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章节检测

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章节检测
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章节检测

第二章 平面向量检测题

一、选择题

1.在△ABC 中,AB =AC ,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则( ). A .与AC 共线 B .与CB 共线 C .与相等

D .与相等

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向量与是两平行向量 B .若a ,b 都是单位向量,则a =b

C .若=,则A ,B ,C ,

D 四点构成平行四边形 D .两向量相等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始点、终点相同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已知两点A (3,1),B (-1,3),若点C 满足=α OA +β OB ,其中 α,β∈R ,且α+β=1,则点C 的轨迹方程为( ).

A .3x +2y -11=0

B .(x -1)2+(y -1)2=5

C .2x -y =0

D .x +2y -5=0 4.已知a 、b 是非零向量且满足(a -2b )⊥a ,(b -2a )⊥b ,则a 与b 的夹角是( ). A .

6

π

B .

3

π C .

23

π D .

56

π 5.已知四边形ABCD 是菱形,点P 在对角线AC 上(不包括端点A ,C ),则=( ). A .λ(+),λ∈(0,1) B .λ(+),λ∈(0,22

) C .λ(-),λ∈(0,1)

D .λ(-),λ∈(0,

2

2) 6.△ABC 中,D ,E ,F 分别是AB ,BC ,AC 的中点,则=( ). A .+

B .-

C .+

D .+

7.若平面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60°,|b |=4,(a +2b )·(a -3b )=-72,则向量a 的模为( ).

(第1题)

A.2 B.4 C.6 D.12

8.点O是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内的一点,满足OA·OB=OB·OC=OC·OA,则点O是△ABC的().

A.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B.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三条中线的交点D.三条高的交点

9.在四边形ABCD中,=a+2b,BC=-4a-b,C=-5a-3b,其中a,b不共线,则四边形ABCD为().

A.平行四边形B.矩形C.梯形D.菱形

10.如图,梯形ABCD中,|AD|=|BC|,EF∥AB∥CD则相等向量是().

A.AD与BC B.OA与OB

C.AC与BD D.EO与OF

(第10题)

二、填空题

11.已知向量OA=(k,12),OB=(4,5),OC=(-k,10),且A,B,C三点共线,则k=.

12.已知向量a=(x+3,x2-3x-4)与MN相等,其中M(-1,3),N(1,3),则x =.

13.已知平面上三点A,B,C满足||=3,|BC|=4,|CA|=5,则AB·BC+BC·CA+CA·AB的值等于.

14.给定两个向量a=(3,4),b=(2,-1),且(a+m b)⊥(a-b),则实数m等

于.

15.已知A,B,C三点不共线,O是△ABC内的一点,若OA+OB+OC=0,则O 是△ABC的.

16.设平面内有四边形ABCD和点O,OA=a,OB=b,OC=c, OD=d,若a+c =b+d,则四边形ABCD的形状是.

三、解答题

17.已知点A(2,3),B(5,4),C(7,10),若点P满足=AB+λ(λ∈R),试求λ为何值时,点P在第三象限内?

18.如图,已知△ABC,A(7,8),B(3,5),C(4,3),M,N,D分别是AB,AC,BC的中点,且MN与AD交于F,求DF.

(第18题)

19.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求证:AF ⊥DE (利用向量证明).

20.已知向量a =(cos θ,sin θ),向量b =(3,-1),则|2a -b |的最大值.

(第19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如图,与AC ,与不平行,与共线反向.

2.A

解析:两个单位向量可能方向不同,故B 不对.若=DC ,可能A ,B ,C ,D 四点共线,故C 不对.两向量相等的充要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D 也不对.

3.D

解析:提示:设OC =(x ,y ),OA =(3,1),OB =(-1,3),α OA =(3α,α),

β OB =(-β,3β),又αOA +β OB =(3α-β,α+3β),

∴ (x ,y )=(3α-β,α+3β),∴?

??βαβ

α33+=-=y x ,又α+β=1,由此得到答案为D .

4.B

解析:∵(a -2b )⊥a ,(b -2a )⊥b ,

∴(a -2b )·a =a 2-2a ·b =0,(b -2a )·b =b 2-2a ·b =0,

∴ a 2=b 2,即|a |=|b |.∴|a |2=2|a ||b |cos θ=2|a |2cos θ.解得cos θ=2

1

. ∴ a 与b 的夹角是3

π. 5.A

解析: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又+BC =,由 λ的范围和向量数乘的长度,λ∈(0,1).

6.D

解析:如图,∵=, ∴ =+=+.

(第6题)

(第1题)

7.C

解析:由(a +2b )·(a -3b )=-72,得a 2-a ·b -6b 2=-72. 而|b |=4,a ·b =|a ||b |cos 60°=2|a |, ∴ |a |2-2|a |-96=-72,解得|a |=6. 8.D

解析:由 OA ·OB =OB ·OC =OC ·OA ,得OA ·OB =OC ·OA , 即OA ·(OC -OB )=0,

故BC ·OA =0,BC ⊥OA ,同理可证AC ⊥OB , ∴ O 是△ABC 的三条高的交点. 9.C

解析:∵AD =++C =-8a -2b =2BC ,∴∥BC 且||≠|BC |. ∴ 四边形ABCD 为梯形. 10.D

解析:AD 与BC ,AC 与BD ,OA 与OB 方向都不相同,不是相等向量. 二、填空题 11.-

3

2

. 解析:A ,B ,C 三点共线等价于,共线,

AB =OB -OA =(4,5)-(k ,12)=(4-k ,-7),

BC =OC -OB =(-k ,10)-(4,5)=(-k -4,5),

又 A ,B ,C 三点共线,

∴ 5(4-k )=-7(-k -4),∴ k =-3

2. 12.-1.

解析:∵ M (-1,3),N (1,3), ∴ MN =(2,0),又a =MN ,

∴ ???0

=4-3-2=3+2x x x 解得???4=1=-1=-x x x 或

∴ x =-1. 13.-25.

解析:思路1:∵

3

=4

5,

∴ △ABC 为直角三角形且∠ABC =90°,即⊥,∴·=0, ∴ ·+·CA +CA · =·CA +CA ·AB =·(BC +) =-()2

=-25.

思路2:∵

3

=4

5,∴∠ABC =90°, ∴ cos ∠CAB

=53,cos ∠BCA

=54

根据数积定义,结合图(右图)知·BC =0, ·

cos ∠ACE =4×5×(-

5

4

)=-16, CA ·

cos ∠BAD =3×5×(-

5

3

)=-9. ∴ ·+·CA +CA ·=0―16―9=-25. 14.

3

23. 解析:a +m b =(3+2m ,4-m ),a -b =(1,5). ∵ (a +m b )⊥(a -b ),

∴ (a +m b )·(a -b )=(3+2m )×1+(4-m )×5=0 m =3

23. 15.答案:重心.

解析:如图,以OA ,OC 为邻边作□AOCF 交AC

D

(第13题)

点E ,则=OA +OC ,又 OA +OC =-OB ,

∴ =2OE =-OB .O 是△ABC 的重心. 16.答案:平行四边形.

解析:∵ a +c =b +d ,∴ a -b =d -c ,∴BA =CD . ∴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三、解答题 17.λ<-1.

解析:设点P 的坐标为(x ,y ),则=(x ,y )-(2,3)=(x -2,y -3). AB +λAC =(5,4)-(2,3)+λ[(7,10)-(2,3)]

=(3,1)+λ(5,7) =(3+5λ,1+7λ).

∵ AP =AB +λAC ,

∴ (x -2,y -3)=(3+5λ,1+7λ). ∴ ???+=-+=-λλ713532y x 即?

??+=+=λλ7455y x

要使点P 在第三象限内,只需?

??<+<+074055λλ 解得 λ<-1.

18.DF =(

4

7

,2). 解析:∵ A (7,8),B (3,5),C (4,3), =(-4,-3),=(-3,-5).

又 D 是BC 的中点, ∴ =

21(+AC )=21

(-4-3,-3-5) =

21(-7,-8)=(-2

7

,-4). 又 M ,N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 ∴ F 是AD 的中点, ∴ DF =-FD =-

21AD =-21(-27,-4)=(4

7

,2).

(第18题)

19.证明:设=a ,=b ,则AF =a +21b ,ED =b -2

1

a . ∴ AF ·ED =(a +

21b )·(b -21a )=21b 2-21a 2+4

3

a ·

b . 又AB ⊥

,∴ a 2=b 2,a ·b =0. ∴ AF ·ED =0,∴AF ⊥ED .

本题也可以建平面直角坐标系后进行证明.

20.分析:思路1:2a -b =(2cos θ-3,2sin θ+1),

∴ |2a -b |2=(2cos θ-3)2+(2sin θ+1)2=8+4sin θ-43cos θ. 又4sin θ-43cos θ=8(sin θcos

3π-cos θsin 3π)=8sin (θ-3

π

),最大值为8, ∴ |2a -b |2的最大值为16,∴|2a -b |的最大值为4.

思路2:将向量2a ,b 平移,使它们的起点与原点重合,则|2a -b |表示2a ,b 终点间的距离.|2a |=2,所以2a 的终点是以原点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上的动点P ,b 的终点是该圆上的一个定点Q ,由圆的知识可知,|PQ |的最大值为直径的长为4.

(第19题)

数学必修4_第二章_平面向量知识点word版本

数学必修4第二章 平面向量知识点 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1. 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2. 向量的模:向量的大小即向量的模(长度),如,AB a uu r r 的模分别记作|AB u u u r |和||a r 。 注:向量不能比较大小,但向量的模可以比较大小。 3. 几类特殊向量 (1)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记为0r ,其方向是任意的,0r 与任意向量平行, 零向量a =0r |a |=0。由于0r 的方向是任意的,且规定0r 平行于任何向量,故在有关向量平行(共线)的问题中务必看清楚是否有“非零向量”这个条件。(注意与0的区别) (2)单位向量:模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向量0a 为单位向量0||1a u u r 。将一个 向量除以它的模即得到单位向量,如a r 的单位向量为: ||a a e a r r r (3)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称为平行向量.记作a ∥b 。 规定:0r 与任何向量平等, 任意一组平行向量都可以移到同一直线上,由于向量可以进行任意的平移(即自由向量),平行向量总可以平移到同一直线上,故平行向量也称为共线向量。 数学中研究的向量是自由向量,只有大小、方向两个要素,起点可以任意选取,现在必须区分清楚共线向量中的“共线”与几何中的“共线”、的含义,要理解好平行向量中的“平行”与几何中的“平行”是不一样的。 (4)相反向量:与a 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a 的相反向量。记作a r 。 关于相反向量有:① 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仍是零向量, ②)(a =a ; ③ ()0a a v v v ; ④若a 、b 是互为相反向量,则 a = b ,b =a ,a +b =0 。

高一数学必修4第二章测试题

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化简AC -u u u r BD +u u u r CD -u u u r AB u u u r 得( ) A .A B u u u r B .DA C .BC D .0r 2.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DC →,则相等的向量是( ) A. AD →与CB → B. OB →与OD → C. AC →与BD → D. AO →与OC → 3.某人先位移向量a r :“向东走5 km ”,接着再位移向量b r :“向西走3 km ”,则a b +r r 表示( ) A .向东走2 km B .向西走2 km C .向东走8 km D .向西走8 km 4.如果△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 (4,6), (2,1)B -,(4,1)C -,则重心的坐标是 ( ) A.(2,1) B.(2,2) C.(1,2) D.(2,4) 5.若AB →=(2,4),AC →=(1,3),则BC →=( ) A .(1,1) B .(-1,-1) C .(3,7) D .(-3,-7) 6.下列向量组中能作为表示它们所在平面内的所有向量的基底的是( ) A.1e r =(0,0),2e u u r =(1,-2) B. 1e r =(-1,2),2e u u r =(5,7) C. 1e r =(3,5),2e u u r =(6,10) D. 1e r =(2,-3),2e u u r =(21,-4 3) 7. O 是ΔABC 所在的平面内的一点,且满足(OB -OC )·(OB +OC -2OA )=0,则ΔABC 的形 状一定为( ) A .正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斜三角形 8.已知12,5||,3||=?==b a b a 且,则向量a 在向量b 上的投影为( ) A . 512 B .3 C .4 D .5

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二章数列学案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

§2.3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2) 主备人: 王 浩 审核人: 马 琦 学习目标 1. 进一步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 2. 了解等差数列的一些性质,并会用它们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3. 会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的公式研究n S 的最大(小)值. 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 1:等差数列{n a }中, 4a =-15, 公差d =3,求5S . 2: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31a =,511a =,求和8S . 二、新课导学 ※ 探究一:如果一个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2n S pn qn r =++,其中p 、q 、r 为常数,且0p ≠,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它的首项与公差分别是多少? ※探究二:记等差数列{}n a 的偶数项和为S 偶,奇数项和为S 奇.当项数为2n 时,则有 S S nd -=奇偶 ;当项数为21n -时,则有n S S a -=奇偶 。 ※探究三:当等差数列{}n a 的项数为21n -时,有12-n S = 。 ※ 典型例题 例1、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为212 n S n n =+,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

吗?如果是,它的首项与公差分别是什么? 变式: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为212 343n S n n =++,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小结:数列通项n a 和前n 项和n S 关系为 n a =11(1) (2)n n S n S S n -=??-≥?,由此可由n S 求n a . 例2、等差数列{}m a 共有2n 项,其中奇数项的和为90,偶数项的和为72,且 2133n a a -=-,求该数列的公差d 。 变式:已知两个等差数列{}n a 和{}n b 的前n 项和分别为n A 和n B ,且745 3 n n A n B n +=+,求n n a b 。 例2、已知等差数列24 54377,,,....的前n 项和为n S ,求使得n S 最大的序号n 的值. 变式:等差数列{n a }中, 4a =-15, 公差d =3, 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的最小值.

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总结:第二章 平面向量

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平面向量 16、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得量、数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得量、 有向线段得三要素:起点、方向、长度、零向量:长度为得向量、 单位向量:长度等于个单位得向量、 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得非零向量、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 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得向量、 17、向量加法运算: ⑴三角形法则得特点:首尾相连、 ⑵平行四边形法则得特点:共起点、 ⑶三角形不等式:、 ⑷运算性质:①交换律:; ②结合律:;③、 ⑸坐标运算:设,,则、 18、向量减法运算: ⑴三角形法则得特点:共起点,连终点,方向指向被减向量、 ⑵坐标运算:设,,则、 设、两点得坐标分别为,,则、 19、向量数乘运算: ⑴实数与向量得积就就是一个向量得运算叫做向量得数乘,记作、 ①; ②当时,得方向与得方向相同;当时,得方向与得方向相反;当时,、 ⑵运算律:①;②;③、 ⑶坐标运算:设,则、 20、向量共线定理:向量与共线,当且仅当有唯一一个实数,使、 设,,其中,则当且仅当时,向量、共线、 2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就就是同一平面内得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得任意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使、(不共线得向量、作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得一组基底) 22、分点坐标公式:设点就就是线段上得一点,、得坐标分别就就是,,当时,点得坐标就就是、(当 23、平面向量得数量积: ⑴、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得数量积为、 ⑵性质:设与都就就是非零向量,则①、②当与同向时,;当与反向时,;或、③、 ⑶运算律:①;②;③、 ⑷坐标运算:设两个非零向量,,则、 若,则,或、设,,则、 设、都就就是非零向量,,,就就是与得夹角,则、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24、两角与与差得正弦、余弦与正切公式: ⑴;⑵; ⑶;⑷; ⑸(); ⑹()、 25、二倍角得正弦、余弦与正切公式:

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总结:第二章 平面向量

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平面向量 16、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数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 有向线段的三要素:起点、方向、长度. 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 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 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 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 17、向量加法运算: ⑴三角形法则的特点:首尾相连. ⑵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特点:共起点. ⑶三角形不等式:a b a b a b -≤+≤+ . ⑷运算性质:①交换律:a b b a +=+ ; ②结合律:()() a b c a b c ++=++ ;③00a a a +=+= . ⑸坐标运算:设()11,a x y = ,()22,b x y = ,则()1212,a b x x y y +=++ . 18、向量减法运算: ⑴三角形法则的特点:共起点,连终点,方向指向被减向量. ⑵坐标运算:设()11,a x y = ,()22,b x y = ,则()1212,a b x x y y -=-- . 设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1,x y ,()22,x y ,则()1 212 ,x x y y A B=-- . 19、向量数乘运算: ⑴实数λ与向量a 的积是一个向量的运算叫做向量的数乘,记作a λ . ①a a λλ= ; ②当0λ>时,a λ 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同;当0λ<时,a λ 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反;当0λ=时,0a λ= . ⑵运算律:①()()a a λμλμ= ;②()a a a λμλμ+=+ ;③() a b a b λλλ+=+ . ⑶坐标运算:设(),a x y = ,则()(),,a x y x y λλλλ== . 20、向量共线定理:向量() 0a a ≠ 与b 共线,当且仅当有唯一一个实数λ,使b a λ= . 设()11,a x y = ,()22,b x y = ,其中0b ≠ ,则当且仅当12210x y x y -=时,向量a 、() 0b b ≠ 共线. 2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1e 、2e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1λ、2λ,使1122a e e λλ=+ .(不共线的向量1e 、2e 作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 b a C B A a b C C -=A -AB =B

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二章《数列》知识点归纳

数列知识点总结 一、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定义 1+n a -n a =d n n a a 1 +=q(q ≠0) 通项公式 n a =1a +(n-1)d n a =1a 1-n q (q ≠0) 递推公式 n a =1-n a +d, n a =m a +(n-m)d n a =1-n a q n a =m a m n q - 中项 A=2b a + 推广:A=2a k n k n a +-+(n,k ∈N + ;n>k>0) ab G =2。推广:G=k n k n a a +-±(n,k ∈N + ;n>k>0) 。任意两数a 、c 不一定有等比中项,除非有ac >0,则等比中 项一定有两个 前n 项和 n S =2 n (1a +n a ) n S =n 1a + 2 ) 1(n -n d n S = q q a n --11() 1 n S =q q a a n --11 性质 (1)若m n p q +=+,则m n p q a a a a +=+; (2)数列{}{}{}12212,,+-n n n a a a 仍为等差数列,232n n n n n S S S S S --,,……仍为等差数列,公差为d n 2; (3)若三个成等差数列,可设为 a d a a d -+,, (4)若n n a b ,是等差数列,且前n 项和分别为n n S T ,,则 21 21 m m m m a S b T --= (5){}n a 为等差数列2n S an bn ?=+(a b ,为常数,是关于n 的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 (6)d= n m a n m --a (m ≠n) (7)d>0递增数列d<0递减数列d=0常数数列 (1)若m n p q +=+,则 m n p q a a a a =·· (2)232n n n n n S S S S S --,,……仍 为等比数列,公比为n q 二、求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 1、通项公式法: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2、涉及前n项和S n 求通项公式,利用a n 与S n 的基本关系式来求。即 例1、在数列{n a }中,n S 表示其前n项和,且2 n n S =,求通项n a . 例2、在数列{n a }中,n S 表示其前n项和,且n n a 32S -=,求通项n a 3、已知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 (1)叠加法:递推关系式形如()n f a a n 1n =-+型 ???≥-===-) 2() 1(111n s s n a s a n n n

高一数学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点P(3,-6),Q(-5,2),R的纵坐标为-9,且P、Q、R三点共线,则R点的横坐标为()。 A、-9 B、-6 C、9 D、6 2.已知=(2,3), b=(-4,7),则在b上的投影为()。 A、B、C、D、 3.设点A(1,2),B(3,5),将向量按向量=(-1,-1)平移后得 向量为()。 A、(2,3) B、(1,2) C、(3,4) D、(4,7)4.若(a+b+c)(b+c-a)=3bc,且sinA=sinBcosC,那么ΔABC是()。 A、直角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5.已知| |=4, |b|=3, 与b的夹角为60°,则| +b|等于()。 A、B、C、D、 6.已知O、A、B为平面上三点,点C分有向线段所成的比为2,则()。 A、B、 C、D、 7.O是ΔABC所在平面上一点,且满足条件,则点O是ΔABC的()。 A、重心 B、垂心 C、内心 D、外心 8.设、b、均为平面内任意非零向量且互不共线,则下列4个命题: (1)( ·b)2= 2·b2(2)| +b|≥| -b|(3)| +b|2=( +b)2 (4)(b) -(a)b与不一定垂直。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9.在ΔABC中,A=60°,b=1,,则 等于()。 A、B、C、D、 10.设、b不共线,则关于x的方程x2+b x+ =0的解的情况是()。 A、至少有一个实数解 B、至多只有一个实数解 C、至多有两个实数解 D、可能有无数个实数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 2,则 =_________ 1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斜边AC=2 12.已知ABCDEF为正六边形,且AC=a,AD=b,则用a,b表示AB为______. 13.有一两岸平行的河流,水速为1,速度为的小船要从河的一边驶向对岸,为使所行路程最短,小船应朝________方向行驶。 14.如果向量与b的夹角为θ,那么我们称×b为向量与b的“向 量积”,×b是一个向量,它的长度| ×b|=| ||b|sinθ,如果| |=3, |b|=2, ·b=-2,则| ×b|=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44分.) 15.已知向量= , 求向量b,使|b|=2| |,并且与b的夹角为 。(10分) 16、已知平面上3个向量、b、的模均为1,它们相互之间的夹角均

2018年人教-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二章

必修五阶段测试二(第二章数列)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7·山西朔州期末)在等比数列{}中,公比q=-2,且a 3a 7=4a 4,则a 8等于() A.16 B.32 C.-16 D.-32 2.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错误!则a 2·a 3等于()A.8 B.20 C.28 D.303.已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满足a 3=b 3,2b 3-b 2b 4=0,则数列{}的前5项和S 5为() A.5 B.10 C.20 D.404.(2017·山西忻州一中期末)在数列{}中,=-2n+29n+3,则此数列最大项的值是()

A.102 D.108 5.等比数列{}中,a 2=9,a 5=243,则{}的前4项和为()A.81 B.120 C.168 D.1926.等差数列{}中,a 10<0,a 11>0,且a 11> 10|,是前n项的和,则() A.S 1,S 2,S 3,…,S 10都小于零,S 11,S 12,S 13,…都大于零B.S 1,S 2,…,S 19都小于零,S 20,S

21,…都大于零 C.S 1,S 2,…,S 5都大于零,S 6,S 7,…都小于零 D.S 1,S 2,…,S 20都大于零,S 21,S 22,…都小于零 7.(2017·桐城八中月考)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a,1 / 922b∈R),且S 25=100,则a 12+a 14等于() A.16 B.8 C.4 D.不确定8.(2017·莆田六中期末)设{}(n∈N)是等差数列,是其前* n项和,且S 5

人教版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教案

人教版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教案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几何表示; (2)掌握向量的模、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等概念; 并能弄清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的关系 (3)通过对向量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向量和数量的本质区别.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发现法与讨论相结合。这是向量的第一节课,概念与知识点较多,在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之后,应让学生清清楚楚得明白其概念,这是学生进一步获取向量知识的前提;通过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3、情感目标与价值观 通过对向量与数量的比较,培养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数学本质的能力,并且意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 教学重点:理解向量、相等向量等相关的概念,向量的几何表示等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难点是学生对向量的概念和共线向量的概念的理解。 学情和教材分析: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概念之一,有深刻的几何背景及代数意义,因此向量具有数形结合的特征,是深入学习数学及解决各类数学问题的有效工具,在其他学科中也有广泛应用。所以向量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本节课是向量的第一节课,是新知识的一个起点,所以这是十分关键、重要的一节课。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是:概念多,有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单位向量等相关概念及向量的几何表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诸多概念容易混淆,它们之间关系不易理清,这些是学习中的难点。 教法设计:引导启发式教学 学法设计: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课时计划:一课时 教具学具:多媒体、彩笔、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我们知道物理中的力、速度,位移等都是矢量,不同与路程、质量等量,他们具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学生讨论作答) 2.你能举出几个具有以上特征的量吗?年龄、身高、体重、长度等具有这些特征吗?(学生思考作答) 3.在数学上,我们把具有这种特征的量称为向量,(教师在黑板上书写课题,然后大屏幕展示课题,学生阅读课本P74) 二、推进新课 1.定义: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例:力、速度、加速度等。 注意:1?数量与向量的区别:数量只有大小,可以比较大小;向量既有方向又 有大小,不能比较大小(强调)。 2.向量的表示方法: 1?几何表示法:有向线段——具有一定方向的线段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二章《数列》知识点归纳(可编辑修改word版)

s - s 一、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数列知识点总结 2、涉及前n项和 S 求通项公式,利用 a 与 S 的基本关系式来求。即a = ?s 1 = a 1 (n = 1) n n n n ? ? n n -1 (n ≥ 2) 例 1、在数列{ a n }中, S n 表示其前n项和,且S = n ,求通项a . 2 例 2、在数列{ a n }中, S n 表示其前n项和,且S n = 2 - 3a n ,求通项a n 3、已知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 (1) 叠加法:递推关系式形如a n +1 - a n = f (n )型 n n

n 例 3、已知数列{ a n }中, a 1 = 1, a n +1 - a n = n ,求通项a n 练习 1、在数列{ a n }中, a 1 = 3 , a n +1 = a n + 2n ,求通项a (2) 叠乘法:递推关系式形如 a n +1 = f (n ) 型 a n n 例 4、在数列{ a n }中, a 1 = 1,a n +1 = n +1 a n ,求通项a n 练习 2、在数列{ a n }中, a 1 = 3 , a n +1 = a n ? 2n ,求通项a (3) 构造等比数列:递推关系式形如a n +1 = Aa n + B (A,B 均为常数,A ≠1,B ≠0) 例 5、已知数列{ a n }满足a 1 = 4 , a n = 3a n -1 - 2 ,求通项a n 练习 3、已知数列{ a n }满足a 1 = 3 , a n +1 = 2a n + 3 ,求通项a n (4) 倒数法 例 6、在数列{a n }中,已知a 1 = 1,a n +1 = 2a n a n + 2 ,求数列的通项a n 四、求数列的前 n 项和的方法 1、利用常用求和公式求和: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S = n (a 1 + a n ) = na + n (n -1) d n 2 ? na 1 1 2 (q = 1)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S = ? a (1 - q n ) a - a q n ? 1 = 1 n (q ≠ 1) ?? 1 - q 1 - q 2、错位相减法:主要用于求数列{a n ·b n }的前 n 项和,其中{a n }、{b n }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例 1] 求数列 2 , 4 2 22 , 6 ,? ? ?, 23 2n ,? ? ?前 n 项的和. 2n [例 2] 求和: S = 1 + 3x + 5x 2 + 7x 3 + ? ? ? + (2n - 1)x n -1 3、倒序相加法:数列{ a n }的第 m 项与倒数第 m 项的和相等。即: a 1 + a n = a 2 + a n -1 = = a m + a n -m +1 [例 3] 求sin 2 1 + sin 2 2 + sin 2 3 + ??? + sin 2 88 + sin 2 89 的值 [例 4] 函数f (x )对任x ∈ R 都有f (x )+ f (1- x ) = 1 ,求: 2 f (0)+ f ? 1 ? + f ? 2 ? + + f ? n -1? + f (1) n ? n ? n ? ? ? ? ? ? ? 4、分组求和法:主要用于求数列{a n + b n }的前 n 项和,其中{a n }、{b n }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1 1 1 1 [例 5] 求数列:1+ 2 ,2 + 4 ,3 + 8 , , n + 2 n , 的前 n 项和 n n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二章单元测试(一)-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必修五第二章训练卷 数列(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数列{}n a 中,12=a ,1=221n n a a ++,则101a 的值为( ) A .49 B .50 C .51 D .52 2.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7916a a +=,41a =,则12a 的值是( ) A .15 B .30 C .31 D .64 3.等比数列{}n a 中,29a =,5243a =,则{}n a 的前4项和为( ) A .81 B .120 C .168 D .192 4.等差数列{}n a 中,12324a a a ++=-,18192078a a a ++=,则此数列前20项和等于( ) A .160 B .180 C .200 D .220 5.数列 {} n a 中,37 ()n a n n +=∈N -,数列 {} n b 满足11 3 b = ,1(72)2n n b b n n +≥=∈N -且,若log n k n a b +为常数,则满足条件的k 值( ) A .唯一存在,且为1 3 B .唯一存在,且为3 C .存在且不唯一 D .不一定存在 6.等比数列{}n a 中,2a ,6a 是方程234640x x +=-的两根,则4a 等于( ) A .8 B .8- C .8± D .以上都不对 7.若{}n a 是等比数列,其公比是q ,且5a -,4a ,6a 成等差数列,则q 等于( ) A .1或2 B .1或2- C .1-或2 D .1-或2- 8.设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105:1:2S S =,则155:S S 等于( ) A .3:4 B .2:3 C .1:2 D .1:3 9.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0d ≠且1a ,3a ,9a 成等比数列,则139 2410 a a a a a a ++++等于 ( ) A . 1514 B . 1213 C . 1316 D . 1516 10.已知{}n a 为等差数列,135105a a a ++=,24699a a a ++=,以n S 表示{}n a 的前n 项和,则使得n S 达到最大值的n 是( ) A .21 B .20 C .19 D .18 11.设{}n a 是任意等比数列,它的前n 项和,前2n 项和与前3n 项和分别为X ,Y , Z ,则下列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 A .2X Z Y += B .()()Y Y X Z Z X =-- C .2Y XZ = D .()()Y Y X X Z X =-- 12.已知数列1,12,21,13,22,31,14 ,23,32,41,…,则5 6是数列中的( ) A .第48项 B .第49项 C .第50项 D .第51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21-与21+的等比中项是________. 14.已知在等差数列{}n a 中,首项为23,公差是整数,从第七项开始为负项, 则公差为______. 15.“嫦娥奔月,举国欢庆”,据科学计算,运载“神六”的“长征二号”系列火箭,在点火第一秒钟通过的路程为2 km ,以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增加2 km ,在达到离地面240 km 的高度时,火箭与飞船分离,则这一过程大约需要的时间是______秒. 此 卷 只 装 订 不 密 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高中数学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教案完整版

§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1、数量与向量的区别: 数量只有大小,是一个代数量,可以进行代数运算、比较大小; 向量有方向,大小,双重性,不能比较大小. 2.向量的表示方法: ①用有向线段表示;②用字母a、b(黑体,印刷用)等表示; ③用有向线段的起点与终点字母:; ④向量的大小――长度称为向量的模,记作||. 3.有向线段:具有方向的线段就叫做有向线段,三个要素:起点、方向、长度. 向量与有向线段的区别: (1)向量只有大小和方向两个要素,与起点无关,只要大小和方向相同,则这两个向量就是相同的向量; (2)有向线段有起点、大小和方向三个要素,起点不同,尽管大小和方向相同,也是不同的有向线段. 4、零向量、单位向量概念: ①长度为0的向量叫零向量,记作0. 0的方向是任意的. 注意0与0的含义与书写区别. ②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单位向量. 说明:零向量、单位向量的定义都只是限制了大小. 5、平行向量定义: ①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平行向量;②我们规定0与任一向量平行. 说明:(1)综合①、②才是平行向量的完整定义;(2)向量a、b、c平行,记作a∥b∥c. 6、相等向量定义: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向量. 说明:(1)向量a与b相等,记作a=b;(2)零向量与零向量相等; (3)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都可用同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并且与有向线段..... 的起点无关..... . 7、共线向量与平行向量关系: 平行向量就是共线向量,这是因为任一组平行向量都可移到同一直线上(与有向线段的......起点无关)..... . 说明:(1)平行向量可以在同一直线上,要区别于两平行线的位置关系;(2)共线向量可以相互平行,要区别于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的位置关系. A(起点) B (终点) a

高中数学必修4第二章 平面向量公式及定义

平面向量公式 1、向量的加法 向量的加法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 AB+BC=AC. a+b=(x+x',y+y'). a+0=0+a=a. 向量加法的运算律: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2、向量的减法 如果a、b是互为相反的向量,那么a=-b,b=-a,a+b=0.0的反向量为0 AB-AC=CB.即“共同起点,指向被减” a=(x,y) b=(x',y') 则 a-b=(x-x',y-y'). 4、数乘向量 实数λ和向量a的乘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a,且∣λa∣=∣λ∣?∣a∣. 当λ>0时,λa与a同方向; 当λ<0时,λa与a反方向; 当λ=0时,λa=0,方向任意. 当a=0时,对于任意实数λ,都有λa=0. 注:按定义知,如果λa=0,那么λ=0或a=0. 实数λ叫做向量a的系数,乘数向量λa的几何意义就是将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伸长或压缩. 当∣λ∣>1时,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在原方向(λ>0)或反方向(λ<0)上伸长为原来的∣λ∣倍; 当∣λ∣<1时,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在原方向(λ>0)或反方向(λ<0)上缩短为原来的∣λ∣倍. 数与向量的乘法满足下面的运算律 结合律:(λa)?b=λ(a?b)=(a?λb). 向量对于数的分配律(第一分配律):(λ+μ)a=λa+μa. 数对于向量的分配律(第二分配律):λ(a+b)=λa+λ b. 数乘向量的消去律:①如果实数λ≠0且λa=λb,那么a=b.②如果a≠0且λa=μa,那么λ=μ. 3、向量的的数量积 定义: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b.作OA=a,OB=b,则角AOB称作向量a和向量b的夹角,记作〈a,b〉并规定0≤〈a,b〉≤π 定义: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内积、点积)是一个数量,记作a?b.若a、b不共线,则a?b=|a|?|b|?cos〈a,b〉;若a、b共线,则a?b=+-∣a∣∣b∣. 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表示:a?b=x?x'+y?y'. 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 a?b=b?a(交换律);

高中数学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教案完整版93323

高中数学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教案(12课时) 本章内容介绍 向量这一概念是由物理学和工程技术抽象出来的,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有深刻的几何背景,是解决几何问题的有力工具.向量概念引入后,全等和平行(平移)、相似、垂直、勾股定理就可转化为向量的加(减)法、数乘向量、数量积运算,从而把图形的基本性质转化为向量的运算体系. 向量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有着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在本章中,学生将了解向量丰富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及其运算的意义,学习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向量应用五部分内容.能用向量语言和方法表述和解决数学和物理中的一些问题. 本节从物理上的力和位移出发,抽象出向量的概念,并说明了向量与数量的区别,然后介绍了向量的一些基本概念. (让学生对整章有个初步的、全面的了解.) 第1课时 §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1.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几何表示;掌握向量的模、零向量、 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等概念;并会区分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 2.通过对向量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向量和数量的本质区别. 3.通过学生对向量与数量的识别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数学本质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向量、零向量、单位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的概念,会表示向量.教学难点: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的区别和联系. 学法:本节是本章的入门课,概念较多,但难度不大.学生可根据在原有的位移、力等物理概念来学习向量的概念,结合图形实物区分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等概念. 教具:多媒体或实物投影仪,尺规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思路: 一、情景设置: 如图,老鼠由A向西北逃窜,猫在B处向东追去,设问:猫能否 追到老鼠?(画图) 结论:猫的速度再快也没用,因为方向错了. 分析:老鼠逃窜的路线AC、猫追逐的路线BD实际上都是有方向、 A B C D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练习第二章《平面向量》质量评估

章末质量评估(二) 平面向量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2·江油市测试)若四边形ABCD 是矩形,则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 A.AB →与CD → 共线 B.AC →与BD → 相等 C.AD →与CB → 模相等,方向相反 D.AB →与CD → 模相等 解析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DC →,故A ,D 正确;AC =BD 但AC → 与BD →的方向不同,故B 不正确;AD =CB 且AD ∥CB ,AD →与CB → 的方向相反,故C 正确. 答案 B 2.已知两点A (2,-1),B (3,1),与AB → 平行且方向相反的向量a 可能是( ). A .a =(1,-2) B.a =(9,3) C .a =(-1,2) D.a =(-4,-8) 解析 ∵AB →=(1,2),∴a =(-4,-8)=-4(1,2)=-4AB → ,∴D 正确. 答案 D 3.已知向量a ,b 不共线,实数x ,y 满足(3x -4y )a +(2x -3y )·b =6a +3b ,则x -y 的值为( ). A .3 B.-3

C .0 D.2 解析 由原式可得????? 3x -4y =6,2x -3y =3,解得????? x =6, y =3.∴x -y =3. 答案 A 4.向量BA →=(4,-3),向量BC → =(2,-4),则△ABC 的形状为( ). A .等腰非直角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 .直角非等腰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 ∵AC →=BC →-BA → =(-2,-1), ∴AC →·BC →=-2×2+(-1)×(-4)=0,∴AC →⊥BC →. 又|AC →|≠|B C →|, ∴△ABC 是直角非等腰三角形. 答案 C 5.(2012·丰台测试)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下列各式中成立的是( ). A.BC →-BD →=CD → B.CD →+DA →=AC → C.CB →+AD →+BA →=CD → D.AB →+AC →=BD →+DC → 解析 BC →-BD →=BC →+DB →=DC →,故A 错误;CD →+DA →=CA →,故B 错误;CB → +AD →+BA →=CB →+BA →+AD →=CA →+AD →=CD →,故C 正确;BD →+DC →=BC →≠AB →+AC → ,故D 错误. 答案 C

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教学质量检测

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教学质量检测 姓名: 班级: 学号: 得分: 1.在四边形ABCD 中,2AB =+a b ,4BC =--a b ,53CD =--a b ,则四边形ABCD 是( ). A.长方形 B.平行四边形 C.菱形 D.梯形 2、若向量(1,1)a =,(1,1)b =-,(1,2)c =-,则c 等于 ( B ) A 、1322a b -+ B 、1322a b - C 、3122a b - D 、31 22 a b -+ 3.若向量a 与b 不共线,0?≠a b ,且()() ??=- ?a a b c a a b ,则向量a 与c 的夹角为( ). A. π 2 B. π6 C. π3 D.0 4.设i ,j 是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向量(1)3m =+-a i j ,(1)m =+-b i j , ()()+⊥-a b a b ,则实数m 为( ). A.2- B.2 C.2 1 - D.不存在 5.已知向量与反向,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 ) A .||||||-=- B .||||-=+ C .||||||-=+ D .||||||+=+ 6.点P 为△ABC 所在平面内任一点,且PA +PB +PC =AB ,则点P 与△ABC 的位置关系是( ) A.P 在△ABC 内部 B.P 在△ABC 外部 C.P 在AB 边上或其延长线上 D.P 在AC 边上 7.下列各组向量中:①)2,1(1-=e )7,5(2=e ②)5,3(1=e )10,6(2=e ③ )3,2(1-=e )4 3 ,21(2-=e 其中能作为表示它们所在平面内所有向量的基底的是 ( ) A .①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8.已知O 是平面上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 cos cos AB AC OP OA AB C AC B λ?? ?=++ ??? ,[)0,λ∈+∞, 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二章习题

习题课(2)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已知|b |=3,a 在b 方向上的投影为3 2,则a ·b 等于( ) A .3 B.9 2 C .2 D.12 解析:设a 与b 的夹角为θ.∵|a |cos θ=3 2, ∴a ·b =|a ||b |cos θ=3×32=9 2. 答案:B 2.已知|a |=2,|b |=5,a ·b =-3,则|a +b |=( ) A .23 B .35 C.23 D.35 解析:|a +b |2=(a +b )2=a 2+2a ·b +b 2=23. 答案:C 3.若将向量a =(2,1)围绕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π 4得到向量b ,则向量b 的坐标为( ) A .(-22,-32 2) B .(22,322) C .(-322,22) D .(322,-22) 解析:设b =(x ,y ),由已知条件,知

|a |=|b |,a ·b =|a ||b |cos45°. ∴????? x 2+y 2=5,2x +y =5× 5×2 2, 解得??? x =22, y =32 2, 或??? x =322, y =-22. ∵向量a 按逆时针旋转π 4后,向量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x >0,y >0, ∴b =(22,32 2),故选B. 答案:B 4.已知OA →=(-3,1),OB →=(0,5),且AC →∥OB →,BC →⊥AB → ,则点C 的坐标是( ) A .(-3,-29 4) B .(-3,29 4) C .(3,29 4) D .(3,-29 4) 解析:设点C 的坐标为(x ,y ),则 AC →=(x +3,y -1),AB → =(3,4), BC → =(x ,y -5). ∵AC →∥OB →,BC →⊥AB →,

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二章数列测试题

高中数学必修5 第二章数列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a n }是首项a 1=1,公差为d =3的等差数列,如果a n =2 005,则序号n 等于( ). A 、667 B 、668 C 、669 D 、670 2、在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中,首项a 1=3,前三项和为21,则a 3+a 4+a 5=( ). A 、33 B 、72 C 、84 D 、189 3、如果a 1,a 2,…,a 8为各项都大于零的等差数列,公差d ≠0,则( ) A 、a 1a 8>a 4a 5 B 、a 1a 8<a 4a 5 C 、a 1+a 8<a 4+a 5 D 、a 1a 8=a 4a 5 4、已知方程(x 2-2x +m )(x 2-2x +n )=0的四个根组成一个首项为 4 1的等差数列,则|m -n |等于( ) A 、1 B 、43 C 、21 D 、83 5、等比数列{a n }中,a 2=9,a 5=243,则{a n }的前4项和为( ). A 、81 B 、120 C 、168 D 、192 6、若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首项a 1>0,a 2 003+a 2 004>0,a 2 003·a 2 004<0,则使前n 项和S n >0成立的最大自然数n 是( ) A 、4 005 B 、4 006 C 、4 007 D 、4 008 7、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2,若a 1,a 3,a 4成等比数列, 则a 2=( ). A 、-4 B 、-6 C 、-8 D 、-10 8、设S n 是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35a a =9 5,则59S S =( ). A 、1 B 、-1 C 、2 D 、2 1 9、已知数列-1,a 1,a 2,-4成等差数列,-1,b 1,b 2,b 3,-4成等比数列,则 212b a a -的值是( ). A 、21 B 、-21 C 、-21或2 1 D 、41 10、在等差数列{a n }中,a n ≠0,a n -1-2n a +a n +1=0(n ≥2),若S 2n -1=38,则n =( ). A 、38 B 、20 C 、10 D 、9 二、填空题(每题6分,12题15分,16题10分,共49分) 11、设f (x )=221 +x ,利用课本中推导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方法,可求得f (-5)+f (-4)+…+f (0) +…+f (5)+f (6)的值为 .

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二章测试卷

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二章数列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如图,这是一个正六边形的序列,则第(n )个图形的边数为( ). A. 5n-1 B. 6n C. 5n+1 +2 2 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11 ++=n n a n ,则该数列的前( )项之和等于9 A 98 B 99 C 96 D 97 3.在等比数列{}n a 中T n 表示前n 项的积,若T 5 =1,则( ) A .13=a B .11=a C .14=a D .15=a 4 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4,184==S S ,则20191817a a a a +++的值为( ) A 9 B 12 C 16 D 17 5 在等比数列{}n a 中,若62=a ,且0122345=+--a a a 则n a 为( ) A 6 B 2)1(6--?n C 226-?n D 6或2)1(6--?n 或226-?n 6.等差数列}{n a 共有12+n 项,其中奇数项之和为319,偶数项之和为290,则其中间项为( ) . A. 28 B. 29 C. 30 7 在等差数列{}n a 中,2700...,200...10052515021=+++=+++a a a a a a , 则1a 为( ) A 22.5- B 21.5- C 20.5- D 20- 8 已知等差数列n a n 的前}{项和为m S a a a m S m m m m n 则且若,38,0,1,122 11==-+>-+- 等于( ) A 38 B 20 C 10 D 9 9.在等比数列{a n }中,a 5a 7=6,a 2+a 10=5,则10 18 a a 等于( ) A.23 32 --或 B.32 C. 23 D. 32或23 10.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为n S ,33S =,627S =,则此等比数列的公比q 等于( ) A .2 B .2- C .21 D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