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中国文化导论自考试题

2010年7月中国文化导论自考试题
2010年7月中国文化导论自考试题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导论试题

课程代码:041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文化由一统走向多元的时代是( )

A.秦汉时代

B.魏晋时代

C.隋唐时代

D.宋代

2.唐朝发明的轮形提水机械是( )

A.螺旋式水车

B.耧车

C.翻车

D.筒车

3.标志着文人五言诗正式形成的作品是( )

A.班固的《咏史》

B.屈原的《九歌》

C.“古诗十九首”

D.汉乐府民歌

4.甲骨文中有关武丁二十九年十二月望日的记录是( )

A.日食

B.月食

C.哈雷慧星

D.太阳黑子

5.秦汉时期中央政体中的“三公”是指( )

A.太师、太傅、太保

B.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C.郎中令、太仆、廷尉

D.礼部尚书、刑部尚书、户部尚书

6.设立武举的皇帝是( )

A.杨广

B.李世民

C.武则天

D.朱元璋

7.在北宋词的创造时期,专力作词并大量创制慢词,推动宋词发展的关键人物是( )

A.柳永

B.苏轼

C.秦观

D.黄庭坚

8.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出现于( )

A.黄帝时期

B.伏羲时期

C.夏朝

D.周朝

9.国内将文化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又分繁简两类。其中繁者认为文化包括( )

A.精神文化,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

C.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

D.精神文化

10.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已开始农业栽培和家畜驯养,五谷、蔬菜、水果等农作物生产使中国成为农业发源地之一,马、

牛、羊、猪、鸡、犬等家畜饲养已十分普遍。这些表现形式都属于( )

A.精神文化

B.物质文化

C.制度文化

D.不属于文化范畴

11.王实甫最著名的剧作是( )

A.《梧桐雨》

B.《窦娥冤》

C.《西厢记》

D.《汉宫秋》

12.由南朝刘宋时期天文学家祖冲之制定的历法是( )

A.《乾象历》

B.《太初历》

C.《大衍历》

D.《大明历》

13.太学产生于( )

A.周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14.主张“吾心即是宇宙”,提出“心即理”命题的古代哲学家是( )

A.朱熹

B.陆九渊

C.王守仁

D.王夫之

15.中国书法史上“隶书盛行,诸体皆备”的时代是( )

A.秦汉

B.汉代

C.魏晋

D.唐代

16.唐代被举送参加省试的考生称为( )

A.进士

B.举人

C.贡士

D.解元

17.明清易代之际,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著名论点的思想家是( )

A.王守仁

B.顾炎武

C.戴震

D.章学诚

18.盛唐边塞诗派诗人高适的代表作是( )

A.《燕歌行》

B.《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C.《感遇》

D.《长信秋词》

19.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集大成时期是( )

A.魏晋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20.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历法的一大创造,春分后紧接着的一个节气是( )

A.雨水

B.惊蛰

C.清明

D.谷雨

21.明代万历末年,由顾宪成等人创立的书院是( )

A.白鹿洞书院

B.岳麓书院

C.应天府书院

D.东林书院

22.在中国历史上,对度量衡进行了第二次统一的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隋文帝

23.依照《周礼·春宫》规定,天子或诸侯实施征伐行动时举行的军礼是( )

A.大师之礼

B.大封之礼

C.大均之礼

D.大役之礼

24.被称为“医圣”的著名医学家是( )

A.华佗

B.张仲景

C.孙思邈

D.扁鹊

25.明太祖取消中书省,开始实行的中央政体是( )

A.二府三司制

B.三省六部制

C.一省制

D.内阁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有( )

A.人文精神

B.伦理本位

C.天人合一

D.尊君重民

E.尚中贵和

27.建安诗歌的代表性作家包括( )

A.“三曹”

B.“七子”

C.阮籍

D.嵇康

E.蔡琰

28.汉初选任官吏的主要方式有( )

A.按军功选位

B.任子

C.赀选

D.积久为官

E.科举

29.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有( )

A.商鞅

B.慎到

C.韩非

D.李斯

E.鬼谷子

30.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有( )

A.禁火冷食

B.扫墓祭祖

C.踏青游春

D.插折杨柳

E.划龙舟

31.属于"六艺"内容的有( )

A.诗

B.书

C.礼

D.乐

E.射

32.中华民族是一个重理性、重经验、务实际的民族,传统思想中主要探索与论述的是( )

A.人生价值

B.处世准则

C.玄学理论

D.社会伦理

E.人际关系

33.孟子“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E.扬“王道”抑“霸道”的政治主张

34.盛唐与晚唐诗坛被誉为大、小“李杜”的诗人包括( )

A.李白

B.杜甫

C.李贺

D.杜牧

E.李商隐

35.在九族的称谓中,母亲的兄弟之妻称为( )

A.舅妈

B.舅娘

C.舅母

D.姨妈

E.姨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四书五经”

37.“三才”理论

38.《清明上河图》

39.九流十家

40.冠礼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1.简述韩非的“法、术、势”理论。

42.简述中国传统雕塑的主要类型。

43.中国古代姓氏来源的类型有哪些?

44.简述中国古代货币系统的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5.试论科举制的功过。

46.论述佛教传入中国后发展的四个阶段。

陈振明_公共管理学_试题_题库(完美打印版)

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A 一、填空 1、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者是。 2、世界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末用来概括非洲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在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学院逐渐成长起来。 4、B—途径美心发展,主张在公共部门中引入和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和模式。5、波齐曼和斯特拉斯曼于1990出版的被认为是第一部较为全面的公共管理教科书。 6、公共管理学更多以为基础。 7、公共管理学主要以作为研究对象。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流派,给西方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 二、多项选择 1、我国学者往往以( )的角度来区分管理和行政这两个概念. A组织实体 B经济实体 C 管理实体 D 政治实体 2、传统公共行政学模式是建立在( )基础上 A科层制理论 B政治---行政二分法 C委托---代理 D内部取向 3、殴文.休斯在<<公共管理与行政>>一书认为( )都是对公共部门的研究 A公共行政 B公共政策 C公共管理 D公共组织 4、下面是公共管理物品的是( ) A国防 B外交 C教育 D社会保障 5、经过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孕育和进化,公共管理的( )逐渐汇合形成公共管理新模式. A P—途径 B治理 C B—途径 D善治 6、在当代政策分析学科中最有影响的经济途径是() A行为主义学派 B公共选择理论 C新制度学派 D科学管理学派 7、孟德斯鸠等人所提出的“三权分立”思想中“三权”是指() A 立法 B 行政 C监督 D 司法 三、解释概念 1、公共行政 2、公共管理 3、公共物品 4、行政国家 5、纯公共物品 四、简答 1、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那些? 2、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有哪些? 3、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有哪些弊端? 4、入世后,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面临哪些严峻的挑战? 五、论述题 1、公共管理的特征及其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区别? 2、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中国文化导论期末复习指导

中国文化导论期末复习指导(2014年6月) 是非题 1. 为侠文化开启先导的是道家的任侠风气。(×) 2. 对于魏晋时代,鲁迅先生评价为“文学的自觉”时代。(√) 一、单选题 A 1.安史之乱造成的文化南移,其结果是()。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 B 1.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著是()。《史记》 C 1.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所产生的实际影响是()。消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命题,所体现的思想是()。人本思想 3.从汉代起,历代统治者的统治术可概括为()。外儒内法 4.从本源上讲,炼丹的思想属于(神仙家)。 5.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蜕变时代 6.从地域上讲,茶文化主要代表了哪个亚文化圈的文化现象()。南方亚文化圈 7.创造出诗、书、画三位一体的抒情模式,将之融汇出完整的艺术整体是在()。宋元时期 8.创立了拜上帝教并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的人物是()。洪秀全 D 1.《大学》和《中庸》所提出的掌握知识的步骤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2.道家应对社会纷争提出“无为”,其中的“为”指的是()。人的作为 3.“道生一”语出()。老子 4.“德”的内涵在古代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德”成为美德的代称是在()。宋代 5.对于“和”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巨大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和”成为民族文化融合的动因 6.对“止于至善”,正确的理解是(不可能到至善之境,因此永不能停止) 7.第一个在吸取诸子学说精华的基础上对原始儒学进行全面清理和升华的儒学大师是()。董仲舒 F 1.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两汉之际 2.佛教传入中国,最初是流传于社会上层,佛教开始深入下层是在(东汉末年) 3.佛学中国化的过程中,相应地产生了士大夫僧侣化和僧侣的士大夫化,其中,士大夫的僧侣化被称为()居士 4.翻译《天演论》,介绍进化论思想的人物是()。严复 5.凤在皇室和民间有着广泛的引申意义和象征意义,从文化原型上进行溯源,凤是()。凤是南方各族图腾物的结合体 G 1.根据考古材料,中华大地出现活跃的先民的身影可以追溯到()。一万多年前 2.根据著名学者苏秉琦的研究,起源时期的中华文化可以划分为()六大区系 3.关于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说法,下面认识最为准确的是()。不生事扰民就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状况 4.关于我国的法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古代中国从没有实现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观风”的意思是指()。收集各地民歌,并从中找出民怨 H 1.华夏民族共同的图腾是()。龙 2.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宋代享有“梅妻鹤子”美誉的是()。林逋 3.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取代士人文化成为一种显态文化是在()。明代 4.“和而不同”的文化特征产生于()。百家争鸣 J 1.酒文化在殷代已相当发达,还出现了以制造酒器出名的氏族,如()。长勺氏 2.将情界定为与人的本性相冲突的后天的欲望,从而使“情”与“欲”合而为一的是()。宋儒 3.君王若顺天而行,修德政,则天降祥瑞以示庇佑,则天将灾异以示警,甚至使之败亡,投命于新君王()王权天授 K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答案

精品文档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答案(二)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部门组织目标的特点为(AC ) A.多元化 B.单一性 C.整体性 D.公共性 2、私人部门管理的突出特征表现为(ABD ) A.目标明确 B.协调过程中的效率优先 C.组织有效性度量很难 D.组织有效性度量相对容易 3、一般认为,在公共管理学的学科发展历史中,曾出现过的范式有(AD ) A.公共行政范式 B.公共服务范式 C.公共责任范式 D.新公共管理范式 4、促成公共行政范式产生的背景因素主要有(ABCD ) A.私人部门和市民社会对效率的普遍追求 B. 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组织管理的改革 C. 私人部门的科学管理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管理活动的系统化、科学化研究 D.政治学、行政法学和官房学的理论支撑 5、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思想渊源和学科基础为(ABD ) A.政治学 B.行政法学 C.社会学 D.官房学 6、公共行政范式的理论基础为(AC ) A. 威尔逊的“政治与行政二分” B.杰弗逊的“独立宣言” C.韦伯的科层制 D.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 7、韦伯把权力分为(ABC ) A.合理--合法型权力 B.传统型权力 C.魅力型权力 D.知识型权力 8、立基于韦伯的合理--合法的权力类型之上的科层制组织,其构建和运作的原则为(ABCD ) A.知识性和职业化原则 B.非人格化和执行能力原则 C.法定管辖范围原则 D.公职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原则 9、公共行政范式的基本特征为(ABCD ) A.行政活动的科学化 B.作为一种价值观的效率 C.严格的等级制组织模式 D.常任的、中立的和无个性特征的公务员 10、公共行政范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BCD ) A.政治的顺向控制问题 B.政治的逆向控制问题 C.科层制组织的低效率问题 D.科层制组织的限制自由问题 11、造成科层制组织低效率现象的主要原因有(ABD ) A. 科层制行政组织有不断自我膨胀的内驱力 B.科层制组织中的行政公务员乃至行政部门有通过知识保密来获得和保持权力的激励 B. 科层制组织存在政治的逆向控制问题 D.严格等级制的科层制组织中不可避免在会出现“彼德现象” 12、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措施主要包括(ABCD ) A.严格的成本控制 B.权力分散化 C.加强一线管理 D.运用市场机制和强化服务质量 13、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主要观点包括(ABCD ) A.注重管理、绩效评估和效率 B.公共服务代理化 C. 在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部门引入竞争机制并削减成本 D.强调产出控制而非过程控制 14、1992年英国梅杰内阁颁布的《公民宪章》中列出的公共服务的原则有(ABCD) A.公布明确的标准 B.公布有关服务运作的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导论试题

全国2009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导论试题 课程代码:041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将儒学神秘化,把儒家“仁、义、礼、智、信”与“金、木、水、火、土”相比附的是()A.先秦儒学B.汉代儒学 C.宋代儒学D.明代儒学 2.汉乐府民歌《上邪》是() A.讽刺诗B.爱情诗 C.颂诗D.游仙诗 3.使人与人之间分别开来的力量中最正确的是() A.不同的风俗和习惯B.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状态 C.不同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D.文化 4.辅佐商王的主要大臣是() A.尹B.太师 C.相D.卿 5.春秋战国时期提出“白马非马”、“坚白论”的公孙龙属于() A.儒家B.墨家 C.名家D.法家 6.白居易诗歌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他的() A.讽喻诗B.闲适诗 C.感伤诗D.杂律诗 7.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历法的一大创造,立秋后紧接着的一个节气是()A.处暑B.秋分 C.寒露D.霜降 8.唐代省试考试中及第者中的第一名被称为() A.状元B.探花 C.举人D.贡士 9.与中国明朝的徐光启合译了欧几里德《几何原理》的西方传教士是() A.马可·波罗B.汤若望 C.利马窦D.南怀仁 10.下列先秦散文中创作寓言的数量最多的是() A.《韩非子》B.《庄子》 C.《孟子》D.《荀子》 11.由伟大的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创制的历法是() A.《授时历》B.《统天历》

C.《太初历》D.《大明历》 12.明清时期会试中的第一名叫() A.秀才B.举人 C.会元D.亚元 13.记载了虞、夏、商、周四朝政治活动和史事追述的政治史书是()A.《国语》B.《尚书》 C.《春秋》D.《战国策》 14.宋徽宗赵佶的《芙蓉锦鸡图》属于() A.风俗画B.院体画 C.文人画D.市井画 15.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之交叫() A.“莫逆之交”B.“忘年交” C.“忘形交”D.“神交” 16.创立“开元通宝”的皇帝是() A.隋文帝B.唐太宗 C.武则天D.唐高祖 17.摘取《资治通鉴》中的重要史实,分类编辑成《通鉴纪事本末》的南宋史学家是()A.朱熹B.郑樵 C.袁枢D.陈邦瞻 18.著名的《洛神赋图卷》的作者是() A.张僧繇B.吴道子 C.陆探微D.顾恺之 19.周武王、周幽王的称号是() A.谥号B.年号 C.庙号D.尊号 20.真正意义上的纸钞——交子出现在() A.唐代B.宋代 C.元代D.明代 21.春秋以来儒家与墨家并称为“显学”,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公输般B.墨翟 C.墨瞿D.惠施 22.在古代职业称谓中,“疱丁”是指() A.屠夫B.厨师 C.艺人D.铁匠 23.中国第一次统一度量衡的皇帝是() A.周文王B.秦始皇

东财1109考试批次《公共管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 1. 公共管理学是对公共组织尤其是()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等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研究。 A .个人 B .企业 C .政府组织 D .营利组织 【答案】C 2. 广义的公共组织是指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它包括()及第三部门。 A .企业 B .政府 C .单位 D .营利组织 【答案】B 3. 依据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将组织结构分为尖型组织结构和()组织结构。 A .直线型 B .扁平型 C .职能型 D .矩阵型 【答案】B 4.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中国政府间关系的治理模式是一种传统的等级控制模式,这种政府间关系模式称为()。 A .市场模式 B .传统模式 C .集权模式 D .分权模式 【答案】B 5. 政府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基本手段是制定和实施(),以纠正市场失灵。 A .公共政策 B .法律 C .法规 D .计划 【答案】A 6. 公共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作为规范或准则,它()。 A .具有强制性 B .不具强制性 C .有时具有强制性 D .有弱强制性 【答案】A 7. 西方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理论和实践在20世纪()年代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A .60 B .70 C .80 D .90 【答案】D 8. 在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过程中,()以及从行为科学中产生的观点和见识起到重要的作用。 A .人际关系运动 B .新管理思潮

中国文化导论考点整理

绪言一文化的定义简单应用文化的定义文化即人话其 中“文”即纹路“化”即从人心到人体由物质到精神在到物质的 过程。西方学术认为文化是指整个人类环境中由人所创造 的那些方面包含有形的也包含无形的。国内通常把文化概念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全 部财富的总和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则不包括物质文化仅指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二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综合运用中国文化发展历程的八 个阶段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包括八个阶段如下第一个阶 段是中国文化的史前或者起源时代包括旧石器时代和新石 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史中的传说时代。旧石器时代人类主 要用打击、刮削的方法制造粗糙的石器工具新石器时代主要使用磨制方法工艺较为精细。就物质文化来看中国在新时期时代已经开始农业栽培和家畜驯养制陶业和丝织业的出现 导致了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旧制度文化而言中国文化的史前期经历了从血亲杂交、血缘群婚到族外婚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从公有制到私有制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演变。就精神文化而言中国的史前文化遗迹呈现出自然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等多种形态。具有记事或象征特征的刻绘符号一杯较为普遍的的发现。绘画、音乐、雕塑、舞蹈等原始艺术遗迹也在各地被普遍发现。第二阶段是中国文化的雏形时代 或者“青铜时代”。包括夏、商、西周三代。这个时代主要有

文字的发明。青铜器的使用、城市的出现、阶级与国家的建立、宗教性礼仪中心的建筑等此外大型的宫殿、祭坛和文字的发现无不确切标志着中国文明时代的初现。周代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无所不包而又文质彬彬的礼乐文明。第三阶段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或元典时代包括春秋、战国两个时期这是中国社会与文化史上第一次重大的转折时期。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礼乐制度遭到破坏社会结构发生巨变社会制度方面封建制度开始萎缩大一统和中央集权制已在酝酿之中。文化思想方面以儒、墨、道、法、名。阴阳澄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开始崛起。第四阶段是中国文化实现“大一统”的时代。包括秦、西汉和东汉三个朝代。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大一统国家大力推行思想文化的统一“焚书坑儒”事件也严重破坏可古代经典的传承终因秦政暴虐被汉王朝取代。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秦汉王朝均为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广、国力最强的国家。修筑万里长城创立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开辟丝绸之路建立了东西文化交流的通道此外还有汉赋、汉文以及纪传体通史《史记》、断代体《汉书》和指南针和造纸术的发明。此阶段对于中国文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还有佛教的传入以及道教的创立。第五阶段是中国文化由一统走向多元的时代。包括魏、晋、南北朝。这一阶段可以成为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转折时期。在社会政治方

中国文化导论 复习题

1.文化的定义: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全部财富的总和。进一步则有简有繁,其简者,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器物文化)和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两类,其繁者,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类,狭义的文化,则不包括物质文化,或仅指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 2.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是中国文化的史前和起源时代,包括旧石器和新石器时期,相当于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第二阶段:是中国文化的雏形时代或“青铜时代”。包括夏,商,西周。 第三阶段: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或“元典时代”。包括春秋,战国两个时期,这是中国社会与文化史上第一次重大转折时期。这是一个“礼坏乐崩”的时代,“轴心时代”的说法借自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他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指出。 第四阶段:是中国文化实现“大一统”的时代。包括秦,西汉和东汉。 第五阶段:是中国文化由一统走向多元的时代。包括魏,晋,南北朝。这一阶段,可以称为中国文化的第二次重大转折时期。 第六阶段:是文化臻于隆盛的时代,包括隋,唐两代。 第七阶段:是中国文化臻于成熟,精致的年代,以北宋,南宋两代为主,也包括辽,夏,金,元。中国文化在此阶段中发生了第三次重大转折。 第八阶段:是中国传统文化总结,衰落并酝酿新变的时代。包括明,清两代。 3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人文精神(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第二、伦理本位。是一种自然法则是有关人类关系(尤其是以姻亲关系为重心的自然法则) 第三、天人合一。天,在此指自然。天人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四、尊君重民。中国传统的经济形态是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其传统的社会形态是以宗法为核心的等级社会。 第五、尚中贵和。中者,中庸;和者,和谐。尚中贵和是中国文化最为独特的品质之一,是在几千年的农业自然经济和宗法等级社会里孕育而成的民族心态和生存智慧。 4中国文化的现代化:19世纪60年代以前,中国人只是觉得自己的实力不如西方,这一阶段是文化变革主要是物质层面上的。19世纪70年代以后,洋务派发生了分化,一部分人主张不仅要学西方的科技,还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制度层面上的。 1911年辛亥革命是一场制度革命的胜利,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与前两个阶段相比,这一阶段的文化变革已远远超出了物质和制度的范畴,而深及文化的核心——观念的层面。a 5近现代以来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争论: 1、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就不断引起激烈的争论,从洋务运动时期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说; 2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的“问题与主义之争”; 3东西文化之争; 4科学与玄学之争; 5中国社会性质之争。 6.直至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大讨论,以及当代有关“人文精神”“复兴儒学”“回归传统”和“学术与思想”的种种争论。 第一章 第一节儒家 一、儒家思想简史

公共管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 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A 一、填空 1、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者是布坎南。 2、世界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末用政治危机来概括非洲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公共管理途径在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学院逐渐成长起来。 4、B—途径美心发展经验理论,主张在公共部门中引入和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和模式。 5、波齐曼和斯特拉斯曼于1990出版的《公共管理战略》被认为是第一部较为全面的公共管理教科书。 6、公共管理学更多以经济学为基础。 7、公共管理学主要以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流派,给西方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干预主义政策。 二、多项选择 1、我国学者往往以(AC )的角度来区分管理和行政这两个概念. A组织实体 B经济实体 C 管理实体 D 政治实体 2、传统公共行政学模式是建立在( AB )基础上 A科层制理论 B政治---行政二分法 C委托---代理 D内部取向 3、殴文.休斯在<<公共管理与行政>>一书认为(ABC )都是对公共部门的研究 A公共行政 B公共政策 C公共管理 D公共组织 4、下面是公共管理物品的是( ABCD ) A国防 B外交 C教育 D社会保障 5、经过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孕育和进化,公共管理的(AC )逐渐汇合形成公共管理新模式. A P—途径 B治理 C B—途径 D善治 6、在当代政策分析学科中最有影响的经济途径是( BC ) A行为主义学派 B公共选择理论 C新制度学派 D科学管理学派 7、孟德斯鸠等人所提出的“三权分立”思想中“三权”是指( ABD ) A 立法 B 行政 C监督 D 司法 三、解释概念 1、公共行政 答:公共行政是指政府特别是行政机关为公众提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以内部定向关心机构或人员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2、公共管理 答:是指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而更多的是关注取得的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3、公共物品 答: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排他性的货物。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D) A.计划性B.单一性 C.效率性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C)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 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 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A) A.公民 B.政府C.企业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C) A.17世纪末18世纪初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D)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A)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 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 A.经济的发展B.政治的推动 C.公共部门的改革D.私人部门的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C.公共服务范式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A.威尔逊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为(D) A.会计学B.政治学C.行政学 D.公共财政学 12、“政治与行政二分”最早的提出者是(D) A.凯恩斯 B.布坎南 C.韦伯 D.威尔逊 13、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建立的基础为(A) A.管理B.法律 C.经济D.政治 14、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B) A.威尔逊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5、韦伯认为科层制组织的基础为(C) A.传统型权力 B.魅力型权力C.合理--合法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 16、韦伯认为,以“法律”或者“升上掌权地位的那些人发布命令的权力”为基础的权力属于(A) A.合理--合法型权力 B.传统型权力 C.魅力型权力 D.知识型权力

中国文化导论自考答案

中国文化导论自考答案

全国 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导论试题 课程代码:041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三、词语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41.试述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1、关注人和人的生活的集体主义的人文精神;(1分) 2、重视人类群体伦理秩序的伦理本位立场;(1分) 3、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境界(2分) 4、建立在自然经济和宗法社会基础上的尊君重民的思想(2分) 5、尚中贵和的民族心态和生存智慧。(2分)42.简述唐代的官学体制 三省六部制(2分)

中书省(拟定全国最高政令等)(1分) 门下省(参与军国大事讨论,审阅上行文书)(1分) 尚书省(最高执行机关)(1分) 六部,属尚书省,分礼部、吏部、户部、工部、刑部、兵部。(3分) 43.简述汉代乐府诗歌所体现的思想内容 汉乐府诗内容丰富,主要表现为以下五点: 1、深刻的反映出当时人民的痛苦生活和悲愤情绪,如《东门行》、《孤儿行》、《病妇行》。(2分) 2、反映当时苦乐不均、贫富悬殊的社会现状,揭露骄奢淫逸的豪贵生活,如《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鸡鸣》。(2分) 3、反应兵役频繁,人民苦于久役的时代特点,表示出人们厌恶战争,渴望宁静生活的愿望,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2分) 4、表现出两性之间爱与恨的心声,如《上邪》、《有所思》、《孔雀东南飞》。(1分) 5、表现人世险恶、祸福无常,表示乐生恶死的愿望,如《薤露》、《蒿里》。(1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答案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答案(一) (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得最终目标为(A)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得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得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得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得本质特征为(D) A、计划性 B、单一性 C、效率性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得合法性基础为(C) A、公共性与私人利益 B、效率性与私人利益 C、公共性与公共利益D、效率性与公共利益 4、有效得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得起点就是( A ) A、公民 B、政府 C、企业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D、20世纪末21世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D )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得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得标志为(A ) A、《行政学之研究》得发表B、《经济与社会》得发表 C、《行政学导论》得发表D、《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得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得直接动因为(C) A、经济得发展 B、政治得推动 C、公共部门得改革 D、私人部门得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得第一个范式为(A )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 C、公共服务范式 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得就是(A ) A、威尔逊B、韦伯C、杰弗逊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得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为( D) A、会计学B、政治学C、行政学D、公共财政学 12、“政治与行政二分”最早得提出者就是(D ) A、凯恩斯B、布坎南C、韦伯D、威尔逊 13、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建立得基础为(A) A、管理B、法律C、经济D、政治 14、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得就是(B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D、怀特 15、韦伯认为科层制组织得基础为(C) A、传统型权力 B、魅力型权力 C、合理-—合法型权力 D、知识型权力 16、韦伯认为,以“法律”或者“升上掌权地位得那些人发布命令得权力”为基础得权力属于(A )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 17、韦伯认为,以古老得传统、神圣不可侵犯得信念,以及对其下属行使权力得人得地位得合法性为基础得权力属于(B) 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

2020年7月浙江自考中国文化导论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自考中国文化导论试卷 课程代码:041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汉散文的巨大成就主要是() A.《吴越春秋》 B.《汉书》 C.《汉纪》 D.《史记》 2.以演唱“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而传世的歌唱家是() A.公孙大娘 B.李延年 C.姜夔 D.李清照 3.______在宫廷禁苑里选择“梨园”作为教习乐舞的场所,后世就称戏班为梨园。() A.清世祖 B.汉文帝 C.隋炀帝 D.唐玄宗 4.东晋王羲之的______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A.《兰亭集序》 B.《张迁碑》 C.《泰山刻石》 D.《松风阁诗帖》 5.现存最早的有确切纪年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印行的() A.《周礼》 B.《十三经注疏》 C.《论语》 D.《金刚经》 6.把散见于群书中的资料摘录出来,分门别类,汇编成书,这样的书被称为() A.类书 B.经书 1

C.丛书 D.史书 7.战国时期石申编制的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它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赤道坐标体系。 () A.《石氏星纪》 B.《石氏星表》 C.《大业历》 D.《太初历》 8.徐光启的农学著作是() A.《齐民要术》 B.《农书》 C.《农政全书》 D.《农桑》 9.我国南朝数学家______准确地计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A.刘徽 B.祖冲之 C.贾宪 D.沈括 10.______提出了“文以载道”散文创作主张。() A.韩愈 B.苏轼 C.王安石 D.李东阳 11.“望闻问切”四诊法是______发明的。()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 12.在古代称谓中,“细君”是用来称呼______的。() A.妻子 B.小姨子 C.同学 D.弟弟 13.秦汉时的官制是______制。()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九寺五监制 D.三省制 14.中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人情小说是() 2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答案(20200512012353)

、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 )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D ) A.计划性 B.单一性 C.效率性 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C )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 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 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 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 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 A ) A.公民 B.政府 C.企业 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D )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A )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 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 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 ) A.经济的发展 B.政治的推动 C.公共部门的改革 D.私人部门的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 )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 C.公共服务范式 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为( D ) A.会计学 B.政治学 C.行政学 D.公共财政学 12、“政治与行政二分”最早的提出者是(D ) A.凯恩斯 B.布坎南 C.韦伯 D.威尔逊

《中国文化导论》笔记(自考04121)

04121中国文化导论笔记1 序言 (1)简述文化的定义。 文化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全部财富的总和其进一步的分类则有简有繁。狭义的文化,则不包括物质文化,或仅指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 (2)试述中国文化发展历程的八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中国文化的史前或起源时代,包括旧石器和新时期 时期,相当于中国古史中的传说时代。 2.第二阶段,是中国文化的形时代或“青铜时代” 3.第三阶段,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或“元典时代” 4.第四阶段,是中国文化实现“大统一”的时代。 5.第五阶段,是中国文化由一统走向多元的时代。 6.第六阶段,是中国文化臻于隆盛的时代,包括(公元581年~618 年)、唐(公元618年~907年)两代。 7.第七阶段,是中国文化臻于成熟、精致的时代,以北宋(公元960 年~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两代为主,也包括辽、夏、金、元。 8.第八阶段,是中国传统文化总结,衰落并酝酿新变的时代,包括 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16年~1911年)两代。 (3)论述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1、人文精神。其关注的中心,是人和人的生活。 2、伦理本位。与集体主义的人文精神相关联,中国文化特重人类群体的伦理秩序。 3、天人合一。天人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4、尊君重民。中国传统的经济形态是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其传 统的社会形态是以宗法为核心的等级社会。 5、尚中贵和。尚中贵和是中国文化最为独特的品质之一,是在几千 年的农业自然经济和宗法等级社会里孕育而成的民族心态和生存智慧。 第一章 (1)试论儒家思想嬗变的四个阶段。 1.先秦儒家。周灭商后,以周公为代表的政治领袖定了一系列维护 嫡长子继承权的宗法制度,并提出相应的伦理道德观念。 2.两汉经学。儒家正式跃居于中国封建社会意识形式的主导地位, 先秦儒家典籍----《诗》《书》《礼》《易》《春秋》被列为经典。 3.南宋理学。汉代经学内部的今古文之争经过此消彼长的长期斗争, 今文经亡失于两晋之际,古文经独传,成为唐代官学。 4.清代朴学。清代儒士将明王朝的衰亡归咎于名儒学风的空疏浮泛, 清初儒学掀起了以扬弃宋明理学为前提的复兴汉学的运动,以期经世致 用。 (2)试论王夫之对知行关系的看法。 在政治思想方面,他提出“循天下之公”,“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主张选贤使能,“以天下之禄位,公天下之贤者”、 在哲学思想上,驳斥程朱“理在气先”、“道在器先”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陆王“心学良知”之说,提出“天下唯器”、“理不先而气不后”

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 选择题(完美打印版)

1、我国学者往往以( )的角度来区分管理和行政这两个概念. A组织实体 B经济实体 C 管理实体 D 政治实体 2、传统公共行政学模式是建立在( )基础上 A科层制理论 B政治---行政二分法 C委托---代理 D内部取向 3、殴文.休斯在<<公共管理与行政>>一书认为( )都是对公共部门的研究 A公共行政 B公共政策 C公共管理 D公共组织 4、下面是公共管理物品的是( ) A国防 B外交 C教育 D社会保障 5、经过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孕育和进化,公共管理的( )逐渐汇合形成公共管理新模式. A P—途径 B治理 C B—途径 D善治 6、在当代政策分析学科中最有影响的经济途径是() A行为主义学派 B公共选择理论 C新制度学派 D科学管理学派 7、孟德斯鸠等人所提出的“三权分立”思想中“三权”是指() A 立法 B 行政 C监督 D 司法 1、对政府管理运行职能包括的内容提出七职能说(即POSDCORB)的学者是()。 A、法约尔 B、孔茨 C、奥唐奈 D、古利克 2、下列物品中不是准公共物品的是()。 A、能源 B、通信 C、国防 D、教育 3、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公共部门管理特别是政府管理的形成是以两本教科书为 标志的,它们是()。 A、《行政之研究》和《公共行政评论》 B、《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和《公共行政原理》 C、《政策科学》和《公共政策分析与管理》 D、《公共行政学》和《行政科学论文集》 4、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思想是由()提出的。 A、孟德斯鸠 B、洛克 C、潘恩 D、杰斐逊 5、第一本为“公共管理”确立基本学科框架的教科书是()。 A、《美国的公共管理研究》B、《理解和管理公共组织》 C、《公共管理战略》D、《公共管理精华读物》 1、对于组织高层管理者而言,权力来源的主要方面有()。 A、正式的职位 B、所控制的资源 C、对决策前提和信息的控制 D、居于组织中心位置 2、认为人一般生来厌恶工作,只要有可能就想逃避工作的理论是()。 A、X理论 D、Y理论 C、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D、超Y理论 3、自上而下的权利运行的目的包括的六个方面是()。 A、对下层单位的资源进行投入控制 B、实行产出控制 C、改变任务环境来进行环境控制 D、控制上级 4、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 A、组织人员 B、组织目标 C、职能范围 D、技术和信息 5、组织的共性有()。 A、某种特定的目标 B、一定的结构和行为方式 C、其内在的精神意识 D、封闭性

中国文化史导论笔记

一、文明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在内,属精神方面。 二、人类文化,从源头来看,分为三类: 1、游牧文化 2、农耕文化 3、商业文化(海滨) 其中,1和3属于一类。由于地域资源不足,内部有阻害,所以有工具感,有强烈的克服欲。由于向自然要生存,所以心理有对立感,无论对外界或是对外人,因此尚自由,争独立,侵略性强。 三、财富观: 游牧与商业文化财富观:一、愈多则愈易多二、愈多则愈不足 农耕文化财富观:生产有定额,生生不息,无需多藏,也不适合多藏。因此常感满足而实则不富。 富者不足,强者不安,安定者却不富,所以矛盾不断。 四、农业文化有大型小型之分,新农旧农之分。 小型农业国内部发展易饱和,外部又不易捍卫强暴。 新商业文化特征:有新科学新工业装备。 新农是有新科学工业装备的农业国。 五、分析文化要从文化的复杂性、完整性、发展性来看。 第一章地理背景 1、中国文化不仅孤立,而且特殊。 与古代三国最大的不同是,中国文化产生于一个特别大的地面上。 人类文化的最先开始,先是要有河水灌溉,这样能保证农业生产,二是四周要有天然屏障,这样不仅可以集中人口,而且可以不受外敌干扰。 汭:两水环抱之内。两水相交而形成的三角地带。 中国环境的特殊之处: (1)中国水系复杂,哪里都有灌溉区域,且相互之间可以隔绝孤立。而小区域内的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可以借着小水系进到大水系,密切接触。 (2)中国当时处得较北,气候和雨量不如其他三国易于产出丰富产物,所以中国人一开始是在勤奋的情况下创造文化的。其他三国是在多量的闲暇时间创造的。 中国文化的特殊之处: (1)中国文化一开始就在大环境里面开始,因此易于养成并促进对政治、社会等人事方面的团结与处理,所以中国能迅速完成统一。 (2)中国文化因为在大环境下展开,又迅速形成了国家内部团结统一,所以抵抗外来异族力量强大。 (3)小地面上产生的文化,容易受地域局限达到顶点,然后停滞不前,只享受奢侈生活,内部安逸退化。而中国文化,由于在贫瘠地方产生,因此有不断的刺激促进文化前进,内部一致并前进。 2、中国文化和欧洲文化的比较: 欧洲文化起源于希腊,但希腊虽有共同文化,却没有共同的政治组织。因此后来希腊被罗马取代,而中国是内部政治交替,文化改进。 希腊、罗马、基督教会是近代西方文化三大主源。 西方人看历史,是变动;中国人看历史,是转化、绵延。西方人看历史,是空间与权力的向外伸展;中国人看历史,是时间的与生长的自我绵延。西方人的看法是我与非我,中国

2018年自考《中国文化导论》试卷及答案

2018年自考《中国文化导论》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商朝的历史以盘庚迁殷为界,可分为(A) A.两期 B.三期 C.四期 D.五期 2.据《商君书》及《管子》记载,早期“法”的精义是(C) A.“尚公正” B.“尚公德” C.“尚公义” D.“尚公益” 3.下列选项中属于南方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的是(D) A.栽培小麦 B.井渠双灌 C.栽培谷子 D.使用水车 4.古代天子与后妃乘坐一种富丽堂皇的大马车,被称作(C) A.栈车 B.轿车 C.路 D.轩 5.中国古代出现“四诊”诊断技术的朝代是(D) A.春秋 B.战国 C.秦代 D.汉代 6.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C) A.鲁班 B.蔡伦 C.毕昇 D.伏羲 7.下列选项中演变为宗法制度的是(B) A.母系家长制 B.父系家长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 8.秦汉时期,直接任免郡县长官的是(D) A.吏部 B.户部 C.丞相 D.皇帝 9.中国制度文化中,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重大影响的是(C)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君主专制制度 10.曹魏时期建立的选官制度是(C) A.分封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是(B) A.郑国子产《刑书》 B.魏国李悝《法经》 C.《秦律》 D.汉《九章律》 12.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辩证思维模式的是(C) A.“上下与天地同流” B.“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C.“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D.“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13.提出“中庸”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最高价值原则的人是(C) A.周公 B.孟子 C.孔子 D.朱熹 14.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为(D) A.元始天尊 B.灵宝天尊 C.道德天尊 D.太上老君 15.据《周礼》记载,周朝贵族子弟8岁入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B) A.五礼 B.六艺 C.五射 D.六书 16.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标是(C) A.在明明德 B.在亲民 C.在止于至善 D.平天下 17.朝鲜仿照汉字创造的文字是(B) A.假名 B.谚文 C.字喃 D.汉字 18.在言语形式方面主张言辞质朴的人是(A) A.老子 B.陆机 C.曹丕 D.葛洪 19.佛教在中国得到发展的阶段是(B) A.东汉魏晋阶段 B.东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明清时期 20.明清时期中国人民称西方为(B) A.欧洲 B.泰西 C.远西 D.西洋 二、多项选择题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判断

三、判断题 b 11、布坎南指出,市场与政治之间的重要差异在于人们追求的价值或利益不同。(×)2.部门间的协调可以通过会议、规程、命令链等方法来实现。错( C 23、从根本上说,政府的管制手段是对市场机制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的一种矫正,其目的是维护市场竞争和市场机制对资源的有效配置,而绝对不是要取代市场。(√)29、传统科层制组织中的响应性是指组织对环境的响应性和服务的响应性。(×)1.传统的人事管理是以柔性管理为主要手段,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是以刚性管理为主要手段。 d 22、对于正外部性,政府往往运用征税等手段予以逆向激励;而对于负外部性,政府往往用补贴手段予以正向激励。× 6.代理理论主要用于因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控制权分离引发的问题。委托人和代理人由于信息不完备、不对称,导致委托人难以对代理人的行为进行了解和监督。代理理论主要就是关注如何确定最优的合同形式,找到谈判、说明和监督合同的最满意的方式,以防止双方特别是代理方寻机违背合同为己牟利。对 2.电子政务管理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电子政务组织管理科学化、电子政务系统标准化和电子政务管理法制化。对 3.电子政务系统标准化是指在推行电子政务过程中要求政府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对政府职能进行重组,对政府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根据建立电子化政府的要求,结合机构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对政府管理程序进行优化和再设计。错 5.电子政务发展的新领域包括在线选举、民意调查、在线立法、发展电子民主等。对 12.道德责任是一种外在的约束机制,是强制性的。错 F 5.反恐问题属于全国性公共问题。错 6.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是庇古。对 1.非政府组织在美国兴起的两个根本原因是:一是美国人具有结社的传统,二是美国的自由主义价值观。对 2.非政府组织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其成员所缴纳的会费和社会捐助。对 9.非政府组织是承接政府职能转化的重要载体,是建设公民社会以及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对 g 1、公共性是指超越个人和特定私人组织的特殊利益而追求社会共同利益。(√) 2、公共管理活动的目标是单一的,目标的表达也是不明确的。(×)1、公共管理的内容包括:公共问题的确定,公共政策的制定,公共项目的选择,公共资源的组织、协调和控制,公共物品的合理利用与监管,以及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种社会服务。√7、公共管理伦理是包括公共管理理想、态度、纪律、作风、技能、荣誉等范畴的体系。√ 3、公共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度量相对容易。(×7.根据公共管理的范围、内容、力度和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以前的自由经济时期、20世纪的政府干预时期,以及21世纪的新自由主义时期。错。 8、公共政策总会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这些效益是否以牺牲其他组织或群体的利益为代价,是否影响可持续发展,影响未来人们的利益,这些都是需要从伦理的角度进行公共政策评估。√ 4、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组织管理的改革是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