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技术演进的社会动因与选择机制_施威

[摘要]媒介技术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结合体,具有内在的能动性和社会性,是人与自然、社会之间最重要的实践中介之一。人类在“摆脱时空约束”和“争取受众平等”两种维度上的不懈追求,推动了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不仅为媒介技术的形成提供本质意义上的根据,而且还为其具体构建提供现实意义上的各种环境和条件,并制约媒介技术功能和价值的形成。

[关键词]媒介技术;社会动因;选择机制

一、媒介技术的特征与功能

信息传播与交流是人类的基本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完全依赖于媒介技术的发展状况。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或技术的“讯息”,是由它引入的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或模式变化。[1]就是说,媒介是人类生理器官与神经系统的延伸,也即人体的时空延伸,它构成一种系列化交互作用的世界,为人类从时空的“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迈进提供了必要条件。

作为人类的创造物,媒介技术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结合体,这使它成为人与自然、社会之间最重要的实践中介之一。这种中介作用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是对媒介技术中所暗含的人类意志和行为的强调,即每一种媒介技术都包含着一定阶层特定的思想、偏好、态度、议程和意识形态偏向等;另一方面,它本身被理解为一个社会过程或社会行为,正无孔不入地渗入到社会和文化肌体之中。同时,媒介具有隐喻功能,它自身会形成一个由语言、技术、程序及其他符号组成的媒介生态环境,并通过这个系统完成对社会关系和文化结构的重新定义,这个过程隐蔽但有效,“像基因一样,信息模式用一种神秘的方式,决定了文化的一般特征”。总之,媒介技术是积极的、能动的,具有内在的能动性和社会性。

根据英尼斯的媒介偏向观点,媒介系统之所以能够完成信息、知识、文化的传播使命,是因为媒介能够实现信息在空间领域内的共时性传播以及时间范畴上的历史性传承、积淀。从技术特性看,媒介对人体功能的技术化延伸导致功能的分裂和各感觉之间比例上的变化,构造出人体感官新的感应性轮廓和复杂性,如时间延续、影响范围、速度和幅度等,从而改变受众的感觉方式与行为方式。从传播机制来看,在哈罗德·拉斯韦尔的“5W模式”中,信息传递要经过传播者、传播途径、传播媒介以及接收者等多个环节,而媒介处于核心环节,它决定了传播的方向和效果。因此,每一种媒介的长期使用,都会给人们的信息传播和接受方式、思维习惯、社会交往打上媒介技术特性的烙印,从而对社会关系和文化结构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2]

二、媒介技术演进动因的本体意义

保罗·莱文森认为,媒介技术演进的动力不仅来自于技术系统自身的内部矛盾运动,更大程度上来自社会和人类需求。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只有探究和掌握时空的“必然”,才能获得时空的“自由”。因此,在发展的本体意义上,媒介技术演进的动因可以归结为人类在两种维度上的追求:利用现代传播技术满足人们对摆脱时空约束的自由追求,以及利用现代沟通互动的传播观念来争取受众的平等追求。

传播离不开特定的社会关系,必然受到有限生命体、生产力等因素的束缚,因此,传播的时间空间相对于整个物质世界始终是有限的。然而,人类对摆脱时空约束的追求是不懈的,并通过推动媒介技术的发展不断打破时空枷锁,使媒介突破血缘范围而发展成为部落、民族、国家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文字突破了口头传播受时空限制的束缚,使信息能够长久流传并得以保存;造纸术和印刷术使信息易于复制,传播的时空范围大为扩展;电子媒介使人类回归用感官接收视听信息的天性,突破了文字传播抽象、线性的限制;数字媒介技术则使传受双方在跨越时空界限的同时,把更广泛的社会群体纳入到一个高度互动的传播体系中,形成一个“地球村”。“媒介技术的发展使人类一步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消解了现实传播的确定性和时空限制,从而使人摆脱了偶然性的束缚,无止境地拓宽了传播的时空疆域;使传播成为不受时空制约,可以自主选择的自由传播,成为向无比广阔的领域、无限多样的形式开放的传播。”[3]

人类对于自由与平等的追求永无止境,以人为本、注重和谐的传播状态一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境界,人类传播史就是一个不断借助技术发展,推动媒介与受众从对立走向融合,构建自由、平等、和谐的传播关系的历程。[4]就能动性和社会性而言,技术不仅直接作用于生产、生活等领域,还能够渗透到政治和文化领域,以或明或暗、直接或间接、线性或非线性等多种形式实现人类赋予的“潜在意图”。近代以来的科学与民主思潮风起云涌,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使“自

媒介技术演进的社会动因与选择机制

施威熊佳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110

由、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这些观念变迁必然折射到传播领域。在纸媒技术时代,统治阶级通过垄断媒介资源实施社会思想控制,受众所能够接收到的都是经同质化加工后的信息,从而被统治阶层的传播偏见、喜好以及意识形态所牢牢控制;进入大众传播时代,媒介与受众长期处于对立、分离的状态,受众只能被动接收,两者之间的地位仍是不平等的;数字媒介技术则改变了信息传播模式,增强了传播的开放性和社会性,不仅使传、受双方的平等、互动成为现实,而且实现了传播权利、地位、传播观念的深刻变革,造就了一个有史以来最为自由和个性化的传播时代。

三、媒介技术演进的社会选择机制

技术实在并不是一种纯粹的自然实在,也不是自然实在的某种物性功能按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规律自在地演化的结果。技术无论作为实物(如工具、机器、装置等),还是作为观念(如技能、技巧、经验、知识等),或是作为过程(如发明、设计、制造、使用等),都是康德所谓的“质料+形式”的产物,其中的“形式”就是加诸在自然质料上的社会性的建构和改造活动,由此使其成为集合群众性劳动和社会性力量的自然实在与社会实在、实践实在的统一。[5]

人与社会不仅一般地为媒介技术的形成提供本质意义上的根据,而且还为其具体构建提供现实意义上的各种环境和条件,并促进或制约某一项媒介技术功能和价值的形成。拉普在分析现代技术的兴起时说,“我们可以这样说明技术变化的过程:由特殊的文化态度、法律制度、社会结构和政治力量构成的社会,根据给定的技术知识和技能,考虑特殊的价值目标和观念,运用物质资源、在经济过程的框架内生产和运用技术系统。然后,这个过程又反作用于以前的技术系统,从而促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6]在这个循环往复、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环境或特定群体对技术发展的规约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现实的社会需求是任何一种技术得以发明的根本原因和动力,无数事例表明,“社会需要确实导致了有方向性的研究或指定投入的技术发展”。媒介技术演进要以人和社会为尺度,只有符合人性化要求的物性功能才能演化为真正的技术。莱文森认为,“人决定媒介的演化——

—哪些存活,哪些落到路边,哪些命悬一线,哪些如日中天。”[7]从某种意义上讲,媒介技术与人和社会的需求越吻合,就越有价值,这是其之所以发展的内在的社会根据;其次,社会不仅通过需求推动技术的发展,而且还提供必要的政策、资源和条件,如法规、资本、材料和技术人员等,并通过它们对技术发展形成调整、引导或制约:允许什么、限制什么以及禁止什么。从具体实践看,社会综合因素既构造了技术发展的可能性空间,也制约了技术演变的具体轨迹,发挥着激励和限制双重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技术成为社会行为和结构的一种特殊形式,即贝尔纳所说的“社会建制”;再次,技术的社会评价是影响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直接决定新技术的演进速度和质量。一方面,新技术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的态度;另一方面,新技术内部多种功能的筛选、组合及其效果,则是由特定群体所决定的。这是一个多向性作用力合成的过程,在利益的较量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必然是强势集团,通常是占社会统治地位的群体或阶层。马尔库塞认为,媒介技术本身就是预先按照统治者的意志和需要设计出来的,包含了一种统治的先验性和控制的欲望;[8]最后,人的特征规定了技术的特征。根据卡普的“技术的器官投影论”,媒介技术的功能演进不仅要从人性出发,还要以人为“摹本”,能够映射人体(肢体和器官)的功能。麦克卢汉认为,人类历史上一切新发明和新技术都是人的肢体或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其中电子媒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其余一切媒介(尤其是机械媒介)都是人体个别器官的延伸。

可见,社会选择对媒介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不含实践性目的和手段性功能的媒介技术是不存在的,这也正是媒介技术“社会性”的来源。当然,技术的社会形成论并不否认技术的能动作用,事实上,媒介技术形塑了文化和世界。对于媒介技术与社会变迁关系的理解,应该从更全面、深入的角度,对媒介技术进行从内在本质到外在特征、从效用价值到动态发展的系统考察,从而避免任一极端的技术或社会决定论。■[注:本文为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课题编号:GYHY201306064)阶段性成果。]

注释: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3.

[2]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85.

[3]李欣人.人学视野下的媒介演进历程[J].新闻与传播,2005(12).

[4]蔡骐.媒介竞争的哲学思考[J].当代传播,2007(3).

[5]肖峰.论技术的社会形成[J].中国社会科学,2002(6).

[6]F.拉普.近代科学技术何以恰恰在欧洲兴起?[J].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9(2).

[7]保罗·莱文森.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0.

[8]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8.

[作者简介:施威,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士;熊佳敏,女,凤凰出版集团江苏凤凰电子音响出版社编辑。]

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