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份管理制度

备份管理制度
备份管理制度

备份管理制度

第一节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备份管理工作,合理存储历史数据及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备份管理工作应安排专人负责。备份管理人员负责制订备份、恢复策略,组织实施备份、恢复操作,指导备份介质的取放、更换和登记工

作。日常备份操作可由备份管理人员或计划任务自动完成。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范围为公司内所有关键系统的备份管理工作。

第二节备份策略

第四条备份频率:

一.数据被大规模更新前后,须对数据进行备份;

二.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发生重大改变前后,须对系统和应用程序进

行备份。

三.具体备份策略请参见附件一。

第五条备份数据保留时间:

服务器共有文件数据保存6个月,财务数据十年,追溯数据参考公司规

定。

第六条备份存储和备份介质管理:

一.备份介质,存放必须确保存放场所的安全,保证只有授权人员可以

访问;

二.在备份介质上,须有唯一标识,标明备份的内容和日期;

三.建立一份备份介质目录清单,用以记录备份介质的位置、内容和数

据保留期限等。

第七条备份恢复测试:

备份介质中的数据须至少每季度进行恢复测试,以确保备份的有效性和

备份恢复的可行性。

第八条备份截至销毁:

一.备份介质销毁必须经过相关管理人员授权后才可执行,并由专人对

该销毁行为进行记录;

二.若备份介质中存放机密数据,在销毁之前,须对备份介质进行处

理,使备份介质中的数据处于不可读取状态;

三.备份介质销毁后,须在《备份介质登记表》(附件五)中注明已销

毁。

第三节备份操作管理

第九条备份申请及备份策略的制定需要经过申请部门填写《数据备份申请表》(附件二),提出具体的备份要求,包括备份内容、备份周期等,交由

申请部门负责人及生产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执行。

第十条IT人员如需下属各站点配合备份工作,需要填写《数据备份通知表》(附件三),提出具体的备份要求,包括备份内容、备份周期等,在部

门相关负责人审批后,由IT人员执行数据备份操作。

第十一条按照数据的重要程度对不同备份对象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备份对象根据类别制定备份策略。

第十二条备份策略制定后应制订相应的备份操作手册(包含备份失败的处理办法)指导备份工作。同时备份操作日志也应进行备份。

第十三条备份操作人员须检查每次备份是否成功,并填写《备份工作汇总记录》(附件四),对备份结果以及失败的备份操作处理需进行记录、汇报及

跟进。

第十四条备份对象发生变更后,应及时评估和调整备份策略、备份操作手册。备份策略的变更应得到申请部门以及信息技术部相关负责人审批。

第十五条《数据备份申请表》和《备份工作汇总记录》必须由专人妥善保管,生产管理部负责人每半年安排专人对备份工作进行审核,核对系统中的备

份策略与备份申请是否吻合,以保证备份是按照要求进行的;核对系统

中的备份日志与备份工作汇总记录,以保证备份的有效性、完整性以及

出现的问题能得到适当的处理。

第四节备份介质的存放和管理

第十六条所有备份介质一律不准外借,不准流出公司,任何人员不得擅自取用,若要取用需经信息技术部门相关负责人批准,并填写《备份介质借用登

记表》(附件六)。借用人员使用完介质后,应立即归还。由备份管理员

检查,确认介质完好。备份管理人员及借用人员须分别在《备份介质借

用登记表》上签字确认介质归还。

第十七条备份介质要每半年进行检查,以确认介质能否继续使用、备份内容是否正确。一旦发现介质损坏,应立即更换,并对损坏介质进行销毁处理。第十八条长期保存的备份介质,必须按照制造厂商确定的存储寿命定期转储,磁盘、磁带、光盘等介质使用有效期规定为三年,三年后更换新介质进行

备份。需要长期保存的数据,应在介质有效期内进行转存,防止存储介

质过期失效。

第十九条存放备份数据的介质必须具有明确的标识;标识必须使用统一的命名规范,注明介质编号、备份内容、备份日期、备份时间、磁带的启用日期

和保留期限等重要信息(如有备份软件,可采用备份软件编码规则)。

编码规则:

一.系统:SYS+主机名+备份日期+保留期限

二.应用系统:系统名称+版本+主机名+备份日期+保留期限

三.数据库:数据库名称+主机名+系统名称+备份日期+保留期限

四.其他文件文件名称+主机名+备份日期+保留期限+用途

第二十条备份介质存放场所必须满足防火、防水、防潮、防磁、防盗、防鼠等要求。备份介质必须有由专人负责进行存取,其他人员未经批准不能操

作。

第二十一条存放生产数据的介质需要废弃或销毁时,应填写《介质冲洗/销毁登记表》(附件七),并履行审批、登记和交接手续,销毁时须双人以上在

场,防止生产数据的泄漏。

第五节备份恢复

第二十二条需要恢复备份数据时,需求部门应填写《数据恢复申请表》(附件八),内容包括数据内容、恢复原因、恢复数据来源、计划恢复时间、恢复方

案等,由需求部门以及生产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审批。

第二十三条备份管理员应每个月对备份数据进行恢复测试工作,确保备份恢复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备份恢复测试应作明细的纪录,填写《备份恢复测试

表》(附件九)根据测试结果更新备份恢复操作步骤。

第二十四条由专人对《数据恢复申请表》、《备份恢复测试表》以及备份恢复的系统

日志记录进行保存和归档,部门相关负责人应每半年对上述文档进行审

阅,确保备份恢复工作的合规性。

第六节附则

第二十五条本制度由公司生产管理部IT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附件一《备份策略》

一、数据库备份

1.自动备份

采用工具:ntbackup.exe自动备份

备份方式:增量备份

备份介质:备份至lto2 ultrium

备份路径:

备份文件名:

备份频率:每周2次、周一和周四。

备份时间:每天早晨3点。

执行人:备份管理人员、站点备份管理人员

检查人:备份管理人员、站点备份管理人员

2.手动备份

采用工具:ntbackup.exe备份菜单

备份方式:完全备份

备份介质:备份至lto2 ultrium

备份路径:

备份文件名:

备份频率:每月1次

备份时间:在系统负载量较小时间段内完成

执行人:备份管理人员、站点备份管理人员

检查人:备份管理人员、站点备份管理人员

3.备份恢复测试

针对系统自动备份,信息技术部备份管理人员每月对其进行恢复测试,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针对手动备份,在每次备份结束后,备份操作人员负责进行恢复测试,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第5页,共14页

二、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备份

1.操作系统备份

日常备份:信息技术部备份管理人员每三个月对服务器主机操作系统进行Ghost备份,备份至服务器本地硬盘或移动硬盘。

特殊日期备份:信息技术部备份管理人员在操作系统发生重大变更之前,对原操作系统进行Ghost备份,备份至服务器本地硬盘或移动硬盘。

2.应用程序备份(包括应用程序以及站点自定义文件,例如系统配置文件和自定义报

表)

日常备份:信息技术部备份管理人员每三个月对应用程序及站点自定义文件进行手动备份,备份至服务器本地硬盘或移动硬盘。

特殊日期备份:信息技术部备份管理人员在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发生重大变更之前,对原应用程序及站点自定义文件进行手动备份,备份至服务器本地硬盘或移动硬盘。

第6页,共14页

第7页,共14页

第8页,共14页

备份工作汇总记录

第9页,共14页

备份介质登记表

第10页,共14页

备份介质借用登记表

第11页,共14页

介质冲洗/销毁登记表

第12页,共14页

第13页,共14页

第14页,共14页

信息系统数据备份管理制度

23 信息系统数据备份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保护重要信息系统的数据运行安全,规范数据备份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重要信息系统范围内,服务器端和客户端数据的备份管理。 第三条服务器端的数据备份由系统管理员和安全管理员共同实施,备份介质则由介质管理员负责保存。 第四条客户端的数据备份由各网络用户自行实施,备份介质则由用户或介质管理员负责保存。 第五条服务器端的数据备份包括对应用软件的数据备份和对用户数据的备份两部分,客户端的数据备份则主要是对用户数据的备份,包括用户的软件、文档、专业数据信息等。 第六条服务器端的数据备份主要采用磁带备份和光盘备份两种方式,客户端的数据备份则可视数据和网络资源情况灵活选择,常用的方式包括活动硬盘备份和光盘备份。 第七条服务器端的应用软件备份包括磁带备份和光盘备份两种方式,光盘备份主要针对软件的安装数据,磁带备份主要针对软件的运行数据;用户数据则主要采用磁带备份的方式。 第八条服务器端的光盘备份在应用软件安装以前进行,备份以后的光盘由介质管理员进行存放。 第九条服务器端的磁带备份必须根据相应的备份策略和实施方

案(在备份管理软件中定义),确定备份内容、备份时间、备份周期等,如每天执行一次完全备份,每三小时执行一次增量备份;备份以后的磁带由介质管理员存放。 第十条为了便于对服务器端的系统软件进行应用与管理,机房中须备有与系统软件有关的应用手册和各种指南等资料,以供运行、维护人员查阅,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带出机房。 第十一条所有的数据备份必须登记在“数据备份记录表”中,包括备份方式、原数据的存储路径、备份数据存储介质的密级标识、备份起止时间、备份者等(见附表l《数据备份记录表》)。 第十二条应用软件的源程序除了在磁介质上备份以外,程序员可根据需要进行打印备份,以防应用程序发生意外、难以恢复。 第十三条应用软件开发人员应将项目的调研资料、各阶段的设计说明书、图表、源程序、应用系统运行流程图等进行分类归档,以便查阅。 第十四条当修改应用软件时,具体的功能修改、逻辑修改、程序变动等,都应有相应的文档记录,以备查阅。

企业数据备份管理制度(适用任何企业)

公司数据备份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公司数据备份管理工作,合理存储历史数据及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防止因硬件故障、意外断电、病毒等因素造成数据的丢失,保障公司正常的知识产权利益和技术资料的储备。备份管理工作应由系统管理员安排专人负责。备份管理人员负责制订备份、恢复策略,组织实施备份、恢复操作,指导备份介质的取放、更换和登记工作。日常备份操作可由备份管理人员完成。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范围为我公司所有数据的备份管理工作。 3.流程: 3.1公司服务器等主要设备均由公司授权系统管理员负责数据管理和备份。 3.2根据公司情况将数据分为一般数据和重要数据两种。一般数据比如服务器共享文件夹下面的数据,主要指:个人或部门的各种信息及办公文档、电子邮件、人事档案、考勤管理、监控数据等。重要数据主要包括:各部门日常表单记录,财务数据、技术部门图纸、商务部标书、合同、K3服务器数据等。 3.3一般数据由各部门每月自行备份,部门经理负责整理归档后刻盘,系统管理员每半年对一般数据资料进行选择性收集归档。 3.4重要数据由系统管理员负责,具体细则如下: 3.5财务部每月底将当月电子帐、表格等数据统一整理,系统管理员负责刻盘,由财务部保存。 3.6技术部门已定稿的图纸、商务部标书须在每月底前,由各部门的专员给系统管理员做光盘和硬盘备份。 3.7服务器的K3数据由系统管理员在服务器硬盘做每周做软件备份,并在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五下午统一保存,每一个季度刻录光盘保存。 3.8当服务器、交换机及其他系统主要设备配置更新变动,以及服务器应用系统、软件修改后均要在改动当天进行备份。 3.9备份数据所使用的刻录机、光盘均由系统管理员保存,当刻录机故障或光盘不足时应及时申请、联系维修或购买,确保备份工作的正常进行。 3.10所有数据备份工作由系统管理员进行详实记录,并建立档案。

历史发布信息进行备份和查阅的相关管理制度

历史发布信息进行备份和查阅的相关管理制度 一、职责 组织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提高工作人员的维护网络安全的警惕性和自觉性。负责对本网络用户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使用户自觉遵守和维护《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使他们具备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 二、管理内容 (一)备份的基本要求 1、正式使用的应用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络系统等业务数据和系统数据必须进行有效备份且具备可复原性。 2、备份数据必须定期、完整、真实、准确地转储到永久介质上,并明显标识。 3、应定时检查备份文件中是否存在备份实在的记录,如发现有备份任务失败的记录,需要检查故障原因,并进行排除。 4、备份人员必须认真、如实、详细填写《数据备份记录表》以备后查。 (二)备份介质 1、备份介质要有专人负责保管工作,备份介质要严格管理,妥善保存,必要时可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 2、备份介质应该指定的数据保险室或者指定场所保管,保存地点应有防火,防热,防潮,防尘,防磁,防盗设施。 3、备份介质要集中和异地保存,按照各系统规定的保存期限存放。 4、备份介质要根据其存储数据的最高密级,确定介质密级,涉密介质和普通应该分别管理,涉密介质按照密级纸质文件的管理要求,进行登记,审批,手法,传递,存放,并由专人负责保管,存储过涉密信息的媒体不能降低密级使用,不再使用的相关介质应按有关规定在指定单位及时消磁,销毁,涉密介质遗失应立即向本单位及上级保密部门报告并组织查处。 (三)数据恢复 1、发生系统故障或者数据破坏等情况,要有相关管理员进行备份数据的恢复,迅速恢复系统,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文件数据备份管理规定

文件数据备份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规范公司数据资料备份管理,合理存储历史数据及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保证公司文件资料的储备,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三、职责 综合部为归口管理部门,组织、监督各部门定期开展备份数据工作。 各部门应安排专人负责,按照数据备份要求,自觉按期、按时做好数据资料的备份、保管工作。 四、备份的内容和工具 4.1备份的内容 凡是公司在各项工作、活动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都是备份范围。例如: 产品设计、试制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成果,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的设计图、工艺工装、技术数据、技术方案、技术协议、合同、报表、报告等; 项目开发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文件、资料等; 客户资料、销售合同、报表等; 各种研究报告、演示文档、下载或扫描的一些有重要价值的资料等; 部门工作计划、总结、绩效等; 会议纪要及相关文档; 其他与工作相关的所有数据。 属网络下载的公共资源文件不含在内,例如软件安装包等。 4.2备份工具

大容量硬盘或其他大容量存储设备。备份介质应定期检查,当硬盘发生故障或容量不足时由部门保管专员联系综合部维修或购买。严禁向备份介质中拷贝病毒,恶意代码或其他影响备份的程序。 五、工作内容 公司员工在计算机中设立工作专用文件夹,所有与公司有关工作在此文件夹中进行。部门安排专人定期检查、监督专用文件夹使用情况。 市场部、技术部、综合部各配置一台5TB备份移动硬盘,定期对此文件夹进行复制备份。对于不按规定进行数据文件备份工作的,将追究当事人责任。 备份时间为每季度末最后一个工作日,实行移动硬盘双备份。部门备份与综合部备份同时进行。 部门在公共电脑借助ftp服务成为共享文件夹,设置权限,只能上传。公司员工将需要备份的资料存储在共享文件夹中,保管员将公共电脑中的资料拷贝到用移动硬盘中,即可备份。 备份的数据以备份日期、姓名存储后,例如:20200630xxx,加密封存,确保资料的安全性。 对于已完成或已经确认不做更改的项目方案、图纸、技术资料、客户订单、销售合同、客户资料等需按照项目名称另行备份。 文件备份后,部门保管员需建立数据备份台账,《文件数据备份登记表》见附件,重要项目文件备份时要编写备份说明。 备份数据硬盘需存放在防盗、防高温、防潮、抗静电的文件柜和保险柜内,严禁乱丢乱放,确保硬盘的安全保管。 六、数据的保密 (一)数据保管人员和利用者均应树立保密观念,贯彻执行相关保密规定,共同保守文件机密。 (二)查阅、利用硬盘数据需要经部门领导批准。

备份与恢复管理制度

备份与恢复管理制度

文档控制 版本控制 分发控制

一.目的 为加强单位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备份与管理,避免信息数据丢失,根据相关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的工作人员 三.管理规定 1.数据备份 第一条本办法适用于单位信息系统数据的备份与管理。 第二条单位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备份工作由信息中心管理,负责计算机信息数据备份的检查和督促。 第三条提高数据备份的自动化运行管理水平,做好本地数据冷备份,减少人的操作与干预,或制定严格的管理规范,避免误操作。 第四条计算机信息数据备份的基本原则是“谁使用,谁备份”。具体包括服务器全部数据,各工作站上的数据库及其它数据文件。 第五条信息数据的备份包括定期备份和临时备份两种。定期备份指按照规定的日期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临时备份指在特殊情况(如软件升级、设备更换、感染病毒等)下,临时对信息数据进行备份。 第六条信息数据根据系统情况和备份内容,可以采取以下备份方式: (一) 完全备份:对备份的内容进行整体备份。 增量备份:仅备份相对于上一次备份后新增加和修改过的数据。) 二( (三) 差分备份:仅备份相对于上一次完全备份之后新增加和修改过的数据。 (四) 按需备份:仅备份应用系统需要的部分数据。 第七条为保证所备份的内容可再现系统运行环境,数据备份内容应包括网络系统的所有关键数据。具体指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系统数据和应用数据。 第八条数据备份可选择硬盘、软盘、光盘、磁带等存储介质,要确保备份数据的可恢复性。存储介质应存放在无磁性、辐射性的安全环境。 第九条数据备份时必须建立备份文件档案及档案库,详细记录备份数据的信息。要做好数据备份的文卷管理,所有备份要有明确的标识,具体包括:卷名、备份人。 (一)卷名按统一的规则来命名。卷名由“应用系统名称— 备份时间—序号”组成, (二)备份人:备份人姓名 第十条备份数据的保存时间根据单位信息系统的数据重要程度和有效利用周 期以及具体使用情况确定。根据各种数据的重要程度及其容量,确定备份方式、备份周期和保留周期。 第十一条数据备份至少应保留两份拷贝,一份在数据处理现场,以保证数据的

备份管理制度

. 备份管理制度 第一节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备份管理工作,合理存储历史数据及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第二条备份管理工作应安排专人负责。备份管理人员负责制订备份、恢复策略,组织实施备份、恢复操作,指导备份介质的取放、更换和登记工作。日常备份操作可由备份管理人员或计划任务自动完成。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范围为公司内所有关键系统的备份管理工作。 第二节备份策略 第四条备份频率: 一. 数据被大规模更新前后,须对数据进行备份; 二. 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发生重大改变前后,须对系统和应用程序进行备份。 三. 具体备份策略请参见附件一。 第五条备份数据保留时间: 服务器共有文件数据保存6个月,财务数据十年,追溯数据参考公司规定。 第六条备份存储和备份介质管理: 一. 备份介质,存放必须确保存放场所的安全,保证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 二. 在备份介质上,须有唯一标识,标明备份的内容和日期; 三. 建立一份备份介质目录清单,用以记录备份介质的位置、内容和数据保留期限等。 第七条备份恢复测试: 备份介质中的数据须至少每季度进行恢复测试,以确保备份的有效性和备份恢复的可行性。 第八条备份截至销毁: 一. 备份介质销毁必须经过相关管理人员授权后才可执行,并由专人对. . 该销毁行为进行记录; 二. 若备份介质中存放机密数据,在销毁之前,须对备份介质进行处理,使备份介质中的数据处于不可读取状态; 三. 备份介质销毁后,须在《备份介质登记表》(附件五)中注明已销毁。 第三节备份操作管理 备份申请及备份策略的制定需要经过申请部门填写《数据备份申请表》第九条 (附件二),提出具体的备份要求,包括备份内容、备份周期等,交由申请部门负责人及生产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执行。

容灾备份管理制度

容灾备份管理制度 第一节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备份管理工作,合理存储历史数据及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备份管理工作应由信息中心安排专人负责。备份管理人员负责制订备份、恢复策略,组织实施备份、恢复操 作,指导备份介质的取放、更换和登记工作。日常备份 操作可由备份管理人员或机房值班人员完成。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范围为信息中心所有关键系统的备份管理工作。 第二节备份策略 第四条备份频率: 一.对于与业务相关的各种业务、财务、OA系统数据须 每天进行备份; 二.对于GIS数据、电子影像数据须每周进行备份; 三.数据被大规模更新前后,须对数据进行备份; 四.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发生重大改变前后,须对系统 和应用程序进行备份。 第五条备份数据保留时间: 各种业务数据须永久保存。 第六条备份存储和备份介质管理: 一.对数据、操作系统以及程序的备份,须保存在两份介 质中,一份存放在本地,另一份存放在异地;

二.备份介质,无论是存放在本地还是异地,须确保存放 场所的安全,保证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 三.在备份介质上,须有唯一标识,标明备份的内容和日 期; 四.在本地和异地建立一份备份介质目录清单,用以记录 备份介质的位置、内容和数据保留期限等。 第七条备份恢复测试: 备份介质中的数据须至少每个月进行恢复测试,以确保 备份的有效性和备份恢复的可行性。 第八条备份截至销毁: 一.备份介质销毁必须经过相关管理人员授权后才可执 行,并由专人对该销毁行为进行记录; 二.若备份介质中存放机密数据,在销毁之前,须对备份 介质进行处理,使备份介质中的数据处于不可读取状 态; 三.备份介质销毁后,须在《备份介质登记表》中注明已 销毁。 第三节备份操作管理 第九条备份申请及备份策略的制定需要经过申请部门填写《数据备份申请表》,提出具体的备份要求,包括备份内容、 备份周期等,交由申请部门负责人及信息中心相关负责 人审批后方可执行。 第十条信息中心如需下属各站点配合备份工作,需要填写《数据备份通知表》,提出具体的备份要求,包括备份内容、 备份周期等,在信息中心门相关负责人审批后,以通知

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管理制度

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制度 为加强我司计算机信息数据备份与恢复的管理,避免信息数据丢失,根据相关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本办法适用于司内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数据的备份与管理。 二、我司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备份工作由信息中心管理,负责全司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备份工作。 三、提高数据备份的自动化运行管理水平,做好本地数据冷备份,减少人的操作与干预,或制定严格的管理规范,避免误操作。 四、计算机信息数据备份具体包括:数据备份系统,服务器全部数据及相关服务器数据的备份工作,各工作站上的数据库及其它数据文件。 五、信息数据的备份包括定期备份和临时备份两种。定期备份指按照规定的日期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临时备份指在特殊情况(如软件升级、设备更换、感染病毒等)下,临时对信息数据进行备份。 六、信息数据根据系统情况和备份内容,可以采取以下备份方式: (一) 完全备份:对备份的内容进行整体备份。 (二) 增量备份:仅对备份相对于上一次备份后新增加和修改过的数据。 (三) 差分备份:仅备份相对于上一次完全备份之后新增加和修改过的数据。 (四) 按需备份:仅备份应用系统需要的部分数据。

七、为保证所备份的内容可再现系统运行环境,数据备份内容应包括网络系统的所有关键数据。具体指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系统数据和应用数据。 八、数据备份可选择硬盘、光盘、U盘等存储介质,要确保备份数据的可恢复性。存储介质应存放在无磁性、辐射性的安全环境。 九、数据备份时必须建立备份文件档案及档案库,详细记录备份数据的信息。数据备份的文卷应专人专地保管,所有备份要有明确的标识,具体包括:运行环境、备份人。 十、备份数据的保存时间根据我司信息系统的数据重要程度和有效利用周期以及具体使用情况确定。根据各种数据的重要程度及其容量,确定备份方式、备份周期和保留周期。我司重大或关键性数据,应定期完整、真实、准确地转储到不可更改的介质上,并按有关规定妥善保存,无相关规定的至少保存10年。 十一、数据备份至少应保留两份拷贝,一份在数据处理现场,以保证数据的正常快速恢复和数据查询,另一份统一放在我司档案室,确保备份数据万无一失。 十二、对计算机或设备进行软件安装、系统升级或更改配置时,应进行系统和数据、设备参数的完全备份。应用系统更新后,应对原系统及其数据的完全备份资料保存二十年以上。 十三、任何数据恢复均要专题报告说明理由与过程,经集体讨论后进行。

数据备份管理制度(只需2分)

大唐呼伦贝尔能源公司数据备份和恢复管理制度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统一全公司范围内重要系统的数据备份及管理工作,明确各系统数据备份及恢复的角色和职责,确保备份介质的安全和按时、顺利恢 复系统和数据,并确保有关责任人员熟练掌握系统和数据的备份、归档 和恢复流程,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备份和恢复管理的范围包括:系统、应用等软件及业务、配置等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备份介质的存放、归档管理;系统及数据恢复演练;备份 和恢复流程的评估和维护;归档数据的查询;备份和恢复所需存储、磁 带库等硬件工具/设备的监控和管理。 第三条关键系统定义: ERP、研发、SCM、CRM、财务、HR和其他多个单位通用的业务系统;MIP、邮件、公共网站等IT基础应用系统;单个单位使 用的核心业务系统。 第四条公司数据备份和恢复工作由公司备份管理员负责组织、协调,并按照既定计划和策略督促相关人员执行。 数据备份和恢复原则 第五条备份和恢复时间、性能应符合各系统服务级别的规定,各系统服务级别由系统所在单位与系统主要使用部门商议。 第六条应考虑主机系统(操作系统、工具软件、数据库系统软件、应用等)变化的频率,全备份的频率应与业务系统变化频率成正比。 第七条当主机系统发生较大更改时,应马上对主机系统进行一次全备份。 第八条应考虑全备份的容量,全备份的频率应与其备份容量成反比。 第九条系统全备份方式适用于使用小型机设备的系统,使用PC服务器的系统建议采用克隆系统应急盘方式。 第十条对应用软件等程序文件:当系统配置数据发生变动时,应马上备份,备份介质保留至下一次系统全备份。当生产环境中的应用软件将发生变动 时,应对变动前的应用软件进行备份。 第十一条对Oracle等数据库进行在线备份的系统,原则上要求周日为0级备份(冷备份)。对有数据长期保留需求的系统,只进行系统的0级备

信息系统数据备份与管理办法

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动研所”)信息系统数据的备份与管理,避免信息系统数据的丢失,确保生产、经营、管理等应用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历史数据的有效保存,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数据是信息系统的基础,是企业的重要资源。数据备份是保证数据安全的有效技术手段,是信息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备份的内容应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信息系统中的所有关键数据,具体是指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系统数据和应用数据。 第三条数据备份与管理应遵循“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分级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动研所所有数据备份和恢复操作。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信息化技术研究部负责动研所信息系统的数据备份、运行维护与管理。 第六条信息化技术研究部是数据备份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动研所信息系统的数据备份、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 第七条信息化技术研究部设立数据备份岗位,并实行主、副岗制度,具体负责本单位数据备份工作的日常管理,包括检查、监督、考核和统计等工作。 第八条动研所应明确各种信息系统业务主管部门和运行管理部门的责任,已正式投运的信息系统,其数据备份与管理工作由信息化技术研究部负责;正在建设但未经正式验收投运的信息系统,其数据备份与管理工作原则上由该信息系统的业务主管部门委托开发商进行,信息化技术研究部给予必要的配合。 第九条数据备份技术及相关人员上岗前要进行培训,具备必要的技能。设备或技术更新,或者备份策略和恢复预案发生变化后,要及时进行培训。

第三章数据备份 第十条数据备份应根据系统情况和备份内容,采用不同的备份方式: 1.完全备份:对备份的内容进行整体备份。 2.增量备份:仅备份相对于上一次备份后新增加和修改过的数据。 3.差分备份:仅备份相对于上一次完全备份之后新增加和修改过的数据。 4.按需备份:仅备份应用系统需要的部分数据。 具体所采取的备份方式,应能确保真实重现被备份系统的运行环境和数据。 第十一条在规划设计以及新建信息系统时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备份需求,填写《数据备份需求登记表》(附录1,)在系统投运前完成备份策略(附录2)和恢复预案的制定并在系统投运后同时开始执行;已投运的信息系统备份需求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调整数据备份策略和恢复预案。备份策略和恢复预案的制定与调整需报主管领导批准。 第十二条信息化技术研究部在对计算机和设备进行软件安装、系统升级改造或更改配置时,应进行系统、数据和设备参数的完全备份;系统更新后,应实现数据的迁移或转换,确保历史数据的完整性,并对原系统及其数据进行完全备份。 第十三条数据备份系统的建设应统一纳入信息化发展规划并按分层分级 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数据备份系统及介质的选型要满足各系统的备份策略及保存要求,包括安全可靠性、性能和服务质量、冗余等,确保通过数据备份能及时恢复各种故障情况下造成的数据丢失。 第十五条信息化技术研究部应制定相关运行和维护管理制度,加强对数据备份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管理,确保数据备份系统可靠运行。 第十六条应对数据备份操作进行记录,填写《数据备份记录表》(附录3),操作可能影响到信息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报该信息系统业务主管部门和信息化技术研究部审查,并经主管领导批准。 第十七条数据备份工作人员要认真做好数据备份的文档工作,完整地记录备份系统的配置和备份数据源的系统配置;做好备份工作的运行日志和维护日志;建立备份文件档案及档案库,详细记录备份数据的信息。要做好数据备份的文卷管理,所有备份应有明确标识,包括卷名、运行环境、备份人。卷名按统一的规则来命名,即由“系统名称-(数据类型+备份方式+存储介质)-备份时间-序号”组成。 系统名称数据类型备份方式存储介质备份时间序号 ABC 0操作系统0完全备份1光盘YYYYMMDDXXX 1应用软件1增量备份2硬盘

公司数据备份管理制度

公司数据备份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1.1 目的 为规范公司数据备份及管理工作,合理存储历史数据及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防止因硬件故障、意外断电、病毒等因素造成数据的丢失,保障公司正常的数据和技术资料的储备,物制订本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公司各部门有电脑使用权限的员工 第二章备份制度和要求 2.1 根据公司情况备份的数据分为一般数据和重要数据两种:一般数据主要指:个人或部门的各种信息及办公文档、电子邮件、人事档案、考勤管理、监控数据等; 重要数据主要包括:财务数据、服务器数据等;

2.2 各部门各岗位人员把电脑内的不可外泄的数据进行加密,设置10位以上的密码,密码3个月要进行更换; 2.3 除临时的文件外,其他文件要用文件夹的形式分类存放,即先建立好文件夹,然后把相应的文件放到不同的文件夹中; 2.4 网络管理员将在服务器上为每个有电脑的员工建立文件夹,并分配用户名和密码(每人都有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员工在自己电脑上通过网络,输入自己用户名和密码即可看到属于自己的文件夹,打开此文件夹后把自己电脑内整理出的文件夹全部拷贝到此文件中,拷贝的周期是每周至少一次; 2.5 各部门负责人应严格执行公司规定,如发现不及时上传资料、故意隐瞒资料等,将进行严肃处理; 2.6 网络管理员会抽查员工备份数据的日期,如发现一周以上未上传数据将进行警告,一个月未上传数据的将进行问责; 网络管理员把员工上传的数据进行备份,备份到另外介质,如硬盘、移动硬盘、光盘等; 2.7 系统工程师负责ERP、OA数据的每日备份,备份数据的副

本会保存到安全介质中; 附则: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信息部。如有未尽事宜,报请公司总经理后执行。 根据公司要求: 所有员工电脑内重要的文件都要进行备份,

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制度

湖南有线鼎城网络有限公司 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数据备份清单的建立、备份的职责、备份的检查、以及系统受到破坏后的恢复工作合理防范计算机及信息系统使用过程中的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范围为公司本级和各分公司所有数据的备份与恢复管理工作。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三条技术部是公司信息备份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所有重要信息备份的管理和协调。各部门负责人是确定本部门重要备份数据的责任人,部门负责人应定期向技术部提供本部门重要数据的备份或最新的备份。 第三章备份清单建立和备份方式 第四条各部门人员将需要备份的数据清单填到《部门数据备份清单》中,然后提交到技术部。技术部汇总各部门上报的《部门数据备份清单》,并核对网络上的存储数据,形成《公司数据备份清单》。 第五条根据公司情况和《公司数据备份清单》将数据分为一般数据和重要数据两种。一般数据主要指:个人或部门的各种信息及办公文档、电子邮件、人事档案、考勤管理、

监控数据等。重要数据主要包括:各部门日常表单记录、财务数据、技术部门图纸、标书、合同等。 第六条备份方式:技术部负责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及保存期限等情况,为各类数据设定适当的备份方式。备份方式有服务器备份、在线备份、光盘归档备份等。 第七条一般数据由各部门每月自行备份,部门负责人整理归档后交技术部和办公室存档,技术部每半年对一般数据资料进行选择性收集归档。 第八条重要数据由各部门和技术部共同负责,实行双重备份和异地备份机制,重要数据每日0:00进行自动备份。服务器的数据库由技术部在服务器硬盘每日做软件备份。当服务器、交换机及其他系统主要设备配置更新变动,以及服务器应用系统、软件修改后均要在改动当天进行备份。 第九条为了加大数据备份的相对安全技术部应定期(每年至少1次)通过服务器或光盘做永久性备份。不同时期的各备份介质作好相应的编号及相关说明,并移交公司档案室存档。 第十条自动备份失败情况下采取手工备份或其它方式及时备份,定期对备份日志的进行检查,对重要数据实现异地备份(或备份介质异地存放)。 第四章备份介质的存放和管理 第十一条备份介质的保存,备份介质应统一保存在安

数据备份管理制度

1目的 保证研究本院计算机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防止因硬盘损坏和病毒感染等原因而导致的数据破坏和丢失,确保研究本院各种数据资料的安全。 2范围 本制度对研究本院计算机数备份的内容、备份工具、操作方法、监督检查、处罚措施等做出规定。适用于研究本院计算机数据备份的管理。 3职责 3.1 技术中心是计算机数据备份的归口管理部门,技术中心相关人员应组织各部门、项目组定期备份数据; 3.2 网络管理员负责组织、提醒、指导各部门、项目组按期、按时的备份规定范围内的数据资料,并负责向技术中心主管汇报备份情况; 3.3 各部门、项目组成员应主动配合技术中心的数据备份要求,应按期、按时的在技术中心指定的计算机上备份自己的工作数据和资料,严禁向备份用计算机中拷贝病毒、恶意代码或其它影响备份用计算机数据安全的程序,严禁向备份用计算机拷贝占用空间大的、与工作无关的文件。 3.4 各部门、项目组平日应自觉做好数据资料的备份工作。对于比较重要电子资料,如设计图、工艺工装、技术数据、技术方案、技术协议、工程合同等,平日应在本机做好备份,或主动向技术中心提出备份请求,网络管理员应配合请求人提供备份工具,并指导其备份。 3.5 技术中心资料管理员负责备份盘的保存工作。 4备份的内容和工具 4.1 备份的内容 4.1.1产品设计、试制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成果,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或零部件设计图、工艺工装、技术数据、技术方案、技术协议、工程合同、报表、报告等; 4.1.2项目开发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文件、资料等; 4.1.3研究院自己开发的计算机源程序、重要的测试数据及其它开发文档;研究院计算机系统的一些重要的运行记录,如数据库等; 4.1.4各种研究报告、演示文档、下载或扫描的一些有重要价值的资料等; 4.1.5年度部门及项目组工作计划、总结,月度个人工作计划、绩效表,月度团队工作计划、绩效表,周个人工作计划,周部门及项目组工作计划等; 4.1.6会议纪要及相关文档。 4.1.7其他与工作相关的所有数据。 4.2 备份工具 大容量硬盘或其它大容量存储设备。存储的目录名为备份日期。 5操作方法 5.1 每个月末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进行备份; 5.2 系统管理员为每个员工分配一个用户名和密码; 5.3 每个员工需要备份的数据由员工本人决定;员工用分配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到指定的计算机,将需要备份的数据复制到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目录下; 5.4 下班前半小时,系统管理员关闭用于备份的

信息安全系统备份与恢复管理办法

信息安全系统备份与恢复管理办法 1.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公司信息系统的安全,使得在计算机系统失效或数据丢失时,能依靠备份尽快地恢复系统和数据,保护关键应用和数据的安全,保证数据不丢失,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对于信息系统涉及到的网络设备、网络线路、加密设备、计算机设备、应用系统、数据库、维护人员,采取备份措施,确保在需要时有备用资源可供调配和恢复。 第三条本管理办法中涉及到的设备主要指运行在信息技术部主机房中的网络设备、加密设备及计算机设备。 第四条信息系统备份手段根据不同信息的重要程度及恢复时间要求分为实时热备份和冷备份等。同一平台的系统应尽量使用同样的备份手段,便于管理和使用。信息技术部负责信息系统的备份与恢复管理,并制定数据备份计划,对数据备份的时间、内容、级别、人员、保管期限、异地存取和销毁手续等进行明确规定。 第五条信息技术部应根据各系统的重要程度、恢复要求及有关规定要求制定系统配置、操作系统、各应用系统及数据库和数据文件的备份周期和保存期限。 第六条对于重要系统和数据的备份周期及备份保存期限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 至少要保留一份全系统备份。 (二) 每日运行中发生变更的文件,都应进行备份。 (三) 生产系统程序库要定期做备份,每月至少做一次。 (四) 生产系统有变更时,须对变更前后的程序库进行备份。 (五) 批加工若有对主文件的更新操作,则应进行批加工前备份。 (六) 每天批加工结束后都要对数据文件进行批后备份,对核心数据须进行第二备份。 (七) 对批加工生成的报表也要有相应的备份手段,并按规定的保留期限进行保留。 (八) 用于制作给用户数据盘的文件应有备份。 (九) 各重要业务系统的月末、半年末、年末以及计息日等特殊日的数据备份须永久保留。 (十) 定期将生产系统的数据进行删减压缩,并将删减的数据备份上磁带,永久保留。 (十一) 以上未明确保存期限的各项备份的保存至少应保存一周。 2.设备备份 第七条信息系统电源设备应尽量保证有两套电源来源。 第八条对关键通讯线路和网点通讯线路必须采用双通讯线路;网络的运行线路和备份线路必须选用不同的网络服务供

公司数据备份管理制度

公司数据备份管理制度为规范备份管理工作,合理存储历史数据及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防止因硬件故障、意外断电、病毒等因素造成数据的丢失,保障公司正常的知识产权利益和技术资料的储备,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一.所有服务器、交换机及其他系统主要设备均由企业管理部负责数据管理和备份。 二.根据公司情况将数据分为一般数据和重要数据两种。一般数据主要指:个人或部门的各种信息及办公文档、电子邮件、人事档案、考勤管理、监控数据等。重要数据主要包括:财务数据、技术部门图纸、商务部标书、服务器数据等。 三.一般数据由各部门每月自行备份,部门经理负责整理归档后刻盘,系统管理员每半年对一般数据资料进行选择性收集归档。 四.重要数据由系统管理员负责,具体细则如下: 1.财务部每月底将当月电子帐、表格等数据统一整理,系统管理员负责刻盘, 由财务部保存。 2.技术部门已定稿的图纸、商务部标书须在每月底前,由各部门的文件管理员 上传至PDM系统,由系统管理员做备份保存。 3.服务器的ERP、PDM、CRM等数据由系统管理员在硬盘做每日备份,并在每周 六下午统一刻盘保存。 五.当服务器、交换机及其他系统主要设备配置更新变动,以及服务器应用系统、软件修改后均要在改动当天进行备份。 六.备份数据所使用的刻录机、光盘均由系统管理员保存,当刻录机故障或光盘不足时应及时联系维修或购买,确保备份工作的正常进行。 七.所有数据备份工作由系统管理员进行详实记录,并建立档案。 八.如遇网络攻击或病毒感染等突发事件,各部门应积极配合系统管理员进行处理,同时将集体情况记录到备份档案中。 九.各部门负责人应严格执行公司规定,如发现不及时上传资料、故意隐瞒资料或没有及时执行备份任务的,将进行严肃处理。

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管理制度

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管理制度 1.0 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重要数据备份清单的建立、备份的职责、备份的检查、以及系统受到破坏后的恢复工作,合理防范计算机及信息系统使用过程中的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0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深圳市泰丰科技有限公司。 3.0 定义 灾难恢复,指自然或人为灾害后,重新启用信息系统的数据、硬件及软件设备,恢复正常商业运作的过程。灾难恢复规划是涵盖面更广的业务连续规划的一部分,其核心即对企业或机构的灾难性风险做出评估、防范,特别是对关键性业务数据、流程予以及时记录、备份、保护。 数据备份是容灾的基础,是指为防止系统出现操作失误或系统故障导致数据丢失,而将全部或部分数据集合从应用主机的硬盘或阵列复制到其它的存储介质的过程。 4.0 关键控制点 4.1 在与重要硬件设备或软件系统供应商签订的采购合同中,应有相关备份与灾害恢复的技术支 持条款。 4.2 各部门应建立相应的重要信息备份清单,在此基础上形成公司重要信息备份清单,并定期更 新。 5.0 规范和要求 5.1 职责 5.1.1电脑部是公司信息备份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所有重要信息备份的管理和协调。 5.1.2 各部门负责人是确定本部门重要备份数据的责任人,部门负责人应定期向电脑部提供本部门重要数据的备份或最新的备份数据清单。 5.2 备份清单建立和维护 5.2.1 各部门人员将需要备份的数据清单填到《部门数据备份清单》中,然后提交到电脑部,并 确保每天下班前存放到电脑部指定的网络存储位置。电脑部汇总各部门上报的《部门数据备份清单》,并核对网络上的存储数据,形成《公司数据备份清单》。

5.2.2 下列数据应包含在《公司数据备份清单》中: ?信息系统(包括:ERP系统、工资系统、考勤系统、安保系统、饭卡系统等); ?邮件系统; ?OA系统; ?软件系统开发的相关代码和文档; ?重要网络设备的配置数据和文档; ?其他重要的数据。 5.2.3 备份方式:电脑部负责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及保存期限等情况,为各类数据设定适当的备份 方式。备份方式有:服务器备份、在线备份、光盘备份。 5.2.4 备份频率:凡是采用日备份的,应采用循环覆盖方法,以节约存储设备;但每月要保存一 份月末的完整数据。具体规定如下: 序号备份内容备份部门备份频率备份地点备注 1 信息系统数据库备份电脑部每天1次;公司服务 器 对新增内容进行备份 2 各部门电脑上的重要文档数 据电脑部每天1次公司服务 器 3 邮件数据电脑部每天1次万网服务 器 4 其它重要数据各部门按需按需 5.2.5 为了加大数据备份的相对安全电脑部应定期(每年至少1次)通过光盘或其他存储设施做 永久性备份。不同时期的各备份介质作好相应的编号及相关说明,并移交公司档案室存档。 5.2.6 数据备份的保存:备份数据应妥善保存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保存地点应能防火、防盗、防 潮。 5.2.7 数据备份的检查: ?电脑部应定期(每年至少1次)检查各类备份资料的情况,及时更新或销毁过期的 资料,并作好检查记录; ?对损毁的备份资料,要及时与使用部门联系,共同研究补救措施和方法; ?对于到达资料保存期限的备份资料,应在得到经营负责人批准后及时销毁。 5.3 灾害恢复计划 5.3.1 硬件的灾害恢复: ?电脑部应保存公司所有计算机、服务器及其辅助设备清单,具体可参见《固定资产

备份管理制度

备份管理制度 第一节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数据备份管理工作,合理存储历史数据,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和各分子公司(含郑州研究院)(以下简称“公司”)。 第二节备份方针 第三条备份频率: 一、对于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各种业务系统数据须每天做备份; 二、在数据被大规模更新前后,要对数据做备份; 三、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发生重大改变前后,要对系统和应用 程序做备份。 第四条备份数据保留时间: 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各种业务数据须保留七年。 第五条备份存储和备份介质管理: 一、对数据、操作系统以及程序做备份的时候,须备份在两份备 份介质中,一份放在本地,另一份定期存放在异地; 二、备份介质,无论是存放在本地还是异地,须确保存放场所的 安全,保证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 三、在备份介质上,必须有唯一标识,标明备份的内容和日期; 四、在本地和异地建立一份备份介质目录清单,用以记录备份介 质的位置、内容、数据保留期限。 第六条备份恢复测试: 备份介质中的数据须每半年进行恢复测试,以确保备份的有效性 和备份恢复的可行性。 第七条备份介质销毁: 一、备份介质的销毁必须经过相关人员授权后才可执行,并记录

该销毁行为; 二、若备份介质中存放机密数据,在销毁之前,对备份介质进行 处理,使得备份介质中的数据处于不可读状态。 第三节备份操作管理 第八条备份申请遵循统一的备份申请、审批流程,需要经过数据拥有部门以及信息部相关负责人审批,具体流程参见《备份申请流程》 (附件一)。 第九条备份策略制定后应制订或修改相应的备份操作手册(包含备份周期、备份失败的处理办法等),指导备份工作。 第十条备份操作人员须检查每次的备份工作是否成功,并填写备份工作汇总记录,对失败的备份操作处理需进行记录、汇报及跟进。参 见《备份工作汇总表》(附件四)。 第十一条备份对象发生变更后,需调整备份策略和备份操作手册。备份策略的变更应得到数据拥有部门以及信息部负责人审批。具体流程 参见《备份申请流程》。 第十二条《备份申请表》(附件二)、《备份策略汇总表》(附件三)和《备份工作汇总表》必须妥善保管。信息部负责人每半年安排专人对 备份工作进行审核,核对系统中的备份策略与备份申请是否吻 合,以保证备份是按照要求进行的;核对系统中的备份日志与备 份工作汇总记录,以保证备份的有效性、完整性以及出现的问题 已得到适当处理。 第四节备份介质存放和管理 第十三条存放在本地和异地的备份介质必须具有明确的标识,建立统一的目录清单。标识和目录清单的命名规范参见《标识和目录清单的 命名规范》(附件十)。 第十四条备份介质的运送和保管应由不同专责人员负责。对于本地和异地的备份介质,须填写《备份介质登记表》(附件五),保证本地和

数据备份管理制度

数据备份管理制度 为加强我院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备份与管理,避免信息数据丢失,根据相关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办法办法。 第一条本办法适用于院内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数据的备份与管理。 第二条我院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备份工作由信息技术管理中心管理,负责全院计算机信息数据备份的检查和督促。 第三条提高数据备份的自动化运行管理水平,做好本地数据冷备份,减少人的操作与干预,或制定严格的管理规范, 避免误操作。 第四条计算机信息数据备份的基本原则是“谁使用,谁备份”。具体包括: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医学影像传 输管理系统系(PACS)、病案管理系统(MHIS)、检验管理 系统(LIS)等服务器全部数据及相关服务器数据的备份工作, 各工作站上的数据库及其它数据文件。 第五条信息数据的备份包括定期备份和临时备份两种。 定期备份指按照规定的日期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临时备份 指在特殊情况(如软件升级、设备更换、感染病毒等)下, 临时对信息数据进行备份。

第六条信息数据根据系统情况和备份内容,可以采取以下备份方式: (一) 完全备份:对备份的内容进行整体备份。 (二) 增量备份:仅对备份相对于上一次备份后新增加和修改过的数据。 (三) 差分备份:仅备份相对于上一次完全备份之后新增加和修改过的数据。 (四) 按需备份:仅备份应用系统需要的部分数据。 第七条为保证所备份的内容可再现系统运行环境,数据备份内容应包括网络系统的所有关键数据。具体指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系统数据和应用数据。 第八条数据备份可选择硬盘、软盘、光盘、磁带等存储介质,要确保备份数据的可恢复性。存储介质应存放在无磁性、辐射性的安全环境。 第九条数据备份时必须建立备份文件档案及档案库,详细记录备份数据的信息。要做好数据备份的文卷管理,所有备份要有明确的标识,具体包括:卷名、运行环境、备份人。 (一)卷名按统一的规则来命名。卷名由“应用系 统名称— (数据类型+备份方式+存储介质)—备份时间—序号”组成,参数含义详见下表。

备份与恢复管理制度

备份与恢复管理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备份与恢复管理制度

文档控制 版本控制 分发控制

一.目的 为加强单位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备份与管理,避免信息数据丢失,根据相关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的工作人员 三.管理规定 1.数据备份 第一条本办法适用于单位信息系统数据的备份与管理。 第二条单位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备份工作由信息中心管理,负责计算机信息数据备份的检查和督促。 第三条提高数据备份的自动化运行管理水平,做好本地数据冷备份,减少人的操作与干预,或制定严格的管理规范,避免误操作。 第四条计算机信息数据备份的基本原则是“谁使用,谁备份”。具体包括服务器全部数据,各工作站上的数据库及其它数据文件。 第五条信息数据的备份包括定期备份和临时备份两种。定期备份指按照规定的日期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临时备份指在特殊情况(如软件升级、设 备更换、感染病毒等)下,临时对信息数据进行备份。 第六条信息数据根据系统情况和备份内容,可以采取以下备份方式: (一) 完全备份:对备份的内容进行整体备份。 (二) 增量备份:仅备份相对于上一次备份后新增加和修改过的数据。 (三) 差分备份:仅备份相对于上一次完全备份之后新增加和修改过的 数据。

(四) 按需备份:仅备份应用系统需要的部分数据。 第七条为保证所备份的内容可再现系统运行环境,数据备份内容应包括网络系统的所有关键数据。具体指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操作系统、应用软 件、系统数据和应用数据。 第八条数据备份可选择硬盘、软盘、光盘、磁带等存储介质,要确保备份数据的可恢复性。存储介质应存放在无磁性、辐射性的安全环境。 第九条数据备份时必须建立备份文件档案及档案库,详细记录备份数据的信息。要做好数据备份的文卷管理,所有备份要有明确的标识,具体包 括:卷名、备份人。 (一)卷名按统一的规则来命名。卷名由“应用系统名称— 备份时间—序号”组成, (二)备份人:备份人姓名 第十条备份数据的保存时间根据单位信息系统的数据重要程度和有效利用周期以及具体使用情况确定。根据各种数据的重要程度及其容量,确定备 份方式、备份周期和保留周期。 第十一条数据备份至少应保留两份拷贝,一份在数据处理现场,以保证数据的正常快速恢复和数据查询,另一份保存在异地机房,确保备份数据万 无一失。 第十二条对计算机或设备进行软件安装、系统升级或更改配置时,应进行系统和数据、设备参数的完全备份。应用系统更新后,应对原系统及其数 据的完全备份资料保存十年以上。 第十三条本办法从公布之日起实施。本办法由信息中心负责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