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细则

绿洲高级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

(修订稿)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指导)》的规定,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中“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其中包括研究性学习,高中素质教育“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精神,在高中教育改革中的具体体现。为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我校决定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该课程将作为我校全体高中学生的必修课,从2014年3月开始施行。

一、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定位

着眼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课程目标内容

(1)态度目标: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群体合作的意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宽阔胸怀; 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追求真理、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不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判断问题价值的能力;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设计操作、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敢说善辩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设计和操作方法。

3、对学生:

(1)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和加深理解已经学到的知识,发现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

(3)培养自主意识、团队意识、探究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4、对教师:

(1)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单纯和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2)通过与其他教师合作,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3)动态地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创造轻松的对话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研究”是最主要的内容,它包括: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的体验与感悟;各种知识的积累。

2、内容载体:以研究的课题或项目为载体。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水平的实际,按学期划分研究性学习课题主题,在主题范围内自由选择研究课题或项目。

3、课题要求与学分认定:高中阶段研究性学习安排在高一下(学分为15分),补修阶段(高二下)。

三、教学方式

1、学习方式:学生“自主选题、自主探究、自我评价”。

2、师生关系:师生合作,民主平等,学生自主,教师指导,教学相长。

3、学生自主界定:①研究全过程由学生在顾问指导下自主去完成,但不排斥学校的帮助和其他教师的指导,要接受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约束。②学生自主的具体内容是收集信息、选题和立项,制定研究计划,进行具体研究,总结研究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完成研究性学习全过程。

4、教师指导界定:①指导原则是到位不越位,参谋不代谋,指导不指令。②指导策略是遵循学生的思路,提出质疑,提供思考、思路或方向,供学生判断或选择。③指导内容是提供背景资料,指导研究方法,了解研究情况,组织课题研讨或论证,提出质疑或析疑,组织成果交流与论证,进行学习评价等。

四、教学模式

五、教学组织

1、指导系统

指 导 评 价 学 生 背 景 启 发 确 定 课 题 制 定 研 究 计 划 实 施 研 究 总 结 研 究 成 果 撰 写 研 究 报 告 研 究 报告的 交流与 论 证 学生 自我 评价 教

师 提 供 背 景 指 导 选

题 指 导 制 定 计 划 指 导 研 究 指 导 总 结 指 导 撰 写 研

究 报 告 指 导 交流与 论 证 生 作 学 长

学校指导组:组长:教学副校长

副组长:教务处主任

组员:年级组长、学科教研组长

年级指导组:组长:年级组长

组员:各班班主任、班级课任教师

班级指导组:组长:班主任

组员:各个课题组组长

2、教学组织

(1)建立研究性学习小组。原则以政教处确定的自主管理小组组成一个课题研究学习小组,自选组长,顾问导师为研究性学习小组指导教师。

(2)教学基本程序

学生:自定课题(或项目),制定研究计划,实施研究,形成研究报告,进行自我评价。小组长必须做好本组成员参加活动的考勤记录和学习活动中各项具体工作的组内分工。

教师:①班主任是班级研究性学习指导组组长,负责主持,宏观过程指导、成果检查、交流评价等工作。②指导教师负责课题研究指导,支持服务、实施监控、成果学术性评价等工作。

六、实施办法

1、成立研究性学习工作小组。

确定“学校——年级——班级”三级管理制度。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对研究性学习进行宏观协调和指导。教务教研处协同年级组

成立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工作小组,负责针对各年级具体情况制定实际有效的研究性学习开展和实施计划,发挥年级组在组织、协调方面的作用,注意加强对指导老师的督促和管理。

组长:教务处主任

副组长:各年级组长

组员:各班主任

2、以班为单位成立研究性学习指导小组。

组长:班主任

指导老师:各班任课教师、家长、专家

班主任在年级组的宏观调控下制作出指导小组成员表、由年级组制定研究性学习授课表,年级组在常规检查中按课表落实到位。

3、以班为单位抛出课题并组建课题研究小组。由指导教师提出研究课题,学校领导小组审核并向学生公布。学生在班主任指导下,按自主管理小组组成课题小组,并推荐小组组长。小组成员的构成应考虑结构的优化和集体行动便于联系。

4、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根据成员的兴趣、爱好、特长;根据社会和身边的热点;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条件,从教师提供的课题选择1个题目,也可以小组自定题目,上报班主任,年级组组织评议和协调。

班长将本班课题进行汇总并登记。(研究性学习课题登记表)

5、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共同设计研究方案,课题小组作出开题报告。

6、开题评价。指导老师对开题报告打分,记入“研究性学习评价记录表”。

7、实施研究。

指导老师对课题研究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审改进后,各小组开始对课题进行研究。小组独立实施,教师监控、指导。学校通过各种方式,推动学生课题研究。

小组的活动是在规定时间里分开进行的,这给管理带来困难。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小组必须将活动的详细安排,书面报告班主任。班主任要交代有关注意事项;特别是安全注意事项,必要时指导教师要参加活动。每次活动结束,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填写活动情况报告表。指导教师及时掌握活动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不当做法。

整个研究过程要在结题前安排一个课时进行过程性评价,分数记入“研究性学习评价记录表”。

8、形成研究成果。

最后的研究成果报告以小组为单位提供研究成果,可以是调查报告、作品、论文等,作为小组的最后活动成果。活动结束,个人进行小结写出调查报告并上交小组长,在此基础上小组总结。小结及总结都要上交指导教师。

9、结题评价。

学生最终成果要按小组在班级进行交流,答辩,班级指导小组对其打分,分数记入“研究性学习评价记录表”。

10、确认学分。

本门课程的成绩是综合评定的,其成绩不应只看结果,而应重过程,由班主任结合指导教师按规定的评定办法给予评定。评定成绩应讲究方式,多鼓励,促进学生积极向上。

11、组织年级报告会。

各班选择比较好的课题小组,参加由年级组织的全年级报告会,实现成果共享。

12、汇编优秀案例。

教务教研处根据年级报送的方案、总结,择优汇编成册。

七、阶段性活动安排

1、准备和宣传动员、成立课题小组、确定课题阶段(每年3月份)(1)组织教师学习和了解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和动态。(2)成立研究性学习指导小组,班主任制作出指导小组成员表。(3)指导教师开始为学生准备一些课题。

(4)各班和各学科对学生进行宣传和动员,组织学生学习《研究性学习》基础知识、布置指导老师拟定课题。

(5)各班组织学生划分小组上报政教处成立自主管理小组,并选择课题。提交课题登记表。

(6)各课题组填写开题报告,指导老师进行开题评价,分数登记。2、活动组织阶段(每年4—6月份)

(1)各课题小组制定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指导小组对各自的课题组进行可行性评审并对研究方案进行改进。

(2)各课题组利用节假日按实施方案开展实际的调查研究、查阅材料、收集信息,指导教师、班主任进行过程监控。

(3)各课题组向指导老师定期汇报课题进展情况,上交阶段性小结。(4)指导小组对各班进行检查,反馈实施情况。

3、结题阶段(每年7月份)

(1)各课题小组认真总结、整理材料、撰写总结性研究报告、调查报告、指导报告、小论文、小发明、小制作、小作品等。

(2)结题前对各课题组进行过程性评价,登记分数。

4、组织答辩、学分认定、汇编、展示阶段(7月)

(1)按班级进行成果答辩,组织评分、评奖、展示。

(2)选择参加年级报告会。

(3)进行成果汇编。

八、课程管理

1、学校课程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决定实施计划和相应步骤,协调各方面工作,监控和评价课程和各类人员的工作,为学校开设课程提供各种保证。

2、教务教研处:学校实施课程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进度计划和组织课程的日常运作,检查各年级的课程实施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发现问题及时向校长汇报并提出处理意见,聘请和组织校外专家的讲座,把具体的工作要求布置给年级组。

3、年级组:课程组织管理的重要环节,上承校长和学校课程管理职能部门,下接年级组内各班班主任和学科指导教师,在整个"研究性学习

"中起着组织、协调和监控作用。它根据学校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统一安排,具体落实本年级的学生课题研究计划,在课题实施的每个阶段,及时提出和布置对各阶段工作的具体要求,安排辅导报告,培训教师并检查督促其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以规范学生的研究活动等。

4、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对学生的组织实施和管理指导工作,要求随时了解学生课题进展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关注学生在课题实施中的态度和表现,调动学生投入课程的积极性等。

5、学生课题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同学参加课题研究活动,安排小组人员分工,真实记录每次活动情况,主持小组活动和组内评价,及时向老师反映出现的问题等。由于有了明确的职责要求,哪些问题应由谁来负责处理就比较清楚,这对课程的有序进行十分重要。

九、其它有关规定:

1、校内设施、设备使用:

校内的图书馆、电脑室,向学生开放,尤其是周日要保证使用。特别安排由指导教师提出,再由教务处安排。

2、奖励与评价:

每年7月结题后,对“研究性学习”中的优秀课题,评出一、二、三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奖,由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优秀课题进行成果汇编,并将“研究性学习”指导工作的成绩纳入教师考核。

3、学分制管理: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采用学分制管理,学生完成一个课题研究,获15个学分。

绿洲高中教务处

2014年3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