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

2 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

3 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4 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

5 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学生每人30根小棒、作业纸。学生会摆小棒、会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参与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1.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你们会摆小棒吗?这几个小朋友也在摆小棒,看看他们摆了些什么?

(课件出示小朋友们摆小棒的情景。他们边摆小棒边进行对话:“我会用小棒摆小旗。”“我摆了五棵小树。”“我也会摆。”“我也会。”……)

师:那你们会摆什么呀? (指名学生回答。)

2.动手操作

师:看来啊小朋友都会用小棒摆出美丽的图形,那咱们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好吗?

师:请你先在心里想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形,看看你在规定的时间内能摆出多少个这样的图形。把你的小棒拿出来,准备好了吗?开始!

(学生操作。大约1分多钟。)

3.指名回答

师:好,时间到。谁愿意给大家说说一下你的作品?(大约指名3个学生)

生1:我摆了3座小房子。

生2:我摆了2颗星星。

生3:我摆了10个三角形。

生4:我摆了4棵小松树。

4.同桌互说

师:和你的同桌说说你摆了什么?

二、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列出加法算式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用不起眼的小棒摆出了这么美丽的作品。那么,请你观察一下你摆的一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学生数)那么你摆了这么多相同的图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呢?你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把算式写在作业纸上。

2.(学生活动)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6+6+6=

7+7+7+7=

3+3+3+3+3+3+3+3+3+3=

师:老师写得手都酸了……

4.观察算式

师:小朋友们通过摆小棒列出了那么多加法算式,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一样的数。

5.引出问题

师:对,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以前我们学的加法顶多只有三个数相加,今天小朋友们列的加法算式有这么多数加在一起,列出了这么长的算式,真了不起。还有比这个更长的吗?

如果你摆了100个这样的图形,你还能列出加法算式吗?(学生:能!)那你想像一下你列的算式会怎么样啊?

……

师:是啊,看来这样的算式写起来还真麻烦。那你们能不能想办法,让很长的连加算式变得简短一些呢?或者发明一种新的表示方法来代替这个加法算式呢?

6.合作探索

请你们先在小组内讨论讨论,我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想法最简便。

7.小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将想法写在黑板上。

8.学生汇报并讲明理由

生1:(6+6+6+6+6=)两个3加起来是6,这样就加5个6就可以了。(教师与学生交流评价:比原来的算式简便了)

生2:(9+9+9+3=)这3个3加起来是9,这3个3 加起来也是9,这3个也是9,还剩下一个3。(学生评价)

生3:(15+15=)5个3加起来是15,另外那5个3加起来也是15,所以我写15加15。

……

师:刚才这些小朋友都是把几个加数合并起来,列出了一个新的加法算式,这些新的加法算式都要比原来的简短。想的很好。

生4:这个加法有10个3加在一起,我就写“10个3相加”。

9.用语言概括算式的意思

师:你是用一句话说出了这个算式的意思,用语言表示比写出这个算式要省事多了,真聪明。那小朋友能不能用这种方法来说说这两个算式的意思吗?(指名回答)

你的作业本上也有这样的连加算式,你能用这种方法说说算式的意思吗?开始.

10.引出乘法并了解其意义读法等等

师:刚才小朋友们开动脑筋用合并加数的方法把这些算式变简短了些,那你们知道数学家是怎么表示的吗?出示乘法算式。像这种表示方法叫做乘法。引出课题:并板书

看到这个算式,你有什么想法吗?或者有什么问题要提?(引导学生了解算式各部分的意思及

因为乘法是由加法得来的,乘法就表示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所以数学家就把加号一歪,变成了乘号。

师:现在,用这样的乘法算式来代替原来的加法,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1:比原来简单了。

生2:比原来简单多了。要是100个3相加,就写100乘3就可以了。

师:是啊,许多相同的数加在一起,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11.读乘法算式

指明学生读算式

10个3相加不仅可以用10乘3表示,还可以用3乘10表示,在这里,它们都表示10个3相加。

12.改写黑板上另两个加法算式

师:现在你能把黑板上的其他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吗?(生:能。指名学生)

启动屏幕

那你能把你作业纸上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吗。(学生练习并口头汇报,先说加法,再说乘法。)

最后把你写得和同桌说说,互相检查检查。

三、应用新知,自主练习,解决生活问题

师:我们刚才一起通过摆小棒的游戏,学会了用乘法表示这么长的连加算式,同学们不仅上课认真,遵守秩序,还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真了不起!现在我们再到游乐园里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公园中游乐园的场景。)

师:游乐园是小朋友们最喜欢来的地方,大家看,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呀?(学生观察回答,有摩天轮、有过山车、有小火车……)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提问:“过山车上一共有多少人?”“摩天轮上有多少人?”“小火车上一共有多少人?”……)这些问题你们会解决吗?你可以选一个问题把算式写在作业纸上。(学生自主练习,在班里互相交流。)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这一节课,大家和徐老师在一起学的开心吗?那你们说说学会了些什么啊?关于乘法的知识,后面还有很多等着我们去开发呢,希望大家多多加油哦!下课!

五、案例分析

本节课是让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合理地组织、运用教材在课的开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摆小棒”的活动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通过“列算式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使新旧知识的联系更加地紧密,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自然地从旧知识的巩固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最后把课前插图当作给学生体验用知识的资源,学生会觉得轻松又兴趣盎然。(二)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

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整节课的教学,都能紧紧围绕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这一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在学生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的教学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我带学生到公园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知道:只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才能用乘法,并从中获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产生对数学的亲切之感。。(三)注重学生的个人体悟,自主产生求知欲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数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合作者。本节课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独立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又能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学生通过“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引导他们去想更好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当他们知道自己的办法还是不大完美时,就有了知道数学家的办法的强烈欲望。而且会不知不觉产生对数学家、对数学知识的强烈求知。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并带他们到生活中去用乘法,从而初步形成了“乘法”的概念,并体悟学习乘法的意义。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设计学习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基于学生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究活动的预设生成中,让学习主体的认知结构、自主探究、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等

方面持续地、动态地生成于开放合作,积极互动的课堂学习环境中,如叶澜教授所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节课接近尾声时,让孩子们说一说公园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计算?孩子们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这样孩子们的思维又得到了发展。整个过程,学生亲身感受到的并不是老师在传授知识,而是他们自己体验、探讨出来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1) 教学设计:王史思 教学内容: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47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构乘法意义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表示的简洁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展示情境图 师:这是哪儿?(游乐园)你们喜欢去吗?(喜欢)游乐园里有哪些东西? 游乐园里有没有数学信息?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谁来解答?谁来解释? 问题一: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 算式一:3+3+3+3+3=15 解释一:一架小飞机里有3个人,有5架飞机,就是5个3相加。 问题二:小火车里一共有多少人? 算式二:6+6+6+6=24 解释二:一节车厢里有6个人,有4节车厢,就是4个6相加。 问题三: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 算式三:2+2+2+2+2+2+2=14 解释三:一节车厢里有2个人,有7节车厢,就是7个2相加。 (有其他问题将算式写在黑板左边角落)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 1.认识“相同加数” 师:再来看看这三个加法算式,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他们的加数都相同。 师:在一道加法算式中,加数都相同,这样的加数叫“相同加数”。(板书) 师:那谁来说说这三个加法算式里,相同加数分别是几呢?数一数有几个这样的 相同加数相加。 (先说:3+3+3+3+3=15 这道算式的相同加数是 3,有 5 个 3 相加(板书),再请 学生说另外两个算式) 师:像这样的算式你还能列吗? (让学生照样子列算式体会相同加数连加,可以是用“你说我写”的方式) 2. 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师:接下来跟老师一起做一个列算式的游戏好吗?注意只列式不计算。快速打开 草稿本准备。 师:一只青蛙有几条腿?(4 条)那 2 只青蛙有几条腿呢,怎样列式?动笔写下 来。三只呢?(学生继续写算式)如果要算 49 只青蛙一共有几条腿?谁来列式? (让学生上台尝试) 师:要写几个 4 相加?(49 个 4)你在写这个算式的时候有什么感受? 生:很麻烦,很费时间。 师:49 个 4 相加,一个一个写真的很浪费时间,那有没有一种简便的写法? 生:乘法。 师:你能上来写一写吗?(49×4) 师:乘法这是一位新朋友,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认识它。(板书课题) 3. 学习乘法算式的读、写,认识乘号 师:谁来说说他刚才是怎么写这道乘法算式的? 生:先写 49,再写乘号,最后写 4。 追问:4 表示什么?(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加法算式中没有 49,49 又表示 什么?(49 个 4)那 49×4 表示什么?(49 个 4 相加,和加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一样) 教师一边在黑板上板书: 4+4+4+4+ ……+4 49 个 4 49×4 师:49×4 这个算式中出现了一个新的运算符号,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乘号) 师:乘号像什么?(叉叉、英文字母里的 X 、把“+”转一下,介绍乘号的由来) 师:这个式子怎么读?(指名学生读),我们跟着他读一读。(49 乘 4) 师:49 个 4 相加,用乘法算式表示可以写成 49×4,还可以写成 4×49。 板书 4 ×49),一道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 2 道乘法算式。 师:将左边的加法算式和右边的乘法算式进行比较,你更喜欢哪一种表达方法? 师:上面 3 题能写成乘法算式吗,怎么写?怎么读?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 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乘法是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的 简便形式的创造过程,从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 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 能力目标:让学生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 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在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 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 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教学中,继续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建立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理解乘号前、 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识别相同加数。 教学用具:多媒体、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引入。 .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用火柴棒摆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火柴棒,谁来说一说? 学:3根,因为三角形是由3条边组成的。 师: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比一比在1分钟内画三角形,比一比看谁画的多? (规则:1.时间为1分钟;2.和老师一起进行;3.时间到了,无论画出的是否完整都需要停笔(画图工具:直尺、铅笔)) 投影展示学生画出的三角形(5个三角形) 师:如果用火柴棒摆出图中的三角形一共需要多少根 火柴棒? 【设计意图:以数学题材三角形由三条边组成的,针对二年级学生对三角形的特点的认识进行巩固,潜移默化的 进入学习,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加深对已有知识的认识。 严格说明游戏规则,再以比一比的游戏情境激起学生的学

习兴趣,是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问题于生活。】 二、自主探究,认识乘法 (1)列算式:3+3+3+3+3=15 (2)仔细观察算式有什么特点?(加数相同) (3)说一说,如何表达才可以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算式?(5个3相加) (4)想一想,有没有更好表达方式可以让算式更简单? 2.在以上回答问题中奖励孩子七巧板,(奖励4个)提问一个七巧板是几块拼成? (1)列算式:7+7+7+7=28 (2)仔细观察算式有什么特点?(加数相同) (3)说一说,如何表达才可以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算式?(4个7相加) (4)想一想,有没有更好表达方式可以让算式更简单? 3.让一组中7个孩子举起双手,大家算算一共有几只手掌? (1)列算式:2+2+2+2+2+2+2=14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乘号,会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感受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比较简便”; (2)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合作、交流等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基础上认识几个几相加,从而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今天,王老师带同学们去游乐园玩(出示主题图) 2、游乐园里都有哪些游乐项目啊?(小火车、摩天轮、过山车) 二、探究新知 1、组织学生解答 (1)让学生看小火车一节有几个人,有几节?一共坐了多少人? (2)让学生看过山车一节做了几个人,有几节?一共做了多少人? (3)让学生看摩天轮一个吊箱有多少人,有几个吊箱?一共坐了多少人? 2、组织学生交流 (1)让小组代表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书写算式(书写时速度慢一点)(2)引导 A、刚才那位同学说得太快,数字太多,老师只记得加数是2(或是其他),忘记有几个2,怎么办呢? B、组织学生用“几个几”来表述 板书:3+3+3+3=12 2+2+2+2+2+2=12 4+4+4+4+4=20 3、提问 (1)让同学们观察看看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2)小组交流,组织学生汇报 结论:都是加法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4、设疑:如果是20个3相加,30给4相加,怎样列算式? 揭示:用加法列算式,算式很长,写起来很麻烦。 引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方法,乘法(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 5、以小火车图片为例: (1)出示小火车的加法算式,让同学们仔细观察,有()个3相加? (2)引出让我们看看科学家是怎样用我们的乘法来表示的? 加法算式:3 + 3 + 3 + 3 = 12 乘法算式:3 ×4 或 4 ×3, 读作:3乘4 或4乘3 带领学生读两遍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和操作,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知道乘法算式的含义. 2.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会正确地读出和写出乘法算式.会正确地叙述乘法算式的意义;还要会用学具摆出乘法算式的含义. 3.培养和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 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看图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演示动画“乘法的初步认识”】 (1)师:我们先来看一幅图. (2)问:我们可以根据每一幅图列出一个加法算式.谁愿意来从这几幅图中,任选一幅列出一道加法算式? 2.给列出的所有算式分类.【继续演示动画“乘法的初步认识”】 问:仔细观察同学们刚才列出的加法算式,可以分成不同的几类? 3.问:为什么这样分类呢?(生:这两组算式都是加法算式,但是一组算式中的加数不都相同,另一组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所以这样分类.) 4.问:谁来说说,第二组的几个算式中,每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分别是几? 追问:这个算式表示的是几个几连加? 5.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这样的加法算式简单的表达形式,大家愿意吗? 二、新授 1.引出课题 (1)出示例1 摆一摆,算一算(教师摆出下图) (2)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老师是怎样摆的? (生:老师先摆了2朵,又摆了2朵,最后又摆了2朵.) (3)问:老师在黑板上摆了几个2? (生:老师在黑板上摆了3个2.)教师板书:3个2. (4)要求一共摆了多少朵?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用加法算:2+2+2=6)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经历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会读、写乘法算式,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解决能力。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4、通过摆小棒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是生动有趣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算式:4+6+9和2+2+2 (1)要求学生找出这两个算式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2+2+2这道算式的加数是相同的,那么2就是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板书)。 (2)数数看是几个2相加(3个) 2.出示算式:5+5+5+5 提问:这个算式中的加数相同吗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是几几个5相加 二、探究新知 1、摆图形游戏 学生分小组用小棒摆出图形。(小伞、小房子、五角星、三角形、等等。)教师拍照,捕捉信息。 2、交流。 说一说,摆出了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

① 4个☆用了40根小棒。 10+10+10+10=40 ② 5个△用了15根小棒。 3+3+3+3+3=15 ③ 3个□用了12根小棒。 4+4+4=12 ④┅┅ 教师小结:这些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板书) 3、设疑:摆5个△是5个3相加,?那么7个3相加,怎样列式10个3呢50个3、100个3、1000个3相加呢 揭示:用加法列式,算式很长. 4、引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种简便的方法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能使这些很长的算式缩短.这个方法叫乘法(板书)。 教师出示教具加号“+”,然后向右旋转成乘号“×”,贴在黑板上。 5、介绍乘号“×”及其写法。教师指×,这个符号谁知道叫什么( 板书:乘号)教写法:先写左斜,再写右斜。生书空。 乘号象什么?学生怎样回答都有对,让学生了解数学家在发明乘号时是把“+”歪一下。因为乘法和加法有关系。 6、以4+4+4为例 指着板书:4+4+4,问:几个几相加(板书:3个4) 师:就可以写成4×3或3×4【“个”字改成“x”】 教读法,学生试读,可能学生会把乘号读作“乘以”,教师纠正,读作“乘” 板书读作:4乘3。3乘4。生齐读。 师:这个算式就表示3个4相加。 问:谁来说说,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4×3表示有几个4相加? 多找几个同学。 请学生把另外的两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并说说算式中的数表示什么,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然后再出示算式6+6=12,进行读作练习,用以区别上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目的:动手操作是现在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发现象这样的概念性教学,抽象性比较强,只有通过具体的动手操作才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更好地建立数学模型。) 三、巩固 1.出示香蕉图。 (1)先出示2个.提问:你们看,这是几个香蕉(2个)我们把2个香蕉看成一组.然后再出示2个,又出示2个.又出示2个.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完整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测 试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专项训练 姓名()分数() 一、填一填,你能行!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来量。 2、量一个物体长度,一般把尺的( )刻度对准物体左端。 3、1米=( )厘米 4、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 )做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 )做单位。 5、在下面的(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明身高120( )。黑板长4()。 操场跑道400( )。 手指宽1()。 6、在( )里填上“>”、“<”或“=”。 3米( )3厘米30厘米()29厘米 1米( )100厘米3米( )2米75厘米 7、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25米-8米=( )米40厘米+26厘米=( )厘米 30米+15米=( )米60厘米-16厘米=( )厘米 1米-12厘米=( )7厘米+8厘米=()厘米 30米+6米=( )米21米-4米=( )米 90厘米+10厘米=()厘米=( )米 二、正确的在(

)里画√,错误的在()里画×。 1、小明今年读二年级了,他的身高是128厘米。 ( ) 2、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绳子长。( ) 3、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4、爸爸的身高有178米。( ) 5、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 ( ) 6、5厘米比2米长。 ( ) 7、一根电线杆高8厘米。 () 8、一本书厚3米。() 9、比38厘米短8米是30厘米。() 10、教室宽6米。() 三、做一做。 1、我估计我的铅笔盒长( )厘米,用尺量铅笔盒的长是()厘米。 2、请你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画一条比2厘米长比9厘米短的线段。 四、动脑筋。 1、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后长2厘米,这根绳子全长( )厘米。 2、用一把25厘米长的直尺量1米长的纸条,需要量( )次。 3、游泳池长50米,小明游了一个来回,一共游了( )米。 五、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 ⑴3个点可以画( )条线段。 ⑵4个点可以画( )条线段。 六、解决问题。 七、1、爸爸今年42岁,小红今年比爸爸小24岁,20年以后爸爸比小红大多少岁? 八、2、红红拿12元钱买乒乓球和小皮球,如果两种球都要买到最多买几个球最少买几个球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内容:长度单位) 填一填。

人教版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47、48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感知加法和乘法的关系。 2. 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认识乘法算式中的乘号,初步熟悉乘法算式的意义。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掌握把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师:口算练习(大屏幕上写着一些加法算式) 2+3+6 5+5+5 3+7+8 4+4+4+4 9+1+6 2+2+2+2+2 师:你喜欢做哪道就选择哪道题! 生:(自由选择算式并计算) 师:观察这些加法算式中的加数,谁能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 生:我觉得“5+5+5 ,4+4+4+4 ,2+2+2+2+2”每道算式中的加数都是一样的。 二、认识“几个几” 1.出示铅笔图: 问一共有几只铅笔?

板书:5+5+5+5=20,4个5相加 2.出示小红花图: 4+4+4+2=14 3.出示小苹果图: 6+6+6=18,3个6相加 4.出示小星星图:“ 4+4+4=12或3+3+3+3=12 3个4相加4个3相加 师:(电脑图出示12个5)问一共有几只铅笔?是几个几?用加法和乘法你会列式吗? 生:是12个5,加法是5+5+5+5+5+5+5+5+5+5+5+5=60 师:(电脑图变成100个5)现在有多少个5?用加法怎样列式?生:5+5+5+5+5…… (有的学生渐渐地不说了,有的叫了起来,还有的学生憋住气在继续说,脸涨得通红,终于也停了下来。) 师:你们感觉求100个5用加法算,算式写起来怎样? 生1:要写很长时间,要写很长的算式,黑板不够写。 生2:太麻烦了。 师:(小结)那么像这样相同加数的算式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呢?是什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对乘法的第一次系统的了解、认识。教材在编排上紧紧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学生熟练而喜爱的游戏等活动,首先给学生呈现出几个相同加数求和的情况,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从而于头脑之中建立乘法的意义。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以学生的活动情况提供同数相加的情况,引出乘法运算;二、进一步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联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材结合具体的事例,激发学生操作、观察等探究性的活动让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加深对乘法的理解和认识。 1.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3.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被乘数和乘数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 4.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熟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5.学生知道1~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1~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6.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1)乘法的初步认识2课时 (2)2~6的乘法口诀11课时 (5的乘法口诀2课时) (2、3的乘法口诀1课时) (4的乘法口诀2课时) (乘加乘减2课时) (6的乘法口诀2课时) (解决问题 2 课时)

1.乘法的初步认识

加法算式的特点,明确用“几个几”表示。 4.教师明确:3+3+3+3+3=15可以列成乘法算式3×5=15或5×3=15。 5.教师以3×5=15为例,引导学生认识乘号、乘数与积,使其认识乘法算式并能够正确读写。改写成乘法的方法和意义,并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列出后两道题目的乘法算式。 6×4=24或4×6=24 2×7=14或7×2=14 5.根据教师的讲解,同桌交流后明确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三、巩固练习。1.引导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小 棒,连续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并列出乘法算式。 2.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内 容。 3.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九”第 1、2题。 1.动手操作,独立完成摆小 棒、列出乘法算式,小组 内交流。 2.学生小组探究,合作完 成。 3.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动 手操作,同桌合作共同完 成第2题。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 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 获。 2.自由谈一谈。 五、 教学 板书 乘法的初步认识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3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3篇 【篇一】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1、直接写出得数。 31+47= 720÷6= 900×5 46-18= 380+530= 680÷4= 16×6= 710-420= 810-490= 80÷5= 120×7= 340+270= 700-50×6= 420÷2×3= (74+26)×4= 100×2+3= 700-400+200= 180÷(3×3)= 2、填空。 (1)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后算()。 (2)差是590,减数是380,被减数是()。 (3)常用的时间单位有()。 (4)三角板有三个角,其中一个角是()角。 (5)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 (6)小玲早上7:00到校,11:00放学,她上午在校()小时。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2)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3)时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

分。………………………………() (4)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4、用坚式计算,并验算。786+48295040-3827 1090×86125÷6 5、递等式计算。 2976+674-3259309×7÷3 1527-4048÷8418×6+3604 (582+6467)÷74180÷(119-115) 379×(207-199)7614-(2164+871) 6、在〇里填上>、349+768〇768+349 60分〇1小时 2612-943〇2612-843 3分〇300秒 540÷6〇540×6 5小时〇50分 7、列式计算。 (1)比5100少2895的数是多少? (2)629的4倍是多少? (3)一个数的9倍是7209,这个数是多少? (4)7除7016,商和余数各是多少? 8、应用题。 (1)学校修建围墙,第一天运来砖4560块,比第二天多运960块。两天共运来砖多少块? (2)玩具厂去年计划生产玩具熊猫6700只。实际上半年生产3976只,下半年生产4054只。超过计划多少只?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张莉莉丹凤县竹林关镇张塬小学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设计思想: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让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编排由学生活动中同数相加的计算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 (2)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

(1)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2)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五、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六、教法选择:合作探究——交流总结、发现法。 七、学法指导: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 八、教学准备小棒 九、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摆小棒吗 (出示小朋友们摆小棒的情景。他们边摆小棒边进行对话:“我会用小棒摆小旗。”“我摆了五棵小树。”“我也会摆。”“我也会。”……) 师:你们会摆吗你们会摆什么呀(学生踊跃回答。)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填空题汇总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2.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 3.“厘米”可以用()表示;“米”可以用()表示。 4.1米=()厘米;1米-30厘米=();40cm+60cm=() 5.70厘米 7米 50m 50cm 2米200厘米 6.线段是()的;有()个端点;连接两点只能画()条线段。 7.从尺的刻度0开始画起;画到刻度()的地方就是3厘米;从尺的3cm开始画起;画到10cm的地方;就是()。 8.数学书长26();一棵大树高6();小明高1()32()。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9.笔算加法:(1)()对齐;(2)从()位加起;(3)如果个位相加满十;向()位进1。

10. 笔算减法:(1)()对齐;(2)从()位减起;(3)如果个位不够减;向()位退1;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11.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差是()。 12.一个数减去();还得原数。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3.一个角有()个顶点和()条边。 14.角的大小跟两边()无关;跟两边()有关;角的两边张开越大;角就越()。 15.用放大镜观察一个角;放大镜里看到的角跟原来的角相比;()。 16.画角的方法:先画一个();再从这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出()条笔直的线;就形成一个角。 17.我们学过的角有()角、()角和()角;比直角小的角叫()角;比直角大的角叫()角。 18.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来比一比。 19.一个正方形有()条线段;有()个直角;一块三角板上有1个()角、2个()角。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20.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法来计算。比如2+2+2=6可写成();读作();可用乘法口诀()来计算。

《小学生数学报》数学学习能力检测试卷二年级下第二单元

《小学生数学报》数学学习能力检测试卷二年级下第二单元(总分 120分完成时间 60分钟) 一、填一填。(46分,第8题8分,第12题2分,其余每空1分。) 1、一百一十五写作:();四百零六写作:();二百写作:()。 2、18个十是();10个一百是()。 3、个位和十位都是0,百位是8的数是();一个数,百位上是7,十位上的数比百位少2,个位上的数比百位多2,这个数是()。 4、 5个百和6个十合起来是();5个百和6个一合起来是()。 5、980里面有9个()和8个()。908里面有8个()和9个()。 6、方框里最小填几。 4□6>436 □00>584 380<□90 □54>645 7、999是()位数,最高位是()位。 8、 100块 30块 =-= =-= 9、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它们相差()。 10、在○里填上“>”、“<”、“=”。 99○101 990○909 599○597 800○九百 66○666 32÷8○2×2 11、找规律填数。 (1)996、997、998、()、();

(2)950、900、850、()、(); (3)919、828、737、()、(); 12、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456 75 635 465 654 13、用3、8、2三位数组成不同的三位数,每个数只能用一次,组成的数中,最小的是(),最大的是()。 二、算一算。(16分) 720-20= 600+400= 500+60= 200+50=280-70= 80+400= 30÷5= 40+300=980-900= 1000-100= 60÷8= 90-9=800+200= 700-300= 750-500= 80+50= 三、选一选。(8分) 1、与700最接近的数是()。 ①598 ②703 ③698 2、小刚、小林、小明、小华、小勇五人进行800米跑步比赛。小明遥遥领先于小华和小刚前跑到了终点,小林是紧跟着小明跑到终点的,小勇跑得比小明快。()获得了冠军。 ①小明②小林③小勇 3、下面各数中的“5”,表示“5个百”的是() ①531 ②135 ③351 4、小芳有97张画片,小刚比小芳的画片张数多得多, 小刚有多少张画片?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人教版二上《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二上《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详尽情境,让学生初步懂得把相同加数求和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把加数相同的算式、乘法算式和按群数数的方法联系起来,训练学生用按群方法来理解乘法运算的涵义,为学习乘法口诀奠定基础。 3、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 教具准备: 教科书第44页游乐场情景课件,以练习九的第2题为基本内容的乘法算式卡片;每个学生准备20~3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出示游乐场情景图。画外音:小朋友们到公园里见到过哪些娱乐活动?我们来看这些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画面。 2.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合适给予启发引导:有小朋友跟爸爸、妈妈坐小火车,这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呢? 请学生解放发言,提出问题。 3.解决问题。(1)算一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过山车上坐了多少人?5个观缆车吊厢里有多少人? (2)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二、新课

1.摆图形游戏。 谈话:同学们会用小棒摆图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摆小树、小伞、房子、亭子……想摆什么,就摆什么。现在开始摆图形。[ 2.交流。 (1)摆好后,算一算自己用了多少根小棒。 (2)小组为单位交流。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并把算式写在纸上。 (3)请各组把每个加数都相同的等式写在黑板上。 3.乘法。 (1)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各等式,找出它们的共同的特点: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2)说明:算几个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外,还可以用另外的方法──乘法。(板书:乘法) (3)以3+3+3+3+3+3=18为例,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①提问: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6个3连加的和是18)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②指出:求6个3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接着在6和3中间写上“×”,向学生说明“×”叫乘号,并说明乘号的写法:先写“/”,再写“”。告诉学生,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乘法算式,6×3=18读作“六乘三等于十八”。 ④告诉学生:用乘法算6个3连加得多少,也可以先写加数3,写作: 3×6=18。 这个算式怎样读?(三乘六等于十八) 4.尝试。 (1)请学生试把黑板上其他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经历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会读、写乘法算式,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解决能力。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4、通过摆小棒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是生动有趣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游乐园玩(出示主题图) 2、游乐园里都有哪些游乐项目啊?(小火车、摩天轮、过山车) 二、探究新知

1、组织学生解答 (1)让学生看小火车一节有几个人,有几节?一共坐了多少人?(2)让学生看过山车一节做了几个人,有几节?一共做了多少人?(3)让学生看摩天轮一个吊箱有多少人,有几个吊箱?一共坐了多少人? 2、组织学生交流 (1)让小组代表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书写算式(书写时速度慢一点) (2)引导 A、刚才那位同学说得太快,数字太多,老师只记得加数是2(或是其他),忘记有几个2,怎么办呢? B、组织学生用“几个几”来表述 板书:3+3+3+3=12 2+2+2+2+2+2=12 4+4+4+4+4=20 3、提问 (1)让同学们观察看看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2)小组交流,组织学生汇报 结论:都是加法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4、设疑:如果是20个3相加,30个4相加,怎样列算式? 揭示:用加法列算式,算式很长,写起来很麻烦。 引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方法,乘法(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乘号,会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感受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比较简便”;(2)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合作、交流等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基础上认识几个几相加,从而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你去过游乐园吗?喜欢吗?下面老师就带小朋友们去游乐园逛 一逛。出示主题图,在游乐园里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一个 数学问题吗?对于这些问题,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吗? 你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算式该怎么列? 二、教学过程 1.抓准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 本节教学内容与相同加数连加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是在认清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因此再现和再强化相同加数连加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新课前可设计如下准备题:

(1)出示:5+4+5,5+5+5(2)出示:5+5+5+5+5+5这些算式写起来比较长,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简单的方法来表示它.(板书课题)通过准备题,使学生进一步建立起相同加数的概念,掌握相同加数连加式题的特征,并能初步认识到:相同加数连加,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从而为学习乘法做了孕伏. (2)加强直观,借助演示、操作,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例题的处理要借助卡片(红花卡片、正方形卡片和圆形卡片)的直观演示、操作来达到初步理解乘法意义的目的.2.教学新课 (1)摆红花.新课一开始让学生认真观察老师在投影片上摆红花卡片,指名回答老师是怎样摆的?(先摆2朵,再摆2朵,最后又摆2朵)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摆了几个2朵?(板书:3个2)再让学生模仿老师在桌上摆3个2朵,最后让学生用算式来表示一共有多少朵红花?(板书:2+2+2=6)看算式教师问: ①有几个相同加数连加? ②可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吗?(板书2×3=6) ③认识"×"号后,师问:乘号前表示连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数?乘号后表示什么数?提问后教师领读2乘以3,它表示3个2相加得6,叫学生自己再读两次. (2)摆正方形.教师在投影仪上摆,学生在桌上摆.3个摆一排,共摆4排.核对正误后,师问: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板书4个3)一共摆了多少个?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板书:3+3+3+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本解决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书应用题练习4 姓名() 1.小勇捡了21个贝壳,小英捡了32个,小英比小勇多捡了多少个贝壳? 2.人工野鸭岛今年有53只野鸭,去年比今年少18只。去年有多少只? 3.一班有33让你参加学校运动会,二班参加的人数比一班多4人。二班有多少人参加?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 4.育才小学有21名男教师,39名女教师。一共有多少名教师?蓝天小学有45名教师,比育才小学少多少名? 5.二(1)班有27幅画,二(2)班有36幅。两个班一共有多少幅画?已经贴好了41幅,还剩多少幅没贴好? 6.运走了18箱橘子,还剩下29箱橘子。一共收了多少箱橘子?还收了43箱柚子,橘子和柚子一共收了多少箱? 7.教育大楼高38米,文化大楼比教育大楼高13米。文化大楼高多少米?科技大楼比文化大楼还要高5米,科技大楼高多少米? 8.孵小鸭需要28天,孵小鸡比小鸭少用7天。 (1)孵小鸡要用多少天?(2)孵小鹅比孵小鸡多用9天,孵小鹅要用多少天? 9.海洋馆里有13条黄金神仙鱼,花面神仙鱼比黄金神仙鱼多9条,透红小丑鱼比黄金神仙鱼少8条。 (1)花面神仙鱼有多少条? (2)两种神仙鱼共有多少条? 二年级上册数学书应用题练习5 姓名() 1一套邮票共6枚,4套邮票有多少枚? 2.二年级举行摄影展览,如果每个班要选出5张照片,6个班一共要选多少张照片? 3.小明和伙伴们租了两条船,一条坐了4人,另一条坐了6人,一共有多少人? 4.小林家阳台上的地砖,横着看每行是6块,竖着看每列是4块,一共铺了多少块地砖? 5.刘奶奶家养了两种不同的鸡,一种有3只,另一种有6只,还养了3中不同的鸭子,每种有6只。 (1)六奶奶家养了多少只鸡? (2)刘奶奶家养了多少只鸭子?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7-48页“乘法的初步认识”。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几个几,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密切联系,体会乘法的简洁性和学习乘法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准备 预习导航,课件,小卡片等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创设游乐场动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二)自主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几个几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预习收获。 (2)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请小老师汇报预习收获老师根据学习的重难点在关键处切入,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和算式,发现每架小飞机(小火车)上的人数是相同的、算式中每个加数都是相同的,通过引导学生数一数、圈一圈,自主发现这里有()个()相加。 2、进一步认识几个几 设问:如果再增加一节车厢,是()个2相加再增加一节呢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有“几节车厢就有几个2相加”这规律,这样通过数形结合,直观地让学生进一步建立几个几的概念。 3、引发认知冲突,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设疑:如果有20节车厢,怎么列式如果有50节车厢,怎么列式这个算式写起来感觉如何 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后,激疑:这么长的算式有没有简便的写法?从而引出课题。 4、疑难攻关、理解乘法的意义 设计小精灵疑难攻关游戏:2×7=14中2在加法算式中表示什么7表示什么加法算式中哪里能找到72×7又表示什么①小组讨论研究。 ②汇报交流:小组代表汇报,师生共同总结:2表示加法算式中相同的加数,7表示相同加数2有()个,2×7表示7个2相加。③举一反三:7×2=14中的2在加法算式表示什么7表示什么7×2又表示什么 ④小结:虽然这3个算式长的样子不一样,但是它们都表示7个2相加。 5、强化乘法意义的理解 把加法算式3+3+3+3+3=15改写成乘法算式,把前面的20个2相加、50个2相加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说说乘法算式的意义,师生小结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

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五通中心校熊开智 一、教学内容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目标 ⑴在认识几个几的基础上理解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⑵在与相同加数连加的比较中体会用乘法写比较简便。 ⑶培养观察、推理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合作意识。 ⑷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四、教学流程设计 (一)复习(计算) 40+40 30 —30 50+7 20+25 99—9 63+7 30+48 89—9 55+5 (二)、情境导入 瞧!小朋友们,你们看第一排位置上有些什么?你想算什么?怎样列加法算式呢?对你的同桌说一说。再请学生汇报:{左面有二张桌子,右面有二张桌子;左面有四张椅子,右面有四张椅子;左面有四个小朋友,右面有四个小朋友(师板书:2+2、4+4、4+4)。}(有相同加数的算式)(数学来源生活) 小朋友们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引出各个式子加数都相同。再引出每个算式都有几个这样的相同加数相加。(从加法中引出乘法) (三)、新知探求 1、感知乘法 看图写加法算式。(课件出示)5个2相加;3个4相加;4个5相加:如果100个3相加会怎样写?(请3、4个学生谈,多花点时间,算式长)生1:算式会很长。生2:太长了,我两行都写不完。生3:那么多3相加,如果都写完,肯定要花很长的时间。 和你的同桌讨论讨论:有什么办法使这个算式写得短一些而且意思不变吗?请生汇报,你知道算式怎么写吗?引出100×3(板书)。(对!用乘法算是比较简便)这种方法就是今天小朋友认识的乘法。(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2、学习乘法读、写(课件出示) 3个2 2个3 加法:2+2+2=6 3+3=6 乘法:2×3=6 或3×2=6 2×3=6 或3×2=6 3个4 4个3 加法:4+4+4=12 3+3+3+3=12 乘法:4×3=12或3×4=12 4×3=12 或3×4=12 4个5 5个4 加法:5+5+5+5=20 4+4+4+4+4=20 乘法:5×4=20或4×5=20 5×4=20 或4×5=20 (板书)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精品教案 全册 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41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