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因素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情感因素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情感因素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商务英语交流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研究

2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Expressio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3 探析英语新闻报道中的委婉语

4 情感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5 《夜莺与玫瑰》中的唯美主义

6 原罪论与赎罪观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7 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研究

8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Color Red Between The Scarlet Letter and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9 “黑尔舍姆”教育尝试的失败—析石黑一雄小说《别让我走》

10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Family Education

11 An Analysi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through Idioms

12 培养元认知策略,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3 浅析《乞力马扎罗的雪》的现代主义特征

14 The Comparison of Table Manner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15 《等待戈多》的荒诞色彩

16 高中英语任务型语法教学初探

17 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意义

18 Judy’s Double Character in Daddy-Long-Legs

19 On the Disillusion of Gatsby's American Dream

20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研究

21 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绝望主妇》中话语标记语I mean

22 论中国古典诗歌意象和意境英译——基于萨皮尔-沃夫假说

23 Advertising and Its Application

24 浅谈来自《圣经》的英语习语

25 《乱世佳人》女主人公斯嘉丽的性格分析

26 论《喜福会》中双重文化对母女关系的影响

27 A Study of Chinglish as Found in Students’ Writings

28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29 汉英交替传译中的语篇衔接分析

30 Study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

31 中式英语形成的原因以及在英语学习中克服中式英语的对策

32 对外新闻的导语编译研究

33 A Study on Error Correction in JEFC Classroom

34

35 中美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36 凯瑟琳安波特作品中的女性话语权威

37 透过《傲慢与偏见》论简奥斯丁的婚姻观

38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Color Word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39 A Study of Pragmatic Failure in Polite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40 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文化内涵及翻译方法

41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手法

42 英汉动物习语中隐喻用法的对比分析

43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 i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44 美国价值观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体现

45 从广告语看中西文化观

46 对《最蓝的眼睛》黑人的悲剧命运的分析

47 论《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中象征主义和意识流的运用

48 外贸合同中介词的用法与翻译

49 从文化角度研究中英礼仪模式差异

50 国际贸易往来电子邮件写作原则

51 论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5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53 开放式教学理念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模式探索

54 《雨中的猫》中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55 Pragmatic Differences of Politenes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56 浅谈《永别了,武器》中的感伤主义

57 An Analysis of Tragic Consciousness in A Farewell to Arms

58 英语新闻标题中的修辞及其翻译

59 中西悼亡诗看中西文化

60 文化因素对品牌翻译的影响

61 中介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探究

62 浅析英语委婉语

63 从《永别了,武器》中看战争对人性的影响

64 论文化对国际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以迪斯尼乐园为例

65 战争隐喻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66 论《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的哥特元素

67 《夜色温柔》中主人公迪克人格分析

68 成都旅游定位和发展对策

69 论翻译的艺术

70 等值理论视阈下的英汉广告翻译

71 《达?芬奇密码》中的女性主义

72 英汉语广告的词汇比较研究

73 浅析中英恭维语

74 从理解文化角度翻译英语习语

75 王尔德童话对传统童话的颠覆

76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Nonverbal Privacy

77 《希腊古瓮颂》中的艺术和永恒之美

78 Th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on Emily Bront and "Wuthering Heights"

79 The Study of Humor 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80 浅议《女勇士》中的个人英雄主义

81 从道德角度分析简?奥斯丁《劝导》中的女主人公安妮?艾略特

82 《布罗迪小姐的青春》中的人物冲突分析

83 从《小王子》看成人世界的身份危机

84 美国电影与文化霸权—以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为例

85 二元对立模型在伍尔夫《达洛卫夫人》中的应用

86 The Dilemma of Career Woman in The Millstone

87 广告英语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策略

88 浅析田纳西?威廉斯剧作《欲望号街车》的同性恋倾向

89 简爱和林黛玉不同命运的文化透析

90 《雾都孤儿》中南希双重性格分析

91 国际商务谈判中模糊语言应用的语用分析

92 索尔贝娄《挂起来的人》的存在主义解读

93 A Study of Narrative Strategies in Beloved

94 《林湖重游》中的静态美分析

95 用陌生化理论阐述《红色手推车》的悲剧色彩

96 人性在《红字》中的体现

97 电视公益广告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98 《莎乐美》中的意象分析

99 A Semantic Analysis of the Written Errors Committed by Chinese English Majors 100 中西方鬼怪比较研究

10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02 《哈利波特》中的励志精神

103 从餐桌礼仪看中美饮食文化差异

104 从成长教育理论视角解读奥利弗退斯特的生活经历

105 探析《玛莎?奎斯特》中玛莎性格的根源

106 浅析托尔金在《魔戒》中的创作特色

107 《远大前程》和《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悲剧英雄的伟大之处对比

108 A Cultural Analysis of Love in The Joy Luck Club

109 论英汉机器翻译中被动语态翻译的缺点

110 《霍乱时期的爱情》中象征手法的解析

111 中西方快餐的文化差异

112 浅谈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113 从跨文化角度对品牌名称的研究——以化妆品品牌为例

114 论汉语四字格的英译

115 商务英语中含蓄否定句的研究

116 On the Ways to Develop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Autonomous Ability 117 On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News Headlines

118 论《白鲸》象征手法的运用

119 Foreign Publicity Translation

120 礼貌原则在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中的应用

121 浅谈迪斯尼文化扩张中的品牌运营策略

122 The Tran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 123 肯克西《飞越疯人院》的女性主义批评

124 从女性主义看《兔子,跑吧》中女性形象

125 马克吐温小说的语言特征

126 话语标记词在中英戏剧翻译中的作用与运用

127 《荒原》隐喻探析

128 简论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和翻译

129 “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两个概念的区别研究:以公示语为例

130 英语中天气隐喻的认知解读

131 试析《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的成长主题

13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33 On the 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Term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134 中西方婚礼习俗的差异

135 英汉语言与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136 《围城》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137 浅析美国俚语及其折射出的美国亚文化现象

138 《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灭

139 从《金色笔记》看多丽丝莱辛的女性意识

140 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学反馈的调查与反思

141 《贵妇的画像》的过渡性特征的分析研究

142 《远离尘嚣》人物分析及悲剧写法

143 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144 通过苔丝透析托马斯?哈代的现代女性意识

145 从《小妇人》看男性缺失时十九世纪美国女性的成长

146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荒诞性解读

147 《天边外》的悲剧分析

148 裘德悲剧成因的分析

149 抱怨类外贸信函的语篇分析

150 “白+动词”的语义及其英译

151 人际会话中英语委婉语的功能与应用

152 论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英文化妆品说明书翻译

153 英汉“悲伤”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154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比较研究

155 《老人与海》中的象征主义

156 《善良的乡下人》的喜剧性分析

157 从浪漫主义角度剖析《海上钢琴师》在中国流行的原因

158 精神危机下的自我救赎--对索尔贝娄《赫索格》中社会异化与身份认同的解读159 广告英语的特色与翻译技巧

160 Yellow Peril–the Image of Fu Manchu in the West

161 经典英语电影台词的语言特征和文化态度

162 从《汤姆叔叔的小屋》分析当时美国黑人的命运选择

163 从中美数字谚语看中美文化的差异

164 一位《飘》不去的女性—《飘》中斯佳丽的女性主义性格特点成长分析

16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66 从《推销员之死》看消费主义时代美国梦的破灭

167 《喜福会》中母女关系浅析

168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复仇的异同——《基督山伯爵》和《连城诀》比较研究

169 A Study on the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of Note-taking in 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170 从中西文化对比看英文电影字幕翻译

171 情感范畴在转喻中的认知体现

172 试析《假如明天来临》的叙事艺术

173 《洛丽塔》悲剧结局因素探析

174 英汉委婉语及其相关文化心理解读

175 EFL Learning Strategies on Web-based Autonomous Learning

176 分析法律英语的特点

177 凝视与对抗:《屋顶丽人》中的两性战争

178 《紫颜色》中爱丽斯沃克妇女主义解读

179 英汉称谓语对比分析

180 归化与异化在翻译策略中的研究

181 侠客精神和骑士精神折射出的文化差异—《七侠五义》和《亚瑟王之死》之比较182 理想自我的追求——爱伦?坡与《莫格街血案》

183 《红楼梦》两英译版本中姓名翻译的对比研究

184 中英文化中寒暄语的比较

185 英文歌词翻译探究

186 从男性角色解读《简爱》中的女性反抗意识

187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188 中英礼仪文化禁忌比较与跨文化交际

189 从《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看维多利亚时期的新女性主义观

190 英汉动物习语内涵意义的文化差异

191 王尔德童话《夜莺与玫瑰》中的唯美主义

192 《呼啸山庄》中的哥特元素分析

193 情感因素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194 互动在高中英语阅读课的应用

195 广播新闻英语的词汇特点

196 浅析清教思想在霍桑《红字》中的体现

197 《大地》中赛珍珠女权主义分析

198 The Religious Thoughts in The Pilgrim’s Progress

199 论口译的原则与技巧

200 英语中称谓语的性别歧视现象

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

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 苏庆林 大家都知道,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爱、期望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更有效地学好英语。 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习者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诸多因素往往决定了我们英语教学的成功与否。 一名学生是否喜爱某一科目,往往与他和这学科的教师关系的亲疏有很大关系。如我以前有个学生中考时成绩只有43分,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补习后成绩慢慢提高,于是该生信心倍增,由于努力,成绩很快提高到八九十分。而班上还有一位同学,中考时成绩不错,人也很聪明但经常犯粗心毛病,因其基础好,我对他的要求也相应的高一些。但因操之过急而没有注意方法,对他犯的错误批评得太多,有些过于严厉,以致使他不致产生不良的后果。 以上事例说明,成功的体验会萌发出兴趣,增强信心,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大大增强认知效果.相反、焦虑、忧愁、挫折、失败消极情态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心理处于抑制状态中,这种消极的态度会导致其成绩越来越差,直至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英语教学中的言语活动需要学生以广泛热情和兴趣,积极主动地运用智力进行操练、教师的爱起到了促进或抑制学生智力活动的作用。情感是打动人心灵的秘诀,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因。它在英语教学中具有推动、调节、强化等功能。教师温和的声音、微笑的面孔、理解的表情会给课堂带来愉快的气氛。学生会感到老师亲切可信,上课时遇到困难也不怕了,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说话的语气,能够起到给学生提供安全感、减少学生焦虑,进而激发学生兴趣的功能。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中学英语教学中有一种倾向,教师一般注意传授知识,解决疑难问题,而对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往往很少注意,教学中多采用听、说、读、写诸多方面的训练。对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一般采用批评甚至惩罚等消极的手段,而较少考虑情感因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我认为,情感因素是学生成绩两级分化的原因之一。学生的成绩好,学习上有成就感,老师赞扬他,同学羡慕他,学习上更是快马加鞭。而那些成绩差的同学,家长不满意,老师不高兴,同学也不重视他。所以他的情绪处在抑制状态,这种抑制反过来更制约能力的发挥,以至产生恶性循环,于是两极分化日益明显。 正在成长发育中的中学生,心理尚不成熟,感情也十分脆弱,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关怀、爱护、尊敬自己的学生,使他们柔弱的心理都能得到爱的滋润,学生怎能不报之以出色的表现、优异的成绩呢?怎样才能激发积极的情感、消除或抑制消极的情感呢?我认为应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首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豁达乐观的性格,树立

社会政治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社会政治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2008级日语(4)班袁宣美 20080600137 摘要:翻译活动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在整个翻译活动中,译者作为翻译主体,无疑是最为活跃的因素,但往往忽略了社会政治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本文着重探讨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社会的开放程度,社会的价值观及政治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政治因素翻译影响 翻译活动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呈现出一个开放的活动场,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译者作为翻译主体,无疑是最为活跃的因素。然而在以往的翻译研究中,研究者往往将目光局限于语言层面的得与失,正与误,把重点放在技巧层面上来,译者除了要对原文负责外,其他因素似乎都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是,翻译活动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出现的交流活动,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变而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社会政治因素对翻译的选择,翻译的接受和传播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一、社会的发展需要翻译 一方面社会的发展需要翻译,另一方面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着翻译的向前发展。人类社会始终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之中,而人类社会越发展,越体现出一种开放与交流的精神。人类社会想要走出封闭的天地,求得发展,首先必须要与外界进行接触,以建立起交流,向着相互理解共同发展的目标前进。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翻译恰如一座桥梁,把两个相异文化连接起来,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程中扮演者这关重要、必不可少的角色。 以佛经的翻译为例,西汉末东汉初,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发展,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国家赋税徭役日益加重,地主豪强兼并勾斗,再加上自然灾害年年不断,人名生活苦不堪言。这样就为佛教的传播提供了土壤。因为,一方面,挣扎在极苦世界的农民大众渴望从佛教中寻求精神慰藉,冀求神明能就芸芸众生于苦海深渊。另一方面,地主豪强,皇室官吏等统治阶层也希望通过宗教的力量来加强和巩固自己的统治,也冀求万能的神明能保佑自己长命百岁。在这样一种文化和社会环境下,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自然受到欢迎,佛经的翻译也自然因此受到广泛重视。自公元148年西域高僧安世高于洛阳开佛经汉译之先起,通过大规模的翻译,佛教稳步进入华夏大地,并通过与儒教、道教玄学的交织融合,很快演化成为一门国教。在长达七八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佛经翻译高潮迭起,经久不衰,于唐宋时期达到顶峰。 二、不同社会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翻译 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对翻译有着不同的选择和需要。从国内对日本文学的译介中可以看出。“五四”前后既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又是中国的日本文学翻译的一个转折点。从翻译选题上来看,之前在中国对日本文学的译介中,“五四”之前的日本文学 译介具有浓厚的急功近利的色彩,大多数翻译家把文学翻译看成是救国救民的一种手段,他们看重的不是文学本身的价值,而是文学所具有的功用价值。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翻译选题的选择都是实用性优先。当时的启发国民政治意识的日本政治小说被大量译介过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梁启超亲手翻译的柴四郎的《佳人奇遇记》。之后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周作人为代表的一些翻译

情感因素与口语教学

情感因素与口语教学 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间交往的日益频繁,社会各方面对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普遍滞后于读写能力,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大学外语指导委员会的最近一项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近年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不满意,他们认为只有5%的大学生有较强的口语能力,口语能力差或很差的大学生占37%(蔡基刚,2002)。有的学生虽然在学校口语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真正地进入到现实的交流场合应用语言时,依旧会感到难以开口,不能从容表达自己的思想,为此他们深感苦恼。 英语口语学习的成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学生的智力因素,还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情感因素包括动机、态度、自尊、自信、焦虑、移情、自我形象等。英语口语学习是一个非常容易受制于学习者的情感、性格和心理气质的过程。因为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口语交际过程中说话者必然会涉及到情感体验。而情感因素的发展变化往往又是微妙和难以把握的。情感之所以重要,因为它是学习的发动机。情感的作用若发挥得好,可以启动学能,调动学习积极性,释放学习潜力,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和思想问题。(王初明,2001) 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英语课堂上情感因素的分析,认识它们对英语学习的作用,找出应对策略,提高我们英语教学的效率,从而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的能力。 2. 理论基础 “情感过滤学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最早是由Dulay和Burt于1977年提出的,旨在解释情感因素怎样影响外语学习的过程。他们将情感过滤定义为:“一种内在的处理系统,它潜意识地通过情感因素来阻止学习者对语言的吸收。”1976年Schulnann指出情感变量是外语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质变量之一。1981年,美国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在继承了Schumann的情感变量理论后,把情感研究的论述揉进自己的5大假说理论,提出了“情感过滤学说”。Krashen指出,影响学习者的主要因素有三种:1)动机;2)自信心;3)焦虑。情感过滤指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由于紧张、焦虑和动机不足等原因所造成的学习障碍。语言学习者的动机、自信心及忧虑程度等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学习者的效果。学习者的心理障碍越小,即动机水平越高、自信心越强、焦虑程度越低,则情感过滤程度越低,那么他们的语言输入量就越大。反之亦然。Krashen 认为情感过滤“是阻止学习者完全消化他学习中所得到的综合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的一种心理障碍”。 3. 情感因素的变量 Krashen在总结第二语言教学经验时指出,情感过滤是外语学习中存在个人差异的主要原因,影响外语学习的速度和效果的主要情感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动机(Motivation) 动机是一种内驱力,它激励人们去完成某种行为。外语学习中的动机是指学习者学习外

论影响英语翻译的因素

论影响英语翻译的因素 摘要:英语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每种语言都是一个独特文化的载体,因此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不可能仅仅看的是词意的互换,在转换一个文本中的语言信息时,实际也在传达其蕴涵的文化意义。了解对方的文化、风俗习惯、信仰尤为重要。不了解对方的历史文化,无法和对方达到心与心的对话和文化与文化的交融,也无法真正完成翻译。影响英语翻译的因素,除了文化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只有了解和解决这些方面问题才会更方便以后进行英语翻译工作和学习。 关键词:英语翻译,文化承载,其他因素 正文: 翻译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语言因素,文化因素,情景语境,译者个人因素(翻译动机和翻译观念,一折个人能力),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等。 有人说,英语翻译是一门选择的艺术。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会受到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会陷入两难的困境。摆正译者面前有两条道路:要么将英语的文化转化成读者原有的文化内容,将文章的作者变成和读者具有同样背景文化的朋友。要么保留原文的原汁原味,将读者变成和作者具有同样背景文化的朋友。所以说翻译实质是一种文化之间的中介。 一:译者个人因素 译者对母语语法、词汇等方面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翻译的水平。语法结构不仅仅是词汇之间排序的问题,而且更是一种逻辑能力。同时,母语词汇量的掌握程度也会直接影响翻译的效果,如果词汇量过于贫瘠,就很难完整翻译出英文原文词汇的含义。有一种母语迁移的理论,就是指译者母语的习惯会对翻译工作产生

直接的影响。母语的迁移可以分为两类:母语正迁移和母语负迁移。正迁移会对翻译者产生积极的影响,而负迁移则会对翻译产生消极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自觉套用母语的语法。 译者自身的审美态度,对受者反映的态度,战略态度,专业,政治和伦理态度等也是很重要影响翻译的因素。 有些译者会倾向于原作者的艺术风格,而另一些会倾向于使用自己的风格。自身审美态度或多或少受到历史文化背景定位的影响,偏好不同,导致翻译时候的选择不同。 二: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则是英语翻译过程中的主要因素。文化与翻译关系密切,不可分割。翻译离不开文化因素的影响,翻译不仅是语言表面上的题目,更是文化层面上的题目。因为“翻译实质上是文化翻译”,终极目的除了传递原信息外,更要传递文化,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让目标文成功地表达源文的内涵,不但要求译者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而且还要熟悉和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因此归根到底,语言的翻译就是文化的翻译,其根本任务不仅是翻译文化,而且是翻译容载或蕴含着文化信息的意义,达到中西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目的。 1:宗教信仰、宗教意识方面 宗教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宗教意识所形成的。不同的宗教体现了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传统。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人,人来自尘土,又回归尘土。 比如,“红色”在汉文化中象征着“喜庆、吉祥、胜利、好运、受欢迎的东西”。

浅谈情感因素与英语教学

浅谈情感因素与英语教学 发表时间:2011-03-04T10:34:57.097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0年第8期供稿作者:盖翠兰 [导读] 课堂上教师的高度投入,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主动、情绪饱满地参与学习。 盖翠兰(滨城区三河湖实验学校,山东滨州256653)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和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这就可以看出,情感因素对外语教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有一种倾向,教师一般视传授知识、解决疑难为天职,面对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经过这几年的教学,使我认识到了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因为正在成长发育中的中学生,心理尚不成熟,感情十分脆弱,若教师忽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部分学生获得了消极情感,对学习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抑制。抑制反过来又对学习产生消极影响,以至恶性循环使他们产生“厌学”,致使一部分本来不应当成为“差生”的学生变成了差生。为此,本文就外语教学的情感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洞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况,善于与学生交流,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教师热爱关心学生,也往往受到学生的热爱,学生由此爱屋及乌,喜欢其所教的这门功课。如果教师板着脸进教室,学生一看就会产生畏惧感:是作业做错了?还是考试没考好?各种猜测使学生课上心神不定。因此教师从进教室向学生问好开始,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投入感情。当感觉到个别学生不在专心听讲或在做小动作时,可注视着他摇摇头。一旦学生改正了,认真听讲了,应向他满意地点点头…… 课堂上教师的高度投入,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主动、情绪饱满地参与学习。对于掉队的学生,要及时了解其困难,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对于考试考得不好的学生,不要向全班宣读,当众批评。教师更应该多关心他们,及时找他们谈心,帮助其分析原因。对于差生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予以肯定,从而也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及克服困难的勇气,让他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之,则会挫伤学习积极性。甚至师生情感冷漠、隔阂,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进程和教学质量。 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理解尊重学生的感情,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成就感 成功的体验会萌发兴趣,增强自信心,激起学生的内在动力,大大增强了求知效果。相反,焦虑、忧愁、挫折感、失败感等消极感情会使学生失去信心,而处于心理抑制状态中,这样会导致其越学越差,以致于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学生一般都非常重视教师对他们的态度,因此教师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迁怒,不急躁,切忌使用训斥、惩罚等违反心理规律等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方法和手段。教学中应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尤其对后进生不仅不能歧视,反而要加倍小心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获得成功,以便鼓起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教师对学生所犯错误,不能讽刺挖苦,采取粗暴方式,要尽量避免因纠错而使学生产生的受挫、失败等消极情感。 再次,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培养能使学生有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旺盛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转化为学习动机,而且也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反之,如果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件快乐的事,而是一个沉重的包袱。 初中学生年龄小,阅历少,多数同学只知道英语是中考必考的一个重要科目,开始时有新鲜感。可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及难度的加深,学生对单词、语音及语法感到枯燥无味,因此,教师除了宣传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外,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和环境。如组织书写、朗诵、阅读、口语和唱英文歌等比赛,使学生尽可能地多使用英语,让他们在应用中尝到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总之,着力激发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培养对外语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体会到外语学习的乐趣。激发出极大的热情,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最后,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搞活课堂气氛,永远使学生有一种新鲜感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是按计划进行的,每节课无一例外地必须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和进程都具体的甚至按时间顺序分解到教案中。这种以教案为本位的教学是一种封闭性的教学,它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很容易压抑学生的发展。因此要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紧跟时代的步伐。同时,时不时地增加一些新颖的教学形式,改变一下自己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不觉得是老一套,这样也有助于师生感情的培养。 总之,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手段。注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和理解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使英语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

影响翻译活动的因素

影响翻译活动的因素 ---------内因和外因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呈现的是一个开放的活动场,影响翻译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共同构成映像翻译活动的主要外部因素。译者的翻译动机和翻译观念是翻译的主体因素,对翻译活动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从宏观上来看,整个翻译活动就是针对“译什么”和“怎么译”这两个问题展开的。 首先,我们要翻译什么这个问题出发,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起着主要的作用。 一、社会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翻译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交流活动,而且随着人类的社会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社会的因素对翻译的选择、翻译的接受和传播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1、社会发展呼唤翻译 人类社会的发展体现一种开放和交流的精神,人类社会想要走出封闭的天地,首先必须与外界进行接触,翻译恰如一座桥梁,把两个相异的文化连接起来。社会发展到今天,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加快,世界各国间的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对翻译的需要也越来越多,翻译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2、不同的社会阶段需要不同的翻译 处于不同的社会状况下,即便是翻译同一部作品,译者对文本的处理方式也会有着相当大的差别。一莎士比亚在我国的翻译为例,朱生豪翻译莎剧时,正值抗战时期,在当时的大背景下,要弘扬中国文化,这种文化带有“抵御外侵”的社会政治因素,以显示反抗侵略的决心。朱生豪选择了“忠实通顺”的方法,以普及中国读者之间。相比之下,梁实秋在开始翻译莎剧时社会背景已不同以前,那是中西文化已经开始相互交融,没有了朱生豪那时“以翻译来树立民族文化形象”的迫切需求。因而梁实秋较大程度上采取了异化的手段,并且在译文中增补了大量的注释。 3、社会价值观影响翻译 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价值观,而不同的价值观有可能给翻译带来或积极或消极的作用。现在有些人价值观发生了严重的倾斜,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之风不断滋长,渐渐造成了译风不正。有人指出,中国译坛要纯洁译风,提高翻译质量,必须提高对翻译时也得认识,从端正价值观入手。 二、文化语境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翻译语境因素是英国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最早他提出的。他认为文化语境包括当时的政治、历史、哲学、科学、民俗等思想文化意识,对某一言语社团特定的社会规范和习俗的总体认知。 1、一个国家所处的文化空间或一个时代的文化环境对翻译的影响。 五四时代的文化环境对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五四前后关于外国文学作品译介的一场大讨论,触及从作品层次到译者选材的主客观因素何者为重等至为关键的方面,对促进译者及出版社朝有规模、有社会因素的方向迈动产生了无形的而巨大的鞭策,奠定了日后的方向。从精心设计去打动读者的情怀到全力追求唤起民众参与社会变革,达到了“足救时弊”。

情感因素与大学英语教学

情感因素与大学英语教学 探讨了师生的情感因素与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在大英教学中,将积极的情感融入各个教学环节中,这样能够有效地增强教师的教学协调性和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责任感,使大学英语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标签:情感因素;大学英语教学;知情合一 古往今来,无论是在东方古国还是在西方近代国家,许多心理学家和语言教育学家都对情感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西方,以Maslow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一些教育观念及以JaneArnold为代表的语言教学专家对情感因素对教学影响的研究都对语言教学方式的改进和语言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国内对情感因素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的研究虽不鲜见,但普遍缺乏实证研究基础。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论述情感因素与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 一、情感因素与情感教学 根据《心理学大辞典》中的描述:“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Jane Arnold在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中曾指出语言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情感是由感觉、感情、态度和情绪四个主要因素构成的。这些因素的表现形式会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情感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来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手段,它注重从情感的角度分析教学现状,也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情感因素缺失已经成为阻碍大学英语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调查研究,对目前大英教学现状做以分析并提出建议,希望能和广大英语教师共勉。 1.重知识轻感情,教学效果不理想 重知识轻感情的现象在国内各阶段的教育中普遍存在。根据笔者在其任教的高校所做的调查显示,在该校参与调查的18名专兼职大英教师中,一半以上的教师认识到了情感因素在大英教学中缺乏的现象极其严重,几乎所有教师都表示愿意通过培养情感来提高教学效果。但是,通过对2013级1200多名学生的调查所得出的数据显示,只有3名教师被认可在他们所任教的班级将情感教学付诸了实践,其他教师仍然在讲解语言点和分析课文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9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与学生沟通的时间不足20分钟,学生多数时间处于盲从状态,认知和情感分离现象严重,传授语言知识已成为教师授课的主要目的。从期末的评

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英语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学生只有对学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因此,英语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1激发情感,以情激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包括爱好、快乐、嫌恶、愤怒、恐惧和悲哀六种基本情绪,有激情、心境、热情三种方式,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使之有利于英语教学。 首先,要激发学生热爱英语语言文字的情感广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但“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始,采用情境导人,悬念激活,朗读激情、联想引发、感情渲染、气氛烘托等方法,扣住学生心弦,引发学生的探求热情,使学生“想知”、“乐知”,全身心地投入英语学习中。采用直观形象的教法,增强教学的艺术性讲出形象,讲出趣味,讲出感情,吸引学生,打动学生,使学生忘身于课文所展示的境界。在此基础上,渗透思想教育内容,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把“兴趣”变为“爱好”,并进一步转化为“志趣——对英语的无比热爱,作为学好英语的持久动力。 其次,要采用多种有效手段,丰富学生的情感。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心理基础。特别是优秀的课文,都倾注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学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才可能借助语言与作者沟通,透过字里行间,看到作者内心感情世界,理解课文。从学生本身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欣赏的主体,英语学习正是在鉴赏中实现的,而生活经历,尤其是感情经历,又影响着鉴赏和学习效果。“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指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人之处,深切体味,并积累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生活感受力。指导学生体验生活,要抓仆时机,适时引导。如在讲述alone与lonely两词的差别时可例举孤老在政府的关心下形单而不“孤”的例子描述其alone而不lonely。因此教师要借助课外活动,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体验机会,并善于抓住机会,指导随机观察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通过观看电影、电视等文艺活动,进行情感熏陶,增加学生的情感经历,丰富学生的情感。总之,要多方面人手,课内与课外结合,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以促进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再者,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健康的情感。英语学科的特点就在于以形象思维和情感思维为先导,发散性和可塑性性强,学生个人的态度,情绪、心境、审美情趣甚个人生观、价值观与情感有关的人格因素等,无不影响英语的学习效果。英语教师必须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既做“经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又业为“人师”,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以促进英语学习。要在教学及生活中,教育学生时刻以积极的生活态度,乐观向上的精神,高尚的审美情趣,高涨的情绪,稳定的心境,面对生活和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世界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严确认识社会、人心和自我,这对于学生阅读和写作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对英语有深层次理解,避免写作中表现自我主题不高、观点偏激的现象。

情感因素与英语教学

情感因素与英语教学 发表时间:2011-08-09T15:33:28.890Z 来源:《考试与评价》教师版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魏淑敏[导读] 任何认识事物的过程都伴随着情感,情感是任何一种主观上体验到的、有情感负荷的状态的总称。魏淑敏徐州市丰县中学 任何认识事物的过程都伴随着情感,情感是任何一种主观上体验到的、有情感负荷的状态的总称。在人的学习活动中,情感对学习过程始终具有强大的激发力和推动力。英语教学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注意、观察、思维、记忆等智力因素,还取决于学生的情绪、学习动力、态度等情感因素。下面我谈谈情感因素在多年英语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情感因素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著名的外语教学专家H·斯通说过,情感对外语学习的作用至少与认识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而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有种倾向,教师一般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对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对学生英语学习欠佳常采用多读、多听、多说、多练等强化训练方式或者批评惩罚等消极的手段,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消极影响,两极分化日益严重。 有位学生比较聪明,老师对他的要求很高,每次出现错误都严厉批评,该生渐渐对英语产生了反感,把英语当成不喜欢的课程,成绩越学越差,结果出乎那位老师的意料。老师感到百思不得其解,总说对学生很负责,怎么会这样啊!还有位学生开始学英语时掉了队,成绩不理想,失去了信心,老师给他补课后,慢慢及格。课堂上表扬、鼓励,该生信心倍增,经过一段时间成绩提高到80分以上,他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成就感,前后的变化反差强烈。J·H斯库曼认为,情感与性格是启动认知技能发生作用必不可少的发动机。按照这种观点,离开了情感的作用,即使有良好的学习潜力、智力因素,学习的积极性也调动不起来,从而影响学习效果。明白这些,上面两位学生的情况都可以解释了。 上述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成功的体验可以萌发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大大增强认知效果。相反,忧愁、焦虑、失败感等消极情感会使学生失去信心,长期心理压抑,导致越学越差。成长中的学生感情十分脆弱,心理尚未成熟。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正确利用它的积极作用,以促进英语教学。 二、英语教学要注意激发积极情感、消除或抑制消极情感 明白了情感因素对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就要学会科学的利用,学会如何控制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消除或抑制消极情感,以达到英语教学的预期目的。下面是我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到的几方面。 1.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不仅能转化为学习动机,也能促进学生智能发展,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目的往往不清楚,只是看作考试必考的科目之一而已,加上英语知识琐碎,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毫无兴趣,特别是部分男生早在初中就对英语失去了兴趣,数理化好,偏偏英语“瘸腿”,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认为要使学生对英语有兴趣,除了道理上的宣传,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接触英语、使用英语。比如开展情景对话、英语朗诵、值日报告、观看原声电影、学唱英文歌曲、阅读英语小说,让他们在应用中尝到学英语的乐趣,感到英语就在身边。 2.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 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学家Rogers 的人文教学理论指出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互助的学习环境,因为这不但能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人格。“亲其师,信其道” 这句出自《学记》的话,我国古代第一本教育专著的古训更是一语道破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教师不要总以权威、监督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要和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通过自己的言行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尊重、信任的情感信息。这样学生才不怕犯错误,敢于开口讲英语,而不是“哑巴英语”。教师应使用幽默、丰富,而又富有美感的语言,在创设语境、讲解课文时要声情并貌、富有感染力,通过运用语言、语速、语调的变化,展示优美的语境。 3. 合理运用考试、竞赛的成绩 都说“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老师的法宝”,我认为这应该是一种“杯具”。有的同学视考分为命根,将它视为成败的标志,从而产生过重的心理压力,走向了极端。有的老师将其作为评价学习的唯一依据,只重视考试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考试后常常由高分到低分将学生依次排队、张榜公布,或在家长会上宣读。这样做的结果是只有少数名列前茅的学生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大部分学生只能去品偿失败的滋味,尤其是排在后边的学生大都不会因为公布成绩而努力学习,相反,过多的消极情感刺激会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甚至自暴自弃,这也是极端。 学生希望获得好成绩,是人之常情,也是有上进心的表现。但如果一次失利了,就一味怨天尤人、自我折磨,这是于事无补的、于己无益的。正如一个不慎跌倒在跑道上的人,光哭泣是站不起来的,要靠自己,主动赶快爬起来奋起直追。要明白,学习和赛场一样,是不相信眼泪的,过分自责,无异于雪上加霜。要学会各种心理调节方法,恢复心理的平衡,变自卑为自信,变消极为积极,早日振作起来,放下心理包袱,轻装上阵,积极投入下一个回合的竞赛。另外对待学生考试成绩,我认为成绩虽是老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观察课堂表现、作业情况都是很好的途径。所以成绩不宜公布,但可以宣布少数考得好的和有进步的学生名单,考得差的学生成绩只能通知本人。同时,教师要帮助他们进行科学的归因,找出不足,鼓励并帮助他们迎头赶上。 令人高兴的是,相当多的英语教师已经认识到教学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以上是我不成熟的点滴看法,是抛砖引玉,我希望更多的教师投入到重视情感的英语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中来,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互相交流,资源共享,把中学英语教学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影响翻译的因素

一、文本方面的因素 1、语义理解障碍:阅读和分析原文阶段,原文的语义含糊性和句法复杂性是影响等值程度最主要的因素。由于原文有意无意的语义含糊,译者很难确定原文的真实语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也就产生不同的译文。如,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常喜欢间接地或迂回地表达自己对一个男孩或女孩长相的看法,便说“她长得困难”——这就不能不给译者带来“别扭”的感觉。如果直译为“She grows difficult.”老外读了可能费解;如果意译为“She looks ugly.”原文的风趣就丧失了。要克服语义含糊,准确传达原文语义就要求译者对原语有较高的把握能力,尽可能综合考虑与原文语义相关的所有因素,挖掘出原文真实内涵。即便如此也难实现绝对的“等值”。原文句法过于复杂也是译者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翻译前译者不得不将复杂的句法重新梳理一遍,即先进行语内翻译,然后再转换成译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等值程度。 2、表达方式相异:分析完原文后,在原文转换成译文阶段,译者同样遇到很多影响等值的因素,大都与表达方式、文体风格有关。原文里同一个句法单位,译文通常都有几种等值程度不一的表达方式与之对应(固定用法除外),表达方式的取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译文等值程度的高低。我们的取舍原则是选择最自然的对等物,即采用最符合译语表达习惯及惯用语搭配的表达方式。例如: (1) Shoe the goose. (A)给鹅穿鞋。(B)对牛弹琴。[徒劳无益] (2) Teach fish to swim. (A)教鱼游泳。(B)圣人面前念《三字经》[多此一举] (3) All’s well that ends well. (A)凡是结果好的事就是好事(B)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 经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每个英文词语的第二种[B]译法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汉语历史较长,其词语非常丰富多彩。光一个“死”字至少有42钟说法[如,长眠、安息、登仙、圆寂、谢世、驾崩、见马克思去了……等等],英语或其它语种往往很难找到其“等值”的对应词。 3、语法结构不同:正如Mona Baker*所说,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语法范畴、语法规则和语法结构,这些不同导致它们传达信息的方式也不同。译文语言若缺失原文语言的某种语法范畴或结构,则在译文中很难找到一个与原文直接对应的对等物,译者也不得不对原文的信息或增或删、做出某些取舍。在这些影响翻译的语法范畴中,Mona Baker尤其强调了数、性、时态和语体、语态、人称。因此,不同语言之间的语法差异也是影响等值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语法差异越大,达到等值的难度也就越大。如,汉语中的“独词句”或没有主语的句子很多。在将其译成英文时就要补充上语法或逻辑上的主语,这就不能实现“等值”的翻译。“蛇!”作为一个表示惊讶的句子,要用三个以上的英文字,才能将其译出。[It’s a snake! ] “C1=E3”如何等值? 4、文章体裁(text type):文章体裁是影响翻译等值程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同体裁具有不同的功能,是表情功能、信息功能抑或呼语功能,这在翻译中都不能忽视。奈达在论述“动态对等”时提出的四条原则之一便是译文与原文的文学体裁所起的作用一致。例如,原文体裁若具有认识职能,译文也须具有这种职能,原文的语言职能是美学职能,译文也须实现美学职能。诗歌被普遍认为是最难达到等值甚至是一种不可译的文学体裁,不仅因为它在文字、音韵、隐喻等方面的特性,更因为蕴含其中的神韵、意境或者说是味道,即诗之所以为诗的东西都使常人无法企及。“诗是从来不能贴贴切切翻译成别的语言的”(Poetry can never be adequately rendered.) 对此,译界早有共识。这也是为什么Robert Frost*会说“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 (Susan Bassnett & Andre Lefevere,2001:57)。因此,Wilss*提出不同的文章体裁应有不同的等值标准,甚至是每篇文章都应有其自身的等值标准。 二、文化方面的因素 要做到真实地再现原语信息内容,译者要考虑的不仅是两种语言在语言文字上的差异,还要重视这两种语言所属的两大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拥有不同的历史背景、思维模式、社会习俗,于是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这些文化差异都会承载于各自不同的语言当中。正确理解原文的文化内涵,分析原语和译语的文化差异是做到等值翻译的一个前提条件。一般来说,两种语言文化之间差异越大,这两种语言之间的等值转换就越难,等值程度也越会受到影响。Newmark*说过,“一个文本的文化色彩(地方色彩)越浓、时空距离越远,等效就越不可思议。”(the more cultural(the more local, the more remote in time and space)a text,

二语习得中的情感因素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二语习得中的情感因素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摘要】二语习得这一复杂的活动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相对于认知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来讲有过之而无不及。消极的情感因素会影响学习潜力的发挥。相反,积极的情感因素能创造出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因此,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把握是二语习得和英语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的因素。该文首先从动机、性格、以及自信心这三个方面来阐述个体情感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然后提出了二语习得中情感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几种启示。 【关键词】二语习得;情感因素;外语教学;启示 二语习得一直是人们探讨和研究的重点,并成绩斐然,揭示了影响二语习得的众多因素。其中,情感因素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二语习得中的情感因素首先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者二语习得的成效。其次,可以促进英语学习者全面发展。以往的教学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性思维,而忽略了他们情感的发展,造成学生的“情感空白”。情感可以辅助提高语言学习者二语习得的效果,反之,二语习得也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建立和培养健康积极、活泼向上的情感。因此,研究二语习得中的情感因素对我们的外语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情感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一)动机 动机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主要情感因素。加德纳把学习动机分为两种:工具型动机和融入型动机。关于学习动机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工具型动机和融入型动机都能促进学习者的英语学习,然而当在接触更复杂,难度更大的英语学习时,持有融入性动机的学生对英语的掌握要优于持有工具型动机的学生。学生所处的家庭背景、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的大小、学习任务的难度及教育体制环境、教师的言行等等都会影响学习动机的产生。外语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外语教学中动机的重要作用,并通过采用积极有效的手段激励学生,从而做到真正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个性情感特征 外向与内向是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性格情感特征。研究证明,面对不同的学习任务,不同性格特征的学习者会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外向型性格的学习者,比较善于反应和善谈,有利于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输入。但是他们往往不特别注意语言的形式,所以有可能语言知识没有系统,缺乏理解的深度;而内向型的学习者可能更善于利用其沉静的性格对有限的输入进行更深入地形式分析,并使用推理等战略,有分析地接近问题,解决问题。但是内向型的学习者在课堂的各项活动中的情感焦虑过重,语言实践的机会少,参与意识较弱。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给予他们不同的教育,这样才能发挥他们各自性格的优势。

英语教学中情感的重要意义

英语教学中情感的重要意义 [英语摘要]Foreign language result of study except that involve some objective factors (such as academic environment, one's own talent, the teacher's level), still involve learner's one's own emotion factor. In teaching, the emotion factor plays a role in promoting or hindering , so, the teacher must pay attention to training students' positive emotion , pay attention to emotion teaching.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sitive role of emotion teaching, could excit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interest of participating in study more effectively even more , promote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gnitive activity, thus make the good teaching result. [Keyword]: Emotion, emotion teaching, positive emotion 摘要外语学习的效果除了涉及一些客观因素(如学习环境、自身的天赋、教师的水平等)外,还涉及学习者本身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情感因素起着或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注重情感教学。充分发挥了情感教学的积极作用,才能更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促进学生认知活动的健康发展,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感、情感教学、积极情感 引言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认知决定情感,而情感影响认识,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情感对于人的认识活动的重要性。人的全部认识过程是和情感密切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带着某种情感在教,而学生也总是以某种情感在学,没有任何情感的教育过程是不存在的。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情感过滤说认为,有了大量适合的输入环境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目的语,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还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输入(input)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能变成语言的“吸入”(intake),即情感因素对语言吸入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情感并不是认识过程的消极产物,而是影响人的身心各方面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它不仅是思想品德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成分,而且也是教学中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情感的培养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同时,它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 情感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和学的主体是人,而人都是带着感情在活动的,故情感是联系教学主体的纽带,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系统协调、顺利和有效地运行的重要条件。能促进教学的情感是积极的情感,阻碍教学进展的则是消极情感。要用积极情感促进教学,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现代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以学生为中心,以交际为目的。英语情景教学是我们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较全面地探讨积极情感在英语习得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介绍相关的理论研究情况,情感教学实施中教师榜样的力量;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课堂内外的具体操作方法及过程。共有以下四个部分:情感教学的相关理论依据;情感的潜移默化;情感教学的课堂设计;情感的课外延伸。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感因素情感的感染情景 随着英语语言教学的飞速发展,英语学习的目标不再是仅仅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而是出现了教学目标交际化。以语言为工具,以人为本在交际化目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此过程中,教师具备必要的语言技能是必然的,也是重要的,因为教师是英语教学中的组织者和指挥者。然而,“知其然( know ),做其然( does)”。更重要的是做其然,即教师本人的身教。再者,纵观当今西方理论有关研究,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自我实现,重视人的情感及对他人的接受,关心和尊重。人本主义体现在教学思想上,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和感情型师生关系的教育主张。其次是克拉申的监控理论。监控理论中提出了有效习得语言的关键在于降低情感过滤程度的问题,即提高动机水平,增强自信心,消除焦虑,让学生处在积极的情感状态。第三是班杜拉的自我效能说。该理论认为自我效能对抱负水平,期望水平,对学习者的动机,兴趣及学习有关的情感态度都有影响。自我效能水平高的学生往往信心十足,情绪饱满,在学习上敢于正视困难,愿意加倍付出努力,直到达到目的。而自我效能低的学生则相反。这三大理论虽属不同领域但都从同一角度论述了学习者的情感态度,个人价值,个人潜能在学习中的作用。也就是说,一位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又能正确运用积极情感因素,使学生的语言学习发生愉快的变化。 一.情感的潜移默化 列宁说:“人类在探索真理时,积极、肯定的情感起激励促进作用,消极否定的情感起抑制阻碍作用。”年轻的俞老师是位英语教师,她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她的严厉和否定在学生背书时表露无遗. “ Why couldn’t you recite the text well ?” “Not fluently enough . Come back again .” “Too bad.”等等表现出她的消极情感,吓得学生“怕进英语教师的办公室,站在她面前,两腿直打哆嗦,嗓音颤抖”。这是学生们在写给语文老师周记中的情感流露。可见,人的认识活动始终伴随着情感。教师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不仅在课堂里,而且包括校园的任何一个地方。由此,教师对学生了解较深,影响较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言行举止、仪表态度、待人接物和工作、生活作风提出严格的要求。用良好的师德风范去感染、影响学生,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耳濡目染,进而达到积极情感的潜移默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体为: 1.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教师获得学生认可、尊重的先决条件。在工作中,教师应该任劳任怨,认真教学;在休息时间,不计报酬,不厌其烦地为学生辅导。众所周知,在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的发音准确与否在这一阶段至关重要。教师利用每个中午的休息时间,口对口、面对面,一遍又一遍地精心辅导,这是解决语音问题的最好办法。在学生食堂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