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幸福社区建设的可能性评估

苏州工业园区幸福社区建设的可能性评估
苏州工业园区幸福社区建设的可能性评估

苏州工业园区幸福社区建设的可能性评估全民皆提“幸福感”的当今社会,“幸福”二字已不再单靠满足了物质需求就能轻巧说出口。这边是“精神文明创建”,那边是“幸福指数”测评,无论城市乡镇居民,个个都“幸福意识”满溢。这也给“幸福园区”的打造提出了既新又高的要求。前不久,苏州工业园区召开社区工作推进大会,提出要“倾力打造幸福社区建设样板区”。这无疑是苏州工业园区幸福社区建设的一块铺路砖。

在建设幸福社区的路途上,我们首先的是了解与诠释。社区工作是“幸福园区”建设的前沿阵地,社区都“幸福”了,园区也就实现了它的大幸福。我们结合本区域特点,对如何营造“幸福感”、创建“幸福社区”,有几方面的想法。

幸福是党的领导和关怀下的幸福。这绝对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个大原则。改善民生是实现居民幸福的前提,这种幸福离不开党的领导和关怀。我们正是坚持以党建为龙头带动各项工作,推进了一系列行动,包括成立社区党员服务基地来引导党员志愿者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通过“支部结对惠民”来完善各小区的公共设施,通过党员模范引领,带动全区积极参与社区文明创建等。

幸福是普遍的需求、个性化的感受以及动态的实现。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即便同一个人,对幸福的感悟也会随时随地随景发生变化。因此,居民幸福感的满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居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的时候,通过访贫问苦、扶危助困可以有效提升幸福感;但实际上,如今科教创新区居民的物质生活大都比较丰富,物质需求的问题并不突出,于是精神上的满足感变得强烈,需求层次也提升了。他们更多关注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所以,我们计划的人才服务、志愿者行动、单身青年交友、未成年人教育、健康生活计划等针对精神层次的举措,是能有效提升他们当下幸福感的。

幸福要有量化指标。由于居民的学历水平普遍较高,对问题的思考也比较理性,有着自己的检验标准。针对这样的服务对象,我们必须把“幸福社区”的概念具体化,必须有更多的项目、活动来丰富其内容,并必须要有量化数据作为支撑。这里的量化指标包括,一年完善了多少规模的公共设施,添加了多少数量的活动室,开设了多少项目的便民服务,增加了多少某类型服务的用户,提升了多少分值的居民满意度测评等等。这些指标能把“幸福”的定义具体化,也能让居民切实感受幸福的存在。

目前走上这一快捷路,还存在着诸多矛盾。首先是居民需求的多样化与我们自身体量局限性之间的矛盾。创新区内居民学历普遍较高,个性独立意识较强,这就要求社区工作具有

多样性。但由于目前创新区社工委成立时间不长,体量较小,与之相对应的是区内近7万人的学生群体以及创新载体中的各类青年人才,这一特殊的住户构成,在我们的社区服务从单一传统型向多样现代型提升时,产生了制约的瓶颈。

其次是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和区域发展阶段性之间的矛盾。科教创新区内高端人才聚集,目前各类经评审的高层次人才就有717人次,这些人才为区域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与此同时,这些精英人群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科教创新区作为一个新兴区域,目前尚处于不断开发完善阶段,一些作为配套的医疗、商业、公共设施等还在建设过程中。在当下配套设施暂时捉襟见肘的时候,我们的社区工作只能靠不断的优化服务细节,来让这些居民生活得更舒适、更安心,将他们融入创新区大家庭。

第三点是人员流动性大与社区工作要求的持续性、一贯性之间的矛盾。目前区域小区的自住率还不高,近一半人口为租住人员,尤其是作为园区吸引人才的优租房项目之一——菁英公寓,出于租期的限制,通常每两年住户就会更替一番。而创新区的社区工作无论从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还是从精神文明的创建、社区氛围的营造等角度来说,都需要持续性、连贯性。住户的流动性会加大居民信息采集、需求分析等的工作量。因此,促进不同类型人员在社区的融洽共处,营造和谐温馨的社区氛围当前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投入更大精力。

其实幸福不幸福还在民心,相信掌握这一样,就不难看出“幸福社区”建设是否能顺利进行。“幸福社区”的衡量标准之一是居民的幸福指数;幸福指数越高,随之而来的和谐、融融氛围也就越浓。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安全感、舒适感,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本区域社工委着实从各方面进行了尝试、创新,只要居民有需要,他们就会集思广益来解决问题。工作开展至今,算是颇有小成。

居民需要有便捷的政务服务。在他们的社区工作站,居民可以轻松办理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生育状况证明、少儿大病医疗保险、独生子女服务光荣证、就业登记证等28项证件;不同居民群体能够享受到社区个性化的服务项目,比如外籍人士“说法堂”,老年人“乐龄屋”,0-3岁“宝宝屋”,小学生“假日营地”,年轻人“减压室”,孕妈妈“母婴用品漂流站”,失业人员“推荐就业、鼓励创业”等。

居民需要有互动的邻里关系。他们则开展全民化的志愿服务,通过“私家车”志愿队、外籍人士“啄木鸟”志愿队、“能工巧匠”服务队等23支志愿者队伍、2586名社区志愿者,给社区里的爱心、热心居民开通了渠道;组织“认识你的新邻居”楼道活动,发放邻里串门卡,号召居民守望相助、葱姜互借,有效改变了原本“相邻不相识”的淡漠邻里关系。

居民需要有帮手排忧解难。他们全面启动了民情联系计划,一方面建立“民情联系人”

工作制度,由社工委工作人员每人定点联系一个社区,为居委会排解实际困难,另一方面建立“民情联系日”工作制度,将每月第一个周六固定为联系日,每次安排若干社区召开民情恳谈会,组织协调各单位到社区“听民声、察民意、知民情、解民忧”。除此之外,还发放了印有各类实用信息的“便民联系卡”。

居民需要有多彩的公共服务载体。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民众联络所”经验,精心设计了方洲邻里中心民众联络所的功能布局,包括了社区工作站、民众俱乐部、乐龄生活馆、少儿阳光吧等,为社区服务树立起园区特色的新品牌。

居民需要党员模范引领。我们将“红色责任田”品牌理念引入党建工作,分为邻里和睦、家家和美、中外和谐三块试验田,引导社区里的直管党员、在职党员、机关党员自觉向支部认领“责任田”,并辛勤播种爱心、务实和责任的种子,收获平安、快乐、和谐,从而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更加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们还推进各社区“在职党员联合会”组建工作,通过实施“六个一”服务机制,掀起党员争先创优的积极性。

居民需要社区和谐共建。他们积极探索三方协调机制,以社区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充分利用社区联席会议的平台,统筹协调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者之间关系,积极构建“三驾马车”相互支持、紧密协作、形成合力的良好工作格局。与此同时,还引入企业社区1+1共赢机制,由企业携手社工委、派出所,更好为社区居民服务。在未成年人保护上,推出校外教育“四点钟驿站”,“为孩子护航,为家长分忧”,实现对未成年人教育的学校、社会、家庭无缝对接。对于区内的流动人口集宿区,则推行“社区化管理”新模式,按照“协同共管、人本服务”基本原则,搭建居委会、入住企业、物业公司、警务室“四位一体”的计生管理网络,实现计生联管、资源共享、活动共办的工作体系。看着园区的大力发展,不难看出苏州工业园区“幸福社区”建设的可能性很高。

如今,园区也不仅是苏州人民的暂住地,也成为了外国人的首选居住点。这不仅是苏州经济开发的新途径,也是创建工业园区“幸福社区”的重要步奏。外籍居民众多,是本区域的一大特色,但同时也给工作带来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为这些文化背景各异的“洋苏州”提供“对症下药”“量体裁衣”的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要消除他们“人生地不熟”的隔阂感,帮助其融入本土文化和生活环境,实现多元融合。2008年6月开始,本区域社工委着手实施“中西文化大课堂”实验项目,以此为抓手,开展社区涉外管理和协调工作。这一项目带来了多方面的经验积累。

首先一点,要为外籍居民加强服务配套,让他们更有归属感。

在较为集中的涉外社区,每当有外籍居民入住,居委会工作人员会及时向其提供中英双

语版的社区居委会简介,内容包括各类社区服务项目及活动指南,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有困难可以找居委会。而居委会办公室以及小区各类活动用房的上墙制度、活动通知、须知等内容,也要求全部“双语化”。除此之外,居委会还专门开设了“国际友人俱乐部”,分为手工制作室、盆景园地、书画室,阅览室等,提供本土特色的兴趣爱好场地;居民调解室里则配备了专人负责外籍居民的调解服务。以上举措,为增强外籍居民的归属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次,对外籍居民适当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调查。

通过科学抽样、发放调查问卷,一方面可以帮助社工委掌握外籍居民工作、生活上的需求、动机、态度等信息,能根据其年龄、文化背景、经验、认知特点,相应地举办各类活动,以适应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外籍居民进行自我测评,看是否主观愿意学习中国文化,以及还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学习以便在工业园区更好地生活等等。

第三,充分宣传、广泛发动,以情动人、以服务吸引人。

在举办中西文化大课堂的同时,我们为吸引外籍居民参与,除印制和上门发放英文版的活动通知之外,还通过共建单位引荐等形式向其发出诚挚邀请。针对部分外籍居民既不懂中文、也不懂英文的情况,则专门聘请苏大外语学院小语种专业的学生协助上门沟通、联络。在活动中,会充分考虑外籍居民需求,让他们通过活动有所收获,并能实现自身价值、赢得尊重。另外,我们日常的贴心服务,包括开展盆景寄存、婴幼儿临时照料、陪购等内容,也是增强他们参与社区活动主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四,丰富活动内容,加强互动环节,及时总结推广。

目前,生活在本区域的外籍居民大多是新迁不久,其生活状态基本尚属“西式”,同周边居民基本属于“隔离”,与中国文化也缺乏“衔接”。于是需举办一系列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逐步向外籍居民宣传中国国情、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并让中外居民有机会交流互动,增进融合。

在组织的各类涉外互动活动中,我们注重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每个阶段会进行小结,一年进行一次中期论证,第一时间将成功经验向周边推广。相信这样会使“幸福社区”的构建的可能性会更上一层楼。

其实幸福社区的建设是一种必然。幸福社区建设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系统工程,广大居民充满期待,因此,必须将其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建设“三化三型”新城区的重要抓手,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进行考虑;必须坚持“公共财政、民生财政”导向,把人力、物力、财力更多投向基层社区;必须充分发挥居民在建设幸福社

区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整合各类社会团体、社区组织、企事业单位的作用,让全社会创造幸福生活的智慧涌流、活力迸发。

当然,在打造“幸福社区”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曲折,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坚信,用“心”、用“情”是做好社区工作的基本态度;我们肯花心思,肯下功夫,肯动脑筋,肯听意见,一定能让工业园区散发浓浓的“幸福味”,会让苏州工业园区幸福社区建设不在是可能,而是必然。

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现今的社区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基础环节,承担的社会管理事务越来越多。随着企业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企业剥离出来的部分社会职能及政府转移出来的服务职能大都下沉到了社区。而目前的城市社区承担着社会治安、社会救助、计划生育、就业等多项工作。城市社区已经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点,社区工作这一职业对缓解社会问题之压力,接手及逐渐化解社会矛盾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与改革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各类矛盾多发。而城市社区作为区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改革中的许多矛盾。在城市,国企改革中的“四零五零”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复员退伍军人的安置以及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涌向城市等交织在一起引起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矛盾。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不少城郊结合部的土地被征用,世代以土地为生的农民也随之转化为市民,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引发出一些矛盾;改革深化带来利益的深层次调整,但与之相适应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尚不完善,一些群体的利益要求难以充分满足,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日益复杂,贫富差距现象越来越大,极易诱发社会矛盾;旧楼区的综合整修,拆迁安居已成为居民群众的重要愿望,但一些城区动迁,又往往因不能满足动迁户的期望值而发生矛盾,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物业管理方面出现的矛盾和纠纷不少,业主自发维权越来越多。总的来看,社区组织在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处于“前沿”地位。只有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将这些矛盾有效化解,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社区才能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才有坚实的基础。 社区不仅是广大居民群众生活的家园,需要社区提供越来越多人性化、便利化的服务。社区也是各种社会群体的聚集地,社区居民需求的多样性、差异性是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只有高度重视保护困难群体的利益,重视不同群体的需求,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如今的社区已成为新时期党和政府执政的重要基础,在支持党和政府履行执政使命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做好、做稳社区建设,不断提高和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才能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才能最终形成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只有把每一个社区的工作都做扎实,充分发挥城市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才能使社区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好桥梁作用,才能把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经验材料

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经验材料 ××街道地处明泽湖畔,面积3.18平方公里,地处××区中西部,辖6个社区居委会,571个居民小组。有常住人口4.5万人。流动人口累计6420人,残疾人365人。有大、中、小学校6所。街道有科所10个,街道工作人员61人。辖区企事业单位930户,个体经营业户600余户。近几年来,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针对辖区特点,坚持以“居家安全”为核心,以“和谐楼院”建设为载体,全力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XX年6月,胡锦涛同志来连视察,听取桂林街道工作汇报。自XX年-XX年,街道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示范科普画廊”、“全国‘娃娃楼长’自主创新奖”、“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单位”、“辽宁省文明道德实践基地”、“辽宁省体育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优秀调解委员会”等70余项市级以上荣誉。 一、明确安全社区创建思路,创设“和谐楼院”建设载体 XX年左右,我们在安全社区建设方面主要还是停留在以安全生产为主的工作思路上,近两年来,尤其是××市安全社区建设培训会召开后,我们对安全社区建设的深刻内涵有了更为准确的把握,对安全社区建设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

要意义有了更为充分的认识,它是一个“大安全”的范围,应该是一项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的工作,应该是一项需要全社会积极参与、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抓不懈的系统工程。××街道地处中山区中部,风景秀丽,明泽湖、儿童公园、植物园坐落其间,辖区内企业相对较少,高档住宅小区较多,明泽苑、南山苑、花香维也纳等小区均在其中,居民素质相对较高。在区“十一五”规划布局中,××街道主要是要全力打造生态居住区。针对这个特点,我们在确定创建安全社区的工作思路中,主要是把着眼点打在“居家安全”上,通过设计载体,开展活动,加强管理与服务,努力为居民群众创造平安、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 安全社区创建思路确定后,我们针对辖区存在弃管楼影响社区安定和谐的问题,开展了以“145”工程为载体的和谐楼院创建活动,积极搭建安全社区建设平台。“145”工程。××街道辖区内需改造的和谐楼院共有297个,06年至07年共完成楼院改造80个,08年需兜底改造217个,实际需要改造楼院107个。截止目前已完成75个。 在实施和谐楼院创建活动中,我们制定了“三步走”的实施方案。第一步从社区环境入手,从老百姓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从困难群体需要提供帮助的问题入手,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长效管理,消化社会矛盾,创建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生活便利的生活环境,促进人居环境和

2020年社区安全生产的工作总结

社区安全生产的工作总结 根据仁兴街道创建最安全生产活动的精神,我们天桥社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工作方针,深入开展社区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防火和食品安全及交通安全等知识宣传防范力度。根据我社区的实际情况特总结如下: 随着政府工作重心下移,社区居委会工作事宜日益增加。虽然社区日常工作繁杂,但我社区一直将安全工作放到最重要的位置,社区明确社区居委会一把手对安全生产总负责,由社区主任专门负责这项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做到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社区安全生产工作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逐步开展,使安全生产工作有条不紊地得到开展。同时还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各楼道小组长,在组织网络上实行了从上到下一条龙的管理体制,使安全生产工作“有人抓、有人问、有人管”。 搞好社区安全生产,创建安全社区,必须让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与。我社区充分利用各种会议组织居民群众学习宣传有关安全生产及防火知识,增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防范的知识。同时利用黑板报、宣传画廊、横幅、标语等宣传道路交通安全和食品安全等相关居民生活的安全常识。对社区内5122户居民我们还发放安全常识小册子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册,今年我们共出安全方面的专题栏4期、张贴宣传画展24张、横幅3条、标语16次。

我社区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落实各种制度,强化管理。平时我们社区居委会干部经常查看社区安全情况,对社区出租房和重点户进行专项安全隐患检查,对租住户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并向他们提出了安全隐患的整改意见书,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对重点部位浴室、送煤气户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坚决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整改解决。对食品安全工作,居委按照上级要求,对辖区内的食品、药品安全进行调查摸底,重点是饮食行业、小饭店进行登记摸底,做好 __,大力宣传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交通安全根据交警队的意见,做好宣传等工作,并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多种培训和其它活动。 社区在安全消防、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工作上,居委干部齐心协力、居民群众全力参与,社区上下对安全生产工作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社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更为完善,安全防火管理人员力量进一步得到加强,居民的安全生产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在安全防火、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无发生事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社区将一如既往地开展好社区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按照建设最安全社区,创建最安全社区的目标,扎扎实实地开展社区安全生产工作,为居民创造一个安全、文明、祥和的社区环境,同时为创建国家一流度假区添砖加瓦。

智慧城市之智慧小区建设与意义

智慧小区建设及意义 智慧小区是智慧城市的最小单位,N个智慧小区组成智慧社区,N个智慧社区组成智慧城市,所以,建设智慧小区是建设智慧城市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智慧小区对于智慧城市的关系相当 于地基对于整座大厦;切实建造好智慧小区是智慧城市的根本,N个健全的智慧小区建成后智慧城市就是水到渠成。 我们想象中完美的智慧小区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所谓智慧小区,应该是利用物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搭建整个小区的大数据,居住在小区的居 民可以简单利用智能手机解决衣食住行等诸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想象你坐在书房里打开手机交所有该交的费用,物业费、水电费、小孩子的学费、保险费 等等,这些是不是给你的感觉已经实现了呢?是的,这是在很多地方都实现了的。 那么我们接着想购物的事是不是感觉大多也都实现了呢?是的,都实现了,缺的是细化和归总 而而已。比如周边商户的优惠促销信息,社区的便民信息还没有搭建好,但是技术是成熟的。 再说办事,其实我们在居住的小区还有很多在进行落后的物业工作,比如张贴公示公告,比如 催收水电物业费用,比如很多政府申请和审批程序,其实这些是不是也可以在智能手机就能实现,当 然需要相关单位支持网上办公和支持对接,其实技术实现也是完全具备条件的。 智慧城市大数据有什么好处? 我们简单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现在的医疗情况,比如一个病人去到A医院检查有检查报告,但是A医院不具备治疗条件或者说不专业;那么我们经常会选择换家医疗机构B,现在的情况是,B医院又要重复检查,不但浪费医疗资源,还效率低下,患者费用增加,最终检查结果一样,患者还要承受 时间、精神、金钱的成本;医疗资源紧缺的同时还严重浪费医疗资源,对患者也造成多方面的压力。 试想如果互联网+的情况下B医疗机构认同A医疗机构的检查结果,是不是对医患双方都是很大成本 的节约呢?

开展安全文明社区建设要做到“四个必须”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党中央根据国情做出的维护社会稳定的战略决策,开展安全文明社区建设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的具体落实。近期,笔者就如何开展安全文明社区建设进行一些调查,认为要做到“四个必须”。一、必须深化认识社区是指居住在一个地区里进行共同生活的人群,是一个社会综合体的基本单位,也是产生犯罪的基体。现在有不少的人认为:开展安全文明社区建设是“形象工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是通过对影响社区稳定的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使之遏制在萌芽状态,进而有效地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它的落实构成了宏观、局部、微观的社会治安控制体系。宏观控制由社区的政法机关和各有关部门组成,从宏观治理的角度,严密社会面控制,以稳定大局;局部控制是指在街道居民区,由社区内的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学校及街道等基层组织的控制,它是由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通过发动群众,使其中蕴含的巨大能量得到充分释放,使他们充分行使依法享有的正当防卫、扭送、控告、检举、揭发等权力,形成严密的社会控制网络;微观控制就是家庭控制,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宣传教育,提高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品质,增强法律意识,优化家庭环境等措施来发挥家庭在维护稳定中的作用。这样,可使日益增多的青少年犯罪等问题得到早、快、好解决,使两劳回归人员重新犯罪率大大降低。所以,落实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预防、控制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因素,必须在创建安全文明社区上大做文章。二、必须加强领导,强化部门协作安全文明社区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搞好安全文明社区建设,必须加强领导,强化各部门的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第一,党委、政府要搞好宏观管理和协调。县、乡(镇)、村(村委会、街道办事处)要一级与一级签订《安全文明社区建设责任状》,将整体任务分解到基层职能部门。各级领导在安全文明社区建设中大力抓好协调工作,把各部门、各单位的力量动员起来形成合力,及时研究解决在创建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从人力、财力、物力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坚决实行“领导包区责任制”,各级党政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要有自己的挂点责任社区,要亲自去抓创建难度较大的社区。第二,综治机构要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各级综治机构要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安全社区建设上来,把党委、政府的决策具体落实在创建活动中,搞好部署、督促、检查工作,发挥好牵头作用。公安机关是社会治安的主管部门,应当在创建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以解决治安问题为突破口,采取“公安先行、治安铺路、群众参与、营造安全”的方法,在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下,根据职责范围,积极做好策划、协调和管理工作。第三,落实建设经费。各级财政每年要将重点社区的创建经费纳入预算,社会各界可以募捐、资助,党委、人大、政府要形成决定,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贡献”的原则,让受益单位、个人适当出人、出钱、出物,积极投入到安全社区的建设中。三、必须因地制宜,因情施策社区划分就我县而言,目前大致可分为老城区、开发区、城乡结合区、农村城镇区、工矿区等类型。安全文明社区建设要根据实情开展。老城区构成的相关厂矿、学校及其它企事业单位和街道组织较为健全,社区成分相对稳定,群众力量便于发挥,社区综合治理机构要牵好头,充分发挥基层居委会、治保会职能,针对社区的治安特点,建立“治安防范、民事调解、普法帮教、信访疏导、执法监督”五位一体的群防、群治网络。开发区存在着管理滞后于建设,既无基层组织,又无治安防范设备,邻里不相识,居民成分复杂等问题,而且还存在边居住、边建设现象。为此,对无法封闭、建设超前的私宅区和商品住宅区可采取开放性的技防、人防结合的方法,推行高科技防范;对“政府顾不了,商家不愿搞,居民急需要”的新建无主管理且住户较集中的居民区可着力实行封闭式管理,公安机关可将警务区设在住宅小区内,设立联防队、组建治保会,做到房子、牌子、人员、制度、职责、报酬“六落实”,发动群众共同参与安全社区的建设;对不具备封闭管理和高科技防范条件社区内的独立家属楼、户,可实行安装单元式防盗报警门与楼层联防、邻里关照的方法相结合,加大社区治安巡逻力度,减少犯罪侵害的机会;对社区内暂住人口聚居的“特殊部落”,社区管理机构要和派出所暂住人口管理办公室结合,在强化登记办证管理的同时,还要对其住处

社区建设意义

社区建设意义 社区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常见的有各种家庭文化、广场文化、科普宣传、文体比赛等,这些活动从不同角度、层次等方面满足了广大社区居民的精神需求,同时社区成员在参与社区集体活动的过程中,也加强了彼此精神与情感的交流,社区文化所倡导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深入社区居民心中。 由此可知,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不仅有助于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而且有助于陶冶居民的情操,以及提升居民的精神境界。第二,社区文化有助于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凝聚力是社区稳定的粘合剂,是维护社区稳定、和谐、进步的重要因素,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每项文化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社区居民的参与和支持,居民在共同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过程中,由陌生到逐渐熟识,彼此之间的理解与认同加强,关怀与帮助增多,也逐渐形成了对大家共同生活的家园——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通常,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越强,就越能够意识到自己是社区的一员以及自己作为社区成员的权利与义务,进而越能自觉主动关心社区事务,积极参与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改善社区环境,增强社区的凝聚力,而社区凝聚力的增强对于稳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又起到了促进作用,故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机制。因此,社区文化有助于增强社区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二、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管理机制不健全,主体缺位 政府并没有把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到社区建设的整体考虑之中,没有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更谈不上进行社区文化发展的长期规划;有的地方政府在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采取“重心下移”的管理方式和“以块为主,融条于块”的组织设计,这无疑加重了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的任务,然而街道办事处并不能胜任。于是街道办事处利用手中的权力将社区文化建设的任务分派到各个社区居委会,结果这又导致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社区居委会疲于应付街道办事处分派的各项任务,社区文化建设行政色彩浓厚,无论是从思路、步骤、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安排,没有真正从社区居民实际需要出发,社区文化活动流于形式。 从对社区文化资源的调配方面看,政府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导力量,但是社区文化建设真正的主体应该是广大社区居民,只有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才能真正具有本社区特色。然而目前我国社区文化真正的主体——社区居民,往往处在被动状态,除去自发性的、得到政府允许的兴趣团体活动外,对社区文化发展决策和实施的参与度很低。另外,社区文化建设的覆盖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老年人、儿童以及其他弱势群体一定程度上成为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生力军,而真正有能力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决策、实施尽一份力的广大中青年却被忽视。

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方案

---------------------------------------------------------------范文最新推荐------------------------------------------------------ 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安全社区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区域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紧紧围绕安全生产中心工作,以建设安全社区为切入点,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加强安全文化和社区环境建设,用“大安全”的概念整合资源,强化安全“双基”工作建设,提高社区成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和人员伤害,促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多方携手共建共享幸福平安北滘。 三、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我镇安全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镇安委会全体成员单位、镇内相关社会组织以及各村(居)委会、各村(社区)行政服务站负责人。 安全社区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镇安委办,负责我镇安全社区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区市场安全监管局北滘分局常务副局长黄志敏兼任。我镇各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成员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能职责,在本辖区、本系统、本领域 1 / 13

内认真组织、实施和参与我镇安全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根据创建工作的需要,将由镇政府在创建成员单位当中适时调配相关业务骨干至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办公室,确保我镇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任务顺利推进和开展。 四、总体目标 五、实施步骤安全社区建设是一个系统、长期、持续的过程。我镇创建工作将分阶段、分步骤地逐步开展。 (一)动员部署阶段(即日起至2018年6月) 做好推进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准备,制定下发《北滘镇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方案》,层层动员部署;学习宣讲安全社区理念和创建标准,学习外地安全社区创建经验,对试点社区的相关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促进试点社区尽快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认真开展调查摸底,了解我镇各领域的安全状况,摸清相关的人文资源,为启动我镇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打好基础;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开展全社会的广泛宣传,积极营造安全社区创建氛围。 镇政府确定顺江、北滘两个社区作为试点单位,并适时召开创建工作会议,总结推广创建试点好的做法,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为我镇安全社区建设的推广工作积累宝贵的经验。镇政府拟聘请相关专业机构,委托专业机构根据我镇实际情况,推进我镇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其他各单位、部门、各村(居)委会、各村(社区)行政服务站要提前谋划,尽早启动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制订本辖区、本领域的工作方案,落实创建工作的负责领导和具体工作机构、人员和经费,切实推

安全社区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

安全社区评定基本条件 (一)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持续开展安全社区建设项目两年以上。 (二)有效的预防、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及其他各类事故与伤害连续两年控制在当地政府下达的考核指标内。 WHO安全社区的6项准则指标 1.有一个负责安全促进的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 2.有长期、持续、能覆盖不同的性别、年龄的人员和各种环境及状况的杀害预防计划; 3.有针对高风险人员、高风险环境以及提供脆弱群体的安全水平的预防项目; 4.有记录发生伤害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5.有评估安全促进项目、工程过程、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6.积极参与本地区及国际安全社区网络的有关活动。 WHO安全社区安全促进和伤害12项准则指标主要内容1.1、交通安全的主要内容 机动车驾驶人员安全、行人安全、乘车人员安全、安全乘坐地铁、火车、飞机、轮船等 2.2、消防安全的主要内容 居民区火灾、家庭火灾、高楼火灾、汽车火灾、森林火灾、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存储场所等重大火灾危险源、安全、指示、警告标志等。 3.3、工作场所安全的主要内容 机械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民工安全、职业病、办公室安全、建筑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火灾、爆炸、中毒等。 4.4、居家安全的主要内容 家庭火灾预防、家电触电预防、家庭防盗、家庭暴力、家庭用品安全、用药安全等:室内污染预防、烧伤和烫伤、中暑预防、食物中毒预防、煤气中毒预防、急救和逃生。 5.5、老人安全的主要内容 家居安全、交通安全、跌倒预防、自杀预防、病患者关注、动物咬伤等。 6.6、儿童安全的主要内容 家居安全、玩具安全、烟花爆竹安全、交通安全、户外安全、游泳安全、家庭暴力、动物咬伤等。 7.7、学校安全的主要内容 学校宿舍安全、教室安全、实验室安全、学校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体育活动安全、校内、外集团活动安全、网络交友安全、预防校园吸毒、预防校园暴力、心里健康等。

城市社区建设与社会工作者介入的必要性(万静)

城市社区建设与社会工作者介入的必要性 [内容摘要]:去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这一讲话为基层社区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为基层社区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为了能够加快城市社区建设的步伐,同时能够取得理想的成果,社会工作的介入在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城市建设与社会工作介入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对于目前的城市社区工作有着好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建设社会工作介入 引言 “社区”的概念最先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于1887年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提出来的。大意是指那些存在于前工业社会的、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共同体。同时有一定归属和群体责任感的人群通常被称为社区。 一、城市社区的现状及问题 (一)基层民主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社区居委会工作行政色彩突出,而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色彩偏弱。政府、街道越位倾向明显,该下放的权力没有下放,该剥离的事务没有剥离。围绕新一届社区居委会换届,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明显不足。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主动意识还较淡漠。许多的居民仍然是把社区的管理的工作完全看成是街道以及居委会的事,同时没有把自己视为是社区管理的主要的参与者,对社区的管理工作表现出来不关心甚至是不配合,对社区内的社会活动、经济的活动、文化的活动以及政治的活动参以及兴致表现很低,对居委会的选举更加的不关心,致使社区管理工作更是全面以及深入展开的困难非常的大。并且这个情况下以来的外来的务工人员基本是主要的社区的居民

安全社区促进项目具体实施方案

XXX 省级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省、州、县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相关文件精神,为切实推动省级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提高XX全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事故与人员伤害,不断提高安全社区创建水平,努力为广大群众创造安全、稳定、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XXX人民政府结合我辖区安全社区建设实际,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原则,形成“政府主导、跨界合作、多元参与、整体规划、资源整合,动态评估、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向全社会宣传推广“持续改进,促进事故预防和伤害预防”理念,切实加强安全社区建设,全面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和安全健康水平,通过一系列专项安全促进项目实施,积极构建安全社区。 二、工作目标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社区安全促进中心的安全社区标准、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川安委[2011]17号)及《四川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成立全省安全社区建设推进办公室的通知》(川安办[XXXX]22号)要求。形成全民关注、全员参与安全社区建设氛围,逐步提高XX辖区安全管理能力和伤害预防预测能力,预防和减少各类伤害事故的发生,让广大群众共享安全和健康,在安全社区建设中通过不断的持续改进,创建安全、文明、和谐的工作、生产、生活环境。 三、职责分工

(一)交通安全促进项目组 组长:XX 党委委员、副镇长 副组长:XX XXX交警队队长 成员:XX 镇安办主任 XX 镇团委书记、党政办副主任 XX XX交警中队中队长 XX 镇安监干事 XX 镇政府职工 XX 枫香树村志愿者 XX 中滩堡村志愿者 各村、社区书记、主任 现状:辖区主干道存在重大危险源隐患,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违章驾驶、行人违章、人车混行、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为减少辖区内交通安全隐患,实现社区交通伤害预防目标,制定本安全促进项目。 计划开展项目情况: 1.微型车、农用车、公交车的安全监管 项目推进时间:XXXX年X月-XXXX年X月。 达到的目标:强化对微型车、农用车、公交车的安全管理,增强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2.在多发事故路口设隔离带或警示标志。 项目推进时间:XXXX年X月-XXXX年X月在社区道路的危险路段设置隔离带或警示标志。

安全社区创建内容

安全社区创建内容 (一)组织机构建设。 组建社区级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职责。社区要配备必要的消防用具,组建义务消防队,设置消防水池。 (二)制度建设和档案管理。 1、健全安全监管基本工作制度。 创建单位要建立以下制度,并根据各自安全生产特点进行细化和完善。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2)安全生产例会制度。(3)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制度。(4)安全生产检查制度。(5)事故隐患治理制度。(6)危险源监督管理制度。(7)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执行情况检查、报告制度。(8)安全事故报告制度。(9)事故应急管理制度。(10)安全生产值班制度。(11)领导联系安全生产重点单位制度。(12)安全生产奖励制度。 2、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监管基础工作台账及资料。 创建单位要落实人员负责安全生产文书资料与档案管理工作,并保持相对稳定;按文书资料与档案的标准化管理要求,做好各类文件资料的收发归档工作;建立完善如下安全生产监管台账。 (1)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情况台账。(2)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生产基本情况台账。(3)道路、农村客运站点安全监管台账。(4)辖区在建项目安全及危房安全监管台账。(5)民爆物品使用台账。(6)危险化学品及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台账。(7)特种设备及农业机械安全监管台账。(8)地质灾害及水利设施安全监管台账。(9)安全生产记录(安全会议记录、安全生产检查记录、隐患排查整治记录、事故报告处理记录)资料。(10)安全监管联系对象分布图。 (三)宣传教育。 1、利用有线电视、广播、网络、宣传栏、板报(墙报)等载体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播放安全生产宣传片、安全生产典型案例,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2、组织开展好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3、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培训,并依法取得相应的安全资格证书。 4、组织开展对辖区居民防火和安全用气、用电等有关安全知识的普及宣传。定期深入中小学校、幼儿园进行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做好辖区客货运输车、自驾车车主和农业机械户主等群体的安全宣传教育,督促他们持证操作,按要求上牌、检验。

社区建设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社区建设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作者:孙旺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6704 更新时间:2001-9-17 16:06:43 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城市工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化代建设的重要途径,更是在城市工作中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进入新世纪,以"十五"计划纲要为契机,社区建设作为新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得到了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社区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社区建设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那么,大力发展社区建设的意义何在呢?社区建设所遵循的"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责权统一、管理有序,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推进社区建设,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巩固城市基层基础,切实维护城市社会的稳定。简单地说,就是在以人为本的内涵中真正实现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下面,再说说当前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社区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社区组织和队伍建设。包括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成立居民自治组织,建立社区代表会议制度;加强民间服务组织建设,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逐步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 二、社区内涵建设。包括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完善服务设施,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发展社区卫生,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健全基层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实?quot;治疗小病在社区"的目标;繁荣社区文化,建设和完善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美化社区环境,动员社区成员广泛参与,把社区建成干净、整洁、有序、舒适的美好家园;加强社区治安,进一步完善社区治安管理体制,建立专群结合的社区治安防范体系。 三、社区外延建设。包括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社区关系为突破口,合理配置和利用社区资源,完善社区功能,建立科学的工作运行机制可以想见未来我们生活的社区将处处显示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居民的素质和社区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和新型现代化社区社区将出现在我们身边。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城市街道社区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了 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与新矛盾。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探索建立基层组织,努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改革 与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组织保证的新方法、新路子。社区作为基层政权组织的载体,是改革开放中出现的 新事物,对于党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深入开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努力加强社区建设也是 推动经济建设的根本保证,同时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不断变革的必然趋势。

论述和谐社区建设的必要性

论述和谐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全面加强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基层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社区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全面加强和谐社区建设,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平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进入追求更高水平、更加协调发展的新阶段,把握有利时机,全面建设和谐社区,使之适应建设和谐和平的新形势,对构建和谐城区,加快和平区的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二)建设和谐社区是巩固发展文明城区的客观需要 努力建设和谐城区,抓好人的素质是核心,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关键,抓好社区是基础。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是文明城区的重要标志。建设和谐社区,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和团结互助、奋发向上的新风尚,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不断推进社区文明、城区文明、社会文明的关键所在。 (三)建设和谐社区是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重要途径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居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居民成分的多样性和需求的差异性是构建和谐社区进程中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社区与居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密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使社区服务个性化、多样化和人性化,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四)建设和谐社区是巩固党执政基础的根本保证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政府加快和改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载体,也是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的重要抓手。社区基层自治组织是社区建设的主体。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群众性团体、民间组织的作用,协调各方形成建设和谐社区的合力,有利于巩固城市基层政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国家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T9001-2006

国家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T9001-2006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社区建设的基本要求, 旨在帮助社区规范事故与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工作,持续改进安全绩效。 本标准适用于通过安全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降低伤害事故,改善社区安全状况,提高社区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保障水平的社区。 本标准供从事安全管理、事故与伤害预防和社区工作的人员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2.1 ILO/OSH2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国际劳工组织; 2.2 世界卫生组织 2002:安全社区准则; 2.3 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3 术语 3.1 安全 safety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事故与伤害风险的状态。 3.2 社区 community 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3.3 安全社区 safe community 建立了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和程序,联络社区内相关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事故与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工作,持续改进地实现安全目标的社区。 3.4 安全促进 safe promotion 为了达到和保持理想的安全水平,通过策划、组织和活动向人群提供必须的保障条件的过程。 3.5 伤害 injury 人体急性暴露于某种能量下,其量或速率超过身体的耐受水平而造成的身体损伤。

3.6 事故 accident 造成人员死亡、伤害、疾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3.7 事件 incident 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与伤害的情况。 3.8 危险源 hazard 可能造成人员死亡、伤害、疾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3.9 事故隐患 accident potential 可导致事故与伤害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及管理上的缺陷。 3.10 风险 risk 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3.11 风险评价 risk assessment 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接受范围的全过程。 3.12 绩效 performance 基于安全目标,与社区事故与伤害风险控制相关活动的可测量结果。 3.13 目标 objectives 社区在安全绩效方面要达到的目的。 3.14 不符合 non-conformance 任何与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规、绩效等的偏离,其结果能够直接或间接导致事故、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组合。 3.15 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 为了改进安全总体绩效,社区持续不断地加强事故与伤害预防工作的过程。 4 安全社区基本要素 4.1 安全社区创建机构与职责 建立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整合社区内各方面资源,共同开展社区安全促进工作,确保安全社区建设的有效实施和运行。 安全社区创建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 a)组织开展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工作; b)组织制定体现社区特点的、切实可行的安全目标和计划; c)组织落实各类安全促进项目的实施; d)整合社区内各类资源,实现全员参与、全员受益,并确保能够顺利开展事故与伤害预

创建安全社区汇报材料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创建安全社区汇报材料 篇一:焦桥镇创建全国安全社区汇报材料(定稿) 创建全国安全社区汇报材料 首先,我代表焦桥镇安全社区建设促进委员会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镇检查和指导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下面,我分七个方面汇报一下焦桥镇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开 展情况。 一、社区基本情况 焦桥镇位于邹平县东北部,北隔小清河与高青县相望,东与桓台县为邻,南与长山镇、高新办接壤,西与韩店、孙镇相依,面积82平方公里,辖焦桥、道口、刘套、孙段、 牛家5个管理区,48个行政村,全镇总人口38736人,其中农业人口37552人。 焦桥镇是农业大镇,耕地面积8.6万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农业专业合作社14家,冬暖式蔬菜大棚670个。“绿春元”牌黄瓜、“安心”牌鸡蛋,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 产品认证。工业经济发展较快,企业28家,其中产值500

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8家。危化品企业2家,淀粉生产企业1家,服装加工企业2家,纺织企业2家,面粉加工企业3家,九小场所267家,其中网吧3家。 镇驻地分布有:派出所、卫生院、供电所、教委、兽医站、供销社、农村合作银行、网通公司、移动公司、邮政分局等。现有初中1处即焦桥初中;完全小学4处,幼儿园4处。综合性医院1所即焦桥中心卫生院。 焦桥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成立于20XX年,现有专职安全管理员7人。所有企业均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规模以上企业设立安全机构,配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每个村设有兼职安全员一名。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和焦桥镇安全社区促进委员会各成员 单位的共同努力以及辖区广大居民的大力配合下,焦桥镇安全社区创建工作进展顺利,辖区内安全生产、交通、消防、社会治安等安全状况不断改善。并以此为抓手,实现了全镇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先后荣获“农村基层组织先进单位”、“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平安邹平建设先进镇办”等荣誉称号。 二、准确把握形势,拓展工作思路,启动全国安全社区创建 近年来焦桥镇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经济实力不断增

安全社区建设论文

安全社区建设持续改进实践与思考 一、安全社区建设的概念与理念 “安全社区”概念是1989年在第一届世界事故与伤害预防大会上提出来的。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区共同体。安全社区是是指建立了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和程序,联络社区内相关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事故与伤害、控制和安全促进工作,持续改进地实现安全目标的社区。安全社区基本特征是资源整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安全社区基本理念是安全、健康、和谐,强调针对所有类别的安全和伤害进行预防和控制,包括所有年龄的人群、环境和条件。安全社区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整合资源、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原则,全力做好安全社区持续改进工作。 二、安全社区建设的风险辨识与影响因素 正如人类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一样,安全社区建设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安全社区建设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周而复始,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和落实促进措施。安全安全社区建设通过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与职责,开展事故与伤害调查,特别是“两高一脆弱”、“三重一需求”进行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制定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开展安全促进项目等,来消除影响和危及人们生命财产的各种隐患和不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与伤害,实现人人都享受安全和健康的权利。 依据前三年的事故与伤害记录,分析研判存在的主要隐患和危险因素,进行风险辨识,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促进项目,是安全社区建设的重要途径。风险辨识受主要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一是风险辨识人员的专业素质,人员的专业水平越高、工作责任心越强,分析研判就接近实际,在安全社区建设中,开展风险辨识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或专家学者来做,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工作,以最少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二是事故与伤害发生的概率,事故与伤害地发生在理论上与

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T9001-2006

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T9001-2006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社区建设的基本要求, 旨在帮助社区规范事故与伤害预防和安 全促进工作,持续改进安全绩效。 本标准适用于通过安全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降低伤害事故,改善社区安全状况,提高社区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保障水平的社区。 本标准供从事安全管理、事故与伤害预防和社区工作的人员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2.1 ILO/OSH2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国际劳工组织; 2.2 世界卫生组织 2002:安全社区准则; 2.3 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3 术语 3.1 安全 safety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事故与伤害风险的状态。 3.2 社区 community 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3.3 安全社区 safe community 建立了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和程序,联络社区内相关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事故与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工作,持续改进地实现安全目标的社区。 3.4 安全促进 safe promotion 为了达到和保持理想的安全水平,通过策划、组织和活动向人群提供必须的保障条件的过程。 3.5 伤害 injury 人体急性暴露于某种能量下,其量或速率超过身体的耐受水平而造成的身体损伤。 3.6 事故 accident 造成人员死亡、伤害、疾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3.7 事件 incident 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与伤害的情况。 3.8 危险源 hazard 可能造成人员死亡、伤害、疾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3.9 事故隐患 accident potential 可导致事故与伤害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及管理上的缺陷。 3.10 风险 risk 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3.11 风险评价 risk assessment 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接受范围的全过程。

安全社区建设项目报告 工作场所

安全社区建设项目报告 (工作场所、公共场所安全) 一、风险诊断情况及“三重点一需求”分析 1.基本情况 镇辖区有大小企业23家,近4000多人上班,公共场所、九小场所39处。都是本镇居民生活集中区。 2.事故统计 除企业伤害已统计外,公共场所发生30起。 3.隐患排查 工作组对企业、公共场所、九小场所检查,主要隐患如下: 1、在辖区部分建筑工地,施工人员连安全头盔都不戴,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2、加油站:摩托车进站加油不熄火,旁边经常停放很多机动车,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波及范围广。 3、辖区工作场所应急疏散能力普遍较差,需要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4、企业对职工职业健康不够重视,部分企业未对职工进行体检,未建立职工健康档案,作业场所检测公示不规范。 4.企业、居民意见征集 工作组在辖区内开展企业、居民座谈及走访,征集到以下主要信息: 1、职业健康存在①高温危害;②噪声危害;③粉尘危害; ④有机毒物中毒;⑤振动危害;⑥其他伤害等; 2、作业场所曾作过检测,但没有定期进行检测; 3、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没有按标准进行配备; 4、文体广场体育器材部分坏掉。 5.“三重点一需求”分析 1.重点问题: 1、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没有按标准进行配备; 2、职工未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健康档案未建立; 3、运动容易受到伤害; 4、“九小场所”业主安全教育培训问题。 2.重点场所:企业、公共场所、九小场所 3.重点人群:企业职工,居民、九小场所业主 4.企业职工、居民需求:职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按标准进行配备。居民文体活动、到“九小场所”得到安全保障。 二、安全促进目标及计划 1.具体目标 进一步增强辖区各类生产、经营场所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最大限度减少职工各类伤害,各类伤害下降10%以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辖区各类产业规范化健康发展,规范公共场所的安全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