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指南

2014年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指南
2014年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指南

2014年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指南

重要提示:本立项指南是基于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形势与任务,以及各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提出的,给出了一些研究领域,但其中仅有少数题目适合直接用作具体的研究课题名称,大部分题目需要细化、分解、校本化处理。为此,各地教育、教研工作者在筹备申报立项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但不必拘泥于这些题目,应从自己所处的地域、学段实际出发,基于自身教研中发现的真实问题,选定科学性、针对性、创新性、可操作性都比较强,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适性、有推广应用价值的具体研究课题。力戒那些科学性差、脱离实际、大而无当、力不从心的研究选题。

01中学语文

1) 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理论与实践

2)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

3) 中学语文评价研究

4) 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5) 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6) 中学语文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7) 高中语文新课程必修课教学的研究

8) 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课教学的研究

9) 高中语文新课程与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研究

10) 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11) 高中语文新课程与高考改革研究

02小学语文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2)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3)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

4) 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研究

5) 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研究

6)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

7)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方式研究

8)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9) 小学语文新课程典型课例研究

10)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11) 小学语文开展校本教研的研究

12) 小学语文教学中转变师生关系的研究

13)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03中学数学

1) 中学数学课标教材的对比研究

2)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研究

3)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研究

4)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研究

5) 中学数学教学方式与策略研究

6) 中学数学典型课例研究

7) 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活动课程的实践研究

8) 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9) 中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10)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实验研究

11) 信息技术辅助中学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12) 中学数学校本教研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13) 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4) 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发展状况的研究

15) 中考、高考命题中考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方式方法研究

16) 中学数学教学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方向研究

17) 高中数学选修课程教学实验研究

18) 促进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实践研究

04小学数学

1) 小学数学课标教材的对比研究

2)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 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实验研究

4)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研究

5)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

6)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研究

7) 小学数学自主(或合作、探究)学习研究

8)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9) 小学数学大班额教学策略研究

10)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11)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方式研究

12) 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验研究

13) 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构建与研究

14) 小学生数学素养的评价研究

15) 小学数学校本教研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05英语

1)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细化解读研究

2)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研究

3)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

4)新课程英语高考的发展研究

5)中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6)中小学英语教师教育和培训方式、内容及其效果研究

7)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提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8)中小学英语不同考试的体制、结构与功能研究

9)中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10)英语学习策略的训练与运用研究

11)当前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2)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06物理

1)物理课程标准分析研究

2)新课程下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研究

3)新课程下物理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

4)新课程下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研究

5)物理教学中教学策略、学习策略的研究

6)高中物理新课程选修模块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7)中学物理课堂观察的目标与实施研究

8)对中学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

9)中学物理新课程教学中科学探究的实施研究

10)以校本教研促进物理教学质量提高的研究

11)关于中学物理与科技和社会联系的研究

12)“3+理综”新课程高考模式下的物理教学策略研究

13)新课程高考物理试题研究

14)中学物理低成本实验的开发、实验创新研究

15)农村中学进行科学探究的资源开发与研究

16)中学物理导学案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17)中学物理学业评价考试研究

18)中学物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与研究

19)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20)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07化学

1)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现状、需求和特征调查研究

2)基于化学创新实验设计的教学资源开发研究

3)中学化学实验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

4)中学化学绿色化实验的研究

5)利用实验新技术进行化学课堂教学的研究

6)应用实验新技术教学实施案例研究及应用效果评价

7)实验新技术促进化学老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8)基于化学课程标准的化学教学设计研究

9)关于高中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化学知识的教学要求的研究10)高初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11)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化学课堂教学的研究

12)新课程评价方式与化学中招考试改革的研究

13)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培养的调查研究

14)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优化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

15)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16)农村中学实施化学新课程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7)中学化学校本教研的内容和方式的研究

18)新课程高考模式下化学教学策略的研究

19)化学新课程探究性活动的策略研究

20)关于“化学、技术、社会”教学内容的研究

08生物

1)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分析研究

2)生物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3)生物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4)新课程下生物学教学效益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研究

5)提高生物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6)生物学科技活动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7)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8)生物学校本教研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9)生物学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形成的研究

10)新课程初高中生物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11)“3+理综”高考模式下的新课程生物学教学策略研究

12)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物实验室配置方案的研究

13)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模块教学策略研究

14)中学生物学新课程实验与探究性活动教学策略研究

15)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学建模教学的研究

16)农村中学实施生物学新课程的困难及对策研究

17)生物学课程标准下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

18)生物学新课程实施情况专题研究

19)多媒体在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20)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策略研究

09政治

1) 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材建设研究

2) 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3) 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艺术研究

4) 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情况专题研究

5) 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

6) 思想品德中招考试相关问题研究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相关问题研究

8) 中华传统美德融入德育课程中的策略研究

9) 思想品德新课标多个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

10) 学校德育课程开发研究

11) 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细化解读的研究

12) 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13) 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研究

14) 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考试相关问题研究

15) “3+文综”新课程高考模式下政治试题特点与教学、复习策略研究

16) 生活德育实践研究

17) 初中(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18) 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19) 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的动态化、校本化开发与实施研究

20) 中外德育课程比较研究

21) 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学课例研究

22) 中学时事政策教育问题研究

23) 中学法制教育问题研究

10小学品德、社会

1) 对教师(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研究

2) 关注学生生活、开发和利用德育资源的研究

3) 小学生养成教育研究

4)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5) 德育课程中小学生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6) 小学德育课实施开放教学的研究

7) 新时期传统美德教育研究

8) 信息技术与小学德育课整合的研究

9) 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研究

10) 小学德育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研究

11)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有效教学研究

12) 小学德育课程校本教研方法途径研究

13) 兼职教师上好小学德育课的行动研究

14) 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15) 农村小学品德课教学模式研究

16) 打工子女品德现状研究

17) 新时期家长学校教学内容及方法途径研究

18) 小学品德课教师基本功及能力培养的研究

19) 品德课堂师生交流问题研究

20) 德育课程实施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

21) 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公民教育的研究

11历史

1)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细化解析研究

2)初中历史课堂常规教学贯彻课程标准的研究

3)初中历史课堂典型课例研究

4)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与学生历史素养培育之研究

5)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评价问题研究

6)历史课堂教学与学科实践探究活动有效整合的研究

7)中学生学习历史有效方法与能力提高之研究

8)历史教师备课能力与课堂有效教学关系的研究

9)新课程历史高考试题的特点及复习教学策略研究10)中学生历史小论文的写作与综合实践探究活动关系之研究12地理

1) 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编制研究

2) 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与整合研究

3) “3+文综”高考模式下的地理试题特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4)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不同版本教材的优化研究

5)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地理教学模式的研究

6) 初中地理课堂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

7) 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典型课例研究

8) 普通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

9) 初中(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方法与能力形成的研究

10) 地理教育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的方略研究

11)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研究与实践

12) 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评价方式的研究

13) 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选修教材的研究与实践

14)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15) 地理图示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16) 地理教学-目标-评价一致性的实践研究

13体育与健康

1) 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实验研究

2) 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能发展的实验研究

3) 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的研究

4) 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实施研究

5) 河南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研究

6) 体育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改革实验研究

7) 体育教学中学法与教法的改革实验研究

8)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的研究

9) 高中体育与健康选项教学实施方案的研究

10)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方式与方法的研究

11)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的研究

14音乐

1) 农村小学(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2) 小学(初中)音乐课教学评价标准的研究

3) 小学(初中)音乐课调节教学方法的研究

4) 小学(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研究

5) 小学(初中)音乐唱歌课教学方法的研究

6) 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计划的研究

7) 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的研究

8) 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评价方式与方法的研究

9) 高中音乐《歌唱》与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比较研究

10) 高中音乐新课程选修模块教学实施研究

11) 确保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改音乐教学顺利实施的调查研究

12) 开发和利用学校、社区、家庭和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研究

13) 开展音乐教育教科研方法的研究

14) 开展综合性音乐活动方法的研究

15美术

1)中小学美术课型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2)中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的研究

3)中小学美术教育普及与提高关系的研究

4)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律、特点以及发展态势的研究

5)基于课程改革的中小学美术教育课堂教学研究

6)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案例分析研究

7)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的研究

8)在中小学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研究

9)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美术教育教学质量效益的研究10)新课程高中美术鉴赏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研究

11)充分利用本地美术资源上好高中美术课的研究

12)高中美术新课程各模块教学实践研究

13)普通高中美术教育状况调查与新课程实验推进策略的研究16幼儿教育、特殊教育

1) 各级教研部门的职能与作用发挥机制研究

2) 幼儿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3)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4) 幼儿园初任教师、转岗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5) 幼儿教师观察能力与支持性策略研究

6) 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研究

7) 幼儿语言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8)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研究

9) 幼儿情感情绪表现及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

10) 幼儿对于规则的理解与执行力研究

11) 幼儿交往的发展特点与培养研究

12) 操作活动中幼儿学习品质研究

13) 幼儿对于数量关系的理解及其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14) 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及其教学策略研究

15) 幼儿想象力发展的支持性策略研究

16) 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实践研究

17) 幼儿园区角活动与材料投放的研究

18) 幼儿园生活化、游戏化课程研究

17心理健康教育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例研究

2)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中小学学科教学的研究

3)中小学心理健康社团模式的操作与实践研究

4)中小学校园心理剧实践研究

5)中小学团体心理训练的实践研究

6)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化实践研究

7)教师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提升研究

8)提升心理健康教师专业能力的网络教研模式研究

9)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资源研究

10)心理咨询技术在学生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11)心理故事、心理电影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方面的实效性研究12)心理漫画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中的实效性研究

13)学生学业问题常见表现及教育对策研究

14)阅读疗法与学生心理品质培养研究

15)中小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研究

16)营造和谐健康校园心理环境的实践研究

17)学校心理档案建设与心理测评的应用研究

18)团体心理辅导在班会的应用研究

18综合实践活动

1)实践活动课程管理与实施策略研究

2)有效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研究

3)学校安全教育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4)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式研究

5)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方法研究

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研究

9)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

19通用技术

1)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2)通用技术课程师资建设研究

3)通用技术课程评价研究

4)通用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5)通用技术教室装备研究

6)通用技术课程的政策保障机制研究

7)中学生技术设计与创新教育研究

20中学信息技术

1) 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研究

2) 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3) 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探索与实践研究

4)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评价研究

5)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6)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研究

7) 信息技术教学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研究

8) 信息技术课标教材及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9) 信息技术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研究

10)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

21现代教育技术

1) 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与应用研究

2) 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教学模式的探索

4)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模式的探索

5) 中小学校园网建设与网络资源建设研究

6) 中小学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22小学科学、劳动与技术教育

1) 小学科学典型课例研究

2) 大班额背景下小学科学课教学策略研究

3) 小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研究

4) 小学科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

5)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6) 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7) 农村小学进行科学探究式教学的资源开发研究

8) 小学科学学业质量的评价技术研究

9) 小学科学教师校本教研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10) 小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研究

11) 小学科学课标教材的优化研究

12)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13)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14)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评价研究

15)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16)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学段培养目标研究

17) 多媒体在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3小学信息技术

1)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 小学信息技术高效教学研究

3)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研究

4)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开发与建设研究

5) 小学信息技术典型课例研究

6) 小学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

7)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8)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9) 网络环境下小学生信息素养和能力培养的研究

10) 河南省纵横信息数字化创新学习相关问题研究

11) “汉之星”汉字输入系统识字教学创新研究

24绿色证书

1) 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2) 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师资建设研究

3) 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研究

4) 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5) 绿色证书教育实习(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探索

6) 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课程评价研究

7) 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8) 多媒体在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9) 绿色证书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

10) 绿色证书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

25综合类

1)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研究

2) 校本教研的领导与保障机制研究

3)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4)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

5) 教学(教研)问题的发现、筛选、解决机制研究

6)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研究

7) 有效开展教学反思的途径方法研究

8) 有效开展同伴互助的方式方法研究

9) 专业引领的本土化实践研究

10) 学科教研共同体构建研究

11) 区域推进校本教研的行动研究

12) 课例研究的方法和策略研究

13) 中小学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实验研究

14) 转变课程实施取向的实践研究

15) 实施网络教研的实践研究

16) 新课程背景下传统教学方式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17)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大班额问题的对策研究

18)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19) 自主(或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实验研究

20) 启发式(或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式实验研究

21)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22) 特色学校创建与发展研究

23) 师德建设中XX问题研究

24)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中XX问题研究

25) 中小学生德育工作中XX问题与对策研究

26) 有效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实验研究

27) 农村小学包班教学中XX问题与对策研究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正式颁布)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教育部】2012年3月 序言 第一部分总体战略 第一章现状与挑战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第三章发展目标 第二部分发展任务 第四章缩小基础教育数字鸿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第五章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第六章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第七章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第八章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第九章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第十章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 第十一章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第三部分行动计划 第十二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 第十三章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行动 第十四章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行动 第十五章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行动 第十六章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行动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 第十七章加强组织领导 第十八章完善政策法规 第十九章做好技术服务 第二十章落实经费投入 实施 序言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力竞争,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教育信息化在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

河南基础教育教研室编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将学习与生活融合,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活动安排 1、情感体验:通过展示问题照片与优质彩色照片来加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感受知识改变生活的乐趣。 2、知识交流:学生自主讨论得出问题照片的修复方法,后由教师展示工具的使用重难点。 3、活动一:曝光问题照片,相关照片放到指定素材库,引导学生分析曝光问题处理方法,并实践操作。 4、活动二:给衣服换颜色,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各种颜色的调制方法,并实际操作。 5、问题整合:总结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集中问题,及解决方法。 6、应用:教师准备素材,提升难度,延伸训练。 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和信息的传播媒体。 (2)了解人类历史上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3)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4)了解计算机犯罪的方式以及安全机制。 (5)了解计算机使用中的道德规范。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信息与信息技术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与传递信息的能力。 (3)通过对计算机使用中的道德规范的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明确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了解信息安全,遵守道德规范,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3)增强学生利用现代化工具和方法处理信息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 (2)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3)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 三、教学难点: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 (2)有效预防计算机犯罪。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附件1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立项管理办法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和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做好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建设(以下简称“省级教改立项”)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建设意义 通过开展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建设,引导高等学校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深入研究高等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的新课题、新情况、新要求,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发挥示范与引领作用,以科学研究指导改革实践,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立项条件 省级教改项目在学校教改立项基础上择优立项建设。省级教改立项分为二类:省级重点研究项目和省级研究项目。 (一)省级研究项目基本条件: 1.符合新时期高等教育理念,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有创新。

2.具有扎实的教育教学改革基础。 3.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思路清晰,有整体的研究设计方案,有明确的预期成果。 4.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可操作性。 5.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较强的研究力量,在经费和条件保障等方面有保证。 6.支持和鼓励整合多所院校研究力量,联合申报研究项目,促进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高校吸收行业、企业人员参与教改项目。联合申请的项目需明确主持学校及项目负责人。 7.项目申报主持人应具有高级职称,有一定的研究水平和组织能力,承担过校级以上教改项目。项目主要成员必须是直接参加项目的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和实施者。项目申报主持人限主持1项教改项目,项目主要成员不得同时申请2项以上教改项目。项目主要成员限7人,跨单位合作项目限10人。 (二)省级重点研究项目基本条件: 除满足省级研究项目的基本条件外,还需符合以下三个方面要求: 1.前瞻性:对我国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有明确的认识,结合河南高等教育实际,着力研究当前及新时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2.先进性:项目研究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理论指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策略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策略 张敬涛 (中央电化教育馆,北京100031) [摘要]本文在总结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成就、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并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从2001年起,我国开始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2003—2007年,国家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三种模式”搭建一个遍及全国农村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两项重大战略举措使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跨入了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总结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成就、经验,研究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对推进“十一五”及未来一个时期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成就 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2000年以来,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普遍重视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不断发展,各地建设了各具特色的教育区域网络,初步构建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平台。中小学连通互联网和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的比率大幅度提高。 截至2005年底,全国中小学校拥有计算机数量近900万台,是2000年的3.6倍;全国中小学生平均每22人拥有一台计算机,是2000年的4倍。截至2006年底,全国中小学学生和计算机数的比例上升到19.38∶1。截至2007年底,普通高中连网率接近100%,初中学校连网率达到80%以上。其中,城市初中学校连网率达到90%以上,农村初中学校达到70%以上,小学连网率达到70%以上,基本满足了中小学信息化教学需求。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为农村中小学配备了教学光盘播放设备440142套,卫星教学收视系统264905套,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40858万套,基本覆盖了所有农村中小学校,信息化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使1亿多农村中小学生广为受益。 2.教育资源建设取得突出成效 资源建设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列入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2004年,教育部成立了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发布了《基础教育元数据规范》,加强了资源建设规划、征集评审、组织开发的工作力度,初步建成了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各地普遍加大了对资源建设的投入,优质资源建设和共享机制初步形成。 国家重点加强了面向农村中小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建设。通过公开征集、遴选评审、组织开发、招标采购等方式,基本建成了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科和年级的优秀课程资源库,并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免费向农村中小学提供,形成了一批符合新课程标准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种形式的精品资源。开发建设了大量的课堂教学资源、学习辅导资源、专题教育资源、教师培训资源和多媒体教学素材。组织开发并征集遴选了大批以小班教学为主的优质教学光盘,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等多个学科和多种类型的专题教育内容。国家免费向农村中小学发放了6500多万张教学光盘。农村学校优质教育资源严重匮乏的局面得到了有效缓解。 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初步普及 [文章编号]1003-1553( 5

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2009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各学科选题参考 本选题参考基于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形势与任务以及各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的现状,给出了比较具体的研究范围,有一部分适合作具体的研究课题名称,但更多的还需要细化。为此,各地教师和教研、管理工作者在筹备申报立项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但不必拘泥于这些题目,应从自己所处的地域或学段出发,可具体区分为城市、农村学校,或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省示范性高中),自拟研究方向,选定科学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独创性都比较强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适性、有推广价值的具体研究课题,力戒科学性差、大而无当、力不从心的研究选题。 01中学语文 1)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理论与实践 2)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 3)中学语文评价研究 4)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5)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6)中学语文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7)高中语文新课程必修课教学的研究 8)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课教学的研究 9)高中语文新课程与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研究 10)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11)高中语文新课程与高考改革研究 02小学语文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2)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研究 3)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 4)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的研究 5)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研究 6)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 7)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 8)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9)小学语文新课程典型课例的研究 10)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11)小学语文校本教研的研究 12)小学语文教学中转变师生关系的研究 13)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03中学数学 1)中学数学课标教材的对比研究 2)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研究 3)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4)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实验与研究 5)中学数学教学方式与策略研究 6)中学数学典型课例研究 7)中学数学新增内容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 8)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活动课程的实践研究 9)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10)中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11)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实验与研究 12)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机整合的实验与研究 13)中学数学校本教研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14)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5)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发展状况的研究 16)中考、高考命题中如何考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研究 17)中学数学教学研究工作的问题与改革方向的研究 18)高中数学选修课程教学的实验与研究 04小学数学 1)新课程小学数学典型课例研究 2)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实验与研究 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研究 4)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 5)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6)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7)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8)小学数学探究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9)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10)小学数学大班额教学策略的实验与研究 11)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12)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方式研究 13)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实验研究 14)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15)小学数学校本教研的研究

河南省高校教育资源整合问题对策研究

河南省高校教育资源整合问题对策研究 依据规模与效益的经济学原理,通过调查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高等教育资源利用和配置的现状,分析了河南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提出“完善制度、创新机制”、“优化结构、提升质量”、“激活机制、开源节流”、“立足区域、形成特色”的高等教育资源整合策略。 标签:河南;高校教育;资源整合;对策;研究 整合教育资源是指将教育系统中诸要素重新组合,形成更为合理、完善、稳定的比例关系。河南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河南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高等教育为河南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质量,关系到中原地区高等教育结构的整体效能。谢万华早在1994年就撰文《论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指出: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上存在着分配不均、结构不合理、产权单一、管理僵化、运作粗放、增值低等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河南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情况有了一定的改善,现有的教育资源正在发挥着作用。但是,通过对河南省高等教育资源的现状进行考察,笔者发现上述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些问题仍很突出,亟待研究和解决。 一、河南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状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0年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的统计通报》表明:全省研究生培养机构23处;普通高等学校107所,其中,本科院校45所,高职院校62所;成人高等学校15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47.83万人,比上年增加2.09万人,增长4.57%。 由此可见,政府近年加快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加大了对河南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希冀通过高等教育实现强省富民。从统计数据来看,河南省高校数量并不少,但是由于地缘性和历史等诸多因素,高质量、高水平的本科高校数量有限,高端优质高校的分布极不平衡,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也不平衡。教育资源不均衡是河南省民众目前极为关注的,也是民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怎样合理利用教育资源,适应社会需求,怎样重新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其资源利用效率,是本文要讨论的核心问题。 二、河南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实问题 (一)高等教育资源短缺,资源配置不合理 河南省目前教育供给与人民群众需求存在矛盾。高中阶段的毛入学(89.08%),远远大于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23.66%)。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教育供求矛盾就更加突出。况且,如今河南的优秀学生众多,而优质高校却如凤毛麟角,民众对高等教育需求不再停留在“有学上”的阶段。“上好学”取代了“有学上”,成了民众关注的焦点。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家长们争相抢夺的

教育信息化2.0时代,基础教育在数字校园中如何发展

基础教育是最有商业价值的教育细分领域,基础教育处于黄金学习时段,其学习时长最长,因此市场规模最大。按年龄阶段来划分的教育产业细分市场,分为幼教、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从学习时长的对比来看,基础教育时期是一生中最宝贵的学习阶段,而根据每个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和要求不同,中国基础教育时间为9 年,而美国更是长达12 年。 学校内教育的学习需求是自上而下的。基础教育作为义务教育,是国家对公民基本素养的一种自上而下要求。因此,学习内教育由政府负担,教育投入的增长是学校内教育市场规模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2018年4月教育部研究制定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充分激发信息技术革命性影响。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实践,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已初步显现,但与新时代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服务能力不强,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与应用水平不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基本具备但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尚显不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够,高端研究和实践人才依然短缺。 想要充分激发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推动教育观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需要针对问题举起新旗帜、提出新目标、运用新手段、制定新举措。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面对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亿策金点教育科技依托当前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技术进行研发,推出亿策数字校园平台。平台集合了教育资源、教务校务管理、教研备课、办公管理、家校互联、校校互联、校园文化、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围绕学校“教、学、管、评”,能有效地为学校管理者、校长、老师、学生、家长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智能阅卷方面,平台研发智能考务管理系统,将传统考试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彻底改变了低效繁琐阅卷方式。考试前,通过使用平台中提供的海量题库,教师可以快速根据知识点、考点进行自由组合并生成试卷和标准答题卡。考试后,网上阅卷系统通过网络技术、OCR 光学手写识别技术,提供网上阅卷和网下阅卷双模式的阅卷平台。通过网上阅卷系统,教师能够有效地提高阅卷效率及质量,确保阅卷的准确性与公平性,为学情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在校园安防方面研发了智能安防系统。该系统基于“人脸识别、静默活体、红外识别”等技术,以访客系统、智能门禁系统、人脸布控系统为核心,融合大数据、AI技术,构建数字化、信息化、安全化、精准化的智慧校园安防体系,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实施以校园网为基础的教育信息化工程

实施以校园网为基础的教育信息化工程 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竞争和民族素质竞争的时代,其实质是人才、教育的竞争。教育的历史告诉我们,教育的每次重大变革和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逐渐被引入教学过程,成为现代教育的技术基础。实施以校园网为基础的教育信息化工程,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教育过程的作用和影响,探索建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已成为新时期教育所面临的新课题。 作为首批全国1000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我们在1997年正式启动这项实验:98年初我们建成包括多媒体控制系统和电教自动控制平台在内的多功能计算机室,99年建成千兆以太网为主干的校园信息网络系统环境。同时,我们把实验目标定位为以计算机和校园信息网络为技术基础,把计算机和网络的操作应用能力纳入每个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中,使学生在应用计算机进行生活、学习的过程中,以计算机对于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所具有的延伸意义,同化、顺应到自身的认知结构之中,逐步形成基于计算机文化的智能知识结构,从而推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与此同时,通过实践,探索出一条利用计算机和校园网络构成的综合教育资源,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

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适应21世纪发展的新型教师队伍。从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两个方面来推进学校整体改革进程。 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是现代教育的技术内核,校园信息网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理想环境 (一)、计算机网络环境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1、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媒体具有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多种特性,其集中体现就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实践证明,把计算机引入教学过程可以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信息实践能力建构最理想的环境。 2、生态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在个体的脑子里,而是人脑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的智能化学习环境,是儿童智力、能力、心理发展的一种理想环境。这是因为: ①、以往的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检测考试、师道训诫的外力,需要依靠教师对教材的重要性、必要性的反复强调来推动。而在计算机网络学习环境中,学生获得知识是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下,通过独立探索或者和同伴协作交流,进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对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不再是简单的“存储器“。这种变化,其实质是由传统“教“的序列控制向“学“的序列控制的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附件1 2014年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报送数量限额 (省辖市、直管县、重点扩权县(市),厅直单位)

附件2 2014年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市级单位(省直管县、重点扩权县(市))信息表 年月日 注: 推荐单位填写此表 (一式二份),并于2014年2月25日前寄送或传真至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课题办(415房间)。

附件3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申报表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者 所在单位 市级教学成果奖励等级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 推荐时间:年月日 编号 河南省教育厅制

成果持有者承诺书 在申报成果奖过程中,本人自愿做出如下承诺: 对填写的各项内容负责,成果申报材料真实、可靠,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未弄虚作假、未剽窃他人成果。 成果持有者签字: 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签章): 年月日

一、成果类别 (一)在下列所属基础教育阶段、领域中打“√”(限选一项) □1—学前教育 □2—小学教育 □3—初中教育 □4—高中阶段教育 □5—特殊教育 □6—其他,如成果内容涉及上述两个及以上阶段或领域,或涉及基础教育与其他教育的衔接等 (二)在下列所属改革与实践探索领域中打“√”(限选一项) □01—幼儿园保育教育 □02—幼儿园环境创设与资源利用 □03—幼儿园教育评价 □04—幼儿园教学研究与指导 □05—幼儿家庭教育指导 □06—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07—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 □08—中小学教学方式、组织形式改革 □09—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 □10—中小学教育技术教学应用与资源建设

□11—中小学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 □12—中小学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13—特殊教育改革研究 □14—其它 (三)在下列所属学科或具体的实践探索领域中打“√”(限选一项) □01—幼儿发展观察分析与指导 □02—幼儿学习与发展领域研究与实践 □03—幼儿园教育活动适宜性与有效性研究 □04—幼儿园一日生活组织与指导 □05—幼儿游戏研究与实践 □06—幼儿园保育教育综合改革 □07—活动区玩具教具材料与幼儿发展的适宜性 □08—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09—幼儿发展评价 □10—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评价 □11—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价 □12—园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13—学前教育区域教研机制与教研网络建设 □14—面向家庭与社区的学前家庭教育指导 □15—0-3岁婴幼儿发展研究与指导 □16—公益性早期教育服务模式探索

2018年教学研究项目立项指南

2018年教学研究项目立项指南 一、重点项目 立项15项,面向教学单位负责人、专业建设负责人、相关教学管理人员、长期从事本科教学的教师。负责人应具有正高级职称。 1.1 本科专业人才国际化培养和新工科专业改革创新研究(3~5项) 研究内容:针对我校矿业特色专业,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实施方案,研究本科生国际化教育提升途径,并构建相关的课程体系;探索研究矿业特色工科专业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智能采矿、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机器人工程等新工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核心刊物发表论文等。 1.2 全面学分制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2~3项) 研究内容:探索试点学院开展全面学分制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自主选课制度、学业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等方面的教学管理体系设计,构建自主选择专业的完全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教学核心刊物发表论文等。 1.3 一流人才培养视域下的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2~3项) 研究内容:根据我校培养世界一流人才的发展规划与目标,全方位研究与探索实践教学需要为此做出的改革与实施路径,构建新形势下的实践教学体系。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构建相关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核心刊物发表论文等。 1.4 本科专业评估认证的研究与实践(2~3项) 研究内容:本科专业参与评估认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科高校专业认证的支持举措,评估认证专业在育人理念、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培养过程、教学条件、持续改进等方面的不足和原因分析,加强评估认证相关专业建设的策略和相关建议。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教学核心刊物发表论文等。 1.5 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3~5项) 研究内容:根据学院和专业的教学实际,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调研分析并进行改进,科学构建教学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研究并探索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 成果形式:调查或研究报告,教学核心刊物发表论文等。 1.6 科教融合促进本科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研究与实践(3~5项) 研究内容:根据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探索课程教学内容更新方案,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实施方案,研究建立科教融合促进本科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途径和办法,推进科技成果进课堂,促进科教融合助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成果形式:调查或研究报告,教学核心刊物发表论文等。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实施方案(最新)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实施方案 为推动“X”期间我区教育信息化健康快速发展,实现教育现化代战略目标,根据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X—X年)》、省市区《教育发展X规划》,结合我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X理论、xx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实施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X—X年)》、省市区《教育发展X规划》,结合实施全区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工作,加强基础建设、开发信息资源、优化应用管理、提升服务效益,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动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二、工作方针 (一)科学规划,优先发展 立足本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实际,准确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科学规划,优先发展,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 (二)统筹协调,分步推进 统筹安排调度,兼顾城乡、区域、校际差异,分步推进,促进教育信息化全面、协调发展。 (三)共建共享,重在应用

按照先进、成熟、经济、实用的原则,以教育教学需要为出发点,整合共享各种教育资源,突出应用,以用促建。 三、发展目标 为每一位师生提供更加开放、便捷、有效的学习环境,给基础教育注入全新活力,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设更广阔的平台。 (一)建成更加完善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建设覆盖全区、分布合理、安全高效、开放灵活的教育信息网络,构建“三通两平台”,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搭建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小学数字化校园。 (二)建设内容更加丰富的数字资源库 加快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全区共享的教育资源库,充分利用国家、省、市数字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三)打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强的教师队伍 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增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加大专职信息技术教师的培养力度。 (四)构建学习效率更高的教育模式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四、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一)主要任务

分层教学教学研究项目申请书

一、理论意义 随着我国高校近几年的连续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也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独立学院在高校队伍中是一个特殊群体,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教育组织形式,为公立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办学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实行分级教学改变了传统班级授课制采取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进度、统一的要求来对待所有的学生,力图让学生“齐步走”这种不切实际的做法。它让英语水平相当的学生在同一个课堂,老师针对同一水平的学生安排相应适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处在不同英语水平层次上的学生都能提高英语水平,并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 二、实践意义 尽管就目前情况来看,英语分级教学法虽然还没有在所有高校全面展开,但从我校实施的情况来看,该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更好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1.分级教学开辟了独立院校英语教学的新模式 英语分级教学正视学习者的差别,并把它作为可挖掘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差别策略,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发展着想,为每个学生学习上的成长提供条件,为每个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分级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专业班级授课制的旧框架,真正地考虑了每个学生的学业需求和学习中的情感需求,它体现了社会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教育的原始而纯朴的功能。

2.分级教学促进了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分级教学在独立院校是新生事物,我们在教学管理上无路可循,但也不能因循守旧。为此,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及学生需求,积极探索多元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反思性教学、研讨式教学、研究式教学、虚拟实践教学以及网络支持式教学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分级教学优化了教学过程 (1)激发学生的兴趣。分级教学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较大的收获。有了成功的感觉,也就产生了较浓的兴趣,有了较浓的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学习上的一切困难就迎刃而解了。 (2)有利于组织课堂教学。采用分级教学后,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案,灵活掌握课堂授课内容及速度。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从全局出发考虑所有学生的需求来确定授课内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活动。因此更能节省教师的劳动,提高教学效率。 3)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分级教学中,学生起点和终点水平比较明确,教学是在规定级别中进行的,所以成绩评定比较合理,在同一级别中,教师和学生都能对教学质量有比较性的鉴别,增强了竞争的意识和气氛,也有利于形成了一种自觉的氛围。 4.分级教学推动了素质教育、确保教学质量。 大学教学的目的不仅要塑造学生的专业素质,也要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大分级教学针对每一级别学生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

2019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选题指南

2019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选题指南重要提示:本选题指南是基于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形势与任务,以及总计26个学科分类教育教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提出的,给出了一定的研究领域,绝大多数题目不适合直接用作研究课题名称,需要研究者对其细化、分解、校本化处理。因此,各地教育、教研工作者在筹备申报立项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但不必拘泥于这些题目,应从自己所处的地域、学段实际出发,基于自身教研中发现的真实问题,选定科学性、针对性、创新性、可操作性都比较强,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适性、有推广应用价值的具体研究课题。力戒那些不科学、脱离实际、空洞无物、大而无当、力不从心的研究选题。 01中学语文 1)中学语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4)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语文评价研究 5)中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6)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与落实研究 7)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研究 8)适应高考改革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9)中学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0)初高中衔接的语文知识与能力研究 02小学语文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2)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研究 3)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 4)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研究 5)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研究 6)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 7)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方式研究 8)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9)小学语文教学典型课例研究 10)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11)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研究 12)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03中学数学 1)基于新课标的中学数学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 2)中学数学教材分析研究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立项申请书》填报事宜说明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申请书》是省级教改立项申请、评审、批准的主要依据,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 1.项目名称:应准确、简明地反映出项目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5个汉字。 2.申报类别:指项目推荐为省级重点研究项目和省级研究项目。 3.成果科类:指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 4、代码:组成形式为:abcdef,其中: ab:项目所属科类代码:哲学—01,经济学—02,法学—03,教育学—04,文学—05,历史学—06,理学—07,工学—08,农学—09,医学—10,军事学-11,管理学—11,艺术学—13。 c:项目人员为一个人填1,两个人填2,三个人填3,四个人填4,五个人填5,六个人填6,七个人填7,八个人填8,九个人填9,10人以上填0。

d:项目属普通教育填1,成人教育填2。 e:项目属高职教育填1,本科教育填2,研究生教育填3。 f:项目内容属综合研究填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填2,课程教学改革填3,实践教学改革填4,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革填5,教育教学管理填6。 7.《申请书》等书写、打印格式: (1)《申请书》可用原件按1:1比例复印(去掉“附件”字样)。纸张一律用A4纸,竖装,两面印刷。文字及图表应限定在高245毫米、宽170毫米的规格内排印,左边为装订边,宽度不小于25毫米,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5号字。 (2)《申请书》要求用中文和使用钢笔(或毛笔)填写,也可填好后复印或用计算机录入后一并打印,但不得以剪贴代填。需签字、盖章处打印或复印无效。表中各项目均不要另附纸。 (3)《申请书》指定附件备齐后应合装成册(用软皮平装),以便于评审时阅读。其规格大小应与推荐书一致,但不要和《申请书》正文表格装订在一起;首页应为附件目录,不要加其他封面。 上报材料要用厚牛皮纸袋装好。每袋限装一项成果的材料,并将《申请书》封面(复印件)和袋内材料明细表分别贴于袋的两面。 8.所有推荐材料一律不退,请自行留底。

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调查

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尊敬的领导: 您好!为了贯彻四川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教育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落实好“产业服务教育、教育带动产业”的合作框架,受相关单位委托,我们启动了《四川省教育信息化行业发展分析及其技术发展产业培育》课题研究工作。为了进一步摸清基础教育阶段相关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现状,为进一步完善和加快我省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提供参考,课题组编制了《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调查问卷》,我们真诚希望您能配合我们,根据贵校实际,如实填写问卷。我们承诺问卷仅用于本课题研究,我们会对您填写的内容完全保密,如您留下有效联系方式,本课题组将向您免费提供研究成果报告。 我们深知您的协助是我们顺利完成课题研究工作的关键,我们课题研究工作质量与您的问卷填写密切相关,能收到您的反馈,我们感到十分荣幸,谢谢! 一、基础信息 1. 您的名字是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您的职位是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您的联系方式是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问您所在的学校校名的规范性全称是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您所在学校的注册号是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您学校所在地区(XX市XX区县)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选题指南

2020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选题指南重要提示:本选题指南是基于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形势与任务,以及总计26个学科分类教育教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提出的,给出了一定的研究领域,绝大多数题目不适合直接用作研究课题名称,需要研究者对其细化、分解、校本化处理。因此,各地教育、教研工作者在筹备申报立项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但不必拘泥于这些题目,应从自己所处的地域、学段实际出发,基于自身教研中发现的真实问题,选定科学性、针对性、创新性、可操作性都比较强,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适性、有推广应用价值的具体研究课题。力戒那些不科学、脱离实际、空洞无物、大而无当、力不从心的研究选题。 01中学语文 1)中学语文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4)基于语文素养的中学语文评价研究 5)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6)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7)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研究 8)适应高考改革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9)中学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0)初高中衔接的语文知识与能力研究 02小学语文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2)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研究 3)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 4)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研究 5)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研究 6)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 7)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方式研究 8)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9)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 10)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11)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研究 12)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03中学数学 1)基于新课标的中学数学教学问题与策略研究 2)中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的诊断与分析

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推进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总体部署,我部组织编制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制定和实施《规划》,建设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摆在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地位,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广泛组织开展学习,深刻理解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大意义和《规划》确定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发展目标、发展任务、重点项目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要加强统筹协调,制定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有力、有序推进《规划》的组织实施。要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信息化工作。要落实工作责任,严格督查考核,切实把《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各地区、各部门、各高校在落实《规划》过程中出台的重大举措和取得的重要成果,应及时报告我部。 附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一二年三月十三日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小学劳动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劳动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 课题:一、洗衣服常识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衣服洗涤标志,了解洗衣服常识,学会洗衣服. 重点、难点:学会洗衣服. 教学过程:一、基本活动: 1、认识洗涤标志,了解含义。 2、你知道洗衣服的常识吗? 深浅分开、洗涤剂适量、羊毛衫要用专用洗涤剂 3、学洗衣。 清水浸湿、洗涤剂溶解、浸泡、揉搓、漂洗、挂晒 二、拓展活动:判断正误,说出为什么。 三、探究活动:尝试洗小件衣物。 课题: 二、整理房间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整理房间。 重点、难点:学会整理房间。 教学过程: 一、基本活动: 说一说:1、你整理过自己的房间吗? 2、你是怎么整理的? 二、拓展活动 自己整理房间:早晨起床先开窗、整理床铺、把物品摆放整齐、洁净窗台、墙壁,擦桌椅、扫地、拖地。 二、探究活动 想一想:早晨起床后为什么要先开窗通风? 怎样才能保持房间的整洁? 设计房间物品摆放。 课题:三、炒饭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炒饭. 重点、难点:学会炒饭. 教学过程: 一、基本活动: 学习炒米饭: 葱去皮洗净、切碎----搅匀鸡蛋----油加热-----炒鸡蛋-----加葱---加米饭翻炒-----出锅 二、拓展活动:比较鸡蛋炒饭和扬州炒饭的区别。

三、探究活动:设计一种特色炒饭。 课题:四、做沙拉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做沙拉. 重点、难点:学会做沙拉. 教学过程: 一、基本活动:1、什么是沙拉? 2、调制沙拉酱。 3、做水果沙拉。 二、拓展活动:做蔬菜沙拉。 课题:五、盆景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欣赏盆景、设计盆景. 重点、难点:学会设计盆景. 教学过程: 一、基本活动:1、欣赏盆景。 2、做土豆盆景。 二、拓展活动:用土豆或萝卜等刻成工艺品放在盆景中做装饰。 三、探究活动:试着用其他蔬菜做你喜欢的盆景。 课题:六、打绳结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打绳结。 重点、难点:学会打绳结。 教学过程: 一、基本活动: 学打绳结:端头结、单活结、双活结。塑料提袋结、晾衣绳结 二、拓展活动: 1、用绳子捆一摞书。 2、向别人请教打绳结的方法。 课题:七、彩线编织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用彩线编织小饰品。 重点、难点:会用彩线编织小饰品。 教学过程: 一、基本活动: 学编好宝宝。

教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立项申报书 学科分类_______中学物理_________课题名称_ 新课程下教师教学方式研究_ 课题主持人____ 曹__________课题组成员_严郜薛王高杨 主持人工作单位__ 周口市_____申请日期__ 2011 年 5 月_ _____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填表说明 一、本表须经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和省辖市教研室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二、封面左上方代码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每项课题主持人一般为1人;主要参与者不包括课题主持人,至少1人,最多6人。 三、本表报送一式3份,请用A4纸打印、复印,于左侧装订成册。同时,须提供本表的电子版1份。 四、请用钢笔或电脑打印,准确如实填写各项内容,书写要清晰、工整。 五、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通信地址: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南三路12号 邮政编码:450016 联系人:杨伟东 电话:5 E-mail

一、基本情况

二、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研究概况及趋势,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和预计突破的难点等。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尤其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和课堂重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人们不断思考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经历体验,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要达到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首选要转变自己的角色观念,从教学行为、教学方式上发生有机的转变,而不单纯是教师从教学和自身的角度理解教材、理解学生,而是要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中,以研究者的心态分析学生、教学理论、课程标准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走进学生中,从学生的视角看待教材,以学生的兴趣点理解教材,重新整合教材的知识点、兴趣点。对自身的教学行为和课堂活动设计进行不断的反思,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反复的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批判性的总结,并获得规律性的认识,使教师的组织教学为学生而设计,使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真正提升课堂实效和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概况及趋势: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靠教师来培养的,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追求的热情和永不满足的探究精神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我国教育专家钱梦龙早就提出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以人的发展为理念的素质教育理论也要求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注重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这几年,世界范围内教育革新的呼声日益高涨,教育日益受到社会重视。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也纷纷采取措施,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推动本国的教育革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地推进本国的教育改革,迎接世界范围内的教育革新浪潮,但因为中国教育基础较薄,发展不平衡,因而改革和创新面临着更大困难。目前,对于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重构是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国内外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普遍放在教师角色的转化,但针对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研究过于笼统、抽象,缺乏有针对性的个案分析,理论充足,而如何创造性的应用理论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不足。 我国新课程改革和发展要求我们的基础教育要实践者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改变教学理念,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育已无法适应这一时代发展趋势的要求,中小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