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

“和敬清寂”与“茶禅一味”

作者:刘毅窦重山来源:拙风文化网

茶道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其产生、发展、定型的全过程,处处折射出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印痕,并与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禅宗结下了不解之缘。最能体现茶道思想及审美意识的是“茶圣”千利休(1522~1591)提炼出的四个字,即“和敬清寂”。四百年来,人们一直用这四个字来阐述“禅茶一味”的化境,领悟和欣赏茶道独特的美意识。

和:不生憎爱的氛围

日语中的“和”字有调和、知悦、和睦、祥和等多层意思,多指人际关系的氛围,联络感情的手段。“和”是日本的当用汉字,自九世纪日本文字创生以降,一直沿用至今。最早出现在日本典籍中的“和”的概念,可追溯至公元604年圣德太子制定的、用汉文书写的《十七条宪法》第一条,即“以和为贵,无怜为宗”。①其意,即借用儒家的伦理观念“礼之用,和为贵”(《礼记?儒行》)来规范人的行为准则,调和社会关系。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人华夏之后,逐渐走上了一条佛教中国化的道路,至两晋时期,终于与玄学联姻,派生出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血缘关系的禅宗,“以和为贵”、“以和为本”,的意境便成为禅宗“直指人心”所依托的氛围。禅宗吸收了“和”的概念,并与空无回互,主张用淡泊无为,“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的清静本心去体验、了悟“我心即佛”的般如真谛,从而达到“佛我一如”的“和”境。

禅宗传入日本后,追求“和”的氛围,体验“和”的意境,便成为日本禅僧孜孜以求的外在形式之一。特别是日本曹洞宗,它继承了打坐参禅、默照悟性等一切曹洞禅的基本特征,更是刻意追求适于“打坐”、“默照”的“和”境。日本曹洞宗始祖希玄道元(1200--1253)在永平寺传禅时,常对弟子们说他自己在南宋天童寺随如净禅师学禅,“除柔软心,其他皆未学到”。②当代日本著名禅学家铃木大拙认为,这“柔软心”便是禅宗普渡众生,共臻涅槃的一颗“和”心。

茶道是禅宗自然观外化的一种艺术形式,是调和人际关系、“以心传心”的人工渠道。人们常说,品茶即品禅,因而才有“禅茶一味”之理。在中国,唐代著名禅师赵州从谂(778--

897)有一个公案,名曰“吃茶去”,其意为学禅者如能心气平和、无心无欲地喝一杯茶,即为开悟之人。中国禅宗与茶的渊源之深,甚至渗透到禅僧们的日常生活中。禅门《清规》规定禅寺午后不进食,以茶代之,由此可见一斑。饮茶之风传入日本,亦与禅宗密不可分。日本禅宗之祖明田庵荣西(1141-1215)是第一个将茶种带回日本,并在日本传播茶树种植技术的禅僧,他的名著《吃茶养生记》被誉为日本历史上最早的茶书。室町时期兴起的“唐式茶会”,是禅宗寺院仿宋元中国禅寺品茶之艺而形成的社会习尚。日本早期茶道称为“茶之汤”,集大成者如村田珠光(1422-1562)便是大德寺禅僧。禅与茶道的关系如此之深,已经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须臾不可分离的程度。

正是由于“禅茶一味”的血缘关系,茶道所极力渲染的氛围才是摒弃世人纷争,追求平和、静谧的“和”境。其庭园设计,茶室布局、礼仪程序、礼节规范,都别具匠心地突出“和”的氛围。特别是千利休创立的“四叠半”茶室,把人与人距离的空间凝缩到近在咫尺的程度,更加突出了“心心相印”,以茶会友的情境。

当客人被主人请进茶室,那典雅的设计、柔和的色调、淡淡的香气、古朴的茶具、彬彬有礼的节奏,烘托出一种和睦,安谧的气氛,使人们由衷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那种真诚、纯朴的情谊,从中获得消除陌生、排遣孤寂的解脱感。

恰恰是由于茶道这种精心设计、极力渲染的“和”境,日本人才把它当做陶冶情操、品味人生真情的超然之所。今天的日本茶道流派更把这种“和”境赋于现代化的情调,以“和”比附“和平”,直称茶道是“一碗茶中的和平”艺术(“里千家”语)。

敬:心佛平等的禅意

“敬”,是“和”的孪生概念,同属于茶道的意识范畴。

“敬”的思想同样源于禅宗。我们知道,禅宗主张“我心即佛”、“万物皆有佛心”,认为在“真如”面前所有的人都“平等不二”,因此,它反对崇拜种任何偶象,不承认一切权威。在禅宗那里,老师和学生可以不拘学历、地位、资格,互相发问、互相启发提示,在体悟禅中求得“敬”的意念。

茶道吸收了禅宗的“心佛平等”观,并加以升华和提炼,形成了“敬”的情感概念。最能体现这种“敬”的意念者,当数“茶之汤”(早期茶道)中的“一座建立”和“一期一会”。

所谓“一座建立”,其本意为茶室设计的一种格局,后来引伸为一种令人景仰的“敬”的意象。茶室中,宾主共置于一个没有差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位置上,在这里相敬相爱,出于“本心”的流露,以达到自然的、非理性的情感交融。正是基于这种“敬”,到了千利休的时代,茶道索兴将原来茶室中专为贵宾设置的“贵人口”(即门),改为不论身份、地位,一律自由出入的“躏口”,更为彻底地体现了千利休提倡的“敬”的思想。

“一期一会”的本意是两人相见即是机缘,或许一生中仅此一次。因此,“茶之汤”主张所有的人都要珍惜以茶相会的机缘,只有相敬如宾,抛弃所有外在的形式,在默默无言的品茶中才能悟出人生的真啼和“敬”的真正涵意。

“敬”是禅宗“心佛平等”的重要思想,也是茶道所着力追求的禅意。村田珠光在《心主义》中说:“此道(即茶道)最忌自我主心与我执。见能者妒之,见后于已者则蔑之,此事不可有也。见能者近之,惊佩其才;见后于己者,则须鼎力协之”③。这里的“自我主心”与“我执”,是禅宗力主排弃的完全意识化的自我和执着的自我。禅宗认为人的一切杂念和欲望皆源自此二者,要想成佛,就必须去实现一种超越经验,即无意识的内心自悟,而这种超越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敬”。真正领悟了“敬”的禅意,才能“见能者近之,惊佩其才:见后于已者,则须鼎力协之”,点示出茶道与禅宗一脉相承、息息相通的“敬”意识。

千利休创建草庵茶道之后,“敬”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茶人泽庵(1573-1645)在他的《茶亭之记》中写道:“设小室于竹荫树下,贮水石、植草木、燃釜、生花、饰茶具,皆是移山川自然之水石于一室,赏四序雪月花草之风,感草木荣落之时,成迎客之礼敬。于釜中闻松风之飒飒,世上之念虑皆忘;于一杓中流出清水涓涓,心中之埃尘尽洗,真可谓人间之仙境。礼之本为敬,其用以和为贵……纵公子贵人来坐,其交淡泊不媚;若夫晚等来临,至敬而不慢。此空中物也,和而不流,久久犹敬矣”。④

从这里不难看出茶道“敬”的意象及其在茶道思想意识中的独特价值。

清:物我合一的化境

“清”,也是茶道和禅宗共同拥有的意识。它既是禅宗自然观的一种体验,也是茶道通禅的一种化境,同时也是茶道特有的审美情趣,再现了人对自然生命的执著追求。

禅宗认为“本心清静”是“物我两忘”的先决条件,只有清心静虑,排除干扰、摒弃杂念,才能达到“梵我一如”的最高化境。因此,禅寺伽蓝大多选择风景清幽、清谧恬淡的处所;禅僧居士也每每隐居山水之间,去领略“物我合一”的清静无为之心。禅僧们恪守清心寡欲之道,参禅打坐,以清为伴;衣食住行,以淡为本。甚至连禅苑法度也名以“清规”。可以说,“清”是禅宗空无观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与禅境相通的茶道,犹重清静淡雅之风,颇尚淡泊无为之情。如茶室的设计,以清静为要,不尚浮华,恬淡自然,常令人有脱尘出俗之感。更重要的是,茶道的“清”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使得这种具象的文化式样更为有效地营造出“物我合一”的禅宗化境。

江户时代的一部介绍茶道的书中有这样一段论述:

茶之汤本意,乃六根清静之为。眼见饰物、生花,鼻闻香气,耳听汤音,口品茶味,正手足之路,仍六根清静。意随清静也,毕竟为清意之所在。⑤

将茶道的功效框定为佛教的宗质,确为精辟之论。实际上,包括禅宗在内的佛教教义,其言谛也好,论戒也罢,归根到底都是“去人欲”、“求真如”,以清促悟的一种内功。由此可见,茶道所追求的“清”,与禅的空无观几乎别无二致。

另一部茶书《南方录》也说:

枯寂茶的本意,是表示清净无垢的佛陀世界。至此露地(即茶庭)草庵,拂却尘芥,主客直心相交,不拘规矩、寸尺、法式,乃成起火、沸汤、吃茶之事也。不论他事,此乃佛心之流露也。⑥

把茶道视为“清净无垢的佛陀世界”,视“清”为“佛心之流露”,深刻地揭示出茶道与禅宗的内在联系,也使我们进一步体悟到以茶论禅,以禅论茶,“禅茶一味”的本意。

寂:枯淡无欲的体悟

“寂”,即沽淡闲寂之意。它是茶道美学的最高境界,也是“禅茶一味”的灵魂之所在。

枯淡闲寂之情是禅宗对自然界的本质感受和领悟。它所表现的情感既不是那种神圣的崇高,也不是那种奇异的神秘;既不是对生命的慨叹,也不是“触物生情”似的伤感。它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禅境,是宁静、幽远、朦胧、恬美的体验,是大自然本身的和谐。

禅宗的“物我两忘”与枯淡闲寂有异曲同工之妙。它要求禅者对自然,对人生有一种达观清澈的悟性,不执着于一物的心境,不迷感于一念的感知。正是基于这种空寂的体悟,日本的禅师们才创造出诸如“只手之声”、“如何不湿衣,直取海底石”等貌似玄秘实则大彻大悟的公案。只有将有色的大千世界悟至枯淡闲寂,将色视为空,把空还原为色,才会从一只手听到两个巴掌声,不湿衣即可取出海底之石。人若真正体悟到了枯淡闲寂的蕴涵,才会有“石压笋斜出,岸悬花倒生”的化境,唯如此,才能在大自然中独具慧眼地领悟到“枯木倚寒岩”,“话尽山云海月情”的美感。

茶通禅理。茶道认为,“知已去欲,凝神沉思”之后达到的心满意足的幽闲境界就是“寂”。那么,这种“心满意足”的境界是什么呢?村田株光曾引用两句汉诗来解释它:

前林深雪里,昨夜树枝开。

白雪皑皑,朔风萧萧,在一般人眼里无疑于生的桎梏,死的沉寂。然而在禅僧看来,那深雪里孕育着生命的乳汁,那朔风里流动着复苏的生机,转眼间就会迎来一个争奇斗妍的春天。没有伤感,没有悲叹,“于不知处得全机”,“于无声处听惊雷”,这就是茶道“寂”的真正含义。

为了进一步阐发茶道中“寂”的化境,村田珠光在《心之文》中又指出:“枯寂者,秉佳具,细品其心味,自心底生发纯高品性,尔后,方可入枯淡闲寂之境”。⑦在这里,村田珠光认为茶味即“心味”,品茶即识心,其要者乃必备“纯高品性”。所谓“枯寂”,便是排除自我主心与我执之后而净化升华的化境。

“茶圣”千利休的二传弟子宗旦(1578-1668)是江户时代著名的茶道大师。宗旦对

“寂”的理解颇有独到之处,他的名言是“一个佗(即寂)字,重若佛门持戒”。⑧把“寂”

视为与佛门戒定同等重要的地位,也为我们理解“寂”于茶道的价值开启了一扇方便之门。

日本茶人中长期流传着一段有关宗旦以禅论茶,以茶喻禅的故事:据说某日,一位禅僧到宗旦的茶室去参禅品茶,采了一枝百色的山茶花让门人转送主人,以示敬意。不料门人不小心,摔了一个跟头,花瓣摔得满地皆是。宗旦闻讯,不慌不忙地收拾了一番。待禅僧被请入茶室时,一眼便看见茶桌上花瓶里插着一枝光秃秃的树枝,而花瓶下整整齐齐地摆放着白色的落英。品茶时,禅僧默默无言,他仿佛看见这片片花瓣比原来自己采摘时更加充满了生气。从这里,他体悟到这就是没有伤感的枯淡,这就是物我两忘的闲寂。⑨

此上,我们简略地阐释了茶道“和敬清寂”与”禅茶一味”的关系。概而言之,茶道是禅宗日本化之后孕育出的一种具有独特审价值的文化式样。它使人能在浓缩的空间里去理解不生憎爱的“和”,心佛平等的“敬”,从而进人物我合一的“清”,最终去体验枯淡无欲的“寂”。它着力渲染的氛围,刻意追求的禅意,引人人胜的化境,”禅茶一味”的体悟,给茶道这一艺术形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宗教色彩。唯其如此,才使许多人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使人们对日本的传统文化和日本文化价值观念的研究生发了颇大的引力。

悟禅机一:和敬清寂

作者:金凌冰未分类2009-10-27

和而敬之,则每个人的心自然变得清净,自己的周围也会变得极具洁净。

和敬清寂为茶道的心境。“和”只解释为和气或关系良好并不够充分,素食里有所谓的酱拌菜,就是把两种以上的材料混合,亦即混合成“第三种口味”使变成更可口美味,若各自分别发出独特的味道,就不算是酱拌菜。但和睦与混合不一样。

若人聚集在一起,只是为了博取别人喝采的表演,则不论社会或团体都无法成立。并非指要重视人情礼仪,而是要把每个人不同的个性拌合起来。唯有一方面拌合各人独特的个性,并保持

相互的独特风格,而形成任何人都没有的第三种风格,人和才能成立。“佛教教团”的原文为sangha,意思就是“和睦”,音译为“僧伽(称和尚为僧)”就是由此而来。

“和”也有和平之意,但只是没有战争并不能称为和平,存在每个人心里的憎恨、愤怒、怨艾等,经过整顿拌合后,人心才会变得和平。心里悄悄地在磨利愤怒和憎恨的爪牙,表面上提倡和平运动是无用的。禅者与茶艺家所以致力于“心的和平”,与联合国宪章所揭示的“若每个人的心灵无法和平,就没有真正和平的世界”。有相通之处,而且在联合国诞生以前,就已要求将心的和平当作“行”当作“道”来实践。

我不认为“和敬清寂”是分别独立的,应把它视为和——敬——清——寂连续一贯的思想。为什么呢?因为体会了和之后,自然而然就会尊敬别人,而彼此以“敬相待”,“和”自然就成立。和而敬之,则每个人的心自然变得清净,自己的周围也会变得极其洁净。因为这时心里已无执着的事物,所以变得清净。

儒家曾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其间的区别颇为重要,一方面保持个性,一方面与人和睦共处,和而不狎昵的境界很重要,这就是“寂心的寂静。”

“寂”是指烦恼之火静灭时的状态,如同燃烧稻草般,开始时会发出猛烈的火焰,烧尽后则会留下微微热气,这种稻草火的状态就是所谓的“寂”。所以并非指灭,而是把微微温暖的感觉贮存在内心。就像这稻草火能使溺于水的人暖和而起死回生般,也是能使心灰意冷的人获得生机的慈悲与智慧的作用。这就是何以能将烦恼拌合成智慧的和敬清寂,称为禅心、茶心的缘故。

和敬清寂

作者:万景路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发布时间:2008/06/05 15:06:54

茶传入日本,始于奈良时代初期,据日本文献《奥仪抄》说,天平元年(公元729年)4月,朝廷召集百僧到禁廷讲《大般若经》时,就有了赐茶之记载。随后,经平安时代发展,茶开始兴起于宫廷、寺院以及上层社会。至公元805年,高僧最澄从中国浙江天台山带回茶种,种植在京都的日向神社,从此,茶叶种植正式传入了日本。

时光流转,进入16世纪,日本产生了一位伟大的茶道艺术家——千利休,千利休的功绩在于他将茶道还原为淡泊寻常的本来面目,把茶道从宫廷、寺院、武士等上层社会进一步宣传普及到了民间。他将茶道的基本精神归纳为“和、敬、清、寂”四个字。“和”指的是自然万物之间要和谐;“敬”则指动物、植物、人和山水之间都要平等互敬;“清”是说茶人与每件事物乃至一个小小的茶勺发生关系时,都要以纯净的心情去对待,不可有任何杂念,暗含隔绝尘世、清心洁身之意;“寂”则是说人生无常,只有大自然的寂灭才是永恒的。他所开创的这一独特的茶道形式给日本茶道乃至日本整个文化艺术的影响都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因此,千百年来,日本人都把他尊为“茶道匠祖”。

尾关宗園在他的《一日一禅》中,对“和敬清寂”作了新的发挥,已是公然将禅意纳入茶道之中了。他告诉人们,遵循和善、稳静、谨慎之规范才是人生至重之规,以一份清爽的心情面对世事诸相,才能清澄人生。人生重要的是还原本色,顺其自然,才能做到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大自然中,从而做到真正地与自然同生,与自然同寂。

日本人得此“和敬清寂”四字真言,可谓获益匪浅。他们从“和”中悟出了和善、谨慎;研究“敬”又进一步发扬了“和”的精神,懂得了尊敬长辈,敬爱友人同事,以“和”而“敬”;一个“清”字,日本人不仅通过它的字面意思养成了洁身自好的良习,更是通过它所蕴含的禅意培养出了洁净、无杂念的“禅”的修养,可谓收到了由“和”而“敬”再“清明”的荡涤灵魂之功效。“寂”虽仅仅一字,但自从日本茶道将自然万物导入茶室以求与自然的同化并提倡“一期一会”(即认为主人和客人的每一次相会都是今世今生仅一次的相会)以来,日仅人从中悟出了人生为瞬间、寂灭才是永恒的至理,也正是因此,今天我们才能看到日本人在死亡面前显得那么从容、冷静,看不出有太多的悲伤。

日本茶道的茶艺表演非常繁复,一举手一投足的动作都有严格规定,茶室的内外环境布置也都与整个茶艺表演配合得天衣无缝,整个内容更是涉及哲学、宗教、艺术、文学、礼法、建筑等诸多方面,细节上还有书法、插花、园艺等技艺展示。观日本茶道表演,感觉日本茶道在思想上可以说是融佛教、神道教、儒教为一体的精神文化,而在形式上,则可以说它是各种艺术的总汇。它简朴素淡崇尚自然的美学思想、平等互敬而又适淡的道德精神观念经过千百年的浸淫,已完全融入了日本人的身魂之中,成为指导规范他们的行为的心灵铁则。因此,从N种意义上说,“和敬清寂”包罗万象。千利休功在千古。

日本茶道与日本社会

张建立

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动物,虽然欲望可能是无限的,但实际需求仍然是有限度的。日本元禄时代的茶书《南方录》中,立花实山阐述千利休所追求的日本茶道的理想形式时说:“小草庵的茶之汤,首先要依佛法修行得道为根本。追求豪华房宅、美味食品,乃俗世之举。屋,能遮雨;食,能解饥,足矣,此乃佛之教诲,茶之汤之本意也。

汲水、取柴、烧水、点茶,供佛,施人,亦自饮;立花,焚香,此等行为皆为践行佛祖之举止也。”

《南方录》开篇这段对日本茶道真谛的阐释文字,非常精当地概括出了日本茶道的最大特色,即它是基于对人的欲望、对作为人的最低需求进行深刻反省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文化,它不仅恰到好处地满足了修习者的生物性需求,同时还得体地满足了修习者的社会性需求,并且亦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修习者的情感需求。日本茶道的这一特色,就集中体现在其主要的修行内容———“茶事”上面。

“茶事”概说

学习日本茶道,其基本程序是先学习行礼、寒暄的方法,接下来是学习每一个茶道具的操作方法及其相关知识,然后是由浅入深地学习各种点炭、点茶的方法及其相关知识。这些分步修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完成一次理想的“茶事”。那么,什么样的“茶事”,才是茶人理想中的“茶事”呢?

在具体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茶事”一词的含意,进行简单地整理和界定。由于日语的表记本身受中国汉字的影响很大,所以日语中使用的许多汉字与我们中国的现行汉字不但字形一样,而且在字意上也一样或者很相近。但是,我们切不可因此就望文生义,想当然地把日语中的汉字词等同于汉语来理解,如对待“茶事”和“茶会”这两个词就要格外注意这一点。

在汉语中,自古以来,“茶事”一词很少用来表达“吃茶”的含义,它大多是用来表示茶的种植、采摘、制作、销售等茶业方面的事情;只有“茶会”这个词才是专门用来表达吃茶含义的词,但需特别注意的是,汉语的“茶会”也只有吃茶的含义,并没有特意将吃茶礼仪与饮食礼仪合并而行之意。

与之相对,日语中的“茶事”与“茶会”则不同,它们都有吃茶之意。而且,在16世纪之前,“茶事”与“茶会”的含义区分不是很明确。例如,在《看闻御记》中,到处可见“茶事”与“茶会”的记录,细考其含义,基本都是指“斗茶”游戏之会而言的。对于《看闻御记》的记录者———后崇光院贞成亲王而言,斗茶游戏可谓是他及其周边的王公贵族们最为喜欢的游戏方法之一。这些王公贵族及其属下们每次举行这样的斗茶游戏时,都要预先决定一个“御头”(即负责人)并且大家轮流坐庄。一般情况下,“御头”要负责准备赌品,有时也会由参会者“赌品各持参”(《看闻御记》嘉吉三年正月二十四日条等)。赌品的内容也是各色各样,“有茶会,赌品为三色绵、圆镜一面、扇子一把、厚纸一束”(《经觉私要钞》宽正三年正月四日条等)。而且,“茶前一献”,即每次举行斗茶游戏前还要先喝上一杯酒,然后才开始斗茶。胜者各取所赢之物,赌品如有剩余,则用掷色子的方式来进行分配。“茶了酒宴催兴”,斗茶结束后往往还会尽情地大吃大喝一顿,大有一种小赌怡情的感觉。不过,有时这种斗茶游戏会连日进行,甚至会“朝行藏庵顺茶事……晚又茶事”夜以继日地斗茶(《看闻御记》永享七年七月十九日至二十三日条等),这就有点儿难以用“小赌”名之,大概该称之为“豪赌”了吧。

但是,大体上自16世纪中后期开始,随着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文献中逐渐趋向于用“茶会”来称呼一般意义的饮茶,而将“茶事”限定为日本茶道的专用语。那么,二者的区别何在呢?“所谓茶事,即通过点一碗浓茶,总括主客交流的所有要素,综合所有的文化,创造出新的美,时而作为一种社交活动来进行,时而作为一种庄严的仪礼来举办,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千宗室:《正午之茶事》“序言”,淡交社1985年)。简言之,“茶事”,就是食礼与茶礼的精美结合,即“茶事”不单包含饮茶,还伴有怀石料理的应酬,茶事的参加人数最多在5人左右,其更加重视和追求精神层面的内容;而“茶会”则多指单纯的饮茶,不伴有怀石料理的应酬,参加人数少可几十、数百,多可达几千,其重视的更多的是饮茶的社交性。在现代日本,有时举办茶会时,也会采取与“茶事”极为近似的形式,即分设“茶席”和“点心”席,在“茶席”专门喝茶,在“点心”席主人为客人提供一点儿简单的饭菜,简单得有时甚至就是一份盒饭或者一小碗荞面条,根本谈不上礼仪上的应酬。所以,我们在谈到日本茶道时,将其主要的修行内容“茶事”翻译成“茶会”是不够准确的,中文文献中对日本茶道的专业用语“茶事”的处理,直取其形意而不做翻译的做法,源自清人黄遵宪,笔者亦赞同其做法。

日本茶道举办的茶事,种类很多,根据举办茶事的主题来进行分类的话,则既有以赏雪、月、花为主题的季节性茶事,也有庆祝某人新婚或逝世几周年之类的茶事等;若根据茶事具体举办的时间来分,则又可分为“拂晓茶事、早晨茶事、正午茶事、晚间茶事、临时茶事”这样五种。

举办茶事时,主人在决定了茶事的主题、时间、地点以后,一般要充分考虑到客人回复的时间,大约在举办茶事的一到两个星期以前,正式向客人发出请帖,请帖里要注明茶事的时间、地点以及所邀请的客人。在现代社会,由于通讯手段愈来愈发达,亲密朋友间往往也会通过传真、电话来发出邀请,但在一般情况下,如举办正午茶事,主人都会用毛笔亲自书写请帖,函寄相邀。客人收到请帖以后,如果决定参加茶事,就要在举办茶事的两三天前给主人答复,并且要在正式举办茶事的前一天,去向主人当面致谢,这被称为“前礼”,而且在茶事结束的第二天,客人还要再一次到主人家,向举办茶事的主人表示感谢,这被称为“后礼”。

茶事是“用餐仪礼”与“饮茶仪礼”的一种组合。一次正规的茶事,一般是由“前席(初座)”、“席间休息(日语称之为…中立?)”、“后席(后座)”这样三部分构成。客人按约定的时间由茶庭进入茶室,先是主客的礼仪性寒暄,随后是点炭(初炭)、为客人献上怀石料理、茶点心。客人用完怀石料理、点心后退席至茶庭中小憩,此即所谓的“中立”。客人席间休息时,主人则要迅速重新整理和装饰茶室,一切准备停当后,按着约定好的击打方法敲铜锣以通知客人再次入席。这席间休息后的茶席即所谓的“后席”。“后席”的主要内容是点浓茶、点炭(后炭)、上茶点心、点薄茶、主客互致感谢辞别之礼。

“一汁三菜”的怀石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因为人是动物,所以人也自然有着与动物一样的维持个体延续之需求,即“生物性需求”或“生理要求”。“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饮食”则是人的最基本的生物性需求。日本茶道的特色之一就在于,“茶事”将饮茶礼仪与用餐礼仪合而为一,首先满足了人的最基本的生物性需求。

前席进餐→席间休息→后席吃茶,这种茶事的形式,大约是在日本天文年间(1532-1555)形成的(筒井纮一:《怀石之研究》,淡交社2002年版,第56-57页)。日本茶道成立初期的茶事料理,是对本膳料理的一种简化。日本室町时代的正式料理———本膳料理,也被称作是七五三料理,一般是在中央摆放一个食案(一之膳),在其两侧摆两个食案(二之膳、三之膳),再多的时候还会在对面摆出四之膳至七之膳,而且一般在每个膳里各要摆放上七种、五种、三种点心。“绍鸥的时候,直到十年前,大家还会不吝金银准备二之膳、三之膳”(《山上宗二记》)。由此可见,茶事的料理虽然没有本膳料

理那么正式,但在茶事成立初期也是相当讲究的。而且,由于过度追求满足客人的口福,如元龟3年(1572)的《乌鼠集四卷书》所述:“准备料理时的要点是,给山区的客人准备海河之物,给海滨之人准备山野之物。依此类推,给居住北方的人准备南国食物”,结果导致茶人将能否给客人献上珍奇物品看得很重要,茶事料理中的猎奇想法非常严重。

但是,随着茶人对茶事的精神层面追求的加强,促动了茶人对作为日本茶道的料理的反省和深思,因而使带有二之膳、三之膳的茶事料理逐渐遭受到了被排斥的命运,于是才有了“怀石”料理的问世。《南方录》“墨引”卷中的“应在适当时候添炭,然后奉上怀石”,这大概是茶书中把茶事料理称作“怀石”的首次记录。

那么,为什么要使用“怀石”一词呢?“怀石在禅林亦称作药石,僧人将温暖的石头抱在怀中抵挡饥饿感,因此有了…怀石?的名称。禅林所谓的小食、夜食等,与药石和点心意同,吃得都十分简单清淡。…怀石?是非常适合称呼草庵茶料理的文字,颇具有侘意并且非常有意趣”(《吃茶南方录坤》)。也就是说,茶人将日本茶道的茶事料理命名“怀石”,是受了佛教禅宗的影响,是茶人为了追求“侘”的意境和体现“侘”的精神而特意选定的名称。“小草庵的茶之汤,首先要依佛法修行得道为根本。追求豪华房宅、美味食品,乃俗世之举。屋,能遮雨;食,能解饥,足矣,此乃佛之教诲,茶之汤之本意也。”(《南方录》)“怀石”之意,可以说恰好顺合了日本茶道之本意。“怀石”这一重视日本茶道精神意义的表记,是在天明7年(1787)以后才得到了统一,并固定下来(筒井纮一:《怀石之研究》,第92-95页)。

理想的怀石料理,一般由“一汁三菜”构成。所谓一汁三菜,就是一种酱汤和一小碟生鱼丝、炖煮菜蔬、烧烤菜蔬。“草庵的料理,汁一,菜二或三,酒也要少些。过分费心思预备丰盛的料理是不适合侘茶室的(《南方录》)。”以《南方录》为首的茶书,都一致认为是千利休改革了以往的茶事料理,并吸收了禅院精进料理做法,才创立了一汁三菜的怀石。“利休在举办茶会时,料理超过三菜的极为稀少。”(《给宗甫公古织的疑问书》);“从前招待贵人是二汁三菜,但自利休改正后,即使是贵人也是仅用一汁三菜或一汁两菜,侘者一汁一菜。”(《茶道古典全集》第3巻,第438页)在侘茶形成的过程中,也唯有千利休是彻底遵照其师武野绍鸥“无论是何等珍奇客人也不可超过一汁三菜”的要求来做的。即使是对现世最大的当权者,只要是草庵的茶事,茶席里的料理也必须符合侘茶的精神趣向。(筒井纮一:“会席料理”,载《京料理的历史》,柴田书店1979年)

在对日本茶道的礼仪做法尚没有家元制度下这么容易统一的时代,关于“怀石”的形成,将其归功于某个个人是否妥当,或许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历史真相如何,也还有待于历史学家们今后的努力。总之,从一味追求饱口福的“会席”、“会膳”,到“食,能解饥,足矣”这一契合日本茶道之本意的“怀石”的诞生,可以说实现了茶人从生物性需求向社会性需求、情感性需求的飞跃,也将日本茶道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精神层面。“怀石”不仅满足了茶人要“吃饭”这一生物性需求,而且因其是为宴请招待客人而制作的饭菜,自然也免不了要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性作用。按照日本茶道的礼法,在进食“怀石”的前席,一般壁龛上都会挂着一幅昭示着茶事主题的禅僧墨宝,主客间基于此进行“怀石”的应酬,虽不像在禅堂进餐那样要很庄重地合掌唱诵“食事五观文”,但彼此在同一主题下,共享一期一会的时空,可以说,这不仅满足了彼此交往的社会性需求,同时也实现了彼此间情感的互动,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彼此的情感需求。

吃茶法

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除了有与其他动物一样的生物性需求外,还具有许多动物所没有的社会性需求,其中交往的要求可谓是人最大的社会性需求。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

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周易·序卦》)。其实,一个人从一出生就已经被抛掷在一系列的社会关系之中,就已经开始了与他人的交往。“七教: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礼记·王制第五》);“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记·曲礼上》);“夫妇别,父子亲,君臣严,三者正,则庶民从之矣。”(《大戴礼记》哀公问於孔子第四十一);“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班固《白虎通义》卷七)。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人们的社会关系已经不再局限于上述传统的“夫妇、父子、君臣、上下、长幼、兄弟、姊妹、朋友、族人、师长、乡党”等关系,每个人所扮演的角色也会不时地、不断地发生变化,一个人倘若不能很好地适应各种角色变迁,对某种社会关系处理不当时,就有可能失去某一种或某几种社会关系,就会被认为是不正常的,并可能会受到指责,因而对人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父子之间观其孝慈也,兄弟之间观其和友也,君臣之间观其忠惠也,乡党之间观其信惮也。”(《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第七十二)。如果父子关系不好,或者子女会被人指责为“不孝”,或者父母会被人指责为“不慈”;乡党关系处理不好,则可能会被认指责为“没人情味”等等。

日本茶道的吃茶法的最大特色就在于,无论主人的各类知识多么丰富,也无论其点茶技法多么精湛娴熟,仅凭主人个人的能力,不可能点出一碗美味可口的茶。因此,为了能够点出一碗美味可口的茶,不仅需要主人的刻苦修为,而且作为客人也必须得具备同样的修为,主客间必须做到心心相印,宾主历然且宾主一如方可。点一碗茶的过程,其实也恰是人们尝试着去建立各种人际关系、进行角色转换的一个训练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实现与人交往的心理平衡过程,而这一点恰是中国茶道所不具备的。

根据摄取茶叶的内容及方法为主要基准,可以将吃茶法分为“吃叶法”和“吃汁法”。所谓吃叶法,即把茶叶研成粉末等,把茶叶全体都吃掉的方法;所谓吃汁法,即把茶叶浸泡在水中等,饮用浸出的茶汁的方法。日本茶道,就是采纳吃叶法创制了其程序复杂、体系庞大的吃茶作法。日本茶道的吃茶,不是像中国茶道那样意在谋求神清气爽、飘飘欲仙的那种饮茶的生理效果,而是更看重如何为修习者们创造一个交往的机会。日本茶道的点茶法,一般分为秘传和非秘传两种点茶方法。秘传点茶法则要通过家元或其代理人亲口教授才可学得到,因属于不可形诸文字的内容,在此不便过多提及,但比较而言,可以说“秘传点茶法”是在传承着日本茶道的历史,“非秘传点茶法”则是在展现着日本茶道的现在。无论是“秘传点茶法”,还是“非秘传点茶法”,其出发点都是以吃茶这一活动为茶人提供社会交往的机会,为茶人们提供一个修行得道的指月之指,因此,日本茶道的做法很容易给人一种日本茶道里无茶的感觉。这一特点在茶道具的使用、点茶法、吃茶形式等方面表现得都非常明显。

无论是日本茶道,还是中国茶道,对茶道具的遴选都很慎重。例如,《茶经》“四之器”对茶碗的选择标准做过如下阐述:“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晋·杜毓《荈赋》所谓器择陶拣,出自东瓯。瓯,越也。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由此可知,中国茶道的择器标准,主要是看器皿的色泽是否与茶色相合,所以把色青类冰玉的越瓷奉为上乘。

日本茶道的择器标准与中国茶道的择器标准则有很大的不同,中国茶道中陆羽排斥的白、黄、褐色碗,在日本茶道中非但没有受到排斥,反倒成为武野绍鸥、千利休等茶人嗜好的茶碗。如绍鸥喜好的白天目,千利休培养的陶艺师长次郎烧制的茶碗不是黄就是黑或者是褐色,如著名的黑色乐烧陶碗“勾

当”、刻有利休花押的“黄B戸茶碗”,还有被日本政府指定为重点文物的“无一物”、“太郎坊”、“白鹭”都是赤色茶碗。

中日茶道择器标准的不同,不单纯是一种美意识上的差异,主要还是因为各自追求的目的不同所致。日本茶道对待茶道具,几乎不考虑与茶的颜色般配与否,而是更侧重于考虑茶人修为深浅与茶道具的色调是否般配。如据传为日本茶道开山鼻祖村田珠光所作的《心之文》中说:“此道最忌自高自大,固执己见。嫉妒能手,蔑视新手,最最违道。须请教于上者,提携下者。此道一大要事为兼和汉之体,最最重要。目下,人言遒劲枯高,初学者争索备前、信乐之物,真可谓荒唐之极”。村田珠光在这里批判初学者不该使用备前烧、信乐烧茶器,并非因为涩涩的、粗糙的、干燥的备前烧、信乐烧茶器色不宜茶,而是因为初学者修行尚浅,还无法把握这类茶器的使用。

另外,日本茶道的“小习”点茶法主要是针对有来历的茶器的点茶法,如“茶碗饰”、“茶入饰”、“茶杓饰”等点茶法,相对而言,它们并不太看重茶器的样式,而是格外看重是由谁制作的、从谁那得来的等内容,这些都说明日本茶道点茶法看重的是人际交往的内容,而非局限于茶及茶器本身。而且,在点茶过程中,日本茶道还专门设定了问询茶器由来的场景。茶人进入茶室时对壁龛内的字画行礼如仪,亦非对字画等实物行礼,而是在向字画的作者致敬,所以茶人在欣赏壁龛里悬挂的字画时,也不会对字画技法的高低尝头品足,而是要怀着对字画作者德行的崇敬之心去欣赏和体悟。

日本茶道中重视社会交往的要素,不仅体现在择器标准上面,在点茶技法方面表现得也很突出。中日两国茶道都很重视水、火、茶,如《茶经》“六之饮”中说:“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阴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飞湍壅潦非水也,外熟内生非炙也,碧粉缥尘非末也,操艰搅遽非煮也,夏兴冬废非饮也。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已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

如上《茶经》“六之饮”中所述,中国茶道重视的是点茶的技法,但日本茶道却不尽然。据《南方录》中记载,曾有人向千利休询问点茶的秘诀,千利休说:“夏天做茶事要能使人感到凉爽,冬天做茶事要能使人感到温暖,炭要能使水烧开,茶要合口外,做到这些也就没有什么秘诀可言了。”问话的人很不高兴地说:“这么简单的道理,还用你来讲吗?”利休说:“那好吧,请你按照我说的来做一下试试,我来做你的客人,如果你达到了我如上的要求,我就给你做弟子。”当时大德寺住持笑岭和尚正好也在场,他听了二人的对话后,感慨地说:“宗易所言极是,这同鸟巢禅师给白乐天的回答…诸恶莫作,诸善奉行?是一样的道理。”后世茶人们根据这段轶事演化出了“利休茶道七则”,即“1、茶花要如同开在原野中;2、炭要能使水烧开;3、夏天办茶事要能使人感到凉爽;4、冬天办茶事要能使人感到温暖;5、赴约要守时;6、凡事应未雨绸缪;7、关怀同席的客人”。无论是《南方录》的茶事秘诀,还是近现代版的“利休茶道七则”,除了一句“茶要合口外”,并没有像《茶经》“六之饮”那样详细讲述什么“茶有九难云云”,日本茶道中讲得更多的是个人的修养以及在与人交往做事———点茶、吃茶活动中,个人所应持有的心得之类的内容。

另外,日本茶道的吃茶法与中国茶道及今天流行的茶艺的饮茶法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点茶时对待主客的要求不同。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都很讲究饮茶用的茶、水、火,而且中国的茶书记载比日本的更加细致周详。中国茶道的点茶好坏几乎全是靠主人一人的技术好坏来左右的,根本无须客人的配合。也就是说,只要主人通晓了“选茶、汲水、用炭”的技巧,就一定可以点好一碗可口的茶了,而客人只是一个被动的喝茶者。中国现存茶书中,几乎没有对客人的做法提出什么要求。

与之相对,日本茶道不但要求主人刻苦修习点茶法等,而且要求客人也必须同样刻苦修习。要想

举办一次成功的茶事,点一碗可口的茶,就必须修炼得能够熟练调整火候、水温使其达到最佳状态;而要想将火候、水温调整到最佳状态,光靠主人一人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得有客人的配合即必须靠主客共同的努力和心心相印的合作方可。千利休说:“日本茶道这个名字的意义就在于它第一追求的就是茶和汤的相应。能够根据前席的火候和后席的水温决定何时入席的客人,方是得道的客人;能够根据客人的修为恰到好处地调整火候、水温的主人,方为得道的主人。……切记,日本茶道这个名字,是蕴含着很深的道理的”;“客人要根据火候和水温确定进入露地的时机”、“若客人修习欠佳,有时会导致火候变得相当坏”。(《南方录》)这样的话,自然也就无法点出一碗可口的茶了。如上所述,日本茶道文献中的记述,往往不单纯是对主人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客人的要求。这是因为,日本茶道的茶事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宾主一如、宾主历然”即既无宾主之分且又宾主分明的境界。所以,在日本茶道的相关文献中,类似于上文这种要求客人如何做的记述,比比皆是。

不仅在点茶方面,在吃茶方面日本茶道重视与会者间的社会交往的性格也比较强。日本茶道形成初期,做茶事时,“侘亭主只敬献一碗浓茶”,即“后席”饮茶时一般只是喝一碗浓茶而已,但慢慢地茶事内容有所变化,喝完浓茶后,又添了一道淡茶。喝淡茶时一般是人手一碗,但茶碗并不会成为某个客人的专用茶碗,而是大家先后交替来使用。主人也会在客人面前象征性地清洗擦拭,但是从现代人的卫生意识的角度讲,恐怕很多人不大容易接受。如果连喝淡茶的方式都难以接受的话,那么喝浓茶就更难以接受了,因为浓茶是需要所有在座的客人一起传饮的,而且要求每位客人必须从茶碗的同一个地方来喝,这就更不符合现代人的卫生习惯了。日本茶道中所有客人共同分饮一碗茶的浓茶饮法,令我们不由地联想起古时的歃血为盟、夫妇间的交杯酒、兄弟结拜的义酒、基督教的圣餐、神道的交心会、佛教里拜服献给佛祖的剩茶仪式等等这些宗教式的共同饮食的风俗。无论是主人点浓茶,还是客人们喝浓茶,彼此仅有极为简短的寒暄,那种气氛是非常严肃紧张的。与之相对,中国茶道吃茶则没有这些做法,而是人手一专用杯盏来品饮。比较而言,中国茶道更重视茶的色香味本身,而日本茶道似乎更注重饮茶的方式和过程,注重在茶室这个“一期一会”的方寸空间,通过共饮一碗浓茶这种方式来实现一味同心、异体同心的交流,从而实现情感的最大满足。

另外,日本茶道中还有一种名为“七事式”的点茶吃茶方法。做这种点茶法时,主客的角色是由五张分别写着“花、月、一、二、三”字样的小木牌来决定的,目的是在于训练茶人们随处做主的能力,每个人都要做到能够迅速适应在瞬间发生转换的角色,做到在茶室这块方寸之地不乱方寸,所有参加者都要做到应无所住而生共心。日本在很多重大历史关头都能够随机应变,灵活应对,以及在日本企业员工身上表现出来的那种所谓的集团主义精神,应该说与以日本茶道为首的日本文化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应该是不无关系的。经过类似日本茶道这种型范式文化的熏陶之后,同门间彼此无需更多的语言,一个眼神、一个小小的手势,亦能收到传神递意之功,那份默契,以及因那份彼此的默契而萌生的无形的力量,绝非是只知口是心非地高喊口号的人群和族群所能比的。以上,笔者主要从心理文化学的需求理论的角度,参照中国茶道的相关内容,通过对日本茶道的主要修行内容———“茶事”的考察,分析了日本茶道的特色。众所周知,日本茶道近似于宗教但不能说它就是宗教,近似于艺能但也不能说它就是艺能。今天,在日本特有的家元制度统帅下,日本茶道更可谓是日本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它融合佛教、儒教、阴阳道、神道思想之要义为一体,吸纳固本之食道、长智之书道、积勇之武道、增美之花道和清神之香道等诸多文化内容之精华,形成了颇具日本特色的综合性生活文化。自古以来,日本茶道人口分属的社会阶层就很广泛,既有皇室贵族政客大贾,更不乏地位低微的普通民众。可以说,日本茶道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生活文化体系,从方方面面满足了日本人的诸多身心要求,每位茶人都可按照适合自己的形式,从日本茶道中获得一份闲情雅趣,获得些许心灵的慰藉。研究日本茶道,不仅要涉及植物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心理文化学,还要涉及社会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笔者衷心地期待有志于日本茶道的研究者,不仅能够在相关学科理论方面提高修养,更要尽可能去实际修习和尝试着践行自己心中认可的茶道精神,唯此才会避免对日本茶道进行盲人摸象式的评议而贻笑大

方。

日本茶道的历史

日本茶道的历史 村田珠光的草庵流茶兴起(室町时代) 日本茶道历史上半部分,讲清了茶是如何被传入日本,又如何开始变得有日本味的。但为什么茶道对于奠定日本文化道德观、审美观、价值观等等具有重大影响呢?来,喝口茶休息一下,茶道发展的 高潮要从日本战国时代一些你一定知道名人说起。 前面说的茶道,主要还是遵循着中国传来的礼法,而开始成为富有日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要从茶道“开山始祖”村田珠光说起。 村田珠光曾经是一名奈良名寺的僧侣,也是一名茶人,他的茶道称之为草庵茶。为了更贴近日本人的风土,珠光创建了像是一般乡 间农家风格的有别于书院茶的茶室模式,质朴简素但是对于民众而 言却是相当有亲切感的茶室,这种茶室风格后来被称为草庵。这时 茶道已经从贵族文化逐渐与平民生活融合,更注重精神的茶道。 珠光扮演了开创者的角色。他喜爱幽静、朴质、古拙的“侘“的气氛,所有他的茶道也称之为“侘茶”、虽然不知道这与他学习佛 法与禅理是否有直接关联,但曾有此一说,身有为僧侣的珠光是为 了改革茶道而学习佛法的。另一个更广为人知的故事是,珠光曾在 大德寺与名僧一休宗纯(大家可能更熟悉的是那个机智的一休和尚吧)学习禅并受到他的启发,更接受了一休和尚授予的证明其已经开悟 的圆悟禅师的墨迹。那珠光到底悟到了什么呢?他原来发型了原来 “禅理也在茶道中” 茶道中有禅理?好像很玄吧?其实珠光主张茶道也该像日常生活道理一样:客人来了,需要诚心准备一服茶,而客人也要真心的感谢,是自然而然就该如此的事,没有多余的思考与心机,而不是刻意地 去追求其他什么。所以,珠光以崇尚人心来制定茶道程序的作法, 更重视精神层面的意义。珠光对茶道的改变,还包括了“人身平等”的概念。茶道可说是透过茶,将人心连在一起的一种方式。在茶室

日本茶道文化

日本茶道文化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浅谈日本茶道文化 摘要:日本茶道文化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却具有自己独特的形成、发展历程及文化内涵。日本茶道随着时代的发展渐趋平民化,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日本人民的生活方式及生活态度。正如桑田中亲所说:“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前进成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日本茶道有丰富的专用器具及庄重繁复的流程,如:如茶叶要碾得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插花要根据季节和来宾的名望、地位、辈份、年龄和文化教养等来选择;主持人的动作要规范敏捷,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准确到位等。日本茶道中提倡的“和敬清寂”简洁而内涵丰富,更是体现了日本茶道文化的精神与内涵,说明日本茶道是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 关键词:茶道起源流派精神 一、日本茶道的起源 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国,具有东方文化之韵味。 被后世尊为意境“茶圣”的唐代陆羽所着的《茶经》,是公认的最早的具有最高水平的茶文化经典着作。而荣西禅师的《吃茶养生记》是日本最早的一部茶书。该书中记载,日本的茶叶种子,种茶、制茶、煮茶、饮茶的方法,以及茶器、道具等皆源于中国。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禅僧,由日本的禅僧将中国的茶种带回日本进行播种,还将中国的茶种、饮茶之道进行传播,并逐渐发展而形成的。 镰仓时代(公元1185-1333年),日本高僧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天目山的径山寺求学取经。他在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后,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日本的《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

日本喝抹茶的步骤.doc

日本喝抹茶的步骤 日本喝抹茶的步骤 抹茶是一种青绿的茶叶粉末,这种吃法也名末茶.起于唐代。南宋时,经圣一禅师、大应禅师传人日本。茶道多用抹茶,冲泡时浓如豆羹,用茶道用的刷子搅拌.直到生出大量泡沫。最后把它们分别倾入各个碗中,依次递给客人饮用。 l、点炭: 先往地炉里撤一层湿润的茶灰,撒灰的次数、动作与方位都有讲究。 然后开始点炭,选用的是精致洁净的炭精,主人遵照一定的顺序与位置,将炭一件一件地放进炉里。主人会一再地用羽帚清扫地炉。主人还会往炉里放进一些薰香。客人们就在炉子旁边,静静地欣赏主人的庄重而优雅的表演。 2、煮水: 千利休说过:茶道无他事,只是煮水、泡茶和品尝而已。这一方面说明禅如茶,简洁明了。也说明煮水是茶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当地炉的水烧沸时,寂静的茶室里只有开水滚动的声音。茶人会把这声音想象成松风之声,营造一种悠远的心境。 3、沏茶: 擦拭好茶具后,主人从荼罐里取茶末二三勺,置人碗中,注入已烧开的水,再用茶筅搅拌成泡沫状。主人的动作要敏捷规范,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准确到位。 4、敬茶: 敬茶时必定体现一个敬字。

1)主人以左手掌托碗,右手五指持碗沿,轻轻将茶碗转两下,将碗上花纹图案对向客人,然后跪地后举茶齐眉,恭送至客人面前。 2)客人接茶后,轻轻转上两圈,将碗上花纹图案对向献茶人,然后也须举碗至额,以示感谢。 3)然后放下碗,现又重新举起,这时就可以开始品味了。饮时要使茶汤在舌间滚动,吸啜有声,表示称誉,并说一些吉利话和客套话。一人饮后,传与下一人,最后茶碗传回主人. 日本抹茶茶道的历史文化 历史 中国自明代以来,开始流行冲泡饮茶,中国抹茶茶道遂告失传,中国古代文明的结晶――茶磨也随之绝迹,中国抹茶(Matcha)形成历史断代,成为中国茶人心中永远的痛。相反,九世纪末随遣唐使进入日本的中国抹茶(Matcha),在日本却得到了发扬光大。日本人将品茶与宗教哲学、社会道德、品行修养融为一体,将饮茶上升到道的高度,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现已成为日本的国粹,引为国宾之礼,誉为日本之最。 21世纪初,中国旅日学者把抹茶携归祖国,在上海浦东新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抹茶工厂。研制发明了多项抹茶设备,并取得专利,从此迎来中国抹茶第二春。引导中国抹茶走向世界。 文化 早在唐朝年间,人们就发明了蒸青散茶(碾茶),还审订了评茶色香味的方法,并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饮料。到了宋朝更发展为茶宴,当时最为有名的评茶专家、大文豪蔡襄在《茶录》中评述斗茶方法:把团茶击成小块,再碾成细末,筛出茶末,取两钱末放入烫好的茶盏,注入沸水,泛起汤花品尝色、香、味,佳者为上。清朝茹敦和在越言释中说,古者茶必有点,其硙茶(抹茶)为撮泡茶,必择一二佳果点心,谓之点茶。这里所指的抹茶冲饮之道即为唐宋年间的中国茶道,由此可见,中国茶道(抹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比现今的乌龙茶道还早了几百年。但可

日本茶道感想的心得体会范文

日本茶道感想的心得体会范文 日本茶道心得 茶在日本人的生活里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可以有茶味的香皂、毛巾,可以有茶味的点心,甚至可以将茶和米饭一起煮,做成泡饭来吃。日本人的爱茶之深,恐怕在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了。 若要真正体会日本的茶道精髓,就不可以错过煎茶。 与我们目前采用的“炒青”处理不同的是,煎茶采用的是以蒸汽蒸煮的"蒸青"技术。经过这样处理的绿茶,气味上更青绿一些,并 且保持了茶叶的本色特征。 日本煎茶有拇尾的,有宇治的,也有静冈的,都有其独特的韵味。我们这次饮的是静岗煎茶,水近三沸时离火,涤器后备茶。煎茶最 合适的水温是70℃,一般将沸水静置一旁,等备茶完毕,水温也就 差不多了。日本煎茶加工很精细,注入三分之一水略作温润即可, 然后注水至七分满,约一分钟后,就可以开汤饮茶了。 一盏时茶香很清幽,有一丝淡淡的海藻气息。茶汤入口甘淡,几乎没有苦涩。细细品味,于淡然中却别有滋味。饮至第二盏,舌尖 已有茶津涌出。至三盏,喉间甘润,茶津濡濡。此时再细细品读, 只觉甘香满口,茶息满腹,不似先前的清幽淡薄了。 品饮日本煎茶时,开始想到的不会是日本樱花,感觉却仿佛来到了海边。独坐于一方苍幽青润的礁石上,清澈的海水冲刷着双脚, 脚边是翠绿海草和细鳞游鱼,春天亮丽的阳光从天边洒下,发间有 些暖意,而心里却很静,能听见海草呢喃的细语。 轻轻闭上双眼,将琐事暂时排遣,我又一次看到了海,看到了樱花,看到了和服艺伎。原来,感受纯正的日式茶道,也可以化繁为简。

在日本不必担心喝不到好茶,即使是旅店里的免费茶包,泡出来的日本煎茶也一样甘冽清新。当然,如果能光顾专门的茶室感受地 道的日本茶道,自然是莫大的享受了。 日本茶道感受身心禅静时光 俗话说“日常茶饭事”。喝茶和吃饭,本是日常生活中平常的事,但是,茶道并非是以风度翩翩的仪态去享受一杯茶,茶道注重思想 修养和礼仪。其茶道的精神可以用朴素简洁与优雅无华的唯美主义 来形容。 日本茶道简介 日本茶道源自中国。原称为“茶汤”,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从谂禅师曾经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后来才成为分享 茶食的仪式。日本茶道和其他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 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则有别。 茶道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后来才成为分享茶食的仪式。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 现代的茶道,由主人准备茶与点心,还有水果招待客人,而主人与客人都按照固定的规矩与步骤行事。除了饮食之外,茶道的精神 还延伸到茶室内外的布置;品鉴茶室的书画布置、庭园的园艺及饮茶 的陶器都是茶道的重点。 图片8.jpg 日本茶道文化 茶道四规 其中集大成者是千利休(1522-1592年)。他明确提出“和、敬、清、寂”为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要求人们通过茶室中的饮茶进行 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沟通,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 彼此的芥蒂,以达到和敬的目的。

我对日本茶道的理解

我对日本茶道文化的理解 自古至今,喝茶就是一件很雅致的事。浓郁的香味,酣醇的口感,崇尚的健康一直备受人们喜爱。说到茶,很自然我们就想到日本茶道,它在世界颇负盛名,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现在,茶道在日本相当普及,可以说,它已融入了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将学习茶道和开展茶道活动作为一种以茶会友、修身养性和对艺术的高雅追求。许多年轻女性都潜心学习茶道艺术,提高自身修养,以使自己的家庭和精神生活过得美满而富有情趣。而且,它已飘洋过海,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日本茶的地位我们无可非议,然而它的起源却颇受争议。一部分日本学者基于其日本自身的气候条件以及发现的茶籽化石等,坚定持“自生说”:日本列岛有自生茶;但占据日本乃至世界学界主流的观点却是“中国渡来说”,这得到很多方面的证实以及各国学者的支持。因而,今天,我们大都认为日本茶源自中国。中国进入唐代以后,饮茶得到普及,特别是陆羽的《茶经》问世后,其发展更为迅速。日本的遣唐使和留学僧将种茶,制茶,饮茶等方法及茶、茶种、茶具一并带回了日本,在日本传播,这样一来,饮茶作为一种高雅风流的文化现象在日本逐渐兴起…… 就日本茶道今天的普及程度及知名度来说,当时仅仅是兴起肯定是不够的,这就说到另一个问题:日本饮茶的普及。一个人不得不提,荣西禅师,自其转撰写的《吃茶养生记》推广南宋新茶法之后,一度衰退了的日本饮茶走上了复兴与普及之路。南宋新茶法在日本上层社会中普及,日本茶树的种植面积和种植规模也获得很大发展,日本饮茶由贵族和武士阶层逐渐向一般大众普及开来……到后面,日本还兴起了斗茶,这比中国晚了近2个世纪。 日本饮茶习俗不断普及,日本的饮茶文化也不断迈向新的高度。草庵茶道初步形成后,在村田珠光、武野绍鸥的精心培育下,茶道得到新的提高和发展;后来又经茶道大师千利休的改革和创新,终于获得了集大成的辉煌成就。 按照内容,即茶的种类、制茶法、点茶法以及饮茶法等,日本茶道分两个部分:一是抹茶道,二是煎茶道。抹茶道历史悠久,是日本茶道的主流,平时不说抹茶道,一般说日本茶道,指的就是抹茶道;煎茶道历史较短,说的时候一般要在茶道前面加一个“煎”字,以示区别。另外,草庵茶道和书院茶道是根据茶会举行的场所——茶室来划分的。草庵茶道即日本茶道,又称抹茶道,是日本茶道的主流,取代了书院茶道。 抹茶道,即我们平日说的茶道,它形成于16世纪末,具有400多年的历史。抹茶道的点茶法传承了中国宋元时期的龙凤团茶的点茶法,使用的是末茶,即上等粉末。抹茶的“抹”与“末”字相通,所以称“抹茶道”。茶会是日本抹茶道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茶会上所用的物品叫“道具”而非“茶具”,这和茶会源于唐物鉴赏会且茶会上所用的百余件物品中大多与茶无关有关。礼法在日本抹茶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里的礼法指礼仪和规则。抹茶道的建筑也分两类:茶室

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的区别在哪里

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的区别在哪里? 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的区别在哪里? 作为一个茶人,处于责任心和职业习惯,在本文一开始,我要首先要告诉所有读者,平常的许多惯常说法和习惯思维是错误的。比如有人说“日本才有茶道,中国只有茶文化”,有人说“中国茶道简单,日本茶道复杂”,有人说“中国茶道水平低,日本茶道水平高”,还有人说“中国茶道不太讲修养,日本茶道更讲修养”等等。 我们说日本亦有茶道,说起美学来,我们可以将日本茶道与中国茶道比一比。曾见与茶道相关的日本仕女图,纤细秀美,精致之极,仕女表情安详甜美,器具也是非常讲究的,其插花的时间恐怕比得上烹茶的时间了。茶道在日本不但盛行,且是一种严肃的活动,这正与其文化和美学观念相合,精致、纤细、洁净,就好象日本就是一部名著《源氏物语》,这部类似中国《红楼梦》的巨著里也渗透着日本的文化和美学理念。日本的茶道,我私下里认为,可欣赏而不可学,在气度上未免不足。其代表者就是表千家茶道、里千家茶道和武者小路茶道三大流派。其中尤以表千家茶道更具标杆性质。中国茶道文化底蕴厚重,一把旧壶,一

杯茶汤,掂在手里,随意率性,崇尚自然,气沉丹田,没有那样多条条框框裁切,细节处可透出行茶者诸多个性和衍变,有引人入胜的韵味,有心人品出禅、道、儒,静夜中品茗,一片禅心如月光洗浴的海棠,肝胆皆冰雪。我愿意融进这民族气息浓浓的茶里,十几年饮茶品茗,从未仔细考虑过什么茶道美学,从浑浑沌沌牛饮解渴,到啜饮品味,到将经历中的百般滋味融进杯盏里一丝丝品饮,这“道” 可意会不可言传。不同心情有不同的茶相伴,不同的茶由不同的长流壶、短流壶、无流壶来对应沏泡,不同的民俗地区对同一种茶可以有不同的沏泡法和品饮法。实际上是,无论你在任何地方、无论你喜欢和种茶,你都可能会遇到一种独特的泡茶和品茶方式,这就中国茶道的精彩纷呈和多姿多彩,茶道艺术和品茶过程一起,犹如知已好友一般,伴随着松弛和愉悦与国人们在一起。中国茶道流派以太极茶道为代表,它的追求茶道精神性与功能性阴阳融合的太极思想,也代表了大多数茶人的内心精神取向。日本茶道美则美矣,个中滋味远不及中国茶道耐品。佛教从天竺传入中国,中国将其融入儒家与道家,这才产生了中国式佛教“禅 ”,禅自南宗六祖慧能以“顿悟”战胜了北宗神秀为主的“渐悟”后大盛。禅又自中国传入日本,日本国人将禅再次变化,融入大和民族的坚忍、纤细、精致,再加上略略感伤,因此日本的茶道也带有这样的

中日茶文化的历史渊源是怎样的

中日茶文化的历史渊源是怎样的 中日茶文化的历史渊源之秦朝 秦以前时期是我国发现和利用茶地初始阶段,秦以后开始人工栽培茶树的历程,但仅局限于巴蜀地区。 中日茶文化的历史渊源之唐代 中日茶文化的历史渊源之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是中国茶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史书上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其兴盛表现为“斗茶”之风的盛行,“茶会”、“茶宴”的饮茶形式已相当普遍,烹茶技艺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市民茶文化兴起。而日本在晚唐至北宋时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严重影响了这一时期中日茶文化的交流,日本茶文化进入衰滞时期。 南宋时期,日本来华僧侣中最杰出的一位是荣西。他将南宋的禅和茶传至日本,为日本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荣西曾两次到中国潜心专研禅学,同时还研究总结了宋朝的饮茶文化及其功效。 中日茶文化的历史渊源之明代 明代废止了一些制茶的弊制,废团茶,兴叶茶,极大地促进了制茶业的发展,因此明代是我国古代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一个重要时期,它为现代制茶工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日茶文化的历史渊源之清代 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制茶、烹饮等茶事虽然未回到宋人的繁琐,茶风已开始趋向纤弱,但大量的茶馆茶庄的出现使得茶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闭关锁国政策的打破使得茶业对外贸易兴盛发展。此时,福建功夫茶在日本传播,导致了日本“煎茶”文化的兴起,因此日本茶道就形成了两大部分:“抹茶道”和“煎茶道”。

而最后成型的“煎茶道”比起日本“抹茶道”来说更多的包含了中国文化的诸多要素。至此中日茶文化已有一千多年的交流史,源远流长,其各具魅力的茶文化都是东方文化灿烂的瑰宝,脱胎于中国母体的日本茶文化更是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茶道,这与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日本茶文化

日本茶文化 学院:商学院 学号:2012221112310056 姓名:龙靖雯 年级专业:2012会计

日本茶道文化根源于中国,但如今却能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象征性文化符号而存在,其主要原因是日本在吸收中国的饮茶文化之时并不是简单地完全照搬与模仿,而是经历了一个与日本民族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即本土化的过程。中国的茶文化传入日本后,历经几代茶人的不懈努力、潜心研究和改革创新,将饮茶这种简单的日常活动升华到极具形式美和内在美的艺术高度,它是禅宗日本化以后孕育出的一种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文化式样。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人们通过饮茶可以休养身体,平静心情。饮茶及有益于身心健康也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一种享受。正因为此原因,茶自古就是人们所以爱的一种饮品,不仅仅是中华儿女,许多外国友人也深深被茶的魅力所吸引着。 茶最早以源于中国,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人们以茶来作为饮品,其苦中带甜,涩中有滑,清新淡雅,这也正是中国古人所见具有的优秀的比品性之一。人们以茶招待客人,宋朝诗人杜耒的诗句“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初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自古亦有“以茶代酒”之说,以茶代酒的典故最早出现在晋朝陈寿写的《三国志.韦曜传》里,“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已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荈以当酒。”足以见得中国古代人们对于茶的重视。 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唐朝时,大多以僧人饮茶,他们以求静气凝神的作用。的确如此,茶和酒同时饮品,酒是刚烈刺激的,而茶是柔顺平和的。酒是感性的,茶是理性的。酒是好的,但少有人饮酒能浅尝辄止,故而饮酒过量,不能自制,喝到忘形而且癫狂,所以,僧人饮茶已表明他清净的心态;诗人饮茶以表明他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世人饮茶以表明他生活的自在与安逸。再后来,查到进一步发展,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宫廷中,王公贵族以茶会见众大臣,气氛和悦;寺院中僧人饮茶诵经,无不有一种脱俗之感;文人不仅以诗交友,更以茶交友,边饮茶边吟诗,至情至性,乐哉乐哉! 茶道传入日本后,日本人深深被这种艺术多吸引并将其进一步发展。茶道虽然最早在中国提出,但并没有得到更深一步的发展,可在日本则不然。日本人很重视茶道,不仅将茶道视为一种艺术,而且是泡茶为一种仪式。 对大部分人来说,日本茶道不过是多人共处一斗室,共饮一碗茶的枯燥过程,而且日本茶道的饮茶程式有一套固定的规则和一个复杂的程序和仪式。日本茶道的仪式都是严格经过精心提炼后形成的最周到、最简练的动作。所以给人的感觉是“中国不愿刻意追求而流于形上,一切顺其自然;日本拼命摹仿,追求各种境界而流于形下而不自知。” 但事实则不然,日本茶道其实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她通过烧水、点茶、饮茶的一整套过程,增进社交、修心养德。她除了茶这一主题外,还涉及花道、书道、建筑、陶器、礼仪等多方面的复杂内容。主人与客人之间对每一个动作的含义的领会,以及对每一件器物和环境的肯定和欣赏都是建立在对这些内容有一定的基础之上,而非仅仅是客套语委婉。只有具有极高鉴赏水平的客人才能注意到茶事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真正体会到茶事的不凡,同样只有具有极高修为的主人、茶师才能得到客人的认同。而主客双方只有达到如此共同的境界,茶事的不凡才得以体现,这些都得源于他们对茶道真谛的不断追求。然而,另一方面日本知名学者熊仓功夫先生把茶道定义为是一种具有时效性的室内艺能。她不同于日本其他传统艺术,她的艺术价值只能在室内进行的过程中得以具体表现。而一旦离开

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的历史联系性

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的历史联系性 日本茶道——和、敬、清、寂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饮茶习俗就传入日本,到了宋代,日本开始种植茶树,制造茶叶。到明代,真正 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其中集大成者是千利休(1522-1592年)。他明确提出“和、敬、清、寂”为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要求人们 通过茶室中的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沟通,于清寂之中 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的芥蒂,以达到和敬的目的。“和、敬、清、寂”被称之为日本“茶道四规”。和、敬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通过饮茶做到和睦相处、互相,以调节人际关系;清、寂是指环 境气氛,要以幽雅清静的环境和古朴的陈设,造成一种空灵静寂的 意境,给人以熏陶。但日本茶道的宗教(特别是禅宗)色彩很浓,并 形成严密的组织形式。它是通过非常严格、复杂甚至到了繁琐程度 的表演程式来实现“茶道四规”的,较为缺乏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 平安时代初期,是日本栽培茶树的开始,到了镰仓时代,神僧荣西创造了茶的加工方法,还制造出优质茶种到日本传播,他于公元1211年写成了日本第一部饮茶专著《吃茶养生记》。 日本镰仓时代的临济宗留学僧南浦绍明在宋朝时来到中国,将径山茶宴带回日本,成为日本茶道的起源。18世纪江户时代中期国学 大师山冈俊明编纂的《类聚名物考》第4卷中记载:“茶宴之起, 正元年中(1259年),驻前国崇福寺开山南浦绍明,入唐时宋世也, 到径山寺谒虚堂,而传其法而皈。” 中国径山茶宴进入日本之后,日本很快就发展出自己的风格与流派。最著名的是千宗旦(千利休之孙)之子所创设的三个流派:表千 家流的不审庵、里千家流的今日庵以及武者小路千家流的官休庵, 合称三千家。

日本茶道文化

浅谈日本茶道文化 摘要:日本茶道文化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却具有自己独特的形成、发展历程及文化内涵。日本茶道随着时代的发展渐趋平民化,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日本人民的生活方式及生活态度。正如桑田中亲所说:“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前进成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日本茶道有丰富的专用器具及庄重繁复的流程,如:如茶叶要碾得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插花要根据季节和来宾的名望、地位、辈份、年龄和文化教养等来选择;主持人的动作要规范敏捷,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准确到位等。日本茶道中提倡的“和敬清寂”简洁而内涵丰富,更是体现了日本茶道文化的精神与内涵,说明日本茶道是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 关键词:茶道起源流派精神 一、日本茶道的起源 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国,具有东方文化之韵味。 被后世尊为意境“茶圣”的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公认的最早的具有最高水平的茶文化经典著作。而荣西禅师的《吃茶养生记》是日本最早的一部茶书。该书中记载,日本的茶叶种子,种茶、制茶、煮茶、饮茶的方法,以及茶器、道具等皆源于中国。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禅僧,由日本的禅僧将中国的茶种带回日本进行播种,还将中国的茶种、饮茶之道进行传播,并逐渐发展而形成的。 镰仓时代(公元1185-1333年),日本高僧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天目山的 径山寺求学取经。他在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后,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日本的《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日本的《本朝高僧传》也有“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寺”的记述。 由此可见,中国茶文化是日本茶道的源头,而且中国文人、僧侣于饮茶时所形成的“他界观念”以及文人、僧侣们的那种对幽寂、高远情趣的体味和追求,都是日本茶道形成的基础。中国古代的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尤其是禅宗思想,均对日本茶道精神内涵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日本茶道的流派 现今日本比较着名的茶道流派大多和千利休有着深厚的关系,其中以里千家最为有名,势力也最大。自从千利休在秀吉的命令下剖腹自杀之后,千家流派便趋于消沉。直到千利休 之孙千宗旦时期才再度兴旺起来,因此千宗旦被称为“千家中兴之祖”。到了千宗旦的晚年,他隐居之后,千家流派便开始分裂,最终分裂成三大流派,这就是“三千家”的由来。以下介绍几个较为知名的流派。 表千家:千家流派之一,始祖为千宗旦的第三子江岭宗左。其总堂茶室就是“不审庵”。 表千家为贵族阶级服务,他们继承了千利休传下的茶室和茶庭,保持了正统闲寂茶的风格。 里千家:千家流派之一,始祖为千宗旦的小儿子仙叟宗室。里千家实行平民化,他们继 承了千宗旦的隐居所“今日庵”。由于今日庵位于不审庵的内侧,所以不审庵被称为表千家, 而今日庵则称为里千家。 武者小路千家:千家流派之一,始祖为千宗旦的二儿子一翁宗守。其总堂茶室号称“官

日本茶道来源与历史渊源

日本茶道来源与历史渊源 奈良初期(八世纪),日本派往唐朝的遣唐僧将茶种带回日本种植,同时把唐代寺院盛行的“供茶”和“施茶”方法也带回日本。不过,品茶只限于寺院内,并未推广到民间。 唐代陆羽着“茶经”之后,品茶就由寺院走向民间,出现了文人茶。奈良时代与平安时代,日本流行的“团茶”就是唐代文人茶所 用的一种茶。 制作“团茶”的方法并不难,只要把茶叶搞干,用茶臼捣成粉末,放一点水揉成球状,干燥后储存备用。 平安中期(九世纪未),日本废除了遣唐使,“团茶”也因之而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宋代盛行的“抹茶”。 “抹茶”的制作方法是把精制的茶叶用茶臼把捣成粉末状,喝的时候往茶粉内住入水,用茶筅(竹刷)搅均后饮用,既有营养,也具 品味。 镰仓初期(十三世纪),名僧荣西大师二次往中国,回日本后就开辟了茶园,并著作了“饮茶养生记”,极力宣扬饮茶益寿延年,推 动了“抹茶”的普及。 宋代开创了“斗茶”,“斗茶”最早是以游艺的形式出现在文人雅士之间。“斗茶”会的茶室一般为二层建筑,当时称作“茶亭”。客人先在楼下“客殿”等候,待到茶亭主人邀请,再到二楼“台阁”斗茶。“台阁”四面有窗,可眺望户外景色。室内的屏风上挂著名 家的画,屏风前的桌上铺着识锦,上面放着香炉、花瓶和烛台。西 厢房内放置一对饰柜,里面堆满奢华的奖品,胜者即可成为奖品的 主人。 “斗茶”采用“四种十服”方法,参赛者每人饮十服四种抹茶,然后说出茶的“本非”和“水品”,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茶的

“本非”意即本地茶叶和非本地茶叶,“水品”是指冲茶所用水的 水质,亦即水的出处。 从南北朝(1336年)到室町中期(十五世记中叶),“斗茶”的方 法及茶亭几乎完全模仿中国。可是,室町中期以后,中式茶亭遭废除,改用举行歌道和连歌道的会所。“斗茶”的趣味也逐渐日本化,人们不再注重豪华,而更讲究风雅品味。 于是出现了贵族趣味的茶仪和大众化的品茶方法。珠光制定了第一部品茶法,因此被后世称为“品茶的开山祖”,珠光使品茶从游 艺变成了茶道。 珠光流茶道历经几代人,到了室町末期,出现了一位茶道大师千利休,千利休创立了利休流草庵风茶法,一时风靡天下,将茶道发 展推上顶峰,千利休被誉为“茶道天下第一人”,成了茶道界的绝 对权威。千利休在民间的人望威胁到了当政者的权威,将军丰臣秀 吉籍口平乱,颁布了士农工商身分法令,以莫须有的罪名勒令千利 休切腹自杀。 千利休死后,其后人承其衣钵,出现了以“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为代表的数以千计的流派。 茶道各流派基本上都采用抹茶法,但是到了江户初期(十六世纪 末叶),在文人学士中掀起了中国明代开创的煎茶法热潮。煎茶法对 茶叶要求不高,只要将普通茶叶干后再蒸,然后用手搓开,放入茶 壶用滚水冲泡,将茶倒入茶碗饮用。其实当时人称这种方式叫“淹 茶法”,真正的“煎茶法”则不同,是先将滚水注入茶碗内,然后 把茶叶放进去饮用,现代人统称为煎茶。由于煎茶方便,又不受场 地限制,所以现代家庭普遍使用煎茶方式。当然,在正式茶会或接 待重要人物时,仍以传统抹茶法为主。 茶叶由遣唐使传入日本,正在日本全面学习中国大陆文明的时期,茶是舶来品,珍贵且新奇,喝茶是时髦行为,而请人喝茶无异于摆阔。贵族家里有几斤茶叶,那是身份财富的象征。泊来的茶叶经过 长途运输,味道难以保证,数量又有限,茶会的重点自然也就转到 大吃大喝的宴会上去了。日本贵族的饮食以生冷油腻为主,净是生

中国和日本茶文化的异同

中国和日本茶文化的异同 流派不同 日本茶道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主要是通过茶会和学习茶礼来达到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的目的。正如桑田中亲所说:“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前进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 化的规范和理想”。十六世纪末,千利休继承历代茶道精神,创立 了日本正宗茶道。整个茶会期间,从主客对话到杯箸放置都有严格 规定,甚至点茶者伸哪只手、先迈哪只脚、每一步要踩在榻榻米的 哪个格子里也是有定式的。 茶道 正是定式的不同,才使日本茶道分成了许多不同流派。日本茶道,主要以三千家作为流派的禅宗茶道,而现代茶道是经过千利休删繁 就简的改革才成为现在的样子。中国茶文化,则有四大不同的流派,分别为:贵族、雅士、禅宗以及世俗。其中,贵族的重点在于茶的 品与质,雅士在于茶之韵,禅宗目的是参禅悟道,世俗在于茶之味,通过品茶享受人生。 制作工艺和构成要素不同 日本茶道在烹茶过程中,是特别讲究精细的茶末的。而中国则将重点放在茶叶上,中国在制茶技艺上面是极其讲究的。荣西禅师的《吃茶养生记》则是日本最早的一部茶书。该书记载,日本种茶、 制茶、煮茶、饮茶的方法,以及茶器、道具等皆源于中国。到了江 户时期,也是日本茶道的灿烂辉煌时期,日本吸收消化中国茶文化 后终于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日本茶道,明显地表现是其构成要 素不同。对于日本茶道,其构成要素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茶食、 点茶、茶花、建筑、道具。中国茶文化,其主要构成要素主要体现在:茶艺、茶人、主题、程序、环境。这样看来,中国茶文化更讲 究意境。

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均以“和”为中心思想,追求“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并且都是以“茶”作为支撑点,进而将本土的精神理 念融入进各自茶文化活动中,这就叫做文化的和而不同。 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一是重视现实人生。中国国民不舍弃或轻视现实人生,而是在现实世界中保持和追求幸福快乐。中国茶文化是由重视现实人生的中 国国民所创造,因而,也必然反映中国国民重视现实人生的特性。 众多的中国茶诗和茶著作中所记述的品茶体验,特别是中国文人士 大夫积极进取以茶怡情、修性,失意时以茶安慰人生、平衡心灵, 正说明了这一点。 二是追求人格完善。中国的茶学祖师陆羽把品茶定格为人格修炼的手段,“精行俭德”是他对茶人的要求。自唐至近现代,品茶在 中国国民心中,一直是高洁人格的修炼媒介,如苏轼认为茶是“佳人”。 三是讲求和谐。茶是一种平和之物,不像酒那样会使人热血沸腾,而是通过品茶能平和人的心情,营造和谐气氛,唐人裴汶对茶性的 体验最有代表性:“其性精清,其性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并能“至其冲淡、简洁、高尚、雅清之韵致”。 四是以庄、禅的境界为审美境界。庄、禅的境界就是不计是非、不计功过,忘乎物我、人己让自我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 中国众多的茶诗、茶著作记述的大量的品茶体验,其中表述的就是这么一种审美境界。 日本茶文化的特点 一是重规范。 古代和近代的日本都是一个等级制度非常严格的民族,由于要严格遵守等级制度,从而又使日本民族特别重视规范和习惯于规范, 这种民族特性反映在日本茶道中则是严密而具体的程序规定和动作 规定。日本人也追求精神放松,追求“无我”境界,但他们对场地

中日茶文化渊源及异同比较

[摘要]现代日本已形成精神内涵更为独特、丰富的茶文化体系,古老的茶文化发源地中国在漫长的茶文化演绎过程中,并没有形成有着鲜明特点的专门的茶文化体系,而是更倾向于生活化与实用化的发展。相对于日本茶道秉承传统、自成一派、从“精神文化”普及至“实用”的蓬勃发展现状,更注重在传统文化中追求不断创新和“中庸和谐”思想的中国茶文化进入衰微停滞发展阶段。现在日本茶文化已“回流”至中国,正在生活与精神层面对中国的茶文化产生广泛影响。 [关键词]中国茶艺;日本茶道;渊源与异同;现状 茶文化是古老东方文化的瑰宝,是东方文化不朽的遗产之一。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把它发展形成我国和东方乃至全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在中国,茶叶作为一株原始森林里的植物,经过食用、药用、饮用之漫长的岁月才从物质存在步人精神文化领域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茶文化是深深扎根于雄厚的物质基础上的,起点是很低的。9fit纪初,茶作为一种先进的精神文化的载体从中国传人日本,其发展模式是从精神文化起步的,可以说,日本茶文化的起点是比较高的。由于中日茶文化的历史成因不同,两国的茶文化的载体不同,茶文化的参与者不同,两国茶文化的相关文化不同,至近代形成了各具魅力的茶文化。 本文通过对中日茶文化渊源及异同的对比和归纳,使人们对日本茶文化有更深人的了解,更深刻地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习、继承与发展我国的茶文化。引导人们学习茶文化的精神内涵,追求自身精神境界,对中日交流做出独特的贡献。 一、中日茶文化的渊源 “茶,南方之嘉木也。”早在公元200年左右,《尔雅》中就提到关于野生大茶树的记载。茶作为我国的国饮、东方文化瑰宝的载体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秦以前时期是我国发现和利用茶的初始阶段,秦以后开始人工栽培茶树的历程,但仅局限于巴蜀地区。

日本的茶道文化

日本的茶道文化 班级日语3班姓名陆天灵学号N101202310 要約 日本茶の起源中国からは、独自の味が、独自の形成、開発プロセス、および特定の意味があります。日本の茶道」と王」の 4 文字になる宗教哲学倫理と文化?芸術活動に美学。日本国独自の東洋文化は、日本の生活と恵みの仕様です。この記事は茶道、精神的な側面を探索する開発の原点日本されます。 关键字:茶的发展,茶道精神,茶道影响, 茶的起源 日本茶道源自中国。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 十六世纪末,千利休继承、汲取了历代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他是茶道的集大成者。剖析利休茶道精神,可以了解日本茶道之一斑。 十六世纪末,千利休继承、汲取了历代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他是茶道的集大成者。剖析利休茶道精神,可以了解日本茶道之一斑。 茶的发展 室町时代,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竞争激烈,商务活动繁忙,城市奢华喧嚣。不少人厌弃这种生活,追求“佗”的审美意识,在郊外或城市中找块僻静的处所,过起隐居的生活,享受一点古朴的田园生活乐趣,寻求心神上的安逸,以冷峻、恬淡、闲寂为美。茶人村田珠光等人把这种美意识引进“茶汤”中来,使“清寂”之美得到广泛的传播。 茶道之茶称为“佗茶”(不是沱茶)“佗”有“幽寂”、“闲寂”的含义。邀来几个朋友,坐在幽寂的茶室里,边品茶边闲谈,不问世事,无牵无挂,无忧无虑,修身养性,心灵净化,别有一番美的意境。千利休的“茶禅一味”、“茶即日本茶道,以“和、敬、清、寂”四字,成为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禅”观点,可以视为茶道的真谛所在。现代时期

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的区别

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的区别 从形貌到内在,从器物到美学,从文化角色到生命境界,比比不同。而之所以如此,是因日本茶道之落点在修行,中国茶艺之作用 在生活。 国人谈日本文化,向来从它“诸事皆以中国为师”说起,而在保留中国唐宋古风上,日本之于中国亦多有“礼失而求诸野”之处, 但是又对“日本民族性对于外来文化之迎拒乃至接受后之本土化历程”这一事实忽略不提。由此谈中日文化之比较与借鉴,不免偏颇。 日本对中国文化之迎拒,古琴是明显例子。唐时虽胡乐兴盛,琴仍长足发展,宋时更因汉本土文化复兴而管乐独领**,明时琴书大 量印行,琴派繁衍,而此三时代,日本接受中国大量影响,却独不 见严格意义下唯一的文人乐器古琴在日本扎根,仅明末清初永福寺 东皋心越所传“东皋琴派”以寥寥之姿在日本寂寞传承,可见日人 在接受外来文化时,原自有它文化主体的选择在。 这主体选择,迎拒外,更需注意的,是因应自身需要的本土化作为,以此,日本许多事物虽都自外引入,却又深具日本特质,而茶 道则为其中之大者。 “茶禅一味”是茶文化中人人朗朗上口的标举,但它其实并不见于卷帙浩繁的中国禅籍,而系出自《碧岩录》作者圜悟克勤东流日 本的墨宝拈提,但就这一墨宝拈提,却开启并引导了日本近千年的 茶道轨迹。 直言之,日本茶道由禅而启,自来就是禅文化的一环。而禅,宋时以临济、曹洞分领天下,宗风大有不同。临济禅生杀临时,开阖 出入,宗风峻烈;曹洞禅默观独照,直体本然,机关不露。

以此不同之风光,临济影响了武士道;而茶道、花道、俳句、枯 山水等,则依于曹洞。更直接地讲,日人民族性中之“菊花与剑”,一收一放,看 似两极,西方甚至以之为矛盾之民族性格,其实皆立于禅。 剑,乃生杀之事,与临济多相关;菊花,固诗人情性,则以曹洞 为家风。 曹洞默照,日本禅艺术多透露着这层消息:花道当下静处,俳句直下会心,而枯山水更不像是——可以观、可以游、可以赏、可以 居的中国园林,它只让行者独坐其前,直契绝待。茶道则在小小的 茶寮中透过单纯极致的行茶,让茶人茶客直入空间、茶味、器物, 乃至煮水声,以契于一如。 除了曹洞默照的影响,日本茶道之形成规矩严整的形式,也缘于日人向以秩序闻名之民族性。此民族性的形成:既因于地小人稠, 天灾又多,需更强之群体性才好生存的环境,也缘于单一民族的单 纯结构,及万世一系的天皇与封建制度。 总之,日本之为一秩序性民族固不待言。也因此,以外规形塑内在,乃成为日人贯穿于生活、艺术、修行的明显特征。而茶道,即 经由不逾之规矩,日复一日之磨炼,将心入于禅之三昧。 默照禅的机关不露,澄然直观,正能在最简约的条件下与物冥合,故茶寮简约,茶室数叠,器物亦皆内敛。在此,要的不是放,是收; 不是繁华,是简约;不是率性,是规范。茶味本身更不是目的,一切 都为了达致禅之三昧。 日本茶道如此,中国茶艺不然,许多地方甚且相反。 中国茶艺历史悠久,却几度变迁,叶茶壶泡之形式起自于明,论历史,并不早于抹茶道。日本茶道依禅而立,中国茶艺则立基文人,尽管宋后文人常有与禅亲近者,但根柢情性毕竟有别。 文人系世间通人,他原有钟鼎及山林两面,所谓“达则仕,不达则隐”,此仕是儒,此隐则为道。中国文人多“外儒内道”。外儒 是读书致仕,经世致用;内道,则多不以老庄哲思直接作为生命之指

日本茶道流程

日本茶道流程 日本茶道是必须遵照规则来进行喝茶活动,那么日本茶道流程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流程,一起来看看。 首先点火煮水,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洁具提温。 将茶叶放入茶壶中,多少以占其容积之七分为宜。;;“乌龙入宫” 沸水冲入茶壶中,“高山流水”,即高处直接冲入,使开水有力地冲击茶叶,之后盖沫(将溢出壶顶的泡沫刮去);;“春风拂面”。 盖好壶盖,以沸水淋于壶上。即对茶壶进行淋顶。;;“重洗仙颜” 第一壶茶为洗茶不喝,沸水倒入壶中,迅速倒出。以初沏之茶浇冲杯子,称“洗杯”;;“若琛出浴”, 第二壶茶,就可以准备斟茶了。 将壶中茶倒入公道杯,为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玉液回壶” 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于茶盘。 将茶分别倒入闻香杯,茶斟七分满。茶水亦应合好斟完,剩下之余津还需一点一抬头地依次点入四杯之中。此过程称为“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四个杯中茶的量,色须均匀相同,方为上等功夫。 主人将斟毕的茶,双手依长幼次策奉于客前,先敬首席,然后左右佳宾,自己最末。

将茶倒入品茗杯(将品茗杯扣在闻香杯上,一指扣品茗杯,两指夹闻香杯,向内翻转),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 最后,就可以品茗了,用三指取品茗杯(大指和二指捏杯两端,中指托杯底),分三口轻啜慢饮;;“三龙护鼎”。 日本茶道的喝茶步骤主人根据茶道的礼法,在规定的位置上,按规矩取茶具、按一定的顺序制茶。为了使茶会获得成功,茶道的礼法表演至关重要。正是茶道礼法将喝茶这一平俗的日常生活习惯艺术化,成为茶道。礼法分三种即炭礼法、浓茶礼法、淡茶礼法。礼法的不同主要基于地炉(室内)与茶炉(室外)以及有无搁板决定程序的不同。表面上看起来既复杂又枯燥无味的操作程序,无论是位置、动作、顺序、工具均按照科学的安排尽可能地合理,以避免各方面的浪费。 为烧沏茶水的地炉或者茶炉准备炭的程序称炭礼法。无论是初座、还是后座都分别设有初炭礼法与后炭礼法。炭礼法的程序分为准备烧炭工具、打扫地炉(或茶炉)、调整火候、除炭灰、添炭、点香。 浓茶是茶道当中最郑重其事的一项仪式。主要必须穿黑色的带白色纹饰的和服。礼法进行期间,主人与客人几乎不进行对话。学习茶道一般先从学习变通茶和薄茶开始。薄茶是茶道最基本的礼法。除薄茶、浓茶之外,由于流派的不同,有关器具的准备、圆竹刷(搅和茶叶末使其起泡沫)的使用、小绸布的叠法、茶杓的处理、捣茶叶末的方法都不尽相同。 茶道艺术中,器具的艺术欣赏占了很大的比例。"拜见器具"的说法本身以可以证明这一点。茶道用器具可分为四类:

茶道对日本人的影响

茶道对日本人的影响 茶道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后来才成为分享茶食的仪式。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下面是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对日本人的影响,一起来看看。 日本受中国的影响,饮茶的历史早在陆羽的《茶经》诞生之前就已开始,然而将饮茶习俗和优良的唐代茶种传入日本的则是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僧们。因此,日本茶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不像中国茶文化那样受儒、道、佛三位一体的综合影响,而主要受佛教禅宗的影响。 我国古人把饮茶从最初的单纯饮用、解渴、提神升华为通过饮茶获得某些精神上的需要、反映人生信仰、追求人生的崇高境界和寄托、表达对朋友的情谊等。日本的茶道和茶文化,无论从其形式还是从实质来说,都同中国茶文化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茶道是中日文化交融的一端。日本有学者指出,日本茶道是以中国茶道为母亲而成长起来的茶道,并且是在古代佛教文化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日本茶道之所以出色完成的深层原因,必须归功于陆羽写了《茶经》,建立了其它饮料所没有的理论上的丰碑这个史实。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自成体系,有严格的程式。但都是取茶的清心、静气、养神、助智等精义,应该说都是健康向上的。 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为一体,三者之间是互相补充的多、相互抵触的少,从而中国的茶文化内容非常丰富,

从哪个层次、哪个方面讲都可以做出宏篇大论来。日本茶道则主要反映中国禅宗思想,当然也融进了日本国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识。中国人“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这四条都是通过饮茶贯彻儒家的礼、义、仁、德等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精神。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和”,即温和之心,也就是指“和”的精神,在茶道之中则指主人与客人之间和客人与客人之间的和睦;“敬”则指互相有礼有节、尊敬谦恭真诚地交往;“清”即清洁、整齐,构成茶道精神的这一要素,可说是日本人心灵的独特贡献。凡是观赏过茶道表演的人都知道,日本的茶室茶院和茶具是相当清洁的,可说是一尘不染的。当然,“清”亦指饮茶者要心灵清白;“寂”指茶事中恬静的气氛和茶人们庄重的表情。人们在茶室中不需言语,只需通过茶壶烧水的咕噜声和弥满整个房间的茶香,就能进行精神方面的交流,产生共鸣。另外,“独坐观念”也是日本茶道思想的一个主要概念。所谓“独坐观念”是指客人走后,主人独自坐在茶室里“静思”、“熟思”,回味当日的茶事,又可涌起一股充实感。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四则,几百年来一直成为日本茶人们的行动指南。 日本茶道程式严谨,强调古朴、清寂之美;中国茶文化更崇尚自然美、随和美。日本茶道主要源于佛教禅宗,提倡空寂之中求得心物如一的清静之美是顺理成章的。但它的“四规”、“七则”似乎过于拘重形式,打躬静坐,世人是很少能感受到畅快自然的。中国茶文化最初由饮茶上升为精神活动,与道教的追求静清无为神仙世界很有渊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