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平台的六大体系

企业管理平台的六大体系
企业管理平台的六大体系

企业管理平台的六大体系企业管理平台的价值企业管理平台是一个管理体系,是企业现实运营中使用的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在这个平台上能够充分保证企业自己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工具、企业流程、规章制度、激励机制的实现。这个平台,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要充分的发挥企业内外部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核心的任务则是保证企业目标、任务和结果的实现。传统意义的企业管理平台,是通过手工、电脑、内部网、独立的管理系统、OA等相结合的方式来构建的,这个比起最原始的纯手工的企业管理平台,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不但提高了管理的效率,而且科学管理也得到了空前的应用。而今天的管理信息化又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可以称之为现代管理信息化。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信息化实际上就是为企业构建一个管理平台,是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通过网络环境和管理应用来搭建一个符合时代潮流的管理平台,以满足企业对自身管理的需求。管理信息化本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它不是技术、不是管理也不是工具。但是,它能够构建起一个体系,让企业的管理在这个体系中高效运作。特点: 1、融合应用,协同执行。融多种科学的管理方

法、管理工具于一个平台之中,实现企业真正的协同运作、高效执行;2、百川汇海,自然天成。汇聚百川,归于大海。让知识、信息、数据源于百川(企业的每个人、每个流程、每个环节、每个决策)而汇于大海(企业知识库),实现工作中的知识管理,实现流程、决策与知识的融合;3、目标引领,一以贯之。贯彻执行、目标为纲。让企业的目标贯穿在每一个人每一天的行动中,实现目标、执行与考核的贯通,确保企业目标的达成; 4、通观全局,决胜千里。信息、决策通达顺畅。助管理者居一隅而通观全局,位一处而决胜千里。

优势: 企业管理平台是企业线上生存的运营支撑环境,它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了一个类似线下日常工作的环境,分布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时间工作的管理者,可以像坐在同一个房间一样地工作。1、企业管理平台是一个集成应用的管理软件平台,集成性是它最大的特点之一。在协同管理平台之上,企业的各个管理单元是高度关联的,而不是相互割裂的,它不是信息孤岛的简单集合。协同管理平台下的各个子系统使用的统一的数据库,统一的业务流程,知识存储在统一的一个知识库中;2、企业管理平台是面向企业管理层的管理工具,它可以涵盖管理职能的各个方面,如

行政、人力、目标、客户、项目、知识等的管理,而不是只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企业所有的管理者都可以在这个统一的平台之上工作,并且相互“协同”; 3、企业管理平台是以业务流程管理为载体、以人为中心,能实现“目标、执行与考核的贯通”、实现“流程、决策与知识的一体化”、实现客户、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管理。

企业管理平台的六大体系企业管理平台的六大体系:理念体系;目标体系;组织体系;职责体系;流程体系;制度体系。六个体系间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完整系统。 (一)理念体系: 理念体系指的是企业的价值观念与是非准则,说明在这个组织中主张什么、反对什么,体现了一个组织的个性。理念体系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活力与竞争力的内在源泉,是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包括经营性理念、管理性理念和体制性理念.处理企业外部关系的十三个经营性理念: 1、内在性诚信理念; 2、主动市场性理念; 3、能动创新性理念; 4、自觉性守法理念; 5、科学性经营理念; 6、理性化双赢理念; 7、公平性竞争理念; 8、可持续发展理念; 9、快速型应变理念; 10、多层次性品牌理念; 11、预警性反危机理念; 12、比较优势理念;

13、开放性拓展理念。处理企业内部关系的八个

管理性理念: 1、责权利平衡性管理理念; 2、高

效率性管理理念; 3、共享共担性管理理念; 4、

互动性管理理念; 5、员工主体自觉性管理理念;

6、人本主义管理理念;

7、理性化管理理念;

8、有序化管理理念。处理企业生存与成长关系的体

制性十个理念: 1.契约理念; 2.共赢平台理念;3.内在融合理念; 4.忠诚理念; 5.团队精神理念;

6.学习型组织理念;

7.等级差别理念;

8.效率唯

一性理念; 9.制度至上理念; 10.生产力中心理念. (二)企业目标体系:企业目标是企业的共同愿景,包括:员工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定性的目标与定量

的目标;短期目标、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目标的

设计要求既超前发展,又切实可行(目标的导向性与

现实性);既是企业目标更是员工目标(目标的一致

性与凝聚性);与国家建设目标相统一(目标的宏观

背景对企业微观发展的支持性)。 (三)企业组织体系:现代公司组织与法人治理结构公司组织结构设

计原则:指挥系统;命令统一;精干、高效;责、权、利

相一致;适应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公司组织结构类型:职能部门型组织结构;事业部门型组织结构;控

股公司型组织结构。公司组织机构设置原则:决策权

执行权与监督权三权分离原则;利益与成果相结合原则;素质第一原则.

组织机构体系:公司决策机构第一层次为股东会和股东大会,第二层次为董事会;公司执行机构由高层经理人员组成的具体负责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机构;公司监督机构,监事会或者监察委员会. (四)企业职责体系职责体系是企业目标的分解,清楚确定为了企业目标的实现,各部门、各岗位要做什么,要求做到何种程度。职责的内容包括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职责体系的设计原则是:权责明确;职权与职责相一致;职责履行与经济效益相联系。(五)流程体系:流程管理就是通过不断发展和完善业务流程,获得以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指标来衡量的经营业绩的显著提升,从而全面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增长与价值创造的基础和动力来自于对企业传统认识的超越。进入21世纪,持续的竞争优势更多地源于流程创新而非专利技术,流程管理成为企业利用现有资源取得更好绩效的关键。流程管理普遍适用基本原则:1、业务开展以流程为中心,而不是以职能部门为中心。2、对各级管理人员评定薪酬的标准不再是行政级别,而是整个流程的执行结果。3、更新企业的信息平台,使每名员工通过网络即可

得到与岗位业务相关的各种信息。4、组织结构扁平化,消除“中层领导”. 企业管理普遍流程: 信息-目标-计划-执行-跟踪-业绩。流程再造是企业创新的重要途径。 (六)制度体系制度体系基本内容包括:经营观念、目标与战略、企业组织、市场营销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科研与开发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

等,每个方面又包含多个层次。公司内部制度体系的表现形式为:公司章程、公司基本管理制度、公司具体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平台的价值企业管理平台可能是一个软件系统,也可能是一系列软件系统的集合。企业管理平台的主要价值在于:(1)把重要的流程制度“固化”在软件中,人们使用软件的时候就已经按照既定的流程来执行(如果没有配套的软件,流程就形同纸上谈兵)。(2)提高管理效率。用软件来管理日常工作和事务,显然比手工记录的效率高得多。(3)企业管理平台不仅可以积累知识财富,而且可以分析人员的绩效。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2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相关管理制度 第一章安全监测系统管理制度 一、安全监测系统的使用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标准)中的规定。 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必须24小时运行。接入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各类传感器应符合AQ6201-2006规定,稳定性不小于15天。 三、调度监控中心维护员负责安全监测设备的安装、拆除、日常调校和管理工作。 四、井下采掘工作面监测设备的使用、悬挂、移设由现场施工的采掘队负责,总回、主井及各主要大巷内的监测设备由调度监控中心负责悬挂和日常维护。 五、对需要经常移设的传感器、电缆,须有采掘班组长按规定移设,瓦检员监督执行,严禁擅自停用。工作面所设各类监测设备及电缆等均由所施工单位的队长、班组长负责管理、使用,如有损坏应及时向矿调度汇报,矿调度和要做好记录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现场处理。对于设备、缆线保护不到位、故意破坏、丢失和人为造成监测传感器监测数据失真,按《公司三违处罚办法》有关条款严肃处理。 六、使用单位必须根据生产现场情况按标准悬挂,保证正常使用。若不按规定移设和悬挂的,对使用单位当班现场负责人罚款100-300元。移设传感器必须轻拿轻放,不得随意拖拽、磕碰,防止造成误报警或传感器的损坏。人为因素造成传感器误报警,一次对责任单位罚款1000元,对责任人罚款300元。

七、使用单位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监测设备保护。施工过程中造成监测缆线、传感器等损坏的,对施工单位罚款500元,对责任人罚款300元;造成传感器等监测设备报废的,由施工单位按原价赔偿,并对责任人罚款500元。 八、各生产单位在编制采掘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对传感器的种类、数量、位置、主机、动力开关的安设地点、监测电缆的敷设、控制区域、安全监测设备的悬挂位置等做出明确规定,并绘制布置图,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九、在应安设安全监测监控装置的地点,使用单位在开工前三天必须根据已批准的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提出安装申请报告,上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在安装配电系统时,使用单位或机电部门必须根据断电范围要求,提供断电条件并接通井下电源及控制线,在连接时必须有监测人员在场监护。调度监控中心负责安全监测监控装置的安装、调试和日常的校验设置工作。 十、与安全监测监控装置关联的电器设备、电源线及控制线,均由管辖范围的机电人员负责维护。在拆除或改线时,必须与调度监控中心联系,并共同处理。检修安全监测监控装置关联的电器设备,需要安全监测监控装置暂停运行时,必须经安监股和矿调度室同意,并制定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 十一、所有安全监测系统设备入井前必须在地面经过48小时联机运转,调试、校正,各项指标符合规定后方可入井安装,严禁不合格的仪器下井使用。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王海玲 二〇〇九年七月二十八日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主要内容及功能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 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实施的,以国民收入再分配为手段,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它具体包括以下几层含义:(1)社会保障的首要责任主体是国家或政府;(2)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3)社会保障的目标是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从而实现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4)社会保障的手段是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它是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杠杆之一;(5)社会保障的实施依据是国家立法;(6)社会保障既是一种社会行为,一种社会经济制度,也是一项社会事业,还是一种社会政策,在现代社会,社会保障同时还是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这是对社会保障最简洁的概括。

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上讲,参加社会保险是公民的义务,获得社会保障并享受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是公民的权利。从政府职能上讲,对公民实行社会保障是政府义不容辞的一项基本责任。 (二)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臵和社会互助等内容。 1、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因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共济性和普遍性等特征,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项目。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其保障对象主要是全体劳动者,目的是保障基本生活,具有补偿收入减少的性质。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政府给予资助并承担最终责任。社会保险实行权利和义务相对应的原则,劳动者只有履行了缴费义务,才能获得相应的收入补偿权利。 2、社会救济。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因各种原因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救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救助的对象有三类:一是无依无靠、没有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主要包括孤儿、残疾人以及没有参加

田园综合体建设重点

田园综合体的建设重点是什么? 2017年“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田园综合体是以涉农企业/农村合作社/新型农业经营为主要载体,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业综合开发。要实现“三位一体、三生同步、三产融合”三个三。重庆浩丰规划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入研究田园综合体项目,研究出了一定成果。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田园综合体项目,进行全流程一体化服务,构建了“接力赛跑”的创新工作模式。下面重点讲解田园综合体的六大支撑体系,以下内容出自浩丰集团战略研发中心的研究成果《田园综合体——浩丰在行动》。 1、田园综合体生产体系:夯实基础,完善生产体系发展条件。 要按照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原则集中连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田园综合体区域内“田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整合资金完善供电、通信、污水垃圾处理、游客集散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条件。 2、田园综合体产业体系:突出特色,打造涉农产业体系发展平台。 立足资源禀赋、区位环境、历史文化、产业集聚等比较优势,围绕田园资源和农业特色,做大做强传统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推动土地规模化利用和三产融合发展大力打造农业产业集群;稳步发展创意农业,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开发农业多功能性,推进农业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强化品牌和原产地地理标志管理,推进农村电商、物流服务业发展,培育形成1-2个区域农业知名品牌,构建支撑田园综合体发展的产业体系。 3、田园综合体经营体系:创业创新、培育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新动能。 积极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力,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方式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优化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增加农业效益。同时,强化服务和利益联结,逐步将小农户生产、生活引入现代农业农村发展轨道,带动区域内农民可支持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4、田园综合体生态体系:绿色发展,构建乡村生态体系屏障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优化田园景观资源配置,深度挖掘农业生态价值,统筹农业景观功能和体验功能,凸显宜居宜业新特色。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环保生产新技术,促进农业资源的节约化、农业生产残余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再利用。实施农业节水工程,加强农业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5、田园综合体服务体系:完善功能,补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短板 要完善区域内的生产性服务体系,通过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产业和公共服务平台,聚集市场、资本、信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推动城乡产业链双向延伸对接,推动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完善综合体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便捷高效服务。 6、田园综合体运行体系:形成合力,健全优化运行体系建设 妥善处理好政府、企业和农民三者的关系,确定合理的建设运营管理模式,形成健康发展的合力。政府重点负责政策引导和规划引领,营造有利用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外部环境。企业、村集体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及其他市场主体要充分发挥在产业发展和实体运营中的作用;农民通过合作化、组织化等方式,实现在田园综合体发展中的收益分配、就近就业。

煤矿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汇编

煤矿“六大系 统”管理制度汇 编 一、安全监测系统 1、安全监测系统管理制度 2、监测系统调试管理制度 3、安全监控管理制度 4、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岗位责任制 5、监测监控系统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6、通风、瓦斯、监控档案管理制度 7、监测监控网络运行管理制度 8、系统监测监控异常情况上报制度 9、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定期检修制度 10、监测监控系统值轮流班制度 11、煤矿监测监控系统故障报告制度 12、监测监控系统操作规程 13、系统安全保障措施 14、瓦斯日报表审查管理制度 15、瓦斯异常情况汇报程序及处理办法 16、矿井瓦斯管理制度 17、瓦斯检测填报制度 18、安全检查制度 19、矿井通风管理制度 20、主要通风机管理制度

21、局部通风机管理制度22、通风设施管理制度

二、压风自救系统 23、压风自救系统日常维护、保养检修制度 24、压风自救系统使用培训制度 25、压风自救实施细则 三、通讯联络系统 26、通讯联络系统管理制度 四、供水施救系统 27、供水自救系统管理制度 28、供水施救系统事故应急预案 29、供水施救系统维护人员岗位责任制 30、供水施救维修工操作规程 31、供水施救系统设备、设施的管理制度 32、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33、供水施救值班轮流班制度 34、供水施救系统设备定期检修制度 35、供水施救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制度 36、供水施救系统故障报告制度 37、供水施救系统管网异常上报制度 38、供水施救系统管理制度 五、人员定位系统 39、人员定位系统井下人员紧急撤离预案 40、KJ69N矿井人员定位监测系统管理制度41、人员定位监测系统岗位责任制 42、人员定位系统监控员岗位责任制 43、人员定位监测系统监控员操作规程

煤矿紧急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汇编.doc

{企业管理制度}煤矿紧急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 度汇编

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管理制度 山西长治XXXXX煤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六月十日

目录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篇 第一章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制度 (1) 1.1总则 (2) 1.2网络设备及运行管理 (2) 1.3网络安全管理 (3) 1.4故障处理 (4) 1.5机谈判培训 (4) 1.6责任 (4) 1.7应急措施 (5) 第二章安全监测系统管理制度 (7) 第三章矿井通风安全仪器仪表管理制度 (16) 第四章安全监控设备的设置 (18) 4.1安全监控设备的设置 (18) 4.2采煤工作面瓦斯传感器设置 (19) 4.3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 (20) 4.4其它传感器的设置 (21) 第五章安全监控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制度 (23) 第六章安全监控系统的信息处理管理制度 (27) 第七章安全监控设备的验收与报废制度 (28) 第八章技术资料 (29) 第九章便携式甲烷检测仪的管理 (30) 第十章维修制度 (32) 第十一章报警仪管理规定 (33) 第十二章监测瓦斯传感器管理规定 (35) 第十三章日报表审签的管理规定 (37) 第十四章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电工及座机员管理制度 (38) 第十五章自救器使用管理制度 (41) 15.1总则 (41)

15.2自救器佩带使用 (41) 15.3自救器的管理 (42) 15.4自救器的培训制度 (43) 15.5自救器的管理制度 (46) 第十六章安全仪器使用管理制度 (47) 第十七章安全仪表计量检验制度 (49) 第十八章通风安全仪器仪表保管、维修、保养制度 (51) 第十九章监控系统定期审查制度 (54) 第二十章监测系统调试管理制度 (56) 第二十一章安全仪表计量检验制度 (58) 第二十二章仪器仪表维修室管理制度 (59) 第二十三章便携式仪器管理制度 (60) 第二十四章KJ70N安全监测系统技术操作规程 (62) 24.1故障的检查和修理 (63) 人员定位系统篇 第二十五章人员定位系统井下人员紧急撤离预案 (65) 第二十六章人员定位监测系统岗位责任制 (68) 第二十七章人员定位系统监控员岗位责任制 (69) 第二十八章人员定位监测系统监控员操作规程 (70) 29.1系统登陆 (70) 29.2接班后检查准备 (70) 29.3班中要求 (70) 29.4岗位职责 (72) 第二十九章人员定位监测系统维修工操作规程 (73) 第三十章人员定位系统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75) 30.1安装、使用与维护 (75) 30.2人员定位监测系统故障报告制度 (76) 30.3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的定期检修制度 (77) 第三十一章人员定位监测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78)

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教材

“ 六 大 系 统 ” 管 理 规 章 制 度 汇 编DOC格式,

1、安全监测系统管理制度 2、监测系统调试管理制度 3、安全监控管理制度 4、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岗位责任制 5、监测监控系统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6、通风、瓦斯、监控档案管理制度 7、监测监控网络运行管理制度 8、系统监测监控异常情况上报制度 9、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定期检修制度 10、监测监控系统值轮流班制度 11、煤矿监测监控系统故障报告制度 12、监测监控系统操作规程 13、系统安全保障措施 14、瓦斯日报表审查管理制度 15、瓦斯异常情况汇报程序及处理办法 16、矿井瓦斯管理制度 17、瓦斯检测填报制度 18、安全检查制度 19、矿井通风管理制度 20、主要通风机管理制度 21、局部通风机管理制度 22、通风设施管理制度 23、压风自救系统日常维护、保养检修制度

24、压风自救系统使用培训制度 25、压风自救实施细则 26、通讯联络系统管理制度 27、供水自救系统管理制度 28、供水施救系统事故应急预案 29、供水施救系统维护人员岗位责任制 30、供水施救维修工操作规程 31、供水施救系统设备、设施的管理制度 32、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33、供水施救值班轮流班制度 34、供水施救系统设备定期检修制度 35、供水施救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制度 36、供水施救系统故障报告制度 37、供水施救系统管网异常上报制度 38、供水施救系统管理制度 39、人员定位系统井下人员紧急撤离预案 40、KJ69N矿井人员定位监测系统管理制度 41、人员定位监测系统岗位责任制 42、人员定位系统监控员岗位责任制 43、人员定位监测系统监控员操作规程 44、人员定位系统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45、人员定位监测系统故障报告制度 46、人员定位监测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服务保障体系

服务保障体系 为保证能按时、按质安全的完成甲方施工任务,我公司建立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我公司整合施工资源,规范行为,确保服务质效,形成统一管理、高效的一体化施工服务保障体系,从而保证施工安全、质量、高效的完成施工。 1.服务保障体系组织机构 为保证本项目拟投入的施工力量满足本项目业主需求,我公司拟将成立:1.1以现场羡慕经理与技术负责人为领导小组的现场施工项目部 1.2现场项目部需具有经验丰富的各专业人员。 1.3现场项目部内务管理人员采用计算机对工程资料进行存档。 2.工程项目所在地各方面的综合协调能力 2.1工程项目所在地各方面的综合协调关系图 2.2. 2.2.1. 2.2.2 项目部将积极与设计院联系,建立起与设计部门的,对负责每个设计项目的主要设计人员,项目部负责技术负责人必须与他们保持联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加强与设计单位沟通和协调,使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处理完毕,而不遗留任何问题。 2.2.3与监理方的协调 积极主动地配合监理单位的工作,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各种施工方案、措施计划、隐蔽工程验收和关键工序施工都将按要求提前报告监理单位,在监理单位审批和认可后执行。对监理单位提出的有利于控制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建议,积极响应并坚决贯彻执行。 2.2.4. 与材料供应商的协调

无论是甲供材料供应商还是自购材料供应商,我们都将积极协调和沟通并经常保持联系。通过相互的协调、沟通和谅解,保证设备材料满足质量要求、满足施工进度的需要,相关文件资料满足档案管理要求和设备运行的需要。我们将加强对供应商提供的材质证明和产品合格证的审查,保证其相关资料在竣工移交时符合要求。 2.2.5.与运行单位之间的协调 在甲方确定运行单位后,我们将及时与其联系:建议其提前介入到工程中来,我们在保证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满足运行单位的运行习惯:线路通道处理标准、金具螺栓穿向、运行标志悬挂位置等。 2.2.6.与地方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 公司在以往施工中有许多同地方政府及其他相关单位成功合作的经验,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在以往的合作中未留下任何问题。我们将同地方政府及其他相关单位更加紧密的合作,贯彻落实现性的各种政策,特别是现在比较强调的“三农”政策,保证相关方的根本利益。 3、工程项目所在地协调 3.1、完善专业组织机构、重视前期工作准备。项目部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各负其责,与各方保持联系,发现问题及时沟通。 3.2、入场教育时对全体参与人员宣贯民族风俗习惯及禁忌,防止不经意间破坏民族团结。 3.3、依靠当地政府,充分利用政府部门的对本工程的支持,取得最佳的外部施工环境。 3.4、与工检法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协作关系,取得各部门对工作的支持。 3.5、加强与兄弟标段的沟通合作,特别是青苗赔偿必须相邻标段,同一地区统一标准,统一进行操作,防止因赔偿标准不一致造成的阻工。 3.5、严格按监理方与业主方的管理要求,及时上报各种进度报表,有不能自已解决的问题应及时上报,以取得领导层的协助。 4、地方协调工作操作流程

安全生产培训体系方案

安全生产培训体系方案 安全生产培训体系方案(初稿) 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建立安全生产监督监察“六大支撑体系”的总体部署和《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安全生产培训的现状,制定安全生产培训体系。 一、建立安全生产培训体系的必要性 建国以来,我国对安全生产培训十分重视,原劳动部、原煤炭部和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安全生产培训的法规、规章,建立了一批劳动保护宣传教育中心、职业安全卫生培训中心和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开展了各个领域、各种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尤其是企业经营者任职资格培训、安全监察(检查)员安全工作资格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资格培训和新工人安全教育,初步形成了安全生产培训网络。 国家局成立以后,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培训的规章制度;重新认定了一批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机构,积极做好职业安全培训机构的评估认定;组织进行了安全生产监察员、煤矿安全监察员、煤矿矿长安全资格、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资格的培训和考核工作;组织编写了煤矿安全技术培训的大纲、教材以及职业安全培训教材;开展了安全生产培训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是,当前安全生产培训现状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不适应新的安全生产形势和任务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与完善安全生产培训体系。具体讲:一是安全生产形势的迫切需要。当前重大事故频繁发生、伤亡人数居高不下、事故隐患随处可见,急需通过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来提高生产经营单位人员的安全素质、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二是履行国家局职能与贯彻《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需要。《安全生产法》规定必须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以

煤矿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汇编

“六大系统”管理规章制

度 汇 编 1、安全监测系统管理制度 2、监测系统调试管理制度 3、安全监控管理制度 4、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岗位责任制 5、监测监控系统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6、通风、瓦斯、监控档案管理制度 7、监测监控网络运行管理制度 8、系统监测监控异常情况上报制度 9、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定期检修制度 10、监测监控系统值轮流班制度 11、煤矿监测监控系统故障报告制度 12、监测监控系统操作规程 13、系统安全保障措施 14、瓦斯日报表审查管理制度 15、瓦斯异常情况汇报程序及处理办法

16、矿井瓦斯管理制度 17、瓦斯检测填报制度 18、安全检查制度 19、矿井通风管理制度 20、主要通风机管理制度 21、局部通风机管理制度 22、通风设施管理制度 23、压风自救系统日常维护、保养检修制度 24、压风自救系统使用培训制度 25、压风自救实施细则 26、通讯联络系统管理制度 27、供水自救系统管理制度 28、供水施救系统事故应急预案 29、供水施救系统维护人员岗位责任制 30、供水施救维修工操作规程 31、供水施救系统设备、设施的管理制度 32、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33、供水施救值班轮流班制度 34、供水施救系统设备定期检修制度 35、供水施救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制度 36、供水施救系统故障报告制度 37、供水施救系统管网异常上报制度 38、供水施救系统管理制度

39、人员定位系统井下人员紧急撤离预案 40、KJ69N矿井人员定位监测系统管理制度 41、人员定位监测系统岗位责任制 42、人员定位系统监控员岗位责任制 43、人员定位监测系统监控员操作规程 44、人员定位系统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45、人员定位监测系统故障报告制度 46、人员定位监测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47、人员定位监测系统交接班制度 48、人员定位监测系统调度值班制度 49、人员定位监测系统异常情况上报处理制度 50、人员识别卡领取管理制度 51、人员定位监测系统责任追究制度 52、人员定位跟踪系统管理制度

构建六大防控体系实现安全发展

构建六大防控体系实现安全发展 1

构建六大防控体系实现xx安全发展 ——xx煤业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经验 河南省xx煤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xx集团)前身为xx矿务局,始建于1958年, 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公司现有煤、煤化工、铝三大主业,职工 5.6万人,所属22对生产矿井分布在河南、青海、新疆、山西4个省(区),煤炭资源保有储量50亿吨。截至 9月底,资产总额284亿元,年生产能力3000万吨以上(不含近期整合的小煤矿)。 10月15日,中国证监会核准xx集团上市。 xx集团在长达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由于矿井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生产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再加上地质条件复杂和煤与瓦斯突出、自然发火、冲击地压等自然灾害严重,企业的发展受到了较大限制。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重特大事故。以来,xx集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下狠招、出重拳,奋力扭转安全生产被动局面。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大幅下降,原煤产量和效益大幅提升。1-9月,生产原煤2337万吨,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043,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企业呈现出安全、健康、和谐、文明发展的良好态势。 xx集团在短短3年时间内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大转变,其基本经验能够概括为:坚持以”零”事故奋斗目标为引领,以治理重大灾害为中心,着力构建”理念引领、管理科学、技术支撑、投入强基、文化固本、救援有力”的六大防控体系,全面提升煤矿安全生产保 2

障能力,努力实现企业安全与生产的良性发展。 xx集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经验能够归纳为:第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前提。只有领导重视,整个企业才会重视,工作才会主动,措施才会到位,安全发展才能有保障。第二,责任落实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只有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全面提升企业的执行力,才能保证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第三,先进的技术与装备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保障。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舍得投入,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提升装备水平,才能防患于未然。第四,质量标准化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只有深入持久地开展质量标准化建设,做到紧抓紧促,不断强化达标意识、提升达标层次,改进现场作业环境,才能实现长治久安。第五,提高员工素质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只有不断加强员工培训,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才能推进安全生产工作持续稳定发展。 一、理念引领,奠定安全生产思想基础 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引领行动。先进的安全理念是安全生产的思想基础。xx集团在抓煤矿安全生产的实践中,始终坚持用先进的理念引领企业安全发展。 (一)自觉坚持以人为本、安全为先的科学发展理念。以人为本最根本的就是要以人的生命安全为本,科学发展首先必须安全发展。xx集团始终坚持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抓安全就是抓发展”的安全发展理念,把安 3

煤矿“六大系统”的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

煤矿“六大系统”的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

————————————————————————————————作者:————————————————————————————————日期:

安监总局发布煤矿井下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范 (中新网3月24日电)据安监总局网站消息,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以下是《规范》全文: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 一、总则 1.为规范和促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标准,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及检查验收工作。 3.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以下简称“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所有井工煤矿必须按规定建设完善“六大系统”,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 4.煤矿企业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责任主体,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第一责任人。煤矿企业要落实建设完善“六大系统”分管负责人和具体分管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组织做好“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5.地方各级负有煤矿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以下简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会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

“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日常监管。驻地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辖区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监察执法。 二、监测监控系统基本要求 6.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 7.煤矿安装的监测监控系统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的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监测监控系统各配套设备应与安全标志证书中所列产品一致。 8.甲烷、馈电、设备开停、风压、风速、一氧化碳、烟雾、温度、风门、风筒等传感器的安装数量、地点和位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要求。监测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要装备2套主机,1套使用、1套备用,确保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 9.煤矿企业应按规定对传感器定期调校,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10.监测监控系统在瓦斯超限后应能迅速自动切断被控设备的电源,并保持闭锁状态。 11.监测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应在矿井调度室或地面中心站,以确保及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12.监测监控系统应能对紧急避险设施内外的甲烷和一

饲料业实施“四大战略”需要建立和完善六大支撑体系

饲料业实施“四大战略”需要建立和完善六大支撑体系 饲料业实施“大原料、大安全、大企业、大市场”四大战略,是“十一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饲料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是加快建设安全、优质、高效、环保、低耗、协调现代饲料业的重要举措。“四大战略”自提出以来,许多权威领导、专家从不同角度对其发展途径、保障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新观点、新对策。笔者从基层工作者的角度出发,认为饲料业实施“四大战略”需要强化建立和完善六大支撑体系: 一、建立和完善政策扶持支撑体系无忧中职教学资源网 实施“大原料、大安全、大企业、大市场”战略,推进饲料业增长方式转变,全面增强我国饲料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实现由饲料大国向饲料强国的转变,需要一系列扶持政策作支撑,才能保障“四大战略”的全面实施,较快推进。建立和完善政策扶持支撑体系:①扩大财税扶持。国家要在饲料原料生产、加工销售、质量监管等环节各有侧重地给予财税扶持,建立财税扶持支撑体系,以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金跟进投向饲料业。如在饲料原料生产环节,应重点把草料种植、秸秆饲料化和草原生态建设纳入国家直接补贴的范围,并落实进口牧草种子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等优惠政策。补贴标准可按种植面积或处理利用数量进行补贴。补贴用途可用于购置草料种子、化肥、农机、加工机械等;在加工销售环节,要继续执行饲料产品免征增值税优惠税收政策,并积极探索出台加大政策性贷款对加工销售环节的支持,以及鼓励和支持饲料企业跨区域收购所需的饲料原料等新的扶持政策;在质量监管环节,要把饲料执法监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日常监管工作经费列入各级财政的预算投入,建立起设备配套先进、权威公正、上下联动、经费保证的监管网络体系。②加大金融支持。要积极运用财政贴息等方式,吸引、鼓励各类金融部门积极创新贷款方式,在保

煤矿“六大系统”的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

安监总局发布煤矿井下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范(中新网3月24日电)据安监总局网站消息,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以下是《规范》全文: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 本规范(试行) 一、总则 1.为规范和促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标准,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及检查验收工作。 3.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以下简称“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所有井工煤矿必须按规定建设完善“六大系统”,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 4.煤矿企业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责任主体,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第一责任人。煤矿企业要落实建设完善“六大系统”分管负责人和具体分管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组织做好“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5.地方各级负有煤矿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以下简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会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日常监管。驻地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辖区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监察执法。

二、监测监控系统基本要求 6.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 7.煤矿安装的监测监控系统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的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监测监控系统各配套设备应与安全标志证书中所列产品一致。 8.甲烷、馈电、设备开停、风压、风速、一氧化碳、烟雾、温度、风门、风筒等传感器的安装数量、地点和位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要求。监测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要装备2套主机,1套使用、1套备用,确保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 9.煤矿企业应按规定对传感器定期调校,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10.监测监控系统在瓦斯超限后应能迅速自动切断被控设备的电源,并保持闭锁状态。 11.监测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应在矿井调度室或地面中心站,以确保及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12.监测监控系统应能对紧急避险设施内外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三、人员定位系统基本要求 13.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应优先选择技术先进、性能稳定、定位精度高的产品,并做好系统维护和升级改造工作,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安全生产)构建六大防控体系实现安全发展

构建六大防控体系实现xx安全发展 ——xx煤业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经验 河南省xx煤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xx集团)前身为xx矿务局,始建于1958年,2008年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公司现有煤、煤化工、铝三大主业,职工5.6万人,所属22对生产矿井分布在河南、青海、新疆、山西4个省(区),煤炭资源保有储量50亿吨。截至2010年9月底,资产总额284亿元,年生产能力3000万吨以上(不含近期整合的小煤矿)。2010年10月15日,中国证监会核准xx集团上市。 xx集团在长达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由于矿井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生产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再加上地质条件复杂和煤与瓦斯突出、自然发火、冲击地压等自然灾害严重,企业的发展受到了较大限制。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重特大事故。2007年以来,xx集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下狠招、出重拳,奋力扭转安全生产被动局面。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大幅下降,原煤产量和效益大幅提升。2010年1-9月,生产原煤2337万吨,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043,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企业呈现出安全、健康、和谐、文明发展的良好态势。 xx集团在短短3年时间内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大转变,其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坚持以“零”事故奋斗目标为引领,以治理重大灾害为中心,着力构建“理念引领、管理科学、技术支撑、投入强基、文化固本、救援有力”的六大防控体系,全面提升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努力实现企业安全与生产的良性发展。

xx集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经验可以归纳为:第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前提。只有领导重视,整个企业才会重视,工作才会主动,措施才会到位,安全发展才能有保障。第二,责任落实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只有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全面提升企业的执行力,才能保证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第三,先进的技术与装备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保障。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舍得投入,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提升装备水平,才能防患于未然。第四,质量标准化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只有深入持久地开展质量标准化建设,做到紧抓紧促,不断强化达标意识、提升达标层次,改善现场作业环境,才能实现长治久安。第五,提高员工素质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只有不断加强员工培训,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才能推进安全生产工作持续稳定发展。 一、理念引领,奠定安全生产思想基础 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引领行动。先进的安全理念是安全生产的思想基础。xx集团在抓煤矿安全生产的实践中,始终坚持用先进的理念引领企业安全发展。 (一)自觉坚持以人为本、安全为先的科学发展理念。以人为本最根本的就是要以人的生命安全为本,科学发展首先必须安全发展。xx集团始终坚持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抓安全就是抓发展”的安全发展理念,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凡是涉及安全生产的会议,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参加,凡是安全生产需要的资金要优先予

煤矿六大系统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煤矿“六大系统”治理制度汇编 一、安全监测系统 1、安全监测系统治理制度 2、监测系统调试治理制度 3、安全监控治理制度 4、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岗位责任制 5、监测监控系统设备、设施治理制度 6、通风、瓦斯、监控档案治理制度 7、监测监控网络运行治理制度 8、系统监测监控异常情况上报制度 9、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定期检修制度 10、监测监控系统值轮流班制度 11、煤矿监测监控系统故障报告制度 12、监测监控系统操作规程

13、系统安全保障措施 14、瓦斯日报表审查治理制度 15、瓦斯异常情况汇报程序及处理方法 16、矿井瓦斯治理制度 17、瓦斯检测填报制度 18、安全检查制度 19、矿井通风治理制度 20、要紧通风机治理制度 21、局部通风机治理制度 22、通风设施治理制度 二、压风自救系统 23、压风自救系统日常维护、保养检修制度 24、压风自救系统使用培训制度 25、压风自救实施细则

三、通讯联络系统 26、通讯联络系统治理制度 四、供水施救系统 27、供水自救系统治理制度 28、供水施救系统事故应急预案 29、供水施救系统维护人员岗位责任制 30、供水施救维修工操作规程 31、供水施救系统设备、设施的治理制度 32、系统技术资料治理制度 33、供水施救值班轮流班制度 34、供水施救系统设备定期检修制度 35、供水施救系统网络运行治理制度 36、供水施救系统故障报告制度 37、供水施救系统管网异常上报制度

38、供水施救系统治理制度 五、人员定位系统 39、人员定位系统井下人员紧急撤离预案 40、KJ69J 矿井人员定位监测系统治理制度 41、人员定位监测系统岗位责任制 42、人员定位系统监控员岗位责任制 43、人员定位监测系统监控员操作规程 44、人员定位系统设施设备治理制度 45、人员定位监测系统故障报告制度 46、人员定位监测系统技术资料治理制度 47、人员定位监测系统交接班制度 48、人员定位监测系统调度值班制度 49、人员定位监测系统异常情况上报处理制度

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附件3 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案 目录 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案 (1) 1、建立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1) 1.1成立安全保障机构 (1) 2、可靠性保证 (2) 2.1操作系统的安全 (3) 2.2系统架构的安全 (3) 2.3设备安全 (4) 2.4网络安全 (4) 2.5物理安全 (5) 2.6网络设备安全加固 (5) 2.7网络安全边界保护 (6) 2.8拒绝服务攻击防范 (6) 2.9信源安全/组播路由安全 (7) 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案 1、建立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1.1成立安全保障机构 山东联通以及莱芜联通均成立以总经理为首的安全管理委员会,以及分管副总经理为组长的网络运行维护部、电视宽带支撑中心、网络维护中心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互联网网络信息安全应急小组,负责全省网络信息安全的总体管理工作。 山东联通以及莱芜联通两个层面都建立了完善的内部安全保障 工作制度和互联网网络信息安全应急预案,通过管理考核机制,严格执行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标准,接受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同时针对三网融合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特殊要求,已将IPTV等宽带增值业务的安

全保障工作纳入到统一的制度、考核及应急预案当中。内容涵盖事前防范、事中阻断、事后追溯的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域名信息登记管理制度IP地址溯源和上网日志留存等。并将根据国家规范要求,对三网融合下防黑客攻击、防信息篡改、防节目插播、防网络瘫痪技术方案进行建立和完善。 2、可靠性保证 IPTV是电信级业务,对承载网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可靠性分为设备级别的可靠性和网络级别的可靠性。 (1)设备级可靠性 核心设备需要99.999%的高可靠性,对关键网络节点,需要采用双机冗余备份。此外还需要支持不间断电源系统(含电池、油机系统)以保证核心设备24小时无间断运行。 (2)网络级可靠性 关键节点采用冗余备份和双链路备份以提供高可靠性。网络可靠性包括以下几方面: ?接入层:接入层交换机主要利用STP/RSTP协议在OSI二层实现网络收敛自愈。 ?汇聚层:在OSI第三层上使用双机VRRP备份保护机制,使用BFD、Ethernet OAM、MPlS OAM来对链路故障进行探测,然 后通过使用快速路由协议收敛来完成链路快速切换。

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

摘要“数字地球”是遥感、遥测、数据库与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互联网/万维网、仿真与虚拟技术等现代科技的高度综合集成和升华。“数字黄河”是从数字地球外延而来,其关键的支撑技术是空间数据共享平台、元数据管理、空间数据仓库、异构环境管理复杂数据对象、分布式海量数据存储技术、无级比例尺模型等。 关键词数字地球数字黄河关键技术 一、“数字地球”的基本概念 由来:1998年1月,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的报告。 要点:在三维地球的数字框架上,按照地理坐标集成有关的海量空间数据及相关信息,构建一个数字化的地球,即“数字地球”,为人们认识、改造和保护地球提供一种重要的信息源和新技术手段。 实质:数字地球是遥感、遥测、数据库与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互联网络(Internet)/万维网(Web)、仿真与虚拟技术等现代科技的高度综合集成和升华,是当今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推进:“数字地球”计划与我国的“国家信息化”或“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战略目标是一致的,在国内也引起了我国领导人与科技界极大的关注。“数字地球”计划是中国21世纪信息产业发展的切入点,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技术保障。实现“数字地球”计划是关系到国家和国防的安危以及经济和科技发展战略的重大问题。 内涵与外延:“数字地球”的内涵实质上是信息化的地球,包括地球大部分要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的全部过程。外延包括数字区域与数字行业,如数字北京、数字福建、数字铁路、数字国土等。 数字地球的基础技术:多种分辨率的遥感技术、快速定位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WebGIS与Open GIS技术以及高速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等。 二、“数字地球”的支撑技术 “数字地球”的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模式可概括为: 3S(GIS/RS/GPS)+NET+VR 其中:GIS为地理信息系统;RS为遥感技术,GPS为全球定位系统;NET为网络;VR为虚拟现实。 关键技术包括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技术,海量数据的快速存储与处理技术,高速网络技术,WebGIS与OpenGIS的互操作技术,多分辨率多维数据的融合与主体动态表达技术,仿真与虚拟技术,元数据Metadata技术。 从“数字地球”与“数字黄河”应用需求看,应重点考虑以下关键支撑技术: 1.空间数据共享平台 地理空间信息具有基础性、区域性、共享性、综合性和分布性,已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由于缺乏协调和管理,各个系统之间是独立的,对基础数据进行了重复采集和数字化,系统间缺乏交流和共享,不能适应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要求,限制了地理信息的广泛应用。 空间数据共享平台由通信网络、空间信息资源、空间信息处理服务和用户操作界面构成,实现各专业部门对基础信息和处理功能的共享,以及各专业部门信息和处理功能间的集成和融合的框架。 空间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数字地理空间信息和空间参考信息,具体有电子地

六大系统完善规范(试行)

六大系统完善规范(试 行)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 发文号:安监总煤装〔2011〕33号 发布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发布日期:2011-03-21 实施日期:2011-03-21 一、总则 1.为规范和促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标准,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及检查验收工作。 3.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以下简称“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所有井工煤矿必须

按规定建设完善“六大系统”,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 4.煤矿企业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责任主体,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第一责任人。煤矿企业要落实建设完善“六大系统”分管负责人和具体分管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组织做好“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5.地方各级负有煤矿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以下简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会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日常监管。驻地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辖区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监察执法。 二、监测监控系统基本要求 6.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