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初析_以皖西烈士陵园为例_张虎

开放式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初析_以皖西烈士陵园为例_张虎
开放式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初析_以皖西烈士陵园为例_张虎

2013年8月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Aug.2013第27卷第4期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Vol.27No.4

●旅游经济与文化研究

开放式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初析

———以皖西烈士陵园为例

张虎

(皖西学院艺术学院,安徽六安237012)

摘要:开放式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是城市生态园林环境的重要体现,更是所处地域人们生活休闲的好去处。城市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开放式公园的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六安皖西烈士陵园在景观设计从自身的区位条件出发,结合当地的经济水平、人们的休闲爱好和居住需求,将传统封闭式公园的景观设计理念与开放式公园的设计理念相融合,符合人性化的要求,在满足城市生态需求的同时,丰富了百姓的生活空间。

关键词:开放式公园;景观设计;景观类型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334(2013)04-0040-03

收稿日期:2013-01-22

作者简介:张虎,男,安徽淮北人,皖西学院艺术学院教师。

公园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又是集多项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娱乐场所,其建造目的不是盈利,而是为了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和亲近自然的场所,因而,公园也就成为人们工作之余最乐于去的休闲场所。

一、开放式公园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根据城市园林设计理论及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开放式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必须从公园的综合功能要求、环境质量要求和游人活动休憩要求出发,既要注重生态环境效益,又要达到人工美与天然美的和谐统一[1]。其设计原则为:

第一,人本化设计。开放式城市公园的服务对象是居民和旅游者,设计时考虑的主体是空间的使用者,尤其是公共空间的使用者———社会大众,而非设计者本身的喜好,设计时应该注意人的特性和需求,达到人性化的目标。

第二,满足公园功能的需要。开放式城市公园要具备多种功能,以满足各年龄段和各层次城市居民文化娱乐、安静休息、体育活动的需要[2]。

第三,符合生态园林的思路。景观设计必须符合生态园林的思路,充分合理地规划绿色植物是城市公园建设生态园林的关键,建立科学的人工植物群落结构,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能转化调节生态平衡,满足城市环境的需要。

第四,符合园林美学原理。景观设计要尽可能体现园林植物单体的枝、叶、花、果、姿态、色彩等的美学特征,同时,对不同的园林植物配置在一起的美学效果要有所表达。公园小品的景观设计也要展现出其单体的形式美与组合的群体美。

二、开放式公园景观设计工程案例分析

(一)六安市皖西烈士陵园概况

烈士陵园始建于1953年,是六安市人流量最大的综合性开放式公园,198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4年,市委市政府投资5500万元对园区进行了全面整修并进行扩

04

建,2006年1月21日正式对外开放,它是一所以红色文化为特色,以纪念先烈为主题,集纪念、缅怀、游憩于一体的开放式园陵公园。

(二)皖西烈士陵园景观设计

1.出入口景观设计分析

六安市烈士陵园位于城市中心,九墩塘湖畔,它南邻皖西路商业群,东邻红街商业步行街,西邻城市主干道解放北路,北邻人民路休闲饮食娱乐区。公园使用率高、人流量大,同时园区周围有九墩塘湖水包围,设计时设计者采用四座桥梁和一处休闲广场与周边人行道、主干道相连,覆盖面广,满足了不同方向的人们进入园区休闲、游憩的需要。

游人进入公园最集中的地方是位于西侧的西入口,入口前有塘水阻拦,一座拱形石桥将西入口与六安市主干道解放北路相连,拱桥长,宽,简洁大方,通透开放,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大量游客同时来访。走过拱桥,便是陵园的主入口西门。作为开放式公园出入口处,传统大门的形式已不复存在,西门两侧不设园墙,以植物围合形成门前广场,形式活泼。广场内围有大理石球的车挡,既美观又限制了车辆的通行,同时还围合了空间。

南入口设在解放中路,同样跨于九墩塘上,是一座斜拉式的钢索桥,它用钢材作为基础,设计较简单,用材得体,在造型、空间和体量等方面都得到了更大更自由的拓展,是继西入口之后,游客进入流量较大的入口之一,称作“亲水码头”。站在桥上可见周围碧波荡漾,跨过钢索桥便是开阔的草坪、亭台楼榭,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交相辉映,尽显纪念园之无穷魅力。

公园的北边有两处入口:一处是与长青路相接的平桥,造型简单,大方;另一处则是利用市政府让出的4万平方米办公区域开辟的广场,也是园区唯一用广场作为入口的地方。东入口设在情人路上,是蜿蜒曲折的桥,紧临街道,周围垂柳轻浮,此入口也是为附近居民而设。

2.园路景观设计

烈士陵园道路的规划布局采用了混合式布局,即自然式与规划式交错组合的布置手法。以游览区和纪念区为两大中心采用环形的公园道路模式,形成两大套环,外层套环与主干道相交,成为主要道路,内层环线中心曲线布置,转移视线,移步换景,满足了游人休闲及视觉审美的需求,实践证明这种与周边道路的融合关系能最有效地把来自四个不同方向的人流有效地进行分流,对人流高峰期人群有直接的疏散作用。

园区内部的连接采用一景多线的组织方式,以主要标志性建筑物或景区小品为中心通过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和散步小道连接,既满足了主要活动人群集中在于此的现状,又可以方便地把游览人分散到其他景区。园区内部不同景区所追求的空间有所不同,在追求公共开敞空间的同时,也应相应地设置半开敞的使用空间,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这种围合的程度因具有可视性和安全感增强了空间的多元性。各种不同开敞程度的空间通过道路的连接,呈现小中见大的感觉,关键是满足了复杂使用对象的需求。陵园的导入不仅从交通上加以考虑,更满足了人心理对景致内心的向往与探求。

3.植物配备景观设计

进入烈士陵园犹如走进生态园,雪松傲立,翠柏长青,鲜花盛开,四季如春。皖西烈士陵园继承了陵园传统的植物配备,以松树和柏树作为主要的树种,以其苍老刚劲、蟠虬古拙的形态和不怕严寒、四季常绿的特性,比拟革命烈士坚贞不屈及万古长青的意志和精神。园区内桂花香气四溢,喻示革命精神永放光芒;杜鹃象征先烈们大无畏牺牲精神等[3]。烈士陵园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搭配,使纪念这一中心主题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4.公园景观小品设计

作为最早开放的开放式公园之一,皖西烈士陵园在公园内的景观小品在设计手法上趋于成熟完善。园内的雕塑设计不多,但体量大,主题鲜明。园区主入口处有两座巨大的雕塑,“八月桂花香”和“千里挺进大别山”,分别位于主路口两侧。红色的岩石材质凸显了历史的厚重感,在整体构图和人物造型上用拟人写实的手法塑造了无名烈士的英雄形象,再现了当年皖西人民奋勇革命的壮烈场面,构造出特色景观空间,给人以较强的震撼力。雕像的形式别致,有较强的视觉效果,它与周围空间共同组成纪念性景观。

陵园里孤赏石根据园内绿化、道路及活动场地进行合理布置,既具有观赏价值,又具有陶冶情操、精神享受等功能。园内有数量较多的孤赏石头分别散落于园内的各处,石头上刻有名人、政客的墨迹和老一辈革命家的寄语,它们不仅仅是用于配景的小品,而且是可以增加游人对历史的记忆,感染游客对先烈的敬仰,提升陵园文化的内涵的提示。

14

三、开放式公园景观设计趋势

六安皖西烈士陵园的景观设计从自身的区位条件出发,结合当地的经济水平、人们的休闲爱好和居住需求,将传统封闭式公园的景观设计理念与开放式公园的设计理念相融合,从百姓的需求出发,符合人性化的要求,在满足城市生态需求的同时,丰富了百姓的生活空间。其景观设计的理念为未来公园的景观设计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一)建立复合型植物景观

如果地域环境具有植物生长的良好气候和土壤、雨量环境,植物选配可以用人工营造长势繁茂的复合植物群落,增大绿化面积。在植物配置上以乡土树种为主,多树种组合,适地适树,高大乔木、中小乔木、灌木等合理搭配,珍贵树种与普通树种兼顾,慢生树种与速生树种兼顾,以常绿树种为主,搭配落叶树种,避免公共绿化中过分追求大面积草坪以及常绿树,而忽视对落叶乔木树种的应用,同时也可将果树和经济作物引入景观造景中。

(二)设计独特的植物造景风格

公园绿化不是在一片草坪中点缀几棵乔木的形式,未来开放式公园的植物在景观设计上可以突破设计方案规范,通过加强对绿化的前瞻性预测,设计出有情趣、有人情味的可持久的绿化空间。

(三)构筑富有特色的公园小品

公园小品种类繁多,体量小巧,具有艺术性、时代感,在点缀园林环境,活跃景色,烘托气氛,加深意境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4]。同时,公园小品必须体现功能特色。在公园内开辟一小块以低龄儿童为服务主体的儿童休闲设施,布置一些简单的健身器材或对公园内的亭台等小品进行简单的改建,使之成为可供人们唱戏或进行其他集体活动的场所,通过相应的景观设计,在不降低绿地率的前提下,大大增加了人与人交往的机会,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未来六安开放式公园建设可以进一步丰富其文化功能,开辟独立的空间让市民从事文化活动,如搭建自助式的戏台,让市民在此自娱自乐,展示市民的精神风貌,提高市民的文化品位。开放式公园应该是一个文化超市,在这个免费的超市内,市民和游人可以各取所需,积极参与到相应的文化活动中,在参与这些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身心愉悦,得到文化的熏陶。

开放式公园的发展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也是城市规划的必然趋势,它是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市民的花园。开放式公园发展的好坏与其景观设计的优劣有着不可磨灭的必然联系,决策部门应该从战略高度,对城市开放式公园的景观设计有新的认识,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满足市民高标准的精神需求的思想来指导城市开放式公园景观的设计。

[参考文献]

[1]宋仁杰.以迎泽公园为例谈城市开放式公园的景观设计[J].山西焦煤科技,2003,(6).

[2]阳慧.开放式公园景观设计———以杭州市钱江新城市民公园为例[J].河北农业科学,2009(6).

[3]尚金凯,张大为,李捷.景观环境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4]韩远.浅析园林小品在城市公园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5,(6).

[责任编辑张慧娟]

24

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及设计(一)——广场设计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一) (广场设计) 城市开放空间一般指室外的公共空间,包括街道、广场、公园和自然风景等。开放空间不但给城市居民提供了娱乐休闲的空间,也是交通、休憩、文化教育等多种职能的载体,同时有利于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开放空间景观上的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对一个城市风貌的印象大多数都是来源于城市的开放空间。本章主要从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市滨水区等方面进行景观设计的介绍。 城市广场设计 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城市广场体系空间结构;城市广场功能布局;广场的性质、规模、标准;各广场与整个城市及周边用地的空间组织、功能衔接和交通联系。本节主要讲述城市广场的概念、起源、分类、设计注意的问题、所需的资料以及设计最终形成的成果。 城市广场分类 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因此,城市广场的费雷从一定程度上描述了广场的功能。 集会游行广场。城市中的市中心广场、区中心广场上大多布置公共建筑,平时为城市交通服务,同时也供旅游及一般活动,需要时可进行集会游行。这类广场有足够的面积,并可合理的组织交通,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满足人流集散需要。但一般不可通行货运交通。可在广场的另一侧布置辅助交通网,使之不影响集会游行等活动。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

低碳理念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低碳理念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摘要:对城市景观进行设计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形象,还能够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城市景观质量的好坏,跟城市的景观设计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为了有效实现城市景观跟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运用低碳理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低碳理念;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1 公共空间景观的概述 城市公共空间一般是指城市内的建筑物之间以及公众能够到达的任意外部环境的空间形式总和,从过去的街道、集市以及码头到后来的社区、公园以及各种购物中心步行街等,城市中较为开放的空间都属于城市的公共空间的范畴。 2低碳理念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2.1生态可持续性 人类社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最为基本的一个条件就在于资源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利用,以及能够保持着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人们要在可持续性条件中对自身的生活方式进行不断地调整,制定相应的排放标准。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向大自然索取资源时,要确保其在环境和资源的实际承载范围内,这也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建设城市公共景观时,则要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跟地球的自然环境之间进行平衡。建设更为科学系统的生态景观,以便能够对资源进行保护,确保资源的再生,并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2坚持以人为本 城市中设置公共空间主要是为了能够供人们休息娱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低碳理念下进行城市景观的设计时,要优先充分地考虑到周边的自然环境因素,明确周边自然环境因素的使用价值以及建筑物建设的目的,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更具现代化的低碳景观。现阶段,较多的城市公共广场在建设设计时,更多的是关注时尚,地面通常会使用面积较大的硬质铺装的方式,极大地减少了绿化的面积,而长此以往,对地面进行维护和修理的也需要投入较多的成本,并且有些街道会使用较多的景观灯具,一味地追求奢华的排场,使得能源的消耗大大地增加,而实际的使用价值却很低,而这些做法一般都跟公共空间的功能性相背离。 2.3因地制宜 进行景观造景选材时,要注重对那些低碳材料的选择,与此同时还要积极采用并研发更多的可持续再生的新能源,以便能够更好地解决碳排放的问题,积极地倡导变废为宝的理念,从而有效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再生。选择植物种植时,要注重容易成活,并且易于维护的植物,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减少城市景观中的高成本建筑,走低成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设计低碳景观初期,应对地域地貌的自然属性进行充分的尊重,对城市的空间的自然资源充分地利用,对原有特色景观以及建筑物在使用时,尽可能地减少或者避免对原来地形的破坏和对自然资源的损耗。 2.4与自然、文化背景相协调 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文化背景,以便充分展现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审美观,因而在设计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时,要创造一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原理在现代景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从古典园林私密性空间到现代城市开放性公

简介: 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例, 以其空间处理手法在现代城市开放性公共休闲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为基点, 经过对浙江省龙游市江滨公园的景点空间分析, 论述古典园林私密性空间到现代城市开放性公共休闲空间的联系与发展。 关键字: 空间处理; 私密性; 开放性; 公共休闲 1.概述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设计手法 园林是物质环境, 构成园林的物质要素称为构景要素。构景要素大致能够分为三大类, 即山水、建筑物和动、植物。第二类建筑, 广义的包括人工构筑的园林建筑、园路、广场雕塑和园林小品等[1]。 在中国的古典园林造园中, 与其说是造园, 还不如说是建筑的布局和构造, 因为建筑构成了整个园子, 而其它要素的则作为建筑的附属部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的园林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园林构筑物与山水要素、动、植物要素达到了完美的融合, 根据文人雅客对圆子的实用要求与艺术要求构筑了独具一格的东方造园艺术。 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处理手法: 比例协调, 尺度适应, 高低变化, 错落有致; 即要能很好地运用光影明暗的变幻, 虚实的对比, 又能将各种空间彼此穿插、渗透, 首尾相顾, 前后呼应, 互相因借, 另外, 还使静态空间流动, 达到动、静结合[2] 。

2.. 城市化加剧, 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开放性空间呼唤人性的场所 近年来, 中国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了”城市化”, 城市整体所面临的建设环境范围的, 速度快, 甚至有许多大尺度的公共空间建设项目, 都被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从立项、策划到设计的全过程。前写年的”疏林草地”, ”喷泉广场”流行与全国, 对外来艺术风格和视觉形象过分追求, 布置大量的草地, 反而减少了人的活动空间, 吸引不到人们来使用[3]。 现代人文地理学派及现象主义景观学派强调人在场所中的体验, 强调普通人在普通、日常的环境中的活动, 强调场所的物理特性、人的活动以及含义的三位一体性。这里的物理特性包括场所的空间结构和所有具体的现象; 这里的人则是一个景中的人而不是一个旁观者; 这里的含义是指人在具体做什么。因此, 场所和景观离开了人的使用便失去了意义, 成为失落的场所( placeless) ( Ralph, 1976) 。现代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关系应该是形式的, 她是体验、是生活、是交流——人与人的交流, 人与自然的交流[4]。 3 案例分析 3.1 以浙江龙游市江滨公园为例 3.1.1 龙游市概述 ( 一) 悠久的历史文脉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及整合研究要点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及整合研究 景观的发展经历了一场平民化和大众化的历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作为契机,一直是景观设计学科的研究热点。从"点"到"线"构成的空间体系来研究公共开放空间的景观整合,以期对城市景观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1 景观的大众化 1.1 景观 “景观”一词,约于16 世纪与17 世纪之交,由荷兰语Landschap 作为描述自然景色特别是田园景色的绘画术语引入英语,演变成现代英语的Landscape 一词。该词被赋予了“自然风光的一景或一处景色”的新内涵,即由当初的对风景画的欣赏转为对现实风景的欣赏。19 世纪中叶,通过地理学家的使用,德语Landschaf t 在土地规划和区域规划领域获得了新的意义。后来,从“地域综合体”的概念出发,多学科参与研究的领域Landscape Architect ure (景观学)逐渐形成。在景观学科中,景观设计师基于城市公园规划的实践经验,开始了公园、公园路、城市公园系统、城镇规划等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和规划实践[122 ] 。 1. 2 景观设计的社会改革———创造为大众共享的空间 西方景观学专业作为社会改革的内容之一,出现于美国19 世纪中期。建于1858 年,由被称为“美国景观学之父”的Frederick Law Olmsted 和英国建筑师Calvert Vaux 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标志着城市公园运动的开始。在这之前景观设计对象主要是乡村墓园和花园设计,这些项目工程倾向于小尺度的、主要为少数人服务的、更大部分关注美学的独立工作。随着现代工业主义的第一次爆发,以及外来移民的大量增加,美国的城市迅速繁衍和增长,而公园设计理念正适应了这样的时代需求[3 ] 。公园形式要求以一种更复杂的方式结合社会、政治、环境、技术和美学等设计更大规模的场所,服务更多的人。纽约中央公园是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公园,也是第一个真正为大众服务的公园。 “公园运动”为城市居民带来了出入便利、安全清新的集中绿地。然而,它们还只是由建筑群密集包围着的一块块十分脆弱的沙漠绿洲。1876 年,Olmsted 提出了波士顿公园系统方案,得到高度评价,并被任命为负责整个公园系统建设的景观师。1878 年,公园系统开始建设,其结合地形地貌,以线性空间连接城市公园,并形成不规则的图形,意欲向外延伸,深入城市生活[ 4 ] 。Olmsted 在美国发起的城市公园运动和公园系统的建立,倡导保障各个阶层、尤其是城市工人阶级和穷人,在心理、生理、社会和经济利益和谐发展。城市开放空间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大众而不是贵族。从形式上说,它是从贵族专享和特权中解放出来的一种景观,为大众创造一种宁静的休闲场所,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人们可以在这里放松,交往,它反应了大众价值观。 自此,景观的发展经历了一场平民化和大众化的历程,现代景观应平等地呈现给所有的市民。景观作为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空间而存在,景观场所的本质是人们的生活区域,符合公众休闲的基本需求和一定的文化需求。其实践表现为景观设计,其契机主要是为市民创造公共的开放空间。现代景观设计趋向于创造人与环境的新关系,促成公共空间与交流空间的出现,在景观中倡导公共精神的建立。 2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p ublic open space)指城市中室外的、对所有市民开放的、提供除基础设施外一定的活动设施、承载各类公共活动并以承载生活性公共活动为主的场所空间 [5 ] 。公共开放空间是整个城市的共享空间,在城市内部使用不具有权利限制,每个人的使用是平等的,它是整个社会的公共资源;再则,这种公共性还体现在对自然界各种生物的开放上,达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公共空间还体现了社会的公正与宽容;这种具有包容性的“公共空间”,是汇聚着城市的文化特质、包容着多样的社会生活和体现着自由精神的场所。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一个空间系统,由各种类型的空间构成。按空间形式可分为:①点状空间,即以点的形式分布于城市中,如广场、公园、绿地等;②线性空间,即沿某个轴向呈线性分布,如步行轴、绿化轴、滨水绿带等。 2.1 点状空间景观设计 点状空间是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布局形式中的一种空间形态,这里主要指诸如广场、公园、街头绿地、社区绿地等具有向心形态的外部空间。 2.1.1重视空间的可达性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身边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大,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参与度高的公共空间日渐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如何增加公共空间的参与性与艺术性,通过景观提升空间活力与价值,使之真正成为市民的活动舞台和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定义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public open space,指城市中室外的、对所有市民开放的、提供除基础设施外一定的活动设施、承载各类公共活动并以承载生活性公共活动为主的场所空间。公共开放空间是整个城市的共享空间,在城市内部使用不具有权利限制,每个人的使用是平等的,它是整个社会的公共资源;再则,这种公共性还体现在对自然界各种生物的开放上,达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公共空间还体现了社会的公正与宽容;这种具有包容性的"公共空间",是汇聚着城市的文化特质、包容着多样的社会生活和体现着自由精神的场所。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现状 二十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引起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向城市集聚。同时,中国的城市景观也发生了令世界为之惊异的迅速而巨大的变化。而国内关于城市公共空 间的制度安排及相关技术方法、理念,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从而造成城市公共空间存在一定的不足。 1功能单一,尺度失调 早期的城市公共空间,出发点往往是为了满足某种单一功能的需要而建设的。这种宏大叙事风格的城市形象,导致许多巨大尺度,夏日暴晒,冬日无遮挡,空旷无物,耗资巨大而生硬的大而无当的荒废的广场、城市大道等空间的出现。单一功能的设

计,导致空间难以得到有充分的利用,人们很难在公共空间获得良好的体验,从而造成了资源与空间的巨大浪费。 (2空间各组成部分间缺乏有机联系 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由于受时间和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一块场地都作为各自独立的一块区域,缺少对于各个空间的功能、流线、周边限制条件、人的行为规律以及建设成本和维护等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考虑和分析,尤其是将人的行为活动作为一个连续的、相互影响的因素,考虑到空间设计之中。 (3配套不足、缺少人文关怀 许多公共空间忽略了对空间环境品质的塑造,规模、尺度等方面缺乏合理地把握,使得空间布局不合理,功能单一,休息、游戏、信息服务及景观等公用设施考虑甚少,不适应居民的行为需求。从表面上看, 城市也许变美了,但城市的机能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居民也不能有效地享用公共空间。 当人们忙于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同时,却失去了生存之根本,丧失了场所,城市空间系统变得机械,大地景观失去了温情和生活的气息,从而也失去了自身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失去了社区参与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 景观艺术提升空间活力 1.令人舒适的空间尺度 在尺度适宜的城市和建筑中,窄窄的街道、小巧的空间、建筑物和建筑细部、空间中活动的人群都可以在咫尺之间深切的体会到。这些城市和空间令人感到温馨和亲切宜人。反之,那些有着巨大空间、宽广的街道和高楼大厦的城市则使人觉得冷漠无情。在许多传统的市政公园和绿地中,空间尺度却让人感到不适,宽阔的路面和大尺度的广场拉大了人们之间的距离,降低了相互沟通交流的亲切感。根据知觉

景观设计优秀案例整理

俞孔坚教授作为土人景观的创始人,是世界顶尖的优秀设计师。他的“功能性景观”的概念与当代瑞士对农业的定义惊人地一致,在瑞士很久以前农业就不仅仅是为了提供农产品而存在。我们的文化景观,也就是我们所认为的自然,其生态和保护正在变得前所未有的更加重要。 “最小的投入最大的回报”——这是对如诗般的“红飘带公园”最为贴切的描述。 俞孔坚教授从回顾个人经历开始,展开了他在苏黎世市政厅的演讲。俞教授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来自农村。这样的背景影响了他对自然和景观的培育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他相信,景观的培育只有适应自然条件才会有好的收益,这种生态经济的方法,成为了他规划设计中最明显的特色。 俞孔坚曾经是全中国几百候选人当中60个得到学习园林设计机会的学生之一,讽刺的是,他之前那些在植物方面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与其说是为了志趣更不如说是为了谋生。直到后来在完成学业后的一次旅行当中,他忽然意识到环境状况的重要性,并从此投身其中力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后来他得以带奖学金进入哈佛大学学习,获得博士学位后,这个谦逊有礼的中国人怀揣着不亚于发起一场“大脚革命”的决心,踌躇满志地回到了祖国。

红飘带不仅仅是装饰性的设施,其目的不是去征服和禁锢自然,而是更醒目地呈现自然之美。 镶嵌在长椅内的灯具在晚上不仅可以渲染出浪漫的氛围,同时也保证了步道的安全。 “大脚革命”是一种借喻,取自中国妇女解放以后破除缠足陋习这一史实。它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压制自然的文明发展意味着对资源的浪费和挥霍。相比之下,融合了生态学原则,并顺应自然法则的文明发展则会更加繁荣、多产。

俞孔坚教授开创了一条简单但是革命性的解决之道:运用生长于当地“繁殖力旺盛的植物”进行大面积的造景。这些俞孔坚教授以“杂乱无序”形容的植物无需修剪和灌溉,它们却有着天然的美。向日葵和稻谷则有着象征性的特质,它们的果实可以被收获。 红飘带公园:上千米长的长椅甚至可以从空中看到。 堤岸和河道被修建成公园,并为水体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沼泽植物比如莲花、芦苇、水稻等,可以为河堤提供自然灵活的防护。对于土人设计如此大尺度的项目来说,这种“自然的手段”可以用很短的时间使大面积被遗弃的土地重焕生机。 沈阳建筑大学校园 在沈阳建筑大学项目中,土人设计运用多产景观、自然水灌溉的理念,在六个月内就完成了校园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大纲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城市开放空间设计适用层次、专业:本科 09环境艺术设计 学时:72学时课程类型:考查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先修课程:手绘效果图表现、园林植物 学、环境小品设计与饰品模块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理论与规划设计的一般原理与方法,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其具有相应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了解人性化的空间需要与人的心理和建筑相适应的环境,环境又决定建筑的性质,城市的形态等要素。一个城市或者小区的人居理念总是处于环境之中,开放空间的环境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外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正确认识“人—建筑—环境”的关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环境设计技能,具有一般的城市广场、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和风景区规划的能力,通过以下几方面的要求达到任务。 知识要求是:掌握外部空间设计的基本理论,了解室外开放空间的基础要素。 能力要求是:掌握环境调查与分析的方法,能够运用具有人性化的设计方法考虑环境氛围,能够理性的进行空间规划,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城市环境。 素质培养要求是:提高学生审美。 前期能力要求: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能够正确处理建筑与环境手绘的表现,能运用一定的园林要素和宏观把握设计的能力。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城市开放空间一般指室外的公共空间,包括街道、广场、公园和自然风景等。开放空间不但给城市居民提供了娱乐休闲的空间,也是交通、休憩、文化教育等多种职能的载体,同时有利于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开放空间景观上的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对一个城市风貌的印象大多数都是来源于城市的开放空间。因此对于《城市开放空间设计》课程的学习是环境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作为室外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版块,主要从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市滨水区,小区外环境等方面进行学习与实践,与《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居住区域规划设计》、《装饰雕塑》、《园林植物学》这几门课程有紧密联系,相互穿插应用。

世界有名地15个景观设计案例

尽管 Scot Gilbert Laing Meason 在1828 人类已经在周围设计景观。几世纪以来,年第一次使用了景观设计一词,但自从有了文明,人类、土地以及设计的相互作用使许多的社会、 文 化以及景观技术得以出现。 在当今装点世界的历史景观中,选 择了是不为人所知的。 15 个来进行讨论——一些是很出名的,而一些 1.橘院 橘院位于西班牙南部的 Mosque of C órdoba (或叫做 Mezquita de C órdoba,在西班牙很有名)内,被认为是欧洲最古老的花园之一。它是在 784 年大清真寺开始建造时建立的。 开始的时候植物有石榴树、柏树以及棕榈树,现在花园有许多的橘子树——准确的说是 98 棵——至少是在 18 世纪末成排种植的。由于花园环境、把灌溉转变成艺术品的需求以及自然与宗教结合的条件,设计师巧妙的设计让橘院独树一帜。

2.坎普广场 在意大利有 700 年历史的锡耶纳是欧洲主要的公共空间之一。原来的时候该广场是古 罗马广场,自 12 世纪建立市政厅以来,就是城市的文化中心。锡耶纳居民称它为 “Il Campo ”, 也因为其活跃的特性和社会聚会以及互动的优势,成为居民和社会空间。著名的丹麦设计 师兼城市规划师Jan Gehl 赞美坎普广场是人类标准的冠军作品,是“百分百完美的地方”。 3. Ry ōan-ji 花园 日本京都 Ryōan-ji 寺里的石头花园被认为是枯山水或者是枯山水花园最好的例子之一。 世人不清楚是谁以及何时建造的 Ryōan-ji 花园,推测是在 15 世纪末以及 17 世纪之间建 造的。花园本身是很简单的:四周墙面的土以及石块形成了 15 块石头,放在以白色倾斜的 砾石组成的矩形上。为使用者设计成视觉形式来达到意识的冥思状态,这个花园也是东方 神秘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景观的建设与保护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景观的建设与保护 摘要 近些年以来,我国的旅游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沿海地区发展尤其迅猛。在区域经济中旅游经济总量占比不断提升,影响日趋加大,地位不容小覤。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且也成为一些专家学者研究热点课题之一。从整体上看,沿海的旅游产业发展态势沉着稳健、速度较快,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突出。为了推进沿海旅游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之中已经提出加大沿海高铁的建设速度,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开发旅游产业。通过高铁工程的推进实施,打造高效率的交通枢纽,促进新型的工业基地的不断完善,加快开发后备资源的进程,提升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作为陆地与海洋景观的过渡地带,滨海区域凸显了空间的异质特点,成为极具特色、有机整一的系统。作为海岸带最关键的一部分,滨海区域是后备地土地资源当中最为关键的一块。中国现行的六大后备土地资源,这是一块最适宜开发的土地。因为,其开发的前景令人看好,投资又极具可行性。所以,在整个沿海地区的开发中海岸线的开发显得极其重要,而滨海作为一道独特的景观也一定会成为新的增长极。本篇通过对X城进行分析,对城市的滨水景观保护与建设进行祥加研究,以期对今后的城市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x城市;滨水开放空间;景观建设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coastal area of China has shown a steady growth trend. It has gradually shown its status and influence in the regional economy. It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e field of domestic scholars. In recent years,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coastal areas of China has shown a fast and steady development trend. It has gradually reflected the status and influence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e regional economy. It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domestic related fields.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thirteenth five year plan also proposed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speed rail along the coast, to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transport hub,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new coastal industrial base, reserve resources development zone and prosperity to the people of the habitable zon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astal tourism. As the transition zone of marine landscape and land landscape, the coastal area is a system with distinctive features, with prominent spatial heterogeneit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astal zone, the coastal l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serve land resources in China. It is the most reasonable and the most feasible investment i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six reserve land resources in China. Therefore, the coastline is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in coastal areas of land development, the coastal landscape will become a new growth point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takes X city as an example, a thorough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protection of city waterfront open space landscape, provide help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astal city of expectation after. Key words: X city; waterfront open spac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设计评价表 一城市广场 1、对附近公共开放空间的分析是否表明拟建的新空间将会受到欢迎和使用? 2、委托人和设计师是否已定下了广场的各种设计功能——建筑的视觉退让距离、过渡区、午间休闲、等公共汽车、人行道咖啡馆、展示或展览、表演、街区内部的行人通道? 3、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是否考虑过街区位置和广场类型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在场地规划之初进行选址 时还是在决定广场的具体形式和细部时——例如,街角位置适用于高利用率的广场,尽端街位置适于绿洲型的广场? 4、假定服务半径为约274m,目前未享受到服务的人能在项目建成之后得到相应的服务吗? 5、服务范围内是否有足够的工作人员确保对午间光顾者的服务? 6、广场的位置是否有利于多种人群的使用——工作人员、旅游者以及购物者? 7、广场的位置是否会对通往城市中心区的现有或拟建步行体系造成干扰? 8、地方气候室和建设广场吗?如果户外空间在一年只用的使用少于三个月,就应该考虑建设室内公 共空间。 尺度 9、考虑到位置及环境的不同,限制广场的尺度时是否考虑了林奇和格尔的建议?林奇建议合适的尺 度是从25m_100m,而格尔认为是从70m-100m——两者都是看清物体的最大距离。 视觉的复杂性 10、设计中是否将丰富多彩的形式、色彩、材质融合在一起——比如喷泉、雕塑、不同的休息空间、角落空间、植物和灌丛、高程变化? 11、如果从广场上可以获得丰富的视景,设计是否突出了这点? 使用和活动 12、广场设计得是适应休闲闲逛者还是穿行着?如果两种功能都有,他们是否位于不同的分区以避免冲突? 13、如果鼓励人们从广场上超近道,是否已经消除了人行道和广场之间包括坡度变化在内的各种障碍? 14、如果要鼓励人们在广场上逗留和闲逛,是否布置了大量的设施、引人注目的景点以及丰富多变的边界?如果要举行音乐会、集会等,是否提供了没有障碍的开放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原则

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原则 发表时间:2019-06-13T11:41:26.977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23期作者:王洪涛 [导读] 本文对城市公共空间与景观设计进行概述,进而对设计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探究景观设计原则。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精神建设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可体现人们的精神追求。但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实际设计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因此需坚持科学设计原则,提升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水平。本文对城市公共空间与景观设计进行概述,进而对设计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探究景观设计原则。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原则 引言: 城市是人们生活、工作的场所,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城市人们的精神面貌。城市公共空间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包括城市中的广场、公园等空间。对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带给城市人们极佳的精神享受。 一、城市公共空间与景观设计概述 城市公共空间包括城市广场、绿地等场所,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多在公共空间进行交流,开展各种公共活动,增强了人们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城市公共空间融合了城市与公共空间的特性,多存在城市中的各个建筑之间,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精神需要,让人们享受到多种服务。城市公共空间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能够最大化发挥城市的功能,优秀的城市公共空间离不开好的城市设计。 在景观设计中,主要运用了景观学知识,人们以基本的景观内容为依据,在城市的特定空间内,从全方位的角度对涉及到景观的各个元素进行有效整合,使其呈现出一定的美感,达到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提升城市资源的利用率。对公园等景观比例进行设计,如:杭州洗后带状林荫公园长度近700米,快度在40米左右,完善了景观空间。设计人员遵循保护景观的理念,从人本身的角度出发,为景观营造健康的发展环境,与城市中人们的活动相融合,成为一体。 二、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过程中的问题 (一)景观设计存在盲目性 设计人员在对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进行设计时,更多注重提升景观的高端感,运用多种设计方法,将景观完美展现出来。但在景观实际设计过程中,多数设计人员过于追求豪华景观的设计,忽视了景观作为公共空间的作用,比如一些城市中的绿地完全成为了观赏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开始阶段,出发点就偏离了景观自身的特性,与城市结合度不够,景观设计存在盲目性。如:21世纪初北京绿化带面积原先大于300平方千米,设计施工完成后变为100平方千米,面积大大缩小。 (二)原有景观遭到破坏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同时也破坏了城市的原有景观,一些文化古迹消失,传统建筑被大量拆除,城市中的古树也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被砍伐,城市高楼越建越多,公共空间景观均按照相同的方法进行设计,缺乏城市个性化特点,使得城市自身生命力不足。城市中的原有景观、文化遗产等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财富,对于探究城市自身的发展历史有着重要意义。另外,原有景观又能体现城市的独特性。如今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出现雷同化现象,不利于城市的多样化发展[1]。 (三)植物引进及草坪设计不规范 为了提升生态环境水平,人们通常采用引进植物等方法,让城市空气变得清新,调和城市空气温湿度,降低温室效应等的不良影响,但在植物引进以及草坪设计方面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按照科学的比例对植物以及草坪进行调配。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一些设计人员没有充分考虑到植物的生长环境以及特点,盲目引进植物品种,多数植物难以存活,出现经济损失问题。在草坪设计面也缺乏更多考虑,为了保证草坪的正常景观效果,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进行维护,并且草坪对水源的需求较大,不利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草坪在调节城市温湿度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使用价值不高,纯粹增加草坪的面积,而不考虑城市的实际情况,不利于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长期发展[2]。 (四)重模仿轻创新 一些城市的公共空间景观中多出现模仿化现象,比如模仿欧洲的建筑景观。在向人们展示景观过程中多强调欧式风情,运用这种方法让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具有高端品位。其实,设计人员在对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进行设计时,引进外来景观元素是合理的做法,但若是过于引进,以致失去了城市自身的特色,对城市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3]。 三、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设计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设计人员在对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进行设计时,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对城市与人、现在与未来的关系进行有效调控。在城市化发展中,需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避免出现资源浪费问题,使得城市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持在均衡的状态。城市中的原有景观以及生态环境资源并不具备再生的特点,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用科学的设计方法对其进行设计,充分利用原有景观以及生态环境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进行改善。如:上海化学工业园每日可净化2万多立方米废水,其间有20多平方百米的净化湿地,近500米的综合服务中心,中心由观景码头、景窗等组成,与湿地相配合的有木栈道,道路长度为2公里。该景观系统可循环利用。这样可使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具有多重特性,既能展现生态美,又融合了历史特色,并具有现代城市的气息。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有效实施需要相关人员具备先进发展理念,真正实现城市的长期高效发展。 (二)景观整体设计与协调原则 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活动中,可凭据城市中的自然景观环境,对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景观种类、结构构成等元素进行综合设计。对此,需要设计人员站在整体的角度考虑景观的设计风格,同时兼顾个别景观的设计效果促使城市空间景观在整体与部分方面达成统一。设计人员应追求景观的和谐美,让城市公共空间与周围环境成为一体,并注重使其具有动态变化,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不可全部模仿外来风格。空间景观设计要全面考虑城市基础设施环境,对人、环境等关系进行协调,将城市的长期发展作为目标,总体上为人们提供良性的城市生活环境。在城市空间景观中加入文化、美学等知识,能够增强景观自身的独特性,使其具备综合美,并合理实现公共空间景观的多

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以景观艺术提升空间活力与价值 关键词:公共景观开放空间空间活力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身边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大,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参与度高的公共空间日渐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如何增加公共空间的参与性与艺术性,通过景观提升空间活力与价值,使之真正成为市民的活动舞台和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定义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public open space) 指城市中室外的、对所有市民开放的、提供除基础设施外一定的活动设施、承载各类公共活动并以承载生活性公共活动为主的场所空间。公共开放空间是整个城市的共享空间,在城市内部使用不具有权利限制,每个人的使用是平等的,它是整个社会的公共资源;再则,这种公共性还体现在对自然界各种生物的开放上,达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公共空间还体现了社会的公正与宽容;这种具有包容性的“公共空间”,是汇聚着城市的文化特质、包容着多样的社会生活和体现着自由精神的场所。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现状 二十世纪后半叶, 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引起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向城市集聚。同时,中国的城市景观也发生了令世界为之惊异的迅速而巨大的变化。而国内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制度安排及相关技术方法、理念,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从而造成城市公共空间存在一定的不足。 (1)功能单一,尺度失调 早期的城市公共空间,出发点往往是为了满足某种单一功能的需要而建设的。这种宏大叙事风格的城市形象,导致许多巨大尺度, 夏日暴晒,冬日无遮挡, 空旷无物,耗资巨大而生硬的大而无当的荒废的广场、城市大道等空间的出现。单一功能的设计,导致空间难以得到有充分的利用,人们很难在公共空间获得良好的体验,从而造成了资源与空间的巨大浪费。(2)空间各组成部分间缺乏有机联系 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由于受时间和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一块场地都作为各自独立的一块区域,缺少对于各个空间的功能、流线、周边限制条件、人的行为规律以及建设成本和维护等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考虑和分析,尤其是将人的行为活动作为一个连续的、相互影响的因素,考虑到空间设计之中。 (3)配套不足、缺少人文关怀 许多公共空间忽略了对空间环境品质的塑造,规模、尺度等方面缺乏合理地把握,使得空间布局不合理,功能单一,休息、游戏、信息服务及景观等公用设施考虑甚少,不适应居民的行为需求。从表面上看,城市也许变美了,但城市的机能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居民也不能有效地享用公共空间。 当人们忙于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同时,却失去了生存之根本,丧失了场所,城市空间系统变得机械,大地景观失去了温情和生活的气息,从而也失去了自身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失去了社区参与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

国内外著名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国内外著名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华夏园林网2010-02-25 浏览量5588 化腐朽为神奇: 中山岐江公园的场地与材料再生于再用 中山岐江公园在粤中造船厂旧址上建设,占地11公顷,从1953年到1999年,走过了由发展壮大到消亡的简短却可歌可泣的历程。本案例以产业旧址历史地段的再利用为主旨,对产业旧址及构筑物和机器的采用了多种利用方式,在此基础上了新的设计形式,并由此引 发对生态设计概念的理解(俞孔坚,2001; 俞孔坚庞伟,2002,2003; Pudua,2003)。 (1) 保留:尊重没有设计师的设计 良好的景观不是职业设计师的凭空创造,它们经历时间而发展,创造良好而富有含意的环境的上策是保留过去的遗留。作为一个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旧船厂遗址,过去留下的东西很多:从自然元素上讲,场地上有水体,有许多古榕树和发育良好的地带性植物群落,以及与之互相适应的生境和土壤条件。从人文元素上讲,场地上有多个不同时代船坞、厂房、水塔、烟囱、龙门吊、铁轨、变压器及各种机器,甚至水边的护岸,厂房墙壁上的“抓革命,促生产”的语录。正是这些“东西”渲染了场所的氛围。 公园设计组对所有这些“东西”,以及整个场地,都逐一进行测量,编号和拍摄,研究其保留的可能性:包括自然系统和元素的保留,水体和部分驳岸都基本保留原来形式,全部古树都保留在场地中,为了保留江边十多株古榕,同时要满足水利防洪对过水断面的要求,而开设支渠,形成榕树岛;构筑物的保留和再利用:两个分别反映不同时代的钢结构和水泥框架船坞被原地保留,一个红砖烟囱和两个水塔,也就地保留,并结合中在场地设计之中。机器的保留和再利用:大型的龙门吊和变压器,许多机器被结合在场地设计之中,成为丰富场所体验的重要景观元素。 (2) 改变:再利用 原有场地的“设计”必竟只反映过去人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当时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从艺术性来将,还需加以提炼,与现代人的欲望和功能需求有一定距离。所以,有必要对原有形式和场地进行改变或修饰。通过增与减的设计,在原有“设计”基础上产生新的形式,其目的是能更艺术化地再现原址的生活和工作情景,更戏剧化地讲述场地的故事,和更诗化地揭示场所的精神。同时,更充分地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和欲望。岐江公园中几个典型的加法和减法设计包括:旧水塔的利用和改造;烟囱与龙门吊的再利用,船坞的再利用,机器肢体的再利用。 除了大量机器经艺术和工艺修饰而被完整地保留外,大部分机器都选取部分机体保留,并结合在一定的场景之中。一方面是为了儿童的安全考虑,另一方面则试图使其更具有经提炼和抽象后的艺术效果。 (3) 再生设计 原场地内的材料,包括钢材、乡土物种等,都可以通过加工和在设计,而体现为一种新的景观、满足新的功能。经过再生设计后的钢被用做铺地材料,乡土野草成为美丽的景观元素。甚至场地的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也通过诸如“红盒子”的设计,而再现。 岐江公园注释了一个完整的生态设计概念: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是阅读场地,保留“没有设计师的设计”,因为那是时间的作品,是自然过程和历史的积淀。 中山岐江公园 3.2 雨洪利用与野草之美:浙江台州永宁公园的生态化设计 这是一个关于河流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案例。把一个以防洪为单一目的的硬化河道,用最经济的途径,恢复重建为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态与文化游憩地(俞孔坚等,2005)。永宁江公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美克莱尔?库?马库斯著;俞孔坚等译-北京: xx建筑出版社, 2001.10. 在《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一书中定义人性化场所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位置应在人们易于接近并能看到的位置。 2、明确的传达该场所可以被利用,含有让人使用的信息。 3、空间的内部和外部都应美观,具吸引力。 4、配置各类设施以满足最有可能和最吸引人的活动需求。 5、使未来使用者(包括弱势人群)有保障感和安全感。 6、在合适的地点,向人们提供缓解城市压力的调剂方式,有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和情绪安宁。 7、尽量满足最有可能使用场所的群体的需求。 8、有助于开放空间管理者奉行的各项活动计划顺利进行。 xx设计评价表 1.对附近公共开放空间的分析是否表明拟建的新空间将会受到欢迎和使用? 2.委托人和设计师是否已定下了广场的各种设计功能——建筑的视觉退让距离、过渡区、午间休闲、等共汽车,人行道咖啡馆、展示或展览、表演、街区内部的行人通道?

3.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是否考虑过街区位置和广场类型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在场地规划之初进行选址时还在决定广场的具体形式和细部时,例如,街角位置适于高利用率的广场,尽端街位置适于绿洲型的广场? 4.假定服务半径为900英尺(约274m),目前未享受到服务的人能在项目建设之后得到相应的服务吗? 5.服务范围内是否有足够多的工作人员确保对午间光顾者的服务? 6.广场的位置是否利于多种人群的使用——工作人员、旅游者以及购物者? 7.广场的位置是否会对通往城市中心区的现有或步行体系造成干扰? 8.地方气候适合建设广场吗?如果户外空间在一年之中的使用少于三个月,就应该考虑建设室内公共空间。 9.考虑到位置及环境的不同,限制广场的尺度时考虑了林奇和格尔的建议?林奇建议合适的尺度是从25—100m,而格尔认为是从70—100m——两者都是看清物体的最大距离。视觉的复杂性。 10.设计中是否将丰富多彩的形式、色彩、材质融合在一起。比如喷泉、雕塑、不同的休息空间、角落空间、植物和灌丛、高程变化? 11.如果从广场上可以获得丰富的视景,设计是否突出了这点?使用和活动? 12.广场设计得是适应闲逛者还是穿行者?如果两种功能都有,它们是否位于不同的分区以避免冲突? 13.如果鼓励人们从广场上超近道,是否已经消除了人行道和广场之间包括坡度变化在内的各种障碍? 14.如果要鼓励人们在广场上逗留和闲逛,是否布置了大量的设施、引人注目的景点以及丰富多变的边界?如果需要举行音乐会、集会等,是否提供了没有障碍的开放空间?

浅析城市开放空间景观低成本设计的构建要点

浅析城市开放空间景观低成本设计的构建要点 发表时间:2018-07-23T12:04:48.6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作者:周丽娜 [导读] 摘要: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城市环境品质问题日趋严重,城市化发展吞噬了城市有的开放空间。 上海捷境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市虹口区 200080 摘要: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城市环境品质问题日趋严重,城市化发展吞噬了城市有的开放空间。人们生活的环境直接面对冰冷的建筑,没有可以释放压力与活动的开放空间。如此以来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任务是不可忽视的。如此以来城市开放空间景观低成本的设计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从城市开放空间景观低成本设计的构建要点提出相对应措施。 关键词:城市开放空间、构建要点、低成本 一、前言 人们往往迫于生活、经济、家庭等方面的压力,会产生疲惫和一定程度上对都是生活的压力。有精神紧张的现象,现代社会中高品质的城市开放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缓解人们精神压力的作用。以往,城市开放空间一般都是偏向于大型的广场,却不注重人文关怀。所以在未来为寻求精神层面上的满足,城市开放空间景观开始增加了一些人文景观、绿色景物,但是在施工时会出现很多的浪费现象,对此需要进一步探讨低成本方式去进行城市开放空间的景观设计。 二、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的“低成本”思考 (一)生态设计目标 在城市化的建设中,都忽略了自然的因素,更多的都是建筑、工厂等,人与自然越来越疏远。城市作为人类人工化痕迹最深的场所,对自然的破坏是很严重的,在设计的时候都过度的修饰,很多都是堆砌的建筑,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很深的负面影响。 城市开放空间景观低成本设计理念更加的跟生态设计思路相符合。生态设计的定义主要是指:在设计建筑的时候能够尽量的减少破坏环境的现象,要尊重自然物种的多样性,减少剥夺自然资源,要爱护环境,将人居环境跟生态自然环境相结合。最为突出的就是利用植物、地形以及自然水体等建设城市开放景观。在设计城市开放空间景观的时候最好采用当地生长好的植物与方便取材的建筑材料。 (二)新材料和工艺选取 延伸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低成本含义后,发现低成本的理论依据还包括选择硬质景观材料和工艺要求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材料随处可见,很容易被人们掌握。一个好的设计作品都能够跟环境很好的融合,其作品在设计的过程中和材料的选择上都会更多的选用所在地的设计素材和施工材料,应注重就地取材。景观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要加强对材料和实际建造知识的学习,然后尽可能的项目当地中寻找施工素材,从材料选择延伸到对场地的探讨,深掘出它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场地应用的地域特征。设计师在选择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的材料时,要有正确的自然观和生态观,设计的材料是没有贵贱之分的,去除一些名贵苗木以及高档的铺装材料观念,应当选择随处可见的材料,设计师可以将这些随处可见的材料设计成很好的景观效果。2、经典易行的工艺。在近几年经济都取得极快的发展,各个地方都建设了很多基础设施,在景观设计上也带来了机遇,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出现了很多的不惜花费大量的金钱而设计的吸引眼球,但是却没有什么用的景观项目。因此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应当尽可能的使用经典易行的工艺,尽可能的避免对室外环境进行过多的雕凿。 三、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的“低成本”概念 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不难发现多数的城市在扩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严重的问题。例如人们的公共区域、道路都已经被私有汽车占领;人们在呼吸空气的时候经常都是汽车尾气;城市的紧张生活也让人们的压力骤增等情况让人们开始对自然更加的向往,而低成本的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就可以满足。那要怎样做到有效、低成本的设计在城市开放空间景观是值得我们研究探讨的。 例如地形高差非常大的项目,土方量工程在整体成本里面会占到很大的份额。不仅仅是涵盖了景观成本,因为适当扩大一点,将会导致整个工程的人力物力成本急剧增加。如果我们能利用土方平衡的景观方式处理一些高差问题,那在我们项目成本上会得到良好的优化。 从工作中的实践与经验总结出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低成本就是指在景观的设计中应尽量节约社会经济成本和减少自然资源破坏,综合考虑设计成本及后期维护过程中控制成本,做到景观设计的投资成本是最低的,但同时能创造出高的社会效益。 四、“低成本”影响因素 (一)匠心独运 在城市开放空间做低成本的景观设计时,设计师是否能将独具创新及构思巧妙的思考与低成本理念相结合,合理运用当地现有的资源加以创意因素,赋予对开放空间景观新生命,让低成本策略在设计师匠心独运的心思下,打造出既能够吸引人,又实用的开放空间。 (二)需求控制 市民的想法决定于他们受的教育和世界观是否正确,在设计的时候要引导大众的思路,让市民建立良好的艺术观和自然观。合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工具,整理市民对城市开放空间景观的意见与想法并加以引导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的低成本概念,让市民进行休闲活动时以植物为主,尽量的减少人造景观而增加自然植物。 (三)自然环境 此外,城市开放空间的设计可以缓解繁忙紧张的项目都市生活对人们的不良影响,而要想将这种作用发挥到极致就需要将绿色、自然因素引入到城市建设中,让人们能够跟自然亲近,从而释放人们紧张的压力,让他们紧绷的精神压力得到缓解。 五、“低成本”原则下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的构建要点 (一)植物要素 据相关调查表明,一个城市的绿化覆盖率越高,城市环境也就相对的越好。地域性植被应多运用。在做阜阳市文化广场时,由于开放空间就是小尺度,却被设计师们在这最小的空间里栽种了当地生长良好的乔木植物,墙体上也爬满了藤本攀缘植物,让空间主景变得更加的吸引人,无形中也缓解了人们的精神压力。此外,充分的考虑到资金限额以及市民的对公共空间的需求和感受,以当地生长较好的金边黄杨植物种植作为主要搭配,然后形成了特有的一处绿洲 (二)空间主景 空间主景不一定非要体量大,可以简单、艺术性,也能够带来一些生机的,那就是不错的景观设计。例如在设计山东鑫佳玫瑰园时就有个广场水景设计。运用水景可以让公园的氛更加的轻松愉快,也能够有效的掩盖城市的噪音,在城市中有一个水景能够让城市润色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