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潘麟导师

我眼中的潘麟导师
我眼中的潘麟导师

我眼中的潘麟导师

摘要:为什么两千五百年前的佛陀一再地把一个已经开悟的人比喻为一朵盛开的莲花——准确地说,那不是一个比喻,那只是佛陀对他自己和与他一样获得彻悟的人的一个真实的发现——获得终极开悟的人就像海洋、就像天空那样地敞开、那样地盛开。

从最初我认为潘麟先生是一位当代杰出的作家,到发现他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和宗教家,再到近来才进一步地明白:潘麟先生的真正身份是一名当代罕有的瑜伽导师和生命学家——准确地说,应该是生命学的创立人。我问自己:这些就是我对潘麟先生所理解的全部吗?我很快就否定说:不是。那么能不能让我们暂时地抛开那些知性的概念,用我们的直觉来体悟一下潘麟先生呢?

如果我们能很好地抛开这些外在的身份与标签,那么我想告诉你的是:潘麟先生是一团火,当你有幸走近潘麟先生时,你能明显地感受到,先生的整个存在、他的整个生命就是一团永恒的火焰:一团大爱的火焰,一团智慧的火焰,一团充满神奇力量的火焰,更是一团似乎能毁灭一切并能在灰烬中迅速创造出一切的火焰。

如果我们仅仅把潘麟导师认同成一团火焰,这是不完整的。潘麟导师除了像是一团永恒之火外,他更像是一个空:当你有幸走近潘麟先生后,你会发现潘麟先生在你的眼睛里渐渐地“消失”了,他的整个存在、他的整个生命就像是一个天空,一个大海,他没有自我,没有自私,他的整个身心通体是宇宙精神的化身,是最终理性的载体。他把不可思议的神性化作了他的人性,他的一言一行中是那么的充满着人性,但如果你再仔细地体会一下,他的人性又不再是人性,而是全部神性的流显。

正如此书中所说的那样,我们头顶上的那个梵轮又叫作“千瓣莲花轮”。梵轮的打开就是这个有着一千个花瓣的莲花的盛开。当你走近潘麟导师,你能明显地感受到,导师的整个存在,他的整个生命就像是一个盛开的莲花。当你和他待在一起时,透过他的一言一行,你会在你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朵正在盛开的莲花的意象。此时你会有一个小小的顿悟:为什么两千五百年前的佛陀一再

地把一个已经开悟的人比喻为一朵盛开的莲花——准确地说,那不是一个比喻,那只是佛陀对他自己和与他一样获得彻悟的人的一个真实的发现——获得终极开悟的人就像海洋、就像天空那样地敞开、那样地盛开。

如果仅仅把潘麟体会成一个空或一朵盛开的莲花,那同样是不全面的。导师给予人们更深的感受是像一条春天里的小溪:当你走近他,当你放松你的身心去感受他的时候,你会发现,潘麟导师是一泓泉水,一条小溪:它轻松地绕过社会和人为地设置的重重障碍,流进你的身心中,滋润着你那业已干涸的生命,洗涤你那业已混浊业已沉重的身心——这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被实现,在亲切,在友好,在宁静中被实现。潘麟导师的整个存在,他的整个生命,化作那条小溪流进来,流进你的心灵,化作你的灵魂……

——摘自潘麟导师生命科学系列经典丛书之《皇冠瑜伽·英文版绪言》

阳光心态之活在当下

阳光心态之活在当下 如何享受过程,活在当下?活在当下是禅学术语,叫活在当前,活在现在,活在这里。有一个人被老虎追赶,他不停的跑呀跑,一不小心掉到悬崖里,他顺手一抓抓住了一个藤条,他悬挂在峭壁上,藤条马上就要断了,这时他发现藤条上有一个熟透了的草莓,请问这个人是掉下去呢还是吃了草莓再掉下去呢?这个人是一边往下掉一边揪这个草莓往 嘴里塞,一边吃着一边往下掉,最后吃到了他也掉下去摔死了。被禅师发现这个案例后给它来了个定义,这叫活在当下,流行到人间以后人们演绎成了临死前捞一口。活在当下即是活在当前、活在现在、活在这里。然后我们往人的角度上引这个案例,你假如说你有带小孩的经验,是带一年级之前的那个小娃娃,你观察这个小娃娃你会发现小娃娃很快乐,他吃饱了穿暖了他就高兴,管你家里是富有的还是穷的,大官的小官的反正和他没关系,穷人家的孩子他一吃饱了他就高兴,为什么他高兴呢?小孩是活在当下的。所以我提一个建议,假如你有一天你不开心的时候,跟小娃娃在一起,不是你哄他看他,而是让他带你活在当下。讲一下我的体验,我的小娃娃三四岁的时候带他去北戴河旅游,目的是上北戴河看那个庙去,结果这个小孩路上碰到了一个虫子,这个红红的虫子还带着一个尖,这小娃娃感兴趣了,用棍子捅它,一捅这虫子就翻过来翻过去,他越鼓捣越来劲了,然后我想这影响看庙宇,把他拉走,凭着我作父亲的权利把他拽走,拽走拽到下一个阶段,他又碰到一窝蚂蚁,他又来劲了,捅蚂蚁,这蚂蚁让他捅得到处乱跑,那我又拉他快走,赶紧去看

庙去,强行拉扯,把他拉到庙上以后,他发现那个金刚把他吓一跳,那金刚怎么瞪个眼睛吓人,把他吓哭了,他把我拉走。整个旅游过程是他感兴趣的时候我把他拉走,我感兴趣的时候他把我拉走,到现在我讲阳光心态的时候我就回忆我的经历,来塑造我要传播的道理,我想整个过程谁都不开心,为什么不开心呢?没有活在当下。然后我重新塑造带小孩旅游的过程,如果今天你是一个年轻的父亲或者还没成为父亲的人,后半生你受益,你以后陪他,他感兴趣的地方你也投入,让他带你,你随他,小孩他是活在当下的,让他带你活在当下。我在国内讲学也综合了一些商界的知识,发现有一种房地产模式值得推广。现在我们让老人进入了养老院,一帮老头老太太圈在了一起,知道他们每天议论啥吗?谈身体情况、儿女情况,然后他们牢骚抱怨,本来就暮气,然后暮气加重这晚年怎么能幸福呢。然后我们设想一下这样的房地产模式,这是养老院,养老院挨着幼儿园,然后老头老太太和幼儿园做邻居,你想他们的兴趣就有新的兴奋点了,他会观察生命最幼小的时候是充满动力、干劲的,房产商然后再搞点奖励措施,哪个老头老太太表现好了,让他们过去,跟小孩沟通。接触老人的人是阿姨,不一定是保姆,可能是下岗工人,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照顾老人的人都归一个机构管叫职业化,阿姨外面有护士,发现老人身体问题就找护士,护士找大夫,大夫护士阿姨老人幼儿园构成了一个整体,是根据小孩的快乐来调节,他们是活在当下的。所以我们要塑造一个新的房地产模式。 活在当下,把握现在,你拥有的只有现在。现在请你思考一个问题,对于你来讲,重要的时间是什么时间?重要的人是什么人?重要的事是什么事?我现在限定你一个时间,

潘麟导师:了解明心见性,你就懂得了真理

潘麟导师:了解明心见性,你就懂得了真理了解明心见性,你就懂得了真理 孟子对圣人有一个定义:圣人,人伦之至也。把人做到了极限,把社会、时代、历史和家庭意义上的每一件事情都做到了极致之人就是圣人。 如何做到极致,儒家提出了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叫“尽心”。尽心者必净心,反之亦然。你能达到佛家的净心肯定能达到儒家的尽心。 邵伯温(1055年-1134年)主张“尽心尽性以知天”,《孟子?尽心上》也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知什么性,知的是儒家的德性,佛家的佛性。 “知”乃知道、了知、觉知之义,就是佛家所说的明心见性的“见”,知性就是见性。我们现在习惯上所说的“明心见性”是源自于佛家的禅宗。 其实在禅宗之前,佛经里就屡有提及此词,只是后来禅宗把这个词语放大,作为它的核心宗旨和核心观点,我们就认为“明心见性”是属于佛家禅宗的专利,其实它是一切佛法最终追求的目标。

明心见性的“见”在古代通“现”,就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见”。“明心见性”实则读作“明心现性”,指那个本性主动地、自觉地显现出来。 “见”容易使人产生一种误会,望字生义地以为“见”就是看见。“见”里面存在一个“找”,“找”里面又包含着彼此之分,有一个“找者”和“被找者”,有一个“看者”和“被看者”。 整个印度文化都把那个“找者”叫做“能”,把那个“被找者”叫做“所”,简单地说“能”就是主体,“所”是客体,这就有一个主体、客体之分。 瑜伽追求的结果是超越能所,无能无所;在禅宗追求的圆满极致里也是没有一个“看者”和“被看者”的,最终也需达到“能所双泯”; 现代哲学将这对概念称为“超越主客观”“超越现象界”“超越经验界”。因为只有在经验界和现象界中才有主客观。

活在当下坚持做自己的经典励志名言

活在当下坚持做自己的经典励志名言 1、一直认为该是谁承担的事情就应该谁去承担,不能抱怨不能松懈不能退缩。 2、有太多人在路上迷失,有太多人在身边离去,活在当下,只为成为最好的自己。 3、有太多人不甘这平凡的一生最可怕的大概就是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想都做好,可是当你想得到另外一些东西时,就要放弃些什么。很多时候选择真的,大于努力。 4、我知道你现在没时间陪我,没事我等你,无论多久,只要最后是你就好。 5、其实说没有物质没有爱情是真的,愿那些十七八岁的疯狂,都会历经一场崩溃的洗礼,最后彼此成为七八十岁的暖阳。 6、在泪流中坚强,在孤独中强大,就是这样。 7、我是谁!我想是谁!我该是谁!想明白了我也就变成了另一个自己~~ 8、明知道你不会在出现,而我还是默默的点了跟烟等待你的出现!

9、我们无法逃避,总要拾起勇气勇敢面对。 10、诗和远方我都有想过,可是想好好工作了,她们说年轻就要多尝试,我说我要趁年轻多攒着点钱。 11、成年人的世界,前一晚哭的多撕心裂肺,第二天也得笑对所有人,这种感觉,真好。 12、我要证明,我就是比你们强,比你们厉害,不要瞧不起任何一个人,加油! 13、如果以后彼此的身边没有彼此,那还是趁早放下吧,相信未来身边的更值得珍惜。 14、加油,曙光总是再黑暗到极点才会出现,不是很刺眼,但足够光明。 15、确实多数人都在乎,别人眼中的自己,包括我。 16、以前我总想做一个很厉害很酷的人,备受崇拜的那种。现在只希望自己能够温柔善良一点,珍惜住家人朋友,至于那个爱而不得女孩就放进心里带在路上吧。 17、人的一生也算很漫长,会遇见很多人。曾经遇见的那个人,因为工作的原因,最终选择了放弃。有时候会后悔,但是想想自己的未来,又觉得值得。 18、我也曾拥有过远方,后来它被现实没收了。 19、很多苦自己从来都没有向誰诉说过,一个人坚强了很久很久,在优秀的这条路上一个人也努力了很久很久。

为何称罗汉为担板汉

为何称罗汉为担板汉? 导言:须陀洹是罗汉道的第一个果位,又叫入流果、预流果,或七还果。须菩提在《金刚经》中说:“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此果位具体有何特点?修行者如何才能获得此果位呢?请看文中详解。 一个罗汉道的修行者,第一步就是把自己从色声香味触法中拔离出来。这种拔离和《金刚经》的超越和无为法,还不是一回事。《金刚经》的超越,是彻底地超越一切二元对立,超越一切现象世界,超越一切执著和有为,不假次第,直登佛地,直指心性,当下顿悟,当下圆满,当下解脱。而此处之罗汉道的拔离,是对色声香味触法进行躲避与拒绝式的拔离。 阿罗汉又名“担板汉”。担板汉是大乘对小乘的一个讥笑。担板,就是扛着一块板,始终拿着这个板,类似防暴警察手里拿着的那个盾牌一样。干什么呢?盾牌外面是这个世界,盾牌里面是自己。也就是说,罗汉采用的是回避制、躲避制——无论天下怎样,我拿一个板子挡起来,我躲在板子里面,将自己与世隔绝起来。弄一个金钟罩把自己罩起来,不管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皆与我无关,我只管躲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享清闲。 这有点像鸵鸟,当鸵鸟遇到危险时它就使劲奔跑,如果通过逃跑的方式仍然摆脱不了危险,它就把头插进沙子中或草堆中——我不管了,我不看了,我也不听了,你爱谁谁,爱怎么地怎么地——这就是鸵鸟。 阿罗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鸵鸟思想。他不问一切,一味闭目塞听,始终在身边竖立一块板子,走到哪里就把板子带到哪里。他把所有的热情全部抹杀,灰心灭智,对这个世界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沉浸在一种极度的消极状态中,这就叫阿罗汉,故又名担板汉。 比如色——朝霞、彩云、青山、绿水等等,这些景色好不好看呢?好看,非常美丽。但阿罗汉会装作没看见,再好看也不多看一眼。因为心已死,看到像没

活在当下

【作文题目】 请以“活在当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题目解读】 “活在当下”,是李敖教授从《阿含经》中抽取出来的词。活在当下,就是专心做好眼前事,用心珍惜眼前人,将外界的嘈杂纷扰放到一边。在面对天灾人祸、挫折困难时保持良好的心态,让心灵获得安顿、滋养和成长。活在当下,就是既不去追忆过去的荣耀,也不悔恨过去的过错,更不去盲目的憧憬未来,活在幻想中。而是脚踏实地,好好把握珍惜今天,珍惜现在。活在当下,就是“快乐来临的时候就享受快乐,痛苦来临的时候就迎向痛苦”,在黑暗与光明中,既不回避,也不犹豫,以坦然的态度来面对人生,全心全意认真去接纳、品尝、投入和体验你周围的人、事、物。“活在当下”,就是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 这个命题的立意角度有:人应重视当下,活在当下,及时享受生活的乐趣;明天的辉煌始于今天的努力,珍惜时间,不断为目标而努力;活在当下,应该好好珍惜,顺其自然,感恩自然;活在当下,应该学会放弃,轻装前行,让自己轻松一些,快乐一点;活在当下,要学会“忘却”,放下负担,抛却烦恼,无忧无虑地生活等等。 写记叙文,可以“我的忏悔书”为题,联系上海复旦大学青年教师于娟的《死亡日记》中的有关情节,表达一味向往未来,为评职称早一点,为房子大一点,为车子高档一点而奔波,以致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的悲剧故事,警告世人“过好每一天,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充分地享受每一个真实刹那”的主旨。 写记叙文,可以运用对照式,通过两位病重患者对待病魔的两种不同态度,表达学会“活在当下,才能早日病愈”的生活智慧。 写议论文,可以“人应重视当下,活在当下”为题,按总分总谋篇:什么是“活在当下”,为什么要“活在当下”,怎么样“活在当下”。 可以“活在当下——从于娟《死亡日记》说起”为题,写一篇读后感,阐述“把握好当下,立足现实,不要一味向往未来”的道理。 可以“活在当下”为题,先提出论点:人应该活在当下。后按横向展开:活在当下就是要去掉贪欲;活在当下就是要放下负担;活在当下就是要抛弃烦恼;活在当下就是要忘记爱情。结尾回扣前文:昨日已成历史,明日尚不可知,只有“现在”才是上天赐予我们最好的礼物。【经典素材】 与“活在当下”有关的名人名言 1. 人的一生,是每个当下的积分,生命的长度是一连串无穷小刹那的集合,这就是生命的实相。人应该重视当下,活在当下。没有发生的事,不必去期待;已经发生的事,如实去面对;事情发生后,总会回复成空,没有贪痴嗔,便不会陷于痛苦,不能自拔。——台湾漫画家蔡志忠 2.生命从降生的那一天就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有长有短,这个过程的长短也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我认为活在当下很重要。但是昨天的美好会对明天产生影响,也会对未来起到美好的影响。我比较欣赏昨天、今天,我不是为未来而活,也不是为过去而活,我很注重当下。——国际著名二胡演奏家马晓晖 3.专心想一想当下活着的这一刻,在这一刻没有悲伤。回忆过去才有悲伤,而设想未来则引发恐惧。如果我们只活在当下,就不会有悲哀和恐惧的空间。重要的是活在当下,其余的都是我们加诸自己的负担。我们忘了好好活着,忘了当下的这一刻。反而去想过去的事物,盘算将来会发生什么,却让当下这一刻悄然流逝。这样我们不算真正地活着,只是在受苦,因为我们对明天抱持恐惧,对过去感到自责。——雅奈兹·德尔诺夫舍克 4.要能活到150岁的话,肯定是人的生活质量更高更快乐,能够活出自然给予我们人类最

何谓“大人”

何谓“大人” 大学之道 程子曰:“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此处程子即二程之弟——程颐。程子谈读《论语》需如此,我们今日学习《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何尝不需如此! 盖儒家之学,以及中国和印度在内的整个东方传统学术,无不始终紧扣着“实践”而为学。故东方文化是人生实践之学,是心性实践之学,是圣贤实践之学(即内圣之学),是智慧实践之学,其学可一言以蔽之:皆为生命实践之学,简称为“生命学”。 所谓“生命学”,它是探索生命真相、转化身心素质、掌握生命智慧的一门学问。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东方文化,因其始终紧扣生命探索和生命实践而为学,故我们将东方文化定义为“生命的文化”,将东方的学问定义为“生命的学问”。具言之,生命学即是“探索作为意识存在的生命之真相,并通过不同方式(实践的路径)回归生命本身而获得人生终极圆满的一门科学。” “作为意识存在的生命”一语中的“意识”与“生命”为同义语。在生命学中,生命即意识之义,意识即生命之义。生命与意识在生命学中,及在东方文化中随时可以互用。不仅生命与意识二词为同义,在正统儒家思想中,“天”“道”“体”“仁”“心”“性”“理”等等,皆为生命之别名,这些词语或指生命之体,或指生命之相,或指生命之用,或兼备体、相、用三义。 近来也有统称西方科学中的脑科学、神经科学、生物学、生理学、解剖学、遗传学等为生命科学的说法。严格而言,这些学科只应称之为“生命体科学”或“生物体科学”,而不应称“生命科学”。依我们东方文化中对“生命”一词之理解和界定,生命是一个超越而本体的概念,它是一个意识性的、主体性的存在。对于超越而本体、意识性和主体性的存在,古人有“天”“道”“体”“仁”“心”“性”“理”等种种之异称。尽管儒、佛、道诸家之思想形态各异,实践与体证入路多端,但其讲学运思,皆不离“心性”二字则同也。因“心”“性”二字为生命之别名,故东方诸学皆可称之为“生命科学”则无疑问。如是,我们可以说,真正的生命科学在东方,而西方的“生命体科学(Bioscience)”群则仍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如是,人类基本的科学系统可分为三类:建立在人对自然界认识之上的科学,称之为“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建立在人对社会认识之上的科学,称之为“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建立在人对自己认识之上的科学,则称之为“生命科学(Life Science or Lifeology)”。现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起源和发展于西方,传统意义上的生命科学则一直是东方文明的核心价值之所在。

人在什么时候最明白经典语录-活在当下

人在什么时候最明白经典语录:活在当下 1.人在倒霉时最明白。 平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不分彼此,亲如兄弟。而一旦到了倒霉的时候,就会有人坐视不管,看你笑话,有人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于是就会明白了谁是真朋友,谁是无耻小人。明白了以后就知道朋友该怎样去交。 2.人在大病后最明白。 大病一场后,才会明白只有身体最重要,其他都在其次,身体是1,其他都是0,没有了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所以,平时那些看似重如泰山般的事情,一场大病后就都看轻、看透、看开了。 3.人在下台后最明白。 人一下台,立刻就树倒猢狲散,以前家里门庭若市,熙熙攘攘,现在变得门可罗雀;以前鞍前马后的部下喽啰们,再见面立刻变得陌同路人,满面桃花变成冷若冰霜。这时才明白,以前人家对我毕恭毕敬,原来对的是我头顶的那个官帽;人家对我吹吹拍拍,原来对的是我手中的权势。做官是一阵子,做人才是一辈子。 4.人在退休后最明白。 回想以前在位时,同事之间为名利地位、为评职称、为升官衔,争得脸红脖子粗,实在没意思。退休后才想明白,那些东西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论级别高低,官职大小,退休时都赶齐了,大家全是退休老同志。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5.人在入狱后最明白。 明白什么呢?明白法律真不是吓人的,谁犯了法都难逃法网;明白世界上没有后悔药,监狱饭不要钱却不好吃;明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辰一到,一切得报”。特别是那些贪官,锒铛入狱后才想明白“我不缺吃不缺喝,要那么多钱干什么”,“自由对一个人来说才是最重要的”。经典说说 6.人在临终时最明白。 人在临死的时候最明白:一切都不可挽回,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所以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就是这个道理。 7.人在分开后才明白。 明白当初说的绝情的话,真的伤透了她的心,做出的事真的不应该,应该支持,相信她,才明白钱买不回她的心,才明白当初她为什么会对我那么好而现在好像变了一个人,原来你不变他就会变,明白应该两个人一起朝美好的方向去改变,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舍得现在的有限才能得到未来的无限,别到最后才后悔,好人不多。珍惜现在拥有的。 这7条是否让人明白些什么?珍惜现在,活在当下。未雨绸缪是每个人必须要做的。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

潘麟导师:什么是国学——中国人文化身份的认同

什么是国学 导言:“国学”又名“汉学”或“中国学”,乃“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别名也。“国学”作为一个现代学术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国学后被指代为中国的传统文化。那什么是“文化”呢?请听潘麟导师的精彩阐述。 “国学”又名“汉学”或“中国学”,乃“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别名也。“国学”这个概念中国历史上就有,《周礼》《汉书》《后汉书》《晋书》等书籍里,都有“国学”这一概念。被称为宋初“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余为登封嵩阳、长沙岳麓、商丘应天),在朱熹将其扩建之前,它并不叫白鹿洞书院,而是叫“白鹿洞国学”。 “国学”作为一个现代学术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至少从我们现在掌握的材料,1902年梁启超和黄遵宪的通信里面,就开始使用“国学”的概念了。在1902至1904年,梁启超写《中国学术变迁之大势》里面最后一节,又使用了“国学”的概念。他说现在有人担心,“西学”这么兴旺,新学青年吐弃“国学”,很可能“国学”会走向灭亡。梁启超说不会的,“外学”越发达,“国学”反而增添活气,获得发展的生机。他在这里再次用了“国学”的概念,而且把“国学”和“外学”两个概念比较着使用。1922年,北京大学“国学门”成立,1925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成立。在1923年,北京大学“国学门”出版了一个刊物,叫《国学季刊》。 “国学”一词于英文可译为“guoxue”(音译)、“Sinology”(意译,指中国学或汉学)。“国学”一词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明清小说与历代史学等一套独特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这是纵向地理解“国学”一词之所涵。若横摄地理解“国学”一词之旨,它包括中国古代的思想、哲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旁及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

做好眼前,活在当下

做好眼前,活与当下 相较于别人该吃饭的时的拖延,该睡觉时的计较,禅师该做什么就等行如一更接近修行的实质。其实,生命本就是一场修行,活于当下,顺应时机才是修行中的智慧。 活于当下,不去想生活中其他纷扰,只鉴定地行于眼前。黄宗洛,一为中国电影史上大师级的人物,然而,这位电影大师却几乎从未扮演主角。每一次塑造配角,他总是用一颗纯净之心不作他想地去钻研探索,才展现了那么多经典的人物形象。纵然时光流逝,斯人远去,他活于当下的智慧闪光却依然随着那些角色给人的指引。毫无疑问,在黄宗洛的心中定会有对成功的向往,你我亦是如此。可若是沉浸在这份纷扰之中,心就会永远地不能安定。不能精心地去走好人生中的每一步,有何谈成功呢?因此,请抛却那些烦杂的念头。将眼眸放在你的现在,做好了现在才会有未来的一切。 活在现实,不让繁华萦绕在心灵上空,只凝视眼前的风景。“痴儒”固汝昌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研究“红学”痴迷“红学”。可以使是大师,也不过世间一凡人,也会有世事的纷繁扰乱文学的知足。“痴儒”与世俗的差别就借这些纷扰而显示。俗人因思绪纷杂而平庸,大师因专于现在。沉浸在当前的痴迷,一甲子的时光不短,专注当下却让它如一瞬般流逝在岁月的长河. 活在当下,忘却心灵上一切的纷乱,只醉心于眼前的梦。还记得2012年语文作文中那位衣着朴素的女钢琴家吗?她就是简单纯粹的中国女钢琴家朱晓玫。学习钢琴,她付出了太多太多,可她始终专注于眼前的一支曲子。与世隔绝,醉心钢琴,苦行僧般的生活没有阻挡她对钢琴这当前之梦的追求。忘却浮华,不去想名利是否会等候在前方的路上。朴实的她只看到。现在,眼前的一个音符,一段旋律,悠扬婉转,百转千回的是她对眼前梦的笃与活在当下的坦然。 心灵上空繁华的烟云曾龙绕你的心绪让你看不到眼前的风光吗?曾阻挡你将整个自己投入对现在的探索吗?浮华终究是虚无,专注于眼前才是修行的真谛,智者永远的抉择。

业瑜伽:人生不可在空谈中虚度,而是在行动中体证与实现

人生不可在空谈中虚度,而是在行动中体证与实现 摘要:行为瑜伽非常强调“行动”,认为实行一寸比空说十丈有用得多。故此派瑜伽力倡“人生不可在空谈中虚度,而是在行动中体证与实现”。在行动中、在实践中来实现自己、升华自己、开发自己和最终超越自己、圆满自己。为了能够实现这个目标,业瑜伽十分强调修行者的参与意识,参与进自己身心的一切活动,更要参与进整个社会、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中去,将这种参与视之为“修行”的过程。 “业(Karma)”是印度文化中产生最早,也是最基本的一个哲学、道德和宗教概念。可以说,整个印度各大流派的哲学和宗教学说,无一例外的都是建立在“业”这一基础概念之上的。因此,不理解“业”这一概念,就不可能理解印度的文化,以及印度的伦理、习俗和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 “业”的涵义十分深奥而广泛,如果翻译成现代语言,“业”相当于“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在当时或过后产生的相应的惯性力量和对这些行为产生的自动记忆。所有生物和人类的行为,在当时和过后必然产生出相应的惯性力量和记忆,这个惯性力量,就称之为“业力”。 业力这种惯性力量就像是影子,如影随形地跟随着做此事的这个人。同时,业力不仅会如影随形地跟随着这个作者,而且时刻会对这个作者产生相应的作用力。如做的是好事,就会产生好的作用力,简称为“善报”。如做的是坏事,则会产生坏的作用力,简称为“恶报”。 印度各大流派的哲学和宗教都是建立在——如何理解业,什么是业产生的根源与它的运作原理,如何消除那些恶业或如何培养善业,以及如何从业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等基础之上的。如著名的印度正统六大哲学流派:数论派、瑜伽派、胜论派、正理派、弥曼差派和吠檀多派,以及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等,无一不是建基于“业”这一印度文明核心概念之上。 业瑜伽是印度正统六大哲学流派之一的“瑜伽派”哲学理论指导下的一个主要的瑜伽修行体系,或叫修行流派。业瑜伽(行为瑜伽)将人和一切生命存在的行为划分为身体行为、语言行为和心理(意识)行为三大范畴。这三种行为均可

【经典名言荟萃】288活在当下知足常乐,简单豁达享受人生

【经典名言荟萃】288活在当下知足常乐,简单豁达享受人 生 活在当下知足常乐,简单豁达享受人生" title="【经典名言荟萃】288 活在当下知足常乐,简单豁达享受人生" style="max-width: 650px;"> 1. 花开是刹那的永恒,花落是静寂的归结。花开花落,缘起缘灭;众境皆空,万缘归寂。繁华落尽,则见真淳;万缘入灭,方识真心。笑看花开,是一种宁静的喜悦;静赏花落,是一份随缘的自在。 2. 喜欢文字的女子像一首轻柔悠扬的歌曲,清新素净,雅致清淡;犹如绸缎中绣上的白色花朵,芬芳,清秀;又如一朵俏皮、灵动的浪花在你心间舞动,轻盈跳跃,激情澎湃。文字总让人向往,垂涎着,甘愿沉沦;让人痴迷着,眷恋着,欲罢不能;让人感动着,忧伤着,心灵触动;让人学习着,成

长着,内涵丰富。 3. 世上有无数的人在等待别人的宽恕。宽恕的受益人不只是被宽恕者,还有和他们一样多的人可以得到好处--就是那些宽恕他们的人。宽恕是一座让我们远离痛苦、心碎、绝望、愤怒和伤害的桥。在桥的那一端,平静、喜悦、祥和正等着迎接我们。 4. 要懂得倾听生活,人人都在生活,但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生活,只要你学会倾听它,你就会发现它的美好。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应付生活中无边的苦难的, 所以,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也要去帮助别人。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人生,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请安静且愉快地接受人生,勇敢地、大胆地,而且永远地微笑着。

5. 给别人留点空间,也是给自己留有余地。利不可赚尽,福不可享尽,势不可用尽,这个世界不是哪一个人的世界,而是所有人的世界,所以凡事都要留有余地。 腹中天地阔,常有渡人船。多一分宽容,就会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善良,就会多一分希望。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别人有路可走,你才不会陷入绝境。 6. 小时候的欢乐,是单纯带来的;长大后的痛苦,是复杂给予的。小时候,即使在没人的地方,我们也可以很快乐,因为简单的心容易接纳幸福;长大后,就算在拥挤的人群里,我们也可能感到孤单,因为心与心之间有了太多的距离。简单,是人生的大彻大悟,无欲无求无失望,来去随缘少徒劳。简单,是最大的快乐! 7.

当前我国瑜伽之现状与使命

当前我国瑜伽之现状与使命 潘麟 作者简介 潘麟导师:“见闻解脱”大成就者,东方生命学创立人,生命医学创立人,皇冠瑜伽当代传人,印度德里大学哲学博士。幼年时在其导师指导下进入瑜伽修行和生命沉思。18岁开始登台讲授皇冠瑜伽和东方传统文化,持续至今。曾数次长期深入喜马拉雅山从事瑜伽考查和禅定修行,并于雪域中获得了生命的全面开悟。潘麟导师在文学、哲学、史学和宗教学等学科领域皆有杰出造诣,近年以访学身份旅居印度,成为当代东方文化的杰出传承者和中印文化交流使者。2009年于印度出版英文专著《皇冠瑜伽——从身心健康到生命觉醒》(汉文版已由安徽“黄山书社”2012年5月正式出版发行),在印度各界引起强烈反响,被世界最高官方瑜伽研究与行政管理机构——印度健康与家庭福利部正式聘任为瑜伽教授,成为在瑜伽发源地教授瑜伽的中国乃至世界第一人。

一、当前我国瑜伽之现状 印度传统瑜伽自一百多年前传入西方,三四十年前开始在西方流行,约二十年前自西方传入中国并迅速传播开来。在这二十年间,瑜伽在中国完成了一个重要的任务——普及,几乎所有国人皆知有瑜伽之名,皆知瑜伽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并有很好的养生祛病之作用等常识性认识。但当下中国瑜伽的发展似乎遇到了一个瓶颈,下一步瑜伽在我国何去何从,很多人未必清楚。就我近来接触过的一些中国瑜伽界代表性人物来说,发现他们并不清楚瑜伽在我国下一步如何前进和发展。由此可知,瑜伽在我国的发展一直是处于混乱和盲目状态的。如果我们的事业一直很顺利,保持此前的混乱和盲目,也未为不可。但瑜伽事业在当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乱象:很多瑜伽馆纷纷倒闭或转行;即使仍在运营中的瑜伽馆,据不完全统计,有约百分之七十以上难以为继,处于不死不活的状态;有不少瑜伽爱好者开始质疑瑜伽的功效或越来越觉得瑜伽是一种内涵肤浅的锻炼;还有不少瑜伽爱好者开始转变成佛教、印度教或其它宗教的信徒,而不再是一个纯正的瑜伽修学者或干脆放弃了多年的瑜伽修学;即使坚持习练者,在对瑜伽的认识和理解上多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失和误会,如仅仅将瑜伽理解成一些高难度杂技式体操等等。究其原由,我认为皆出自大家对瑜伽的内涵和当前现状与使命不清之故。目前我国瑜伽界有几个趋势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1、神秘化与非理性化趋势

尼采40个经典语录,句句走心,曾打动数亿青年!

尼采40个经典语录,句句走心,曾打动数亿青年! 尼采,一代思想金句大师,引无数青年竞折腰。 1、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2、我感到难过,不是因为你欺骗了我,而是因为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 4、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5、That which does not kill us makes us stronger. 那些不能杀死我们的,使我们更强大。 6、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尼采诗集》 7、And those who were seen dancing were thought to be insane by those who could not hear the music. 那些听不见音乐的人认为那些跳舞的人疯了。 8、人生没有目的,只有过程,所谓的终极目的是虚无的。---人的情况和树相同。它愈想开向高处和明亮处,它的根愈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处,向深处,向恶---千万不要忘记。我们飞翔得越高,我们在那些不能飞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9、人的精神有三种境界:骆驼、狮子和婴儿。第一境界骆驼,忍辱负重,被动地听命于别人或命运的安排;第二境界狮子,把被动变成主动,由“你应该”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动争取,主动负起人生责任;第三境界婴儿,这是一种“我是”的状态,活在当下,享受现在的一切。

10、与怪物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怪物。当你远远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善恶的彼岸》 11、白昼的光,如何能够了解夜晚黑暗的深度呢? 12、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标,一切笔直都是骗人的,所有真理都是弯曲的,时间本身就是一个圆圈--尼采 13、所谓高贵的灵魂,即对自己怀有敬畏之心。《善恶的彼岸》 14、没有可怕的深度,就没有美丽的水面。《尼采遗稿选》 15、Faith: not wanting to know what the truth is. 信仰就是不想知道真相是什么。

开悟者的基本特征

开悟者的基本特征 1.开悟者就是圣人。他拥有古今一切圣贤所特有的天地般的胸怀、吞吐环宇的气度和高不见顶、深不见底的境界。所以孔子在《周易·文言传》里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2.开悟者必然是慈悲和博爱的。因为我们的本性中潜涵着至真之博爱,至纯之慈悲。一旦这个人彻底开显了他的本性,他想不慈悲都不可能。他必视一切人如己而救助之。他时刻准备好去尽全力帮助他人,而唯一的理由就是其“仁者,爱人”和“仁心之不容已”。一种彻上彻下的大爱始终通贯其身心内外。 3.开悟者必是一位智慧的化身,必是一位理性的化身。因为本性即是一切智慧之源、一切理性之源。 4.开悟者有天地气象,有含化万物之能力。故开悟者可以自发地将与他有关联的人与物不好的一面向好的方面转化与提升,包括转化他人的疾病与心理障碍等。不仅如此,开悟者还可以给予他身边以及一切与他建立心灵联系的修行者以极大的催化、提升和保护,并能很好地清理和转化学人身心内外诸多逆缘和障碍,令其修学进度事半功倍。 5.开悟者可以预知自己的死亡时日并能生死自主。当自己的肉体不堪再用时,可以自由地、自控地放弃它。但如果有特别的需要,开悟者也可以自觉地适当延长自己的寿命。 6.开悟者有或大或小的各类神通。所谓的“神通”就是拥有那些超越常人的特殊能力。如开悟者在经历死亡时,可能伴随着大地震动、鸟兽悲鸣、肉身光化,或死后肉身未经任何防腐处理而异香满室并永远不朽(即金刚不坏身)等等现象。 7.开悟者可以对此前一切圣贤的经论言行,一经接触当下即彻知其真意。如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开悟前不识字,可一旦开悟后,对所有的经论,当别人为他诵读时,一经入耳即明晓其全部内涵。 8.开悟者外表温和而庄严,他们都是人类文明,特别是人文文化和生命文化的最大开创者和引领者。他们拥有极大的创造力,因为他们融入了创造之源。同时开悟者有极大的穿透世事表象的智力,故开悟者有能力做众生之导师、世间之舟车。 ………… 刚才归纳的这几点只是开悟者最为基本、最为共通的特征。如若展开详述,还可以进一步地归纳出几十种或上百种特征。另外,开悟者还存在着因流派不同、个体差异而出现的诸多非共通特征。开悟分两种,一种是“理悟”,一种是“证悟”。上面归纳的这些开悟者共有的基本特征主要是针对“证悟”者而言。什么是理悟呢?就是我们在理论上、在道理上、在文字上明白开悟是怎么一回事。而“证悟”就不仅是在理论上、在道理上、在文字上明白了,而是身心的一个实际的经验和证实。在历史上,有些人是先理悟后证悟,有些人是先证悟后,再反过来对一切古今关于生命的学说给予学理上的明透。还有一些人则是理悟与证悟同时获得,难以说清哪个在先,哪个在后。 另外,因学人身心素质不同,根性不同,类型不同,用功勤勉与否不同等因素,存在见道开悟的过程有迟速之差异。迟者需多生多世,最速者则可当下开显本性,识得本真,所谓言下大悟者是也。但即使是那些上根之人言下彻悟,也是有一定前提的。此前这些人都已经具有很好的修学基础了,在某个机缘下幸遇明师指点而“当下大悟”。因此一名合格的瑜伽导师,必须具有一种准确地识别出学人现处何境地、是何根性之手段与才能,而当下抉择出相应之教授。这就是孔圣的“因材而施教”。 ——节选择潘麟导师《皇冠瑜伽——从身心健康到生命觉醒》

工作励志向上经典语录

篇一:50句奋发向上励志经典句子 50 句奋发向上的句子 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挫折时,要像大树一样,被砍了,还能再长;也要像杂草一样,虽让人践踏,但还能勇敢地活下去。 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2、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3、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4、一个人的成功不取决于他的智慧,而是毅力。 5、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6、人生是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画出的圆圈,他就是不知道,圆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 7、天天晨练不仅为了健身,也为了体现生命的倔强。 8、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9、为了不让生活留下遗憾和后悔,我们应该尽可能抓住一切改变生活的机会。 10、打击与挫败是成功的踏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11、出路出路,走出去了,总是会有路的。困难苦难,困在家里就是难。 12、失败的是事,绝不应是人。 13、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14、父母是教科书,朋友是参考书,爱人是工具书,邻居是报纸杂志,美女是画报。 15、当你无法从一楼蹦到三楼时,不要忘记走楼梯。要记住伟大的成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学会分解你的目标,逐步实施。 16、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17、从来不跌倒不算光彩,每次跌倒后能再站起来,才是最大的荣耀。 18、失败只有一种,

那就是半途而废。 19、生命不止需要长度,更需要宽度。 20、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21、发泄可以舒缓情绪,但是不可以用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方式。 22、云彩悲哀的是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牲口悲哀的是自己养活不了自己,人悲哀的是自己战胜不了自己。 23、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苦,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黯淡,何来辉煌。 24、成功的人是跟别人学习经验,失败的人只跟自己学习经验。 25、做决定之前仔细考虑,一旦作了决定就要勇往直前、坚持到底。 26、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27、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28、过去再优美,我们不能住进去;现在再艰险,我们也要走过去! 29、只要你还活着,你就没有理由逃避问题,你也有机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0、你比那些躺在坟墓里的人都有希望! 31、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坐在家里等什么房子,车子,还不如睡一觉做个好梦。 32、要做一件事,成功之前,没有必要告诉其他人。成功之后不用你说,其他人都会知道的。这就是信息时代所带来的效应。 33、力求上进的人,不要总想着靠谁谁,人都是自私的,自己才是最靠得住的人。 3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改变将来,从现在开始。改变现在,就是改变未来。 35、内心如果平静,外在就不会有风波。 36、自卑心最伤害自己,是最大的障碍。 37、有人说,世界上最美的是梦,最长的是路;最易做的是梦,最难走的是路。 38、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长立志。

修习昆达里尼瑜伽需要注意的问题

修习昆达里尼瑜伽需要注意的问题 修炼昆达里尼瑜伽的时候一定要有师父在身边,否则,可能身心无法应对这些景象。比如当昆达里尼走到心轮的时候,整个心轮打开,就会出现一种类似于万花筒一样的世界。你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看到各种各样的图像,非常稀奇古怪,而且十分逼真,会把你带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中,那个世界完全超出你的意料,是你无法想象的,比外星人那个世界还要陌生,比阿凡达的那个世界还要稀奇,一般胆小的人会被吓得魂飞魄散! 昆达里尼再往上走一个轮,又会遇到一个新的、更奇怪的世界,那个世界对你来说不是梦,是非常非常真实的。如果没有一个师父在旁边指导的话,几乎没有人能够顺利地从海底轮走到顶轮。这段路是非常危险的,不仅心理变化大,身体变化也非常大。要么全身的血管犹如开水一般滚烫,要么全身的血管犹如结冰一般彻骨…… 你们现在打坐的时候产生的那一些小感觉,就是全身有点麻呀,胀呀,冷呀,热呀,重呀,沉呀,浮呀,都小得微乎其微。真正的瑜伽修炼,当能量一旦发动起来的时候,那个感觉是超出你们想象的,各种各样脱胎换骨式的变化,是你们平时连想都不敢想,做梦都梦不到的,那时候的变化才是真变化。现在你们这些变化、这点感觉都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你们来讲,能有这些感觉你们都觉得很欣慰了,其实对真正的瑜伽修炼来说都算不了什么,像昆达里尼瑜伽,它对整个身心的改造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 身体的变化其实还好一些,不管多强烈,只要了解它的规律就可以应对。它的规律就是:不管它!不迎不拒,任它一层一层地走上去,意识突破一层,再突破一层,再突破一层……即由个体意识往整体意识不断地进发,到了顶轮以后就回归了整体意识。“整体意识”是我们瑜伽的称呼,近代又叫做“宇宙意识”。宇宙意识就是佛家所说的“法身”或“般若”,就是基督教所说的“上帝”,或中国人所说的“道”。

关于活在当下的励志名言

关于活在当下的励志名言 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的苦难,我们需要面对苦难是激励自己,如果人生的途程上没有障碍,人还有什么可做的呢。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关于活在当下的励志名言,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关于活在当下的励志名言 1、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了什么遗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该爱的时候就去爱,无谓压抑自己。 2、由始至终,我们所期待的爱情,并不是一起默默过日子,直至面目模糊;而是像流转的四季,每一个微妙的变化都充满喜悦。 3、不要想着依靠别人,要有目标有追求,这与年龄无关。 4、最好的感情,找一个能够聊得来的伴。各种话题,永远说不完;重复的语言,也不觉得厌倦。陪伴,是两情相悦的一种习惯;懂得,是两心互通的一种眷恋。 5、极度的痛苦才是精神的最后解放者,惟有此种痛苦,才强迫我们大彻大悟。 6、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7、社会是有等级的,很多事不公平。别抱怨,因为没有用。 8、有信心不一定会赢,没有信心一定会输;有行动不一定会成功,没有行动一下会失败。 9、今天扫完今天的落叶,明天的树叶不会在今天掉下来。 10、这世界上有很多你忽略了的同义词,比如相爱与相互折磨,比如再见与请不要走,比如悄悄关注与我很想你。 11、有时候你在他心里掉价的原因,是因为他知道了你喜欢他。 12、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的苦难,我们需要面对苦难是激励自己,如果人生的途程上没有障碍,人还有什么可做的呢。 13、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 14、我们不执着于快乐,也不去追求快乐的时候,快乐自然而然就来了。我们不想逃避痛苦的时候,痛苦自然而然就远离了。 15、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 16、人的成功是靠自己的改变,不是靠别人的改变。

梦观瑜伽根本成就法

潘麟导师亲授 梦观瑜伽根本成就法 “梦观瑜伽根本成就法”是金刚乘密法中最著名的“那若六大根本成就法”之一,起源自印度十一世纪左右的那若巴大师。那若巴大师是古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之一,金刚乘“大手印”法脉传承祖师。其师是帝洛巴,其法脉传承是西藏的马尔巴→密勒日巴→冈波巴→噶玛巴(大宝法王)。那若巴将他所精通的八万四千佛法归纳为六大根本瑜伽成就法(简称“那若六法”)——梦观成就法;光明成就法;拙火成就法;幻观成就法;开顶成就法;中阴(死后)成就法。这六大成就法相互关联,又自成体系。修学其中任一瑜伽法门,皆可获得终极成就,故名“根本成就法”。自古修学梦观成就法而获大成就者不计其数,它是非常殊胜的成佛觉醒大法之一。同时,梦观成就法涵括了道家睡功的全部内容(特别是陈抟老祖“睡仙心法”的全部内容)。 梦观成就法全部心髓 一、将整个白天视作入睡和梦境,将整个睡眠视作梦醒,而且是生命的终极觉醒。无论何时入睡前,告诉自己:我的终极觉醒马上就要到来了(意思是我马上就要入睡了)。将长长的白天视作是对入睡(终极觉醒)的等待。简言之,即视梦为醒,视醒为梦。 二、每次入睡前告诉自己:进入睡眠就是进入师父的终极证悟世界。在师父无间断的加持和摄受下,我马上就要完全地进入师父那业已觉醒的生命世界之中,明白生命世界的终极真理和真相,明白佛陀等一切圣贤的生命的真理和真相。怀着万劫一遇的强烈期待进入睡眠(即进入觉醒)。 梦观法门之证量 初级成就:少病,少恼,少噩梦;睡眠质量提高;心理越来越健康快乐。 中级成就:长期无梦或善梦不断(有一些修行上的境界出现);智慧增长(不明白的事情或学理,睡一觉就明白了);获师父或历代圣贤的心传(师父或历代大成就者时常于梦中向我们开示些什么)。 最终成就:获得佛果,成就终极觉醒。 结语 此密法由我亲自公开,为师于六岁时就开始了梦观成就法修学(或曰自梦观成就法进入生命成长之路),故为师乃梦观成就法之法主,得梦观成就法之清净传承。故由我亲自传授此法,加持力最大,成就最快。此法人人可修,无需任何基础,十分简单易行。非我弟子亦可修学。 同样一个法门,由谁来传授我们非常重要。如由一位此法的法主亲自授受,其于授受时就可将此法化为种子融入我们身心之中,有此“法种”为基础,成就则可事半而功倍。

活在当下的经典语录

活在当下的经典语录 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活在当下的经典语录,欢迎阅读。 1、不要活在过去,或只是为了未来而活,现在很重要,当下很重要,即使它只是一块不起眼的砖头,却能垫起你明天的一段高度.不要说真爱难寻而将爱排除在你的生活之外,接受爱的最快方式是给予,感受爱的最好方式是简单,维持爱的最有效方式是包容.不要挥霍时间和话语,这两样东西都是无法收回的. 2、除非对方死了,否则不要从第三方那儿去了解对方.无论你是打着爱的名义,还是在乎的名义.两个人的沟通才是最重要的,难过了你就直接说,不高兴了你就直接问,而不是问别人问八字问星座,问一切和他相关的事物,但偏偏不问他.一个人的真相是靠观察和关心出来的,不是靠打听和八卦出来的. 3、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健康.如果说人生是一棵树,健康就是这棵树的根,根深才会叶茂.没有健康的身体,荣华富贵皆烟云.二是心态.人生的成败得失,只在一念之间.心态不同,人生的境遇便会天差地别.只有修炼一颗淡泊宁静的心,人生才会风清月明.健康需要锻炼,心态需要修炼,命运只在自己. 4、师父问:如果你要烧壶开水,生火到一半时发现柴不够,你该怎么办有的弟子说赶快去找,有的说去借,有的说去买.师父说:为什么不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呢世事总不能万般如意,有舍才有得.

5、总有说错话、做错事的时候,时光不会再来,悔恨于事无补,不若就此放下,重拾心情上路.人生是趟单程快旅,有时什么也来不及看、什么都看不到,终点已经不约而至.就把说过的、做过的,统统放到昨日的风中,只要今天还在路上,那已足够.我们能做的,就是当下好好活着,至于曾经风雨,又有几人记得? 6、一个人如果欲望太多,生命该如何承受重负,人生又怎能获得快乐呢?因此,在人生的旅途,追求一种淡泊,坦然面对生活对你的赐予,包括所有的磨难与不公,用平和淡定的心态去看待沿途的一切.做一个真实的自我:无须虚伪,无须奉承,无须圆滑,不为尘俗所迷,不为物欲所困,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7、人生百相,世态万千,当从容应对,淡泊处之,不畏浮云蔽眼,不被微利惑心,不为陷阱锁步,不使闲情损志.有些人,笑一笑,就陌生了,那些刻意的亲近,终究消失得难寻踪迹;有些事,摆一摆,就过去了,当下的困苦挫败,可能是你以后登高的阶梯.行至水穷路自横,坐看云起天亦高,凭的就是眼界与心胸. 8、洒脱是很多人向往的心境.拥有这份心境,生活会多一些淡定,喜悦,平和;少一些浮躁,忧伤,抱怨.洒脱的人懂得放下,懂得让该来的不去躲闪,该走的不去纠缠,该做的勇于担当,该藏的尘封起来,懂得让过去的坎坷和磨难沉淀成一份珍贵的财富,陪伴和引领我们的轮回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9、请记住这些:请注意,无论你多”富有”你也经不起失去;请注意,失去了,马上查找并且堵住”漏口”,不然你将失去一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