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绿色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绿色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绿色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2011年第2期(总第482期)Feb.,2011工商管理·旅游管理

Vol.33

No.02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绿色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内容提要:绿色旅游奉行的是可持续发展之路,可以促使旅游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实现旅游者

与旅游地居民之间的良好沟通。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绿色旅游发展模式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实践,是将现有的整体上比较粗放的旅游发展方式,逐渐转移到低碳、环保的发展道路上来。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本文建立一个多主体博弈模型,通过模型描述政府、市场、社会三方主体的行为激励以及求解最佳行为均衡策略,从而揭示出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绿色旅游发展模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各经济主体采取有效措施和行为激励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旅游;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C931.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766(2011)02—0102—07

收稿日期:2010-12-1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二五时期中国旅游市场预测及其评价研究”(10CGL038)。

作者简介:(1975-),男,安徽合肥人。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旅游管理方向),研究领域是旅游管理理论与方法。E-

mail :xiada2000@126.com 。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和领域,被称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当前,低碳经济内涵延

展到旅游产业,

丰富了绿色旅游概念。随着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

旅游人口数量的剧增、旅游开发层次和规模的无限上升和扩大,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

旅游产业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旅游经济效应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基于此,绿色旅游发展模式的理念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悄然兴起。

一、概念界定1、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产品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高新技术使用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努力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减排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应用高新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

进步。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追求

绿色GDP 增长、降低环境污染。因而,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保障,也是全面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

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绿色旅游

绿色旅游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绿色旅游是指有利于环境或环保的各类旅游产品及

服务;狭义的绿色旅游即乡村旅游,

即发生在农村、山区和渔村的旅游活动。本文所论述的绿色旅游

指的是广义绿色旅游。绿色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不仅是一种低碳旅游,还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对旅游者来说,不仅是享乐和学习体验,也是爱护环

境的体验。不是单纯地利用自然环境,

而是依靠自然和旅游的并行关系在对自然带有敬畏感和环保

意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旅游,它增加了旅游者与自然亲近的机会,深化了人们对生活的新理解。绿色旅游奉行的是可持续发展之路,随着旅游的发展,旅

2

01

2011年第2期(总第482期)

工商管理·旅游管理

游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当地人民收入增加,自然与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旅游者与旅游地人民之间的沟通得以实现。为此,

21世纪的旅游产业必将实行更严格的环境管理标准。同时,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旅游者也会自觉地寻求

“绿色度假”和对环境友好的旅游服务,这也为绿色旅游的发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3、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绿色旅游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绿色旅游,可以理解为在节

能减排背景下的,

与可持续开发旅游、生态旅游类似的概念,即指在为社会提供舒适、安全、有利于人

体健康的产品的同时,以一种对社会、对环境负责的态度,合理利用旅游资源,有效减少旅游活动中的碳排量,进而保护生态环境。绿色旅游中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了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思想。因此,绿色旅游要求包括旅游者、饭店、景区(点)、旅行社和导游在内的旅游活动主体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绿色旅游是以认识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为前提的,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它需要经营者和旅游者共同提高环保意识。也就是在旅游活动中,参与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经营者、旅游消费者及其他相关人员)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经济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和游客所接受,这种概念彰显环保意识,显现时尚旅游概念,并将成为未来主流的旅游方式。基于此,本文提出绿色旅游发展模式。如图1所示

图1绿色旅游发展模式

二、文献综述

绿色旅游概念来源于西方国家,已经成为一种高尚、文明、安全、低碳的标志,绿色旅游越来越受

到人们的推崇。1、国际方面

国际学者对绿色经济和绿色旅游的生产循环

及概念界定展开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David A.King &William P.Stewart (1996)经过长期研究,认为旅

游景区的残留废物主要来自飞机、汽车和其他交通工具较高碳排放量的尾气。如果对旅游者的活动管理不当,就会对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例如导致土壤冲蚀、土壤紧缩和植被破坏;Geoff McBoyle (1996)认为,绿色旅游应遵循几项规则:应建立在

与当地人生活的基础上,

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环境原则之上并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必须能给予贫

穷者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工具,必须适应当地的承受力并可在美学及生态学意义上进行度量;Clem Tisdell &Clevo Wilson (2002)对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曼里伯公园保护区(生态旅游中一个重要的海龟群栖海岸)的研究表明,到达曼里伯的游客获得了相当数量的环保知识。研究揭示了游客学习的重要性和与动物互动的重要性;Robert R.Hearne &C.Alejandro Santos (2005)对玛雅生态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补偿进行调研,认为虽然国外游客愿意支付更多的费用,但是,大多数本地游客也愿意为生态旅游支付一定数额的费用。支付意愿的趋向性并不决定于游客的国籍。相反,战略性趋向更加明显,富有的人愿意为旅游活动支付更多的费用,资深的旅游人士更愿意支持新的税收;Hall.C.M (2006),Tasos Hovardas &Kostas Poirazidis (2006)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如果政府强制实施很高的环境标准,导致景区经营者的经营改造丧失成本效益时,经营者就会根据上面的政策想出各种对策对付政府。这种问题在推进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出现非常多;Christian Groth &Poul Schou (2007)提出了环境和资源内生的企业生产函数,他们把环境因素与全要素生产率联系,将其内生化到生产函数中。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全要素生产率随着资源破坏和过度的利用而线性递减。该研

究为本文的绿色旅游发展模式中的经济利益主体博弈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2、国内方面

由于国内的旅游研究起步较晚,因而绿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的提法也晚于西方学者的研究。施惟仑、张维瑛(2000)认为,绿色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高级形态,全面超越了传统旅游,并丰富、深化和完善

3

01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2011年第2期(总第482期)

了生态旅游,使其上升到高级形态。因而,绿色旅游不可避免地成为现代旅游发展的一种最佳定位模式;黎洁(2002)概述了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法和加拿大国家公园使用者收费情况,并探讨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实现的若干方式;李伟、黄远水(2003)认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充分协调旅游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在充分考虑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做到合理循环可持续地利用资源,从而保护同样是有限资源的旅游资源;廖晓义(2004)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绿色旅游更多的是一种环保概念或可持续发展概念,包含了生态保护、环境教育、社区建设和旅游服务四位一体的内容;杨建华(2009)从绿色饭店的视角出发,认为建设绿色旅游饭店有赖于相互协调、统筹配套的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制度保障;王丽、梁保尔(2010)认为,绿色旅游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与此相关联的很多不同主体,即利益相关者的协调、合作来完成。绿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是旅游企业、旅游者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政府)之间理性选择和不断博弈的过程。强调旅游者、旅游企业、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四者利益的统一,博弈论是分析绿色旅游的一种有效工具。

3、研究评价

国外学者对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展开了大量的定性和定量研究,但是,由于我国开展绿色旅游的实践的时间落后于国外,因此,我国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与国外比较也有一些差距。国外现在关于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方面和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对于景区内动植物的影响等细微问题的分析上,而我国目前还处在绿色旅游的开发研究阶段,关于绿色旅游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政策管理方面,而对绿色旅游的发展模式方面鲜有涉及。本文基于低碳经济的视角,借鉴国内外的研究经验,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试图构建科学的绿色旅游发展模式。

三、模式基础

考虑到在绿色旅游发展模式的实践中,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的行为策略可构建一个多主体博弈模型,通过模型描述三方主体的行为激励以及求解最佳行为均衡策略,从而揭示出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绿色旅游发展模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各经济主体采取有效措施和行为激励之间的相互作用。

首先把市场上的旅游产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绿色旅游产品(ω1);另一类是传统高碳排量旅游产品(ω2)。绿色旅游产品和传统高碳排量旅游产品的生产成本分别为c1和c2,产生的效用分别为u1和u2,政府的环境治理成本分别为g1和g2,政府的效用为u g,政府的政策效应(征税或补贴)的乘数为t,则有u

1

-c

1

-g

1

>u

2

-c

2

-g

2

,u

1

>u

2

,c

1

>c

2

,g

1

g

2

,同时,假设u

1

-c

1

-g

1

>0。假设政府对旅游企业的生产类型(绿色旅游产品或传统高碳排量旅游产品)是信息完备的,消费者对旅游企业生产产品的类型信息不充分,对ω1类旅游产品的识别概率为p。政府将对ω2类旅游企业征收惩罚性税费(r)或者对ω1增加财政补贴。假设ω2类旅游企业生产传统高碳排量旅游产品的比例为R,则被消费者识别为绿色旅游产品的概率为

p

p+(1-p)R

;传统高碳排量旅游产品的概率为:

(1-p)R

p+(1-p)R

旅游产品的售价为:

pu

1

+(1-p)Ru

2

p+(1-p)R

=c

2

-r(1)传统旅游高碳排量产品被生产出来的概率为:

(1-p)R=

pu

1

-p(c

2

-r)

c

2

-r-u

2

=

p(u

1

-u

2

c

2

-r-u

2

-p(2)政府的效用可以表示为:

u

g

=-t pg

1

-p(g

2

+r)+

p(u

1

-u

2

c

2

-r-u

2

(g

2

+r

[])+

p(c

2

-r-c

1

)(3)(3)式两边对r求导,可得:

du

g

dr

=p(t-1)-

pt(u

1

-u

2

)(c

2

+g

2

-u

2

(c

2

-r-u

2

)2

(4)令其一阶导数为0,可得:

r=c

2

t(u

1

-u

2

)(c

2

-u

2

+g

2

t

槡-1-u2(5)同时,考虑到r1>c2-u1,可以得出最优的r*,即

r*=max c

2

-u

1

,c

2

t(u

1

-u

2

)(c

2

-u

2

+g

2

t

槡-1-u ()2

(6)

401

2011年第2期(总第482期)

工商管理·旅游管理

在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博弈过程中,由于旅游消费者对绿色旅游产品和传统高碳排量旅游产品存在着逆向选择,因此,在推行低碳经济运行的过程中,

政府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经济政策,引导旅游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加大对该类企业的支持力度。首先,通过实行优惠税费、开辟绿色通道等政策的实施,鼓励旅游企业发展低碳经济,保障该类企业的应得利益;同时,采取适当的处罚性手段,限制传统的高碳排量旅游产品的生产;其次,应加强对绿色旅游产品监督管理,鼓励技术创新,增强低碳经济转型的动力,并建立和健全旅游产品环境标志制度,对符合环保标准的绿色产品使用统一的绿色标志,方便消费者识别;最后,培养旅游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提高消费者对绿色旅游产品的购买能力和识别能力。

四、模式构建

根据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可以对我

国的绿色旅游发展模式进行重新设计,

这种模式不同于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也不同于政府高度掌控的环境

治理模式,而是基于低碳视角的,政府、市场、社会(参与绿色旅游活动的微观经济主体,如企业、旅游消费者等)三位一体的绿色旅游发展模式。如图2所示

图2中国绿色旅游发展模式

1、政府:依托运行管理,强化绿色旅游措施政府在绿色旅游发展模式中主要承担着指导、引导和监督的责任。政府要制定绿色旅游的发展战略规划和产业发展政策,指导构造能够产生规模经济的循环产业链,减少单位产出的碳排放量,降低绿色旅游产业成本,提高绿色旅游赢利能力是推广绿色旅游产业的关键。政府要引导旅游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为和旅游企业的绿色生产行为,培养一批绿色旅游消费者和绿色生产者。选择按照绿色理念经营企业的产品,旅游中注意不损害生态环境。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态完整性与遗产的真实性,用自己的行动促进环境的保护与社区发展。政府要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监督绿色旅游活

动的经济主体,

制定该经济主体的行为规范和奖惩措施,鼓励在绿色旅游活动中遵守“游戏规则”的组

织和个人,并限制未按照低碳经济模式活动的利益主体。如图3所示

图3政府在绿色旅游发展模式中的作用

(1)制定绿色旅游管理政策。要制定合理的绿

色旅游价格政策,

以保障低碳经济下的绿色旅游主体的经济利益,并且有利于保护稀缺资源。对绿色

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实行优惠价格,引导旅游企业大力生产绿色旅游产品和服务,引导旅游者消费绿色旅游产品和服务。同时,要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对旅游活动中浪费性消费和污染环境

的消费课以重税,

而对绿色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在税收方面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降低成本,

以利于绿色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消费。此外,还

需要制定和利用合理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绿色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开发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并优先

给予优惠贷款,

而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旅游开发项目,则提高银行贷款的门槛等。最后,制定相关的

产业政策、资源综合利用政策等也是很有必要的,这些政策可以促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绿色消费。在现实中,上述经济政策往往需要综合使用,形成合力,进而有效地抑制旅游产业的粗放式开发和消费,鼓励低碳经济下绿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消费。(2)培育相关利益主体的绿色旅游价值观。实践表明,在参与绿色旅游活动的过程中,针对旅游企业、旅游者等相关利益主体所出现种种“非绿色”行为,其主要原因除了利益因素外,还表现在对绿色旅游的错误理解。因此,绿色旅游发展战略的实施应该以价值观的普及为先导。绿色旅游活动中

5

01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2011年第2期(总第482期)

的各相关利益主体要明确绿色旅游的真正内涵和

价值理念,

培养低碳经济意识。培育旅游者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旅游价值观,使之愿意从动机上和行为上真正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

贡献。培育旅游企业形成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专业能力、

又真正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观,真正普及绿色旅游价值观。

(3)完善绿色旅游管理机制。绿色旅游发展模

式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许多利益相关主体,包括地方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

旅游产业的相关行业、旅游目的地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等,

完善的绿色旅游管理机制可以使旅游发展既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

又能满足游客的绿色需求,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以便更好地为构建节约型社会服务。因此,应设立完善的管理机构和人员来监控绿色旅游发展中的

每个环节和过程,

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和高素质的人员配备,制定绿色旅游管理计划,协调利益相关

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和责任分担等关系。

2、市场:依托科技优势,突破绿色旅游瓶颈在旅游市场体系创建低碳排放模式,发挥市场作用,

促进我国绿色旅游发展。在旅游市场中,餐饮住宿的能源和水资源消耗比较大,所以,推进绿色智能饭店建设已成为国际住宿业和餐饮业的新

型经营方式。业内专家表示,

国务院通过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就是在减排的大背景下,国家为配合低碳经济市场的发展而进行产业结构

调整的一个信号。在旅游市场上,绿色饭店建设将掀起新一轮绿色旅游的智能浪潮,饭店将在建筑布局、电器使用、水资源循环利用、温度控制、湿度保持和垃圾处理等方面采用很多低碳智能新技术,提高节能减排水平。如图4所示

图4饭店业低碳智能新技术

目前,我国酒店业能源消耗费用平均占酒店收入的15%左右,其中空调消耗的能源占总能源的一半以上。如果采用中央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系统,可节约空调总能耗的20 40%。在饭店规划设计上,突出绿色低碳理念,采用太阳能、生物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和绿色环保材料、节能新技术;在施工装修过程中,要抓好施工节能管理,节约原材料,科学合理编排施工流程,避免浪费和重复建设;已建成的旅游星级饭店,要开展“三节两减一替换”(三节即“节水、节电、节气”,两减即“减少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一替换即“替换利于健康、利于环境

的绿色替代品”)工作,把绿色理念融入饭店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制定节能减排指标,创建绿色旅游

饭店。

除了饭店(住宿餐饮)以外,旅游市场节能减排重点还有旅游交通(特别是空中飞行)、相关旅游活动及相关设备制造等耗能环节上。其中空中飞行占总排放量的3%,预计到2050年会达到7%,其他旅游交通和相关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总排

放量的1 3%。因此,

要在以上重点旅游市场实施智能控制、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重点工程。

由此可见,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转型的动力,技术进步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绿色旅游发展模式中的低碳经济领域,技术水平将是决定竞争地位的关键要素。当前,我国在低碳技术领域已经形成一定基础,低碳技术正处于快速成长期,绿色旅游发展模式有必要牢牢把握当前低碳技术发展的方向,通过强化公共研发机构和试验平台建设,引进设立开放式的饭店和旅游景区(点)新能源研究机构和景区污染处理设备,进一步完善鼓励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等举

措,

加强低碳关键技术研发和攻关,推动低碳技术和研发成果的转化与市场化应用,突破绿色旅游瓶颈。

3、社会:依托社会舆论,倡导绿色旅游方式通过“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双重作用,引导旅游企业生产方式的低碳化及游客旅游方式的低碳化,完成旅游产业节能技术的升级、减排能力的提升,形成低碳技术开发的大环境,并积极开发低碳旅游产品,进行绿色旅游消费引导、绿色

旅游理念教育和绿色旅游活动宣传等。如图5所示:

6

01

2011年第2期(总第482期)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图5绿色旅游的社会舆论

(1)绿色旅游消费引导。如何采取有效的绿色旅游消费引导模式,引导旅游者进行绿色旅游消费,需要依托社会舆论,政府、媒体以及相关企业的多方面努力。根据旅游地自然生态条件和民风民俗特点,因地制宜进行旅游开发规划,并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设计旅游线路和供给旅游产品。此外,还应注重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特点,突出特色服务,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绿色旅游产品及其相关服务的产业链。对于游客过多的旅游景区(点),要科学确定游客容量,实行淡旺季区别价格,引导游客均匀出游,从而避免对景区(点)的过度使用,保护生态旅游环境。社会媒体应当加强正确的导向作用,确保形成正确的绿色旅游消费倾向。

(2)绿色旅游理念教育。绿色旅游理念要求人们追求一种回归自然、自我参与式的旅游活动,希望在享受身心健康的同时,渴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体验“天人合一”的高雅享受,尽一份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爱心。如图6所示。良好的环境是旅游产业建立和发展的前提,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产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绿色旅游理念是在富有环保意识的价值观萌发后逐渐形成的,随着生活方式在生活实践中发生变化,自然而然地转化成一种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行为。具有绿色旅游理念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就是不伤害自然环境、不给自然环境增加任何负荷的生活实践。因而,加强绿色旅游理念教育,可以树立绿色旅游理念,进而自觉地倡导绿色旅游方式

图6绿色旅游理念

(3)绿色旅游活动宣传。发展低碳型消费是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一条重要途径。绿色旅游要实现低碳转型,人的理念和行为必须转变,要通过绿色旅游活动宣传,引导人们形成低碳的旅游模式和绿色旅游消费方式。依托社会舆论力量,旅游参与者应强化环境伦理意识,自觉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尊重当地文化生态环境。绿色旅游活动宣传的主要内容包括强调大自然的整体和谐性,强调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多样性,要求人类承认自然的权利和价值。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应当大力宣传和推广低碳旅游消费模式和低碳生活方式,建设绿色旅游国家。

五、结论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和必由之路。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绿色旅游发展模式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绿色旅游发展模式设计强调的是政府、市场、社会(企业和居民)之间形成合力,促进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消费方式由“高碳”向“低碳”转变,打造绿色旅游发展模式,实现旅游发展与低碳经济的双赢。

参考文献:

[1]Bulter,R.W.Tourism-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M].Department of Geography Publication Series.University of Waterloo,2003.

[2]Ceballos-Lascurain H.The Future of Ecotourism[J].Mexico Journal,2008,16,(1).

[3]Christian Groth,Poul Schou.Growth and Non-renewable Resources:the Different Roles of Capital and Resource Taxes[J].701

2011年第2期(总第482期)

工商管理·旅游管理

Joum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es and Management,2007,53,(l).

[4]Clem Tisdell,Clevo Wilson.Ecotourism for the Survival of Sea Turtles and Other Wildlife[J].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2002,11,(9).

[5]David A.King,William P.Stewart.Ecotourism and Commodification:Protecting People and Places[J].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1996,5,(3).

[6]Geoff McBoyle.Green Tourism and Scottish Distilleries[J].Tourism Management,1996,17,(3).

[7]George S.J.Roman,Philip Dearden,Rick Rollins.Application of Zoning and“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to Manage Snor-kelling Tourism[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7,39,(6).

[8]Gunn,Clare A.Tourism Planning(Third Edition)[M].Taylar&Francis,2004.

[9]Hall.C.M.Ecotourism in Antarctica and Adjacent Sub-Antarctic islands[J].Development,Impacts,Management,2006,14,(2).

[10]Leiper N.the Framework of Tourism:Towards a Definition of Tourism,Tourist,and the Tourist Industry[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79,6,(4).

[11]Robert R.Hearne,C.Alejandro Santos.Tourists'and Locals'Preferences Toward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Maya Bio-sphere Reserve,Guatemala[J].Environment,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2005,7,(3).

[12]Tasos Hovardas,Kostas Poirazidis.Evalu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ist Dimension of Ecotourism at the Dadia Forest Reserve [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6,38,(5).

[13]鲍健强.用循环经济理念重构传统经济流程[J].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4).

[14]黎洁.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实现方式研究[J].南京:农村生态环境,2002,(3).

[15]李广宏.基于“农业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生态农业旅游研究[J].合肥:安徽农业科学,2007,(25).

[16]李伟,黄远水.基于循环经济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6).

[17]黄益军.生态旅游与节约型社会构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

[18]金起文等.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选择[J].北京:中国国情国力,2009,(10).

[19]毛凤玲.可持续旅游消费理论创新研究[J].昆明:生态经济,2006,(3).

[20]慎丽华,森豪利,郝艳萍.中日韩三国“绿色旅游”的理念与现状[J].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1]施惟,张维瑛.绿色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高级形态[J].合肥: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22]王丽,梁保尔.绿色旅游中的博弈分析[J].南昌:科技广场,2010,(4).

[23]王晓蓉,耿宝江.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区域生态旅游发展探索[J].武汉: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1).

[24]谢军安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J].石家庄:当代经济管理,2008,(12).

[25]杨建华.绿色旅游饭店的营造及运作策略探索[J].郑州:企业活力,2009,(3).

[26]俞瑶.生态旅游的绿色消费研究[J].桂林:社会科学家,2005,(2).

[27]张锦英.浅析发展绿色旅游的意义———对伊犁州旅游业发展道路的思考[J].重庆:科学咨询,2007,(5).

[28]郑昕.浅议生态旅游的绿色消费[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9]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北京: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3).

A Research on Green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based on Low Carbon Economy

WEI Min

(Management School of Xiamen University,Xiamen,Fujian,361005,China)Abstract:The green tourism,which pursu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an promote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by which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ourists and the local people can be realized.The green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based on low carbon economy is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actices in the tourism industry,which is to compare the current overall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of extensive travel,and to be completely reversed to th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development path with low-carbon.It can be seen in the context of low-carbon economy,the three sides of government,market,society interact to build scientific,green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Key Words:low carbon economy;green tourism;development model

(责任编辑:舟山)

801

低碳经济开题报告

湖北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两型社会视角下的武汉市低碳经济实证分析姓名周青学号 2007221112130016 专业年级经济学2007级 指导教师高志英职称副教授 2011年02月10日

1.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对武汉市碳排放现状及因素分解进行实证和统计的分析,联系武汉市经济发展现状进一步为武汉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撑,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 对于写作本文的意义,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有助于加深理解经济发展带来的的生态环境效应。特别是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各地区更加重视经济行为生态环境效应的评估和管理,以绿色GDP为目标的政府行为取代了传统的GDP评价体系,对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决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将环境效应引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相关的经济模型,加深对低碳经济的量化分析。 二是,有助于全面地认识武汉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特别是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关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国内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也是集中于近几年,相关的研究仍在逐步发展之中。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低碳经济观念的日益深入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也更加全面详尽。武汉市纳入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后,对于经济发展中环境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更加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武汉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并且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已了解的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有关低碳经济理论的研究 (一)关于低碳经济内涵及相关概念的解释框架 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首次提到“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这一概念,是指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减缓气候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低碳经济作出不同表述。 西班牙学者格利高里·乌恩鲁(Gre90ry c.under)最早提出和使用“碳锁定”(carhonLDck —in)一词,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对化石能源系统高度依赖的技术盛行于世,政治、经济、社会与其结成一个“技术一制度综合体”(Techno—Institutional complex,TIC),并不断为这种技术寻找正当性,并为其广泛商业化应用铺设道路,结果形成了一种共生的系统内在惯性,导致技术锁定和路径依赖,阻碍替代技术(零碳或低碳技术)的发展。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解除“碳锁定”。 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标示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2007年12月,联合同开发署(UNDP)发布2007/2008年人类发展报告《应对气候变化:分化世界中的人类团结》对于“碳足迹”作了如下评论:一个国家的碳足迹可以通过存鼍和流量进行衡量。国家碳足迹的深浅同过去和现在的能耗方式密切相关。尽管发展中国家总的碳足迹在加深,但发达国家更应承担排放的历史责任。 1997年英国伦敦的未来森林公司(Future Forests)提出“碳中和”的概念,是指计算出个人或者团体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投资建设节能环保新设施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抵消掉,以此达到环保目的。 碳税是根据化石燃料的碳含量征收的同内货物税,因而仅限于含碳燃料。长期以来,经

试论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市政工程施工管理

试论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市政工程施工管理 发表时间:2018-12-26T09:46:21.48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作者:赵创 [导读] 我国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使我国快速进入科学技术现代化发展阶段,同时,随之而来的是我国环境问题的加重。 中交上航局航道建设有限公司浙江宁波 315200 摘要:我国近年来对于城镇建设的发展加大力度,经济的大力支持和政策的扶持,使其发展非常迅速。市政工程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近几年,低碳理念越来越深入的影响人们的行为,建立低碳城市成为市政建设的新理念。从低碳经济的角度出发,市政建设在施工方面必须体现出节能理念,实现可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低碳经济;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建议 引言 我国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使我国快速进入科学技术现代化发展阶段,同时,随之而来的是我国环境问题的加重。当前,社会经济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共同地关注,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低碳经济这个概念被提上日程,并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市政工程涉及到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以及环节,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近年来,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之中也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对人们的实际生活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也为市政工程的施工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那就是发展低碳经济。随着人们环境意识地逐渐增强,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已经成为必然,这迎合了社会发展的现状。1 1 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 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有两点十分关键,分别生态代价和社会经济成本,两者都是该模式的核心,相互影响,协调发展,指的是不但要使社会经济得到发展,还要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主要特征是低排放、低污染和低能耗。实现最大化的生态效益。在建设市政项目的过程中,首先,通过低碳建设模式,缓解由于工程建设所导致的多种生态环境问题,与此同时,低碳经济也对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此来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在施工期间做好环境保护措施,将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其次,要控制市政工程的成本,充分的发挥低碳经济的理念,监督管理企业中的高能耗以及高浪费现象,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使各参建主体都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在低碳经济理念的引导下,多种技术和方法的有效整合,不仅能够进一步完善优化施工管理系统,还有助于提高工程的建设效率,满足市政项目要求。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满足下面几点要求:首先,要将生态经济的发展放在第一位,优化资源配置,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其次,项目施工管理要对低碳理念的重要性进行充分的认识,对低碳建设的要求进行严格的贯彻和落实,选择的低碳材料要具有较好的性能,应用最先进的低碳技术。政府部门和相关的社会组织也要监督市政项目的施工,以保证节能减排目标更好的实现。 2 低碳经济的基本内涵 低碳经济,指的是一种在可持续发展视阈下,以各种手段与途径,尽可能降低煤炭、石油等高热值、高排放的能源物质的消耗,从而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此概念于英国的一个学者首次提出的,该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经济学界、环保学界等专家的高度重视,也开始逐渐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其中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在近年来也开始应用低碳经济,更好地促进了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 3 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践行低碳理念的几点建议 3.1 强化施工人员和机构的低碳意识 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强化施工人员和机构的低碳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低碳理念的先进性和实行的必要性。企业应该建立起深厚的低碳文化。工程施工管理方要强化责任意识,深入理解并认同低碳理念。主管部门要加强相关人员的教育,大力普及低碳知识。市政工程施工人员要重视自身素质的提升,努力学习低碳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中去。形成全社会宣传和崇尚低碳文化的氛围。 3.2 坚持低碳经济的施工理念 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作为市政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应该坚持低碳经济的基本原则,以促使市政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在企业内部,高层与主管部门应该高度关注低碳经济理念,营造良好的低碳文化氛围,切实促使市政工程公司全部职工的低碳经济意识得以增强,以推动低碳经济理念地全面实施与执行。 3.3 推行精细化管理制度 施工精细化管理不但可以提高工程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施工单位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可市政项目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管理手段,改革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工作可以使施工的协调性不断增强,使低碳经济的理念得到贯彻落实,使工程的建设效率得到提高。精细化管理模式可以全方位的管理设备、人员和材料等,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施工外部环境,以促进市政项目的低碳建设,对施工阶段的不规范操作进行严格的控制,实现规范、科学的项目管理。将施工管理与现代技术结合在一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保障管理质量,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化市政项目建设。 3.4? 深入推广低碳技术,促使能源利用率水平提升 若要实现低能耗以及高效能的基本目标,在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当中,全面推广低碳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当前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低碳经济理念及其相关技术尚未完全落实到市政工程的行业,然而市政工程公司应该注重充分地发挥自我能动性,强化合作,强化对低碳技术的开发以及应用的投资力度,从而促使市政工程行业的低碳技术应用得以提升,更好地节约成本,从而使得能效显著提升,最大程度地降低污染物的排放率,从而更好地促使城市建设。 3.5 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绿色标准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确保工程质量,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绿色环保的施工方式。低碳理念的运用设计到施工过程中的工程管理、材料采购等很多方面。首先就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各个环节都要考虑周全,同时要做到细致入微。在主体工程设计阶段,严格执行低碳标准,在遵循建设规律的前提下,尽量保证工程建设的低碳化。一要做到尽量减少环境污染,比如合理处理污水、减

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1低碳经济概况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的含义与解释也存在诸多不同。但普遍认同的概念为“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人力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以二氧化碳为表征的温室气体排放,走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换言之,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为实现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必须通过先进技术、有效制度或新能源开发等方式,降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量,达到大幅度降低温室气体大量排放的作用。河南省位于我国中部,属于我国人口第一大省,但资源相对匮乏。如水资源位于我国第19位,与全国水资源人均量相比,仅为其20%;与全国矿产资源占有量相比,仅为其25%,与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相比,仅为其1/7。由此可见,河南省属于资源贫困省,但河南经济总量却位于全国第五位,河南2009年单位GDP能耗值为每一万元1.156吨标准煤,比全国均匀水平高,二氧化碳排放量则为142.8万吨/亿人,比全国平均水平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由河南主导的“中原经济区”开始向国家战略提升,要求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不能牺牲农业与粮食、生态与环境,

应实现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中原经济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河南省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能源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低 在煤、石油与天然气三者中,煤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要远远多于石油与天然气,而河南资源条件为“富煤、少气、缺油”,该条件在能源结构中起决定性作用。由此可见,河南省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在选择低碳能源方面十分有限。自2002年起,河南省煤炭生产量在能源生产结构中就占据较高比例,基本都超过80%。以2012年为例,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比重在76.3%,石油为12.1%,天然气为7.1%,4.5%为水电、核电及风电比例。通过计算得出,一吨煤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为4.12吨,与石油、天然气相比,每吨多出的比例分别为30%、70%,由此可见,河南省经济发展对煤炭需求量较高,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将给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同时,由于技术水平低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无法充分利用能源,造成资源浪费。 2.2产业结构不合理

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

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 近年来,国家推进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以下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应用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在社会不断变化的今天,我国已经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阶段,倡导和推行绿色低碳建筑材料是目前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国家每年得白血病的人数在不断地上升。如果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能做一个绿色环保的“低碳使者”,那么得病的人数会减少很多,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应用到人们的住房上,我们的社会环境会变得更加美好。从而减少了雾霾,沙尘等一系列的自然灾害。本文将要对于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研究。 【关键词】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应用现状 1. 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应用的必要性 1.1适应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竞争的条件下,某些建筑企业想要获得更突出的社会地位和更高的发展机遇。就要提高市场的竞争力,才能使在整个企业立足于社会。如今的建筑材料推进了低碳,环保,节能等各方面的功效,国家也成立了许多的建筑材料专业质量标准检测机构。目的是为了建设出更绿色,更环保的建筑。但是即便是这样,每个建筑行业还是会建设出不同质量的建筑,这就是企业的竞争力之一。有的企业在建筑的外观上吸引客户,以绿色作为建筑内部的主要色系,给客户造成了一种错觉感。实际上这种建筑并不具备低碳,环保的功能。所以要想在建设行业中取得长足的发展,就要在根本上处理建筑材料的绿色环保性。这样才能提高市场的竞争力,从而使得绿色低碳建筑材料能够得到更大的传播。 1.2适应方针的政策需要 近年来,国家推进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一些不符合质量检测标准的建筑材料逐渐的远离了市场竞争,所以国家对于环境污染指数有着明确的分析,并做出了合理的改善政策。所以国家的政策对于建筑的质量指标有着良好的作用。国家也对建筑材料从生产流程,到使用环节上都进行了明确的监督,对于不合格的现象,要及时的制止。要推广和使用绿色低碳材料的意识,与国家及建筑行业倡导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理念相符,容易通过检测获得生产经营成功。所以,对于建筑行业的政策方针有必要进行改善和加强。 1.3适应时代潮流的需要

高房价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分析中国房价的政治经济视角

2010年3月 第47卷第2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Northwest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Mar.2010 V01.47NO.2 高房价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 ——分析中国房价的政治经济视角 张振华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300071) [摘要]高房价是当下我国房地产市场最突出的特征。经济学从房地产市场的区域寡头垄断结构、供求失衡、周期理论等视角来解释中国的高房价现象。这些解释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政治经济视角在肯定高房价现象经济起因的同时,尤其关注政治性因素对于房价的推动作用,并由此主张,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不能单纯从经济的角度着眼,而应该经济对策和政治对策并举。 [关键词]高房价;利益集团}房地产市场}政治经济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162(2010)02—0086—05 一、高房价的三种经济解释视角 (一)“市场结构一市场行为一市场绩效”:高房价的经济解释视角之一 苗天青的《我国房地产业:结构、行为与绩效》和李伯含的《中国房地产业的市场结构与竞争行为研究》是这种研究的代表。这种分析视角主张从产业组织理论的“市场结构一市场行为一市场绩效”(SCP)模式出发来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房地产商的市场行为和房地产产业的经济绩效。 苗天青和李伯含都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区域寡头垄断结构。这种结构是由房地产产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房地产产品位置的固定性决定了房地产市场不存在全国性市场,而是区域市场。而区域市场中的竞争体现为相邻的房地产产品之间的竞争,在构成竞争关系的临近区域或临近地段,房地产企业及其房地产产品的数量是很少的,区域内少数开发商之间的竞争就是寡头竞争。由此在一定区域市场范围内形成的市场结构就是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蚍13(P63) 由于寡头垄断厂商的决策对整个市场和其他竞争对手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每个厂商在做出决策时,不仅要考虑本身的成本与收益情况,而且还要考虑到这一决策可能对市场的影响以及竞争对手对此的反应。因为其他厂商的反应又决定了厂商行动对其自身所带来的后果。[2](PP.88—89)因而,在区域寡头垄断结构下,市场存在着普遍的合谋。竞争的主要形式是非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策略是房地产企业的占优策略。[1】(P1)苗天青还认为绝大多数的房地产企业存在隐瞒盈利的情况,其目的是偷逃税款,房地产业的实际盈利水平不仅远远高于现有的统计数据,而且普遍存在着暴利。 然而,该理论在推导房地产市场的“区域寡头垄断结构”时,遭遇了困难。[33市场结构有三个衡量指标:市场集中度、产品的差异化和进入壁垒。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集中度很低。且产品的差异化并不明显。在进入壁垒方面,土地的协议出让曾是最大的壁垒,然而随着土地“招拍挂”的普遍实施,此种壁垒逐渐消减。经济学者显然回避了这一问题:“这种统计和计算在中国房地产业目前所处的初级阶段显然意义不大”。房地产市场的垄断结构来自于房地产产品的“自然属性”。即位置的固定性。[11(P52)然而如果仅从这一点就能够推导出房地产市场是“区域寡头垄断结构”的话,我们便可认定所有国家和地区、所有时期的房地产市场都是“区域寡头垄断结构”,因为不仅中国的房子不能动。美国的房子也不能动I不仅现在的房子不能动,过去的房子也不能动。如果再深究一步的话,还会发现,这种研究办法是“借”来的。SCP范式主要适用于制造业的分析,这样在对房地产业进行研究时,就难免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二)供求关系与高房价:高房价的经济解释视角之二这种理论倾向于从供求关系失衡、供小于求的角度来解释高房价。典型的计算办法是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分为潜在需求、真实需求、被动需求、投机性需求和其他需求。 [收稿日期]2009—09-14 [基金项目]南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NKQ094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振华(1979一),男,山西繁峙人,法学博士,南开大学讲师,从事政府经济学、政治社会学研究86 万方数据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环境会计探讨(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环境会计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生存环境却日趋恶化,为了应对环境问题,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并步入低碳时代,而企业的经济活动不仅影响自然环境,也对其自身产生影响,环境会计应运而生。它侧重于对环境要素的考虑,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生产经营和环境保护达到一种平衡。 本文从发展低碳经济的视角,着重分析了我国环境会计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环境会计的确认、计量难度比较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深化理论研究,完善环境会计制度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会计;环境会计制度 Abstract:As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living environment is getting worse,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issues,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low-carbon economy and into low-carbon era, and the enterprise's economic activities not only affect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but also their own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Accounting came into being. It focuses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focusing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achieve a bal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this paper

低碳经济 低碳生活

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与气候变化 冷旭盛 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10环本10112103115,温州,浙江,中国 摘要: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煤炭消费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国,又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在中国倡导节能减排与发展低碳排放经济的理念应运而生。全球气候变暖,能源匮乏日益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当前,我国正处于把握经济增长机遇和进行低碳转型的两难选择之中。我们必须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保护的一般规律,顺应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和趋势,同时还要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利益,寻找一条协调长期与短期利益、权衡各类政策目标、谋求双赢的低碳发展路径。 关键词低碳低碳经济低碳生活 1.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提出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在实质内含上与我国政府提倡的科学发展观是高度一致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指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同时,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最终建成一个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种发展模式目前国际上的主流表述即低碳经济或低碳社会。 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阶段,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庞大,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高碳经济”特征突出的现实,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怎样走出一条既确保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的老路,同时又不盲目让西方国家牵着鼻子走,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据预测可知,全球变暖的情况还会继续发展,并且对人类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从适应和减缓气候

绿色发展低碳生活演讲稿

绿色发展低碳生活演讲稿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低碳生活,但都没有深度了解过低碳。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中所消耗用的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量。下面是的绿色发展低碳生活,仅供参考。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地球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从过去的猿人到现在的文明人,经过了漫长的演变,现在,人们已经可以运用自己的智慧,将汽油、铁等东西攒在一起,做成汽车等东西了,可正是由于这些东西的诞生,地球的能源也越来越少,环境也越来越差…… 据科学家们的推测,照地球现在的暖气排放速度,不出20年,也可能是更短,地球的温度将会上升2%,到那时,地球上三分之一的物种将会灭亡,地球上就再也看不到一些珍奇动植物等了。 现在的人,都爱在钱上做文章,大肆浪费,却不知,地球能源也会消耗光的,按现在的状况消耗下去,能源迟早有一天会没有的,所以,大家必须得做到节约能源,减少排放,过上低碳生活!

首先,我们得从空调下手,空调是比较费电的,还会排放暖气,所以,我们可以将电风扇放在下面,提高制冷效果,好少开一会空调,当空调开启几小时后关闭,马上开电风扇。晚上用这个方法,可以不用整夜开空调,省电近50%其次,冰箱也很重要,冰箱里的东西最好占容积的80%,或多或少都会费电,还有,看电视时,最好少开电视,以节约电源,在街上开的汽车,每天排放的尾气会导致气候变暖,还会污染空气,所以,我们可以尽量步行,坐公交车,以减少尾气排放。 我推荐的只不过是几种方法,希望大家可以做到这些,过上低碳、环保的生活。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低碳低碳,相信大家一定很熟悉,但是低碳又是什么,不低碳又会引发什么后果呢?今天跟我一起去参观低碳博物馆了解吧! 经过一段时间的行车后,我们到达了低碳博物馆,初看,低碳博物馆的外形还以为是蛋黄派呢!两边黄黄的中间一个蛋心,但是你仔

从开放经济视角分析我国国债利率大幅上升的原因

从开放经济视角分析我国国债利率大幅上升的原因 从开放经济视角分析我国国债利率大幅上升的原因5月下旬以来,我国国债利率大幅上升,近期呈现加速上升的态势,各期限利率屡创新高。11月20日10年期国债利率升至4.72%,自5月下旬以来已经累计提高130个BP,并创2005年3月以来的新高。从1年期到6年期各期限的国债利率更是已创2001年有数据以来的历史新高。 图1 各期限国债利率升至历史高位(单位:%) 注:请美编去掉图下的(%) 资料来源:Wind资讯、民生证券研究院 关于利率抬升的三个流行观点 近期关于利率水平抬升的原因引起诸多讨论,归纳来看,有代表性的观点大体来自三方面的视角:银行资产配置、利率市场化、通货膨胀。 (一)银行资产配置视角 该观点认为银行的资金成本上升,导致银行更多地配置收益率较高的非标资产,而降低对长期国债的配置。在需求减少的情况下,长期国债供给(国债发行)的增加直接导致国债收益率的提高。但是,该观点未能解释银行的资金成本提高的原因。也有观点将国债利率大幅上升归于央行货币政策、同业监管政策导致银行的资产配置发生变化,但同时该观点高估了央行对于中长期利率的影响力。 (二)利率市场化视角

该观点认为,利率市场化导致银行的资金成本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上升。过去,通过金融压抑,在缺乏金融产品的情况下,居民资产配置的渠道有限,只能将资金存在银行,所以银行可以压低存款利率,获得低成本资金。随着金融创新的出现,金融压抑难以实施,居民获得更多配置资产的途径。银行为了吸引存款,被迫利率市场化,并不得不接受更高的资金成本。但是,该观点未能解释金融创新为何在本阶段大规模出现。代写论文 (三)通货膨胀视角 该观点解释了金融创新、利率市场化在现阶段推进的原因。随着通胀率的提高,居民对资金收益率产生更高的要求,从而导致金融产品创新、利率市场化。但是,该观点仍无法解释为何历史上通胀率更高的时候(如2007年、2011年)却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金融创新和利率市场化;该观点也无法解释,为何当前通胀率仅为 3.2%,国债利率水平却高于2007—2008年、2010—2011年(2008年2月通胀率8.7%、2011年8月通胀率6.5%)期间的利率水平。 国债利率大幅抬升的深层原因:国际利率提高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逆转 近期国内资金面的紧张程度如此之深,持续时间如此之久。这一现象引发了市场的广泛探讨。笔者认为,前文提到的三个观点都是从封闭经济的角度分析国内利率。事实上,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国内利率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开放经济视角来看,国际利率水平提高

智慧城市对绿色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

智慧城市对绿色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9-09-11T14:18:22.9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作者:张然 [导读] 摘要:城市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产物之一,而智慧城市的出现更是标志着人类生产力的进步以及城市形态的根本改变。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 摘要:城市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产物之一,而智慧城市的出现更是标志着人类生产力的进步以及城市形态的根本改变。智慧城市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化数字城市,其本身具有着生态化与低碳化特性,对于我国绿色低碳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能够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减少多种能源浪费的使用效率较低的情况,进而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本文作者根据自身研究智慧城市建设多年的实际经验,对智慧城市对绿色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根据智慧城市的实际特性,分析和论述了绿色低碳发展在智慧城市之中的重要体现,从而使相关从业人员能够明确智慧城市与绿色低碳发展结合的要点和重点,促进我国城市建设质量和建设效率的不断提升,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一步落实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智慧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作用 一、智慧城市的主要特色 (一)数字化与信息化特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先进理念被应用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之中,使智慧城市更具有智能化和自动化,能够采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各个城市之间的交互与共同发展。可以说,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城市的全面变革。数字化技术的全面应用为我们带来了一个虚拟的网络城市,而智能化技术在网络城市系统之中也建立了多个全智能化的应用模块,为城市之间的协同运作带了了切实可靠的技术依托。而在城市运行之中,也会在数据库之中存储海量的信息数据,依托于云计算技术,将海量的信息进行汇总,将其分配到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之中。在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之中,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而随着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全面对接,能够提升人们对于城市的联系性和感知性,使城市生活更具有智能化,提升了城市居民生活与工作方式的智慧化[1]。 (二)生态化与低碳化特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化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空间环境与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越来越差,这也导致了城市的宜居程度变的越来越低。智慧城市在建设之中,不仅在于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提升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质量,同时也要能够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以促进城市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建设为核心思想。智慧城市在运作过程之中,可以通过对于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实现城市产业的低碳化优化,将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转变到低污染、低排放以及低消耗的发展方向上来,提升多种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使城市能源和物质资源达成循环利用和节约利用的效果,使过去传统城市之中依靠高排放的煤炭资源产业转换到依靠无污染无碳的能源消耗产业上来。同时,智慧城市也更加倡导城市居民的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理念,反对能源浪费的情况,加强对于环境质量的检测,提升环境治理和管理的效果,降低城市之中的环境负担,提升城市的宜居性,进而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和谐性,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 (三)公共性特色 在城市建设之中,城市提供的公共性产品和服务是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基础,同时,这也公共产品和服务往往属于公益性质的内容,具有一定的非竞争性,也就是说,智慧城市提供的产品与相应的服务体系具有一定的公共性特征。虽然说在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城市的边界和范围得到了一定的拓展,然而从地理特征角度来说,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身的区域属性,每个城市会因为自身的地形地貌特征和文化传统的差异性导致城市历史文化和居民生活习惯有着本质的不同,也就是说,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的独特简直。而对于智慧城市来说,其公共性产品不仅要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使用需求,同时要能够彰显出城市的区域特色和文化特色,从而使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彰显地区居民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智慧城市的建设本身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建设规模较大,时间消耗较多,风险系数较高,因此必须考虑到每个城市发展的必然需求,综合城市建设之中的多种问题,从而使智慧城市建设既能够符合我国城市发展的根本需求,同时也能够继承和弘扬城市长期以来的文化价值和精神特色。 二、智慧城市对绿色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一)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 智慧城市的建设为产业的绿色化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城市能源结构的低碳化调整则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必要条件。从城市产业结构上来看,第一产业以及第二产业必须向着第三产业进行转移,而第三产业本身的排放量较低,而经济附加值较高。在多个产业结构之中,如何加快产业转型与升级,淘汰高污染和高消耗的落后产能并推动节能减排技术的全面应用已经成为了当前城市产业转型的重点内容。而从智慧城市的角度出发,低端产业向着高端产业已经成为了必然,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带动作用下,智慧旅游产业和艺术文化创新产业已经成为城市之中较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能够使城市经济在低碳循环的角度下进行建设。而能源结构的调整是以能源低碳循环为核心进行调整的,这种调整措施能够改善传统城市发展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清洁煤的技术,将过去高碳煤能源转变为低碳煤能源,同时要能够加大新能源的利用效率,采用自然界分布较广,可再生性较强的能源作为城市的基本能源,比如说风能、水能或者太阳能等等,全面降低城市发展对于煤炭能源的依赖程度。另外,在城市能源开发的过程之中,要能够以物资和能源的循环利用为基本原则,全面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在进行能源保护时,要尽可能减少无度开发和无节制开发能源的情况,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3]。 (二)推动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 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智慧城市生产与管理模式的转变,同时也使智慧城市的建设理念更具有先进性。科技的发展使智慧城市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天然优势,提升城市的功能性与服务水平,提升城市道路交通、医疗服务与教育服务的协调性。而智慧城市生产与管理模式的改变,也要根据我国现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重要依托,改变过去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断的推动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智慧城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是当前环节环境压力与生态压力的有效途径,为城市的低碳化转型提供了可靠途径。这也就要求了城市的规划人员能够明确低碳化转型理念,提升智慧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效力。同时,城市政府需要制定多种可行的制度与保障措施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加大低碳经济的宣传效力,使低碳经济理念能够深入人心,赢得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进而为智慧城市建设形成一个较为

(发展战略)绿色基金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报告最全版

(发展战略)绿色基金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报告

中国经济报告发表文章系列: “绿色基金”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京缘资本执行总裁龙黎明壹、“绿色基金”的形成和发展 绿色产业基金,专指由基金管理X公司管理的专门投资于能够促进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事业发展的X公司股票的共同基金。绿色基金的投资理念是:环境保护和金融投资的目标融合,绿色基金的核心是强调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它将投资者对社会以及环境的关注和他们的金融投资目标结合在壹起。它不是追求纯粹物质利益的最大化,而是整体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绿色基金不仅仅从经济角度出发,而且考虑投资对象对自然和环境的影响。 英国于1988年率先推出了第壹只绿色基金——Merlin生态基金(即当下的Jupiter生态基金),人们能够将钱投入到他们较为关心的环保型企业中去。受20世纪80年代后期环保主义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绿色基金得到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生态基金、可持续发展基金、环境共同基金纷纷涌现。 国外的很多实证研究表明,绿色产业基金的投资效率且不壹定比壹般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效率低。由于其投资对象的特定性使得他们对这些X公司的了解更为深入,投资目标的选择更加合理,总体的投资收益从长期来见反而可能高于壹般的投资基金。例如,作为国际绿色投资基金中的壹员,施罗德气候变化基金(SchrodersClimateChangeEquity)12个月回报率为20%,高于其参照标准MSCI全球指数。 作为国际绿色投资基金中的壹员,CCC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是全球专门从事清洁能源和低碳投资的投资银行集团。CCC管理着全球最大的碳基金,管理三只共

计8.5亿欧元的碳基金,投入能产生碳减排信用的X公司和项目。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项目涉及可再生资源、合同能源、甲烷气体、城市垃圾填埋、煤气层利用等众多领域。如吉林长岭风电、深圳下坪垃圾填埋气利用、平顶山煤业集团煤矿瓦斯利用。至今,CCC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在中国低碳领域投放的资金达到了10亿美元。 不过,尽管国外的绿色基金发展较为迅速,但我国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产业投资基金。 二、中国迫切需要设立“绿色基金”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很高,加之能源安全存在隐患,生态承载力不断下降,自然环境逐渐恶化,使中国的经济增长面临着资源瓶颈和环境代价的双重困境,而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绿色增长则成为破解这种困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此背景下,从2009年9月下旬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的召开到12月哥本哈根气候变化谈判会议召开前夕,中国政府从首次正式使用碳排放强度指标的概念,到宣布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再到明确量化碳减排目标(到2020年,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展示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履行大国责任方面的积极姿态。其后于2009年12月7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示中国正转向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由此,中国亟待制定和完善包括碳金融、碳排放交易、碳税收在内的壹系列经济激励措施。 当前,发达国家促进低碳产业经济发展的金融工具正趋于成熟。在此形势下,我国需借鉴发达国家在“绿色基金”、“绿色金融”等方面的运营经验,制定和完善

3-某钢铁集团绿色低碳发展

**钢铁集团绿色低碳发展思路 2019-08-28

**钢铁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政策导向,促进各单位充分发挥自主管理能力,持续提升环保绩效;通过指标分解,逐级落实减排责任,促进各单位深入挖掘内部控污潜力,完成污染减排目标;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钢铁集团先后投资近**亿元进行清洁高效生产的装备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外一流,形成了板、管、轨、线四大精品系列,具备了钢铁行业中是少有的装备优势和产品优势,已形成装备大型化、现代化,管理向精细化、信息化转型,技术向中高端差异化发展,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兴起的“全新**钢铁集团”。 **钢铁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自治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部署,严格落实新环保法,把环保工作放在优先位置,以董事会、党委常委(扩大)会、总经理办公会的形式,高规格研究部署环保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将环保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的绩效考评和责任追究体系,实行“一票否决”。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成立环保专门机构,建立健全监察、监测网络,开展生产、设备、纪检、组织人事等多部门联动,开展环保效能监察和环保绩效考核。在钢铁产能过剩,全行业亏损的情况下,努力保证环境治理不放松、环保设施运行成本不下降、环保工程项目不停建、环保资金投入不减少,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平,为包头市空气质量良好天数增加,重现蓝天白云景象作出了贡献,彰显了**钢铁集团积极履行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环保责任的良好形象,尤其在淘汰落后和去产能的工作上力度巨大,先后淘汰了1座**立方米高炉、4座**米焦炉,4台**平方米烧结机、1台**平方

经济视角-《经济视角》

经济视角-《经济视角》

《经济视角》 美国国务院电子期刊 第9卷第1期,2004年2月

目录 序言:微型企业为经济发展打下基础 科林·鲍威尔,美国国务卿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成功的小企业是经济发展、收入增长和减少贫困的主要动力。此类企业也是实现社区稳定、公民社会和男女平等的基础。但是,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欠缺、效率低下的争议化解机制、以及缺乏市场和正式融资途径仍然是小企业成长的重大障碍。 焦点透视 微型企业援助在美国发展政策中的作用 埃米·西蒙斯,美国国际开发署助理署长,主管经济增长、农业与贸易事务 微型企业是世界上亿万人口的主要收入和就业机会来源,美国政府把支持微型企业作为减贫战略的重要内容。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美国在微型企业援助方面将日益侧重于其经济遭受战乱和艾滋病破坏的社区。 为创业者开拓进入市场经济的道路 加迪·瓦斯克斯,美国和平队队长 和平队正在把援助导向社区小企业和微型企业,特别是妇女和青年创办的企业。和平队志愿人员与低收入创业者并肩努力,帮助他们和他们的国家建立与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联系。 微型信贷是不可或缺的减贫工具 克里斯托弗·H·史密斯,美国国会议员 微型企业项目之所以有效,原因是它们帮助贫困人口自助。与大多数对外援助机构采用的自上而下的运作方式不同,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一位国会议员阐述了由他起草并经布什总统签署的法律如何增加拨款,援助最贫困人口创办的微型企业。 为发展融资:微型企业银行借贷 凯瑟琳·麦基,美国国际开发署微型企业发展处处长 世界各地只有5%的低收入家庭获得金融服务,而这些服务现在被视为各国发展小企业以及提高收入和就业的关键因素。麦基概述了美国为增加向贫困

2020年(发展战略)绿色基金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报告

(发展战略)绿色基金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方案

中国经济方案发表文章系列: “绿色基金”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京缘资本执行总裁龙黎明 壹、“绿色基金”的形成和发展 绿色产业基金,专指由基金管理XX公司管理的专门投资于能够促进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事业发展的XX公司股票的共同基金。绿色基金的投资理念是:环境保护和金融投资的目标融合,绿色基金的核心是强调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它将投资者对社会以及环境的关注和他们的金融投资目标结合于壹起。它不是追求纯粹物质利益的最大化,而是整体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绿色基金不仅仅从经济角度出发,而且考虑投资对象对自然和环境的影响。 英国于1988年率先推出了第壹只绿色基金——Merlin生态基金(即当下的Jupiter生态基金),人们能够将钱投入到他们较为关心的环保型企业中去。受20世纪80年代后期环保主义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绿色基金得到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生态基金、可持续发展基金、环境共同基金纷纷涌现。 国外的很多实证研究表明,绿色产业基金的投资效率且不壹定比壹般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效率低。由于其投资对象的特定性使得他们对这些XX公司的了解更为深入,投资目标的选择更加合理,总体的投资收益从长期来见反而可能高于壹般的投资基金。例如,作为国际绿色投资基金中的壹员,施罗德气候变化基金(SchrodersClimateChangeEquity)12个月回报率为20%,高于其参照标准MSCI全球指数。 作为国际绿色投资基金中的壹员,CCC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是全球专门从事清洁能源和低碳投资的投资银行集团。CCC管理着全球最大的碳基金,管理三只共

计8.5亿欧元的碳基金,投入能产生碳减排信用的XX公司和项目。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项目涉及可再生资源、合同能源、甲烷气体、城市垃圾填埋、煤气层利用等众多领域。如吉林长岭风电、深圳下坪垃圾填埋气利用、平顶山煤业集团煤矿瓦斯利用。至今,CCC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于中国低碳领域投放的资金达到了10亿美元。 不过,尽管国外的绿色基金发展较为迅速,但我国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产业投资基金。 二、中国迫切需要设立“绿色基金”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很高,加之能源安全存于隐患,生态承载力不断下降,自然环境逐渐恶化,使中国的经济增长面临着资源瓶颈和环境代价的双重困境,而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绿色增长则成为破解这种困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于此背景下,从2009年9月下旬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的召开到12月哥本哈根气候变化谈判会议召开前夕,中国政府从首次正式使用碳排放强度指标的概念,到宣布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再到明确量化碳减排目标(到2020年,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展示了中国于应对气候变化、履行大国责任方面的积极姿态。其后于2009年12月7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示中国正转向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由此,中国亟待制定和完善包括碳金融、碳排放交易、碳税收于内的壹系列经济激励措施。 当前,发达国家促进低碳产业经济发展的金融工具正趋于成熟。于此形势下,我国需借鉴发达国家于“绿色基金”、“绿色金融”等方面的运营经验,制定和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