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先天性角化不良2例

王建琴,许剑荣,孙广政,刘衍彬,唐绍生

[摘 要] 先天性角化不良是一种罕见的多系统疾病,主要累及中胚层和外胚层,约80%以上的患者发生骨髓衰竭,并于早期死亡。报告2例患者,1例为22岁男孩,另1例为16岁女孩,均具有网状色素沉着伴毛细血管扩张及皮肤萎缩、甲营养不良、黏膜白斑等典型临床表现。男性患者伴有血液系统异常。

[关键词] 先天性角化不良

[中图分类号] R758.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7089(2002)04-0260-03

Tw o C ases of Dyskeratosis Congenita

WAN G Jian2qin,XU Jian2rong,SUN Guang2zheng,et al

Depart ment of Derm atology,First M unicipal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z hou,Guangz hou510180,China Abstract: Dyskeratosis congenita is a rare multi2system disease mainly involving mesoblast and ectoderm.We report2cases of dyckeratosis congenita,one was a222year2old boy,another was a162year2old girl.Both of them presented characteristic clinical symptoms,such as reticular skin pigmentation,nail dystrophy and leukoplakia of mucous membranes,etc.The male patient also accompanied with abnormalities of blood system.

K ey w ords: Dyskeratosis congenita

先天性角化不良(dyskeratosis congenita,DC)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皮肤病,经文献检索全国目前共报告11例,除1例女性外,均为男性。我们近期见到2例患者,男女各1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 男,22岁。皮肤变杂色11年,皮肌炎3年。11年前胸前出现一甲盖大褐红色斑,不痛不痒,未在意。以后皮损渐增多,累及胸前、颈部及后背,用过多种药膏无效。3年前甲萎缩变形,皮损波及眼周,在广州某大医院诊为“皮肌炎”,用强的松30mg/d及中药治疗无效。既往手足多汗,遇风流泪,无发热、关节痛等不适。足月顺产,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病患者。体检:一般状况良好,偏瘦,反应敏捷,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全身皮肤弥漫散布纤细网状或条纹状灰褐色色素沉着斑,并伴有广泛毛细血管扩张,外观似丝绒样,皮损以颈、胸、背部、眼周最为严重,面部、上臂、小腿较少,颈及躯干上部间杂有豆大色素减退斑(图1、2)。腰部见条形皮肤萎缩纹(图3)。20甲均可见纵嵴、畸形及胬肉,部分甲末端萎缩、消失(图4)。舌面见3条增生性白斑(图5)。视力正常,睑结膜充血并有结石,泪道冲洗通畅,角膜及晶状体透明,

 [作者单位]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广东广州 510180

 [作者简介] 王建琴(1962-),女,陕西省宝鸡市人,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主要从事女性痤疮、白癜风、尖锐湿疣等皮肤性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眼底未见异常。全身肌肉无压痛,肌力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ESR、24h尿肌酐、肌酸均正常。ENA系列、ANA、抗ds2DNA阴性。肌酶检查示γ2谷氨酰转肽酶(γ2GT)升高(74U/L)。

皮损病理

图1 

颈胸部皮损

图2 眼部皮损

图3 腰部萎缩纹

检查:表皮轻度萎缩,基底细胞空泡变性,真皮浅层可见较多色素,并见噬黑素细胞,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图6)。甲真菌镜检及培养均阴性。肌电图正常。诊断:DC 。遂渐撤退强的松未给特别治疗,随访2年皮疹缓慢增多,γ2GT 仍高。2000年4月出现WBC (3.0×109~4.0×109/L )及Plt (9.4×109/L )降低,用升高白细胞药物无效。目前复查仍同上,骨髓穿刺示增生性骨髓象

图4 

指甲病变

图5 

舌面白斑

图6 皮损组织病理HE ×100

例2 女,16岁。皮肤花斑6年。6年前无明显诱因偶然发现颈部及胸背部出现褐色、白色及暗红色斑,无不适,未予重视。近3年皮损增多且趾甲变得高低不平,当地医院诊为“花斑癣”,用药无效。既往手足多汗,遇风流泪,无其他不适。足月顺产,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病患者。体检:一般状况良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全身皮肤弥漫散布纤

细网状灰褐色色素沉着斑,并伴有广泛毛细血管扩张

及皮肤萎缩,皮损以颈、胸、背部最为严重,并间杂有豆大色素减退斑,上无鳞屑(图7)。趾甲有纵嵴、畸形及胬肉,末端萎缩、消失(图8),指甲未见异常。舌面上布苔藓样白斑(图9)。视力正常,泪道冲洗示不通。实验室检查项目同例1,全部正常。诊断:DC 。观察未给予特别治疗

图7 

颈胸部皮损

图8 

趾甲病变

图9 舌面苔藓样白斑

2 讨论

DC 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中胚层及外胚层发育不

良综合征,是一种进行性、多系统受累的疾病,主要累及皮肤黏膜和血液系统。本文2例患者均具有典型的

三联症,可以确诊,现结合文献讨论如下。

2.1 病因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多认为系一种先

天性遗传性疾病。多数(约86%)患者表现为X 2连锁隐性遗传[1],故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基因缺陷位于Xq28,称为D KC1,基因产物为dyskerin ,是一种具有对核糖核蛋白体的rRNA 前体起生物起源作用

的核仁蛋白[2,3]。少数患者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2]。

2.2 临床表现 主要以皮肤网状色素沉着、甲营养不良、粘膜白斑三联症为特征。皮损大体看似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病的,皮肤弥漫散布纤细网状或条纹状灰褐色或红褐色色素沉着斑,部分为花斑状,其间杂有色素减退斑和毛细血管扩张及皮肤萎缩斑,似丝绒样。部位以颈、胸、背及躯干上部多见,但可发于全身,如本文2例患者几乎遍布全身。甲营养不良表现为甲变薄、末端变细、扭曲变形、出现纵嵴和胬肉,如本文2例患者,严重者甲全部脱落。黏膜白斑,多见于口腔或肛周黏膜,亦可发生在胃肠道或肾盂。本文2例均发生在舌部,1例为条状增生,1例为苔藓状斑块。其他表现如本文2例均有溢泪及掌跖多汗。还可出现牙齿异常、毛发稀少、食道异常、骨骼畸形及泌尿生殖道发育不良、智力低下等,但较少见。皮肤、口腔、鼻咽、食管、直肠、宫颈等处发生恶性肿瘤比正常同龄人更为多见,且常发生在黏膜白斑上[4],此为该病的次要死因。

2.3 血液学异常 一般来说DC患者早期血细胞数大多正常,10岁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一系或二系血细胞数减少,通常先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和/或白细胞减少,骨髓为增生性骨髓象,约80%以上的患者最终发生骨髓衰竭,此为该病的主要死因[1]。本文例1已出现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骨髓穿刺示增生骨髓象,其发展正在观察中。该患者γ2GT一直较高,是否是DC所特有?有待进一步观察证实。

2.4 组织病理学检查 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组织病理无重要意义,唯一固定的特征是在网状色素沉着区的真皮上部具有噬黑素细胞,本文例1见到此变化。2.5 鉴别诊断 需与以下疾病鉴别:①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症:无甲改变及黏膜白斑。②皮肌炎:晚期出现皮肤异色症,但常先有皮肌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③先天性皮肤异色病(rothmund thomson syn2 drome):以皮肤异色症、幼年性白内障及身材矮小为特征,有光敏性,常无甲改变及黏膜白斑。④Fanconi综合征:主要有骨髓再生不良、色素改变和发育畸形等。

2.6 治疗 目前尚无良法。临床治疗主要是针对主要的死因———骨髓衰竭。传统的雄激素疗法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基本无效,近年来用重组人造血细胞生长因子可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但停用后又迅速降至原有水平。异基因骨髓移植为目前唯一可能治愈本病的手段,但临床疗效并不乐观。基因治疗可望成为根治本病的最佳措施。

志谢 本文例1承广东省皮肤病研究所顾有守教授协助诊断,特此致谢。

[参 考 文 献]

[1]Dokal I.Dyskeratosis congenital in all its forms[J].Br J Haematol,

2000,110(4):768-779.

[2]Heiss NS,Knight SW,Vulliamy TJ,et al.X2linked dyskeratosis con2

genital is caused by mutations in a highly conserved gene with putative nucleolar functions[J].Nat G enet,1998,19(1):32-38.

[3]Knight SW,Vulliamy TJ,Morgan B,et al.Identification of novel

D KC1mutations in patients with dyskeratosis congenital:implications

for pathophysiology and diagnosis[J].Hum genet,2001,108:299-303.

[4]Moretti S,Spallanzani A,Chiarugi A,et al.Oral carcinama in a young

man:a case of dyskeratosis congenital[J].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00,14(2):123-125.

[收稿日期] 2001211227 [修回日期] 2002201210

?办班通知?

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研究进展学习班通知

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性病学组联合定于2002年11月3日~11月8日在广州市举办“第二届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研究进展学习班”(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编号:330207001),邀请国内著名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专家秦万章教授、徐文严教授、乐嘉豫教授、许德清教授、 国维教授等讲课,主题内容是性病、结缔组织病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学费500元,食宿费另计。结业时颁发证书及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10分。欲参加者请将姓名、性别、年龄、职称、单位、地址于2002年9月30日前寄广州市大德路111号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范瑞强主任收,邮政编码: 510120。我们将按报名顺序发正式通知。联系电话:(020)81887233-224。

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

核心期刊:《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核心期刊:《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创刊于1993年,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近20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关心、爱护以及广大作者读者的支持下,从一个新生的杂志逐渐成长为国内重要的专业学术刊物。 要栏目设置: 报道我国临床药理学专业的学术成果,交流临床药理的科学研究、药物评价、药物治疗和教学培养等工作中的经验体会,介绍国内外临床药理专业的最新进展、学术动态,宣传与药物评价有关的药品管理政策和规定。主要读者对象为临床医师、药师。药理学与毒理学工作者,医药院校的师生以及从事药品研究、生产、管理的技术人员和医药卫生界的科技管理干部。主要栏目:研究报告、理论与综述。 收录情况: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CSCD-C)、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核心库(CSSCI-C)同时收录。此外,本刊还被多种权威数据库收录,如《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以及美国的Psychological Abstract,PsychoINFO 等收录。本人系天天论文网就职多年的资深论文编辑;工作中与各大医学期刊杂志社进行学术交流过程中建立了稳定的编辑朋友圈,系多家医学杂志社的特约编辑,常年为医学期刊杂志供稿,负责天天论文网医学论文、分检、编校、推送、指导等。企鹅:1550116010。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5-2016年度);(含扩展版)CSSCI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4-2015)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11年版, 2014年版 读者对象: 主要读者对象为临床心理学及相关学科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及临床实践的专业人员,神经医学及精神卫生学专业工作者,高校临床心理学及应用心理学专业师生等。 基本信息: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出版周期:双月 ISSN:1005-3611 CN:43-1214/R 出版地:湖南省长沙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邮发代号:42-122 创刊时间:1993 出版信息:

方剂拆方研究现状

方剂拆方研究现状 (作者: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_ ) 【摘要】从拆方研究的目的,拆方研究的方法两大方面,就近年来现代医药学角度对方剂组方原理及配伍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方剂;配伍原理;组方原理;综述 方剂是中医药防治疾病的主要临床应用形式。方剂的疗效优于单味药,这充分反映出方剂配伍理论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因此,许多学者从现代医药学角度对方剂组方原理及配伍理论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拆方研究是对方剂配伍原理进行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1拆方研究的目的 1.1阐明古方尤其是经方配伍的科学性 许多古方尤其是经方经过多年临床运用疗效卓著,已经证实其配伍的合理性,现代实验研究则能进一步阐明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实验表明许多古方全方有效,优于其所拆部分。张运可]1]观察用补阳还五汤及拆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总方组与拆方黄芪组、活血组能降低含水量及Ca2+含量,总方组作用最强。表明:补阳还五汤及拆

方具有抑制脑缺血/再灌流钙超载作用,又能降低脑缺血模型脑组织含水量,具有减轻脑水肿作用。总方组的疗效明显优于拆方组,正应方剂学“整体取性原理”。李果[2]以六味地黄汤及其拆方三补(熟地、山茱萸、山药)、三泻(茯苓、泽泻、牡丹皮)以及君药熟地为研究对象,以成年大鼠体重、肝功、肾功、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等为评价指标,认为六味地黄汤全方配伍功效是优于其他各配伍组合的,三补与三泻组成的有机整体更能够表现中医的治疗原则与方剂配伍优势。 1.2确定方中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或有效成分 王庆国[3]等将半夏泻心汤拆方分为辛开药组(半夏、干姜)、苦降药组(黄芩、黄连)、甘补药组(人参、炙甘草、大枣),并进行交互组合,以组成辛开苦降药组、苦降甘补药组、辛开甘补药组、辛开苦降甘补组(全方组),观察其对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表皮生长因子(EGF等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各治疗组胃液中EGF含量均有升高趋势,而以甘补组升高效果尤为突出。陈多等]4]用正交设 计法研究旋复代赭汤对正常大鼠胃底条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促进胃 底条收缩运动的药物作用顺序依次为党参、代赭石、大枣、旋覆花,甘草无明显作用,生姜与半夏则作用相反。旋覆花与甘草或大枣合用对胃底条收缩有显著协同促进作用。当方中诸味药物配制成同一浓度时,其药效顺序为党参、旋覆花、代赭石、大枣、甘草、生姜及半夏。由上可知方中主药为旋覆花、党参,与传统认为的旋复为君,代赭石为臣,参、姜、草为佐使药不尽相同。

赤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doc资料

赤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

赤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 摘要通过查阅与赤芍研究相关的国内文献资料, 对赤芍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为赤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赤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1. 赤芍的来源 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 的干燥根, 春、秋两季采挖, 除去根头及须根, 晒干。性味苦、微寒, 归肝经, 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功能, 主要用于治疗温毒发斑、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等症[1]。 2. 赤芍的化学成分[2,3] 赤芍中已鉴定的化合物大都是单萜成分,这些成分有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酸芍药苷、芍药吉酮、芍药新苷、(2)-(IS,5R)-β-蒎稀-10-基-β-巢莱糖苷。川赤药中含有β-谷甾醇,β-谷甾醇-α-葡萄糖苷、蔗糖等。赤芍中还分离出苯甲醛,并含有没食酸鞣质,邻苯三酚,二氢芹菜素、4-乙基-芍药苷等。 2.1单萜类芍药苷( 3.1%-7.98%)、芍药醇、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0.01%)、芍药内酯苷(0.1%)、羟基芍药苷(0.12%-0.21%)、4-乙基-芍药苷、没食子酰芍药苷、芍药苷元酮、芍药新苷、9-乙基芍药新苷A、苯甲酰羟基芍药苷和(1S,2S,4R)-反式-2-羟基-1,8-桉叶素等。

2.2三萜类24,30位降常春藤皂苷三萜衍生物(Peaonenolide F、Peaonenolide H)、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常春藤皂苷元(hederagenin)、30-降常春藤皂甙元(30-norhederagenin)、牡丹皮酸A等。 2.3 儿茶素类儿茶素、没食子酰芍药苷(8-O-galloyldesbenzoylpaeoniflorin、6′-O-galloyl desbenzoylpaeoniflorin、3′, 6′-di-O-galloylpaeoniflorin和6′-O-galloyldesbenzoylalbiflorin )等。 2.4 酚酸类没食子酸等。 2.5其他化合物山柰酚、没食子酸甲酯、没食子酸乙酯、熊果苷、胡萝卜苷,以及一些鞣质、糖、淀粉、蛋白质、脂肪油以及树脂等化合物。 3. 赤芍的药理作用 赤芍的药效成分主要是以芍药苷为主的单萜及其苷类成分,没食子酸及其衍生物等。下面对其主要成分及其衍生物的药理作用分系统进行综述。3.1赤芍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3.1.1抗凝和抗血栓作用实验表明, 赤芍注射液在体外能使兔血浆KPTT 、PT 和TT延长, 作用随赤芍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其抗凝血酶的活性相当于 2.0×10-3U肝素活性·mg-1, 在体内实验中家兔静注赤芍3g·kg-1后, KPTT、PT 和TT也显著延长, 赤芍的抗凝作用不依赖于ATⅢ, 可能是对凝血酶发挥即时的直接抑制作用[4]。王琳琳等采用冰水刺激和注射肾上腺素的方法,造成大鼠血

2020年版科技核心医学类期刊

2019-2020年版最新科技核心医学类期刊目录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为基础,采用科学客观的研究方法与评价形式,遴选中国自然科学领域各个学科分类的重要期刊作为统计来源期刊。《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收录了在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正式出版的1933种中文期刊和116种英文期刊,共2049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共收录医学领域41类学科700余种期刊,并有10种医学类期刊新入选(见下表)。2019年新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医学类(10种)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1.陕西中医 2.重庆医学 3.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4.分子影像学杂志 5.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6.肝癌电子杂志 7.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8.国际流行病学传染学杂志 9.中医药学报

42种医学综合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其中《FRONTIERS OF MEDICINE》《解放军医学杂志》《解放军医药杂志》《医学研究生学报》《中华医学杂志》共5种期刊影响因子超过1。 2019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医学综合类(42种) 期刊名称影响因子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武警医学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西部医学 FRONTIERS OF MEDICINE 西南国防医药 安徽医学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安徽医药 现代医学 北京医学 协和医学杂志 东南国防医药 新医学 广西医学 医学研究生学报 海军医学杂志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4+年版医学部分)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4 年版) 北大核心目录(第七版医学部分)以下仅为R类(医药卫生)杂志 R.综合性医药卫生 1 中华医学杂志 2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3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4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5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6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7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8 解放军医学杂志 9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10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2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3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14 医学争鸣 15 复旦学报(医学版) 16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17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8 中国全科医学 19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1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2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3 重庆医学 24 医学研究生学报 25 实用医学杂志 26 广东医学 27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8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9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30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31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32 上海医学 33 军事医学 34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35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36 山东医药 R1预防医学、卫生学 1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 中国卫生经济 3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4 中国公共卫生 5 卫生研究 6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7 中国卫生统计 8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9 中国医院管理 10 营养学报 11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12 环境与健康杂志 13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14 环境与职业医学 15 现代预防医学 16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17 中国卫生资源 18 卫生经济研究 19 中国健康教育 20 中国消毒学杂志 21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2 中国学校卫生 23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10年最新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010年最新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医药、卫生) R 综合性医药卫生 1.中华医学杂志 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3.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5.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6.解放军医学杂志 7.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8.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9.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10.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1.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12.复旦学报.医学版 13.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14.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15.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6.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7.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8.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广东医学 20.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2.上海医学 23.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4.江苏医药 25.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6.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7.实用医学杂志 28.山东医药 29.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30.重庆医学 31.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32.天津医药 33.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34.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35.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36.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37.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R1 预防医学,卫生学 1.中国公共卫生

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3.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4.卫生研究 5.营养学报 6.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7.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8.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9.环境与健康杂志 10.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11.中国卫生统计 12.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13.中国职业医学 14.环境与职业医学 15.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16.中国卫生经济 17.毒理学杂志 18.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19.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现代预防医学 21.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2.中国妇幼保健 23.中国学校卫生 24.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5.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6.生殖与避孕 R2 中国医学 1.中草药 2.中国中药杂志 3.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4.中国针灸 5.中成药 6.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7.中药材 8.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9.中药药理与临床 10.中华中医杂志 11.针刺研究 12.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13.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4.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5.辽宁中医杂志 16.时珍国医国药 17.中医杂志

北大中文核心目录2017版(医学版)

2017年版(第8版)北大中文核心目录医学版 (红色字体为新入选) 一综合性医药卫生(31种) 1中华医学杂志 2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4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5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6解放军医学杂志 7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8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9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0复旦学报(医学版) 11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2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3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14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5中国全科医学 16实用医学杂志 17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18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19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1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2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3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4医学研究生学报 25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6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7医药导报 28天津医药 29军事医学 30上海医学 31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预防医学、卫生学(29种)1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3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4中国卫生经济 5中国卫生统计 6中国医院管理 7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8卫生研究 9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10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11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12营养学报 13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4中国卫生资源 15中国疫苗和免疫 16现代预防医学 17中国护理管理 18环境与健康杂志 19医学与社会 20卫生经济研究 21中国职业医学 22环境与职业医学

23中国学校卫生 24中国艾滋病性病 25中国健康教育 26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7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8中国公共卫生 29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3中国医学(19种) 1中草药 2中国中药杂志 3针刺研究 4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5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6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7中华中医药杂志 8中医杂志 9中成药 10中药材 11中国针灸 12中药药理与临床 13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14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15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6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7中华中医药学刊 18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时珍国医国药 4基础医学(21种) 1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发表论文的话一般看期刊类别

发表论文的话一般看期刊类别,按高级等级分为1类,2类到5类。一般发表在3类以上就不错了。像这样的期刊很多,我仅就三类的列出来,当然只是自然科学版的,(社科版的如果需要再说): ISTP收录、国外刊物,自然科学进展,天津大学学报(原名为: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原名为: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工业大学学报,西北工业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方交通大学学报,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太原理工大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军工程大学学报,吉林工业大学学报.工学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上海理工大学学报,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甘肃工业大学学报(改名为: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桂林工学院学报,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工学科学版),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高技术通讯,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大学学报,中国科学基金,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科学学报,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昌大学学报(理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版),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数学和力学,应用概率统计,工程数学学报,运筹学学报,数学的实践与认识,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应用数学,数学杂志,生物数学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应用力学学报,实验力学,力学季刊,模糊系统与数学,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系统科学与数学,量子光学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强激光与粒子束,物理,工程热物理学报,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量子电子学报,液晶与显示,波谱学杂志,应用声学,计算物理,原子核物理评论,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红外与毫米波学报,高压物理学报,低温与超导,低温物理学报,声学技术,质谱学报,噪声与振动控制,光子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环境化学,分析试验室,化学通报,色谱,分子催化,功能高分子学报,物理化学学报,催化学报,燃料化学学报,电化学,有机化学,分析测试学报,化学试剂,无机化学学报,煤炭转化,化学研究与应用,结构化学,生物多样性,昆虫学报,中

临床心理学(教材电子版)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临床心理评估与心理测验 ?第三章应激与应激障碍?第四章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 ?第五章智力障碍 ?第六章人格障碍 ?第七章神经症、癔症、抑 郁症 ?第八章行为障碍 ?第九章心身疾病 ?第十章临床常见的病人 心理问题 ?第十一章心理咨询 ?第十二章临床心理咨询 ?第十三章危机干预第一章概论 临床心理学的定义、性质及研究目的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临床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临床心理学的研究目的 ?一、临床心理学的定义 ?1935年,美国心理学协会(APA)临床心理学分会给临床心理学下了一个定义: 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通过心理测评、分析、观察等方法,对个体的能力和行为特征进行理解,并通过对个体的身心诊断、生活史了解以及对个体生活状况的观察、分析,以对个体的心理适应问题进行咨询和治疗。?1991年,美国心理学协会又提出一个新的定义:临床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程序来了解、预测和缓解智力、情绪、生理、心理、社会和行为上的障碍、适应不良等,以及从事相关的研究、教学和心理服务。 ?20世纪60年代,日本心理学会(JPA)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家下的定义: ?临床心理学是综合心理学和其他各种学科的知识和技术,通过对特殊的个体(心理不适应的人或心理障碍患者)在生活中遇到的障碍、苦恼的本质的理解,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解决的一门学问。 ?因此,他们把临床心理学的实践活动称为“心理学的临床应用”。 ?1988年,日本学者田中富士夫下的定义: ?临床心理学概括地说是对心理不健康或有行为问题的来访者进行心理援助,将他们的精神和人格向健康方向引导,这种引导需要运用心理学和各种相关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综上所述,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它整合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心理适应为中心,并以心理援助为特征;通过缓解适应不良,提高能力水平和缓解情绪不安,以促进人类的社会适应、心理调节和个体发展。 ?①临床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②以心理测评和诊断、心理咨询和治疗为中心③以心理适应不良或心理障碍的援助为目标,以达到帮助适应困难的个体调整心态,矫正不良行为,提高个体生活满意度。 ?二、临床心理学的性质:发展性教育性社会性 ?发展性——始终强调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以往:注重心理诊疗,服务对象主要是心理异常者,此种心理治疗具有浓厚的精神医学色彩。 ?后来;心理援助(assistance),危机介入(intervention),引导(guide)或促进(improvement)等概念引入,反映临床心理学的发展特点。 ?20世纪40年代前的临床心理学主要以心理测评活动为主,是对个人的适应问题进行指导(direction)、助言(suggesstion)、和劝告(recommendation)式的咨询。 ?现代的临床心理学能够为人们的精神健康和身心发展起到建设性的教育、援助作用。 ?教育性——社会性—— ?临床(clinical)起源于希腊语klinikos,“医生在患者的病床边进行医学的照料”。 ?今天,“临床”不仅仅是“床边医学诊疗”的概念了。不仅限于医疗临床了。 ?“家庭心理临床”“教育临床”“地域临床” ?三、临床心理学的目的:运用心理学的技术、知识、成果,以及与心理学相关的科学理论对有心理适应问题的人进行

浅谈中药透皮制剂的发展

摘要 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s,TTS)是指药物透过角质层吸收进入体循环,产生药效的一类制剂。TTS具有其它给药方式所不具备的优点: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免去人体胃酸和酶对药物的破坏和降解、以及胃肠道给药时的副作用、可以减少给药次数、毒副反应小、出现不良反应时可随时中断治疗、药物以恒定的速率进入体内使病人易于接受。这些独特的优势使TTS成为国内外制剂学专家研究的重点,但TTS技术在中药领域的运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可喜的是许多学者已开始进行中药透皮吸收给药的实验研究。发展中药透皮系统,不仅是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药的挑战,也是中药外治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对近年来有关中药透皮给药的研究发展进行了整理。

目录 摘要 ------------------------------------------------------- 1 一、中药透皮促进剂 ----------------------------------------- 3 1.冰片 2.薄荷 3.桉叶油 4.双戊烯 二、与化学透皮促进剂联合使用的研究 --------------------------- 4 三、制剂研究 ------------------------------------------------- 5 1.软膏剂 2.巴布膏 3.喷雾剂 4.乳膏剂 5.贴剂 6.方药 四、药理作用研究 --------------------------------------------- 6 五、临床应用研究 --------------------------------------------- 7 1.中药调成糊状贴敷 2.贴片经电超导透皮给药治疗 3.中药穴位敷贴透皮制剂 4.中药透皮贴膏 5.中药气雾透皮吸收 六、结束语 --------------------------------------------------- 8 参考文献 ----------------------------------------------------- 9 致谢 ---------------------------------------------------- 10

胡兵导师简介

胡兵导师简介 胡兵(1971-),男,肿瘤学博士、博士后,龙华医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Array师,上海市第十二届银蛇奖获得者。先后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华 西医学院(原华西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 学)等校学习、工作,获中西医结合肿瘤硕士学位、肿瘤学博士学位。中 华中医药学会中青年科技创新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Cancer Biotherapy and Radiopharmaceuticals》、《中西医结合学报》审稿专家。 先后在肿瘤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等实验室从事肿瘤 基因治疗、中西医结合肿瘤、肿瘤生物学、肿瘤功能基因组、以及中药新药开发等领域研究 工作,现致力于肿瘤生物学与中医药抗癌研究,临床长于中西医结合抗癌、抗转移及肿瘤康 复治疗。主研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多项;主持省部级项目10余项,主 持完成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项目等项目多项,在研 上海市中医三年行动计划重大研究项目、上海市西部开发合作项目、“龙医学者、龙医团队” 项目等项目多项。 在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J Immunother、Anticancer Drug、Cancer Biother Radiopharm、Oncol Rep、Exp Ther Med、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肿瘤、癌症、中西医结合学报、生命科学等国内外知名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SCI收录10余篇,EI收录4篇,PubMed 收录2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授权2项),第一发明人2项。

2018年北大核心医学版(全新第八版)

2018版北大核心医学版 1综合性医药卫生(36种) 中华医学杂志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南方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第二军医大学学报解放军医学杂志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医学争鸣复旦学报(医学版)重庆医科大学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国全科医学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首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医科大学学报医学研究生学报实用医学杂志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上海医学军事医学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福建医科大学学报医学与哲学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天津医药医学与社会2预防医学、卫生学(26种)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国卫生经济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国公共卫生卫生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中国卫生统计中国卫生事业管理中国医院管理营养学报中华医院管理杂志环境与健康杂志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环境与职业医学现代预防医学中国卫生政策研究中国卫生资源卫生经济研究中国健康教育中国消毒学杂志中华疾病控制杂志中国学校卫生中国疫苗和免疫中华地方病学杂志中国艾滋病性病中国职业医学 3中国医学(18种)

中草药中国中药杂志中药材针刺研究中成药中华中医药杂志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中国针灸中药药理与临床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中华中医药学刊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时珍国医国药 4基础医学(24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医用生物力学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免疫学杂志生理学报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解剖学报中国免疫学杂志病毒学报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现代免疫学解剖学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神经解剖学杂志生理科学进展 5临床医学(23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中华护理杂志中国急救医学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中国输血杂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护理学杂志护理研究解放军护理中国护理管理 6内科学(24种)

化学类核心期刊种类

国内化学类核心期刊表序号期刊名称主办单位通讯地址 1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吉林省长春市柳条路13- 2 号(130061) 2 分析化学中国化学会、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吉林省长春市斯大林大街109 号(130022) 3 化学学报中国化学会、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市零陵路345 号(200032) 4 物理化学学报中国化学会北京大学化学楼(100871) 5 化学通报中国化学会、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化学所(100080) 6 应用化学中科院长春化学研究所吉林省长春市斯大林大街109 号(130022) 7 中国科学.B 辑,化学中国科学院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 号(100707) 8 色谱中国化学会辽宁省大连市中山路161 号(116012) 9 催化学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辽宁省大连市100 信箱(116011) 10 有机化学中国化学会、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市枫林路345 号(200032) 11 高分子学报中国化学会北京2709 信箱(100080) 12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中国光学会光谱学委员会、冶金部钢铁研究院总部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76 号(100081) 13 无机化学学报中国化学会南京大学(210008)

14 化学物理学报中国物理学会安徽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30026) 15 化学研究与应用四川省化学化工应用成都市九眼桥四川大学化学学院(610064) 16 中国稀土学报中国稀土学会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 2 号(100088) 17 结构化学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福州西河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350002) 18 分析试验室中国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北街口外大街 2 号(100088) 19 化学试剂化工部化学试剂科技情报中心站北京市235 信箱(100022) 20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机械工业部上海材料研究所、中国机械工业学会理化检验分会上海市邯郸路99 号(200437) 21 分子催化中国化学会兰州天水路236 号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730000) 22 分析测试学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广州先烈中路100 号(510070) 23 分析科学学报武汉大学等武汉大学化学学院(4300727) 药学类核心期刊 1 药学学报 2 中国药学杂志 3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4 药物分析杂志 5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6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7 中国药理学通报 8 中国抗生素杂志 9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0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1 中国新药杂志12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3 中国药房14 中国现代应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查刊常见问题

1. 题目中系列研究用罗马字母ⅠⅡ表示,不用中文一,二表示;尽量删去研究、实验研究等多余字段。 2. 英文目录中及参考文献中表示3个作者以上的“等”统一用正体et al 表示。 3. 常用错别字:其它---其他;机理---机制;粘性---黏性;标准品—对照品;我们,我院—作者,医院全 称;报导---报道;重量—质量;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PH/ pH 值—pH ;紫外可见—紫外-可见;HPLC 色谱图---HPLC 图;相对标准偏差RSD---RSD ;均值±标准差(s ±x )---s ±x ;正交实验—正交试验,方法学中的各项均为“试验”;含量、浓度----质量分数(m:m ),体积分数(V:V );质量浓度(m:V );摩尔浓度(mol ·L -1)。(右侧为正确写法) 4. 基金项目之间用分号隔开,基金编号不加No ,不写具体项目名称;作者信息中用逗号隔开,句末均不 用句号。电话号码最好用半线。 5. 植物来源中俄植物名后的拉丁名可不用括号,第一次出现用全称,第二次出现属名可用缩写点,省略 定名人,英文摘要同。 6. 参考文献起止页码不用“~”,用“-”。 7. 前言中要说明实验目的和意义,要有前人研究文献,指出本文的新颖性所在。删去“现将结果报道如 下”等罗嗦字句。正文构架一般分为目的(引言);材料(或仪器与试药);方法;结果;讨论五个部分,删去多余的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实验讨论中的“实验”。 8. 编辑加工时注意:HPLC 图,MS 图,红外图,均无纵坐标,横坐标为t /min 或V /cm -1;刻度值保留到个位 即可,小数点后删去;一个样品及相关的对照品阴性用一个HPLC 图表示,用ABC 表示不同样品,123表示不同的色谱峰,图注标注后均加句号。图注宜统一至于图题之上;图的纵坐标注意量和单位之间用“/”分开;图题、横纵坐标量、表题及栏题正文均用中文表示,不用英文。质量标准类研究删去TLC 图。以上问题需在退修时或编辑加工时处理完毕。 9. 表题删去“***表”中的“表”字;表中单列数字相同要提出来用表注表示;表中的数字注意千分位空 格;表的数据要对齐,一般左齐,其他加减号、等于号纵向对齐;文中及表中的化合物英文名首字母均用小写;因素水平表中的ABCD 均用斜体。 10. 图表表达的内容和数据不能重复,二者选其一即可。少于9个数据不用表,可用文字叙述。表的顺序 要分清主次,主谓分明。加样回收率统一为:称样量,样品中含量,加入量,测得量,回收率,平均值,RSD 。如加入量相同则提出为表注。 11. 标准方程必须用大写字母表示,大部分用斜体X ,Y 表示,少数用A ,C 表示;r ,R 2要区别开,注意 均斜体表示。 12. 收费同时要收取版权转让协议,很重要。 13. ***百分率应为***率,不用百分,例:累积释药百分率---累积释药率。 14. 公式中**率(%)=a/b*100%错误;**率=a/b*100%正确;**率/%=a/b*100正确。 15. +,-,×,÷,·,~,=,/,上下标,标点符号,单字均不转行;单句不转页;小标题的背题问题,表上不能 空一行。 16. 数字之间,英文字母之间,中英文混排均用逗号隔开。 17. 参考文献格式要标准化。英文杂志名要缩写,要用原语种,文献中注意植物拉丁名要斜体。 18. 英文中:in vitro ,in vivo 均斜体,取代基位置的o ,p ,m ,取代基N,P ,O,S 等;α,β,γ均斜体。TCM 首次出现不能缩写。复方英文写法统一为Liuwei Dihuangwan 。 19. 按照“2.2.3”方法不用引号,用黑体;参考文献[3]应为参考文献[3]方法。 20. 参考文献中**学报(**版)应为**学报:**版。 21. 耦合常数J 斜体,bp (沸点),mp (熔点)不用缩写点。质谱的质量扫描范围m/z 10~100,不用amu 。 22. 0.123~0.456 mg 内/之间/范围内均删除“内/之间/范围内”。 23. 时间(年,月,日,时刻,分秒等)、空间(北京到上海)的起止用一字线“—”表示;表示物理量的 数字范围用“~”,英文中用“-”表示。

(完整版)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选题:苦瓜降血糖 分组:六 组员:张黄能,郑赵情,余文琴,殷屹浩楠

实验题目:苦瓜的降血糖作用实验研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苦瓜降糖机制 2)掌握大鼠糖尿病模型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意义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病范畴,其病机是阴津亏损,燥热内盛,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古代医药文献记载了许多中药可以治疗消渴病,苦瓜便为其中之一,其为葫芦科苦瓜属植物苦瓜的未成熟果实,人药历史已经十分悠久,《本草纲目》记载“苦瓜味苦,性寒凉,无毒,具有除邪热、解疲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之功”。在I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中暑及各种热性病。苦瓜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有入药记载。亚马逊当地土著居民将苦瓜叶子做的茶用于治疗糖尿病,也用作治疗疝气;苦瓜全草在墨西哥用于治疗糖尿病,根则用于春药原料;其果实在日本南部作为健胃药,在印度则用于驱虫及各种炎症。近年来从苦瓜的果实中分离出多种皂苷、蛋白质、生物碱、甾类、萜类等,具有抗糖尿病、抗病毒及抗肿瘤等作用。其中尤以苦瓜抗糖尿病作用研究较为广泛深入,现将苦瓜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研究。三、实验材料与仪器 微囊化喷雾干燥苦瓜粉(自制)、优降糖片(格列本脲片)、鼠笼、灌胃器、电子秤、注射器、Sum Plus血糖测定仪.Sure P1us血糖测定纸(美国Lifescan公司) 四、实验原理 1)采用化学药品链脲佐菌素(Streptozo[ocin)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链脲佐菌素能选择性地被胰腺摄取.引起B一细胞坏死.从而表现出与人类相近似的糖尿病症状:高血糖、尿糖、多尿、多食、体重下降、高脂血症、酮尿以及酸中毒 2)苦瓜降糖机制 (1)类胰岛素样作用 (2)刺激胰岛B细胞增加胰岛素的分泌 影响组织时葡萄糖的摄 (4)影响葡萄糖代谢酶 (5)改善胰岛素抵抗 3)根据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的特点,因此记录各组小鼠的血糖值、饮食、饮水、尿量、呼吸、体重能够反映叫血糖的治疗作用。 五、实验方法: 1)实验名称:苦瓜的降血糖作用实验研究 2)实验动物:大鼠60只,体重180~220g 3)实验步骤: 六、实验性链尿霉素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将新配制的0.5%链尿佐菌素缓冲液按55mg/kg的剂量给禁食12 h的大鼠进行左下腹腔注射.72 h后检测禁食12 h的大鼠血糖值。血糖值大于11者为造模成功.删除未造成模型的大鼠。 七、动物分组

医学科技核心期刊一览表

2016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最新目录(生物医学期刊)G001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G002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G003 基础医学与临床 G004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G005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G006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G007 中草药 G008 药学学报 G009 中国药学杂志 G010 中医杂志 G011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G012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G013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G014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G016 北京医学 G017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G018 病毒学报 G019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G020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G021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G023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G024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G025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G026 广东医学 G027 广东药学院学报 G028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G030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G031 贵阳医学院学报 G033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G034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G035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G036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G038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G039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G041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G043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G044 华西药学杂志 G045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G047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G048 解放军医学杂志 G049 解剖学报 G050 解剖学杂志 G052 军事医学 G053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G054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G055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G056 免疫学杂志 G057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G058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G059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G060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G061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G062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G063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G064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G066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G067 现代免疫学 G068 复旦学报医学版 G069 上海医学 G070 神经解剖学杂志 G071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G072 生殖与避孕 G073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G076 天津医药 G077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G079 卫生研究 G08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G082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G083 心肺血管病杂志 G087 药物分析杂志 G088 医用生物力学 G089 营养学报 G091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G092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G093 针刺研究 G094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G095 VIROLOGICA SINICA G096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G097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G098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G099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G100 中国法医学杂志 G101 中国天然药物 G102 中国公共卫生 G103 中国骨伤 G104 中国海洋药物 G105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G106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G107 中国抗生素杂志 G108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G109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G110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G111 中国免疫学杂志 G112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G114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G115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G116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药学领域中文核心期刊统计

2014年药学相关中文核心期刊统计 序号期刊名称 知网统计影响因子中国科学技术 信息研究所统 计影响因子 主办单位复合影响因子综合影响因子 1 医药导报——0.586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2 天津医药0.407 0.29 3 0.326 天津市医学科技信息研究所 3 中国中药杂志 1.273 0.86 4 1.382 中国药学会 4 中草药 1.438 1.031 1.188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5 中药材0.758 0.47 6 1.08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6 中成药0.695 0.495 1.07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 7 中华中医药杂志 1.064 0.623 1.045 中华中医药学会 8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0.847 0.493 1.253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9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0.946 0.577 0.994 广州中医药大学 10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0.786 0.473 0.669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 11 时珍国医国药0.614 0.356 0.730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 12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0.652 0.409 0.57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 13 药学学报 1.519 1.049 1.639 中国药学会 14 中国药学杂志0.773 0.547 0.965 中国药学会 15 中国药理学通报 1.368 0.990 1.510 中国药理学会 16 中国新药杂志0.635 0.448 0.748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药学会 17 药物分析杂志0.895 0.723 0.824 中国药学会 18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0.382 0.290 0.851 中国药学会 19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0.530 0.364 0.602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 20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0.481 0.375 0.706 中国药学会;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情报研究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