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戏剧的异同

东西方戏剧的异同
东西方戏剧的异同

东西方戏剧的异同

西方戏剧写实为主中国戏曲写意为主表演在舞台设计上就是西方戏剧的舞台是生活化的大多要求接近生活(有些流派也有不要求接近生活的)而戏曲则是用简单的道具传递一个场景布置

西方戏剧对于演员不如中国戏曲那么高戏曲由于表演的特殊性需要演员从小接受严格的专业训练所以一般人无法上台表演而西方戏剧的表演是生活化的体验式的所以一般的爱好者也可以上台表演

世界戏剧千姿百态。但是基本上应该归属于两大系统,即东方系统和西方系统。这两大系统既有很大的对立性、差异性,又有由于各处一极而形成的相对独立、较为完美的统一性。中西戏剧各自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它们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只是能让我们从它们的差异性中窥见到两种不同文化下同一种艺术形式的不同品相,有助于我们对中西艺术的文化思维深入理解。

只有认清它们的差异所在,才能学会用不同的视角领略中西方经典名剧的无穷魅力;感受各自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至真、至善、至美的艺术境界。一、根本文化要素之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是长期以来根植于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农业文化。从经济状态上来讲,农业社会的经济是自然经济,其最重要的特征便是倚靠稳定与谐和。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因小农经济的分散和孤立,决定了自然经济必然具备的墨守成规、闭关自守的弊病。与农业社会根蔓相连的封建宗法制度,不仅表现为对祖先的顶礼膜拜,还表现为对传统习俗的极端尊重。受儒家“礼乐”教化的中国戏剧,其以“乐”为本的体制,具有纵贯古今的稳定性。这种“乐本”文化体制虽然对保留戏剧的优良传统有其稳定和延续的作用,但对戏剧的革新与发展又必然形成一种制约。儒家对“礼乐”的制定有极为严格的定律。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如“八佾舞”、“五音律”,稍有变更出范,便是“礼崩乐坏”。[2]

所谓“礼乐”,便是“礼节”和“音乐”。这个中国戏剧的根本要素决定了中国的戏剧守成。“以乐为本”的框架,让“戏曲”在中国这个长期封闭的社会里只能有限的发展。而戏曲之外的戏剧形式十分孱弱,难登大雅之堂。

西方上古戏剧是将诗与歌融为一体,诗歌是她的根本要素。因诗歌的奔放、无羁,有真有情、无绳无锁的特性让西方戏剧在演化的过程中容易裂变,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多种体裁:以语言表达为主体的戏剧称为话剧,以歌唱为主体的称为歌剧,仅以舞蹈作为基点替代基本戏剧语言的称为舞剧。较少的条条框框,自然有多元的发展。在西方戏剧历史上还有一种既不用语言也没有歌唱的独特艺术表演方式,那就是“哑剧”!二、写实写意之不同

中国戏剧追求的艺术境界不是写实而是写意。“乐本位”限制了真实描摹和再现人物、生活的表演手段,只能通过写意的手法,求其神似而非形似。这种写意的整体风格让中国戏剧表演显得十分有意思。就动作程式而言,开门无须有门、

骑马无须有马、坐轿无须有轿。靠一根带丝穗的马鞭,可表现烈马奔驰;几个跑龙套的绕场一周,就能表现千军鏖战、关山飞度;舞台动作的游戏性、虚拟性、象征性纯属写意的艺术手法。这种写意,需要依靠台下观众的联想和臆想,方能实现展开剧情传递内涵的目的。受西方科学精神和写实主义的影响,西方戏剧追求求真求实的艺术精神。其题材大抵攫取于现实的生活,以反映生活中的纠葛和斗争为主旨,力求再现生活真实的同时,揭示生活的真谛。“真实才能感人”这是西方戏剧表演艺术的精髓所在,也是经过无数戏剧大师反复论证过的一句至理名言。[3]演员首先要忘我,要进入角色,全身心融入角色。舞台上的表演者需牢牢把握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情感特征,找到适当的真切的表演形式,在心目中形成明晰、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通过表演者的形体和语言、将完整的角色的艺术形象演变成鲜

活的舞台形象。随着剧情的铺陈和展开、冲突和高潮的迭起,引起台上台下的情感交流和共鸣。这些表演,写实是她的基础,求真是她的追求。

这种写意和写实的区别与传统的中西绘画艺术一样。中国的墨色有焦浓、厚薄、干湿、枯润,讲究的是意境;西方采用棱镜下真实的七彩、讲究光影、视角焦点,追求的是真实。这种差异造成了不同的艺术境界、需要我们掌握不同的理解和欣赏方式。

三、艺术表演程式之不同

中国戏剧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经过集中、概括、提炼,形成了其独有的一整套极其夸张的艺术程式。戏剧中的角式分成“行”,在服饰和形体的包装上,在脸谱的敷彩化装上均有生、旦、净、末、丑的固有范式。戏剧中独白、对白、旁白等语言也须符合剧情规定和人物身份、符合“行”、“角”的分野,拿腔捏调。那种尖声细气或高亢喊嗓,那种抑扬顿挫、矫柔造作的语音发声,远离生活中的语言规范,是中国戏剧特有的。中国戏剧的舞台动作是夸张和定型的,如“起霸”、“整冠”、“趟马”、“走边”等,这些动作极具技术性、难度很大。青衣、花旦的水袖舞动;花脸、武生的刀棍功夫,一招一式若无经久苦练,难以掌握,更谈不上出神入化。所以中国戏曲强调“童子功”,强调“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中国戏曲的曲谱格律和板腔规则也是有严格的规定,旧时梨园的常客和行家上戏院,不是去看戏而是“听戏”。那种目闭耳张,按鼓点击节打拍、随腔韵摇头晃闹,静听中霍然大声喝彩,完全不顾左右的独特风景,是中国旧时的戏院常态。中国戏曲的“唱功”是成就“名角”的重要条件。各名角自成一个流派。如众所周知的梅兰芳的梅派、周信芳(艺名麒麟童)的麒派等。名师开门收弟子,新人入门行叩礼。师授徒学,一招一式以得真传、模仿得惟妙惟肖为最高成就与荣誉。这种程式,虽然能将各流派的表演艺术的精髓得以保留和传承,但也对艺术的突破和创新,设下了樊篱。

西方戏剧,肯定人的价值、本能和欲望;无论在内容抑或形式上都紧密联系社会,反映人性的矛盾冲突。这种与现实生活的贴切性,使戏剧的表演重在现实

的艺术再现和提升。中国戏剧可以喝茶无杯、斟酒无壶,西方戏剧有必备的道具。中国戏剧有好人坏人、忠良奸佞全绘在脸上的脸谱;西方戏剧全靠角色揣摩和艺术表演的真实再现。

四、艺术理念之不同

悲剧是戏剧的最重要艺术主题。中西方都有悲剧的艺术经典。

中国的悲剧是以“苦戏”、“冤戏”、“哭戏”为特征。舞台上大多是处于社会最低层的弱势群体,是如窦娥般弱小善良、无辜受害的小人物。这种苦戏演示出主人公的悲惨遭遇、却缺乏剧烈的冲突。在戏剧的矛盾冲突中,主人公的抗争非常软弱,仅表现在对上苍和青天的乞求。悲剧的脚本作者,希冀以道德、伦理、来评判善恶、来贬责社会的不公;以轮回报应抚慰受伤和破损的心灵,来缓释社会的矛盾。同情弱者的社会心理能激发出观众的眼泪,甚至激起义愤。但义愤仅仅是义愤,缺乏殊死抗争的刚勇和对社会的感召力。

中国古代戏曲中的“大团圆”结局,体现的是“礼乐之和”和“治世之音”。中国人固有的“伦理信念”保障和支撑着“大团圆”结局的实现和完成。中国人喜欢“大团圆”这一固有模式,这是一种心灵的慰籍和自我的满足。权力场域力图矛盾对立的转化,靠“中庸伦理”、“消愁补恨”来平和冲突。“大团圆”式的结局,符合各自所需,它是艺术场域与权力场域相协调的必然产物。

中国悲剧以惩恶扬善、先苦后甜为结局,但这种结局一般不是抗争的结果,而是依赖外力的作用,表达的只是善恶有报的愿望,这是中国戏剧的艺术理念。

西方悲剧舞台上常以英雄为主角。赞美使其拔高,甚至神化。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抗争,让人看到正义的力量。在正义和邪恶的较量中,任何胜利都必须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但人类的希望也正在于此。西方戏剧塑造出许多不甘心向命运低头、向邪恶势力屈服的正面形象。哈

姆雷特品格脱俗、精神超拔,在克服犹豫、迟疑和过分善良的个性之后终于拿起正义的复仇之剑。

西方戏剧的结局方式与传统的中国戏剧大相径庭。它没有皆大欢喜、没有功德圆满。剧中的英雄用一种义无反顾的精神去斗争,哪怕选择与邪恶共同毁灭的极端方式。正是这种不惜以牺牲宝贵生命为至高代价的斗争,体现了西方戏剧艺术的精神内核。它是社会改造、社会进步的动力。

五、俯角与仰角之不同

中国戏曲是把观众推在高高的道德伦理的评判席上,采用的俯角,让观众俯视剧中可怜的无辜的弱者,进而对这故事、人物做出道德评判。而西方戏剧让观众采用的是仰角,人们对台上那些比自己更有力量的主人公在命运、性格、社会面前做拼死抗争的感人精神,有一种由衷对英雄的仰视和崇拜。

这种视角的差别造成观演关系的中心不同。

中国戏曲的观演关系倾向于观众中心制。观看演出时无甚拘束,可以做与观剧无关的事(如聊天、吃东西),也可以随时表示对演出的喜恶甚至干涉演出(如喝彩、喝倒彩)。中国戏剧的本质为了适应社会文化娱乐的需要,戏曲走进富贵人家宴请宾朋的堂会,也可以走向农村集市庙会的庙台,走向农村庆丰收的草台,观众的阶层虽然不同,喜洋洋的轻松心情、出钱买乐子的心态都一样,都想得到娱乐。为避忌不吉利不愉快,常对演出剧目有改动、撤换的要求。每当达官贵人重量级人物进场,演出中断,必须加入“跳加官”之类向来宾祝福的“例戏”。这种对戏曲表演艺术的不尊重,是鄙视社会地位低下的演艺从业人员的必然结果。梨园、勾栏中人只不过是逗王侯将相开心的玩物,民众也把他们称为“戏子”。“一妓二丐三戏子”的说法,竟然形成社会共识。戏曲的远祖是倡优,身份还是奴隶,没有人生自由。曲目的作者,虽才气过人,但大多是科举失意、仕途无望的落拓文人,或者说是无地位之人。西方戏剧的观演关系倾向于演出中心制。西方戏剧的文学性很强,欣赏西方戏剧主要是欣赏戏剧的思想内容。戏剧的演出过程有整一的连续性,不容许无端中断、更不能插入与剧情无关的内容。观众提前买票进入剧场,按号入座,观看时不宜做与观剧无关的事,甚至鼓掌也只适合在幕间和演出结束后,以免干扰演出。西方戏剧始终带有较浓重的宗教色彩,它常常是宗教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宗教仪式是庄严肃穆的,参加宗教仪式的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赞颂神的伟大,在观看表现神的伟绩、圣徒心历路程的戏剧时,同样怀着崇敬的心情。这时,戏剧演出处在一种精神上的高位置,观众处在一种精神上的低位置,观众的心态视角是仰视的。后来的戏剧虽然脱离了祭祀的宗教气氛,但这种仰视的心态视角却带着祭祀仪式的痕迹保留了下来。

西方戏剧演员和剧作家的社会地位很高,他们被看作宗教仆人,受人尊敬。古希腊联邦会议规定,他们的生命财产不受侵犯,无论战时平时,他们能去各地,甚至敌国演出。欧洲文艺复兴以后,戏剧家的社会地位仍很高,法国戏剧家高乃依、布瓦洛等都是最高学术机构——法兰西学院院士,这种现象不只在法国,在欧洲都是普遍的。[7]陈独秀在《论戏曲》中谈到西方戏剧家在民族战争中用戏剧使国民振奋,民族复兴的壮举,并说“戏园者,实天下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之大学教师也。”这虽然是他根据西方的情况对中国戏剧提出的希望,但从侧面反映出了西方人对戏剧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戏剧演员社会地位的评估。试想,“学生们”观看“大学教师”的演出,自然是仰视的心态。

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是精华与糟粕共存,落后与先进相对。学会甄别和比较,兼容并蓄,是提高人的艺术素养和人文素质的重要学习方法。本文尝试对中西戏剧艺术之差异的浅析,是为尊重并延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纳并学习其他民族先进文化。比对见长短、较真益思维。

戏剧是叙事文学与抒情文学的结合,它以一种摒除作者插入,由人物自己表演的方式出现。戏剧中既有对现实的客观展示,又必然具有人物在现实中所体现的主观内心状态。

中国戏剧发展晚于小说,欧洲的戏剧却很早就是一种辉煌的文体了。无论从文学体式还是从表演形式来看,中国古典戏曲与欧洲的差异都很大,特别是从戏剧理论来看:角色行当,戏剧性格(悲剧、喜剧)、舞台设置、表现手段等,都因为舞台物质条件及本民族的文化情感特征的不同而制约着作为文学的戏剧文体。

首先,从文体渊源发展来看,欧洲叙事文体——史诗是最早的文学样式。戏剧文学从它那里获得了“事件”这一元素。同时直接模仿着生活中“人物自我相互对话”的形式,确立了自己的文体特征。希腊悲剧与喜剧的形成是与他们当时祭祀的需要是分不开的,由于英雄的悼念而产生了悲剧,由于庆祝丰收而产生了喜剧。这两种不同场合中出现了感情的两极。最早的祭祀形式是一个合唱队唱诵叙诗,后来有一位作家在合唱队里放了一个代言者,直接表演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戏剧就出现了。不论悲剧、喜剧,希腊戏剧总是十分明确地表现出“事件中心”的原则,戏剧的一切要素:人物、结构、语言等都是为了把事件尽善尽美地表现出来。

中国戏剧发展较晚,它的舞台演出固然从《踏谣娘》、《参军戏》等有简单情节的歌舞表演发展而成,它的文学剧本有的也是从其他文体演变来的。唐代《长恨歌》与《长恨歌传》被视为叙事诗与传奇的代表作,从其中主观性感受与客观性叙述两者的比重就可以看出抒情在叙事文学中意义的重要了。叙事诗后来加强了人物直言部分,发展成为可以表演的一种说唱文学“诸宫调”。在主体感受与客观事物展现这两方面仍保留有抒情诗特色。这是中国戏剧的前身。从此,抒情文体的性质成为中国古典戏曲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如何使群众更乐于欣赏接受,这才是主要的审美要求。中国古典戏曲要示在戏剧中“七情俱备”。这不但是人生的本来面目,也是剧作者提供给观众以引起情感共鸣的手段。中国古典戏曲接近抒情文体。它主要通过写情来直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展现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以及人物内心对外部世界的观照。抒情化了的中国古典戏曲,主要的文学功力不是用来写那推动事件进展的动作及其过程,而是写人物在特定境遇中的心情。愈是主要人物,就愈要全部展现自己内心。观众正是在人物的自我展示中来检验作者是否准确地表现人物的特定境遇的。

欧洲传统戏剧,重心是动作。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悲剧了动作早就规定了是令人恐怖震栗的事件——往往是英雄受难。英雄或由幸福变成不幸,或由不幸转成幸福,总是转变是戏剧的重要元素。他说:“不是为了表现‘性格’而行动,而是在行动的时候附带表现‘性格’”。这一理论常遭到后世的非难。莎士比亚以他塑造的人物的丰富经验为基础,提出性格与动作的不可分割。这个时期,戏剧“第一次认识了性格的流动性”戏剧中性格从此获得了地位。

西方这种对性格和重视,与中国戏剧从情感去认识性格不同,相反,他们从动作表象中去探索性格。一切外部动作都可以看成是内在活动的征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进一步通过潜台词来理解动作意义,再涉入人物的精神世界:“潜台词能够表现剧中人物的性格,能够表现剧中人物对其他剧中人物所发生的事件的态度。而通过这一点也就表现出作者和演员对所发生的事件和剧中人物的观点和态度”。这就与中国古典戏曲要求展现内心世界的法则有所契合了。然而这种契合仍有不同特点:中国古典戏曲是直接诉诸感情来揭示内心世界的,而欧洲传统戏剧仍不脱“动作是戏剧基本元素”的观念,一切的心理,愿望与感情都仍要诉诸动作。

其次,戏剧总是必须具有一种矛盾,形成冲突,并导致高潮。西方戏剧理论家劳逊把戏剧冲突总称之为“意志的冲突”,所外部行动的冲突与内部意识的冲突结合在一起。他认为人物对其周围事物的有意识思考或潜意识活动都能使他产生一种需要,这需要便是意志。意志在与外部现实碰撞时就会产生冲突,或是行动冲突,或是思想冲突,或是情感冲突,都是意志

冲突。中国戏剧也有冲突,但其重点却不在上述意志冲突。所谓重点,是指作家最能发挥才情而演员最能发挥演技的地方。中国戏剧家的重点总是落在抒情上。抒情偏于独白,因此总有大段优美的唱词,西方用以显示冲突对立面之间的对话和动作常不是主要的。欧美传统戏剧不论是什么性质的冲突,舞台上都可以要求以公开的表面化的形式出现。剧作家重在如何辨别生活表象中的冲突实质,而且使多种矛盾能集中表现一个主题。冲突是相互关联的,冲突解决是集中的。

第三,与冲突一起出现的是高潮的起落。戏剧中一切的行动都向一个方向推进,最后到达高潮,高潮回落,冲突解决。高潮往往是全剧最紧张的一点,也就是观众寄以最大期望,而且达到最高兴奋点之所在。当动作处于较平衡状态时,观众就期待下一个动作,这种期待就是戏剧的魅力。当观众期待着的动作出现时,一方面符合观众的思考,一方面又出于观众的意料,使观众已有的认识取得新的理解,这高潮的处理就是成功的。在欧洲,完成这种期待必须是动作的全部结束。一切的动作趋向同一目的,动作不断展开引导观众逐渐进入一个自觉认识冲突形势的环境。观众对形势有了解,最后的期待也更明确。在中国古典戏曲中,人物一贯自我表白,甚至自己行将推出的行动也都早就说明。中国戏曲以感情构造高潮吸引观众的特点。

可以说,欧洲传统戏剧的观众由于不知而期待,中国观众由于已知而期待。不知而期待要求戏剧出人意料,而已知的期待要求戏剧入情入理。引起中国观众情绪震动的是情绪高潮——用欧洲传统戏剧理论来看,这常是情绪的静止发泄,而不一定是动作冲突高潮。因此中国戏曲常常用高潮迭起的办法来不断吸引观众。

第四,关于戏剧结构。中国戏曲结构崇尚单纯,线索以明白简单为主,矛盾随起随结,不牵枝蔓,不存暗线。中国古典戏曲以抒情歌唱为主,每一种感情都放大了尺寸,节奏必慢,抒情性必然影响复杂的戏剧性,因此线索总是单线进行。又由于叙事文体传统特征总是按时间顺序展开事件进程,戏曲中每一个动作的安排就成为这主脑线索中的一个环节结。

西方戏剧结构与此不同,早在古希腊悲剧时期,由于时间的制约,多半在冲突已经形成时开始戏剧行动,而过去的事件——冲突的成因则通过多种手段来表达。这时原来已发生的事件只能作为戏剧中要交代的线索出现,正在进行的冲突又往往不随时解决,形成悬念,各点悬念又成线索,最后各种矛盾都似众渠入河,形成总的高潮。这样,即便是脉络很简单的事件也是可以构成网状的矛盾冲突。莱辛:“自然中的一切都是互相联系的,一切事物都是交织在一起,互相转换,互相转变的。但是,这种无限纷纭复杂的情况,只是无限精神的表现。有限精神为了享受到这种无限精神的表现,就必须取得一种能够给原来没有界限的自然划出界限的本领;必须取得能够选择一种可以随意转移自己注意力的本领。”易卜生的《社会栋梁》是相当成功的网状结构的范例。中国古典戏曲因为是线状结构,直线形式给了它在时空安排方面以很大自由,更由于在家庭演出,不受剧场时间制约。中国古典戏曲反而保留了许多结构精彩的折子戏,而不大演全剧。欧洲传统戏剧则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是完整的,而现代戏剧的特征是一方面不脱离现实生活表象,一方面强调意识与心理因素,它所包含的冲突同时包含心理与社会两方面。

最后,还有虚拟与写实的问题。戏剧文学受到舞台设置的影响,必须与演出条件相结合。早期戏剧,无论中外,都受到舞台局限,但处理的方法却不完全一样。欧洲的戏剧恪守“真实显现生活”的法则,舞台所见都符合现实生活的时空逻辑,在有限的空间中来处理时间。同时,也忠实地用可见的动作来表现生活的实况,有技巧地回避那无法展现的事件或动作。尽管英雄时代有许多富有神话色彩的传说史迹,但剧本却总是只把观众可以相信的事物呈现在观众眼前。在西方传统戏剧中,演员在物质条件许可下,要求尽可能逼真。他们的场景按照舞台上所能提供的布景来构思。总之,欧洲传统戏剧在物质条件不断改善下逐渐走向严格的现实主义道路。

在中国传统戏剧中,与欧洲传统戏剧中追求的“真实感”相对是其“涵虚性”,这种“涵虚性”是中国美学的民族特征。在中国的舞台上,“真实再现”这一法则的体现十分微妙。不用实的背景,而从虚涵的背景中更好地体现予主要事物的形象。这就形成了剧本中自由的时空观念。戏剧文学本应在一定的空间范围来反映时间,中国古典戏曲却根据叙述文学特色,按照时间顺序来决实空间的位置。空间随着台词的叙述而变化。这种空间的自由变化,大大扩展了为舞台空间所局限的构思,人物可以倏忽千里之外,在社会的、自然的、历史的、现实的世界中自由驱驰。但空间仍然存在,存在于人物的感受中。虚涵的手法不但使虚无的空间通过联想而似存在的实境,还可以使已在的实物“虚化”为想象中的其他事物,。虚化的手法也是用来烘托表演中心的,人物在独白时,其他人物都“虚化”他们不能表演,他们已经不甘落在观众眼内了。中心人物象特写镜头一样占满了观众的视觉注意。

总之,中西戏剧既有相同之处,又是十分不同的。近世以来,中西这两种不同的表演风格正在互相渗透,中国戏曲渐趋真实地表现实时空,而欧洲戏剧正力求突破舞台时空,如布希特根据梅兰芳的经验所创造的、强调观众与舞台保持距离的“间离效果”。他坚持认为新戏剧应接受、吸取东方戏剧的经验。

浅谈中西方古典戏剧的悲剧性的论文

浅谈中西方古典戏剧的悲剧性的论文 【论文摘要】关于戏剧的悲剧性有很多的理论,本文的分析远远不能形成一些理论。笔者试图从影戏剧诞阜够文化方。高来寻找中西方戏剧在悲剧性方面的不同。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结合不同的文化背景,说明古希腊的悲剧和中国古典戏曲中悲剧的不同。 【关键词】悲剧;西方文化; 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包括文学、音乐、美术、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是这些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和综合运用,是人类共通的精神和艺术现象,在任何人类文明中都出现过戏剧。但是由于文化的不同,人类的戏剧在形成之初就分成两大类型:其代表是西方文明所孕育的古希腊戏剧和东方文明所孕育的 在古希腊命运主题的悲剧中有对人的否定对悲痛和苦难的演绎,甚至还要叫观众亲眼目睹仇恨,阴谋,杀戮等等可怕的事件发生。亚里士多德在诗学》讲到:第一,悲剧既然是对人行动的模仿,那么“每个人都能从模仿的成果中得到快感,”即使是对可怕和讨厌的事物的模仿,当人们观看其逼真的艺术再现时都会不由自主的产生快感。第二,打动人心的情节和引发快感的音乐、语言、画面等方面的技术处理。第三,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换一个说法,使人产生怜悯和恐惧并从体验这些情感中得到快感。董健在戏剧艺术十五讲中就提出了“悲剧美感”。“当我们欣赏悲剧时,随着剧情在我们心灵上引起的震撼与波动,上述这些否定性的情感,便被我们加以疏导、宣泄、净化,并在疏导、宣泄、净化的过程中对这些情感重新加以体验,把他们转化成一种高尚、纯洁、爱我人类的慈悲情怀与追求自由的奋发精神。这就是悲剧美感”。在古希腊的悲剧理中,悲剧是强力撞击情感的艺术,是提升精神、净化灵魂的艺术。不论是命运悲剧还是性格悲剧都充满着高洁甚至神秘的意味,隐含着人生的教训和哲理。被悲剧真正打动了的人,会有意无意地摒弃“外物”的毒化和诱惑,回到人之为人的那些光辉品性上来,它会变得纯洁起来,真挚起来,高尚起来。董健在《戏剧艺术十五讲中说“我们从大量悲剧经典中概括出一种叫做‘悲剧精神’的东西。具体表现:一严肃的情调,二崇高的境界,三英雄的气概”。这是古希腊传统悲剧所体现的精神追求和美学特征。 而在中国的古代我们关注的不是命运,不是抗争,而是人和人之间的问题,人和社会之间的问题,再加上统治者的思想文化禁锢,高度集权的社会部优一套社会伦理的约束,戏剧所表现的空间也相应的会很狭窄很多,大家关注的是自己当下的生活,戏剧所表现的当然也就只能是一般的社会生活,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最多是借剧中人之口抒写自己的情怀。没有很多是深刻而宏大的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对于人生价值的追问,更大程度上它是一种纯粹意义上的娱乐。最早在宫廷,后来在勾栏瓦斯中都是这样的。它是随着城市小市民的产生而发展繁荣起来的,更多的是来表现小市民的爱,恨,情,愁,来迎合市民阶级的审美要求的。所以中国古典戏曲中的悲剧如果按西方的悲剧理论来划分则不能称之为悲剧。只能称之为“悲情剧”或是“怨”剧。但是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西方的理论来框架中国的戏剧无疑是不合理的。唐岫敏在悲剧与现代社会一文中说“悲剧的主人公从出身高贵的英雄变为平民百姓,但是他使人恐惧,激发人怜悯之青的本质没有变,社会人生本身就具有悲剧性,中国的戏剧往往用一种凄婉悲弥的意境写意性的描述生活的无奈。这也往往更符合我们中国的审美心理,更容易为广大观众所接受。所以它不像西方传统悲剧那样很生硬的把血淋淋的现实更为夸张地呈现在舞台上,用满台的尸体来证明命运的不可逆转,无可奈何。它不是要引发人们对于生命本质的思考而是要人们了解真真切切生活的无奈。所以它不像西方的编剧法则那样:一出戏,喜剧要保持喜剧的一致,悲剧要保持悲剧的一致,切记风格的混杂,非驴非马。鲁迅曾说“悲剧就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这个悲剧事件的过程中并

论中西文化差异-高一作文

论中西文化差异-高一作文 当传统国学文化与西方文化相遇,当圣诞节与春节“撞车”,随 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趋向于欣赏西方文化。如今,“崇洋 媚外”已成为一种风尚;“抨击传统文化,赞赏西方文化“似乎是文 学家教育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国接受国外的教育……我不得不思索,难道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真的比不上西方文化吗? 其实不然。中西方文化的起源不同,二者追求的信仰也不一样。我们的东方文化受到佛教、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的道教思想影响深远,主要追求精神的超脱,追求礼孝忠义,注重个人修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他们拥有平等、自由和开放的观念,追求个人权利以及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因此,中西方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文化教育方面,中西方各领风骚。传统国学文化深受儒家影响,中国的教育也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注重基础教育和因材施教。虽说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我国的教育方式。考试是对学生在某个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应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独立自主能力。而在西方,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很注重培养一个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曾经有一个二年级的中国孩子,随父母去美国读小学,它的教师告诉他父母说:“我可 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们的数学不用学了!”

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人们性格修养不同。中国人热情好客,关心和询问别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一种有礼貌,有修养的表现。人们一般见面都喜欢相互寒暄:“你吃饭了吗?”“最近过得怎么样?”而西方人喜欢尊重他人隐私,所以才以谈论天气,生活来避免尴尬。中国人提倡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精神,以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为轻,崇尚助人为乐和不求回报。但是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他们个人荣誉感极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推崇个人奋斗,强调多劳多得。 传统国学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漫步在历史的长廊中,我们可以细细品味抒写美的爱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诗经》。穿越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我们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伟大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如同满天繁星般璀璨,是每个民族都可望不可及的。传统国学文化是华夏子女的历史财富,是我国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学会珍惜。 面对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当外来文化“入侵”时,我们应当取之精华,采取谦虚,不卑不亢的态度。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则需要总结提炼其精华,推崇提倡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才能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中西方戏剧的差异

1、运用形象学所学知识,选取20世纪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形象分析。 2、简述中西方戏剧文类的异同 3、谈谈你对比较文学可比性的理解(以具体作品为例,如何确定其可比性) 4、运用比较文学所学知识,选取两部你比较熟悉的作品进行比较。 5、鲁迅和果戈理的讽刺艺术比较。 6、中国、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形象比较 7、简述中西古典小说的异同 8、试举一位曾受过中国文化影响的外国作家,并对其创作中的外来影响加以分析。 任选两题,要求在论述过程中紧密联系作品,层次清楚,语言流畅,言之有理。 首先,西方自亚里士多德起就将戏剧作为最主要的文体受到重视、得到推崇,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剧作家和评论家。而中国传统文学、文论一直是以“有韵之文”和“无韵之笔”来划分文体,所以诗与文一直被视为文学正宗,而戏剧与小说均被视为“小道”,受到压抑。直到清末民初,戏剧才在王国维等人的倡导下成为正宗。 其次,从历史上看,西方有着很强大的叙事传统,而中国有着很强的抒情诗歌传统,因此,中西传统戏剧在形式上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传统戏曲以歌诗为主,而西方传统戏剧则以对白为主。在结构上,西方逐渐形成戏剧的“三一律”理论,而中国传统戏曲的时空结构是开放的,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它的地点是可以流动的,而时间的长短也是依照故事的需要,是没有限度的。 第三,中国与西方的戏剧发展轨迹不同。大略来说,西方戏剧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末,越来越向写实的对话戏剧发展。同时,歌剧、芭蕾剧、哑剧等都成为独立的形式,而不被认为是戏剧正统了。相反,在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自宋元、经明清以来,一直保存着它的特色,依然以歌舞、象征、风格化的演出艺术为主。到了二十世纪,中西方戏剧都发生巨大的转向,开始朝相反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文化交汇的局面。 一、表现形态上不同。相对而言,西方戏剧在表演元素上比较单纯,而东方戏剧在表演元素上呈现多元化。因为戏剧艺术最早的形态是歌舞结合,戏剧原本是从祭祀性的舞蹈中产生出来的,但西方戏剧在发展过程中已不再拥有歌舞结合的形态:或者是依靠台词的“话剧”;或者是只歌不舞的“歌剧”;还有专舞不歌的“芭蕾”。歌舞分家成为西方戏剧的某种特征。相比起来,东方戏剧则保留着古老的歌舞结合的传统。东方戏剧的典型代表类型——中国戏曲的各剧种,几乎无一例外包含有唱、念、做、打各要素。如果看过京剧《打渔杀家》、评剧《花为媒》等剧目,闭上眼睛回味一下,就很容易体会到这一特征。其实,从“戏曲”这一名称也可以看出,“戏”指舞蹈与动作,“曲”指歌唱部分。“载歌载舞”成为中国戏剧不可分割的部分。而同属东方的日本歌舞伎、印度梵剧等也是如此。 二、对于现实的审美把握不同。东方戏剧侧重“写意”,西方戏剧侧重“写实”。“写实”是指在舞台上从表演到布景,都要使看戏的人感觉到如同生活的真实形态,象《雷雨》等经典话剧的布景与音响都逼近生活形态。“写意”是东方文化的特征,它不追求形式的逼真性,而重在表现意境,这是戏曲的绝妙之处,在戏曲舞台上,拿一根马鞭舞动就意味着骑马奔驰;而跑一个圈就算走过了十里八里甚至千里万里;四个龙套就代表千军万马等。似乎有点像人们幼小时骑着竹竿就仿佛在高头大马上一样,是极富想象力的创造。这种不求生活再现,而用高度提炼、夸张、美化来达到神似的方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扩展了表现生活的领域,把观众带到五光十色的生活联想之中,让人获得高度的艺术享受。另外一个独特性是戏曲的程式性。所谓程式是指规程法式,就是无论唱、念、做、打都有程式。如何起身、怎样走路,对打有套路,甩袖子有讲究,而旦角的哭、小生的笑、花脸的怒打“哇呀呀”、丑角的念白等待都有讲究。演员正是在程式的规则中发挥各自的功底和才能。

浅谈中西方小说文化之差异

注意:本文由合肥财经学院机电一体化1101班童永鹏原创和分享,不作为其他人的“中西方文化课”期末考试之用,如有发现,必将追究责任。 浅谈中西小说文化之差异 “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的这句诗恰好体现了他的文化情怀和态度。林语堂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海外经历,使他能站在世界一体化的高度,不偏不倚地看待不同的文化。他认为,人性是相通的,文化也是一体的,不管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他们都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是可以互相弥补互相吸收的。在全球不断一体化的今天,林语堂看待中西文化客观、全面、人性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题记作为素质教育的受益者,我有幸阅读了《红与黑》、《汤姆索亚历险记》、《羊脂球》、《儒林外史》、《围城》、《钱钟书传》等大量的中外著作,不能说是完全吸收了全部的思想,只能说是粗略地了解大家所想诉说的大体含义。如果非要给小说做个比喻的话,我更愿意把小说比作是陈年老窖,越久越醇,越品越有味儿。虽然我不是像李白那样嗜酒如命,但是我愿意去慢慢品味那独特的香浓,虽然,有些烈、有些辣,甚至难以下咽,但是,酒过肚肠,那一丝丝的香滑顺着口飘溢心脾,荡气回肠。小说不也如此吗?一部著作的诞生倾注了作者的全部的心血和期盼,如女孩红那样装满了对孩子的期盼,这一点,中西方的小说都是一样的,

司汤达的《红与黑》酝酿和创作了多年终成就了这部批判现实主义著作,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也是这样,终使之成为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也使吴敬梓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 下面,就针对我最喜爱的两部中西方小说来粗略地谈谈我对中西方小说差异的理解。 先从中国的《儒林外史》开始谈起吧。我先谈谈喜欢《儒林外史》的理由吧。有的人会说,中国古代的著作多得是,为什么偏偏选择《儒林外史》来说呢。我想说的是,这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课本外的古代小说著作,作者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深深地吸引了我,似乎把我带到了康乾时期,我会为了高要县知县汤奉讲做牛肉生意的回民老师傅活活枷死而气愤,会为了范进中举后不省人事而黯然神伤,会为了科举制度下培养的一批批庸才而叹息,更会为了生活在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墨客和能人志士而感到悲哀和怜悯。 中国古代小说多以传奇故事为题材,可以说都是“传奇型”的。到了明代中叶,从《金瓶梅》开始,才以凡人为主角,描写世俗生活。而真正完成这种转变的,则是《儒林外史》。它既没有惊心动魄的传奇色彩,也没有情意绵绵的动人故事,而是当时随处可见的日常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全书写了二百七十多人,除士林中各色人物外,还把高人隐士、医卜星

高一作文:论中西文化差异作文1000字

论中西文化差异 当传统国学文化与西方文化相遇,当圣诞节与春节“撞车”,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趋向于欣赏西方文化。如今,“崇洋媚外”已成为一种风尚;“抨击传统文化,赞赏西方文化“似乎是文学家教育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国接受国外的教育……我不得不思索,难道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真的比不上西方文化吗? 其实不然。中西方文化的起源不同,二者追求的信仰也不一样。我们的东方文化受到佛教、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的道教思想影响深远,主要追求精神的超脱,追求礼孝忠义,注重个人修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他们拥有平等、自由和开放的观念,追求个人权利以及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因此,中西方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文化教育方面,中西方各领风骚。传统国学文化深受儒家影响,中国的教育也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注重基础教育和因材施教。虽说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我国的教育方式。考试是对学生在某个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应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独立自主能力。而在西方,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很注重培养一个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曾经有一个二年级的中国孩子,随父母去美国读小学,它的教师告诉他父母说:“我可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们的数学不用学了!” 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人们性格修养不同。中国人热

情好客,关心和询问别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一种有礼貌,有修养的表现。人们一般见面都喜欢相互寒暄:“你吃饭了吗?”“最近过得怎么样?”而西方人喜欢尊重他人隐私,所以才以谈论天气,生活来避免尴尬。中国人提倡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精神,以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为轻,崇尚助人为乐和不求回报。但是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他们个人荣誉感极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推崇个人奋斗,强调多劳多得。 传统国学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漫步在历史的长廊中,我们可以细细品味抒写美的爱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诗经》。穿越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我们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伟大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如同满天繁星般璀璨,是每个民族都可望不可及的。传统国学文化是华夏子女的历史财富,是我国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学会珍惜。 面对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当外来文化“入侵”时,我们应当取之精华,采取谦虚,不卑不亢的态度。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则需要总结提炼其精华,推崇提倡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才能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论中西方芭蕾舞之异同

“神似”与“形似” -----论中西方芭蕾舞之异同 芭蕾——始终给我优雅、高贵、脱俗的感觉,也一直渴望穿上白天鹅的芭蕾舞裙,在舞台上哪怕唯唯诺诺的演出一次也好,恨自己只会幻想,喜欢了这么久的芭蕾竟从没有真正的打算去了解她、探究她,如果不是因为老师布置了这个题目,我不知道这个问题会不会就这样被我拖进那如死水一潭的混沌生活中…… 此习作所有与芭蕾专业相关之文字全部选自《芭蕾舞及教学论研究》(著·人民出版)一书。 我们开始吧—— 芭蕾(Ballet)是一门表演细腻、技艺精湛、魅力无穷、使人心旷神怡的艺术。它那优雅的舞姿、轻盈的跳跃以及富有韵味的脚尖旋转常常把人们带入梦幻般的艺术世界,她的高雅与美妙堪称人类文明进步的精华,被奉为“舞蹈艺术皇冠之珠”。 芭蕾艺术从诞生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在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人们开始总是人体的价值和作用,再加上古罗马和古希腊古典文化遗产的深远影响,意大利成为文化复兴的发源地,从而推动了社会的经济、科学和文化的迅猛发展,尤尤其是在艺术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芭蕾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在古朴的民间舞基础上,从一种游戏性质的舞蹈开始,在意大利宫廷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确定风格、舞步与技巧的艺术形式。“早期的芭蕾在萌芽时期,吸收了各种不同的养料,其中在戏剧结构和演出形式上,早起芭蕾借鉴了希腊的悲剧和喜剧、罗马的拟剧,乃至于中世纪的职业喜剧;罗马的拟剧对芭蕾中哑剧成分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最初的芭蕾动作语汇,则更是直接搬用了当时的宫廷舞会上的舞步,以及整理吸收了以种种形式流传下来的欧洲民间舞蹈”。此后,经过数代芭蕾舞教师、编导和演员不断的充实和发展,古典芭蕾技术技巧越来越丰富,直到19世纪20年代,脚尖技术开始被广泛采用,双人舞的托举技巧也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古典芭蕾技术的难度和表现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芭蕾虽然起源于意大利,但却成型与法国,又在俄国达到鼎盛,最后从各国走向世界各地。在整个5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芭蕾先后经历了五大时期:早起芭蕾时期(启蒙主义时期)、浪漫芭蕾时期、古典芭蕾时期、现代芭蕾时期,最后是当代芭蕾时期。纵观其发展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它是那样的魅力无穷,以顽强的生命力活跃在世界舞坛。 芭蕾在发展的萌芽时期是没有脚尖技术的,在历经了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启蒙运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较长的复杂发展之后,直到19世纪20年代,脚尖的精湛技艺才获得重大的发展,而今天的芭蕾在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后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科学的、趋于完美的教学体系,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世界公认的六大芭蕾学派:意大利学派、法兰西学派、俄罗斯学派、丹麦学派、英国学派和美国学派,这六大学派有共同的审美特征,但是,它们还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教育思想、风格特点和训练细节。由于各个芭蕾学派产生的时期有别,所以各个学派的相互影响无疑是存在的。 芭蕾对于中国来讲是舶来品,它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借鉴其他学派的风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文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弦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正因为如此,中西两种文化在对某些单词所带有褒贬色彩上有差异。如:ambition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中国人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则取其褒义,表示“雄心壮志”。Aggressive一词,中国人常用来形容某人“挑衅”“好斗”,而美国人则用来形容某人“进取上进,有开拓精神”。 我国的群体性文化,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把它视为组成社会的细胞;而在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中国人重视传统的君臣,父子,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英美国家,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不计较老少界限,多以朋友相处。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历来崇尚“四世同堂”“合家团圆”,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良言古训;而在英美国家,18岁的子女仍住在家里依靠父母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双手去独立生活。同样,年龄大的父母即使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也不会拖累子女,他们往往要住进老人院,由社会关照。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在不相同。如lo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等。“老张”,“老王”,透着尊敬和亲热,“张老”“王老”更是尊崇有加。中国人往往以年龄大为荣。和别人谈话时,年龄越大,资格越老,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姜还是老的辣”。在我们看来,长者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征。然而,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是和“不合潮流”“老而无用”的含义连在一起的。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更不会倚老卖老。在西方文化中,他们把年龄作为个人极为重要的隐私看待。尤其是女士,更忌讳别人问自己的年龄。即使愿意谈论自己的年龄,也要别人猜测其年龄,而此时,他们的真正目的的期望别人恭维他们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是多么年轻。又如,英美人忌讳莫深的fat一词,见人说fat会令人沮丧不快而且反感。说到fatmeat(肥肉)多半会被认为是毫无价值的该扔掉的废物。而中国人见了小孩子说“胖嘟嘟”“胖乎乎”,表示对孩子的喜爱,对成年男子说fat有“发福”之义,对成年女子讲fat有“丰满”之义,都有赞美恭维之意。日

中西方戏剧知识整理

中西方戏剧知识整理 一、世界戏剧历史 1、西方戏剧诞生 西方戏剧的曙光,普遍认为是古希腊悲剧,而古希腊悲剧则是源于古希腊城邦的狄俄尼索斯(Dionysus)的崇拜仪式。在祭典中,人们扮演狄俄尼索斯,唱“戴神颂”,跳“羊人舞”(羊是代表蒂厄尼索斯的动物)。古希腊悲剧都是诗剧,严谨古雅、庄重大气。表演时有歌队伴唱,史实表明歌队先于演员存在。关于这个起源,也可以参考德国哲学家尼采的早期哲学著作《悲剧的诞生》。 2、中国戏剧诞生 就西方的定义来说,中国没有“话剧”的传统。不过一般在讨论中国戏剧时,若不以严格的定义划分,中国古代的戏曲应归入戏剧的大类。 中国戏曲的根源在可以追溯到先到汉代的巫祇仪式,但是宋代南戏的发展才有了完备的戏剧文本创作,现存最早的中国古代戏剧剧本是南宋时的《协状元》。元代时以大都、平阳和为中心,元杂剧大放异彩。后世形成了诸多戏曲形式,也就是各剧种。明代的昆曲经过发展,首先得到士族大夫的追捧和喜爱,他们大量创造剧本,不断修改曲谱,同时修正昆曲的戏剧理论,并使得传奇剧本成为一种新的主流文学形式。随后昆曲又得到晚明和清代宫廷皇室的喜爱,成为贵族生活的一部分,成为获得官方肯定的戏剧艺术,故称“雅”;而以各地方言为基础的地方戏,广受民间喜爱,则称“花”。于是在清代形成了“花雅之争”,实际上是戏曲共同繁荣的局面。这丰富了戏曲艺术的门类,也形成了各自的艺术特色。 的戏剧研究学者曾永义提出一套说法,认为在讨论中国戏剧起源时,应该要区分“大戏”与“小戏”,大戏是成熟的戏曲,而小戏则是戏剧的雏型。大戏是

在到了金元杂剧之后才发展完成,而之前的宋杂剧、唐代的代面、踏摇娘、钵头、参军戏、樊哙排君难等,都可列入小戏的行列,而中国在非常早之前,就有小戏。 中国在与近代西方有文化接触前,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戏剧”(主要指话剧)传统。中国传统的戏剧为一种有剧情的,“以歌舞演故事”的,综合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的综合艺术形式,也就是戏曲曲艺。 3、中国戏曲发展 先时期→汉时期→唐宋金时期→元朝→元末明清时期→近代 元代兴盛 元杂剧剧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1曲词2宾白3科4宫调 1曲词:配曲的唱词。 2宾白:指古代戏曲中的道白。 3科:指戏曲程式动作。 4宫调:乐曲曲调。 中国戏剧在元代兴盛,形成了一个艺术上的高峰。原因何在呢? 首先,从宋杂剧到金院本,再到元杂剧的诞生,遵循了艺术的在发展规律。经过长期的艺术积累,终于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以唱、念、做、打的综合性为特征的戏剧表演形式。其中,散曲对杂剧结构的最后定型起了重要作用。就音乐而言,元杂剧每一宫调中选用的曲牌比之诸宫调要丰富得多,可以充分地表演一段情节,符合戏剧冲突从形成到发展、到高潮、再到解决的结构。 其次,城市空前繁荣,游乐场所增多,特别是出现了大量的瓦舍勾栏。早在宋代,勾栏中就有“书会”的组织,一般由下层读书人和有经验的老艺人组成,专为勾栏中的各种演出形式提供脚本。元杂剧的成熟,客观上提高了对书会的要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摘要】: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和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语言又是与文化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任何语言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本文从宗教信仰、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时间观念、日常谈话、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来描述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影响 在语际转换中,翻译是我们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是一种忠实于原文的再创作。但它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 同时也是从一个国家文化移植为另一个国家文化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密切的联系。翻译家王佐良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而吕淑湘也曾提到过,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所谓的“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所以,成功的翻译关键是必须要具备对国家文化差异进行深入的认识。 英汉翻译中西文化差异的不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宗教信仰差异 西方文化传统是在基督教文化中得以整合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了解基督教文化,才能了解西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渊源。 在宗教词汇方面,虽然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对应的词汇,但它们所蕴含的宗教文化信息却不同。例如,“龙”与“dragon”虽然本义相同,但其引申义和蕴含的宗教文化信息则大相径庭。在我国文化中,“龙”象征着“神圣、高贵吉祥”。在一定意义上,“龙”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史的象征。而英语中的“dragon”是一种没有地位的爬行动物,象征着“怪物、魔鬼、凶残”。因此,如果在翻译时遇到此类词汇就应该要注意,尽量避免造成误解。 二、历史文化差异 回顾人类历史的发展,对民族文化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地壳变迁、民族迁徙、民族的征服与同化和民族之间的战争。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的痕迹主要残留在习语当中。罗马人征服不列颠四百多年,英语习语中“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一入乡随俗;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中西文化比较论文)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xx级x班 xxx 学号:xxxxx 通过对本学期中西文化比较课程的学校,我对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以下我将从饮食、节日、音乐、建筑等方面,简要对中西文化的异同做一下探讨。 首先,从饮食方面来说: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中国和西方的饮食习惯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不同于西方,其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自己的食品板块,在中国菜都放在表和大家共享。如果你是被视为一个中国主机,准备一吨的食物。中国是他们的饮食文化非常自豪,并会尽力给你许多不同类型的菜肴的味道。朋友之间,他们只是为了将足以为那里的人民。如果他们有人出来吃饭的关系是半礼貌客气的,那么他们通常会比客人数量(例如四口人,五菜)为了一个菜。,如果它是一个商务宴请或一个非常正式的场合,有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食物量,将不可能完成。一个典型的餐开始与一些凉拌菜,像煮花生和大蒜捣烂黄瓜。这些都是其次的主要课程,热鲜肉和蔬菜菜肴。最后,汤是带了出来,这是由淀粉的“主食”食品,通常是米饭或面条或有时饺子。许多中国人吃米饭(或面条或其他)最后,但如果你要与其他菜肴米饭,你应该说那么早。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大大地起了阻碍作用,如饮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由于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都处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人们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有一种独特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我想,这大概是出于一种生存需要吧。如果一种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么就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方面会把这种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也利用它维持健康,这也就是”药补不如食补”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对吃的过份重视,会使人推崇对美味的追求。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菜点的形和色是外在的东西,而味却是内在的东西,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味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和色,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在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吻合的。作为东方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 【摘要】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因文化的差异导致的文化冲突事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更好的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如何使跨文化的交流得以顺利展开,这是我们这些语言学习者和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对原语言和目的语有较广的知识面和较深的文化底蕴。本文通过分析典型的几方面中西文化差异来提高语言学习者对于其的重视,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文化差异理解跨文化交际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其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的与日俱增,她与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碰撞与冲突在所难免。跨文化交际学的创始人霍尔曾说过:“文化存在于两个层次中,公开的文化和隐藏的文化。前者可见并能描述,后者不可见,甚至连受过专门训练的观察者都难以查知。”{1}自陌生国家的文化,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下面就中西文化中几点差异的表现进行阐述。 1、思维方式的差异 1.1模糊性与准确性:模糊性是中国传统思维的一大特点,而准确性是西方思维的一大特点。西方人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如果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对方,并明确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1.2直接性与间接性:曾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 一个美国人给中国人写信,中国人看美国人的信会很生气,因为美国人在信的开头就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的要求,后面才讲些客套话。而美国人看中国人的信则会越看越糊涂,不知道对方要说明什么问题,到信的末尾有几句才是他要说的问题,前面说的都是客套话。又比如有些中国名家文章喜欢用暗示,或者喻古论今。这种含蓄需要去意会,这与西方人的直观性不太一样。像钱钟书先生的关于西方与中国文化方面的对比里,更是谈到了中国诗的长处,它虽然只有寥寥数十字,但表达比西方的长诗更有意境。但对西方人来说,这又是很深奥且难以理解的。

浅谈东西方建筑文化之差异

目录 浅东西方建筑文化之差异 (2) (一)中国建筑风采 (2) (二)、西方建筑特点 (3) (三)简论中西建筑文化差异 (3) 参考文献 (5)

浅东西方建筑文化之差异 摘要:建筑文化是人类文明长河中一大靓丽风景线。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建筑文化内涵与风格是不一样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经过长期的积淀,显然与西方文化形成了个自的风格,别样的建筑特色同样能够反映出中国的异样风情。 关键字:中国建筑西方建筑文化差异 (一)中国建筑风采 中国地大物博,建筑艺术丰富多彩。中国的建筑类型很多,主要有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因地域不同又有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山西窑洞,赣南炮楼,湘西吊脚楼,贵州的石板房,蒙古包。总之组织布局规律,造型优美,装饰丰富多次是其的共同特点。以四合院为例简要分析中国建筑特色,因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排房组成,其分别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形成一个“口”字形结构,故名四合院。它主要形成于元朝到改革开放时期,虽为建筑却也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它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进行。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每间房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按其规制大致可分为大四合、中四合、小四合三种。其各种配件装饰都是极其讲究的,如大门等极划分,依次为:光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如意门、帘大门、小楼门等。其通常以倒座房辟出一间略高于的房间为大门,有居高临下之意,还有富贵人家的大门上常饰有壶瓶叶子,既可用于保护大门,又做装饰送吉祥的意寓,以及正大门的影壁有驱鬼聚气之说,一些砖雕装饰更是丰富多彩,意寓深刻,大都表现同样的主题,即送吉祥送富贵,表现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浅谈我眼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浅谈我眼中的中西方文 化差异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数学与应用数学(2)张晨洁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文化认为,为人处世,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 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而西方国家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 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我国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而在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历来崇尚“合家团圆”,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说法;而在英美国家,18岁的子女仍住在家里依靠父母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双手去独立生活。 因此中西方文化几乎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中西方在语言、礼仪、饮食、教育等许多地方体现出差异。 一、语文的不同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在不相同。如lo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在我们看来,长者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征。 然而,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在他们看来,“old” 是“不中用”的代名词,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更不会倚老卖老。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中国人蔑视狗,因而有“走狗”“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说法。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则欣赏狗的勇敢和忠诚,并把人比作狗。如a luck dog(幸运儿),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

浅谈中西方文化之差异

暨南大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谈中西文化之差异 学院:理工学院 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课程名称:文史哲通论 学生姓名:梁嘉欣 学号:2011051506 指导教师:勾利军 2014年 6 月18 日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极其必要的。 一、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 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其思想基础都是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源头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受基督教影响深远,看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注重实践和探索,他们注重于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从物质层面去考量生命的本源。以“爱”为社会核心。同时具有开放性的外向型文化,以新海路开辟时对新大陆的侵略为代表。 而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道教文化的影响深远,其根源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编纂修订的“六经”为其文化基础,这种文化总的表现为:注重个人修养,注重道德力量,反对武力,注重与他人、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精神的超脱,以“仁”和“孝”为社会核心。同时更注重于自给自足的内向型文化。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弦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

中西方戏剧对比有感

中西方戏剧对比有感 ——以《哈姆雷特》和《窦娥冤》为例 亢菲 2012级教育学一班 摘要:通过对《哈姆雷特》和《窦娥冤》的解读,剖析出我个人对于中西方戏剧不同处的看法,同时也提出我对于戏剧未来的期待,以及对于戏剧表演形式改进的看法。 关键词: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哈姆雷特、窦娥冤 在酒神剧场,古希腊人年年粉墨登场。同一时期,在中国的先秦时代,孔子删定了《诗经》,屈原写就了《离骚》,老子在讲道,庄子说逍遥,百家争鸣,可谓气象恢弘。但那时,中国人观赏不到戏剧。戏剧艺术在中国文化土壤上艰难孕育,待到它蛹化成蝶,距离古希腊戏剧的黄金时代已是千年流失。但就是源于不同文化土壤上的两种戏剧,造成了今天戏剧舞台上的异彩纷呈。下面我以《哈姆雷特》和《西厢记》为例,谈谈我对中西方戏剧的感悟。 一、西方悲剧典型代表——忧郁王子“哈姆雷特” 1601年,一个经典戏剧人物形象——哈姆雷特在英国戏剧大师 莎士比亚的笔下诞生了。哈姆雷特的原型是丹麦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有关他替父报仇的传说激发了莎士比亚的创作热情。经过莎翁的卓越创造,这个人物从苍白的历史记载走上了生动的戏剧舞台,成为了永恒的哈姆雷特。同时,哈姆雷特也成为西方戏剧塑造人物追求性格化传统的鼻祖。 哈姆雷特是一位非常理想的王位继承人。但是,一场灾难将这位“阳光王子”拖进了人生的深渊。哈姆雷特所崇拜的父王死了,他所依恋的母后改嫁了,父亡母嫁的事实让他一时间无法接受。就在他悲伤迷惘的时候,父亲的亡魂又告诉了他一个骇人的事实:自己是被自己的弟弟,哈姆雷特的叔叔毒害的。年轻的哈姆雷特陡然间遭到了双重打击,他的悲伤无法抑制,它的愤怒无法遏止。从此,他长久地生活在这两种负面情绪中,并造就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 哈姆雷特是一个谜,一个关于人的复杂内心的谜。哈姆雷特为什么没有直接剑刺仇敌的胸膛呢?这个问题,400年来没有得到一个公认的答案。哈姆雷特自己也非常困惑,他不断的自责说:“现在我明明有理由,有决心,有力量,有方法可以动手干我所要干的事,可是我还是再说一些空话……始终不曾表现出来。”那么为什么呢?有四种解释非常流行:因为懦弱,哈姆雷特没有勇气,所

浅谈中西文化文学的差异

浅谈中西文化文学的差异 -----从中国文学的特点出发 院系:人文社会科学系班级:0912082 前言:中西文化文学的差异包含着各个方面,提到中西文化文学的差异一定是跨越了整个文化文学发展历程的差异,其中包含着时间的跨度,本文就从中国文学的特点出发,浅谈中西文化文学的差异。 一、中国文学的特点 1.中国文学以“诗”为主体,以“意境”为艺术追求,是在主观情感在客观环境的引发下创作的,其内容大都含蓄多义并具有教化意义。包括散文小说戏曲曲艺似乎都追求一种“诗”的风格,如《红楼梦》、《西厢记》等,虽为小说却以诗词贯穿。 2.中国文化文学是一种富有人文精神的文化,尤为注重人文领域内的问题。伦理道德与现实政治成为中国文化关注的两大核心,从而使中国文化呈现出道德型文化与政治型文化的特征。 3.独特的语言文字。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语言文字之一。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形成和建设起着巨大的作用。 二、中西文化文学发展历程中存在的差异 1.就题材方面而言,中国文学从发展之初以抒情为主,例如《诗经》、词赋等,叙事写实则出现在古典文学的末期。而西方文学在最初的古希腊时期却产生了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印度也产生了《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这两大史诗。中国的小说戏剧发展更推到了明代,仍充盈着浓厚的抒情气息,近于抒情诗的联缀的格局。 2.从创作方法上讲,中国文学重在写意而非写实,如古典诗歌中的山

川游记、凭吊古迹的题材,可以成为叙事性或描述性的作品,但是在众多的诗歌中,往往是代以象征、暗示、隐喻、抒情等艺术手法,虚化眼前所见的景象,从而借景抒情使情景交融。反观西方文学,从古希腊悲剧到《神曲》,以及后来的《堂·吉诃德》和莎士比亚戏剧,虽是以虚构的情景却真实的写出了宗教、人神。 3.就思想而言,首先,从西方文学发展史中了解到西方文化的三大因素---希腊神话,基督教义,近代科学。无论是古典神话还是中世纪的宗教,都令人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在宇宙的地位,与神的关系等。相比而言,中国文学则很少体现神话或宗教的背景。宗教,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没有什么地位。西方的诱惑,谴罚,拯救等观念并不存于中国。西方文学中的伟大冲突往往是人性中魔鬼与神的斗争,中国文学中人物冲突则是人伦的。由此,也可以解释中国文学似乎重于抒情,西方文学则强于想象,运用思想。中国古典文学长于短篇抒情诗和小品文,文学批评则散漫而无系统,戏剧的创造也比西方迟了几乎两千年,这也是由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其次,中国的文学文化的发展可谓是一脉相承,犹如一座肃穆沉静的山,万变不离其宗,很早就建立起了比较成熟封建的伦理道德进行约束。中国文学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而西方文学文化的发展却像是一条澎湃激荡的河,多变、否定,在古希腊时期尚未有的廉耻之分,西方文学的最高境界是宗教或神话的,其主题,则凸显人与神的冲突。 4.在我国文学发展中,民间文学总是与正宗文学并驾齐驱,成为推动正宗文学发展与繁荣的强大潮流。如《诗经》中的“风”,基本上是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