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浅析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摘要:“多余人”的产生和发展是俄国历史的产物,“多余人”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一些对社会制度不满、生活苦闷、厌恶当局又脱离人民无处施展抱负的先进人物的迷茫状态,“多余人”形象有其先进性和历史性,对整个世界文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俄罗斯多余人贵族爱情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多余人”形象最早是在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身上体现的,在某种意义上“奥涅金”可以说是“多余人”的鼻祖,而这一形象真正的广为流传是在屠格涅夫1850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多余人日记》之后才更加深入人心的。之后又有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博洛莫夫》中“奥博洛莫夫”等。

一、出身“贵族”的“多余人”

“多余人”都出身于贵族家挺,优越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根本不必为生活担心,他们从小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正是教育使他们开始思考社会人生。也许人们追求财富、荣誉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作为一出生就拥有财富的贵族地主,他们渐渐认识到正是自己的特权地位造成了社会的不平等。他们背离本阶级价值的标准,不再把追求功名利禄、家庭幸福当作自己人生目的,作为上流社会、贵族阶级的一员却走上了与本阶级的价值标准相背离的道路。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学识广博、聪明深刻的奥涅金在二十六岁时仍然是个既无公职也无家室的人,成为上流社会眼中的怪人。毕巧林同样是个受过良好教育的贵族青年,他思维敏捷,才华出众,具有非凡的洞察力,但是他同样没有

寻求仕途上的飞黄腾达,而是在爱情游戏中发泄自己旺盛的精力。他寻找的不是真实的幸福,而是短暂的刺激,他的一颗充满厌倦的心灵既不珍惜别人,也不珍惜自己。罗亭也同样出身贵族,不满现实,向往自由,他曾经用热烈的言语唤醒了人们沉睡的心灵,最后他死在巴黎街垒的巷战之中,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最后一个多余人奥博莫洛夫也是个受过良好教育的贵族青年,他也曾经担任过公职,但是很快就放弃了。他以一种极端消极的方式,无所事事的懒散远离了社会,对他而言宁静安详的奥博莫洛夫卡既是他童年的回忆,也是他一生的向往。

二、腐朽的封建文化和贵族传统教育是“多余人”悲剧的主要原因

贵族传统教育导致了“多余人”性格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他们一方面接受了西方先进思想的恿陶,有一定的理想追求,不满社会现实,厌恶上流社会而力图自拔;另一方面自幼开始的贵族传统教育使他们染上了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俄国贵族青年的社会病——忧郁、苦闷、空虚、懈怠。这样一来形成了“多余人”的既追求新生又郁闷孤独的双重性格并存。奥涅金鄙视贵族社会的庸俗和伪善,不愿和贵族社会同流合污,但又不能争脱这个社会的独特习惯和偏见的束缚。他头脑聪明、自视清高,本不愿虚度一生,但又毫无生活目标,不知道需要什么、追求什么,缺乏行动的毅力和认真工作的习惯,最终变成一个“聪明的废物”。毕巧林一方面揭露攻击上流社会那套欺诈伪善的“人生学问”,厌弃痈恨贵族阶级追名逐利的庸俗卑鄙的生活;另一方面又摆脱不了上流社会的影响,游手好闲,玩世不恭习惯于在上流社会周旋。罗亭空喊日号,是典型的“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奥博洛莫夫显得更为枯燥,颓唐,腐朽,没落。懒惰是他的基本性格特征。他足不出户,用墙壁与社会隔绝起来。从早到晚,奥博洛莫夫在床上一次又一次的制定了“整顿自己领地的种种改良和变革的计划”,幻想着那些“明朗的日了、永久的夏天、永久的快乐、日一美的饮食和叶美的懒惰”然而,他的计划和空想来无踪,去无影;热得快,冷得更快;农奴卞的寄生生活把他身上的一切活力冲刷的一干一净。

所以说,“多余人”的懒惰与冷淡都是贵族教育和周围环境的产物。他们的政治立场不明确,远离人民,无法摆脱自卑的贵族立场,只好逃避现实,郁闷孤独地过日了。

三、“多余人”是新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播者

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奥博洛莫夫都是一些聪明的贵族青年。这些人出身贵族,思维活跃,头脑精明,乐于接受新观念,敢于批判社会,宣扬西方进步文化。奥涅金喜读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宣扬西方的民卞政治。他厌恶陈腐的封建文化,常用恶毒的阴郁的警句嘲讽时弊,批判自古以来的成见。在乡村,奥涅金试图进行农事改革。他创立了一种新的制度,打算用轻的地租来代替古来摇役的重负。毕巧林也有所追求,他接受了西方先进的自由主义思想,时刻感到负有某种崇高使命。在当代社会生活的丑恶面前,他敢于尖利抨击社会现实。他的内心始终蕴藏着一股否定力量,并总是在不断地探索和反抗。罗亭聪明而有才华,在大学期问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接受了西方进步的启蒙思想,对未来充满信心;他曾有理有据地驳斥过毕加索夫有关人生无聊、信念无用的怀疑论,指责怀疑论实际就是无用无能的标志。同样,奥博洛莫夫的心里也充满了许多纯洁的激情和引人入胜的追求。他曾经在头脑中一次又一次的制定了整顿自己领地的种种改良和变革的计划,预备施用各种崭新的、经济的、严格管理的和其他的办法。有时他竟想象自己是一位所向无敌的统帅,在他的面前不但拿破仑就是叶鲁斯兰啦扎列维奇也毫不足道,或者是一个荣获桂冠的大思想家或大艺术家等等。

“多余人”的愤懑和追求反应了俄罗斯社会意识的觉醒,接受并传播了西方先进文化,促进了俄罗斯新旧文化的交替。

四、“多余人”的爱情

如果我们系统地观察分析“多余人”的爱情, 就不难发现其中两组形象的鲜明对比:当“多余人”在爱情生活中不断退缩、消极应对, 甚至逃避时, 俄罗斯的女性们,无论是少女还是少妇, 对爱情追求的坚强决心和果敢行动都是“多余人”望尘莫及的。“多余人”忧郁怯懦, 俄罗斯女性坚强伟大;“多余人”夸夸其谈, 俄罗斯女性脚踏实地;;“多余人”无所作为,俄罗斯女性追求执着。

每一个“多余人”爱情中几乎都有这样的女性:受“多余人”不凡的思想、超凡的言辞的感染而爱上他们, 为了爱情在所不惜, 但在爱情纠葛中最终都受到了伤害, 饱尝了“多余人”逃离爱情时留给她们的爱情苦果的痛苦滋味。在爱情这块试金石面前,达吉亚娜的纯朴热情与奥涅金的自私冷漠;贝拉的舍身忘己与毕巧林的薄情冷酷; 娜塔里亚的敢作敢为与罗亭的只说不做; 奥尔迦的积极行动与奥博洛莫夫的庸懒无为都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对比。这些女性身上蕴涵的

优秀品质正是“多余人”所缺少的。从达吉亚娜到娜塔里亚的爱情历程, 正是19世纪俄国社会“多余人”身上的革命性进步性逐渐衰亡的历程。俄罗斯女性们对“多余人”爱情中态度的变化展现并宣判了“多余人”历史命运的终结, 同时反映了作家们对“多余人”形象的认识逐步深入到其本质。随着多余人的社会作用的逐渐减弱, 他们就像流星一样很快划过历史的天空而消逝, 但他们爱情中的俄罗斯女性则犹如闪亮动人的北斗星永远指引着她们同时代的女性及后来的新女性不断前进的方向。

五、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是俄国作家精神上的“派生子”

“多余人”形象不间断地进入俄国文坛,并且成为不朽的文学典型,从创作上看,无疑是作家的伟大功绩。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塑造“多余人”典型的作家大多来自贵族阶级本身,从普希金、莱蒙托夫,到赫尔岑、屠格涅夫都有贵族血统,他们大都接受过较这完备而典型的贵族教育,也大都或从书本、或于留学和旅行等不同渠道受到西方新思想薰陶,具有民主意识、忧患意识和改革现状的要求。从这些作家的社会地位、精神物质和一般命运着眼,高尔基也称他们为“多余人”,是颇有见地的。因为他们身上不仅具有生活中的“多余人”的某些因素,而目又高于文学中的“多余人”。难怪高尔基说奥涅金是“普希金精神上的兄弟”,“毕巧林是莱蒙托夫的画像”,“别里托夫身上也有赫尔岑的面影”,“屠格涅夫本人身上就带有罗亭的特点”。正如赫尔岑自己所说过的:“我的每一部作品中,都能够看到我的内心生活的个别部分。就让他汇集在一起,不过是我的形象的文字式的传记。”总的说来,俄国作家在思想观点、精神趣味和智慧气质上,熟悉而亲近自己的主人公,理解主人公的心理内涵甚于理解自己。他们不仅同生活中的这类原型息息相关,更同作品中这类形象脉脉相通。因此,他们在按照现实主义写实原则充分表现这类形象的劣根性的同时,或多或少常‘常对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流露出惋惜之情,这恐怕也是他们身上固有的阶级局限性所至吧。

纵观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20年代的“多余人”奥涅金充满激情和骚动不安的反抗情绪。30年代“多余人”毕巧林在黑暗现实前,表现出的是忧郁、悲观、孤愤。40年代的“多余人”充满时代热情,为民主革命摇旗呐喊却无力实现美好愿望。到了“多余人”末代子孙奥博洛莫夫,已经成了平卧不起的废物。

以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奥博洛莫夫为代表的“多余人”反映了俄罗斯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特定历史风貌。他们的产生、发展和衰亡是历史的必然。

参考资料:

[1](俄国)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 [M] 1996年7月第1版1998年10月第2次印刷

[2](俄)莱蒙托夫.当代英雄.M] 译林出版社1994 出版

[3] (俄国)伊?屠格涅夫.贵族之家?罗亭. [M]1998年9月第1版1998年9月第1次印刷

[4](俄)冈察洛夫.奥博洛莫夫. [M]华夏出版社 2004年1月第一版

[5]郭伟华.俄国现代化冲撞下的“多余人”形象.探因[J]《安徽文学》2008年第7期

[6]孙保国.析“多余人”奥涅金和毕巧林的形象特质.[A] 开封教育学院院报2009年9月20日

[7]赵宪彪.再论多余人---《叶甫盖尼·奥涅金》善恶之辨浅谈.[A]内蒙古大学学院报 2009年第5期

[8]翟业军.中俄文学“多余人”形象比较论.[M]南京社会科学 2010年第4期

俄罗斯文学的地位与影响 评估

俄罗斯经典文学的地位和影响(绪言)俄罗斯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俄罗斯文学,尤其是俄罗斯经典文学是世界文坛上最伟大的文学遗产之一,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俄罗斯造就了一大批才气横溢、出类拔萃的文学大师和一部部名闻遐迩、脍炙人口的文学名著,就像一座座高耸的丰碑,令人叹为观止,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不朽的经典。高尔基曾说:“西方任何一国的文学在生活中出现的时候,都不曾具有这么大的力量和速度,发出了这么强烈耀眼的才智的光辉……全世界都惊讶于她的美和力量。” 一、俄罗斯文学的分期和主要成就 为了更好地欣赏俄罗斯经典文学,有必要简要了解一下俄罗斯文学的主要分期和主要成就。俄罗斯文学分为古代文学(9—17世纪)、18世纪文学、19世纪文学和20世纪文学四个主要阶段,其中最重要也最主要的两个阶段是19世纪和20世纪文学。 (一)古代俄罗斯文学及其主要成就 俄罗斯古代文学又分为早期民间口头文学(9世纪前)、基辅罗斯时期文学(9-12世纪)、莫斯科公国时期文学(13-16世纪)和16-17世纪沙皇俄国文学。 俄罗斯早期民间口头文学主要有勇士歌或壮士歌,占卜歌,神话故事,歌谣、童话和寓言等。基辅罗斯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有历史故事、编年史、英雄史诗、传记、旅行记等。其中最著名的也是俄罗斯第一部书面文学作品是俄罗斯古代英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另外《俄罗斯编年序史》也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莫斯科公国时期的文学值得一提的多为记录著名战役的历史故事,如《拔都攻占梁赞的故事》、《顿河彼岸之战》等。16世纪初,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形成。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宣布为沙皇(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个沙皇),从此开始了沙皇俄国统治。到17世纪,文学开始突破中世纪格局,出现了一些具有民主主义倾向的世俗故事,代表作有《舍米亚金判案的故事》。(二)18世纪俄罗斯文学及其主要成就

俄罗斯文学鉴赏

《俄罗斯文学鉴赏》 结课论文

我眼中的普希金 首先,普希金奠基了俄国的民族文学,使俄语文学能够屹立于欧洲的民族文学之林 虽然在普希金之前,俄国文学已经有了源远流长的历史,比如12世纪的《伊戈尔远征记》,但俄国文学始终是被认为西欧文学中“落后的”文学。普希金自幼受到欧洲文化的熏陶,在他身上法国等当时被推崇为文学“先进”国的西欧国家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但难能可贵的是普希金在其文学作品中对民族意识和民族风格有自觉的追求,他的作品贴近俄国民间生活、描写俄国人的真实生活,他在批评中对俄国文化的价值、俄国民族精神的特性以及俄语较其他欧洲语言的“优越性”等都做了大量的评论,此外,在借鉴西欧文学的同时对过民族文学的积极鼓吹和无保留的抬举,在文学理论和批评方面的建树等,都极大扩大了俄语文学的影响力,使俄国文学终于可以与西欧诸文学并肩而立了。 其次,普希金开创了俄语文学传统。 普希金的创作呈现出了惊人的多样人,他涉及多种文学体裁,他是小说家、剧作家、诗人、童话作家、批评家、历史学家等,而且他在各个体裁的创作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值得一提的是,19世纪俄国文学传统之内涵的许多因素均发端于普希金,对反对专制制度、农奴制度的自由精神、对人的尊严和个性的捍卫、对“小人物”的同情、对因社会不公而鸣的人道主义、对官僚的批判、对贵族的嘲讽、对教会虚假的揭露等,这些严肃的、充满道德感的文学传统,被19世纪乃至20世纪众多俄国文学家所继承,构成了俄语文学最为突出的特色。从这一点上甚至可以把19世纪的俄国文学划分为前普希金时期和普希金时期。 再次,普希金规范了现代的俄罗斯语言。 俄语字母又称为“基里尔”字母,是有两个希腊传教士确立的,后很多欧洲国家的语言涌入俄国,对俄语又产生了一定影响,直到彼得大帝改革后的18世纪,法语又对俄语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如此庞杂的语言体系对民众交流、国家治理和文学创作各方面都不利,因此规范俄语成为了必须。虽然莱蒙诺索夫对俄语的语法和诗歌格律等进行了严谨的研究,但他的严格有余和活力不足,缺乏活生生的语言范本,因此规范俄语的重任落到了普希金身上。普希金并没有从语言学的角度而是在活生生的作品中完成这个任务,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上流社会

浅议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浅议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多余人”形象是俄国文学十分重要且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现象。从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到格里鲍耶多夫《聪明误》中的恰茨基,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一直到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罗莫夫,“多余人”形象几乎贯穿了整个十九世纪俄国文学。本文结合十九世纪时代背景和社会现状对这一形象加以探讨。 标签:“多余人”;普希金;格里鲍耶多夫;莱蒙托夫;屠格涅夫;冈察洛夫;时代背景。 “多余人”形象是俄国文学中十分重要且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现象,其主要特征是:出身上流社会并受到良好教育,却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持怀疑主义世界观。他们一面明显感受到自己在受教育程度和道德上的优越性,一面持有社会消极心理,言行不一。从历史发展角度看,这些怀疑论者是社会进步的潜在推动者,他们对时代的觉察,使其具有领导社会改革的可能性,在某种程度上也预示着变革。这一类人生活不幸,是处于与之成长的社会制度及生活方式的冲突中的矛盾体。俄国历史发展也证明了,“多余人”的存在并非偶然,而是与社会现状紧密联系。 “多余人”不幸的原因在于:首先,他们要么完全不自知其生活的社会现状及改革的急迫性,要么不愿或根本无法接受现状或改革;其次,他们对周围的一切变化过于敏感,自我保护的本能导致其无力果断采取行动以改变现状。他们专注于自我剖析,擅长在日记、自白、书信中体现自我;然而他们不幸的根源就在于自知身处泥淖却心怀理想,内心在理想与现实中斗争。他们是一个独特复杂的群体,并非天之骄子,却本性自私,质疑一切,内向而偏激,因此注定成为陈腐旧制度的牺牲品。一言以蔽之,“多余人”貌似与社会水火不容,实则离不开这样的社会。 (一)俄国自彼得一世改革之后,从西欧国家引进上流教育,然而这与俄国当时的社会现状严重不相符,矛盾日益激化。十二月党人起义后尼古拉集团的残暴统治更是愈演愈烈。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就是诞生于这一时期。他思维敏捷,谈吐高雅,言辞犀利且擅长雄辩,他流连于各种上流舞会,而内心深处却无法摆脱对虚无生活的厌弃和对达官显贵的嫌恶,精神上倍感孤独却又心灵早衰。奥涅金所属的贵族衰落阶层因其经济上的完全寄生性而无法全力推行资本主义。他既无法与所处环境中其他所谓有教养的上流社会沟通,又无法融入真正进步的阶层,只剩下拜伦式的装腔作势。 (二)格里鲍耶多夫笔下的恰茨基是“多余人”形象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的体现。主人公恰茨基猛烈批判封建贵族纸醉金迷不思进取,讽刺他们只会怀念“奥恰科夫和征服克里米亚”时代。事实上,在俄罗斯文学中,恰茨基是向农奴主和保守分子的社会发起挑戰的第一人。他具有民主思想,踌躇满志想要拯救受苦人民,勇敢地大声宣扬人应该诚实服务,却不知如何付诸实际行动,最终沦为一个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第八章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价值:是指事物对人与社会的有用性或积极意义。 文学创造的价值:是指在作品创造过程中,作家通过对特定社会生活的艺术表现和评价,创造出一定的文学价值。文学价值越大,对人与社会的影响越大。 文学价值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价值内容的、相互联系的系统。 文学的价值系统:认识价值→真 伦理价值→善文学作品 审美价值→美 文学的主导价值:是指文学活动的多样性价值追求中,总有一种占主导地位。 例:文学社小说、新月派诗歌、问题剧 一、文学的真实 (名词解释)文学真实:是指作家通过合乎艺术规律的方式,将社会的真实状况、人生的真正面目、作家的真情实感等表现出来。(反映真实、表现真情、追求真理。)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 1、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 A)假定的真实 P155(艺术真实的外部特征。) 生活真实:现实层面、真人真事艺术真实:观念层面、想象人物与事件B)内蕴的真实 P153(艺术真实的内在要求。) 透过现象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与规律“深入事物的灵魂” 能指——所指语言符号——内在意义 2、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 A)主观的真实 P156 文学创造客体的“主体化”心理真实:心理时间、意识流(补充)B)诗艺性:运用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创造的艺术“真实”,能够使其价值取向得到理想的表现,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二、文学的伦理与情感 伦理与情感是文学的核心要素 伦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处理规范。 情感:人对外在事物的态度、评价。 恩格斯:“诗意的裁判”——表明文学对于是非、善恶的价值判断。

文学体现善的价值追求(重点) 1)高尚的品格 P163 文学中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美好情操、美好生活和美好理想的守望与追求,以及对丑恶、腐朽和阴暗事物的反思与鞭挞。(表现“主旋律”) 2)人文关怀 P167 是指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有益于“世道人心”。 情感的表现方式 P165(了解) 诚挚的情态;真情实意;真诚、真挚。“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 三、美的创造 (名词解释)审美理想 P170(重点) 美的理想,是指审美主体在长期社会实践和审美活动中形成的、由个人审美经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融合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的关于美的理想观念或范型。 1、审美理想的特征 P171 A)以观念形式存在的最高典范 B)直观形象与理性观念的结合 C)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 文学形式的升华 1、化丑为美与美丽地描写悲哀 以形式美“过滤”丑的、悲哀的内容材料 现代主义艺术、法国象征主义诗歌、荒诞派 2、文学形式之美 艺术形式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形式主义美学 (重点)(提出者、内容、评价)“有意味的形式”——英国文艺批评家克莱夫·贝尔提出他指出,作品的各部分、各因素之间以独特的方式组合起来的“形式”是“有意味”的,它主宰者作品,能够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虽然克莱夫·贝尔提出的是一种否定艺术与主题思想、现实人生和社会功能相联系的形式主义理论,然而这一理论对艺术形式的审美特征的揭示,对于我们认识形式美的问题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俄罗斯经典文学赏析

俄罗斯经典文学赏析 从俄罗斯文学了解俄罗斯 学院: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交通运输1601 姓名: ** 学号: 3160409023 课题名称: 2020年11月28日 从俄罗斯文学了解俄罗斯 说起俄罗斯,我的第一印象是高中课堂上经常被开玩笑的一些话语,比如说俄罗斯的 人开车一定很厉害,因为名字都叫什么“斯基”,又比如会想起新闻上经常说的俄罗斯飞 机起飞故障,全机人下去推飞机的“战斗民族”。我们中国的学生从小接受到的俄罗斯文 化虽然有限,但是也不少,从小学高尔基的《海燕》,初中的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再到高中的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不知不觉都在潜移默化的受俄罗斯文化的 影响。历史是一个社会文化的背景,而文化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就是通过文字,要了解一 个国家的文化以及风土人情,除了最简单粗暴的旅游的方式,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文学 作品。下面我将通过几个著名的俄罗斯的作家诗人以及他们的作品从历史纵向的角度介绍 以及描述俄罗斯文化。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俄罗斯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是俄罗斯19世纪末期最 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是一个有强烈幽默感的作家。他的作品的两大特征是对丑 恶现象的嘲笑与对贫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并且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的不合理 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的丑恶现象,被认为19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我们都知道,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契诃夫塑造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 惧变革,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别里科夫。他辖制着大家,给众人精神 上的压抑,让大家“透不出气”。是专制制度毒化了他的思想、心灵,使他惧怕一切变革,

浅析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浅析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摘要:“多余人”的产生和发展是俄国历史的产物,“多余人”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一些对社会制度不满、生活苦闷、厌恶当局又脱离人民无处施展抱负的先进人物的迷茫状态,“多余人”形象有其先进性和历史性,对整个世界文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俄罗斯多余人贵族爱情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多余人”形象最早是在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身上体现的,在某种意义上“奥涅金”可以说是“多余人”的鼻祖,而这一形象真正的广为流传是在屠格涅夫1850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多余人日记》之后才更加深入人心的。之后又有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博洛莫夫》中“奥博洛莫夫”等。 一、出身“贵族”的“多余人” “多余人”都出身于贵族家挺,优越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根本不必为生活担心,他们从小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正是教育使他们开始思考社会人生。也许人们追求财富、荣誉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作为一出生就拥有财富的贵族地主,他们渐渐认识到正是自己的特权地位造成了社会的不平等。他们背离本阶级价值的标准,不再把追求功名利禄、家庭幸福当作自己人生目的,作为上流社会、贵族阶级的一员却走上了与本阶级的价值标准相背离的道路。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学识广博、聪明深刻的奥涅金在二十六岁时仍然是个既无公职也无家室的人,成为上流社会眼中的怪人。毕巧林同样是个受过良好教育的贵族青年,他思维敏捷,才华出众,具有非凡的洞察力,但是他同样没有

俄罗斯文学名词解释

解冻文学以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为标题,在苏联的50年代,出现一批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家作品。在真之前,斯大林时代的文坛大都是歌颂文学,宣扬“无冲突论”,造成了公式化、概念化、粉饰生活、回避矛盾的状况,并且粗暴批判一些触及现实的作家作品。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第二次作代会召开,彻底纠正“左”的偏向,作家们开始大但地表现生活矛盾和冲突以及黑暗面。《解冻》一书结尾有“你看,到解冻的时节了”的句子,因此西方评论界认为解冻影射斯大林个人崇拜时代已经结束,将这股新的文学潮流称作“解冻文学”。 解冻文学 “解冻文学”倾向于对过去的僵化的文学模式的反叛,更多的是以一种理性的、清醒的态度来对待历史,对待现实生活。 “解冻文学”以爱伦堡的《解冻》为发端,开创了一个文学潮流。 首先,要求重视人,呼唤人性的复归,要求重新确认“人”的地位,要求文学站在“人性本位”的高度,直面和批判历史和现实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解冻文学之前的苏联文学作品往往写事重于写人,“生产小说”、“商业小说”、“农业题材”、“工业题材”等都是指写事,而不是写人,解冻文学力图走出这种文学误区。 其次,要求重新发掘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打碎即往的虚伪的、矫饰的既“瞒”又“骗”的政治口号式的创作毒流。1953年底至1954年上半年,苏联的《新世界》导杂志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它们触及到了当时十分敏锐的社会问题。其中,波麦兰采夫的《论文学的真诚》最有代表性。该文揭露了文学中“粉饰现实”的种种积习和手法,呼吁作家拿出“真诚”和“良心”,写“生活的真实”。这一问题的提出,立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引起了舆论的强烈反响。苏联在这个时期发表了一连串反官僚主义题材的小说,如亚·雅申的《杠杆》、丹·格拉宁的《个人意见》等。这一时期还发表了一些在30年代遭镇压而死的作家的作品。 苏共20大后,思想解放界的“解冻”思潮一泻千里,波匈事件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边串事件接二连三发生,加上国内出现“莫斯科大学事件”,使苏共领导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从1957年开始,便开始收紧“解冻”的闸门,特别是对文艺界的“不健康倾向”的批判,随后采取一系列紧急措施,“解冻”思潮便基本停止发展。在1959—1960年期间,“解冻”的闸门虽没有关死,正常的平反虽还照常进行,但思想解放的步伐却大大放慢了下来。 以《解冻》发表为标志,被西方称为“解冻文学”时期的作品从此源源不断地出现,如:柯涅楚克的剧本《翅膀》、佐林的剧本《客人》、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杜金采夫的《不是单靠面包》,特瓦尔托夫斯基的长诗《华西里·焦尔金游地府》,尼古拉耶娃的《前进中的战斗》,索尔仁尼琴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叶甫图申科的诗歌《斯大林的继承者们》等等。不过,苏联文学界一直不承认“解冻文学”这个说法。西方评论界的说法也不尽相同。就我们的理解,“解冻”思潮主要指斯大林逝世后十年中,特别是五十年代中期那些揭露苏联社会阴暗面,反斯大林化,要求创作自由,向西方靠拢的趋向。这里所说的反斯大林化,不单是指反对斯大林的错误,而是把斯大林的名字与苏联的社会主义相提并论。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B卷) 一、概念题(10分,每小题2分) 1.文学: 2.艺术真实: 3.文学性: 4.叙述频率: 5.文学消费: 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1分) 1.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来源的三位哲人是、、。 2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包括、、、。 ! 3.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人摹仿的世界有三种_____ 、_____ 、____ 。4.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5.人类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6.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发展的两条路线是_______、________。 7.王国维把文学意境分为、。 8.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是、、。 9.关于文艺起源的主要观点有、、、。 10.文学批评的多种形态包括、、、、。 11.故事行动序列的典型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历史上的主要悲剧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14.文学期待视野的三个层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发展社会主义文学的“二为”方向是_______、________。 16.常见的批评文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依据表演方式,戏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依据形式划分,诗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标准是、。 20.文学接受发生的主体因素包括、、。 三、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 1.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 ) ①关注现实②细节真实③反映本质④排斥理想⑤反对虚构2.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 ①现实评价②自我表现③审美体验④情感宣泄⑤艺术形式3.作为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 ①文字的科学②文章的学问③文化的载体④语言的艺术⑤抒情的方式4.表现文学风格的具体话语情境包括: ①词语运用②体裁选择③结构安排④形象创造⑤社会状况5.艺术灵感的主要特征包括: ①突发性②直觉性③迷狂性④情感性⑤创造性 6.文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表现在: / ①反映对象②反映方式③作用特点④材料来源⑤思维形式7.依据作品内容,诗歌可分为: ①自由诗②抒情诗③格律诗④叙事诗⑤哲理诗 8.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

俄罗斯文学概况

俄罗斯文学概况 提到世界文学就不得不说到欧洲文学,自近代以来文学界几乎全部的大变革和发展都源自欧洲大陆。而俄罗斯文学作为欧洲文学大河雄伟壮丽的一条分支,有着灿烂而辉煌的古代文明,在近现代也涌现出一大批伟大的作家和伟大的作品。 古代文学 俄罗斯古代文学的发展主要由三个时期组成,首先是基辅罗斯时期(11~12世纪),在这个时期文学形式以历史故事、英雄史诗为主,其代表作为《伊戈尔远征记》。它被公认是俄罗斯古代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全诗由序诗、中心部分和结尾组成,以12世纪罗斯王公伊戈尔一次失败的远征为史实依据。主人公伊戈尔为消除公国的外患——盘踞在黑海的波洛夫人,率远征军进行征伐。在伊戈尔身上,兼有着为自己民族抗御外敌的英雄气概和追求个人荣誉、轻率行动的性格特征。作品在叙述英雄业绩时充溢这爱国主义精神和浓郁的抒情气氛。 从1240年起,蒙古人入主罗斯近两个半世纪之久,使罗斯的经济、文化遭到巨大破坏。这一时期留下的作品不多,比较重要的有《拔都灭亡梁赞的故事》、《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行传》,以及索封尼记述1380年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大败蒙古军事迹的《顿河彼岸之战》等。 1480年伊凡三世彻底战胜蒙古侵略者之后,逐渐崛起一个以莫斯科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俄罗斯国。全国性的文学代替了分散的地区性文学,并具有鲜明的政论色彩,主要反映进步小贵族同反动领主之间的斗争,代表作为伊·彼列斯维托夫的文章、伊凡四世同库尔勃斯基公的通信。 十八世纪文学 十八世纪俄罗斯文学古典主义兴起。例如苏马罗科夫的悲喜剧,罗蒙诺索夫的颂诗和康捷米尔的讽刺诗。18世纪末叶,在英、德、法等国文学的催化下,感伤主义在俄国勃兴,反映了1773至1775年普加乔夫起义后贵族的忧伤情绪。其中以卡拉姆津、冯维辛和拉季谢夫为代表人物。 十九世纪文学 十九世纪是俄罗斯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成果最丰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浪漫主义上升到它的巅峰期,现实主义开始萌发并发展壮大,批判现实主义也开始产生。期间出现了数位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坛的文学巨星,如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列夫和列夫托尔斯泰等。 普希金是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被许多人认为是俄国最伟大的诗人、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的重大贡献,在于创建了俄罗斯文学语言,确立了俄罗斯语言规范。作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其代表作有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等。普希金作品崇高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使他具有世界性的重大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普希金在他的作品中表现了对自由、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必能战胜黑暗、理智必能战胜偏见的坚定信仰,他的作品,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俄罗斯音乐家的创作激情和灵感。 陀思妥耶夫斯基19世纪群星灿烂的俄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他所走过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即如有人所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

高二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

1、艺术产生: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具有生产的一般性质。但决定艺术生产的本质的,并不是其物质生产性质,而是他的精神生产性质。 马克思对艺术生产有两方面含义的阐述:是艺术活动的生产实践性质。 艺术活动是作为与物质生产相对应而存在的精神生产的一种特殊生产方式。 2、寓教于乐:即诗应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应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 3、文学语言:文学语言是经过作家精心选择和加工、用来创造艺术世界、具有艺术魅力的语言。 4、文学风格:是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作家创作个性,创作个性是作家的气质、人格、人生观、审美趣味、艺术才华、语言敏感等个体素质在艺术表现中形成的独特性。 5、诗可以观:诗歌可以反映社会的的盛衰、民风的好坏。 6、创作冲动:指一种迫使作家进入具体创作过程的愿望和心理。 7、二度创作:是指阅读者在阅读作品过程中在心里层面展开的再创造活动。 8、文学消费:是指购买并阅读文学作品以满足精神需求的社会过程。 9、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交流的语言艺术。 10、文学批评:也叫文学评论,是指对具体文学现象的分析、阐释、评价。换而言之,文学批评就是在鉴赏的基础上产生的带有评论性质的活动。 11、文学经典:是指在文学史上具有独创性,蕴含社会与历史意义,凝聚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典范作品。 12、潜在的文学作品:未经阅读者的文学作品作为“物”客观存在,仅具有潜在的审美意义,未被阅读之前,它的价值还处在睡眠状态,只有经过阅读、欣赏,潜在的文学作品的意义才被唤醒,成为活的文学作品。 13、文学象征:是文学形象的理想状态之一,是以表达观念和哲理为目的、以暗示为基本艺术手段、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 14、艺术直觉:是指创作主体在瞬间直接把握客体审美意蕴的思维方式或能力。 15、艺术变形:是作家有意将描写对象用于不同于生活常态的变异形式表现出来,以达到某种艺术效果的过程。

俄罗斯文学

填空1’×5 单选1’×5 阅读理解40’ 论述20’×2 普希金 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被许多人认为是俄国最伟大的诗人、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代表作有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等。 短篇小说《驿站长》在俄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提出小人物主题,以满腔同情描写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遭遇。《驿站长》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中描写“小人物”命运的开山之作。整篇小说通过作者虚构的人物别尔金三次访问驿站,描写了驿站长一生悲惨的命运。 《别尔金小说》中感伤主义最浓烈的要属《驿站长》。主人公普通的驿站长萨姆松·维林与自己的宝贝女儿冬尼亚艰难维持着驿站的生计,聪明可爱的冬尼亚善解人意,能为老实的父亲平息一次次客人的怒火。但这样平静的生活却被路过的军官明斯基打破了。他骗走了驿站长唯一的女儿,从此驿站长痛苦不堪,贫困潦倒,几次寻女无果,郁郁而终。 驿站长维林长久过着被侮辱被欺压的生活,他生命中唯一的安慰和幸福是女儿冬尼娅,然而这仅有的幸福也被过路的军官明斯基夺走了。作者通过维林四次寻女,逐步展示了贵族军官的凶暴和社会的不公,揭示了小人物惶惶不可终日处境的社会原因:是他们卑下无权的地位,是统治者的骄横暴虐,是专制农奴制度的反动黑暗。 普希金塑造人物简洁鲜明,但并不单薄。小说中维林扔掉明斯基的钞票,后又回去寻找的细节,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深刻地展现出来。同时,对明斯基的描绘也没有止于花花公子的形象,毕竟他对冬尼娅没有始乱终弃。 小说结尾,冬尼娅回来了。这个美丽、勤劳的姑娘,这个维林视为珍宝的女儿,是来求得父亲的谅解,是来弥补心灵的愧疚,可面对的却是老人凄凉的坟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这是何等的创痛,又是何等的无奈与悲哀啊! 莱蒙托夫 继普希金之后俄国又一位伟大诗人。被别林斯基誉为“民族诗人”。 《诗人之死》创作背景 1837年2月10日,俄罗斯新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在与逃亡俄国的法国保皇党徒丹特士的决斗后死于非命。这场决斗实际上是上流社会对普希金的侮辱所酿成的恶果,官方舆论千方百计地掩盖诗人之死的真相。莱蒙托夫出于对伟大诗人的热爱和对沙皇尼古拉一世黑暗统治的义愤,写下了这首不朽名诗:痛揭诗人之死的谜,猛追凶手的宫中后台,在十二月党人失败后,头一个喊出了与沙皇抗争的人民心声。这首重量过千钧、锋利如匕首的悼亡诗,震动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

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文学就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中反映的产物。 2、文学通过艺术形象对社会关系进行整体把握。 3、文学的政治倾向性与思想倾向性必须与文学的真实性相统一。 4、文学的超越性就是指文学通过艺术想象与审美理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获得心灵自由的特性。 5、文学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具有间接性、精神性、超越性的特点。 二、解释基本概念:文学的倾向性;文学的形象性;文学的间接性 1、文学的倾向性:就是指文学在反映特定生活时表现或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首先,政治倾向性与思想倾向性就是文学倾向性的主要表现。其次,文学的政治倾向性与思想倾向性必须与文学的真实性相统一, 2、文学的形象性:形象性就是指文学创作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性。首先,形象性就是文学艺术之美的重要体现。其次,文学形象就是有创造性、有生气、有意蕴的形象。 3、文学的间接性:就是指文学具有通过阅读语言符号而间接地在内心唤起形象画面的特性。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中的形象不具有直观性,它以语言文字符号为中介,通过读者的想象与联想才有可能间接地被感知。 三、问答题: 1、为什么说文学就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就是客观世界在人的观念领域的反应,同时又通过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以及与其她意识形态的相互作用,影响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与变革,所以,文学就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就是作家依据一定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对社会生活进行的艺术创2、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有哪些主要特征?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就是作家依据一定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对社会生活进行的艺术创造,具有认识性、倾向性与实践性。 (1)认识性。认识性就是指文学帮助人们认识自然、社会与精神世界的特性。首先, 文学就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中反映的产物,可以通过文学认识丰富的社会生活。其次,文学作品蕴含着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可以通过文学参悟生活的真谛。第三,文学通过艺术形象对社会关系进行整体把握,可以通过文学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 (2)倾向性。倾向性就是指文学在反映特定生活时表现或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首先,政治倾向性与思想倾向性就是文学倾向性的主要表现。其次,文学的政治倾向性与思想倾向性必须与文学的真实性相统一,倾向性应当从场面与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无需特别把它指点出来…… (3)实践性。实践性就是指文学反映社会实践而又能动地作用于社会实践的特性。首先,文学的实践性经常体现为对政治实践的直接影响。其次,文学对经济、社会的变革也会产生深刻影响。第三,文学对社会实践的作用通过改变人的精神与观念间接实现。 3、文学的审美属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审美属性,具体表现为情感性、形象性与超越性。 (1)情感性。情感性就是指文学表达情感并以此激发读者共鸣、促进社会情感交流的特性。

俄罗斯文学赏析

19世纪俄罗斯爱情诗坛上的奇葩 —读《致凯恩》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 在我的面前出现了你, 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 有如纯洁之美的精灵。 在绝望的忧愁的折磨中, 在喧闹的虚幻的困扰中, 我的耳边长久地响着你温柔的声音, 我还在睡梦中见到你可爱的面影。 许多年代过去了。 狂暴的激情 驱散了往日的梦想, 于是我忘记了你温柔的声音, 还有你那天仙似的面影。 在穷乡僻壤,在囚禁的阴暗生活中, 我的岁月就那样静静地消逝, 失去了神往,失去了灵感, 失去了眼泪,失去了生命,也失去了爱情。 如今灵魂已开始觉醒: 于是在我的面前又出现了你, 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 有如纯洁之美的精灵。 我的心狂喜地跳跃, 为了它一切又重新苏醒, 有了神往,有了灵感, 有了生命,有了眼泪,也有了爱情。 《致凯恩》写于1825年。1819年,普希金20岁时,第一次在彼得堡艺术学院院长奥列宁的家中见到凯恩,那时她才19岁,却已成了一位52岁的将军的妻子。普希金在彼得堡和她相识。1824年8月,普希金在宪警的押送下被发配到原籍米哈伊洛夫斯克村,陪伴他的只

有年老的奶娘。1825年夏天,凯恩凑巧到与米哈依洛夫斯克村毗邻的三山村中一位亲戚家做客,从而得与诗人见面。普希金与凯恩一起散步、交谈,度过了几天美好的时光。凯恩离开三山村的这一天,普希金送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第二章给她,其中就夹了这首诗,署的日期是“一八二五年七月十九日”。凯恩后来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写道:“他清早赶来,作为送别,他给我带来了一册《奥涅金》的第二章,在没裁开的诗页间我发现了一张折成四层的信纸,上面写有‘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等等。当我准备把这个诗的礼物放进盒子里时,他久久地看着我,然后猛然把诗夺了过去,不想还给我。我苦苦哀求,才又得到它,当时他的脑子里想的是什么,我不知道。”诗人在意外的欢欣之中写下了这首被誉为“爱情诗卓绝的典范”的作品。 《致凯恩》这首诗歌是情诗的典范之作,是普希金写得最美的一首。普希金的爱是幸运的,凯恩给了普希金两个美妙的瞬间,而她自己却因普希金的诗而获得了永恒。在手稿上,普希金在这首诗边上还画了一幅凯恩的速写头像,凯恩曼妙的形象、温柔的声音和天仙似的倩影,都永久地定格在普希金的诗歌中。《致凯恩》写的就是这种瞬间的爱的感受以及由之带来的长久的爱的回味。爱,往往是一见钟情式的,在一个瞬间突然产生的。爱,又可能是朦胧的,生成之后仍往往不能被清晰地意识到,待到某一类时机的出现,情感的闸门才可能被突然地打开。诗的第一节写诗人当年在彼得堡遇见凯恩时的美妙情景。“幻影”、“精灵”,美得让人目眩神迷,美得几乎如堕梦境。第二节写那一瞬间给诗人留下的长久的记忆,第三节写爱的淡忘,第四节

浅谈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多余人的时代性

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 2009No.9 借鉴与比较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出现了一组特殊形象群体———“多余人”。这一典型形象是当时俄国处于西方文化与传统的俄罗斯文化相互冲突之下的产物。本文从它的产生、发 展、升华到灭亡做初步的整理。普希金笔下《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可谓“多余人”的“鼻祖”,是俄国第一个“多余人”。在俄国沙皇的高压政策下,普希金只能让他笔下的奥涅金停留在苦闷、彷徨、探索而又找不到出路的个人反抗 阶段,从而曲折地反映了专制农奴制度的危机和新一代年 轻人的觉醒。莱蒙托夫 《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是继奥涅金之后的第二个“多余人”。“多余人”发展到这个阶段,显示出更强的反抗性。与初期“多余人”相比,毕巧林在思想性格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他的思想更尖锐,对抗更强烈。相对于奥涅金是一个超越。屠格涅夫笔下《罗亭》中的罗亭是“多 余人”形象系列的升华。无论道德情操或智慧才华都高于奥涅金、毕巧林。比之他们罗亭已经有了更高的觉悟,顺应时代的要求,在思想上觉醒了过来,找寻着改革社会的道路。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莫夫》中的奥勃洛莫夫是所有“多余人”蜕化的极限。他缺乏以前“多余人”那种探索生活、介入生活、改造生活的热情,而是退出生活,旁观生活。最终只能默默地退出历史的舞台。“多余人”形象的灭亡,也正象征俄国农奴制时代的结束,新生活的必然到来。19世纪上半期是俄罗斯近代民族文化的崛起与西方文化发生剧烈撞击与冲突的时期。这一时期鲜明的时代特征充分反映了俄国解放运动第一阶段的特殊历史氛围。“多余人”形象系列正是这一历史氛围的集中体现。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战士和作家赫尔岑指出:“多余人”永远不会站在政府一边,同时也永远不会站在人民一边,是一种游离于两种状态之外的社会群体。普希金在他的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塑造了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奥涅金。他是一个介乎“十二月党人”和“花花公子”之间的典型形象。普希金之后,莱蒙托夫又高举起批判现实主义大旗,在长篇小说《当代英雄》中塑造了又一个“多余人”形象毕巧林。之后,陆续走出赫尔岑笔下的别尔托夫(《谁之罪》),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罗亭》)、拉夫列茨基(《贵族之家》),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莫夫( 《奥勃洛莫夫》)等一系列“多余人”典型形象。至此,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多余人”形象的画廊,生动地再现了俄国社会在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压迫下的先进贵族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经历和他们的悲剧命运。 20世纪的俄罗斯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纪元———苏联。从20年代中期开始,俄国人民便处在动荡的政治旋涡之中,在斯大林模式的一言堂意识形态话语的高压下,失去了个性、自由和思想。之后,在漫长的几十年间,大部分俄罗斯 知识分子都经历了短暂的欣喜、彷徨与怀疑、失望与痛苦, 最终选择的是逃亡或精神的放逐。面对一元化语境,背负社会责任和历史十字架的俄罗斯创作知识分子要用自己的作品说话。作家们让笔下的主人公成为知识分子,成为“把自己放在人、人类、民族、人民、无产阶级、生物或其他类似存在的位置上的思想家”,让他们依靠自己渊博的知识来分析、思考、领悟、改变这个世界。我们惊喜地发现,“多余人”和一系列类似“多余人”的形象出现在俄罗斯后现代主义小说中,从不同侧面反映了20世纪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一方面,这是由于俄罗斯文学强大的现实主义传统不断延续的缘故。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虽以反传统的面目出现,却表现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整合俄国文学、外国文学文化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另一方面,这是由相似的时代特征造成的。在封闭、压抑、不自由的历史环境中,俄罗斯知识分子既遭到当局的压制,又遇到被统一的舆论所催眠的民众之不理解,然而他们 依然坚持自己的良心和社会责任感,坚持思考。 “多余人”身上的这些特点都是那个时代刻下的烙印。 “多余人” 是多棱多角多面的立体,身上混杂着复合的色彩,反映了复杂的人生。他们是思想上的“报晓的先觉者”,行动上则是“贫乏的残疾者”。他们是属于精神世界中 最鲜活和最忧郁的 “精神贵族”。用一句话概括,“多余人”的心理特征是,意识和意志的不相协调。意识上的“巨人”和意志上的“矮子”,这也是“多余人”大起大落的精神历程和悲剧。他们有勇气从厌恶的环境中拔了旧根,却找不到适宜的土壤扎新根,成了“无根浮萍”、“身外客”、“局外人”、“逃遁者”、“隐身人”。那个时代的俄国“多余人”的精神探索,具有东方人的忧患意识和民族的整体特征,在民族兴亡中实现个人的价值。这使俄国“多余人”闪耀着某种灵光,格外动人,而且更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或许这也是俄国“多余人” 在文学家笔下获得不朽价值的重要原因之一。俄国“多余人”是从俄国的旧文化和欧洲新文化撞击融合的血肉土地上产生出来的。这是“多余人”产生的一般性回答。俄国盛产 “多余人”特别是从贵族阶级中不断地裂变出“多余人”,与摘要多余人形象是指俄国19世纪前半期文学中的一组贵族青年形象。这一典型形象是当时俄国处于西方文 化与传统的俄罗斯文化相互冲突之下的产物。 他们不满现实,却又不能挺身反抗社会,想干一番事业,却又没有实际行动,想得多,做得少,最终一事无成,成了于整个社会多余的人,无用的人。本文通过对多余人形象的产生、发展、升华到灭亡的整理,分析和阐释了多余人所体现的时代性。关键词:俄罗斯文学多余人时代性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孙红蕾 浅谈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多余人”人物形象的时代性 045

《文学概论》复习题

《文学概论》复习题 一.填空 1.美国当代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他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家、作品、世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 2.艺术构思的方式:综合、突出和简化、变形、陌生化。 3.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回忆与沉思、想象与联想、灵感与直觉、理智与感情、意识与无意识。 4.陌生化的提出者为苏联学者什克洛夫斯基。 5.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真、善、美。其中,要义是求“真”,核心是尚“善”,境界是呈“美”。 “真实性”是衡量文学创造成就的首要标准。 6.艺术真实是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假定的真实,内蕴的真实。 7.在艺术概括的“个别与一般的统一”中分为席勒式和歌德式。 8.黑格尔从不同历史阶段的艺术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将艺术分为三种类型: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我们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 9.对诗艺术形式的三种态度:重内容轻形式、重形式轻内容、内容形式并重。 10.闻一多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指: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11.高尔基的《母亲》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 12.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变形记》,主人公为格里高尔。 13.诗歌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小说的基本特征是:深入细微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着重刻画人物形象是小说走向成熟的标志。剧本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社会生活、集中地表现人物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散文的基本特征是: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抒写真实感受。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是: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

俄罗斯文化欣赏

《俄罗斯文化欣赏》 学院:管理学院专业:公共管理类学号:姓名:王银琳 普希金的苦短人生 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年代,只要时代在发展,就会有名人层出不穷的涌出。当然,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也不会例外。为我们所熟知的如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赫尔岑,列夫·托尔斯泰,彼得·柴科夫斯基,弗拉基米尔·列宁等等。然而,当我们研究着俄罗斯文化著作上时,绝对会少不了这位:普希金。 普希金,全名: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俄历5月26日)出生于沙俄莫斯科,1837年2月10日(俄历1月29日)逝世于圣彼得堡。享年38岁。他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高尔基),“青铜骑士”。然而这么短的时间却活出了酸甜苦辣杂味的人生。 一青少年时代 普希金1799年出生在莫斯科的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早年受到农奴出身的保姆阿琳娜·罗季昂诺夫娜的影响。1811年进彼得堡皇村学校。1812年战争所激起的爱国热潮给少年普希金极大鼓舞。在校期间,他与未来的十二月党人丘赫尔伯凯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时,他的诗歌才能已经开始显露出来。1814年,他朗诵的《皇村回忆》一诗,深得在场的老诗人杰尔查文的赞赏。1817年,普希金毕业后在外交部任职,并先后参加了“阿尔扎玛斯社”与“绿灯社”。在十二月党人影响下,这时期普希金写下了不少政治抒情诗,抨击专制制度、歌颂自由和同情人民的不幸,如《自由颂》(1817)、《致恰达耶夫》(1817)、《乡村》(1819)等。他还写了一首叙事诗《卢斯兰与柳德米拉》。普希金的政治抒情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此他被沙皇政府政治流放到了南俄。 二南方流放时期 普希金于1820年5月来到南俄后,先后在叶卡捷琳诺斯拉夫和基希尼奥夫等地逗留,并曾赴高加索和克里米亚等地。南俄一带是十二月党人南社的据点,普希金和他们关系密切,在思想上受他们的影响。流放生活和南方的自然风光也在这一时期普希金的创作中留下了印记。南方流放时期是普希金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高潮时期。在这几年里,他写下了四部著名的浪漫主义叙事诗:《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巴赫切萨拉伊的泪泉》和《茨冈》。1823年,普希金在基希尼奥夫开始创作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南方流放的后期,普希金与奥德萨总督关系恶化。1824年当局截获普希金的一封“冒犯”上帝的私人信件,并以此为借口,将普希金放逐到他母亲的领地普斯科夫省米哈伊洛夫斯克村,软禁了起来。 三乡村幽禁时期

外文学作品中的多余人形象

外文学作品中的“多余人”形象 组合篇目: 1、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主人公“奥涅金” 2、赫尔岑《谁的罪过》中“别尔托夫” 3、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 4、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皮巧林” 5、冈察洛夫《奥博洛莫夫》中“奥勃洛摩夫” 组合依据一: 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提出。“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组合依据二:他们性格同中有异 “多余人”一词源自19世纪的俄罗斯文坛,是对当时一种文学典型的命名。他们属于贵族知识分子,但既不满足于自己的上流社会,又不能跳出这种生活的小圈子与人民结合,所以在他人看来就成了社会上“多余”的人。“多余人”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多数出身于没落的名门望族,素受文化教养,不为官职钱财所利诱;也能看出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弊病和缺陷,在反动专制和农奴制下深感窒息。他们虽有变革现实的抱负,但缺少实践。他们生活空虚,性格软弱,没有向贵族社会抗争的勇气,只是用忧郁、彷徨的态度对待生活,在社会上无所作为。 “多余人”形象的几个主要典型是: (1)叶甫盖尼?奥涅金(普希金同名小说中的主人公)是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多余人”,他厌恶首都彼得堡的世俗社交生活,来到了气息清新的乡村。他拒绝了外省地主的女儿达吉雅娜的爱情,又在决斗中枪杀了自己的挚友连理斯基。待他象拜伦一样从各地漫游归来,在彼得堡再次同达吉雅娜邂逅相逢,反过来向达吉雅娜求爱时,此时,已成为社交界贵妇人的对方却拒绝了他。奥涅金既愤世嫉俗,同时又远离人民,空虚无为。 (2)别尔托夫(赫尔岑小说《谁之罪》的主人公)本来有着“卓越的才能”和“伟大的抱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