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育叙事

信息技术教育叙事
信息技术教育叙事

同学间应该相互的尊重

一节非常普通的信息技术课,由于是四年级,对学生的读书要求在提高,首先是让学生看书,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认识与熟悉;接下来是每一小组抽一两个同学作为小组的代表来回答问题。课堂上教学进行的非常的顺利,同学们的情趣也调动起来了,积极性非常的高,到了第三组时,我走到一位男同学身边,提出了问题,这时有同学声说应该叫某某同学,我还没有来得及回答,就听到一声“她是傻子,不要叫她,可笨了”的声音。我回头一看是一位胖乎乎的男同学说的,这时有个别的同学开始起哄,也有同学提出了批评,而我提问的同学委屈的哭了。这时我问了一下那个男同学,师:你为什么这样说她。生:他学习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会。表现出一副看不起人的样子,有一些同学也跟着帮腔。我一下严肃起来了,认识到同学间的相互尊重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他们对同学间的学习成绩看的非常的重,而忽略了其它的方面。这时我说,师:大家把手伸出来,看一下,我们的手指是一样长吗?生:不是的,师:那手指是长的有用呢?还是短的有用呢?生:都有用。生:明白了这个道理,手指不管长短都是有用的。那么大家想一下,我刚才提问的这个同学,师:他有什么特长呢?生:老师,他的独轮车骑的非常的好,师:那刚才说人家的那个同学的独轮车骑的怎么样呢?生:不会骑。师:这说明了什么道理呢?生1:人人都有长处;生2:天生我才必有用;生3:人不可能什么都会的,人家总有你不会或不如人家的东西。生4:应该看到别人的优点。师:是的,要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取长补短。学会尊重他人,是我们做人的美德。

回过头来想,一节普通的信息技术课,一个普通的提问,确反映出了,我们当前的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欠缺与某种方面的丢失。学生只看重学习成绩,其它方面的培养与教育淡化了,同学间最起码的尊重消失了,从大的方面来看,这是学校应试教育的产物,也是我们要进行教育改革的初衷,我们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同学间的相互尊重是应该的,也是我们德育教育必须要做的。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可以说不分主副科,不分是不是班主任,作为老师,这是你的一份责任,也是你的职责,更是你的义务。通过信息技术课对学生们进行了德育方面的教育,我认为太值了。只要我们的老师在自己的课堂上全面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我们一定会培养也全面的合格的接班人的。

信息技术课上的“音乐欣赏课”

这是一节PPT课,主要内容是超链接的学习,超链接对五年级学生来说要理解它是比较困难的,但操作起来却不复杂,可以说比较简单,我想针对孩子们他们只要知道超链接的作用,以及在ppt中如何设置就OK了。本节课的内容并不多,也比较枯燥。怎样引起孩子们的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呢。我就设计了一个点歌台,通过课前的调查,了解到了目前孩子们喜欢的歌曲。在课上我打开了制作的点歌台课件,美丽的画面,熟悉歌曲名的出现,一下子吸引了全班同学的注意力。喊着叫着点自己喜欢的歌曲。当老师一点歌曲名时,进入到了另一个画面,家庭影院画面出现,并有背景歌曲音乐。点返回,又回到了点歌台主界面。几次操作后,引起了同学们的求知欲,都想自己来操作作一下点歌台,都想自己有个属于自己的点歌台。但有许多同学提出了问题,老师,歌名和歌曲是怎么连接到一起的?家庭影院是怎么画出来的?听完这首歌后,又是怎么回到主界面的?等等。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出现了,我及时的引出了新课----超链接。

对五年级学生来讲,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约束力,也有了一定的知识的积累,学习习惯也正在形成,信息技术课上我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看书能力,培养他们能够看书,看懂书,会用书的能力。目前信息技术课上对操作步骤描述的非常的准确,画图也清晰,同学们只要认真看书,一般是能够正确操作的。但通过调查,绝大多数的孩子不会看书,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学会看书,实际上是把老师带在了身边了,所以我利用信息技术教材的特点,要求学生们必须要看书,通过看书来操作,书看的清楚了,准确了,操作结果才能准确。

通过这种形式先是逼迫学生们看书,逐渐培养他们能看书会看书喜欢看书的习惯。

同学们首先通过看书来学习什么是超链接,怎么在PPT中设置超链接。同时又通过画家庭影院对画画进行了复习,通过下载歌曲对下载歌曲的知识进行了巩固。同学们在看书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首先是自己想办法来解决,其次是相邻同学间的请教、讨论来解决,最后大的问题提到全班来研究解决。

反思:本来正常上超链接这节课非常的简单,老师通过演示,学生跟着操作一学就会掌握,但我通过一个点歌台,这一设计,使这节简单枯燥的课,变成了学生们喜爱的课。分析其原因是因为设计中有同学们喜爱的东西-----歌曲,说明我们老师只要用心,就会让我们的课堂变成同学们向往的地方,变成同学们喜欢的地方。

他们增大了眼睛

Flash课是小学五年级涉及的内容,目的是让孩子了解Flash软件的基本特点,掌握其基本的操作技能,但Flash软件的学习是比较难的,针对于小学五年级学生来说难度更大。那么怎样完成教学任务呢?我想首先得让学生们喜欢上Flash,然后在学习过程中再想办法来克服难点。

在第一节课刚开始的时候,我首先演示了一些变形动画:如三角形变方形又变圆形;一些运动动画:一个能够转动的小球滚来滚去,地球与月亮(地球自转着,月亮围着地球转动)等。通过演示,把同学们目光吸引到了大屏幕上,这时有的同学就问了,老师,你给我们演示的内容是我们要学习的吗?老师,我们能学会吗?等等,带着疑问和好奇进入了Flash的学习。为了使学生们尽快的入手,我没有对Flash软件的界面进行详细的讲解,我想用到那里再讲其作用,这样效果会更好的。我先用矩形工作画了一个红色的矩形,又画了一个蓝色的圆形。接着进行了变形的设置。同学们看的非常的仔细。这是我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一件不可思意的事情就要发生了,我拖动着指针,在大屏幕上显示出红色的矩形渐渐的变成了蓝色的圆形。这时你看同学们都增大了眼睛,许多同学的嘴也张开了,并发出了啊、呀的声音。不可思意的声音也同时出现,而后全班暴发出老师我们要学习,我现在要操作,我要试一下的要求的声音。是啊,原来他们在电影中、电视中、动画片中看到的一些变形,原本以为是多么的高深,原来用Flash软件可以轻松的搞定啊。同学们学习欲望被激发出来,一发不可收拾了。我原想讲一下具体的注意事项和要求,但同学们都说看会了,都以为刚才老师的演示看明白了,都想一试身手,体会一下变形动画。我想也行,让同学们先操作一下,体会一下Flash的特点,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的。于是,就同意我们操作了。教室内热闹起来了,同学们热情高涨的操作着,相邻同学间还讨论着,回忆着老师刚才的操作步骤。但一会同学中的问题就出来了,老师,我的不变;老师我的矩形出来没有填充色,只有一个框;老师我的屏幕显示的内容和他的不一样,缺少东西等等。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提出来了,没有一个同学做出来。这时我并没有急着来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又演示了一遍,让同学们对照自己的操作步骤来找问题出现的原因,这时只有个别的同学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我又重新操作了一遍,这时情况不一样了,多数同学找到了自己的原因。他们再进行操作时,解决了问题,自己的第一个变形动画也出现了,他们在欢喜,在表现,在比较。还有个别的同学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我能不能做几个连续的变形动画呀。当然可以呀。多么可爱的孩子们。看着他们欢笑的样子,我想,信息技术课虽说是一门新型的课程,他没有音体美学科那样有自己的特色,易吸引孩子。也不想语文课那么通过传授学生们语言,文字、文学方面的传统知识。但本学科的特点也是比较突出的,他是时代的产物,是目前人们进行工作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只要我们正确的认识,正确的引导,信息技术教育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他们真正的学会的上网

目前信息技术课对孩子的吸引力在于可以上网玩游戏,可以上网聊天,真正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孩子们并不十分的喜欢。记得在上信息技术课第四册(主要介绍网络知识)第一节课时,我先说了一下本学期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网络知识,学习怎样上网时,教室里一下子开锅了,这学期能上网了同学们都非常的高兴,手舞足蹈,但一听还要学习上网知识,他们就喊开了,老师我们都会上网,不用学的。我一听,都会上网,我统计了一下全班只有五个同学没有举手,其它的同学都高高的举起了会上网的手。我想好啊,绝大多数同学都会上网,那我就试一下吧,同学们也不服气,试就试,我让他们打开第一课,把书翻到第五页,对照书上要求来操作,在地址栏内输入红泥巴村的网址。几分钟过去了,全班同学只有两个同学的机器上显示了红泥巴村主页。其它同学都没有显示出来,这时同学们没有动静了,也不知声了,教室内出现了少有的安静。我首先带领大家学习了上网的基本知识,浏览器知识,要求同学们掌握如果我们的机器里没有安装浏览器这个软件,是上不了网的。然后对浏览器界面进行了简单的认识,这时我重点的对地址栏进行了说明,这是我们输入网址的地方。而刚才绝大多数同学没有找到地址栏,在别的地方输入网址。我想同学们经常的能听到这么一句话,把网址给发过来。这就说明会输入网址,是我们学会上网的第一步呀。同时我又对输入网址时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网址输入要绝对的正确,输错一个字附就会是另外一个网址的。注意对照检查,正确无误后再确定。同时,又给出了几个常用的少年网址,进行巩固练习。这时同学们才感觉到了,原来上网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是有要求的。这是我提出了思考题,同学们为什么喜欢上网?上网时应试注意什么事项呀?经过同学们的回答,可以看出上网喜欢玩游戏的占全部,聊天的占一半,其它的什么查资料呀,听歌呀就比较少了。对于上网时的注意事项,原本我以为四年级的学生了应该能够说出一些来,可是,询问的结果非常的令我失望,大多数同学什么都不知道,个别的同学能够说出个一两点来。情况不容乐观,因为目前的网络上的内容十分的复杂,绝大多数的内容不适合少年儿童,网络的安全教育势在必行,所以我临时改变了我的教学内容,增加了网络安全我知道这一内容,充分利用了红泥巴村网站内的安全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了网络安全全面的教育,使同学明确上网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我想只有这样,增强孩子们的防范意识,他们上网才会安全,他们才会真正的学会上网。

反思:上网是孩子喜欢干的事情,但如果我们能够正确的引导,让孩子能够正确利用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方便与高效,帮助孩子个正确的健康的成长,让我们孩子们在网络上冲浪时即能够享受他带来的快乐,又能够避免受到污染这是我们信息技术老师必须考虑而又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本节课既让孩子们认识了网络,保证他们的上网兴趣,又加强了安全意识的培养以及安全知识的学习。让孩子们能够真正的安全的学会上网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课程全集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第1课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课题]: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哪些是信息处理的工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哪些是信息、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请同学们一起观察老师,说说老师有什么特征?学生讨论回答(老师的发型、衣服的颜色,脸型、姿势等等特征)。同学们看着老师就能获得这么多的关于老师的信息,其实老师就是由许多许多的信息组成的。可见,信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在你我的身上,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那么,信息究竟是个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第1课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二、新授 1.身边的信息 每天我们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可以获得大量对我们有用的消息。我们把这些对我们有用的消息我们就把它叫做信息。(板书: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如经济信息、科技信息、交通信息、市场信息、招生信息、股市信息,等等。最直接的我们用眼睛看我们桌子上的书,可以看到书本的颜色的信息,厚度的信息。用手摸摸可以获得书本质地的信息,用鼻子闻闻可以获得书本味道的信息,如果有显微镜还可以看到书本纸张中的微观世界。(请学生列举信息的例子)。 一个人的表情,可以传递内心的喜怒哀乐;电话可以传递我们的声音,表达各种感情;交通灯的灯光传递着是否通行的信息;信件、报纸、广播、电视随时随地都传递着各种信息。(列举信息传递的例子) 师:我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每天都在获取和传递信息。 2.信息与人类 信息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信息已经是一种对人类有用的资源,人类充分获取和利用信息改变生活。举例:人们依据对食物营养成分的信息和人体对人体需要营养信息的分析确定饮食结构;根据对气象云图的分析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根据对学校同学爱好信息的收集整理确定学校应该开设什么样的兴趣小组;根据对班上同学的期中考试试卷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确定因该在什么类型题目上应该重点复习……(学生举例) 可见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重要,学会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今天这样的生活。 3.信息处理 人类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信息,最直接的就是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舌头尝;另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各种工具获取更多的信息例如用望远镜我们可以看得更远,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微观世界……

信息技术教育叙事两则

信息技术教育叙事两则 我和“全球图书馆”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网络并不陌生。在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就已经学会了上网,面对精彩而神奇的网络世界,我就像个不知疲倦的孩子,对自己未知的这片领域怀着无限的好奇和向往,一味兴冲冲地在网路上乱闯乱撞。而要说到实际的应用,想来也只是听音乐、玩游戏或者用QQ来聊天。 2003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诸城一中做了一名信息技术 教师。刚开始上信息技术课的时候,面对这一新兴的学科,学生们热情高涨,而我也竭尽所能将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他们。可随着时间推移,有些学生开始开小差、交头接耳、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变得较差。对此,我加强了课堂管理的力度,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对此冥思苦想,几无对策。后来通过和学生们谈心,我了解到学生对单纯的微机操作已经不再感兴趣,而对于像微软、IT业、黑客等发生在我们周围的新鲜名词和事物产生了非常浓厚 的兴趣。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挑战,是对我的知识储存量以及知识更新速度的挑战。我需要更多知识的充实和经验的积

累,我明白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力,才能在奔涌发展的信息大潮中不掉队。 在与同事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的一句话提醒了我:“遇到什么问题,为什么不上网查一查呢?”“网络是容量无限的全球图书馆。”是啊,为什么不从我身边的这座图书馆里汲取我所需要的养分呢? 学校给我们每一位教师都配备了电脑,有了这个便利条件,只要遇到不懂的问题我就到网络上去找,而它真的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全球图书馆啊,在这里,你能找到几乎所有你想要找到的资料。IT业新闻、专业知识讲座、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成功的教育教学案例,等等。我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这些丰富的营养,一段时间下来,我的知识面拓宽了,实际应用能力增强了。随后,我调整了我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我的课堂上增设了“课前十分钟”环节,每次上课我会用大约十分钟的时间,把最新的有关IT业的资讯或者计算机发展方面的动态向学生作一下介绍,或者结合现在某种软件的发展形势和学生作一下讨论,这种做法赢得了学生们的高度认可。于是我的课越来越饱满,学生们上课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我的课堂恢复了活力! 我不禁感叹:今天的教师,如果与网络绝缘,那么他的视野和学问将会大打折扣,他的教学将会远离生动的时代! 2004年的冬天,在我毕业一年多的时候,我接到了参加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要,是适合现代化教学的需要。电脑网络教学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相关电脑网络教学的问题,在我近两年来电脑教学实践中摸索并探究一些经验和问题。下面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理解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9-2020年)》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个全新理念,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深刻思想内涵。我认为“深度融合”是在经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抛开“应用”谈“深度融合”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不科学的,“融合”是更高层面的“应用”。 教育是较早接触信息技术的领域之一,比如信息技术学科的出现、课程的设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等。但是信息技术对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却不显著,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还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变化,对教育的正能量没有突显。某种水准上来说,信息技术似乎成了可有可无,有它不多、没它很多,绝非必不可少的因素,更谈不上对教育发展产生的革命性影响。几乎80%以上的教师都经历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比如计算机操作、软件应用、课件制作等,但是培训的最终结果并不理想。而通讯行业的手机,也是信息技术终端,每个人接受它之前并没有接受培训,功能开发的都很完美,能够用到淋漓尽致的水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教师没有真正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所带来的真正实惠,学生也没有真正体会到应用信息技术给学习带来的乐趣,因而导致一段时期以来大家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迷惑于茫然。 二、电脑网络教学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很快。教育事业必须跟上现代化步伐,所以,电脑网络教学势在必行,这是事实不可否认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随笔

. .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随笔 课堂是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渠道,上好每节信息技术课,对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具 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我就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自主、合作的能力,做了很多尝试,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点心得,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一、精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导入课堂教学。 二、巧妙设计教学任务,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围绕相应的知识点多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从而巧妙地设计教学任务,将每一个任务都设计的明确、合理、科学,将所要传授的各个知识点蕴含于各个任务中,将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让学生完成了相应的任务后,从而也掌握了需要接受的知识。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从而让学生拥有学习真正主动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完成一系列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任务”,从而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完成,让他们尝到学习的乐趣,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课程改革中,教师不能再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钻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设计一些问题,要把握好教学进程的坡度,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分析学生的基础和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让学生试着自己去解决,在自身实践中体会和提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关注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教师也要做到少讲,让学生自学,做到精讲多练,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充分体现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指导者、促进者的多重身份。

计算机教学叙事

教育叙事青冈县一中学校 王长海

教育叙事 青冈一中王长海 我于2004年毕业任教以来,一直从事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十年如一日,恪尽职守,勤奋工作,开拓创新,用红烛精神谱写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信息技术专职教师,我与时俱进,对网络技术之事,责无旁贷,既优质高效地完成了组织交给的教学任务,也完成了校园网络的扩建工程与维护。 一、尽心教学,成效显著 信息技术,作为人类科学发展的标志,自然地编写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材中,是培养学生素质不可或缺的科学知识。因此,我重视信息技术课,热爱信息技术课。钻研教材,研究学生,使每一堂课生动活泼,使每一位学生学有所得。不仅系统地掌握了计算机的原理与操作,而且还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健康文明地利用计算机网络,学生都愿意上信息技术课,说:“小微机,大天下。”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差别很大,我就从“开关机”开始,详细地给他们讲解,鼓励他们动手操作,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学习,最后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 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只有学习不止,才能居高临下,不但有能力完成教学任务,更要走在信息技术教学发展的前沿。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积极学习,为此购买了各种信息技术书籍、光盘,参加省级信息技术培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提高水平。由于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系统是新开发的软件,需要不厌其烦地反复讲,反复练。在我的严格要求和细心指导下,教学成绩稳步提高,信息技术会考通过率连年第一。我个人也获得多项荣誉,并多次获得校级劳动模范;2008年在全校优质课评比中荣获教学能手;2009年,在

全县“中学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信息技术科教学能手,并在2009年青冈县“中学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中,获信息技术科壹等奖;2010年在全县“实施新课程阶段性成果汇报课评比”活动中获贰等奖;2011年通过全省年度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和普通高中新课程骨干教师省级教材培训。 二、以校为家,甘于奉献 青冈一中是我工作的舞台,也是我施展才能的天地,在多年工作中,我与青冈一中已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我把学校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工作中任劳任怨,甘于奉献。 青冈一中的教学现代化建设循序渐进,信息技术犹如青冈一中的神经系统,指挥着青冈一中的教学。2004年学校成立多媒体设备添置工作小组,我有幸成为工作小组技术负责人之一,油然而升一种责任感与自豪感。在校长领导下添置了校园广播系统、投影机设备、阅卷机、考评系统等,今年又参与了全省高考考点监探系统施工。自上班以来每年的高考报名输机以及体检、摄像等都积极配合招生办、高三学年完成;高考听力及各位老师课件制作,军训讲座,影片播放,校园网维护,微机维护,各种会议,布置科技展厅、装置地理馆、生物馆,为了青冈一中教学现代化技术的稳步发展,我夜以继日,事无不细,件件在心,事事落实,圆满出色的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工作、生活上以身作则,带动全组主动工作,想学校之所想,解学校之所忧,不但搞好自身教学工作,还指导年轻教师刘娟等胜任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指导杨光等同学在信息技术多媒体制作大赛中获奖。并注意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进行总结,积极参加论文交流和科研成果的评选,2007年《机房上课如何控制和引导学生的注意力》被评为全国教育科学教育部规划课题优秀论文贰等奖;2009年《体会新课程下信息技术教材》获全国

浅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浅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提高教 学效率 浅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摘要: 所谓信息技术是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的技术,由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结合而成,有时也叫做“现代信息技术”。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利用现代电子通信技术从事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利用以及相关产品制造、技术开发、信息服务的新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正在悄悄地对人类的社会进行着一次技术改革,它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中正在不断的发展与深入。而它的诞生同样也在悄悄地影响、改变着我们的传统教育。因此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正确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功能特点,科学而有效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基础课程的教学相结合、相融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功能特点提高教学效率整合信息资源与教学内容 21世纪是世界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要

在未来的世纪获得成功,条件之一是必须掌握信息技术。因此,20世纪后10年世界教育领域的一个巨大变革就是以计算机和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和通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研究的不断开展。 为了更好地面对新的世纪的发展,各国都在努力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美国总统克林顿于1996年提出了“教育技术行动”(Education technology Initiative)。行动纲领指出:到XX 年,全美国的每间教室和每个图书馆都将联上信息高速公路,让每个孩子都能在21世纪的技术文化方面受到教育。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21世纪的国际竞争,我国目前也正在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教育部决定:全国普通高级中学从XX年新学年开始开设信息技术的必修课程;城市初级中学从XX年新学年开始开设信息技术的必修课程。 所谓信息技术是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的技术,由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结合而成,有时也叫做“现代信息技术”。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利用现代电子通信技术从事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利用以及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展望

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学习与思考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信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加大、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此,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就成为当今社会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世界各国都把强化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在“十五”期间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有两条基本途径:其一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即信息技术整合教育,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与学中的问题;其二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中小学的一门课程,吉林省从2001年起,至2008年逐步在全省范围内普及信息技术课。这样,探讨信息技术教育的规律、形式、方法就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为我省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促进我省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健康发展。 教育的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教育是当前教育的热点问题,世界各国都把如何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作为重大课题来研究。在我国,由于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初步构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硬件环境,众多学校都购置了计算机、装备了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阅览室、开通了校园网等。随着信息技术硬件

环境的不断完善,如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就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热点课题,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大都是局部的、分散的和经验性的,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课题,立足吉林省的信息技术教育的硬件环境,旨在研究发现能够指导全省信息技术教育的规律、形式和方法,促进吉林省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1.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在现代教与学的理论指导下,建构实用的信息技术教育环境,探讨在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环境下,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教学过程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通过信息技术教学过程规律的探讨,构建旨在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信息技术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信息技术教学论体系,创建信息技术教学论学科,并在此基础上对信息技术教学进行系统的设计,目的在于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案。 3.从中近期来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必修课,即由选修到必修;但从长远来看,则会由必修到选修;将来一般性的操作技能,学生将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会,没必要以一种课程的形态出现,复杂性的操作技能可开设选修课,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措施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措施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我们现在处于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有两大部分的内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一)计算机专业教师缺乏,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是现代教育中的新兴学科,具有专业教学水平的教师资源欠缺,很多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来兼职的。这样的教学现状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率,限制着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此外,有些学生受到家庭环境的限制,只有在学校才有机会接触到计算机,因此很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都是非常薄弱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学生没有使用计算机的正确方法和保护计算机设备的意识,破坏比较严重。由于学校的资金比较短缺,对于计算机专项基金的投入有限,所以维修起来比较困难,再加上很多领导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度不够,造成很多硬件设备流失严重。 (二)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课堂管理难度大 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一般安排的课时比较少,每节课之间间隔的时间比较长,学生到第二次上课的时候往往是早就把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忘在了脑后。有些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好,家长的教育意识比较超前,家里早就有电脑,所以这些学生有很好的教育基础。受到这些

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个体差异性非常明显,课堂教学的难度非常大。在初一刚接触计算机的时候,学生学习了计算机的开关机,有些学生直接关掉了显示器的电源,而没有操作关机程序。通过课后的调查了解到:这些学生都以为只要看到显示器的屏幕不亮了就是关机了。看似非常简单的一个操作步骤却难倒了很多学生,所以很多初中学生信息技术的基础薄弱,需要从头学起,而有些学生却可以熟练地操作计算机,这样的教学现状加大了课堂的管理难度。 二、改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对策 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充分挖掘,深入了解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真实水平 由于全国各个地区经济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些发达地区很早就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而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近些年才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很多初中学生没能在小学阶段接受系统的信息技术教育。因此,在学生刚进入初中时,教师就要及时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来进行科学的分组,把接触计算机机会多的学生和接触相对较少的学生平均分配,让基础好的学生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教学计划,做到因材施教。 (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上好信息技术课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作业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收获 通过一段时间的信息技术的学习,我收获颇丰,现做总结如下: 一、制作PPT课件的水平有了一个实质的提升。原先我制作PPT 课件的水平很有限,信息技术课程中老师介绍的方法对我很有针对性,尤其是在PPT课件中插入音视频文件的方法,一下子让我的PPT 课件的功能变得更强大了。 二、学会具备了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于学科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加以优化教学环境的能力。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学生能获得比以前更直观的学习材料和更明确的学习任务,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三、掌握了多媒体素材的收集方法、编辑文档的技巧、学会利用格式工厂处理声音的技巧、利用美图秀秀加工处理图片的能力和掌握了会声会影软件对声音图像动画简单的加工处理等等。 四、学会了应用科学信息技术制作微课,掌握了一师一优课的录制及剪辑等信息技术能力。 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21世纪是电子时代,是信息技术的时代。新世纪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使老师面临着如何成长,如何应对新的问题。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活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教素质,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在新世纪信息技术

无孔不入的前提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化要与信息技术的应用紧密结合,教师要与时俱进,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化,提高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在个人职业发展上发挥的作用,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在信息时代,教师的“案例研究”、“教育叙事”的产生、传播、共享已不再是传统工业时代的概念。网络时代迅速崛起的BBS、Blog、百科全书、网摘、教育网站、教室网联等,可以帮助教师通过各种方式的反思和交流进行知识更新。网络的交流平台,打破了时空的界限,突破了教师个人的小圈子,教师之间可以展开充分的交流,进行头脑风暴,创造出更多的智慧,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其次,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信息技术整合应用于学科教学,教师要学会形成信息化教学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第三,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态度养成和升华。信息技术应用得当能够显著提高教师工作、学习和研究的效率,大大减轻教师的劳动量和日常工作负担,提升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在轻松、快乐、有成就感的氛围中,教师才会更加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进一步升华为终身追求的事业,努力达到至高的专业境界。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叙事 集锦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叙事集锦 小故事,大道理 陶春卉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灵魂,而信息道德素养则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应该在潜移默化上做文章,强调在日常教学中的渗透。我们在平时教学时不仅要注意信息技能的形成结果,更要进一步重视在具体的信息行为体验过程中学生良好信息道德素质的形成。这就需要我们信息技术老师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的信息道德教育素材,善于发现小“故事”中的大道理,不要让信息道德教育的契机被我们轻而易举地放走。下面来看我们课堂中常见的几个教学情节。 情节一:在教学《申请免费的电子信箱》一课时,设置密码是注册电子信箱的重要步骤,学生的练习不可避免地要在教室这个公众场合进行。于是有的学生看着同桌设置密码,有的学生则在一边窃窃私语xxx的密码是…… 情节二:在教学《收发电子邮件》一课后,彼此间互相发送电子邮件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环节,不断地有学生欣喜地汇报:我收到了×××发给我的邮件。学生你来我往,乐此不疲,但其中间或夹杂着不和谐音:哼,×××发信骂我,我也来……只见有的学生捂嘴偷乐,有的学生露出生气的表情。 这是两节信息技术课上的情景。在课上,该掌握的操作技能学生都掌握了,但从学生的某些行为上我意识到这些课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环节。在下一个班的课上,我在引导学生观察密码的显示方式为“***”时,我多加一问:你知道为什么把密码都用“***”号显示吗?顺理成章地提出“个人隐私”这个概念,强调一下我们学生应当尊重他人的隐私,不窥视他人的密码输入;而在学生学会发送电子邮件时加一问:什么样的信息是服务条款中提到的虚假和无聊信息?从而对学生提出不发送虚假和无聊信息的要求,告诉他们个人应对自己发出的信息承担责任,这无疑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下面是两节课个教学片段: 片断一:这些照片是我们自已拍的吗? 这是一节《信息的下载》的教学片段: 师:这节课大家已经学会了从网上下载图片和文字,并用这些下载的信息制作出了自己喜爱的景点的介绍。好了,修饰一下你的作品吧,想一想给你的作品加上什么会使它更完整更吸引人? 生修饰完成作品。 师通过网络向全班一一展示几位同学的作品:经过修饰以后,这些作品的确更美观,更吸引人了。但现在老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这些景点的照片是我们自己拍的吗? 生:不是,是从网上下载的。 师:这些介绍景点的文字是我们自己写的吗? 生:不是,也是从网上下载的。 师:是呀,网上有用的信息很多,这些信息的作者也享有知识产权,所以大家在使用这些信息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注明信息的来源。(师出示范例)在介绍的末尾加上一行字:摘自****网。别看只是简单的几个字,却体现了我们对网络知识产权的尊重。

我校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我校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这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同时,在我省进行的校本研修中,我校的研究课题是“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在我校有很好的基础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那么,我们目前在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距离有多远呢?基于此对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具备的要素进行了调查,了解了目前学校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从而尽快达到推进本校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步伐的目的。 二、调查的方法与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座谈法。对象是本校教师与学生两大群体。 1、教师座谈与问卷概况: 向教师发放调查问卷93份,回收问卷93份,有效问卷93份。调查对象是我校中学在职教师,教师问卷调查的内容共分五大类。第一类为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环境调查。第二类为学科课程与信

息技术整合的价值观调查。第三类为教师个人信息技术能力及与学科教学整合设计能力方面的调查。第四类为学校在信息技术应用情况方面的调查。第五类为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调查。 2、学生座谈概况: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了解学生对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兴趣、态度、习惯和能力等方面现状,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样调查了224名学生,调查对象分布在高中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问卷调查的内容涉及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对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兴趣、认识和态度等。 三、调查的结果与说明 1、学校信息环境建设: 近年来,随着远程教育工程的推进,基层学校在信息技术的装备上迈开了一大步。仅以我们我校为例,调查显示,教师中有36.6%有家庭自备电脑,学校设立有电子备课室,每个教研组都有一台电脑,供教师使用,学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4个,学生平均每10人一台计算机。 目前,校园网络已经开通,电子备课室、教导处等、多媒体教室里的电脑等连通了网络,这对于全校师生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障。 另外,我校教师百分之百参加了各级各类的计算机技术培训,均已经取得了初级和高级信息技术证书,这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软件保障。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理解信息社会的含义,体验和分析信息技术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表现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使用的习惯。 1.结合学习和生活经验,了解信息的概念及主要特征,讨论衡量信息社会的主要标志。结合自身应用信息技术的经验,进一步讨论信息的价值,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理性认识信息价值、敏锐捕捉有用信息、主动获取相关信息、甄别筛选正确信息、共享交流有益信息的良好意识;进一步提高判断和使用健康信息、主动抵触不良信息的信息道德判断能力;讨论每个个体在学习共同体和社会公共知识创新中的责任,形成积极参与有益信息创作和知识创新的意识。 2.结合实例,了解常见的信息编码方式及其对信息处理的意义。 3.调查身边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了解常用信息技术的类别及其在学习、工作和科研中的前途。 4.能列举和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对工作、学习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并能就某个专题进行调查、研究。 二、探究和初步了解计算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能结合应用实践,总结和描述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构成,初步认、识互联的概念及与单机的区别。在具备网络的学校中,学生应熟悉局域网的常用功能。 2.了解常见硬件设备的作用及其常用的关键技术指标,比较不同指标对计算机功能的实际影响,学会根据学校、家庭或工作场所的具体要求,设计计算机软件的配置方案。 3.讨论分析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中的重要性和主要功能。 4.学习或进一步熟悉资源管理器的有关功能及其相关步骤和命令(例如:格式化、恢复格式化、建立目录、搜索、设置安全和共享等)。通过实践,加深对资源管理的认识,养成资源管理的意识。 三、利用因特网有效获取信息,支持学科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1.根据学习或实践需要,提高使用因特网搜索、浏览和下载信息的能力,体验超链接在网页中的作用,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学会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工具和资源。 2.能根据学习主题或实践任务,识别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能讨论网络信息获取与其他信息获取的异同点。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重视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质量 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代表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正在改变着学校的教学面貌。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能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互连网技术在教学中的积极运用更是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它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延伸到了全国乃至全球,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对自己有用的学习内容,这必将对基础教育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我校自新世纪以来,适应教育形势的变化,一方面大力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条件的建设,一方面积极开展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并有许多教师在教学课件的开发和制作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创新性教学方面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仍有一部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不能及时转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 满堂灌" 、" 一言堂" 的现象,部分教师一心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盲目应用多媒体课件,人变成了机器的奴隶。" 穿新鞋,走老路" 严重地制约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水平。 1、具有现代化教学观念的教师,应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即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和协调,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过去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强调利用好两个工具,即字典和图书

馆。今后要增加一个工具,更应该强调通过互联网学习。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注重利用新技术开发课程课件,一本教案用多年的教师肯定要被信息社会淘汰。 信息技术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一个现代化的生存环境,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存的观点看待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把课堂的教与学看作是教师和学生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每一个个体的生命活动,让师生在互动、交融、接纳、创造中提高各自生命存在的质量;并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教与学的方式和评价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育质量。 信息技术在我校一直强调“应用为主”。在网络设备的运用上,我们从“应用为王”的提出,到信息技术从盲目应用走向科学应用,再到务实推进教育信息化,体现了对务实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探索。目前教育信息化在我校正处于新的重要发展阶段,需要我们不断适应新形势、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再攀新高峰。建校以来,在推广信息技术工作中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转变观念,大力弘扬生命环境观,加强教师观念的更新,并积极赋予行动。 2、就学生而言,教育信息化肯定不能等同于简单的互联网的概念,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信息网络及技术,变成自觉学习、自我发现、自主探索的工具。这里就有一个观念问题,不能仅认为只有进入课堂才是学习,只有教师讲的才是知识,要全面、正确地理解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秀课评比-天津第八十中学

八十中学第十五届(2018年度)教育技术大赛 参赛指南 赛程安排 (1)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秀课评比 (3) (二)教育技术论文、教育叙事评比 (4) (三)教学资源开发评比 (5) (四)微课设计与创作评比 (7) (五)校园专题片制作评比 (8) (六)学校教育信息化论坛 (9)

赛程安排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秀课评比活动主旨:通过深入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智慧、促进学与教方式创新的途径与方法;探索教学资源及其在交互电子教学设备等环境下的有效应用;达到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目标。本届活动将分为交互式电子白板、移动终端课例、校际同步课堂三项赛事,通过培训、竞赛和论坛交流活动,实现竞赛过程的科研化。 一、比赛内容 项目:(全校报送8节) 1、电子白板交互式课例:是指应用电子白板学习环境下,开展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体现电子白板的 交互功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型教学方式。 2、移动终端课例:是指教师、数字化学习小组或是每位学生均拥有一台数字化移动终端设备的学习环境 下,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型教学方式。3、校际网络同步教学课例: 是指使用天津市校际网络同步教学项目平台和设备,进行校际间的课堂教学活动的课例。 二.报送要求 1. 课例报送要求:教学设计、教学实录、课件。 2. 每节课可报指导教师2人、软件制作2人、视频制作3人。 3. 制作要求:报送的课例应是根据教学设计所完成的课堂实录,每节课为一个标准课时。 三、比赛流程 1)报送: 于4月11日报送课程数据包。 报送地点:南北院网络中心 联系人:魏赟李兰敏 2)评选办法: 所有报送案例参加红桥区第十五届教育技术大赛融合课评比,由大赛组委会组成专家组,根据教师所上报的参赛材料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择优推荐:选择优秀课例,参加市级和全国融合课大赛。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 摘要: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迅速,对提高全社会的信息生存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不 少问题,比如认识问题,资金投入问题,信息技术师资问题,以及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问题等。并对此进行总结。 2000年11月7日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至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但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1,教育观念保守,许多学生不重视信息技术课学生及家长的学习观念相对比较保守,普遍认为考大学是高中学习的唯一目标,高考不考的是“副科”。信息技术课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在电脑上玩玩游戏,上网聊聊天。 2,教师队伍专业水平不高。由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原来大多没有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现在中小学的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都是由其他学科转岗而来。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的专业教师凤毛麟角。有些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由普通教师来担任,这些教师本身对计算机了解的不多;有些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是外面临时招聘的代课教师;这些教师也许有很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他们本身就没有信息技术专业水平。鉴于这样种种情况,很多信息课很不规范,要不就让学生打打游戏,要不就放片子给学生看,要不就由学生自己乱倒腾,不能真正发挥信息课的作用。一方面,信息技术技术教师自身没有实现信息化,这样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是非常困难的。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和知识更新要比其它学科来的快,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尤其这一点对没有信息技术功底的教师来说压力则更大。 3、经费投入不足,制约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 许多中小学设备陈旧,计算机数量不足,硬件设施较差开展信息技术教育,需要比较多的资金投入。当前,设备陈旧、满足不了信息技术课教学的需要,这已经成为制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瓶颈。笔者所在的城市仅有一两所重点中学真正拥有校园网,小学条件更差一些。大部分学校配置的计算机是“普九”大检查时配备的,其档次多为586或586以下,内存小,已经无法适应信息技术教育要求学生使用计算机完成信息的采集、整理、储存、发布等一系列的技术要求;有一部分学校虽然在近两年陆续装备了计算机,但由于经费问题,所装备的计算 机档次较低;另外,很多学校只知买进计算机,却不懂得要经常对机器进行维护,致使很多设备闲置不用,以致报废 4,、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学科课程缺乏整合 从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不难看出,一些学校没有把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起来,而是孤立地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国家教育部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特别强调要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这是我国面向./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关系,又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各学校在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必须与学科课程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 5,信息技术考核评价没有体现信息技术学习的特点 目前,我国中学计算机课的考试都沿用了传统课程的考查方式,即采用笔试闭卷考试。这种机械的记忆学习本身与信息技术学习的宗旨相违背,也约束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教师教学的创

中学生信息技术教育

中学生信息技术教育 培养学生的信息水平、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为了赶上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于2000年制定了《全国中小 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用)》。明确指出中学信息课程的主要 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 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 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使用的学习手段,为适合信息社 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水平是一种基本的信 息素养,它是一种在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和水平层面上的素养,它是 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除信息水平外,信息素养还应包括在理解、态 度层面上的内容,即对信息、信息社会、参与信息过程和信息社会的 理解和态度层面上的内容,这也是每一个信息人所必须具备的素养。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水平,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 标的学科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应包括对信息科学的理解; 对信息活用的实践水平;对信息社会的理解、态度与参与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不但规范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也决定了信息技术教育 应采取的方法。根据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要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如 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 一、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以前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 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生如果提不起学习信息 技术的兴趣,就谈不上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师应把严肃的“讲电脑”和烦闷的“学电脑”变为活泼的“玩电脑”和轻松的“用电脑”,使得课堂气氛轻松而有趣;也能够借助学生对电脑游戏的兴趣,训练 和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技巧和学习方法。比如,我们能够用纸牌、五子棋游戏教学鼠标的用法;用“打地鼠”和“摘苹果”游戏训 练指法。

信息技术发展规划.doc

小岔乡九年制学校信息技术 教育发展规划 在新的世纪,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运用于学校教育,将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管理乃至办学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发展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已是时代的必然要求。《自治区教育强县实施细则》等纲领性文件都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软件、硬件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 学校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重视和优先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必须进行科学、统一的规划。学校以2006年10月自治区人民政府为我校配置机房及远教系统为契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一、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概况 近年来,我校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绩,有较大规模的投入,不断探索技术更先进、理念更超前的全新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之路。 全校14个普通教室,其中3个专用教室。多媒体教室由台式电脑、液晶投影仪、多媒体讲台、幕布、有线电视频道增补器、音箱等组成。卫星下载由台式电脑、液晶投影仪,远教接收系统等组成。小学部各班由实物视频展示台和34#彩电组成。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目前由教导处负责管理,配备一名专职网络管

理员,要负责网络运行和学校电脑的维护。目前,我校28名教职员工其中专职教师27名。 二、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规划 (一)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技术带动教育现代化”,并要求“科学规划、全面推进,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因此,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逐步完善校园信息化,扎实实施学校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模式的现代化。 2007年—2010年的具体目标是: (1)全面加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施和网络软件建设,做到设施完善,功能明确,作用突出。 (2)提高全校45岁以下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水平,使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促进现代教育技术成为课堂教学中最活跃的教育因素。 (3)完善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库,提高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效率,推广课堂交互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创新效益。 (4)加大对教师的校级培训力度,多管齐下,加强考核与监督,进一步促进教师的自我学习与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多地派出教师参加上级培训及社会上的培训。 (5)加强信息技术学科建设,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教学研究,

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变化

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带 来的变化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变化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行,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教学改革的步子越迈越快,素质教育正在逐步向各个学校推进。在新世纪信息技术成为了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亮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冲击了传统教学的教育理念,把传统教育中教师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定位为学习的主体,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打造了良好的基础,使我们现阶段的教育教学能够朝着更为自主、更加有特色的方向发展。 信息技术的加入,迫使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教师在实践中主要以下面三种方式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中: 1.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信息时代,计算机成为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具。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教学的辅助作用,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情境的创设、重点难点的突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等。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播放图片、声音、视频、录像等创设情境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概念。像空间几何、物理中一些比较抽象又难以理解的知识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重塑教学模型,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演示,不仅能有效地唤醒学生的兴趣、调动情绪和激活思维,还能突破对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信息技术模拟教学中的实验。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完成在教学中很难实现的实验,为学生提供了探索和研究的平台。如小学班会课堂中,班主任利用多媒体模拟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随便横穿马路导致事故发生,以此告诉学生过马路时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和秩序,从而上升为珍爱生命等。如小学英语课堂中,在学习有关动物的单元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动物们可爱的一面,而且还可以模拟播放提前制作好的老虎等凶恶动物咬伤喂食的小朋友的动画,让学生知道以后去动物园观看老虎等凶恶动物时就知道哪些事情不该做了。除此之外,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模拟操作失误的后果,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如初中化学知识“氢气的性质”:氢气不纯,点燃时会引起爆炸,因此实验之前一定要对氢气验纯。实验前可以通过模拟点燃不纯的混合气体而发生爆炸的动画,让学生深刻地感受不按操作规程会引发的严重后果,使学生自觉规范操作流程。 3.利用网络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确定各种研究课题,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环境。教师在课堂上布置好问题,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查找相关资源,搜集相关材料,而不必去图书馆,根据查找的资料整理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网络技术还可以改变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方式,组织学生探索知识和学习活动,跟踪学生的学习状况,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态。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45分钟,他们可以借助于网络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教师进行交流。这种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