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字字义的历史演变

《中国语言学史》课程论文“士”字字义的历史演变

“士”字字义的历史演变

摘要:“士”字从古代到现代经历了漫长的字义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士”字的涵义不断得到丰富,且各个时代的“士”都具有深厚的时代烙印。本文试图通过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的“士”的字义变化,来探究中国民族“士”的精神。

关键词:士;民族精神

中国是一个崇尚文字的历史古国,中国的文字是表意文字,表意文字的最大特点,就是构形和意义联系紧密。在造字之初,汉字的构形往往是它所记录的词义的形象化,人们用近似简笔画的方式把词义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而这些“简笔画”大多以当时的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对某种生活场景的描绘建立起字与词之间的联系。这样,汉字构形便与古代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极为密切的关系,从而使后人从文化的角度解读汉字的构形成为可能。再加上汉字的悠久历史与其跨时代性的特点,更使它具有了很大文化考古价值成了研究历史文化及其变迁的重要依据。而且,汉字自古至今一直顽强地坚持自己独特的表意性,始终没有割断同历史文化的联系,这使得汉字构形的文化解读对各个历史阶段都有一定的适用性。

汉语中有关男子的称呼,“士”、“君子”都是最美好的称呼。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士如归妻,迨冰未泮。”这里的“士”是女子对爱恋的情人的爱称。《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这里的“士”是女子对丈夫的雅称。《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这里的“士”是诗人对那些杰出男子的美称。

“士”字金文写作“”像是有手柄的(即,是“又”的变形)的宽刃

战斧。造字本义:手持大斧作战的武夫。有的金文淡化斧刃、突出斧柄。篆

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有所变形,在远古冷兵器时代,军人所使用的武器,代表其在军中的级别与地位:身在前线,用小斧作战的叫“兵”;身在将帅身边使用大型战斧的高级警卫叫“士”;手持特大战斧的首领叫“王”。由此引申,“士”成为男子的通称,进而成为男子的美称。再发展,“士”更多地用以指称特殊阶层的男子:“士民”、“兵士”、“士大夫”“学士”等。进入现代,“士”有了更多层的涵义,有对人的美称:“勇士”、“壮士”等;有特指某些专业人员:“护士”、“助产士”等;有对军人的称谓:“士兵”、“战士”等;有指士兵军衔的等级:“上士”、“中士”、“下士”等;有指读书人:“名士”、“寒士”等;有指具有某种学位的人:“学士”、“硕士”、“博士”。“士”字意义的演变与发展,清楚地告诉我们,“士”字所指越来越美,体现的美意识也不断丰富。

“士”,上古掌刑狱之官。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

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谋士等。如: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冯谖客孟尝君、苏秦连横等。“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策一》)这里的“士”与“女”相对,是对男子美称的典型例证,它展示了“士”字所蕴含的美意识的重要方面——男子的信、义、勇、猛、壮、烈等,如李贽所说:“宁义而饿,不肯苟饱;宁屈而死,不肯幸生。”(《与城老》)对这样的“士”,我们称之为“信士”、“义士”、“勇士”、“猛士”、“壮士”、“烈士”、“侠士”等。

“士大夫”是战国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在此之前,士均排在大夫之后。战国典籍中表示等级序列仍用“大夫士”。《荀子·礼论》载:“大夫士有常宗。”《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天子亲率诸侯耕帝籍田,大夫士皆有功业。”大夫士与士大夫表面看去只是前后颠倒了一下,实际上反映了一个重大变化:大夫士强调的是等级;士大夫指的是阶层,它的特点是知识分子和官僚的混合体。分而言之,无论在春秋以前或战国,大夫都指有一定官职和爵位的人,社会地位比士高。为什么从战国开始,士常常冠在大夫之前呢?这是随着官僚制度的兴起,士大显身手的结果。一些出身士的人,靠着自己的才能,平步青云,出现了一批

布衣卿相。人所共知,战国是一个争战不已的时代。各国内政、外交、军事上的矛盾重重。在应付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实力固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实力必须依赖于人的智慧。于是,人的智能和才干便受到特殊重视。《战国策·秦策三》又载:“天下之士,合从相聚于赵,而欲攻秦”,秦王忧。由此足见士的智谋的威力。

何为“士”?子贡曾向孔子提出"何如斯可谓之士矣"的问题。孔子回答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这句答话中,既表明了“士”的官吏身分,同时也指出了作为一名“士”的最基本条件和责任:一是要“行己有耻”,即要以道德上的羞耻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二是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即在才能上要能完成国君所交给的任务。前者是对士的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后者则是对士的实际办事才能方面的要求。而这两方面的统一,则是一名合格的士,也就是一名完美的儒者的形象。荀子写了一篇题为《儒效》的文章,其中对于儒者的形象和社会作用是这样来描写的:“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美俗”就要不断修身,提高道德品质,以身作则;“美政”则要“善调一天下”,为社会制订各种礼仪规范、政法制度等,以安定社会秩序和富裕百姓生活。

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些“仁人志士”引领者向前的。

孔子的“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是对“士”字这一重意义的最初规定,或者说是揭示。孔子一生致力于“克己复礼”。为推行自己的主张,他54岁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历时14载,途经七个诸侯国。尽管各诸侯国国君都对他“敬而远之”,他的主张也没能实现,但他丝毫没有懈怠。回到鲁国后,68岁的他开始全力整理古代典籍,最后完成了《诗》、《书》、《礼》、《易》等古籍的整理,并修订了《春秋》。这是“士”的真实写照。

司马迁可看作“士”字这一重意义在秦汉时期的诠释。他以受辱之身与忍耻之心,坚持实现自己修史的宏愿——“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终于完成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中国是文史大国,“史”的观念深入人心。“司马迁与《史记》”现象,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意义。承先是承古已有之的“良史”传统,启后是启动了中国几千年的一部大史

——“二十四史”。“士”人们为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担当最大的道义,并由此而成为社会的榜样。

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非汤武而薄周礼”的“名士”为“士”字注入了新的含义。他们以自己的桀骜和超脱抗拒社会的黑暗,在无力改变社会的情况下,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对社会产生影响。即使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们依然值得我们尊重。现代人在物质的强大攻势下,已更多地在精神上投降了。

唐代的杜甫、韩愈、柳宗元、白居易,甚至李白,都以自己的行动实践并发展了“士”字在这方面的含义。杜甫的“穷年忧黎元”,韩愈、柳宗元的“原道”,白居易的著文作诗“合为时”、“合为事”,李白的“仗剑去国”,体现了唐代“士”的特征,也无不从一个侧面丰富了“士”的内涵。

宋代范仲淹唱响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可以看作是“士”人们为社会承担的最强音。延及近代,在民族救亡图存的伟大事业中,鲁迅高唱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则是这一时代的“士”人们献身时代的最强音。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楚辞·九歌·国殇》)这里的“士”是指拼杀沙场的战士。战士的“士”展示了“士”字所蕴含的美意识的重要一面——男子的忠勇、英武,为保家卫国而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自古以来,人们都敬仰驰骋战场、视死如归的英雄。从屈原《国殇》到司马迁《史记》,再到现代作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华文学史上从来不乏礼赞战士们守卫国家,不畏牺牲的大义凛然,这也极大的丰富了“士”的意蕴。

今天,“士”不仅仅是男子的美称。与男子相对的女子,也可以尊称为“女士”。此外,还有一系列“士”的词义拓展:有对人的美称:“勇士”、“壮士”等;有特指某些专业人员:“护士”、“助产士”等;有对军人的称谓:“士兵”、“战士”等;有指士兵军衔的等级:“上士”、“中士”、“下士”等;有指读书人:“名士”、“寒士”等;有指具有某种学位的人:“学士”、“硕士”、“博士”。此外,

现代社会对士这一古代初级贵族阶层重新诠释。从“齐家"角度来划分:

①下士:养活、照顾好自己的

②中士:养活、照顾好一家

③上士:养活照顾好上下代

④大士:照顾好家族

“士”字意义的演变与发展,清楚地告诉我们,“士”字所指越来越美,体现的美意识也不断丰富。

参考文献

[1]孙玉龙.“达人”词义演变的文化意蕴[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85

[2]黄荣华.穿行在汉字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6-28

[3]王立军等.汉字的文化解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9

[4]刘钧杰,李行健.八百汉字意义源流探索[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3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