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制备、表征及性能测试

柴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制备、表征及性能测试
柴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制备、表征及性能测试

预习报告

柴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制备、表征

及性能测试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精细化工

班级:08级

姓名:赖家雄

学号:0813020060

指导教师:梁红老师

1.机动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

1.1机动车尾气有害物质

一氧化碳(CO) ;碳氢化合物(HC) ;氮氧化合物(NO

x

) ;微粒(PM)碳黑颗粒

因为尾气中O

2含量较高,而PM的排放量约为汽油机的几十倍。因此,降低NO

x

PM排放是柴油机车尾气催化净化的主要课题。

1.2 直接危害

直接危害:科学分析表明,汽车尾气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的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及硫氧化合物等。

固体悬浮颗粒:固体悬浮颗粒随呼吸进人人体肺部,以碰撞、扩散、沉积等方式滞留在呼吸道的不同部位,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当悬浮颗粒积累到临界浓度时,便会激发形成恶性肿瘤。此外,悬浮颗粒物还能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阻塞皮肤的毛囊和汗腺,引起皮肤炎和眼结膜炎,甚至造成角膜损伤。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速度比氧气快250倍。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循环,与血红蛋白亲合后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从而削弱血液向各组织输送氧的功能,危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人的感觉、反应、理解、记忆力等机能障碍,重者危害血液循环系统,导致生命危险。

氮氧化物:氮氧化物主要是指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它们都是对人体有害的气体,特别是对呼吸系统有危害。在二氧化氮浓度为9 .4毫克/立方米的空气中暴露10分钟,即可造成人的呼吸系统功能失调。

碳氢化合物:当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会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其中包含有臭氧、醛类、硝酸脂类等多种复杂化合物。这种光化学烟雾对人体最突出的危害是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黏膜,引起眼睛红肿和喉炎。

1.2 间接危害

间接危害:尾气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还会对人类生活的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具有强烈的刺激气味,达到一定浓度时容易导致“酸雨”的发生,造成土壤和水源酸化,影响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

2.柴油车尾气形成机理

柴油车燃料混合气的形成是在发动机燃烧室内进行的,柴油高压喷入燃烧室,压缩着火后进行边喷边燃烧的扩散燃烧方式。这种工作方式,决定了柴油与空气的混合是不均匀的,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部缺氧或局部富氧情况。

油料在高温缺氧时,易炭化形成碳烟。柴油车负荷的调节是通过改变喷油量来控制的。柴油车混合气始终处于比较稀的状态下,也就是说柴油机的燃烧室内始终存在富余的空气。这些富余的空气在高温作用下容易产生氮氧化物(NOx),而一氧化碳(CO)和碳氢化合物(HC)则不容易形成。因此,柴油车排放特点是颗粒物和氮氧化物(NOx)排放量多而一氧化碳(CO)和碳氢化合物(HC)排放量少。

在燃料燃烧转换过程中,以空气作为氧化剂,在尾气中除了两种最终氧化物(CO

2

和H

2O)外,还有CO、未燃尽的碳氢化合物(H

k

C

i

)以及高温时燃烧产生的NO

X

等有害

气体。燃油在汽缸里燃烧的机理,可粗略地用如下反应式表达:

3. 柴油车尾气处理进展

目前,虽然柴油车制造厂采取了一系列机内净化技术措施,但是NO

x

和PM的排放

问题无法得到彻底解决。因此,必须采取机外净化措施,也就是采用更为有效的柴油车排气后处理措施,以满足日益严厉的柴油车排放法规和标准。柴油机机外净化技术

一般分为两类,分别是排气后NO

x

处理技术和排气后PM处理技术。除此之外,近来人

们还进行探索开发能够同时处理NO

x

和PM的技术。

3.1排气后NO

x

处理技术

排气后NO

x 处理技术主要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NO

x

技术(SCR )、等离子辅助催化

还原技术、氧化催化转化器稀NO

x 技术非选择性催化还原NO

x

(NSCR系统)、NO

x

吸附催

化剂技术等。

SCR技术用于降低NO

x

的排放,转化效率高达90%。该技术的缺点在于尿素需要定时填充来维持正常工作,且选择催化转化器的体积大、成本高,需要动态计量控制

还原剂,在低负荷时,由于废气温度较低,催化效率下降。另外,需要高流量的氨气

才能使NO

x

转化效率最高。

此外,目前等离子体技术研究的重点已用于NO

x

处理,在稀燃排气中等离子放电主

要是氧化反应,单独用等离子体对NO

x

还原没有效果,但当将等离子体与催化剂结合,

等离子体增强了催化剂的选择性,对柴油机排气中的NO

x

和碳颗粒都有很好的净化效果。另一优点是对燃料含硫量几乎没有要求,可以在相对低的温度下运行。

3.2 排气后PM处理技术

目前用于柴油车颗粒物PM排放治理的产品,主要为微粒过滤DPF (diesel particu late filter)装置和POC( 颗粒氧化催化转化器)。

3.2.1柴油机微粒过滤器(DPF)

柴油机微粒过滤器的工作主体是滤芯,常用的过滤材料有:泡沫陶瓷、壁流式蜂窝陶瓷、金属丝网、陶瓷纤维等。滤芯决定过滤器的过滤效率、工作可靠性、使用寿命以及再生技术的使用和再生效果。滤芯应满足较高的性能指标:具有较高的过滤效率,具有大的过滤面积、耐热冲击性好、较强的机械性能指标、热稳定性好及能承受较高的热负荷、较小的热膨胀系数,在外形尺寸相同的情况下背压小,背压增长率低,适应再生能力强,质量轻。柴油机DPF主要分为陶瓷微粒过滤器和袋滤器两种。

3.2.2 POC( 颗粒氧化催化转化器)

最近出现的POC(颗粒氧化催化转化器) 是一种全新的柴油机后处理设计理念,在欧洲是为欧Ⅳ、欧V阶段设计的,它可以捕捉并氧化部分颗粒物。其结构是使废气通过一个多褶皱而不堵塞的通道,它可以降低颗粒物中可挥发的有机成分,对颗粒物的转化效率可达到60%以上。除此之外,POC与其它后处理系统配合使用,可将90%以

上的CO和HC转化成H

2O和CO

2

。POC 对颗粒物的转化效率较低,但与颗粒捕捉器相比,

具有成本低、无需复杂的标定过程、开发周期短、可靠性好等优点。

3.3 同时处理NO

X

和PM的技术

柴油机排气中的有害排放物NO

X

和微粒PM对于人类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必须采取

相应的措施对其加以控制。微粒的生成条件是高温缺氧,NO

X

的生成条件是高温富氧二

者的生成规律不同而又相互矛盾,此即NO

X

和微粒的折衷曲线。针对这一缺点,开发了

PM过滤及NO还原技术、四效催化技术、多段处理去除PM和NO

X

、双床催化技术等希

望能像汽油车三效催化剂一样,以微粒和NO

X

互为氧化剂和还原剂,同时去除CO、HC、

PM和NO

X

,从而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柴油车尾气净化催化方法。

3.3.1 PM过滤及NO

X

还原技术

丰田GENESIS研究所最近开发了一种柴油发动机PM过滤及NO

X

还原处理技术

(Diesel Particleand Nitrogenoxides Reduction,DPNR)。此系统将NO

X

吸附与PM

过滤有机结合在一起,可同时对柴油车排气中所含PM和NO

X

进行同期连续净化。多孔陶瓷捕集器载体上涂有用于稀薄燃烧的吸附还原型三效催化剂。在稀燃条件下,PM被

捕集,NO

X 被吸附到催化剂上。采用推迟喷油定时产生了更多的碳氢化合物,促使NO

X

还原为 N

2,定时解析出的活性 0

2

也促进了PM的氧化,从而降低了PM的排放。该技

术需外加燃油,且控制复杂。

3.3.2四效(4 way)催化

四效(4 way)催化是利用C,CO和HC作为还原剂,在同一块催化剂时对NO

X

进行催

化还原,从而达到同时净化微粒、CO、HC和NO

X

的目的。其所谓的四效催化的概念是

指,催化转化器能比较理想地净化柴油机排气中的NO

X

、CO、HC和PM中的有机溶剂可溶成分的柴油机用催化转化器,由于其不能真正去除碳黑,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四效

催化剂。其主要是通过吸附存储NO

X

,然后在富HC的情况下进行还原反应。在以碱或

碱土类金属等为吸附材料吸收NO

X

以进行还原反应。为使还原反应能顺利进行,必须提供过量的燃料。燃料过多会出现排烟多、PM增加和浪费燃油。除此外,由于轻柴油中

的硫含量比汽油高,吸附的NO

X 中还有部分与排气中的SO

2

反应,生成稳定性强的硫酸

盐,实际上起到了减少吸附NO

X

量的作用,也就是降低了吸附而通过供给过量燃料来提供HC量,也会造成燃料浪费。

4.固体催化剂的制备

4.1催化剂制备方法的选择

固体催化剂在催化反应条件下要求本身不发生状态变化。因此就定了它如下的制

作方法:

4.2常用制备方法

4.2.1 浸渍法

将载体置于含有活性组分的溶液中浸泡,达到平衡后将剩余液体除去(或将溶液全部浸入固体),再经干燥、煅烧、活化,即得催化剂。浸渍溶液中所含的活性组分,应具有溶解度大、结构稳定和受热分解为稳定化合物的特点,如硝酸盐、乙胺盐、胺盐等。

浸渍法基本原理为:当多孔载体与溶液接触时,由于表面张力作用而产生的毛细管压力,使溶液进入毛细管内部,然后溶液中的活性组分再在细孔内表面吸附。

浸渍条件的影响:

影响浸渍效果的因素主要是浸渍液的性质、载体的特性和浸渍条件等。浸渍过程有溶液的浸透、溶质的吸附、溶质与载体的反应、溶质的迁移等现象的发生。

(1)浸渍时间

当浸渍溶液与孔性载体接触时,溶液渗透推动力为:

渗透时间与渗透距离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浸渍时间不等于渗透时间。如果载体对溶质没有吸附作用,负载全靠溶质浓缩结晶沉积,则可认为渗透时间等于浸渍时间;如果有吸附作用,要使溶质在载体表面分散均匀,溶质必须在孔内建立吸附平衡,这需要一段比渗透时间唱得多的浸渍时间。

(2)浸渍液浓度

浸渍液浓度越大,吸附的活性组分就越高。 (3)浸渍前载体状态

在浸渍前,将载体干燥或润湿会产生不同的浸渍效果。在同样浓度的浸渍液条件

r

P ?σcos 2=?r

x t 22?

=ση

下,干燥载体内浸渍组分的分布比湿载体时均匀。

(4)活性组分分布对催化活性影响

均匀型催化剂蛋壳型催化剂蛋白型催化剂蛋黄型催化剂当催化剂颗粒的内扩散阻力大的时候,反应优先在外表面附近发生,把活性组分负载在外表面附近可以有效利用活性组分。

对于正级数反应,蛋壳型催化剂效率因子最高;而对于负级数反应,蛋黄型较好,因为扩散阻力增大了反应速率。

当反应物中含有微量毒物,易在催化剂上沉积,沉积是从外表面开始发生,使用蛋白型催化剂就可以保护活性组分不中毒,可延长使用寿命。

4.2.2共沉淀法

沉淀法通常是在溶液状态下将不同化学成分的物质混合,在混合液中加人适当的

沉淀剂制备前驱体沉淀物,再将沉淀物进行干燥或锻烧,从而制得相应的粉体颗粒.根

据沉淀方式的不同,其可分为:直接沉淀法,共沉淀法,均相沉淀法和水解沉淀法等.

共沉淀法的控制因素:

(1)沉淀剂的选择

1)尽可能使用易分解并含易挥发成分的沉淀剂。常用沉淀剂有氨气、氨水和铵盐,还有二氧化碳和碳酸盐和碱类以及尿素等。最常用的沉淀剂是氢氧化铵和碳酸铵等;

2)形成的沉淀物必须便于过滤和洗涤。盐类沉淀剂原则上可以形成晶形沉淀,而碱类沉淀剂都会生成非晶形沉淀;

3)沉淀剂的溶解度要大一些;

4)沉淀剂不应造成环境污染。

(2)溶液浓度的影响

溶液中生成沉淀的首要条件之一是其浓度超过饱和浓度。溶液浓度对沉淀过程的影响表现在对晶核的生成和晶核生长的影响。

(3)沉淀温度

当溶液中溶质数量一定时,温度高则过饱和度降低,使晶核生成的速率减小;温度低使溶液过饱和浓度增大,使晶核生成速率提高。一般温度与晶核生成速率关系曲线存在极大值。

晶核生成速率最大对应的温度低于晶核生长速率最大对应的温度,所以低温一般得到小颗粒。

(4)加料顺序

加料顺序对沉淀物性质有较大影响。正加法:将沉淀剂加到金属盐类溶液中;倒加法:将盐类溶液加到沉淀剂中。

加料顺序通过溶液pH值的变化而影响沉淀物的性质,通过影响沉淀物的结构而改变催化剂的活性,还影响粒径的分布。

(5)pH值

沉淀法常用碱性物质作沉淀剂,沉淀物的生成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pH值的影响。(6)沉淀与母液的分离

(7)晶形沉淀与非晶形沉淀的形成条件

4.2.3溶胶-凝胶法

溶胶-凝胶法就是用含高化学活性组分的化合物作前驱体,在液相下将这些原料均匀混合,并进行水解、缩合化学反应,在溶液中形成稳定的透明溶胶体系,溶胶经陈化胶粒间缓慢聚合,形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凝胶,凝胶网络间充满了失去流动性的溶剂,形成凝胶。凝胶经过干燥、烧结固化制备出分子乃至纳米亚结构的材料。

溶胶-凝胶法的化学过程首先是将原料分散在溶剂中,然后经过水解反应生成活性单体,活性单体进行聚合,开始成为溶胶,进而生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凝胶,经过干燥和热处理制备出纳米粒子和所需要材料。

其最基本的反应是:

(1)水解反应:M(OR)

n + H

2

O → M (OH)

x

(OR)

n

-x + xROH

(2)聚合反应:-M-OH + HO-M-→-M-O-M-+H

2

O

-M-OR + HO-M-→-M-O-M-+ROH

溶胶-凝胶法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

(1)由于溶胶-凝胶法中所用的原料首先被分散到溶剂中而形成低粘度的溶液,因此,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分子水平的均匀性,在形成凝胶时,反应物之间很

可能是在分子水平上被均匀地混合。

(2)由于经过溶液反应步骤,那么就很容易均匀定量地掺入一些微量元素,实现分子水平上的均匀掺杂。

(3)与固相反应相比,化学反应将容易进行,而且仅需要较低的合成温度,一般认为溶胶一凝胶体系中组分的扩散在纳米范围内,而固相反应时组分扩散是在微米范围内,因此反应容易进行,温度较低。

(4)选择合适的条件可以制备各种新型材料。 溶胶一凝胶法也存在某些问题:

通常整个溶胶-凝胶过程所需时间较长(主要指陈化时间),常需要几天或者几周;还有就是凝胶中存在大量微孔,在干燥过程中又将会逸出许多气体及有机物,并产生收缩。

5.氧化铝各种晶相的介绍

氧化铝(氧化铝)是各种氧化铝水合物经热分解的脱水产物。它们形成一系列的同质异晶体,有些呈分散相,有些呈过渡态,但当加热温度超过1000℃时,它们双都转变成同一种稳定的最终产物,真正的无水氧化铝,即a-Al 2O 3(也叫人造刚玉)。所以氧化铝的同质异晶体又可以被看作是a-Al 2O 3的的过渡态。

按照它们的生成温度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低温氧化铝。低温氧化铝化学组成为Al 2O 3·nH 2O ,式中0﹤n ﹤0.6,是前述各种氢氧化铝在不超过600℃的温度下脱水的产物,发球这一类的有ρ- Al 2O 3、χ-Al 2O 3等四种。

2.高温氧化铝。高温氧化铝几乎是无水的Al 2O 3,是在900~1000℃之间的温度下生成的,属于这一类的除a-Al 2O 3外还有K-Al 2O 3、δ-Al 203及θ- ALOOH 或Al 203。 在催化领域中常见的和应用最广的是Υ-Al 203及η-Al 203。通常所指的“活性氧化铝”,一种含义是指活性Υ-Al 203;另一种含义则是泛指χ-Al 203 、η-Al 203和Υ-Al 203的混合物。

在氧化铝生产中通常所生产的电解炼铝用氧化铝是α-Al 203和Υ-Al 203的混合物。 α-Al 203它属于六角晶系,由于有完整坚固的晶格,所以它是所有的氧化铝同质异晶体中化学性最稳定的一种,在酸或碱液中不溶解。人工方法是将一水硬铝石之外的

各种氢氧化铝加热脱水即可获得Υ-Al

203 。Υ-Al

2

3

属于立方晶系,焙烧温度由450℃

升高到950℃时,毕生由3.22增加到3.5~3.77。Υ- Al

20

3

具有很大的分散性,化学

性较为活泼,称之为活性氧化铝,易与酸或碱溶液作用。活性氧化铝对水和其它物质具有很高的吸附特性,因此可作为吸附济和干燥剂等。

6.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现阶段Al

2O

3

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溶胶一凝胶法、硫酸铝铵热解法、碳酸铝铵热解法、

氯化汞活化水解法、等离子体法、喷雾热解法低碳、低碳烷基铝水解法、水热法、改良拜耳法、水析络合法和高纯铝直接水解法等.

制备水合氧化铝的方法很多,其中有以铝盐、偏铝酸钠、烷基铝、金属铝等为原料的方法,并控制温度、pH、反应时间、反应物浓度等,得到均一的相态和不同的物性。通常有下列几种方法。

(1)以铝盐为原料:用AlCl3·6H2O、Al2(SO4)3·18H2O、Al(NO3)3·9H2O、KAl(SO4)2·12H2O等的水溶液与沉淀剂——氨水(或NaOH、Na2CO3等)溶液作用生成氧化铝水合物。

AlCl3+3NH4OH →Al(OH)3↓+3NH4Cl

Al2(SO4)3 + 6NH4OH →2Al(OH)3↓+3(NH4)2SO4

实验室多使用该法制备水合氧化铝。

(2)以偏铝酸钠为原料:偏铝酸钠可在酸性溶液作用下分解,沉淀析出氢氧化铝。此原料在工业生产上较经济,是常用的生产活性氧化铝的路线,常因混有不易脱除的Na+,故常用通入CO2的方法制各种晶型的Al(OH)3。

2NaAlO2+CO2+3H2O →Na2CO3+2Al(OH)3↓

NaAlO2+HNO3+H2O →NaNO3+Al(OH)3↓

制备过程中Al3+和OH-存在是必要的,其他离子可经水洗被除掉。

另外还有许多方法,它们都是为制取特殊要求的催化剂或载体而采用的。制备催化剂或载体时,都要求去除S、P、As、Cl等有害杂质,否则催化活性较差。

7. 以Al2O3为载体的活性组分

7.1稀土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

稀土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ABO

3

,由于其稳定的晶体结构和良好的催化活性,相对于贵金属来说具有价格低廉的优势。

稀土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ABO

3

是一氧化碳的有效催化剂,其初始活性与寿命优于

铂催化剂,具有催化燃烧和 NO

x

还原的双重作用,因而可作为汽车尾气的净化催化剂。

7.2 Ce、Zr、La、Co

Ce-Zr-O 固溶体被誉为最有发展前景的催化剂储氧载体。因为Ce

X Zr

1-X

O

2

固溶体

具有高的储氧能力和良好的热稳定性, 用作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载体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是目前催化剂领域的研究热点。

LaCoO3型化合物的催化活性主要由Co离子决定,La离子主要通过控制活性组分Co离子的原子价态和分散状态而起稳定结构的作用。

7.3过度金属型

在过渡金属中有很多金属是可以作为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例如铜和锡对柴油车尾气的处理就有很好的催化作用,本实验就是用Cu和Sn作为活性组分,K和V作为组催

化剂,Al

2O

3

作为载体,用共沉淀法制备处理柴油尾气的催化剂。

8.初步实验方案

一、实验目的及意义

柴油车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颗粒物(PM)和氮氧化物(NOx),还有少量的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挥发性烃类有机化合物(VOC)。柴油车排放的污染物和汽油车相比较,汽油车排气中的CO、HC和VOC比较多,柴油车排气中的PM比较多,近年来因机动车所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对机动车尾气进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综合目前柴油车尾气的处理方法,采用催化燃烧的方法除去颗粒物是目前实现柴油车颗粒物排放控制最为有效和简单的方法,其中催化剂的选择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本实验拟以金属氧化物为活性组分,三氧化二铝(Al2O3)为载体制备柴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并了解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拟达到如下目

的:

1.初步了解和掌握催化剂产品开发的研究思路和实验研究方法;

2.学会独立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组织与实施;

3.了解和掌握催化剂的各种制备方法,催化剂活性评价方法及数据处理的方法;

4.了解催化剂比表面积(BET),X射线粉末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TPR)等的测定方法,了解表征结果与催化剂性能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1.催化剂制备

固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离子交换法、浸渍法、溶胶凝胶法、沉淀法等,其中浸渍法是制备固体催化剂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在制备过程中,一般将载体放进含有活性物质(或连同助催化剂)的液体中浸渍。浸渍法是通过具有多孔结构的载体在含有活性组分的溶液中浸渍时,溶液在毛细管力的作用下,由表面吸入到载体细孔中,溶质的活性组分向细孔内壁渗透,扩散,进而被载体表面的活性点吸附,或沉积,离子交换,甚至发生反应,使活性组分负载在载体上,这些都伴随传质过程。当催化剂被干燥时,随着溶剂的蒸发,也会造成活性组分的迁移。这些传质过程不是单纯,孤立地发生,大部分是同时进行而又互相影响,所以浸渍过程必须同时考虑吸入,沉积,吸附与扩散的影响。当浸渍平衡后,将剩余的液体除去,再进行干燥、焙烧、活化等。而焙烧过程中,活性金属盐在高温下分解,形成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氧化物。

2.催化剂活性评价

活性是催化剂最重要的性质,评价催化剂活性的方法有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流动法和静态法。流动法的反应系统是开放的,供料连续或半连续;静态法的反应系统是封闭的,供料不连续。流动法中,用于固定床催化剂测定的有一般流动法、流动循环法(无梯度法)、催化色谱法等。本实验就是采用催化色谱法,催化反应在反应器中发生,然后用色谱仪检测反应前后的气体组成的变化,从而完成对催化剂的活性评价。本实验的活性评价是采用WJ-6微反/积反多功能催化反应评价装置进行

测试的。其活性评价标准是:颗粒物的起燃温度(T

i )及最大燃烧速率时的温度(T

C

)。

颗粒物的起燃温度越低,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越好。最大燃烧速率时的温度越低,表明催化剂催化燃烧颗粒物的速率越高,通过作图可以得到催化剂的起燃温度及最大

燃烧速率时的温度。

3.催化剂BET、XRD、TPR等表征

(1)BET表征:1克固体所占有的总表面积为该物质的比表面积S(specific surface area,㎡/g)。比表面积的测量,无论在科研还是工业生产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比表面积大、活性大的多孔物,吸附能力强,具有其他特殊性质。比表面积测定分析有专用的比表面积测试仪,国内比较成熟的是动态氮吸附法,比表面积研究和相关数据报告中,只有采用BET方法检测出来的结果才是真实可靠的。

(2)XRD表征:多晶X射线衍射分析法常又称为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法,因为此法通常都要先把样品制成很细的粉末才便于实验使用。多晶X射线衍射分析法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有很多独特的优点,不易用其它方法简单地代替,是一种重要的物理化学实验方法,它特别适用于物相分析,是物相分析的最主要而有力的方法。它依据分析对象的晶体结构数据(晶面间距数据)来进行固态物质的相组成分析,因此结论常常比较准确。物相分析在物质材料的组成分析,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物质材料制备、生产过程的控制或性能控制等等方面都十分重要。多晶X射线衍射分析法不仅能完成对样品物相组成的定性鉴定,也能完成定量的分析,是一种完整的物相分析方法。它是固溶体(例如合金、类质同象矿物)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实验手段。

(3)TPR表征:TPR是一种在等速升温条件下的还原过程,在升温过程中如果试样发生还原,气相中的氢气浓度将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把这种变化过程记录下来就得到氢气浓度随温度变化的TPR图。

一种纯的金属氧化物具有特定的还原温度,所以可以用还原温度作为氧化物的定性指标。当两种氧化物混合在一起并在TPR过程中彼此不发生化学作用,则每一种氧

表示。反之,如果两种化物仍保持自身的特征还原温度不变,这种特征还原温度用T

m

氧化物还原前发生了固相反应,则每种氧化物的特征还原温度将发生变化。

各种金属催化剂多半做成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制备时把金属的盐类做成溶液后浸到载体上,干燥后加热使盐类分解成相应的氧化物,在这个过程中氧化物可能和载体发生化学作用,所以其TPR峰将不同于纯氧化物。金属催化剂也可能是双组份或多组份金属组成,各金属氧化物之间可能发生作用,所以双金属或多金属催化剂的TPR图也不同于单个金属氧化物的TPR图。总之,可以通过TPR法研究金属催化剂中金属组

份和载体之间或金属组份之间的相互作用。TPR法灵敏度高,能检测出只消耗10-8molH

2

的还原反应。

三、可提供的材料和实验仪器设备

1.实验仪器:常规的玻璃仪器,电子天平,干燥箱,马弗炉,WJ-6微反/积反多功能催化反应评价装置及气相色谱,比表面积测定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多功能吸附仪(TPR)。

2.实验药品:氧化铝,硝酸铜、硝酸铝、硝酸锆、结晶四氯化锡、氯化钾、偏钒酸铵、硝酸铈、硝酸镧、硝酸钡,模拟碳黑。

四、实验流程及装置操作说明

1.催化剂制备的流程

(1)应用正交法确定制备催化剂的实验方案。

柴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制备正交表

(2)根据正交表确定的数据进行计算。以活性氧化铝的重量2g为基准,计算各金属盐的用量。

(3)称取2g的氧化铝,然后用量简量取其体积,记录数据V。再根据计算结果称量各金属盐,然后把各金属盐一起放入一个小坩埚中,用量筒量取与氧化铝同体积的

蒸馏水VmL,倒入坩埚中,使金属盐全部溶解。最后将氧化铝倒入其中,用玻棒搅拌均匀。静置一小时。

(4)把浸渍好的样品放入干燥箱中干燥两小时。

(5)把干燥后的样品放入马弗炉中焙烧两小时。

2.催化剂活性评价流程

将制备好的催化剂在固定床催化评价装置中进行活性评价,评价的具体操作步骤:(1)装样:称取500毫克的催化剂和55毫克的模拟碳黑,混合均匀后装入石英管反应器中。

(2)加热:检查反应气路的气密性,然后按反应温度进行程序升温。

(3)检测:当催化剂反应温度达到测量点时,扳动六通阀进样器进样检测,当所有的测量点全部测完后,停止控温,关闭反应气流量控制,实验结束。

3.催化剂表征:选择BET、XRD、TPR中一种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

五、数据处理

(1)活性测试数据处理

根据在固定床催化活性评价装置得到的数据绘图,找出催化剂的启燃温度和最大燃烧速率时的温度。

(2)正交表及其数据处理

将活性测试的数据填入正交表中,并对正交表进行处理,找出催化剂活性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获得最佳操作参数。

(3)表征分析

根据测得的表征数据,分析制备条件、活性组分与催化剂活性之间的关系。

六、思考题

1.正交实验的优点是什么?

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几种,它们的优缺点是什么?

3.柴油车尾气颗粒物净化催化剂的主要性能参数有哪些,如何测定?

参考文献

[1] 王建昕,傅立新,黎维彬编著.汽车排气污染治理及催化转化器.化学工业出版社

[2] 朱洪法.催化剂载体制备及应用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5

[3] 桂客,瞿龙.过渡金属型汽车尾气净化催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广州化

学.2003(28):16-20[4]梁红,叶代启,林维明等.Sn催化剂对柴油车排气颗粒去除效果.化工学报.2004,55(11):1869~1873.(EI光盘版)EI05058821436 [4] 刘光辉,黄震,上官文峰,等.同时催化去除柴油机颗粒物NOx的试验研究(1).内

燃机学报.2003,21(1):1-5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国内外发展分析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国内外发展分析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是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减少污染的最有效手段。按照我国总体规划,到2010年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控制与国际接轨,达到国际水平。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有多种,早期使用普通金属 Cu、Cr、Ni,催化活性差、起燃温度高、易中毒,后来用的贵金属Pt、Pd、Rh等作催化剂具有活性高、寿命长、净化效果好等优点,但由于贵金属价格昂贵,很难推广。 1 国外进展 Catalytic Solution公司(CSI)开发了用于控制汽车排放污染的新型陶瓷氧化物催化剂,这种混合相催化剂(MPC)使用的贵金属比常规汽车排放控制催化剂减少 50%~80%。MPC采用完全不同的设计途径制造,MPC含有几种贵金属和非贵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大多来自非贵金属的尖晶石和钙钛矿,贵金属和非贵金属组合在同一结构中。CSI从属于丰田和通用汽车公司,本田汽车公司已将CSI 技术应用于2002年款轿车车型中,通用汽车公司的GM汽车可望使用25万台以上。CSI还与福特汽车公司签约在福特汽车上试用该催化剂。除了汽车尾气排放催化剂外,CSI还投资2960万美元开发MPC催化剂用于控制燃气轮机的NOX排放污染。CIS公司开发的纳米大小氧化物汽车排放控制催化剂,用来替代贵金属具有较大的竞争性。 日本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材料,它不仅能提高催化能力,还能大大减少汽车废气转换器中贵金属的用量。一般汽车废气转换器的核心部件是上面有大量微孔的陶瓷,表面涂以粉状催化剂。含有钯、铂、铑等贵金属成分的催化剂,能够减少尾气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毒物质的含量。但是由于转换器靠近发动机,高温会使催化剂颗粒结合在一起,减少催化材料总表面积,降低催化能力。 日本原子能研究所称,他们使用一种名为“钙钛矿”的物质作为催化剂,有效防止了颗粒结块现象。含有少量钯的新型催化剂,在发动机产生的废气中工作100多个小时后仍能保持较强的催化能力,且物质微粒没有结块。普通含钯的氧

催化剂制备与表征

催化原理考试复习题 一概念 离子交换法:利用载体表面存在着可进行离子交换得离子,将活性组分通过离子间得变换而附载在载体上得方法。 化学键合法:通过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把络合物催化剂与高分子载体相结合得过程。 吸附法:利用载体对活性组分得吸附作用来制备负载型催化剂得方法。 超均匀共沉淀:就是将沉淀分两步进行,首先制备盐溶液得悬浮层,并将这些悬浮层立即混合成为超饱与溶液,然后由超饱与溶液得到均匀沉淀。 二、填空 1、沉淀老化时,颗粒长大方法有:再凝结、凝聚 2、正加法加料时,溶液得PH值由低到高 3。竞争吸附时,当反应由外扩散控制时,球形催化剂上活性组分得分布以蛋壳型为益,由动力学控制时,均匀型为益 三、简答题 1、固体催化剂制备方法:①原料准备②催化剂(母体)得制备③成型④活化 2、催化剂制备可粗分为:干法与湿法 干法包括热熔法、混碾法与喷涂法 湿法包括胶凝法、沉淀法(共沉淀法,均匀沉淀法与超均匀沉淀法)、浸渍法、离 子交换法、沥滤法。 3、催化剂在工业得到应用满足得条件 ★催化性能:具有良好得活性,选择性与稳定性 ★机械性能:有一定得机械强度,合适得形状,颗粒大小与分布 ★有一定得抗毒性能:最好能活化再生,使用寿命长 ★催化剂制备方面:要求原料能稳定供应,制备工艺能适合于大规模工业生产,环境友好,最好无"三废”污染。 4、选择原料得基本原则: A原料中要包括催化剂所需要得全部组分,同时也要考虑到原料中得杂质能适合 生产中得要求。 B原料中不含对催化剂有害得成分,或对环境有污染得成分 C来源充足,价格便宜 D使用活性组分含量高,用量少得原料。 5、催化剂组成得表示方法: 固体催化剂…主催化剂,助催化剂,载体 配合物催化剂~助催化剂与助催化剂 酶催化剂:酶蛋白与辅酶

汽车尾气处理技术研究

密级: 学号: 自考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汽车尾气处理技术研究

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申明 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设计(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设计)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签字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江西科技学院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指导老师签名(手写): 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

摘要 随着汽车社会拥有率的大幅增加,汽车尾气对大气造成的污染也日益加重。从全国来看汽车尾气污染分担率已经上升到了95%,年排放一氧化碳为3500万吨,碳氢化合物为500万吨,氮氧化合物为380万吨。我国定期发布空气质量周报的30个城市的资料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城市的空气呈现中度、重度污染。环保部门监测表明:大气中HC的96%,CO的86%,NO。的56%来自机动车排放,北京、上海、广州等10余个城市已经出现最为严重的光化学烟雾的先兆。上海1993--1994年监测结果表明:主要交通路口和路段大气中的CO平均浓度超标率达27%,最大超标倍数为2.1倍,NO平均浓度超标率为85%,最高日均浓度超标倍数达9倍;其他城市主要交通道路上大气污染物超标现象亦很严重,有资料表明,这些区域的汽车尾气污染都很严重。 而且,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产销量的迅速增长,我国的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都集中在大城市,而且车况差,都集中在大城市,原油质量低,单车的排污往往高出国外同类车的几倍,因此汽车尾气已对我国城市空气质量造成巨大的威胁。汽车尾气处理刻不容缓,本文就汽车尾气成分进行分析,对国内外汽车尾气处理技术进行分析、比较,并且列举了尾气处理技术改进建议,希望可以给汽车研究个人或者团体给予帮助。 关键词:汽车尾气处理:稀薄燃烧:三效催化剂:

催化剂常用制备方法

催化剂常用制备方法 固体催化剂的构成 ●载体(Al2O3 ) ●主催化剂(合成NH3中的Fe) ●助催化剂(合成NH3中的K2O) ●共催化剂(石油裂解SiO2-Al2O3 催化剂制备的要点 ●多种化学组成的匹配 –各组分一起协调作用的多功能催化剂 ●一定物理结构的控制 –粒度、比表面、孔体积 基本制备方法: ?浸渍法(impregnating) ?沉淀法(depositing) ?沥滤法(leaching) ?热熔融法(melting) ?电解法(electrolyzing) ?离子交换法(ion exchanging) ?其它方法 固体催化剂的孔结构 (1)比表面积Sg 比表面积:每克催化剂或吸附剂的总面积。 测定方法:根据多层吸附理论和BET方程进行测定和计算 注意:测定的是总表面积,而具有催化活性的表面积(活性中心)只占总表面的很少一部分。 内表面积越大,活性位越多,反应面越大。 (2)催化剂的孔结构参数 密度:堆密度、真密度、颗粒密度、视密度 比孔容(Vg):1克催化剂中颗粒内部细孔的总体积. 孔隙率(θ):颗粒内细孔的体积占颗粒总体积的分数. (一) 浸渍法 ?通常是将载体浸入可溶性而又易热分解的盐溶液(如硝酸盐、醋酸盐或铵盐等)中进 行浸渍,然后干燥和焙烧。 ?由于盐类的分解和还原,沉积在载体上的就是催化剂的活性组分。 浸渍法的原理 ●活性组份在载体表面上的吸附

●毛细管压力使液体渗透到载体空隙内部 ●提高浸渍量(可抽真空或提高浸渍液温度) ●活性组份在载体上的不均匀分布 浸渍法的优点 ?第一,可使用现成的有一定外型和尺寸的载体材料,省去成型过程。(如氧化铝,氧 化硅,活性炭,浮石,活性白土等) ?第二,可选择合适的载体以提供催化剂所需的物理结构待性.如比表面、孔径和强 度等。 ?第三,由于所浸渍的组分全部分布在载体表面,用量可减小,利用率较高,这对贵 稀材料尤为重要。 ?第四,所负载的量可直接由制备条件计算而得。 浸渍的方法 ?过量浸渍法 ?等量浸渍法 ?喷涂浸渍法 ?流动浸渍法 1.1、过量浸渍法 ?即将载体泡入过量的浸渍液中,待吸附平衡后,过滤、干燥及焙烧后即成。 ?通常借调节浸渍液浓度和体积来控制负载量。 1.2、等量浸渍法 ?将载体与它可吸收体积相应的浸渍液相混合,达到恰如其分的湿润状态。只要混合 均匀和干燥后,活性组分即可均匀地分布在载体表面上,可省却过滤和母液回收之累。但浸渍液的体积多少,必须事先经过试验确定。 ?对于负载量较大的催化剂,由于溶解度所限,一次不能满足要求;或者多组分催化 剂,为了防止竞争吸附所引起的不均匀,都可以来用分步多次浸渍来达到目的。 1.3.多次浸渍法 ●重复多次的浸渍、干燥、焙烧可制得活性物质含量较高的催化剂 ●可避免多组分浸渍化合物各组分竞争吸附 1.4浸渍沉淀法 将浸渍溶液渗透到载体的空隙,然后加入沉淀剂使活性组分沉淀于载体的内孔和表面 (二) 沉淀法 ?借助于沉淀反应。用沉淀剂将可溶性的催化剂组分转变为难溶化合物。经过分离、 洗涤、干燥和焙烧成型或还原等步骤制成催化剂。这也是常用于制备高含量非贵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盐催化剂的一种方法。 ?共沉淀、均匀沉淀和分步沉淀 2.1、共沉淀方法 将催化剂所需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分同时沉淀的一个方法,可以一次同时获得几个活性组分且分布较为均匀。为了避免各个组分的分步沉淀,各金属盐的浓度、沉淀剂的浓度、介质

柴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制备、表征及性能测试实验报告(DOC)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本科学生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 实验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 专业精细化工 班级08精工 学号0813020060 姓名赖家雄 指导教师及职称梁红教授 开课学期2011 至2012 学年第一学期 时间2011 年11 月20 日

柴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制备、表征及性能测试化学化工学院 08精工 0813020060 赖家雄 摘要:本实验通过小组设计方案,制备柴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及其表征和性能进行测试。目的是掌握柴油车尾气处理净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并了解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影响催化剂性能的各种因素;了解催化剂活性测试方法和仪器的构成和使用方法;学会用X-射线衍射仪(XRD)测定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学会用FT-IR测定催化剂的结构。预习实验报告了解了柴油车尾气的危害,同时了解沉淀法制备催化剂的主要方法,以氧化铝为载体进行制备。 关键词: 柴油车尾气; 危害;催化剂制备方法; 温度:数据处理 柴油车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颗粒物(PM)和氮氧化物(NOx),还有少量的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挥发性烃类有机化合物(VOC)。柴油车排放的污染物和汽油车相比较,汽油车排气中的CO、HC和VOC比较多,柴油车排气中的PM比较多,近年来因机动车所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对机动车尾气进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综合目前柴油车尾气的处理方法,采用催化燃烧的方法除去颗粒物是目前实现柴油车颗粒物排放控制最为有效和简单的方法,其中催化剂的选择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实验内容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拟以金属氧化物为活性组分,三氧化二铝(Al 2O 3 )为载体制备柴油车尾气 净化催化剂,并了解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拟达到如下目的: 1.初步了解和掌握催化剂产品开发的研究思路和实验研究方法; 2.学会独立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组织与实施; 3.了解和掌握催化剂的各种制备方法,催化剂活性评价方法及数据处理的方法; 4.了解催化剂比表面积(BET),X射线粉末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TPR)等

汽车尾气的危害及净化处理技术

汽车尾气的危害及净化处理技术 摘要:现在社会汽车越来越多,而汽车尾气带来了各种危害环境和人身体健康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关注对汽车尾气的处理,关注我们的环境,及时采取措施很好的处理汽车尾气问题,让我们可以与环境和谐相处,让我们可以生活得更美好。 关键词:汽车,尾气,污染,环境,治理 现代社会的今天,汽车成为不可缺少的一种交通工具,但同时汽车也是对我们环境和对人身体伤害最大的一种交通工具。而它的污染主要就是尾气。 尾气污染主要是指柴油、汽油等机动车燃料因含有添加剂和杂质,在不完全燃烧时,所排出的一些有害物质对环境及人体的污染和破坏。据研究表明,汽车排放物成分非常复杂,有一百种以上,其主要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NOx)和碳氢化合物(HC),此外还有铅尘和烟尘等污染物。具体而言,汽车排放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 CO:矿物燃料燃烧后的一种副产物,通常是因空气不足或其他原因造成不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一种无色、无味气体。一般汽油机排放的一氧化碳比柴油机高。 CO2:矿物燃料燃烧后的一种副产物。是完全燃烧或CO在空气中氧化而来的。

HC:来自汽车燃油的不完全燃烧。 NOx:主要是NO和NO2的混合物,是空气中的N2和O在发动机燃烧室高温高压下反应的产物,压缩比越高,燃烧室的温度越高,生成量越大。 SOx(包括SO2):汽油和柴油中的硫在发动机燃烧室中氧化生成的产物。 Pb(铅):来自汽油中的四乙基铅。汽车用的汽油中,通常加有四乙(基)铅或四甲(基)铅做抗爆剂,这些铅的70%随尾气排入大气。 PM(颗粒物):颗粒物是由于进气不充分或燃烧温度过低造成燃烧不完全形成的。排气中颗粒有三个来源:(1)燃料液相燃烧不完全产生的碳烟颗粒;(2)润滑油燃烧产生的积炭颗粒;(3)燃料中硫生成的SO2、SO3和添加剂的钙生成的CaSO4颗粒。 VCO(易挥发有机化合物):蒸发性气体,是许多不同种类的烃类构成的混合物,来自汽车燃油箱的汽油蒸发。 而这么多污染物中,其中co和铅是对人体伤害最大的两种物质。 而在这点上,农村居民,一般从空气中吸入体内的铅量每天约为一微克;城市居民,尤其是街道两旁的居民会大大超过农村居民。锡进入人体后,主要分布于肝、肾、脾、胆、脑中,以肝、肾中的浓高。几周后,铅由以上组织转移到骨骼,以不溶性磷酸铅形式沉积下来。人体内约90%~95%的铅积存于骨骼中,只有少量铅存在于肝、脾等脏器中。骨中的铅一般较稳定,当食物中缺钙或有感染、外伤、饮酒、服用酸碱类药物而破坏了酸碱平衡时,铅便由骨中转移到血液,引中

催化剂制备方法大全

催化剂制备方法简介 1、催化剂制备常规方法 (1)浸渍法 a过量浸渍法 b等量浸渍法(多次浸渍以防止竞争吸附) (2)沉淀法(制氧化物或复合氧化物)(注意加料顺序:正加法或倒加法,沉淀剂加到盐溶液为正,反之为倒加) a单组分沉淀法 b多组分共沉淀法 c均匀沉淀法(沉淀剂:尿素) d超均匀沉淀法 (NH4HCO3和NH4OH组成的缓冲溶液pH=9) e浸渍沉淀法 浸渍沉淀法是在浸渍法的基础上辅以均匀沉淀法发展起来的,即在浸渍液中预先配入沉淀剂母体,待浸渍单元操作完成后,加热升温使待沉淀组分沉积在载体表面上。此法,可以用来制备比浸渍法分布更加均匀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负载型催化剂。 f导晶沉淀法 本法是借晶化导向剂(晶种)引导非晶型沉淀转化为晶型沉淀的快速有效方法。举例:以廉价易得的水玻璃为原料的高硅酸钠型分子筛,包括丝

光沸石、Y型、X型分子筛。 (3)共混合法 混合法是将一定比例的各组分配成浆料后成型干燥,再经活化处理即可。如合成气制甲醇用的催化剂就是将氧化锌和氧化铬放在一起混合均匀(适当加入铬酐的水溶液和少许石墨)然后送入压片机制成圆柱形,在100 o C烘2h即可。 (4)热分解法 硝酸盐、碳酸盐、甲酸盐、草酸盐或乙酸盐。 (5)沥滤法 制备骨架金属催化剂的方法,Raney 镍、铜、钴、铁等。 (6)热熔融法 合成氨催化剂Fe-K2O-Al2O3;用磁铁矿Fe3O4、KNO3和Al2O3高温熔融而得。 (7)电解法 用于甲醇氧化脱氢制甲醛的银催化剂,通常用电解法制备。该法以纯银为阳极和阴极,硝酸银为电解液,在一定电流密度下电解,银粒在阴极析出,经洗涤、干燥和活化后即可使用。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

催化科学与技术的里程碑-尾气净化催化剂 陈耀强 四川大学催化材料研究所 汽车尾气的污染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产量迅速增长,2013年全球汽车产量达到8280万辆,预计将在2021年突破1亿辆。我国2013年的汽车产量为2212万辆,已连续五年蝉联全球第一。2013全国汽车保有量1.37亿辆车辆从2003年到2013年10年间,我国汽车保有量增长迅速,从2400万辆增长到1.37亿辆,年均增加1100多万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汽车社会发展仍将保持强劲势头。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不断增加。2012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4612.1万吨,其中,氮氧化物(NOx)640.0万吨,颗粒物(PM)62.2万吨,碳氢化合物(HC)438.2万吨,一氧化碳(CO)3471.7万吨。汽车尾气污染物的危害不仅体现在排放量大,更重要的体现在尾气污染物的特征和排放部位上。以PM2.5为例说明汽车污染物的特征。PM2.5的危害取决于三个方面:(1)尺寸越小危害越大,(2)化学组成的毒性越大危害越大,(3)数量越大危害越大。 PM2.5的主要来源为汽车,工业排放(以燃煤为主)和扬尘。扬尘的颗粒较大,主要为氧化硅等无机物,有机组分最少,危害小,防控容易。 燃煤和汽车的PM2.5均含有高致癌的多环芳烃(PAHs)及其他有机组分,但燃煤的PM2.5所占比例没有汽车高,颗粒较大,质量比汽车大,但数量远没有汽车的PM2.5多,燃煤和其他工业排放的PM2.5也属于重点控制对象。 汽车尾气的PM2.5的特征为:(1)汽车的PM2.5的粒度为0.04-0.3μm(柴油车0.3μm,汽油车0.1μm ,摩托车0.04μm),可在人体的任何地方造成危害。(2)化学组成的毒性大,含有16种多环芳烃(图4)等高致癌物质和致病物质。(3)数量极大,目前排放PM2.5最少的压缩天然气车每公里排放6000亿个PM2.5,PM2.5的危害是以数量而不是以质量。(4)基本上不沉降,长期累积。汽车尾气的排放部位离地面仅30-50cm左右,在人的呼吸带内,人体吸进去的是未经稀释的高浓度污染物,是一类极其特殊的污染物排放。而其他的污染源(如离城市20公里燃煤电厂)排放经过空间稀释后浓度已降到原始浓度的数万分之一,这是汽车尾气污染危害远大于其他类型的污染的关键所在,对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神经系统和眼睛造成巨大危害。

钒改性催化剂制备及表征论文

钒改性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摘要:为了提高废水处理的效果,文章以高岭土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的钒改性高岭土催化剂,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高岭土经改性后,高岭土中的al-o八面体结构部分被破坏,导致结构无序化,高岭土的层间距和比表面积显著增大,改性后的催化剂负载铁离子时催化效果较好。 abstract: v-modified kaolin was prepared using kaolin as the starting materials. xrd, ftir, sem are used to character the v-modified kaoli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v- polycations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layer of kaolin and such materials show enhanced basal spacing, and surface are stability. 关键词:高岭土;制备表征;钒改性高岭土;催化剂 key words: kaolin;preparation;characterization;v- modified kaolin;catalyst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011-02 0 引言 目前,水污染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水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催化剂种类较多,主要有均相催化剂(金属盐类)、非均相催化剂(铜系、贵金属系及稀土系列)等,金属盐类

汽车排放尾气的净化处理技术

汽车排放尾气的净化处理技术 (西南林业大学机械与交通学院,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对人体危害很大, 汽车尾气污染是制约全球发展的重要环境问题。采用催化剂技术是治理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汽车尾气催化剂正被广泛应用。稀土作为催化剂组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作了简要介绍,分析了纳米材料在催化剂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前景进行了构想。 汽车尾气;催化剂;纳米稀土催化技术 关键词:汽油机污染物危害机理影响措施 中图分类号:U461.99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石油燃料的大量消耗所引起的有害物质对大气产 生了严重的污染。汽车发动机的有害排放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汽车发动机排 气中包含许多成分,其基本成分是二氧化碳、水蒸气、过剩的氧气以及留下的氮气、不完全 燃烧的产物和燃烧反应的中间产物,包括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 固体颗粒(碳烟)及醛类等。汽车排放的尾气造成的污染,己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NOx、HC及CO等污染物,其中NOx是形成大气中光化学 烟雾和酸雨的主要原因[l]。为减小汽车尾气对人类及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世界各国对尾气 中有害气体的排放限制日趋严格。1985年美国的排放标准中HC为0.429/km、CO 为3.49/km、 NOx为59/km,而到20世纪90年代对汽车排出尾气中HC、CO、NOx等含量的要求

则接 近于零。随着汽车尾气污染影响的增加,我国对汽车尾气排放的限制也在不断严格。1999 年的排放标准中要求燃用优质无铅汽油的车辆CO最大不超过69g/km,HC+NOx小于 17g/km(GWPB1—1999)。2001年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新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GB17691—2001,GB18352.l—2001,GB18351.2—2001,并淘汰了化油器发动机。 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抽查的八家汽车企业的汽车尾气排放全部达到了欧洲I号排放限值法规的要求,多数产品还达到了欧洲Ⅱ号排放限值法规的要求。这与2001年抽查的车型全部采用电喷发动机和三效催化转换器有直接关系。但同国外正在实施的欧Ⅲ欧IV相比仍有5一10年的差距。李青指出纳米稀土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2.汽车尾气的形成机理 2.1 一氧化碳 CO是烃燃料燃烧的中间产物,排气中的CO是由于烃的不完全燃烧所致。烃燃料在空 气中燃烧生成CO的详细机理目前尚在研究之中。一般认为,烃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要经过一 系列的中间过程,产生一连串的中间生成物。这些中间生成物如不能被进一步氧化,就可能 以部分氧化的形式排出。CO就是烃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不完全氧化产物,其形成 过程为: RH→R→RO2→ RCHO→RCO→CO 式中,RH为烃烯料产物;R为烃基;RO2为过氧烃基; RCHO为醛;RCO为酰基。其中, RCO自由基生成CO,CO在火焰中活焰后区的主要氧化反应为 CO+OH CO2+ H 该反应的正向和逆向反应的速率都很高,一般情况下可以达到瞬时化学平衡,因

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一、简答(任选五25) (1)沸石的笼结构;(2)离子交换法制备催化剂;(3)布拉格方程(Bragg衍射条件方程,要求:写出方程,并注明每个字母的物理意义):(4)催化剂的中毒;(5)载体的 作用;(6)简述沉淀法制备催化剂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7)溶胶——凝胶过程制 备催化剂。 二、对于下列催化剂反应(15) 苯+H2——环己烷 请(1)选择一个固体催化剂;(2)写出它的制备过程及方法;(3)表征方法(要求:简要描述所列表正内容)。 三、金属分散度是金属催化剂的重要表面性质之一。对于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可以利用测定 氢气在金属上的化学吸附量来计算金属组分的分散度,请以H2在载体型铂催化剂上的化学吸附为例,给出Pt的分散度计算公式。 提示:一般认为,请以原子态吸附:H2+2M——2M-H 四、蒸汽转化催化剂是以Al2O3为载体,活性组分为NiO.其制备方法为:85%的Al(OH)3 先于1100oC煅烧4h,磨细再与15%的NiO 干混,成型,于1100oC煅烧2h.对4.0g催化剂作还原TG测试(如下图),发现TG曲线有三个失重段,其中:400-500oC失重段,△W=0.8g;760-1000oC失重段,△W=1.3g. 请组成及其含量,并描述分析过程。 五、简述电子能谱分析基本原理。下图为三氟乙酸乙酯的C1s XPS光电子能谱。请在图中标出CF3C=OOCH2CH3中每个C原子对应的化学位移 六.简述红外技术在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下图为利用固体红外技术测定固体表面酸性的结果,请简要分析。(e)为粘土REY,(f)为SIO2-Al2O3。实验过程为:150度,1.6×103Pa吡啶下固体催化剂吸附1h后,150 抽空6h,

汽车尾气处理方案

主题学习课题 名称 空气污染及 汽车尾气处 理 导师夏学儒 课题组成员唐丽珠张新明曹博 陈伟刘麒张东毛 磊周多轩任旭 组长鲍鹏飞班级9班化学组 研究主 导课程研究性学习相关课程化学 研究背景: 本文对山丹县空气污染及汽车尾气处理状况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其对环境的影响,找到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事实依据。在此思路指导下,我组各位同学计划在掌握相关实际资料以及设计好问卷的基础上进行抽样,发放问卷,调查信息,了解到多种车型及尾气处理装置。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汽车尾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烟尘微粒(某些重金属化合物、铅化合物、黑烟及油雾)、臭气(甲醛等)。据统计,每千辆汽车每天排出一氧化碳约3000kg,碳氢化合物200—400kg,氮氧化合物50—150kg;美国洛杉矶市汽车等流动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已占大气污染物总量的90%。汽车尾气可谓大气污染的“元凶”。 汽车尾气最主要的危害是形成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它和大气中的其它成份结合就形成光化学烟雾。其对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刺激眼睛,引起红眼病;刺激鼻、咽喉、气管和肺部,引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光化学烟雾能使树木枯死,农作物大量减产;能降低大气的能见度,妨碍交通。 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最高,它可经呼吸道进入肺泡,被血液吸收,与血红蛋白相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降低血液的载氧能力,削弱血液对人体组织的供氧量,导致组织缺氧,从而引起头痛等症状,重者窒息死亡。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含量较少,但毒性很大,其毒性是含硫氧化物的3倍。氮氧化合物进入肺泡后,能形成亚硝酸和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剧烈的刺激作用,增加肺毛细管的通透性,最后造成肺气肿。亚硝酸盐则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组织缺氧。 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会增加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损害肺功能。二氧化硫在大气中含量过高时,会随降水形成“酸雨”。 汽车尾气中的铅化合物可随呼吸进入血液,并迅速地蓄积到人体的骨骼和牙齿中,它们干扰血红素的合成、侵袭红细胞,引起贫血;损害神经系统,严重时损害脑细胞,引起脑损伤。当儿童血中铅浓度达0.6~0.8ppm时,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和智力发育,甚至出现痴呆症状。铅还能透过母体进入胎盘,危及胎儿。 所以,我们要多走路,能不坐车就尽量不坐车。 研究内容: 1同学们及市民对空气污染及汽车尾气的认识; 2现有汽车尾气处理的方法; 3如何保护好环境,对自家车进行改造。

催化剂在处理汽车尾气中的应用

稀土催化剂在处理汽车尾气中的应用 通过《绿色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绿色化学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绿色化学涉及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各国政府及科研机构都对绿色化学高度重视,发展好绿色化学,将对人类未来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绿色化学”由美国化学会(ACS )提出,目前得到世界广泛的响应。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简单的说就是提高原子利用率,防止污染。在防止污染方面,以汽车尾气为例,就是将有毒的CO 、NO x 转化成无毒的CO 2、N 2。 随着交通运输也的发展,汽车尾气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环境的一个大污染源。 安装催化净化转化器是降低汽车尾气对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用于汽车尾气净化的粗化剂种类较多,期中贵金属(Pt,Pd,Rh)虽然活性高、净化效果好,但价格昂贵。含稀土的催化剂价格低,化学和热稳定性好,活性也较高,尤其抗中毒、寿命长,是一种很有使用价值和发展前景的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 尾气排放 燃油机动车的气态排放物主要由CO 、NO x 和碳氢化合物(HC)组成,有些还含有铅,磷,硫等有毒物质。 含铅汽油经燃烧后,85%左右的铅排入大气中造成铅污染。半个多世纪以来,通过汽车燃烧排入大气中的铅已达数百万吨,成为一种公认的全球性污染。铅对人体的许多器官和系统都会带来不良影响,表现为智力下降、肾损伤、不育症以及高血压等。 危害: CO 对人的神经系统有严重的破坏作用,组织人体血红蛋白向人体组织输送氧气,引起慢性中毒。HC 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NO x 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呼吸道感染和哮喘等症。在太阳光的作用下,NO 2分解产生的O 和O 2生成O 3,还进一步与烃类反应形成光化学二次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更大的伤害,同时,NO x 还是形成酸雨和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催化净化器的原理是利用催化剂表面发生的氧化和还原反应,将排气中的CO 和HC 等有害物质氧化为CO 2和H 2O ,将NO x 还原成N 2。 (1)氧化反应 (2)还原反应 稀土在尾气净化催化剂中的作用 通常稀土是以氧化物(CeO 2、Y 2O 3等)的形式加入催化剂中,在保证催化剂活性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大幅度减少贵金属的用量,并改善催化剂的性能。 主要作用有4个方面: 1)提高催化剂载体的性能 通常所有的催化剂载体表面有氧化铝涂层,可以提高载体的表面积,有利于催化剂活性成分的分散,以此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寿命。而氧化铝在高温下容易向无活性相转变。加入稀土元素(La 或Y)可使其耐热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抑制相2222CO O CO →+O H CO O HC 2222454+→+22222N CO CO NO +→+O H CO N NO HC 222245104++→+O H N NH NO 2236546+→+22332H N NH +→O H N H NO 222222+→+222/1xCO N xCO NO x +→+222H CO O H CO +→+

催化剂制备与表征之欧阳家百创编

催化原理考试复习题 欧阳家百(2021.03.07) 一概念 离子交换法:利用载体表面存在着可进行离子交换的离子,将活性组分通过离子间的变换而附载在载体上的方法。 化学键合法:通过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把络合物催化剂与高分子载体相结合的过程。 吸附法:利用载体对活性组分的吸附作用来制备负载型催化剂的方法。 超均匀共沉淀:是将沉淀分两步进行,首先制备盐溶液的悬浮层,并将这些悬浮层立即混合成为超饱和溶液,然后由超饱和溶液得到均匀沉淀。 二、填空 1.沉淀老化时,颗粒长大方法有:再凝结、凝聚 2.正加法加料时,溶液的 PH值由低到高 3.竞争吸附时,当反应由外扩散控制时,球形催化剂上活性组分的分布以蛋壳型为益,由动力学控制时,均匀型为益 三、简答题 1.固体催化剂制备方法:①原料准备②催化剂(母体)的制备③成型 ④活化 2.催化剂制备可粗分为:干法和湿法

干法包括热熔法、混碾法与喷涂法 湿法包括胶凝法、沉淀法(共沉淀法,均匀沉淀法和超均匀沉淀法)、浸渍法、离子交换法、沥滤法。 3.催化剂在工业得到应用满足的条件 ★催化性能:具有良好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机械性能: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合适的形状,颗粒大小和分布 ★有一定的抗毒性能:最好能活化再生,使用寿命长 ★催化剂制备方面:要求原料能稳定供应,制备工艺能适合于大规模工业生产,环境友好,最好无"三废"污染。 4.选择原料的基本原则: A原料中要包括催化剂所需要的全部组分,同时也要考虑到原料中的杂质能适合生产中的要求。 B原料中不含对催化剂有害的成分,或对环境有污染的成分 C来源充足,价格便宜 D使用活性组分含量高,用量少的原料。 5.催化剂组成的表示方法: 固体催化剂…主催化剂,助催化剂,载体 配合物催化剂~助催化剂和助催化剂 酶催化剂:酶蛋白和辅酶 6.金属溶解一般选用稀HNO3原因: ★大多数金属(除Au,Pt)可溶解在硝酸中制成硝酸盐 ★NO3在加热时,能除去,不会使之留在催化剂中。 ★节省原料角度,稀硝酸好

汽车尾气处理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空气污染特别是由于汽车尾气中有害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所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而日趋严重。包括机内净化和机外净化的各种净化方法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近年来,使用高压放电治理各种有害气体在国内都得到了充分的重视。高压脉冲电源是释放出高压电以电离出汽车尾气中颗粒物处理市场化的关键设备之一。 电容储能是研究比较早、应用比较多的脉冲电源形式,其技术至今已经相对比较成熟。电感储能与电容储能出现的时间相当,但是电感储能是动态储能,实现的技术相对复杂,因此其应用较电容储能偏少。但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及半导体工业的飞速发展,固态开关的耐压等级和通流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使其有可能运用到高压脉冲技术中去。而如加速器、雷达发射机、高功率微波和污染控制等领域的高压脉冲技术对高重复频率固体开关的运用需求,也促使人们对固体开关技术在脉冲功率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国内有关电感储能功率脉冲技术的研究明显增多,其储能密度高的优势逐渐显现。 在高功率脉冲电源领域,尤其是电感储能功率脉冲电源,世界各国都任处于积极研究之中,也是快速发展的时期。 在此次项目实验中我们小组也采取了高压电路电离的方法,将尾气中带电颗粒物电离出来。高压电路主要技术通过汽车电瓶输出的直流电用电路转换成交流电,然后通过变压器升压成高压交流电,再通过稳压电路输出稳定的高压接在铁丝网上。 汽车尾气的处理除了高压电外还有通过加速或者增添一些化学反应,使尾气中有害物质能通过一系列有机化学反应转换成无害的无机物排入空气中。对这些反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催化净化转化器上。而催化剂又是催化净化效果的关键。因此,开发高效实用的催化剂是控制汽车尾气排放至关重要的一环。 20世纪70年代初,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多为氧化型,使用铂、钯或两者混合的催化剂来提高尾气中HC、CO同O2反应的速度,降低HC、CO的排放量。但随着大气中NOx含量的的增加,人们要求同时净化汽车尾气中的HC、CO、NOx。后来就出现了两段净化法,又称氧化-还原法。随后又于1977年开始采用含有Pt、Pd、Rh三效催化剂并能同时降低HC、CO、NOx的无害三效催化净化器。 目前,国内外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多为能够同时催化转化HC、CO与NOx的固体三效催化剂。和许多工业固体催化剂一样,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主要由活性组分、载体与助剂3部分组成。汽车用三效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主要分为贵金属型、非贵金属型与稀土型。贵金属型的活性组分主要由Pt、Pd和Rh组成。Rh是加速NOx还原的活性组分,虽然Pt和Pd同时对HC、CO、NOx的转化起催化作用,但是对NOx的还原能力低于含Rh催化剂。在3种贵金属中,Pd的价格远低于Pt 和Rh,而且Pd资源较Pt、Rh丰富,其耐热性好,使用Pd催化剂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因此,单Pd催化剂便成为三效催化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如Kim D H[4,5]等人用溶胶法制备一种以钒与锆为助剂的单钯催化剂,其中n(V)/(Zr)=0.36,Pd、V、Zr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2%与10%。所得的单钯催化剂具有很高的低温活性、热稳定性与抗SO2毒性,这主要是由于催化剂中V与Zr形成的V)O)Zr键,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这些Zr)O)X键(X为V或Al)与催化剂中的C-Al2O3形成了无定形四面体的配位结构:(M)O)3VO,使Pd在催化剂表面获得很好的分散性。即使是在1 000e以上的高温,由于这种配位键作用,

催化剂制备与表征

催化剂制备简答题: 36.挤条成型过程中影响催化剂的性能有哪些因素? 粉体颗粒度、混捏时间和方式、水粉比、助挤剂。 37.喷雾干燥、油柱成型的原理是什么? 喷雾干燥成型和油柱成型是利用物料的自身表面张力、收缩成微球或小球。原理:前者是把料浆高速通过喷头(雾化器)将原料浆液分散成雾滴,并用高温气流干燥雾滴,失水成干燥微球;后者是将溶胶滴入油类中,利用介质和溶胶本身的表面张力将物料切割成小滴并收缩成小球。 38.连续流动搅拌反应器和活塞流反应器(无体积变化)的速率公式推导。 (1)连续流动搅拌反应器 从反应的稳态料平衡分析: 反应物进入反应器的流速=反应物离开反应器的流速+ 反应物反应速率 Q 0:反应物体积进料速度;W :反应器中催化剂的重量; C 0和C :反应物进入和流出反应器的摩尔浓度 r :单位重量催化剂上的总反应速率。 则上述物料平衡式可表述为Q 0C 0=Q 0C+rW 所以r=(C 0-C)Q 0/W 另一方面,速率也可以按单位催化剂体积来表示,在这种情况下r=(C 0-C)Q/V 式中V 为反应器中所盛催化剂的体积。 测量进料和出料中反应物浓度的变化,即可求得反应速率。 (2)活塞流反应器 在理想的活塞流反应器中,假定没有轴混,而且无浓度或流体速度的径向梯度,只是流体的组成随流动的距离而变化,所以须分析微分体积元dV 中的物料平衡。参照图,对微分体积元dV ,设 F :反应物的摩尔流量;V :催化剂体积;r :单位催化剂体积的反应速率. 则物料平衡式为F=(F+dF)+rdV 由此可得出r= -dF/dV 设F 0为反应物进入反应器的摩尔进料速率,x 为转化率,如果在反应时无体积改变,则 F =F o (1一x),r= - dF/dV=F 0×dx/dV 对截面为S 的管式反应器,dV =Sdl ,dl 为微分圆柱形体积元的厚度,则 F r 与CSTR 相反,PFR 不能直接测量反应速率,只有在转化率小到可以用x 代替dx 时才给出速率的直接测量。这实际上意味着使用极少量的催化剂,这种反应器称之为微分反应器。在这种条件下,速率可以由简单的差分方程计算而得 然而极小的dx 值在分析上有较大的困难,所以PFR 大都是在较高的转化率的情况下进行实验的,即按积分方式运转。其反应速率随反应器的轴向位置而改变,此时 (1) 式中停留时间=V/Q 0。将(1)式对整个反 应器积分,则得

催化剂制备方法大全

催 化 剂 的 制 备 方 法 与 成 型 技 术 总 结 应用化学系1202班 王宏颖 2012080201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成型技术 一、固体催化剂的组成: 固体催化剂主要有活性组分、助剂和载体三部分组成: 1.活性组分:主催化剂,是催化剂中产生活性的部分,没有它催化剂就不能产生催化作用。 2.助剂:本身没有活性或活性很低,少量助剂加到催化剂中,与活性组分产生作用,从而显著改善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等。 3.载体:载体主要对催化活性组分起机械承载作用,并增加有效催化反应表面、提供适宜的孔结构;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和抗毒能力;减少催化剂用量,降低成本。 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催化剂载体有:SiO2,Al2O3、玻璃纤维网(布)、空心陶瓷球、有机玻璃、光导纤维、天然粘土、泡沫塑料、树脂、活性炭,Y、β、ZSM-5分子筛,SBA-15、MCM-41、LaP04等系列载体。 二、催化剂传统制备方法 1、浸渍法 (1)过量浸渍法 (2)等量浸渍法(多次浸渍以防止竞争吸附) 2、沉淀法(制氧化物或复合氧化物)(注意加料顺序:正加法或倒加法,沉淀剂 加到盐溶液为正,反之为倒加) (1)单组分沉淀法 (2)多组分共沉淀法 (3)均匀沉淀法(沉淀剂:尿素) (4)超均匀沉淀法 (NH4HCO3和NH4OH组成的缓冲溶液pH=9) (5)浸渍沉淀法 浸渍沉淀法是在浸渍法的基础上辅以均匀沉淀法发展起来的,即在浸渍液中预先配入沉淀剂母体,待浸渍单元操作完成后,加热升温使待沉淀组分沉积在载体表面上。此法,可以用来制备比浸渍法分布更加均匀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负载型催化剂。 (6)导晶沉淀法 本法是借晶化导向剂(晶种)引导非晶型沉淀转化为晶型沉淀的快速有效方法。举例:以廉价易得的水玻璃为原料的高硅酸钠型分子筛,包括丝光沸石、Y型、X型分子筛。 3、共混合法 混合法是将一定比例的各组分配成浆料后成型干燥,再经活化处理即可。如合成气制甲醇用的催化剂就是将氧化锌和氧化铬放在一起混合均匀(适当加入铬

几种新型的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

2005年第10期广东化工51 几种新型的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 黎展毅,颜幼平,蔡河山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9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汽车尾气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研究情况以及多种条件下的最佳反应。 [关键词]汽车尾气;;indsofAutomobileExhaustCatalysts LiZhanyi,YanYouping,CaiHeshan (EnvironmentalScienceandEngineeringInstitute,GuangdongUniversityof Technology,Guangzhou510090,China) Abstract:Pollutionfromautomobileexhaustisadifficultproblem.Theexploitationandapplic ationofthenewkindsofcatalystsinautomobileexhaustwerenecessaryandinstant.Thispaperi ntroducedthreekindsofcatalystsinau2tomobileexhaustandthecharacteristics,catalyticprinc iples,thedevelopmentandthebestreactionsunderdifferentconditionsofeachother. Keywords:automobileexhaust;catalysts;catalyse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交通运输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中最明显的是道路汽车数量的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汽车尾气问题也日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汽车尾气中所含的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和颗粒物质(如碳粒等)大量排放至空气中可导致酸雨和化学烟雾。其中在人口超百万的大城市中,NOx污染尤为突出,部分主要交通干道的NOx和CO已严重超标。汽车尾气的排放已构成了空气的严重污染,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危害[1,2]。我国的第一个汽车尾气排放标准GB3842-7-83自1984年4月1日起实施。近几年,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对汽车尾气的排放要求也日渐提高。在分析了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地区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后,认为欧盟标准较为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并于1993~2000年间出台了一系列的排放标准,后修订为GB18352.1-2000我国第一阶段实施的排放标准(相当于欧1标准),于2004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GB18352.2-2000(欧2标准),实现2010年逐步接近或与国际接轨[3]。故此,研究如何控制和治理众多汽车尾气也成为一个相当迫切的课题。 当前,虽然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较为成熟,应用也较为普遍,但由于贵金属的储藏量少,价格昂贵,使贵金属催化剂。90年代初,应用于机动车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