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化学与物理课后题复习纲要

纤维化学与物理课后题复习纲要
纤维化学与物理课后题复习纲要

高分子化合物:指一种由许多结构相同或相似、简单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分子链较长的化合物。

单体:能形成高分子物结构单元相应的低分子化合物,也是高分子物合成的起始原料。

超分子结构:单位体积内许多分子链之间的几何排练

聚合度:组成一个大分子的链节数,即一个大分子链中所含的重复单元的数目。

蠕变:在一定的温度和较小的恒定的外力作用下,高分子物所发生的形变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加的现象。强迫高弹形变:非晶态高分子物,在温度稍低于Tg的条件下,外力强迫链段运动并使分子链拉直,产生较大的形变。外力去除后,形变不能自然回复。但温度升至Tg以上,链段运动使形变自然回复,这种形变称之为强迫高弹形变。

取向度:指大分子、链段或微晶体顺着某一特定方向(外力方向)有序排列的程度。

结晶度:结晶的程度,是结晶部分的质量或体积对全体质量或体积的百分数。

玻璃化温度:指高分子物非晶区的链段在外力作用下开始运动时的温度。即玻璃态和高弹态的转变温度。(可理解为:高分子物从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时,链段刚好能运动的温度,也是高弹态向玻璃态转变时,链段刚好被冻结的温度。)

特[克斯](tex):俗称号数,指在公定回潮率时,1000米长的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质量克数。即1特=1克/1000米。

回弹性:指纤维从形变中回复原状的能力。

极限氧指数:纤维材料点燃后在氧-氮混合气体中维持燃烧所需的最低含氧量的体积分数。即

极限氧指数=

O2的体积

O2的体积+N2的体积

×100%

回潮率:纤维内水分的重量与纤维绝对干燥重量之比的百分数。?

实际回潮率:纤维制品在实际所处环境条件下具有的回潮率。(大气条件不同结果不同)

?标准回潮率:在标准状态下,纤维制品达到吸湿平衡的回潮率。(可以比较纤维材料的吸湿性)同一材料的标准回潮率不是定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公定回潮率(商业回潮率):为贸易、计价、检

验等需要而定的回潮率。

国际上将生丝的回潮率统一规定为11%,称为公定回潮率。

?一般公定回潮率接近标准回潮率

可及度:指化学试剂可以到达并起反应的部分占整个部分的百分数。

铜值:100g干燥纤维素使二价铜还原成一价铜的克数

潜在损伤:某种条件下,如果纤维素只发生基团的氧化和葡萄糖剩基的破裂,并未发生分子链的二断裂,只是纤维的强度不大,而纤维素铜氨溶液的黏度却明显下降。

盐缩:蚕丝纤维在氯化钙,硝酸钙等中性盐类的浓溶液中处理,会发生显著膨润,收缩的现象,称为盐缩

等电点:蛋白质大分子上所带的正负电荷相等即电中性时溶液的pH值

复合纤维: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成纤高分子物熔体或浓溶液分别输入同一喷丝头,在喷丝头适当部位相遇后,从同一喷丝空中喷出,成为两组分或多组分粘并的一根纤维。即在纤维横截面上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相混合的聚合物。又称共扼或多组分纤维。

超细纤维:单纤维线密度在0.11~0.55dtex范围的纤维

P152第8题。纤维的结构对其吸湿性有哪些影响?

答:(1)化学结构即纤维大分子结构上的极性基团--吸湿中心的多少和强弱:极性基团越多,强度越强,纤维的吸湿性越好。一般天然及再生纤维有较多的极性基团,吸湿性好;合成纤维,极性基团少,吸湿性差。

(2)纤维的聚集态结构--结晶区和非结晶区的多少:吸湿主要发生在纤维的无定形区和晶区表面,化学结构相同的纤维,若无定形区不同,吸湿性也不同,无定形区大,吸湿性强。

(3)纤维内部空隙:纤维内部空隙多,吸湿性好。

(4)纤维表面结构:纤维表面能吸附大气中的水汽和其他气体,吸附量的多少与纤维的表面积及其组成成分有关。纤维愈细,比表面积越大,吸附水分子的能力愈强。

(5)纤维伴生物:纤维的伴生物位于纤维的表面,会改变纤维表面特性,影响其吸湿性。

2.P152第9题。画出聚酯纤维的应力-应变曲线,并从分子运动机理来解释曲线。

答:聚酯纤维的应力-应变曲线:

ab段:一条直线,应变为普弹形变,形变主要是原子键长和键角的变化引起的,

而分子链和链段不发生运动。直线的斜率称为初始模量。

bc段:应力增加,外力强迫链段发生运动,纤维分子沿拉伸方向取向,而大分

子不发生相对滑移。强迫高弹形变。与ab段相比,bc段每单位应变所需的应力减

少。

cd段:大分子沿着拉伸方向发生质量中心改变的相对移动,并进一步趋于平行排列,这时形变主要发生在纤维的无定形区。塑性形变。在这个区段,纤维的形变能力降低,应力急剧增加。

de段:试样已拥有足够的能量,足以克服结晶区内某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发生第二次塑性流动,直至纤维断裂。

5.P152第13题。纤维初始模量的实质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影响因素?

答:纤维初始模量实质:表示纤维在外力作用下对小形变的抵抗能力,反映了纤维的刚性。初始模量大,纤维在外力作用下不易变形。

影响因素:纤维大分子链的柔性:柔性高,初始模量小。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的作用力小,初始模量小。

结晶度及取向度:对于同一类纤维,结晶度、取向度高,初始模量3

P152第10题。纤维可能的断裂方式有哪几种?为什么纤维的实际强度比理论强度往往要低得多?

答:纤维大分子链的排列方向一般平行于受力方向,纤维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断裂可能是分子链的断裂和分子链间的相对滑脱所引起的。

若纤维的断裂是由分子链的断裂引起的,则必须拉断所有的分子链,但根据有关计算,纤维的实际强度远远小于纤维的理论强度,说明纤维在受外力拉伸断裂时,同一截面上的分子链同时被拉断是不可能的。

若纤维的断裂是由分子链或结构单元的滑脱引起的,则必须克服分子链间的氢键和范得华引力,同样根据计造成算,纤维的实际强度远小于纤维的理论强度,说明纤维受外力拉伸,其断裂完全是由于分子链间的滑脱的是不可能的。

纤维的实际强度之所以小于理论强度,是因为纤维的结构不是均匀的理想的,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如微细的裂缝、空洞、气泡等,当受到外力作用时,纤维的断裂首先从这些薄弱环节开始。同时纤维的取向也不是理想的取向,此时纤维中的大分子也不可能均匀承受外力,而是先使未取向的分子链段间的H间或范德华引力破坏,应力逐渐向其他部位扩展,集中到少数取向的分子链上,对于聚合度、结晶度、取向度高的纤维,由于其分子间的作用力大,导致了分子链的断裂而使纤维破坏;而对于聚合度、结晶度、取向度低的材料,由于其分子间的作用力小,导致了分子链间或其结构单元间的滑移而使纤维破坏。

第15题。试述纤维的耐磨性及其影响因素。举例说明。

答:纤维的耐磨性是影响纤维耐用性的主要指标。表示方法:一般用纤维经多次拉伸后的断裂功来表示。

影响耐磨性的因素:纤维的强度、断裂延伸度、回弹性。以断裂延伸度和回弹性的影响更为重要,断裂延伸度大和回弹性好,纤维的耐磨性好。

例如:麻纤维,虽然强度高,但断裂延伸度小、回弹性差,其耐磨性差;羊毛强度较低,但断裂延伸度大、回弹性好,耐磨性好。锦纶由于强度、延伸度和回弹性都较高,所以耐磨性特别好

棉的丝光处理凝聚态结构变化。棉织物在一定张力作用下,经浓烧碱溶液处理,使织物获得丝一般的光

泽,同时保持所需要的尺寸的过程。丝光前后变化:①形态结构变化:光泽度变高。横截面积变大,直径变小,扭曲带状变为圆筒状。②聚集态结构变化:大分子排列趋向于整齐,取向度提高,结晶度降低,无定形区变大。③物理机械性能:强力增大,形态尺寸稳定性增大,模量增大④化学性能:化学反应性增大,染料吸收率增大,吸水性增大

天然纤维烧碱处理后发生剧烈溶胀的原因 处理后其性能发生哪些变化为什么。

钠离子体积小,不仅可以进入纤维的无定形区,还可以进入到纤维的部分结晶区;同时Na+是一种水化能力很强的离子,环绕在一个Na+周围的水分子多达66个之多,以至形成一个水化层,当Na+进入纤维素大分子内部并与纤维素大分子结合时,大量的水分也被带入,因而引起了剧烈溶胀,由于能进入晶区,因此,溶胀是不可逆的。丝光处理后,结晶度下降,取向度提高,强度变大,光泽提高,尺寸稳定性提高,化学活泼型提高。

棉纤维经酸和氧化作用的相似及相异之处

相同点:都在漂白及染色等染整过程中进行,且均使纤维的聚合度下降,最终生成羧基或羧基化合物,还原性加强。 相异点:酸对纤维素的水解作用使14-gan 键水解,在断裂处与分子结合形成-oH 、醛基。纤维强度下降明显。 氧化剂对纤维素的氧化作用主要发生在葡萄糖基环C2,C3,C4位的三个自由羟基和大分子末端的潜在醛基上,根据不同的条件相应生成醛基,酮基和羧基,形成潜在损伤,聚合度下降但强度变化不明显(其铜氨溶液粘度下降,),碱性环境中容易发生贝塔-分裂。

判断纤维素受到的损伤程度可采取下列办法:

①测断裂强度,值↓,纤维损伤↑;

②测定纤维在碱中的溶解度,溶解度↑,纤维损伤↑;

③测定纤维的还原性能,用铜值或碘值表示,铜值或碘值↑,纤维损伤↑。

④用铜氨溶液或铜乙二胺溶液测定纤维的聚合度,聚合度↓,纤维的损伤↑。

什么是纤维的原纤化现象。解释为什么lyocell 容易发生原纤化。

原纤化现象:在受到机械作用时,纤维沿轴向分裂 出更细小的原纤,这些原纤一端固定在纤维本体上,一端暴露在纤维表面形成许多小绒毛。 Lyocell 容易原纤化,是因为:取向度高,纵向结合力较强,横向结合力较弱,这种结构使得纤维可沿纵向将更细的纤维逐层剥离出来,尤其是湿态下经机械摩擦力作用这种现象更明显。在极度原纤化作用下,原纤相互缠结使织物表面产生起球现象。 有利:可使织物获得桃皮绒风格;

1.

4.P192第19题。影响酸对纤维素作用的因素由哪些?为什么经酸处理的织物必须彻底洗净?写出反应式。怎样判断纤维素受到的损伤程度?

答:(1)影响因素主要有:

①酸的种类:当其他条件相同时,酸性↑,损伤↑。

②酸的浓度:浓度↑,水解↑。

③温度:温度↑,损伤↑。

④时间:其它条件相同时,时间↑,水解↑,且成正比。

(2)酸对纤维素的水解作用仅起催化作用,反应前后,其浓度无变化,若其他条件不变,水解反应会继续进行下去。反应式如下: O O OH

CH 2

OH OH OH

CH 2OH OH

O O O + H +O O OH CH 2OH OH OH CH 2OH OH O O O H + H 2O O OH

OH CH 2OH O OH

+O CH 2OH OH OH O HO + H +OH OH CH 2OH O C O H OH

纤维素制品在染整加工中用酸进行处理,一般不会使纤维解体,但纤维的内在质量如聚合度、强度、延伸度等会受到影响,所以酸处理后的织物必须彻底洗净,特别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带酸的织物进行烘干,否则,在烘干时,随着水分的蒸发,织物上酸的浓度增加,再加上烘干时温度较高,会使织物受到严重的损伤。

(3)判断纤维素受到的损伤程度可采取下列办法:

①测断裂强度,值↓,纤维损伤↑;

②测定纤维在碱中的溶解度,溶解度↑,纤维损伤↑;

③测定纤维的还原性能,用铜值或碘值表示,铜值或碘值↑,纤维损伤↑。

④用铜氨溶液或铜乙二胺溶液测定纤维的聚合度,聚合度↓,纤维的损伤↑。

5. P 192第20题。说明怎样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棉纤维在漂白过程中素受到的损伤程度,为什么? 答:①测定棉纤维在漂白前后在铜乙二胺溶液(铜氨溶液)中的粘度,然后再换算成相对分子质量,因为铜乙二胺(铜氨)溶液是碱性的,具有潜在损伤的纤维素在里面会发生β-分裂反应。从而准确地反映漂白过程受到的损伤程度。

②测定漂白织物碱煮后的强力,因为碱煮时,具有潜在损伤的纤维素会发生β-分裂反应。

1.试述蛋白质的两性性质和膜平衡原理。

答:(1)两性性质:蛋白质具有既象酸又象碱一样的性能,是典型的两性高分子电解质。在不同的pH 值溶液中可进行下列反应:

H 3N +P COOH -H ++H +H 2N

P COOH H 2N P COO -

H 3N +P COO -+H +-H +

pH =pI pH <pI

pH >pI 大分子带正电荷大分子正电荷和负电荷相等大分子带负电荷

(2)膜平衡原理

膜内:蛋白质分子上带有的负或正离子不能离开母体,且与膜内溶液组成膜内体系。

膜外:溶液

体系:HCl +KCl 共存,即pH <pI ,-NH 2+H +→-N +H 3。

或体系:KOH +KCl 共存,即pH >pI ,-COOH +OH -→-COO -+H 2O

假定:膜内、外容积相等且不变。

★在酸性条件下膜内外离子分布情况如下:

[P NH 2] C 1

结合酸达平衡时:开始:[P NH 3] C 1

+[HCl] C 2[KCl] C 3[H +] X [K +] Y [Cl -] C 1+X +Y [H +] C 2-C 1-X

[K +] C 3-Y [Cl -] C 2+C 3-C 1-X -Y 膜内

膜膜外

其中:C 1为平衡时蛋白质正离子浓度,即蛋白质结合酸的浓度;C 2:HCl 原来的浓度;C 3:KCl 原来的浓度;X 、Y :平衡时膜内H +、K +浓度,等于膜外向膜内迁移的浓度。

平衡时分配系数λ:

λ=[H +]外[H +]内[K +]外[K +]内[Cl -]外[Cl -]内==

λ===C 2-C 1-X X Y C 3-Y C 1+X +Y C 2+C 3-C 1-X -Y λ=C 2+C 3C 2+C 3-C 1≥1

★在碱性条件下膜内外离子分布情况如下:

[P COOH] C 1结合碱达平衡时:开始:[P COO -] C 1

[KOH] C 2

[KCl] C 3

[OH -] X

[K +] C 1+X +Y [Cl -] Y [OH -] C 2-C 1-X [K +] C 2+C 3-C 1-X -Y [Cl -] C 3-Y 膜内

膜膜外

其中:C 1为平衡时蛋白质负离子浓度,即蛋白质结合碱的浓度;C 2:KOH 原来的浓度;C 3:KCl 原来的浓度;X 、Y :平衡时膜内OH -、Cl -浓度,等于膜外向膜内迁移的浓度。

平衡时分配系数λ:

λ=[OH -]外[OH -]内[Cl -]外[Cl -]内[K +]外[K +]内==

λ===C 2-C 1-X X Y C 3-Y C 1+X +Y C 2+C 3-C 1-X -Y

λ=C 2+C 3C 2+C 3-C 1≥1

2.P 243第5题。什么是蛋白质的饱和吸酸值、超饱和吸酸量、等电点?

答:蛋白质的饱和吸酸值:当溶液的pH 值达到一定值时,蛋白质才开始结合酸,并在特定的pH 值达到稳定、最大结合量,此值称之。

超饱和吸酸量:达到饱和吸酸量后,溶液的pH 值由0.8继续下降,蛋白质又出现吸酸量突然增大的现象,此时的吸酸量称为超饱和吸酸量。

等电点:蛋白质大分子上所带的正负电荷相等即电中性时溶液的pH 值。

P 244第9题。试述羊毛永定和过缩现象的原理。

答:①过缩:

现象:将受到拉伸应力作用的羊毛纤维在热水或蒸汽中处理很短时间,然后去除外力并在蒸汽中任其收缩,纤维能够收缩到比原来的长度还短,甚至只有原长三分之二的现象。

原因:外力和湿、热的作用使肽链的构象发生变化,原来的副被拆散,由于处理时间很短,尚未在新的位置建立起新的副键,多肽链可以自由收缩。产生过缩。

②暂定(暂时定型):

现象:将受到拉伸应力作用的羊毛纤维在热水或蒸汽中处理稍长时间,除去外力后纤维并不回复到原来的长度,但在更高条件下处理,纤维仍可重新收缩的现象。

原因:处理时间稍长,原来的副被拆散后,在新的位置尚未全部建立起新的副键或副键结合得不稳固,只能使形态暂时稳定,遇到适当条件,仍可回缩。

③永定(永久定型):

现象:将受到拉伸应力作用的羊毛纤维在热水或蒸汽中处理更长时间,如1-2h ,放松后,则外力去除后,即使再经蒸汽处理,也仅能使纤维稍微收缩的现象。

原因:处理时间较长,原来的副被拆散后,在新的位置建立起新的、稳固的次价键,使多肽链的构象稳定下来,阻止羊毛纤维从形变中回复原状。

3.P 244第14题。画出羊毛、蚕丝纤维的应力-应变曲线,比较它们拉伸性能的异同,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答:(1)羊毛及蚕丝的应力-应变曲线见图。

(2)由图可以看出:两种纤维的应力-应变曲线都有明显的屈服点;蚕丝的屈服

应力、初杨氏模量、断裂强度比羊毛高,而断裂延伸度比羊毛低;两者的断裂功均比

较大,因而韧性较大,羊毛在很小的应力下,可产生较大的形变,尤其超过屈服点。

温、湿度对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温、湿度增加,他们的屈服应力、初始模量、

断裂强度都发生下降,而断裂延伸度增加。

回复性能:羊毛的弹性在各种纤维中是较高的,仅次于锦纶66,而蚕丝的弹性仅属于中等,特别是

湿弹性较差。

(3)两种纤维性能差异的原因:蚕丝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强烈的拉伸和吐丝口处的挤压,分子链具有β—构象,较为伸直,取向度较高,分子排列整齐,因而断裂强度较高而断裂延伸度较低。羊毛的分子链有α—螺旋构象,受到拉伸可以变为β—构象,因而有较大的延伸性能;羊毛的肽链间存在二硫键,可以阻止分子链间发生相对滑移,又能促使纤维形变的回复,所以有良好的回复性能。.

P 244第17题。次氯酸钠能否用于蛋白质纤维的漂白,为什么?

答:不能用于蛋白质的漂白。因为次氯酸钠对蛋白质纤维的破坏作用非常强烈,不仅有氧化作用,而且还伴着氯化作用,使蛋白质生成黄色氯胺类化合物,破坏作用极大。

2PCH COOH +

3HOCl

NH

2PCHO +CO 2+NH 3+HCl COOH +NH 2Cl +HCl PCH O COOH +H 2O

PCH NHCl

短纤维:长度较短,必须经过纺纱才能用于织布的纤维。

2.P 302第6题:试述涤纶的分子结构特点。

答:(1)具有对称苯环结构,没有大的支链,分子线型好,易于沿纤维拉伸方向取向平行排列。

(2)主链含有苯环,分子柔性较小,因此熔点较高。

(3)主链中C -C 链可以内旋转,分子存在两种空间构象。

晶区:反式构象。CH 2O O C C CH 2O O

非晶区:顺式构象。C O O CH 2CH 2O O C

(4)结构具有高度的立体规整性,所有的苯环几乎处在一个平面上,使得相邻大分子的凹凸部分便于镶嵌,从而具有紧密敛集能力与结晶倾向。

(5)分子间没有特别强大的定向作用力。

P 302第11题。涤纶为什么染色比较困难?可采用哪些有效方法?

答:原因:纤维吸湿性小、结构紧密,在水中的溶胀程度,染料难进入纤维内部。

分子结构中缺少极性基团,吸湿溶胀小,不易与水溶性染料结合。

分子结构中无活性基团,染料无法与纤维发生共价键结合。

有效方法:选择分散染料染色。常采用的有效方法主要有:高温高压法、携染剂(载体)法、热溶法、目前研究的超临界CO 2染色法。还可以改变涤纶的化学组成,使其结构中含有能与染料结合的基团等。

7.P 302第14题。涤纶经烧碱溶液处理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涤纶经烧碱溶液处理后其相对分子质量几乎不变,而纤维变细、变轻、纤维表面出现刻蚀变得凹凸不平现象。

原因:涤纶分子中的酯键在碱中可发生水解,使涤纶的相对分子质量降低。但涤纶具有疏水性,结晶度、取向度大,结构紧密,其在热的稀碱液中,溶胀程度小,碱液向纤维内部渗透比较困难,酯键的水解反应只能由表及里逐层进行,当表面的分子水解到一定程度便逐渐脱离纤维,溶解在碱液中,而剩下的纤维的相对分子质量没有什么变化。

.P 302第26题。说明聚丙烯腈均聚物中加入第二单体、第三单体对纤维性能有哪些改进。

答:第二单体又称为结构单体或中性单体,其含量为5~10%,主要是含酯基的乙烯基单体,如丙烯酸甲酯等,其加入后可以减弱聚丙烯腈大分子间的作用力,使纺丝液易于制备,提高纤维的弹性和热塑性,有利于染料进入纤维内部。

第三单体为染色单体,其含量为3~5%,主要是可离子化的乙烯基单体。其加入主要是引入一些能与染料结合的基团,提高纤维的染色性能并改善纤维的亲水性。主要分成两大类:一类为含羧基或磺酸基等的酸性单体,加入后使纤维可以用阳离子染料染色。另一类为含有氨基、酰胺基、吡啶基等的碱性

单体,加入后使纤维可以酸性染料染色。其中酸性单体用得较多。

7.P302第30题。腈纶纺织品在服用中熨烫温度过高,织物立即发黄,试解释其原因。

答:腈纶纺织品在熨烫时,纤维分子链发生重排和环化反应,形成了较长的共轭体系,因而立即发黄。

CH

CH2 CN CH

CH2

CN

CH CH2

CN

C

C

HC

N

N

C

C

C CH2

H

C

C

H

NH2

+ H2

8.P303第32题。为什么聚丙烯腈纤维具有优异的耐日晒及耐气候性能?

答:聚丙烯腈纤维的耐晒及耐气候性能非常优异,在所有天然及化学纤维中位居第一。原因是其分子中的侧基为-CN,C和N之间的三价键一个是σ键,两个是π键,能吸收紫外光,转变成热能,从而使聚合物的主链不易发生降解而受到保护。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习题及答案

期末练习题 1. 当某溶质溶于某溶剂中形成浓度一定的溶液时,若采用不同的标准浓度,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溶质的标准态化学势相同 (B) 溶质的化学势相同 (C) 溶质的活度系数相同 (D) 溶质的活度相同 2. 在298K 时,设液体A 和B 能形成理想的液态混合物,它们的蒸气形成理想的气态混合物。 已知纯A 和纯B 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kPa p A 50=*,kPa p B 60=* ,如液相中 40.0=A x ,则平衡的气相中B 的摩尔分数B y 的值为 ( ) (A )0.25 (B) 0.40 (C) 0.50 (D) 0.64 3.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设纯的A(l)的化学势为*μ,其标准态化学势为θμ。如在A 中加入另一液相B(l),形成理想的液态混合物,这时A(l)的化学势为A μ,标准态化学势为θμA ,则两种化学势之间的关系为 ( ) (A )*μ=A μ,θμ=θμA (B )*μ>A μ,θμ<θ μA (C )*μ=A μ θμ>θμA (D )*μ>A μ,θμ=θμA 4. 在298K 时,已知①H 2(g)和②O 2(g)在水中的Henry 系数分别为 91,1012.7?=x k Pa, 92,1044.4?=x k Pa.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两者在水中的饱和溶解的量用摩尔分数表示分别为x 1和x 2,两者的关系为 ( ) (A )x 1>x 2 (B) 无法比较 (C) x 1=x 2 (D )x 1<x 2 5. 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A )和纯水(B )。经 历若干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 ( ) (A )A 杯高于B 杯 (B )A 杯等于B 杯 (C )A 杯低于B 杯 (D )视温度而定 6. 物质B 固体在298K 、101.325kPa 下升华,这意味着 ( )

四川大学物理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B卷)

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代码:(Ⅰ)—1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任课教师:李泽荣、何玉萼适用专业:化学、应化、材化专业印数:200份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本卷3页,本页为第1页 2、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16K纸打印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本卷3页,本页为第2页 2、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16K纸打印 2200 2400 2300 t/℃ a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本卷3页,本页为第3页 2、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16K纸打印 2010级物理化学(Ⅰ)-1期末考试题B卷答案

一、选择题(12分,每题2分) 1、B 2、A 3、B 4、C 5、C 6、D 二、填空题(20分,每空2分) 1、> ;> ;> ;= 2、 3、 ; 4、1 ;2 5、y A >0,B x >x A ;纯A ;纯B 6、- 三、(16分) 解:33.3kJ R P vap m Q Q H n H ==?=?= 4分 kJ 2.32.383324.81)(=??==≈?=nRT pV V p W g R 2分 kJ 1.302.33.33=-=+=?W Q U 2分 1-3vap K J 9.862 .383103.33?=?=?==?b m R T H T Q S 体 2分 -186.9J K R Q Q S T T ?==-=-?环环 2分 0R R G H T S Q Q ?=?-?=-= 2分 kJ 2.3-=-=-?=?-?=?R R W Q U S T U F 2分 四、(12分) 解: ∵ A A B B P x P x P ** +=总 ∴ 13 78.844 A B P P **+= 6分 1182.722 A B P P **+= 联立求解得 kPa P A 5.90=* 6分 kPa P B 9.74=* 五、(20分) 解:1.(7分) 2.

纤维化学考试重点总结

纤维化学与物理测验 1 1、棉纤维的形态结构和羊毛形态结构各有什么特点? 答:棉纤维成熟时截面为腰圆形,中有空腔,由外向内由初生层、次生层和中腔三部分组成,纵向有天然卷曲,纵面呈不规则的而且沿纤维长度不断改变转向的螺旋扭曲。 羊毛纤维由包裹在外部的鳞片层,组成羊毛实体的皮质层和毛干中心,不透明的髓质层三部分组成,髓质层只存在于粗羊毛中,细羊毛中没有。 2、纤维素纤维和蛋白质纤维各有哪些常见纤维? 答:纤维素纤维:棉纤维、麻纤维、天丝、粘胶纤维、莫代尔。 蛋白质纤维:羊毛、蚕丝、大豆蛋白纤维。 3、蛋白质纤维为什么具有两性性质? 答:蛋白质的基本组成是氨基酸,氨基酸有两性性质。蛋白质分子除末端的氨基与羧基外,侧链上还含有许多酸、碱性基团,因而蛋白质具有既像酸一样电离又像碱一样电离,是典型的两性高分子电解质。故蛋白质纤维具有两性性质。 4、什么叫羊毛的可塑性?试述其表现。 答:羊毛的可塑性指羊毛在湿热条件下,可使内应力迅速衰减,并可按外力作用改变现有形态,再经冷却或烘干使形态保持下来的性能。 表现:(可省略羊毛纤维在湿热条件下,分子间的交联键被破坏,大分子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构象的变化。) 如果将拉伸的羊毛在湿热中处理较短时间,旧的交联键被破坏,新位置的交联还没有建立,放松张力羊毛将会发生较大收缩,这种现象叫“过缩”;如果拉伸的羊毛经较长时间湿热处理,在新位置上建立起新的交联,就会有“暂定”作用,去除拉伸,羊毛形状暂时不变;如果拉伸羊毛经过充分湿热处理,大分子在新位置上建立起稳定的交联,就会有“永定”作用,不超过这个处理条件纤维会保持形状稳定。 5、试述羊毛的毡缩机理 答:1.定向摩擦效应使羊毛纤维定向运动; 2.羊毛卷曲性使定向运动造成相互摩擦; 3.回复性使羊毛回复时鳞片相互咬合摩擦。 6、棉纤维氧化后性能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1.氧化后纤维变得不耐碱; 2.铜氨溶液粘度下降, 3.纤维受到潜在损伤,强度虽然暂时不降低,但若遇碱会大幅下降。 7、棉和黏胶纤维吸湿后机械性能会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答:棉纤维吸湿后强力高于它的干强力,断裂延伸度增大。因为棉纤维聚合度、结晶度、取向度都高,断裂是由于它内部存在结构缺陷,产生应力集中,以大分子断裂为主。吸湿后,发生膨化,水分拆散了部分分子间力,利于在外力作用下大分子重排,改善了应力集中现象。 粘胶的吸湿后强力低于它的干强力,断裂延伸度变大。因为粘胶纤维聚合度低,结晶度低,分子间力小,断裂是以分子间滑脱断裂为主;纤维吸湿膨化后,无定形区分子间力被破坏,分子间就更加容易滑脱 8、比较羊毛和棉纤维的机械性能,解释原因。 答:棉纤维聚合度高、结晶度高、大分子规整性好,基本结构单元为环状的β-D葡萄糖剩基,刚性大,外力作用时分子难以相对运动,形变较小,机械性能特点是硬而脆。 羊毛纤维大分子的基本结构单元是a-氨基酸,结构复杂,大分子一般是a螺旋构象,纤维中没有结晶区,外力作用下分子可以改变构象,可以具有较大的形变,因此比较柔软,强力低,机械性能柔而韧。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之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将唯一的答案填进括号内) 1. 下列公式中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是1 A. ΔU=Q V B. W=nRTln(p 2/p 1)(用到了pv=nRT) C. ΔU=dT C m ,V T T 2 1? D. ΔH=ΔU+p ΔV 2. ΔH 是体系的什么 A. 反应热 B. 吸收的热量 C. 焓的变化 D. 生成热 3. 2000K 时反应CO(g)+1/2O 2(g)=CO 2(g)的K p 为 6.443,则在同温度下反应为2CO 2(g)=2CO(g)+O 2(g)的K p 应为 A. 1/6.443 B. (6.443)1/2 C. (1/6.443)2 D. 1/(6.443)1/2 4. 固态的NH 4HS 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5. 下列各量称做化学势的是 A. i j n ,V ,S i )n ( ≠?μ? B. i j n ,V ,T i )n p (≠?? C. i j n ,p ,T i )n (≠?μ? D. i j n ,V ,S i )n U (≠?? 6. A 和B 能形成理想溶液。已知在100℃时纯液体A 的饱和蒸汽压为133.3kPa, 纯液体B 的饱和蒸汽压为66.7 kPa, 当A 和B 的二元溶液中A 的摩尔分数为0.5时,与溶液平衡的蒸气中A 的摩尔分数是 A. 1 B. 0.75 C. 0.667 D. 0.5 7. 理想气体的真空自由膨胀,哪个函数不变? A. ΔS=0 B. V=0 C. ΔG=0 D. ΔH=0 7. D ( ) 8. A 、B 两组分的气液平衡T-x 图上,有一最低恒沸点,恒沸物组成为x A =0.7。现有一组成为x A =0.5的AB 液体混合物,将其精馏可得到 A. 纯A 和恒沸混合物 B. 纯B 和恒沸混合物 C. 只得恒沸混合物 D. 得纯A 和纯B 8. B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物理化学期末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2. 下列三种胶体分散系统中,热力不稳定的系统是:() A.大分子溶胶 B.胶体电解质 C.溶胶 3.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 4. 第一类永动机不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 (A) 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B) 实际过程中功的损失无法避免 (C) 能量传递的形式只有热和功 (D) 热不能全部转换成功 5. 如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浸入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高,今以电阻丝为体系有() (A) W =0,Q <0,U <0 (B). W>0,Q <0,U >0 (C) W <0,Q <0,U >0

(D). W <0,Q =0,U >0 6. 对于化学平衡,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平衡态就是化学反应的限度 (B) 化学平衡时系统的热力学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C) 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化学势相等 (D)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化学平衡态 7. 封闭系统内的状态变化:() A 如果系统的?S >0,则该变化过程自发 sys B 变化过程只要对环境放热,则该变化过程自发 ,变化过程是否自发无法判断 C 仅从系统的?S sys 8. 固态的NH HS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 4 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9. 在定压下,NaCl晶体,蔗糖晶体,与它们的饱和混合水溶液平衡共存时,独立组分数C和条件自由度f':() A C=3,f'=1 B C=3,f'=2 C C=4,f'=2 D C=4,f'=3 10. 正常沸点时,液体蒸发为气体的过程中() (A) ΔS=0 (B) ΔG=0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1)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1)

《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1页 《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2页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1)(时间120分钟) 一、单 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对于内能是体系状态的单值函数概念,错误理解是( ) A 体系处于一定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内能 B 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能有一数值不能有两个以上的数值 C 状态发生变化,内能也一定跟着变化 D 对应于一个内能值,可以有多个状态 2、在一个绝热刚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那么( ) A Q > 0,W > 0,?U > 0 B Q = 0,W = 0,?U < 0 C Q = 0,W = 0,?U = 0 D Q < 0,W > 0,?U < 0 3、一种实际气体,其状态方程为PVm=RT+αP (α<0),该气体经节流膨胀后,温度将( ) A 、升高 B 、下降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4、在隔离体系中发生一个自发过程,则ΔG 应为( ) A. ΔG < 0 B. ΔG > 0 C. ΔG =0 D. 不能确定 5、理想气体在绝热条件下,在恒外压下被压缩到终态,则体系与环境的熵变( ) A 、ΔS 体>0 ΔS 环>0 B 、ΔS 体<0 ΔS 环<0 C 、ΔS 体>0 ΔS 环<0 D 、ΔS 体>0 ΔS 环=0 6、下面哪组热力学性质的配分函数表达式与体系中粒子的可别与否 无关( ) (A ). S 、G 、F 、C V (B) U 、H 、P 、C V (C) G 、F 、H 、U (D) S 、U 、H 、G 7、在N 个独立可别粒子组成体系中,最可几分布的微观状态数t m 与配分函数q 之间的关系为 ( ) (A) t m = 1/N ! ·q N (B) t m = 1/N ! ·q N ·e U /kT (C) t m = q N ·e U /kT (D) t m = N ! q N ·e U /kT 8、挥发性溶质溶于溶剂形成的稀溶液,溶液的沸点会( )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可能升高或降低 9、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其主要原因是( ) A 、天气太热 B 、很少下雨 C 、水分倒流 D 、肥料不足 10、在恒温密封容器中有A 、B 两杯稀盐水溶液,盐的浓度分别为c A 和c B (c A > c B ),放置足够长的时间后( ) (A) A 杯盐的浓度降低,B 杯盐的浓度增加 ; (B) A 杯液体量减少,B 杯液体量增加 ; (C) A 杯盐的浓度增加,B 杯盐的浓度降低 ; (D) A 、B 两杯中盐的浓度会同时增大 。 11、298K 、101.325kPa 下,将50ml 与100ml 浓度均为1mol·dm -3 萘的苯溶液混合,混合液的化学势μ为:( ) (A) μ = μ1 + μ2 ; (B) μ = μ1 + 2μ2 ; (C) μ = μ1 = μ2 ; (D) μ = ?μ1 + ?μ2 。 12、硫酸与水可组成三种化合物:H 2SO 4·H 2O (s )、H 2SO 4·2H 2O (s )、H 2SO 4·4H 2O (s ),在P θ 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共存的化合物最多有几种(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13、A 与B 可以构成2种稳定化合物与1种不稳定化合物,那么A 与B 的体系 可以形成几种低共熔混合物( ) A 、5种 B 、4种 C 、3种 D 、2种 14、对反应CO(g)+H 2O(g)=H 2(g)+CO 2(g) ( ) (A) K p $=1 (B) K p $=K c (C) K p $>K c (D) K p $ <K c 15、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 PCl 5(g)在某种条件下的解离度为α,改变下列条件, 何者可使α增大?(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得 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核人 学院: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纤维化学与物理试题及答案

纤维化学与物理试题及答案

纤维化学与物理试卷答案 一、解释下列概念(12分,每题2分) 1.结晶度:结晶高分子中,晶相部分所占的百分率,它反映了高分子链聚集时形成结晶的程度。 2.玻璃化温度:非晶态高分子的玻璃态与高弹态的相互转化温度。 3.纤维素纤维:由β-D-葡萄糖剩基以1,4苷键相联结而成的线性大分子。 4.蛋白质的变性:球型蛋白在受到热、高压、机械搅拌等因素或酸、碱、某些有机溶剂和盐类的影响时,性质常会有所改变,最明显的是溶解度降低和生物活性丧失。这些变化可不涉及多肽链的断裂:视变化程度不同,有时可逆有时是不可逆的。一般将这类现象笼统地称为蛋白质变性。 5.蛋白质等电点:当调节溶液pH值,使蛋白质分子的正、负离子数目相等,此时溶液的pH值即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6.回潮率:指纺织纤维内水分质量与绝对干燥纤维质量之比的百分数。 二、判断正误(在括号里画“√”或“×” 12分,每题2分) 1.生产聚丙烯腈纤维(腈纶)中的湿纺工艺反应为链式聚合。(√) 2.分子链长的高分子一定柔软。(×) 3.高分子物的应力-应变曲线分为五类:柔而弱、柔而韧、刚而脆、刚而强、刚而韧。(√) 4.棉纤维结晶度70%,麻纤维90%,黏胶纤维30%。(√)5. 羊毛纤维的结构:鳞片层、皮质层、髓质层。(√)6.涤纶和锦纶都是熔纺,且熔纺温度涤纶高于锦纶。而腈纶纺丝为湿纺和干纺。(√)

三、填空(25分,每空1分) 1.逐步聚合的聚合方法:熔融缩聚、溶液缩聚、界面缩聚、固相缩聚:链式聚合 的聚合方法: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8分) 2.合成纤维中五大纶涤纶(PET)、锦纶(PA)、腈纶(PAN)、丙纶(PP)、氨纶(PU) (5分) 3.纤维素纤维的酯化反应: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醋酸酯;纤维素纤维的醚化: 纤维素乙基醚、纤维素羧甲基醚(4分) 4.蛋白质分子的二次结构的构象有:α-螺旋、β折叠、无规线团,蛋白质分子 构象中的化学键有氢键、疏水键、范德华力、离子键、二硫键、配位键。(8分)四、曲线题(6分) 1. A.玻璃态 C.高弹态 E黏流态 B.玻璃态转化 D黏流态转化

物理化学试题与答案1

物理化学试卷1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共16题30分) 1. 2 分(4932) 用铜电极电解·kg-1的CuCl2水溶液,阳极上的反应为( B ) (A) 2Cl- ─→Cl2+ 2e- (B) Cu ─→Cu2++ 2e- (C) Cu ─→Cu++ e- (D) 2OH-─→H2O + 1 2 O2+ 2e- 2. 2 分(4948) 金属活性排在H2之前的金属离子, 如Na+ 能优先于H+在汞阴极上析出, 这是由于: ( D ) (A) (Na+/ Na) < (H+/ H2) (B) (Na) < (H2) (C) (Na+/ Na) < (H+/ H2) (D) H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Na+/ Na) > (H+/ H2) 3. 2 分(4869) 极谱分析中加入大量惰性电解质的目的是: ( C ) (A) 增加溶液电导 (B) 固定离子强度 (C) 消除迁移电流 (D) 上述几种都是 4. 2 分(4889) 下列示意图描述了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电极的极化规律, 其中表示原电池阳极的是:( B ) (A) 曲线1 (B) 曲线2

(C) 曲线3 (D) 曲线4 5. 2 分(4910) 以石墨为阳极,电解mol·kg-1 NaCl 溶液,在阳极上首先析出:( A ) (A) Cl2 (B) O2 (C) Cl2与O2混合气体 (D) 无气体析出 已知:(Cl2/Cl-)= V , (Cl2)= 0 V , (O2/OH-)= , (O2) = V 。 6. 2 分(5154) 将铅蓄电池在 A 电流下充电h,则PbSO4分解的量为: (M r(PbSO4)= 303 )( B ) (A) kg (B) kg (C) kg (D) kg 7. 2 分(5102) 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 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 D ) (A) 铜片 (B) 铁片 (C) 镀锡铁片 (D) 锌片 8. 2 分(4940) 25℃时, H2在锌上的超电势为V,(Zn2+/Zn) = V,电解一含有 Zn2+(a= 的溶液,为了不使H2析出,溶液的pH值至少应控制在( A ) (A) pH > (B) pH > (C) pH > (D) pH > 9. 2 分(4857) 298 K、mol·dm-3的HCl 溶液中,氢电极的热力学电势为V,电解此溶液 为:( C ) 时,氢在铜电极上的析出电势 H2 (A) 大于V (B) 等于V (C) 小于V

2016下期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题

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上)试题(A 卷)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15级化学、应化、制药、化工专业 时量:120min,总分100分,考试形式:闭卷 一、选择题 (15×2=30分): 1、在绝热刚性反应器中发生一个放热反应,该过程: A 、ΔU = 0 B 、ΔH = 0 C 、ΔS = 0 D 、ΔG = 0 2、1 mol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始态p 1= 202.650kPa ,T 1= 273 K 沿着p /V =常数的途径可逆变化到终态为p 2=405.300k Pa 则ΔH 等于: A 、-17.02 kJ B 、17.02 kJ C 、-10.21 kJ D 、10.21 kJ 3、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 A 、S B 、(?U /?V )S C 、(?G /?p )T D 、C V 4、含有非挥发性溶质B 的水溶液,在 101.325k Pa 、270.15 K 时开始析出冰,已知水的 K f =1.86 K ?kg ?mol -1,K b =0.52 K ?kg ?mol -1,该溶液的正常沸点是: A 、370.84 K B 、372.31 K C 、376.99 K D 、373.99 K 5、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对于一个化学反应,能用以判断其反应方向的是: A 、Δr G m B 、K p C 、Δr H m D 、Δr G m 6、将CaCO 3(s)、CaO(s)和CO 2(g)以任意比例混合,放入一密闭容器中,一定温度下建立 化学平衡,则系统的组分数C 、相数P 、条件自由度数F 分别为: A 、3,3,1 B 、3,2,2 C 、2,3,0 D 、2,2,1 7、已知反应2221()2 H O H O l + →的()r m H T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r m H T ?为2()H O l 的生成焓 B 、()r m H T ?为2H 的燃烧焓 C. r m H ?与r m U ?数值不等 D. r m H ?与r m H θ?数值相等 8、热力学第一定律以dU Q pdV δ=-形式表达时,其使用的条件为: A 、理想气体可逆过程 B 、封闭系统只做膨胀功的过程 C. 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D. 封闭系统的恒压过程 9、在绝热钢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 A 、Q ﹥0, W ﹥0, U ?﹥0 B 、Q =0, W =0, U ?﹥0 C 、Q =0, W =0, U ?=0 D 、Q ﹤0, W ﹥0, U ?﹤0 10、在268K,101.325KPa 下1mol 过冷液体水结冰过程( ) A.sys S ?<0 amb S ?<0 total S ?<0 B. sys S ?>0 amb S ?>0 total S ?>0 C. sys S ?<0 amb S ?>0 total S ?<0 D. sys S ?<0 amb S ?>0 total S ?>0 11、对于双原子理想气体()s T V ??为( )

纤维化学与物理复习题

纤维重点提纲 1.玻璃化温度:非晶态高分子的玻璃态与高弹态的相互转化温度 2.柔顺性:高分子内各个“环节”在不断地运动,各个化学键和各个原子也在不停地转动 和振动,所以高分子的形状不单是弯弯曲曲或卷曲成无规线团状,而且是瞬息万变的,这种特性称为高分子的柔顺性。 促使高分子具有柔顺性的根本原因:分子内单键的内旋转。 3.刚性:高分子链中的σ单键受到阻碍,可旋转性降低,柔性减小,并表现为刚性。 4.结晶:高分子链从无序转变为有序的过程 结晶度:结晶高分子中,晶相部分所占的百分率,它反映了高分子链聚集时形成结晶的程度5.取向:在外力作用下,高分子链沿外力场方向舒展并有序排列的现象叫高分子取向(被 动) 6.表示纤维细度的指标及相互转换: A.特[克斯](tex):俗称号数,指纤维在公定回潮率下,1000m长度所具有的质量(克) 分特[克斯] :1 tex=10 dtex=0.000001kg/m=1mg/m B.旦[尼尔](denier,D)(习惯,渐遭淘汰):指 纤维在公定回潮率下,9000m长度所具有的质量(克),蚕丝和化纤常用。 1 tex= 9 denier 1 dtex= 0.9 denier C.公制支数(Nm)——非法定单位,指纤维在公定回潮率下,1g重纤维所具有的长度(m),支数越大,纱线越细。1Nm=0.001tex D.英制支数(Ne)------(S)指纤维在公定回潮率下,公定质量为1磅(1b)的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长度码(yd)数。棉纺行业常用支数表示。1Ne=840Nm 7.纤维截面形状: 8.纤维变形难易(拉伸曲线图、模量):P122 应力:外力使材料发生形变,同时在材料内部产生相等的反作用力抵抗外力,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反作用力即为应力。 变形:物体在平衡的力作用下,发生形状或尺寸的变化。 张应变ε(伸长率):单位长度上的伸长。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题库(上下册)

一 化学热力学基础 1-1 判断题 1、可逆的化学反应就是可逆过程。(×) 2、Q 和W 不是体系的性质,与过程有关,所以Q+W 也由过程决定。(×) 3、焓的定义式H=U+pV 是在定压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所以只有定压过程才有焓变。(×) 4、焓的增加量ΔH 等于该过程中体系从环境吸收的热量。(×) 5、一个绝热过程Q=0,但体系的ΔT 不一定为零。(√) 6、对于一个定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一定,热力学能和焓也随之确定。(√) 7、某理想气体从始态经定温和定容两个过程达终态,这两个过程Q 、W 、ΔU 及ΔH 是相等的。(×) 8、任何物质的熵值是不可能为负值或零的。(×) 9、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化为功。(×) 10、不可逆过程的熵变是不可求的。(×) 11、任意过程中的热效应与温度相除,可以得到该过程的熵变。(×) 12、在孤立体系中,一自发过程由A B,但体系永远回不到原来状态。(√) 13、绝热过程Q=0,而T Q dS δ= ,所以dS=0。(×) 14、可以用一过程的熵变与热温商的大小关系判断其自发性。(√)

15、绝热过程Q=0,而ΔH=Q ,因此ΔH=0。(×) 16、按克劳修斯不等式,热是不可能从低温热源传给高温热源的。(×) 17、在一绝热体系中,水向真空蒸发为水蒸气(以水和水蒸气为体系),该过程W>0,ΔU>0。(×) 18、体系经过一不可逆循环过程,其体S ?>0。(×) 19、对于气态物质,C p -C V =nR 。(×) 20、在一绝热体系中有一隔板,两边分别是空气和真空,抽去隔板,空气向真空膨胀,此时Q=0,所以ΔS=0。(×) 21、高温物体所含的热量比低温物体的多,因此热从高温物体自动流向低温物体。(×) 22、处于两相平衡的1molH 2O (l )和1molH 2O (g ),由于两相物质的温度和压力相等,因此在相变过程中ΔU=0,ΔH=0。(×) 23、在标准压力下加热某物质,温度由T 1上升到T 2,则该物质吸收的 热量为?=21 T T p dT C Q ,在此条件下应存在ΔH=Q 的关系。 (√) 24、带有绝热活塞(无摩擦、无质量)的一个绝热气缸装有理想气体,内壁有电炉丝,将电阻丝通电后,气体慢慢膨胀。因为是一个恒压过程Q p =ΔH ,又因为是绝热体系Q p =0,所以ΔH=0。(×) 25、体系从状态I 变化到状态Ⅱ,若ΔT=0,则Q=0,无热量交换。(×) 26、公式Vdp SdT dG +-=只适用于可逆过程。 ( × ) 27、某一体系达到平衡时,熵最大,自由能最小。

北京林业大学 考研 植物纤维化学复习题

1、薄壁细胞对制浆造纸的影响? 制浆:蒸煮时吸水量大,液比高。 造纸:长度很短,以碎片的形式存在于浆中,使浆料的滤水性变差,抄纸时容易粘辊,使纸页断头,使纸页物理强度下降。 2、针叶木、阔叶木、禾本科原料的细胞类型? 针叶木细胞类型:管胞、木薄壁组织木射线管胞和木射线薄壁细胞、树脂道。 阔叶木细胞类型:木纤维、管胞、导管、木射线、薄壁细胞。 禾本科细胞类型:纤维细胞、薄壁细胞、表皮细胞、导管、筛管、伴胞、石细胞。 3、针叶木与阔叶木组织结构特征? 4、针叶木、阔叶木和禾本科中杂细胞? 针叶木:木射线细胞 阔叶木:导管、薄壁细胞、木射线薄壁细胞 禾本科:导管、薄壁细胞、表皮细胞、石细胞、筛管和伴胞

5、杂细胞对制浆造纸的影响? 1、杂细胞含量高,纤维细胞含量则少 2、制浆时吸收大量药液 3、使纸浆滤水性差,影响纸浆洗涤 4、缺乏纤维交织能力,纸张湿强度低、易断头、影响车速 5、影响黑液蒸发和碱回收(结垢) 6、形成纸病 6、选择造纸原料的标准? 1、形态学上:细长,壁薄,腔大。 2、化学成分:含较多的纤维素,较少的木素。 3、原料结构:单纯,非纤维细胞含量少的原料较好。 7、化学组成对制浆造纸的影响? 主要组分对制浆造纸的影响 纤维素:尽量保留 木素:制化学浆时,尽量脱除;制高得率浆时,尽量保留。 半纤维素:化学浆应尽量多保留半纤维素,可提高制浆得率,节省打浆动力,提高纸页,合强度。生产精制浆、纤维素衍生物用化学浆时,半纤维素应尽量除去。 少量组分对制浆造纸的影响 有机溶剂抽出物: 阻碍药液渗透;碱法制浆-树脂酸、脂肪酸与碱反应生成皂化物塔尔油;酸法制浆-抽出物被加热、软化成油状物,形成树脂障碍;双氢栎精被氧化成黄色的栎精,使纸浆发黄,分解蒸煮液,使浆难于漂白、白度低、易返黄。 灰分: 原料(特别是草类)碱法制浆过程中灰分中SiO2形成NaSiO3,使废液粘度升高,洗浆时黑液提取率低,对黑液的碱回收造成硅干扰。Cu、Fe、Mn等过渡金属离子对纸浆颜色造成不利影响;影响H2O2、O2、O3等的漂白效果;Ca、Mg等碱土金属离子可稳定漂剂,但是过多也可稳定木素,降低漂白白度。 果胶质: 尽量脱除,是灰分的载体。 8、禾本科原料细胞类型及其对制浆造纸影响? 有纤维细胞、薄壁细胞、表皮细胞、导管、筛管、伴胞、石细胞等六种。 ①纤维细胞:属韧皮纤维类,腔小壁厚,外形纤细,比较短小,细胞壁上有横节纹或单纹孔,也有无纹孔的。②薄壁细胞:形态各异,有球形、枕头形、圆柱形等等。容易破碎。③表皮细胞:有长短两种,长的是锯齿细胞;短的是硅细胞和栓质细胞,比重较大,在制浆时容易流失。④导管:存在于维管组织中,导管有环状、螺旋状、梯形和网纹等形式。⑤筛管、伴胞:直径小、壁上多孔,在植物干燥过程中就被破坏。⑥其它细胞:石细胞非常小的厚壁细胞,竹类植物含量较大,在洗涤和净化段容易除掉。 9、可以根据那些组织结构特点鉴别材种? 1、细胞大小、尺寸 2、纹孔构造,特别是交叉场纹孔 3、细胞类型,特别是杂细胞种类 4、对浆料的鉴定 10、纤维形态学因素有哪些?如何评价原料优劣? 1.长度、宽度、壁厚、腔径和非纤维细胞含量等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之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将唯一的答案填进括号内) 1. 下列公式中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是1. B A. ΔU=Q V B. W=nRTln(p 2/p 1)(用到了pv=nRT) C. ΔU=dT C m ,V T T 2 1? D. ΔH=ΔU+p ΔV 2. ΔH 是体系的什么 2. C A. 反应热 B. 吸收的热量 C. 焓的变化 D. 生成热 3. 2000K 时反应CO(g)+1/2O 2(g)=CO 2(g)的K p 为 6.443,则在同温度下反应为2CO 2(g)=2CO(g)+O 2(g)的K p 应为3. C A. 1/6.443 B. (6.443)1/2 C. (1/6.443)2 D. 1/(6.443)1/2 4. 固态的NH 4HS 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5. 下列各量称做化学势的是 A. i j n ,V ,S i )n ( ≠?μ? B. i j n ,V ,T i )n p (≠?? C. i j n ,p ,T i )n (≠?μ? D. i j n ,V ,S i )n U (≠?? 6. A 和B 能形成理想溶液。已知在100℃时纯液体A 的饱和蒸汽压为133.3kPa, 纯液体B 的饱和蒸汽压为66.7 kPa, 当A 和B 的二元溶液中A 的摩尔分数为0.5时,与溶液平衡的蒸气中A 的摩尔分数是 A. 1 B. 0.75 C. 0.667 D. 0.5 7. 理想气体的真空自由膨胀,哪个函数不变? A. ΔS=0 B. V=0 C. ΔG=0 D. ΔH=0 7. D ( ) 8. A 、B 两组分的气液平衡T-x 图上,有一最低恒沸点,恒沸物组成为x A =0.7。现有一组成为x A =0.5的AB 液体混合物,将其精馏可得到 A. 纯A 和恒沸混合物 B. 纯B 和恒沸混合物 C. 只得恒沸混合物 D. 得纯A 和纯B 8. B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10

期末试卷 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A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考试方式: 闭卷 (开卷/闭卷) (卷面总分100分,占总成绩的 60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题分 10 20 8 10 10 10 20 12 核分人 得分 复查人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实际气体的0???? ????=-H T J P T μ,经节流膨胀后该气体的温度将 。 2、从熵的物理意义上看,它是量度系统 的函数。 3、稀溶液中溶剂A 的化学势 。 4、在ξ-G 曲线的最低点处m r G ? ,此点即为系统的平衡点。 5、一定温度下,蔗糖水溶液与纯水达到渗透平衡时的自由度数等于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标准状态下,反应 C 2H 5OH (l )+ 3O 2(g) →2CO 2(g) + 3H 2O(g)的反应焓为 Δr H m Θ , ΔC p >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Δr H m Θ 是C 2H 5OH (l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B)Δr H m Θ 〈0 (C)Δr H m Θ=Δr Um 0 (D)Δr H m Θ 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2、当理想气体其温度由298K 升高到348K ,经(1)绝热过程和(2)等压过程,则两过 程的( ) (A)△H 1>△H 2 W 1W 2 (C)△H 1=△H 2 W 1W 2 3、对于理想气体的等温压缩过程,(1)Q =W (2)ΔU =ΔH (3)ΔS =0 (4)ΔS<0 (5)ΔS>0上述五个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1) (2) (B) (2) (4) (C) (1) (4) (D) (3) (5) 4、某过冷液体凝结成同温度的固体,则该过程中 ( ) (A) ΔS (环)<0 (B)ΔS (系)>0 (C)[ΔS (系)+ΔS (环)<0 (D)[ΔS (系)+ΔS (环)>0 5、已知水的两种状态A(373K ,101.3kPa ,g),B(373K ,101.3kPa ,l),则正确的 关系为( ) (A) μA =μB (B) μA >μB (C) μA <μB (D)两者不能比较 6、偏摩尔量集合公式∑== k 1 B B B n X X 的适用条件是 ( ) (A) 等温,等容各物质的量不变 (B) 等压,等熵各物质的浓度发生微小改变 (C) 等温,等容各物质的比例为定值 (D) 等温,等压各物质浓度不变 7、当产物的化学势之和等于反应物的化学势之和时,一定是 ( ) (A)Δr G m (ξ)<0 (B)(?G /?ξ)T ,p <0 (C)(?G /?ξ)T ,p >0 (D)(?G /?ξ)T ,p =0 8、放热反应 2NO(g)+O 2(g)→2NO 2(g) 达平衡后若分别采取以下措施⑴增加压力;⑵减小NO 2的分压;⑶增加O 2的分压;⑷升高温度;⑸加入催化剂,能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的是( ) (A) ⑴ ⑵ ⑶ (B) ⑷ ⑸ (C) ⑴ ⑶ ⑷ (D) ⑴ ⑷ ⑸ 9、已知纯A 和纯B 的饱和蒸气压p A *

0 ΔA>0 (B)ΔS>0 ΔA<0 (C)W<0 ΔG<0 (D)ΔH>0 ΔS<0 (E)ΔU>0 ΔG =0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准考证号和姓名必 须由考生本人填写 △△△△△△△ △△△△△△△ 该考场是 课混 考场。 混编考场代号: 考 座准 考 证 号 姓 名 ○ ○ ○ ○ ○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 ○ ○ ○ ○ △△△△△△△ △△△△△△△ 准考证号、 姓名、 学 院和专业必须由考生 本人填写 △△△△△△△ △ △△△△△△ 场 代 号: △△△△△△△△△△△△△△ 座位序号由考生本人填写 位 序 号 △△△△△△△ △△△△△△△ 姓 名 学 号 ○ ○ ○ ○ ○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 ○ ○ ○ ○ 学院 专业

纤维化学与物理答案

纤维化学与物理模拟试卷答案 一、解释下列概念(12分,每题2分) 1由于内旋转而使高分子长链表现不同程度卷曲的特性称为柔顺性。. 2.当吸电子基α—碳原子上连着氢原子时,β—碳原子上的醚键变得不稳定,在 碱性条件下容易发生断裂,称为β—分裂。 3.非晶态高分子的玻璃态与高弹态的相互转变温度叫做玻璃化转变温度。 4.羊毛在湿、热条件下经外力的反复作用,纤维之间相互穿插纠缠,纤维集合体 收缩变得紧密,这种性能称为羊毛的缩绒性。 5.高分子链中,能独立运动的最小单元称为链段。 6.结晶分子中,结晶部分所占的百分率,它反映了高分子链时形成结晶的程度。 二、判断正误(在括号里画“√”或“×” 12分,每题2分) 1.(×) 2.(√) 3.(×) 4.(√) 5. (√) 6.(√) 三、填空(25分,每空1分) 1.一级结构,一次结构(近程结构),二次结构(远程结构) 2.变大,变大,下降,升高,提高,变大 3.涤纶(PET),锦纶(PA),腈纶(PAN),丙纶(PP),氨纶(PU)

4.腰圆形,中腔,扁平袋状,天然扭曲,(C6H10O5)n,β—D—葡萄糖剩基,1,4 苷键。 5. α—螺旋,β—折叠,无规线团。 四、曲线题(6分) 1.Tb催化温度,Tg玻璃化温度,Tf黏流化温度,Td分解温度。A玻璃态,B玻璃态转变,C高弹态D黏流态转变,E,黏流态。 2. 1—塑性流体,2—假塑性流体,3—膨胀流体,4—牛顿流体。 四、回答下列问题(45分,8小题) 1.联系:都是链段运动,都能发生较大的变形。 区别:第一,强迫高弹形变:TTg 第二,当外力撤消后,强荣高弹形变已无法完全回复,而高弹形变可以回复。 2.第一,热力学稳定相态,分子排列紧密、规整,分子间作用力大,所以溶解比非 晶聚合物困难的多。第二,溶解有两个过程,首先吸热,分子链开始运动,晶格被破坏,然后再溶胀溶解。 3.性能的改变:(1)棉纤维吸附能力提高(2)反映活泼性提高(3)光泽改善 (4)强度提高(5)尺寸稳定性提高 为什么:(1)形态结构变化,改善了纤维的光泽, (2)洁净度下降,提高了织物的吸附性和化学反应活泼型, (3)取向度提高,增加了织物的强度和尺寸的稳定性。 4.(1)用铜胺溶液或铜乙二胺溶液测定纤维聚合度,若下降则纤维受到损伤, (2)测纤维的强度,强力下降,是水解纤维素,强力不下降,用碱液处理,烘干后测强度,若强度大幅度下降则氧化纤维素。 5.羊毛的拉伸和回复性能与其分子结构及聚集态结构有关。羊毛的多肽链是卷曲 的,并有螺旋构象,肽链之间存在着各种次价键包括二硫键,当受到外力拉伸时,螺旋状的α—构象可以转变成直的β—构象,肽链之间的交联键能阻止分子链之间的相对滑移,所以,羊毛既具有较大延伸性能,又具有良好的回复性能。

天津大学532003[物理化学]复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定义为Z = pV m /RT ,当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Z >1时,该气体比理想气体 难 压缩(选择填入难、易)。 2、已知2NO(g)+ O 2(g) = 2NO 2(g)为放热反应。反应达平衡后,欲使平衡向右移动以获得更多的NO 2(g),应采取的措施有 降温 和 增压 。 3、抽空密闭容器中放入NH 4Cl(s),部分分解成NH 3(g)和HCl(g)并达到平衡, 系统的组分数C = 1 ,相数P = 2 ,自由度数F = 1 。 4、玻璃毛细管内水面上升,是因为水在毛细管中形成 凹 液面(选择填入凹、凸),此液面上水的饱和蒸气压 小于 平液面上水的饱和蒸气压(选择填入大于、小于或等于)。 5、一价碱金属的皂类作为乳化剂时,易于形成 O/W 型乳状液。 6、一定量的单原子理想气体经历某恒温过程,其的U ? = 0,H ? = 0。 7、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溶液沸点升高(溶质不挥发)、凝固点降低(析出纯溶剂), 蒸气压下降 和 渗透压 。 8、反应A→B,实验测定A 的浓度c A 与时间 t 成线性关系,该反应的级数为 零 。 9、丁铎尔效应的实质是 胶体粒子对光的散射 。 10、溶胶稳定存在的三个重要原因是 胶体粒子带电 、 溶剂化作用 和 布朗运动 。 11、当真实气体的压缩因子Z 小于1 时,该气体比理想气体易于压缩。 12、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则 ?U = 0 。 13、由纯组分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的过程,其mix ΔS >0 。 14、化学势μB 就是物质B 的 偏摩尔吉布斯函数 。 15、已知2NO(g)+ O 2(g) = 2NO 2(g)为放热反应。反应达平衡后,欲使平衡向右移动以获得更多的NO 2(g),应采取的措施有 降温 和 增压 。 16、一定温度下,液体的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其表面张力 越大 。 17、某化学反应在一定T 、p 条件下进行,反应物A 的平衡转化率为12 %。相同反应条件下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提高5倍,此时A 的平衡转化率为 12% 。

物理化学期末试题

东北林业大学 200x-200x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 末的括号中)(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总计15分) 1. 正离子的迁移数与负离子的迁移数之和等于( ) A. >1 B. =1 C. <1 D. =0 2. 柯尔劳施离子独立运动定律适合于:( ) A. 任意浓度的强电解质溶液 B. 任意浓度的弱电解质溶液 C. 无限稀释的强或弱电解质溶液 D. 理想稀溶液 3. 醌-氢醌[C6H4O2, C6H4(OH)2] 电极属于:( ) A. 第一类电极 B. 第二类电极 C. 氧化-还原电极 D. 离子选择性电极 4. 若反应速率常数k的单位为浓度·时间-1,则该反应为:( ) A. 三级反应 B. 二级反应 C. 一级反应; D. 零级反应 5. 确定速率方程的关键是确定:( ) A. 速率常数 B. 平衡常数 C. 反应级数 D. 反应分子数 6. 催化剂能极大地改变反应速率,原因是催化剂改变了:( ) A. 反应焓变 B. 平衡常数 C. 反应熵变 D. 反应活化能 7. 一般情况下,界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是:( ) A. 温度升高界面张力降低 B. 温度升高界面张力增加 C. 温度对界面张力没有影响 D. 不能确定 8. 微小液滴的饱和蒸气压同温度下平面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不一定 9. 下列属于溶胶光学性质的是( ) A. 唐南(Donnan)平衡 B. 丁铎尔(Tyndall)效应 C. 电泳 D. 扩散 10. 溶胶和高分子溶液:( ) A. 都是单相多组分系统 B. 都是多相多组分系统 C. 高分子溶液是单相多组分系统,溶胶是多相多组分系统 D. 高分子溶液是多相多组分系统,溶胶是单相多组分系统 4. 酶催化反应的主要特征是:反应条件温和,具有高的_______性和___________性。 5. 溶于水中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物质通常称为?????????????????物质。 6. 铺展润湿的必要条件是????????????????????????????????????????。 7. 化学吸附的吸附力是????????????????,吸附层数是?????????层。 8. 在公式?r G m= -zFE中,E称为????????????????????,E的实验值测定要求在电流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