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氏物语》看紫式部的“物哀”文学观

从《源氏物语》看紫式部的“物哀”文学观
从《源氏物语》看紫式部的“物哀”文学观

从《源氏物语》看紫式部的“物哀”文学观

蔡青

摘要: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在十一世纪初叶的东方文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作品中的“物哀”情调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本文着意从三个层次分析了“物哀”的表现及深刻内涵,“物哀”实质上是以真实为根底,写触物的感动之心及由此引起的喜怒哀乐诸相。它既源于日本民族纤细温和的情感体验,又因受本土神道与佛教的影响而渗入了理性因素,因而具有了深刻的精神源泉。关键词:源氏物语;物哀;哀;神道;佛教

十一世纪初叶,是西方世界正处在宗教神权肆虐横行的时代,此时的科学与艺术也成为神学的附庸而裹足不前;而与此相反,东方封建文明却正进入了最成熟、生命力最旺盛的黄金时期,在中国这一东方最大的文化交流中心的直接辐射之下,地处东亚前锋的日本在抒情文学相对繁荣的东方文化沃土中孕育了一部宏篇巨著——《源氏物语》。

作者紫式部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底完成了这部反映平安时代贵族生活的百科全书式巨著。这部巨著纵横上下八十年,历经四代王朝;涉及游宴、歌舞、拜神、竞画等多种场面和四百多人物;风格温和婉丽,语言典雅清新,富有日本民族特色,特别是贯穿全书的那种奇特的“物哀”情调,堪称小说之林的一大奇观。

《源氏物语》自问世以来,学术界长期展开了“源学”研究。有的从佛教的宿命观念出发,认为是“去恶从善”的书;有的从儒家的道德规范出发,认为是“讳淫之书”;有的从人的情感出发,认为它体现了“哀感”精神。后者以江户时期的文学家本居宣长(1730—1801)为代表。他说,《源氏物语》的基本精神是“幽情”,在人的种种感情之中,只有苦闷、忧愁、悲哀即一切不如愿的事,才是使人感受最深刻的。总之,本居宣长从本土神道思想和人性出发,以“物哀”为美学中心,建立源学批评新体系,这较前期的文学批评来说,是一种可喜的历史进步。

我们认为,研究作品应将其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来考察,看其是否反映了历

史的真实、人性的真实。而抛弃各种儒佛教戒说,我们不可否认《源氏物语》的巨大成就,它为研究日本中古社会思想、文化、经济、风俗、语言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数据,作品所具有的浓郁的抒情性和阴柔美,结构上的散文化和细节描写的独到之处,已经成为日本小说传统风格的一部分;尤其是蕴含在小说中的美学思想,已经潜移默化的融进了日本文学史的流程,它所表现的“物哀”幽情,已经成为不少日本作家纷纷捕捉和着意追求的境界。

应该强调的是,紫式部文学思想是以“物哀”作为主体的,“即紫式部在《源氏物语》中凝炼了所有的艺术技巧,在其塑造的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中,对‘物哀’作了最出色的表现”(1),表现一种对人生世相的喜怒哀乐的感动,并由此进入关照意义。日本古代文学思潮中从“哀”到“物哀”的演进,是经紫式部之手完成的。

“哀”是一个美学范畴,它以“真实”为根底,首先萌发于日本八世纪有文字记载后诞生的历史文学《古事记》、《日本书记》和最早的和歌总集《万叶集》等作品,这个“哀”有着深刻的精神性,从精神的源泉而产生艺术的力量,推进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思潮的形成,根据日本学者的解释,“哀”的内涵主要包括可怜、亲爱、有趣、悲哀和情绪的感动等意义,而非单纯的“悲哀”含义,在文学潮流的发展轨迹中,“哀”逐步从简单的感叹发展为复杂的感动,从而深化了主体感情,达到“物心合一”。

具体地说,紫式部创作《源氏物语》,是采取了一种以写实为基础的关照态度,主张文章应写真实,反映种种人情世故。她在书中借人物之口说“小说所载,却是人间真人真事”,“皆真实可据,并非信笔胡造”,不可凭空妄事解论”(2);在“帚木”卷里,作者还通过源氏和头中将在“雨夜品评”一节议论物语、艺术和女性时,散漫无章地谈到人性的本质是真实性,在艺术上要求人有真实的感动,即“物哀”,这反映了“物哀”以真实为根底是紫式部文学论的基础和标准。《源氏物语》就是以源氏为代表的皇室一派和弘徽殿女御为代表的外戚一派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作为背景,描写了源氏的仕途和爱情生活,反映了一夫多妻制度下“万艳同哭,千红共悲”的妇女命运,从社会内部揭示了日本贵族王朝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来“哀”的倾向是以悲哀和同情为主体,但紫式部将“哀”推向了一个更高

层——“物哀”,从而使感动的对象更为明确,这种“物哀”实际上是“哀”的一种特殊状态,在许多情况下,“物哀”与“哀”在精神上是相通的,“物”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社会世相和自然景物。“物”实际上是感动的文学素材,创作始终以“物”为基础,这正反映作者以真实为根底的创作原则,但不局限于“物”,而是写触物的感动之心,感动之情。这同日本最早的诗歌理论中的“物感”说法实际上是相通的,因为早期诗歌理论便强调和歌的创作理论来源于“青春之时,玄冬之节,随见而兴即作,触聆而感自生”(3)。在这里,“物”是客观存在,“哀”是主观感情,将两者调和为一,达到物心交融,“哀”就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从而上升到更高阶段。由此可见,“物哀”是建立在客观现实基础上的由“物”引起的喜怒哀乐诸相。日本学者久松潜一将“物哀”的性质分为感动、调和、优美、情趣和哀感五大类,他认为其中更突出的是“哀”感,有了这五类性质,就需有“物”来限定其内容的性质。《源氏物语》中,“物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人的感动,以对男女恋情的哀感最为突出;第二个层次是对世相的感动,贯穿在对人情世态、包括对天下大事的咏叹上;第三个层次是对自然物的感动,尤其是对季节带来的无常感,即对自然美的动心。这三个层次既自成体系,又是紧密联系互相补充的。前两者是属现实性的,后者是属关照性的,所有“物哀”的感动,都是带情趣性的感情。

下面,笔者就以《源氏物语》中的具体情节为例分析一下“物哀”这三个层的感动。因为恋情最能表现人的情绪之真,所以在《源氏物语》中,作者以大量篇幅描写了男女恋情,籍此表现人的价值和人性的真实。

源氏自须磨返京之后,与明石姬仍苦恋不已,两人倍受相思煎熬,源氏在前往吉明神社参拜之后,偶闻明石姬到此,遂吟古歌“刻骨相思苦,至今已不胜。誓当图相见,纵便舍身命”(4);而明石在得到源氏所赠书信后,亦欣慰万分,泪不自禁,答曰“妾身不足道,万事皆烦心。若蒙通情愫,为君舍此身”(5)回呈公子,此时兼以“夜幕渐晚,正是晚潮上涨之时,鹤于湾中引颈长鸣,凄厉之声催人泪下,令源氏感伤不已,泪湿青衫,竞想不惮耳目,前与明石相会”(6)。这种近在咫尺却不得相见的相思之苦,可谓感人至深。此处,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爱恋难圆的悲哀,感伤性十足。

源氏与正妻的爱恋可谓令世人惊慕。小说多次描写了两人相亲相爱的图景。“掌

灯时分,两人并坐于厅中闲谈,那情景真叫人慕妒,这紫夫人虽已二十七八,但较之少年时代更显风韵”(7);在“早莺”卷中,新年过后,六条院中热闹纷繁,源氏对紫姬道:“晨间侍女们为我唱祝福的古歌,何其愉悦,如今我也来替你祝颂”,便略带几分戏谑地歌颂祝词,赠诗:“池面初平明如镜,鸳鸯丽影善春堂”。这一对夫妻真是倩影双双啊!紫夫人和道:“春塘盈盈碧波里,摇曳多姿万福人”,每逢此种佳节,他们都诚恳的共祝白头偕老,永不分离,今日适逢春始,祝颂千秋万福,再恰当不过了(8)。

此种描写不可一一尽举,皆表现了源氏与紫姬的卿卿我我、感情深笃,体现了恋爱中人愉悦亲爱的情趣,抒发了由衷的感动之情。

在第二个层次上,对世态的感动,本书也屡有叙述。在“槿姬”卷中,源氏拜访五公主,天降大雪,五公主命人开门,结果冷的瑟瑟发抖的看门人却因门锁生锈打不开门,恨声骂这生锈的锁,源氏听罢,感慨万端,“他想,亲王新逝不久,却已历似万年,本知世态炎凉,一切荣华富贵皆乃过眼烟云,却因留恋四时风物之故,舍不得这区区之身,人生真也悲凉啊!他触景生情,忍不住随口吟道‘曾几何时黄草生,蓬门积雪断垣倾’。”(9)这五公主本源氏姑母(即桐壶帝和桃园式部卿亲王之妹),亲王新逝,便门庭冷落鞍马稀,可见世态之炎凉。

此种炎凉世相也表现在源氏流放须磨,二条院萧瑟,人们避而远之犹恐祸及其身时与六条院因源氏仕途辉煌而繁荣形成的鲜明对比中;另外,朱雀院下台时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描写也非常出色。足见社会之冷漠,人情之淡泊,充满了感时伤世的悲凉情绪。

紫式部不仅写了对人情世相的感动,也写了对自然景物的动心,由此表现了对人生和社会的关照,这一层次“哀感”的描写别具匠心。

“天色本无成见,只因观者心情不同,有的觉得优艳,有的觉得凄凉”(10),这是紫式部借源氏之口对自然美发表的看法,她明白指出,自然之美不仅在于景物本身,同时也因观者之故,换言之,美并非纯是一种自然现象,自然属性,而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她特别强调自然美是人在对自然的审美关系中发生的,实际上,紫式部在这里提到的是一种“移情”现象,即人作为审美主体——“观者”不自觉的将自己的思想情绪放射到本无成见的客观对象中,使之也似具有了喜怒哀乐或“优艳”或“凄凉”的情态,随心境的变化而具不同的感情色彩,当然,早在

紫式部之前,我国南北朝时著名的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就提出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的“移情”现象,而中国文论对日本的影响是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尤其是在当时文化交流频繁的时候,日本文化吸收融合了中国文化,丰富了自己的内涵,加深了自己的文化积淀,而紫式部不可避免的要受益于这种外来文化精粹的营养。

例如,《白氏文集》对《源氏物语》的影响就是一例,在《源氏物语》中,字里行间都可找到白氏词句情境的影子,其影响可谓神龙不见首尾。至于紫式部的“移情”观点,当与中国文论有密切关系,虽然如此,,紫式部这段关于自然美性质的论述,在当时仍旧是难能可贵的,尤其是紫式部在创始实践中的应用,更为后人留下有益的启示。

紫式部笔下的人物“每每触景生情,不能自制”,而她所描写的景物,往往是“人化的自然”,这充分显示了作者对人、社会的观照性。第四卷中,由于源氏的轻率、放荡而使夕颜致死的情景有这样一段描绘:“夜半风急,松涛阵阵,不时还夹带一两声怪鸟的惨叫……灯光摇曳惨淡,映照着山屋边的屏风和各个角落,仿佛背后传来簌簌的脚步声。”(11)在这里,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渲染,烘托出一片惨淡、神秘、恐怖而幽深的气氛,恰与源氏当时对突发事件的惊慌失措,对自己罪恶的负疚、恐惧融为一体,这是源氏特定心境下感受到的自然,是人的情绪对象化的结果,紫式部在创作过程中,以精细独到的观察力、感受力去寻觅捕捉,并在景物描写中细腻地加以表现的,正是这种情景交融的效果。

“松风”卷描写明石姬离开明石浦前往大堰的邸宅“秋风秋雨愁煞人,哀怨楚楚泣人心,动身之日破晓,秋虫烦乱,风声凄凄”(12),作者对季节的变化可谓体察入微,而秋风秋雨又生出一种多愁与无常的哀感。明石姬将离开老父和家乡而赴吉凶难卜的前程,景和人心,人随景化,此情此景,怎不催人泪下!

基于对自然美的认识,紫式部还自觉地用自然景物去比喻、象征人物性格与命运,“并把日本民族对四季不同景色所持有的美感,巧妙揉入作品中。”(13)紫夫人的春殿里,雍容华贵,“鸳鸯等各种水鸟,雌雄成对,浮在罗纹般的春波上”,这把第一夫人深受宠幸的情景描写的淋漓尽致。而末摘花的寒舍中,“杂草滋蔓,蓬蒿丛生”,欲与屋檐争高,秋风吹倒走廊,冬雪封住大门,这如同荒山野处的所在将主人公被遗弃的凄苦处境衬托得令人目不忍睹。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的必

然命运。这都是借自然景物抒发了对恋爱中人的“哀感”。此处同时也是对人的感动的一个补充。确实如此,“日本民族艺术思潮的主流是把艺术同自然人生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艺术美表现的核心是‘情’是‘心’,是发自肺腑的真切感受,是对人生本质的深刻理解。是对大自然与人类关系无穷无尽地探索。” (14)我国学者叶渭渠指出:“日本文学的四季感逐渐萌生季题意识,应该说,季题意识起源于季节感,没有对四季自然景物的感觉乃至感情,就不会产生季题意识。”

受民族审美意识的影响,在《源氏物语》中紫式部常常有意识地将大自然的荣枯与社会的兴衰联系到一起,这不但扩大了自然景物的表现力,而且也显示了作家对自然美认识的深度,同时深化了“物哀”情调,使观照性得到进一步提升。紫式部笔下的自然景物,往往是社会变异的象征。在源氏政治生涯的沉浮、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势而带来的沧海桑田的变迁中,随处可见这类饱含着人物与作者倾向性的自然描写。秋风、秋雨、残枝落叶易使人想起颓萎、丑恶、不幸的事物,这往往与源氏的失意,社会的衰败不振相伴随;而春光、繁花、晴空等易给人以蓬勃、美好、幸福之联想的景物,则常与源氏的得志、太平盛世的繁华同时出现。源氏被贬须磨时的狂风暴雨触目惊心,而六条院内繁花锦簇、游宴歌舞相映生辉,这都是自然景物对彼时彼地彼人彼事的真实写照。体现了“哀感”由普通的感动而上升到关照意义。

中国古典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指出“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15)“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16)也是引证的这个道理,正是由于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细腻情感与景物的关系使两者达到水乳交融,所以使作品中的自然美描写具有牵心动魄的艺术魅力,使通篇作品弥漫着浓郁感人的抒情氛围。

另外,作品中的心理描写成功地对这三个层次的“物哀”之心做了深入挖掘,使“物哀”情调的精神性更加深邃,超越了情景交融、情随境迁的境界,上升到对人的终极关怀。小说通过复杂矛盾、细致入微的心理剖析,探寻人物种种苦恼与悲哀的根源,从而成功地表现了他们的现实处境和历史命运。例如她写源氏与藤壶、柏木与三公主之间私通的感情热烈而纤细,私通之后的负罪、内疚、痛苦而又欲罢不能的心理微妙而复杂。作品对空蝉矛盾苦恼的心理描写也是非常成功与出色的,不仅反映出妇女的不幸遭遇,而且成功的刻画出空蝉外柔内刚、冷静

克制、勇于反抗的鲜明个性。以上是对恋爱心理的描写,而在对人生世相的感动这一层次中,作品同样着力于心理描写,以挖掘深层次人心的真实。例如源氏流放须磨之时,是他一生中对世相感怀最为深刻的阶段,“平素亲近侍从,已全无踪迹”,“平素交情不深者,尽皆远避”,“昔日门庭若市,车水马龙;如今凄凉冷清,只影随行。是时源氏公子方悟世态炎凉,人情淡泊,感慨犹深。不免想道:‘如今我尚在家已这般荒凉,他日离后,不知何等破败啊!’”(17)进入须磨之后,对于这种人情世态的残酷感怀更加深刻,尤其是关于须磨荒凉冷败、简陋的环境描写,将源氏这种悲凉心理刻画得无以复加。这都是作者的成功和高明之处。至于对四季感动的心理描写,这里不再赘述。

那么,这种文学观产生的根源是什么?说白了,“物哀”是一种心动,一种感怀,既有情景交融、情以境迁的内容,又有理性、深刻、睿智的思考,达到心物合一。紫式部的“物哀”观既源于日本民族纤细温和的情感体验,同时又因吸收儒佛和神道思想掺和了理性的因素,神道和儒佛的影响,使紫式部的“物哀”文学观上升到对人和社会的终极关怀和理性思考,从而使“物哀”具有了深刻的精神源泉,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影响了日本以后的整个文学流程。

紫式部对“物哀”的议论是零星的,没有形成系统理论,到了镰仓、南北朝、室町至江户时代,“物哀”逐步走向理论化,本居宣长通过将“物哀”提升,建立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应该说,紫式部是一个推进日本民族文学历史进程的功能性人物,她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不自觉地完成了从“哀”到“物哀”的演进,并使当时作为文学思潮主流的“物哀”逐步走向成熟,为日本传统民族文学画上了光辉而又重要的一笔。

日本文学作品鉴赏 论文

日本文学作品鉴赏感悟 摘要:日本文学,指的是以日语写作的文学作品,横跨的时间大约有两千年。早期的文学作品受到中国文学一些的影响,但在后来日本也渐渐形成自有的文学风格和特色。19世纪日本重启港口与西方国家贸易及展开外交关系之后,西方文学也开始影响日本的作家,直到今天仍然得见其影响力。在日本,也有因为考虑到近来非日本籍的日裔作家,而采用“日语文学”称呼的情形。作为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其影响力在亚太地区尤为明显,而其中有重大影响的作品层出不穷,而本文主要对老师课上所讲解的一些代表作品做一些简介,并表达感悟。 关键词:《古事记》、《源氏物语》、《伊豆的舞女》、《罗生门》、《万叶集》、《平家物语》、《失乐园》、《快跑,梅洛斯》、《白夜行》、东野圭吾、村上春树、渡边淳一、日本史。 第一次接触日本文学是在刚要上高中的时候,那时候刚毕业,正值暑假,还在读书的时候听周围人聊过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并且在暑期看了电影《嫌疑犯X的献身》,知道了这部电影改编自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所以,这两部作品就是我接触的最早的两部日本文学作品,而这两位作家就是最早接触的日本优秀作家。在这之后,我与日本文学的缘分,就算正式开始了。 也正是从那时起,我才真正开始了解日本的历史与文化,尽管中日之间有过无法抹消的深仇大恨,但我还是忍不住想更深刻地对日本进行了解。为此,我还去看了与日本历史有关的一些电视剧和电影,了解了

一些在动漫、电影、电视剧、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历史名人,例如:德川家康、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伊达政宗、明智光秀、圣德太子、新选组众人等,另外还特地去了解了一些历史事件,如:倒幕运动、本能寺之变、黑船事件、明治维新等,尤其对日本的战国时代有特别的兴趣。而本学期第一堂课讲的第一个内容——《古事记》,便是包括日本古代神话、传说、歌谣、历史故事等内容的日本第一部文学作品。不得不感叹中日虽同为亚洲国家,而文化差异却是十分之大,与中国文化中的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不同,中国的创造神话是劳动创造、神的意志等多种形式的结合,而日本的创生神话主要是两性结合孕育的方式,如日本列岛就是由伊邪纳岐和伊邪那美两性的结合产生。从对这两个日本神的故事展开,可以了解到日本文化的性文化意识崇拜的产生。而本作的各个方面都对后来的日本文学发展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世界第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老师在课上拿了《红楼梦》作为对比小说以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时期为背景,通过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描写了当时社会的腐败政治和淫乱生活上层贵族之间的互相倾轧和权力斗争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而源氏的爱情婚姻,则揭示了一夫多妻制下妇女的悲惨命运。在贵族社会里,男婚女嫁往往是同政治斗争的手段,妇女成了政治交易的工具和贵族男人手中的玩物。这点和《红楼梦》中,以宝黛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十分类似,也难怪此书被誉为日本的《红楼梦》。

《源氏物语》女性形象分析

《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古典名著。其作者紫式部是日本平安时代著名的女作家,她被誉为“大和民族之魂”。因其是位中等贵族的宫廷女性,内心本就细腻、敏感,加之她的感情生活坎坷,而且因为有宫廷生活的直接体验,对平安时期的贵族情况十分了解,所以《源氏物语》读来令人感动,就仿佛一部古典静雅而又美丽哀婉的“言情小说”。 书中的文字细腻,优美,虽然简介令人扼腕无味,但是读起文本却会给人一种清秀异常的感觉。书中写了大量充满清丽气息的和歌,也描写了大量平安时期女子美丽的穿戴。书中描写的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每个人身上都有非常明显的独特之处,一言一语都让人感觉到她们那些或温柔或冷清或完美或高贵,或是如平民般的安详等等的心性。但她们的结局大多都走向了悲剧,让人不忍,直至落泪。 读过作品一定会发现虽然小说主要是在描写源氏的爱情生活,但仔细品来会发现紫式部没有单纯地表现“卿卿我我”的爱情,而是深刻的揭露一夫多妻制下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贵族阶级喜新厌旧,玩弄女性的卑劣行径。 一、独特女性的芬芳魅力与多舛命运 (一)至上高贵的皇室亲王女儿 1、藤壶 纵观整部《源氏物语》,藤壶应该是全书中最高贵美丽的女子,因为是出身于帝王之家,这就使她深知宫廷斗争的厉害,可她并没有因此而变得高傲冷酷,在她身上我们仍旧可以看见一颗善良克己的心。她那样的深爱源氏,然其一生,只能作为源氏的继母而存在。 从道德对女性的要求来看,藤壶是有罪的。身为桐壶帝最爱的妃子的她,内心里深爱的却是自己的继子,并且还生下他的孩子。可其实藤壶也是一个牺牲者。她之所以可以得到桐壶天皇的宠爱完全是因为她长相酷似源氏之母。桐壶帝之后是否忘了源氏的母亲而爱上了藤壶本人,物语中从未提过。但无论如何桐壶帝的盛年早已过去,而年轻美丽的藤壶与这位只小自己四岁的光彩夺目的继子发生恋情,似乎也是可以原谅的了。桐壶帝死后,藤壶为了保护源氏和太子,于盛年毅然落发出家,似乎是要永久的忏悔自己的罪愆。而与此同时,源氏也被流放荒地。两人同时受着罪恶的煎熬。等到源氏官复原位,已是冷泉帝顺利登基以后的事情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源氏已不是昔日年少时专心痴情的源氏公子了,他已经有了一干的妻妾,包括被认为是源氏一生唯一所爱的紫姬。他虽然没有也不可能忘记与藤壶凄美悲哀的爱情,却也已将其深深掩埋在心中。此时的藤壶,被封为女院,高贵无匹,母仪天下。人前人后只能与源氏商议国事,辅佐皇上,不再提起昔日之情。这对于美貌不减当年的藤壶来说无疑是痛苦的。但是她的身份,她存在这世间的意义,已经不是一个妻子或者一个恋人,而是皇上的母亲,一国之母。在这样神圣的光晕之下,她没

编导必背文学常识

1、古代知识题目 (1)“四书五经”及其中篇章语言风格上的异同。(2)《诗经》、六义、赋比兴今古例子。(3)屈原地位及其作品。4)《孔雀东南飞》故事及在汉乐府中的地位。 (5)陶渊明及其作品。(6)用李白作品分析其浪漫主义特色。 (7)杜甫荷马“诗史”“史诗”两个词语能否互换。(8)《琵琶行》 (9)唐宋八大家及柳宗元山水小记。(10)盛唐边塞诗代表及作品及诗风差异。 (11)唐代山水田园诗代表及作品并细分析某个作家。(12)苏轼、豪放派、辛词一首分析。 (13)婉约词、宋代代表及一作家作品分析。(14)元杂剧代表及一部作品分析。 (15)中国著名悲剧、莎士比亚悲剧与此的不同。 2、古代分析题目 (1)一部我国古代戏剧作品(如《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等) (2)《三国演义》中的某个人物。(3)《红楼梦》中的某个人物。 (4)比较《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的结构。 (5)一般认为《红楼梦》是现实主义的作品,从大章节看全是现实主义的吗,这些部分能否删掉,为什么?(6)《聊斋志异》部分篇章分析。 3、现代知识题目 (1)阿Q(2)郭沫若、《女神》、《雷电颂》。(3)曹禺、《雷雨》《日出》话剧。 (4)繁漪(5)巴金、《家》与《红楼梦》内容有无相同之处?(6)朱自清散文特色风格。 4、现代文学分析题目 (1)老舍作品、《雷雨》与《茶馆》结构、人物设置等方面的不同。 (2)建国以后作家及一部作品。(3)金庸作品及艺术特色。(4)名着标准。 (5)评价王朔、分析作品艺术特色。 5、外国文学知识题目 (1)《圣经》(2)《罗摩衍那》故事情节及艺术特色(3)《古兰经》(4)《一千零一夜》(5)《源氏物语》(6)《春香传》(7)泰戈尔(8)川端康成(9)荷马史诗、 (10)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及一部作品。(11)《堂吉珂德》故事情节 (12)莎士比亚四大悲喜剧及主要主人公。(13)莫里哀及主要作品(14)《红与黑》、于连。 (15)狄更斯、哈代作品(16)列夫托尔斯泰作品、安娜卡列尼娜(17)《母亲》 (18)欧亨利作家作品(19)《老人与海》(20)莫泊桑作品、羊脂球。(21)嘉尔曼 6、外国文学分析题目 (1)雨果、《巴黎圣母院》中吉普赛女郎、敲钟人、主教、卫队长几人异同(2)普希金(3)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源氏物语在中国的研究

源氏物语研究在中国 ——研究状况与方法论 【英文标题】The study of The Tale of Genji in China: Its situation and methodology YAO Ji-zhong 【作者】姚继中 【作者简介】四川外语学院日语系,重庆400031 姚继中(1957-),男,江苏南通人,四川外语学院日语系教授,主要从事日本语言和日本文学研究。 【内容提要】与西方文学名著相比,《源氏物语》作为世界文学名著,且又出自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的日本,中国的读者、研究者理应对其有着深刻的认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无论是从传播的角度还是从研究的角度去考察,中国对《源氏物语》的认识与研究远不如对西方文学名著那么深刻。个中原因,值得研究。 【英文摘要】Compared with famous Western literary works,The Tale of Genji,a world lite rary master-piece from Japan,a country with profound cultural sources from C hina,should have enjoyed a deep understanding among Chinese readers and rese archers.But,in fact,this is not the case.Either judged from the extent of it s spread or from related research work in China,understanding and research o f this Japanese literary work are far behind those of famous Western literar y works.Why is it so?This article offers a deepgoing analysis and study of p ossible causes from different angles. 【关键词】源氏物语/研究/中国 The Tale of Genji/research/China 中图分类号:I313.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31(2002)03-0024-05 一、源氏物语研究在中国 与西方文学名著相比,《源氏物语》作为世界文学名著之一,且又出自与中国有着深厚文化渊源的日本,中国的读者、研究者理应对其有着深刻的认识与研究,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无论是从传播的角度还是从研究的角度去考察,中国对《源氏物语》的认识与研究远不如对西方文学名著那么深刻。 对一部外国文学作品的研究,必须建立在译介——接受——深入研究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之中(由于受到语言的制约,能直接阅读原文者为数不多)。在这个过程中,首当其冲的是译介问题,这直接关系到某作品能否在某特定的语言区域的传播。其次是读者对作品的认知与理解。读者对作品接受的程度越深,作品传播的速度越快、区域越广。深入细致的研究则是建立在前者之上。 1.《源氏物语》在中国的传播 《源氏物语》中译本由著名翻译家丰子恺先生所译。据译序得知,丰子恺先生早在60 年代初就呕心沥血将全文译出,且译文语言优美,传神达意,既保持了原著的古雅风格,又注意运用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笔法,译笔颇具特色。由于十年浩劫,该书被迫从出版计划中撤消。1973年,《源氏物语》重新被列入出版计划,但在“反黑线回潮”的冲击下,再次夭折。直至1980年,该书经过丰一吟先生整理后,作为日本文学丛书之一,终于同读者见面了。1980年只出版了上卷,即《桐壶》至《槿姬》的前二十回。中卷于1982年出版,至

源氏公子的形象分析

源氏公子的形象分析 ——美丽的罂束花,花落谁家? 【提要】:《源氏物语》是东方文坛上的一部现实主义杰作,是日本作家紫式部的长篇小说,它讲述了日本平安时代的一个爱情故事。故事主人公名叫光源氏,他原是皇帝的儿子,后因皇帝不愿他卷入宫廷的斗争中,将他降为臣,赐姓源氏。故事围绕着他和一系列女子的爱情展开,在这里有美丽高贵的藤壶皇后,有可爱却也可怜的葵上,有完美典雅的紫姬……在以下的论述中,藤壶皇后和源氏公子的乱伦带来了冷泉帝,但同时也给她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痛,最终走上了出家为尼的道路;因政治需要而被迫与源氏联姻的葵上,本来就因为年龄关系而无法与源氏好好相处,后又因受到诅咒,以至于在生下儿子后油尽灯枯;过于完美,有时候也是一种残缺,也许正因为这种完美给紫姬带来的只是过早地香消玉殒……爱是一种最无私的神圣之物,源氏公子在其有生之年相遇过如此多的女子,是何其可幸,但他却自始至终没有爱过任何一个女子,这又何其可悲呀! 关健词:罂束,女子,毁灭,爱情 一、藤壶皇后 看过《源氏物语》的人,也许都会认为源氏公子最爱的人应该是那个长得跟他母后很相似的藤壶皇后,那事实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藤壶原是先帝的女儿,入宫前就有“容貌姣好”的名声。因她长得酷似桐壶更衣(源氏的生母),被桐壶帝迎娶入宫做了皇妃,她仅比源氏年长五岁,在天皇面前她根本得不到真正的爱情。 桐壶帝因源氏当时还相当年少,需要母后来照顾,便让藤壶来照顾。当源氏公子在众人口中得知藤壶皇妃的长相酷似自己的生母时,就喜欢上了这位后母,这也在无形之中拉进了源氏和藤壶的距离,但当时的那种对藤壶的喜欢只是居于一种孩子的喜爱。后来,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源氏慢慢地长大了,他对藤壶的感情也起了质的变化了,由原先孩童的喜欢转变成了一种没有伦理道德的喜欢,或许这就是源氏心中的爱的定义。其实源氏并没有真正地爱藤壶,他把他自己跟藤壶的一切都定义在了他孩童的时代,在书中说到源氏想到藤壶的很多时候,都是在回忆以前孩童时自己与藤壶。 藤壶的身份使她备感孤单,而源氏也错将这种喜欢当成了爱,由此也导致了以后两人乱伦的必然发生。藤壶生下后来的冷泉帝,而天皇还以为是自己的骨肉,老来得子犹为喜悦。这让藤壶皇后深感内疚,一方面不断地自我悔恨,而另一方面却又止不住对源氏公子的思念。后来冷泉帝慢慢长大,众人都说冷泉长得与源氏公子很像,藤壶这时已经相当地筋疲力尽了,她害怕有一天她与源氏乱伦的事被暴露,害怕会身败名裂,所以她选择了削发出家为尼。而此时的源氏却依然只想着与藤壶结合,没有半点的悔恨之意,由此可见源氏并非真正地爱着藤壶,一切都只是习惯和他的私欲在作怪。当真正地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是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首先,第一的是为对方着想,为对方担心。可是在源氏公子的身上,我只看到了他的私欲,只看到了他为自己着想。在藤壶身边的婢女帮助下,源氏来到了藤壶的房间,想要与藤壶偷欢时,被藤壶拒绝,他觉得藤壶真是不近人情,他为自己的不能得逞而垂头丧气的。这会是爱吗?

源氏物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源氏物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源氏物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的内容,具体内容:《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部书主要说了什么内容呢?如果你也感兴趣,就请和我接着往下看。《源氏物语》的主要内容介绍故... 《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部书主要说了什么内容呢?如果你也感兴趣,就请和我接着往下看。 《源氏物语》的主要内容介绍 故事开始于桐壶帝在位的时候。出身低微的桐壶更衣,独得桐壶帝的宠爱。后此更衣生下一位皇子,其他嫔妃,尤其是弘徽殿女御也愈加忌恨。更衣不堪凌辱折磨,生子不到3年,便悒郁而亡。小皇子没有强大的外戚做靠山,很难在宫中立足。桐壶帝不得已将其降为臣籍,赐姓源氏。源氏不仅貌美惊人,而且才华横溢。12岁行冠礼之后,娶当权的左大臣之女葵姬为妻,但葵姬不遂源氏的意。于是源氏追求桐壶帝续娶的女御藤壶,据说女御酷似源氏生母。不久,两人发生乱|伦关系,生下一子,后来即位称冷泉帝。源氏到处偷香窃玉,强行占有了伊豫介的后妻空蝉,还向比他大7岁的婶母六条妃子求欢,并同时辗转在花散里、末摘花等众女子之间。当他骗拐一位不明身份的弱女子夕颜(其实却是葵姬之兄头中将的情人)去荒屋幽会时,这女子不幸暴亡,源氏为此大病一场,病愈进香时遇到一个女孩,她酷似自己日思夜想而不得相见的藤壶,得知她是藤壶女御

的侄女,名叫紫姬,就趁紫姬熟睡把她带回家中,收为养女,朝夕相伴,以寄托对藤壶的思慕。几年后紫姬出落得亭亭玉立,高贵优雅,才艺超众,十分可人。源氏便把她据为己有。葵姬生下夕雾小公子时,因六条妃子生魂附体而过世,之后紫姬被扶为正夫人。 桐壶帝退位以后,右大臣弘徽殿女御的儿子登上皇位(朱雀帝),源氏及岳父左大臣一派从此失势。恰巧源氏与右大臣女儿胧月夜偷情之事败露,源氏噩运临头,在右大臣弘徽殿女御操纵下被迫远离京城,到荒凉少人的须磨、明石隐居。当地有一明石道人是同源氏公子有姻亲的,然隐居乡野。其女名唤明石姬,从小悉心培养,仪表不凡(文中说不亚于皇女),琴艺当世独一无二(文中说其琴技是什么的唯一传人),字迹优美流畅(文中说不亚于高贵的贵族)。为排遣寂寞,源氏公子与明石道人的女儿明石姬结合,后生一女,被选入宫中做了皇后。由于天降异兆,朱雀帝又重病在身,朝政不稳。源氏奉召回京辅佐朝廷。不久,朱雀帝让位给冷泉帝。源氏升任太政大臣,源氏及左大臣一门恢复了往日的繁华气派。源氏建造了集四季景物为一体、蔚为壮观的六条院寓所,将昔日恋人统统接到院里来住。源氏近40岁时,将朱雀帝之女三公主纳为正妻,紫姬终因心力交瘁,病卧在床。早已觊觎三公主美貌的头中将之柏木趁源氏探病的机会,与三公主幽会,被源氏发现。柏木惧悔交加,一病不起,英年夭折。三公主生下容貌与柏木毫无二致的私生子薰后,落发为尼。源氏深感自己和藤壶乱|伦之罪的报应临头,心如死灰。恰巧紫姬不久又逝,源氏失去了精神支柱,了断尘缘,隐遁出家。几年后死去。 源氏之子夕雾为人方正严谨,并不像父亲一般处处留情。源氏刻意不让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比较研究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比较研究空间和时间表示的都是事物间的位置关系,时间用以描述动作或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空间用以描述物体的位形。《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同属传统的情节小说,都遵循时间的自然持续和与情节要求相对应的空间转换,按主人公的先后经历,来安排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两部小说缺乏现当代小说时空交错的叙事特点,但都不乏相对同时代小说来说先时的叙事技巧。研究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一、线性时间叙事技巧对比研究。“在现实世界里,即使恰好在同一时间里发生了两件事,用语言表现它们时,也就必须采取先说其中一件事,然后再说另一件事的形式;或者部分交替着说两件事。总之都需要变成线性形式。”《红楼梦》与《源氏物语》都继承发扬《春秋》与《史记》两种文学体裁的线性时间叙事特征,将朝代纪年、世代时间与人物年纪三者有机结合,体现出东亚古典小说典型的线性时间叙事特征。《源氏物语》线性时间叙事是直线的单一绵延,不枝不蔓,“骤看之,有如无物,及至细寻,其中便有一条线索,拽之通体俱动”。《红楼梦》时间叙事技巧向现代小说靠拢,但不能因其局部对时间的切割、打碎和穿插,否定其主体叙事时间的连贯性。《红楼梦》叙事时间技巧不及《源氏物语》明确,但所言之事如丝以待,丝于络成之后,方知作茧之精, 与《源氏物语》略显板滞的时间叙事技巧比较,《红楼梦》时间叙事技巧更为灵活多变,是清朝小说时间叙事艺术迅猛发展的标识。实际上《红楼梦》中不可回溯的主干时间流对文本进行着整体有效的操控。 二、时间情态化叙事技巧比较研究。“日月忽其不掩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中国人传统思维中,时间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理现象,时间流变与心理感受密切相连。季节交替变换推动事态演变,是提供《红楼梦》和《源氏物语》情节展开的必备条件。两部小说将事态变迁与自然季节变化紧密结合,使得景物描写与人物情感的矛盾纠葛描写有机融合。在时间情态化的文本诠释过程中,中日两位作者均擅长“喻情于景,借景抒情”,叙事表现艺术中形象先于逻辑,感性强于思辨。《红楼梦》以情节的跌宕吸引读者,季节的变化辅助情节的发展,向现代小说叙事手法靠近。《源氏物语》注重通过季节变化来抒发个人感情,注重小说叙写的“散文式抒情特色”。《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两书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抒”与“叙”紧密结合。同时,两书均采用既能抒发“意”,又不被“意”所束缚的灵活多变的譬喻性话语体系。中日古典小说的抒情叙事特质恰好与西方古典小说注重情节的叙事传统形成鲜明对比。三、地志空间叙事技巧比较研究。时间是流动、变化的,暗含新生与幻灭之意,空间是静止、平稳的,在静止的某一时刻凝注文本。两部小说中故事发生的地志空间,即人物的外部环境是相对封闭的,这些“深宫帐纬”的场所一般人不可企及,都是发生在一小块区域内,由一小群身份颇高人的人引领,发生在“院子里”的故事,是一方水土的缩影,都具备地方志的特征。“文笔园林”是两书有别于其他典籍作品的重要叙事特征,“文笔园林”因人/事设景、因景设置植被,以不同的植物烘托人物的性情、渲染气氛。紫式部与曹雪芹旨在作品构筑的虚构世界中逃避现实、逃避纷争,在曲径通幽的还乡之路上品尝人生的甘美,构建了一处诗意

《源氏物语》物哀之美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915963917.html, 《源氏物语》物哀之美 作者:曾铖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3年第02期 [摘要] 本文通过林文月与丰子恺翻译的《源氏物语》语言艺术上的比较得出几点想法:1、自然之美是“物哀”触物感动之心的基础。2、《源》之“幽玄”,是一种接触自然风物时普遍流露出的风雅品性,表现了一种自然的、孤独的生命状态之美。3、“知物哀”的主题贯穿在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之中。 [关键词] 源氏物语;紫式部;丰子恺;林文月;物哀;幽玄 《源氏物语》的中文译本版本繁多,其中相对著名的有林文月、丰子恺、钱稻孙等人的翻译。本文对《源》林译和丰译语言稍加比较,从此角度探析日本美学中的物哀之美。 一、自然之物哀 日本列岛独特的自然条件,一方面柔和自然风光使岛国人在日常生活的审美心理已深深地融入,另一方面地理位置的相对孤立和多灾又给日本人一种悲壮、哀感的心灵体验。 大和民族是一个非常珍视四季之感的民族,季节感已经内化到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而《源》则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在11世纪初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她鲜明写实地刻画了日本平安时代四季重要行事,白马节、踏歌节会、灌佛、佛名会、追傩、新尝节、贺茂节等。纪贯之说过“聆听莺鸣花间,蛙鸣池畔,生生万物,付诸歌咏”。本文更倾向于本居宣长的两分法,进而将“物哀”及“知物哀”分为感知“物之心”和感知“事之心”也就是对四季自然景物的感受和通达人际人情之心两类,本文以为对真实自然四季美“物之心”是“物哀”各种触物的喜怒哀乐感动之心的基础。 只略举一,表现“物之心”大自然种种优美繁茂景色林译散文化的笔触让景色的呈现更为优雅,静寂冷寂的心理情感显得更为细腻。丰译类似晚清白话小说的语言,古文的好处是有“言简意赅”之效,虽然描述事物意义明白,但是语言古涩之下就没有林译散文化所具备的传达绵延“物哀”情感的力量了。 二、幽玄之悲 世阿弥基于他自身的艺术经验和前辈的艺术实践,推重“幽玄”。考察一下当时人们的身份阶层,就会看到公卿贵族的举止优雅高贵,被世人所敬仰,这些人可以说达到了“幽玄”之位。由此可见唯有美丽柔和高雅之态,才是“幽玄”的本体。而姿态优雅大方的表演,就是表演的“幽玄”。幽玄之境的最高层次就是表演姿态的美。第七帖《红叶贺》,十月十日皇上行幸朱雀院御前试乐。《红叶贺》中跳舞的源氏公子身份高贵、气质高雅,再加上书中作者不惜笔墨的多次描写如“则无论顿足之节拍,脸上之表情,均有超越世俗之致”,“步态与表情异常优美,

贾宝玉与光源氏的人物形象分析比较

封建传统下“善”的走向 ——贾宝玉与光源氏的人物形象比较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陈馥珺 指导教师:陈明华 摘要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与日本著名古典小说《源氏物语》同为现实主义杰作,这两部作品都将本国古典小说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峰。通过对两部著作中的男主人公贾宝玉、光源氏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相同的文化渊源、文化熏陶及作者相同的人生体验等使贾宝玉和光源氏这两个艺术形象极为相似;而民族、时代及作者的阅历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两者之间本质上的不同。 关键词《红楼梦》,《源氏物语》,贾宝玉,光源氏 Under feuda l tradition “friendly” trend ——Jia Baoyu and the Hikaru Genji character image compares Abstract: The Chinese classical famous work "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 with the Japanese well-known classical novel " GENJ IMONOGA TARI " with for the realism masterpiece, these two works all has pushed to our country classical novel art the new peak.In this article,the author compares Jia Baoyu with Hikaru Genji in the research way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and has found that Jia Baoyu is very similar to Hikaru Genji as art cultural in fluence and the irsame life experience,but the difference of the irnations,times and experience becides the difference in essence. Key words: 《A Dream of Red Mansions》,《GENJ IMONOGATARI》,Jia Baoyu,Hikaru Genji 一、引言 《红楼梦》是中国最伟大的一部小说,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至今无人能及。如汪洋大海般气魄的布局,细腻的人物刻画,对社会本质和结构的无情揭露和深刻剖析,还有从作者到作品的很多不解之谜,都使得这部作品极为耐读、历久弥新。 《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中一部伟大的古典名著,书名的“物语”⑴两字,在日语中意即故事。它成书比《红楼梦》还要早七百多年,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这本书刻画了以源氏家族为代表的贵族阶层爱情生活,上半部写了源氏公子与众嫔妃、侍女的种种爱情生活;后半部为源氏公子之子薰君为主人公铺陈了复杂纷繁的男女纠葛事件。时

广播稿《源氏物语》

源氏物语 开头:这些风华绝代的女子的喜怒哀乐,在早莺声与八重樱一般,繁盛的开了七日, 然后便悠然惨烈地坠落于宫墙后的期盼中。关注《源氏物语》多年,平安时代的衣香 鬓影,繁华奢靡,风流艳雅。光彩夺目的光源氏固然是全书的主角,也是女性向乡下 的一种极致美好精致的适合做情人的人物。但我心里更多牵念的是紫式部笔下万紫千 红的却命运多舛的女人们。紫式部从女人的视角。浅浅勾勒了一册群芳谱。那么今天 为大家推荐的是日本名著《源氏物语》。 背景作者:《源氏物语》成书于公元1001-1008年之间,“物语”是日本的文学体裁,它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是三千万日本家庭不朽的国民文学,是世界上公认的亚 洲文学十大理想藏书,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件珍品。它对于日本文学的 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是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被誉为日本的红楼梦。在日本开启 了“物哀”的时代。小说描写了平安时期日本的风貌,揭露人性与宫廷斗争,反映了 平安时代的宫廷生活。 作者紫式部(约973年—约1019年至1025年),日本平安时代著名 女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出身贵族文人世家,父兄皆善汉诗、和歌。本姓藤原,一般认为其名不可靠,亦有人认为其本名为藤原香子或藤原则子。幼时从父学习汉学,通晓音律和佛典。1004年4月,紫式部丧夫寡居,同年秋开始创作《源氏物语》。 36岁那年冬天,紫式部受召入宫侍奉一条天皇的中宫藤原彰子。“紫”取自物语中主要人物紫之上,“式部”来自其父兄的官职“式部丞”。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源氏物语》,作品描写人物心理细腻,文字典雅,情节曲折,被认为是世界最早的长篇小说,对往后日本文学之影响极大。另著《紫式部日记》,成书于公元1010年秋。 内容简介:《源氏物语》主要讲述了平安时代里日本贵族的生活,以光源氏的故事为 核心,带出了众多与之关系暧昧的女性。葵姬是他的正室,出身高贵气质冷淡,光源 氏冷落她,陆续有了藤壶、紫姬、明石姬等多位心爱的女子。相继和光源氏亲近的女 人还包括栊月夜、夕颜、六条御息所等十数位贵族女性。或因偶遇生情,或有宿世之缘,书中大量写实的白描让贵族们糜烂而又出奇优雅美丽的生活横陈在读者眼前,相 隔千年却始终魅力不减。《源氏物语》中围绕美男子光源氏,光源氏之子夕雾、熏君(实际上不是源氏之子)描写了他们与众女子的种种或凄婉或美好的爱情生活,铺陈 了复杂纷繁的男女爱情纠葛事件。书中引用白居易的诗句90余处,及《礼记》、《战国策》、《史记》、《汉书》等中国古籍中的史实和典故,并巧妙地隐伏在迷人的故 事情节之中,使该书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文学的气氛,我国读者读来有读本国小说那 种强烈的亲近感。而且该书与《红楼梦》一样,所涉人物都是贵族。虽然所展示的场 景是日本的贵族阶层,但对爱情生活的着墨点染却与《红楼梦》有异曲同工之妙,但 却比《红楼梦》早了700多年,因此,被认为是日本的《红楼梦》。

2015年河北省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题目及答案解析(12.24)

2015年河北省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题目及答案解析(12.24)1( 单选题 )在几千年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亚洲、非洲、美洲、欧洲都留下许多宝贵的文学、艺术和建筑遗产,下列文化遗产属于同一个大洲的是: A. 《最后的晚餐》、雕塑“思想者”、雕塑“大卫” B. 胡夫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帕特农神庙 C. 《百年孤独》、《老人与海》、《海底两万里》 D. 《飞鸟集》、《高老头》、《源氏物语》 2( 单选题 )行政机关的基本职能是( )。 A. 立法 B. 守法 C. 执法 D. 监督 3( 单选题)“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 A. 借代、比拟 B. 比喻、夸张 C. 比拟、夸张 D. 比喻、借代 4( 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 A.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B.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C.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D.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5( 单选题 )用一个开关控制三盏灯,这三盏灯的连接方式( )。 A. 一定是串联 B. 一定是并联 C. 一定是又有串联又有并联(混联) D. 以上三种连接方式都可以 6( 单选题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在诗句中描述自己的行程是从现在的( )到( )。 A. 重庆湖北 B. 湖南四川 C. 重庆江苏 D. 湖南江苏 7( 单选题 )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金属的光泽由光的反射率决定 B. 金属的颜色由可见光的选择反射决定 C. 抗菌金属利用活性氧或金属离子灭菌 D. 根据金属的防腐蚀性,金属分为重金属和轻金属 8( 单选题 )组织的领导者应该学会“弹钢琴”,这种说法指的是( )。 A. 领导者要全面地看问题 B. 领导者要集中精力于领导和决策工作

源氏物语人物赏析

《源氏物语》人物形象浅析 ——以朝颜为中心 人力142 李让 指导教师:浦丽 摘要:《源氏物语》中出场人物众多,其中个性鲜明,给人以深刻印象的人物少说也有数十个,朝颜虽作为一配角,在人物刻画上与紫姬,葵之上,六条御息所等主要女性角色相比略显单薄,但仍有自己独特的超凡魅力。朝颜作为文中仅有的四名拒绝光源氏的女子之一,不同于空蝉的淡泊脆弱,柔中带刚;秋好的孤苦清冷,恬静淡然;玉鬘的坚强独立,孤苦无依;她思虑周瑾又温柔可亲,同时有远见,有主见,面对光源氏的疯狂追求,在坚定拒绝的同时又保留着自己的尊重与气度。她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冷静,内敛,雅致,虽然没有得到绚烂的爱情,但是也免于被情所伤,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情,追寻着更为光明的未来。她是《源氏物语》中,我最欣赏的女性角色,本文将以一个现代普通学生的视角来分析她与其它女性角色的不同之处和魅力所在,及形成她的独特气质与性格的原因。 关键词:《源氏物语》;朝颜;思虑周瑾;温柔可亲;远见 朝颜,也称作槿姬,但更喜欢朝颜这个名字,正好与另一女性角色,夕颜,相对。正如她们各自的名字一样,朝颜如同初生的朝阳下的牵牛花,温暖却不炽热,充满了光明与希望,始终追求着美好的未来,断然拒绝了花心虚伪的光源氏,避免了六条御息所那般凄凉的下场;而夕颜却如同梦幻的夕颜花一般,虽然天真烂漫,美丽动人,却只能在夜间开放,好不容易迎来光明,但是却在最美丽的时候香消玉殒,红颜薄命,令人不禁扼腕叹息【1】。 朝颜是桃园式部卿宫之女,是主角光源氏的堂妹,出身高贵,与光源氏有着较为亲密的关系。但她出场不多,关于她的信息,大部分都是从别的角色的对话中出现,因此,在人物的刻画方面,与葵之上,紫姬,六条御息所等主要角色相比略显单薄,但从这些断断续续的消息中不难一窥她的魅力与风采。她第一次在第二帖《帚木》中出场,仅在注解中提到名字,从某种意义上说,算是出场最早的女性角色之一,一直到第三十四/五帖《若菜下》之间,一直断断续续地出现她的消息。从时间上看,她和光源氏的来往是在光源氏17岁至47岁之间,约有三十年的时间,正是一个女性最为美好的一段黄金岁月,至于这以后的时间里,她的经历与生活,书中没有交待,因此不得而知【2】。 在第九帖《葵》中,她的父亲桃园式部卿宫一直希望她嫁给源氏,但是朝颜听到世间传说源氏公子是个薄情郎,于是主意坚定,决心不效别人那样受他的诱惑。光源氏给她写信,她大都置之不答,不过难得回他一封短书。然而也不表示嫌恶,使源氏难堪。她身边的人因受光源氏关照,都劝她接受光源氏,就连她的姑姑女五宫的也曾劝说,但都被她坚定拒绝。由此可见,她的性格十分坚定,而且情商也颇高,在拒绝地同时照顾了光源氏的颜面,也保留了自己的风度与优雅。而反观另一个同样拥有高贵的身份和出众气质,容貌美丽,才华出众,自尊心极强的女子,六条御息所,却迷失在了光源氏的杰克苏光环之下。六条御息所之前自丧夫以后便一直不轻易与人交往,过著清淡顺和的寡居生活。但是在六条御息所二十四岁那年,却在光源氏的追求下迅速沦陷,与小了她八岁的光源氏热恋,

北大中文系比较文学真题整理版(2003-2010)

北大中文系比较文学真题(2003-2010) 古代文学 1.《西游记》中的宗教影响。 2.用新批评的方法评析一首唐诗(律诗或绝句)。 3.从现代叙事学角度分析《水浒》的特点。 4.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论述其中的时空意识。(20分) 5.谈谈《镜花缘》的异域想象及其意义。(25分) 6.分析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的修辞特征。(10分) 7.谈谈江西诗派在文学史上的意义。(20分) 8.分析《春江花月夜》中的意象,并以此论述中国传统诗歌中的时间意识。 9.根据王维的一首诗(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谈中国诗歌语言美学特征。 现当代文学 1.简论张爱玲的当代流行。 2.以具体文本为例分析张爱玲小说与中外文学传统的关系。 3.分析鲁迅作品女性形象的差异性。 4.从具体作品出发,分析林语堂的中国文化观。(50分) 5.分析鲁迅《故事新编?铸剑》的主题。(30分) 6.试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比较文学在中国本土的复兴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并举例分析。(50分) 7.分析《围城》中的人物形象。 8.《原野》的象征意义。 9.鲁迅对传统文学的评价。 10.“浮士德精神”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西方文学 1.试论《俄狄浦斯王》中的悲剧性。 2.博尔赫斯作品中的典型意象。 3.分析具体中外文学作品中还乡主题。 4.分析莫里哀《伪君子》的喜剧情节特色。 5.辨析《哈里波特》(电影或小说)或者《指环王》等同类题材的母题、文类、风格特征。 6.以具体例子分析法国荒诞派戏剧的艺术特点。 7.分析但丁《神曲》反映的宇宙观。

8.简述达达主义的主要内容。(10分) 9.举例分析哥特式小说的艺术特征(30分) 10.分析歌德《浮士德》悲剧中靡非斯特的形象及意义(30分)。 11.试述《格列佛游记》的主题。 12.通过莎士比亚的戏剧,分析福斯塔夫性格。 13.“浮士德精神”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14.如何理解福楼拜说:“我就是包法利夫人”。 东方文学 1.以19世纪以前越南、朝鲜、日本任意一部汉文作品为例,说说“东亚文化圈”的"汉文学"特征。 2.越南、朝鲜等地“汉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差异性。 3.从“东亚汉字文化圈”的文学角度出发,谈谈中国古代“中国文学”与“汉文学”的区别。(15分) 4.谈谈东亚文学中“假名文学”、“谚文文学”、“字喃文学”的基本语文特征。(10分) 5.通过分析中国古代伏羲女娲传说,日本创世神话和朝鲜“檀君”神话,分析东亚文明神话(形成?)的特征。(可从神话人类学等诸多方面选择一切入点论述) 中国文论 1.举例分析海外华人作品中的身份认同问题。 2.从文学理论的角度阐述文本的意义。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3.简述中国以诗论诗的传统。 4.试述“春秋笔法”的修辞内涵。(10分) 5.为下段文字标点,并对其进行评价。(25分) 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与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 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原诗》)。 6.标点并分析下文。(30分) 芜词庸响语意不贯而藉口寄托遥深关系重大名之诗史尊以诗教毋乃类国家不克自立而依借外力以存济乎尽舍诗中所言而别求诗外之物不屑眉睫之间而上穷碧落下及黄泉以冀弋获此可以考史可以说教然而非谈艺之当务也。 (《管锥编》第一册“毛诗正义?狡童”,中华书局,1979年,第110页) 7.诗品序中的一段话(“诗有三义……”),标点,翻译,简述。 8.论王国维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联系。 9.给出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并作解释。(是汉儒关于“思无邪”的认识)

读《源氏物语》有感1000字

读《源氏物语》有感1000字 《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作品的成书年代一般认为是在1001年至1008年间,因此可以说,《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小说描写了平安京时期日本的风貌,揭露人性,宫中的斗争,反映了当时妇女的无权地位和苦难生活,被称为日本的“国宝”。 因为作者是位中等贵族的宫廷女性,感情生活坎坷,而且因为有宫廷生活的直接体验,对平安时期的贵族情况十分了解,加上作者内心细腻、敏感,所以《源氏物语》读来令人感动,就仿佛一部古典静雅而又美丽哀挽的“言情小说”。 书中的文字细腻,优美,虽然看着简介上的剧情令人扼腕无味,而读起原文却会觉得清秀感人异常。书中写了大量充满清丽气息的和歌,也描写了大量平安时期女子美丽的穿戴。书中描写的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每个人身上都有非常明显的独特之处,无需过多描写,一言一语都让人感觉到她们那些或温柔或冷清或完美或高贵,或是如平民般的安详等等的心性。但她们的结局大多都走向了悲剧,让人不忍,直至落泪。 全书出现了四百多位人物,描写了多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源氏物语》的作者是(公元794-1192)的著名女作家紫式部(973-1015),紫式部本姓藤原,字不详。按照日本古代妇女没有名字的惯例,紫式部只是后人给她写的作品上加题上的名字。因其长兄任式部丞,而当时宫中女官往往以其父兄的官衔为名,以显其身份,所以称为藤式部;后来因她所写《源氏物语》中女主人公紫姬为世人传诵,遂改称紫式部。作者生卒年月不详,普遍认为是生于978年,死于1015年。紫式部出身于充满书香气的中等贵族家庭,是一位极富才情的女子,其祖父等辈及兄长都是当时有名的歌人,父亲更是长于汉诗和歌,对中国古典文学颇有研习。作者因此自幼得以随父学习汉诗,并熟读中国古代典籍,她不仅对白居易的诗有很深的造诣,而且还十分了解佛经和音乐。紫式部家道中落,曾给一个官吏做过继室,丈夫去世后,依赖父兄生活,寡居十年。后进宫做了彰子皇后的侍读女官,讲解白居易的诗,这篇小说就是她写给皇后供天皇消遣的读物(也有的说是其对其父的作品整理加工完善得到)。 因为有宫廷生活的直接体验,对当时日本贵族阶层的淫逸生活及男女间的情爱之事有全面的了解。加上作者内心细腻、敏感,所以《源氏物语》读来令人感动,就仿佛一部古典静雅而又美丽哀挽的“言情小说”。

对《冰雪美人》孟喜喜的人物分析

对《冰雪美人》孟喜喜的人物分析 读完莫言的短篇小说《冰雪美人》,我被孟喜喜这个“十分过分”的女孩子深深地吸引和感动了,而那些围绕在喜喜身边的所谓的“正常人”却让我感到是那么的冷漠,那么的残忍,那么的无知,那么的封建。 孟喜喜“头发浅黄,波浪着,披在肩上,有时也用一根鲜艳的手绢扎起来,像一条狐狸尾巴”,“双唇鲜艳欲滴,仿佛熟透了的樱桃”,“她的额头宽阔开朗,像景德镇的瓷器一样光滑明亮”,无疑孟喜喜是美丽的,至少她已经有一个青春美丽的样貌,作品中写道“与班里那些胸脯平坦、嘴唇枯燥、目光呆滞、眉毛凌乱、额头上布满皱纹的女同学相比,孟喜喜实在是太过分了。”其实孟喜喜的美丽“我”和大家都是看到的,只是有些人硬把这种正常的美丽当成一种羞耻加以否定,年级主任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在全年级大会上不指名地批评: 有的同学——今天就不指名了——实在是不像样子,你自己对着镜子看看,还像个学生吗?!其实谁都知道在说谁,喜喜也一样,当所有人都幸灾乐祸,尴尬时,喜喜依然神色平静,嘴角翘着,脸上洋溢着一团微笑,好像年级主任点名批评的是一个与她毫无关系的陌生人。从这里我感受到了喜喜内心对她自己所追求的是那么的坚定,即使受到年级主任这样带着人身攻击的批评,喜喜都淡然地接受,但我想她的内心必定不会动摇。因为在那之后,喜喜依然昂首挺胸地美丽的出现在校园里。从中喜喜那种坚强和坚定着实让我钦佩,在那样的大环境里能依然不变地坚持自己,想要冲破那些传统封建的观念,追求青春美丽,而且是那么地坦然,那么的潇洒。 男生们自然喜欢接近美丽的喜喜,文中的“我”也不例外,有一次“我”塞了一串葡萄给喜喜,而“我”的那串葡萄却引起了骚动,年级主任看到孟喜喜和男生玩得这般疯狂的场景很是生气,她走到喜喜面前冷眼逗视她时,喜喜是满脸通红,并且说了抱歉的,可是“年级主任将教鞭插到那半串葡萄的梗杈里,从孟喜喜手里挑起来,像挑着一件世界上最令人厌恶的东西,回到了讲台前”。从这句话里,我看到了年级主任已经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喜喜了,而原因是喜喜对于他们来说“太过分了”,还有就是喜喜只有妈妈。当被问道葡萄是谁给喜喜的时候,“我”怯懦了,迟疑了,当年级主任问“我”时,正要坦白时,喜喜冷冷地说道“葡萄是他的,但是是我从他手上夺来的。”而再当年级主任问是不是时,“我”回答了“是”,喜喜的美丽又一次发出了夺目的光彩,“我”是那么的怯懦,喜喜是那么勇敢,除了勇敢,还有她的善良。

外国文学简介

外国文学简介 导读:第一章日本文学 作品介绍:《源氏物语》 1、内容介绍 (1)桐壶天皇桐壶皇后弘徽殿女御右大臣源氏 (2)朱雀天皇冷泉天皇紫上三公主 (3)三公主柏木薰君大君浮舟 2、作者介绍 (1)原名藤原,因喜欢书中女主角紫上,用“紫”作了自己的笔名。“式部”是他父亲的官名。 (2)她喜读汉诗,尤其是白居易的诗。她入宫陪皇后读书,一面赋诗习文,写下大量日记,积累了大量素材。 3、文学价值 (1)受中国文化影响深,白居易的诗就被引用了上百次。 (2)《源氏物语》问世的年代,正当中国北宋初年,几百年之后中国才出现了这样的小说。 (3)《源氏物语》是一幅古代日本贵族社会的大画卷。 (4)形成了最典型的日本民族文学情调,影响至今。 第二章阿拉伯文学 作品介绍:《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谭》) 1、作品介绍 (1)第一个故事:

国王山鲁佐德一千零一夜《一千零一夜》 (2)渔夫和魔鬼的故事: 铜瓶锡盖青烟魔鬼死亡 (3)脚夫和巴格达三个女人的故事: 脚夫女郎两姐妹两条黑狗三个僧人国王宰相掌刑官女神 (4)阿拉丁与神灯的故事: 阿拉丁魔法师戒指油灯公主 (5)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阿里巴巴芝麻开门高西木藏金洞强盗女仆 2、文学价值 (1)《一千零一夜》共收了二百六十多个精彩的民间故事,译成中文有一百五六十万字。 (2)特点是故事里套故事。 (3)《一千零一夜》的手抄本早在公元八九世纪(相当于唐代)就已经流传,全书基本定型在十五六世纪(相当于明代)。 (4)书中的故事,有些是巴格达(伊拉克),波斯(伊朗)的民间故事,也有来自埃及和印度的传说,融进了亚非人民的聪明智慧。 (5)这部书在欧洲影响很大,《格林童话》中的《蓝灯》,安徒生笔下的《打火匣》,就是《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变形而来的。 (6)光明取代黑暗,正义战胜邪恶,反映了阿拉伯人民的爱憎心和是非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