与群体心理的相互作用

1、从众与服从

(1)从众

从众是指由于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在认知或行为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

①从众的类型

②影响从众的因素

个体表现从众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群体的信息压力;二是群体规范的压力。

个体是否易于从众主要取决于情境因素和个性因素。

第一,情境因素。影响从众的情境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刺激物、群体声望、群体规模等。

第二,个体因素。影响从众发生的个体因素主要有知识经验、个性特征、性别差异等。

(2)服从

*服从是指由于受到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服从包括对群体规范的服从和对权威个人的服从。

*影响服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是命令者的权威性。

二是个体的道德素质。

三是个体的人格特质。

四是情境压力。

五是命令者是否在场或是否有人监督命令的执行,影响着服从的发生。

2、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是指个体在一个群体中与大家一道从事某种活动时,对群体的认同淹没了个人的身份,使个性失去通常的个性感。

*去个性化容易发生的主要因素:①匿名性是去个性化产生的诱因;②责任分散;③自我意识的降低,这是去个性化现象是否发生的关键;④个体注意力的转移。

3、团体极化

*所谓极化反应又叫极端性转移,它是指在团体决策时所产生的趋向两极—冒险或保守—的倾向。

*产生极化反应的原因,一是信息的影响,二是基于社会比较过程,三是责任分散。

4、合作与竞争

(1)竞争

*竞争是指个体或团体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的活动。竞争具有对抗性和排他性的特点。*竞争对个体心理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激发个体的潜力,提高活动的效率;增强自我意识,提高自信心;容易导致人际冲突,阻碍目标的实现;影响个体身心健康的发展。

(2)合作

*合作是群体中的个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而齐心协力、相互配合的一种协作性行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多伊奇认为合作有三种心理上的意义,一是相互帮助,二是相互鼓励,三是相互支持。(3)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竞争与合作尽管是两种对立的行为,但它们又是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它们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缺一不可。一方面,合作是个体生存的基本条件和手段,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由于竞争又是客观存在的,在社会生活中总是存在着利益冲突。

第十章教师的职业心理发展过程

一、教师职业生涯发展

1、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含义?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是指教师的职业素质、能力、成就、职位、事业等随时间轨迹而发生的变化过程及相应的心理体验与心理发展历程。

*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包含两个维度,一是时间维度,二是领域维度。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包括外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和内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两个方面

2、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弱生涯阶梯”的生涯。(2)漫长而宁静的生涯。

(3)教师与其工作对象的年龄差距逐渐增大。

(4)教师职业活动成效难以衡量。

3、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

1、生存阶段

2、任务阶段

3、影响力阶段

二、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

1、专家型教师的特征

(1)拥有专家水平的知识

*舒尔曼指出在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有四类知识是关键的:①实践知识;②案例知识;③理论知

识;④经验(实证)知识

*我国学者林崇德等指出专家教师积累了三类丰富的专业知识。第一,本体性知识;第二,实践知识;

第三,条件性知识。

(2)高效率的工作

*第一,熟练掌握技能使其自动化。

*第二,元认知水平。

(3)创造性的洞察力

2、新手教师如何成为专家型教师

(1)系统理论学习

(2)教学观摩

(3)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4)教学反思

三、教师成长中的常见心理问题

1、职业生涯高原现象

(1)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及其表现

*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涯发展的某一阶段由进一步增加工作责任所引发的有关职业进步如晋升、流动等暂时停顿的心理与行为状态。(2)防止或消除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措施

①提高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实现特定

领域行为的主观判断与期望。

②进行教学反思。

2、教师成长中的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Burn-out)是指助人行业中的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其核心成分是:(1)情绪衰竭,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2)非人性化,指个体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来访者;

(3)低个人成就感,指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

(1)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①外在的期望与教师内在迷思

②不良的工作方式

③消极的应对方式

④A型性格

(2)预防职业倦怠的方法

①调整与工作有关的不合理信念

②做好几个管理:生活方式、时间、情绪等方面的管理。第十一章教师的素养与人格

一、教师的社会角色

1、教师角色的社会期待

(1)角色与角色期待

社会对处在某一社会位置上的角色都有一定的要求,为他们规定了行为规范和要求,这就是社会对角色的期待,

称之为角色期待。

(2)教师角色的社会期待

*教师角色是多重的:

①学习的指导者

②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③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

④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⑤教育科学研究者

(3)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

①知识渊博,有学问;

②教学效果好,语言生动、方法灵活、引人入胜;

③待人和蔼可亲,容易接近;

④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学要求严格;

⑤关心尊重同学,富有同情心;

⑥处理问题实事求是,公正;合理;

⑦说到做到,言而有信;

⑧有自我批评精神;

⑨善于发现同学的长处,经常给人以鼓励;

⑩举止文明大方,有风度。

2、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

(1)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过程

一般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①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对某一角色行

为规范的认识和了解。

②角色认同阶段。角色认同是指教师个体亲身体验并接受

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并用角色规范来衡量和调控自己的行为。

③角色信念阶段。角色信念是指教师将社会对教师的职业

要求转化为个体的需要,坚信自己对教师职业的认识的正确性,并将这种认识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不断追求,形成教师职业的自尊感和自豪感。

(2)促进教师角色形成的条件

①全面正确认识教师角色

②树立教师榜样

③参与教育教学实践

④破除传统的角色期待

二、教师的基本素养

1、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

(1)教师的职业理想

*教师的职业理想是指教师对未来职业目标的向往和追求,是其献身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

*教师职业理想的核心是师爱,主要表现为对教育事业、对全体学生、对教学学科的热爱。

(2)教师的职业价值观

*教师职业价值观是教师对所从事的职业和自身发展的的认识和评价,主要体现在对教师职业的评价取向、职业选择要求、职业报酬的期望等问题的认识与评价上。

2、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1)专业知识

*教师应该具有复合性的专业知识结构。包括:

①特定的学科知识。

②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

③实践知识。

(2)教学能力

①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

成功而对教学活动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②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

程为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能力。

(3)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意外情况准确、恰当、迅速、敏捷地作出判断,并随机应变、恰到好处地采取措施的能力。

三、教师的人格

1、有效教师的人格特征

(1)激励性人格,包括热情、热心和幽默、可信任感(2)以成功为导向,包括对成功的高期望、鼓励与支持;(3)专业品行,包括有条理、适应性和灵活性、博学。

2、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作用

(1)影响学生健康个性的形成

(2)影响教学的效果

第十二章教师工作压力与心理调适

一、压力与身心反应

1、压力的概述

(1)压力的含义

*压力是个体面对剌激时心理上感受到威胁而产生的一种紧张、压迫和焦虑的情绪状态。

*压力的产生包括以下三个阶段:①刺激产生,②感受刺激,③认知威胁。

(2)积极压力

2、身心反应

(1)压力带来的生理反应包括:疲倦和免疫力降低。(2)压力带来的心理反应包括:焦虑、抑郁和无助。(3)压力带来的行为反应包括:逃避、暴躁和职业倦怠。

二、教师的压力源

1、社会环境的压力

(1)社会发展进步的冲击

(2)教育领域变革的挑战

2、教师职业的压力

(1)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特点带来的压力

(2)教师职业角色特点带来的压力

(3)教师待遇带来的压力

3、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

(1)人格特征;(2)教学效能感

(3)归因模式;(4)认知方式

三、教师压力应对

*所谓压力应对,是指教师面对各种生活和职业压力所采用的认知策略和行为的反应方式。

1、防御性应对

(1)合理化(2)否认(3)反向(4)认同(5)投射2、直接应对:直接应对是指直接面对压力来临的情境来缓解心理的紧张。

①调整认知方式

②调整个人的期望水平,制定合适的工作目标

③善于寻求和利用社会支持

④掌握调控方法,学会心理放松,缓解不良情绪。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与答案

2 0 1 5 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中学) 注意事项: 1. 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满分为150 分。 2. 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 小题。每小题2分,共5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历史课上,教师讲到“楚汉战中”中的项羽自杀时,一个学生突然说道:“项羽真是个 大傻瓜”,此时教师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A. 批评学生扰乱秩序 B.视而不见,继续上课 C.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D.要求学生不乱说话 【答案】C 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体现主体教育思想 B. 强调学生自主发展 C.鼓励学生自学成才 D.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答案】C 3、青年教师小王每次课后都认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把失败之处记录下来,教学水平不断 提高。这体现了小王老师注重()。 A. 教学反馈 B.教学反思 C.教学创新 D.情境创设 【答案】B 4、于老师总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设计课堂提问和练习。这表明于老师()。 A. 遵循教学规律,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B. 关注学生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C. 注重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D. 注重循序渐进,实现师生教学相长 【答案】B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下 列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不包括()。 A. 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B.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C.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D.大力推进依法治校 【答案】D 6、关于图1 种教师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教师里一学生拿着59 分的卷子,老师骂: “你怎么这么笨呢!”) A. 有利于行使教师的权利 B. 有利于学生的进步成长 C .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D .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答案】C 7、年满14 岁的初中学生张某学习成绩不好,不想上学。父母让其辍学到城里务工,一家汽修厂安排张某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 导读:本文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选择题 1.留白是我国古典绘画中常用的艺术手法,指作者在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旨而精心留出的“空白”,以营造出“此处无物胜有物”之境。这一理念体现在教育中,要求教师()。 A.把任何道理都对学生说透、说尽 B.对学生放之任之 C.留给学生独立的空间,让学生有自我反省的机会 D.抓紧课堂,放松课外 【答案】C 【解析】留白,即故意留有一定空白,留有一定余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千叮咛、万嘱咐,把学生逼得太紧不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相反,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晾一晾”,留一个缓冲的余地,也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 2.法国历“雾月政变”的发动者是()。 A.罗伯斯庇尔 B.拿破仑 C.丹东 D.戴高乐

【答案】B 【解析】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以解除雅各宾派过激主义威胁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为借口,派军队控制了督政府,接管了革命政府的一切事务,并由此开始了为期15年的独裁统治。这一天是法国共和历雾月18日,所以,历称该政变为”雾月政变”。因此本题选B。 3.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开始施行。 A.1994年1月1日 B.2006年9月1日 C.1995年9月1日 D.2007年6月1日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06年6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因此本题选B。 4.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予以保障。 A.人民政府 B.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 C.教育部门 D.学校 【答案】A

2018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2018教师资格考试大纲:《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英语学科知识与能力 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能力;具备从事高中英语教学所需要的英语语言能力;能理解有关英语国家的语言、历史和文化等相关知识。 2.英语学科教学知识与能力 掌握外语教学基本理论、英语教学专业知识与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内容等学科教学知识,并能用以指导高中英语教学。 3.英语学科教学设计能力 能够根据英语学科特点,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语言水平和学习需要选择并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形成完整合理的教学方案。 4.英语学科教学实施能力 理解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具备实施语言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能够根据教学设计,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5.英语学科教学评价知识与能力 了解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能够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进行恰当的评价;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够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提出改进的思路。 二、考试模块内容与要求 (一)语言知识与能力 1.掌握英语语言的基础知识,了解语言学研究中与语言教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并能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运用。 2.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包括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获取教学资源和信息、表达思想情感和与学生良好沟通的能力;能够筛选并改编适合高中学生英语水平的语言材料。 3.能在语篇中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历史和文学等相关的社会文化知识。 (二)语言教学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外语教学基本理论,理解语言观、语言学习观、语言教学观等对高中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

2.理解国家颁布的英语学科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以及课程标准的其他相关知识,并能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运用。 3.掌握英语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的教学基本原则、讲解和练习方法。 4.掌握英语语言技能(听、说、读、写)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训练方法。 5.能结合中外社会文化语境,设计并实施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与训练。 (三)教学设计 1.了解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已有的英语知识、语言能力和学习需求,能够说明教学内容与学生已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2.理解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 3.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定合理、明确与具体的教学目标。 4.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安排合理的教学过程,筛选适当的辅助教学材料。 5.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设计有效的学习评估活动。 (四)教学实施与评价 1.掌握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与方法,能够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参与语言学习活动。 2.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英语学科和学生的特点,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恰当地运用语言讲解、练习、提问、反馈等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3.掌握课堂管理的基本方法,熟悉课堂活动的常用组织形式,能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能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发挥教师的作用。 4.掌握课堂总结的方法,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与评价,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 5.掌握基本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够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整合多种资源,选择恰当的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有效教学。 6.了解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知识与方法,并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合理运用。 7.了解教学案例评析的基本方法,能够对教学案例进行评价。 8.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思路。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能力 1.了解地理科学的特点。 2.掌握地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础理论。 3.运用空间思维等地理科学的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地理教学知识与运用能力 1.了解初中和高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地位、理念、设计思路和主要内容。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常用方法。 3.会初步运用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地理教学的实际问题。 (三)地理教学设计能力 1.了解高中学生地理学习需求和已有学习经验。 2.掌握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3.能够结合具体的课题进行地理教学设计。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 1.理解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熟悉主要的地理过程;掌握组成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熟悉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况。 2.掌握运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图像、绘制地理图表等基本技能;熟悉地理实验和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3.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学科特点;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会运用地理科学一般方法解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教学知识与运用 1.熟悉高中地理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特点;熟悉高中地理课程设

置和设计思路;掌握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了解高中地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方法。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熟悉地理教材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掌握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条件;掌握地理教学基本技能的作用和要求;掌握地球仪、地理图册、投影仪、多媒体、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掌握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和作用。 3.熟悉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分析和解决教学目标设计、地理教材使用、地理教学方法优化、地理教学媒体选用、地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设计 1.确定教学目标 (1)了解一般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基础和需求。 (2)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3)完整、规范、具体地表述课时目标。 2.分析教学内容 (1)确立适切的教学重点。 (2)恰当分析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 3.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1)关注优化教学方法。 (2)合理组合教学方法。 (3)恰当选择教学媒体。 4.设计教学过程 (1)设计明确的教师活动。 (2)设计合理的学生活动。 (3)设计恰当的测评题目。 5.形成完整的教案 (1)掌握教案的基本形式。 (2)掌握教案必备的组成要素。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2分,共58分) 1、班主任马老师常对学生说:“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社会需要的是身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呆子.”这表明马老师具有( ). A.开拓创新的理念 B.素质教育的理念 C.自主发展的意识 D.因材施教的意识 2、以下是钟老师班主任日志的一段话,这表明钟老师( ). “一个月了,尽管我对某某给予了更多的关心与鼓励.但依然看不到好转的迹象,是方法不对还是……?看来,我得再找他的父母和原班主任交流,再深入一点,再调整策略.” A.善于自我反思 B.缺乏探索精神 C.善于引导学生 D.缺乏问题意识 3、某中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发不同颜色的校服.年级前60名学生是红色衣服,其他学生穿蓝色校服,这种做法( ). A.正确,便于分清教学 B.正确,利于激励学生 C.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D.不正确,不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4、物理教师李强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查阅资料,利用现有资源自制实验器材,开设了不少探究性物理实验,这表明李老师具有( ). A.全面发展理念 B.和谐发展理念

C.长善救失意识 D.课程开发意识 5、教师王某认为自己是师范毕业生,而且获得了教师资格证书,就能终身从教了,王某的想法( ). A.不符合统一城乡教师编制的准备要求 B.不符合教师资格证定期登记制度的规定 C.不符合统一中小学教师职称条例的规定 D.不符合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的要求 6、被学校行政处分后,张老师认为学校对自己很不公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张老师可以( ). A.向当地党委提出申诉 B.向当地纪检部门提出申诉 C.向当地法院提出诉讼 D.向当地教育部门提出申诉 7、为了添置教育教学设备,某初级中学通过向学生推销学习和生活用品获取经费,学习这种做法( ). A.能促进自身发展,合情合理 B.能解决自己困难,情有可原 C.违反法律法规,应当追究责任 D.违反法律规定,但可免予处理 8、某县教育局根据中考成绩,将全县初级中学分为普通初中和实验初中,并对后者从师资、经费等发面予以倾斜,该县义务教育没有做到( ). A.重点发展 B.均衡发展 C.协调发展 D.优先发展

教师资格证中学2018考试大纲

《综合素质》(中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 主要考查申请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职业理念 ⒈教育观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⒊教师观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 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 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 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英语真题及答案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请用2B结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In English, the aspirated [p h] and the unaspirated [p] are ____ . A. minimal pairs B. in phonemic contrast C. two distinctive phonemes D. in 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 2. /s/ and/θ/ can be distinguished by_____. A. manner of articulation B. place of articulation C. vibration of the vocal cords D. aspiration of articulation 3. You' II find this Travel Guide to be of great ___ in helping you and your children to get around Malaysia. A. cost B. price C. value D.

expenditure 4. When the train_____, all the school students were surprised to see that the Carlisle team had one man only. A. pulled down B. pulled on C. pulled of D. pulled in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contains an inflectional morpheme? A. Disappear. B. Blacken. C. Oxen. D. Anti-pollution. 6. Reading is to the mind____ food is to the body. A. that B. which C. as D. what 7. He had no time and energy to play with his children or shop with his wife, but he __ home a regular salary. A. did bring B. does bring C. did get D. does get 8. In fact, they would rather have left for London_____ in Birmingham.

(完整版)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测试题及答案

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测试题及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 2.第多斯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创造性 B.示范性 C.广延性 D.连续性 3.“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情境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个别性 4.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 )的特点。 A.创造性 B.长期性 C.复杂性 D.示范性 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全面实现教育目的。 A.关心学生的学习 B.教书育人 C.班主任工作 D.教学

6.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A.尊老爱幼 B.竞争与协作 C.集体主义 D.为人民服务 7.人类在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原则是( ) A.社会公德 B.家庭道德 C.职业道德 D.法律规定 8.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 A.自由主义 B.平均主义 C.集体主义 D.个人主义 9.从( )上看,应用文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有一套为内容服务的相应体式。 A.表现手法 B.表现主题 C.表现形式 D.写作重点 10.( )是提高应用文写作质量和行文效率,以及增强权威性和约束力的重要保证。 A.真实性 B.时限性 C.实用性 D.程式性 11.“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是( )。 A.并列的 B.递进的 C.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及 答案(完整版) (来源于网络)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全县校长经验交流会上某校校长介绍完教学改革的情况后强调素质教育就是减负和增加谋外活动 A.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 B.体现素顾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 C.符合提升教学实力的需要 D.符合凝练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 正确答案:A.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 2、刚开学班主任周老师言辞恳切地对学生讲:“迎接中考是这一年的重中之重关系到的人生发展大家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课外活动上。”周老师的说法 A.合理有利于学生复习应考 B.合理体现了强烈的责任心 C.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D..不合理不利于学生主动发展 正确答案:C.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3.张老师在班上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展“分享知识”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班上分享获并及时加以点评。张老师的做法 A.减轻了教师教学负担

B.拓展了学生学习资源 C.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D.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正确答案:B.拓展了学生学习资源 4.某班主任制定的班干部竞选条件中规定成绩在后 10名的不能参造理由是“连自己都管不好怎么能管好别人”。这种做法 A.正确有利于学困生安心学习 B.正确有利于刺激学困生上进 C.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D..不正确未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正确答案:D.不正确,未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张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教育战略目标。下列关于教育战略目标的选项中 不正确的是 A.到2020年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B.到2020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C.到2020年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形成 D.到2020年基木实现教育现代化 正确答案:C.到2020年,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形成 6.某中学违规向学生收取补课費。依据《中华人民 其和国教育法》责令该校退还费用的机关是 A.教育行政部门 B.工商管理部门 C.检部门

2018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高级中学)

2018教师资格考试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 (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 3.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4.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5.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具有设计一般课外活动的能力。 6.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5. 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二)中学课程 1.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等。 2.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 3.了解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涵义和相关理论。 4.了解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标及其基本的实施状况。

2018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综合素质》(高级中学)

2018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综合素质》(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职业理念 ⒈教育观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⒊教师观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 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 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

2018上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完整真题及答案

2018上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 完整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在全县校长经验交流会上,某校校长介绍完教育改革的情况后,强调素质教育就是减负和增加课外活动,该校长认识(A) A、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 B、体现素质教育与学科的结合 C、符合提升学校实力的需要 D、符合凝练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 2、刚开学,班主任言辞恳切地对学生讲:“迎接中考是一年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你们的人生发展,大家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课外活动上”,周老师的说法(C) A、合理有利于学生复习应考 B、合理体现了强烈的责任性 C、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D、不合理不利于学会主动发展 3、张老师在班上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展“分享知识”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班上分享收货,并及时加以点评。张老师做法(B)A、减轻了教师教学负担B、拓展了学生学习资源 C、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D、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4、某班主任制定的班干部竞选条件中规定,成绩在后10名的不能参选,理由是“连自己都管不好,怎么能管好别人”。这种做法( D) A、正确有利于学困生安心学习B、正确有利于刺激学困生上进 C、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D、不正确未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教育战略目标。下列关于教育战略目标的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C) A、到2020年,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B、到2020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C、到2020年,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形成 D、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6、某中学违规向学生收取补课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责令该校退还所收费用的机关是( A) A、教育行政部门 B、工商管理部门 C、纪检部门 D、公安部门 7、中学教师黄某认为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侵犯其权利而提出申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受理其申诉的机关是( B)

2015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5 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29 题,每题 2 分,共 58 分) 1、班主任马老师常对学生说:“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社会需要的是身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呆子。”这表明马老师具有()。 A.开拓创新的理念 B.素质教育的理念 C.自主发展的意识 D.因材施教的意识 2、以下是钟老师班主任日志的一段话,这表明钟老师()。 “一个月了,尽管我对某某给予了更多的关心与鼓励。但依然看不到好转的迹象,是方法不对还是……?看来,我得再找他的父母和原班主任交流,再深入一点,再 调整策略。” A.善于自我反思 B.缺乏探索精神 C.善于引导学生 D.缺乏问题意识 3、某中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发不同颜色的校服。年级前 60 名学生是红色 衣服,其他学生穿蓝色校服,这种做法()。 A.正确,便于分清教学 B.正确,利于激励学生

C.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D.不正确,不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4、物理教师李强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查阅资料,利用现有资源自制实验器材,开设了不少探究性物理实验,这表明李老师具有()。 A.全面发展理念 B.和谐发展理念 C.长善救失意识 D.课程开发意识 5、教师王某认为自己是师范毕业生,而且获得了教师资格证书,就能终身从教了,王某的想法()。 A.不符合统一城乡教师编制的准备要求 B.不符合教师资格证定期登记制度的规定 C.不符合统一中小学教师职称条例的规定 D.不符合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的要求 6、被学校行政处分后,张老师认为学校对自己很不公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张老师可以()。 A.向当地党委提出申诉 B.向当地纪检部门提出申诉 C.向当地法院提出诉讼 D.向当地教育部门提出申诉 7、为了添置教育教学设备,某初级中学通过向学生推销学习和生活用品获取经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 A.强制性发展性基础性 B.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C.强制性发展性普及性 D.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2.从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来说,课外活动具有( ) A.自愿选择性 B.灵活多样性 C.独立自主性 D.伸缩广泛性 3.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为( ) A.认知策略 B.学习策略 C.认知方式 D.认知技能 4.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是( ) A.发现教学 B.指导教学 C.情境教学 D.程序教学 5.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一名新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的过程按顺序划分的三个阶段是( ) A.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 B.关注学生→关注情境→关注生存 C.关注情境→关注学生→关注生存 D.关注学生→关注生存→关注情境 6.在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中具体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的是( ) A.依法执教 B.热爱学生 C.团结协作 D.爱岗敬业 7.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价值来源是( ) A.理想 B.信念 C.意志 D.道德 8.《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属于( ) A.教育行政法规 B.教育法律 C.地方性教育法规 D.教育规章 9.教育行政部门在接到教师申诉书后必须做出相关处理的期限是( ) A.15天 B.20天 C.30天 D.40天 10.教学技能属于( ) A.心智技能 B.操作技能 C.交际技能 D.言语技能 11.介入教学是一种( ) A.教学方法 B.教学技能 C.学习方法 D.教学技能训练方法 12.随着教学的进程,在黑板上展示教学的重点内容和细目,表现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这是( ) A.提纲式板书 B.重点词语式板书 C.对比式板书 D.问答式板书 13.某教师上课过程中发现一个学生分心,便在讲课的同时用目光凝视这个学生,引起了他的注意,促使其重新专心听讲。这位教师运用的是( ) A.直观技能 B.体态表达技能 C.提示技能 D.批评技能 14.“管理者既要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地影响个人,又要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这一原则是( ) A.全员激励原则 B.教管结合原则 C.协调一致原则 D.平行管理原则 15.主体性班级管理最直接的效果是( ) A.提高班级管理效益 B.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C.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 D.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16.小学阶段的教学应侧重的教学方法是( )

教师资格证考试:2018下高中物理真题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图1所示为中学物理教学常用的一个演示实验示意图。用不同数量的小球(可选用豆粒、玻璃球、钢球等),分别从不同高度连续倒在秤盘上,观察指针的摆动情况。该实验通常用于帮助学生理解的物理知识是() @ (3-3P28) A.气体的压强 B.机械能守恒 C.动量守恒 D.功能原理 《 2.有些球类比赛在开赛前用猜硬币正反面的方法来决定谁先开球。如图2所示,若裁判员以5.00 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硬币,不考虑空气阻力,则该硬币能上升的最大高度约为()A.1.27 m B.1.35 m C.1.40 m > D.1.54 m 3.如图3所示是某种安检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可以检测是否携带金属物品通过安检门。门框绕有线圈,闭合电键后,当金属物体通过线圈时,电路中电流发生变化,而非金属物体靠近时则对电路中的电流没有影响。其工作原理是() A.电流的磁效应 B.电磁感应现象

< C.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D.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4.如图4所示,玻璃管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气柱长度为l,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若温度保持不变,把玻璃管稍向下压一段距离,则() A.h、l均变大 — B.h、l均变小 C.h变大,l变小 D.h变小,l变大 5.下面的各种核反应中能产生中子的是() A.用γ光子轰击26 12Mg,生成物之一为26 11 Na | B.用α粒子轰击14 7N,生成物之一为17 8 O C.用质子轰击7 3Li,生成物之一为8 4 Ba D.用α粒子轰击7 3Li,生成物之一为10 5 B 6.如图5所示,将水平匀强电场中质量可忽略的带电小球M和N,分别沿图示路径移动到同一水平线上的不同位置后,同时释放,M、N均保持静止,则() ) A.M的带电量比N的大 B.M带正电荷、N带负电荷 C.移动过程中匀强电场对M做负功 D.移动过程中匀强电场对N做正功 7.如图6所示,一束单色光由空气以45°角射入厚度为d的长方形玻璃砖,入射点与出射点的水平距离为s。若所有的光线只在两水平界面发生折射与反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中学综合素质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全县校长经验交流会上,某校校长介绍完教学改革的情况后,强调素质教育就是减负和增加谋外活动 A.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 B.体现素顾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 C.符合提升教学实力的需要 D.符合凝练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 正确答案:A.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 2、刚开学,班主任周老师言辞恳切地对学生讲:“迎接中考是这一年的重中之重,关系到的人生发展,大家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课外活动上。”周老师的说法 A.合理,有利于学生复习应考 B.合理,体现了强烈的责任心 C.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D..不合理,不利于学生主动发展 正确答案:C.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3.张老师在班上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展“分享知识”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班上分享获,并及时加以点评。张老师的做法 A.减轻了教师教学负担 B.拓展了学生学习资源 C.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D.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正确答案:B.拓展了学生学习资源

4.某班主任制定的班干部竞选条件中规定,成绩在后10名的不能参造,理由是“连自己都管不好,怎么能管好别人”。这种做法 A.正确,有利于学困生安心学习 B.正确,有利于刺激学困生上进 C.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D..不正确,未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正确答案:D.不正确,未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张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教育战略目标。下列关于教育战略目标的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到2020年,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B.到2020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C.到2020年,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形成 D.到2020年,基木实现教育现代化 正确答案:C.到2020年,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形成 6.某中学违规向学生收取补课費。依据《中华人民其和国教育法》,责令该校退还费用的机关是 A.教育行政部门 B.工商管理部门 C.检部门 D.公安部门 正确答案:A.教育行政部门 7.中学教师黄某认为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侵犯其权利而提出申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受理其申诉的机关是 A.同级教育行政部门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题集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复习思考题 绪论一、教育学、教育事实、教育问题、教育规律3 概括地说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就是帮助教师或未来教师获得必要的教育理论素养,必需的专业思维意识和基本的解决教育问题的工作原则和方法的一门课程。 教育事实,其含义广阔,一方面,教育事实作为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是可感知,可认识的事物;另一方面,教育事实是正在从事着的教育实践,它包括:各种形式、各种类型、各种模式的教育事实,还包括教职工与学过程中教育因素和教育行为 教育问题当教育事实积累到一定程度,被教育工作者议论、评说、当做一个个的“教育问题”提出来进行回答、解释并解决矛盾和疑难时,才是教育科学的发端,于是就产生了教育问题。教育规律:所谓规律,它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性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一、育情境的介入对教育学研究产生的影响7 1.化理论学习2。典型示范引导3。逼真的模拟训练4。知识转化技能5。理论联系实际二、情境化了的教育学对课堂教学产生的影响7 1.加强了教材的教学法功能2。帮助任课老师克服缺少中学教育经验的局限3。引起课堂教学结构和课型的变化。在教育中,其‘认知线索是:情境——材料分析——理论确立——实践设想。教师教学过程为:描述——引导——讲述——养成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体验——感知——原理——实际联想。4。引导教学内容的更新 第一章教师——认识教育一、教育质的规定性12 1。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3。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笔记

教师资格证考试必备资料——中学综合素质笔记 目录 第一章职业理念 (2) 第一节教育观 (2) 第二节学生观 (8) 第三节教师观 (15)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 (31) 第二节依法执教 (31) 第三节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34)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41)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 (41)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58) 第三节教师职业行为规范 (61)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节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概述 1.素质教育的内涵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同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特点 (1)全体性 素质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受教育者、以每一个受教育者为对象的教育,它面向每一个学生,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素质教育既不是精英教育.也不是精品教育,它是大众化的教育。它要面向每一位适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学校及教师关心每一位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能因种族、家庭、经济、智力及教育者主观好恶等因素的影响,将一部分学生排除在素质教育之外。 坚持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的主要意义在于:第一,保证使接受教育成为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接受教育是每一个儿童最重要、最根本的权利。第二,

高中教师资格证科一科二必背知识点

科一综合素质 第一章、教师职业理念 一、请简要阐述素质教育的内涵(两全一个新) 答: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请简要阐述评价观(目的,内容,形式,主体,过程) 答:1、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发展; 2、评价的内容多元化; 3、评价的方式多样化; 4、评价的主体多元化; 5、注重对过程的评价; 三、简要阐述学生观 答:1、学生是一个完整地生命个体(完整;不仅是学习的机器); 2、学生身上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 3、学生个体间有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4、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人文关怀; 四、简要阐述现代教师观 答: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建立者和开发者; 4、教师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5、教师是社区型开放教师; 五、现代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改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方面,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和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启发、引导、帮助; 3、在对待自身方面,新课程强调反思和终身学习; 4、在对待其他教育者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六、简要阐述现代教学观 答: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得过程; 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教学更注重人而不只是科学 七、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三爱两人一终身) 答: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科二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学 一、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上作业,辅导检查) 答:1、备课,包括三项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三个计划学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课时计划; 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老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体现; 3、作业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生成绩检查和评价;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之高中地理篇(20200511231945)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一一地理学科知 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是“沿490N 的地形剖面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 1?3题 1?上图所示区域中,铁矿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 () A ② B. ③ C. ④ D. ⑤ 2?图中④地最容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A. 暴风雪 4 000 3 ()00 2 000 I 000 哥 J20° I1IT 100° 90" sir 降岸tt/nvn 2 000 1 000

B 飓风 C. 沙尘暴 D. 酸雨 3. 下列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地比⑥地多地震,且①地比⑥地大陆架狭窄 B. ②地因西风溯河而上受山地抬升,降水量较大 C. ③地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⑥地渔业资源丰富 D. ④地和⑤地均是以乳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从北京(116 °E , 40 °N )起飞,7 小时后途经a 地 (165 °W ,67 °N )上空,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87.5 °W ,42 °N )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第4?5题。 ----- --- ----- - - i W ------------- ----------- --------------------------------- 产、J; * - f 九 -A 一釘孙—一 ______________ _ ——_ £十=」 / —」 ■■ 二 — ? * X T 、 图例 J* f 」 ■ V J * — * ** £ < 广、J 加 J h / E * -j_ ,, ■ * * . ■ * ■ >s, 一飞 廿路线 「 』 -八.L .■ 云.、乙七卜 ?-込* 也?城市 -9 才干 * i -, 0 4 1 4. 结合图文信息判断,与该 客机飞行过程中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