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的传统意象举例 高考诗歌鉴赏

诗歌中的传统意象举例  高考诗歌鉴赏
诗歌中的传统意象举例  高考诗歌鉴赏

诗歌中的传统意象举例

1、树木类:

①.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或顺利

②.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④.红叶:代称传情之物。相传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中的恰好是在红叶上题字的人。

⑤.红豆: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红豆”语出王维《相思》一诗:“红豆思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意本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来抒发对刘友人的眷念之情。

⑥.松柏: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诗人常用它作为坚贞、高洁、坚挺、傲岸、坚强、富于生命力的象征。如李白《赠韦侍御黄裳》中有“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⑦.竹:气节、积极向上

⑧.梧桐:凄苦。往往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就抒发了一种凄凉的愁思。

⑨.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杨柳更多的是与离愁联在一起。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首开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忽见陌头烟柳色,悔教夫婿觅封

侯”(王昌龄《闺怨》),烟柳被一种千回百结的愁绪所缠绕,尽管春

光无限,人们也会黯然神伤;“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诗人把别愁离恨写得缠绵悱恻,噬心镂骨。毕竟,“多情自古伤离别”。王维的“朝雨”冲得走“渭城”的“轻尘”,却冲不走诗人铭刻于心的凄苦与无奈;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烘托出了离别者的内心苦楚,使读者充分感受到蕴含其中的悲愁情怀。

⑩. [折柳]喻指“惜别怀远之意”。据《三辅黄周·桥》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汉之后,“折柳”遂常用于抒写离别行旅之苦。

?.梅子: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折桂:喻科举及第。“折桂”典出《晋书·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采薇:借指隐居生活。出自《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事周而最后饿死首阳山的故事。后来也指坚守贞操。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廓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2、花草类:

①.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②.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③.菊:隐逸、高洁脱俗。菊花作为傲霜之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它一般是坚贞、坚强、高洁脱俗的象征。如屈原的《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作者以花来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纯洁。唐人元稹的《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④.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在我国诗歌中,“梅”是诗人喜欢歌咏的对象之一。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的芳香,因此在古诗中梅花常常是冰清玉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象征。但在具体的诗中作者表现的感情也不尽一致。如王安石《梅花》,表现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高贵品格。我国古代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是高贵圣洁的象征,这首《梅花》的意象表现的就是我国这种传统文化精神。陆游《卜算子·咏梅》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毛泽东的词与陆游的词题、调相同,意境却截然不同,毛词巧妙地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她达观坚定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词中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壮美和豪放乐观,振奋人心。

⑤.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⑥.兰:高洁

⑦.牡丹:富贵美好

⑧.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

诗句,借以表达爱情。也有用莲花赞美纯洁高尚节操的,如“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又如“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唐人李颀《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

⑨.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蓬草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李白《送别》)。

⑩.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3、动物类

①.子规(杜鹃鸟):悲惨凄恻。子规鸟即杜鹃鸟。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了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叨同情。宋人贺铸的《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乌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又比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宋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是以杜鹃鸟的哀鸣,表达了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②.鹧鸪鸟: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其特定的内蕴。

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人们对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句,其中的鹧鸪都已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鸟的形象了。

③.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时断时续的哀鸣了,可以说是命在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就已充塞读者心中;营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还有“寒蝉鸣我侧”(三国时期魏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了这样的情思。

④.燕子: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有“落

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的惆怅嫉妒,有“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宴殊·《破阵子》)的孤苦凄冷等等。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另外还有宴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文天祥的“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燕子无心,却见证了时事的变迁,承受了国破家亡的苦难,表现了诗人的“黍离”之悲,负载可谓重矣。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曹雪芹·《红楼梦》),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郭绍兰是幸运的,一些不幸的妇人借燕传书,却是石沉大海,音信皆无,如“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继而潸然泪下。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张岱年·《中国思维偏向》),花鸟虫鱼,无不入文人笔下,飞禽走兽,莫

不显诗人才情。雁啼悲秋,猿鸣沾裳,鱼传尺素,蝉寄高远,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或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或相见又别,“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轼·《送陈睦知潭州》;或时时相隔,“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刘安·《淮南子》)。燕子,已不仅仅再是燕子,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⑤.猿猴:哀伤、凄厉

⑥.鸿鸽:理想、追求

⑦.鱼:自由、惬意

⑧.孤(鸿)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鸿雁属于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作为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的意象。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珍》)、“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呜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的。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非常普遍。如“鸿雁

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衡阳雁断喻音信阻隔。元·陈盖稷《安南集·鄂馆书怀》:“衡阳雁断三千路,巫峡猿啼十二峰。”哀鸿喻指无家可归的饥民。出自《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今有成语“哀鸿遍野,赤地千里”,“哀鸿遍野”则指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百姓。

⑨.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⑩.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 (瘦)马:奔腾追求漂泊

?.乌鸦:小人俗客庸夫

?.沙鸥:飘零伤感

?.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双鲤: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称代书信。

4、风霜雨雪水云类:

①.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

②.海浪:人生的起伏

③.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江湖的诡谲

④.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⑤.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

空、幻灭

⑥.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⑦.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

⑧.春风:旷达欢愉希望

⑨.东风:春天美好

⑩.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云:游子飘泊。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天阴:压抑愁苦寂寞

?.天晴:欢愉光明

5、器物类

①.玉:高洁故地重游脱俗

②.珍珠:美丽无瑕

③.簪缨(冠):官位名望

④.和璧随珠:楚人卞和的璧与隋侯的宝珠,喻极其珍贵难得的东西。宋·朱熹《朱文公文集·三·题祝生画》:“问君何处得此

奇,合壁随珠未为敌。”

⑤.怀瑾握瑜:怀里揣着瑾,手里拿着瑜,”比喻具有美好的道德,高尚的情操。《史记·屈原列传》:“举世混蚀,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玉而自令见放为?”

⑥.黄钟大吕:黄钟、大吕皆为古乐十二律,比喻声律或文辞庄严、高妙。《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宋·刘克庄《后村全集·九四·瓜圃集序》;“言意深浅,存入胸怀,不系体格,若气象广大,虽唐律不害为黄钟大吕。”

⑦.金戈铁马:比喻士在疆场的威力或豪迈气概。元·萨者拉《雁门集·登歌风台》:“淮阳年少韩将军,金戈铁马立战勋。”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⑧.吴钩:泛指宝刀,利剑。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吴作钩者甚众。而有人贪王之重赏,杀其二子以衅金,遂成二钩献于阖闾,诣宫门而赏。”辛弃疾《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里的吴钩,即指宝剑。

⑨.瓦釜雷鸣:喻平庸的人或事物受到重用或重视,也用作谦词。清·李渔《笠翁文集》:“谓弟《一家言》之初集大噪海内,真是瓦釜雷鸣。”

6、颜色类

①.白:纯洁无暇丧事

②.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

③.绿:希望活力和平

④.蓝:高雅忧郁

⑤.黄:温暖平和

⑥.紫:高贵神秘

⑦.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对死者的怀念命途的多舛

7、其它类:

①.古代英雄:追慕自愧自叹

②.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

③.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 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

④.破晓:初现希望

⑤.深夜:愁思怀旧

⑥.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扑美好安逸宁静

⑦.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

⑧.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

⑨.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

⑩.月亮:人生的圆满与缺憾、思乡、思亲。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方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的“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再如唐人王建的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思绪,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但月还往往与边塞、时间生命、愁绪、情爱相关连。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幽怨悲亢,有“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悲凉凄婉。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的雄浑苍茫,有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的浩渺闲雅,月作为一种语言形象,把环境点缀成了苍茫悲壮的边塞风情,也把边塞这个特征性的地理上的物理空间转化成了艺术上的心理空间。古人常以月的意象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流逝。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在李煜眼里,往事如梦,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追忆。他曲折命运的悲剧,尽情地展现在“春花秋月”的时间之流中。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醉意中探索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生命哲理,从而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生命感慨。张若虚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发问中引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伤。江月无情,流水无情,在“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无可奈何中,诗人们只好浩然长叹。月的愁绪意象。在唐诗中,月还是有情绪的,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以外,唐诗中还有“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的凄恻孤寂;

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蕴藉深沉;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潸潸泪下;钱起“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的郁怀难耐。月的情爱意象。如孟郊“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古别怨》),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深挚的情与爱,化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凄美祝愿。

?.朝阳:希望朝气活力。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正午:热烈热情奔放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

?.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

?.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

?.八斗之才:喻才华极高。语出宋·无名氏《释常谈·宋人百家小说》:“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谢灵运曾云:‘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一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文人共分一斗。’”

?.穿云裂石:声音穿过云霄,震裂山石,形容笛声或歌声高亢嘹亮。语出唐·李肇《李舟著笛记》:“(李)牟吹笛天下第一,月夜泛江,维舟吹之,寥亮逸发,上彻云表。俄有客独立于岸,呼船请载。既至请笛而吹,甚为清壮,山石可裂,牟平生未尝见。”

?.赤子之心:婴儿天真纯洁的心灵,喻指人心地善良、纯朴。语出《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汤水,喻指贫困的生活。语出

《论浯·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怀橘:指孝顺父母。典出《三国志·吴书·陆绩传》:“绩年六岁,於九江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坠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

?.琼浆玉液:喻指美酒。吕严《赠刘方处士扒“瑶琴宝瑟与君弹,琼浆玉液劝我醉。”

最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意象总结

最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意象总结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意象 1、"松梅竹菊"寓高洁: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2004年北京卷考察的是苏轼的《红梅》,该诗表现出了红梅不畏严寒,不与桃杏争春的高洁品格。相应考题还可查阅:2013年上海卷《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2012年大纲卷《落叶》等等。 2、借"月"托"雁"寄乡思 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2004年湖北高考语文卷所出的诗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的最后两句写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归雁这一意象写出了作者的思归之情。相应考题还可查阅:2014年山东卷《寻诗两绝句》、2010年浙江卷《定林》等等。 3、"杜鹃""鹧鸪"啼凄凄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2004年全国卷Ⅱ诗词鉴赏题考察的是晏几道的《鹧鸪天》: 鹧鸪天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总结.doc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意象意境篇 学习要点 1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及其区别。 2初步鉴赏诗歌意境 3 了解考查模式 4掌握答题步骤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知识铺垫 1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及其区别。 (-)意象:“意”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象”就是具体事物,又叫“物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指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事物。 例: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一一薛道衡《人日思归》: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一王之涣《凉州词》 何处是归程,反亭更短亭。一一李白《菩萨蛮》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一一柳永《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一柳永《雨霖铃》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雨时。一一卢纶《送李端》 (二)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古典诗歌意境有: 雄浑壮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开阔苍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高远辽阔--落霞与孤驚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幽清明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沉郁孤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和谐静谧--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三)意象与意境的区别: 区别:(1)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则与全篇对应,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 (2)意象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些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 用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X情思 意境=意彖+氛围 意彖+意彖二意境。 女U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女口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 【例1】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意象:小楼深巷氛围: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 意彖:春雨杏花氛围: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 意境: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一个不

高考诗歌鉴赏·常见意象

高考诗歌鉴赏·常见意象 1、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坚贞高洁正直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2、花草类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菊:隐逸高洁脱俗 梅:傲雪冰清玉洁坚强不屈不挠逆境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3、动物类 猿猴:哀伤凄厉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鸿鸽::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瘦)马:奔腾追求漂泊 乌鸦:小人俗客庸夫哀伤 沙鸥:飘零伤感 鸟:象征自由 莼[chú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庄周梦蝶: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如陆游《冬夜》诗云: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 (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 鸿雁:书信、传送书信的使者、思乡、羁旅伤感 鹧鸪鸟: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寒蝉:悲凉 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燕子: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变迁,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

高考诗歌鉴赏之意象 意境

高考诗歌鉴赏之一——诗词的意象和意境 高考中的诗歌鉴赏,无非四个方面,一是意象与意境,二是语言与形象,三是情感与态度,四是手法与技巧,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的情与景中,体味古人高超的表达技巧,感受古人细腻的情感! 弄清“意境”和“意象” 诗歌中的意境由意象组合而成,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简而言之,就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情,指的是思想感情;景,指的是艺术境界,所谓分析意象和意境,就是找出古诗中所使用的表情达意的工具——意象,通过找到的这些意象概括总结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简而言之,意象是构成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是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建筑的一些砖石。例如一些分别类的古诗,通常会有杨柳、渡口、长亭等具体的意象,来抒发或不忍离别的愁情。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的代表作,写于词人仕途失意之时,当时诗人不得不离京都与恋人分别,宦途的失意、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在这样的背景下,柳永做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雨霖铃》。这首词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作,词的上阕写景,主要写饯行时难舍难分的惜别场面,抒发离情别绪。下阙抒情,重点写想象中离别后的凄楚情景。词中意象所蕴涵的意义,寒蝉是悲凉的同义词,长亭乃离别之伤心地,船更令人有漂泊之惆怅,暮霭渲染了凄迷暗淡的黄昏意境,酒是别离场中不可少之物,杨柳依依伤别离,月是多情物,更是伤心物,月圆月缺,勾起的是无尽的思念,意境凄凉,令人伤心。 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勾画出一幅秋江别离图,以种种凄凉、寥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别的愁绪和不忍离别的深情,所传达出来的是伤别情怀的意境。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 雨过至城中苏家 宋〃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

高考诗歌鉴赏最常考的22个意象

附:古代诗词的常见意象 1.月——思乡,怀人 ,永恒 怀乡:例: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怀人:例: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永恒:例: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另:利用月光照耀下的澄沏、宁静的境界,寄寓淡泊闲逸,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 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4.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 例:岂不罹严寒,松柏有本性。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5.莲——爱的象征 莲与怜谐音,所以可借以表达爱情。 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6.梧桐——凄凉悲伤 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泪梦三更后。 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相传,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到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另外,杜鹃的啼叫好象在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也叫子规,常唤起游子思乡之情。 例: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8.秋蝉——高洁,悲凉 秋后的蝉是活不久的,一番秋雨后,蝉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 (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 例:雁字归时,月满西楼。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10. 柳——离情依依 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1.南浦,长亭——送别之所 例: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12.芳草——离恨 例:青青河边草,绵绵思道远。 13.芭蕉——孤独与忧愁 例: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14.羌笛——凄切之声 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5.乌鸦——衰败荒凉之兆 例: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16、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如: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水经注?江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唐代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赵嘏《忆山阳》:“可怜时节堪归去,花落猿啼又一年。”17、斜阳(夕阳、落日)——也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如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18、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宋代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19、黍离——“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典出《诗经?王风?黍离》。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古都,悲叹宫廷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作了《黍离》这首诗寄托悲思。后世遂以“黍离”之思用作昔盛今衰等亡国之悲。如姜夔《扬州慢》中有:“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

如何解答意境意象类诗歌鉴赏题

如何解答意境意象类诗歌鉴赏题。 诗歌鉴赏资料链接: 意境特点常用术语: 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淡雅。 常见抒情方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触景生情 作者的感情类别: 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惆怅、寂寞、孤独、烦闷、积极向上、消极颓废、坚守节操、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思乡之情、思念友人、忧国忧民之情、关心人民疾苦、壮志未酬的愤激等。 常见意象意境----树木类 (1)松柏 松柏——岁寒后凋,高大挺拔——正气凛然,坚贞高洁——高洁之士。 松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正直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坚贞、高洁 常见意象意境----树木类 2)竹子 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 张九龄: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气节与虚心 苏轼: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名士风度 常建: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优雅脱俗 3)柳树 柳——“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惜别怀远之情 (4)柳絮 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高考语文复习案《古诗歌鉴赏中的常见意象》

高考语文复习案《古诗歌鉴赏中的常见意象》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 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 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 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 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 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绝唱。 3. 莼羹鲈脍。典出《晋书?张翰传》。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

完整word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专题意象和意境教案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专题——意象和意境 学习要点: 1.了解诗歌中常见意象; 2.学习如何赏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学习内容: (一)鉴赏意象 一. 【考点解读】 意象是诗歌艺术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基本单位。“意”即主观情感,“象”即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意象即为融入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就是含有“意”的“象”,就是“意象”。 意象是诗歌艺术构思的形象元件,诗歌的意义就是由若干意象的内蕴所组成的。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 二. 【常见题型】 1>这首诗以什么为诗歌的主要意象(刻画了什么形象),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2、本诗通过哪些意象(景物),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例:(2008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 an):持取,捻弄 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三. 【解题秘笈】 答案组织可分为三个部分: 1>塑造的什么形象(意象)。女口:梅花的傲霜斗雪、不畏权贵,大雁的春秋迁徙、游子怀乡,杨柳的缠绵烘恻、惜别怀远,流水的时光易逝、怀古思念等。本词上阙的景物有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 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意象)的特征。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这些景象皆为残春之景。 3、总结形象意义。就是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涵的哲理。可用一句话概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学生版

班级:姓名: 复习课预学案 使用时间:2018年11月21日编辑:黄林琳 【复习目标】 1.理解并准确掌握诗歌的意象。 2.用诗意的语言描绘诗歌中呈现的意境。 3.由境寻情,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复习内容】 古代诗歌鉴赏第一章整体把握诗歌——读懂意象,描绘意境,把握情感。 【重点难点】 读懂并掌握诗歌意象,用精准且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意境,进而把握诗歌的情感。 【考情分析】 1.考纲要求:理解性默写常见名句名篇;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及表达技巧;能够鉴赏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考试题型:名句默写及诗歌鉴赏 3.分值:1-11分 【课前预习案】 * 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及其区别。 1. 意象:“意”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象”就是具体事物,又叫“物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指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事物。 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雨时。——卢纶《送李端》 2.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古典诗歌意境有:

雄浑壮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开阔苍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高远辽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幽清明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沉郁孤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和谐静谧----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3.意象与意境的区别: 区别:(1)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则与全篇对应,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 (2)意象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些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 * 用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情思 意境=意象+氛围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 【例1】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意象:小楼深巷氛围: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 意象:春雨杏花氛围: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 意境: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了,这两句构成的意境,其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叹。 【例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 意象: 一片月色,家家户户捣衣声氛围:浓郁的秋意,深切的思念。 意象:秋风、玉关氛围:寒衣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 意境:境界阔大。秋风乍起,明月高悬,长安城笼在浓浓的月色之中。家家户户传出捣衣之声,那急促而凄凉的声音散布出浓郁的秋意,这寒衣是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声声寒砧都传递着对于边关亲人的思念。

最新高考诗歌鉴赏最常考的意象

古代诗词的常见意象 1 2 1.月——思乡,怀人,永恒 3 怀乡: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4 怀人:例: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5 永恒:例: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6 另:利用月光照耀下的澄沏、宁静的境界,寄寓淡泊闲逸,追求心灵自由的7 情怀。 8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9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10 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1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2 4.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例:岂不罹严寒,松柏有本性。 13 5.莲——爱的象征 14 莲与怜谐音,所以可借以表达爱情。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15 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16 6.梧桐——凄凉悲伤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17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泪梦三更后。 18 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相传,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 19 20 魂化为杜鹃,到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另外,杜鹃的啼叫好象在叫:21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也叫子规,常唤起游子思乡之情。例: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22 23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24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25 8.秋蝉——高洁,悲凉 26 秋后的蝉是活不久的,一番秋雨后,蝉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 27 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8 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29 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例:雁30 字归时,月满西楼。 31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32 10. 柳——离情依依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3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34 11.南浦,长亭——送别之所例: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长亭外,古35 道边,芳草碧连天。 36 12.芳草——离恨例:青青河边草,绵绵思道远。 13.芭蕉——孤独与忧愁例: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 37 38 飕飕。

高考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

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 一真题导航,明确考点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抒写了作者身世漂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意思对即可) 二、考纲解读、知识链接 1 意象与意境: 诗歌的意象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 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情思 意境=意象+氛围 常见景物特点: 恬静幽静安谧和平瑰丽壮阔肃杀萧条 荒芜虚幻飘渺凄惨凄凉雄奇优美生机勃勃 常见思想感情: 迷恋留恋思念忧愁悲愤激愤辛酸寂寞伤感孤独烦闷郁闷恬淡闲适欢乐喜悦仰慕追慕热情洋溢壮志凌云奋发向上忧国忧民追古伤今忧愁郁闷消极避世思乡怀人 了解形容意境特点的常用形容词 华美、壮阔、明快、孤寂、凄凉、幽静、空灵、恬淡闲适、清新自然、幽静深远、苍凉雄浑、旷远等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最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见意象总结

最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见意象总结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见意象 1、"松梅竹菊"寓高洁: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2004年北京卷考察的是苏轼的《红梅》,该诗表现出了红梅不畏严寒,不与桃杏争春的高洁品格。相应考题还可查阅:2013年上海卷《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2012年大纲卷《落叶》等等。 2、借"月"托"雁"寄乡思 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2004年湖北高考语文卷所出的诗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的最后两句写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归雁这一意象写出了作者的思归之情。相应考题还可查阅:2014年山东卷《寻诗两绝句》、2010年浙江卷《定林》等等。 3、"杜鹃""鹧鸪"啼凄凄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2004年全国卷Ⅱ诗词鉴赏题考察的是晏几道的《鹧鸪天》: 鹧鸪天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诗歌鉴赏高考题精选练习(意象意境专题)

诗歌鉴赏高考题精选练习(意象意境专题) 高三 2011-12-05 17:24 诗歌鉴赏高考题精选练习(意象意境专题) 1、04年广东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 l )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 04年全国卷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 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3.04年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4.04年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 ? 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 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5. 05年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吴涛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此诗体现了怎样的季候特点?钱钟书称此诗表现了某种“情味”,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6、07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溪亭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7、08【山东卷】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画堂春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高一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训练题

高一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训练题 1、卜算子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分析词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3、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4、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5、画堂春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6、江宁夹口三首(其三)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方维深 客船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词中“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沙洲”等意象,营造了孤独、凄凉的气氛,表达了作者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 2、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3、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描图景)。但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鸣”之景都显示了山中的宁静(点氛围),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析感情)。 4、“片云”“孤月”营造了一种凄凉冷清的氛围(步骤二),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孤独苦闷之情(步骤三);“落日”“秋风”营造了一种雄壮开阔的氛围 (步骤二),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步骤三)。 5、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6、“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基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精选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一、诗歌鉴赏之形象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诗文在高考中的常规考点、题型. 2、掌握阅读古代诗文的方法及技巧. 3、鉴赏诗文当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阅读古诗的方法,鉴赏诗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及方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在浩瀚的诗海中,伟大的诗人们为我们塑造了很多不朽的艺术形象:如夕阳下断肠的游子,南宫中卧听滴漏的宫女,悠然采菊东篱下的隐者,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将士,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爱民者……今天我们一起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板书课题) 二、朗读宋诗,探究阅读方法. 次石湖书扇韵①(全国卷Ⅰ)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波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问题:同学们读完这首古诗,我们应注意些什么? 三、诗歌鉴赏一般解题方法. 1、要注意题目. 2、要注意作者. 3、要注意注释. 4、要注意题材. 5、要注意意象. 四、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1、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的“事物”和送别诗中的细节. 五、人物形象鉴赏: 1、明确什么是诗歌人物形象.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2、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非常丰富,但比较常见人物形象可以分为下面几种类型: (1)英雄的形象:既可以描写客观的人物形象,又可以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2)羁人的形象:主要是写羁旅在外的乡思之情.

高考语文诗歌分类鉴赏解题技巧集例:形象意境意象

高考语文诗歌分类鉴赏解题技巧集例:形象意境意象 一、形象类 诗歌作品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种。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分析思路 1、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诗人自己;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心理、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具体分析思路与方法:(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2)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3)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4)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常用词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等。

2、事物形象。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即物象,如咏物诗中常见的松、竹、梅等。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具体分析思路: 1、捕捉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色、声、态等)、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2、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常用方法: ⑴从整体构思看,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或象征; ⑵从具体描写方法看,有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对比及常用修辞(比喻、拟人、夸张)等。 3、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事物来表达感情,这种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也是景物形象。它包括: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高考对景物形象的考查,一般有两种类型,即考查意象类和考查意境类。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景物形象的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写景技巧: 1、各种修辞手法; 2、正面描写:动静结合(以静衬动,以动写静)、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勾勒、工笔细描、列锦(意象排列)、色彩渲染(季节色彩、冷暖色调)、观察角度(高低、远近、俯仰)、感觉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 3、侧面描写:对比、衬托。 景情关系: 1、正衬: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 2、反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鉴赏意象和意境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 之 鉴赏意象和意境 考点透视 考点明确 《考试大纲》对诗歌鉴赏的总体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能力层级D。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是要求对古典诗歌从表达形式上给予理解,包括对词语的解释、对句意的理解,对内容的概括、对常见的修辞方法、写作手法和典故运用的分析,以及对意境、风格的体会。鉴赏和评价两种能力,鉴赏是基础,是对诗歌的基本内容的赏析,如果没有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就谈不上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 命题趋势 从这几年高考诗歌鉴赏命题来看,考查材料的选取上有诗有词,以唐诗宋词为主;考查的命题形式上有客观有主观,以主观题为主;考查目标的设置上有鉴赏有评价,以鉴赏为主。 《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包括对诗歌意象、意境的理解与把握。理解诗歌的难点在于诗歌表达的含蓄性,而理解诗歌的重点在于其抒情性。要在短短的二十几个字里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就需要诗人精心选择词语和意象,大多数诗歌总是力求情感的含而不露,把情感借助意象及意境委婉地表达出来。 知识讲解 意象 清代刘熙载《艺概·诗概》:“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简言之,意象即诗歌中浸染了作者主观色彩的物象。 1、传统意象有着相对稳定的表意功能 (1)柳——离情别绪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 (2)梧桐——冷落凄伤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 (3)杜鹃——哀怨、凄凉、思乡 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李白)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 2、单一物象可以有多重表意功能 燕子1——表现春光的美好;惜时,伤春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欧阳修)

古代诗歌鉴赏意象分析

【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对古诗词鉴赏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其中对“鉴赏评价”的要求有两项:(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等级为D。 比较近几年的诗歌鉴赏题,我们发现诗歌鉴赏题总体上还是遵循“稳中有变”的原则,“稳”是前提,“变”是微调。 1.题型题量稳定,分值各省延续。绝大多数省市采用简答题的题型,设置两道小题,各省保持自己的特色。 2.试题选材来源依然是以唐宋诗词为主,但不拘于唐宋。从这两年的试题情况看,唐宋诗词并没有减少的趋势,但从先秦到近代都在命题人的范围之内。至于体裁,诗词曲都在被选之列。诗歌鉴赏的出发点就是考查真实的鉴赏能力。 3.命题形式在稳定中更趋于灵活。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古代诗歌表达技巧: 1.修辞手法 2.表达方式 3.表现手法(包含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一、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考的:比喻、对比、拟人、对偶。 常见的:借代、夸张、双关、互文、反复、设问、反问、铺排、通感。 1.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作用: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2.对比(对照):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以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常见的对比,有动静对比、虚实对比、今昔盛衰的对比、哀与乐的对比等。作用: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对比与衬托】对比双方没有主次,而其主旨需要两方共同构建突出。衬托双方有主次,其主题表现主要依靠被衬托事物来表现。 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比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对比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衬托(反衬) 3.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使此物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修辞手段。作用: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