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早恋问题分析及应对方法

中学生早恋问题分析及应对方法
中学生早恋问题分析及应对方法

中学生早恋问题分析及应对方法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和发展阶段,以及正确对待中学生早恋问题的方法。对待中学生早恋应该多进行正面教育、积极引导,绝不能进行粗暴的禁止。

关键词:早恋、动机、交往、性教育、尊重

早恋——老师、家长们眼中的“误区”,心中的雷池,近些年来早恋风靡校园,中学生“拍拖”已成为一种时尚。据有关调查:高中学生早恋占全体学生的39.2%,高三级早恋人数占全年级总人数的50%。

来自媒体的报导:有的学生情侣从偷偷摸摸的进行地下活动发展到公然在街上手牵手;因早恋而使成绩有所下降者比比皆是,“中学生妹六次怀孕”,“中学生生小孩”,甚至还有男生为女生打架,女生为男生殉情的现象发生等等,让人们不能不重视它的存在。它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而早恋成为我们所必须关注的问题。那么,中学生早恋究竟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我们该怎样正确看待中学生早恋问题呢?

早恋是指未成年学生把对异性的好感用恋爱的方式来表现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据调查,一般中学生几乎不同程度上存在早恋现象,尽管中学生早恋者仍是少数,但对他们这一年龄而言,其比例还是让人感到吃惊而且目前有早恋人数逐年增多、年龄愈来愈小的势头。中学生早恋是现实的、无法回避的教育问题,我们务必认真分析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和特点,进行学校、家庭、社会的综合治理。

一、早恋的原因

中学生“恋爱”现象的发生既有当代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育提前的原因,也有社会环境的各种刺激在起作用。学生早恋的三项主要动机为:(1)在感到心灵空虚时需要有人陪伴(2)优秀异性某方面的自然吸引力(3)为了更好地了解另一个人。较次要的动机包括“对异性的好奇心”、“学会如何与异性相处”。此外还有少数人有下列动机:“追求刺激”、“享受人生”、“表现自己能够吸引异性”、“希望摆脱父母的控制”。从少男少女们自身来看,他们投入“恋爱”的情感因素多数较为纯真,较为单纯,这种单纯性与他们自身的经历、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有着极大的关系。他们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多数只是把男女之间的异性吸引以及青春期特有的对异性的性冲动作为爱慕的因素,这时往往以兄妹相称开始。此后,他们很容易冲动,往往当异性传递过一个“多情”的眼神,一个纸条,一次网上聊天,一次偶然的接触等等都会为之动情,并产生“爱”的冲动,开始谈情说爱。不能否认,有少数比较早熟的青少年已经有了真正的恋爱意识。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提到交异性朋友的目的是想寻找精神寄托,寻求温暖,避免孤独,为了有个人诉说心中的苦恼等等。即使是这些真正有意识的人也极少考虑到结婚或寻找终身伴侣。界定早恋主要是看行为,如果没有表达,更没有恋爱行为,最多只能算暗恋。早恋应该是两个人互相表达并接受对方,有了类似成年人的恋爱行为,比如拥抱、接吻等等才能算作早恋。我个人认为:不要用早恋这个词,应该叫'来往过密'或早念或者称它为中学生男女情感的灰色地带。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闵乐夫认为:“说…早恋?就有批评倾向,有道德价值判断,不科学。正确的提法应该是…中学生恋爱?。”越来越多的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从弗洛伊德的理论来看根本无法将人的恋爱情感用早或不早来区分。

不管你怎么想,怎么看待,中学生谈恋爱越来越多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尽管学校仍是明令不许,家长也不赞成,然而,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对异性的好奇和爱慕行为,包括情欲,在心理专家眼里却是正常的。虽然正常,可对于这些尚不成熟的学生来说却实在不易把握和控制。

面对人数日趋渐多的中学生恋爱问题,禁止并非良策,默许是种失职,教学生把握成长才

是良策。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学生早恋呢?从调查得来的数据归结起来有以下方面:有的是认为对方英俊飘亮;有的是认为对方与自己兴趣相投;有的是认为对方学习成绩优秀;有的则是说因为看了有关爱情的书籍、电影、电视,所以想尝试一下。其实中学生早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在于两个方面,即内因和外因。

(一)内因

1、首先是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发育的自然本能作用。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生理的发展开始产生性意识。他们开始敏感地看待男女同学间的交往,他们注视着异性同学有关自己的一举一动。逐渐地,在异性好感的基础上各自形成一个或几个异性的“理想模型”,并在众多的男女共同交往中逐渐由对群体异性的好感转向对个别异性的依恋,形成一对一的行动,即进行早恋。

2、其次是道德观念相对薄弱和自制力不强。

许多青少年由于自身道德观念薄弱,把谈恋爱当作儿戏,丝毫不考虑爱情中的责任和义务,不理解什么是美的行为,什么是不道德的行为,个别人甚至出现不道德的性关系或违法现象。也有的青少年由于意志薄弱、自制力不强,明知是不对,但产生激情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二)外因

1、首先是家庭往往对这个问题采取严厉禁止的态度,不允许孩子有正常的异性交往,封锁一切有关性知识和爱情描写的书刊,导致一些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2、其次是有的学校、老师对这个问题采取回避态度,对青少年的早恋现象置若罔闻,导致早恋在学校中蔓延,更多的情况是采取另一种回避态度,绝对禁止男女学生的个别交往,一旦发现任何早恋的蛛丝马迹,便不分青红皂白地定性为早恋,甚至公开处罚,常常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3、社会对中学生的早恋给予过多渲染,描写中学生早恋的文学作品、影视节目纷纷出台,使青少年觉得中学生的早恋成为学校中的主流,其结果反而对学生的早恋起到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存在学生早恋倾向的原因当然很多,但社会的影响应该是起决定作用的。

4、媒体舆论的不正确导向。不良书报杂志、低级趣味的甚至黄色的影、录像等也对青少年的早恋有直接影响。当前流行于文化市场的那些不健康的东西,数量之多,覆盖面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各种传播媒介中,性刺激量大大增加,那些庸俗的格调低下的文艺作品特别容易污染青少年纯洁的心灵。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的冲击,令到越来越多的中学生走进早恋的迷宫,而不知返。

那么什么样的中学生容易早恋呢?

一般来说,性格外向、相貌出众的人,比性格内向、外表平平的更容易发生早恋。因为性格外向的人大多敢作敢为,敢于触犯校规,不安份守己,有适合自己的对象,就会大胆追求,并且相貌出众的人,常常是大家追求的目标,尤其是漂亮的少女,往往经不起别人的追求,她们以被男孩爱慕为荣,听信甜言蜜语,很快陷入男孩子的情网。

喜爱文学、有文艺才华的学生容易早恋。这些学生由于受环境熏陶,感情丰富,多愁善感,喜欢用书中、歌里的浪漫情节来类比自己的生活,效仿艺术家笔下的主人公,追求理想的爱情天地。加上他们有某个方而的才华,常被异性羡慕,故很容易获得爱的信息。

性格软弱、虚荣心强的学生容易早恋。这部分人以女生多见,她们从小娇生惯养,依赖性强,找了男朋友,便觉得有了依靠,她们把自己附属于一个男孩,因此,很容易成为男生的爱情俘虏。而那些虚荣心强的女生,大多是由于强烈的虚荣心,使她们乐意接受男孩子的殷勤、赞美以及小恩小惠。有的学生是出于“攀比”心理,而走上早恋的。她们看到自己的同龄人有了男朋友,进出于电影院、舞厅、酒馆等,于是,也不甘落后。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比成绩好的学生更容易早恋。这些学生常不受老师欢迎,在学习上

很少受到特殊关心,也无法把情力放在学习上,从而根本不会从学习中获得乐趣,于是,他们便把无处打发的精力和时间转向爱情,转向社会,以弥补感情上的空虚。这些学生大多不以班上的同学为追求目标,尤其是女生,常找社会青年。

缺少家庭温暖和爱护的学生容易早恋。这些人常见于父母感情破裂、离婚、受继父继母虐待,或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得不到温暖,生活在一个冷漠、压抑,甚至受辱的环境里。于是,渴望得到他人温暖,而异性的抚慰正可以弥补这一点,使他们尝到了爱情的甘甜。

环境不好的学生容易早恋。这些学生接触些不三不四的人,或者与他们一起玩的朋友都是早恋者,在旁人的教唆和指使下,也大胆效仿,正如古人云:近墨者黑。

早恋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有的学生集上述几种情况于一身,也不一定会发生早恋;有的学生在一个偶然机会,便掉进了情网。故不能为了“防微杜渐”而机械地用这些教条去对号入座,而要善于发现早恋的先兆,如在学习、劳动、课外活动中有异常表现;学习成绩突然下降,经常旷课、迟到早退,甚至逃学,情绪不稳,时儿春风得意,时儿乌云满天,坐立不安,心神不定,上课思想不集中;对老师、家长反感,从而回避他们,喜欢打扮、讲究发型、衣着,爱看言情小说,摘抄其中精彩的性爱描写,哼流行歌曲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抓准时机,掌握教育的主动权。

二、早恋的发展阶段

一般来说,中学生的早恋主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确定目标:开始关注某一个异性,默默地思念,这一阶段可能有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的表示。有些中学生的早恋只停滞在这个阶段,成为“单相思”,不敢与自己喜欢的异性交往,这样有可能形成情绪障碍,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

2.有所行动:中学生异性之间写情书、递纸条、赠小礼物等,即是对某一异性有好感的表示。同时可有约会行为,如一起逛公园、看电影、外出旅游等。

3.频繁约会:逐步进入一对一的比较稳定的约会,可能公开化,似乎已经确定了“恋爱”关系。

4.发生性关系:虽然这还是极少数学生,但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尤其是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这些学生认为自己即将走上社会,已经成人,发生婚前性行为也比普通中学相对多一些。

三、中学生早恋的影响,两种不同的声音

(一)早恋的负面影响

1、早恋会影响学业。

大部分接受调查的学生都能认识到早恋会分散他们的精力,影响他们的学业。确实,早恋的青少年中有不少成绩优秀、出类拔萃者,但因为早恋,使他们过分好奇、兴奋、痴迷,过分沉醉于爱的幻想中,再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有的甚至厌学。

2、早恋会给学生造成严重心理伤害。

美国科学家研究显示,在17岁前谈情说爱的少年人,由于无法应付初恋带来的情绪困扰,将为日后患上精神疾患埋下伏线。

3、早恋可能威胁学生的身体健康。

由于青少年容易冲动,并且自我控制力差,早恋的中学生容易做出些过激的行为。他们容易走向暴力,容易发生性行为……这些都会伤害青少年的健康。由于性知识的缺乏,由此而产生的生理后果——怀孕会使双方都惊恐不安、无所适从。而我国的道德观念和舆论对少女怀孕是不能容忍的,于是有的少女因害怕别人知道,便装病偷偷到远离家的医院做人流,

术后得不到充分休息,给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或者有的少女在事情败露后,在家长的打骂、学校的惩罚、同学的冷眼嘲笑面前无地自容,继而轻生。可见,早恋的结果,往往是少女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4、早恋现象会涣散同学的意志,影响整个学校风气。

一个班级如果出现了男女学生谈恋爱,会产生种种反响。一些人把早恋事件当作课余饭后谈论的焦点,探听恋爱者的行踪和隐私活动,相互传播取笑,转移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有甚至羡慕、向往、效仿先例,积极寻找和物色异性朋友,影响了学校的风气。

(二)顺其自然

1、早恋是青少年身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

我们应当承认人是有情感的。青春期的感情萌动是成长发育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异性相吸”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规律。人当然也不例外。

2、少男少女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中学生现处于一个开放的社会,平时异性之间接触的机会非常多,这中间绝大部分是正常的、健康的,而由于家长和老师比较“过敏”,很多时候,男女同学一起吃顿饭、郊个游就被认为是早恋,导致师生之间、家长与子女之间产生矛盾和隔阂,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四、如何正确对待中学生的早恋

1.引导男女同学正常交往。

中学生内受性萌动的刺激,外受社会风尚的影响,喜欢交友,重视友谊,男女同学喜欢在一起踏青、谈心、过生日,渴望交上知心朋友,可以互相倾吐内心的烦恼,取得真诚的理解,寻找心灵的慰藉,共同探讨人生的奥秘,切磋学习中的疑难。男女同学之间的这种正常交往是一种纯洁的友谊,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对年轻人心理的稳定和人格的完善有着一种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这种可贵的友谊应该小心爱护、大力倡导。如果把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视为“不轨行为”,如果一看到男女同学单独呆在一起,或接触频繁一些,就住“谈情说爱”方面联想,只能激起中学生极大的反感。

2.分析中学生早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让他们具备对早恋的准确认识,自觉产生免疫力:中学生的早恋往往是情感强烈,认识模糊。相爱的原因往往极其简单,没有牢固的思想基础,比如有的是受对异性的好奇心、神秘感的驱使;有的是以貌取人,为对方的外表风度所吸引;有的是羡慕对方的知识和才能;有的是由于偶然的巧遇对对方产生好感,等等。他们没有认识到思想感情的一致是真正爱情的基础,观念、信念、情操是否一致是决定爱情能否成功的最主要的因素。中学生思想未定型,他们不可能对这些复杂的因素有科学、深刻的思考,也不可能真正了解自己和对方在这些方面是否真正一致。中学生的早恋好比驶入大海的没有罗盘、没有舵的航船,随时隐伏着触礁沉没的危险。所以,中学生的早恋,不仅成功率极低,而且意志薄弱者还可能铸成贻害终身的罪错。

尊重关心,正面疏导对于早恋的学生,绝对不能加以歧视,要理解尊重他们的感情,在理解的基础上赢得他们的信任,以关怀爱护的态度亲近他们、帮助他们。没有这种“教育爱”作为纽带,师生之间的心灵就无法沟通,本已闭得紧紧的学生的心扉将封锁得更加严密。有的班主任视学生早恋为“大逆不道”,一旦发现哪个学生有早恋行为就采取“紧急措施”,如公开点名批评或虽不点名实有所指的暗示批评,勒令检查扣压信件,限期断交,等等,甚至动辄斥之为“作风不正派”、“思想品质不好”,或用讥讽挖苦的语言当众羞辱学生,或向家长告状,借家长之手严加管教。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办法,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正陷入早恋迷途的学生感到压抑和苦闷,可能促使个别认识模糊、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为“殉情”而轻生,为“私奔”而出走,更多的学生则出于逆反心理,越是反对,态度越坚决,越是

禁止,谈得越热火。中学时代是打基础时期,将来从事何种事业还没有定向,对每个中学生来说,今后的生活道路还很长,各人将来将从事什么职业,在什么地方工作,都是难以预测的,一个较成熟的青年,总是先考虑立业,后考虑成家。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活的变迁,各人的思想感情将不断发生变化。中学时代的山盟海誓往往经不起现实生活的严峻考验,中学时代的早恋十有九不能结出爱情的甜果,而只能酿成生活的苦酒。

3、中学生的身心发育差异很大,又都处于性的敏感期,因此,对早恋者的教育不宜在班级集体中公开进行。公开的批评教育会伤害早恋学生的自尊心,给他们造成思想上的压力,使他们产生对集体的离心力,在集体中的孤独、冷漠的感受会间接地强化他们的性欲冲动。另外,公开的批评教育也会使其他学生出于好奇心理而妄加猜测或议论纷纷,这就会成为产生早恋行为的诱因之一。有的学生原先只有那么一点儿“意思”。经过同学们的纷纷议论,可能“弄假成真”地认真谈起来。

4.晓之以理,束之以规

对早恋学生不能粗暴干涉,强行拆散,也不能居高临下,严词训斥,班主任应成为学生生活道路的引路人,以平等的态度,以朋友和“参谋”的身份,晓以利害,喻以事理,帮助他们处理好关系他们终身幸福的问题。班主任在发现学生有早恋迹象,或经过认真观察确认学生是在早恋时,一般不要急于去处理,而先要冷静地进行一番分析,根据该生的性格特点,考虑教育帮助的方案,避开众人,个别施教,尊重学生的隐私,严格保守秘密。可以个别谈心,也可能在符合学生本人意愿的前提下通过日记、书信等说“悄悄话”。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是必要的,目的在于说服家长教育孩子时不斥责、不辱骂,使家长和孩子之间心地相融,信任谅解,和学校教育取得密切的配合。由于中学生自我克制的能力较差,在通过说服教育,学生心悦诚服的前提下,班主任可帮助学生订出自我约束的守则,并帮助督促他们自觉地履行守则,一旦形成习惯,他们便会自觉的遵守,并逐渐把目标放到学习上来。

五、对中学生早恋的对策

早恋现象的日益增多及其不容忽视的危害性,使家长、学校、社会都在积极寻求如何正确对待并转化早恋现象的方法。

(一)学校是主阵地

1、及早发现苗头

早恋期间的学生一般有下列几种表现:

(1)讲究打扮和发型,在异性面前表现失常;

(2)上课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心事重重,学习成绩呈下降的趋势;

(3)沉默不语,不能按时就寝,逃避集体活动;

(4)出现不正常的交往或来往书信明显增多。

如果出现了这些情况,作为德育工作者,既不能不闻不问,也不能小题大作。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的个性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有的需进行个别的谈心教育,寓教育于谈心之中;有的只需通过适当形式的“暗示”教育;有的则需要进行悄悄地说理;有的还需要进行个别的有说服力的批评。

2、教育者应充当倾听者。

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应该具有足够的耐心与宽容,那么,面对学生中存在的早恋问题倾向更应具有这方面的修养。要想成为一个倾听者的先决条件是必须将自己与学生放在同一个高度上,把自己当作是他们的朋友,乐意听他们诉说,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可能知道学生最真实的想法,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

3、要有正确的态度和处理方法。

当发现有些男女学生之间交往密切时,一定要先分清他们之间的交往是一般交往还是早恋。事实上许多男女学生间的交往只是正常交往,并无恋爱动机,如果对他们胡乱猜疑,捕风捉影,横加指责,动不动就扣上早恋的帽子,反而提醒了那些纯真的孩子而弄假成真。但如果发现他们确有早恋现象,作为教师一定要冷静、慎重地对待他们,理解他们的纯洁情感,尊重他们的人格,帮助他们具体分析早恋的原因,指出他们恋爱的盲目性,教育他们正确认识早恋对学习和进步甚至身心带来的危害,帮他们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及远大的理想,引导他们回到集体和同学中来。

4、进行审美教育,防患于未然。

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心理波动,许多事情的发生不是可以事先制止的,所以,应该尽早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初恋是人生中最纯洁的感情之花,不论它开在什么时候都是应该珍惜的。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异性间的接近是以倾慕为基础的,要想让对注意自己,就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出色。

5、转移学生注意力

有人说:“青春期萌动的爱情,就如…微睡的火山?,一旦遇到外界的刺激,便会爆发出来。”而当前社会上的不利因素都是最强的诱发、刺激物。小小的班主任当然无法左右社会上的不利因素而改变社会环境,但完全可能也很有必要创设班内良好的“小气候”——通过紧张而有序的课内学习,健康有益而又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充实学生们的课内外生活,使他们把全部精力、智慧集中到学习上,把兴趣和爱好集中到组织的活动中。

(二)多方配合

作为家长如发现自己的孩子确有早恋现象,一定要平心静气地劝阻引导,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向他们讲明早恋的危害和严重后果,尤其是女孩子的家长,更应小心谨慎地帮助女孩,以减轻其心理压力,唤起她们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成才意识,这样才能帮助她们走出情感的误区。而社会各界一方面应多制作一些有益于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广播、电视节目或读物,同时定期开展各种健康、激人奋进的文娱、体育、艺术活动;另一方面加大力度禁止、打击不良书报杂志、黄色影、录像的制作和售卖,使纯洁的青少年免受污染、毒害,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现在中学生“恋爱”已出现了低龄化、普遍化和公开化的趋势。对此,学校和家庭不要惊慌失措,“棒打鸳鸯”、“跟踪盯梢”反而会使孤立无援的两个人风雨同舟。如果我们珍视他们的情感,并和他们一起审视这种情感,共同探讨中学生恋爱值不值、本该学习的时光恋爱该不该、能否既不违背情感又被社会规范所承认等问题,会比粗暴干涉的效果好得多。目前高中生中存在着

以上是本人对早恋问题的粗浅的看法,希望通过对早恋问题的正确认识,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防止早恋问题的发生。如有不妥之处,望各位批评指正!

中学生“早恋”心理分析及对策

中学生“早恋”心理及对策分析 近年来,中学生“早恋”现象较为普遍,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一日益突出的问题,是一件令教师、家长深感困惑和棘手的事情。本文试从心理角度对此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一、中学生“早恋”的成因 中学阶段学生身心最大的特点是生理上的蓬勃发展和心理上的急剧变化。随着生理的发育和成熟,中学生的性心理已由“异性疏远期”发展到“异性接近期”,并逐渐向“两性恋爱期”发展。男女同学之间不再象青春初期(小学阶段、初中低年级阶段)界限分明,相互躲避,大多表现出一种接近异性的心理。他们开始精心修饰自己,重视自己的形象。许多学生在精美笔记本、文具盒贴满青春偶象的照片。他们常用一种欣赏的心情和友好的态度来对待异性的言谈和行为;自己也总想以各种方式引起异性的注意。一些容貌俊美、举止优雅,或在文体、学业等方面有特长的同学更为引起异性的注意。这种男女生之间彼此愿意接近,互相吸引的心理,是青春期性心理发展中必然要经历的阶段。真象歌德所说:“哪个青年男子不善钟情,哪个妙龄少女不善怀春,这是人性中至真至纯。”所以,青春期男女同学之间的两性间的自然吸引为基础而产生的爱慕之情是天经地义,自然而美好的。 但是,中学生生理、心理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特别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形成阶段,思想还不够成熟。因而,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调节控制自己的心理需要,缺乏健康的异性交往心理,把异性吸引误认为爱情,过早地把那种爱慕之心发展为恋爱,产生“早恋”。他们往往因一句动听的话、一封友好的信、一个爱慕的眼神、一次美好的交往而动情,开始谈情说爱;或者在情感的冲动下,主动以写信、传条子、约会等方式向异性表示“爱情”。 当然,“早恋”心理及行为的发生不只是由其生理因素,还有其社会因素。当今社会生活的丰富和开放,文化娱乐的多样化,大众传播中性、婚恋内容的剧增,同龄人的互相感染式影响,都促进中学生的性心理的早熟和性意识的强化。

早恋问题

对中学生早恋应做好预防疏导 早恋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早恋形成的原因和特点。青少年早恋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旨意朦胧:他们对于早恋关系的发展结局并不明确,仅仅渴望与异性单独接触。第二,内心矛盾:既想接触又怕被人发现,早恋的过程中愉悦和恐惧并存。第三,变化无常:一对一的早恋关系缺乏持久性,一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第四,选择差异:在行为方式上,有的青少年的早恋行为十分隐蔽,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来传递感情,但也有的青少年很公开,在许多场合出双入对,俨然像一对情侣。在关系程度上,大多数有早恋关系的青少年的主要活动是在一起聊天,交流隐秘的感情。有的则除了谈论感情以外,甚至发生性关系。在年龄喜好上,女孩儿喜欢比较成熟的男性。男孩儿喜欢年龄比自己小的女孩儿,在交往中体现自己的阳刚之气。早恋的类型可以归纳为8种:爱慕型、好奇型、模仿型、从众型、愉悦型、补偿型、逆反型、病理型。 从生理方面看,青少年早恋的背后隐藏着人类原始的生育本能。当前人类的性成熟和实际可能生育后代之间,出现了时间上的明显差距。表现为性成熟早,生育活动晚。我们必须正视性成熟和性本能冲动在青少年心理和行为上产生影响的事实,清醒地认识早恋的实质。 从心理方面看,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随着性生理的变化,性心理也必然发生复杂的变化。中学阶段正是十三四岁到十七八岁的时候,人生经历了“第二次诞生”,心理接受了第二次“断乳”。中学生的性生理的萌发与逐渐成熟,引起了性心理的变化。对两性关系感到神秘、敏感、奇妙。情绪情感变得热烈而又脆弱,再加上分析判断能力欠缺,自我克制能力不强,因此,有些青少年学生易受社会上某些不良影响的侵袭和不良意识的诱惑。有的学生看了有关异性生理的书刊,由此浮想联翩;有的男生为博得女生好感,热衷于扮演“保护人”角色,显示自己的“英雄气概”;有的女生随着令人羞涩初期的来潮,在经过一段惊喜、害羞、彳旁徨的心理过程之后,产生了一种朦胧的交友渴望。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到学生由于进入青春期,不但产生了青春期的新奇感,他们开始注意异性,亲近异性,容易产生爱慕和追求的情感,出现了一系列的思想问题。如果这个时期得不到家长和教师的引导,产生早恋现象就不足为奇。

关于中学生早恋问题的的研究报告

关于中学生早恋问题的的研究报告 某某中学高一年级 小组成员:王** 黎** 董** 王** 何** 柯** 指导老师:子曰先生 一、调查的目的 透析中学生早恋问题 二、调查背景 据调查研究得出,现代中学生发生早恋关系的人数逐渐增多,远远超出了人们想象的。特别是中小学生在性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的情况下,过早的谈情说爱,过早的建立起了恋爱的关系。早恋是怎样的呢?它在青少年的眼中又是怎样一个名词呢?而社会各界人士对早恋又是怎样的看法呢?带着许多的疑问,我们就进行了这次的活动——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分析,引导青少年走像正路。 三、调查的对象 广大中学生、校内外教师及学生家长等。由于环境因素,我们向我校部分的高一、高二学生和高二、高三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并进行了相关的采访。 四、调查问卷 1.你有谈过恋爱吗? A、有 B、没有 2.在你身边有普遍的早恋现象吗? A、有 B、没有 C、不知道 3.假如自己身边有朋友陷入恋爱的误区,你的反应是? A、劝其早回头 B、恋爱不错啊 C、不关我的事 4.你认为早恋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家庭因素 B、学校因素 C、个人因素 D、相关影视剧片 5.你认为中学生早恋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A、打发时间 B、对异性有好感 C、玩玩而已 D、其他 6.你觉得早恋对学习影响怎样? A、影响很大 B、一般影响不大C没有影响 7.你父母对早恋有什么态度或看法? A、反对 B、歧视 C、赞成 D、其他 8.我们应该打击早恋现象吗? A、应该 B、不应该 C、无所谓 9.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异性之间的关系? A、友好相处 B、亲密相处 C、保持距离 D、不予理睬 10.同学们对早恋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和态度? (一)、问卷情况 问题1中有占38%,没有占62% 问题2中有占32%,没有占38%,不知道占30% 问题3中劝其回头占23%,恋爱不错占31%,不关我的事占46% 问题4中家庭因素占36%,学校因素占13%,个人因素占28%,相关影视片占23% 问题5中打发时间占12%,对异性有好感占29%,玩玩而已占19%,其他占41% 问题6中影响很大占15%,一般影响不大占54%,没有影响占31% 问题7中反对占35%,歧视占18%,赞成占42%,其他占5% 问题8中应该占31%,不应该占28%,无所谓占41% 问题9中友好相处占53%,亲密相处占16%,保持距离占31%,不予理睬占7% 对于问题10同学们都有各自的说法。 据统计,赞成早恋者占了一大半:认为早恋是中学生正常的心理需要,没什么不好的,如果是正常交往也不会就是坏事情,相反却能促进双方的学习兴趣,更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而且他们认为这时候的恋爱是叫做初恋,是最美好最纯洁的了。也只是玩玩而已,并不是一生一世的,只要不作出超越界限的事,早恋是可以接受的。 不赞成早恋的:早开的花谢的也快,现在是读书时期,不应早恋!应该控制好自己,不然会给自身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中立者:恋爱是一种自然现象,怎么可以用时间这个词来下定义呢?如果处理得当,它会是人生中最美的回忆,要不就是悲痛的,要三思而后行。我既不赞成早恋行为,也不赞成强制将其分开。不要过分打击,也不能过于放纵了。

关于中学生早恋现象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早恋现象的调查报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青少年的思想越来越开放。随着青少年的早熟,出现了令家长和社会焦虑的早恋问题。为了更好的了解青少年对早恋问题所持有的态度,我们小组就湛一中高一、高二级部分同学展开了调查。 本次调查结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共发了2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2份,调查人数达400之多。其中男生占56%,女生占44%。从此次的调查结果可以表明,大多数中学生对早恋现象还是有共同看法的。 第一,在本次调查的主体中,对早恋持中立态度的占比例较大,占69%;投支持票的占中等比例,为26%;而反对早恋现象的仅为5%。由此数据可以看出,在这中西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我们中学生的思想日趋开放,不像老一辈人那样拘束,认为早恋并无对错可言,只要不影响正常生活即可。 第二,有过半中学生认为早恋应是在12至15岁之间,超过16、17岁就不能算是早恋了。在问及怎样才算是早恋时,有112人选择了“牵手”这项,而多达184人则选择了“接吻”这一项。并且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仅有少部分的中学生被认为是早恋,这是一个值得欣慰的消息。说明中学生的自制能力还是不错的。 第三,针对早恋问题,家长和学校肯定会出面干涉,那效果又如何呢?是否显著?中学生作为当事人,64%的中学生认为学校对早恋的制止是完全无效的,仅作为表面的口头语言,并无太大的实际意义与作用。另外对于父母的管制,有61%的人表示若在恋爱过程中遭到父母反对的话,不会因此而终止这场恋爱。从明显的数字比例可以看出,学校、家庭对中学生早恋的措施并不奏效,应适当加强力度才有可能制止中学生早恋的现象。 第四,按照社会上大多数人的看法:早恋必然会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皆为负面。但调查显示,仅有不到6%的人赞成这个观点;有75%以上的中学生认为早恋的影响正面、负面皆有,利用得好也能成为一股动力,若沉溺与卿卿我我之间,则必然是一大阻力。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可见中学生群体对早恋的认识还是比较全面的的,只要稍加引导就会走向美好的。 第五,当被反问及早恋的原因时,几乎所有的中学生都认为是相互喜欢的,并无虚情假意之说。这大概会消除了些许家长的忧虑。另外,有近乎一半的的人认为现代中学生之间是存在所谓的“真情”的。但这种“真情”并不长久,调查结果显示:有62%的情侣每隔几个月就会变换一个男(女)朋友。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 经过这次对中学生早恋问题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现代的中学生思想越来越开放和独立,在对于“早恋”的问题上都有自己的分寸,但不够深刻。此时,学校和家长不应该一味的去阻止、去反对。这样只会刺激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不妨换个角度试试,站在中学生的立场来与他们交流,正确的引导,或许这样会更理想。 附: 关于中学生早恋现象的调查问卷

青少年早恋的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

青少年早恋的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 [摘要]近年来,青少年“早恋”现象较为普遍,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一日益突出的问题,是一件让教师、家长深感困惑和棘手的事情。由于青少年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青少年早恋具有尝试、模仿、攀比等心理特征,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和负面影响。要预防和正确处理青少年早恋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正确引导、积极避免,并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本文试从心理角度对此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青少年早恋心理特征应对策略 [正文] 关于早恋,迄今为止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现代汉语大词典》把早恋解释为过早的恋爱。所谓“过早”是从年龄的角度上来说的,主要是针对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而言。一般把早恋认为是处于青春期或青春期以前的少年过早地对异性产生爱慕的感情并以恋爱的方式进行交往的现象,因而早恋又俗称“牛犊恋”。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下,青少年早恋现象迅速蔓延开来,人数不断增加并逐渐趋向低龄化,而且有的学生已不再满足于互递情书和浪漫的约会,而是发展到了“租室而居”的程度。因此,了解青少年早恋的心理特征,进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早恋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青少年早恋的心理特征 早恋行为是青少年青春期性萌动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渴望通过接近异性来获得某种情感体验的反应。这种朦胧的性意识并不等同于与异性同学互的正常交往,也不等同于成年人对异性的追求。它是青少年青春期生理发育条件下的产物,并由此引起心理上的波动和变化,具备某些共同的心理特征。 1.尝试心理与模仿心理并存 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青春期普遍提早,女子大体从10岁至11岁左右开始到13岁,男子大体从11岁至12左右开始到14岁,第二性征出现,引起性意识觉醒。因此,青少年所处的年龄段正是性成熟的高峰期。在性成熟的生理作用下,青少年尝试通过与异性的交往走进异性生活的天地,以满足其对异性的生理结构和情感世界所产生的好奇心和神秘感。而网络、影视、书刊等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成人化的情感戏、罗曼蒂克式的爱情故事,不可避免地向青少年灌输一些零零碎碎的爱情观念或者性观念,这使得青少年超脱现实地模仿才子佳人、英雄美女的故事,并乐此不疲。 2、愉悦心理与矛盾心理并存 作为一种文化观念,追求完美是人的天性。美与真、善处于联想的串联体系中,在理想化的真善美观念的诱使下,青少年对美的外貌容易产生真、善的联想,从而产生视觉上

中学生早恋现象调查分析

中学生早恋现象调查研究 早恋是人在一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一项特有的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异性效应。中学生正青春发育期,往往不能正确分辨早恋与异性之间正常交往的区别,不能适当调整恋爱与学业之间的矛盾,在恋爱过程中也不能恰当处理人际关系。因此,中学生应当正确对待恋爱问题,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而家长、老师作为中学生的引路人,也应当正确采用科学的方法,应对学生成长中所出现的各种情感问题,引导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背景和意义]: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思想的进一步开放,早恋风靡校园,中学生“拍拖”已成为一种时尚。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高中学生早恋占全体学生的39.2%,高三年级早恋人数占全年级总人数的50%。虽然学校对中学生早恋作了一些正确的引导,但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男女生不正当交往问题。 有许多同学因早恋而产生心理问题,许多同学因早恋而疏忽人迹关系,也有许多同学因早恋而使学习成绩有所下降。中学生早恋对其身心的发展、学业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早恋现象已经成为一个家长、老师头疼的问题。 [研究内容]: 1、对早恋的科学理解; 2、早恋问卷调查和分析; 3、早恋的危害; 4、正确对待早恋。 [研究方法]: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科学分析。 [过程与结果]: 一、认识“早恋” 1、早恋的产生。 其实早恋并不神秘,它只不过是人在一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一项特有的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异性效应。在不考虑影响早恋的其他客观因素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理解为早恋就是异性效应,但在实际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客观因素因时间、环境的不同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早恋的表现形式,所以早恋又会体现出它的复杂性。(见下图) 其它客观因素 男女社会分工的完整早恋 互补心理 异性效应 好奇心 同性竞争的加强 首先,由于男女社会分工的完善和同性竞争的加强促使了异性之间产生了相互依靠的欲望;又由于好奇心促使了异性之间产生了可望相互了解的欲望。在这两种欲望的共同作用下便形成了异性效应。 由于“异性效应”,青春期的男女学生都希望引起异性的关注,都希望能以自己某些特点或特长受到异性的青睐。青春期异性效应的产生,使得同学往往非常留心异性同学的一笑

中学生早恋问题及解决办法

中学生早恋问题及解决办法中学生的早恋问题一直是令家长老师无比头疼的问题,其实要想解决这个 问题首先要具体的分析这个问题然后采取一个合适的渠道来解决。 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要先来给此问题一个合适的定位,它既不是猛虎也不是毒蛇,对只是青春期的孩子的青春的萌动,爱情的向往,是人类情感的萌发,是一种最美好的感情。只要有老师和家长对孩子加以合适的引导,自然青春期的孩子们能够平稳的度过“青春期”,这些有关青春的回忆也必然能够成为孩子的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在“早恋”由一种自然情感到一种成为家长老师心目中的“瘟疫”过程中,其实,家长和老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有很多时候,是家长老师对待孩子的青春期的正常的青春期现象表现出来夸大的不合理的过激反应。很多时候孩子们在老师家长口中所谓罪大恶极的早恋行为不过就是一种稍显亲密的异性交往,它的危害性并不是像家长老师想的那么严重,或者说它不是绝对的存在着危害性的事情,是家长老师对待这个事情的态度扩大了青春期对爱情渴望或者好奇这个事情的严重性,或者说是家长老师对待此事的态度已经严重的妖魔化了这件事情。本来只是掠过湖面的清风,被老师家长渲染成了一阵可怕的龙卷风。这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这种草木皆兵的态度影响了孩子对自己此时的行为以及心理的合理定位与认知。孩子当有了青春的懵懂对异性产生了好感等微妙的前所未有的情感的时候,还没有来得及细细的品味感受这种情感就被老师家长的态度吓了不知所措,以为自己的心理产生了问题,作了十几年的乖孩子,突然成了一个家长老师眼里的问题学生,成了一个需要管教教育的坏孩子,此时,孩子不但在经受着情感转变期的不知所措,还要面对家长老师的陌生的态度,这个时候,孩子们会产生迷茫感,负罪感,甚至无法面对自己的家长,渐渐就开始拒绝和父母进行交流,出现郁郁寡欢,成绩下降等症状。在这个时候,家长老师直接发现的现象就是孩子的成绩下降了,然后一切问题的原因都被简单的赋予了一个简单的答案,就是这个你早恋的结果,早恋必然会导致成绩的下降,事实说明了一切的问题,没有什么好说的了。青春的萌动被判了死刑,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对自己的行为不再有负罪感,因为孩子会认为:你们心中我早就不是好孩子了,我也不愿意在听话了。孩子与家长老师开始进入了对抗的阶段。而这些也被家长老师简单的概括为孩子的逆反行为,而此时,老师家长应该做的其实是好好研究一下孩子逆反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 家长老师的不可推卸的责任,除了有没有加以合理引导外,还有就是对孩子感情世界的疏忽。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本来应该是孩子得到的关注更加多了,孩子应该更有被关注的感觉了,其实并不是,现在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家长为了生活为了孩子的未来,需要面对着巨大的工作压力甚至是生存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对孩子的关心与交流自然是不够的,甚至已经到了几乎没有了的情况。而青春期的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在看我,我需要关注,需要欣赏。当孩子得不到来自父母师长的关注的时候,他会从自己周围的人那里获取关注,此时一个欣赏自己的异性在他心中变得非常重要,而青春期的孩子们的确也更多的去关注了异性。更愿意去欣赏异性,着本市一种最正常最自然不过的人类情感,他是美好的,也是不存在功利心的,但是他也是和爱情无关的,但是孩子们此时已经没有分辨的能力,或许他们也就已经不愿去好好分析,他们只是沉

中学生早恋心理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

中学生早恋心理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 导读:本文中学生早恋心理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学生早恋心理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学生在青春勃发时期,由于性心理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尤其是“早恋”现象,已成为当前全社会及教育界极为关注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如何正确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这对学生今后能否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为了深入了解中学生性心理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笔者参加了对三所不同层次的中学900名初一至高二的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及对学生的爱护,我们采取不记名和绝对保密的方法进行调查。 表一你对异性表达爱慕的方式(略) 表二你对男女同学之间相互追逐打闹的看法(略) 表三你对异性话题的看法(略) 表四你对性梦幻的认识及表现 无性梦幻的538人占59.7% 有性梦幻的157人占17.4% 天天梦幻

经常梦幻 偶尔梦幻152人占16.5% 梦幻后是否想同异性接触--(想)132人占14.6% 二、中学生性心理导致的各种行为的分析 青春期又称青少年时期,是指由儿童生长发育到成年人的过渡时期,年龄大约为10──20岁左右。青春期一般分为前后两期:前期10──14、15岁,这正是初中时期,也是青少年性的勃发时期;后期14、15──20岁,这正是高中阶段,也是青少年的性逐步趋向成熟时期。 青春期是以性成熟为主的一系列形态、生化、内分泌、心理及生理上的突变阶段。这一阶段男女双方身高、体重、身体形态等方面出现了变化,如男性出现了喉头突起、音调低沉、肌肉发达,长出胡须等;女性出现乳房隆起、声音高尖、骨盆变宽、脂肪增多等“第二性征”。同时男女双方在智力上如语言、感知、记忆、想象、思维能力、认知结构和思维过程等心理方面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正是这样,青少年学生面对自己身体和心理上的突然变化,往往感到措手不及,焦虑、抑郁等,情绪波动较大,外向与内隐共存。青少年与父母在感情上、行为上、观点上日益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对教师的态度上增加了选择、保留和批评、怀疑的成分。在与同伴交往的数量和质量上发生了变化,交往的内涵加深了,异性交往成为一个突出的话题。 歌德曾经说过:“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处在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学生由于性生理的发展促使他们对异性产生了兴

青少年早恋问题分析

青少年早恋问题分析 学期刚过了一半,我发现他俩有点不对劲,穿着讲究了, 无心工作,成绩也明显下降。有同 学告诉我,他俩“谈上”了。这还了得,干部带头违反校规谈恋爱! 我急忙采取果断措施:首 先,把他俩从靠近的座位上远远调开;另外,给他俩下了禁令, 今后不许单独接触。我还在 班上有意放“风”,试图造成群众压力。我的目的好像达到了, 再也不见他俩在学校接近了。 青少年在青春期,无论是在生理或心理方面,还是在 思想或身体方面,都在发生 急剧变化。由于性意识的增长,异性之间产生爱慕之情, 这是很自然的。这时候,男生喜 欢在女生面前逞“英雄”,有女生在场干事情特别卖力; 女生爱在男生面前 搔首弄姿,好表现自己;男女之间的关心和热情也在增加。 作为教师、家长对这种现象不必 过于大惊小怪,更不必紧张起来,而加以粗暴干涉,“围追堵截”。 我前段工作失败是因为 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他俩的“隔离”使其产生了逆反心理,加深了他俩的孤独感, 增强了他们接近的欲望。另外,粗暴的干涉会促使被指责 者的交往由公开转入秘密,反而 使他们在交往中产生神秘感和反抗压力的快感,结果, 往往事与愿违。 首先,我找了小郑和小陈。主动承认责任, 他们也主动承认了自己前段态度不好。通 过谈心,消除了师生间的隔阂,气氛融洽了。 但我不急于追问他俩交往细节,只是用委婉 的、朋友式的话语指出:“男女同学的交往是可以的, 但应注意交往的方式和分寸,不能影 响学习,而应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他俩表示愿意接 受我的意见。我又特别跟小郑进行了女同学必须“自尊、自爱、 自重、自强”的教育。由于 敞开了思想,他俩的包袱解除了,学习和工作的热情又重新高涨起来。 其次是争取家长的配合。我经常与小陈和小郑的家长取得联系,做好家访工作,这不 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了解家庭对学生的影响, 同时还能沟通教师与家长的思 想感情,密切师生关系。我分别同双方家长深谈, 并订下“三不两要”的口头规定,即对孩 子不打、不骂、不限制自由,要关心,要过问。家长配合得很好。 再次,我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班会课,班会课的主题是: “男女同学怎样交朋友?”

关于中学生早恋的调查报告两篇

关于中学生早恋的调查报告两篇 中学生早恋的现状如何?他们对早恋持何态度?记者昨日在两所中学作了问卷调查,调查人群分别为南京五中高二学生和人民中学初三学生,发放问卷93份。同时请来南京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所长徐萍对该调查作出解读。 学生看法在谈到对早恋的独到见解时,同学们的回答反映了他们的一些真实想法:“早恋是正常的,是心理的变化”、“应当提倡,这是社会进步、开放的表现”……一个学生甚至写道:“早恋是伟大的”。一位女生的回答耐人寻味:“很在乎过程的浪漫,虽然结果都很心酸。” 专家解读这说明中学生把早恋理解为对异性的好感、新奇,是一种令人振奋的体会。更多学生把两性之间与众不同的友谊当成早恋,所以认为是美好的。四成学生对早恋的认识处于朦胧状态,分不清什么是早恋。明确反对早恋的同学则是接受了较传统的教育,他们用大家都能认可的标准去看问题。 学生看法选择“初一”和选择“大学”的学生明显分为两派。一位认为初一就可谈恋爱的学生说:“这是随缘随心的事,应该顺其自然,如果真遇到自己喜欢的人,就可以去发展。”一些认为大学才可以谈恋爱的同学则表示,学生应以学习为主,不要把过多的时间放在感情上。一位初二学生写道:“早恋是心理上不成熟的表现,这种青果实对自己的

长远发展不利,有主见的人应在大学找个有才华有前途的人。” 专家解读现在孩子的性发育年龄在十二三岁,这个年龄女孩出现月经,男孩有了遗精经历。生理上的变化带来心理的变化,他们认为自己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对异性也有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大学时可以谈恋爱的同学比较理智,在他们心中,大学生是成人,除了激情,还有一定的社会成熟度,不会因误会而结合、因了解而分手。绝大多数同学已能接受异性之间的交往并正确看待,这是一种进步。 学生看法受访的四成学生有过男女生交往方面的困惑,主要集中在“担心影响学习”、“担心家长老师知道”、“单相思”、“不知如何把握双方的关系”。少数人选择了“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不知如何拒绝异性”。 专家解读五成的高二学生有早恋经历,说明高中生对早恋的认识渐趋明确。随着社会的进步,独生子女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不应只交同性朋友,还应结交异性朋友,他们把在异性交往过程中的友谊、浪漫、喜欢,统称为早恋了,这种感情的期盼是正常的。 学生看法对于家长们对男女生交往的态度,学生们普遍都有牢骚:“很多男女同学只是因为关系好,就给大人扣上‘早恋’的帽子,使原来纯洁的友谊沾上了污点,这样是非常不对的。”学生最反感父母对早恋采取的态度依次是“到

关于中学生早恋问题的研究报告

关于中学生早恋问题的研究报告 合阳中学高二年级

关于中学生早恋问题的研究报告 合阳中学高二年级 小组成员:李森阳张敏杨苗婧王润泽侯玺党星瑶薛驰 指导老师:韩丰宇 一、调查的目的 探析中学生早恋问题 二、调查背景 据调查研究得出,现代中学生发生早恋关系的人数逐渐增多,远远超出了人们想象的。特别是中小学生在性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的情况下,过早的谈情说爱,过早的建立起了恋爱的关系。早恋是怎样的呢?它在青少年的眼中又是怎样一个名词呢?而社会各界人士对早恋又是怎样的看法呢?带着许多的疑问,我们就进行了这次的活动——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分析,引导青少年走像正路。 三、调查的对象 广大中学生、校内外教师及学生家长等。由于环境因素,我们向我校部分的高一、高二、高三以及补习班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并进行了相关的采访。 四、调查问卷 1.你有谈过恋爱吗? A、有 B、没有 2.在你身边有普遍的早恋现象吗? A、有 B、没有 C、不知道 3.假如自己身边有朋友陷入恋爱的误区,你的反应是? A、劝其早回头 B、恋爱不错啊 C、不关我的事 4.你认为早恋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家庭因素 B、学校因素 C、个人因素 D、相关影视剧片 5.你认为中学生早恋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A、打发时间 B、对异性有好感 C、玩玩而已 D、其他 6.你觉得早恋对学习影响怎样? A、影响很大 B、一般影响不大 C没有影响 7.你父母对早恋有什么态度或看法? A、反对 B、歧视 C、赞成 D、其他 8.我们应该打击早恋现象吗?

A、应该 B、不应该 C、无所谓 9.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异性之间的关系? A、友好相处 B、亲密相处 C、保持距离 D、不予理睬 10.同学们对早恋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和态度? (一)、问卷情况 问题1中有占39%,没有占61% 问题2中有占33%,没有占35%,不知道占32% 问题3中劝其回头占23%,恋爱不错占31%,不关我的事占46% 问题4中家庭因素占36%,学校因素占13%,个人因素占28%,相关影视片占23% 问题5中打发时间占12%,对异性有好感占29%,玩玩而已占19%,其他占41% 问题6中影响很大占15%,一般影响不大占54%,没有影响占31% 问题7中反对占35%,歧视占18%,赞成占42%,其他占5% 问题8中应该占31%,不应该占28%,无所谓占41% 问题9中友好相处占53%,亲密相处占16%,保持距离占31%,不予理睬占7% 对于问题10同学们都有各自的说法。 据统计,赞成早恋者占了一大半:认为早恋是中学生正常的心理需要,没什么不好的,如果是正常交往也不会就是坏事情,相反却能促进双方的学习兴趣,更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而且他们认为这时候的恋爱是叫做初恋,是最美好最纯洁的了。也只是玩玩而已,并不是一生一世的,只要不作出超越界限的事,早恋是可以接受的。 不赞成早恋的:早开的花谢的也快,现在是读书时期,不应早恋!应该控制好自己,不然会给自身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中立者:恋爱是一种自然现象,怎么可以用时间这个词来下定义呢?如果处理得当,它会是人生中最美的回忆,要不就是悲痛的,要三思而后行。我既不赞成早恋行为,也不赞成强制将其分开。不要过分打击,也不能过于放纵了。 同学们对早恋是众说纷纭,那么我们下面就调查一下,早恋到底可取还是不可取,到底是利大于弊端还是弊大于利! (二)调查情况 案例1. 张某,男,是我校高一的一名学生。性格内向,平时不善于交际,学习成绩属于中等水平,在班上,他是属于根本不起眼的类型。但在不就前,看到他和同班的一位女同学在冷饮店里一边吃东西,一边有说有笑的。在以后的几天里都看到这样。

初中生早恋案例分析

初中生早恋案例分析 案例介绍: 吴某、刘某,系学校八年级学生,两人在六年级时就同班至今,拥有较深厚的友谊。在青春发育期,两人关系由正常的的同学关系转化成为“早恋”。两人经常在课后、晚自修放学后趁无人之处交谈。上课期问,也经常传纸条等行为,严重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 个案生活背景: 1、家庭情况: 刘某,长期跟随外婆生活。外婆、外公对其十分宠爱,从不相信老师、其他人对刘某的评价。父母均在温州打工,没有时问来关注刘某的成长。刘某父母也与学校、老师联系较少,一年多也未曾有一次电话联系。 吴某,长期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父亲出国在外,抚养教育孩子的义务全部落到母亲头上,但由于夫妻感情不好及其他家庭原因,母亲一怒之下,独身前往温州打工,不管孩子的成长教育。吴某还有哥哥同在学校读书,其哥哥也无心学习,多次想要退学,行为习惯较差,不服从学校和老师的管理。 2、家庭经济情况:刘某父母在外打工,家庭收入一般。但相对农村其他学生而言,经济状况属于中上水平,因此他自己有较强的自我满足心理。吴某父亲出国打工,母亲也在外赚钱,因此家庭经济较富裕。刘某和吴某的经济状况在班级里属于中上水平,每周都有较多的零花钱。 3、家庭教育情况:刘某,父母在温州打工,常年不回家。外公、外婆的教育方式纯属溺爱。几乎没有指责、批评。导致刘某在校也不服从学校、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吴某,父亲出国,几乎中断与孩子的联系,只负责基本的抚养经费。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也就由爷爷奶奶承担案例分析: 早恋是未成年男女在青春期性成熟过程中,两性之间出现的一种过度亲密的互相接近、过早建立恋爱关系的行为。中学生谈恋爱,属于早恋行为,现在人多数称早恋为“交往过密”。少男少女因为性发育开始成熟,本能地产生互相爱慕的情感。有的人表现为独自的单相思,有的人突破了羞涩的束缚,递纸条,约会,互相倾吐爱恋之心,借口互相帮助,形影不离,个别人则还发生进一步的两性接触。 刘某、吴某则是由家庭教育不到位、学校、老师教育不到位和自身原因共同导致的。家庭从来没有早恋这种观念,爷爷奶奶一直跟吴某说他们这个年代像十八七岁的

青春期早恋问题及引导措施

青春期早恋问题及引导措施 一、现状及成因 1、现状:日趋低龄化,行为举止“越轨”频繁,且无所顾忌,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危害巨大。 2、成因: (1)根本原因是青春期生理的提前迅速发育与心理发展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 (2)好奇心强、受外界影响比较大。这也是由人的学习功能决定的。 (3)个体意识增强,高估个人心理条件,刻意“模仿”、“超越”成年人。 (4)现代网络技术增加了各种信息交流的不确定性,难以掌控。 二、教育原则 1、正视问题发生的必然性及普遍性,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冷静的处理解决。 2、充分保护青少年的自尊心,消除“罪恶感”。 3、要充分认识到解决问题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4、师生关系定位中,始终要体现“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的关爱与指导。 三、引导措施 1、在入学早期就开展“性别”教育,强调性别的区别及健康交往的行为标准。结合网络上曝光的各种不文明现象,在班会上开展讨论,确立是非标准。 2、引导学生积极健康交流。既要鲜明的体现性别的区别,又要使不同性别的学生积极健康交往,让青少年在积极健康的交往中体会到正确交往的愉快。同时给那些阳光积极的青少年更多的展现机会,强化正确交往的愉快。 3、想尽一切办法营造积极舆论导向。坚持定期开展性别与交往方面的教育,与理想教育、责任教育相结合,形成系统。 4、家校联合,明确分工。老师负责此问题所涉及的思想及科学理论方面的教育,家长负责生理及心理的细节指导。 5、一般不与有问题倾向的青少年摊牌,一旦摊牌,必须集中一段时间深入交流。结合当事人的一系列具体表现,共同探讨人生问题。此时不必遮遮掩掩,由个人问题入手,归结于人生问题。给他以人生智慧,避免误入歧途,使其成熟的更加健康。

关于中学生早恋的调查

.关于中学生早恋的调查

————————————————————————————————作者:————————————————————————————————日期: 2

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推荐表课题名称关于中学生早恋的调查领域 组织形式个人□小组□班级或年级□ 主要执笔人谢艳丹 合作伙伴种永丹,邵保国,李鸿飞,王小娟,刘鲁 所在学校和班级朝城中心初级中学9.4指导 教师 王玉华 课题提出 背景 中学生有早恋的现象 课题的目 的和意义 认识早恋的危害 方法正确引导,理解,尊重,适度 80划步骤制定课题材料,制定计划,研究课题,结题 任务 分工 搜集材料,撰写,记录 表达形式 县评委会意见 市评委会意见

关于中学生早恋的调查研究 一、早恋的原因: 中学生“恋爱”现象的发生既有当代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育提前的原因,也有社会环境的各种刺激在起作用。从某市对中学生恋爱态度和经历的一项调查中发现,承认谈过恋爱的学生中,三项主要动机为:(1)在感到心灵空虚时需要有人陪伴(2)优秀异性某方面的自然吸引力(3)为了更好地了解另一个人。较次要的动机包括“对异性的好奇心”、“学会如何与异性相处”。此外还有少数人有下列动机:“追求刺激”、“享受人生”、“表现自己能够吸引异性”、“希望摆脱父母的控制”。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提到交异性朋友的目的是想寻找精神寄托,寻求温暖,避免孤独,为了有个人诉说心中的苦恼等等。 即使是这些真正有意识的人也极少考虑到结婚或寻找终身伴侣。 二、早恋的发展阶段: 一般来说,中学生的早恋主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确定目标:开始关注某一个异性,默默地思念,这一阶段可能有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的表示。有些中学生的早恋只停滞在这个阶段,成为“单相思”,不敢与自己喜欢的异性交往,这样有可能形成情绪障碍,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 2.有所行动:中学生异性之间写情书、递纸条、赠小礼物等,即是对某一异性有好感的表示。同时可有约会行为,如一起逛公园、看电影、外出旅游等。 3.频繁约会:逐步进入一对一的比较稳定的约会,可能公开化,似乎已经确定了“恋爱”关系。 二、三、如何正确对待中学生的早恋: 1.引导男女同学正常交往中学生内受性萌动的刺激,外受社会风尚的影响,喜欢交友,重视友谊,男女同学喜欢在一起踏青、谈心、过生日,渴望交上知心朋友,可以互相倾吐内心的烦恼,取得真诚的理解,寻找心灵的慰藉,共同探讨人生的奥秘,切磋学习中的疑难。如果把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视为“不轨行为”,如果一看到男女同学单独呆在一起,或接触频繁一些,就住“谈情说爱”方面联想,只能激起中学生极大的反感。 2.分析中学生早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让他们具备对早恋的准确认识,自觉产生免疫力:中学生的早恋往往是情感强烈,认识模糊。相爱的原因往往极其简单,没有牢固的思想基础,比如有的是受对异性的好奇心、神秘感的驱使;有的是以貌取人,为对方的外表风度所吸引;有的是羡慕对方的知识和才能;有的是由于偶然的巧遇对对方产生好感,等等。中学时代是打基础时期,将来从事何种事业还没有定向,对每个中学生来说,今后的生活道路还很长,各人将来将从事什么职业,在什么地方工作,都是难以预测的,一个较成熟的青年,总是先考虑立业,后考虑成家。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活的变迁,各人的思想感情将不断发生变化。中学时代的山盟海誓往往经不起现实生活的严峻考验,中学时代的早恋十有九不能结出爱情的甜果,而只能酿成生活的苦酒。 中学生早恋原因的探析: 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我们分析和总结了在学生早恋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成因:首先是生理因素。生活富裕营养好,加上吃含有激素的保健品或快

中学生早恋 案例分析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 刘金生 早恋是指未成年学生把对异性的好感用恋爱的方式来表现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据调查,一般中学生几乎不同程度上存在早恋现象,尽管中学生早恋者仍是少数,但对他们这一年龄而言,其比例还是让人感到吃惊而且目前有早恋人数逐年增多、年龄愈来愈小的势头。 早恋是青春期之前出现这早恋情的恋爱。引起早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部分因自然发育因素引起的早恋性兴奋和萌芽有关。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会随着生理发育逐渐成熟,特别是性成熟以后,从心理和生理上有了对异性的强烈渴望。现在的中学生对性意识发展比较早,他会随着生理上的成熟萌发对心理上的一种性意识,也就是开始认识自己的性别,开始懂得如何去扮演男人和女人的角色,并且懂得如何与异性交往,一天天的发展造成了早恋。 不可否认,现在中学生早恋或具有早恋的倾向越来越多。早恋之所以发生,大部分的原因是孩子缺乏足够的情感关注,或缺乏与父母在心理和感情上的沟通。有心理学工作者申明,如果孩子从家长那里得到足够的爱,他一定会处理好与异性交往的关系,早恋更不会发生。还有一部分是因身边的环境而变得孤独和空虚引起的。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家庭因素 随着现代的离婚率增长,单亲家庭和隔代抚养越来越多,在这种家庭里生长的孩子由于缺乏母爱或父爱,在与异性的接触中会产生愉快的心理,这是他们在家里从没有体会过的。这样与异性的交往就会频繁,从而发生早恋的情绪。或有些父母没有离异的,在生活上也有严谨的作风,但由于严谨的思想太浓,没有跟随时代的发展,也不善于和子女沟通,思想保存在封建时期。他们动不动就说教、呵斥,甚至动手,孩子在家中没有发言权,容易引起其心理不平衡和压抑。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与父母之间不再是无话不谈,沟通和交流减少,心理距离越拉越大,认为在父母那里得不到理解,便在同龄人种寻找知音。而异性之间有感情互补的特点,就可能去和平时谈的来的异性倾诉,毕竟和同龄的异性相处比与同性在相处更有安全感。这样就容易造成早恋。 据了解,一名男子背着孩子冲进了医院的急诊科,孩子的下巴下有一道伤口,周围满是鲜血,据值班医生说,这名16岁的男孩是因为家长反对他与一个女孩相恋,从二楼跳下,摔到阴沟里受伤的。 医院急诊科一位值班医生说,当时刚刚过零点,一个满脸焦急的男子背着一个男孩冲进了急诊科的医生办公室。男孩的母亲也十分焦急,声音里还带着哭腔。男孩的下巴上满是鲜血,有一倒近1.5公分的伤口,其父母称是从二楼摔到一楼的阴沟内磕伤的。医生立刻将男孩推入手术室,给他清洗伤口,并缝合了伤口。经过一系列检查,发现男孩的头部并没有受到了其他的损伤,经过了一夜的观察,男孩的伤势已稳定。 男孩的父亲对医生说,男孩尚不满16岁,就读高中。前天晚上,男孩在家中与一名女孩通电话,两人通话的时间特别长。父亲觉得其中有蹊跷,从两人的谈话期间,他听出了一些端倪。在父亲的逼问下,男孩承认了他与女孩已有了一年多的恋情了。越听越生气的父亲,一怒之下踢了儿子一脚。可是没想到,男孩却从二楼纵身跳下,摔到了楼下的水沟中。男孩的下巴摔在了水沟壁上,鲜血顿时涌了出来,巨通使男孩休克了过去,父母立刻冲下楼,背起男孩往医院赶。 家长们深知道早恋的危害,平时对孩子和异性的交往管理很严,一有蛛丝马迹都要查的水落

家长如何正确处理青少年早恋问题

家长如何正确处理青少年早恋问题 1.家长对待孩子的早恋问题切忌态度粗暴、方法简单。如果发现孩子陷入早恋,孩子 对所爱慕的对象魂不守舍时,家长不能用讥讽、责骂甚至惩罚的方式来对待孩子,不能偷 看孩子的信件、跟踪监视孩子,更不能冲向学校或对方家中,弄得满城风雨,这样做只会 适得其反。 2.给孩子足够的时间。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由于双方家族是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 了极力阻挠。但来自家庭的压迫并没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这样 的现象我们叫它“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是指当出现干 扰恋爱双方爱情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一些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早恋现象时,往往会马上想办法把他们拆散,这样处理,不但不能达到目的,反而可能使他们的关系更加牢固。因此,建议家长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一定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别太心急,而是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来处理。 3.满足孩子对爱的需求。很多孩子之所以早恋,是因为他们缺少爱,所以拼命地寻求爱。有的家长忙于自己的生意或事业,很迟回家或很少回家,甚至常年在外,孩子得不到 关爱;有的家长夫妻关系亮起红灯,冷战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孩子成了替罪羊;有的家 长很少和孩子沟通,一张口就是成绩长成绩短,孩子心烦意乱。 当孩子无法从父母那里获取爱的时候,他们就会转而在其他人身上寻找爱,这时早恋 就产生了。因此,当孩子早恋的时候,家长不应该一味指责孩子,而应该反思一下:我给 了孩子多少爱? 正确冷处理 孩子对所爱慕的对象魂不守舍时,家长不能用讥讽、责骂甚至惩罚的方式来对待孩子, 更不能冲向学校、对方家中,或向邻里诉苦,弄得满城风雨。最好的办法是理解孩子,体贴 孩子,运用“冷处理”的办法。 委婉地表明你的期望 无论如何不要落下学习,综合素质也能够继续发展,并表明你对孩子的信任,相信他她 会处理好恋爱和学习的关系。这种信任会让孩子对你感激而不是怨恨;并往往会促使他们 开始像一个“大人”一样思考。 帮助孩子转移情感 可以引导孩子把时间和精力转移到紧张的学习和健康的课余爱好上去,多关心国家大事,多参加集体活动,多谈一些文学名着、哲理文章,多想想自己的进步,想想将来的事业, 想想将来在复杂的社会里如何开拓和进取。

中学生早恋案例及分析

中学生早恋案例及分析 案例一 赵x,男,某校初三年级学生。前段时间,自己觉得与同班的一女生相爱了。那时,他们常常形影不离,一起上学,放学一块回家,好象有说不完的话,一到星期天,他们就千方百计从家里跑出来,逛公园、看电影、滑旱冰等等。不管干什么,只要两人在一起都觉得特别开心。但不知为什么,过段时间后,两人在一起似乎没什么话可说了,一块玩也没什么兴致了。因此,赵X问:“我和他是不是真有爱情呢?” 案例二 王XX,某中学初三女生,语文、数学、理化各门成绩均好,但外语较差。一拿到外语书就头痛,害怕。妈妈为她着急,便托人给女儿请了一位外语系毕业的高材生做家教。开始,王××对老师持排斥态度,但几次辅导课下来王XX对外语有了兴趣。老师讲得清楚、有趣,王XX学得认真起劲,外语水平提高很快。他们经常相互夸奖,辅导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不久,这位家庭教师告诉王XX他非常喜欢她,将来一定要娶她。王XX又惊、又怕、又喜。她想:虽然自己不成熟,但他已经成熟了,于是便学着成年人的样子做了他的恋人,不料几天前,王××被父母发现怀孕了。她又悔、又恨,追悔莫及! 案例三 陈X,男,某校高二学生。其班主任是一位精明能干的青年女教师,她不仅课讲得好,还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该班经常大出风头,班上的学生都很喜欢她、敬佩她,但陈X似乎与别人不一样,他对老师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凡是她讲的课,陈X 总是拼命预习,踊跃发言,只为听到她的表扬。她在作文上的批语,陈x总是反复翻看,直到倒背如流。他常常模仿她的字体,常常独自回忆她的音容笑貌。还寻找一切机会问她问题。在陈x眼里,她是世上最完美的女性。陈x也为此陷入苦恼之中,老师比自己大十几岁,这种感情一旦被别人发现,别人会怎样看待自己呢? 案例四 杜X,男,某校初二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水平。在班上,杜X属于不起眼的学生。前几天,班主任在下班的路上,看到他与一位同班的女生在冷饮店一边吃冷饮,一边有说有笑,在以后的几天里,班主任又看到了两次类似的情形。当班主任侧面问及此事时,杜X说:“我看到周围有些同学成双成对,下课后便到冷饮店边吃边聊天,心里很羡慕,所以就约了我们班的XX一起出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