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大气运动、天气系统和气候练习题

专题二  大气运动、天气系统和气候练习题
专题二  大气运动、天气系统和气候练习题

大气运动、天气系统和气候

(2010年高考地理上海试卷(文科使用))(十)右图反映单位体积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与气温的关系。

23.根据右图,气温在10℃时。1m 3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 量为10g ,若要使最大水汽量上升到40g ,气温应达到 A .15℃ B .25℃ C .30℃ D .35℃ 24.一定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量与同温度下这些空气所能容 纳的最大水汽量的比值称为相对湿度。测得一封闭实验箱 内的温度为30℃,相对湿度是50%,如果受使实验箱内的 相对湿度降低到37.5%,箱内温度应调节为

A .35℃

B .25℃

C .15℃

D .5℃ 25.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推知,相对湿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气温,其一般规律是 ①气温高,相对湿度小 ②气温低,相对湿度小 ③清晨相对湿度最大 ④午后相对湿度最大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010年高考地理全国Ⅰ卷)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

图2

6.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A .4℃ B.12 C. 16℃ D. 18℃ 7.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A .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 C .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8.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

C.9日1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安徽卷)《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图6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23~24题。

23.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 .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 C .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 24.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 .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A 卷)文科综合)

3. 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999~2008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扩大了约20%,主要原因是 A. 冰雪融水增加 B. 冻土面积扩大 C. 青藏高原抬升 D. 湖面蒸发增加 (09年山东文综第3题)

图2为某气象台发布的墨西哥湾及邻近海区飓

风近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

3.此时降雨集中分布在飓风东北部的主要原因

A 气流上升速度快

B 形成锋面雨

C 凝结核多

D 气温较低

17.0 16.5 16.0 15.5 15.0 14.5 14.0 1962

1967

1972

1977

1982 1987 1992

1997

2002

2007 年份

年平均气温(℃) 图6

(2010年高考地理全国Ⅱ卷)图1是2010年3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图

中色调由浅到深依次是云层、被卷到空中的沙尘和陆地表面。读图1,完成1~3题。

1.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

A.副极地低压带B.西风带

C.副热带高压带D.东北信风带

2.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A.反气旋、冷锋B.反气旋、暖锋

C.气旋、冷锋D.气旋、暖锋

3.影像中部显示的是该沙尘暴的

A.中心区,沙尘扬升B.边缘区,沙尘扩散

C.中心区,沙尘沉降D.边缘区,沙尘沉降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

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图l为火山喷发图

片。回答l~2题。

图1

1.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

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

2.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2011年江苏卷)

图1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

回答1~2题

1.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A.地壳活动加剧

B.日地距离缩短

C.黄赤交角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

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2011年北京卷)

图5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回到第

7题。

7.该日最可能出现在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011年天津卷)

图6的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0-11题

10.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四幅天

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

A. a→c→b→d

B. b→c→d→a

C. c→b→d→a

D. d→a→c→b

11 据图6的四幅天气判断,下列城市的天

气状况接近实际的是

A a-武汉地区晴朗温暖

B b-天津地区大风降温

C c-北京地区雷雨交加

D d-杭州地区阴雨连绵

(2011年江苏卷)

图2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M地的风向是

A.东北

B.东南

C. 西北

D.西南

6.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反气旋

C. 暖锋

D.冷锋

云层

沙尘

沙尘沙尘

云层

陆地

陆地

图1

(09年全国卷文综Ⅰ第3,4,5题)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 地气压高于P 地. 3.则 N 地风向为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4.M 、N 、P 、Q 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A. M 地 B. N 地 C. P 地 D. Q 地

5.当M 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 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C. 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2010年高考(新课标试题)地理)图1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l ~3题。

84河流 湖泊

山峰 海拔/m 等高线/m

1500 图 1

1.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 .太平洋

B .印度洋

C .大西洋

D .北冰洋

2.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A .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B .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C .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D .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3.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

A .气旋缓慢过境

B .冷锋缓慢过境

C .反气旋缓慢过境

D .暖锋缓慢过境

(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图3是某日0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第7题。

图 3

4555

7.由08时到20时,图中

A .①地风向偏北,风力逐渐减弱

B .②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持续晴朗

C .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

D .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

(2010年高考地理(浙江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图1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完成1~2题。

1.哪一条界线可能是1月0℃等温线?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甲;盛行风、洋流 B .乙;纬度、地形

C .丙;经度、地形

D .丁;盛行风、纬度

2.“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而变质成大理石”,此

叙述所指的地区,可能接近的界线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

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l84天。图7为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置示意图。回答ll~12题。

11.据图7,下列关于世博会期间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及上海的天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5月和7月主要受冷锋影响,狂风暴雨

B .6月和l0月主要受暖锋影响,阴雨连绵

C .7月和8月主要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

D .9月和10月主要受反气旋控制,寒冷干燥

12.小亮计划参观世博园中多个国家馆,为设计合理的线路,最

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地理信息系统

B .遥感

C .全球定位系统

D .数字地球

(2010年高考地理四川卷)图4是某地气温、降水、潜水水位(潜水面海拔)年内变化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4所示的这类气候条件容易诱发的地理现象是

A.寒潮

B.泥石流

C.凌汛

D.沙尘暴 9.下列城市所在地域,与图4所示的气候类型相同、海拔相近的是

A.天津

B.昆明

C.新奥尔良

D.加尔各答

(2010年高考地理(浙江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图2为西亚三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图。完成3~4题。

-20

-10 0 10 20 30 0

100

200

300 气温℃ 降水mm

-20

-10 0 10 20 30

100 200

300

气温℃

降水mm

-20 -10

0 10 20

30 0

100

200

300

气温℃ 降水mm

年降水量 554mm

耶路撒冷(32°N ,35°E )

年降水量 230mm 德黑兰(36°N ,51°E )

年降水量 312mm 喀布尔(35°N ,69°E )

1 3 5 7 9 11(月)

1 3 5 7 9 11(月)

1 3 5 7 9 11(月)

3.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冬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冬季

A .风带南移

B .受印度洋影响明显

C .信风强盛

D .暖流带来的水汽多 4.耶路撒冷与喀布尔的夏温相当,但冬温相差约10℃,影响喀布尔冬温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地势 C .洋流 D .人类活动

(2011年重庆卷)

图3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3回答6-9问题

图3

6.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A .终年炎热

B .冬暖夏凉

C .终年寒冷

D .冬冷夏热 7. 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A .根系不发达 B .叶质坚硬,树皮厚 C .板状根大,树干长 D .叶面宽大,多气孔

9.图中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太阳辐射

B .洋流性质

C .距海远近

D .地形差异 (2011年四川卷)

图3为我国部分地区地表年蒸发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5-6题。

5.据图中的等值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丙地年蒸发量小雨500毫米

B.图幅南部地区年蒸发量由东向西递减

C.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

D.400毫米等值线同内、外流区分界线基本一致

6.在乙地区土壤中水盐运动表现为淋盐特征的时期,丁区域可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油菜花黄蜜蜂忙

B.阴雨绵绵面梅子黄

C.稻田受旱暑骄阳

D.落叶遍地球疯狂

气 温

降 水 潜水水

1 2 3 4 5 6 7 8 9 1 11 1 0

5 1 1 2 2 3 0 0 0

0 月

5.

5.

6 . 6 . 7. 7.8.

气 降水量(mm ) 潜水水( m )

(注:潜水水位系民用井数据)

图4

表1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7-9

题。

7.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A. 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B. 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

C. ③——大兴安岭西侧

D. ④——西经130度附近

8. 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9.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

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

D. 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2011年福建卷)

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图2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读图完成7~9题。

7.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A.0.55 0.50 B. 0.30 0.50

C.0.55 0.35

D.0.30 0.35

8.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A.大气环流、地形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地形

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

9.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

的是

A.E

B.F

C.G

D.H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图4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图5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7~8题。

气温

降水量

(mm)

月)

图4

7.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B.受暖流影响

C.受寒流影响D.受陆地影响

8.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5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见三维设计一轮第226页巧应用2

图 5

(2010年高考(天津卷)文综地理)13.(24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6分)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

(2)参考图13 ,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产生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9分)

(3)北京正在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站(见图14)。在北京布局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有哪些?请列举三项。(9分)

(2011年江苏卷)

27.图15为北非简图,图16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14分)

(1)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2011年安徽卷)

34.(30分)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图14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10分)

(2)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10分)

(3)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地质灾害?若野营遇此情况,应如何防范和自救?(10分)

(2011年重庆卷)

39.(60分)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时代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朝鲜半岛的经济发展是东北亚和平稳定的基础之一。半岛南北差异化德区域发展受到了区域地理要素的影响。图7反映了朝鲜半岛的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状况,表2是图7所示区域四个代表性城市降水量的年内分配表。(注:图中原图例有误)

表2

图13 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图14 北京太阳能发电站示意图

定日(反光)镜太阳能吸热塔

(5)表2中6-9月降水量占全年比重最高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根据

图7,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朝鲜半岛降水的总量和时空分布主要特征。(8分)

(2011年四川卷)

36.(36分)图8为北半球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图8

(1)据图示有关地理要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

分析,图幅范围内:①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是

_____

_;②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特点是 (6分)

(2)根据环境条件,说明甲盆地内城市间交通

联系适宜发展航空运输的理由。(6分)

(3)乙城市在国内最大粮食批发市场基础上,

建立了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试分析乙城市布局

国家奖粮食交易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 (8分)

(4)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丙地所在的大地形区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8分)

(5)图幅最南与最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差异明显,试比较两地区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不同。(8分) (2010年高考地理上海试卷(文科使用))(十三)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4

分)

34.图中沿120°E经线自南向北,气候类型依次

是、和热带沙漠气候。

35.解释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36.澳大利亚西北部一月和七月分别盛行西北风、东南风。从海陆热力差异、行星风系两个方面说明该地区盛行风向

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向对该地区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

一月:

七月:

37.悉尼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上海典型,从悉尼季风气候特征不典型的表现和原因两方面加

以说明。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37.(37分)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

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古马里是13世纪-16世纪期间西非草原上繁荣的贸易帝国。图12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N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

高产水稻种植。表3表示N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表3

水稻玉米杂粮其它合计

占播种总面积比例(%) 8.O 12.O 74.2 5.8 l00

占总产量比例(%

) 5.O 4.9 88.8 1.3 100

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古马里帝国贸易通道河流离岸寒流区

降水量/mm

甲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图5

(1)指出尼日尔河从P 点到Q 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8分)

(2)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1O 分)

(3)简述在N 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9分)

(4)根据古马里帝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其兴盛的可能原因。(10分)

(2010年高考(新课标试题)地理)36.(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5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

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

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 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12分)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6分)

(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

原因。(8分)

(2011年浙江卷)

36.(30分)图11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表2为图11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11

(1)圣劳伦斯河是世界上水位最稳定的河流之一,说明其原因。比较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12分)

(2)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8分)

(3)蒙特利尔港是加拿大重要的小麦输出港,简要分析形成的条件。(10分)

(2011年山东卷)

26.(25分)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图8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

野外考察

(1)与旧金山相比,R地的气温有何特点,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6分)

(2)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4分)

(3)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5分)(2011年天津卷)

13.(29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9

(1)Y市所在地每年一月盛行风,该盛行风对当地气候的形成有何影响?(8分)

(2)M河三角洲地区易发生洪涝。请据图简述两条直接原因。(6分)

(3)图9所示棉花产地都具有光热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的自然条件。请据图说明两地具备这些条件的共同原因。(6分)

大气运动、天气系统和气候---------参考答案(2010年高考地理上海试卷(文科使用))

23、D 24、A 25、C

(2010年高考地理全国Ⅰ卷)

6、C

7、B

8、B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安徽卷)

23、D 24、C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A卷)文科综合)

3、A

(09年山东文综第3题)

答案:3、A

(2010年高考地理全国Ⅱ卷)

1、B

2、C

3、A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

1、B

2、A

(2011年江苏卷)

1、D

2、A

(2011年北京卷)

【答案】7、B

(2011年天津卷)

10、C 11、 B

(2011年江苏卷)

5、C

6、D

(09年全国卷文综Ⅰ第3,4,5题)

3、A

4、C

5、D

(2010年高考(新课标试题)地理)

1、C

2、D

3、C

(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7、C

(2010年高考地理(浙江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1、A

2、B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

11、C 12、A

(2010年高考地理四川卷)

8、B 9、C

(2010年高考地理(浙江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3、A

4、B

(2011年重庆卷)

6.A

7.B 9.B

(2011年四川卷)

【答案】 5.C 6.C

7.D 8、A 9、B

(2011年福建卷)

7、B 8、 A 9、D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

7、C 8、B

见三维设计一轮第226页巧应用2

(2010年高考(天津卷)文综地理)

13.(1)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2)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以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

(3)市场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能源缺乏);科技力量强;经济基础雄厚(资金充足);首都对环境质量要求高。答出任意三项即可。

(2011年江苏卷)

27、【答案】(1)降水:甲地降水多,主要分布在冬半年;乙地降水少。气温:乙地全年高于甲地;乙地年较差大于甲地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湿润的西风影响;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信风带控制

(2011年安徽卷)

答案:34.(30分)

⑴低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接近冷气团的源地;成都北侧的山脉削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

⑵偏北风冷锋成都北为高压,南为低压;冷气团主动向南移动,与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过境时形成暴雨。(判断为低压,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⑶滑坡、泥石流扎营时,避开谷底排洪通道,河道弯曲和汇合处,以及悬崖、陡坡附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注意保护头部。

(2011年重庆卷)

39、答案要点

(5)新义州。降水总量和时空分布特征:

①大部分地区年降水总量丰富;②降水集中在6~9月;③夏秋季节降水集中程度由北向南减弱(或

夏秋季节降水集中程度由南向北增强);④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增加(或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减少)。(2011年四川卷)

36.

(1)答案:(1)①中部高,东南部、西北部低(2分);②东南暖(高)西北寒(低)(2分);南北温差大(2分)

(2)答案:(2)盆地内沙漠、戈壁广布,建设地面交通不便(2分);盆地面积广大,城市分散(或者城市间距离大),航空交通速度快,适宜长距离运输(2分);盆地内无高大山脉且晴天多、云雾少,有利于飞机航行(2分)。

(3)答案:(3)乙城市位于华北平原、邻长江中下游平原、近东北平原等粮食主产区,粮食商品来源丰富(2分);乙城市位于东部人口稠密区,该区域的粮食消费量大(2分);乙城市地处东西、南北交通枢纽(京广、陇海铁路交会地,交通运输便利(2分);乙城市是省会,信息、金融、仓储等服务条件好(2分)。

(4)答案:(4)丙地区(青藏高原)阻挡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深入内陆(2分),使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2分);在丙地形区东南缘形成丰富降水(2分),丙地形区西北部降水稀少(2分)。

(5)答案:(5)最南地区:水田农业,熟制一年两熟或三熟(2分);粮食作物水稻为主,热带经济作物(2分);最北地区:绿洲农业,熟制一年一熟 (2分);粮食作物小麦为主,经济作物棉花(2分);

(十三)(本题14分)

34.地中海气候(1分);热带稀树草原气候(1分)

35.南回归线横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旱少雨(1分);西澳大利亚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1分);东部大分水岭紧邻太平洋沿岸,削弱了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的影响(1分)。

36.一月:澳大利亚大陆夏季比海洋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1分);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北风(1分);来自海洋的西北风比较湿润(1分)。

七月:澳大利亚大陆冬季比海洋降温快,形成高压中心(1分);处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1分);从内陆吹来的东南风相对干燥(1分)。

37.表现:悉尼冬夏气温温差较小(1分);降水的季节分配相对比较均匀(1分)。

原因:澳大利亚大陆相对亚欧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差异相对较小(1分)。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37.(37分)

(1)变化趋势:水量减少。

原因:该河段所处区域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流经半干旱、干旱地区);少支流汇入;河水下渗严重。

(2)主要差异:甲地降水明显多于乙地。

原因:甲地受来自海洋的西南气流和沿岸暖流影响,地处山地迎风地带,降水丰富;乙地地形平坦,西南气流受地形抬升不显著,并受离岸寒流影响,降水较少。

(3)水稻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低;传统生产观念和主食消费习惯的影响。

(4)地形平坦;草原广阔;河流水资源较丰富;灌溉农业及牧业较发达;处于古代贸易的交通要道。(2010年高考(新课标试题)地理)36.

(1)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短。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

(2)甲地雪期比乙地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充足。

(3)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丙地比乙地受到更多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蚀。

(2011年浙江卷)

36.

(1)答案:(1)流域内降水的季节变化小;五大湖的调节作用明显。①河段较②河段流速快;封冻期短;流量小。

(2)答案:(2)分布在湖的东、南岸。五大湖池区冬季多西风和西北风;冷气团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暖空气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雪,出现雪带。

(3)答案:(3)加拿大的中南部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产区,产量大,商品率高,出口量大;小麦多采用廉价的水运或铁路运输;蒙特利尔是重要的水路(河运、海运)、陆路交通枢纽,便于小麦输出。

(2011年山东卷)

26.

(1)答案:(1)冬季气温略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海陆位置;地形(谷地)

(2)答案:(2)B处大于A处,理由:B处海拔较高,易形成地形雨。

B处大于C处,理由:B处位于迎风坡,C处位于背风坡。

(3)答案:(3)大盐湖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冰川消退,湖水补给减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大盐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

(只要从水循环的补给、蒸发、地表径流三个环节回答正确者,均可给分)

(2011年天津卷)

(1)【答案】(1)偏西(西南;西);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形成了丰富的降水;气流源自海洋,使当地增温。(8分)

(2)【答案】(2)地势低洼,易积水成涝;在飓风影响的季节,多暴雨和风暴潮(M河支流多,汛期上游来水量大)。(6分)

(3)【答案】(3)两地纬度位置都较低(两地都地处亚热带地区),太阳辐射较强;两地都位于河流三角洲,排灌方便,土质好(两地都位于河流冲积平原,土质好;两地河网密度都较大,排灌方便)。(6分)

2019最新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三 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 第6讲 大气的运动练习

专题突破练6 大气的运动 (2018·甘肃天水测试)特朗勃墙是一种依靠墙体独特的构造设计,无机械动力、无传统能源消耗,仅仅依靠被动式收集太阳能为建筑供暖的集热墙体,某冬季白天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第1~2题。 1.冬季白天特朗勃墙向室内供暖的原理是( ) A.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B.空气隔层的温室效应 C.室内空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D.不同物体的比热容差异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集热墙可能为白色 B.乙气流为下降气流 C.甲气流为冷气流,流出空气隔层 D.丙气流为暖气流,流进空气隔层 答案:1.B 2.B 解析:第1题,冬季白天特朗勃墙向室内供暖是利用空气隔层的温室效应原理,室内地面的直接热源不是太阳辐射,而是集热墙的热辐射;室内空气的直接热源也是集热墙的热辐射。第2题,白色吸热效果最差,黑色吸热效果好,所以集热墙可能为黑色;乙气流为下降气流;甲气流为冷气流,流入空气隔层;丙气流为暖气流,流出空气隔层。 (2017·湖北四地七校联考)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图1),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图2)。据此完成第3~5题。 3.“风塔”顶部四面镂空的主要目的是( )

A.便于室内空气流出 B.便于采光 C.便于室内热量散发 D.便于室外空气流入 4.室内大厅中央水池的主要作用是( ) A.储存生活用水 B.增加室内湿度 C.美化居室环境 D.冷却大气温度 5.室内大厅的空气运动( ) A.从四周流向水池 B.从水池流向四周 C.中央为上升气流 D.四周为上升气流 答案:3.D 4.D 5.B 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伊朗古城的“风塔”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水的热容量较大,气温较低,空气收缩下沉,高层空气由四周向塔中心流,则“风塔”顶部四面镂空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室外空气流入,D项正确。第4题,水的热容量较大,即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相对较低,则室内水池的主要作用是冷却大气温度,D项正确。第5题,由上题可知,室内水池使温度降低,气压增高,则垂直方向上空气向下运动,水平方向上空气由中心流向四周,结合选项可知,B项正确。(2018·河南郸城测试)澳大利亚卡卡杜国家公园至今仍保存着罕见的原始生态系统。在当地气候影响下,它的“容颜”在湿季的葱绿和干季的焦黑之间更替。下图为卡卡杜国家公园位置图。据此完成第6~7题。 6.结合全球气压带、风带移动特征,判定卡卡杜国家公园降水集中在(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月至次年2月 7.卡卡杜国家公园干季焦黑的原因为( ) A.灌丛自燃 B.强光烤晒 C.高温熔化 D.日温差大 答案:6.D 7.A 解析:第6题,从图中看此地为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北半球冬季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西北风,西北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易带来丰沛的降水,12月至次年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附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读“气温日变化图”,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左右() A. 2时 B. 10时 C. 12时 D. 14时【答案】 D 【解析】【分析】气温日变化:日最高气温出现在中午14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读图可知,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左右。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学生能够从所给的图中找到信息并得到答案是学生能力的一种提升,平时要多加训练。 2.读不同日期的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全国高温及降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西北地区处于“火热”状态 B. 南方地区雨季已经结束 C. 此时我国普遍高温,最低温出现在漠河 D. 35℃以上高温区分布在干旱区与半干旱区 (2)该季节长江下游地区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①洪涝②干旱③寒潮④地震⑤台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⑤ (3)读我市一周天气预报图,可知()

A. 图中“今天”气温日较差最小 B. 周三的天气可用表示 C. 这是暑假第一周的天气状况 D. 改善空气质量只能依靠风力 【答案】(1)A (2)D (3)B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此时,西北地区处于“火热”状态,南方地区仍在雨季;此时我国普遍高温,最低温出现在青藏高原;35℃以上高温区不只是分布在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南方湿润地区也在35℃以上。故选:A。(2)读图可知,该季节为夏季,夏季长江下游地区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洪涝、干旱、台风,故选D。(3)读图可知:气温日较 差最小的是“昨天”,15﹣10=5℃,A错误;周三的天气可用表示,晴转小雨,B正确;夏季我国普遍高温,暑假的气温不可能是6℃,C错误;改善空气质量主要靠降低污染物的排放,D错误,故选B。 【点评】(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盆地。 (2)我国南方地区从3、4月份开始就进入雨季,此后雨带逐渐向北推移,6月份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该区出现梅雨天气。一直到7、8月份雨带推移到我国的东北、华北等地,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易出现伏旱天气。从9月份开始,北方冷空气势力逐渐增强,雨带快速南撤,10月份从大陆撤出,所以南方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3)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3.某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王国”。下图示意该国地形,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科学八年级上第二章天气和气候知识点总结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一、大气层 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2、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①大气层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得以发生;②使得地球 表面的昼夜温度差较小;③阻挡了大部分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④阻挡了小天体的撞击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3、 4、对流层:大气底层,在两极地区厚度约为8千米,赤道地区增大到17~18千米。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最显著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聞創 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5、对流: (1)液体的对流 (2) 气体的对流 (3)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 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是与人们生活生产最密切的一层。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7、平流层: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且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 二、气温 8、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9、气温:描述天气的基本要素,指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 10、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我国常用的单位:摄氏度(℃)。 分层 高度(千米) 温度分布特点 对流层 0-17(赤道上空厚度为17~18千米;两极地区厚度为8千米)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平流层 17-5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中间层 55-8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暖层 85-500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外层 500以上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分层依据 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主要是依据大气温度 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气象观测中使用: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测一天中最高温)、最低温度计(测一天中最低温) 温度计放在白色的百叶箱中(离地1.5米,避免太阳直射,防风、防雨、透风) 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的,气温最高值:下午2点(14:00);气温最低值:日出前后 11、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 三、大气压强 12、大气压的压强: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简称大气压 13、马德保半球实验:验证了大气会产生很大的压强 14、大气压的测量:空盒气压计(携带和使用方便)和水银气压计(测量较精确)测量单位分别为百帕(hPa )和毫米汞柱(mmHg ) 1 mmHg = 133 Pa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15、标准大气压:海平面附近,大气压数值接近1.01×105 帕,即 760毫米汞柱 16、利用大气压的生活用品:真空压缩保存物品、吸尘器、离心式水泵. 17、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甚至同一地点,大气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18、高压区:空气从上往下流,天气晴朗,空 气干燥,人心情较舒畅 低压区:空气从下往上流,天空多云,长形成阴雨天气,人感到疲倦、心情烦躁,有胸闷的感觉 19、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人体对大气压的变化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短时间内气压变化较大,人会由于来不及作出相应的调节而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从平原进去青藏高原,气压减小而出现高原反应;反之也会有不适应现象。大多数人能通过自身调节,使反映减轻或消失。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人体内也有压强,与体外压强大致相等,抗衡体外受到的大 气压,所以人体不会有异常反应。(中医拔罐疗法、飞机高空舱内须增压、宇航员穿内增压航天服)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20、气压对液体沸 点的影响:气压大,液体沸点会升高(压力锅);气压小,液体沸点会降低 21、气压与流速的关系: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液体压强也 会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减小;通道越小,流速越大,压强就越小;流体遇到阻碍时,流速会变大,导致压强变小。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 力的方向:压强大向压强小 22、压强计算公式: P = S F (F :压力 S :受力面积) (此公式算出的是两个压强差) 四、风和降水

【地理】培优 易错 难题天气与气候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位于亚洲西部(图)的叙利亚是中东主要的石油出口国。2015年有超过400万叙利亚人逃往国外,在土耳其境内的180多万叙利亚人是世界上最大的难民群体。 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叙利亚人口大量迁移到国外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经济 C.战争 D.教育 (2)叙利亚西部沿海地区冬季多雨是因为() A.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B.背风坡多地形雨 C.冬季经常使用人工降雨 D.属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 【答案】(1)C (2)D 【解析】【分析】(1)叙利亚战争不断,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战争。C项正确。故答案为:C。(2)叙利亚西部是地中海式气候,冬季降水的原因是受西风的控制。D项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如气候、水源、土壤等)、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如婚姻、教育、宗教等)、政治因素(如战争、政策等)。自然环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因而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地域差异常常会引起人口的迁移。一般来说,人类总是希望移居到自然环境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如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源方便、宜于农耕的平原或河谷地带。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往往是决定性作用。一般来说,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也越频繁。 (2)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温和的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西岸,其中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典型的地中海气候的城市如希腊雅典、美国洛杉矶、南非开普敦等。典型作物为葡萄、柑橘、柠檬、无花果、油橄榄等。

大气运动与常见的天气系统

2012高考试题猜想(原创)(一) 1.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⑴—⑶题。 材料鄱阳湖位于长江的南部,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km2,在湖口处与长江自然相连,是一个季节性变化巨大的吞吐型湖泊。鄱阳湖水位受注入的五条河流和长江干流来水双重影响。鄱阳湖与长江相互作用,一方面是长江对鄱阳湖的倒灌作用(简称长江作用);另一方面是鄱阳湖对长江的汇流作用(简称鄱阳湖作用)。 图一:“1957—2008年长江作用与鄱阳湖作用的频率分布”图。 图二:(2011年1~11月)鄱阳湖水体变化监测图。 ⑴读材料和图一,根据锋面雨带移动的规律,判断A作用和B作用作用形式,并阐述理由。(6分)

⑵读图二,描述2011年1月至11月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特点,并分析2011年5月鄱阳湖“瘦身”的原因。(12分) ⑶据报道,江西省拟在鄱阳湖入长江口处建一座长2.8千米的大坝,以控制鄱阳湖水量。对于这一建坝计划,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8分) 2.北风转为南风即回南。“回南天”为广东特殊天气现象,“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到处是湿漉漉的景象,空气似乎都能拧出水来。而浓雾则是“回南天”的最具特色的现象。 ⑴广东的回南天出现在什么季节?试分析回南天“冒水”和雾的形成原因?(10分) ⑵“回南天”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不利影响?(6分)

1.(1)A为长江作用,B为鄱阳作用。(2分)4—6月锋面雨带在长江以南,鄱阳湖的入湖流量迅增,期间鄱阳湖流向长江的水量最大,增强鄱阳湖作用。(2分)7—9月锋面雨带移到长江以北,长江中上游汇流量增大,增强长江作用。(2分) ⑵特点:1-5月水体面积小,并持续缩小;6月水体面积突然增加,6月过后水体面积持续回落。(4分) 5月“瘦身”原因:副高势力整体偏弱,暖湿气流难以到达(或答雨带移动慢),鄱阳湖流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蒸发加剧;上游水电站拦蓄河水,入湖径流量减少;干旱导致鄱阳湖水系流域生活生产用水量很大。(8分,每个要点2分) ⑶赞同(2分)。理由:建坝后可增加翻阳湖枯水季节水量;拦阻长江倒灌,可减轻鄱阳湖区丰水季节的洪水威胁;具有供水(灌溉)、航运、旅游以及水产等方面的综合效益。(6分)反对(2分)。理由:影响鄱阳湖的天然调蓄作用,威胁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建坝拦截湖水不入长江,可能影响长江下游的用水安全;鄱阳湖在冬季依旧能保持较高水位,这将导致湖区大量湿地消失,不仅众多的鸟类无法在此越冬,生物多样性也会遭到严重破坏;鄱阳湖大坝建成,阻碍徊游鱼类的生存。(6分) 2.⑴春季(初春季节)。受冬季寒冷天气影响,墙壁和地板的表里都冷了。初春季节冷空气回撤后,来自海洋的温暖潮湿空气流过墙壁和地板,空气中的水份遇冷凝结成水滴,附在墙壁和地板上,便好像是墙壁和地板渗出水来了。雾则是(风力较小的)暖湿气流在近地面附近遇冷凝结而成。 ⑵在回南天气中,一些物品或食品很容易受潮,进而霉变腐烂;回南天现象严重时可使能见度降至50米,影响交通;潮湿旨引起电器短路,影响用电安全。

最新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附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读“一带一路”部分线路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选项中,所列两个城市气候特点相似的是() A. 鹿特丹莫斯科 B. 威尼斯雅典 C. 内罗毕科伦坡 D. 吉隆坡福州 (2)下列水域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有() ①霍尔木兹海峡②苏伊士运河③红海④马六甲海峡⑤巴拿马运河⑥墨西哥湾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⑥ D. ④⑤⑥ (3)关于图中甲所在国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东北沿海盛产石油 B. 淡水资源严重匮乏 C. 属于“阿拉伯国家” D. 是世界人口稠密区 【答案】(1)B (2)B (3)D 【解析】【分析】(1)关于以上四组城市气候类型的说法,鹿特丹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莫斯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威尼斯和雅典位于地中海沿岸,都属于地中海气候;内罗毕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科伦坡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吉隆坡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福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2)由图可以看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水域有马六甲海峡、红海和苏伊士运河,没有经过巴拿马运河、霍尔木兹海峡和墨西哥湾. (3)由图可知,图中甲所在的国家是沙特阿拉伯,该国东北部的波斯湾石油资源丰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淡水资源十分缺乏;属于阿拉伯国家,居民多是阿拉伯人;该地区气候条件恶劣,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 故答案为:(1)B ;(2)B;(3)D ; 【点评】(1)世界上的海洋和陆地面积比为7:3,大陆主要集中在东半球和北半球,无论

怎样平均划分两个半球总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序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多和纬度最高的大洲。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序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太平洋占世界大洋面积的一般左右,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多和纬度最高的大洋。 (2)“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3)海上丝绸之路是这几年考试的热点,从该考点学习亚、非、欧三大洲的联系,密切关系,自然环境和社会特征的差异。海上丝绸之路一般路线为中国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到西欧。途中进过了中东地区,中东是世界上石油最丰富的地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极其沿岸地区。 2.读四地气候资料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位于亚欧大陆中部,丁地位于赤道附近 B. 甲地全年少雨,丙地夏季多雨.丁地冬季多雨 C. 甲地和丁地位于热带地区,乙地和丙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D. 乙地适宜种植油橄榄、柑橘,丙地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答案】 D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甲全年炎热干燥,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乙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属于地中海气候,适宜种植油橄榄、柑橘;丙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丁地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附近。甲地和丁地位于热带地区,乙地位于亚热带地区,丙地位于温带地区。综合分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科学家根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10°-30°附近的大陆东部,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西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温带海洋性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单元试卷(有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天气与气候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大气层是这个“家园”的保护伞,没有了它,人类将无法生存。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地球周围没有大气层,以下现象将不再发生的是( ) A.用天平称物体质量B.水往低处流 C.将衣服上的灰尘拍下D.用吸管喝饮料 2.随着台风“山竹”消散,浙西南地区高温再现。9月19日,龙泉最高气温达到36.4 ℃。 “36.4 ℃”一般出现在这一天的( ) A.午后2时 B.午后4时 C.中午12时 D.日出前后 3.下列《科学》课本中的四个实验,用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4.不管是冷锋还是暖锋发生时一般都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A.降水 B.降温 C.升温 D.干旱 5.我国的海南岛气温高、长夏无冬,漠河夏季短、冬季寒冷。造成两地气候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季风 B.纬度位置C.海陆分布 D.地形地貌 6.小科为了探究空气的对流运动,往对流管内加满水并在B处加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可证明空气对流 B.该实验可类比空气的对流 C.管内的水按逆时针流动 D.若改在A处加热,管内的水按顺时针流动

7.小科同学在学校创意实验设计中,展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一个普通的乒乓球轻轻放入漏斗中,用电吹风从管口向上吹,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B.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C.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D.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8.2018年8月25日7时5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五、三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从发射到进入预定轨道,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 ) A.外层→暖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 B.外层→暖层→平流层→中间层→对流层 C.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对流层 D.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9.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超过80℃的温度下提取,应采用的办法是( ) A.增加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 B.降低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 C.缩短沸腾的时间 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10.王林同学绘制了“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图例代表的气象灾害,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寒潮、洪涝、干旱、台风 B.台风、干旱、洪涝、寒潮

【师说】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综合检测二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

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用实验模拟某一大气运动形式(见下图):在密圭寸的长方体容器内放入两个碗,一个碗内放入 热水,另一个碗内放入冰块,从容器上方一小孔放入一支点燃的香。据此完成1?2题。 A. 气旋 B.热力环流 C.季风环流D ?反气旋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该实验模拟近地面和高空由气温差异形成的大气运动,即热力环流。 2?关于该实验模拟的大气运动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近地面气温低,空气下沉且气压较低 B. 近地面气温高,空气上升且气压较高 C. 近地面气温低,该地近地面等压面向高空凸出 D. 近地面气温高,该地的高空等压面向地面凸出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近地面冰块处气温低,高空点燃的香处气温高。近地面气温低则空气 下沉且气压较高;近地面气压较高,则等压面向高空凸出。 下图为2014年12月14日8时(北京时间)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70°9胪】[胪 3. 此时丙地吹() A. 东北风B .东南风 C.西北风D .西南风 答案:C 解析:根据图中等压线的走向和气压值,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从高 压指向低压),北半球近地面地转偏向力向右,故此时丙地吹西北风。 4. 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分别是() A. 反气旋气旋B .气旋反气旋 C.气旋气旋D .反气旋反气旋 答案:B 解析:甲地外围等压线闭合,且该闭合等压线的数值与附近等压线中数值较小的相等,则闭合等压线内的气压值更小,故甲地为低压,即气旋;而乙地的气压高于周围地区,为高压,即反气旋。 因可能遭遇台风天气,某旋行团将原计划2014年7月22日在海南岛某海边(东经110°, 昼长约13小时)观日出的时间改为2015年1月22日。下图示意2014年7月超强台风“威马逊”移动路径。读图完成5?6题。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附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全球气接变暖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 B. 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 C. 大量人工造林 D. 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 (2)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时,下列哪个做法不可取() A.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B. 使用一次性木筷,既方便又卫生 C. 超市购物使用环保购物袋 D. 上学步行或乘坐公交车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人类活动可以对气候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里的化学肥料会污染土壤,对气候影响小;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灾害频繁。D符合题意。 (2)节能减排,绿色出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是对森林(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破坏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时,是错误做法;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B; 【点评】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每个人都应具备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2.读某地气温和降水图(下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 B. 该地区河流有结冰现象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提纲

八上科学第二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大气层 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 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 A、没有天气变化; B、没有声音; C、易受陨石侵袭; 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变化规律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 可以把大气分为 5 层(从下到上):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 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 问:1、家用壁挂式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部,这是为什么?答:夏天,空调吹出的空气气温低,密度大会下沉,这样室间空气形成对流,使整个房间内气温均匀。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第二节天气和气温 1.天气是什么?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例:* 天气:晴空万里气候:冬雨夏干 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五要素)等。 3.气温即空气的温度 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 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C 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 观察。【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E、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F、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 C 第三节大气的压强 1.大压强的存在 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具体事例:(1)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 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 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 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 (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 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3)用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是,医生为什么要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进一个针头?原因:药液滴出后,里面的空气压强会变小,压强太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药液就不能继续滴出,插进针头后,可以及时给瓶内补充空气,使瓶内空气的压强大致等于外界压强,保证药液持续滴出; 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1 )大气压强的存在(2)大气压强是很大的。2.大气压强的大小: 5 A、标准大气压P= 1.01 X 10帕斯卡(在海平面的大气压),即760毫米水银柱

赢在高考二轮专题试卷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

20XX届赢在高考二轮专题试卷专题三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 1.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3 500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R处有一个相对于地面静止的探空气球。据此完成第1~3题。 1图中R所对应的地面上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南风 D.北风 2P地和Q地对应的地面上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两地皆为阴雨天气 B.两地皆为晴朗天气 C.P对应地为晴朗天气,Q对应地为阴雨天气 D.P对应地为阴雨天气,Q对应地为晴朗天气 3若这两个天气系统同步向西移动,24小时后Q气压中心将移动到R处,则未来20小时内,R 处探空气球测得的风向和风力情况是() A.风向逐渐变得和以前相反,风力逐渐增大 B.风向逐渐变得和以前相反,风力逐渐减小 C.风向基本不变,风力逐渐增大 D.风向基本不变,风力逐渐减小 解析:第1、2题,根据图示的气压分布状况可知,Q处为高压,P处为低压。近地面和对应高空的气压分布形势相反,故判断Q的近地面为低压,P处近地面为高压,则Q处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P处垂直方向上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图中R所对应的地面上的风向为西北风。第3题,结合材料反映,R地在20小时内应始终位于高压中心的西侧,故风向基本不变,但根据等压线分布密度的变化,越接近Q气压中心,等压线越稀疏,则风力逐渐变小。答案:1.B 2.C 3.D 4.(2013·山西诊断测试,18~19)在地球低层大气中,同一地点不同高度上的风并不完全相同。其 主要原因是空气做水平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这样,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不同高度的风向和风速都会发生变化。读下图,完成第4~5题。 4若某地不同高度的风向、风速投影到同一水平面,则四幅图中能够表示北半球地表到高空的风向随高度变化而形成的曲线图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在图示①中,按地图的一般方向判断,其高空大气高气压可能位于该地的()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解析:第4题,由于摩擦力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北半球地表到高空的风向会逐渐向右偏转最终与等压线平行且风速呈增加趋势,因此A图正确。第5题,北半球高空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且背风而立,高压在右。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附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读欧洲西部大不列颠岛略图和伦敦市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大不列颠岛南部地区() A. 全年温和湿润 B. 晴天多,光照强 C. 7月热浪滚滚,稻花飘香 D. l月白雪皑皑,天寒地冻 (2)一艘由上海开往伦敦的万吨货轮,走捷径需经过() A. 巴拿马运河 B. 苏伊士运河 C. 土耳其海峡 D. 霍尔木兹海峡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读伦敦市气候资料图可知,大不列颠岛南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故选A。(2)一艘由上海开往伦敦的万吨货轮,走捷径需经过太平洋-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所以选B。 【点评】(1)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度到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由于常年受温和的盛行西风的控制,形成了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降水在年内分配比较均匀,温差较小,冬不冷夏不热。主要分布在西欧地区。 (2)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修筑通航,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的最近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 2.2019年1月25日,巴中市气象台发布,受北方强冷空气与寒潮影响,巴中市通江县出现最低气温-7.2℃,该温度是自建站以来的最低温。 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密切相关() A. 农业生产 B. 交通 C. 人们生活 D. 旅游(2)下列天气符号所示天气,每年夏秋季节,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是()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小明周末和同学去爬山,他们在海拔720米处测得的气温是24.8℃,据此推测山顶1520米处的气温是 ( ) A. 24.8℃ B. 20℃ C. 4.8℃ D. 29.6℃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小军目前所在的海拔是720米,气温是24.8℃,小明已经爬到海拔为1520米的山顶气温为:(1520m-720m)÷100×0.6℃=4.8℃,24.8℃-4.8℃=20℃。 故答案为:B。 【点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垂直递减,递减率大约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摄氏度(或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依据两地相对高度差和其中某地温度,即可求出另一地区的温度数值。 2.电视天气预报节日中出现“ ”天气符号时,表示的天气状况是() A. 睛转多云,西北风6级 B. 睛转阴,东南风3级 C. 多云转睛,东南风3级 D. 睛转阵雨。西北风6级 【答案】 A 【解析】【分析】解: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符号表示就是: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标在风杆的左侧。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风力是2级,半道风尾是1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读题干可知,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出现“ ”天气符号时,表示的天气状况是晴转多云,西北风6级。 故答案为:A。 【点评】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3.从俄罗斯亚马尔天然气工厂运送天然气到东亚各港口,有经大西洋的以往常规航线和经白令海峡的北冰洋航线(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八年级上第二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提纲改

八年级上第二章复习提纲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一、大气层 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2、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①大气层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得以发生;②使得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差较小;③阻挡了大部分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④阻挡了小天体的撞击 3、 4、 5、对流层:大气底层,在两极地区厚度约为8千米,赤道地区增大到17~18千米。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最显著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分层 高度(千米) 温度分布特点 对流层 0-17(赤道上空厚度为17~18千米;两极地区厚度为8千米)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平流层 17-5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中间层 55-8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暖层 85-500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外层 500以上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分层依据 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主要是依据大气温度 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6、对流: (1)液体的对流 (2)气体的对流 (3)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是与人们生活生产最密切的一层。 7、平流层: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且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 二、气温 8、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9、气温:描述天气的基本要素,指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 10、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我国常用的单位:摄氏度(℃)。 气象观测中使用: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测一天中最高温)、最低温度计(测一天中最低温) 温度计放在白色的百叶箱中(离地1.5米,避免太阳直射,防风、防雨、透风) 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的,气温最高值:下午2点(14:00);气温最低值:日出前后11、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 三、大气压强 12、大气压的压强: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简称大气压 13、马德保半球实验:验证了大气会产生很大的压强 14、大气压的测量:空盒气压计(携带和使用方便)和水银气压计(测量较精确)测量单位分别为百帕(hPa)和毫米汞柱(mmHg) 1 mmHg = 133 Pa 15、标准大气压:海平面附近,大气压数值接近1.01×105帕,即 760毫米汞柱

杭州【地理】培优天气与气候辅导专题训练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及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个城市冬季都很寒冷 B.三个城市中,③城市多雨期最长 C.三个城市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 D.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大 (2)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反映了所示地区什么气候特征() A.冬季南北温差大 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C.夏季气温从东向西逐渐降低 D.夏季气温从北向南逐渐降低 (3)若①、②、③三个城市的位置与图中甲、乙、丙三地对应,那么下列配对正确的是() A.①-甲;②-乙;③-丙 B.①-乙;②-丙;③-甲 C.①-丙;②-乙;③-甲 D.①-丙;②-甲;③-乙 (4)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丙地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 B.甲地为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 C.乙地地处太行山以西 D.影响甲乙丙三地气温差异的因素是纬度 【答案】(1)C (2)B (3)D

【解析】【分析】(1)关于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的叙述,三个城市中,②地的冬季很温暖,三个城市中,②城市多雨期最长,三个城市都是季风气候,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小,①城市的变化最小,故答案为:C。(2)由图中局部气温分布图可以看出,此时我国南北各地普遍高温,这是由于我国夏季时,北方地区白昼时间长,气温也较高,故答案为:B。(3)图中甲位于南方地区,冬季温和湿润,与图中②表示的气候类型相符,乙位于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与图中③表示的气候类型相符,丙位于黑龙江北部,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区,与图中①气候类型相符,故答案为:D。(4)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描述,丙地纬度高,热量不足,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甲地为我国广东省,是我国大陆最南部,乙地地处太行山以东,影响甲、乙、丙三地气温差异的因素是纬度,故答案为:D。 【点评】(1)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2)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盆地。 (3)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4)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2.2019年,我国北方某市一所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观测了6月全部的降水过程记录在下表。该市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60毫米,2019年降水量约为320毫米。据表,完成下列小题。 A.34mm B.24mm C.36mm D.360mm (2)根据降水量判断,2019年当地可能出现的灾害是()

科学八年级上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一、大气层 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2、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①大气层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得以发生;②使得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差较小;③阻挡了大部分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④阻挡了小天体的撞击 3、 — 4、对流层:大气底层,在两极地区厚度约为8千米,赤道地区增大到17~18千米。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最显著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5、对流: (1)液体的对流 、 (2) 气体的对流 … (3)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 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是与人们生活生产最密切的一层。 7、平流层: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且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 二、气温 分层 高度(千米) 温度分布特点 — 对流层 0-17(赤道上空厚度为17~18千米;两极地区厚度为8千米)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平流层 17-5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中间层 { 55-8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暖层 85-500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外层 500以上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 分层依据 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主要是依据大气温度 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8、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9、{ 10、气温:描述天气的基本要素,指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 11、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我国常用的单位:摄氏度(℃)。 气象观测中使用: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测一天中最高温)、最低温度计(测一天中最低温) 温度计放在白色的百叶箱中(离地1.5米,避免太阳直射,防风、防雨、透风) 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的,气温最高值:下午2点(14:00);气温最低值:日出前后 11、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 三、大气压强 12、大气压的压强: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简称大气压 13、? 14、马德保半球实验:验证了大气会产生很大的压强 15、大气压的测量:空盒气压计(携带和使用方便)和水银气压计(测量较精确)测量单位分别为百帕(hPa)和毫米汞柱(mmHg) 1 mmHg = 133 Pa 16、标准大气压:海平面附近,大气压数值接近1.01×105帕,即760毫米汞柱 17、利用大气压的生活用品:真空压缩保存物品、吸尘器、离心式水泵. 17、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甚至同一地点,大气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18、高压区:空气从上往下流,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人心情较舒畅 低压区:空气从下往上流,天空多云,长形成阴雨天气,人 感到疲倦、心情烦躁,有胸闷的感觉 | 19、大气压对人体 的影响:人体对大 气压的变化有一 个逐步适应的过 程,短时间内气压 变化较大,人会由 于来不及作出相应的调节而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从平原进去 青藏高原,气压减小而出现高原反应;反之也会有不适应现象。大多数人能通过自身调节,使反映减轻或消失。 人体内也有压强,与体外压强大致相等,抗衡体外受到的大气压,所以人体不会有异常反应。(中医拔罐疗法、飞机高空舱内须增压、宇航员穿内增压航天服) 20、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气压大,液体沸点会升高(压力锅);气压小,液体沸点会降低 21、气压与流速的关系: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液体压强也会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减小;通道越小,流速越大,压强就越小;流体遇到阻碍时,流速会变大,导致压强变小。 力的方向:压强大向压强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