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派与新现实主义的比较分析

英国学派与新现实主义的比较分析
英国学派与新现实主义的比较分析

理论]英国学派与新现实主义的比较分析

作者:章前明更新时间:2008-1-10 19:32:39 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点击率:653

--------------------------------------------------------------------------------

英国学派是一个重要的国际关系理论学派,现在它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国际关系学界的普遍承认,被视为一个重要的“非美国”研究纲领。然而,目前学术界在对英国学派理论的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误解或错误解读,有些学者把英国学派简单地归入现实主义的范式,或者认为英国学派是现实主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这些学者看来,英国学派属于现实主义范式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理由:第一,英国学派的核心主张与现实主义所关注的问题是一致的;第二,英国学派过分重视国际秩序的思想,忽视了国际正义的政治、社会和经济问题,因而它对国际政治的变革持相当保守的看法;第三,由于英国学派强调国际无政府状态和政治理论与国际理论的重大区别,以至于忽视了规范性问题。①无疑地,英国学派拥有一些现实主义的假设和主张,但两者之间存在的共同点并不意味着它们属于同一个范式。其实,英国学派的理论方法和本体论内容与新现实主义是不一致的,这不仅反映在两者在无政府状态假设、均势、规范和制度等方面的认识上,而且也体现在方法论问题上,因此把英国学派归入现实主义范式事实上是一个重大的误解。本文拟就对英国学派和新现实主义作一比较分析,以此来阐明英国学派是一个不同于新现实主义的理论流派。

英国学派是二战后在英国逐渐发展起来的、独立于美国主流理论的一个学术特色比较鲜明的国际关系理论流派。英国学派理论的基础是关于国际体系、国际社会和世界社会这三个要素都同时存在的思想,其中国际社会概念是其理论阐述的核心,围绕国际社会进行系统阐述是英国学派理论的重要特点,也是它区别于美国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和研究方法的重要标志。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最初是从批判经典现实主义学者如卡尔和摩根索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而它不可避免地保留了现实主义关于权力与法律、权力与道德关系的许多特点。

英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在他们的著作中,对现实主义所关注的问题如无政府状态、主权国家的地位和作用、均势等,都予以了极大的关注,作了许多重要的探讨。

无政府状态的观念一直处于国际政治学的中心地位。当代许多国际政治理论都把无政府状态视为国际政治的基本假设,特别是新现实主义学者,把无政府状态描述为国际关系唯一最重要的特征,认为国际政治的其他现象都是从这个因素派生出来的。因此,理解无政府状态就成为新现实主义分析一切国际问题的基本出发点。英国学派的理论家在研究国际关系时,承认国际无政府状态是国际生活的中心事实和其理论思考的出发点,认为国际关系存在的前提是国家的存在,国家是拥有政府、人口和主权的独立的政治共同体,它不同于历史上的其他独立政治共同体。主权国家也不同于生活在国家内的个人,它们不受制于一个共同的政府,即在主权国家之上不存在一个世界政府,在这个意义上说,国际政治处于无政府状态。

②8,44 从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结构出发,提出了类似于肯尼思·沃尔兹的结构解释模式,强调权力、国际体系和均势等问题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赫德利·布尔(Hedley Bull)和亚当·沃森(Adam Watson)认为,在国际体系中也存在着冲突的因素和国家争夺权力的斗争,国际无政府结构的压力会迫使一个国家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估算时,需要考虑其他国家的经济和战略行为。

马丁·怀特(Martin Wight)在对历史上不同国家体系的比较分析中发现,一个国家体系的存在和运行,必须包括主权国家、相互承认、大国、经常性外交、国际法和均势等要素,并认为欧洲国家体系的维持和运行,正是依靠大国、战争、国际法和外交这些机制。他特别强调大国、战争、均势在维持国际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他看来,大国在国家体系中扮演着体系秩序的管理者作用。一方面,大国不断扩大各自的势力范围,并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控制和压迫小国;但另一方面,大国之间维持了广泛的均势,尊重对方的势力范围,努力避免和控制危机以及战争的爆发。因此,大国在国际体系的发展中起着领导作用,它们更多地决定了国际体系的运行规则。关于战争,怀特认为,它是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的表现,但战争在给国际社会造成巨大破坏的同时也对国际秩序的维护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战争是实现国家政策的工具;从国际体系的角度来看,战争是维持或调整国际体系秩序和结构的途径,国家可能通过战争来维持均势,进而维持国际体系的秩序,如果国际社会的共同准则或权力分配受到挑战,它可以通过武力来维持并恢复现状。③关于均势,怀特认为,均势是大多数国家在多数情况下寻求自我保存的政策,只要没有国际政府,权力就会基本涉及国家的生存,国家就会寻求在各国间维持平衡。而战争经常成为调整平衡的最后手段,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并不少见。均势尽管不是战争的主要“起因”,但均势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并使之保持有序的政治环境。④均势的主要作用在于确保了国家的自由和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国际社会的稳定和成员国的自由需要权力均衡,因此均势是保证国际体系运行和秩序的一个有效机制和制度。赫伯特·巴特菲尔德(Herbert Butterfield)也指出,均势是一条“永远有效的原则和规则”,均势的作用在于,它实际上有效地限制了国家的利已本性和野心,以及阻止这些本性和野心发生作用。均势所以能发挥这种作用,是因为它促使国家以更加明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利益,即为了长远利益而限制短期利益。⑤

布尔在讨论当代国际体系中的秩序问题时,也强调了均势、大国、战争在维持国际秩序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在当代国家体系中,均势的存在对维护国际秩序具有三个方面的历史作用:“第一,整个国际体系中存在着总体均势,可以防止国家体系被强国征服使之转变为世界帝国;第二,地区均势的存在维护了某一特定区域的国家独立,使它们不受地区强国的吞并与控制;第三,总体均势和地区均势的存在,为维持国际秩序所必须依赖的其他制度(外交、战争、国际法、大国管理等)的实施提供了条件。”因此,均势是构成国际秩序的一种基本制度,在整个国际体系中,维持均势应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为了维持秩序需要保持均势”。②102,88 然而,在维持国际秩序方面,均势的这三个作用并不是完全协调的。维持均势的原则往往是以牺牲小国利益为代价的,大国的均势经常是通过瓜分和吞并小国来维持;均势的存在是国际法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但维持均势又经常违反国际法规则。均势机制的一个基本方法是战争和战争威胁。维持均势需要使用武力反对别国的侵犯,不管这个国家是否违反国际法规则。发动战争以恢复均势,用战争威胁维持均势,军事干涉另一国的内部事务反对第三国的侵犯,不管这个国家是否已经违反国际法规则。因此维持均势与遵守国际法之间经常会发生冲突。布尔认为秩序目标应优先于国际法目标,战争和战争威胁不仅决定了国际体系的形式,而且也是我们描述国际体系最基本的术语。②181 因此,战争本身可以理解为国际社会的一种制度。在均势的管理中,包括偶然地诉诸战争或战争威胁,大国都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大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依赖于它们强大的军事力量。对布尔来说,均势仍然保持着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如果没有均势以及大国在它们相互关系方面的持续和稳定的理解,那么国际秩序的其他因素,如国际法、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的共享价值,就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国际秩序经常建立在均势、等级体系和强制的基础上。⑥由此可见,在集中于国际体系、分析均势的作用、接受战争是国际社会的组成部分和承认大国的作用方面,布尔主要利用了现实主义传统。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怀特和布尔等人对大国、战争和均势等因素的考察是放在国家体

系而不是权力政治的背景下进行的,也就是说,他们是在理性主义的框架内,把均势、大国和战争视作是国际社会的一种制度,从国家间合作而不是冲突的意义上来考察这些因素的。换言之,他们不是为了探讨大国、战争和均势等权力因素在国家间竞争和冲突中所起的作用,而是为了分析这些因素在维持国际社会秩序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他们看来,国际政治虽然处于无政府状态,但国家之间仍然存在共同规则和制度,它们能够依靠这些规则和制度来维持国际秩序。正如怀特所指出的,国际社会秩序的维持既取决于权力分配的均衡,又有赖于一套共同遵守的国际规范和习惯,如抵抗侵略的原则和以正义平衡秩序的原则等,两者相互依赖,缺一不可。因此,国际社会在道德秩序、法律秩序与均势的关系上,必须保持一定的平衡,既要关注秩序,也要关注正义,这样国际社会才能确保安全和稳定。⑦

虽然英国学派的代表人物认识到现实主义的重要性,但他们并不满意现实主义否定国际社会的存在和狭窄地定义政治家道德的做法,他们感兴趣的是国际社会的生存和对国家之间协议而不是它们利益的理解;他们坚持世界政治秩序依赖于国际社会的存在,当代国际政治的秩序最好通过加强国际社会的制度来加以维持。英国学派与现实主义之间分歧的中心点在于,现实主义过分夸大了无政府状态对国际生活的社会本质的重要性;错误地把规范、规则、制度和价值视为只是物质力量的反映;没有理解国际关系某种程度上是由物质力量和规范、制度的互动构成的。这些分歧伴随着现实主义发展为新现实主义而急剧扩大了。事实上,正是新现实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支配地位,使国际社会观点被严重边缘化。⑧25 因此,英国学派与新现实主义之间存在着十分重大的区别。具体地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双方对无政府状态假设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沃尔兹认为,无政府状态并非意味着混乱和无序,而仅仅是指“缺乏具有全系统范围的权威机构”⑨104,即国际社会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政府。国际政治缺乏中央权威或政府是理解国际关系的关键。他从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区分中推导出国际政治是一个独特的政治领域,国际无政府状态决定了国际政治体系必然是自助体系。由于在无政府状态下,在国家之上没有一个权威机构来确保各国的安全,而对国家的现实威胁或可能的威胁随处可见,所以国家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安全。既然国际政治体系只能是一个自助体系,这使得国家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安全困境,国家面临的安全困境使得它不得不在对外政策中寻求和推行权力政治,以确保自己的安全,而权力政治的必然结果是无休止的权力竞争和利益冲突。因此,国家政治是权威、行政和法律的王国,国际政治则是权力、斗争与和解的领域。国际领域显然是政治领域。⑨132—136 只要无政府状态继续存在,国家之间就不可避免会发生战争;只有建立世界政府,无政府状态才能结束,但建立世界政府是既不合人们心愿又无可能的。⑩沃尔兹从国际无政府状态中推导出国际体系必然是一个自助体系,自助体系又必然导致权力政治的结论,即所谓无政府逻辑。

在英国学派看来,国际政治虽然在结构上是无政府状态的,但它仍然能够出现有限的、基于共有观念的国家间合作形式,形成不同于国内类型的制度形式,所以主权国家能够建立一个没有中央权威的无政府社会。英国学派反对国内与国际类比的思想,认为国际社会的特性不能从国内社会的类比中推导出来,因为国际社会与国内社会是不同的,维持国际秩序的各种制度不是从国内社会照搬而来的,而是独特的。在国内政治中,权力斗争受到法律和制度的支配与制约;而在国际政治中,法律和制度受到权力斗争的支配与制约。(11) 国家可以建立起一个没有政府的社会这个事实,表明了国际社会是一个不同于国内社会的独特的社会。

其次,英国学派与新现实主义的分歧还涉及到对国际社会的规范和制度的不同认识上。它们之间的分歧不是权力、均势对国际生活的解释力大,还是规则和制度对国际生活的解释力大,而是权力、均势与规范和制度哪个更重要、谁决定谁的问题。新现实主义强调国际体系中权力分配对国家行为和它们之间互动产生的重大影响,认为权力分配是国际生活中唯一的、决定性的变量,虽然它承认国际规范和规则的存在,但规则和制度只是权力和利益等基础变量中派生出来的从属变量,其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对权力和利益因素的考虑。由于沃尔兹强调国际体系中物质力量分配对国家行为的决定性作用,否定了国际规则和制度的独立作用,因而新现实主义的变量就不可能充分重视国际社会依赖的规范和制度框架。对于国际社会的规范和制度的作用,英国学派有着与新现实主义完全不同的理解。尽管英国学派也强调国际秩序的维持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均势和大国间共享的一套理解和相互承认的利益基础之上,但它定义的国际社会概念的中心点是强调共享规范、理解的重要性和大国相互作用的方式,以及它们对物质力量和结构产生的意义。在英国学派看来,国际秩序并不取决于权力分配,而是取决于外交力量和国际政治文化;这种秩序的再产生依赖于成员国的一致愿望,以及遵守关于外交、主权和国际法的基本规范。正是从这样的观点出发,英国学派在国际体系和均势问题上形成了不同于新现实主义的解释。

虽然从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结构出发,英国学派与新现实主义一样,都强调权力、均势等因素在国际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但与沃尔兹不同的是,他们同时认为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通过形成国际社会制度的办法来改善国际体系结构的影响,这些制度大大减缓了体系力量对国家间关系产生的巨大压力。在布尔看来,新现实主义的国际体系研究方法低估了国家间经常性合作和有规则交往的重要性,这些主权国家经常是建立在无政府社会的规范、规则和制度基础上的。当我们解释无政府状态是如何影响国家行为时,理解在国际社会上创立的秩序的规范结构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同样地,理论家在解释国家如何对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结构作出反应时,必须理解由国家社会中现有秩序促进的目标之间的关系,以及可以被视为世界政治中正义属性的选择目标。(12)

沃尔兹认为在国际体系中均势的出现有一种自动的趋势,因为所有国家都追求它们相对权力地位的最大化,如果一个国家对均势构成挑战,那么其他国家必然会极力阻止该国的行动,从而产生了均势。而布尔认为在国际体系中并不一定存在自动产生均势的趋势,因为国家并不总是追求它们相对权力地位的最大化,而是经常更愿意把资源和能力用于别的目标,国家只有在需要维持国际秩序的时候,才会去维持均势,这样布尔形成了偶然均势的观点。偶然均势并不是有关国家有意促成的均势,而是两个主要大国都致力于在国际体系中获得霸权,结果出现的均势。②100—101 在他看来,均势不应该仅仅视为一种促使国家按特定的方式行动的机械的力量结构,而应该根据国家间对均势的意义和它应该发挥作用的共同和共享的理解来了解;均势涉及到大量有关国家拥有均势的共享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连贯的和完善的学说,并形成为国际制度的一部分。⑧23 因此他在讲国际社会时,把均势视为维持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制度;而为了使均势成为一种国际制度,他提出人为均势的概念,以区别于偶然均势的概念。可见,英国学派与新现实主义经常用半机械的术语来看待国际体系不同,它强调稳定和秩序并不是无政府国际体系的结果,而是作为国际社会特征的共同利益、共同规则、价值观和制度的产物。

第三,英国学派和新现实主义的分歧还反映在方法论上。新现实主义在研究方法上坚持科学实证主义,它强调对国际关系进行科学和系统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体系理论才能称为国际关系理论;相信国际政治的系统结构是独立存在的社会事实,可以通过科学方法获得关于国际政治现象的客观知识和规律。在沃尔兹看来,理论只有合乎逻辑,并能够进行严格的、实验性的检验,才能算得上是科学的理论;而要建立一种科学的国际政治理论,采用一种系统方法是必需的。而任何一种研究方法或理论,如果被正确地称为“系统的”,那它必

须说明系统层次或结构是如何地不同于相互作用的单元层次的。一个系统是由一种结构和相互作用的单元组成的。他遵循科学研究议程的要求,首先设立一个严格的科学假定,把几个理论概念同几个变量(结构、单元)连结起来,以便对国际政治作出科学的解释,然后从其中推导出假定,并对假定进行实验的或观察的检验。他把国家比作公司,国际体系被比作市场,国家在这个比作市场的体系中相互竞争。沃尔兹正是以个体主义和科学实证主义为研究方法,以物质主义的本体论为理论内容,通过系统层次分析和演绎推理的方法,创立了一种系统的国际政治理论,即新现实主义或结构现实主义理论。

与新现实主义坚持个体主义和科学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不同,英国学派在方法论上明确拥护多元主义的整体论,始终坚持用人文科学的综合研究方法,即从哲学、历史和法学中派生出来的理论方法来研究国际关系。同时,他们把影响国家行为和国家属性的国际社会置于其研究的中心地位,强调国际社会的规范和制度不仅可以在国际政治中产生制约作用,而且可以产生构成作用。他们尤其强调历史方法和对国际关系进行历史研究的重要性。这种社会科学的历史方法假定不必通过创立合理的、普遍适用的理论,来说明任何一般的或普遍适用的规律。布尔承认新现实主义强调体系和对体系层次进行理论化的重要性,但他批评科学方法存在的局限性,认为“如果人们试图把国际关系研究限定在严格的科学范围内,那么从它需要逻辑或数学的论证或者严格的经验程序的检验这个意义来看,这种努力是有害的”。(13) 在布尔看来,国际体系不能根据系统的层次分析和抽象的演绎推理的方法来理解,而应该把它放在历史环境的场景中才能得到准确的理解。⑧24—25 也就是说,国际体系的本质只有通过人文科学的方法才能得到理解和把握。

如前所述,英国学派与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一样,都把国际无政府状态作为国际政治的基本假设和理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承认大国、均势、战争等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承认从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结构出发研究国际关系的必要性。布尔曾指出,沃尔兹的《国际政治理论》是一本重要的书,它第一次精确地对国际政治作了系统的解释。但英国学派认为沃尔兹的体系方法对于理解国际关系仍然是不够的。(14) 与新现实主义不同的是,“英国学派只认为观念塑造政治现实,而不同意自然法则和固定不变的现象深嵌于国际体系结构之中的观点。”(15)179 在国际社会中,除了国家之间竞争和冲突的国际体系的要素之外,还存在着由国家之间的共同规则和制度组成的国际社会的要素,以及由个人、跨国公司和非政府组织组成的世界社会的要素,所有这些要素都同时存在,忽视任何一个要素都会导致对国际关系的片面性认识。因此,他们不仅分析了国家之间为实现自身利益而产生的竞争和冲突,而且更多地强调国家之间为了实现共同利益而进行的国际合作和国际秩序的维持。对他们来说,国际秩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均势和大国间共同理解和相互承认的基础之上的,但更重要的是国际秩序的产生和维持依赖于成员国的共同愿望,以及遵守关于主权、外交和国际法的基本规范。也就是说,国际体系中的物质力量只有通过国际社会的规范结构才赋予意义,因为这些规范结构是观念或信仰的结果,而这些观念或信仰产生了行为,行为基础是内嵌于制度和实践中的被普遍接受的规则和价值。(15)178 英国学派本体论的多元主义,是导致他们在无政府状态、均势、规范和制度等问题上的认识不同于新现实主义的主要原因,而英国学派坚持传统人文科学的方法意味着它不可能与新现实主义强调因果的、科学的方法相一致。

可见,英国学派采取的方法论和本体论的多元主义立场,是它区别于新现实主义的重要特点,也是导致许多学者难以分清英国学派与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之间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把握英国学派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多元主义特点,是我们搞清英国学派与新现实主义之

间分歧的关键之所在。而一些学者误把英国学派视为现实主义形式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理解英国学派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多元主义特点,以至于他们看不到英国学派与新现实主义存在的重大差异。

注释:

①Joao Marques de Almeida.Challenging Realism by Returning to History: The British Committee’s Contribution to IR 40 Y ears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2003,17(3):274

②Hedley Bull. The Anarchical Society: A Study of Order in World Politics,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1995:8,44

③周桂银,马丁·怀特.权力政治、国家体系和思想传统//陈志瑞等主编.开放的国际社会: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英国学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39

④Martin Wight.The Balance of Power//H. Butterfield and M. Wight, eds. Diplomatic Investigations.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6:174

⑤Herbert Butterfield.The Balance of Power//Herbert Butterfield and Martin Wight, eds. Diplomatic Investigations.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6:140

⑥Andrew Hurrell.Society and Anarchical in the 1990s//B. A. Roberson, ed. International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London and Washington:Pinter,1998:19

⑦Martin Wight.Western V alu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 Butterfield and M. Wight, eds. Diplomatic Investigations.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6:103—110

⑧Kai Alderson, Andrew Hurrel, eds. Hedley Bull on International Society.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2000:25

⑨[美]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胡少华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104

⑩[美]肯尼思·华尔兹.人、国家与战争.倪世雄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2

(11) Martin Wight. Power Politics. edited by Hedley Bull and Carsten Holbraad. Leicester: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1978:102

(12) Edward Keene. Beyond the Anarchical Society: Grotius, Colonialism and Order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xi

(13) Hedley Bull.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1919—1969//James Der Derian, ed. International Theory:Critical Investigations. New Y ork: New Y ork University Press,1995:205

(14) 徐雅丽.国际关系思想传统与国际社会理论//陈志瑞等主编.开放的国际社会: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英国学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9—40

(15) [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179

2018英国商科专业排名

https://www.360docs.net/doc/3018901987.html, 2018英国商科专业排名 2018英国商科专业排名中牛津大学位于第一。牛津大学的萨伊德商学院建立于1996年,尽管建校不久,但已成为近几年最优秀的商学院之一。萨伊德商学院有94%的国际学生,近3年录取比例为1:10,相较于其他牛津大学的课程,萨伊德商学院的申请更加激烈。建议一般学生gmat成绩必须达到700分才有可能被牛津萨伊德商学院录取。 第二名就是巴斯大学的管理学院(university of bath school of management)是英国一所领先的商学院。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巴斯大学管理学院已经成为了欧洲一流的商学院。剑桥大学的商科在15年的排名中位于第三位。排名前十的大学还有:圣安德鲁斯大学,兰卡斯特大学,lse,卡迪夫大学,利兹大学,拉夫堡大学和华威大学。 立思辰留学介绍,具体详细排名见下 1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 ) 2巴斯大学(university of bath) 3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 4圣安德鲁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5兰卡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rsity) 6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 7卡迪夫大学(cardiff university) 8利兹大学(university of leeds) 9拉夫堡大学(loughborough university) 10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 11埃克塞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 12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13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 14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15阿斯顿大学(aston university)

超越_威斯特伐利亚束身衣_以英国学派视角审视国际体系

第50卷 第3期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V o.l50 N o.3 2010年5月Jili n U n i versity Journa l Soc i a l Sc iences Ed iti on M ay,2010 国际关系史研究 超越威斯特伐利亚束身衣! ???以英国学派视角审视国际体系 孙丽萍 [摘要]国际体系是国际关系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欧洲中心主义、国家中心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偏 好,是主流国际关系学在阐释这一概念中存在的主要不足。英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巴里#布赞和理查 德#利特尔教授把世界历史与国际关系研究结合起来,以英国学派历史的、社会的和理论的多 元方法!,对国际体系进行了再构建,强调互动能力与类型、单位的多样性与国际体系的社会建构 属性是其突出的特征之一。布赞和利特尔教授构建的国际体系理论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宏阔的研 究视野和丰富的理论内涵,为我们理解世界历史与国际关系提供了一个宽广、开放的思想界面与沟 通平台。英国学派对国际体系的理论重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威斯特伐利亚束身衣!;英国学派;国际体系;国际社会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7JJ DG J W252) [收稿日期]2010-01-19 [作者简介]孙丽萍,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历史学博士。(长春 130012) 在国际关系学科的学理研究中,国际体系一直是一个核心概念。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与建构主义是西方国际关系学界呈鼎足之势的三大理论流派,其理论建构都与这一概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遗憾的是,由于各个学派对问题的研究视角不同,国际体系的概念一直处于争论之中。对历史的关注是辨别英国学派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之一。从赫伯特#巴特菲尔德(H er bert But terfie l d)到巴里#布赞(Barry Buzan),英国学派在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的有机结合中形成了不同于美国学者的独特风格。布赞与理查德#利特尔(R ichard L ittle)教授在?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一书中,试图从一个更加广阔的历史视野,重新构建包括国际体系概念在内的国际关系学。那么,已有的国际体系概念存在哪些不足?英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如何认识国际体系?对我们有何启发?本文试就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一 何谓国际体系?这是一个在主流国际关系学界争议颇多的概念。就国际体系的特征而言,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肯尼思#华尔兹(Kenneth N.W altz)认为,系统是由结构和互动的单元构成!,并且强调结构使得系统能够被视为一个整体!。[1]84新自由主义者并没有否认华尔兹的结构,但是,在他们看来,仅仅强调结构是不够的,国际制度主导的进程同样是国际体系的重要特征。[2]55-57亚历山大#温特(A l e xanderW endt)的建构主义则指出:社会共有观念建构了国际体系的结构并使这种结构具有动力。![3]中文版前言,39三者将国际体系的特征分别归结为权力、制度与 # # 49

中英小学教育制度差异

一、中英小学教育体制比较 1.教育理念不同 中国的小学教育理念与英国相比截然不同,最大的不同是:中国重视输入式授课,当然,这也表现了我们的优点,我们的学生基础扎实;中国学生在接受新事物时总是有畏惧心理,与英国学生相比,创造能力较差,不管是课后作业答案,还是设计报告,期中、期末考试,中国教育更为重视答案的标准化,以及成绩的高低。而英国小学教育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中的创造性思维。这也是中西方教育的根本区别。 中国的小学生往往有很好的记忆能力和数学基础,这也是中国学生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磨练出来的,这使孩子们从小学起就有很多压力。但英国的小学教育更多是要求学生去参与、实践、合作,英国小学的很多课程都安排有案例学习和组合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同学生一起思考、动手,启发式的学习。因此,英国小学教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情境、学习态度同中国有天壤之别。 此外,在英国小学课堂上,孩子们学习比较自由、轻松。这是由英国的历史和文化原因造成的,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孩子们的学习具有自主性,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怎样学习?学习什么知识?教师与家长仅仅起引导作用,剩下的都是小学生自己的事情。因此,英国的小学教育体制更看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而中国学生更看重的是考试成绩和自我发展,团队意识不强。 2.办学特点不同 (1)中国小学办学特点 中国现在已经普及小学六年制义务教育,学生免费享受受教育权利,学校大都是公立学校,管理相对严格,家长在孩子小学期间就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且中国的中学差别较大,学生进入好的中学需要有好的小学成绩。因此,中国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背负着学习成绩以及升学的压力。学生在学校中从小就要做一个“好学生” ,自由度不高。 (2)英国小学办学特点 ①开放性强。英国的小学分为私立、公立和教会小学三种,这三种学校在教育制度、生源等方面的差别和界限较小。以圣保罗小学为例,该小学是教会学校,但也招收无宗教背景和非基督教背景的学生,而且这些学生所占的比例在逐年增加。学校课程中的宗教内容比重也比较小,注重平等、宽容、守时、诚实等习惯和品德的培养。 英国小学的开放性还表现在对外交流上,特别是与其他学校的交流特别多,充满了多样性,他们每周都会与其他学校有交流活动,形式也多种多样,例如,相互参观校园,进行球类比赛、集体互动、野餐等。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培养了小学生的社交能力,同时也提前让学生有了接触社会的机会。另外,因为英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完备,世界上每年都有很多留学生或学者到英国学习访问,他们的子女就在当地学校学习。通过这种便利条件,这些小学经常邀请留学生或者学者给孩子们进行讲座,内容包括其他国家的人文环境与地域文化等,通过这种方式,大大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充实了他们的头脑,给他们营造了一个缤纷的世界,为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打下了基础。 ②自由程度高。英国小学的自由程度很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有很大的自主权,学校不受教学大纲条条框框的限制,每个学校的课程编排得都比较自由,因而不同的学校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学校可以根据学期进展的情况、家长的建议、突发性事件等状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安排和教学方法,因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二是学生有很大的自由度。英国小学生所得到的自由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以此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可以带自己喜欢的玩具、宠物以及自己制作的小发明等到学校,然后和老师同学一起分享,这和中国小学不准带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到学校是截然不同的。此外,英国的学生们可以随时离开学校,与父母

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媒介文化观差异之比较

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媒介文化观差异之比较 一、两个学派媒介文化观相同之处 1、属于广义的批判学派 众所周知,经验学派(emperical school)和批判学派(criticle school)是传播学研究中的两大学派。学者李彬认为,科学主义和实证精神正是传播学经验学派的学术基础,人本主义和终极价值也正是传播学批判学派的思想根基。[1] 毫无疑问,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都属于批判学派,他们关注的都是媒介存在的意义.前者注重的是“对大众传媒的政治经济学和文化病理学的宏大批判”(理查德?约翰生语)[2] ,后者关注的则是媒介文本意义产生的要素及其受众对媒介文本的能动解读能力。他们的媒介文化研究都是与美国传统的传播学研究大异其趣的。这也是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在宏观研究上的相同之处。笔者认为,两个学派在媒介文化研究中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焦点,那就是“媒介权力”。“权力”一词的本意是做某事的能力,往深处想来,权力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纽带,权力的深层总是包含着某种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两个学派的学者都认为媒介权力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比如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揭示统治阶级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压迫、愚弄民众的真相,无情地鞭挞作为虚假意识形态帮凶的大众传媒,实际上是对统治阶级滥用媒介权力的批判。马尔库塞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导致了一种单向度文化的产生,这种媒介文化像巫术一样被硬塞进人们的头脑中,造成的却是民众精神的压抑。哈贝马斯把大众传播媒介看作为一种公共领域,但是这个理应发挥公共性功能的领域却被国家主义和资本势力所盘踞,于是,大众传媒具有了双重身份,既是国家意识形态工具,又是文化产业,其造成的只能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和公共性的瓦解。英国文化研究视野中的媒介权力,则变成了一种意义和快感的经济学。霍尔指出,媒介文化并不像法兰克福学派所认为的那样是铁板一块的,也不否认它是欺骗群众的意识形态工具,他的理论兴趣点更侧重认为媒介是一个“场”,里面存在着差异和斗争,是统治阶级为获得文化领导权的努力与被统治阶级对领导权的抵抗共同组成的。霍尔的三种解读媒介文本的方式就是一个鲜明的理论证明。其后的费斯克更是把大众对媒介权力的抵制行为揭示得淋漓尽致,甚至提出了民众进行微观政治实践的潜能。在费斯克看来,社会权力和符号权力是相对独立存在的,民众虽然对社会权力束手无策,但是民众可以充分利用符号权力,通过对抗性的解码实践颠覆统治阶级的文化领导权,进而达到“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这种曲折达到目标的方式无论如何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总体而言,虽然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在具体的批评方法上差别很大,甚至大相径庭,但是他们都是围绕着媒介权力展开批判的。 2、作为一种参与政治的方式 文化研究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它的政治参与方式,他们都通过一种学术研究的方式,为社会发展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模式,或者解读某种文化现象的方法。他们都以一种批判性和革命性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并且都有着强烈的直接干预公共政策的理论冲动。法兰克福学派把媒介文化和文化工业放在政治语境当中,“将其作为把工人阶级整合进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手段来研究”,同时,他们还揭露大众传播媒介是如何作为帮凶为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服务的本质的。于是在其理论中,他们努力寻求政治改革的新策略(如阿多诺的回归批判性)、政治改革的新机构(如哈贝马斯对资本主义自由主义阶段公共领域的回乡渴望)、政治改革的新模式(即他们所努力鼓吹一种新的文化革命的可能性等)。就媒介文化的视角来看,他

英国最值得就读的十大商学院

英国最值得就读的十大商学院 恭喜益思的小伙伴们接连获得了伦敦商学院LBS,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帝国理工学院IC,华威大学Warwick,伦敦大学学院UCL,杜伦大学Durham,圣安德鲁斯大学St Andrews,曼彻斯特大学Manchester,巴斯大学Bath,以及卡斯商学院Cass 等英国顶尖大学商学院的录取(点击查看:益思2016最新商科名校录取榜)! 下面小E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英国最值得就读的十大商学院都有哪些! NO.1 伦敦商学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LBS) 态度标签:最有档次 学校背景: 创立于1965年的伦敦商学院是欧洲金融思想的发源地,是英国精英教育的代表,维护着英国business school的尊严。 她不提供本科教学,只提供金融和管理学方向的研究生课程。历年来被认为是欧洲乃至全球最顶尖的商学院,在2015年的《金融时报》全球MBA排行榜中,LBS力压沃顿商学院独占鳌头。 可以说在任何有权威影响力的全球商学院排名中,伦敦商学院始终居全球前五。LBS的毕业生具有实干精神及合作意识,是欧洲各大银行招聘雇员的首选学校。在福布斯做的一项调查中,从纯金钱的回报率角度,LBS甚至超过了斯坦福商学院。 NO.2 剑桥大学贾奇商学院(Judge Business School) 态度标签:最有特权 学校背景: 创立于1990年的Judge商学院稍显年轻,依托剑桥大学的传统和名气,仍是全球管理学研究重点领域的佼佼者。Judge商学院强劲的发展势头,得益于个人及基金组织的巨额捐赠。1990年,该院正是因为得到保罗·贾奇爵士和夫人800万英镑的慷慨捐助,学院为感谢他们而命名为“贾奇商学院”。 贾奇商学院的MBA有其他很多学校没有的特权,例如英国政府对剑桥的MBA有另眼相看的政策,所有的剑桥MBA班的国际学生毕业后都可自动获得为期两年的工作签证。 与此同时,你很有有可能得到与某位世界顶级物理学家、哲学家共进午餐的机会。当然,

国际政治三大主流理论及相关知识点

国际政治三大主流理论梳理 现实主义 卡尔对于理想主义/乌托邦主义的批判 1.道德是虚幻的。很难界定,只能寻求平衡 2.权力是国际政治中至关重要的元素。没有国家权力的基础,国际组织只能软弱无力。 3.利益是冲突而非和谐的。冲突不是由于不理解不沟通,是国际政治实质所在。 摩根索(以权力政治为基础,以人性观,利益观道德观为支柱,以国家为基本单位,以国家间的竞争为基本互动方式) 现实主义六原则:政治中存在着客观法则,客观法则根植于人性/以权力界定利益/以权力界定利益是国际政治的客观原则/普世道德对国家没有约束行为/国家道德不等于普世道德/政治现实主义是一个独立的学科 人性观:人性利己,人性追逐权力利益最大化是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力。 利益观:国家利益是以权力定义的,权力不仅是国家政策的手段,也是目的。 道德观:争取国家的利益就是国家的道德,国家利益是国家道德的标尺。 摩根索理论框架:以权力政治为核心,以人性观,利益观,道德观为支柱,以国家为基本单位,以国家之间的竞争为基本互动方式。 沃尔兹 对摩根索的修改(第一推动第一考虑权力的作用) 1.无政府性是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人性客观存在,但是无法证否,降低了科学性,无政府性是客观存在和社会事实,国内国际两种不同政治环境的根本分水岭就是无政府性。 2.国家的第一考虑是生存而非扩大权力。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体系是自助体系,国家目的不是无限制的获得,维持和增加权力,而是力图保证生存。成员的忧患都是自我生存忧患。 3.军事权力是国家权力的第一要素。国家权力是生存手段而非目的,国际关系中的事件只有通过军事实力才能决出结果。 新现实主义“新“在何处:新在科学化程度。以理性主义为理论基底,以国际体系为研究层次,以国际体系结构为自变量,国家行为为因变量,以无政府性为基本体系背景,建立了现实主义的科学化的理论体系。 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不同/自助体系推导路径/无政府条件下为权力的斗争 沃尔兹认为国际关系与国内关系最根本区别在于体系中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不同。国内的体系是等级体系,各个单位存在不等同的关系,依据其社会功能不同而有高低之分,社会中的力量集中在社会最高权威手中,所以各个单位之间的冲突可以在上一个权威处得到解决,必要时可以是强制性解决。/国际社会的体系是无政府体系,各个单位—民族国家—之间是等同关系,各个单位的功能是相似的,而国际社会缺

中英教育差异初探

中英教育差异初探 广西工学院 摘要:目前到英国留学已经成为许多中国学生的梦想之一,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看到了英国教育的优势。为何中国人梦想去英国留学?中英教育存在哪些差异?本文将从教育体制、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外活动等四个方面探讨中英两国教育的差异,并总结各自的优势与劣势,为中国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中英教育差异教育体制教学方法教育理念课外活动 中英两国教育制度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我国不断提倡教育改革,要达到真正的改革目的,中国教育制度必须放眼世界,参照西方教学模式,取长补短,彻底摆脱传统应试教育。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现就英国教育与中国教育比较,主要从教育体制、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课外活动方面来分析。 一、教育体制差异 教育体制是教育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对整个教育系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教育体制从近现代以来,一直都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博士几个阶段。在小学和初中实行义务教育,学习学校规定的科目,至高中才能自主选择自己以后继续学习的方向——文科或理科。学生在小学和高中阶段都是为高考做准备,承受很大的学习压力。 英国政府多年来为全国五至十六岁的学生提供强制教育。在十三岁到十六岁的时候,学生们进入独立学校(即类似于中国的初级中学),学生们在独立学校的任务基本上是准备GCSE的考试。GCSE是一个普通中学教育证书,学生们可以选择最多至十个不同的科目。拿到了GCSE的证书,也就标志着中学教育的结束。完成中学的课程并拿到GCSE后,学生就可以决定是要念高等学校还是为工作做准备。学生在这时候是不可以直接去大学的,GCSE的完成是相当于中国的高中一年级结束,而中国的高中二年级和三年级(年龄在约16至18岁)就是英国的延续教育(扩充教育)时期。延续教育是指中学教育以上,本科程度以下的教育,通常在延续教育学院而不是在大学修读。课程侧重职业训练方面,但亦照顾到不同年龄人士对一般学术课程的需求。 在高等教育概念上,中国高等教育分为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四个层次,除此之外还有成人高等教育,学校类型分为大学和学院。在英国,高等教育

2017《TIMES》英国大学商科排名

去年的《中国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报告》显示:41.2%的意向留学生选择就读商科,商科毕业后就业面广、薪资待遇高、工作体面;全球范围内接受过商科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表示:商科教育帮助自己获得了个人回报93%、职业回报89%、财务回报75%。 学科排名总体排 名 大学 1 3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圣安德鲁斯大学 2 2University of Oxford 牛津大学 3 12University of Bath 巴斯大学 4 6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伦敦大学学院 5 9Lancaster University 兰开斯特大学 6 11Loughborough University 拉夫堡大学 6 7University of Warwick 华威大学 8 48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斯克莱德大学 9 27King's College London 伦敦国王学院 10 13University of Leeds 利兹大学 11 4Durham University 杜伦大学

12 8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13 19University of Bristol 布里斯托大学 13 9University of Exeter 埃克塞特大学 15 20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诺丁汉大学 16 18University of Sussex 萨塞克斯大学 17 23University of Kent 肯特大学 18 17University of York 约克大学 19 26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 20 24University of Sheffield 谢菲尔德大学 20 33Aston University Birmingham 阿斯顿大学伯明翰 22 44University of Aberdeen 阿伯丁大学 23 31University of Reading 雷丁大学 23 32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曼彻斯特大学 23 16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伯明翰大学

中国与英国中学教育体制比较

中国与英国中学教育体制比较 摘要:我国教育发展的历程中,教育体制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但与西方教育体制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异。 关键词:课程设置;班级制度;作业与评价形式;中英对比 21世纪,世界科技文化水平高速发展,世界各国无论在军事还是经济上都竞争激烈。而一个国家国力的强弱最终依赖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而人才的培养又取决于教育的质量。 一、课程设置 英国学校为学生设置的课程并不是完全固定的。他们的课程分为两类: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由教育部规定的,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设定的课程。 在中国,初中生所学的全是必修科目。主要学习的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体育、地理、生物、政治、历史等。 根据以上比较,笔者认为英国的课程设置有以下两个优点: 1.学生就必修课以外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有利于他们开发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发现自己的特长,为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做教长远的规划。

2.学生参加课程选择,有利于发挥他们学习的主人翁精神。 二、班级制度 英国中学也实行班级授课,但他们的班很小,一般每个班20~30个人。他们的一个班的同学并不是一直在一起上课。每天早上班上的同学集中,班主任点一下名,布置一下相关事宜,然后就到自己所选的课程的教室与来自其他班的同学一起上课。 中国应该可以说是实行大班教学。一个班少则50~60人,多可达80~90人,一个教室除了基本的教学用具和学生就没有多少剩余空间了。在分班的时候,很多学校采取的是根据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分成快、慢班。 我们不难看出,英国的这种班级制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更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 1.小班上课让学生更有学习主体的感觉,有利于教师注意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容易把握教学进度。 2.不同班的学生在一起上课有利于大家交流不同的意见,拓宽自己的思维。 3.根据每门课程的学习水平来把学生分成不同等级来上课更有助于学生接受到适合自己各科水平的教学。 三、作业和考试形式 英国中学生的作业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可以分为

文化研究学派

第一节“文化研究”的概念、特点、历史与动因 一、什么是“文化研究” 所谓“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在西方学术界有特定的含义,不能顾名思义地简单理解为对于文化的研究(the study of culture);它与一般所说的(更宽泛意义上的)文化的研究(cultural research),以及文化理论、文化批评也不同,更不等同于传统的文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文化分析”。更重要的是,它的研究对象不仅仅限于文化。 这里所介绍的“文化研究”,是特指从20世纪60年代起由英国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简称CCCS)生发出来,20世纪80年代开始风靡英语世界,然后逐步影响到全世界的一种学术思潮或一个知识流派,所以又称文化研究学派。 在西方,有些文章为了区别这个特定意义上的“文化研究”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研究,常常把前者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即写作Cultural Studies。 “文化研究”是由1964年成立的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学术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发展而来的,其理论基础由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几位奠基人的研究及其成果,如理查·霍加特(Richard Hoggart)的《识字的用途》、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文化与社会》和《漫长的革命》、爱德华·汤普森(E.P.Thompson)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以及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的《电视话语中的编码/解码》等著作所奠定。 “文化研究”涉足的领域非常广,几乎横跨全部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但与“文化研究”联系特别紧密的,一般认为有四大学科,它们是文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大众传播学。 因为“文化研究”为研究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媒及其它大众文化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也为世界范围的大众传播研究、大众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模式,因此,它被公认为传播学批判学派的一大重要流派。 二、“文化研究”的特点 美国学者本·阿格尔(Ben Agger)在他的著作《作为批判理论的文化研究》里,从文化取向出发,认为“文化研究”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1、跨学科。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早期的代表人物来自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种研究领域,他们打破传统学科分类的界限,将大众文化作为意义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来研究,形成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并且自此,跨学科成为“文化研究”所信奉的一贯信条。 2、主张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全部方式”。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灵魂人物威廉斯给文化下了一个重要定义,即文化是物质、知识与精神所构成的整个生活方式。这个定义为“文化研究”抛弃英国主流文学界的文化精英主义,将传统文化研究不屑一顾的一些文化现象,如电视、大众文化等,纳入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而且“文化研究”在研究这些文化现象时,充分肯定其文化价值,将这些文化实践予以合法化。 3、拒绝将文化分为高雅和低俗两类。将所有的文化都看成是“连续统一”(continuum)的文化表现,试图建立一个包括所有文化的共同领域。 4、主张文化既是实践的又是经验的。“文化研究”不仅研究文化产品,如电影、小说、音乐,同时也研究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过程,研究人们如何创造和体验文化,强调工人阶级对霸权文化的反抗。 巴基斯坦学者扎奥丁·萨德尔(Ziauddin Sardar)则从政治视角,在与人合著的《文化研究入门》一书中总结了“文化研究”的五大特点: 1、“文化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文化实践跟权力的关系。目的是揭露权力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如何影响文化实践。 2、“文化研究”不限于研究文化。它是从文化的复杂形式来理解文化,分析文化实践本身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3、“文化研究”中的文化,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政治批评的场所;“文化研究”既是理性的学科,又是实用的学科。 4、“文化研究”既暴露又调和知识的不同领域。寻求知者和被知者、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的共同兴趣和认同。 5、“文化研究”持激进的批判立场。对当代社会进行道德批判,对社会结构进行政治批判,其目的是理解和改变一切支配性的社会结构,尤其是在工业资本主义社会。 比较“文化研究”与英国传统的文化研究、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研究,文化研究学派具有以下鲜明特征: 1、注重研究当代文化。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命名即反映了其研究旨趣之所在。“文化研究” 以当代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拒绝将文化神圣化,主张将文化的意义和实践“去中心化”和“去经典化”。 2、注重研究大众文化。尤其是注重以影视为媒介的大众文化。 3、重视被主流文化排斥的边缘文化和亚文化 4、关注现实问题,注意与社会保持密切的联系。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各种问题都有可能被纳入“文化研究”的研究范围,但“文化研究”尤其关注文化中蕴含的权力关系及其运作机制,如文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 5、提倡一种跨学科、超学科甚至是反学科的态度与研究方法。 “文化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它把整个世界都看作是一个文本,并透过符号,在文本背后发现意识形态和权力争霸。 三、“文化研究”发展史 1871年,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中阐述道:“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 但这不是当前学术界作为热门话题谈论的“文化研究”。“文化研究”的起源是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联系起来的。 1964年,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在伯明翰大学宣告创立。第一任主任是霍加特,灵魂人物是威廉斯。霍加特、威廉斯和汤普森都是工人阶级出身,对社会中下层阶级的熟悉程度,非一般知识分子所能比。 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秉承英国式的马克思主义传统,致力于沟通英国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把研究工人阶级的生活作为其首要的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威廉斯提出文化是日常生活的全部方式,生产与消费由此成为研究中心理解文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其结果是文化生产最终被看作生产方式之一,这样就把文化从上层建筑拉回到经济基础中来,与社会经济生产和结构相联系。而注重消费研

英国学派与新现实主义的比较分析

理论]英国学派与新现实主义的比较分析 作者:章前明更新时间:2008-1-10 19:32:39 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点击率:653 -------------------------------------------------------------------------------- 英国学派是一个重要的国际关系理论学派,现在它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国际关系学界的普遍承认,被视为一个重要的“非美国”研究纲领。然而,目前学术界在对英国学派理论的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误解或错误解读,有些学者把英国学派简单地归入现实主义的范式,或者认为英国学派是现实主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这些学者看来,英国学派属于现实主义范式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理由:第一,英国学派的核心主张与现实主义所关注的问题是一致的;第二,英国学派过分重视国际秩序的思想,忽视了国际正义的政治、社会和经济问题,因而它对国际政治的变革持相当保守的看法;第三,由于英国学派强调国际无政府状态和政治理论与国际理论的重大区别,以至于忽视了规范性问题。①无疑地,英国学派拥有一些现实主义的假设和主张,但两者之间存在的共同点并不意味着它们属于同一个范式。其实,英国学派的理论方法和本体论内容与新现实主义是不一致的,这不仅反映在两者在无政府状态假设、均势、规范和制度等方面的认识上,而且也体现在方法论问题上,因此把英国学派归入现实主义范式事实上是一个重大的误解。本文拟就对英国学派和新现实主义作一比较分析,以此来阐明英国学派是一个不同于新现实主义的理论流派。 一 英国学派是二战后在英国逐渐发展起来的、独立于美国主流理论的一个学术特色比较鲜明的国际关系理论流派。英国学派理论的基础是关于国际体系、国际社会和世界社会这三个要素都同时存在的思想,其中国际社会概念是其理论阐述的核心,围绕国际社会进行系统阐述是英国学派理论的重要特点,也是它区别于美国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和研究方法的重要标志。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最初是从批判经典现实主义学者如卡尔和摩根索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而它不可避免地保留了现实主义关于权力与法律、权力与道德关系的许多特点。 英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在他们的著作中,对现实主义所关注的问题如无政府状态、主权国家的地位和作用、均势等,都予以了极大的关注,作了许多重要的探讨。 无政府状态的观念一直处于国际政治学的中心地位。当代许多国际政治理论都把无政府状态视为国际政治的基本假设,特别是新现实主义学者,把无政府状态描述为国际关系唯一最重要的特征,认为国际政治的其他现象都是从这个因素派生出来的。因此,理解无政府状态就成为新现实主义分析一切国际问题的基本出发点。英国学派的理论家在研究国际关系时,承认国际无政府状态是国际生活的中心事实和其理论思考的出发点,认为国际关系存在的前提是国家的存在,国家是拥有政府、人口和主权的独立的政治共同体,它不同于历史上的其他独立政治共同体。主权国家也不同于生活在国家内的个人,它们不受制于一个共同的政府,即在主权国家之上不存在一个世界政府,在这个意义上说,国际政治处于无政府状态。 ②8,44 从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结构出发,提出了类似于肯尼思·沃尔兹的结构解释模式,强调权力、国际体系和均势等问题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赫德利·布尔(Hedley Bull)和亚当·沃森(Adam Watson)认为,在国际体系中也存在着冲突的因素和国家争夺权力的斗争,国际无政府结构的压力会迫使一个国家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估算时,需要考虑其他国家的经济和战略行为。

传播仪式观:一种独特的研究方法

传播仪式观:一种独特的传播研究方法 米莉商丘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系 [摘要]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的传播学者詹姆斯·W·凯瑞在吸收芝加哥学派、英国文化研究学派、英尼斯、麦克卢汉以及美国人类学者克利福德·格尔兹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传播仪式观,不仅对目前面临困境的主流传播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更重要的是,仪式观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传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传播仪式观;方法论;詹姆斯?W?凯瑞 詹姆斯·W·凯瑞((James W. Carey ) (1934-2006),著名的媒介批评家、文化历史学者,美国文化研究的杰出代表。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凯瑞就提出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传播问题,他将文化研究与传播研究相结合,提出了一套与美国主流传播学完全不同的传播理论——传播仪式观。在“仪式观”中,“传播’,一词的原型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在一起的神圣仪式” [1]。与主流的“传递观”不同的是,仪式观考察的不是信息在物理空间中的扩散,而是通过信息的共享来达到在时间上对一个共同体的维系;它强调的不是控制与权力,而是共享与交流。 陈力丹教授在《试论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学派》一文中从方法论的角度将传播学研究分为“经验——功能学派”、“技术控制论”、“结构主义符号——权利” [2]三个学派。经验——功能学派是美国传播学的主流,其目的在于通过科学的求证寻找现象背后的规律;技术控制论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而逐步形成,其代表人物有英尼斯、麦克卢汉、梅洛维茨等;而结构主义符号——权利学派则包括了传统批判学派中的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等。如果按照这一分类标准,我们很难将仪式观划入到任何一个学派中。在仪式观里,既有对经验——功能学派的方法论产生直接影响的芝加哥学派的影子,也可以看到英尼斯和麦克卢汉关于文化与技术的分析,同时它还体现了英国文化研究的视角。笔者认为,凯瑞教授提出仪式观重新定义了传播的概念,这是一个基础,这一基础上带来的是从研究视角到研究方法的全面改观。正如郭建斌教授所说,仪式观“既是一种理论视角,也是一种分析方法;既是一种显微镜,也是一种手术刀” [3]。因此,本文将仪式观视为一种研究方法试图对其理论渊源进行解读。 一、以芝加哥学派为基础的传播起源 “从何处汲取源泉,以获得一个全新的传播研究视野……基本上,最切实可行的传统还是来自杜威的同事及后人的芝加哥学派关于传播的社会思想:从米德、库利到罗伯特.帕克,直至欧文·戈尔曼。”[4]凯瑞毫不掩饰杜威等人对他的思想的影响,并在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他对“传播”一词的理解:所谓“传播”,就是“一种现实得以生产(production)、维系(maintained)、修正(repaired)和转变(transformed)的符号过程。” [5]凯瑞以“仪式”作为隐喻,指出“传播的最高表现并不在于信息在自然空间的传递,而是通过符号的处理和创造,参与传播的人们构筑和维持有序的、有意义的、成为人的活动的制约和空间的文化世界。”[6]因而,仪式观下的传播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互动”,一种以符号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其目的是建构一个使交流者能参与其中的和谐社会。对“互动、共享”的强调使凯瑞的仪式观与芝加哥学派的传播思想如出一辙。 杜威认为传播是人们彼此拥有共同事务以联系在一起的方法;帕克将传播定义为“一个社会心理的过程。凭借这个过程,在某种意义和某种程度上,个人能够假设其他人的态度和观点;凭借这个过程,人们之间合理的和道德的秩序能够代替单纯心理的和本能的秩序。”传播将一种移情带入一个人的传播伙伴,因而使得社会的社会性成为可能。[7]库利则更简洁的提出传播就是人类关系存在与发展的机制。 凯瑞从芝加哥学派那里汲取了关于传播的思想,但他对传播的研究并没有朝着芝加哥

英国商科大学排名前一百

英国商科大学排名前100 想去英国留学读商科的同学,应先了解英国大学商科院校排名,然后再根据自身的情况申读最适合的院校。下面是总结出来的英国大学商科院校,希望去英国留学的同学们予以参考。 1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 ) 2巴斯大学(University of Bath) 3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 4圣安德鲁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5兰卡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rsity) 6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 7卡迪夫大学(Cardiff University) 8利兹大学(University of Leeds) 9拉夫堡大学(Loughborough University) 10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 11克塞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 12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13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 14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15阿斯顿大学(Aston University) 15伦敦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London) 17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18莱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Leicester) 19诺丁汉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20萨里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英国学派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英国学派 发表于 2011-10-25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国际关系理论中是否存在所谓的“英国学派”(English Shool)、英国学派的主要理论特色以及它对当前国际关系理论争论的建设意义都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有些学者认为,纵然英国的国际关系理论界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它并不是一个学派。对存在英国学派持肯定态度的学者,则认为在很大程度上作为一门实用型学科的国际关 系学存在“英国学派”。其主要代表是,马丁·怀特和赫德利·布尔。 【关键词】“英国学派”争论 在众多的社会科学领域中,国际关系理论是一门比较年轻而又十分活跃的学科。而 通过对“英国学派”的研究基本上可以探寻整个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轨迹。英国学派又称 英国国际社会学派,是二战后在英国逐渐衍生发展起来的一支独立于美国国际关系学界影响的国际关系理论流派。近年来,对于国际关系理论当中是否真正存在着“英国学派”, 以及如何看待它都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但是,无可置疑的是,无论如何定义“英国学派”, 以及尽管它的开拓者与奠基者如马丁·怀特、赫德利·布尔等更多的是将视野局限在欧洲,但是“由于他们集体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远比其他研究方法更加广阔(broader)和“互相交织”(embracing)的框架以及研究前景(agenda)”,(1)因此对英国学派的研究仍然具有很大的现实性。再者,由于在国内很少有学者专门讨论该学派,所以它又具有很强的紧迫性。 一对英国学派的争论 近年来,人们对国际关系理论中是否存在所谓的“英国学派”表示了怀疑。他们认为作为社会科学的国际关系理论不存在所谓的国别问题,否则就不能称为“科学”;另外,有些 学者还认为,纵然英国的国际关系理论界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它并不是一个学派,“因为 一个学派的建立需要大致相同的历史研究理论与方法,以及共同的学派领袖、组织机构、刊物和学术传承,如兰克与年鉴学派。”(2)而所谓的英国学派显然不具备上述条件。“首先,英国在这一领域的许多最著名的学者事实上都来自与海外。其次,在这个广泛的 领域里从事研究的英国学派兴趣以及用于分析和解释的方法也不同。……第三,英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方法常常处于变化和发展之中。……第四,存在着一个国际关系学者 的世界性共同体,……”(3)“通过对英国学派人员归属问题的详细考察,会发现他们在 许多基本的观念上已经是以及越来越变的是富有争议(controversial)”。(4)所以他们 认为,英国学派尽管有着浓厚的英国特色,但是它并不代表所有英国国际关系研究学者的观点,所以冠之以“英国学派”是不合适的。

中国和英国基础教育的比较

. 中英基础教育比较 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的对比 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显著经济、由于在与教育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的政治、在课程形成了各自的教育体系,的差异,中英两国的基础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基础教育重视对学生教学方式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设置、教学目标、有计划的知识技对学生有目的、学科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与培养,能传授;形成了相对统一和完整的教育管理体制,设置了统一的教育质量标准、具有很强的系课程内容结构严谨,课程标准,国家进行统一的招生与考试制度,个是发展学生的兴趣、统性和逻辑性。英国的基础教育强调的是对学生的尊重,性和潜能,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趋向于多元化和个性化,强调个人的发展。一.课程设置的比较完整的教育管理体由于中国实行国家统一的招生与考试制度,形成了统一、中国基础教在基础教育中具有统一的教育质量标准,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制。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是由国家教育行育明确规定了国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等,课程设置是从属于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规定的,政机关颁发的课程纲要以及课程受到各种门类的教学大纲、的,为实现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服务;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在同一个教学计划里是单很长时期以来,标准的制约。并且所设在同一个时期里都按统一的课程设置进行教学,一的,全国同类学校,甚至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对于所有的学置的课程都是单一的学科课程,中国基础教育中课程设置多样化的问题虽然被提到了课程改革的生都是相同的。课程设置的多样化特征不突日程,但是课程设置的单一性依然没有太大的改变,出。《国但英国基础教育没有全国统一的教材,,虽然英国也有《国家教学大纲》平时教师就根据国家各学科教学所需达到的标准,家教学大纲》规定了各年级、全国大致有一百多种不同版本的各年级教材和教进行教学。规定的标准,然而,辅图书,国家不规定学校使用哪一种教材进行教学,完全由学校教师自行选用,而且教师可以从任何一个知识模块教科书所有学生公用;学生不要购买教科书,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样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开始进行教学。为这给了各个学校和教师很大的自由和发挥余地。个性有所选择进行教学内容,教师自主把握教学、实践自身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条件。. . 英国基础教育中多元化的课程设置满足了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提供“人人成才”的机会。全国统一课程由核心科目和基础科目构成。核心科目包括:数学、英语和科学;基础科目包括:历史、地理、技术、体育、音乐、美术和现代外语七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