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一2010年12月所发生的产后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娩4010例,发生产后出血65例,其发生率为1.62%。产后出血相关因素构成比分别是:宫缩乏力占44.62%,胎盘因素占27.70%,产道损伤占10.77%,凝血功能障碍占1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比例是:剖宫产占55.38%、阴道分娩占44.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从而有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性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对降低产妇的死亡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产后出血;相关因素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居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积极处理和预防产后出血的病因,可避免或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产妇的死亡率。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65例产后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06年1月一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共4010例,发生产后出血者65例,产后出血发生率占1.62%,与全国产后出血发生率1.6%~6.4%相近[2],,其中两例行子宫次全术,无产妇死亡。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41岁,平均年龄32±

2.4岁;孕周最小者34?周,最大42?+3周,平均孕周38±2周。

1.2诊断标准胎儿娩出后24h出血量超过500ml称为产后出血[3]。

出血测量采用容积法和称重方法。

①阴道分娩:胎儿娩出后立即放置聚血盘于产妇臀下收集血液,至产后2h 取出,用量杯测量聚血盘中的血量,用面积法计算接生区域所用的浸血纱布及血染的产单,2h回病房后,于产妇臀下放置干净的会阴垫,采用称重法,称血染纸巾来计算产后2~24h的出血量。②剖宫产术中用容积法及面积法加目测法。上述出血的总和为产后24h的出血量。

1.3统计方法以SPSS为统计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χ2检验和单样本平均数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的关系表1显示,在剖宫产分娩1524例中,产后出血36例(占55.39%)。在阴道分娩2486例中,产后出血29例(占44.61%),

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1).

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和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降低产妇死亡率。方法对1998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38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4.6%,发生在2h内84.2%;产后出血的原因主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危险性因素包括未进行孕期保健、有妊娠并发症及孕产史、剖宫产、产程延长、多胎巨大儿羊水过多、无早接触及早吸吮等。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最危急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加强产后观察等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关键词】产后出血;危险因素;防治措施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和最危险的并发症,严重者可造成失血性休克、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甚至死亡,至今仍居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1],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产后出血仍是目前产科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对我院1998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产后出血380例进行分析,以阐述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制定防治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产后出血380例作为观察组,年龄21~45岁,按1:1随机选配同期分娩无产后出血380例作配比对照组,两组在年龄、停经天数等方面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胎儿娩出2h内阴道出血达到或超过400ml,或胎儿娩出24h内阴道出血达到或超过500ml定义为产后出血[2]。出血量的计算:阴道分娩者胎儿娩出后,立即放置一个有刻度的特别塑料盆于产妇臀部,读取2h数据;剖宫产者计算吸引器负压瓶内的血量与手术台上手术巾类吸拭出血之和;产妇回病房后24h内出血由两个专科医生共同估算。 1.2 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住院病历,统计产后出血发生率、出血时间;引起出血的原因;观察两组患者在孕期保健、妊娠并发症、孕产史(经产妇、有流产史者)、分娩方式、产程延长、多胎巨大儿羊水过多、早接触及早吸吮等方面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1.3 统计学处理组间发病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产后出血发生率4.6%(380/8260);出血量510~3010ml;发生在2h 内84.2%(320/380)。产后出血原因:宫缩乏力63.4%(241/380)、胎盘因素

产后出血256例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256例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危机生命的主要发症之一,根据文献资料报道在我国孕产妇死亡病例中,约8%是由产后出血引起[1],所以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是最大限度的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关键。通过对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256例发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采用产后出血诊断标准为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500 ml[2],≥1000 ml为重度产后出血。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30218例产妇中,阴道分娩16041例(占53.08%);剖宫产14177例(占46.92%)。发生产后出血256例(0.85%);198例经过压迫止血,止血药物应用等保守治疗,症状好转,58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急诊行子宫切除。经过抢救,所有患者均恢复出院,无死亡病例。 1. 2 方法通过对256例产后出血产妇的年龄、孕产次、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出血原因、胎儿体重、妊娠合并症及治疗措施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指标见表1。患者产后出血量测定方法采用常规的称重法和容积法相结合,保证观察指标的精确度。 1. 3 统计学方法通过以出血量为因变量分析,以年龄、孕产次、孕周、分娩方式、出血原因(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异常)、妊娠常见合并症、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及糖尿病,妊娠合并贫血、携带乙肝病毒)、孕妇体质量指数、胎儿体重、瘢痕子宫、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妊娠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盆腔炎为自变量,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孕次、分娩前血色素、孕妇体质量指数、分娩方式、宫缩乏力等5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收治的30218例产妇中,阴道分娩16041例(53.08%);剖宫产14177例(46.92%)。发生产后出血256例(0.85%);198例经过压迫止血,止血药物应用等保守治疗,症状好转,59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急诊行子宫切除,经过抢救,所有患者均恢复出院,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产后出血目前是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首位原因之一,据国内文献资料报道我国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6%~6.4%[3]。产妇若短时间内出现大量失血,容易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同时低血容量时间过长常导致脑垂体缺血、缺氧坏死,即使经过抢救治疗后也会给孕妇留下不可治愈的后遗症——希恩综合征,及

产后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

产后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16-05-17T17:20:48.35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2月第2期作者:周彩梅 [导读] 观察组产次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年龄、流产次数、剖宫产、宫缩乏力、胎盘异常、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均属于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应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减少产后出血发生。 周彩梅(商丘市睢阳区妇幼保健院护理部河南商丘 476100)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接收的分娩并出现产后出血产妇30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接收的分娩并未发生产后出血产妇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年龄、流产次数、剖宫产、宫缩乏力、胎盘异常、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次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年龄、流产次数、剖宫产、宫缩乏力、胎盘异常、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均属于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应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减少产后出血发生。 [关键词] 产后出血;危险因素;护理对策 产后出血是一种严重分娩并发症,指的是产妇产后阴道出血量大于等于500ml[1]。产后出血病情危急,如果无法及时有效止血可能会危急产妇生命。在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和剖宫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剖宫产率显著提高,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随之增加[2]。为提供有效预防产后出血措施,降低产后出血死亡率,提高产妇分娩安全性,在本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分娩出现产后出血产妇临床资料,分析产妇出血的危险因素,并且针对相关因素制定出有效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接收的分娩并出现产后出血产妇30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接收的分娩并未发生产后出血产妇3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年龄为20-42岁,平均年龄为(27.4±5.2)岁;孕周为36-41周,平均孕周为(38.3± 2.2)周;平均体质量为(67.9±7.5)kg;其中初产妇18例、经产妇12例。观察组年龄为21-44岁,平均年龄为(27.9±6.1)岁;孕周为37-42周,平均孕周为(38.5±2.1)周;平均体质量为(678.2±8.1)kg。两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对两组年龄、产次、流产次数、剖宫产、宫缩乏力、胎盘异常、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n(%)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年龄、流产次数、剖宫产、宫缩乏力、胎盘异常、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次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对比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分娩死亡的重要因素,对此类患者需给予有效止血治疗措施。而导致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有很多种,主要为年龄、流产次数、凝血功能等[3]。在本研究中,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异常和软产道裂伤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而高龄、流产次数、剖宫产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也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观察组上述因素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李锐[4]的研究相类似。子宫收缩乏力是首要高危因素,其发生原因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①分娩时出现负性情绪,过度紧张;②产程时间过长,导致产妇疲劳,降低子宫收缩能力;③羊水过多、巨大儿以及多胎妊娠导致子宫过度伸展,产后恢复困难;④分娩次数过多,造成子宫纤维损伤;⑤产妇存在子宫肌瘤、子宫畸形等疾病导致子宫纤维发育不良;⑥产前发生妊娠合并高血压等疾病,导致机体小动脉痉挛,血液浓缩、微血管发生病变,显著提高血管脆性,进而诱发子宫收缩乏力[5]。而胎盘异常中主要为前置胎盘、胎盘早剥造成胎盘附着部位血窦无法闭合;而软产道裂伤主要为阴道裂伤,凝血功能异常主要为产妇自身具有凝血功能疾病,均为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6]。为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医护人员需要做好护理干预工作,主要有如下几方面:①有效筛查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②做好有效心理护理,消除产妇负面心理情绪,向产妇讲解分娩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让产妇放松心态。③在第一产程加强产妇营养补充,合理休息;在第二产程有效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合理使用缩宫素降低产后出血量;在第三产程帮助产妇娩出胎盘,并且仔细检查产妇胎膜的完整情况,并且严密观察产妇阴道出血量、呼吸、心率以及血压等情况。 综上所述,年龄、流产次数、剖宫产、宫缩乏力、胎盘异常、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均属于产后出血相关

产后出血120例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120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4236例产妇,对其中120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产后出血患者120例,发生率为2.83%(120/4236);宫缩乏力(69.17%)和胎盘因素(12.50%)是主要的产后出血原因;剖宫产的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阴道分娩(P<0.05);产后出血主要与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双胞胎、巨大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瘢痕子宫、子宫肌瘤、贫血等有关,高危因素患者93 例(77.50%),无高危因素患者27 例(22.50%);其中高危因素中主要以妊娠期高血压最多,其次为瘢痕子宫。发生在产后2 h 的82例,占68.33%,2~24 h内38 例,占31.67%。结论加强产前宣教及孕期系统保健,筛查高危因素,加强高危妊娠的管理,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以降低因产后出血引起的合并症及孕产妇死亡率。 关键词产后出血;出血原因;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24 h内产妇的出血量>500 ml,其为产妇分娩时的严重并发症,为我国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1]。由于产后出血发生一般比较突然且为大量出血可导致失血性休克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影响产妇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2]。为探讨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及产前可能存在的高危因素,本研究对2013 年1月~2016年1月马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分娩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马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接受分娩的4236例产妇,其中产后出血产妇120例,年龄18~43岁,平均年龄(24.24±6.48)岁。120例产后出血患者中,产前检查≥3次82例,产前检查3次且有分娩史36例。 1. 2 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产后出血指胎儿分娩出生后24 h内产妇的出血量>500 ml。出血量测量:①剖宫产:羊水量采用负压瓶集血给予除去,于术中将胎膜刺破后采用吸引器尽可能吸净羊水同时进行计量,手术完毕后再进行计量,两者之差即为出血量,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布巾、纱布根据面积法计量(统一规格纱布大块的=50 ml血液、小块的=30 ml血液,双层巾16 cm×16 cm=10 ml 血液),手术完毕回病房后24 h内使用统一的会阴垫,用后进行称重,血液的毫升数=(使用后重量-使用前重量)/1.05。②阴道分娩:胎儿娩出后迅速将聚血器置于产妇臀下至产后2 h取出,产后出血的测量法与剖宫产患者的方法相同。 1. 3 方法对12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

产后出血82例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82例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本地为边疆多民族地区,其中大部分患者缺乏保健意识,部分患者不做产前检查或不规范产前检查,给产后出血埋下隐患。本文回顾分析本院6年来收治的82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发生产后出血患者64例,在乡镇卫生院、家中分娩发生产后出血转我院救治患者18例,共82例,其中阴道分娩51例,剖宫产31例,年龄17~42岁,平均29.5岁;孕周35~42w,平均38.5w;初产妇47例,经产妇35例;既往剖宫产史24例,人工流产、引产史者49例。 1.2诊断标准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500ml。失血性休克指组织低灌注致低血容量,表现为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头晕、脉搏细数,严重时伴有心慌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尿量减少等临床表现。 1.3方法测量产后出血主要用容积法及称量法。剖宫产者由医生在手术中测量出血量,在本院分娩者则用目测法和休克指数相结合测定出血量。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正常1表示失血30%~50%,约1500~2500ml。最少500ml,最多达4000ml,平均888.5ml。出血量>1000ml者41例,其中休克36例,占43.90%,输血39例,占47.56%。 2结果 2.1产后出血的原因宫缩乏力43例,占52.43%;胎盘因素27例,占32.92%,其中宫缩乏力致胎盘滞留3例,胎盘植入3例,前置胎盘11例,胎盘残留2例,胎盘早剥8例。软产道裂伤8例,占9.75%,3例为在家中分娩致阴道壁裂伤出血导致休克;宫颈裂伤3例;阴道壁血肿2例。凝血功能障碍4例,占4.87%。 2.2分娩方式阴道分娩51例,其中在乡镇卫生院及家中分娩9例;剖宫产31例。 2.3产后出血与引产流产关系本资料中82例,有引产或流产史49例,占59.75%,无引产、流产史33例,占40.24%。 2.4产后出血与高危因素的关系本院为县级医院,多数高危妊娠由乡镇医院转入本院,高危因素者主要有双胎、巨大胎儿、羊水过多、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瘢痕子宫、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脂肪肝、贫血、胎膜早破、子宫肌瘤、原有异位妊娠病史等。有高危因素者70例,占85.36%,无高危因素者12例,占14.64%。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急救对策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急救对策 发表时间:2019-03-04T16:17:17.623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第01期作者:肖小莉 [导读]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较多,医务人员需按照孕产妇实际情况做到早预防、早处理,合理选择急救对策,避免患者术后出血率,促进患者产后康复,改善预后。 重庆市合川区第三人民医院 401543 【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危险因素提出急救对策。方法:选择本院妇产科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00例产妇,其中100例行剖宫产后未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作为常规组,100例行剖宫产后出现产出后出血的产妇作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危险因素制定相关急救对策。结果:剖宫产产后出血危险因素主要为:多胎、子宫肌瘤、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贫血等因素有关;术后出血原因主要为:凝血功能异常、子宫切口出血、胎盘 因素出血、宫缩乏力。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较多,医务人员需按照孕产妇实际情况做到早预防、早处理,合理选择急救对策,避免患者术后出血率,促进患者产后康复,改善预后。 【关键词】剖宫产;产后出血;危险因素;急救对策;预后 选择本院妇产科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00例产妇临床资料作为研究指标,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危险因素提出急救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妇产科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00例产妇,其中100例行剖宫产后未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作为常规组,100例行剖宫产后出现产出后出血的产妇作为研究组。纳入标准: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产妇及其家属知情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排除认知及意识障碍的患者,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排除不配合治疗的患者。研究组最大年龄为36岁,最小年龄为24岁,中位年龄为(29.5±2.1)岁;最长孕龄为43周,最短孕龄为38周,平均孕龄为(41.1±0.2)周;常规组最大年龄为34岁,最小年龄为22岁,中位年龄为(27.5±2.1)岁;最长孕龄为42周,最短孕龄为38周,平均孕龄为(40.1±0.2)周。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对中无意义(P>0.05)。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指标为子宫收缩乏力、多胎妊娠、年龄等。 1.3 评定指标 产后出血评价标准。胎儿娩出后1d内度产妇失血量超过500mL;采用容积法+面积法测定产妇产后出血量。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院妇产科收治的200例产妇的临床指标数据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卡方检验,以%形式展开患者计数资料,t检验,以形式展开患者计量资料,两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以P<0.05展开。 2 结果 2.1 产后出血危险因素 研究组10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占比。即前置胎盘25例,妊娠高血压20例,贫血10例,胎盘早剥10例,多胎10例,子宫肌瘤5例,其他20例。其中前置胎盘为产后出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2.2 产后出血原因 研究组10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及占比。即凝血功能异常10例,子宫切口出血5例,宫缩乏力70例,胎盘因素出血15例,可见,剖宫产产后出血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其次为胎盘因素。

产后出血89例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89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并采用综合干预及预防措施,提 高产科质量及救治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11年9月~2012年 9月收治的3258人中发生产后出血的89例产后出血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资料中,产后出血发生率经产妇明显高于初产妇(P<0.05);有剖宫 产术、妊娠并发症、流产史及产程延长者均高于无上述高危因素者,两者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原因位于前3位的为:宫缩乏力74例 (83.14%);产程延长28例(31.46%);胎盘因素19例(21.35%)。出血量500~1000mL者72例(80.89%);1000~2000mL者15例(16.85%),出血量>2000mL 发生失血性休克者2例(2.45%)。出血时间均发生在产后2h内。结论剖宫产术、妊娠并发症、流产史及分娩史、产程延长与产后出血有相关性,宫缩乏力是产后 出血的首要原因。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对高危因素提高警惕,可以有效防治产 后出血。 【关键词】产后出血高危因素预防 【中图分类号】R71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2-0031-02 产后出血是长期困扰产科工作者的一大难题,是我国目前导致产妇死亡的首 位原因,是严重威胁产妇生命和健康的产科并发症,为了解本地产后出血的主要 原因,积极正确治疗,寻求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水平,现将 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89例产后出血作回顾性分析, 产后出血的原因危 险因素与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共住院分娩3258例,其中阴道分娩2190例,剖宫产1068例。确诊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500mL) 89例, 发生率为2.73%。其中阴道分娩37例,剖宫产5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44岁,平均年龄30.8岁,孕周35~42周,平均39.3周。初产妇34例,经产妇55例,68例有人工流产及引产史者。 1.2诊断标准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500ml失血性休克指组织低灌注致 低血容量、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头晕、脉搏细数、严重时伴有心慌 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尿量减少等临床表现。 1.3方法测量 产后出血主要用容积法和称量法, (1)容积法:使用弯盘测定顺产妇2h阴道出 血量(1弯盘≈300 mL);(2)面积法:按纱布被血污染的面积计算出血量;(3)称 重法:1g相当于1mL,换算实际失血量。 2 结果 2.1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量的关系 剖宫产术后出血发生率(4.87%,52/1068)及产后出血量(103 0.0±680 mL)均大于阴道分娩者(1.69%,37/2190)和(550.0±230.0 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产后出血的原因 本组89例产后出血原因为:宫缩乏力74例,占83.14%,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

产后出血183例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183例临床分析 【关键词】高危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6年来收治的183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分娩方式、出血原因及抢救措施。结果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占56.28%,胎盘因素占25.68%,软产道损伤占16.94%。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分娩中的损伤、妊娠并发症和人流引产史。结论产后出血是多种原因和多种危险因素所致,应针对具体病因综合应用药物,进行各种保守性手术是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产后出血;宫缩乏力;高危因素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我镇流动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多,其中大部分人缺乏保健意识,在家中或个体诊所分娩,发生产后出血乃至失血性休克后才送来医院。本文回顾分析我院6年来收治的183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4287例,其中阴道分娩3159例,剖宫产1128例,诊断产后出血169例,发生率3.94%,另外还有14例在个体诊所阴道分娩发生产后出血,共183例。其中阴道分娩152例,剖宫产31例;年龄19~37岁,平均26.3岁;孕周35~42周,平均39.2周;初产妇95例,经产妇88例;有人工流产、引产史者161例。 1.2 诊断标准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500ml [2]。失血性休克指低血容量致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头晕、脉搏快弱,严重时伴有心慌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尿量减少等临床表现。 1.3 方法测量产后出血主要用容积法及称量法。剖宫产者由医生在手术中测量出血量,在院外分娩者则用目测法和休克指数相结合测定出血量。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正常<0.5,表示血容量正常;0.5~1表示出血<20%,约<500~700ml;1表示约失血20%~30%,估计为1000~1500ml;>1表示失血30%~50%,约1500~2500ml[3]。 2 结果 2.1 产后出血的原因宫缩乏力103例,占56.28%;胎盘因素47例,占25.68%;软产道裂伤31例,占16.94%;凝血功能障碍2

产后出血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分析_0

产后出血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本次主要分析产后出血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减少产妇死亡率。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21例产后出血患者,了解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结果:121例患者中,初产妇57例(47.11%),剖宫产77例(63.64%),子宫收缩乏力占比例57.02%、胎盘滞留占比例25.62%、阴道损伤占比例10.74%、凝血功能障碍占比例6.61%。产妇分娩后均接受相应的预防和临床处理,并未出现因产后大出血致产妇死亡,产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在产科中产后出血是一种很常见的产后并发症,大部分产妇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而导致出血,因此需要进行产后预防,减少出血现象。 标签:产后出血;原因;危险因素;临床 在产科中产后出血是一种很常见的产后并发症,胎儿分娩后在24小时之内产妇阴道出血量大于500毫升(剖腹产产妇出血量大于1000毫升),则被判定了产后出血。在临床上,需要深入分析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并采取相关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有效控制出血量,减少产妇死亡。本文收集了产后出血患者121例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21例产后出血患者,产妇平均年龄为(31.8±2.2)岁,平均产前体重为(63.6±6.5)kg,平均孕周為(38.5±2.5)周,产后24小时平均出血量为(1256±246)ml;其中58例为经产妇,63例为初产妇;92例为剖宫产,29例为顺产。患者经过阴道检查后,结果没有出现异常,通过对患者的失血量、症状以及病史进行评估之后,明确引发出血的原因;娩出胎儿后,患者24小时阴道出血量在1000毫升以上。患者排除标准:不能够配合治疗者、存在有活动性心肺疾病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1.2分析产后出血原因 1)子宫收缩乏力。有些患者因为自身体质较为虚弱,本身有慢性疾病史或急性疾病,潜在的疾病影响产妇子宫收缩,造成失血过多。而有些产妇的子宫膨胀较为严重,肌纤维收缩受到影响,出现了产后羊水过多等问题。加上产妇分娩时,精神状态较为紧绷,产妇配合度较低,容易出现大出血情况。除此之外,麻醉和难产等原因可能会诱发子宫收缩无力,从而引起产后出血问题。 2)孕育状况。孕育因素影响着产后出血,如果产妇出现了巨婴或是多胎妊娠,则容易引起子宫膨胀,而膨胀过大,则会造成产妇子宫纤维拉伸,如果产妇子宫纤维持续拉伸,极容易出现产后出血。产妇如果出现了多次怀孕或有堕胎史,也会影响产妇的子宫纤维变形,十分容易出现阴道大量出血。

66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66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7-08-07T13:49:41.29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4月第7期作者:郑智萍[导读] 对产妇进行产前的综合检查,并提前做好产后出血预估以及合理预防可以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妇幼保健院 364200 【摘要】目的:分析66例产后出血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月共有1350例产妇,其中66例产妇出现了产后出血的情况。对这66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和研究。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66例(4.89%),其中,因为软产道裂伤的患者有23例(34.85%),胎盘影响有16例(24.24%)、子宫收缩乏力的有27例(40.91%)(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产前的综合检查,并提前做好产后出血预估以及合理预防可以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关键词】产后出血;临床分析;原因 产后出血对产妇的身体健康影响较大,医院必须要加强对产妇出血原因的分析,找到影响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才能在产妇临产时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予以应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的身体素质[1]。本次实验对我院66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和研究,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月共有1350例产妇,其中66例产妇出现了产后出血的情况。对这66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和研究。66例产后出血的患者均符合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21例为阴道分娩,45例为剖宫产手术分娩。 1.2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5统计软件包对患者的产后出血发生率、软产道裂伤发生率、子宫收缩乏力发生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66例(4.89%),其中,因为软产道裂伤的患者有23例(34.85%),胎盘影响有16例(24.24%)、子宫收缩乏力的有27例(40.91%)(P<0.05)。 3.讨论 3.1 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 本次实验为了分析产后出血原因和预防措施,对我院66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66例(4.89%),其中,因为软产道裂伤的患者有23例(34.85%),胎盘影响有16例(24.24%)、子宫收缩乏力的有27例(40.91%)(P<0.05)。可以看出,造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软产道裂伤、子宫收缩乏力以及胎盘等。子宫收缩乏力是造成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而造成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则有产妇原来有子宫肌瘤病史、产妇的子宫畸形、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精神过度紧张以及羊水过多等[2]。软产道裂伤也会直接造成产妇术后的大出血,而胎盘的状况如胎盘滞留、胎盘植入、胎盘粘连以及前置等也会影响生产的顺畅,甚至有可能导致产程剥离不利,因此有可能导致出现术后大出血,威胁产妇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3.2 影响产后出血的因素 除了上述造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外,另外也有些因素有可能造成产妇产后出血。首先,分娩的方式有可能会影响产妇产后出血的情况。有临床实验研究表明,自然分娩的产后出血量会明显低于阴道助产和剖宫产分娩[3]。因此手术分娩方式将会影响子宫壁的完整性,从而影响产妇的子宫收缩能力,引发产后出血;其次,高龄产妇尤其是初产妇产妇出血的可能性较高,也更加容易引发其他产后的并发症,如高血压、糖尿病等[4];最后,胎儿的大小也会导致产后出血的增加。过大的胎儿会延长第二产程,从而导致产妇用力过度,子宫收缩乏力或者出现子宫破裂,从而造成妇产产后出血的情况。 3.3 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 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产妇进行手术之前,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产妇身体素质的检查,并为产妇提供必要的营养,以保证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的精力和状态。此外,为了缓解产妇的精神状况,医护人员在术前还需要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工作,帮助产妇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接受临产[5];第二,针对子宫收缩乏力的产妇,医护人员需要对产妇进行子宫按摩,帮助产妇恢复子宫收缩情况,必要时可注射缩宫素或者欣母沛药物,帮助达到宫缩的效果;第三,发现产妇术后出血之后,医生需要立即对其进行子宫动脉结扎手术治疗或者采用B-Lynch缝合术治疗,缓解产妇的出血情况,减慢血流的速度。 综上,对产妇进行产前的综合检查,并提前做好产后出血预估以及合理预防可以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参考文献: [1]冯磊,谢春明,杨敏玲,冯对平,庞宁东,赵玉山.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出血45例临床分析[J]. 当代医学,2013(07):25-27. [2]马瑞. 68例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国当代医药,2013(15):176+178. [3]张军. 68例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05):35-37. [4]魏琴. B-Lynch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2):101-102. [5]蔺红霞. 产后出血临床分析及危险因素探讨[J]. 当代临床医刊,2017(02):2932+2931.

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

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针对产后出血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求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4例产后出血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51%,2h内发生率为82.89%;分析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孕期保健不健全、妊娠并发症、引产流产史、瘢痕子宫等。结论产后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众多,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加强产后观察等有助于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孕产妇危险。 标签: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干预措施 产后出血指[1],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作为产科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在我国,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因素。因此,预防及适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及干预是防治产后出血的关键。本文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4例产后出血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我县各院住院分娩7192例,其中阴道分娩6191例,剖宫产1001例,产后出血324例,发生率为4.51%,年龄为15~45岁,其中15~20岁72例,21~30岁154例,31~40岁88例,41~45岁10例。31例有妊娠并发症,27例是瘢痕子宫。 1.2诊断标准产后出血诊断标准按照乐杰主编的第六版妇产科学定义。 1.3出血量测量方法采用容积法和目测法测量出血量:①阴道分娩:称重法计算出血量,即胎儿娩出后用弯盘于产妇臀下接血,2h后的血量用臀垫称重计算;②剖宫产分娩:子宫壁切开后先吸尽羊水弃之,然后负压瓶内的血量与手术台上手术巾类吸出血之和。 2 结果 2.1产后出血的原因子宫收缩乏力213例,占65.74%;胎盘因素65例,占20.06%;软产道损伤42例,占12.96%;凝血功能障碍4例,占1.24%。 2.2分娩方式阴道分娩6191例,剖宫产1001例。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情况具体见表1。 2.3产后出血与高危因素关系高危因素包括:羊水过多、全身系统疾病(高血压病、贫血等)、异常产孕史、胎儿问题(死胎、双胎、巨大胎儿等)、妇科疾

高龄初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高龄初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进 而为高龄初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于笔者所在医院的高龄初产妇(年龄≥35岁)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产后出血组(胎儿娩出后2 h内阴道流血量≥400 ml或者胎儿娩出24 h内阴道流血量≥500 ml)和非产后出血组,计算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并对可能影响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0例高龄初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有14例,发生率为11.7%。单因素分析表明流产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巨大儿、分娩方式、子宫收缩乏力、胎盘粘连/植入/残留、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与产后出血密切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子宫收缩乏力、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影响高龄初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子宫收缩乏力、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临床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高龄初产妇产后出血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标签:产后出血;高龄初产妇;危险因素;发生率 胎儿娩出后2 h内阴道流血量≥400 ml或者胎儿娩出24 h内阴道流血量≥500 ml,被称为产后出血[1]。目前产后出血是导致孕妇死亡的首要原因[2]。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许多职业女性推迟怀孕时间以及不孕不育治疗技术的提高,使得高龄初产妇的人数越来越多[3]。而高龄初产妇由于年龄较大,生殖能力降低,并常常伴有其他疾病,会大大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4]。因此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对高龄初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进而为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高龄初产妇产后出血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于笔者所在医院的高龄初产妇(年龄≥35岁)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产后出血组(胎儿娩出后2 h内阴道流血量≥400 ml或者胎儿娩出24 h内阴道流血量≥500 ml)和非产后出血组。所有产妇均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高龄产妇年龄为35~48岁,孕周28~42周。 1.2 方法 1.2.1 观察内容需要观察高龄初产妇的出血量,以及可能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如流产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巨大儿、分娩方式、子宫收缩乏力、胎盘粘连/植入/残留、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5]。 1.2.2 产后出血测量方法(1)阴道分娩:胎儿娩出后在产妇臀部放置聚血

产后出血350例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350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8-19T11:27:13.0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4期供稿作者:胡雪峰 [导读] 产后出血,在目前来说仍然是产科临床上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胡雪峰(黑龙江省漠河县人民医院黑龙江漠河 165300)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4-0111-02 【摘要】本文总结分析了我科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10年间住院产妇15000人,产后出血350例,同时对影响产后出血的因素作了系统的分析,并对产后出血的原因作了进一步的讨论,并对产后出血的原因作了进一步的讨论,提出了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产后出血防治措施 产后出血,在目前来说仍然是产科临床上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它的危害性不亚于产后感染与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产后失血过多,可迅速出现失血性休克,或由于失血使产妇的抵抗力降低,成为产褥感染的诱因。如休克未及时的抢救,可危及产妇的生命,如休克的时间过长,即使挽救了生命,还可因垂体缺血性坏死,以后发生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严重后遗症(Sheehani综合症)。因此在产前产时和产后应积极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对产后出血及时的处理,是我们产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使今后的工作更进一步提高特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这10年来产后出血350例作一分析,以资交流。 1 资料分析 1.1产后出血发生率与有关因素 1.1.1发生率 我科10年间住院产妇共15000例,产后出血350例,其中初产妇9000例,经产妇6000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5%,产妇死亡4例,死亡率为0.1%。 1.1.2产后出血年龄 产后出血与年龄、多产妇均有很大关系,年龄越大,产后出血的机会越大,本文31-35岁发病率最高,占8.3%。 1.1.3产后出血与手术产手术产分娩后出血发生率较自然分娩为高,因为手术产分娩常存在着病理情况,引起子宫收缩乏力或造成软产道损伤的机会较多,手术产分娩的人数为660例出血90例,占13%。 1.1.4产后出血与胎儿的大小,胎盘的面积 婴儿体重在4000g以上的巨大胎儿产后出血的最多,因胎儿体积大,子宫过度膨胀或产程延长,子宫张力减低或软产道损伤。胎儿体积大,胎盘面积亦相应增大,子宫壁附着面亦越大,产后出血的机会增多。 1.1.5产后出血与产程 产后出血与产程的长短有很大关系,产程长,滞产,宫缩乏力,三个产程时间的延长均可使产后出血量增加,当第一产程>15小时,第二产程>2小时,第三产程>10分钟,总产程>21小时产后失血量及产后出血率有显著增加。尤以第三产程的影响最大,因此缩短产程尤其是第三产程的时间,对减少产后出血有重要意义。 1.1.6产后出血与合并症 产后出血伴有合并症的出血量明显增多,如妊高征,肝炎,心脏病,肾脏病,慢性高血压,其中以妊高症最明显,且随妊高征轻、中、重度的分类,失血量及产后出血率均依次增加,贫血亦可以降低产妇对产后出血耐受性。 1.2产后出血的原因 1.2.1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350例子宫收缩乏力占180例,发生率为51%。 1.2.2胎盘因素,主要与胎盘滞留及胎盘残留,350例中以上因素120例,占34%,绝大多数为第三产程处理不当引起,同时还可由胎盘粘连付胎盘引起。 1.2.3软产道损伤,急产或手术产时可引起软产道损伤而造成产后出血,350例产后出血当中,软产道损伤为45例,占13%。其中宫颈裂伤20例,阴道裂伤10例,阴道壁血肿15例。 1.2.4凝血机制障碍5例,占L 4%,多发生在产后出血晚期,主要表现为血液不凝固,出凝血时问延长,血小板减少,纤维蛋白原减少,三P试验阳性,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2 讨论 2.1正确估计产时及产后的失血量,现在我们大多数单位都用目测估计失血量,特别是分娩2小时后回休息室至产后24小时内失血量常未估计在内,接产时浸入纱布敷料,产单的血量亦未计算在内。由于孕晚期产妇血容量增加,增加了产妇对失血的耐受性,常给人假象而使对失血量估计偏低,人为估计的失血量往往仅为实际失血量的一半。由于低估了实际失血量,当产妇出血发生休克时,常易造成血容量的补充不足而贻误抢救时机。因此正确收集和测量产后出血量有重要意义。应予以高度重视从接产起至胎儿娩出后2小时内总失血量 ≥400ml,或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总失血量>500ml者为产后大出血。目测估计血量加倍计算。 2.2重视会阴切开失血量 适时的作好会阴切开术,努力减少会阴切口的出血。及时的压迫止血或进行血管结扎止血,也是减少产后出血的重要方面. 2.3产前积极治疗各种妊娠合并症,尤其应作好妊高症及妊娠合并肝炎的防治工作,纠正贫血以提高时出血的耐受性,对有产后出血倾向的孕妇提前入院待产。 2.4严密观察产程,尽量缩短第三产程,注意胎盘剥离的先兆,遇第三产程出血多,或胎儿娩出后半小时,胎盘无剥离征象,应立即进行人工剥离胎盘术,如有胎盘残留应及时处理。 2.5产后2小时内应在产房观察,重点注意产后出血及其他情况,胎盘娩出后宫底注射宫缩剂,预防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 2.6如遇有软产道损伤,应积极进行缝合止血,以减少出血量。 2.7关于产后出血的抢救问题 2.7.1首先要补充足够的血容量,以输血为主,其次是寻找出血原因进行止血,原则上两者都可同时进行,除输血补液外,还应注意体

探讨产后出血危险因素临床分析及预防对策

探讨产后出血危险因素临床分析及预防对策 发表时间:2018-04-16T15:38:39.80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3期作者:裴丽杨王丹郑英泽鞠花王春晓 [导读] 对产后出血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寻找预防对策,为临床防治产后出血提供参考。 大庆市人民医院 163311 摘要:目的:对产后出血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寻找预防对策,为临床防治产后出血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的502例产妇来进行研究分析,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分析产后的出血危险因素。结果:共有21例产后出血病例,发生率为4.18%。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和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残留/植入/粘连、贫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软产道损伤、妊娠高血压等有关(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来看,胎盘残留/植入/粘连(β=1.427,OR=4.323)、子宫收缩乏力(β=0.814,OR=7.145)和前置胎盘(β=1.073,OR=5.169)是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残留/植入/粘连、前置胎盘等,针对这些情况进行干预能够预防产后出血。 关键词:产后出血;危险因素;预防措施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find the preventive measure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Methods:a total of 502 parturients from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4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risk factor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were analyzed by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there were 21 case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with the incidence rate of 4.18%. The occurrence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 women is related to uterine atony,placenta remnant / implantation / adhesion,anemia,placenta previa,placental abruption,soft birth canal injury,pregnancy hypertension,etc.(P<0.05). According to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residue of placenta / implantation / adhesion(beta =1.427,OR=4.323),uterine atony(beta =0.814,OR=7.145)and placenta previa(beta =1.073,OR=5.169)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P<0.05). Conclusion:the risk factor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clude uterine atony,placenta remnant / implantation / adhesion,placenta previa and so on. Intervention for these conditions can prevent postpartum hemorrhage. Keywords postpartum hemorrhage;risk factors;preventive measures; 产后出血是分娩并发症,胎儿娩出后24小时产妇出血量超过500ml则为产后出血,约有2%至6%的产妇会有该情况出现[1]。根据其他研究[2]显示,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宫缩乏力、胎盘粘连、凝血功能障碍等,如果及时救治可以保证产妇的安全,所以对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解,采取干预措施,能够预防产后出血事件的出现[3]。此次就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为临床产后出血事件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对502例产妇进行了研究分析,最小24岁,最大36岁,平均(27.96±4.31)岁;孕周36~40周,平均(38.79±0.57)周;有346例自然分娩,156了剖腹产。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502例产妇的病例资料,根据妇产科学(第7版)中的诊断标准[4],将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500 ml或产后2 h内出血量>400 ml判断为产后出血。采用容积计算方法测量产妇产后2 h内的出血量,胎儿娩出后,将聚血盆放置于产妇臀部位置,至产后2 h取出,测量聚血盆中的血量。通过会阴垫集血称重法计算产妇产后24 h内的出血量,取出聚血盆后立即放置会阴垫收集血量,至产后24 h取出,通过前后质量差计算产后24 h的出血量。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产后出血的单因素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筛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此次研究中,共有21例产后出血病例,发生率为4.18%。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和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残留/植入/粘连、贫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软产道损伤、妊娠高血压等有关(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来看,胎盘残留/植入/粘连(β=1.427, OR=4.323)、子宫收缩乏力(β=0.814,OR=7.145)和前置胎盘(β=1.073,OR=5.169)是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3 讨论 产后出血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肾衰竭、休克,危及产妇生命。产后出血诊断比较简单,但是需要尽快的寻找原因,针对性的治疗和止血,才能挽救产妇生命[5],所以,对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了解,对高风险产妇进行观察,避免或减轻产后出血的危害。 此次研究中,共有21例产后出血病例,发生率为4.18%。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和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残留/植入/粘连、贫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软产道损伤、妊娠高血压等有关(P<0.05)。 子宫收缩乏力是造成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6-8],本研究中其OR值为7.145。117例子宫收缩乏力产妇中,16.24%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子宫收缩乏力历来都是产后出血的首要因素,诱因主要有产程延长、妊娠期合并症、双胎妊娠、经产妇、高龄、心理因素等,所以,宫缩乏力的产妇需要使用缩宫素,如果产妇心理焦虑还需要进行心理疏导,让其顺利度过第二产程。前置胎盘是急重症,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机制现在还不清楚,但是其危险性非常高,会合并胎盘植入,导致难产大出血,增加子宫切除几率。前置胎盘的治疗需要尽快的控制出血,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一般都是使用止血药物注射或者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 胎盘残留/植入/粘连等也是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受到药物刺激或者多次分娩,女性的子宫内膜会有损伤,胎盘粘连和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也会相应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