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加工工艺

特种加工工艺
特种加工工艺

零件的特种加工工艺设计(上)

11.1任务引入

图11-1和图11-2分别为冲裁模的凸凹模、卡箍落料模凹模零件,分析其结构特点,采用常规的机械加工方法难度大或根本无法加工。只有采用特殊的加工方法和工艺加以解决,特种加工是直接利用电能、热能、光能、化学能、电化学能、声能等进行加工的工艺方法,与传统的切削加工方法相比其加工机理完全不同。在模具生产中常用的有电火花成形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电铸加工、电解加工、超声加工和化学加工等,本单元主要讲述特种加工方法中较为通用的一种方式:数控电火花成型加工和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完成图11-1、11-2所示零件的特种加工工艺设计分析,使学生掌握特种加工工艺设计方法。

图11-1 数字冲裁模的凸凹模图形图11-2 卡箍落料模凹模

11.2 相关知识

11.2.1电火花成形加工

电火花成形加工又称放电加工(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简称EDM),它是在加工过程中,使工具和工件之间不断产生脉冲性的火花放电,靠放电时局部、瞬时产生的高温把金属蚀除下来。

一、电火花成形加工的原理、机理和特点

(一)电火花成形加工的原理

电火花成形加工的原理是基于工具和工件(正、负电极)之间脉冲火花放电时的电腐蚀现象来蚀除多余的金属,以达到对零件的尺寸、形状及表面质量预定的加工要求。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创造下列条件:

(1)必须使接在不同极性上的工具和工件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形成放电间隙。这个间隙的大小与加工电压、加工介质等因素有关,一般为0.01~0.1mm左右。在加工过程中还必须用工具电极的进给和调节装置来保持这个放电间隙,使脉冲放电能连续进行。

图11-3 脉冲电流波形

t i—脉冲宽度 t0—脉冲间隔 T—脉冲周期 I e—电流峰值

(2)脉冲波形基本是单向的,如图11-3所示。放电延续时间t i称为脉冲宽度,t i应小于10-3s,以使放电产生的热量来不及从放电点过多传导扩散到其它部位,只在极小的范围之内使金属局部熔化,直至气化。相邻脉冲之间的间隔时间t0称为脉冲间隔,它使放电介质有足够的时间恢复绝缘状态,以免引起持续电弧放电,烧伤加工表面。T=t i+t0称为脉冲周期。

(3)放电必须在具有一定绝缘性能的液体介质中进行。液体介质能够将电蚀产物从放电间隙中排除出,还可对电极表面进行较好的冷却。

目前大多数电火花成形机床采用煤油作工作液进行穿孔和型腔加工。在大功率工作条件下(如大型复杂型腔模的加工),为了避免煤油着火,采用燃点较高的机油、煤油与机油的混合油等作为工作液。近年来,新开发的水基工作液可使粗加工效率大幅度提高。

(4)有足够的脉冲放电能量,以保证放电部位的金属熔化或气化。图11-4为电火花加工系统原理图。自动进给调节装置能使工件和工具电极保持给定的放电间隙。脉冲电源输出的电压加在液体介质中的工件和工具电极(以下简称电极)上。当电压升高到间隙中介质的击穿电压时,会使介质在绝缘强度最低处被击穿,产生火花放电,如图11-5所示。瞬间高温使工件和电极表面都被蚀除掉一小块材料,形成小的凹坑。

11-4电火花成形加工原理图11-5 放电状况微观图 1—工件 2—脉冲电源 3—自动进给调节装置1一阳极2一阳极气化、熔化区3一熔化的金属微粒

4—工具电极 5—工作液 6—过滤器 7—泵4一工作介质 5 一凝固的金属微粒6—阴极气化、熔化区

7—阴极8—气泡9—放电通道

(二)电火花成形加工的机理

火花放电时,电极表面的金属材料被蚀除的微观物理过程即所谓电火花加工的机理,了解这一微观过程,有助于掌握电火花成形加工的基本规律。

一次脉冲放电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连续的阶段:极间介质的电离、击穿,形成放电通道;介质热分解、电极材料熔化、气化热膨胀;电极材料的抛出;极间介质的消电离。

(1)极间介质的电离、击穿,形成放电通道当脉冲电压施加于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时,两极之间立即形成一个电场。电场强度与电压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随着极间电压的升高或是极间距离的减小,极间电场强度也将随着增大,最终在最小间隙处使介质击穿而形成放电通道,电子高速奔向阳极,正离子奔向阴极,并产生火花放电,形成放电通道。放电状况如图11-3所示。

(2)电极材料熔化、气化热膨胀由于放电通道中电子和离子高速运动时相互碰撞,产生大量的热能。两极之间沿通道形成了一个温度高达10000~120000C的瞬时高温热源,电极和工件表面层金属会很快熔化,甚至气化。气化后的工作液和金属蒸气瞬时间体积猛增,迅速热膨胀,具有爆炸的特性。

(3)电极材料的抛出通道和正负极表面放电点瞬时高温使工作液气化和金属材料熔化、气化,热膨胀产生很高的瞬时压力。通道中心的压力最高,使气化的气体体积不断向外膨胀,形成一个扩张的“气泡”,气泡上下、内外的瞬时压力并不相等,压力高处的熔融金属液体和蒸气,就被排挤、抛出而进入工作液中冷却,凝固成细小的圆球状颗粒,其直径视脉冲能量而异(一般约为0.1~500μm),电极表面则形成一个周围凸起的微小圆形凹坑,如图11-6所示。

图11-6 放电凹坑剖面示意图

(4)极间介质的消电离随着脉冲电压的结束,脉冲电流也迅速降为零,标志着一次脉冲放电结束。但此后仍应有一段间隔时间,使间隙介质消电离,恢复本次放电通道处间隙介质的绝缘强度,以实现下一次脉冲击穿放电。如果电蚀产物和气泡来不及很快排除,就会改变间隙内介质的成分和绝缘强度,破坏消电离过程,易使脉冲放电转变为连续电弧放电,影响加工。

可见,为保证电火花加工过程正常地进行,在两次脉冲放电之间应有足够的脉冲间隔时间t0,使一次脉冲放电之后,两极间的电压急剧下降到接近于零,间隙中的电介质立即恢复到绝缘状态。此后,两极间的电压再次升高,又在另一处绝缘强度最小的地方重复上述放电过程。多次脉冲放电的结果,使整个被加工表面由无数小的放电凹坑构成,如图11-7示。工具电极的轮廓形状便被复制在工件上,达到加工的目的。

图11-7加工表面局部放大图

(三)电火花成形加工的特点

(1)便于加工用机械加工难以加工或无法加工的材料,如淬火钢、硬质合金、耐热合金等。

(2)电极和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接触,两者间的宏观作用力很小,所以便于加工小孔、深孔、窄缝零件,而不受电极和工件刚度的限制;对于各种型孔、立体曲面、复杂形状的工件,均可采用成形电极一次加工。

(3)电极材料不必比工件材料硬。

(4)直接利用电、热能进行加工,便于实现加工过程的自动控制。

由于电火花加工有其独特的优点,加上电火花加工工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火花机床的普及,其应用领域日益扩大,已在模具制造、机械、宇航、航空、电子、等部门用来解决各种难加工的材料和复杂形状零件的加工问题。

二、影响电火花成形加工工艺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材料腐蚀的主要因素

电火花成形加工过程中,材料被放电腐蚀的规律是十分复杂的综合性问题。研究影响材电腐蚀的因素,对于应用电火花加工方法,提高电火花加工的生产率,降低工具电极的损耗是极为重要的。

(1)极性效应对电蚀量的影响在脉冲放电过程中,工件和电极都要受到电腐蚀。但正、负两极的蚀除速度不同,这种两极蚀除速度不同的现象称为极性效应。产生极性效应的基本原因是由于电子的质量小,其惯性也小,在电场力作用下容易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大的运动速度,即使采用较短的脉冲进行加工也能大量、迅速地到达阳极,轰击阳极表面。而正离子由于质量大,惯性也大,在相同时间内所获得的速度远小于电子。当采用短脉冲进行加工时,大部分正离子尚未到达负极表面,脉冲便已结束,所以负极的蚀除量小于正极。但是,当用较长的脉冲加工时,正离子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加速,获得较大的运动速度,并有足够的时间到达负极表面,加上它的质量大,因而正离子对负极的轰击作用远大于电子对正极的轰击,负极的蚀除量则大于正极。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极性效应愈显著愈好,通过充分利用极性效应,合理选择加工极性,以提高加工速度,减少电极的损耗。在实际生产中把工件接正极的加工,称为“正极性加工”或“正极性接法”。工件接负极的加工称为“负极性加工”或“负极性接法”。极性的选择主要靠实验确定。

(2)电参数对电蚀量的影响电参数主要是指脉冲宽度t i、脉冲间隔t0、脉冲频率f、峰值电流I e等。

单位时间内从工件上蚀除的金属量就是电火花加工的生产率。研究结果表明,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生产率的高低受加工极性、工件材料的热学物理常数、电参数、电蚀产物的排除情况等因素的影响。生产率与脉冲参数之间的关系可用经验公式表示为:

V W=K w W e f

式中V w —电火花加工的生产率,单位为g/min;

K w—系数(与电极材料、脉冲参数、工作液成分等因素有关);

W e——单个脉冲能量,单位为J;

f—脉冲频率,单位为Hz

由上式可知,提高电蚀量和生产率的途径在于:提高脉冲频率f;增加单个脉冲能量W e或者说增加矩形脉冲的峰值电流和脉冲宽度t i;减小脉间t0;设法提高系数K w。实际生产时要考虑到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和对其它工艺指标的影响。

增加单个脉冲能量将使单个脉冲的电蚀量增大,使电蚀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R a值增大。从而使被加工表面的粗糙度显著增大。因此用增大单个脉冲能量的办法来提高生产率,只能在粗加工或半精加工时采用。提高脉冲频率脉冲间隔太小会使工作液来不及通过消电离恢复绝缘,使间隙经常处于击穿状态,形成连续的电弧放电,破坏电火花加工的稳定性,影响加工质量。减小脉冲宽度虽然可以提高脉冲频率但会降低单个脉冲能量,因此只能在精加工时采用。

用提高系数K w也可以相应地提高生产率。其途径很多,例如合理选用电极材料和工作液,改善工作液循环过滤方式、及时排除放电间隙中的电蚀产物等。

(3)金属材料热学常数对电蚀量的影响所谓热学常数是指熔点、沸点(气化点)、热导率、比

热容、熔化热、气化热等。表11-1所列为几种常见材料的热学常数。

表11-1 常用材料的热学物理常数

当脉冲放电能量相同时,金属的熔点、沸点、比热容、熔化热、气化热愈高,电蚀量将愈少,愈难加上;另一方面,热导率愈大的金属,由于较多地把瞬时产生的热量传导散失到其它部位,因而降低了本身的蚀除量。

另外,电火花加工过程中,工作液的作用是:形成火花击穿放电通道,并在放电结束后迅速恢复间隙的绝缘状态;对放电通道产生压缩作用;帮助电蚀产物的抛出和排除;对工具、工件的冷却作用。因而对电蚀量也有较大的影响。

加工过程不稳定将干扰以致破坏正常的火花放电,使有效脉冲利用率降低。随着加工深度、加工面积的增加,或加工型面复杂程度的增加,都不利于电蚀产物的排出,影响加工稳定性;

降低加工速度,严重时将造成结炭拉弧,使加上难以进行。为了改善排屑条件,提高加工速度和防止拉弧,常采用强迫冲油和工具电极定时抬刀等措施。

(二)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

工件的加工精度除受机床精度、工件的装夹精度、电极制造及装夹精度影响之外,主要受放电间隙和电极损耗的影响。

(1)电极损耗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电极会受到电腐蚀而损耗,电极的不同部位,其损耗不同。电极的尖角、棱边等突起部位的电场强度较强,易形成尖端放电,所以这些部位比平坦部位损耗要快。电极的不均匀损耗必然使加工精度下降。所以电火花穿孔加上时,电极可以贯穿型孔而补偿电极的损耗,型腔加工时则无法采用这一方法,精密型腔加工时可采用更换电极的方法。

(2) 放电间隙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电火花加工时,电极和工件之间发生脉冲放电需保持一定的放电间隙。由于放电间隙的存在,使加工出的工件型孔(或型腔)尺寸和电极尺寸相比,沿加工轮廓要相差一个放电间隙(单边间隙)。如果加工过程中放电间隙保持不变,通常可以通过修正工具电极的尺寸对放电间隙进行补偿,以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然而,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放电间隙是变化的,加工精度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要使放电间隙保持稳定,必须使脉冲电源的电参数保持稳定。同时还应使机床精度和刚度也保持稳定。特别要注意电蚀产物在间隙中的滞留而引起的二次放电对放电间隙的影响。

此外,放电间隙的大小对加工精度(尤其是仿形精度)也有影响,特别对于复杂形状表面的加工,

棱角部位电场强度分布不均,间隙越大,影响越严重。因此,为了降低加工误差,应采用较小的加工规准。粗加工单面放电间隙值一般为0.5mm。精加工单面放电间隙值则能达到0.01mm。

(3) 加工斜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在加工过程中随着加工深度的增加,二次放电次数增多,侧面间隙逐渐增大,使被加工孔入口处的间隙大于出口处的间隙,出现加工斜度,使加工表面产生形状误差,如图11-8所示。二次放电的次数越多,单个脉冲的能量越大,则加工斜度越大。二次放电的次数与电蚀产物的排除条件有关。因此,应从工艺上采取措施及时排除电蚀产物,使加工斜度减小。

图11-8电火花加工斜度

1—电极无损耗时工件轮廓线2—电极有损耗而不考虑二次放电进时的工件轮廓线(三)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

(1)表面粗糙度电火花加工后的表面,是由脉冲放电时所形成的大量凹坑排列重叠而形成的。表面粗糙度与脉冲宽度、峰值电流的关系如图11-9所示。

图11-9 表面粗糙度与脉宽、峰值电流的关系

由图可知:

1) 表面粗糙度随脉冲宽度增大而增大;

2) 表面粗糙度随峰值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3) 为了提高表面粗糙度必须减小脉冲宽度和峰值电流;

4) 在粗加工时,提高生产率以增加脉宽和减小间隔为主;精加工时,以减小脉冲宽度来降低表面粗糙度。

电火花成形加工的表面粗糙度,粗加工一般可达R a=25~12.5μm;精加工可达R a=3.2~0.8μm;微细加工可达R a=0.8~0.2μm。加工熔点高的硬质合金等可获得比钢更好的粗糙度。由于电极的相对运动,侧壁粗糙度比底面小。近年来研制的超光脉冲电源已使电火花成形加工的粗糙度达到R a=0.20~0.10μm左右。

(2)表面变化层 经电火花加工后的表面将产生包括凝固层和热影响层的表面变化层。

凝固层是工件表层材料在脉冲放电的瞬时高温作用下熔化后未能抛出,在脉冲放电结束后迅速

冷却、凝固而保留下来的金属层。其晶粒非常细小,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热影响层位于凝固层和

工件基体材料之间,该层金属受到放电点传来的高温的影响,使材料的金相组织发生了变化。对未

淬火钢,热影响层就是淬火层。对经过淬火的钢,热影响层是重新淬火层。

表面变化层的厚度与工件材料及脉冲电源的电参数有关,它随着脉冲能量的增加而增厚。粗加

工时变化层一般为0.1~0.5mm ,精加工时一般为0.01~0.05mm 。凝固层的硬度一般比较高,故电火

花加工后的工件耐磨性比机械加工好。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增加了钳工研磨、抛光的困难。

三、电火花穿孔加工

用电火花成形加工方法加工通孔称为电火花穿孔加工。它在模具制造中主要用于切削加工方法

难于加工的凹模型孔。用电火花加工的冲模,容易获得均匀的配合间隙和所需的落料斜度,刃口平

直耐磨,可以相应地提高冲件质量和模具的使用寿命。但加工中电极的损耗影响加工精度,难以达

到小的表面粗糙度,要获得小的棱边和尖角也比较困难。

(一)保证凸、凹模配合间隙的方法

对于冷冲模,其凸、凹模配合间隙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指标,在电火花加工中,常用的保证凸、

凹模配合间隙的工艺方法有以下几种:

(1)直接法 直接法是用加长的钢凸模作电极加工凹模的型孔,加工后将凸模上的损耗部分

去除。凸、凹模的配合间隙靠控制脉冲放电间隙来保证。用这种方法可以获得均匀的配合间隙,模

具质量高,不需另外制造电极,工艺简单。但是,钢凸模作电极加工速度低,加工不稳定。此方法

适用于形状复杂的凹模或多型孔凹模,如电机转子、定子矽钢片冲模。

(2)混合法 混合法是凸模的加长部分选用与凸模不同的材料,如铸铁、铜等粘接或钎焊在

凸模上,与凸模一起加工,以粘接或钎焊部分作穿孔电极的工作部分。加工后,再将电极部分去除。此方法电极材料可选择,因此,电加工性能比直接法好。电极与凸模连接在一起加工,电极形状、

尺寸与凸模一致,加工后凸、凹模配合间隙均匀,是一种使用较广泛的方法。

当凸、凹模配合间隙很小时,过小的放电间隙使加工困难。此时,可将电极的工作部分用化学

浸蚀法蚀除一层金属,使断面尺寸均匀缩小δ-

2

z (Z 为凸、凹模双边配合间隙;δ为单边放电间隙)。反之,当凸、凹模的配合间隙较大,可以用电镀法将电极工作部位的断面尺寸均匀扩大2z 一δ,以满足加工时的间隙要求。

(3)修配凸模法 凸模和工具电极分别制造,在凸模上留一定的修配余量,按电火花加工好的

凹模型孔修配凸模,达到所要求的凸、凹模配合间隙。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电极可以选用电加工性能

好的电极材料。由于凸、凹模的配合间隙是靠修配凸模来保证。其缺点是增加了制造电极和钳工修

配的工作量,而且不易得到均匀的配合间隙。故修配凸模法只适合于加工形状比较简单的冲模。

(4)二次电极法 二次电极法加工是利用一次电极制造出二次电极,再分别用一次和二次电极

加工出凹模和凸模,并保证凸、凹模配合间隙。一般用于两种情况,一是一次电极为凹型,用于凸

模制造有困难者;二是一次电极为凸型,用于凹模制造有困难者。图11-10是二次电极为凸型电极

时的加工方法,其工艺过程为:根据模具尺寸要求设计并制造一次凸型电极→用一次电极加工出凹

模(见图11-10a) →用一次电极加工出凹型二次电极(见图11-10b)→用二次电极加工出凸模(见图

11-10c) →凸、凹模配合,保证配合间隙(见图11-10d)。图中δ1、δ2、δ3、分别为加工凹模、二

次电极和凸模时的放电间隙。

图11-10 二次电极法

a)加工凹模b)制造二次电极c)加工凸模d)凸、凹模配合

1一次电极2—凹模3一二次电极4——凸模

用二次电极法加工,由于操作过程较为复杂,一般不常采用。但此法能合理调整放电间隙δ1、δ2、δ3,可加工无间隙或间隙极小的精冲模。对于硬质合金模具,在无成形磨削设备时可采用二次电极法加工凸模。

由于电火花加工要产生加工斜度,型孔加工后其孔壁要产生倾斜,为防止型孔的工作部分产生反向斜度影响模具正常工作,在穿孔加工时应将凹模的底面向上,如图11-8a所示。加工后将凸模、凹模按照图11-8d所示方式进行装配。

(二)电极设计

凹模型孔的加工精度与电极的精度和穿孔时的工艺条件密切相关。为了保证型孔的加工精度,在设计电极时必须合理选择电极材料和确定电极尺寸。此外,还要使电极在结构上便于制造和安装。

(1) 电极材料根据电火花加工原理,应选择损耗小、加工过程稳定、生产率高、机械加工性能良好、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的材料作电极材料。常用电极材料的种类和性能见表11-2。

表11-2 常用电极材料的性质

(2)电极结构电极结构的形式主要有整体式电极、组合式电极和镶拼式电极。

1)整体式电极整个电极用一块材料加工而成,如图11-11 a所示,是最常用的结构形式。

2)组合式电极在同一工件上有多个型孔或型腔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把多个电极组合在一起,如图11-11b所示,一次可同时完成多型孔或多型腔的加工。

3)镶拼式电极对形状复杂的电极整体加工有困难时,常将其分成几块,分别加工后再镶拼整体,如图11-11c所示。这样可节省材料,且便于制造。

a)整体式电极b)组台式电极c)镶拼式电极

图11-11电极的结构形式

1一固定板;2一电极;1、2、3、4、5一电极拼块;6——定位销;7一固定螺钉

4) 分解式电极在加工过程中,电极的尖角、棱边等凸起部位易形成尖端放电,所以这些部位比平坦部位损耗要快,为提高其加工精度,在设计电极时可将其分解为主电极和副电极,先用主电极加工型腔或型孔的主要部分,再用副电极加工尖角窄缝等部位。

(3)电极尺寸

1) 电极横截面尺寸是指垂直于电极进给方向的电极截面尺寸。在凸、凹模图样上的公差有不同的标注方法。当凸模与凹模分开加工时,在凸、凹模图样上均标注公差;当凸模与凹模配合加工时,落料模将公差注在凹模上(冲孔模将公差注在凸模上),落料凸模(冲孔凹模)只标注基本尺寸。因此,电极截面尺寸分别按下述两种情况计算。

①当按凹模型孔尺寸及公差确定电极的横截面尺寸时,电极的轮廓应比型孔均匀地缩小一个放电间隙值。如图11-12所示,与型孔尺寸相对应的电极尺寸为:

图11-12 按型孔尺寸计算电极横截面尺寸

1一型孔轮廓 2一电极横截面

a=A-2δ

b=B+2δ

c=C

r1=R1+δ

r2=R2—δ

式中A、B、C、R1、R2—型孔基本尺寸,单位为mm;

a、b、c、r1、r2—电极横截面基本尺寸,单位为mm

δ—单边放电间隙,单位为mm。

② 当按凸模尺寸和公差确定电极的横截面尺寸时,随凸模、凹模配合间隙Z(双面)的不同,分为

三种情况:

a. 配合间隙等于放电间隙(Z =2δ)时,此时电极与凸模截面基本尺寸完全相同。

b. 配合间隙小于放电间隙(Z<2δ)时,电极轮廓应比凸模轮廓均匀地缩小一个值:

2

1(2δ-Z)。如图11-13。

c. 配合间隙大于放电间隙(Z>2δ)时,电极轮廓应比凸模轮廓均匀地放大一个值2

1(2δ-Z)。如图11-14

图11-13 按凸模均匀缩小的电极 图11-14 按凸模均匀放大的电极

2) 电极长度尺寸的确定 电极的长度取决于凹模结构形式、型孔的复杂程度、加工深度、电极

材料、电极使用次数、装夹形式及电极制造工艺等一系列因素,可按图11-15进行计算。 L =Kt+h+l+(0.4~0.8)(n 一1)Kt

式中 t —凹模有效厚度(电火花加工的深度),单位为mm ;

h -当凹模下部挖空时,电极需要加长的长度,单位为mm ;

l —为夹持电极而增加的长度(约为10~20mm);

n —电极的使用次数;

K —与电极材料、型孔复杂程度等因素有关的系数。K 值选用的经验数据:紫铜为2~2.5;

黄铜为3~3.5;石墨为1.7~2;铸铁为2.5~3;钢为3~3.5。当电极材料损耗小、型孔简单、电极

轮廓无尖角时,K 取小值;反之取大值。

当加工硬质合金时,由于电极损耗较大,电极长度应适当加长些,但其总长度不宜过长,否则

制造困难。

图11-15 电极长度尺寸

3) 电极的技术要求 电极的技术要求:电极横截面的尺寸公差取模具刃口相应尺寸公差的2

1~3

2;电极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公差没有严格要求;电极侧面的平行度误差在100mm 长度上不超过0.01mm ;电极工作表面的粗糙度不大于型孔的表面粗糙度;电极形状精度不应低于型孔要求,并应

避免在长度方向呈鞍形、鼓形或锥度;凹模有圆角要求时,电极上相应部位的内外半径应尽量小,

当无圆角要求时,电极应尽量设小圆角。

(三)凹模模坯准备

凹模模坯准备是指电火花加工前的全部加工工序。常用的凹模模坯准备工序见表11-3。 为了提

高电火花加工的生产率和便于工作液强迫循环,凹模模坯应去除型孔废料,留0.25~1mm 的单边余

量作为电火花穿孔余量。为了避免淬火变形的影响,电火花穿孔加工应在淬火后进行。

表11-3 常用的凹模模坯准备工序

(四)电规准的选择与转换

电火花加工中所选用的一组电脉冲参数称为电规准。电规准应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电极和工

件材料、加工的工艺指标等因素来选择。选择的电规准是否恰当,不仅影响模具的加工精度,还直

接影响加工的生产率。在生产中主要通过工艺试验确定。通常要用几个规准才能完成凹模型孔加工

的全过程。电规准分为粗、中、精三种。从—个规准调整到另一个规准称为电规准的转换。

(1)粗规准 主要用于粗加工。对它的要求是生产率高,工具电极损耗小。被加工表面的粗糙

度R a >12.5μm 。所以粗规准一般采用较大的电流峰值,较长的脉冲宽度(t i =20~60μs)。

(2)中规准 是粗、精加工间过度性加工所采用的电规准,用以减小精加工余量,促进加工稳

定性和提高加工速度。中规准采用的脉冲宽度—般为6~20μs 。被加工表面粗糙度R a =6.3~3.2μm 。

(3)精规准 用来进行精加工,要求在保证冲模各项技术要求(如配合间隙、表面粗糙度和刃

口斜度)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生产率。故多采用小的电流峰值、高频率和短的脉冲宽度(t i =2~6μs)。被加工表面粗糙度可达R a =1.6~0.8μm 。

粗、精规准的正确配合,可以较好地解决电火花加工的质量和生产率之间的矛盾。粗规准加工

时,排屑容易,冲油压力应小些;转入精规准后加工深度增加,放电间隙小,排屑困难,冲油压力

应逐渐增大;当穿透工件时,冲油压力适当降低。对加工斜度、粗糙度要求较小和精度要求较高的

冲模加工,要将上部冲油改为下端抽油,以减小二次放电的影响。

四、电火花型腔加工

用电火花成形加工方法进行型腔加工比加工凹模型孔困难得多。型腔加工属于盲孔加工,金属

蚀除量大,工作液循环困难,电蚀产物排除条件差,电极损耗不能用增加电极长度和进给来补偿;

加工面积大,加工过程中要求电规准的调节范围也较大;型腔复杂,电极损耗不均匀,影响加工精

度。因此,型腔加工要从设备、电源、工艺等方面采取措施来减小或补偿电极损耗,以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率。

与机械加工相比,电火花加工的型腔加工质量好、粗糙度小、减少了切削加工和工人劳动,使生产周期缩短。近年来它已成解决型腔加工的一种重要手段。

(一)型腔加工的工艺方法

(1)单电极加工方法单电极加工法是指用一个电极加工出所需型腔。用于下列几种情况:1)用于加工形状简单、精度要求不高的型腔。

2)用于加工经过预加工的型腔。为了提高电火花加工效率,型腔在电加工之前采用切削加工方法进行预加工,并留适当的电火花加工余量,在型腔淬火后用一个电极进行精加工,达到型腔的精度要求。在能保证加工成形的条件下电加工余量越小越好。一般型腔侧面余量单边留0.1~0.5mm,底面余量留0.2~0.7mm。如果是多台阶复杂型腔则余量应适当减小。电加工余量应均匀,否则将使电极损耗不均匀,影响成形精度。

3)用单电极平动法加工型腔。单电极平动法在型腔模电火花加工中应用最广泛。它是采用一个电极完成型腔的粗、中、精加工的。首先采用低损耗、高生产率的粗规准进行加工,然后利用平动头作平面小圆运动,如图11-16所示,按照粗、中、精的顺序逐级改变电规准。与此同时,依次加大电极的平动量,以补偿前后两个加工规准之间型腔侧面放电间隙差和表面微观不平度差,实现型腔侧面仿型修光,完成整个型腔模的加工。

图11-16平动头扩大间隙原理图

采用数控电火花加工机床时,是利用工作台按一定轨迹做微量移动来修光侧面的,为区别于夹持在主轴头上的平动头的运动,通常将其称作摇动。摇动轨迹是靠数控系统产生的,所以具有更灵活多样的模式,除了小圆轨迹运动外,还有方形、十字形运动,因此更能适应复杂形状的型腔侧面修光的需要,尤其可以做到尖角处的“清根”,这是平动头所无法做到的。图11-17a)基本摇动模式,图11-17b)作变半径圆形摇动主轴上下数控联动,可以修光或加工出锥面、球面。

目前我国生产的数控电火花机床,有单轴数控(主轴Z向、垂直方向)、三轴数控(主轴Z向、水平轴X、Y方向),和四轴数控(主轴能数控回转及分度,称为C轴,加Z、X、Y),如果在工作台上加双轴数控回转台附件(绕X轴转动的称A轴,绕y轴转动的称B轴),这样就称为六轴数控机床了。

图11-17几种典型的摇动模式和加工

a) 基本摇动模式 b) 锥度摇动模式

R1一起始半径 R2一终了半径 R一球面半径

(2)多电极加工法多电极加工法是用多个电极,依次更换加工同一个型腔,如图11-18所示。每个电极都要对型腔的整个被加工表面进行加工,但电规准各不相同。所以设计电极时必须根据各电极所用电规准的放电间隙来确定电极尺寸。每更换一个电极进行加工,都必须把被加工表面上,由前一个电极加工所产生的电蚀痕迹完全去除。

用多电极加工法加工的型腔精度高,尤其适用于加工尖角、窄缝多的型腔。其缺点是需要制造多个电极,并且对电极的制造精度要求很高,更换电极需要保证高的定位精度。因此,这种方法一般只用于精密型腔加工。

图11-18 多电极加工示意图

1—模块 2—精加工后的型腔3—中加工后的型腔4—粗加工后的型腔(3)分解电极法分解电极法是根据型腔的几何形状,把电极分解成主型腔电极和副型腔电极分别制造。先用主型腔电极加工型腔主要部分,再用副型腔电极加工出尖角、窄缝型腔等部位。此法能根据主、副型腔的不同加工条件,选择不同的电规准,有利于提高加工速度和加工质量,使电极容易制造和整修。但主、副型腔电极的安装精度高。

(二)电极设计

(1)电极的材料型腔加工常用电极材料使电极易于制造和修整。主要是石墨和紫铜,其性能见表11-2。紫铜组织致密,适用于形状复杂轮廓清晰、精度要求较高的塑料成形模、压铸模等,但机械加工性能差,难以成型磨削;由于密度大、价贵、不宜作大、中型电极。石墨电极容易成形,

密度小,所以宜作大、中型电极。但机械强度较差,在采用宽脉冲大电流加工时,容易起弧烧伤。铜钨合金和银钨合金是较理想的电极材料,但价格贵,只用于特殊型腔加工。

(2)电极结构整体式电极,适用于尺寸大小和复杂程度一般的型腔。镶拼式电极,适用于型腔尺寸较大、单块电极坯料尺寸不够或电极形状复杂,将其分块才易于制造的情况。组合式电极,适于一模多腔时采用,以提高加工速度,简化各型腔之间的定位工序。易于保证型腔的位置精度。

(3)电极尺寸的确定加工型腔的电极,其尺寸大小与型腔的加工方法、加工时的放电间隙、电极损耗及是否采用平动等因素有关。电极设计时需确定的电极尺寸如下:

1)电极的横截面尺寸的确定。当型腔经过预加工,采用单电极进行电火花精加工时,其电极的横截面尺寸确定与穿孔加工相同,只要考虑放电间隙即可。当型腔采用单电极平动加工时,需考虑的因素较多,其计算公式为:

a=A±Kb

式中a—电极横截面的基本尺寸,单位为mm;

A—型腔的基本尺寸,单位为mm;

K—与型腔尺寸标注有关的系数;

B—电极单边缩放量,单位为mm,

b=e+δj-γj

式中e—平动量,一般取0.5~0.6mm;

δj—精加工最后一档规准的单边放电间隙。最后一档规准通常指粗糙度R a<0.8μm

时的δj值,一般为0.02~0.03mm;

γj——精加工(平动)时电极侧面损耗(单边),一般不超过0.1mm,通常忽略不计。

式中的“±”及K值按下列原则确定:如图11-19所示,与型腔凸出部分相对应的电极凹入部分的尺寸(如图11-19中的r2、a2)应放大,即用“+”号:反之,与型腔凹入部分相对应的电极凸出部分的尺寸(如图11-19中的r1、a1)应缩小,即用“—”号。

当型腔尺寸以两加工表面为尺寸界线标注时,若蚀除方向相反(如图11-19中A1)取K=2;若蚀除方向相同(如图11-19中C),取K=0。当型腔尺寸以中心线或非加工面为基准标注(如图11-18中R1、R2)时,取K=1;凡与型腔中心线之间的位置尺寸以及角度尺寸相对应的电极尺寸不缩不放,取K=0。

图11-19电极水平截面尺寸缩放示意图

1一电极2一型腔

2)电极垂直方向尺寸即电极在平行于主轴轴线方向上的尺寸,如图11-20所示。可按下式计算

图11-20电极垂直方向尺寸

1一电极固定板 2一电极 3一工件

h=h1+ h2

h1=H1+C1H1+ C2S-δj

式中:h—电极垂直方向的总高度,单位为mm;

h1—电极垂直方向的有效工作尺寸,单位为mm;

H1—型腔垂直方向的尺寸(型腔深度),单位为mm;

C1—粗规准加工时,电极端面相对损耗率,其值小于1%,C1H1只适用于未预加工的型腔。

C2—中、精规准加工时电极端面相对损耗率,其值一般为20%~25%;

S—中、精规准加工时端面总的进给量,一般为0.4~0.5mm;

δj—最后一档精规准加工时端面的放电间隙,一般为0.02~0.03mm,可忽略不计;

h2—考虑加工结束时,为避免电极固定板和模块相碰,同一电极能多次使用等因素而增加的高度,一般取5~20mm.。

(3)排气孔和冲油孔由于型腔加工的排气、排屑条件比穿孔加工困难,为防止排气、排屑不畅,影响加工速度、加工稳定性和加工质量,设计电极时应在电极上设置适当的排气孔和冲油孔。一般情况下,冲油孔要设计在难于排屑的拐角、窄缝等处,如图11-21所示。排气孔要设计在蚀除面积较大的位置(如图11-22所示)和电极端部有凹入的位置。

图11-19 设强迫冲油孔的电极图11-20 设排气孔的电极

冲油孔和排气孔的直径应小于平动偏心量的二倍,一般为1~2mm。过大则会在电蚀表面形成凸起,不易清除。各孔间的距离约为20~40mm左右,以不产生气体和电蚀产物的积存为原则。

(三)电规准的选择与转换

(1)电规准的选择正确选择和转换电规准,实现低损耗、高生产率加工,有利于保证型腔的加工精度。图11-23是用晶体管脉冲电源加工时,脉冲宽度与电极损耗的关系曲线。对一定的电

流峰值,随着脉冲宽度减小,电极损耗增大。脉冲宽度愈小,电极损耗上升趋势越明显。当t i>500μs 时电极损耗可以小于1%。

电流峰值和生产率的关系如图11-24所示。增大电流峰值使生产率提高,提高的幅度与脉冲宽度有关。但是,电流峰值增加会加快电极的损耗,据有关实验资料表明,电极材料不同电极损耗随电流峰值变化的规律也不同,而且和脉冲宽度有关。因此,在选择电规准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1)要求粗规准以高的蚀除速度加工出型腔的基本轮廓,电极损耗要小。为此,一般选用宽脉冲(t i>500/μs),大的峰值电流,用负极性进行粗加工。

2)中规准的作用是减小被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一般中规准加工时R a=11.3~3.2μm),为精加工作准备。要求在保持一定加工速度的条件下,电极损耗尽可能小。用脉冲宽度t i=20~400μs,用较粗加工小的电流密度进行加工。

3) 精规准用来使型腔达到加工的最终要求,所去除的余量一般不超过0.1~0.2mm。因此,常采用窄的脉冲宽度(t<20μs)和小的峰值电流进行加工。

(2) 电规准的转换电规准转换的档数,应根据加工对象确定。加工尺寸小,形状简单的浅型腔,电规准转换档数可少些;加工尺寸大,深度大,形状复杂的型腔,电规准转换档数应多些。开始加工时,应选粗规准参数进行加工,当型腔轮廓接近加工深度(大约留lmm的余量)时,减小电规准,依次转换成中、精规准各档参数加工,直至达到所需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图11-23脉冲宽度对电极损耗的影响图11-24 脉冲峰值电流对生产率的影响

电极一Cu 工件一CrWMn 负极性加工—I e=80A 电极—Cu 工件—CrWMn 负极性加工

五、电极制造及工件、电极的装夹与校正

(一)电极制造

(1)电极的连接采用混合法工艺时,电极与凸模连接后加工。连接方法可用环氧树脂胶合,锡焊、机械连接等方法。

(2)电极的制造方法根据电极类型、尺寸大小、电极材料和电极结构的复杂程度等进行考虑。孔加工用电极的垂直尺寸一般无严格要求,而水平尺寸要求较高。

1)若适合于切削加工,可用切削加工方法粗加工和精加工。对于紫铜、黄铜一类材料制作的电极,其最后加工可用刨削或由钳工精修来完成。也可采用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来制作电极。

2)直接用钢凸模作电极时,若凸、凹模配合间隙小于放电间隙,则凸模作为电极部分的断面轮廓必须均匀缩小。可采用氢氟酸(HF)6%(体积比,后同)、硝酸(HNO3)14%、蒸馏水(H2O)80%所组成的溶液浸蚀。此外还可采用其它种类的腐蚀液进行浸蚀;当凸、凹模配合间隙大于放电间隙,需要扩大用作电极部分的凸模断面轮廓时,可采用电镀法。单边扩大量在0.06mm以下时表面镀铜;单边扩大大量超过0.06mm时表面镀锌。

3)型腔加工用电极这类电极水平和垂直方向尺寸要求都较严格,比加工穿孔电极困难。对紫铜电极除采用切削加工法加工外,还可采用电铸法、精锻法等进行加工,最后由钳工精修达到要求。由于使用石墨坯料制作电极时,机械加工、抛光都很容易,所以以机械加工方法为主。当石墨坯料尺寸不够时可采用螺栓联接或用环氧树脂、聚氯乙烯醋酸液等粘结,制造成拼块电极。拼块要用同一牌号的石墨材料,要注意石墨在烧结制作时形成的纤维组织方向,避免不合理拼合(如图11-25)引起电极的不均匀损耗,降低加工质量。

图11-25 石墨纤维方向及拼块组合

a)合理b)不合理

(二)工件的装夹和校正

电火花成形加工模具工件的校正、压装与工具电极的定位目的,就是使工件与工具电极之间可实现x、y、z、c等各坐标的相对移动。特别是数控电火花加工机床,其数控本身都是以x、y基准与x、y坐标平行为依据的。

工件工艺基准的校正是工件装夹的关键,—般情况以水平工作台为依据。例如在电火花加工模具型腔时,规则的模板工件一般以分模面作为工艺基准,将此工件自然平置在工作台上,使工件的工艺基准平行于工作台面,即完成了水平校正。

当加工工件上、下两平面不平行。或支承的面积太小,不能平置,则必须采用辅助支撑措施,并根据不同精度要求采用千分表或百分表校正水平,如图11-26所示。

图11-26用辅助支撑校正工件平面

当加工单个规则的圆形型腔时,工件水平校正后即可压紧转入加工。但对于多孔或任意图形的型腔,除水平校正外。还必须校正与工作台x、y坐标平行的基准。例如,规则的矩形体工件,预先确定互相垂直的两个侧面作为工艺基准,依靠x、y两坐标的移动,用千分表或百分表校两个侧基准面。若工件非规则形状,应在工件上划出基准线,通过移动x、y坐标,用固定的“划针”进行工件的校正。若需要精密校正时,必须采取措施,专门加工—些定位表面或设计制造专用夹具。

在电火花加工中,工件和工具电极所受的力较小,因此对工件压装的夹紧力要求比切屑加工低。为使压装工件时不改变定位时所得到的正确位置,在保证工件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夹紧力应尽可能小。

(三)工具电极的装夹和校正

在电火花加工中,机床主轴进给方向都应该垂直于工作台。因此工具电极的工艺基准必须平行于机床主轴头的垂直坐标。即工具电极的装夹与校正必须保证工具电极进给加工方向垂直于工作台平面。

(1) 工具电极的装夹由于在实际加工中碰到的电极形状各不相同,加工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安装电极时电极的装夹方法和电极夹具也不相同。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电极夹具:

1)图11-27a)所示为电极套筒,适用于一般圆电极的装夹。

2)图11-27b)所示为电极柄结构,适用于直径较大的圆电极、方电极、长方形电极以及几何形状复杂而在电极一端可以钻孔、套丝固定的电极。

3)图11-27c)所示为钻夹头结构,适用于直径范围在1~13mm之间的圆柄电极。

4)图11-27d)所示为U型夹头,适用于方电极和片状电极。

5)图11-27e)所示为可内冲油的管状电极夹头。

除上面介绍的常用夹具外,还可根据要求设计专用夹具。

a)

b) c)

d) e)

图11-27 几种常用的电极夹具

a)电极套筒b)电极柄c)钻夹头d) U型夹头e)管状电极夹头

(2)工具电极的校正工具电极的校正方式有自然校正和人工校正两种。所谓自然校正就是利用电极在电极柄和机床主轴上的正确定位来保证电极与机床的正确关系;而人工校正一般以工作台面x、y水平方向为基准,用百分表、千分表、块规或角尺(见图11-28)在电极横、纵(即x、y方向)两个方向作垂直校正和水平校正,保证电极轴线与主轴进给轴线一致,保证电极工艺基准与工作台面x、y基准平行。

a) b)

图11-28 用直角尺、百分表测定电极垂直度

a) 用直角尺测定电极垂直度b) 用百分表测定电极垂直度

实现人工校正时要求工具电极的吊装装置上装有具有一定调节量的万向装置(或机床主轴具备万向调节功能),如图11-29所示。校正操作时,将千分丧或百分表顶压在工具电极的工艺基准面上,通过移动坐标(垂直基准校正移动z坐标,水平基准校正时移动x和y坐标),观察表上读数的变化估测误差值,不断调整万向装置的方向来补偿误差,直到校准为止。

图11-.29人工校正工具电极的吊装装置

如果电极外形不规则,无直壁等情况下就需要辅助基准。一般常用的校正方法如下:

1)按电极固定板基准校正在制造电极时,电极轴线必须与电极固定板基准面垂直,校正时用百分表保证固定板基准面与工作台平行,保证电极与工件对正,如图11-30所示。

2)按电极放电痕迹校正电极端面为平面时,除上述方法外,还可用弱规准在工件平面上放电打印记校正电极,调节到四周均匀地出现放电痕迹(俗称放电打印法)达到校正的目的。

图11-30按电极固定板基准面校正

3)按电极端面进行校正主要指工具电极侧面不规则,而电极的端面又在同一平面时,可用“块规”或“等高块”,通过“撞刀保护”挡,测量端使四个等高点尺寸一致,即可认定电极端与工作台平行(见图11-31)。

图11-31按电极端面进行校正

(四)工件与工具电极的对正

工件与工具电极的工艺基准校正以后。必须将工件和工具电极的相对位置对正,才能在工件上加工出位置准确的型腔。常用的定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移动坐标法如图11-32所示。先将工具电极移出工件,通过移动工具电极的x坐标与工件的垂直基准接近。同时密切监视电压表上的指示,当电压表上的指示值急剧变低的瞬间(此时

+x0),工件工具电极的垂直基准正好与工件的垂直基准接触),停止移动坐标。然后移动坐标(x/

和工具电极x方向对正。在y轴上重复以上操作,工件和工具电极y方向对正。

图11-32工件与工具电极垂直基准接触定位对正

各种材料及其加工工艺详解

各种材料及其加工工艺详解 1. 表面立体印刷(水转印)水转印——是利用水的压力和活化剂使水转印载体薄膜上的剥离层溶解转移,基本流程为: a. 膜的印刷:在高分子薄膜上印上各种不同图案; b. 喷底漆:许多材质必须涂上一层附着剂,如金属、陶瓷等,若要转印不同的图案,必须使用不同的底色,如木纹基本使用棕色、咖啡色、土黄色等,石纹基本使用白色等; c. 膜的延展:让膜在水面上平放,并待膜伸展平整; d. 活化:以特殊溶剂(活化剂)使转印膜的图案活化成油墨状态; e. 转印:利用水压将经活化后的图案印于被印物上; f. 水洗:将被印工件残留的杂质用水洗净; g. 烘干:将被印工件烘干,温度要视素材的素性与熔点而定; h. 喷面漆:喷上透明保护漆保护被印物体表面; i. 烘干:将喷完面漆的物体表面干燥。水转印技术有两类,一种是水标转印技术,另一种是水披覆转印技术,前者主要完成文字和写真图案的转印,后者则倾向于在整个产品表面进行完整转印。披覆转印技术(CubicTransfer)使用一种容易溶解于水中的水性薄膜来承载图文。由于水披覆薄膜张力极佳,很容易缠绕于产品表面形成图文层,产品表面就像喷漆一样得到截然不同的外观。披覆转印技术可将彩色图纹披覆在任何形状之工件上,为生产商解决立体产品印刷的问题。曲面披

覆亦能在产品表面加上不同纹路,如皮纹、木纹、翡翠纹及云石纹等,同时亦可避免一般板面印花中常现的虚位。且在印刷流程中,由于产品表面不需与印刷膜接触,可避免损害产品表面及其完整性。 2. 金属拉丝直纹拉丝是指在铝板表面用机械磨擦的方法加工出直线纹路。它具有刷除铝板表面划痕和装饰铝板表面的双重作用。直纹拉丝有连续丝纹和断续丝纹两种。连续丝纹可用百洁布或不锈钢刷通过对铝板表面进行连续水平直线磨擦(如在有装置的条件下手工技磨或用刨床夹住钢丝刷在铝板上磨刷)获取。改变不锈钢刷的钢丝直径,可获得不同粗细的纹路。断续丝纹一般在刷光机或擦纹机上加工制得。制取原理:采用两组同向旋转的差动轮,上组为快速旋转的磨辊,下组为慢速转动的胶辊,铝或铝合金板从两组辊轮中经过,被刷出细腻的断续直纹。乱纹拉丝是在高速运转的铜丝刷下,使铝板前后左右移动磨擦所获得的一种无规则、无明显纹路的亚光丝纹。这种加工,对铝或铝合金板的表面要求较高。波纹一般在刷光机或擦纹机上制取。利用上组磨辊的轴向运动,在铝或铝合金板表面磨刷,得出波浪式纹路。旋纹也称旋光,是采用圆柱状毛毡或研石尼龙轮装在钻床上,用煤油调和抛光油膏,对铝或铝合金板表面进行旋转抛磨所获取的一种丝纹。它多用于圆形标牌和小型装饰性表盘的装饰性加工。 螺纹是用一台在轴上装有圆形毛毡的小电机,将其固定在桌

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分析

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分析 摘要:随着数控加工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零件产品都用数控机床来加工,因此如何改进数控加工的工艺问题就越来越重要。在数控机床上由于机床空间及机床的其他局限了数控加工的灵活性,这样就要求我们要懂得如何改进加工工艺,提高数控机床的应用范围和加工性能。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关键词:数控加工加工工艺薄壁套管、护轴 前言:数控加工作为一种高效率高精度的生产方式,尤其是形状复杂精度要求很高的模具制造行业,以及成批大量生产的零件。因此数控加工在航空业、电子行业还有其他各行业都广泛应用。然而在数控加工从零件图纸到做出合格的零件需要有一个比较严谨的工艺过程,必须合理安排加工工艺才能快速准确的加工出合格的零件来,否则不但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还增加劳动者的劳动强度,甚至还会加工出废品来。下面我将结合某一生产实例对数控加工的工艺进行分析。以便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数控加工,对实际加工起到帮助作用。 一般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和普通机床的加工工艺是大同小异的,只是数控机床能够通过程序自动完成普通机床的加工动作,减轻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同时能比较精准的加工出合格的零件。由于数控加工整个加工过程都是自动完成的,因此要求我们在加工零件之前就必须把整个加工过程有一个比较合理的安排,其中不能出任何的差错,

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1、1 零件图样分析 因为薄壁加工比较困难,尤其是内孔的加工,由于在切削过程中,薄壁受切削力的作用,容易产生变形。从而导致出现椭圆或中间小,两头大的“腰形”现象。另外薄壁套管由于加工时散热性差,极易产生热变形,使尺寸和形位误差。达不到图纸要求,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减小切削力对工件变形的影响。薄壁零件的加工是车削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原因是薄壁零件刚性差,强度弱,在加工中极容易变形,使零件的形位误差增大,不易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可利用数控车床高加工精度及高生产效率的特点,并充分地考虑工艺问题对零件加工质量的影响,为此对工件的装夹、刀具几何参数、程序的编制等方面进行试验,有效地克服薄壁零件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变形,保证了加工精度,为今后更好的加工薄壁零件提供了好的依据及借鉴。 无论用什么形式加工零件,首先都必须从查看零件图开始。由图看见该薄壁零件加工,容易产生变形,这里不仅装夹不方便,而且所要加工的部位也那难以加工,需要设计一专用薄壁套管、护轴。

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三.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一)数控加工的基础知识 1.概述零件的数控加工过程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首先要将被加工零件图上的几何信息和工艺信息数字化。先根据零件加工图样的要求确定零件加工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刀具参数,再按数控机床规定采用的代码和程序格式,将与加工零件有关的信息如工件的尺寸、刀具运动中心轨迹、位移量、切削参数(主轴转速、切削进给量、背吃刀量)以及辅助操作(换刀、主轴的正转与反转、切削液的开与关)等编制成数控加工程序,然后将程序输入到数控装置中,经数控装置分析处理后,发出指令控制机床进行自动加工。 数控车床工作过程:如图所示。数控车床工作大致分为下面几个步骤: 1)根据零件图要求的加工技术内容,进行数值计算、工艺处理和程序设计。 2)将数控程序按数控车床规定的程序格式编制出来,并以代码的形式完整记录在存储介质上,通过输入(手工、计算机传输等)方式,将加工程序的内容输送到数控装置。 3)由数控系统接收来的数控程序(NC代码),NC代码是由编程人员在CAM软件上生成或手工编制的,它是一个文本数据,表现比较直观,较容易地被编程人员直接理解,但却无法为软件直接利用。 4)根据X、Z等运动方向的电脉冲信号由伺服系统处理并驱动机床的运动结构(主轴电动机、进给电动机等)动作,使机床自动完成相应零件的加工。 2.切削加工必须具备的两种运动 1)主运动:主运动是切除工件多余金属层,形成工件新表面的必要运动。它是由机床提供的主要运动。主运动的特点是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多。切削加工中只有一个主运动,它可由工件完成,也可由刀具完成。如车削时工件的旋转运动、铣削和钻削时和钻头的旋转运动等都是主运动。 2)进给运动:进给运动是把切削金属层间断或连续投入切削的一种运动,与主运动相配合即可 不断切削金属层,获得所需的表面。进给运动的特点是速度小、消耗功率少。切削加工中进给运动可以是一个、两个或多个。它可以是连续的运动,如车削外圆时,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

材料与工艺 NO.1 1、什么是材料的固有特性?包括那些方面? 1)、材料的固有特性是由材料本身的组成、结构所决定的,是指材料在使用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性能,它受外界(即使用条件)的制约。 2)、包括两个方面: a、材料的物理性能:1、材料的密度 2、力学性能(强度、弹性、和塑性、脆性和韧性、刚度、 硬度、耐磨度) 3、热性能(导热性、耐热性、热胀性、耐火性) 4、电性能(导电性、电绝缘性) 5、磁性能 6、光性能 b、材料的化学性能:1、耐腐蚀性 2、抗氧化性 3、耐候性 2、什么是材料的派生性能?包括哪些内容? 1)、它是由材料的固有特性派生而来的,即材料的加工特性、材料的感觉特性和环境特性。 2)、材料的派生特性包括材料的加工特性、材料的感觉特性、环境特性和环境的经济性。 3、工业造型材料应具备哪些特征? 产品是由一定的材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而构成的,一件完美的产品必须是功能、形态和材料三要素的和谐统一,是在综合考虑材料、结构、生产工艺等物质技术条件和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将现代社会可能提供的新材料,新技术创造性的加以利用,使之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4、简述材料设计的内容? 产品材料中的材料设计,是以包含“物-人-环境”的材料系统为对象,将材料的性能、使用、选择、制造、开发、废气处理和环境保护看成一个整体,着重研究材料与人、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对材料的工学性、社会性、历史性、生理性和心理性、环境性等问题进行平衡和把握,积极评价各钟材料在设计中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使材料特性与产品的物理功能和心理功能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使材料具有开发新产品和新功能的特性,从各种材料的质感去获取最完美的结合和表现,给人以自然、丰富、亲切的视觉和触觉的综合感受。 5、材料设计方式有几种?各有什么特征? 1)、产品材料造型设计其出发点在于原材料所具有的特性与产品所需性能之间的充分比较。 其主要方式有两种: 一是从产品的功能、用途出发、思考如何选择或研制相应的材料 二是从原材料出发,思考如何发挥材料的特性,开拓产品的新功能,甚至创

石头纸生产工艺

1石头纸-碳酸钙纸性能及生产工艺流程 石头纸,也称碳酸钙纸。众所周知,石头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石头造纸这个生产工艺里面,主要以碳酸钙为主要原料,根据纸张厚度、精度的要求,配方也只有那么几种(因涉及到行业秘密已删除)通过这几种方法生产出来,整个生产过程不需要添加一滴水,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 石头纸具有以下特点:吸附性:石头纸和油墨的具备较强的亲和力以及吸附性,在印刷时易着色,不易脱色; 1、防水性:在石头纸上书写的字、色墨在水中浸泡不会掉色; 2、柔韧性:具备很好的抗拉性和抗撕性,且具备良好的柔韧性; 3、外观性:表面光洁、亮度好,分辨率高、三层结构组成; 4、环保性:在野外暴露的环境中可自动风化、无污染; 5、书写性:书写流利,易着色,书写感觉良好; 6、印刷性:可通用于平版、凹版、凸网版等印刷, 由于该技术生产的纸质量稳定、光洁度好,不易撕裂,易于印刷,不怕水,不会虫蛀等优势,在国际市场卖价非常高昂。 在生产过程中,工厂简化了一道粉碎工序,由于破石会产生大量粉尘,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危害,因此,碳酸钙的生产过程一般由采石厂进行,采石厂把石头破碎后,采用煅烧的过程,生产出熟石灰或生石灰,这石灰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钙了,然后把石灰制成粉状装袋,目前市面上零售价大概在300元一吨;如石头造纸厂建在产石区,可以把破碎过程和生产过程分开来。如当地不是产石区,可以直接购买石灰粉进行石头造纸,成本也只是增加几百元左右。 工艺流程: 采用压延和流延结合法生产合成纸工艺流程示意图 石头纸的有机基料基本采用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 以压延和流延结合方式替代单一的流延机代替压延机,更适于聚乙烯的加工,产品性能有所改进,产品生产范围更加广泛。 制作流程: 助剂- 改性-造粒-生产-测厚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分析

目录 一、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二、零件设备的选择 三、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四、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 五、刀具选择 六、切削用量选择 七、填写数控加工工艺文件

1、如图1所示,材料为45钢,单件生产,毛坯尺寸为 84mm×84mm×22mm),试对该零件的顶面和内外轮廓进行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分析。 图1带型腔的凸台零件图 一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1、图形分析 (1)分析零件图是否完整、正确,零件的视图是否正确、清楚,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及有关技术要求是否齐全、明确。从上图可以看出该零件图的尺寸符合了这一要求。 (2)分析零件的技术要求,包括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及热处理是否合理。过高的要求会增加加工难度,提高成本;过低的技术要求会影响工作性能,两者都是不允许的。上图的精度为IT8级,技术要求和尺寸精度都能满足加工要求。 (3)该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既满足了设计要求,又便于加工,各图形几何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相切、相交、垂直和平行)比较明确,条件充分,并且采用了集中标注的方法,满足了设计基准、工艺基准与编程原点的统一。因此该图的尺寸标注符合了数控加工的特点。 2、零件材料分析 由题目提供,材料为45钢。 3、精度分析

该零件最高精度等级为IT8级,所以表面粗糙度均为Ra3.2um。加工时不宜产生震荡。如果定位不好可能会导致表面粗糙度,加工精度难以达到要求。 4、结构分析 从图1上可以看出,带型腔的凸轮零件主要由圆弧和直线组成,该零件的加工内容主要有平面、轮廓、凸台、型腔、铰孔。需要粗精铣上下表面外轮廓内轮廓凸台内腔及铰孔等加工工序。 二、选择设备 由该零件外形和材料等条件,选用XK713A数控铣床。 三、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由零件图可得,以零件的下端面为定位基准,加工上表面。把零件竖放加工外轮廓。 零件的装夹方式采用机用台虎钳。 四、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 1、确定加工顺序 加工顺序的拟定按照基面先行,先粗后精的原则确定,因此先加工零件的外轮廓表面,加工上下表面,接着粗铣型腔,再加工孔,按照顺序再精铣一遍即可。 加工圆弧时,应沿圆弧切向切入。 2、进给路线

工业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考试题及答案

1、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2、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是指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能,它包括机械性 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3、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是指材料对各种加工工艺适应的能力,它包括铸造性 能、压力加工性能、焊接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等。 4、根据载荷作用性质不同,载荷可分为静载荷、冲击载荷、疲劳载荷等 三种。 5、材料按照其化学组成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有机材料四类。 6、材料基本性能包括固有特性和派生特性。 7、材料的工艺性能包括切削加工工艺性能、铸造工艺性能、锻造工艺性能、焊接工艺性能、热处理工艺性能等。 8、工业产品造型材料应具备的特殊性能包括感觉物性、加工成型性、表面工艺性和环境耐候性。 9、钢铁材料按化学组成分为钢材、纯铁和铸铁;其中钢材按化学组成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 10.铸铁材料按照石墨的形态可分为可锻铸铁、灰口铸铁和球墨铸铁三种。 11、变形铝合金主要包括锻铝合金、硬铝合金、超硬铝合金和防锈铝合金。 12、金属制品的常用铸造工艺包括砂型铸造、熔模铸造和金属型铸造等。 13、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包括表面改质处理、表面精整加工和表面被覆处理。 14、塑料按照其重复加工利用性能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15、塑料制品的成型工艺主要包括吹塑成型、挤塑成型、吸塑成型、注塑成型等。 16、陶瓷材料根据其原料、工艺和用途,可以分为传统陶瓷和近代陶瓷两 大类。 17、陶瓷制品的工艺过程一般包括原配料、坯料成型和窑炉烧结三个主 要工序。 18、陶瓷制品的坯体成型方法主要有压制成型、可塑成型和注浆成型三种。

19、陶瓷制品的旋压成型可以分为覆旋旋压法和仰旋旋压法两种。 20、日用陶瓷制品可以分为陶器、瓷器和炻器。其中陶器的气孔率和吸水率介于炻器和瓷器之间。 21、玻璃按用途可分为日用器皿玻璃、技术用玻璃、建筑用玻璃、和玻璃纤维四大类。 22、玻璃的加工工艺包括原料装配、加热熔融、成型加工、热处理和表面装饰。 23、玻璃成型工艺包括压制、拉制、吹制、压延、浇注和结烧等。 24、锻造是利用手锤锻锤或压力设备上的模具对加热的金属抷料施力,使金属材料在不分离条件下产生变形,以获得形状尺寸和性能符合要求的零件。 25、金属焊接按其过程特点可分为3大类:熔焊、压焊、钎焊 26、金属切削加工可分为钳工和机械加工两部分。 27、木材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多孔性、各向异性、湿涨干缩性、燃烧性和生物降解性等独特性质。 28、木材在横切面上硬度大,耐磨损,但易折断,难刨削,加工后不易获得光洁表面。 29、塑料的基本性能:质轻比强度高,优异的电绝缘性能,减摩耐磨性能好,优良的化学性能,透光及防护性能,减震消音性能好,独特的造型工艺性能,良好的质感和光泽度。 30、塑料的挤出成型也称挤压模塑和挤塑,它是在挤出机中通过加热,加压而使物料以流动状态连续通过挤出模成型的方法。 31、按照陶瓷材料的性能功用可分为普通陶瓷和特种陶瓷两种。 32、玻璃的熔制过程分为:硅酸盐的形成,玻璃的形成,澄清和均化,冷却。 33、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包括表面改质处理、表面精整加工和表面被覆处理。 34、金属件的连接工艺可以分为机械性连接、金属性连接和化学性连接三种类型。 35、涂料由主要成膜物质、次要成膜物质和辅助材料三部分组成。

纸加工工艺及其性能

纸的加工工艺及其性能 自战国时期使用竹简到汉初的木牍,以及帛类丝织品,书写材料的变革至纸出现是在西汉,发明了用麻类植物纤维造纸,如西安潭月桥发现的西汉麻纸及陕西扶风发现的汉宣帝时期麻纸。时西人已有羊皮、莎草为纸。宋苏易简《纸谱》载:蜀人以麻,闽人以嫩竹,北人以桑皮,剡溪以藤,海人以苔,浙人以麦面稻秆,吴人以茧,楚人以楮为纸。《后汉书.蔡伦传》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上之,帝善其成,自是莫不从焉。故天下咸称蔡候纸。”手工造纸基本工序均先取植物纤维之柔韧者,煮沸捣烂,合成黏液,匀制漉筐,使结成薄膜,稍干,用重物压之之即成,今陕西长安县仍传蔡伦古法,以穰为原料,经取料、洗穰、打穰、切料、杖槽、捞纸、压纸等工序造纸。与今之机制纸不同。 造纸的植物纤维主要分韧皮纤维、茎纤维、种毛纤维。草本韧皮纤维如大麻、宣麻,木本韧皮纤维有桑、楮、藤;一年生茎纤维如稻草、麦杆、芦苇,多年生茎纤维如竹;种毛纤维主要是棉花。 纸的种类以纤维主要是以纤维区分大致有麻纸、皮纸、藤纸、竹纸、棉纸、穰纸、海苔纸、密香纸(以密香树皮和树叶造纸)、草纸(如安徽之龙须草、蜀之蓑衣草)等。根据纸的加工工艺区分大致有生纸、熟纸、本色纸、染色纸、洒金纸、泥金纸、蜡笺、粉笺、粉蜡笺、砑花纸、描金纸、油纸、贴落、单宣、夹宣、砑光纸等。 根据纸的产地区分大致有宣纸,蜀纸,浙江剡纸、温州皮纸、临安纸、宣阳纸,广西都安纸,河北迁安纸、江西纸、河南纸、贵州纸、福建纸、和纸(日本产)、高丽纸等。 根据纸的规格区分大致有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匹、丈二、丈六、对联纸、八尺屏、扇面纸、信笺纸。古者横卷高度约一尺余,宽度有限,至南唐时才有大幅度增长,澄心堂纸至长者可至五十尺为一幅,至宋代曾有长至二十米者(赵佶书《大草千字文卷》)。至明清高度超过五尺、六尺、八尺、宽度二尺、三尺者开始普及。 宣纸自唐代始,初用青檀树皮,宋元以后用楮、麻、竹及草为原料,以其绵韧、细密、洁白、墨韵层次丰富着称。徽宣做熟纸是以生宣经过上矾、染色及涂蜡、洒云母等再加工,又名素宣、矾宣、加工宣。或有用蛋青、豆浆涂过的,熟宣的品种大致有槟榔、珊瑚、煮锤、蝉羽、云母笺、蝉衣、冷金、灰金、雨雪、冰雪、蜡笺、各色虎皮、罗纹等;生宣有净皮、夹贡、玉版、单宣、棉连、十刀头等,也可以据配料分为特净、净皮、棉料三类。 蜀纸主要产地为广都、夹江,古以麻、棉、布、楮、草为材料,隋时盛产楮纸。蜀纸的主要品种有玉版、贡余、经屑、表光则为纯麻纸。苏轼《东坡志林》曾载蜀纸之布头笺“取布头机余经不受纬者治作之。”以楮树皮为原料有假山南、假荣、冉村、竹丝等名品,笺纸类以麻面、屑末、滑石、金花、长麻、鱼子、十色笺著名。 今之浙江造纸以富阳、温州、临安为盛,富阳主要以竹,温州、临安主要用皮。古者以剡(今之奉化、嵊州接壤处之剡溪及余杭由拳村)纸质量高,自唐始以藤为材料。苏轼《和人求笔迹》载:“从此剡藤皆可吊。”《嵊志》载剡纸有五式:藤用木椎椎治,坚滑光白者曰硾笺,莹润玉者曰玉版笺,用南唐澄心堂纸样者曰澄心堂笺,用蜀人鱼子笺法者曰粉云罗笺,

金属材料及加工工艺

金属加工工艺 第一篇变形加工第二篇切削加工第三篇磨削加工第四篇焊接第五篇热处理第六篇表面处理 第一篇变形加工 一、塑性成型 二、固体成型 三、压力加工 四、粉末冶金 一、塑性成型加工 塑性(成型) 塑性(成型)加工是指高温加热下利用模具使金属在应力下塑性变形。 分类: 锻造: 锻造:在冷加工或者高温作业的条件下用捶打和挤压的方式给金属造型,是最简单最古老的金属造型工方式给金属造型,艺之一。艺之一。 扎制: 扎制:高温金属坯段经过了若干连续的圆柱型辊子,高温金属坯段经过了若干连续的圆柱型辊子,辊子将金属扎入型模中以获得预设的造型。 挤压:用于连续加工的,具有相同横截面形状的实心或者空心金属造型的工艺,状的实心或者空心金属造型的工艺,既可以高温作业又可

以进行冷加工。 冲击挤压:用于加工没有烟囱锥度要求的小型到中型规格的零件的工艺。生产快捷,可以加工各种壁厚的零件,加工成本低。 拉制钢丝: 拉制钢丝:利用一系列规格逐渐变小的拉丝模将金属条拉制成细丝状的工艺。 二、固体成型加工 固体成型加工:是指所使用的原料是一些在常温条件下可以进行造型的金属条、片以及其他固体形态。加工成本投入可以相对低廉一些。 固体成型加工分类:旋压:一种非常常见的用于生产圆形对称部件的加工方法。加工时,将高速旋转的金属板推近同样高速旋转的,固定的车床上的模型,以获得预先设定好的造型。该工艺适合各种批量形式的生产。弯曲:一种用于加工任何形式的片状,杆状以及管状材料的经济型生产工艺。 冲压成型: 金属片置于阳模与阴模之间经过压制成型,用于加工中空造型,深度可深可浅。 冲孔: 利用特殊工具在金属片上冲剪出一定造型的工艺,小批量生产都可以适用。冲切:与冲孔工艺基本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利用冲下部分,而后者利用冲切之后金属片剩余部分。 切屑成型:当对金属进行切割的时候有切屑生产的切割方式统称为切屑

(完整版)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整理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章节总结)

第一章概论 1.1 设计与材料纵观人类的进化史,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的有很多因素,其中材料的的开发、使用和完善就是其中之一。 材料是人类生产各种所需产品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可以说我们生活的周围任何物品都离开材料。材料科学的发展,使产品形态产生了根本变化,材料的发展,更是推动了人们生活的进步。 1.2 产品造型设计的物质基础材料在产品造型设计中,是用以构成产品造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所以材料是工业造型设计的物质基础。 工艺:材料的成型工艺、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工艺。是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材料并实现产品造型的技术手段。 材料与工艺是设计的物质技术条件,与产品的功能、形态构成了产品设计的三大要素。而产品的功能和造型的实现都建立在材料和工艺上。 1.3 材料设计 1.材料设计的内容 产品造型中的材料设计,以“物—人—环境的材料系统为对象,将材料的性能、使用、选择、制造、开发、废弃处理和环境保护啊看成一个整体,着重研究材料特性与人、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对材料的工学性,社会性、经济性、历史性、生理性、心理性和环境性等问题进行平衡和把握,积极评价各种材料在设计中的使用和审美价值,是材料的特性和产品的物理功能和犀利功能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是材料具有开发新产品和新功能的可行性,并从各种材料的质感中获取最完美的结合和表现,给人以自然,丰富、亲切的视觉和触觉的综合感受。产品造型的材料选择中,我们不仅要从材料本身的角度考虑材料的功能特性,还要考虑整个材料设计系统。 材料设计的方式出发点:原材料所具有的特性与产品所需性能之间的比较。 两种主要方式:(从产品的功能用途出发,思考如何选择和研制相应材料(从原料出发,思考 如何发挥材料的特性,开拓产品的新功能,甚至创造全新的产品。 材料与产品的匹配关系产品设计包含功能设计、形式设计,在产品设计中都要匹配。 材料性能的三个层次:核心部分是材料的固有性能;中间层次世人的感觉器官能直接感受的材料性能;外层是材料性能中能直接赋予视觉的表面性能。 产品功能设计所要求的是与核心部分的材料固有性能相匹配,而在产品设计中除了材料的形态之外,还必须考虑材料与使用者的触觉、视觉相匹配。 1.4 设计材料的分类 1.按材料的来源分类:①天然材料②技工材料③合成材料④复合材料⑤智能材料或应变材料按材料的物质结构分类:①金属材料②无机材料③有机材料④复合材料 按材料的形态分类:①线状材料②板状材料③块状材料 1.5 材料特性的基本特性 从材料特性包括:①材料的固有特性,即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②材料的派生特性,即材料的加工特性材料的感觉特性和经济特性。 特性的综合效应从某种角度讲决定着产品的基本特点。 1.5.1 材料特性的评价 材料特性的评价:①基础评价,即以单一因素评价②综合评价,即以组合因素进行评价。 1.5.2 材料的固有特性材料的固有特性是由材料本身的组成、机构所决定的,是指材料在使用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性能,他受外界条件的制约。 1.5.3 材料的派生特性材料的派生特性包括材料的加工特性、材料的感觉特性、环境特性和材料的经济性。 第二章材料的工艺特性材料的工艺特性是指:材料适应各种工艺处理要求的能力,材料的工艺性包括材料的成型工艺、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工艺。他是材料固有特性的综合反映,是决定材料能否进行加工或如何

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

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单位: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邮编:224002) 2009-4-10

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 【摘要】针对典型零件选择机床、夹具、刀具及量具,拟定加工工艺路线、切削用量等,编写数控加工的程序。 【关键词】工艺编程 一、数控加工工艺路线的设计 工艺路线是指零件加工所经过的整个路线,也就是列出工序名称的简略工艺过程。工艺路线的拟定是制订工艺规程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选择各个表面的加工方法,确定各个表面的加工顺序及整个工艺过程的工序数目和工序内容。 数控加工工艺路线的设计与通用机床加工工艺路线的设计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往往不是只从毛坯到成品的整个过程,而仅是几道数控加工工序工艺过程的具体描述。因此在工艺路线设计中一定要注意到,由于数控加工工序一般都穿插于零件加工的整个工艺过程中,因而要与其它加工工艺衔接好。 ⒈工序的划分 根据数控加工的特点,数控加工工序的划分一般可按下列方法进行: ⑴以一次安装、加工作为一道工序。这种方法适合于加工内容较少的零件,加工完后就能达到待检状态。 ⑵以同一把刀具加工的内容划分工序。有些零件虽然能再一次安装加工中加工很多代加工表面,但考虑到程序太长,会受到某些限制(主要是内存容量),机床连续工作时间的限制(如一道工序在一个工作班内不能结束)等,此外,程序太长会增加出错与检索的困难。因此程序不能太长,一道工序内容

不能太多。 ⑶以加工部位划分工序。对于加工内容很多的工件,可按其结构特点将加工部位分成几个部分,如内腔、外形、曲面或平面,并将每一部分的加工作为一道工序。 ⑷以粗、精加工划分工序。对于加工后易发生变形的工件,由于对粗加工后可能发生的变形需要进行校形,故一般来说,凡要进行粗、精加工的过程,都要将工序分开。 ⒉顺序的安排 顺序的安排应根据零件的结构和毛坯,以及定位、安装与夹紧的需要来考虑。顺序安排一般应按以下原则进行: ⑴上道工序的加工不能影响下道工序的定位与夹紧,中间穿插于通用机床加工工序的也应综合考虑; ⑵先进性内腔加工,后进行外形加工; ⑶以相同定位、夹紧方式或用同一把刀具加工的工序,最好连续加工,以减少重负定位次数和换刀次数。 ⑷同时还应遵循切削加工顺序的安排原则: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面后孔、基准先行。 二、数控编程 数控编程就是生产用数控机床进行零件加工的数控程序的过程。数控程序是由一系列程序段组成,把零件的加工过程、切削用量、位移数据以及各种辅助操作,按机床的操作和运动顺序,用机床规定的指令及程序各式排列而成的一个有序指令集。 零件加工程序的编制是实现数控加工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对于复杂零件的加工,其编程工作的重要性甚至超过数控机床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整理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 (章节总结) 第一章概论 设计与材料 纵观人类的进化史,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的有很多因素,其中材料的的开发、使用和完善就是其中之一。 材料是人类生产各种所需产品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可以说我们生活的周围任何物品都离开材料。 材料科学的发展,使产品形态产生了根本变化,材料的发展,更是推动了人们生活的进步。 产品造型设计的物质基础 材料在产品造型设计中,是用以构成产品造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所以材料是工业造型设计的物质基础。 工艺:材料的成型工艺、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工艺。是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材料并实现产品造型的技术手段。 材料与工艺是设计的物质技术条件,与产品的功能、形态构成了产品设计的三大要素。而产品的功能和造型的实现都建立在材料和工艺上。 材料设计 1.材料设计的内容 产品造型中的材料设计,以“物—人—环境的材料系统为对象,将材料的性能、使用、选择、制造、开发、废弃处理和环境保护啊看成一个整体,着重研究材料特性与人、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对材料的工学性,社会性、经济性、历史性、

生理性、心理性和环境性等问题进行平衡和把握,积极评价各种材料在设计中的使用和审美价值,是材料的特性和产品的物理功能和犀利功能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是材料具有开发新产品和新功能的可行性,并从各种材料的质感中获取最完美的结合和表现,给人以自然,丰富、亲切的视觉和触觉的综合感受。 产品造型的材料选择中,我们不仅要从材料本身的角度考虑材料的功能特性,还要考虑整个材料设计系统。 材料设计的方式 出发点:原材料所具有的特性与产品所需性能之间的比较。 两种主要方式:(从产品的功能用途出发,思考如何选择和研制相应材料(从原料出发,思考如何发挥材料的特性,开拓产品的新功能,甚至创造全新的产品。 材料与产品的匹配关系 产品设计包含功能设计、形式设计,在产品设计中都要匹配。 材料性能的三个层次:核心部分是材料的固有性能;中间层次世人的感觉器官能直接感受的材料性能;外层是材料性能中能直接赋予视觉的表面性能。 产品功能设计所要求的是与核心部分的材料固有性能相匹配,而在产品设计中除了材料的形态之外,还必须考虑材料与使用者的触觉、视觉相匹配。 设计材料的分类 1.按材料的来源分类:①天然材料②技工材料③合成材料④复合材料⑤智能材料或应变材料 按材料的物质结构分类:①金属材料②无机材料③有机材料④复合材料 按材料的形态分类:①线状材料②板状材料③块状材料 材料特性的基本特性

特种纸的种类繁多

特种纸的种类繁多,设计效果也不尽相同,本文只介绍几种常用特种纸的应用。 1.植物羊皮纸(硫酸纸) 植物羊皮纸是把植物纤维抄制的厚纸用硫酸处理后,使其改变原有性质的一种变性加工纸。呈半透明状,纸页的气孔少,纸质坚韧、紧密,而且可以对其进行上蜡、涂布、压花或起皱等加工工艺。其外观上很容易和描图纸相混淆。 因为是半透明的纸张,硫酸纸在现代设计中,往往用做书籍的环衬或衬纸,这样可以更好地突出和烘托主题,又符合现代潮流。有时也用做书籍或画册的扉页。在硫酸纸上印金、印银或印刷图文,别具一格,一般用于高档画册较多。 2.合成纸(聚合物纸和塑料纸) 合成纸是以合成树脂(如PP、PE、PS等)为主要原料,经过一定工艺把树脂熔融,通过挤压、延伸制成薄膜,然后进行纸化处理,赋予其天然植物纤维的白度、不透明度及印刷适性而得到的材料。一般合成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纤维合成纸,另一类是薄膜系合成纸。 合成纸在外观上与一般天然植物纤维纸没有什么区别,薄膜系合成纸已经打入高级印刷纸的市场,能够适应多种印刷机。现在市场上所用的合成纸仅是指薄膜系合成纸。用合成纸印刷的书刊、广告、说明书等如果不标明,一般消费者是看不出它与普通纸有什么区别的。 合成纸有优良的印刷性能,在印刷时不会发生“断纸”现象;合成纸的表面呈现极小的凹凸状,对改善不透明性和印刷适性有很大帮助;合成纸图像再现好,网点清晰,色调柔和,尺寸稳定,不易老化。合成纸的印刷效果如图3所示。值得注意的是,采用胶印印刷时,应采用专业的合成纸胶印油墨。 3.压纹纸 (1)压纹纸的特点 采用机械压花或皱纸的方法,在纸或纸板的表面形成凹凸图案。压纹纸通过压花来提高它的装饰效果,使纸张更具质感。近年来,印刷用纸表面的压纹愈来愈普遍,胶版纸、铜版纸、白板纸、白卡纸等彩色染色纸张在印刷前压花(纹),作为“压花印刷纸”,可大大提高纸张的档次,也给纸张的销售带来了更高的附加值。许多用于软包装的纸张常采用印刷前或印刷后压纹的方法,提高包装装潢的视觉效果,提高商品的价值。因此压纹加工已成为纸张加工的一种重要方法。 (2)压纹纸的加工方法 压纹纸的加工方法有两种。一为纸张生产后,以机械方式增加图案,成为压纹纸;二为平张原纸干透后,便放进压纹机进一步加工,然后经过两个滚轴的对压,其中一个滚轴刻有压纹图案,纸张经过后便会压印成纹。由于压纹纸的纹理较深,因此通常仅压印纸张的一面。 (3)压花种类 压花可以分为套版压花和不套版压花两种。所谓套版压花,就是按印花的花形,把印成的花形压成凹凸形,使花纹鼓起来,可起美观装饰的作用。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目的 通过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掌握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的编制及加工方法。二.设计内容 编制中等复杂程度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 三.设计步骤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无论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在编程前都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切削用量。在编程中,对一些工艺问题(如对刀点、加工路线等)也需做一些处理。因此程序编制中的零件的工艺分析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1.数控加工工艺的基本特点 数控机床加工工艺与普通机床加工工艺在原则上基本相同,但数控加工的整个过程是自动进行的,因而又有其特点。 1)数控加工的工序内容比普通机床的加工的工序内容复杂。这是因为数控机床价格昂贵,若只加工简单的工序,在经济上不合算,所以在数控机床上通常安排较复杂的工序,甚至是在通用机床上难以完成的那些工序。 2)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比普通机床工艺规程编制复杂。这是因为在普通机床的加工工艺中不必考虑的问题,如工序内工步的安排、对刀点、换刀点及走刀路线的确定等问题,在数控加工时,这一切都无例外地都变成了固定的程序内容,正由于这个特点,促使对加工程序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要求极高,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否则加工不出合格的零件。 2.数控加工工艺的主要内容 根据数控加工的实践,数控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选择适合在数控机床上加工的零件和确定工序内容; 2)零件图纸的数控工艺性分析; 3)制订数控工艺路线,如工序划分、加工顺序的安排、基准选择、与非数控加工工艺的衔接等; 4)数控工序的设计,如工步、刀具选择、夹具定位与安装、走刀路线确定、测量、切削用量的确定等; 5)调整数控加工工艺程序,如对刀、刀具补偿等; 6)分配数控加工中的容差; 7)处理数控机床上部分工艺指令。 3.数控加工零件的合理选择 程序编制前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时,要有机床说明书、编程手册、切削用量表、标准工具、夹具手册等资料,方能进行如下一些问题的研究。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有零件图样和毛坯,要选择适合加工该零件的数控机床。第二种情况:已经有了数控机床,要选择适合在该机床上加工的零件。无论哪种情况,考虑的主要因素主要有,毛坯的材料和类型、零件轮廓形状复杂程度、尺寸大小、加工精度、零件数量、热处理要求等。概括起来有三点,即零件技术要求能否保证,对提高生产率是否有利,经济上虽否合算。 根据国内外数控技术应用实践,数控机床通常最适合加工具有以下特点的零件:

特种纸生产的关键技术设备大全-内容详尽

特种纸生产的关键技术设备大全 在我国中低档的特种纸产品居多,但想生产高档产品又缺乏创新能力及技术支撑。特种纸与其他纸相比无论在原料与纤维形态及纸的结构上都具有一定的特殊要求,同时要生产特种纸必须需要有特殊的装备。特种纸用途非常广,主要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如医疗、食品、军工、农业、建材、机械,电子等。虽然特种纸品种繁多,但与普通纸相比,有如下几方面特点: (1)生产特种纸的纤维原料复杂多样,主要包含植物纤维、化学纤维、无机纤维和金属纤维等。其纤维形态一般具有下列特征: 长度较长或长径比较大; 打浆度较高或较低; 有些还要使用混合纤维抄造。 (2)与常规纸种的生产过程相比较,特种纸生产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部分纤维不易分散,在设备和管道上易挂浆; 化学品用量多,易产生气泡并出现在纸面; 部分纤维密度与植物纤维差距较大,在流送与成形以及引纸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操作困难。(3)特种纸一般对纸张结构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其纸张成型匀度普遍要求较高,部分产品在Z 向结构上有使用不同原料的要求; 部分产品,尤其是使用化纤或无机纤维原料时对施胶要求较高; 有些产品还要求高温压榨定型( 主要是化纤纸)。 由于特种纸的生产基本上采用造纸方法,其装备大部分相差不大,因此国产造纸装备的技术进步也为特种纸的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时特种纸有独有的特点,这也决定了部分装备是有其特点的,个别设备甚至只有特种纸专用。这里主要介绍一些有特点的和专用的重点装备。分散设备高剪切力水力碎浆机高剪切力水力碎浆机主要用于长径比大的纤维、矿纤维、人造纤维等纤维的充分离解和分散。其转子能够产生高剪切力,转子叶片刃口直接打散纤维团块的同时,在浆料流体内部产生极高的速度差,有效分散纤维。流体流态又不产生局部的旋涡和湍动,使已得到分散的纤维不再重新絮团。行星式浆池搅拌器在浆池顶部装配有多个推进器,安装在旋转的单臂/ 双臂两端。推进器在绕其自身轴旋转的同时,也围绕臂的中心轴公转。 其主要特点如下: 浆池与浆接触部分全部为光滑面,能够减少长纤维挂浆的概率; 推进器公转与自转的转速可以调节。 推进器与公转中心的距离可以调节。

数控加工工艺毕业设计论文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数控加工工艺 姓名 : 付卫超 院部: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指导教师:张华忠 班级: 11级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二班 2014年05月

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控加工技术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效率和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而对于数控加工,无论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在编程前都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切屑用量,对一些工艺问题(如对刀点、加工路线等)也需要做一些处理,并在加工过程掌握控制精度的方法,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本文根据数控机床的特点。针对具体的零件,进行了工艺方案的分析,工装方案的确定,刀具和切屑用量的选择,确定加工顺序和加工路线,数控加工程序编制。通过整个工艺的过程的制定,充分体现了数控设备在保证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简化工序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工艺分析加工方案进给路线控制尺寸

第1章前言-----------------------------------第2页第2章工艺方案的分析-------------------------第3页 2.1 零件图-------------------------------第3页 2.2 零件图分析---------------------------第3页 2.3 零件技术要求分析---------------------第3页 2.4 确定加工方法-------------------------第3页 2.5 确定加工方案-------------------------第4页第3章工件的装夹-----------------------------第5页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第5页 3.2 定位基准选择的原则-------------------第5页 3.3 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第5页 3.4 装夹方式的选择-----------------------第5页 3.5 数控车床常用的装夹方式---------------第5页 3.6 确定合理装夹方式---------------------第5页第4章刀具及切削用量-------------------------第6页 4.1 选择数控刀具的原则-------------------第6页 4.2 选择数控车削刀具---------------------第6页 4.3 设置刀点和换刀点---------------------第6页 4.4 确定切削用量-------------------------第7页第5章轴类零件的加工-------------------------第8页 5.1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第8页 5.2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第11页 5.3 加工坐标系设置-----------------------第13页 5.4 保证加工精度方法---------------------第14页 参考文献 ---------------------------------第15页

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程序编制人员在进行工艺分析时,要有机床说明书、编程手册、切削用量表、标准工具、夹具手册等资料,根据被加工工件的材料、轮廓形状、加工精度等选用合适的机床,制定加工方案,确定零件的加工工序,各工序所用刀具、夹具和切削用量等。此外,编程人员应不断总结、积累工艺分析方面的实际经验,编写出高质量的数控加工工序。 一、机床的合理选用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一般用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有零件图样和毛坯,要选择适合加工该零件的数控机床。第二种情况:已有了数控机床,要选择适合在该机床上加工的零件。无论何种情况,考虑的主要因素有,毛坯的材料种类、零件轮廓复杂程度、尺寸大小、加工精度、零件数量、热处理要求等。概括起来有三点:①要保证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加工出合格产品。②有利于提高生产率。③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及加工费用。 二、数控加工零件工艺性分析 数控加工工艺分析涉及面广,在此仅从数控加工的可能性和方便性两方面加以分析。 ㈠零件图样上尺寸数据的给出应符合编程方便的原则

1.零件图尺寸标注方法应适应数控加工的特点,在数控加工零件图上,应以同一基准引注尺寸或是直接给出坐标尺寸。这种标注方法即便于编程,也便于尺寸间的相互协调,在保持设计基准、工艺基准、检测基准与编程原点设置的一致性方面带来很大方便。由于零件设计人员一般在尺寸标注中较多的考虑装配等使用性能方面,而不得不采用局部分散的标注方法,这样就会给工序安排与数控加工带来许多不便。由于数控加工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都很高,不会因产生较大的积累误差而破坏使用性能,因此可以将局部的分散标注法改为同一基准引注尺寸或直接给出坐标尺寸的标注法。 2.构成零件轮廓的几何要素的条件应充分 在手工编程时,要计算基点或节点坐标。在自动编程时,要对构成零件轮廓的所有几何要素进行定义。因此在分析零件图时,要分析几何要素的给定条件是否充分。如圆弧与直线、圆弧与圆弧在图样上相切,但根据图上给定尺寸,在计算相切条件时,变成了相交或相离状态。由于构成零件几何元素条件的不充分,使编程时无法下手。遇到这种情况,应与零件设计者协商解决。 (二)零件各加工部位的结构工艺性应符合数控加工的特点⑴零件的内腔和外形最好采用统一的几何类型和尺寸。这样可以减少刀具的规格和换刀次数,使编程方便,生产效益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