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2009年第4期第8卷总第32期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No.4Dee.,2009JournalofAnhuiBusinessCollegeofVocationalTechnologyV01.8GeneralNo.32

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刘奇中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安徽合肥230053)

摘要:在分析了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对策措施: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优良市场环境,破除民营企业的融资“瓶颈”,打造民营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民营企业发展所稀缺的企业资源,实现民营企业的低成本扩张和提高民营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

关键词:民营经济;发展;问题;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0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255(2009)04-0019-05

ProblemsintheDevelopmentofAnhui’SPrivateEconomyandCounterineasures

LIUQi?zhong

(RuralDevelopmentInstitute,AnhuiAcademyofSocialSciences,Hefei230053,China)

Abstract:BasedontheanalysisofthemainproblemsinthedevelopmentofAnhui’Sprivateeconomyandtheircause,thepaperproposesthefollowingcountermeasures:fosteringagoodmarketenvironmentforthedevelopmentofprivateeconomy,breakingthe”bottleneck”inprivateenterprises’financing,settingupasocialservicesysteminprivateenterprises,cultivatingenterpriseresourcesneededinthedevelopmentofprivateenterprises,realizeinglowcostexpansionoftheprivateenterprisesandenhancingtheirself-developmentability.

KeyWords:privateeconomy;development;problem;countermeasure

多年来,安徽省各级、各部门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大下作力度,优化发展环境,营造浓厚氛围,取得了较大成效,全省民营经济呈现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整体素质日益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的基本态势,民营经济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新的增长点。2007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856.6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由“十五”期初的33%提高到当年的52.4%,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5%,拉动全省经济增长9.5个百分点。…当前是安徽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和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民营经济将是这一时期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是实现“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宏伟目标的重要支撑。破除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等障碍,加快全省民营经济更好、更陕发展,成为安徽省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重要战略举措。.

一、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肯定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应该看到,安徽民营经济横向比,特别是和沿海省份比,尚处在欠发达阶段,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畈待解决的问题。

(一)相对外省民营经济来说发展不快,相对本省国有经济来说份额不高

纵向比,安徽省民营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横向比,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仍然比较落后。从民营企业的数量看,安徽省民营企业总数仅是江苏的五分之一。浙江的四分之一。从规模看,截至2007年底,全省个体户户均实有资金仅1.8万元,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奉仅129.5万元。而2006年浙江省户均注册资金就达170.7万元,其中,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有lO.1万家,1亿元以上的有435家。另外,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商标品牌等指标比较。安徽省的民营经济与江浙等发达地区乃至全国的平均水平均有较大的差距。同安徽省的国有经济相比,安徽省民营经济的份额不高。目前,安徽省内资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40%,不但远远低于江浙等地的水平,也低于国有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2004年末,安徽省第二、三产业8.17万个企业法人单位的实收资本总额中,南国家投入的资本1679.05亿元,占51.4%,远远大于民营经济主体投入的资本比重。

收稿日期:2009-07—14修回日期:2009-09—21

作者简介:刘奇中(1968-),男,安徽宿松人,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副研究员.

?19?

刘奇中: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二)民营经济总量偏小,推动作用有限

当前安徽省民营经济不管从绝对量还是相对量来说都比较小,由于总量偏小,安徽省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贡献率比较低。多年来,在全国百强县中,安徽省榜上无名。民营经济总量偏小还导致安徽就业岗位的增长有限。目前,安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农村劳动力向外省市大批转移,近年来全省大约三分之二的转移劳动力流向外省,这既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因素,更与安徽省民营经济不发达和承载就业的能力不强息息相关。另外,总量偏小还导致安徽县乡财政整体上收支矛盾突出;导致民营经济质量难以提升,难以形成民营经济的拳头企业、拳头产业和产品,产业结构难以优化。此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同化了安徽省的传统体制、机制和文化,导致各项改革的推进和市场机制的完善缺乏强劲的拉力。

(三)民营经济发展的活力不强,大企业不多,集群不明显,

目前,安徽省民营经济中除了极少数民营企业有一定的规模外,民营企业总体上规模较小,活力不强,发展乏力。首先,民营企业增长缓慢。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多年来,安徽省个体工商户在100—120万元之间,向私营企业的转化率不高,且民营企业数增长不快,与发达省份个体丁商户数呈迅速下降趋势、民营企业户数突飞猛进形成鲜明反差。2006年,浙江省平均每天有224家私营企、止开业。其次,民营大企业不多,实力不强。截至2005年6月,安徽省私营企业集团仅162家,注册资金上亿元的只有4户,而浙江省私营企业集团为695家,注册资金亿元以上的有249家。截至2007年末,全省资产总计超百亿元的企业集团中,没有一家非公有制企业。再次,民营企业还存在着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不足,品牌产品少,知名企业不多等问题。此外,民营经济的集群不明显。各地区的民营经济存在着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趋同的特点,缺乏特色产业、特色经济;各企业在空间分布上缺乏集聚效应、“扎堆”效应,从而使产业集群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加强技术模仿与创新、延伸区域产业链条、推动中小企业陕速生成壮大方面的独特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四)民营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

非均衡发展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但区域之间的过大差距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受区位、经济

?20?基础、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安徽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皖中南发展水平高,皖北发展水平低的不平衡性,而且这种不平衡降还在放大。2007年,合肥、芜湖、安庆、六安和巢湖等五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约占全省46.8%.民营经济已成为引领这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而另一方面,皖北6市(淮北、毫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仅占27.5%。这也导致这些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乏力,财政增长缓慢,少数县区财政人不敷出,捉襟见肘。

二、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安徽民营经济发展存在一些问题,既有因体制、政策、环境等因素造成的,也有因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缺陷和弱点导致的。

(一)观念落后,全民创业的氛嗣不浓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安徽省从政府到社会层面上的观念都比较落后。一些部门和组织口头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但思想深处还存在着“重国有、重集体、轻民营”的潜意识,还没有把民营经济真正放到引领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加以重视;一些人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心态比较浓郁,商业进取精神不强;一些人就业意识强、创业意识弱;一些部门权力观念强,服务意识淡漠,等等。观念的落后和陈旧,直接导致安徽省的创业氛同不浓,创业机制不活、创业环境不优、创业成效不佳。一方面,安徽省难以发挥区位、资源等比较优势,吸引外部资本加快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安徽省有限的人才、资金、企业家等资源不断流向沿海等发达地区。

(二)政策不能有效落实,发展环境不够宽松从政策的制定看,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并不落后,很多政策甚至还非常具有创新和领先意义。安徽的政策乃至软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政策的执行和落实的问题。二方面,很多政策措施在实际执行和具体落实中存在着“玻璃门”现象,那些影响本部门利益的及本部门无利可图的政策执行尤为不力,甚至是或明或暗的抵制;M‘另一方面,?政策的配套方法不具体,难以操作,加之政策执行不够灵活,缺乏人性化;政策连续性不够,可预期性较差,等等,又进一步缩小了政策对民营经济的扶持效应。比如在融资方面,“重国有轻民营”的倾向较为突出,相关政策

2009年第4期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也存在着管得过死、执行不活的情况,加剧了安徽省民营经济的融资困境。此外,在市场准入、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人才培养等方面,安徽省的政策也都存在着政策落实不到位,“议论多行动少、文件多落实少、伸手多服务少”等问题,挫伤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加大了民营企业的商务成本。

(三)民营经济自身素质不高,经营管理水平不优

一是管理水平比较落后。许多民营氽业都是家族式管理模式,致使决策层和执行层界限模糊,“纠偏”机制缺乏,往往容易导致企业经营决策失误。二是民营企业以家庭作坊式居多,起点低、规模小,投入少,积累慢,同时技术设备落后,市场竞争力和抗御JxL险能力弱。三是产业结构不优。粗加T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一般l生产品多,名优特产品少;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内销产品多,出口创汇产品少。四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体系薄弱,企业内部凝聚力不强,不少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五是人才匮乏,制约了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四)市场秩序尚不规范

目前,安徽省市场监管机制尚不完善,市场交易缺乏公平制约机制,诚信度不高。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不健全、不规范,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一些直接履行政府管理职能的行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现象依然1竽在;市场上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盗版、仿造等严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在一定区域仍很严重,等等。这些问题仍然严重影响着市场机制的发育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安徽的投资环境和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

三、加快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加快安徽省民营经济的发展,必须紧紧把握民营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立足省情,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环境,以做到标本兼治,重点突破,可采取以下对策措施:

(一)深化改革,优化体制,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优良市场环境

要从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政府职能,努力营造民营经济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在政策环境建设方面,要进一步梳理现行政策,改变和纠正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国有企业不公平的政策待遇,在市场准人、土地使用、税收和信贷等力‘面让民营企业享受同外资和国企相同的政策,为民营企业创造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在投资环境建设方面,要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缩小审批范围,简化审批程序,强化投资信息服务;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的投资领域,凡允许外资企业进入的领域,均应允许民营企业进入;放开创qk领域、放低创业f、j槛、放活创业方式,鼓励支持各类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等。不拘形式,不拘规模,自主创业,并大力实施“引风还巢”T程,鼓励更多的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创业,从而弘扬徽商文化,激发全民创业的热情,营造全民创业的氛围,通过“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推动安徽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要进一步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改组改造步伐,放手让非公有制企业通过产权收购、参股、控股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的改造。要对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重组,有选择地退出—些领域,给民营企业让渡一些发展空间,起到既盘活国有资产又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双重作用。

(三)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为突破口,破除民营企业的融资“瓶颈”

不断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搭建银企合作平台,这是突破民营企业资本瓶颈的重点。首先,鼓励大公司、大集团投资担保机构,通过财政注资、社会融资、引进外资等多种渠道,采取多元化、多形式、多层次组建融资担保机构,扩大担保机构规模,增强担保机构实力。其次,对由政府主导建立的不同规模的担保公司进行整合,形成合力。p1同时,支持民营企业设立商业性或互助J眭信用担保机构,建立中心企业信用担保资金和区域|生信用担保机构,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加有效、方便的融资服务。为夯实信用担保体系的基础,还必须解决企业的信用状况和银企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行业协会、商会或者社会中介机构等,建立健全以企业信用征集、信片j评价、信用监督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

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一是加快地方性金融组织体系建设。比如,可以试开放民间金融的市场,准人鼓励民营金融机构的产生,主要向民营企业发放贷款。二是调整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贷款比例,重点支持优势民营企业加快发展。三是在债券及社会融资方面,允许民营

?2l?

刘奇中: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企业以多种形式吸纳社会闲散资金,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现代生产经营方式,吸纳社会资金。四是要大力推进中小企业的上市步伐,让更多的中小企业能直接利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鼓励有较强实力的民营企业到境外股票市场上市,进行国际资本市场融资。五是鼓励和支持民营氽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兼并收购等形式,广泛开展境;'l-/J,工贸易、国际原材料、能源等资源开发。

(.一)建立、健全服务平台,竭力打造民营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做好民营经济培训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和管理服务,为非公有制企业加快发展创造更有利条件。一是大力转变政府职能,整合力量,加快行业协会、商会脱胎换骨式的发展,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充分发挥其在行业自律、自我监督、自我规范等方面独特的作用,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二是积极发展和培育以“2.5产业”(指介于第二和第三产、fp之问的产业)为主体的生产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高效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同时也为民营企业的生成提供空间。三是逐步建立起中小企业项目库、人才库、产品库、技术专利库、产权交易库等电子平台,完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政府和各行业协会通过发布行业相关信息,引导行业内民营企、Ik投资和经营活动。四是建立企业员T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体系,大力提高民营企业员丁素质。一力‘面,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职、Ip教育,培养更多的实用璎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职丁再就业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五是建立健伞管理咨询服务体系,向中小企、|p特别是民营企业提供策划咨询、融资支持、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政策咨询和服务。同时,为有条件的民营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提供咨询、辅导和保荐。

(四)狠抓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培育安徽民营经济发展所稀缺的企业资源

民营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卜取决于民营企业家队伍这一重要企业资源的培育和挖掘,要把打造民营企业家队伍作为提升安徽民营经济的重大措施来抓。民营企业家是经受市场的洗礼和检验而锤炼出来的,因此,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市场化进程,形成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是铸造民营企业家的最大保证。同时,政府在培育民营企业家队伍中也应该有所作为,起好引导、服务、

?22?保护、监督等作用。一是准确掌握和记录民营企业运行情况和发展目标、企业家素质现状、企业家用人情况、后备力量现状等信息,建市民营企业家队伍素质现状信息库。二是探索多渠道培养民营企业家的有效途径,建立民营氽业家培训机制。有计划地组织民营企业经营者进行集中培训,或送发达地区考察学习,送现代化大型企业挂职代培,不断开拓视野,提高知识水平,增强驾驭市场能力;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党校和社会力量办学机构,有计划地对民营企业管理者进行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知识的培训。i是大力宣传企业家队伍中的先进典型,扩大他们的社会影响,提高他们的社会声望,增强社会对民营氽业家的认同感和民营企业家自身的光荣感,形成尊重企业家的良好社会氛围。四是破除人才流动壁垒。通过政策倾斜,鼓励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中的优秀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社会各类优秀人才进入民营企业,积极吸引外地企业家来安徽投资兴业,既解决现有民营企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又可以为培养出一大批优秀民企业家提供储备和基础。五是按照职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要求,试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探索和推进企业家队伍职业化建设。

(五)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实现民营经济的低成奉扩张

产Ⅱ弘集群是中小食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有效经济生态系统,要紧紧闱绕各地的资源禀赋、人文环境、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把握产jIp集群发展规律,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按照“布局合理化、产业特色化、建设标准化”的原则,以龙头企业和优势行业为依托,以资金、技术和产品为纽带,积极引导相关民营企业集聚,形成_—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要立足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如汽车及零部件、钢铁、家电产业、煤化工等,培育和引导全省产业和企业集群式发展;要按照产业互补、合理分工、发挥优势的原则,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的资本转移和产业转移,主动参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分工体系,形成与长三角地区纵横交错的产业集群体系,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在孕育和发展民营企业中的重大作用。在发展产业集群中,要进一步科学制定和完善园区的发展规划,搭建发展平台,并加大政策支持和服务力度,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向园区集中,努力使园区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下转第31页)

2009年第4期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实施对下一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的评价丁作,一般每两年或一届集中组织一次,也可以由第i力‘独立进行评估,进一步增强其社会公信力。具体应坚持i个结合:(1)规定对象和随机抽取相结合。规定对象应包括班子成员、近年退休的老同志、下一级T作部门、内设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幸十会团体负责人和监督员等;随机抽取的对象主要包括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机关一般干部代表等,人数不低于参评总人数的一半。(2)会议测评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社会评价可以采取会议的形式,先由党委主要负责人报告本单位一段时间以来的干部任用情况,然后南组织者进行评价说明,并负责发放、回收和汇总分析测评情况;也可同时发放调查问卷.扩大群众的参与面,但要沣意回收率。(3)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既要定量分析测评统计数据,又要定性分析数据所反映出来的倾向性问题,以群众意见为基本依据,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价一个部门、一个地区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j)完善社会评价丁作配套措施。(1)广泛深入宣传干部政策,把干部政策法规,用人的标准、工作过程、研究结果等能公开的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让参与对象掌握评价的标准。(2)建立干部任用丁作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定期向全委会或在一定范嗣的干部大会上通报选人用人情况.介绍干部宏观调整、选任方式、T作过程和调整理由等,宣传相关政策、原则,取得社会公众的理解。(3)适时反馈评价结果。根据测评情况综合分析干部任用工作.形成书面意见,向被评价单位反馈。反馈要肯定成绩,提出差距,社会公信度较低的,要限期整改,真正发挥社会评价的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周彬琳)

(上接第22页)

(六)引导民营企业开展“三大创新”,着力提高民营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

第一,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政府要加大对民营仓业科技创新的扶持,设立科技创新基金,运用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并成为创新活动的主体,鼓励民营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新技术、新T艺、新产品的研发.努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关键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支持民营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之间加强沟通与了解,加强产学研有效结合,努力改善民营企业创新条件;搭建一批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完善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改善民营企业创新条件;为民营企业开展引智丁作构建载体,鼓励民营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第二,引导民营企业制度创新。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改革产权制度,突破个人或家族的封闭性与局限性,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和专业管理技术,使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要树立与国内大型国有企业或跨国公司组建战略联盟的新理念,使自己成为其上游企业或下游企业,在区域和全球供应链的分T环节中找到最佳位置和出路。1咔1第二三,引导民营企业管理创新,从管理中挖掘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程利华.多管齐下促进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奋力崛起【EB/OL】.【2008-07-17】http://ah.wzcn.ee/¥howurl.asp?id=6778.安徽统计信息网,2008—07—17.

【2】吴金群.民营企业原罪与政府对策【J】.社会科学战线,2009,(2):219.

【3】刘奇中.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推动合肥民营经济加快发展[J】.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7,(3):29.【4】周瑞芬.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8,(3):52.

(责任编辑刘宝)

?3l?

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作者:刘奇中, LIU Qi-zhong

作者单位: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安徽,合肥,230053

刊名: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BUSINESS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8(4)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4条)

1.程利华多管齐下促进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奋力崛起 2008

2.吴金群民营企业原罪与政府对策[期刊论文]-社会科学战线 2009(2)

3.刘奇中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推动合肥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2007(3)

4.周瑞芬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 2008(3)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钟晟发展民营经济与坚持国民待遇--兼谈南昌民营经济的发展-南昌高专学报2005,20(4)

民营经济已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它的发展和壮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由于观念和政策上的原因,民营经济在很多方面都没有享有同等的待遇.因此,我们应重视它的国民待遇问题.

2.期刊论文杨孟克建立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内外动力体系——洛阳市民营经济发展动力探究-湖湘论坛2006,20(5)

民营经济是促进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民营企业规模与效益同步提高,运行质量进一步改善.但对大多数民营企业而言,进一步发展面临着内部体制与外部环境两方面的障碍,民营企业要想摆脱困境,有长足发展,一是企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内在基础动力;二是政府要从政策、法律、经济、社会等外部环境的改善出发,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动力,二者缺一不可.

3.期刊论文窦晓军.DOU Xiaojun借鉴江苏经验发展浙江民营经济-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5(5)

江苏省在发展民营经济中工作力度大,环境政策好,科技含量高,发展后劲强,浙江应增加忧患意识,增加各级政府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按照中共浙江省委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结合浙江实际,借鉴江苏经验,加大力度,固本强基;做长短腿,互动双赢;优化环境,增加后劲,使浙江民营经济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4.期刊论文王文京毫不动摇地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来自2008年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会的报告-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2)

在前所未有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挑战面前,我们应毫不动摇地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积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保增长、保民生、保就业,就必须保企业.政府要推动落实"非公经济36条",切实解决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营造有利的体制环境和市场环境;同时,民营企业也要抓住机遇,适时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在挑战中获得新的发展.

5.学位论文姚银燕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民营经济的必然性、发展现状及其趋势200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及时调整了过去那种脱离实际的所有制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济成分,民营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目前非国有经济的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所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占整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70%以上;在流通领域,国有商业在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已下降到20%左右,民营经济占了70%以上。可以说,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优势和多方面的作用,民营经济已成为21世纪我国经济增长的基础因素。民营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既有内在动力,又有外在要求,是客观的必然选择。但与此同时,我国的民营企业可以说是在政策夹缝中创业,在社会歧视、政策不平等、融资渠道不通畅、市场秩序不规范的环境中成长,虽然生命力极强,却在发展道路上屡遭阻碍,民营企业也因为自身先天的不足,在向纵深发展中已暴露出多方面的问题。21世纪,融入世界经济大潮的中国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中国民营经济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可以预见,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趋势下,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源将是民营经济。政府能否为民营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消除障碍,改善环境、搞好服务,民营企业是否能积极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将关系到中国的经济稳定增长与稳定发展。

因此,积极研究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理论支撑,所遇到的困难、问题,并找到解决的途径和对策,以实现经济增长和解决国内一些实际经济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科学地分析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民营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彻底澄清人们对于发展民营经济是“走资”还是“走社”问题的模糊观念,以扫除发展民营经济一切理论和实践上的障碍更是十分必要。

本论文首先对民营经济的基本理论进行阐述,具体包括民营经济的涵义、社会性质和民营经济与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并系统的阐述了我国民营经济理论的发展轨迹;接着分析我国当前发展民营经济的必然性,提出发展民营经济是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人民走向富裕以及中国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作了具体的描述,同时对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具体分为民营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民营企业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两大方面;然后提出与之相对应的发展民营经济的对策和建议,具体包括从加快民营经济内部的改革和创新、建立与民营经济相适应的多元化的资金融通体系、完善民营经济投资服务环境等几个方面。最后

,从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理论和股份制理论出发,分析当前民营经济采用的家族化管理模式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矛盾,以及股份制代替家族制的优势,最后得出结论,股份制在民营经济中的广泛运用是向“个人所有制”转化的过渡形式。

6.期刊论文杨瑚.YANG Hu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与甘肃民营经济的窘困比较研究-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26(2)

实证分析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与甘肃民营经济的窘困.认为甘肃民营经济发展缓慢有地域、产业选择、人才及融资等多方面的原因.机制创新是甘肃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具体包括产业机制创新、融资机制创新、人才机制创新、政府机制创新等方面.

7.期刊论文杨丰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民族自治县振兴步伐--关于宽甸、岫岩满族自治县民营经济的调查-满族研究2004,""(3)

省委、省政府针对辽宁实际,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主题,提出了"以民营经济为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

经济是重中之重.为了解和掌握我省民族自治地方民营经济发展的第一手资料,笔者深入到宽甸、岫岩满族自治县,对两县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和考察,并从民营经济的发展在两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等八个方面予以透彻的剖析和阐述.本文对于我省民族自治地方如何加速民营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加快全省小康目标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8.期刊论文杨青.陈柳钦.Yang qing.Chen Liuqin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完善措施-国家行政学院

学报2006,""(2)

目前,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较之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一些长期面临的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要确立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基点的新战略;放开投资领域准入限制,对行政垄断行业,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完善和调整民营经济融资体系,支持民营经济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发展民营经济所需要的社会化服务支持体系;民营经济要重视自身信誉的塑造,并促使民营经济自身的制度改进.

9.期刊论文毛敏.Mao Ming中国民营经济三十年之发展-长江论坛2009,""(4)

我国民营经济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行政执法和司法监督中的不公正问题、社会公共服务不完善及民营经济自身发展素质局限等问题.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从社会层面和民营企业自身层面两方面努力,消除阻碍民营经济更快发展的各种因素.

10.期刊论文史小宁从系统发展论看西部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2)

"系统发展"是一个特定国家或地区经济多维发展的系统工程,它由发展阶段、发展因素、发展模式三个子系统构成."系统发展论"为分析西部地区民营经济系统发展中存在的障碍、促进系统快速、健康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因而对于分析和促进西部地区民营经济的多维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3e11877782.html,/Periodical_ahsmzyjsxyxb200904006.aspx

授权使用:青岛科技大学(qdkjdx),授权号:d6dbb5a9-8055-4330-a6cf-9e4600b8f2d5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8日

2018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2013-201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变化

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2]30006.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38.01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3842.09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13526.72亿元,增长8.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6:47.5:42.9调整为8.8:46.1:45.1,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8.9%,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与全国差距由上年的9个百分点缩小到7.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3]68484元/人,比上年增加6654元/人。人均GDP47712元(折合7210美元),比上年增加4311元。 2018年全省生产总值及增速 指标绝对数(亿元)比上年增长(%)地区生产总值30006.828.02 其中:第一产业[4]2638.01 3.2第二产业13842.098.5 第三产业13526.728.6其中:农林牧渔业2775.41 3.4

工业11663.949.2建筑业2201.22 4.4批发和零售业2006.86 5.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985.77 3.2住宿和餐饮业543.73 5.8金融业2064.55 5.0房地产业1897.52 5.9其他营利性服务业3199.0322.6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2668.79 2.4 2013—2018年全省生产总值[5] 2013—201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年末全省从业人员4385.3万人,比上年增加7.4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353.6万人,减少9.7万人;第二产业1263.3万人,增加3.8万人;第三产业1768.4万人,增加13.3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1410万人,增加177.3万人。全年城镇实名制新增就业70.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1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83%,比上年下降0.05个百分点。全省农民工总量1952.4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29.1万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2.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5.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5%。 2018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二、农业

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和措施

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和措施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特别是在经济危机后,我国经济已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这也意味着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重大的战略调整期。这一经济发展阶段,是一个国家加快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战略起点。在这个起点上,如果战略和政策都能把握得非常适当,我国经济就可以迅速起飞,如韩国、新加坡等国。相反,这一阶段也是社会经济结构变动较为剧烈、各种矛盾最为突出的时期,重大机遇一旦不能把握好,一些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会使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经济增长出现停滞,如一些拉美国家。因此,在这个关键的起飞时刻,必须认真分析我国经济当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只是一个提法变化的问题,而是历史发展中的必然性问题,是破解世界性难题问题。根据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在推进经济发展时,我们强调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在推进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里,在经历了快速增长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后,历史性的必然要求推进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战略的提出,为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和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使我们党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备,意义更为重大和深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更丰富更艰难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有计划的快速推进。

首先,要更新发展理念,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前提,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经济增长方式,要摈弃片面追求GDP产出而不计资源环境成本投入、只重视物质财富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考虑当代人不顾及后代人的发展理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其次,要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放在“四位一体”的新发展模式中去把握,赋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新的涵义。从新世纪新阶段开始,发展将是一个“四位一体”的现代发展体系:一是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资源配置、技术创新等;二是社会发展,包括社会事业的发展(如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研等),以及社会组织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三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等;四是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包括人自身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自身素质以及对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参与等。我们应把握发展的崭新内涵,突破传统的狭隘的发展思维,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放在“四位一体”的新发展模式中去把握,赋予经济发展以新的涵义。 最后,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变成全党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使其融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方面,贯穿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和过程。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

中国私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私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对满足人们多样化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这些重要论点,进一步明确了私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引申开去,还有许多重大问题值得探讨。 (一) 中国私营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突破,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1、突破计划经济的模式,向市场经济转变和发展。2、由单一公有制向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转变和发展。3、由封闭转向开放。这个重大转变不仅适应中国落后生产力的水平,而且具有根本和长远意义。 私营经济(包括个体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不可逾越的一种所有制和经济形式,它的存在形式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变化,而且具有极大的生产力发展的包容力。改革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共产党取得政权,按照不成功的模式走了一大程,重新回到起点,这应该说是批判了教条后的真正的实事求是和符合历史发展的选择。 (二)个体私营经济实现了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有效的结合 中国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用行政手段和计划实现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配置,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但这种体系存在越来越明显的低效益和恶性循环,牺牲了人民利益,牺牲了农业和轻工业、第三产业的发展,牺牲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发展至今,私营经济和它不断发展的形式是最有效的载体和容器。 私营经济不仅不需要国家直接投入,而且它和市场经济共生,是生产要素和资源有效的配置形式。中国的私营企业没有国家投入,1997年注册资本已达 5140.12亿元,这是资源优化组合的有力的证明。私营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政策和指导十分重要,但它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上有许多特点,主要是:l、以劳动力投入为主,资本、技术、自然资源自然结合。2、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使私营经济自发地进行优化和调整。地区的私营企业,在全国市场出现萧条时期,他们的产品仍然畅销不衰。同样在这一时期,那些一般消费品,由于供给过剩,企业倒闭。这种现象是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 (三)中国私营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出现持续发展,主要支撑力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1978~1995年国有经济比重由77.63%降至 33.94%,集体经济由22.37%上升至36.59%,而非公有制经济由0上升至29.44%,包括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已经达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而个体工商户年增长幅度在10%左右,私营企业年均增长20-30%,为国有和集体经济所不及。中国工业品、特别是日用工业品供给迅速增长,主要依靠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进一步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措施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进一步加快发展民营经 济的措施 为富民创业保驾护航民营经济是草根经济、民本经济,同时,更是典型的环境经济、候鸟经济。自去年底以来,姜堰大地掀起了新 一轮创业热源,高纪明书记在全市富民创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振 奋了人心,鼓足了士气。东风吹来满眼春,良好的环境使民营经济 走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当前,我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进一步呵护,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以环境的大改善促进民营经济的大发展。真正形成人人敢创业、个个创大业的良好氛围。 二是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我们要狠抓落实。有关行政执能部门, 一要在“舍”字上做文章,正确处理好条块关系,割舍部门利益和 局部利益,坚持做到不与民争利。二要在“快”字上下功夫,能取 消的审批项目要坚决取消,能不能的费用坚决不收,能不处罚的坚 决不处罚,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构筑绿色快捷通道。三要在“通”字 上动脑筋,真正把执行政策的原则性和实际操作的灵活性相结合, 切实达到高书记所提出的“四通”要求,即凡部门职责内该办的事,要速办“快通”,当工作运转不畅需要协调时,要及时“沟通”, 在基层群众面临困难时,要积极“疏通”,对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事,要大胆“变通”。 三是打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加强政府管理创新步伐,强化政府服务职能,积极打造“服务型政府”,实现无障碍的自主创业、自主 发展。一是着重围绕缓解融资、用地、供电等方面的瓶颈问题,高 质量开展服务,放开市场、放宽政策、放活个人、放飞企业,打造 加快发展的平台。二是采取有力措施,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从根本上解决执法检查过多过滥的问题。三是大力整顿和规范 市场经济秩序,坚决打击制假售假、走私贩私等各种扰乱市场经济 秩序的行为,使一切守法、规范经营的企业能够顺利成长。四是切

安徽省经济发展状况

2011年安徽省经济发展状况 近年来,安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趋势,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升、民生改善、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在信贷增长控制趋紧、房地产市场调控、节能减排的压力、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多重影响下,一、二、三产业增加值逐年增加,2010年全年生产总值(GDP)12263.4亿元,比上年增长14.5%,这显示着我省经济增长运行质量也在稳步提高。回顾过去的一年,全省经济运行显现出政策效应继续显现,经济增长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步伐加快,经济增长活力增强;经济效益大幅度回升,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区域竞相发展,相对差距出现缩小趋势;发展更加关注民生,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等特点,下面从全省地域经济、产业经济等方面分别分析我省过去一年及今年的经济发展状况。 一、2010年全省分地域、分产业经济发展情况 单位:亿元

1、皖北地区 皖北地区为安徽省淮河以北的地区,共有淮北、淮南、阜阳、亳州、宿州、蚌埠等共23个县市,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9.9%;总人口2840.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2.1%。 随着皖北六市追赶步伐的提速,皖北地区总产值达到3586.88亿元,阜阳地区总产值721.8亿元,占皖北地区之首,亳州市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皖北地区整体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皖北六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业增加值分别为723.35亿元、1708.86亿元、1154.57亿元,同比增长?,分市看,获得政策重点扶持的亳州、宿州、阜阳三市规模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增速在六市中总体靠前,也高于全省的平均增速。 2、皖南地区 皖南是指安徽省长江以南的区域,区域内包括芜湖、宣城、马鞍山、铜陵、池州、黄山、安庆七市,面积约为57826平方公里,人口为1787万。 皖南地区总产值3212.74亿元,芜湖市已超千亿产值,马鞍山与芜湖工业产业也超过500亿,安庆总产值接近千亿产业,第二产业产值已超过500亿,总体看,第二产业为皖南地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规模工业增速高于全省,其中池州以30.4%的增速居全省第一位。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摘要: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形成较大冲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途径。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途径措施 从总体来看,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人均国民收入已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特别是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这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经过多年的实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建立,并且正在日益完善,它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起到更强的推动作用。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人民带来了更多的实惠。城乡居民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 中国目前取得的经济成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邓小平特别了不起的地方,是把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放在一起。这就说明他对世界局势有一个基本判断,这个判断就是,一个民族国家要发展,离不开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包括经济事务和政治事务。所以中国政府一直对全球化持积极态度,一直坚持对外开放,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应该说政府是作出了极大的努力。 中国是全球化进程的最大赢家之一,如果没有国际贸易和出口,中国的很多增长都将是不可能的。似乎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对国际体系采取的战略都还是防御性的战略,如保护主权,使自己免受伤害,等等。但是,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角色似乎不得不发生真正的改变,这样它才会对全球公共品供给和全球秩序作出贡献。 在过去较长时期,出口导向和扩大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而消费需求一直保持着不温不火的角色。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形成较大冲击。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途径。 经济体制转变的关键则在于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普通老百姓收入的提高,不仅会扩大消费需求,有助于消费升级,而且也会逐步提高产品消费的环保意识,这恰恰为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2009年政府主导投资的投资乘数作用小,为世人所诟病,主要是因为多数投资带动的仍是过剩行业的发展。而这些过剩行业并无扩大投资的需要,所以投资的乘数作用小。如果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并得到有效落实,居民收入增加将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投资乘数作用必然扩大。 除此以外,还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具体工作:

近年来安徽社会经济发展——省长李斌

近年来,安徽同全国一样,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积极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扩大内需等重大政策机遇,全面实施“六大战略”,深入推进“861”行动计划,谋划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重大跨越。“十一五”以来,全省经济以年均13.4%的速度持续增长,2009年迈上万亿元大关,去年达到15110.3亿元。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656.5亿元增加到去年的2632.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1054美元提高到4000美元,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显著增强。工作中,我们突出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突出自主创新的引领作用。依托我省丰富的科教资源,2008年启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2009年底,被批准成为首批三个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之一。几年来,我们充分利用这两大战略平台,加大科技投入和支持力度,推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一批科技、产业、人才和改革成果。去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4.6%,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62.1%,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44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创新型企业数居全国前列,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群。 二是突出合作发展的带动作用。皖江示范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唯一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国家级战略,是我省聚集发展资源、深化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承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承接产业质量明显提高,示范区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去年,皖江示范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的67%、64%,落户示范区的亿元以上大项目2981个,到位资金2874亿元,占全省的68.8%,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大幅度提高。这些年,我们与西部省份的交流合作也日益加深,通过参与“西洽会”、“青洽会”等重大经贸交流活动,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同时,我们还重点加强与央企、全国知名民企的合作发展,截至去年底,累计与央企签约项目714个,投资规模1.8万亿元,与全国知名民企签约项目2369个,投资规模1.1万亿元。 三是突出重大改革的推动作用。多年来,我们秉承小岗村“大包干”精神,创新体制机制,倡导先行先试,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了探索。一是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十一五”期间省属企业由43户调整到33户,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质量效益大幅提高。二是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去年非公经济比重达到57.5%,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70%,安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三是加强地方金融体系建设,合肥区域性金融中心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全省地方金融机构、农村银行、村镇银行都有了快速发展。四是推进区域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中国民营企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 后民营企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发展研究对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从有到无,克服了先天不足和发展基础薄弱的缺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实践证明,发展民营经济是我国现有阶段汇集民间资本、促进就业、加快城镇化脚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拉动经济、推动中国经济起飞的重要力量。 但是民营经济在发展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一系列的体制和制度上的阻碍,这是民营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得重要推动力量

2.民营经济产业的分布趋势 业,特别是高附加值农业和采掘业转移的倾向,但还未形成气候。第二产业中的民营经济成分增长速度虽不算低,但比重有所下降。这是由于中国经济从低收入迅速转向中等收入,发展阶段以及民营企业本身发展水平不高决定的。 第三产业中的民营经济发展速度仍然不高,注册资本金的比重也有所下降,但投资人数和雇工人数所占比重则有所上升。 因此民营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3.民营经济成为推动改革开放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一批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不仅立足国内,而且已经走出国门。 民营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 融资困难是目前影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构失衡。目前我国民营经济过度依赖间接融资。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无法通过股票或者债券市场筹集资金。二是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大银行为了规避风险主要服务于大企业。地方小银行数量少,存贷业务比例也比较低。三是融资成本过高,当前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无论通过贷款还是民间借贷融资,都要付出过高的成本,成为民营企业融资的沉重负担。 财税政策有差异,税费负担过重 一是税种过多税率过高,导致企业负担过重。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由33%降到25%,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实行20%的优惠税率,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民营企业的税负,但企业所得税只是企业税费负担的一部分,中小企业的另一个税负是增值税,企业需要缴纳17%的增值税.02这对利润微薄的中小企业来说,其获取的利润根本抵不了增值税,增值税税率依然偏高。同时小企业大都属于小规模纳税人范畴,这导致一些小企业的实际税负高于一般纳税外费用支出税人。二是收费名目繁多,比较大,诸如城建费、教育附加费、防洪工程费、绿化费、环保费等,不胜枚举。据调查,有的民营企业每天要对付各种检查、摊派、罚款等事项,实际支出费用很多,而且收费缺乏明晰标准,随意性很大,民营企业的创业积极性受到打击。 政策支持不够,发展环境仍不够宽松

安徽省工业发展情况

安徽省工业发展情况 近几年来,全县上下抢抓中部崛起政策机遇,加强工业强县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开展全民创业行动,我省工业经济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1、突出结构调整,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一是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先后组织实施企业间兼并联合重组方案270余例,盘活存量资产近230亿元。到2005年底,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平均资产由1998年3.1亿元增长到2005年13.1亿元,增长3.3倍。二是推进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和大型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造。通过“九个一批”的改革措施,放开、搞活中小企业,拓宽国有中小企业改革领域,为民营经济发展腾出广阔空间。到2003年底,完成了1204户国有中小企业退出国有序列;到2005年底,已有1537户国有中小企业完成了改制任务,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数量由554户减少到231户,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户数由2625增加到5021户,所占比重由67.5%提高到95.2%,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1998年的73.6%提高到86.4%。三是优化企业资产结构。通过对劣势企业重组“打捆儿”申报债转股,共对55户企业重组为21个项目申报成功,债转股金额116.5亿元。通过实施债转股,21户债转股企业年平均减少财务费用支出6.5亿元,负债率下降了25个百分点。1999年以来,企业共剥离银行不良贷款560亿元,已处置231亿元。通过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十五”期间,成功上市企业21家,募集资金120亿元。四是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2003年以来,按照“属地移交、属地管理”原则,采取各种措施,全省共分离移交企业办中小学校253所,占总数的85.8%,基本完成了大中型企业所办医院的分离移交或企业化改革管理工作;除省机场公司所办公安机关外,基本完成了企业所办公安机关的移交工作;推进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全省现已有114.2万企业离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到96.2%;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完成了企业生产与生活的水、电分离。五是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截止到2005年底,全省32家国有工业大型企业已累计分离辅业企业(含集体)333个,剥离三类资产64.7亿元,分离富余人员约13万人,安置职工10.3万人。 2、突出深化改革,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一是加快公司制改革步伐,创新企业组织形式。除中央在皖企业外,全省331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已有329户按照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两种形式完成了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占总数的99.4%。二是大力推进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拓展企业融资方式。我省45家上市公司已全部完成股改或进入股改程序。通过股改,上市公司率先享受了资本市场融资的优惠政策,目前已累计融资72亿多元。三是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强化企业内部制衡机制。我省约有60%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三权制衡机制,其中40%的企业实现了董事长和总经理分设,全部解决了控股公司法人代表与上市公司的交叉任职问题。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推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逐步建立以效益增长为基础的企业职工工资均衡增长机制,改革和完善了职工收入分配办法,企业实行灵活工资分配方式的占81.3%。全省已改制企业中,管理人员实行竞聘的占85.8%。普遍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全省有309万人签订了劳动合同,签订率为91%。四是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促进负担沉重的老企业焕发新生机。1998年以来,全省共争取118个企业列入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计划,共涉及资产149.1亿元,职工37.2万人,核销银行呆坏帐88.6亿元。截止2005年底,有102个项目已经实施终结。通过实施关闭破产,消灭了一批亏损源,生成了一批新的优强企业。五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开展淘汰落后工作。几年来,全省共关闭865处落后和安全隐患严重的小煤矿,关闭264户小水泥企业,关停60户小轧钢、小冶炼、小

经济生活措施类万能答题模板

经济生活措施类万能答题模板 国家怎么做? 1、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消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完善收入分配政策,调节社会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5、发挥国家财政在(社会公平、资源配置,经济平稳运行)方面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6、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7、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8、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9、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10、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11、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12、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企业怎么做? 1、尊重价值规律,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形成自己的优势,增强竞争力。 3、遵守市场规则,诚信经营,树立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4、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5、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企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6、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战略,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更好的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7、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利用世贸组织的相关原则,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8、充分利用国家有关优惠政策,调节生产要素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个人怎么做? (1)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质,享受了权利,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2020年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引擎契机、安徽经济崛起的路径、优势产业投资历程、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2020年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引擎契机、安徽经济崛起的路径、优势产业投资历程、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安徽省优势产业的崛起之路 (6) 2 安徽省总体情况:“中部崛起” (10) 2.1安徽省经济情况:从落后向前赶超 (10) 2.2安徽省发展的引擎:“强省会”+“龙头城市”带动 (12) 2.3安徽省发展的契机:“中部崛起”+深度融入长三角 (13) 3 安徽经济崛起的路径:从农业大省,到工业大省,再到向制造业强省迈进 (15) 3.1安徽省的产业变迁:向新型工业化迈进 (15) 3.2安徽省的产业结构水平:产业集群化推动产业升级 (17) 3.3安徽省的区位优势:承东启西,形成产业协同合力 (19) 3.4安徽省的人口优势:低成本+高质量的双重优势 (21) 4 安徽省优势产业投资历程:从一穷二白到优势产业的崛起之路 (24) 4.1产业发展历程:老产业存量竞争优化、高端制造增量优势凸显 (24) 4.2聚焦优势产业:产业协同,“屏-芯-端”形成合力 (26) 4.2.1家电行业:从传统家电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 (26) 4.2.2面板行业:京东方,“缺屏”困境带来的战略机遇 (27) 4.2.3芯片行业:合肥长鑫,内需外压的破局之路 (29) 4.3“制造强省”:夯实制造业,传统产业智能升级 (32) 4.3.1汽车产业:改革聚焦混改以及新能源 (33) 4.3.2机械工程产业:新能源及智能制造,带来工业新机遇 (33) 4.3.3建材产业:“龙头带动+板块布局”推动新材料产业布局 (34) 4.3.4化工产业:升级转型聚焦精细化工 (35) 4.3.5食品饮料产业: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 (36) 4.3.6轻工产业:家具制造向高端转型 (36) 5 安徽省产业未来发展方向:转型升级,抢占“智能制造”高地 (38) 5.1安徽智造:从“两化融合”到“人工智能” (38) 5.2新兴产业:投资力度空前 (41) 5.3人工智能:安徽制造业升级的下一个高地 (43) 6 安徽产业投资要点及推荐标的:延续科技主线,关注安徽龙头企业。 (45) 7 风险提示 (46)

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经验和发展空间(上)98分

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经验和发展空间(上)试卷 1-30全对 1、王在全所长指出,民营经济已成为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其就业量现在已占全国非农就业总数的80%左右。 正确 错误 2、王在全所长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家庭收普遍较大幅度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正确 错误 3、党“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正确 错误 4、王在全所长指出,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 正确 错误 5、王在全所长指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经历过经济的高速增长。 正确 错误 6、王在全所长指出,韩国的经济高速增长期是30年,年均增长8.5%。 正确 错误 7、王在全所长指出,中国香港的经济高速增长期是21年,年均增长8.7%。 正确 错误 8、王在全所长指出,中国台湾的经济高速增长期是26年,年均增长9.5%。 正确 错误 9、王在全所长指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 错误 10、王在全所长指出,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是我国改革开放时代出现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社会经济现象。 正确 错误 11、王在全所长指出,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民营经济飞速发展的30年。 正确 错误 12、王在全所长指出,改革开放30年,民营经济真正担当起了“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重任,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吸纳下岗分流人员、安排劳动就业、增加税收、扩大需求、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部分,是实现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基础。 正确 错误

13、王在全所长指出,1979-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9.8%,民营经济是其中的主导推动力量。 正确 错误 14、王在全所长指出,目前,除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以外的广义民营经济已经占GDP的65%左右,其中个体民营经济已经占50%左右。 正确 错误 15、王在全所长指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民营企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正确 错误 16、王在全所长指出,2010年,全国税收收入约为8万亿元,全国GDP总量为39.8万亿元,约占20%。 正确 错误 17、王在全所长指出,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 正确 错误 18、王在全所长指出,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正确 错误 19、王在全所长指出,目前,我国约有62.5万个自然村,年产值超过1亿元的村庄已有8000多个。 正确 错误 20、王在全所长指出,新生代民营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正确 错误 21、王在全所长指出,所谓新生代民营经济,是指从90年代初开始成长起来的民营经济,它与过去老的民营经济有极大的区别。 正确 错误 22、王在全所长指出,新生代民营经济在技术及体制创新上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其企业文化也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征,因而成为一种全新的民营经济概念。 正确 错误

民营经济发展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范文范例参考指导 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赵卫平 2016年9月底,在山西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推进大会召开后不久,《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发布实施,这是继2004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时隔11年后,我省对发展民营经济所做的重大举措。山西不仅将民营经济发展作为本省的重要战略部署强力推进,而且再次出台一份极具纲领性的意见。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主成部分,它在繁荣城乡经济、优化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安排劳动就业、富裕城乡群众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和重要的支撑力量。民营经济作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重要经济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推进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和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民营经济能够健康成长并取得长足发展与其成长发展的环境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环境因素直接决定着民营经济发展的快慢强弱,是当今我们发展民营经济应该注意并着力规避的问题。 一、民营经济对山西的贡献 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山西民营企业占市场主体的90.86%,76%以上的民营企业集中在第三产业。因此引导和鼓励更多民营企业进入非煤产业,将有效提升山西第三产业比重,稀释煤基产业比重,促进全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同时,山西民营经济发展的30多年,也是不断推进转型发展、推进全面发展的过程,山西民营经济有力地服务着地方经济发展,民生改word格式整理

善和生态保护。 山西民营经济吸纳了当前全省80%的新增就业人员和60%以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解决就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上缴各种税金均占到山西全省的一半以上。一切数据都说明,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山西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不遗余力地发展民营经济无疑是山西重振经济发展活力、实现富民强省的基本途径。 二、我省民营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6年4月11日开始,山西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省委统战部邀请省人大、省政协,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组成11个调研组赴11市,重点调研检查贯彻落实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推进大会精神、支持民营经济政策落实、民营经济待批项目大起底、办理完善民营企业土地使用和房屋产权手续、开展“银税”合作等情况。从调研检查情况来看,全省各市县在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呈现出领导重视、行动较快、措施细、企业信心足、发展氛围浓的态势。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推进大会召开后,11市迅速召开会议传达贯彻,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结合各地实际出台了一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各市和多数县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制度、扎实开展民营经济待批项目大起底活动、积极推进银税合作、各级政府积极帮助企业完善土地手续和房屋产权登记手续,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九大难题”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调研组调研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重视并认真解决的问题:一些地方存在政府“热”企业“冷”现象,部分企业持观望态度,存在“等国家扶持、靠银行救助”思想,没有积极主动应对风险和困难;一些领导干部

安徽保险业发展情况及趋势

安徽保险业发展情况及趋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三十年安徽经济增速逐年加快,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增长质量显著提高,居民生活不断改善,整体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国民经济稳健运行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但受多种因素影响, 安徽经济发展尤其是人均水平与全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总体上处于人口数量靠前、经济总量居中、人均水平偏后的状态。,安徽保险业在60年的时间里,既经受了风雨历练,又创造了辉煌成就。特别是近三十年来,保险业在改革开放中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安徽保险业经历了建立、发展、整顿、紧缩、撤销的过程,保险业务也是大起大落,1959年,全省国内保险业务全部停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保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新得到评价,国内保险业务逐渐恢复,从1980年开始,在恢复国内业务的十年来,安徽保险业经营管理不断完善,新险种不断推出,业务质量日益提高,服务水平得到改善,保险事业出现了先所未有的生机。 2000年9月28日,中国保监会合肥特派员办事处正式成立(2004年更名为中国保监会安徽监管局),2001年,安徽保险行业协会成立,揭开了安徽保险业专业化监管和行业自律的新篇章。近年来,安徽保监局在中国保监会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监管措施日益完善,发展思路逐步深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走出了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保险业发展道路,安徽保险业发生了深刻变化,行业实力显著提升,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一是行业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全省保费收入亿元,2003年突破100亿元,2007年突破200亿元,到2008年底,全省保费收入达到亿元,2002年以来年均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个百分点。二是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到2008年底,全省共有保险公司法人机构1家、省级分公司35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19家,人身保险公司17家,包括专业健康险公司、养老险公司、农险公司、外资保险公司;省级以下分支机构2303家(含营销服务部);保险专业中介机构95家,保险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三是保障功能日益提高。2002年以来,全省保险业累计赔款与给付亿元,在历次重大自然灾害和灾难事故面前,保险业勇担责任、为民分忧,较好地发挥了经济补偿功能。2008年,全省保险深度和密度分别为%和元,分别比2002提高个百分点和元。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功能作用的日益发挥,安徽保险业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保险业的影响力迅速提升。2004年以来,安徽保监局和部分保险公司连续五年受到省政府通报表彰,受到省级领导表扬性批示30多次。 在连续四年高速发展基础上,2005年安徽省保险业发展速度放慢.2005年保险深度%,比上年低个百分点;保险密度(元/人),比上年提高元。1.保险市场新加入主体显著增多,市场集中度逐步分散,充分竞争的保险市场逐步形成。到2005年底,保险公司省级机构16家,较上年新增4家,其中财产险公司10家,人身险公司6家;地市级分支机构126个,新增23家;县级支公司219个,新增3家;营销服务部1404家,新增49家;各类专业中介机构56个,兼业代理机构2451个,全省保险营销员万人,持证率%. 2.保险业进入结构调整期。一是保费收入低增长且增幅回落,2005年全省累计保费收入亿元,增长%,回落个百分点。其中:财产险业务和人身险业务分别达亿元,亿元,增长%,%,回落和个百分点。二是安徽财产险和人身险公司各有一家负增长。三是县域保费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占比达%.四是保险业累计赔款与给付支出亿元,增长%,,增幅高于保费增幅个百分点。 2006年,安徽省保险业发展速度和质量均有较大提高,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比上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 来源:人民网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阐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从制度安排入手,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包括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从数量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质量效益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和能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转移性因素,又有国内因素。既有发展观念、经济体制因素,也有经济结构、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经济管理等因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多方面综合措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是: 1.转变经济发展观念。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前提。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经济增长方式。要摈弃片面追求GDP增长而不考虑资源投入和环境成本、只重视物质财富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考虑当代人需要不顾及后代人利益的发展观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速度、结构、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保障。 要逐步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机制。首先,改革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宏观调控机制,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在引导投资方向、产业结构升级、规模经营和技术进步方面的导向作用。其次,完善市场体系,形成有利于公平竞争和优化配置资源的市场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水、电、油、气等重要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开征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充分发挥价格在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中的杠杆作用。第三,改革财税体制,制定实施增值税转型方案,深化资源税制度改革,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第四,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引导信贷资金投向节能减排、技术进步等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领域。第五,加快培育完善的市场主体,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推进企业重组,支持优势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经营水平。同时,促进企业科学管理,降低原料、生产、消费、废弃物处理等各个环节的物耗和能耗。 3.优化经济结构。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 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导致增长方式粗放、增长成本过大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三次产业中,工业比重过大,工业中高能耗、高物耗的重工业增长偏快,是我国单位GDP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压力大的重要原因。优化经济结构,首先要大力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特别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工业内部,大力发展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高新技术产业,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强化产业政策引导和准入门槛约束,加快产能过剩行业调整及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生产能力的淘汰。其次,调整投资结构。大力加强节能减排,

影响安徽经济发展的因素

影响安徽经济发展的因素 安徽经济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是较落后但是发展势头较好,这里除了一些历史问题外,我认为还有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有利因素: 一是:地理位置优越。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东连江苏,南邻浙江、江西,西靠湖北、河南,北接山东,居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地区南北之间和东西之间过渡地带。附近有许多经济较好的城市和省份可以帮助安徽发展。 二是:交通发达。安徽交通发达,水网密布,公路密度居全国前列。公路客车营运班线14857条,其中跨省班线1714条,跨区班线2567条,总营运里程271.671万公里。高速公路客运异军突起,零担和大件、集装箱货运满足了不同的运输需求。以合肥为中心,城市为枢纽,内联乡村,外联省际的客货运输网络初步形成。集装箱货运量逐年增长,大件运输生产初具规模。客运铁路:主要有京沪线、陇海线、京九线、青阜线、阜淮线、淮南线、宣杭线、皖赣线、宁西线、沪蓉线等。高铁线路:主要有:京沪高铁、宁安城际铁路、合安城际(规划中)、合福铁路、合蚌客运专线、商杭客运专线(规划中)、合武高铁、沪宁高铁等。其中,京沪高铁与合蚌客运专线、合福铁路组成京福快速通道;沪宁、合宁、合武共同组成了沪蓉快速通道的一部分。水路交通:淮河流域:一级港口:蚌埠港、淮南港、阜阳港,二级港口:凤阳港、凤台港、利辛港,三级港口:怀远港、五河港、寿县港。长江流域:

一级港口:芜湖港、马鞍山港、安庆港,二级港口:铜陵港,三级港口:池州港。空运:合肥骆岗国际机场,安庆天柱山机场,黄山机场,阜阳西关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池州九华山机场。管道运输:配合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建设西气东输主管道安徽段,同步建设省内支线管道,实现安徽省管道运输“零”的突破。根据安庆石化工业发展的需要,开展南京—安庆输油管道的前期工作。 三是:资源丰富。安徽拥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矿产资源:安徽省的成矿地质条件得天独厚,在漫长的地质岁月中生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建国后40多年来,全省累计发现各类矿产96种,矿产地2000多处,已探明工业储量的矿产有67种,矿区711处。其中以煤、铁、铜、硫铁矿、水泥用灰岩和明矾石的探明储量居多,除煤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7外,其余5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均居全国前5位,是安徽省的优势矿产。能源矿产已发现7种,有煤、石煤、石油、天然气、地热、铀、钍等。已探明工业储量的有煤、石煤、石油3种。其中煤炭尤为丰富,保有储量246亿吨,居全国第7位,华东第1位。黑色金属矿产已发现的矿产有铁、钒、钛、锰、铬等5种。除铬之外,其余4种均有探明工业储量。其中铁矿保有储量30亿吨,居全国第5位。有色金属矿产已发现的矿产有铜、锌、钼、钴、锑、铝、镍、锡,钦、镁等。其中的铜、铅、锌、钴、钨、钼、锑已有探明工业储量。铜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5位。贵金属矿产已发现的矿产有金、银、铂族(铂、钯、锇、钉、铑、铱)等。已探明工业储量的只有金、银2种。金矿保有储量150吨(含伴生金),居全国第10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