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赖斯_非隐含_概念_鸡肋还是有益补充_姚晓东

格赖斯_非隐含_概念_鸡肋还是有益补充_姚晓东
格赖斯_非隐含_概念_鸡肋还是有益补充_姚晓东

格赖斯“非隐含”概念 ——鸡肋还是有益补充?

姚晓东,戴卫平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2249)

摘?要:?“非隐含”是格赖斯意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取消潜在隐义的非隐含既与潜在含义概

念相关也和删除概念有相似之处,其运作范围和作用对象具有自身特点,隐义取消过程遵循特定过程。重新挖掘非隐含概念、梳理它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可以澄清概念,消除误解,在丰富格赖斯的意义理论图景与全面把握语境作用,为意向/含义的可取消性争议提供参照的同时,也对客观评价经典格赖斯语用学的得失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关键词:?非隐含;潜在含义;含义可取消性;删除

Abstract: The notion disimplicature is an integral component of Gricean meaning theory. This paper, based on a detailed comparison between disimplicature and some other similar notions, argues that, it is a process of cancellation, bearing on some similarities with, as well as some differences from, the notion of potential implicarture and the Cohenian notion of “deletion”. This study points out there are constraints on its scope of cancellation, and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such a cancellation process is different from the cancellability of implicature. It is conducive to rediscover the notion of disimplicature and unearth its place in the holistic picture of Grice’s meaning analysis. Such an attempt, no doubt, will dissolve misunderstandings, fully appreciate the role of context in meaning inference, and shed light on the evaluation of classic Gricean pragmatics and o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ancellability of implicature.

Key words: disimplicature; potential implicature; cancelablility of implicature; deletion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65X (2015)04-0001-07

收稿日期:?2015-01-12基金项目:?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基金项目“语用学思想史研究及其中国化:1930-2012”(YETP0784)作者简介:?姚晓东,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语用学、话语分析 戴卫平,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语用学、语言与文化研究

一、引言

日常会话中话语有时包含或展现的意思比说话人想表达的内容要多或与字面内容有差别,说话人会随之去除或者希望听话人根据语境消去他没传递的那部分意义,进而使得话语传递的意义不同于语言表达式本身通常具有的隐含。格赖斯的“非隐含”(disimplicature )概念就属于这一现象:特定

语境有时会舍弃、取消句中词句通常所具有的蕴涵或会话含义,即说话人U 通过陈述(或明确传递)p ,删除了q 。这不等于说U 没有进行隐含,而是随后删除或希望听者删除这一本已可能传递的内容。

非隐含概念并未引起语用学界重视。一方面,Chapman (2005:135)认为,这一概念存在问题可能是格赖斯没有回头深入讨论的

2015年7月Jul.?2015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Journal?of?Tianjin?Foreign?Studies?University 第22卷第4期Vol.?22?No.?4

原因,但她没有明示究竟问题何在。另外,会话含义理论的问世为话语理解提供了“意会大于言传”的推导机制,说话人意向介入意义分析既向真值条件语义学发起了挑战,也是对意义使用论的反动,这一强烈冲击分散了学界探究非隐含的注意力。再者,非隐含现象可借助已有的相似概念暂时得到解释可能是它遭受冷遇的另一原因:Chapman认为它与Cohen (1971)对“删除”概念的松散解释接近,同时与潜在含义、含义的可取消性有关联。

然而非隐含概念并非可有可无。它与含义的可取消性不同,也和Cohen的删除概念存在差异,其运作兼跨语义学和语用学两个领域,是格赖斯意义分析模式的必要补充,甚至可能成为会话理论比较有趣的延伸(Chapman ,2005:134),理应引起语用学界的足够重视,重新发掘很有必要(林允清,2007:106)。厘清非隐含与相关概念的共性与差异,明确其作用对象、范围及促成因素有助于全景透视格赖斯意义理论,进而为近年出现的新一轮关于会话含义到底可否取消的争论(Borge,2009;Capone,2011;Feng,2013;Jaszczcolt,2009;王晓飞,2012)提供些许思路。

二、非隐含概念的提出

在讨论意向的分类,回应和评价Davidson对意欲和想要(intending/wanting)的概念区分时,Grice(1974:3)提到了非隐含概念,但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只是提到三个涉及非隐含的例子:

(1)奖品要么在厨房里,要么在阁楼上;我知道把它放哪里了,但不告诉你。

(2)Hamlet看见他父亲在Elsinore的城堡上。

(3)你是我咖啡中的奶油。

例(1)前半句话中由“要么”引发的会话含义,说话人不知道奖品确切在哪儿,被后一个小句排除了,说话人有意取消了原本的惯常含义。另外寻宝游戏这一场景的特殊性也足以让听者自行排除上述隐含。例(2)中,由于剧情一开始就显示Hamlet的父亲被害,所以这句话中Hamlet看到的只能是父亲的亡魂。读者不会坚持“看见”意谓“所见确实存在”这一隐义,它已被现实语境知识删除。有时语

境传递这样的信息:如果明说内容的某些蕴涵明显为假,正常的蕴涵就会被悬置。若借助合作原则考察这一现象,我们可以认为说话人没有遵守会话的质准则,即“尽量使你的话语为真”和“不说自认为虚假的话”。严格来说这里说话人违反了质准则的第二次则,并非对“看见”一词的严格使用,而是松散用法。此时听话人不按常规在真值意义上解读其语义蕴涵。一定背景下,比如谈论或报告这一情况时说话人可采用词语的松散用法来指这种幻象。“幻象”、“亡魂”等附加语会使话语就显得冗长过于较真。这里删除的词语的语义蕴涵是句子明说内容的一部分。例(3)的隐喻不能按照句子的话面意思来解读。按照格赖斯的说法,说话人进行了非隐含操作。与例(2)不同,百科知识使话语的字面意义不合情理,全部明说内容均站不住脚,此时非隐含作用的范围不是话语明说或蕴涵意义的一部分而是全部,听者转而寻求不同的解读取代本来的话面意思。

上述三种非隐含类型中,例(1)取消的是潜在的一般会话含义,例(2)删除了词语的语义蕴涵,例(3)否定了话语的字面意思,听者在非隐含基础上另辟蹊径获取不同解读。其中例(1)和(3)可由会话理论解释,前者体现了含义的可取消性,后者则基于对质准则的违反,源于句子论元之间范畴的不对称,听者要根据语境推断说话人含义。可见例(3)中非隐含与推导说话人意向或含义处于话语解释过程的不同阶段,听者在非隐含后的另一阶段重新解读说话人意义。就上述例子而言,非隐含包括去除部分语义内容、取消会话含义或超越字面意义转而寻求全新解读的理解过程。但对于非隐含的运作与“删除”概念、含义可取消性等邻近概念的差别,取消对象和范围的差异,以及这一概念存在的必要性等仍需进一步阐释。

三、非隐含与“删除”概念辨析

Chapman (2005)认为非隐含与Cohen的“删除”概念相似。其实不然。我们在考察Cohen的概念后解析二者的异同。Cohen (1971)认为话语解释的语义论比较明晰,可以取代格赖斯的会话论。在讨论and一词时他发现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句中一些原本由and传递的附加信息以某种方式被取消或删除了,and只起连接作用,丧失了表达时间先后或因果关系等语义特征的功能。实质上and有多种义项特征:表明连接成分是语义或功能上的同类,表达时间先后和句法上的连接并置等。词条解释足够详尽的字典就会包含上述特征,但具体语境下某一特征会被取消或删除。而以格赖斯为代表的会话论则坚持认为取消的是对人类话语的一般假设,一个不适于对某具体自然语言的描述中说出的假设(Cohen,1971:55)。下列例子“塑料花”、“石狮子”、“画得很精致的手”、“假声”、“他无意中羞辱了她”、“防尘罩上的女孩没穿衣服”等,就涉及语义删除。其中“花”中“作为植物的一部分”,“羞辱”一词中“故意”的语义特征被修饰语删除了。同样看到“防尘罩上的”这一限定语,我们也不会把“女孩”词义中原有的某些特征带入对句子的理解。这里删除的既有词语的蕴涵义(如“羞辱”所包含的故意性),也有义项特征。

另外,“删除”概念还适用于消除歧义。在讨论同形异义词和多义词时Cohen(1970:480)提到了green bank,fair price等短语。搭配抑制了bank可能释义中“不受颜色影响”、fair一词跟dark对立的“浅棕或灰白色”限制。有的搭配中词语的义项变体之间会产生冲突,可能解读之间相互影响制约个别义项特征的出现,这时词语的义项特征不一定全部被删除。有时相邻词汇能够抑制搭配对象的显性特征或者激活、凸显通常情况下的隐性或边缘特征。一些语义成分由此得以保留,其他成分特征则被语境抑制或删除。

这同样适用于隐喻用法。Cohen(1970:482)指出隐喻表达中的词语已经不怎么受义项特征或语义成分的限制,或者仅保留其中的一些特征成分。他认为在自然语言中,词或短语的比喻义全部包含在字面意义中,通过去除语义假设中一个或几个合适部分中的某些变量限制而得到比喻义。例如在baby airplane 中,baby一词中的年龄、人类特性等变量几乎对意义理解没有任何限制,只保留了“个头小”的特征。至于哪些限制成分可以被去除,Cohen的看法是,变量按照重要性由弱到强排

成一个等级序列,人们会期待那些不再发挥效力的限制变量位于靠近等级序列的最强一端。只有这样,通常凸显的意义特征由于受到特定语境限制而不可取,听话人会转向平时不被凸显的边缘义项,而这一被“放行”的意义特征和搭配语词之间有足够的距离,使解释者形成陌生感,隐喻才成为可能。即二者既要存在一定的疏离感或冲突,不然构不成隐喻,也要有相关性,否则无法解释。可见Cohen 的语义论和格赖斯的含义观对隐喻分析的着眼点不同,前者从词语搭配入手,通过对语义特征的抑制与激活寻求可能的合理解释,后者源于句子论元间范畴错位引起的非隐含,进而转向含义解读。

讨论了义项删除的功能后,我们来看“删除”的运作机制。词汇语义特征的抑制或删除遵循一定的要求。这首先体现在,词语的意义区别性特征集内特征的重要性有相对的层级次序。一般而言,字面用法中的次要特征最先被删除。如“塑料花”中修饰语删除了“花”义项中的生长概念而不是典型的外形特征。而当某重要语义特征被删除时,我们倾向于称其为隐喻用法,因为它偏离了词语所表达概念的典型特征。其次,不能删除逻辑小品词的意义真值功能内核,所以我们从不会赋予这些小品词隐喻用法。

Cohen与格赖斯对逻辑语词及其对应自然语言之间关系的处理方法也不同。首先Cohen (1971:56)赞同格赖斯提出的修订版奥卡姆剃刀,坚持只赋予逻辑语词一项词典意义,若无必要,无需增加义项,但二者对它对应的自然语言做法不同。Cohen认为自然语言语词涵义丰富,从自然语言到逻辑语词,删除的是词条义项特征集中的某一特征,剔除了常态意义的一部分。而在格赖斯的非隐含过程中取消的是关于人类话语一般隐含的假设,相当于Cohen语义公设中词条的一个义项。此外会话理论主张逻辑语词和对应的自然语言语义相同;二者的差别在于具体语境中逻辑语词对应的自然语言能产生一定的会话含义。我们认为二人解读自然话语时采取的方法不同。语义假设论是在做减法,先赋予词语内容丰富的强式意义而不仅限于真值意义,之后根据语境

格赖斯“非隐含”概念

剔除原有诸多词义中不合时宜的义项。而会话含义论是在做加法,主张只赋予词语真值意义,必要时根据语境增加隐含意义。如果语境不合适或者随后出现的语境与句子意义不协调,这种通常会出现的隐含意义被终止,有时甚至会删除词语原有蕴涵义的一部分,如删除see的松散用法中“眼见为实”的蕴涵。可见非隐含与删除概念的深层假设不同,语义论和会话论对这种取消的本质看法不一。Gazdar (1979)提醒我们,标准的语言学含义研究想当然地把意义解释为系统意义或逻辑式,然后用含义充实或者根据语境削弱它,剔除或取消话语原本可能携带的隐含义。这一说法跟格赖斯的非隐含思路假设异曲同工,都不同于Cohen的删除概念。

综合来看,Cohen对删除概念的论述更多地聚焦词语意义,根据搭配和修饰语剔除词语的某些义项特征,消除歧义,删减说话人不想宣认的意义成分,或者淡化中心义项和常规用法,激活凸显一些边缘特征。另外Cohen提到的语境更多的是由语言形式标示的语境。比较而言,格赖斯的非隐含概念则面向句子层面,涉及的语境不限于词语搭配,会话含义可以被取消。再者,另一种意义的取消来自随意言谈。人们使用语言并不那么严格,用词松散随意。格赖斯给出的另一个例子是两个人在不同光线下选领带,他们事先都知道(且彼此也知道对方知道)领带是中绿色的,却依然会说:“现在是浅绿色”或“这种光线下它有点儿发蓝”。严格来说这一意思应当表达为领带“看起来”是浅绿色的或“似乎”有点儿蓝的暗影。而现实中双方都知道不存在变色的问题,没必要进行修饰限制,随意说法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这时言辞中原本具有的蕴涵义就被取消,却不是会话含义(姜望琪,2003:72)。类似的例子还包括see的松散使用。我们知道Macbeth产生了幻觉也完全可以说“Macbeth看见Banquo了”。这句话中see原本的部分规约意义或蕴涵被取消,即便Banquo 没有出现,读者也不能根据这句话就否认这一隐涵是其规约意义的一部分,同样也不能否认其义项中存在这一隐涵。这种松散说法类似于Sperber和Wilson(1995)的随意言谈(loose talk),是说话人根据语境在衡量可行性之后的说辞。虽说眼见为实,但生活中人们确实会这样说,即便知道是幻象也会说看到了实物本身。随意言谈在日常会话中很普遍,除了合乎语境,还要得到会话另一方的认可,否则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不受欢迎的后果(Grice,1989:45)。具体语境下很多话语都会导致非隐含。上文提到的挑选领带和Hamlet的例子,删除或抑制的是语言形式通常具有的蕴涵而不是语用含义;藏宝游戏中删除的是会话含义而非规约意义。这与Cohen的删除概念不同。概言之,删除概念和非隐含概念在语境、删除范围、运作层面和载体方面均存在差异。四、非隐含的运作过程

1?非隐含过程及其作用范围

格赖斯没有深入探讨非隐含的运作机制,但Chapman(2005)指出我们可以根据会话准则来解释它,即假定说话人遵守会话准则尤其是质准则的第一次则,不说自知虚假的话。如果明说内容的一个或所有蕴含明显为假,就可以认定当下这些蕴含没有产生,进而取消话语原本的隐义;如果非隐含涉及明说的全部,则听话人转而寻求不同的解释。前一种情况可以解释格赖斯给出第二个非隐含的例子“Hamlet看见他父亲在Elsinore的城堡上”。这里“看见”蕴涵了“所见之物真实存在”,但背景知识阻止听话人做出这一隐义解读,或者说话人利用听说二者的共享知识取消了“眼见为实”隐义。后一种情况适用于例(3)“你是我咖啡中的奶油”这类隐喻话语,由于源域与目标域之间出现了明显的范畴错位,此时非隐含的作用范围涵盖全部明说内容,听话人会放弃明说内容转而寻求非字面解读。例(1)则是典型的说话人借助上下文语境自行取消根据荷恩等级推导出的一般会话含义的例子。

但这里出现一个问题。我们知道格赖斯的话语解读基于两类机制:一是语言编码机制,获得字面意义;二是合作原则,获得附加的会话含义。对上述三例的解释显示非隐含既不是原始编码的意义,也不是能整齐划一地借助合作原则推导出来的会话含义,这一意义既非“明说”也非“暗含”,这就对其范畴归属与推导提出了疑问。另外格赖斯把隐喻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话语归为“仿佛在说”的内容,听话人从字面意义理解开始发现其与现实世界不对应或无法满足交际需求,就认定理性的说话人虽违反了质准则但在深层依然遵守合作原则,随即放弃字面意义转而寻求非字面解读。这一“两步走”的非隐含理解过程符合格赖斯的含义解读顺序,似乎在明说、暗含之间增加了一个过渡阶段,同时也埋下了隐患,即表明格赖斯的明说、暗含无法穷尽意义的全部,间接证明了关联理论“显义”(explicature)存在的合理性,同时显示暗含阶段之前的意义解读中语用介入不可避免,即存在所谓的“格赖斯循环”(Levinson,2000:187)。

结合第三节的分析不难看出Cohen对删除概念的分析虽涉及语言使用和语类,但更多集中在词语搭配对彼此义项隐现的相互作用:激活凸显边缘特征,压制、削弱中心特征,消解歧义。而格赖斯提到的随意言谈能删除蕴涵等规约意义;藏宝游戏的例子则是上下文语境导致含义被取消,说话人放弃或不宣认特定会话含义;隐喻用法中话语的明说内容不合时宜,百科知识触发非隐含过程导致重新解读话语。归纳而言,语言语境(包括词语和分句)、情景语境(语言使用及其场合)和社会文化语境(包括百科知识)都能引起非隐含,删除部分意义成分。这是我们对非隐含运作过程、促成因素及其涉及范围的初步归纳。

另外说话人意向是格赖斯会话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意向识别对于会话含义推导和言说效果的生成不可或缺,说话人意向及其在听话人身上的效应决定了说话人意义,进而决定句子和语词意义。格赖斯也因此被指责为心灵主义者,其理论被称为意向意义论(Schiffer,1982;Chapman,2005:3)。那么在非隐含中说话人的意向处于何种地位,是否也“传递信息、影响或指导他人的行动”(Grice,1989:28)?格赖斯的例子显示说话人并没指望所有的非隐含都在听者身上产生反应:有时非隐含是说话人无意识传递的(如随意言谈中取消语义蕴涵),有时则随之明确取消某种含义(如寻宝游戏中删除一般会话含义),而对隐喻的解读则需识别说话人意向。第一种情况下说话人意向的作用并不明显。这也显示非隐含和“没有暗含”不同:人们表达非隐含时有时是有意的,甚至是想暂时误导对方(如寻宝游戏中),有时则是由于言说能力不足或者出于省力考虑(如随意言谈)。

2?非隐含、潜在含义与含义的可取消性

非隐含是会话理论的延伸但又不同于会话含义。含义理论是在坚持理性会话主体假设下,听话人利用合作原则及会话准则,结合语境对明说内容进行增容或调整,解析出大于言传的附加意义或抛弃说话人字面意义,对反语、隐喻等“仿佛在说”的内容不进行字面解释,转而寻求话语可能的会话含义。而在非隐含中,某些语言形式的语义内容或蕴涵被取消或中止。诚然有些情况下合作原则会使部分明说内容析取出去或被替代,在这一点上会话含义理论和非隐含具有共性,在对隐喻解释上也有交叉:此时含义推导是在非隐含基础上进行的,二者所处的阶段不同,非隐含作用在先,即听话人发现对话语字面解释的结果不够明晰或与常识相违背(如隐喻中源域和目标域之间明显的范畴错位)时,就会放弃明说的内容进行非隐含,然后寻求可能的含义解读。

此外,我们很容易把非隐含与潜在含义关联起来。Gazdar(1979)区分了句子的潜在含义和实际含义。由于跟实际语境冲突,原本可能出现的潜在含义未能实现,而满足话境条件的部分才实现为话语的实际含义或意欲隐含(Burton-Roberts,2006;Gazdar,1979:55,132;Jaszczolt,2009)。蕴涵、含义都会导致某些含义被过滤、删除或中止。会话含义的可取消性测试基于如下观点:含义不是话语常规语力的一部分而是在语境中运算出来的(Gazdar,1979:292)。Grice(1978:114-115)把可取消性视为会话含义的最重要特征,虽非充分条件却是必要特性,如随意言谈中的一些意义可以被取消但不是会话含义。他并未把含义的特性作为测定会话含义的定义标准而只是参照指标,其中一些特性至少可以为确定是否存在会话含义提供初步证据。格赖斯的论述显示非隐含概念与潜在含义概念不同,前者可删除的意义范围广,不限于含义还包括语义蕴含、语义特征等;后者的作用对象只限于含义。不可否认目前学界对含义的可取消性

格赖斯“非隐含”概念

存在争议:一方认为说话人意向/意义不可取消只能纠正或澄清,另一方则强调区分含义取消的潜在可能性与实际发生。非隐含概念可为这一争论提供参照。Chapman(2005:134)给出一个非隐含例子:假如某人说“Bill下周想要(intend)去攀登珠穆朗玛峰”,而当时的语境明确显示这具有难以克服的困难,这时他实际上非隐含了“Bill确定会去登山”这一Bill 宣认的意向。可见现实情形对意向的限制也属于非隐含的关注范围,这契合格赖斯对意向的严格限定(姚晓东,2012)。格赖斯藏宝游戏的例子也显示说话人意向以及含义被取消的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要复杂得多,研究的关注点不应该只落在个别含义触发语上,要在整体把握整个句子甚至是话语的情况下才能决定到底是意向/含义被取消,还是说说话人一开始就没有这一意向。

五、非隐含概念的存在价值

非隐含概念未引起语用学界的足够重视,但在格赖斯意义理论体系中当占有一席之地。会话理论是格赖斯意义分析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话参与者根据理性主体假设,借助合作原则,结合语境生成和理解话语。听者识别言者意向,对明说部分进行调整或增容进而获得说话人意义,而后者又用来界定句子和词语意义。非隐含机制是言者借助语境对意义有意无意的删减和把控,听者也随之调整相应解读,这构成了格赖斯意义理论的一部分。有时发话人收回话语传达的一些意思,这与含义的可取消性不无关系,有时听者根据语境去除听到话语的部分意义,这从另一方面凸显了语境的削容作用。同时如上文所示,非隐含概念显示我们能根据现实语境判断说话人是否具有某一特定意向,这均为对语用学的有益补充。

另外,非隐含机制在解读明说和获取暗含过程中也发挥作用。含义是在明说基础上推导出的附加意义,而非隐含是根据语境,有时从对明说的解读中去除不合语境的部分,如取消一般会话含义,有时则去除话语的语义内容,中止词语语义蕴涵或部分义项特征使话语传递的意义小于语言形式包含的内容,这是部分取消。再者听话人发现句子意思与自己的认识冲突进而非隐含或放弃话语字面语义寻求其他解释。说话双方还认为彼此遵守着会话准则,尤其是质的准则(Chapman,2005:134-135)。这一动态的分析过程契合会话是动态的实时行为,因而对会话含义的解读也必须是动态的随语境而变的(姜望琪,2012),这些都对语用学研究不无启发。

第三节的讨论显示会话含义和非隐含在删除内容范围、运作机制上存在差异:前者是在做加法,后者在做减法。尤其是在对隐喻的解读中,当听话人意识到字面解读明显为假,非隐含会促使她取消话语的字面解读,此时非隐含已完成使命。听话人随后根据合作原则进行含义推导则是在另一层面上的操作。发生阶段不同也是保留非隐含概念的原因之一。与含义可取消性相比,非隐含作用对象的范围广,涵盖语词的语义蕴涵,这是含义可取消性无法囊括的。这在提醒我们不能对随意言谈的真值内容当真的同时,也对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提出了挑战,彰显了语用学界提出的格赖斯循环。格赖斯对明说与暗含的区分表明二者遵循先后顺序,含义推导建立在对话语字面意义解读的基础上,对编码意义的解读不涉及语用介入。格赖斯对非隐含的探讨似乎对自己的明说与暗含二分构成了挑战,印证了关联理论对其批评属实:明说与暗含无法囊括意义的全部,即使在对明说的解读中也有语用介入,格赖斯忽视了显义在话语解读中的作用。这是格赖斯始料未及的,也可能是他未继续深入讨论这非隐含这一概念运作机制的真正原因。

上述讨论都表明非隐含概念并非可有可无,作为含义理论的有益补充,非隐含与之一道丰富了格赖斯意义理论的图景,在明晰语用学的动态性和语境的作用的同时,使我们更加客观地审视经典格赖斯语用学理论的成败得失。

六、结语

作为一个曾被忽视的概念,非隐含尽管可能存在问题却是拓展格赖斯会话理论的增长点和对语用学的丰富与发展。尽管存在交叉和关联,非隐含概念与Cohen的“删除”概念不同,也不能完全用含义的可取消性来解释,更不能与潜在含义概念混淆。上述概念无论是在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运作机制、作用对象和范围,还是对语境的认识方面都存在差异。重新发掘这一概念不仅可以更丰满地呈现格赖斯意义分析模式的全貌,厘清各类意义之间的关系,为含义可取消性的争论提供参照,也能深化我们对语用学理论的认识,比较各理论派别在含义解读推导方面的得失。作为会话理论的有益补充和格赖斯意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非隐含概念既丰富了经典格赖斯语用学思想,也对其意义分析模式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值得挖掘。

*感谢胡壮麟、姜望琪教授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文责自负。

注释:

①例(1)是在玩寻宝游戏时说的话。在讨论会话含义的可取消性时,Grice(1989:45)再次提及这一例子。

②同样我们也可以说,这里“父亲”是松散用法,实指“父亲的亡魂”这一语义充实,关联论的显义(explicature)也可以解

决这一问题。

③这里我们也应当考虑到成语(idiom)的解读,成语的字面意义与整体凝固意义不同,听话人会直接获取成语的意义,却

并不属于Grice所谓的非隐含范围。

④关联理论认为隐喻表达源于交际者对语言的创造性松散使用,字面意义只是激活相关百科知识的入口,听话人会利用语言和当前语境两方面线索直接解读话语进而获得临时性的满足最佳关联假定的解读,这需要听话人具有“读心”能力,而非Grice更多侧重语言语境和认知映射进行的话语解读过程。这一方法可以有效地化解格赖斯循环。

⑤特征集相当于Cohen(1970:474-475)提到的语义范畴或区别特征分类,比Aristotle的范畴概念更广泛丰富。这一语义假设的基本结构在不同场合下有不同变体,称为相关变量概念的局部表现。这里场合不包括社会—物理场景。

⑥这并不意味着see有两种意义,一个表事实性的而另一个为非事实性的。

⑦场景会删除或取消某些意义成分(Cohen,1971:60)。如果一个人指着油画的一角说“这儿有只手”。显然这不是指有血有

肉的手。

⑧ Horn(1972)认为中止与取消不同。

参考文献:

[1] Borge, S.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s and Cancellability[J]. Acta Analytica, 2009, (2).

[2] Burton-Roberts, N. Cancellation and Intention[J]. Newcastle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 2006, (12/13).

[3] Capone, A. Knowing How and Pragmatic Intrusion[J]. Intercultural Pragmatics, 2011, (4).

[4] Chapman, S. Paul Grice: Philosopher and Linguist[M].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5] Cohen, L. Some Remarks on Grice’s Views about the Logical Particles of Natural Language [A]. In Y. Bar-Hillel (ed.) Pragmatics of

Natural Language[C]. Dordrecht: D. Reidel Publishing, 1971.

[6] Cohen, L. & A. Margalit. The Role of Inductive Reasoning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Metaphor [J]. Synthese, 1970, (3/4).

[7] Feng, G. W. Speaker’s Meaning and Cancellablility[J]. Pragmatics & Cognition, 2013, (1).

[8] Gazdar, G. Pragmatics: Implicature, Presupposition and Logical Form[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9.

[9] Grice, P. Further Notes on Logic and Conversation[A]. In P. Cole (ed.) Syntax and Semantics 9: Pragmatics[C].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8.

[10] Grice, P. Reply to Davidson on ‘Intending’. H. P. Grice Papers, BANC MSS 90/135c, The Bancroft Libra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74.

[11] Grice, P. 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12] Horn, L. On the Semantic Properties of Logical Operators in English[M]. LA: UCLA, 1972.

[13] Jaszczcolt, K. Cancellability and the Primary/Secondary Meaning Distinction[J].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Pragmatics, 2009, (2).

[14] Levinson, S. Presumptive Meanings: The Theory of General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2000.

[15] Schiffer, S. Intention-based Semantics[J]. Notre Dame Journal of Formal Logic, 1982, (2).

[16] Sperber, D. & D.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Cambridge: Blackwell, 1995.

[17] 姜望琪. 当代语用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18] 姜望琪. 会话含义新解[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 (3).

[19] 林允清.《Paul Grice——哲学家及语言学家》评介[J]. 现代外语, 2007, (2).

[20] 王晓飞. 论取消会话含义的潜在可能与实际发生[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 (3).

[21] 姚晓东. Grice意义理论中的意向与规约[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2, (3).

格赖斯“非隐含”概念

遥感原理与应用知识点

第一章 1、遥感的定义:通过不接触被探测的目标,利用传感器获取目标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获取被探测目标、区域和现象的有用信息 2、广义的遥感: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物或自然现象远距离感知的一种探测技术。 3、狭义的遥感:指在高空和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应用各种传感器(摄影仪、扫描仪和雷达等)获取地表的信息,通过数据的传输和处理,从而实现研究地面物体形状、大小、位置、性质以及环境的相互关系。 4、探测依据:目标物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信息被探测的依据)传感器能收集地表信息,因为地表任何物体表面都辐射电磁波,同时也反射入照的电磁波。地表任何物体表面,随其材料、结构、物理/化学特性,呈现自己的波谱辐射亮度。 5、遥感的特点:1)手段多,获取的信息量大。波段的延长(可见光、红外、微波)使对地球的观测走向了全天候全天时。 2)宏观性,综合性。覆盖范围大,信息丰富,一景TM影像185×185km2,可见的,潜在的各类地表景观信息。 3)时间周期短。重复探测,有利于进行动态分析 6、遥感数据处理过程 7、遥感系统:1)被探测目标携带信息 2)电磁波辐射信息的获取 3)信息的传输和记录 4)信息的处理和应用 第三章 1、电磁波的概念:在真空或物质中电场和磁场的相互振荡以及振动而进行传输的能量波。 2、电磁波特征(特征及体现):1)波动性:电磁辐射以波动的形式在空间中传播 2)粒子性:以电磁波形式传播出去的能量为辐射能,其传播也表现为光子组成的粒子流的运动 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粒子性 可见光、红外线——波动性、粒子性 微波、无线电波——波动性 3、叠加原理:当空间同时存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波源产生的波时,每个波并不因其他的波的存在而改变其传播规律,仍保持原有的频率(或波长)和振动方向,按照自己的传播方向继续前进,而空间相遇的点的振动的物理量,则等于各个独立波在该点激起的振动的物理量之和。 4、相干性与非相干性:由叠加原理可知,当两列频率、振动方向相同,相位相同或相位差恒定的电磁波叠加时,在空间会出现某些地方的振动始终加强,另一些地方的振动始终减弱或完全抵消,这种现象叫电磁波的相干性。没有固定相位关系的两列电磁波叠加时,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种现象叫电磁波的非相干性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学设计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第一章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课程标准》对本课内容的要求是: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针对具体问题,能够在自然语言和图形语言的基础上,用符号语言刻画集合。 集合在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集合是高中阶段数学课程引入的第一个概念,是整个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的基础,集合的初步知识与后续内容的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集合是学习掌握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集合形象化的将生活实际问题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从而简化了用数学分析实际问题的语言,为相关数学知识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许多重要的高中数学内容,如函数,方程,不等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的,都需要用集合的语言来表述相关问题及核对这些内容的后续学习均发挥了显著作用。 集合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只描述的概念。在初中数学不等式解集的定义中涉及过集合,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本节结合实例引出集合与集合中元素的相关概念,集合中元素的特征,及集合的表示方法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已经有了对集合的初步认知,有了对周围事物的发现总结能力。对部分粗心大意的学生,培养其细致的观察力,在本节的学习中学生可能会对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会有所混淆,通过不断的练习巩固来达到标准要求。学生可能会用初中熟知的记忆学习方法来学习,鼓励学生理解学习,事半功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针对具体问题,能够在自然语言和图形语言的基础上,用符号语言刻画集合。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集合含义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集合表示方式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学习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树立用集合语言表示数学内容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掌握集合相关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解决相关问题,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学生的数学学习进入到新阶段,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集合的含义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五、教学设计 (一)新课引入 体育课上课时,老师总说“请同学们集合”,同学们便会从四面八方集合到老师身边。这里的集合是一个动词,让同学们集中在一起。我们在数学中也有“集合”,这里的集合是一个名词,但是他的意义和以上说的动词集合有相似之处。这一节课,我们便来学习数学中的集合的含义与他的表示方法。(板书课题: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那什么是集合呢?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存在着很多集合的例子,比如我们全班同学这一个整体,他就是是一个集合;还有校园中所有的树,也构成一个集合;高一一班教室里所有的笔……在小学和初中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的例子,比如说:有理数集合,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圆),那么大家是否能够举出更多关于集合的例子呢?

集合的概念难题汇编(附答案)

2013年9月犀利哥的高中数学组卷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2011?广东)设S是整数集Z的非空子集,如果?a,b∈S有ab∈S,则称S关于数的乘法是封闭的,若T,V是Z的两个不相交的非空子集,T∪V=Z,且?a,b,c∈T,有abc∈T;?x,y,z∈V,有xyz∈V,则下列结论恒成立的 2.(2007?湖北)设P和Q是两个集合,定义集合P﹣Q={x|x∈P,且x?Q},如果,Q={x||x﹣2| 3.(2010?延庆县一模)将正偶数集合{2,4,6,…}从小到大按第n组有2n个偶数进行分组如下: 4.(2009?闸北区一模)设A是整数集的一个非空子集,对于k∈A,如果k﹣1?A且k+1?A,那么k是A的一个“孤 5.用C(A)表示非空集合A中的元素个数,定义A*B=,若A={1, 2 6.(2013?宁波模拟)设集合S={1,2,3,4,5,6,7,8,9},集合A={a1,a2,a3}是S的子集,且a1,a2,a3 7.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1)很小的实数可以构成集合; (2)集合{y|y=x2﹣1}与集合{(x,y)|y=x2﹣1}是同一个集合; (3)这些数组成的集合有5个元素; 8.若x∈A则∈A,就称A是伙伴关系集合,集合M={﹣1,0,,,1,2,3,4}的所有非空子集中,具有伙伴关系的集合的个数为()

9.定义A?B={z|z=xy+,x∈A,y∈B}.设集合A={0,2},B={1,2},C={1}.则集合(A?B)?C的所有元素 10.已知元素为实数的集合A满足条件:若a∈A,则,那么集合A中所有元素的乘积为() 二.填空题(共14小题) 12.(2004?虹口区一模)定义集合A,B的一种运算“*”,A*B={p|p=x+y,x∈A,y∈B}.若A={1,2,3},B={1,2},则集合A*B中所有元素的和_________. 13.(2011?上海模拟)已知集合,且2∈A,3?A,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4.集合S={1,2,3,4,5,6},A是S的一个子集,当x∈A时,若x﹣1?A,x+1?A,则称x为A的一个“孤立元素”,那么S中无“孤立元素”的4元子集的个数是_________. 15.(2006?四川)非空集合G关于运算⊕满足:(1)对任意的a,b∈G,都有a⊕b∈G,(2)存在e∈G,都有a⊕e=e⊕a=a,则称G关于运算⊕为“融洽集”.现给出下列集合和运算: ①G={非负整数},⊕为整数的加法. ②G={偶数},⊕为整数的乘法. ③G={平面向量},⊕为平面向量的加法. ④G={二次三项式},⊕为多项式的加法. ⑤G={虚数},⊕为复数的乘法. 其中G关于运算⊕为“融洽集”的是_________.(写出所有“融洽集”的序号) 16.(2012?安徽模拟)给定集合A,若对于任意a,b∈A,有a+b∈A,则称集合A为闭集合,给出如下五个结论: ①集合A={﹣4,﹣2,0,2,4}为闭集合; ②正整数集是闭集合; ③集合A={n|n=3k,k∈Z}是闭集合; ④若集合A1,A2为闭集合,则A1∪A2为闭集合; ⑤若集合A1,A2为闭集合,且A1?R,A2?R,则存在c∈R,使得c?(A1∪A2). 其中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 17.(2011?绵阳三模)设集合A?R,对任意a、b、c∈A,运算“⊕具有如下性质: (1)a⊕b∈A;(2)a⊕a=0;(3)(a⊕b)⊕c=a⊕c+b⊕c+c 给出下列命题: ①0∈A ②若1∈A,则(1⊕1)⊕1=0; ③若a∈A,且a⊕0=a,则a=0; ④若a、b、c∈A,且a⊕0=a,a⊕b=c⊕b,则a=c.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命题的序号都填上).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教案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1.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教学目的:(1)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2)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我家有爸爸、妈妈和我; 我来自燕山中学; 省溧中高一(1)班; 我国的直辖市。 分析、归纳上述各个实例的共同特征,归纳出集合的含义。 二、建构数学: 1.集合的概念:一般地,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set )。集合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来表示,如集合A 、集合B …… 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element ),简称元。集合的元素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来表示。如a 、b 、c 、p 、q …… 指出下列对象是否构成集合,如果是,指出该集合的元素。 (1)我国的直辖市; (2)省溧中高一(1)班全体学生;(3)较大的数 (4)young 中的字母; (5)大于100的数; (6)小于0的正数。 2.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设A 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 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 的元素,或者不是A 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无序性:一般不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但在表示数列之类的特殊集合时,通常按照习惯的由小到大的数轴顺序书写。 3.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属于”和“不属于”表示; (1)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 ,记作a ∈A (2)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 ,记作a ?A (“∈”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 ∈A 颠倒过来写) 4.有限集、无限集和空集的概念: 5.常用数集的记法:(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 ,2,1,0=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 *或N + {} ,3,2,1*=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 {} ,,, 210±±=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 {}整数与分数 =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数数轴上所有点所对应 的=R

集合概念与单独概念普遍概念

集合概念与单独概念、普遍概念 【作者】王心铭 【提要】集合概念与单独概念、集合概念与普遍概念之间分别表现为交叉关系要搞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首先应把握客观事物中类和分子、整体和部分、集合体和个体三种不同关系。在此基础上要把一个概念放在具体的环境中去考察才能准确判定它的类属。这样才不会在概念的使用上出现误用集合的逻辑错误。 【关键词】类、整体、集合体、集合概念 概念的逻辑分类,是根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不同特征给概念进行的划分。单独概念对应于普遍概念,划分根据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数量。反映某一特定对象的概念,是单独概念其外延独一无二;反映某一类对象的概念是普遍概念,其外延最少两个。集合概念对应于非集合概念,划分根据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一类事物的集合体。反映集合体的概念是集合概念,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因而,每一种划分的子项之间是互相排斥的。即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不相容的,集合概念和非集体概念之间也是不相容的。但是,由于它们是采用不同的根据从不同的方面对概念进行的两种划分,因此,两种划分所得的不同系列的子项之间并不互相排斥,其中集合概念与单独概念、集合概念与普遍概念之间分别表现为交叉关系。只有把握好这三种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一个具体概念进行正确的归类,才能做到使用准确。

一 弄清客观事物中类与分子、整体与部分、集合体与个体三种关系是区别三种概念的根据。 客观事物中的类是许多具有相同或相似属性事物的综合,从属于类的每个对象叫做分子,属于一个类的任何分子都具有这类事物的属性并能独立存在。比如综合大学是由一所所象山东大学、山西大学、西北大学等设有文科、理科方面各种专业的大学组合而成的类,综合大学所具有的多科系的高等学校这一属性作为分子的每个具体的大学必定具有,用造句法检验时,山东大学是综合大学这样的语句必定成立。综合大学与山东大学之间就是类与分子的关系。反映类的概念和反映分子的概念在外延上表现为属种关系。 整体是由部分组成,每个单独事物都可看作一个单个整体,整体依赖部分,部分不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存在,整体所具有属性部分并不具有。比如山西大学是由山西大学组织部、山西大学后勤处、山西大学哲学系等党务、业务、行政方面许多具体部门组成,任何一个部门不可脱离山西大学而独立存在。比如离开了山西大学,也就没有山西大学哲学系。同时,这些部门也都不具有山西大学所具有的高等学校这一属性。用造句法作检验时,山西大学哲学系是大学这一语句必定不能成立,山西大学与山西大学哲学系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反映整体的概念和反映部分的概念在外延上表现为全异关系。 集合体是由许多同类个体有机构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或叫群体),这个统一体形成后,有着自己的本质属性,组成集合体的个体,虽然可以

遥感原理与应用复习题(Final Version)

遥感原理与应用复习题 一、名词概念 1. 遥感 广义: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 狭义: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 传感器 传感器是遥感技术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收集和记录地物电磁辐射能量信息的装置,如光学摄影机、多光谱扫描仪等,是获取遥感信息的关键设备。 3. 遥感平台 遥感平台是转载传感器进行探测的运载工具,如飞机、卫星、飞船等。按其飞行高度不同可分为近地平台、航空平台和航天平台。 4. 地物反射波谱曲线 地物的反射率随入射波长变化的规律称为地物反射波谱,按地物反射率与波长之间的关系绘成的曲线称为地物反射波谱曲线(横坐标为波长值,纵坐标为反射率) 5. 地物发射波谱曲线 地物的发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称为地物的发射波谱。按地物发射率与波长之间的关系绘成的曲线称为地物发射波谱曲线。(横坐标为波长值,纵坐标为总发射) 6. 大气窗口 通常把通过大气而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射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7. 瑞利散射 当微粒的直径比辐射波长小许多时,也叫分子散射。 8. 遥感平台 遥感平台:遥感中搭载传感器的工具统称为遥感平台。 遥感平台按平台距地面的高度大体上可分为地面平台、航空平台和航天平台三类。 9. TM 即专题测图仪,是在MSS基础上改进发展而成的第二代多光谱光学-机械扫描仪,采用双向扫描。 10. 空间分辨率 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间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最小单元,是用来表征影像分辨地面目标细节能力的指标。通常用像元大小、像解率或视场角来表示。 11. 时间分辨率 时间分辨率指对同一地点进行遥感采样的时间间隔,即采样的时间频率,也称重访周期。 12. 波谱分辨率 波谱分辨率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也称光谱分辨率。间隔愈小,分辨率愈高。 13. 辐射分辨率 指传感器接收波谱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度差。 14. 传感器 传感器,也叫敏感器或探测器,是收集、探测并记录地物电磁波辐射信息的仪器。

概念

概念 1.ID(incidence density)发病密度是指人群中发生的新病例与该人群中所有观察对象的观察时间总和之比。 2.CI(cumulative incidence)累积发病率是指一定期间内在固定的人群中发生疾病的概率,即一定期间内在固定的人群中,从未患某种疾病变为患这种疾病的人所占的率当观察时间较短时CI=ID Δt 3.RR相对危险度是指暴露组的累积发病(死亡)率与非暴露组的累积发病(死亡)率之比,或暴露组的发病(死亡)密度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死亡)密度之比。前者叫危险比,后者叫率比。表示了暴露组发病或死亡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4.AR rate difference归因危险度用暴露组发病密度(死亡密度)与非暴露组发病密度(死亡密度)之差或暴露组累积发病率(累积死亡率)与非暴露组累积发病率(累积死亡率)之差表示。表示暴露于某因素者中完全由该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危险度,或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 5.AR%(etiologic fraction EF)指暴露人群中由于暴露于某因素导致的发病或死亡占暴露者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即在暴露病例中疾病真正归因于某暴露的比例。 暴露与疾病之间的显著性检验: H0:RR=1 H1:RR≠1 Χ2=[(ad-bc)2t]/[(a+b)(c+d)(a+c)(b+d)] 95%可信区间RR(1±Z/) 6.队列研究中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可用分层分析,logistic模型(累积发病率资料),cox 模型(发病密度资料)等。 7.Selection bias选择偏倚是由于选择观察对象的方法不当,使得被选入的研究对象或样本人群与其所代表的总体间或不同组的研究对象间某些特征具有系统的差别,因此导致研究的结果与真实的情况发生偏差。或者由于选入的研究对象与未选入的研究对象在某些特征上存在差异而引起的误差称为选择偏倚。 临床医学的研究对象是患者和相应的患病群体。 临床疾病病因研究中,根据论证强度可将研究方法分为三类:试验性研究、分析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 8.偏倚(bias)是指在临床研究过程中由于某种或某些原因使研究结果偏离真实情况的系统误差。 偏倚使研究偏离真实值,其大小和方向取决于偏倚的特点和严重程度。 选择偏倚的控制方法:随机分配、设立对照、严格诊断标准、提高应答率。 信息偏倚:在资料收集阶段,由于观察和测量方法有缺陷,使各比较组获得的信息产生系统误差即为信息偏倚。 信息偏倚的控制方法:采用盲法收集资料、收集客观指标的资料、广泛收集各种资料、保证研究人员的科学态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混杂偏倚: 临床疗效研究中常见的测量偏倚:安慰剂效应、霍桑效应、干扰、沾染、依从性。 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临床疗效研究中,常将试验药物与安慰剂效果进行对照比较,当对照组给安慰剂后,患者可能出现与试验组相似的反应,有时甚至出现某些副作用,主要是病人心理作用所致。 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在研究中,研究者对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对象较对照者更为关照;而被关照的患者对研究人员又极可能报以过分的热情,更多地向医生报告好的结果。

集合的基本概念及其表示

学校乐从中学年级高二学科数学导学案 主备审核授课人授课时间班级姓名小组课题:集合的概念和基本关系 课型:复习课时:1 【学习目标】 理解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表示方法,深刻理解子集、真子集、空集的概念,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知识要点: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的定义:。 (2)、集合的三性:、、。 (3)、元素a属于集合A,记作 元素a不属于集合A,记作 常见数集:。 集合的表示方法:、、。 2、集合的基本关系 (1)、子集:。 (2)、集合相等:。 (3)、真子集:。 (4)、空集:。 二、例题讲解 例1(1)写出数集N,Z,Q,R,C之间的包含关系,并用Venn图表示(2)判断对错:①Φ?A ②Φ A ③A A?④A A 例2选择恰当的符号填空: ①、Φ___{0}, ②、0 Φ, ③、0 {(0,1)}, ④、(1,2){1,2,3}, ⑤、{1,2} {1,2,3} 例3对于集合A、B,“不成立”的含义是( ) (A)B是A的子集 (B)A中的元素都不是B中的元素 (C)A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B (D)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例4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2,4,6,8}与{4,8,2,6}是同一集合。 ② {x|x > 3 ,x∈R} 与{t|t > 3 ,t∈R}表示同一集合。 ③{y|y= x2,x∈R}与{(x,y)|y=x2,x∈R}表示的是同一集合。 ④{x|x2-2x-1=0}与{x2-2x-1=0}表示同一集合。 ⑤ {x|x=2k-1,k∈Z }与{x|x=2k+1,k∈Z } 表示同一集合。 例5.已知集合A={x∈N| 12 6x - ∈N },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教师“复备”栏或 学生笔记栏)

集合的概念及其运算

第一节 集合 一.考试要求: 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二.基本概念和性质 1.集合的基本概念: 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做集合的_______,集合中的元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性。 2.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各有优点,用什么方法来 表示集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集合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分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它们用符号___或____表示。 4.集合间的关系及运算 子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A 为B 的子集,记作为_____; 真子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A 为B 的真子集,记为_____; 空集:____________________,记为_____ 补集:如果已知全集U ,集合A U ?,则U C A =_________________; 交集:A B =___________________;并集:A B =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集合中常用运算性质 若,A B B A ??则______,若,A B B C ??则_______, ___A ?, 若,A ≠?则___A ?,___,__,__,__A A A A A A =?==?= __U A C A = __,()__,()__U U U A C A C A B C A B === ____A B A B A B ??=?= 6.熟练掌握描述法表示集合的方法,理解下列五个常见集合: {}{}{}{}{}(1)|()0,:______________(2)|()0,: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 f x x R x f x x R x y f x y y f x x M x y y f x x M =∈>∈==∈=∈ 7.特别注意: (1)空集和全集是集合中的特殊集合,应引起重视,特别是空集,避免误解或漏解。 (2)为了直观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常用韦恩图来解决问题,另外要充分利用数轴和平面 直角坐标系来反映集合及其关系。 (3)解决有关集合问题,关键在于集合语言的转化。 三、例题选讲

概念、含义、定义和涵义的区别复习进程

概念、含义、定义和涵义的区别

概念、含义、定义和涵义的区别 概念、定义、含义和涵义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啊? 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很不在意,但是貌似他们之间又有着很大的区别。 含义是指:(词句等)所包含的具体意义。 含义和涵义的意思具体相同,无异议。 概念的含义比定义广 一、概念----理性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概括反映。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同类事物的许多属性中,概括出其所特有的属性,形成用词或词组表达的概念。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因而能反映同类事物的本质。 二、定义----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确切表述。最有代表性的定义是“属+种差”定义,即把某一概念包含在它的属概念中,并揭示它与同一个属概念下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如“人”在“动物”这一属概念下,人和其他动物的差别是“能制造生产工具”,从而得出“人是能制造生产工具的动物”这一定义。 三、含义----(字、词、话语等)里边所包含的意义。 (在以上这些词语解释中所含有的门派学说里生硬甚至错误的归纳性术语个人是予以否定的)由此可见,“概念”与“定义”的区别是:

1、“概念”抽象普遍,“定义”具体确切。 2、“定义可包含概念”或“定义是概念的细化和引申/延伸。 5 整数集为什么用Z 自然数集为什么用N 实数集为什么用R 复数集为什么用C 有理数集为什么用Q 谢谢了~~ 1.用Q表示有理数集: 由于两个数相比的结果(商)叫做有理数,商英文是quotient,所以就用Q了 2.用Z表示整数集: 这个涉及到一个德国女数学家对环理论的贡献,她叫诺特。 1920年,她已引入“左模”,“右模”的概念。1921年写出的<<整环的理想理论>>是交换代数发展的里程碑。其中,诺特在引入整数环概念的时候(整数集本身也是一个数环)。 她是德国人,德语中的整数叫做Zahlen,于是当时她将整数环记作Z,从那时候起整数集就用Z表示了。 3.用N表示自然数集: 自然数:Natural number 所以就用N了 4.用R表示实数集: 实数:Real number 所以就用R了 5.用C表示复数集: 复数:Complex number 所以就用C了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授课主题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教学目的1、初步理解集合的含义,了解集合元素的性质。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3.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4.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集合的元素的性质。 教学内容 "1名数学家=10个师"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曾经宣称:一名优秀的数学家的作用超过10个师的兵力。你可知这句话的由来吗? 1943年以前,在大西洋上英美运输船队常常受到德国潜艇的袭击,当时,英美两国限于实力,无力增派更多的护航舰,一时间,德军的"潜艇战"搞得盟军焦头烂额。 为此,有位美国海军将领专门去请教了几位数学家,数学家们运用概率论分析后发现,舰队与敌潜艇相遇是一个随机事件,按数学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它有一定的规律。一定数量的船(如100艘)编队规模越小,编次就越多(如每次20艘,就要有5个编次);编次越多,与敌人相遇的概率就越大。比如5位同学放学都回自己家里,老师要找一位同学的话,随便去哪家都行,但若这5位同学都在其中某一家的话,老师要找几家才能找到,一次找到的可能性只有20%。 美国海军接受了数学家的建议,命令船队在指定海域集合,再集体通过危险海域,然后各自驶向预定港口。结果奇迹出现了:盟军舰队遭袭被击沉的概率由原来的25%降低为1%,大大减少了损失,保证了物资的及时供应。 开课典礼

1.【2013年全国新课标1】已知集合}02|{2 >-=x x x A ,}55|{<<-=x x B ,则( ) A.?=B A B.R =B A C.A B ? D.B A ? 2.【2013年安徽】已知{}{}|10,2,1,0,1A x x B =+>=--,则()R C A B ?=( ) A.{}2,1-- B.{}2- C.{}1,0,1- D.{}0,1 3.【2013年福建】若集合}4,3,1{},3,2,1{==B A ,则B A 的子集个数为( ) A .2 B .3 C .4 D .16 4.【2013年陕西】设全集为R , 函数2()1f x x =-的定义域为M , 则C M R 为( ) A. [-1,1] B. (-1,1) C. ,1][1,)(∞-?+∞- D. ,1)(1,)(∞-?+∞- 知识结构 集合 定义、性质、运用 交集、并集 集合的定义及其表示 子集、全集、补集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集合的分类 集合的表示法 定义、性质、运用 课前检测

遥感的基本概念

一、遥感的基本概念 广义的含义:泛指各种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根据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辐射特性,以获取物体信息的一种技术。 狭义遥感:通过遥感器这类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远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条件下探测目标地物,获取其反射、辐射或散射的电磁波信息,对其进行处理、分析与应用的一门科学和技术。 二、遥感技术系统 遥感技术系统包括:遥感信息源(目标物);信息的获取;信息的接收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应用五大部分。 遥感信息源(目标物)-----任何目标都具有发射、反射和吸收电磁波的性质,都是遥感的信息源。目标物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它是遥感探测的依据。 信息的获取-----主要由传感器来完成。接收、记录目标物电磁波特征的仪器,称为传感器。如扫描仪、雷达、报机、摄像机、辐射计等。 信息的接收、记录-----传感器接收到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记录在数字磁介质或胶片上。胶片是由人或回收舱送到地面回收,而数字磁介质上记录的信息则可通过卫星上的微波天线传输给地面的卫星接收站。 信息的处理——硬件系统(计算机、显示设备、大容量存储设备、图像的输入输出设备)和软件系统(数据输入模块、几何校正模块、图像变换、图像融合、分类、分析、输出等模块) 信息的应用----遥感获取信息的目的是应用。这项工作由各专业人员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而进行。在应用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信息处理和分析,如不同遥感信息的融合及遥感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等。 三、遥感的分类 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 主动遥感由探测器主动发射一定电磁波能量并接收目标的后向散射信号; 被动遥感的传感器不向目标发射电磁波,仅被动接收目标物的自身发射和对自然辐射的反射能量。 按遥感平台分: 地面遥感:传感器设置在地面平台上,如车载、船载、手提、固定或活动的高架平台上等。航空遥感:传感器设置于航空器上,主要是飞机、气球等; 航天遥感:传感器设置于环绕地球的航天器上,如人造地球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火箭等;航宇遥感:传感器设置于星际飞机上,指对地月系统外的目标的探测。 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分: 紫外遥感:探测波段在0.05-0.38um之间; 可见光遥感:探测波段在0.38-0.76um之间;摄影机、扫描仪、摄像仪等。 红外遥感:探测波段在0.76-1000um之间;摄影机、扫描仪等。 微波遥感:探测波段1mm-1m之间;扫描仪、微波辐射计、雷达、高度计等。 多波段遥感:把目标物辐射来的电磁辐射分割成若干个窄的光谱带,然后同步探测,同时得到一个目标物不波段的多幅图像。多光谱摄影机、多光谱扫描仪和反束光导管摄像仪等。四、遥感特点 大面积同步观测 多波段性:超越了人眼所能感受到的可见光的限制,延伸了人的感官 综合性:遥感探测所获取的是同一时段、覆盖大范围地区的遥感数据,这些数据综合地展现了地球上许多自然与人文现象,宏观地反映了地球上各种事物的形态与分布,真实地体现了

概念界定

概念界定,把道理讲得明明白白 分享到:0 会员:fqezzqs等级:隐士点击:3962014-10-29 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换做议论文来讲,名就是概念。概念界定不清晰,概念阐释不准确,是议论文说理模糊不清的重要原因。 在议论文展开说理时,要对材料所涉重要概念有一个初步的界定,揭示其内涵特征,限定其外延使其和材料所涉范围一致。在论证过程中要保持概念的稳定性,避免中途易辙,改换说法。 案例一:2009广东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题目,自定写法,不少于800字。 作品1:《爱,是一种常识》 爱,无处不在,它会繁衍,有时会在血红的心脏上,如病毒一般快速滋生。每一个人都认为爱是困难的,伟大的,甚至是难以攀登的。但我告诉你,爱只是一种常识。(为什么?) 爱是一种常识,那里需要爱,那里就有爱。…… 因为爱是一种常识,所在连平凡的乞丐也能知道为灾区人民献一点爱。…… 爱是一种常识,所以爱是人的本性。…… 爱只是一种常识,不要认为付出爱很难,也不要认为自己的爱何其伟大,因为人人都有这一本性的常识。 得分:15+15+3-1=32 作品2:《我所认为的常识》 常识是什么?常识是大家都知道切开苹果后久置而变黄,是大家都明白燕子低飞将要下雨,也是人所共知的尊老爱幼。而我对常识有不一样的看法。(很期待下文怎么写) 常识是不畏强权下力护祖国尊严的行为。…… 常识是面对死神时尽职尽责的行为。…… 常识是不因失败而气馁的行为。…… 常识在我们生活中,它与我们为伴,然而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我们不能光知道有这常识却从未实行过,而作为学生的我们,常识又可以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常识是努力学习可以争取优异成绩,是刻苦奋斗报效祖国,是笑迎高考,迈向成功! 得分:13+13+0=26 从概念界定的角度反思 对文章中要出现的核心概念一定要有概念界定的意识,很大程度上,偏题文章是缺乏概念界定意识造成的。 学术著作经常要花相当的篇幅阐释概念。词典义在考场上无法做到,学生也不够“专业”,但可根据概念的基本特点做一些基础的阐释,寻找到合理的论证起点。 把握“常识”一词的外延 凡是已经被大众普通了解的知识,已经被社会共识了的常理、常情、常规、常言,均可归入“常识”范围。如:晚霞西落,旭日东升——自然界的常理;尊老爱幼——伦理上的常理;上公交车,应该先下后上——社会生活中的常理; 把握“常识”一词的内涵

高一数学第一章集合概念

课 题:1.1集合 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2)使学生初 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简介数集的发展;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 数学家);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5.教材中例子。 二、讲解新课: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2)有那些符号?是如何表示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由一些数、一些点、一些图形、一些整式、一些物体、一些人组成的,我们说, 每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或者说,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 合,也简称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定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简称集)。 (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常用数集及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 ,2,1,0=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合记作N *或N +,如{} ,3,2,1*=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 {} ,,, 210±±=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 {} 整数与分数=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 数数轴上所有点所对应的 =R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 *或N + 。Q 、Z 、R 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 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 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

《遥感原理与方法》习题库

第一章遥感概述 1、阐述遥感的基本概念。 2、 遥感探测系统包括哪几个部分? 3、与传统对地观测手段比较,遥感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4、遥感有哪几种分类?分类依据是什么? 5、 试述当前遥感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第二章 遥感的物理基础 1、大气对通过其中传播的电磁波的散射有哪几类?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2、 什么是大气窗口?常用于遥感的大气窗口有哪些? 3、 综合论述太阳辐射传播到地球表面又返回到遥感传感器这一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现象。 4、请绘出小麦、湿地、沙漠、雪的典型光谱曲线图,并分别对这些光谱反射率曲线的特征及其成因作出说明。 5、 遥感某火电厂冷却水的热污染(温度梯度为90-50度),试问在哪个波段、选用何种传感器,在每天什么时刻及天气状况下,遥感最为有利,为什么(b=2.898×10-3m.K,计算精确到0.1um)。 6、 熟悉颜色的三个属性。明度、色调、饱和度,选取自然界的某些颜色例如:树叶、鲜花、土地等,比较它们三种属性区别。 7、 光的合成怎样推算新颜色?用色度图说明。 8、加色法和减色法在原理上有什么不同?举例说明什么时候用加色法,什么时候用减色法? 9、 利用标准假彩色影像并结合地物光谱特征,说明为什么在影像中植被呈现红色,湖泊、水库呈蓝偏黑色,重盐碱地呈偏白色。 第三章

遥感图象获取原理 1、主要遥感平台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2、摄影成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其图像有何特征? 3、 扫描成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扫描图像与摄影图像有何区别? 4、如何评价遥感图像的质量? 第四章 航空遥感与航空像片 1、按摄影机主光轴与铅垂线的关系,航空摄影可公为哪几类? 2、 影响航空像片比例尺的因素有哪些?怎样测定像片的比例尺? 3、比较航空摄影像片与地形图的投影性质有什么差别? 4、 什么是像点位移?引起像点位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五章航天遥感与卫星图像 1、 试从技术特性和应用两方面,对航天(卫星)遥感与航空遥感作一比较。 2、航天遥感平台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3、 地球资源卫星主要有哪些?常用的产品有哪几类? 4、简述卫星图像的主要特征。 第六章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1、数字图像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2、 什么叫辐射误差,其主要来源有哪些? 3、什么叫大气校正?试说明回归分析和直方图校正的原理。 4、 几何校正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像元灰度重采样?有几种方法?各有何优劣?几何校正时对GCP有何要求? 5、

概念的形成

实验十三概念的形成 (一)实验目的 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特征或联系的思维形式。概念的形成过程即概念的学习过程,就是个体掌握一类事物本质属性的过程。实验室中研究概念的形成常使用人工概念。人工概念是研究者用实验方法形成的概念。一般来说,被试是通过尝试、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概括规律的循环来达到概念形成的。本实验应用叶克斯选择器可制造人工概念,这种人工概念是关于空间位置关系的概念。 1.学习研究个体掌握人工概念的方法,探讨个人掌握人工概念的策略。 2.比较简单和复杂的人工概念形成的速度。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 叶克斯选择器(见图13);简单和复杂的空间位置关系。\ 图13:叶克斯选择器 (三)实验程序 1.主试事先确定要被试形成的空间位置关系(人工概念),即哪一个电键与声音相连。在确定的方案中,一半是比较简单的空间位置关系,一半是比较复杂的空间位置关系。 2.被试坐在仪器的百叶窗一面,主试在另一面操作。按照事先选定的方案,呈现几个亮度的电键,并告诉被试有一个电键与声音相连,要求被试找出这一电键,并记住声音与什么位置的电键相连。待被试尝试并找到有声音电键后,再推出几个同一方案的活动电键,对被试的做法要求一样。直到被试连续3遍第一下就按对了电键并能口头报告声音键的空间位置关系为止。 3.实验过程中,主试说“开始”并开始计时,被试则开始找出带声音的电键。当被试按键发出声响时,停止计时。主试记录每次被试找到声音键所用的时间以及被试的口头报告。 4.选择或设计新的空间位置关系,换其他被试,重复以上实验过程。 (四)实验结果及处理 记录被试形成空间位置关系的每遍所用时间、按错次数以及达到形成空间位置关系所需要的遍数(连续三遍按对的遍数不算在内)。 (五)问题与讨论 1.概念形成过程中个体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2.比较简单和复杂空间位置关系概念形成的过程有何不同?

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教学设计

1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教材分析 集合概念的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它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如数理逻辑、近世代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概率统计、拓扑等,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在小学和初中数学中,学生已经接触过集合,对于诸如数集(整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点集(直线、圆)等,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节内容是初中有关内容的深化和延伸.首先通过实例引出集合与集合元素的概念,然后通过实例加深对集合与集合元素的理解,最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本节的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难点是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2.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理解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3.掌握集合的表示法,通过把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集合语言),培养学生的理解、化归、表达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任务分析 这节内容学生已在小学、初中有了一定的了解,这里主要根据实例引出概念.介绍集合的概念采用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法,学生容易接受.在引出概念时,从实例入手,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便于学生理解,紧接着再通过实例理解概念.集合的表示方法也是通过实例加以说明,化难为易,便于学生掌握. 教学设计 一、问题情境 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集合? 2.在初中,我们用集合描述过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

在初中代数里学习数的分类时,学过“正数的集合”,“负数的集合”;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时,说它的所有解为不等式的解集. 在初中几何里学习圆时,说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几何图形都可以看成点的集合. 3.“集合”一词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些词语的意义相近? 学生讨论得出: “全体”、“一类”、“一群”、“所有”、“整体”,…… 4.请写出“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 0,1,2,3,4,5,6,7,8,9.这些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5.什么是集合? 二、建立模型 1.集合的概念(先具体举例,然后进行描述性定义) (1)某种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简称集. (2)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a是集合A中的元素,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 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 A. 例:设B={1,2,3},则1∈B,4B. 2.集合中的元素具备的性质 (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即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元素也就确定了.如上例,给出集合B,4不是集合的元素是可以确定的.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重复的. 例:若集合A={a,b},则a与b是不同的两个元素.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