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第七单元反思

第五册语文科第七单元教学反思,三( 6 )班教者:彭嫣。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课内外的联系,校内外的沟通,学科间的融合,使语文学习的天地更为广阔,有利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均衡发展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一个发明家把矛和盾的长处集合起来发明了坦克,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学生对于这个道理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怎样攻破这个难点呢?我想:教材只是阅读的文本,我们应该研究教材的价值,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哪些反映时代精神,先进科学理念,关注社会、自然、生命等的有价值的问题挖掘出来。为了让学生理顺文章的顺序,我反复地研读了课题——《矛和盾的集合》。矛和盾的集合就是集合了矛和盾的优点,它们的优点是什么?矛的进攻和盾的自卫。这个想法怎样产生的呢?当我再读文本时,发现文本的第五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是: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这句话其实就是对课题的很好的诠释,也蕴含了文本要揭示的道理。于是想到从这句话入手。那么,如何引入这句话呢?这时就想到了“课文中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课题的意思呢?”“同学们找一找,认真地读一读”。这样的衔接自然贴切。学生也很快找到答案。我让学生说一说学了这篇课文后明白了什么道理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取长补短的例子。这种设计联系了生活实际,使课内向课外延伸,实现了“文本、学生、生活”三位一体的大整合,在让学生思维得以拓展的同时,让学生放飞想像的翅膀,大胆设想,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得到飞跃。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自我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而学生的想像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确是让人震撼。

,年月日

第五册语文科第七单元教学反思,三( 2 )班教者:汤万勇。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为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把学生的自主体验、个性阅读作为教学的主导方式,重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三维目标的统一生成,同时,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展语文能力,受到人文熏陶。

因为这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我以对“矛”、“盾”这两种兵器的认识和对这两个生字的识记入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探究期待。接着,我把教学重、难点放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实践,了解发明家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多种方式的朗读,以读促悟,在朗读中体会发明家的发明过程、感受集合的神奇、感悟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1、在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产生想法时,我让学生和我一起演一演,感受比赛的紧张激烈,抓住“如雨点般、左抵右挡、难以招架、固然”等词语进行品读指导,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进行了朗读的训练。

2、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修正想法、延伸想法时,我换了种方式,以置换角色的形式让学生以发明家的身份来说感受,再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句段,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接近文本的基础上,与文本更深入地对话。

3、在了解了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后,我出示坦克图和视频,展示坦克的威力,引导学生读好第5段,读出坦克的威力,感受集合的神奇。这时,

学生对文章所蕴含的道理“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感悟已是水到渠成,我再以自己的激情引读将这个道理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最后,在学完课文后,我又让学生根据板书复述本课所学内容,进一步感受作者描述坦克发明过程的表达方法:产生想法→修正想法→延伸想法,为第二课时的学习作铺垫。

当然,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有完美的,就有缺陷的,在复述总结本课所学内容时,本来想让学生用上文中的词语“左抵右挡、难以招架、合二为一、庞然大物、集于一身、大显神威”来说一说课文的大意。但学生表现不大尽人意,我没能及时引导点拨,此环节有点草草过场之嫌,心中难免有点遗憾。

年月日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第五册语文科第七单元教学反思

,三( 3 )班教者:谢晓春。

《科里亚的木匣》记事顺序清楚,结构思路明白,可让学生根据文后思考题默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描写柯里亚和妈妈“埋木匣”具体情景的语句,然后通过导读引思,讨论口说突破难点独立分段,弄清事情前后的内在联系。如:导读承上启下的第五自然段,可先让学生找出“就在那一天”和“住了差不多四年”表示时间的词语,启发提问这段侧重写了哪个时间?埋木匣和挖木匣前后相隔有几年?这几年中柯里亚会发发生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独立思考找出“刚学数数,只会数到十”,“那时候还小”,“步子也小”,“我已经九岁啦!”,“数数能数到一百多”,“步子比那时候要大一倍呢!”等语句。这样既能引导学生正确分段,又能在读思训练中弄清前后变化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周围一切都在变化”一句话的理解。

本文训练重点突出,一些句子讲出了时间和周围事物的变化,导出了事物变化因果的内在联系。因此,我们可以紧扣训练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阅读,去寻找事物变化的因果联系,并且能用自己的话将这种联系表达清楚,将学生的思维渗透到训练中。如设疑:①柯里亚和妈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埋东西?又是相隔多少时间才去挖东西的?妈妈为什么一下子就能挖到木箱子?②当初,妈妈不是随随便便地埋箱子的,而柯里亚是因为随随便便地埋木匣,所以现在一下子是挖不到木匣的。这样说对吗?为什么?③文中为什么要这样具体地写柯里亚埋木匣的情景,这样写与下文写挖木匣又有什么联系?④既然知道柯里亚埋木匣跟妈妈一样不是随随便便的,那么他妈妈为什么能一下子挖到木箱,而柯里亚为什么不能一下子挖到木匣呢?⑤如果他妈妈小时候就认认真真地离门口三十步的地方埋下箱子,到现在也数三十步能一下子挖到当时埋的木箱吗?⑥柯里亚不能一下子挖到木匣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从不同角度设疑,层层深入地推进思维训练,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分析表达的能力。

年月日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第五册语文科第七单元教学反思

,三( 4 )班教者:罗晓英。

《科里亚的木匣》是三年级上册第二十六课,读到这一课,一学期已近尾声,本课记事顺序清楚,结构思路明白。

1. 这课的生字词并不多,但我一改以前轻生字教学的做法,减少了自由朗读时间,加大生字教学力度,共十五个词,我花了十五分钟,指导差生朗读,全班齐读,重点指导书写鞋、初、懂、算,比较“锯”和“据”、“阶”和“价”,然后请学生将所有生字词书写一遍,效果甚佳。可见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万不可以扔了生字的学习,或者轻了生字的学习,过渡期应当缓行!这也就是循序渐进的教育教学原则吧,有很多原则说来容易,做来真不简单!

2. 本课教学中我以一问总领全篇:“你觉得科里亚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引导学生首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而且,我在学生思考之前,给他们举了一个例子:科里亚是一个好学的孩子,我是从这些句子中看出来的“妈妈把有些东西放进箱子里,从家门口向前走了三十步,把箱子埋在地下。科利亚只会数到十,就向前走了十步,埋下他的木匣。”学生在有了范例之后,很快就学到了方法,对于本文内容的理解水到渠成,同时也学到了理解文章的方法。我一向重视方法的传授,“授人以渔”的重要性实在不容忽视。虽然一次课只会有极少数人掌握方法,但是N次课以后呢,绝大部分的同学一定能掌握,重复的艺术就是这样产生无穷魅力的。

3. 拓展延伸一直是我困惑的地方,严格说是这帮学生让我困惑的地方。范例引路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学生却永远也逃不出老师范例的范围。本文在联系生活实际,谈对“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的理解以及“你是怎样开动脑筋解决难题”两个延伸性话题时,我没有举例,而是让学生首先小组讨论,再交流,在交流中再完善,这样做虽然花了更多的时间,学生的思路却更广。这充分说明了,很多时候,老师得学会放手,要相信学生的智慧,不可以“帮”学生思考。有很多时候不完善的答案比许多完善的答案更有价值,学生思想的羽毛是可以编织成五彩翼的。

4. 每一篇课文都是写作指导的资源库。在教学本课时,我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科里亚在挖不出小木匣时思考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他此时的心情,以及课文中没有写到的他的心理活动,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写文章时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性。在周末的作文中,我特意布置了一个有趣的作文题:请家长给自己购买最想要的东西,如果家长不肯,得自己想办法,然后再将经过写成作文,注意突出想办法的过程。在布作文之前我先以短信通知家长,必需给孩子制造困难。虽然,学生重点写的是经过,但总会在有意无意间写到心理活动,这正是我想要达到的效果,所谓“润物细无声”,大概就是这种效果吧。

,年月日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第五册语文科第七单元教学反思

,三( 5 )班教者:罗丽鸿。

《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课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写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为了让学生熟读精思,充分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确保读书人人参与,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首先采取男、女生分组朗读竞赛,再次是师生品评。在指导朗读过程中,要求学生读出不同人物的感情:读铁罐的话拖长一点,语气生硬些,给人以傲慢、蛮横之感;读陶罐的话,语调平缓些,语气温和些,给人以谦虚朴实之感。通过品读、比较、分析,让学生感悟:铁罐一次又一次傲慢无理,而陶罐虽然谦虚,但能据理力争。这样以读带悟,以悟促读,在读中体验、揣摩角色的性格特点,提高思想认识,为理解寓意作铺垫。

故事中的两个角色──陶罐与铁罐而言,陶罐有他的优点:朴素、美观、保存时间长;铁罐也有他的优点,结实、美观,易携带,用途广。以读为本,学生在多读中认字解词,体验感悟,凸现语文的可感性和整体性。做到多感受,少分析,入情入境,进行角色体验,用读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在超越文本的心灵对话和“补白”实践中,使学生得到“智”开发和“理”的感悟,使本堂阅读课成为学生一段难忘的经历。

,年月日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第五册语文科第七单元教学反思,三( 1 )班教者:丘冬梅。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许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主要讲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即他们的对话;第二部分主要讲许多年代过去后,人们发现了陶罐,铁罐却早已消失。作者告诉人们“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已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个道理。这则寓言故事语言朴素却富有童趣。为了让课堂更加明晰、教学思路更加精细,我们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了深深的思考。通过这节课,我也有许多的感悟与想法。

感悟一:放手有益。

每次拿过课文,我都会着急的去思考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才能想出新点子,让大家看到我精彩的设计,但每次都没有预想的效果。仔细想想,我忽略了课堂上最主要的人物——学生,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体,他们的兴趣才是课堂的源泉。因此,我认真听取了岳校长的意思,课堂上放手,让学生随便谈,随便说,随着学生的兴趣爱好走。没想到真的有效果了,学生的表达完全出乎我的意外,而且与我的预设也完全一样。仔细想想,原来站在学生的立场,想想他们对什么感兴趣,他们最想了解什么?会给我带来那么多的惊喜。

感悟二:走进文本,走进学生,达到师生、文本对话之效。

记得李家栋老师说过:语文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正如淳淳小溪流淌在课堂上。因此,以学生文本、关注学生才是我们上课的最终目的。课堂伊始,我可能没有走进学生、走进课文,因此不知其功效。当我投入的与学生一起挖掘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探究其价值时,我和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完全以学生为本,和他们同感悟、同体验。这时我们的思想相互碰撞,心灵相互交流,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真正的课堂。

感悟三:抛开设计,以生为本。

通过这节课,让我深深领悟到:课堂是随机的,课堂也是学生的,教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学生的发言进行教学。处处体现学生自主性,当然,这也需要教师自身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因此,通过这节课也让我深深的明白:知识的储备对一个教师来讲是多么的重要。

,年月日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第五册语文科第七单元教学反思

,三(7 )班教者:吴嫦熙。

《狮子和鹿》是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的一篇略读课文,也是一个寓言故事。故事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而奋力脱险的故事。鹿原本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的腿。当凶猛的狮子向它扑来的时候,鹿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它从狮口脱险,而美丽的双角险些让它送了性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还告诉我们,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各有存在的价值。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没有作过多的提问。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课文,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让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在孩子们说的过程中去引导孩子。

教学这篇课文,我主要安排了两次“阅读”。第一次阅读,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和借助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让学生能够读准生字,理解新词。然后我通过课件,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反馈交流,对学生在自学中有困难的地方帮助解决和指导。第二次阅读,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后,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揭示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我总体感觉还不错,做得好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这节课的重点、难点都能够突出,基本上能够完成教学目标,能够呈现一个完整的课堂;其次,授课思路比较清晰,条理分明,整节课能够比较流畅地完成,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和过渡也比较自然。特别在安排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时,我通过课件出示了一个填空题,这样既降低了难度,让学生能完整而准确地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又节省了时间。当然,本课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在检查生字词语的自学情况时,我安排的三个“门”——“智慧门”、“快乐门”、“趣味门”,都是让学生读词语,没有对应的变化和梯度,不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兴趣和热情。另外,在指导感情朗读方面,我觉得还不够到位,不能够很好地通过朗读体会态度的变化。这些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仔细琢磨和推敲。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