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听说读写》II第十二课12课 吃饭 教学设计

《中文听说读写》II第十二课12课 吃饭 教学设计
《中文听说读写》II第十二课12课 吃饭 教学设计

《中文听说读写》II第十二课12课吃饭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课时系教材《中文听说读写》II第十二课。本部分的主要活动是读懂菜单,在中餐馆点菜、在餐厅买饭、付帐等,能准确描述爱好、味道,增加学生的词汇以及增强学生实际运用中文的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虚拟出外就餐,通过阅读菜单和表格,学生能了解各种肉、菜、菜名、味道、调料、烹调方式,培养外出在餐馆就餐的口语能力。

②学生能在口头及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形容词重叠、多/少+verb、结果补语、“来”作为代动词。

③学生能根据英语阅读材料,翻译成汉语,并能纠正错误信息的表达。

(2)教学难点

①学生通过文中给出的线索,猜出词义

②学生活动:学生做为餐馆管理者完成社会调查,了解一家餐馆营业额下降的原因,做出一份餐厅整改计划书。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学生能理解并运用出外就餐的词汇如,饿、渴、饭馆、盘等

(2)学生了解中餐就餐规则习惯、菜品种类等,能够独立点餐。

2. 能力目标

(1)学生能够读懂菜单,并通过文中给出的线索,猜出词义。

(2)学生能够以书面形式简单介绍餐厅的基本情况,如路程远近,饭菜价格及质量、服务、特点等。

3. 情感目标

通过对餐厅的比较,学生外出就餐时能做出理智选择。

三、教学步骤

Step One Lead-in

①现在有家在FREMOTN中国餐厅,我们简称它为A餐厅,做午餐和晚餐为主。在yelp 上的评价不好,生意越来越差,面临关门。现在老板三顾茅庐请您这个商业奇才出山,来拯救他的餐厅。

你受命于危难之时,请你来拯救这家餐厅吧。

A餐厅在yelp上的评价是这样的:

(Decent food, but non-existent service, to say the least. You ask for something, and it is forgotten SERVICE SUCKS AT THIS PLACE!)

(Food is ok but service is awful and slow. I will have second thoughts on going back.)

你要实地考查一下这家餐厅为什么生意越来越差。你邀请你的朋友和你一起去考查。

(设计意图:教师设定情境,让学生邀请朋友并带着问题一起去就餐。自然进入到十二课的课文一的阅读阶段。)

Step Two Reading Dialogue I:Dining Out

②学生先读课文的英语,然后请分角色扮演,然后并把课文一句句翻译成中文。教师指正。

③请同学谈谈通过就餐与服务员的对话,请学生找一找A餐厅的不足。

④教师展示课文中文,讲解其中的生词和语法,请完成P44-P48.

⑤观看A餐厅的食物图片、餐馆图片、菜单、食谱图片、在yelp上的评价等,进行虚拟调查来完成拯救A餐厅计划。(发放A餐厅整改计划书)

(教师设计意图:A餐厅整改计划书,让学生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接触社会,搜集所需信息的一种与人沟通的技巧。该活动是一个能体现语言社会交际功能的活动,是贴近学生生活、真实的任务。在交流过程中,信息交流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语言学习、语言锻炼的机会。)

Step Two Reading Dialogue II:Eating in a Cafeteria

⑥情境设置:在了解了A餐厅后,我们要去A餐厅旁边的一所大学的学生餐厅去了解情况,这家学生餐厅是A餐厅的竞争对手之一。

(设计意图:教师设定情境,课文之间产生联系,方便学生记忆,及餐厅之间比较。)

⑦学生先读课文的英语,然后请分角色扮演,然后并把课文一句句翻译成中文。教师指正。

⑧请同学谈谈通过就餐与师傅的对话并对比价格及服务等,请学生找一找学生食堂的优点和特色。

⑨教师展示课文中文,讲解其中的生词和语法,请完成P54-P57.

⑩单词卡纸牌游戏。学生反复识字

角色扮演Role-playing

题目 topic:在餐厅里发生的趣事Something interesting happened in a restaurant

方式 method:

每组依题目自由发挥,演出一个短剧,时间约5-10分钟,每人都要参与。

Every group plan creatively your own story for 5 to 10 minutes, and every one should be part of it.

(提示:1. 去餐厅时服务生说什么

欢迎光临,请进,几位 ? 请你稍等一下

2. 当你去餐厅时你说什么我要订位,一共五个人

请你再加两个位子

请你把桌子并一下请你把桌子收一收

有什么好吃的吗

3. 在饭桌上你可以说什么

味道不错

请慢用

要不要来一点啤酒 ?

对不起,我有事要先走,请

大家慢用

4. 吃完饭以后你可以说

买单

我们各付各的

今天我请客

我要刷卡

要加服务费吗 ?

不用找了)

Step Three 扩展词、句子翻译成中文

1) Ways of cooking: bake, boil, deep-fry, pan-fry, stir-fry, smoke, simmer, stew, roast, steam

2) Western food: hamburger, pizza, KFC chicken, French fries, fish and chips, apple pies, sandwiches

3) Chinese food: hot pot, sweet and sour fish, roast duck, tomato omelette, hot and spicy bean curd, dumplings, spring rolls

2 功能:

1) Expressing and Responding to Hospitality A

1. Would you like to try some of this?

2. Another piece of fried steak?

3. Come on, you've hardly eaten anything.

4. Would you like to eat a little more fish?

5. Sweet and sour pork is their daily speciality. You must try some.

B

1. All right. Just a bit, please.

2. I'd love to.

3. I'm afraid I can't eat in any more.

4. That was absolutely delicious, but I've had enough.

5.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he wonderful dinner.

2) Describing some typical Chinese dishes

1. Wash and peel the fruit.

2. Chop the fruit.

3. Mix together the pieces of fruit and add water.

4. Cook on High for 4 minutes until the water just begins to boil.

5. Stir in a cornstarch mixture.

6. Add sugar.

7. Cook on high for another minute and stir.

8. Serve warm.

● 1)烹调方法:烤,煮,油炸,煎,炒,烟,煨,炖,烤,蒸

2)西餐:汉堡包,比萨饼,肯德基,炸薯条,炸鱼和薯条,苹果派,三明治

3)中国食品:火锅,糖醋鱼,烤鸭,番茄煎蛋,麻辣豆腐,饺子,春卷

● 2功能:

1)表达和回应待客之道

1.你想尝试一些呢?

2.另一块煎牛排吗?

3.来吧,你几乎没吃什么东西。

4.你想多吃一些鱼?

5.咕噜肉是他们的特长。你一定要尝尝。

● 1.好的。请给一点。

2,我很乐意。

3.我怕我不能再多吃。

4,这是实在是太美味,但我已经吃饱了。

5。非常感谢你的精彩晚餐。

● 2)描述了一些典型的中国菜

1.洗净,去皮的水果。

2.切水果。

3.水果混合在一起,并加水。

4.煮4分钟,直到水刚开始沸腾。

5.拌入玉米淀粉。

6.添加糖。

7.煮上高一分钟,搅拌。

8.趁热食用。

补充下列常用的就餐用语.

2. 在学生们熟悉这些常用句型后,要求两位同学相互配合,进行角色扮演。

可以是"主人--客人"的对话,也可是"顾客--侍者"的对话。

------就餐套语 50 句

● Finding a table for dinner (找餐桌)

1. Can we take that table over there? 我们可以坐那边的那张桌子吗?

2. Have you got a table for four? 你们有供四人用餐的桌子吗?

3. I prefer the one in that quiet corner. 我喜欢在那安静角落里的那张桌子。

4. Is the table free, waiter? 服务员,这张桌子空着吗?

5. No, this table is too close to the door. I don't like it.

6. This one is good. Let's take it. 这张桌子不错。我们坐这儿吧。

● Seating the diner (给就餐者安排座位)

1. Could you follow me, please? 请随我来。

2. Here is your table. Is it all right? 这儿是您的桌子。行吗?

3. I'm afraid there is no other place free at the moment. 目前恐怕没有别的空位了。

4. I'm sorry, sir, the one by the window has been booked by telephone. Would you like to sit over there near the door?

5. There's a table for four over there. Would you like it?

● Asking if the diner is ready to order (询问就餐者是否准备点菜了)

1. Would you like to order now, sir? 现在您想点菜吗,先生?

2. Have you decided what you'd like? 您决定吃什么菜了吗?

3. Are you ready to order, sir? 您准备点菜了吗,先生?

4. Can I take your order now? 现在我可以请您点菜了吗?

5. Have you chosen something? 您选好菜了吗?

● Asking what the diner would like to have (询问就餐者想吃什么)

1. And what to follow? 接下来要上什么?

2. What soup would you prefer? And what kind of fish do you like?

3. What would you like to start / begin with? 您想开始先点些什么?

4. Would you care for a drink before you order, sir? 点菜以前您想喝点饮料吗?

5. What dishes would you like? 您要什么菜?

● Finding out what the restaurant has today (了解餐馆今天有什么菜肴)

1. Could we have a look at the menu first, please? 我们先看看菜单好吗?

2. What do you have today for breakfast? 今天早餐你们供应什么?

3. What's special for tonight? 今晚有什么特色菜?

4. What else have you got on the menu? 你们菜单上还有什么别的吗?

5. What kind of seafood do you have? 你们有哪些海味?

● Ordering a meal (点菜)

1. Get me some chicken salad, please. 请给我来点鸡肉色拉。

2. Bring me two beers, please. 请来两杯啤酒。

3. Anything is all right with me. I will order the same.

4. I think I'll have soup to start with.

5. It sounds good. I'd like to try the chicken.

● Asking how the diner would like something (询问就餐者对菜肴有什么要求)

1. Do you like your tea strong or weak? 您喜欢茶浓点还是淡点?

2. How would you like them prepared? 你喜欢菜怎么做?

3. Would you like it rare, medium, or well-done? 您喜欢做得嫩一点,中等程度还是老一点?

4. You want it now or after dinner?

5. How would you like it done?

● Expressing hospitality (表示殷勤款待)

1. Have some and I'm sure you'll like it.

2. Help yourself to anything you like.

3. Do have some more, there's plenty left. 再吃点吧,还有很多呢。

4. Try some of this, please. 尝尝这个吧。

5. Shall I make you a glass of beer? 我给你倒一杯啤酒好吗?

● Responding to hospitality (对殷勤款待的应答)

1. I don't think I could eat another bite. 我想我一口也再吃不下去了。

2. All right, but only a small piece.

3. It's really delicious, but I honestly couldn't eat any more.

4. I've had more than enough.

5. No, thanks. I don't drink any wine.

● Paying the bill (付帐)

1. Can I have the bill, please? 请把帐单给我好吗?

2. It's my treat this time. I'll pay. 这次我请客。我来付。

3. Let's go Dutch this time. 这次我们各付各的。

4. Waiter! The bill / check, please.

5. Let me pay this time. You can pay next time.

Step four : Activities

以"食品"为主题设计活动。

●活动一:介绍一道菜的制作过程。

●活动二:围绕"食品",要求学生调查研究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综合"喜爱的何种食品,外出就餐的频率,吃快餐的频率,对健康食品的定义"等各种因素,最后准备一份调查报告,在下节课时,分正反方辩论《吃中餐好还是吃西餐好》

●活动三:A餐厅整改计划书,重点完成餐厅宣传册。

第二课最美妖精优秀教学设计

第二课最美妖精 【教学目标】 i?上要通过对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的品读,试着读?孙悟空、唐僧、猪八戒这三个人物的内心,从而读懂这个团队。 2?整本书阅读的策略之一:连结法。 【前置学习】 阅读《西游记》第27回、31回节选部分 【教学环节】 一.问题激趣 i.你知道在西行路上对取经师徒构成威胁或与其直接发生关系和冲突的女妖精共有多少个(伙)吗? 尸魔口骨妇人(二十七回);金角大王的母亲九尾狐(三十四回);毒敌山琵琶洞蝎子精(五十五回);灵感大王的义妹斑衣鍛婆(四十八回);牛魔王之妻铁扇公主罗刹女、牛魔王之茨玉面公i(五十九回);荆棘岭树精杏仙(六十四回);盘丝洞七个蜘蛛精(七十二回);比丘国美后白面狐狸(七十八回);陷空山无底洞金鼻口毛老鼠精(八十回);天竺国假公主玉兔精(九十五回)。 有人曾经统计过男女妖精的结局对比:《西游记》中33个男妖死亡13个,死亡率接近40%;女妖17个死亡24个,女妖死亡率则达到了82%之高】 2?你觉得哪个女妖可以称得上是《西游记》中的“最美妖精” ?为什么? A牛魔王之妾玉面公主B天竺国假公主玉兔精 C盘丝洞七个蜘蛛精D丿」魔白骨妇人 【选D白骨精除了具有其他儿个女妖的美貌外,她还有其他儿个不具备的特点或作用。】二、读出白骨精的美貌 (一)请在第27回中找出葺接捕写门骨精美貌的语句。请想象一下她的样子,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给大家听。 “那女子生得:冰肌藏玉骨,衫领錄酥胸。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唏林。半放海棠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晴。” 教师备用:作者从外貌、肌肤、身材这儿个方面来描写女妖,把女妖写得很美, 中国古代对美女的描写也不过是从这儿个方面来写。《西游记》中女妖外表的美是无可比拟的,作者在塑造这众多女妖的美貌时显然是别具匠心,同样也应和了曹植《美女篇》中“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描写女人美丽即为妖艳的说法。既为女妖,那也就少不了妖艳了。 (二)请在第27回中找出间爰刼白骨精美貌的语句,并简要解释。 1?呆子就动了凡心,忍不住胡言乱语,叫道:”女菩萨,往那里去?手里提着是甚么东西?”2?八戒闻言,满心欢喜,急抽身,就跑了个猪颠风,报与三藏道:”师父!吉人自有天报!师艾饿了,教师兄去化斋,那猴子不知那里摘桃儿耍子去了。桃子吃多了,也有些嘈人,又有些下坠。你看那不是个斋僧的来了?”(说师兄的坏话了) 3?行者道:”师父,我知道你了,你见他那等容貌,必然动了凡心。若果有此意,

公开课第二课时教案

17 少年闰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教师简短谈话后,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少年闰土》的生字词,归纳了文章的写作顺序(课文是按:回忆----相识----相处-----分别的顺序写的),并从闰土的外貌了解到他是一个健康、天真、可爱的少年。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少年闰土,请打开课文77页。板书: 17 少年闰土 写作顺序:回忆----相识----相处-----分别(倒叙的写作顺序)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健康 (外貌描写)头戴小毡帽朴实、天真 (神态描写)颈套银项圈可爱 2、浏览课文第6至16自然段,人物的对话说了哪几件事? 《板书: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3、哪件事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二、教师引导学习“看瓜刺猹” 1、课文中从哪个自然段到那个自然段是讲“看瓜刺猹”的?(生第9至13自然段)。 2、从“看瓜刺猹”这件事你看到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 (生:勇敢机智)《板书:勇敢机智》

你是从课文中哪写词语看出来的?请在文中找出来,划上三角符号(生:听、捏、走、看、刺)这些词是描写人物方法之一,叫做(生:动作描写)(板书:动作描写) 3、这些动作描写,写出了闰土勇敢机智的性格特点。这样细致的具体描写我们把它称为:详写。(板书:详写) 4、你有过这样危险的看瓜经历吗?(没有)闰土有着这么危险的经历,是我们所没有的。 5、你对他的看法是怎样的?(佩服的感情),带着这样的情感,想象当时的情景,有感情地齐读第9至13自然段。 三、还有哪件事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学习“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 1、课文中从哪个自然段到那个自然段是讲“雪地捕鸟”的?(生第6至7自然段)。 2、从“雪地捕鸟”这件事你看到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 (生:聪明能干,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板书:聪明能干、生活丰富多彩) 你是从课文中哪写词语看出来的?请在文中找出来,划上三角符号(生:扫、支、撒、拉)这些词是描写人物方法之一,叫做(生:动作描写)(板书:动作描写) 3、这些动作描写,写出了闰土聪明能干的性格特点。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这样细致的具体描写我们把它称为:详写。(板书:详写) 4、你有过这样捕鸟的经历吗?(没有)你能认识好多鸟吗?闰土有着这么丰富多彩的生活的,是我们所没有的。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课教案

课题:《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2*用心灵去倾听 设计者:普兰店市实验小学王君 一、教材分析 课文真实地记录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交往的过程,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全文围绕“我”与苏珊的交往过程这条主线展开,脉络清楚。课文采用儿童的视角观察事物,选取一些平凡的琐事来表现人物品质,语言朴素自然,平凡中包含深情,读来真实可信,生动感人。课文多处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使得全文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二、学情分析 《用心灵去倾听》是本组最后一篇略读课文,学生对于本组课文的学习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教学时,我主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课前借助预习提纲,迁移运用学法,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课堂上引领学生充分地展示、交流学习成果,教师适时点拨、引导。使学生真正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乐趣,提高独立阅读能力,从而达到自能读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2、能力目标 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情感态度 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2、难点:理解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六、教学策略教师:引导法、点拨法。 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感情朗读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明确目标。(3分钟)

1、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2、读题后你想知道什么?(谁用心灵去倾听?我想知道怎样才能用心灵去倾听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解题质疑,直奔主题。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二)自学自悟,交流反馈。(10分钟) 1、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进行再学习,思考: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说说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 2、反馈交流: (1)课文的主要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课文真实地记录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交往的过程。) (2)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 (请教手砸伤了怎么办?怎么计算一个长方形物体的面积?西班牙的首都在哪里?“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请求告诉金丝雀为什么死去?) 仅仅是这些帮助吗? 【设计意图】把握全文大意,了解“我”与苏珊是怎样进行交往的,有助于理解“我”对苏珊的依赖之情是怎样产生,有助于下文提炼苏珊有耐心有爱心地帮助孩子的品质。 (三)学法指导,自主探索。(8分钟) 1、出示自学提示: (1)课文的哪些内容让自己感动,把感动自己的语句画下来并体会。 (2)朗读感动自己的语句。 (3)自学后小组交流。 2、学生围绕自学提示进行自学、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提示指导学法,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四)全班交流,顺学而导(12分钟) 1、交流最受感动的地方(重点关注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句) (1)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找到听“我”说话的人,其实就是找到了希望,非常希望得到帮助,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身上。听到苏珊的温柔的嗓音,“我”孤独的心灵一下子得到了抚慰,终于放声大哭。这既是伤痛带来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独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2)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苏珊就像一位母亲那样“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在一次次心与心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概括小标题。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教具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初步学习了《草原》这篇文章,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理解课文,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感受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二、组织自学 按要求自学课文第1小节: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想一想: 草原有什么特点?作者的心情怎样? 3、同桌互相讨论。 4、试着有感情地读读课文。 三、交流点拔 1、挂图: 读了课文,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找出句子读一读。 3、打出投影句子。 4、看图并轻轻读读这些句子,告诉我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草原的? 5、读投影中的句子,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简单说说原因。 6、指名说,体会摹的美和大: ⑴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上了白色的大花。 ①把草原比作无边的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表现了草原的美和大。 ②绿毯绣白花是很美? ③绿毯为什么会像无边的绿毯? ⑵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一望无际全是碧绿的草原,草原确实很大很美,让人联想到无边的绿毯。 ⑶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公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把“小丘”比作“中国画”,给人美的享受。 ②中国画的技法很多,最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用细细的墨线勾勒出事物的轮廓,然后涂上色彩,画法与我们的铅笔淡彩相似;另一种直接用大毛笔醮上水墨或颜料,画出各种图案,这句话告诉我们小丘像哪种中国画? 用书上的句子回答。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案新人教版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教学分析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学会客观地评价新 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 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阅读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相关作品,获取有效历史信息。领悟“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方法。客观地评价新文化运动,形成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了解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 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历史 使命感,增强民主与科学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文字或图片材料展示新文化运动前,北京大学的课堂里师生间问候官气十足的情形。(老师:老爷们请起立!老爷们好!终生:大人好!老师:老爷们辛苦了!终生:升官发财!)进而引出北大的这种风气随着一场运动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由此导入新课的学习。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新文化运动。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旧闻拾遗1:袁世凯率文武百官祭孔;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2.教师提问:材料一报道了袁世凯的哪些行径?他接受“二十一”条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复辟帝制;以换取日本的支持,实现皇帝梦 3.旧闻拾遗2:《女子世界》是专为女子创办的杂志。近日该杂志大量登载节烈女子事例,主张男子多纳妻妾,要求女子独守贞操,反对婚恋自由。 4.教师提问: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提示:辛亥革命后,封建思想在社会上仍占统治地位 5.问题思考: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当时中国面临的紧迫任务有哪些?当时有哪些著名人物认识到这一点? 提示: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6.图片展示:展示陈独秀照片和《青年杂志》和《新青年》封面 7.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列表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过程。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蔡丽娟 教学目标: 1、感悟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无奈、感伤和留恋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有 感情诵读。 2、学习作者采用多种修辞手法将无形的光阴进行有形化,具体化,想 象化的描写方法。 重难点:学习作者采用多种修辞手法将无形的光阴进行有形化,具体化,想象化的描写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校对订正。 挪移、蒸融、徘徊、凝然、遮挽、头涔涔、泪潸潸、赤裸裸、轻轻 悄悄、伶伶俐俐 二、品读感悟,感情诵读。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大自然生生不 息,荣枯交替) 2.指名读第二句,你怎么理解“一去不复返”如果时光可以 倒流,在你的过往人生经历中有那些人那些事你希望可以 “复返” 3.交流说话。 4.练笔: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 ,没有再的时 候。 ,没有再的时 候。

,没有再的时候。 5、填完诗句你内心是何感受联系你内心的感受理解诵读第一自然段。 6、导读:朱自清生活在抗日战争年代,他失去了国家的完整,失去了温暖的家庭团聚,失去健康的身体……越是年长,越是年长,意味着不复返的人和事越来越多,再请你读第一段。 7、你读出了朱自清写下这段话的心情了吗(悲伤、无奈、留恋…….) 8、总结板书:春光多么美好啊,而人的生命确实无情地一去不复返,大自然的荣枯和人的生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形的时光寄寓与有形的春景这种写法让我们在开篇便感受到作者对时光匆匆的万分感慨。 (二)应用写法,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出示自读提示:应用学习第一自然的方法,划出具体描写光阴的句子,多读几遍,思考: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光阴的什么特点,你又从中感悟到什么做好学习批注。 2、交流批注,相机引导,感情诵读。 a)“滴”字写出了人的生命的短暂和渺小。 b)模仿课文句式,你来说说你的生活中还有那些“匆匆”过去的细节。 c)找出描写时光动作的词语,判断如果“时光”是一个人,你觉得会是什 么人为什么 d)感情诵读 e)总结板书。 (三)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出示朱自清的生平资料。 2、自读第四段,联系朱自清的资料,尝试回答朱自清的发问。 3、是啊,越是珍惜时间的人越是觉得时间宝贵,感情诵读。 三、总结本课。 1、根据黑板上的板书,说说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感悟到什么 四、板书设计 2、匆匆 无形(抽象)有形(具体) (光阴的踪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案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 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口号; 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0世纪初期,在北大的讲坛上,有从海外归来的、西装革履的大力宣传新思想的进步人士;也有拖着长辫子、身穿马褂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遗老,他们相互抨击对方的思想观点,出现了激烈的思想冲突。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现象出现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新文化运动,去了解吧。 知识点1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教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本目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新文化运动是在什么的背景下兴起的? 教师归纳总结: ①政治:以北洋军阀为首的反动势力妄图复辟帝制(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社会性质,没有使中国独立富强)。 ②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 民主政治 ③思想: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径 势不两立。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展示图片: 提问:请同学们从教材中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标志、代表人物、阵地等基本 要素? 学生回答:①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是1915年;②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是《新青 年》的创办;③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④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知识点2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内容诠释 抨击旧道德旧文化针对尊孔复古的逆流,《新青年》强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 统道德和文化 提倡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只有民主科学才能救中国 提倡白话文建设新文学提倡白话文,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2.教师总结强调: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就是要提倡新的 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来反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是属于思想革 命。提倡白话文,建设新文学,即文学革命。就是要通过简单、通俗、易懂的 白话文,去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科学,从而扩大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力。 3.教师展示材料: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 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第五课《守株待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守株待兔》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知道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 2.能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的道理。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守株待兔》。上课之前,老师提几点要求:1、同学 们要认真去看视频。2、在看视频的同时,也希望你们拿出笔和笔记 本来记本课学习的重点。 接下来,我们开始我们的学习。 (换ppt)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言文《守株待兔》,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它,首先,同学们大声朗读一遍课文,回忆文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原文: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换ppt)那它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讲了一个种田人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从此他就放下手里的农具,专门等着兔子来撞死,结果却一无所获,还被大家笑话的故事。 二、内容概括并理解 了解了故事的内容,老师有一个问题,文章最后一句说:“而身为宋国笑”是什么意思还记得吗?对就是说这个人成为了宋国的笑话。 (换ppt)那老师问题又来了: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呢? 对,从文章中的“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我们可以知道,因为这个农夫把一次偶然事件当成了会经常发生的事,心存侥幸,想不劳而获,最后却一事无成,所以被宋国人笑话。 (换ppt)那通过农夫被笑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道理: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换ppt)三、课外拓展

学习了《守株待兔》的故事,在我们的课后链接中,还有一个寓言故事《南辕北辙》,接下来,同学们自己朗读文章,思考故事当中的坐车人错在了哪里? 解析:这个故事中的坐车人主要犯了以下两个方面的错误:一是不清楚自己的目的,既然要到楚国去,就应该掌握正确的出行方向,不能够漫无目的地随便乱跑;二是不听朋友的劝告,固执己见,朋友向他指出方向错了,他却一点儿也听不进去,坚持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换ppt)四、方法总结 学完了《守株待兔》这篇不一样的文章,大家有没有总结经验,梳理一下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呢?回忆我们的学习过程,老师也帮大家总结了一些: 1、初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停顿。 2、细读,借助注释、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再说说全文的意思。 3、品读,思考寓意。 掌握了方法,以后我们的学习也可以更方便。 (换ppt)五、层次梳理 (换ppt)六、主旨归纳 本文讲了一个种田人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从此他就放下手里的农具,专门等着兔子来撞死,结果却一无所获,还被大家笑话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心存侥幸,不要指望不劳而获。 (换ppt)七、课后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十二课 教案汇总

第十二课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 第一课时实现理想离不开坚强的意志 教学内容分析 内容地位:本课时是十二课的第一课时,阐述了意志的涵义、意志的作用、理想信念和意志的关系;教育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的意志。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意志教育极为重要。 教学重点:理解理想信念对人生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理想信念和意志的关系;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的意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的意志。 教学目标: 认知方面:了解实现理想离不开坚强的意志,理解理想信念与意志之间的辩证关系。 情感态度观念方面:认识坚强意志和坚定信念对实现理想的重要作用,增强坚定理想信念和坚强意志的自觉性。 运用方面: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意志。 学情简要分析 授课对象是中职二年级的学生,在知识方面对理想信念和意志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缺少系统的学习。有些学生有自己的理想,但是大部分学生缺乏目标,把理想信念看做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在生活方面,因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受到家长溺爱等原因,做事缺乏坚持和意志力。需要培养和锻炼坚强的意志。 课堂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配乐故事《独臂英雄的故事》。根据故事,讨论说明理想的实现离不开坚强的意志。 引思明理 1.活动体验,体悟意志 具体做法:教师播放2首曲子,学生平举胳膊,保持不动,坚持下来的为胜利者。活动后,学生谈感悟,师生总结什么是意志。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状态和自觉能力,

即人的思维过程见之于行动的心理状态和自觉能力。意志和行动紧密相连,称为意志行动。 2.案例分析,明晰意志作用 播放视频《感动中国----钱伟长》片段,让学生根据视频讨论意志的作用。 师生总结:意志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坚强的意志是行动的强大动力,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意志是人生发展的精神支柱。实现理想离不开坚强的意志。 3.讲述故事,感悟理想信念与意志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1)说一说:体育名将等名人成长成功的故事。故事带给自己的启示。启示从两个方面引导:一是有理想信念,二是有坚强意志。 (2)分享自己的理想。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理想。 通过合作探究,学生明确:理想和信念既密切联系,又有区别,理想是人们为自己确立的奋斗目标和方向,信念是人们对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目标表现出来的孜孜以求、不懈奋斗的意志力(这是区别)。理想是信念的延伸和体现,信念是理想的基础和支撑(这是联系)。 教师多媒体展示案例,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1)一壶沙子变成了一壶清冽的水 浩瀚的沙漠中,一支探险队在艰难地跋涉。头顶骄阳似火,烤得探险队员们口干舌燥,挥汗如雨。最糟糕的是,他们没有水了。水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信念,信念破灭了,队员们一个个像塌了架,丢了魂,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队长。这可怎么办? 队长从腰间取出一个水壶,两手举起来,用力晃了晃,惊喜地喊道:“哦,我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沉甸甸的水壶从队员们的手中依次传递,原来那种濒临绝望的脸上又显露出坚定的神色,一定要走出沙漠的信念支撑他们踉跄着,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看着那水壶,他们抿抿干裂的嘴唇,陡然增添了力量。

第二课堂活动教案

第二课堂活动教案 解决数字迷问题一、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3、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学会有序的思考。二、自主学习1、预习与这部分内容有关的旧知识⑴、说出下面各组数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125和2563和9 54和18 ⑵、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①②③15是倍数,5是因数。6是3的倍数,是24的因数。4是12的因数,也是36的因数。④48是12和6的倍数。2、预习新知识⑴、试着找一找18的因数有哪些?你有没有什么简便的方法可以更快的找到一个数的因数?⑵、你还有什么重大发

现?三、合作交流1、汇报预习的第一个内容:“与这部分内容有关的旧知识” 2、小组交流预习的第二个内容“新知识”,按照⑴、⑵的顺序交流,交流过程中自己没预习到的知识,要在弄懂、学会的基础上补充到预习记录本上。 3、全班交流,分小组发言,让学生讨论一下,用哪种方法找的又全又快。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汇报的内容,从中找出找因数的方法。然后把因数用集合的形式表示出来。 4、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让学生用前面归纳的方法找出30和36的因数。集体订正。 5、在此基础上小组讨论:一个数的因数有哪些特点?四、课堂检测1、写出下面个数的因数。10的因数:32的因数:2、写出下面个数的倍数。4的倍数:12的倍数:分解质因数一、学习目标:①使学生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②能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③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2017-2018学年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教案(部编版)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20世纪初期,在北大的讲坛上,有从海 外归来的、西装革履的大力宣传新思想的进 步人士;也有拖着长辫子、身穿马褂的满口 之乎者也的封建遗老,他们相互抨击对方的 思想观点,出现了激烈的思想冲突。为什么 会有这样奇怪的现象出现呢?今天我们一起 学习第12课:新文化运动,去了解吧!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教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本目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新文化运动是在什么的背景下兴起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省略 教师归纳总结: ①政治:以北洋军阀为首的反动势力妄图复辟帝制(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社会性质,没有使中国独立富强)。 ②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③思想: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 提问:请同学们从教材中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标志、代表人物、阵地等基本要素? 学生回答:①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是1915 ②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是《新青年》的创办; ③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标导学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

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

?板书设计? 标志: 兴起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新文化运动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 提倡文学革命 积极: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影响 消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片面性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活动为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经过全体课堂参与者的阅读、思考、讨论、分析、对比,使每个学生都经历了一个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学生能根据材料得出结论,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讨论法分组合作,课堂气氛活跃,且能对新文化运动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1:第12课教案

《发展汉语(第二版)·综合初级I》编著荣继华 ***********************************************************第12课《你要茶还是咖啡》教案 教学任务一、语音难点 1.声调连读练习 2. 发音难点词汇: 兴趣、太极拳、感兴趣、选、足球、篮球、自行车、报名、没错儿 二、重点词汇 1. 量词:门、位、杯 2. 对(pre.)、可是、一样、还是、爱好 三、语法 1. 选择疑问句:A 还是B ? 2. 对……感兴趣 对……很好 3. 一样 跟/和……一样 跟/和……不一样 四、语言技能 1.读:能够熟读生词和课文,达到声调、语调基本准确。 2.说:能够使用学过的句式和词语简单陈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3.写:能够认识本课汉字,并学会书写重点汉字。 时间安排1.本课共需三次课,6课时 2.课时安排 第一次课:复习第十一课、学习课文一 第二次课:学习课文二和课文三、做部分综合练习 第三次课:做综合练习、学习汉字知识及练习写汉字

《发展汉语(第二版)·综合初级I》编著荣继华 *********************************************************** 教学实施 第一次课(90分钟) 一、复习第十一课(15分钟) 1. 认读学过的重点词语 汽车、公司、平时、周末、休息、聊天儿、食堂、手机、号码、 宿舍、画画儿、收拾、一块儿、做饭、东西 2. 进行扩展练习(用提问方式) 上()做()收拾()开始()看()听()买()喜欢()学习()吃() 3. 用学过的语法进行问答练习 ?你一般在哪儿吃饭? ?你在哪儿学习/工作? ?你朋友在哪儿学习/工作? ?你在哪儿上网? ?你做饭吗?你在哪儿做饭? ?你的手机/电话号码是多少? ?你平时喜欢做什么? ?这个周末你想做什么? 4.汉字听写并订正 (1)找同学到黑板上听写上节课的汉字 妈、她、姓、娜、你、他、们、作、什、做、位 (2)集体订正汉字,找同学读汉字并组词 二、学习课文一并导入新课(5分钟) 提问: 1.请问,你们现在学习什么?(汉语) 2.你喜欢学习汉语还是英语? 3.你喜欢喝什么? 4.你喜欢茶还是咖啡? 今天我们学习第十二课《你要茶还是咖啡》。 板书:第十二课:你要茶还是咖啡 三、学习课文一生词(30分钟) 1.老师领读生词三遍,学生自读 2.请学生读生词,纠正发音问题。 注意:课文一生词比较难读词语要加强练习,注意连读时的声调,尤其是第四声。

第二课时教案公开课

《扁鹊见蔡桓公》 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的: 1.知识培养:学习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事情的写法。 2.思想培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对待事物的态度,学一点做人的道理。 3.能力培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对提高写作能力会有帮助。 重点难点 1.重点:分析文中两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2.难点:学会从具体事件当中领悟文章所寄寓的道理。学会从多角度去观察事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结上节课内容、提出本节课目标导入。 二、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 (1)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文章讲述了扁鹊多次规劝蔡桓公治病,桓侯不听,最终导致

自身死亡的故事。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再次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 故事的发生:初见疾在腠理 故事的发展:居十日复见病在肌肤 居十日复见病在肠胃 居十日望桓侯而还走病在骨髓 故事结局:居五日逃秦遂死 归纳:按时间顺序。 三、分析探究 1、扁鹊通过四次晋见,给蔡桓公开出来怎样的诊断书? 2、从这份诊断书上我们看出,蔡桓公的病情如何?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1).“疾”与“病”的不同之处: ①“疾,小病也”,

“矢”字暗含了“疾”只是皮毛的外伤的意思。这种病来得快去得快,是小病。 ②“病,疾加也” 《说文解字》中解释:“病,疾加也。”就是病加重的意思。(2)病情发展的位置: “腠理”——“肌肤”——“肠胃”——“骨髓”(步步加重) (3)从治理方案看: 汤熨——针石——火齐——无奈何(有解——无解) 3、面对桓公日益加重的病情,扁鹊是怎么做的呢?请找出相关的语句分析。 屡次请见尽职力劝(三见三劝) 语言:“恐深”、“益深”,二者能否调换呢? 不治将恐深”译为:不治疗怕是要严重了。 “不治将益深”译为:不治会更严重。 扁鹊说第一句时,蔡桓公的病并不严重,而且扁鹊认为蔡桓公会听取扁鹊的意见,所以善意提醒,语气相对平和。而第二句中加了个“益”,就有强调意味了。所以第二句的语气明显强于第一句。第三句中“益深”的语气就更焦急了,规劝中暗含警告。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教案

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案

3)思想上: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西方民主平等自由思想进一步传播,先进知 识分子认识到只有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才能救中国. 2.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标志、代表人物、主阵地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明确以上问题。 1)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是1915年; 2)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是《新青年》的创办;3)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3.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北京大学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两个最重要的阵地之一?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这与北大校长蔡元培有极大地关系,他着力营造北大“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学术氛围,并吸引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大任教,使得北大不仅成为人才鼎盛、 学术兴旺的全国最高学 府,也成 为中国 新文化 运动的独立完成 学生合作 探究 培养学生合 作意识及分 析辨别能力

大本营。 教学目标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学生先朗读教材,然后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表格 内容代表人物及作品 抨击旧道德、旧文化鲁迅《狂人日记》提倡民主与科学陈独秀“德先生”“赛 先生” 提倡新文学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2.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阅读教材最后一节后归纳回答: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3.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合作探究。 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将斗争的矛头对准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为什么这样做? 今天,我们知道,全国上下都在努力学习发扬传学生现场 填写表格 学生先独 立思考,后 合作学习, 归纳回答 知识表格 化,内容明 晰,便与学 习 培养学生对 于历史学习 读思考及归 纳能力 蔡元培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下第二单元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防御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 课 防御自然灾害 《应对自然灾害》第②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在灾害发生时的自救自护的知识,形成防灾避险的意识和能力。 2. 了解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采取的措施, 3. 了解科技减灾的新成果,树立法治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具备防灾避险的意识,提高应对身边自然灾害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教学难点 生活中增强防灾避险意识,面对灾害沉着、冷静、机智应变。活动准备教师资源包、课件学生课前网上学习,了解地震、暴雨、洪水、泥石流等常见自然灾害自救常识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启发思考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自然灾害” 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当前,全球自然灾害每年使大约25 万人丧生,造成的物质损失不计其数。 自然灾害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很多灾难是人类难以避免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 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 活动一:小小调查员--- 防灾避险自救知识知多少?

1. 出示研究报告 请各小组出示课前完成的调查报告,现在开始组内交流你课下搜 集的有关知识,在交流中分享 2. 全班汇报交流 小结:提高防灾避险的意识,增强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防止和减轻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伤害。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撰写研究报告,在课堂上一起分享有关知识,了解学生防灾避险知识储备,进一步深入了解自然灾害的影响,引导学生初步树立防灾避险的意识、具备自护自救的知识和能力。 活动二: 生命自救场--- “你有避险意识吗” ? 1.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39 页活动园内容,独立思考完成:你觉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做法是错误的?对于那些错误的行为,说错在哪儿应该怎么做? 2. 师生交流 (1)雷电交加,在大树下避雨(x)。(2)山区山洪、泥石流高发期,在山区露营时选择在山谷扎营(x)。(3)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撤离到安全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应暂时躲在小房间的墙角护住头部。(√)(4)泥石流发生时, 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跑。(√)(5)地震时来不及跑要就近“躲” 。(躲在坚固的物体

第十二课教案

第十二课教案 一、课的任务:翻身是这个时期孩子的重点,同时为爬行作一些准备。手的动作以学习使用工具为主。开始发展第二信号系统的核心——语言。 二、课的内容: 1、音乐律动《小铃铛》 ⑴目的:提高宝宝对律动音乐的兴趣,调节活动气氛,训练宝宝左右手抓握铃铛的能力 ⑵教法: ①教师引题:“宝宝,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声音,你听一听它的声音叮叮铛铛 它是小铃铛,有请小宝宝和小铃铛一起来做游戏,一起来听好听的音乐。请宝宝拿好小铃铛,家长配合宝宝一起来摇摇我们的小铃铛,好的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 歌词大意:一只小铃铛,叮铛叮铛响,叮铛叮铛,叮铛叮铛,叮铛响。 ⑶器材:音乐《小铃铛》 ⑷时间:5分钟 2、舌头的运动 ⑴目的:语言是喉、、声带等发音器官和舌、口运动的结果,而使发出的声音变成语言主要是舌头的位置、形态的变化和口型,所以训练孩子的舌头能使他们(她们)更快形成语言。锻炼宝宝的模仿能力,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 ⑵做法:对于舌头的运动婴儿有自己的训练方式–吃手指、吃任何拿到手的东西。6个月以前的孩子还没有牙齿,因此他们所谓的吃实际上是用舌头添东西,这个过程孩子运动了舌头,大约一年时间的运动,舌头可以随意使用了,孩子发出的声音就形成了语言。 对于宝宝的“吃”,大多数成人由于安全、卫生上的考虑,采用禁止的做法,但是仍然阻挡不了他们(她们)“吃”的积极性。 但是我们遇到个别的极端例子,一位医生世家出于卫生的原因,父母、爷爷、奶奶和保姆5个人时时刻刻提防他的宝宝“吃”,最后这个宝宝形成动力定型,不“吃”了。到了二岁半这个孩子什么都听得懂,但是什么也不会讲。 因此我们不但不要禁止宝宝“吃”,而且要给他们(她们)创造一个良好“吃”的环境: 首先解决卫生的问题,把宝宝喜欢的“吃”的东西(主要是玩具)放在一个容器中,容器和玩具都要洗干净,宝宝的手要洗干净。 然后安全的问题;玩具的大小是宝宝能抓、握又吃不下去,也不要有尖锐的棱角防止出现危险。 最后是兴趣;容器和玩具要及时更换,因为喜新厌旧是宝宝的特点,使用过的东西过一段时间还可以重复使用,遗忘快又是婴儿早期的一个特点。 在创造一个良好“吃”的环境同时,我们在以后的课中还要帮助宝宝训练舌头,使宝宝早一些学会使用自己的舌头。 ⑶时间: 5 - 8分钟 3、拉手仰卧起坐 ⑴目的:增加婴儿的腹部、颈部、上肢、肩带力量和手的握力,为腹部离地的跪撑爬行、攀登做力量上的准备,是牵拉的后续动作。

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1、学科:语文。 2、学段:小学五年级下半学期。 3、课时:共二课时,第二课时。 4、学习基础: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了生字新词,标注 了小标题,并且通过抓人物言行学习了“完璧归赵”这一部分内容。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叙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的经过。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在感受故事的曲折生动和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同时还应就此生发出去,让学生去了解名著。 就学情来看,学生对历史题材的文章,尤其是英雄人物的,非常感兴趣。但学生对人物的评价趋于空洞,缺少自己独特的看法。 据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研读“渑池会见”和“负荆请罪”,感受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精神和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感受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并且体会他们的爱国思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悟蔺相如、廉颇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领悟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1、引入资料法。 2、读中感悟法。 3、创设情境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师:孩子们,还记得那个流传千古、令世人称颂的故事吗?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18课。 2、打开手中的课文,快速浏览并回忆一下,将相之间在什么情况下是和的,什么情况下是不和的呀? 【设计意图:回顾全文,梳理线索,进入情境。】 https://www.360docs.net/doc/3616146498.html,/i?ct=201326592&cl=2&lm=-1&st=-1&tn=baiduimage&istype=2&fm=inde x&pv=&z=0&word=%BD%AB%CF%E0%BA%CD&s=0#pn=107 二、品人物言行,走进相如、廉颇。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课程内容 1.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2.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标志及新文化运动的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学会利用相关史料客观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形成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了解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中的第一课,本课在教材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上一单元“辛亥革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下一课“五四运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本课包括两个子目: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教材以“背景——内容——历史意义”为线索,叙述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条理清晰,内容精炼。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而《新文化运动》一课的内容理论性较强,相对比较抽象,对儒家的“纲常伦理”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选取通俗易懂的材料增强学生历史理解能力,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意识。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 情境导入 青年如初春, 如朝日, 如百卉之萌动, 如利刃之新发于硎, 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青年之于社会, 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 同学们,这段话是百年前的一位知识分子对时代的呼唤、对青年的呐喊、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祖国的深情。他是谁?何以发出如此振聋发聩的声音? 有人说,思想源于时代,思想又引领时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的隧道,去拜访那群激情昂扬的人物,去回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讲授新课 一、桎梏:枷锁重重乱象生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20世纪初的中国,将会看到以下现象: 社会现象一:北大师生问好(图片、文字) 师:同学们通过这种师生问好场景,看出了哪些社会现象? 生: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教员们不从事研究,只为养家糊口,学生们多为京官子弟,不用心学习,只为升官发财。北京大学不是一所学术中心,而是一座官僚养成所。 社会现象二:阿毛(文字) 师:你认为阿毛用14岁的鲜活生命换一块冰冷的牌坊值得吗?为什么? 生:各抒己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