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注音版

道德经注音版
道德经注音版

《道德经》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 ào

。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h a,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f ú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sh ì,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cu ?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zh àn

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 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 ?

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 ìn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老子》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ch áng

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y ?

,故能成其私。

《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a,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w ai

其咎。功遂su ì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第十章

载zài 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h ?,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也,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老子》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g 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sh ān 埴zh 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o ǔ

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ti án

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老子》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ji ?

,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ji ǎo ,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老子》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将释;敦d ūn

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老子》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d ǔ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m ?身不殆。

《老子》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w ǔ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su ì,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xi àn 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ā,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q í未央哉z āi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b ?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h ái ;儽儽l ěi 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遗y í。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zh āo

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m an 闷。澹d àn 兮其若海,飂li ù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老子》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y ǎo 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f ǔ。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老子》第二十二章

曲q ū则全,枉则直,洼w ā则盈,敝b ì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

xi àn 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ch áng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

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老子》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zh āo

,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xi àn 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j īn 者不长ch áng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zhu ì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ch ǔ。

《老子》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h ùn 成,先天地生。寂兮寥li áo 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d ài ,可以为天下母。吾w ú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qi áng 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z ào 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z ī重。虽有荣观,燕处ch ǔ超然。奈何万乘sh ang

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老子》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zh ?迹,善言无瑕谪zh ?;善数sh ǔ不用筹ch ?u 策c a;善闭无关楗ji àn

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老子》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 a

,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p ǔ。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zh ǎng ,故大制不割。

《老子》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l ?i ;或载或隳zhu ì。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w ù之,故有道者不处ch ǔ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s àng 礼处之。 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ch ǔ之。

《老子》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老子》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y ì

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yu a

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ji àn ,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老子》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x 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老子》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r

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ji āng 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老子》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r ǎng 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b áo ;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老子》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ju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y ??非乎?故致誉无誉,不欲琭l ù琭如玉,珞lu ?珞如石。 《老子》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l ai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y ú,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老子》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w ù,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ch ēng 。故物或损s ǔn 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而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老子》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ch ěng

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老子》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zhu ō,大辩若讷n a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老子》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ji ù

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ku ī牖y ǒu

,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老子》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s ǔn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有

其事,不足以取天下。

《老子》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x ī歙焉,为天下浑h ún

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老子》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 ì

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老子》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x ù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z ūn

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zh ǎng 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老子》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m ?

身不殆。塞其

兑,闭其门,终生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老子》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迳。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盗也哉!

《老子》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chu ?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ch áng ;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老子》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sh ì,猛兽不据,攫ju ?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d ù

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sh à,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cu ?

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sh ū;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老子》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hu ì

,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z ī昏;民多伎j ì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h ào 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m an 闷,其民淳ch ún 淳;其政察ch á

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gu ì,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老子》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s a

。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d ǐ,长生久视之道。 《老子》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l ì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老子》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于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x ù

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老子》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y ?

?故为天下贵。

《老子》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

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老子》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p àn

,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j ī

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老子》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争。

《老子》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老子》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老子》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h a怀玉。

《老子》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老子》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xi á

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xi àn ;自爱而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老子》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 ǎn 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老子》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zhu ?,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老子》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g ǎo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ch ǔ,其不欲见xi àn

贤。

《老子》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g ?u ,是谓社稷j ì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老子》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q ì,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ch a。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子》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x ǐ。虽有舟舆y ú,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道德经》全文带拼音

《老子》第一章 第二章 yǒu 有wú 无 x iānɡ 相 s hēnɡ 生, nán 难 yì 易 x iānɡ 相 c hénɡ 成, c hánɡ 长 d uǎn 短 x iānɡ 相 xínɡ 形, ɡāo 高 xià 下 xiānɡ 相 yínɡ盈,yīn 音 s hēnɡ 声 x iānɡ 相 hé 和, q ián 前 hòu 后 x iānɡ 相 s uí 随。 hénɡ 恒 yě 也 。 shì是yǐ 以 shènɡ 圣 rén 人 c hù 处 wú 无 wéi 为 z hī 之 s hì 事, xínɡ 行 bù 不 yán 言 z hī 之 j iào 教; wàn 万 wù物zuò 作 ér 而 fú 弗 s hǐ 始, s hēnɡ 生 ér 而 fú 弗 yǒu 有, wéi 为 ér 而 fú 弗 s hì 恃 , ɡōnɡ 功 chénɡ 成 ér 而bù 不 jū 居。 fū 夫 wéi 唯 fú 弗 jū 居, s hì 是 yǐ 以 bù 不 qù 去。 第三章 bù不shànɡ 尚 xián 贤, s hǐ 使 mín 民 bú 不 z hēnɡ 争; bù 不 ɡuì 贵 nán 难 dé 得 z hī 之 h uò 货, s hǐ 使 mín 民bù 不 wéi 为 dào 盗; bú 不 j iàn 见 kě 可 yù 欲, s hǐ 使 mín 民 xīn 心 bù 不 l uàn 乱 。 第四章 dào 道chōnɡ 冲, ér 而 yònɡ 用 z hī 之 h uò 或 bù 不 yínɡ 盈。 y uān 渊 xī 兮, sì 似 wàn 万 wù 物 z hī 之 zōnɡ宗;zhàn 湛 xī 兮, sì 似 h uò 或 cún 存。 wú 吾 bù 不 z hī 知 s huí 谁 z hī 之 zǐ 子 , x iànɡ 象 dì 帝 zhī之xiān 先。 第五章 tiān 天dì 地 bù 不 rén 仁, yǐ 以 wàn 万 wù 物 wéi 为 c hú 刍 ɡǒu 狗; s hènɡ 圣 rén 人 bù 不 rén 仁 , yǐ 以 bǎi 百xìnɡ 姓 wéi 为 c hú 刍 ɡǒu 狗。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老子》第十五章《老子》第十六章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道德经》注音版第六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六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注音版】 谷(gǔ)神(shén)不(bù)死(sǐ),是(shì)谓(wèi)玄(xuán)牝(pìn), 玄(xuán)牝(pìn)之(zhī)门(mén),是(shì)谓(wèi)天(tiān)地(dì)根(gēn). 绵(mián)绵(mián)若(ruò)存(cún),用(yòng)之(zhī)不(bù)勤(qín). 【译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

世间万物生机,生生不息,就好像一个神奇的母亲的存在一样,我们管他叫做“玄牝”,“玄牝”就是“道”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道”就是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根源。冥冥之中它好像是客观存在的,“道”是永不枯竭的。 扩展阅读:《道德经》经典名言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出处】《道德经》第一章。 【解释】天地万物之道是可以认知的,但道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名也是可以名状的,但名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解释】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天下人都知道善是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解释】有与无相互滋生,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比较而显现,高与下相互依存,声音音律的相互应和而成曲调,前与后相互联接而成顺序。 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解释】天地无所谓仁慈不仁慈,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平等;圣人也无所谓仁慈不仁慈,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任凭百姓自生自灭。 5、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解释】有的版本为“多言数穷”。意思是:多说无益,言多必失,还不如保持静默。

道德经全文拼音

道德经全文拼音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道德经 《老子》第一章 《老子》第二章 《老子》第三章 《老子》第四章 《老子》第五章 《老子》第六章 《老子》第七章 《老子》第八章 《老子》第九章 《老子》第十章 《老子》第十一章 《老子》第十二章 《老子》第十三章 《老子》第十四章 《老子》第十五章 《老子》第十六章 《老子》第十七章 《老子》第十八章 《老子》第十九章 《老子》第二十章 《老子》第二十一章 《老子》第二十二章 《老子》第二十三章 《老子》第二十四章 《老子》第二十五章 《老子》第二十六章

《老子》第二十八章《老子》第二十九章《老子》第三十章《老子》第三十一章《老子》第三十二章《老子》第三十三章《老子》第三十四章《老子》第三十五章《老子》第三十六章《老子》第三十七章《老子》第三十八章《老子》第三十九章《老子》第四十章《老子》第四十一章《老子》第四十二章《老子》第四十三章《老子》第四十四章《老子》第四十五章《老子》第四十六章《老子》第四十七章《老子》第四十八章《老子》第四十九章《老子》第五十章《老子》第五十一章《老子》第五十二章《老子》第五十三章《老子》第五十四章《老子》第五十五章

《老子》第五十七章《老子》第五十八章《老子》第五十九章《老子》第六十章《老子》第六十一章《老子》第六十二章《老子》第六十三章《老子》第六十四章《老子》第六十五章《老子》第六十六章《老子》第六十七章《老子》第六十八章《老子》第六十九章《老子》第七十章《老子》第七十一章《老子》第七十二章《老子》第七十三章《老子》第七十四章《老子》第七十五章《老子》第七十六章《老子》第七十七章《老子》第七十八章《老子》第七十九章《老子》第八十章《老子》第八十一章

《道德经》注音版第五十三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五十三章原文及译文【原文】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注音版】 使(shǐ)我(wǒ)介(jiè)然(rán)有(yǒu)知(zhī), 行(xíng)于(yú)大(dà)道(dào),唯(wéi)施(shī)是(shì)畏(wèi)。 大(dà)道(dào)甚(shèn)夷(yí),而(ér)人(rén)好(hǎo)径(j ìng)。 朝(cháo)甚(shèn)除(chú),田(tián)甚(shèn)芜(wú), 仓(cāng)甚(shèn)虚(xū);服(fú)文(wén)采(cǎi),

带(dài)利(lì)剑(jiàn),厌(yàn)饮(yǐn)食(shí), 财(cái)货(huò)有(yǒu)馀(yú);是(shì)为(wéi)盗(dào)夸(kuā)。 非(fēi)道(dào)也(yě)哉(zāi)! 【译文】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若使我介然有知,行大道于天下,最担心我会不自觉的施为于天下。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虽然大道荡然平坦,仍然有许多人弃之而走途径,不走正路。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 不走正路者,他们使朝纲混乱、田地荒凉、仓库空虚;而他们自己却,穿锦衣、配利剑、酒肉挥霍,并且贪污抢夺百姓的财

货。 “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强盗,这种行为完全的背离了大道。 扩展阅读:《道德经》内容简介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道德经》的总字数因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马王堆帛书,甲本为5344字,乙本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经章句》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经古本》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 现代《道德经》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数为5162字。

《道德经》注音版第十一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十一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注音版】 三(sān)十(shí)辐(fú)共(gòng)一(yī)毂(gū), 当(dāng)其(qí)无(wú),有(yǒu)车(chē)之(zhī)用(yòng). 埏(shān)埴(zhí)以(yǐ)为(wéi)器(qì), 当(dāng)其(qí)无(wú),有(yǒu)器(qì)之(zhī)用(yòng). 凿(záo)户(hù)牖(yǒu)以(yǐ)为(wéi)室(shì), 当(dāng)其(qí)无(wú),有(yǒu)室(shì)之(zhī)用(yòng).

故(gù)有(yǒu)之(zhī)以(yǐ)为(wéi)利(lì), 无(wú)之(zhī)以(yǐ)为(wéi)用(yòng). 【译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用三十根辐条制造的一个车轮,当中空的地方可以用来装车轴,这样才有了车的作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用泥土烧成的器皿,当中是空的所以才能放东西,这样才有了器皿的作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开窗户造方子,当中是空的所以可以放东西和住人,这样才有了房屋的作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最后的是总结上面所讲,“有之以为利”这里的“有”可以被解释为有利条件,“无之以为用”这里的“无”可以被解释为使得有利条件发挥作用。“有无相生” “利,用”也是一样是不可分离的,这个也就是“道” 扩展阅读:《道德经》名言赏析 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再大的树木,也是从一颗小树苗开始长起来的;再高的塔台,也是用泥土一点点堆积起来的。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不断努力,哪怕每次只做微不足道的一点点,若能坚持不懈的做下去,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二,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想做一件难度很大的事,要从这件事最容易的地方下手;要想做成一件大事,先要从最细小的地方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无论工作还是学习中,都应该从细节入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三,企者不立,跨者不行。——《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老子《道德经》全文带拼音

《老子》第一章 dào 道kě 可 dào 道, fēi 非 chánɡ 常 dào 道。 mínɡ 名 kě 可 mínɡ 名, fēi 非 chánɡ 常 mínɡ 名。 wú无mínɡ 名 tiān 天 dì 地 zhī 之 shǐ 始; yǒu 有 mínɡ 名 wàn 万 wù 物 zhī 之 mǔ 母。 ɡù故chánɡ 常 wú 无, yù 欲 yǐ 以 ɡuān 观 qí 其 miào 妙; chánɡ 常 yǒu 有, yù 欲 yǐ 以 ɡuān 观 qí其jiǎo 徼。 cǐ此liǎnɡ 两 zhě 者, tónɡ 同 chū 出 ér 而 yì 异 mínɡ 名, tónɡ 同 wèi 谓 zhī 之 xuán 玄。 xuán 玄 zhī之yòu 又 xuán 玄, zhònɡ 众 miào 妙 zhī 之 mén 门。 第二章 tiān 天xià 下 jiē 皆 zhī 知 měi 美 zhī 之 wéi 为 měi 美, sī 斯 è 恶 yǐ 已。 jiē 皆 zhī 知 shàn 善 zhī之wéi 为 shàn 善, sī 斯 bú 不 shàn 善 yǐ 已。 yǒu 有wú 无 xiānɡ 相 shēnɡ 生, nán 难 yì 易 xiānɡ 相 chénɡ 成, chánɡ 长 duǎn 短 xiānɡ 相 xínɡ 形, ɡāo 高 xià下xiānɡ 相 yínɡ 盈, yīn 音 shēnɡ 声 xiānɡ 相 hé 和, qián 前 hòu 后 xiānɡ 相 suí 随。 hénɡ 恒 yě 也 。 shì是yǐ 以 shènɡ 圣 rén 人 chù 处 wú 无 wéi 为 zhī 之 shì 事, xínɡ 行 bù 不 yán 言 zhī 之 jiào 教; wàn 万wù 物 zuò 作 ér 而 fú 弗 shǐ 始, shēnɡ 生 ér 而 fú 弗 yǒu 有, wéi 为 ér 而 fú 弗 shì恃, ɡōnɡ 功 chénɡ 成 ér 而 bù 不 jū 居。 fū 夫 wéi 唯 fú 弗 jū 居, shì 是 yǐ 以 bù 不 qù 去。第三章 bù不shànɡ 尚 xián 贤, shǐ 使 mín 民 bú 不 zhēnɡ 争; bù 不 ɡuì 贵 nán 难 dé 得 zhī 之 huò 货, shǐmín bùwéi dào bújiàn kěyùshǐmín xīn bù

道德经原文注音版

道德经原文 第一章 Dào kě dào , fēichángdào 。 Míng kě míng ,fēi cháng míng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w ú míng tiān dì zhī shǐ,yǒu míng wàn wù zhī mǔ。gù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 cháng wú yù yǐ guān qí miào ;cháng yǒu yù yǐ guān qí jiǎo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jiào)。cǐ liǎng zhě tóng chūér yì míng ,tóng wèi zhī(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 xuán ,xuán zhī yòu xuán ,zhòng miào zhī mén 。 ?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释】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都可说是含义深远。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第二章 tiān xià jiē zhī měi zhī wéi měi ,sīè yǐ。jiē zhī shàn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 zhī wéi shàn ,sī bù shàn yǐ。gù yǒu wú xiāng shēng ,nán 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 yì xiāng chéng ,cháng duǎn xiāng xíng ,gāo xià xiāng qīng 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yīn shēng xiāng hè,qián hòu xiāng suí。shì yǐ shèng rén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 chù wú wéi zhī shì,xíng bù yán zhī jiào wàn wù zuò yān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 ér bù cí,shēng ér bù yǒu ,wéi ér bù shì,gōng chéng ér 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 fú jū。fū wéi fú jū,shì yǐ bù qù。 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释】天下都知道美的就是美的,就是因为有丑的了。都知道善的就是善的,就是因为有恶的了。所以,有和无互助产生,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包容,高和下互相包容,音和

《道德经》注音版第七十三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七十三章原文及译文【原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注音版】 勇(yǒng)于(yú)敢(gǎn)则(zé)杀(shā), 勇(yǒng)于(yú)不(bù)敢(gǎn)则(zé)活(huó)。 此(cǐ)两(liǎng)者(zhě),或(huò)利(lì)或(huò)害(hài)。 天(tiān)之(zhī)所(suǒ)恶(è),孰(shú)知(zhī)其(qí)故(g ù)? 天(tiān)之(zhī)道(dào),不(bù)争(zhēng)而(ér)善(shàn)胜(shèng),

不(bù)言(yán)而(ér)善(shàn)应(yìng), 不(bù)召(zhào)而(ér)自(zì)来(lái), 坦(tǎn)然(rán)而(ér)善(shàn)谋(móu)。 天(tiān)网(wǎng)恢(huī)恢(huī),疏(shū)而(ér)不(bù)失(shī)。 【译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 勇于表现刚强者易于送命,善于表现柔弱的反而能够生存。此两者都是勇,但是却由表现方式不同,结果也不同。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这就是自然规律,可又谁知天意呢?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

圣人也很难判断,自然规律是不争而取得胜利,不言而万物响应,不召而众生自来,淡然筹谋天下大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自然是广大无边的,所无不包,没有一点疏失。 扩展阅读:《道德经》价值影响 《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没有不受老子影响的,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道德经》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学、宗教等等方面。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少于一千种,从侧面说明了《道德经》的巨大影响。 扩展阅读:《道德经》名句 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出处】《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道德经》注音版第八十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八十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注音版】 小(xiǎo)国(guó)寡(guǎ)民(mín)。 使(shǐ)有(yǒu)什(shí)伯(bǎi)之(zhī)器(qì)而(ér)不(bù)用(yòng); 使(shǐ)民(mín)重(zhòng)死(sǐ)而(ér)不(bù)远(yuǎn)徙(xǐ)。 虽(suī)有(yǒu)舟(zhōu)舆(yú),无(wú)所(suǒ)乘(chéng)之(zhī),

虽(suī)有(yǒu)甲(jiá)兵(bīng),无(wú)所(suǒ)陈(chén)之(zhī)。 使(shǐ)民(mín)复(fù)结(jié)绳(shéng)而(ér)用(yòng)之(zhī)。 甘(gān)其(qí)食(shí),美(měi)其(qí)服(fú), 安(ān)其(qí)居(jū),乐(lè)其(qí)俗(sú)。 邻(lín)国(guó)相(xiāng)望(wàng), 鸡(jī)犬(quǎn)之(zhī)声(shēng)相(xiāng)闻(wén), 民(mín)至(zhì)老(lǎo)死(sǐ),不(bù)相(xiāng)往(wǎng)来(lái)。 【译文】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理想的国家是,国土很小,人民很少,没有冲突和纠纷,纵使拥有兵器也用不着,没有苛邢暴政,人民也不需要冒着生命危

险迁移远方了。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虽然有船只车辆,也没有机会乘坐。虽然有盔甲也没有机会去展示。使人们回到绳结记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人人恬淡寡欲,吃的虽是粗食,但也觉得很甘美。穿的虽是破衣服,但觉得很漂亮。住的虽是陋室,但觉得很安逸。风俗虽是俭朴,但觉得很快乐。与邻国之间彼此能听到对方的狗犬鸡叫,但人民从生到死都不相往来。 扩展阅读:《道德经》价值影响 《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没有不受老子影响的,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道德经》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学、宗教等等方面。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

《道德经》注音版第七十二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七十二章原文及译文【原文】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注音版】 民(mín)不(bù)畏(wèi)威(wēi),则(zé)大(dà)威(wēi)至(zh ì)。 无(wú)狎(xiá)其(qí)所(suǒ)居(jū),无(wú)厌(yàn)其(qí)所(suǒ)生(shēng)。 夫(fū)唯(wéi)不(bù)厌(yàn),是(shì)以(yǐ)不(bù)厌(yàn)。 是(shì)以(yǐ)圣(shèng)人(rén)自(zì)知(zhì)不(bù)自(z ì)见(xiàn);

自(zì)爱(ài)不(bù)自(zì)贵(guì)。故(gù)去(qù)彼(bǐ)取(qǔ)此(cǐ)。 【译文】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当人民不在畏惧统治者的暴行时,那天下就要打乱了。所以统治者在位不应该给人民造成威胁无法生存,不要压榨人民的生活。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想要使人民不厌恶,就应该这样做不要给人民造成威胁压迫。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所以圣人有自知之明,不自持己见,知道自己位居万民之上,不求自我表现,但求自爱而不自显高贵。所以舍弃自见、自贵、才能获得自知、自爱。 扩展阅读:《道德经》创作背景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

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扩展阅读:《道德经》名言 1、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道德经》注音版第四十一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四十一章原文及译文【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注音版】 上(shàng)士(shì)闻(wén)道(dào),勤(qín)而(ér)行(xíng)之(zhī); 中(zhōng)士(shì)闻(wén)道(dào),若(ruò)存(cún)若(ruò)亡(wáng); 下(xià)士(shì)闻(wén)道(dào),大(dà)笑(xiào)之(zhī)。 不(bù)笑(xiào)不(bù)足(zú)以(yǐ)为(wéi)道(dào)。

故(gù)建(jiàn)言(yán)有(yǒu)之(zhī):明(míng)道(dào)若(ruò)昧(mèi); 进(jìn)道(dào)若(ruò)退(tuì);夷(yí)道(dào)若(ruò)颣(lei); 上(shàng)德(dé)若(ruò)谷(gǔ);广(guǎng)德(dé)若(ruò)不(bù)足(zú); 建(jiàn)德(dé)若(ruò)偷(tōu);质(zhì)真(zhēn)若(ruò)渝(yú); 大(dà)白(bái)若(ruò)辱(rǔ);大(dà)方(fāng)无(wú)隅(y ú); 大(dà)器(qì)晚(wǎn)成(chéng);大(dà)音(yīn)希(xī)声(shēng); 大(dà)象(xiàng)无(wú)形(xíng);道(dào)隐(yǐn)无(wú)名(míng)。 夫(fū)唯(wéi)道(dào),善(shàn)贷(dài)且(qiě)成(chéng)。

(完整版)《道德经》全文+拼音+注释(免费)

道德经《老子》第一章 dào 道kě 可 dào 道, fēi 非 c hánɡ 常 dào 道。 mínɡ 名 kě 可 mínɡ 名, fēi 非 c hánɡ 常 mínɡ 名。 wú无mínɡ 名 t iān 天 dì 地 z hī 之 s hǐ 始; yǒu 有 mínɡ 名 wàn 万 wù 物 z hī 之 mǔ 母。 ɡù故c hánɡ 常 wú 无, yù 欲 yǐ 以 ɡuān 观 qí 其 m iào 妙; c hánɡ 常 yǒu 有, yù 欲 yǐ 以 ɡuān 观 qí 其 j iǎo 徼。 cǐ此l iǎnɡ 两 z hě 者, tónɡ 同 c hū 出 ér 而 yì 异 mínɡ 名, tónɡ 同 wèi 谓 z hī 之 x uán 玄。 x uán 玄 z hī 之 yòu 又 x uán 玄,z hònɡ 众 m iào 妙 z hī 之 mén 门。 【解释】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都可说是含义深远。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老子》第二章 t iān 天x ià 下 j iē 皆 z hī 知 měi 美 z hī 之 wéi 为 měi 美, sī 斯 è 恶 yǐ 已。 j iē 皆 z hī 知 s hàn 善 z hī 之 wéi 为s hàn 善, sī 斯 bú 不 s hàn 善 yǐ 已。 yǒu 有wú 无 x iānɡ 相 s hēnɡ 生, nán 难 yì 易 x iānɡ 相 c hénɡ 成, c hánɡ 长 d uǎn 短 x iānɡ 相 xínɡ 形, ɡāo 高 x ià 下 x iānɡ 相 yínɡ盈,yīn 音 s hēnɡ 声 x iānɡ 相 hé 和, q ián 前 hòu 后 x iānɡ 相 s uí 随。 hénɡ 恒 yě 也。 s hì是yǐ 以 s hènɡ 圣 rén 人 c hù 处 wú 无 wéi 为 z hī 之 s hì 事, xínɡ 行 bù 不 yán 言 z hī 之 j iào 教; wàn 万 wù物z uò 作 ér 而 fú 弗 s hǐ 始, s hēnɡ 生 ér 而 fú 弗 yǒu 有, wéi 为 ér 而 fú 弗 s hì 恃, ɡōnɡ 功 c hénɡ成ér 而 bù 不 jū 居。 fū 夫 wéi 唯 fú 弗 jū 居, s hì 是 yǐ 以 bù 不 qù 去。 【解释】天下都知道美的就是美的,就是因为有丑的了。都知道善的就是善的,就是因为有恶的了。所以,有和无互助产生,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包容,高和下互相包容,音和声互助谐和,前和后互助跟从。因此,圣人以无为处理事务,实行无言的教导,万物自己发生变化而不为它开头。生长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了万物而不自恃己能,成功了而不居功。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 《老子》第三章

《道德经》注音版第五十五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五十五章原文及译文【原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注音版】 含(hán)德(dé)之(zhī)厚(hòu),比(bǐ)于(yú)赤(chì)子(z ǐ)。 毒(dú)虫(chóng)不(bù)螫(shì),猛(měng)兽(shòu)不(bù)据(jù), 攫(jué)鸟(niǎo)不(bù)搏(bó)。 骨(gǔ)弱(ruò)筋(jīn)柔(róu)而(ér)握(wò)固(gù)。

未(wèi)知(zhī)牝(pìn)牡(mǔ)之(zhī)合(hé)而(ér)全(quán)作(zuò), 精(jīng)之(zhī)至(zhì)也(yě)。终(zhōng)日(rì)号(hào)而(ér)不(bù)嗄(á), 和(hé)之(zhī)至(zhì)也(yě)。知(zhī)和(hé)曰(yuē)常(ch áng), 知(zhī)常(cháng)曰(yuē)明(míng)。益(yì)生(shēng)曰(yu ē)祥(xiáng)。 心(xīn)使(shǐ)气(qì)曰(yuē)强(qiáng)。 物(wù)壮(zhuàng)则(zé)老(lǎo),谓(wèi)之(zhī)不(bù)道(dào), 不(bù)道(dào)早(zǎo)已(yǐ)。 【译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含“德”深厚之人,就像是刚出生的小孩天真无邪。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毒虫不会去蜇他,猛兽不会去伤害他,飞禽鸟兽不回去搏击他。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 骨弱筋柔而却能够紧握小手,不知道牝牡做爱之事但却小生殖器却常常勃起。这是因为精气充足的缘故。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终日哭号而不哑,这是元气淳和的缘故。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知道“和”才能“常”,“和”=“和谐、随和、柔和。”,“常”=“平常、及平常心是道。”;知道“常”了,才算是“明”,“明”=“明白、明了、明是非,正知正见”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爱惜自己的生命才是真正的吉祥,以“心”去使“身之气”

《道德经》拼音版_朗诵版_打印版

道德经第一章众妙之门 dào 道kě 可 dào 道, fēi 非 c hánɡ 常 dào 道。 mínɡ 名 kě 可 mínɡ 名, fēi 非 c hánɡ 常 mínɡ 名。 wú无mínɡ 名 t iān 天 dì 地 z hī 之 s hǐ 始; yǒu 有 mínɡ 名 wàn 万 wù 物 z hī 之 mǔ 母。 ɡù故c hánɡ 常 wú 无, yù 欲 yǐ 以 ɡuān 观 qí 其 m iào 妙; c hánɡ 常 yǒu 有, yù 欲 yǐ 以 ɡuān 观 qí 其 j iǎo 徼。 cǐ此l iǎnɡ 两 z hě 者, tónɡ 同 c hū 出 ér 而 yì 异 mínɡ 名, tónɡ 同 wèi 谓 z hī 之 x uán 玄。 x uán 玄 z hī 之 yòu 又 x uán 玄,z hònɡ 众 m iào 妙 z hī 之 mén 门。 第二章功成弗居 t iān 天x ià 下 j iē 皆 z hī 知 měi 美 z hī 之 wéi 为 měi 美, sī 斯 è 恶 yǐ 已。 j iē 皆 z hī 知 s hàn 善 z hī 之 wéi 为s hàn 善, sī 斯 bú 不 s hàn 善 yǐ 已。 yǒu 有wú 无 x iānɡ 相 s hēnɡ 生, nán 难 yì 易 x iānɡ 相 c hénɡ 成, c hánɡ 长 d uǎn 短 x iānɡ 相 xínɡ 形, ɡāo 高 x ià 下 x iānɡ 相 yínɡ盈,yīn 音 s hēnɡ 声 x iānɡ 相 hé 和, q ián 前 hòu 后 x iānɡ 相 s uí 随。 hénɡ 恒 yě 也。 s hì是yǐ 以 s hènɡ 圣 rén 人 c hù 处 wú 无 wéi 为 z hī 之 s hì 事, xínɡ 行 bù 不 yán 言 z hī 之 j iào 教; wàn 万 wù物z uò 作 ér 而 fú 弗 s hǐ 始, s hēnɡ 生 ér 而 fú 弗 yǒu 有, wéi 为 ér 而 fú 弗 s hì 恃, ɡōnɡ 功 c hénɡ成ér 而 bù 不 jū 居。 fū 夫 wéi 唯 fú 弗 jū 居, s hì 是 yǐ 以 bù 不 qù 去。 第三章不见可欲 bù不s hànɡ 尚 x ián 贤, s hǐ 使 mín 民 bú 不 z hēnɡ 争; bù 不 ɡuì 贵 nán 难 dé 得 z hī 之 h uò 货, s hǐ 使 mín 民bù 不 wéi 为 dào 盗; bú 不 j iàn 见 kě 可 yù 欲, s hǐ 使 mín 民 xīn 心 bù 不 l uàn 乱。 s hì是yǐ 以 s hènɡ 圣 rén 人 z hī 之 z hì 治, xū 虚 qí 其 xīn 心, s hí 实 qí 其 fù 腹, r uò 弱 qí 其 z hì 志

《道德经》注音版第五十七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五十七章原文及译文【原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注音版】 以(yǐ)正(zhèng)治(zhì)国(guó),以(yǐ)奇(qí)用(yòng)兵(bīng), 以(yǐ)无(wú)事(shì)取(qǔ)天(tiān)下(xià)。 吾(wú)何(hé)以(yǐ)知(zhī)其(qí)然(rán)哉(zāi)? 以(yǐ)此(cǐ):天(tiān)下(xià)多(duō)忌(jì)讳(huì), 而(ér)民(mín)弥(mí)贫(pín);人(rén)多(duō)利(lì)器(q

ì), 国(guó)家(jiā)滋(zī)昏(hūn);人(rén)多(duō)伎(jì)巧(qiǎo), 奇(qí)物(wù)滋(zī)起(qǐ);法(fǎ)令(lìng)滋(zī)彰(zhāng), 盗(dào)贼(zéi)多(duō)有(yǒu)。 故(gù)圣(shèng)人(rén)云(yún): 我(wǒ)无(wú)为(wéi),而(ér)民(mín)自(zì)化(huà); 我(wǒ)好(hǎo)静(jìng),而(ér)民(mín)自(zì)正(zhèng); 我(wǒ)无(wú)事(shì),而(ér)民(mín)自(zì)富(fù); 我(wǒ)无(wú)欲(yù),而(ér)民(mín)自(zì)朴(piáo)。 【译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

《道德经》注音版第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注音版】 致(zhì)虚(xū)极(jí),守(shǒu)静(jìng)笃(dǔ), 万(wàn)物(wù)并(bìng)作(zuò),吾(wú)以(yǐ)观(guān)复(fù). 夫(fū)物(wù)芸(yún)芸(yún),各(gè)归(guī)其(qí)根(gēn). 归(guī)根(gēn)曰(yuē)静(jìng),静(jìng)曰(yuē)复(fù)命(mìng).

复(fù)命(mìng)曰(yuē)常(cháng),知(zhī)常(cháng)曰(yu ē)明(míng), 不(bù)知(zhī)常(cháng),妄(wàng)作(zuò)凶(xiōng). 知(zhī)常(cháng)容(róng),容(róng)乃(nǎi)公(gōng), 公(gōng)乃(nǎi)王(wáng),王(wáng)乃(nǎi)天(tiān), 天(tiān)乃(nǎi)道(dào),道(dào)乃(nǎi)久(jiǔ). 没(méi)身(shēn)不(bù)殆(dài). 【译文】 “致虚极,守静笃” 人的心本来就是虚名。宁静的。(人之初性本善就像这句话一样人出生的时候就是虚名、宁静的。)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但是人往往会被欲望所控制,因此观察其物而不得其正(就

是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老子能看到很多面而常人之观察到事物的表面),因为观察期物不得其正所以行事的时候也是失其常。有句话说得好叫做先做人后做事,人要想做好事就要先学会做人,这里的“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的意思就是我们要努力回到内心虚明、宁静的状态。就因为这样咱才能看清万物蓬勃生长,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为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万事万物纷纷芸芸,各自回到它们的根本。归根叫做静,静则复命,既恢复到了不生不灭的状态,保持在常态,因而又叫做“常”了解了“常”的道理叫做“明” “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不了解“常”的道理而轻举妄动就会有祸害。了解“常”的人是包容万物,能够坦然大公,就能做到公正,就能顺气自然,就能合于道,因此就能长久不殆。 扩展阅读:《道德经》名言赏析 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道

老子《道德经》全文带拼音

老子《道德经》全文带拼音 老子《道德经》全文带拼音 第一章 道 (d 0) 可 (k e)道(d 0) )非 (f e i)常 (ch n g)道(d 0) 。 名(m n g) 可 (k e) 名 (m n g),非 (f e i)常 (ch m g)名 (mm g)。 无 (w v) 名 (m g)天 (ti a n 地 (d )i 之 (zh i)始(sh i); 有 (y o u) 名 (m n g)万 (w d n)物(w U 之 (zh i )母 (m u) o 故 (gu )常 (ch n g)无 (w v ) ) 欲 (y u ) 以 (y 1)观(g u a n)其 (q )i 妙 (mi o); 常 (ch mg)有 (y o u), 欲 (y u ) 以 (y 1)观(g u a n)其 (q ) 徼 (ji a 0。 此 (c i )两 (li a n g 者 (zh e)) 同 (t n g) 出 (ch 口)而(e ) 异 (y )i 名 (m n g), 同 (t n)g)谓(w d ) 之 (zh i )玄 (xu m n) 。 玄 (xu m n) 之 (zh i )又 (y b u) 玄 (xu m n) ) 众 (zh b n g )妙 (mi d 0) 之 (zh i )门 (m 列 。 第二章 天 (ti a n)下(xi )d 皆 (ji e)知(zh i)美(m e i) 之 (zh i )为 (w e i) 美 (m e i) ) 斯 (S i)恶 ( d ) 已 (y 1) o 皆(ji e)知 (zh i)善 (sh d n) 之 (zh i) 为 (w e i) 善 (sh d n) ) 斯 (s i )不 (b v ) 善 (sh d n) 已 (y 1)o 有 (y o u) 无 (w v ) 相 (xi a n g 生 (sh e n g ,难 (n m n) 易 (y )i 相 (xi a n g 成 (ch e n g) )长 (ch m n g) 短 (du a n) 相 (xi a n g )形 (x n g) ) 高 (ga 0) 下 (xi )d 相 (xi a n g 盈 (y n g) ) 音(y i n)声(sh e n g 相 (xi a n g 和(h ? , 、八 前 (qi n m ) 后 (h b u) 相 (xi a n g 随 (su ) i o 恒(h n g )也 (y eo) 是 (sh )i 以 (y 1)圣 (sh d n g) 人 (r n e ) 处 (ch U ) 无 (w v ) 为 (w e i) 之 (zh i 事 (sh)i ,行(x n g)不(b U 言 (y m n) 之 (zh i )教 (ji 0d ) ; 万 (w d n) 物 (w u ) 作 (zu b ) 而 ( e r) 弗 (f v ) 始 (sh 1)) 生 (sh e n g 而( e r) 弗 (f v ) 有 (y o u) ) 为 (w e i) 而 (e r) 弗 (f v ) 恃 (sh)i ) 功 (g o n g 成 (ch e n g) 而 ( e r) 不 (b u ) 居 (j u) o 夫 (f u) 唯 (w e i) 弗 (f v ) 居 (j u) ) 是 (sh i ) 以 (y 1) 不 (b u ) 去 (q u ) 。 第三章 不 (b U ) 尚 (sh d n g) 贤 (xi n m ) ) 使 (sh 1)民 (m n) 不 (b v ) 争 (zh e n g ;) 不 (b U ) 贵(g u 1)难 (n m n) 得 (d ? 之(zh i)货(hu b , 使 (sh 1)民 (m n) 不 (b U ) 为 (w e i) 盗 (d d 0) ; 不 (b v ) 见 (ji n d ) 可 (k e) 欲 (y U ) ) 使 (sh 1)民 (m n)心 (x i n)不 (b U ) 乱 (lu n d ) o 是 (sh )i 以 (y 1)圣 (sh dg)人(r 之 (zh i)治 (zh )i , 虚 (x u)其 (q ) 心 (x i n) 「实(sh )i 其(q) 腹 (f U ) ) 弱 (ru b ) 其 (q ) 志 (zh i ) ) 强 (qi mg)其 (q)i 骨 (g u)o 常 (ch n g)使 (sh 1)民 (m n) 无 (w v ) 知 (zh i) 无 (w v ) 欲 (y U ) 使 (sh 1)夫 (f u)智 (zh i ) 者 (zh e ) 不 (b U ) 敢 (ga n) 为 (w e i) 也 (y e) o 为 (w e i) 无 (w v ) 为 (w ?i) )则 (z ?) 无 (w v ) 不 (b U ) 治 (zh )i 第四章 道(do )冲(ch o n g )而(? 用(y b g )之(zh i )或(hu 》不(b i> 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