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用砂标准

混凝土用砂标准
混凝土用砂标准

(JGJ52-2006)标准介绍

●普通混凝土中的砂石用量约占混凝土总重量的四分之三,因此砂石的质量对混凝土

来说相当重要,它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也大大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结构性能。

●1979年建设部颁布了我国第一部砂石标准(JGJ52-79,JGJ53-79),以后水电、交通、

港口等部门陆续在有关标准规范中针对各行业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1992年在原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形成了(JGJ52-92,JGJ53-92)标准。

●2006年总结了92标准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科学试验,广

泛地吸取了国内外科研成果,并积极借鉴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将(JGJ52-79,JGJ53-79)合二为一,形成新标准JGJ52-2006。本标准对保证混凝土质量将起到到重要这作用。

●砂石检验方法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国标

《建筑用砂》(GB/T14684-2001)

《建筑用石》GB/T14684-2001),二是行业标准(JGJ52-2006),两个都是现行标准,根据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混凝土结构工程应采用行业标准对砂进行检验。如果砂用于其他目的。则可以按国标进行检验。

总则

● 1.0.1为在普通混凝土中合理使用天然砂、人工砂和碎石、卵石,保证混凝土用砂

时的质量,制定本标准。

● 1.0.2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要求

和检验。

● 1.0.3 对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1.0.4砂和石的质量检验,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规定

●将原砂(JGJ52-92)和石(JGJ53-92 )合并;砂增加了人工砂和特细砂。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的普通混凝土用砂和石的

要求和质量检验。对用于港口、水工、道路等工程的砂和石,除按照各行业相应标准执行外,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指的是处于潮湿或干湿交替环境,

直接与水或潮湿土壤接触的混凝土,如:地下构筑物,建筑物桩基、地下室、处于高盐碱地区的混凝土工程、盐碱化工污染范围的工程。引起混凝土中砂石碱活性反应应具备三个条件:活性骨料、水、高碱。骨料产生碱活性反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建筑物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因此将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用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作为强制性条文。

三、砂的质量要求

●3.1.1砂的粗细程度按细度模数μf分为粗、中、细、特细四级,其范围应

符合下列规定:

●粗砂:μf=3.7~3.1

●中砂:μf=3.0~2.3

●细砂:μf=2.2~1.6

●特细砂:μf=1.5~0.7

●颗粒级配与细度模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颗粒级配指的是砂的各粒径组成

情况,即“大小搭配情况”,而细度模数反映的是颗粒的粗细程度。

●3.1.2砂筛应采用方孔筛。砂的公称粒径、筛的公称直径与方孔筛的边长

应符合表3.1.2-1的规定。

●砂(除特细砂外)按公称直径630μ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以质量百分率)分成三个级配区。且砂的颗粒级配应处于3.1.2-2中的某一区内。

●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3.1.2-2中的累计筛余相比,除公称粒径为5.00mm 和630μm外,允许稍有超出分界线,但总量百分率不应超过5%.

●当天然颗粒级配不符合本标准的3.1.2-2条时,宜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经试验证明能确保混凝土质量,方可使用

●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Ⅱ砂。当选择Ⅰ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Ⅲ区砂时,宜降低砂率;当采用特细砂时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泵送混凝土,宜选择中砂。

●细度模数与颗粒级配是两个概念,在标准中是两个指标,细度模数是计算出来的,颗粒级配是查表出来的,现在有些人认为颗粒级配为Ⅰ区必定是粗砂,粒级配为Ⅱ区必定是中砂,粒级配为Ⅲ区必定是细沙,当出现颗粒级配Ⅰ区,细度模数为中砂时,则认为是不合格砂。

●泵送混凝土一般要求砂子的细度模数为2.4~3.0,并有15-30%的颗粒通过315μm的筛,有5-10%通过160μm的筛。

三、砂的质量

●3.1.3天然砂的含泥量应符合3.1.3的规定

●表3.1.3砂中含泥量

●混凝土强度等级≥C60 C55~C30 ≤C25

含泥量(按质量计)≤2.0 ≤3.0 ≤5.0

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混凝土用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

●含泥量: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颗粒的含量。

●经验证明,不同含泥量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有一定的影响。对低等级混凝土

的影响比对高等级的混凝土小,尤其对低等级塑性贫混凝土,含一定的泥后,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因此含泥量可以酌情放宽,放宽量应视水泥等级和水泥用量而定,因此本次修改去掉了对C10以下混凝土中含泥量的规定。

●3.1.4砂的泥块含量应符合表3.1.4的规定

●表3.1.4砂中含泥块量

●混凝土强度等级≥C60 C55~C30 ≤C25

●泥块含量量≤0.5 ≤1.0 ≤2.0

(按质量计)

●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混凝土用砂,其含泥

量不应大于1.0%

●砂的泥块含量: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变成小于630μm

的颗粒的含量。

●泥块含量对混凝土的抗压、抗渗、抗冻及收缩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

是包裹型泥尤为严重。

●增加了对C60及以上混凝土的泥块量限值。

对C10及以下混凝土用砂,适量的非包裹型泥或胶泥,经加水搅拌粉碎后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去掉了对C10以下混凝土中泥块含量的规定

●3.1.5人工砂或混合砂经亚甲蓝试验判定后的石粉含量应符合表3.1.5的规

定。

●表3.1.5人工砂或混合砂中的石粉含量

●混凝土强度等级≥C60 C55~C30 ≤C25

●石粉含量MB<1.4(合格)≤5.0 ≤7.0 ≤10.0

●MB≥1.4 (不合格)≤2.0 ≤3.0 ≤5.0

●石粉含量:人工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且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与被

加工母岩相同的颗粒含量。

●人工砂中的石粉绝大多数是母岩颗粒,与天然砂中的泥不同,它们在混凝

土中的作用也有很大的区别,石粉的含量高一方面使砂的比表面积增大,增加用水量;另一方面又会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因此不能把石粉视为有害物质。

●试验证明;当人工砂中石粉含量在0-30%时,对混凝土强度性能影响很小,

对中、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无影响,C50混凝土强度降低也很小。

●3.1.6砂的坚固性应用硫酸钠溶液检验,试样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符

合表3.1.6的规定

●表3.1.6砂的坚固性指标

●混凝土所处的环境及性能要求5次循环后质量损失(%)

在严寒及寒冷地区室外使用并

经常处于潮湿或干湿交替状态

下的混凝土用砂,对有抗疲劳、≤8%

耐磨、抗冲击要求的混凝土用砂

或有腐蚀介质作用或经常处于水

位变化的地下结构混凝土用砂

其他条件的混凝土≤10

●影响骨料坚固性的因素:岩石的结构和构造、骨料的孔隙率。

●混凝土使用条件对坚固性的影响:若使用坚固性不合格的骨料配制混凝土,

除非骨料完全嵌入水泥浆中,否则因受冰冻影响,产生膨胀会引起周围砂浆的开裂,

使混凝土耐久性受到影响。

●一般来说,我国的砂坚固性绝大多数能满足要求。如同一产源的砂,在类

似的气候条件下,使用已有可靠的经验时,可以不做坚固性检验

●3.1.7人工砂的总压碎指标应小于30%。

●人工砂的总压碎指标是检验其坚固性及耐久性的一项指标。经试验证明,

中、低等级不受压碎指标的影响,人工砂的压碎指标对高等级的混凝土抗冻性无显

著影响,但但导致耐磨性下降,因此压碎指标应小于30%。

●3.1.8当砂中含有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等有害物质时,

其含量应符合表3.1.8的规定。

●表3.1.8砂中的有害物质

●项目质量指标云母含量(按质量计%)≤2.0

●轻物质含量(按质量计%)≤1.0

●硫化物硫酸盐含量(折算成SO3按质量计%)≤1.0

●有机物含量(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

当深于标准色时用水泥胶砂强度对比,比大于0.95

●有害物质:有机杂质(腐烂的动植物的产物)、轻物质(煤、贝壳、木块、

树叶)、云母、硫化物及硫酸盐等。

●云母对混凝土的影响;

–云母对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云母含量越大和易性越差。

–云母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云母含量越大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抗冻性越差。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3年10月1日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通知 建标〔1992〕930号 根据建设部(89)建标计字第8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JGJ52—92,自1993年10月1日起施行。原部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79)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归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2年12月30日 目次 1总则 2术语、符号 2.1术语 2.2符号 3质量要求 4验收、运输和堆放 5取样与缩分 5.1取样 5.2样品的缩分 6检验方法 6.1砂的筛分析试验 6.2砂的表观密度试验(标准法) 6.3砂的表观密度试验(简易法) 6.4砂的吸水率试验 6.5砂的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 6.6砂的含水率试验(标准方法) 6.7砂的含水率试验(快速方法) 6.8砂的含泥量试验(标准方法) 6.9砂的含泥量试验(虹吸管方法) 6.10砂的泥块含量试验 6.11砂中的有机物含量试验 6.12砂中的云母含量试验 6.13砂中的轻物质含量试验 6.14砂的坚固性试验 6.15砂中硫酸盐、硫化物含量试验 6.16砂中的氯离子含量试验 6.17砂的碱活性试验(化学方法) 6.18砂的碱活性试验(砂浆长度方法)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7 年6月l日 1 总则 1.0.1为在普通混凝土中合理使用天然砂,人工砂和碎石、卵石,保证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的质量要求和检验。 1.0.3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1.0.3 砂和石的质量要求和检验,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天然砂 natural sand 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公称粒径小于 5mm的岩石颗粒。按其产源不同,可分为河砂、海砂和山砂。 2.1.2 人工砂 artificial sand 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mm的岩石颗粒。 2.1.3 混合砂 mixed sand 由天然砂与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砂。 2.1.4 碎石 crushed stone 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的,公称粒径大于5mm的岩石颗粒。 2.1.5 卵石 gravel 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公称粒径大于 5.00mm 的岩石颗粒。 2.1.6 含泥量 dust content 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颗粒的含量。 2.1.7 砂的泥块含量 clay lump content in sands 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630μm 的颗粒的含量。 2.1.8 石的泥块含量 clay lump content in stones 石中公称粒径大于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0mm 的颗粒的含量。 2.1.9 石粉含量 crusher dust content 人工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且其矿物组成和成分与被加工母岩石相同的颗粒含量。 2.1.10 表观密度 apparent density 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孔隙)的质量。 2.1.11 紧密密度 tight density 骨料安规定方法颠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 2.1.12 堆积密度 bulk density 骨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1.13 坚固性 soundness 骨料在气候、环境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2.1.14 轻物质 light material 砂中表观密度小于 2000kg/m3 的物质。 2.1.15 针、片状颗粒 elongated and flaky particle

混凝土用砂石

第二部分、砂石 一、名词解释 1、砂的含泥量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Um的颗粒的含量。 2、砂的泥块含量砂中公称粒径大于 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0.630mm颗粒的含量。 3、石子的泥块含量粗集料中粒径大于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mm颗粒的含量。 4、针片状颗粒凡岩石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颗粒。 5、平均粒径公称粒级的上、下限的平均值为平均粒径。 6、最大粒径公称粒级的上限为最大粒径。 7、碱活性骨料能与水泥或混凝土中的碱发生化学反应的集料 8、坚固性骨料在气候、环境变化或其他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碎裂的能力。 二、填空题 3、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 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规定: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细骨料宜采用(中砂)。 5、砂按0.630mm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分三个级配区,砂的颗粒级配应处于(Ⅰ区、Ⅱ区、Ⅲ区)中的任何一个区以内。 6、砂的实际累计筛余百分率,除(5.00mm和0.630mm)外,允许稍有超出分界线,但其总量百分率不应大于5%。 7、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Ⅱ)区砂。 8、砂的粗细程度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特细四级。 粗砂的细度模数为3.7~3.1; 中砂的细度模数为3.0~2.3; 细砂的细度模数为2.2~1.6 特细砂的细度模数为0.5-0.7 9、最大粒径为40mm的连续粒级碎石的公称粒级为(5~40) 10、公称粒级为10~20的碎石的级配为(单)粒级。 11、碎石含泥量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2%)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12、碎石的强度可用岩石的(抗压强度和压碎指标)表示 13、砂中的有害物质主要包括(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等 三、单项选择题 1、关于砂子复验,不正确的说法是(D) A、如检验不合格时,应重新取样复验。 B、对不符合项,进行加倍复验。 C、复验时,若仍有一个试样不满足要求,应按不合格品处理。 D、对所检项目,全部进行复验。 2、砂的颗粒级配不符合要求时,不正确的说法是(D) A、应采取措施。 B、经试验证明能确保工程质量。 C、满足A和B,允许使用。 D、不允许使用。 3、砂子检验,试样不需缩分可经拌合均匀直接试验的项目为(D) A、筛分析。 B、含泥量。 C、泥块含量。 D、含水率。 4、碎石检验,试样需缩分方可试验的项目为(C) A、堆积密度。 B、紧密密度。 C、针片状颗粒的含量。 D、含水率。 5、碎石筛分析所需试样的最小重量(kg)为(B) A、最大粒径(mm)的0.5倍。 B、最大粒径(mm)的0.2倍。 C、5kg。 D、10kg。 四、判断题 1、细度模数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精确至 0.1),如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0时,应重新取试 样进行试验。(√) 2、砂子含泥量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两次 结果的差值超过0.5%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3、砂子泥块含量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两 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4%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4、经缩分、烘干后取400g的试样两份用于砂子含泥量的检验。 (√) 5、称取烘干砂子试样500g,置于套筛上进行筛分析试验。(√) 6、经缩分、烘干后取200g的试样两份用于砂子泥块含量的检验。 (√) 7、碎石筛分析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 8、碎石泥块含量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两 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4%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9、碎石的坚固性用硫酸钠溶液法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重 量损失符合JGJ53-92的规定。(√) 10、判定碎石的含泥量、泥块含量的测定值是否符合要求,应依 据JGJ53-92、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混凝土的其他要求。(√) 11、中砂的颗粒级配不可能处于Ⅰ区或Ⅲ区内。(×) 12、砂石的含水率指砂石烘干后测得的含水量占砂石烘干后的重 量的百分比。(√) 13、含泥量、泥块含量及针片状颗粒含量计算结果皆精确至0.1% (√) 14、砂子的含泥量超过5%时,则应先用水洗,烘干至恒重,再 进行筛分析。(√) 15、筛分析试验,采用2个试样平行试验,各细度模数试验结果 精确至0.01,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 五、简答题 1、砂石验收批的划分方法 按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用大型工具运输的,以400m3或600t 为一验收批,不足600t亦按一批。对同一集料生产厂家能连续供 应、质量稳定的集料时,可定期检验。 2、砂子取样方法 每验收批取样应按下列规定执行:在料堆上取样,取样部位应均 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面铲除,然后在各部位抽取大致 相等的砂共8份,组成一组样品。 3、碎石的取样方法 在料堆上取样,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面 铲除,然后在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共15份,组成一组样品。 4、砂子的复验项目 ①每验收批至少应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检验。 ②如为海砂,还应检验其氯离子含量。 ③对重要工程或特别工程应根据工程要求,增加检测项目。 ④如对其他指标的合格性有怀疑时,应予以检验。 5、石子的复验项目 ①每验收批至少应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及针片状颗 粒含量检验。 ②对重要工程或特别工程应根据工程要求,增加检测项目。 ③如对其他指标的合格性有怀疑时,应予以检验。 6、简述砂石试验烘干至恒重的方法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普通砼用砂、石检测 作业指导书 哈尔滨市龙盛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实验室持有人:

普通砼用砂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检测标准 JGJ 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二、取样 同产地,同时进场用大型工具运输以400m3、以小型工具运输的200m3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批论。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分布均匀。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8份,组成一组试样。 每组试样的取样数量对每一单项试验应不小于表1最小取样重量。可用同一组试样进行几项不同试验,然后用分料器或人工四分法进行缩分。人工四分法将试样在潮湿状态下拌匀,堆成厚度20mm 圆饼,然后沿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园饼分成四等份取其对角的两份,然后再重新拌匀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后材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需数量。 每一试验项目所需砂的最小取样数量见表1。

三、技术指标 1、砂颗粒级配区 2、砂中含泥量、泥块含量限值 3、砂中有机物含量限值

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应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低于0.95。 四、常规试验步骤(试验前应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一)砂的筛分析试验 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普通混凝土用天然砂的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 2、本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试验筛:10.0、5.0、2.5mm的圆孔筛和1.25、0.63、0.315、0.16mm 的方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只。 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 摇筛机。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0~110℃。 浅盘和硬、软毛刷等。 3、试样制备:试验前前应先将来样通过10mm筛,并算出筛余百分率,然后称取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分别倒入两个浅盘中,在100~110℃的温度下烘干到恒重。冷却至室温备用。 4、试验步骤: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大孔在上、小孔在下)顺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即5mm筛孔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紧,筛分时间为10min左右;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到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个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开展,混凝土的生产和使用量逐年增大,混凝土原材料的短缺问题也日益凸显。而作为最常使用的混凝土细骨料———砂,由于用量巨大,其短缺问题尤为显著。我国与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一般采用河(江)砂作为混凝土的细骨料和建筑砂浆用料。但多年的开采已使许多地区出现河(江)砂资源非常缺乏的现象,为防止过度开采河(江)砂对航运安全、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后果,政府不得不开始限制开采河(江)砂。此外对于沿海地区,远距离运输河(江)砂也提高了工程造价。因此,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向了海砂资源,吴中伟院士曾断言:“从世界范围看,人类对陆地的开发已日趋饱和,……今后要开发有巨大潜力的海洋资源……”,这一趋势已经为诸多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所证实。合理开发和利用海砂资源,是解决建筑砂短缺的有效措施。但是,未经净化的海砂中氯盐成分含量较大,容易引发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此外,较高的贝壳含量,使得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变差,对混凝土的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直接将未经淡化处理的海砂应用于建筑工程,会给工程安全埋下严重隐患。20世纪80年代,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也比较大。由于河(江)砂来源不足,一些地区使用了未经淡化的海砂代替河(江)砂生产混凝土,且未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引发了诸多“海砂屋”破坏的工程实例,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当地政府曾经几度明令“禁止”、“严禁”使用海砂,但调查发现,海砂甚至未淡化的海砂在建筑市场从来不曾减少,偷采海砂的现象也屡有发生。因此,科学引导、合理开发和使用海砂,是缓解河(江)砂资源短缺、确保混凝土材料性能、保证建筑物正常服役的关键。为在普通混凝土中合理使用天然砂,保证普通混凝土用砂的质量,建设部于2006年颁布并强制执行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其中明确了符合该标准要求的海砂可作为建筑用砂,并规定了海砂中贝壳物含量的质量检验方法和评定标准。依照标准,本文作者系统地对比研究了河砂与海砂的物理性能。该标准中大部分为常规试验,但以往对“轻物质含量”和“坚固性试验”的性能指标要求较少,因而鲜见相关报导。通过试验,建议对以下几项试验方法进行讨论。 1砂中氯离子含量 原材料中的氯离子含量的影响一直是钢筋锈蚀研究关注的热点,因此,氯离子含量测定对于评价细骨料的性能十分重要,尤其对海砂而言,更是关键性指标。标准中针对氯离子含量的测定试验是以5%铬酸钾为显色指示剂,用0·01 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进行滴定,通过对比砂样溶液与空白溶液变色时消耗的硝酸银溶液的毫升数,计算砂样中的氯离子含量(% )。由于以百分比计量氯离子含量,其数值很小,因此,试验中“滴定终点”的确定,将直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根据分步沉淀的原理,溶液中首先析出AgCl定量沉淀。当AgC1定量沉淀后,过量半滴AgNO3溶液与CrO2-4生成砖红色的Ag2CrO4沉淀,即为滴定终点。已有研究者指出,在AgNO3溶液滴定Cl-方法中,经典空白试验是由透明的黄色转变成砖红色,而测试溶液则是由乳白色变成砖红色(因为生成AgCl为白色沉淀掩盖了K2CrO4的黄色),二者色调变化不尽相同,尤其是当砂样含泥量较高时,尽管砂样浸泡溶液已过滤,但与空白溶液相比仍显浑浊。用0. 01mol/LAgNO3标准溶液滴定后,与空白溶液进行颜色比较,验证了文献[2]的论述。此时,仅凭肉眼判断滴定终止的颜色变化,很容易产生误差,从而影响试验结果。此外,试验中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一个渐变过程。当AgC1定量沉淀后,过量半滴AgNO3溶液便与CrO2-4生成砖红色的Ag2CrO4沉淀,但此时的沉淀是局部的,如果采用磁力搅拌,则沉淀消失,只有继续滴定,才能出现规范中要求的“砖红色”滴定终止标志。因此,本文作者认为,对于氯离子含量试验中滴定终止的界定,其实际操作性有待进一步细化。 2砂中轻物质 该试验用于测定砂中轻物质的近似含量。砂中轻物质指的是比重小于2·0 g/cm3的软质颗粒,如煤、褐煤和木材等。这些杂质是不稳定的,会导致腐蚀和分层,对混凝土强度造成不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要求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要求 说明:关于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建设部曾颁布《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等规范,本文是以最新规范《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为标准摘录。 一、概念 在普通混凝土中合理使用天然砂、人工砂、碎石、卵石,保证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天然砂:自然形成,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碎石:岩石破碎后公称粒径大于5.00mm的岩石颗粒。 含泥量: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0.080mm的含量。 砂泥块含量: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0.630 mm的含量。 石泥块含量:石中公称粒径大于5.00mm,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mm的含量。 表观密度: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孔隙)的质量。 紧密密度:骨料按规定方法颠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 堆积密度:骨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坚固性:骨料在气候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压碎指标:人工砂、碎石抵抗压碎的能力。 针片状颗粒含量:凡岩石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凡岩石颗粒的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平均粒径指该粒径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碱活性骨料: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混凝土中的碱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的骨料。 二、砂的质量要求 u 1、砂的细度模数 f u分为粗、中、细、特细四级,其范围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砂的粗细程度按细度模数 f

混凝土用机制砂石料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混凝土用机制砂石料质量标准及检测方 法 混凝土用机制砂石料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2011年05月13日 人工砂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定量的石粉。一些人将人 工砂混凝土的大用水量归咎于石粉,认为石粉对混凝土是有害的,其实这是错 误的。人工砂尖锐的颗粒形状对混凝土和砂浆的和易性是很不利的,尤其是强 度等级低的混凝土和砂浆的和易性很差,而适量石粉的存在便弥补了这一缺陷。我们应该改进对石粉的认识,更好地利用其配制良好的混凝土和砂浆。 石粉的定义标准石粉的定义是:加工前经除土处理,加工后形成粒径 小于75μm,其矿物质组成和化学成分与被加工母岩相同的物质。GB/T14648-1993将0.08mm以下颗粒含量划分为“泥”,这一方法用于天然砂尚可,石粉 的粒径虽然小于0.08mm,但是石粉与天然砂中的泥成分不同,粒径分布不同, 起到的作用也不同,天然砂中的泥土对混凝土和砂浆是有害的,必须控制其含量,而适量的石粉对混凝土和砂浆是有利的,人工砂在开采和生产过程中由于 各种因素或多或少会掺入泥土,而这又是目测和传统含泥量检测所不能区分的,国外许多国家都用亚甲蓝实验评定黏土成分含量,我国新标准中也特别规定了 测人工砂石粉含量必须先进行亚甲蓝MB值的检验或快速检验,这样就避免了因人工砂石粉泥土含量过高而给混凝土及水泥制品带来的负作用。干法机制砂中石粉的作用机理混凝土中若存在大量的孔隙,这对于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抗冻、抗渗等方面是不利的。石粉不具有活性,但是石粉的粒径一般在75μm以下, 从而具有微集料填充效果。在人工砂混凝土中,石粉填充了其中的孔隙,可以 较明显改善混凝土的孔隙特征,改善浆——集料界面结构。资料表明,石粉在 水泥水化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晶核作用,诱导水泥的水化产物析晶,加速水泥水化,并参加水泥的水化反应,生成水化碳铝酸钙,并阻止钙矾石向单硫型的水 化硫铝酸钙转化。而粒径在0.08mm以下的石粉可以与水泥熟料生成水化碳铝酸钙,从而导致混凝土晶相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提高水泥水化产物的结晶化程

建设用砂、石与混凝土用砂石标准对比分析

建设用砂石与混凝土用砂石标准对比分析 目前砂石标准实施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种: 1、《建设用砂》(GB/T14684-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作为砂、石产品标准来实施,《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作为应用性规范来实施。 2、混凝土搅拌站和部分预制构件厂采用《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来进行质量控制,而砂、石供应商则采用《建设用砂》(GB/T14684-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作为交货检验依据。 3、在建设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设计、施工、监理基本采用《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一、《建设用砂》与《混凝土用砂石》的对比 1、概念和定义不一致 1)人工砂 ①《建筑用砂》 人工砂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混合砂的统称。

②《混凝土用砂石》 《建筑用砂》将机制砂和混合砂定义为人工砂,即机制砂和混合砂都是人工砂,而《混凝土用砂石》仅将机制砂定义为人工砂。 人工砂与天然砂两者在生产工艺、质量指标、检验方法等方面有很大区别,而混合砂是由天然砂和机制砂组成,混合砂中的天然砂质量和掺加比例对混合砂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混合砂质量与机制砂质量特别是颗粒级配、细粉含量有着明显差异。 2)公称粒径 ①《建筑用砂》 ②《混凝土用砂石》

《建筑用砂》将含泥量、泥块含量、石粉含量、颗粒级配等质量指标用实际尺寸来界定,而《混凝土用砂石》用公称粒径来界定。 3)适用范围 ①《建筑用砂》 ②《混凝土用砂石》 《建筑用砂》按技术要求将砂分为Ⅰ、Ⅱ、Ⅲ类,而《混凝土用砂石》在质量要求中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将砂分为三种情况。 《建筑用砂》将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定义为高强混凝土,而《混凝土用砂石》将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定义为高强混凝土。 2、质量指标不一致

(整理)QC课题机制砂混凝土在隧道二衬中的应用成果报告

机制砂混凝土在隧道二衬中的应用 成果报告 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方俊杰QC小组 二0一二年三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QC小组简介 (2) 三、选择课题 (3) 四、设定目标 (4) 五、提出各种方案并提出最最佳方案 (4) 六、制定对策 (6) 七、对策实施 (6) 八、效果检查 (15) 九、巩固措施和标准化 (17) 十、总结及下一步打算 (17)

机制砂混凝土在隧道二衬中的应用 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方俊杰QC小组发表人:龙继冬一、工程概况 湖北省谷竹高速公路32合同段路线全长9.35km,共计隧道2座(左线全长3150m,右线全长3125m),双洞合计长度6275m。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混凝土方量约为71055m3,隧道工程造价2亿余元,占本标段合同价46.4%,是本项目主要工程。隧道地质构造复杂,地层为碎石土、角砺、强~弱风化泥板岩,由于岩体极破碎,雨水下渗,本地大气降水较丰富,隧道防排水措施极其重要,做好隧道防排水控制是本项目实现质量与经济效益目标的关键。 二、小组简介 小组名称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 公司方俊杰QC小组 成立时间2011年5月1日 课题名称机制砂混凝土在隧道二衬中的应用 小组类型创新型组长方俊杰 活动时间2011年5月至12月注册时间2011年5月10日课题组注册ZJTQC2011-3-4 小组注册号QC2011-3-4 活动频次3次/月出勤率96% 小组人数9人 制表:王奇2011年5月10日 本QC小组曾获得的荣誉: 1、获得2004年交通部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2、获得2006年交通部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3、获得2008年浙江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布会二等奖。

实验3 混凝土用砂性能实验

实验3 混凝土用砂性能实验 (1)实验目的与依据 (2)取样与缩分 ①混凝土用砂试验的分项试验的取样数量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②砂的缩分可采用人工四分缩分法,按规定的取样量取样,将所取每组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20mm的“圆饼”。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后的材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必需的量为止。 砂的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含水率试验所用的试样可不经缩分。 (3)砂的含泥量 ①主要仪器设备 ②试验步骤 ③实验记录

实验结果分析: (4)砂的含水率测定(标准法) ①主要仪器设备 ②试验步骤 ③试验结果计算 砂的含水率W 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1001 332?--= m m m m W (公式10-8) (5)砂的筛分析试验 ①主要仪器设备 ②试样制备

③试验步骤 ④试验结果评定 筛分试验应采用两个试样平行试验,细度模数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精确至0.1)。如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0时,应重新取试样进行试验。 细度模数的计算公式:

砂的级配区曲线实验结果分析: (6)砂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实验 ①主要仪器设备 ②试验步骤 ③实验记录

式中:t选取。 进行试验。 砂的填充率计算: 砂的空隙率计算: 问题与讨论 ①试分析砂、石取样时进行缩分的意义。

②进行砂筛分时,试样准确称量500g,但各筛的分计筛余量之和大于或小于500g,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称量错误不计)。

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3年10月1日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通知 建标〔1992〕930号 根据建设部(89)建标计字第8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JGJ52—92,自1993年10月1日起施行。原部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79)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归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2年12月30日 目次 1总则 2术语、符号 2.1术语 2.2符号 3质量要求 4验收、运输和堆放 5取样与缩分 5.1取样 5.2样品的缩分 6检验方法 6.1砂的筛分析试验 6.2砂的表观密度试验(标准法) 6.3砂的表观密度试验(简易法) 6.4砂的吸水率试验 6.5砂的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 6.6砂的含水率试验(标准方法) 6.7砂的含水率试验(快速方法) 6.8砂的含泥量试验(标准方法) 6.9砂的含泥量试验(虹吸管方法) 6.10砂的泥块含量试验 6.11砂中的有机物含量试验 6.12砂中的云母含量试验 6.13砂中的轻物质含量试验 6.14砂的坚固性试验 6.15砂中硫酸盐、硫化物含量试验

jgj,206-2010,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jgj,206-2010,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篇一:2014年最新混凝土规范及标准 2014年最新混凝土规范及标准标准名称 1 JGJ63-2006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2 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3 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4 JGJ98-2000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5 JGJ206-2010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7 GB/T15481-2000检测和校准试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8 JGJ/T 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9JGJ/T 241-2011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10 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混合比设计规程 11 JGJ/T 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12 JGJ 104-2011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 13 GB/T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14 GB/T25181-2010预拌砂浆 15 JGJ/T 223-2010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 1 16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17 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试验方法 18 GB23439-2009混凝土膨胀剂 19 CCES02:2004自密实混凝土设计与施工指南 20 CECS02:2005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21 CECS03:2007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22 CECS104:99高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

23CECS13:2009纤维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 24 CECS206:2006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25 CECS207:2006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27 CECS38:2004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28 GB/T10171-2005混凝土搅拌站(楼)分类 29 GB/T12959-2008水泥水化热测定方法 30 GB/T12960-2007水泥组分定量方法 31 GB/T1345-200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0.08MM筛筛析法) 32 GB/T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33 GB/T14684-2011建设用砂 34 GB/T14685-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 35 GB/T14902-2003预拌混凝土 36 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37 GB/T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2 38 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39 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 40 GB/T18736-200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41 GB/T1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 42 GB/T208-1994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43 GB/T20967-2007无损检测目视检测测验总则 44 GB/T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45 GB/T4131-1997水泥定义命名和术语 46 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47 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机制砂生产(干法)及机制砂混凝土技术指南

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 机制砂生产(干法)及机制砂混凝土技术指南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二〇一六年一月

目次 前言................................................................................ I II 1 总则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3) 4 机制砂的料源选择 (4) 5 机制砂的生产设备 (5) 5.1 一般规定 (5) 5.2 生产设备配置 (5) 6 机制砂的生产工艺 (7) 6.1 一般规定 (7) 6.2 生产工艺 (7) 6.3 环境保护 (10) 7 机制砂的质量标准 (11) 7.1 规格与类别 (11) 7.2 技术要求 (11) 7.3 质量检验 (13) 8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4) 8.1 原材料选择 (14) 8.2 配合比设计基本要求 (15) 8.3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 (15) 8.4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 (16) 8.5 试验室试配与调整 (17) 8.6 配合比现场验证 (19) 8.7 工艺性试验验证 (19) 9 机制砂混凝土的施工控制 (20) 9.1 一般规定 (20) 9.2 混凝土施工和易性控制 (20) 9.3 混凝土浇筑过程质量控制 (21) 9.4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预防措施 (22) 9.5 混凝土结构表面质量控制 (22) 9.6 混凝土结构力学与耐久性能控制 (23) 附录A(规范性附录)机制砂混凝土外加剂相容性快速试验方法 (24) 附录B(资料性附录)机制砂生产(干法)常用生产设备技术参数 (26) 附录C(资料性附录)机制砂生产规模及相应配置(干法) (27) 附录D(资料性附录)机制砂生产参考设备配置及工艺流程图 (28) 附录E(资料性附录)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案例 (33)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 准

JGJ52-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 部施行日期:年6月l日 1 总则 1.0.1为在普通混凝土中合理使用天然砂,人工砂和碎石、卵石,保证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的质量要求和检验。 1.0.3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1.0.3 砂和石的质量要求和检验,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天然砂 natural sand 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公称粒径小于 5mm的岩石颗粒。按其产源不同,可分为河砂、海砂和山砂。 2.1.2 人工砂 artificial sand 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mm的岩石颗粒。

2.1.3 混合砂 mixed sand 由天然砂与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砂。 2.1.4 碎石 crushed stone 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的,公称粒径大于5mm的岩石颗粒。 2.1.5 卵石 gravel 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公称粒径大于 5.00mm 的岩石颗粒。 2.1.6 含泥量 dust content 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颗粒的含量。 2.1.7 砂的泥块含量 clay lump content in sands 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630μm 的颗粒的含量。 2.1.8 石的泥块含量 clay lump content in stones 石中公称粒径大于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0mm 的颗粒的含量。 2.1.9 石粉含量 crusher dust content 人工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且其矿物组成和成分与被加工母岩石相同的颗粒含量。 2.1.10 表观密度 apparent density 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孔隙)的质量。 2.1.11 紧密密度 tight density 骨料安规定方法颠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

最新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及检验法标准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人民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7 年6月l日 1 总则 1.0.1为在普通混凝土中合理使用天然砂,人工砂和碎、卵,保证普通混凝土用砂、的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的质量要求和检验。 1.0.3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1.0.3 砂和的质量要求和检验,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天然砂natural sand 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mm的岩颗粒。按其产源不同,可分为河砂、海砂和山砂。2.1.2 人工砂artificial sand 岩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mm的岩颗粒。 2.1.3 混合砂mixed sand 由天然砂与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砂。 2.1.4 碎crushed stone 由天然岩或卵经破碎、筛分而得的,公称粒径大于5mm的岩颗粒。 2.1.5 卵gravel 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公称粒径大于5.00mm 的岩颗粒。 2.1.6 含泥量dust content 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颗粒的含量。 2.1.7 砂的泥块含量clay lump content in sands 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630μm 的颗粒的含量。 2.1.8 的泥块含量clay lump content in stones 中公称粒径大于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0mm 的颗粒的含量。 2.1.9 粉含量crusher dust content 人工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且其矿物组成和成分与被加工母岩相同的颗粒含量。 2.1.10 表观密度apparent density 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封闭隙)的质量。 2.1.11 紧密密度tight density 骨料安规定法颠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 2.1.12 堆积密度bulk density 骨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1.13 坚固性soundness 骨料在气候、环境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2.1.14 轻物质light material 砂中表观密度小于2000kg/m3 的物质。 2.1.15 针、片状颗粒elongated and flaky particle

建设用砂、石与混凝土用砂石标准对比分析

建设用砂石与混凝土用砂石标准对比分析目前砂石标准实施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种: 1、《建设用砂》(GB/T14684-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作为砂、石产品标准来实施,《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作为应用性规范来实施。 2、混凝土搅拌站和部分预制构件厂采用《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来进行质量控制,而砂、石供应商则采用《建设用砂》(GB/T14684-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作为交货检验依据。 3、在建设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设计、施工、监理基本采用《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52-2006)。 一、《建设用砂》与《混凝土用砂石》的对比 1、概念和定义不一致 1)人工砂 ① 《建筑用砂》 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混合砂的统称。 人工 砂 机制由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

砂岩石颗粒。 混合 砂 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制成的砂。 ② 《混凝土用砂石》 人工砂 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混合 砂 由天然砂与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砂。 《建筑用砂》将机制砂和混合砂定义为人工砂,即机制砂和混合砂都是人工砂,而《混凝土用砂石》仅将机制砂定义为人工砂。 人工砂与天然砂两者在生产工艺、质量指标、检验方法等方面有很大区别,而混合砂是由天然砂和机制砂组成,混合砂中的天然砂质量和掺加比例对混合砂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混合砂质量与机制砂质量特别是颗粒级配、细粉含量有着明显差异。 2)公称粒径 ① 《建筑用砂》 含泥 量 天然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泥块含量 砂中原粒径大于1.18mm,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600μm的颗粒含量。 石粉 含量 人工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机制砂及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DB45 T 1621-2017)宣贯讲稿.doc

机制砂及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DB45 T 1621-2017)宣贯讲稿 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韩韩玉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机制砂及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编制组2018年6月15日机制砂及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内容汇报讲解 讲解提纲一、本规范基本情况简介二、规范主要内容讲解三、机制砂混凝土应用的典型案例 一、本规范基本情况简介1.1 起草背景机制砂现状全区混凝土及砂的用量与日剧增,但在河砂资源短缺、价格上涨、材料运输和环境保护限制的压力下,天然砂的供给量己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使用机制砂替代天然河沙已势在必行,函需开发机制砂资源和加快推广机制砂的应用。 一、本规范基本情况简介1.1 起草背景机制砂现状机制砂需要解决的行业问题:?颗粒形状(长条状、针片状的改善);?颗粒级配(连续性、各级级配百分比合理性改善);?细度模数和石粉含量(FM可调、可控)。?环境友好(零排放,粉尘的回收利用)。 一、本规范基本情况简介1.1 起草背景机制砂混凝土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 制砂行业生产水平低下,机制砂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对机制砂与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的认识;?缺乏针对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制技术;?对石粉在混凝土中作用研究不充分,国家标准对机制砂石粉含量限制过严。石粉含量限值过低所带来的问题?增加机制砂的生产难度?提高机制砂的生产成本?浪费了大量资源,污染了环境?破坏了机制砂的自然级配,配制混凝土的和易性差 一、本规范基本情况简介1.1 起草背景目前国内关于机制砂的专项标准已有《建筑用砂》GB/T 14684-2011和《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JT/T 819-2011,但因各省市机制砂原材料存在较大差异,广西区内机制砂尚缺乏相关地方标准。指导--机制砂生产及机制砂混凝土施工确保--机制砂混凝土施工质量促进--广西区公路工程的发展创造--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通过近几年的科研 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总结编制适合广西地区交通、自然条件与使用目的的机制砂及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一、本规范基本情况简介1.2 任务来源本规范由自治区交通厅提出,自治区质监局批准立项,列入2014年第二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桂质监函〔2014〕238号),项目编号为2014-0246,由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工作。 一、本规范基本情况简介1.3 起草单位起草单位: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广西新

混凝土用砂、石等骨料实验 实验报告

混凝土用砂、石等骨料实验 实验报告 学号: 2010010131 班号:结 02 实验日期: 2011.11.16 实验者:陈伟 同组人:吴一然 建筑材料第三次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学习砂筛分析和石子捣实密度的试验方法; 2、 通过砂的筛分析实验,判断砂的粗、细和砂的级配是否合格; 3、了解石子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指标松堆密度等试验方法; 4、了解轻骨料的筒压强度测试方法。 二、 实验内容 1、砂表观密度测定; 2、砂筛分析试验; 3、石子捣实密度试验; 4、石子针状、片状颗粒含量测定(演示); 5、石子压碎指标测定(演示); 6、轻骨料筒压强度试验(演示)。 三、 实验原理 1、 表观密度的定义: 包含闭孔体积在内的单位体积的质量,称材料的表观密度。(单位:g/cm 3 ),如果两 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02g/cm 3 ,应重新进行实验。 2、 细度模数: 砂的粗细程度用通过累计筛余百分比计算的细度模数(M x )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1) 式中,A1、A2……A6分别为5.00、2.50……0.160 mm 孔筛上的累计筛余 百分率; (2) 砂按细度模数(Mx)分粗、中、细和特细四种规格,由所测细度模数按规定 评定该砂样的粗细程度; (3)用M x =3.7~3.1为粗砂,3.0~2.3为中砂,2.2~1.6为细砂,1.5~0.7为特细砂来 评定该砂的粗细程度。并根据0.630mm 筛所在的区间判断砂子属于哪个区累计筛余百分比在85%~71%的属于Ⅰ区,在70%~41%的属于Ⅱ区,在40%~16%的属于Ⅲ区。 1165432 1005)(A A A A A A A M 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