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用抗菌防臭整理剂

纤维用抗菌防臭整理剂
纤维用抗菌防臭整理剂

讲 座纤维用抗菌防臭整理剂

杨栋梁 全国染整新技术应用推广协作网(200042)

摘 要 介绍抗菌整理剂的种类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审查项目,重点阐述分析主要的抗菌整理剂及其抗菌机理,包括目前最流行的天然抗菌整理剂。

叙 词: 抗微生物剂 机理 种类 纤维

中图分类号: TS19512

1 前言

现代抗菌防臭(又名卫生)整理剂的发展史,可追溯到1935年由G.Dom ak使用季铵盐处理的军服,以防止负伤士兵的二次感染。1947年美国市场上出现了由季铵盐处理的尿布、绷带和毛巾等商品,可预防婴儿得氨性皮炎症[1]。1952年英国Engel等人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处理毛毯和床(坐)垫面料,但由于季铵盐活性较低,不耐水洗和皂洗。以后,曾一度使用有机汞、有机锡等高效杀菌剂作为纺织品的抗菌防臭整理剂。但是,由于这类高效杀菌剂很容易引起人体皮肤的伤害,不久就被淘汰了。以后抗菌防臭整理剂一直沿着安全、高效广谱抗菌和耐久性的方向开发。直至1975年美国道康宁公司推出有机硅季铵盐(即商品名为DC -5700),可以说是现代抗菌防臭剂中最完美的代表性品种之一。但最近十多年来,无机化合物、纤维配位结合的金属化合物和天然化合物等三方面的抗菌防臭整理剂的开发研究,其进展令人瞩目。

抗菌防臭整理剂的用途主要涉及化妆品、食品、医药、造纸和纺织品等。本文就纤维用抗菌防臭剂作一简单介绍。

2 抗菌防臭整理剂的种类

抗菌防臭整理剂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醇类、酚类、醛类、酯类、醚类、腈类、卤素类、吡啶、喹啉类、噻唑类、双胍类、二硫化合物、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多)糖类、表面活性剂类、无机化合物、金属类以及天然化合物等。但有些抗菌防臭整理剂有不良的副作用,已禁止在服装面料方面使用。如著名商品Irgasan D P300,其学名为2,4,4′2三氯22′2羟基二苯醚,其整理产品与含氯漂白剂作用后,会生成三种有毒的氯化物,反应式如下:

C l

C l

O C l

C l

HO

 (1)

C l

C l

O

C l HO 0.2%N aC l O

46℃,30m in

C l

C l

O

C l

C l

HO

(2)

C l

C l

O

C l

C l

C l

HO

 (3)

上述生成物经热或紫外线照射后,会进一步生成

四氯二氧杂环己烷(即四氯二口恶氧)的致癌物质[2、3],故

早已禁用。此外,如22溴化肉桂醛,22(3,5二甲基吡唑

基)242羟基嘧啶和22(42噻唑基)苯并咪唑等也都列入

禁用范围。

因此,抗菌防臭剂及其整理产品的安全性极为重

要,必须经过严格的毒性审查,同时还要符合生态环境

的要求。表1是日本规定的抗菌防臭剂及其产品的安

全审查项目内容。

表1 抗菌防臭剂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审查项目[4]

试验项目毒性审查内容试验的必要性备 注

毒性试验常规试验一次性试验

LD50值⊙LD50值文献值亦可,注明出处

Am es试验

(变异原试验)⊙

劳动部1979年3月8日标准第107条(1985.5.18,第

261条)

二次试验小核试验○

基本试验

亚急性毒性○

慢性毒性○

致癌性○

皮肤刺激性试验封闭性贴敷试验(48h)或河合法或细胞

毒性试验⊙

任何一种试验结果,需要时可进行其他试验(如对湿疹

患者贴敷试验)

抗原性试验○

食品卫生法相关试验按食品卫生法第10条“器具等的规格及

其制造的基准”,规定的试验法3

其他(整理剂)成品和施加量,%○不纯物成分和含量,%○

注:⊙2全部试验;○2一次性试验结果;32洗餐具布和拭食品布,需按食品卫生法规定有关试验。

74

 纤维用抗菌防臭整理剂 印 染(2001No.3) 

目前,符合上述安全性要求的市售抗菌防臭剂主要品种如表2所示。

表2 市售抗菌防臭剂的主要品种

[5]

分类代表性抗菌防臭剂品种

无机类

抗菌性泡沸石、含金属离子溶出型玻璃粉末与纤维配位的金属类银磺酸酯、铁酞菁、金属氧化物配位氨基有

机硅、硫酸锌、配位聚丙烯酸酯有机硅季铵盐

十八烷基二甲基232(三甲氧基硅烷丙基)氯化铵

季铵盐

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聚氧乙烯基三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32氯2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N 2甲基2N 2十六烷基232(乙基砜222硫酸钠)丙基溴化铵

双胍1,1′2六亚甲基2双[52(42氯苯基)]双胍盐酸

盐、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

苯酚类烷基双酚钠盐、22溴232硝基21,32丙二醇、对氯间二甲苯酚、12羟基232甲基24异丙基苯脂肪酸酯类十八烷酰基2L 2谷氨酰胺酸银、十一碳炔二酸

铜化合物含硫化铜粘胶、聚丙烯腈硫化铜复合物、苯酚类铜络合树脂

苯胺类3,4,4′2三氯碳酰苯胺

天然化合物壳聚糖、桧醇、氨基糖苷

其他

二甲基氨基丙基胺、对甲苯磺酸甲酯、碘配

位化合物

3 主要抗菌防臭剂及其抗菌机理

并非所有具有安全性、高效广谱抗菌和耐久性的抗菌防臭剂都可用于纺织品,它需对染料色光、牢度以及纺织品的风格无负面影响,同时应与常用的纺织助剂有良好的配伍性。兹将几种主要抗菌防臭剂及其抗菌机理简述如下。3.1 无机化合物

以无机化合物作抗菌防臭剂是近年开发较为成功的品种,它适宜添加于合成纤维熔融纺丝原液中,在应用中的变色问题已得到改进。

银、铜和锌有抗菌作用,而其载体主要是硅、磷灰石、泡沸石、磷酸锆、氧化钛等无机化合物,其最大优点是耐热性可达500℃以上,而且非常稳定和安全。但加入合成纤维纺丝原液最大的困难是粉末或颗粒的粒径。

关于无机化合物的抗菌机理,目前众说纷纭,尚无最终的说法。一般认为是银离子溶出机理,与光作用产生活性氧机理。

无机化合物类抗菌防臭剂以泡沸石为代表,有天然的或合成的,以及具有离子交换性能与银等金属离子结合而成的泡沸石(金属置换量约1%~2%)。这类抗菌防臭剂大多混入熔融纺丝原液中,添加量为1%左右,如聚酯或聚酰胺等合成纤维。代表性产品如日本钟纺的B actek iller 泡沸石的示意式如下:x M 2 n O ?A l 2O 3?ySi O 2?zH 2O

式中:x ——金属氧化物;

y ——二氧化硅;z ——结晶水的系数;n ——金属的原子价;

M ——1

~3价的金属,作为抗菌泡沸石,以A g 、Cu 和Zn 为多。

这类抗菌防臭剂的急性毒性LD 50在5000m g kg 以上,变异原试验呈阴性,对皮肤刺激呈准阴性。美国

环境保护局(EPA 即Environm en tal P ro tecti on A gency )的毒性试验及环境影响均认为是安全的。

此外,最新资料表明[6],纳米级的超微粒子的锌氧

粉(粒径为0.005~0.02Λ)除可作熔融纺丝原液的添加剂外,也可加入涂层浆中,使涂层织物具有紫外线屏蔽功能和抗菌防臭功能。

超微细锌氧粉的安全性极高,其急性毒性LD 50>2000m g kg (经口与皮肤,小鼠),Am es 变异原试验呈阴性,对皮肤也没有刺激性。3.2 与纤维配位的金属化合物

与纤维能形成配位的金属化合物,其代表性产品是阳离子可染聚酯与银离子结合的银磺酸酯,如下式所示:

αOOC

COOCH 2CH 2εOOC COOCH 2CH 2-S O 3-A g +

其制备方法是将阳离子可染聚酯织物,在浴比为1∶5条件下,在0.002%浓度的硝酸银溶液中浸渍处

理,于沸腾时搅拌处理20m in ;待冷却后,用水洗净烘干,使聚酯的可染性基团(SO 3-)与银离子(A g +)结合而固着,即具有抗菌性。

这种金属配位形成抗菌性机理,是利用银离子阻碍电子传导系统,以及与DNA 反应,破坏细胞内蛋白质构造而产生代谢阻碍。3.3 铜化合物

以铜化合物作为抗菌剂的开发,当推由日本蚕毛染色株式会社的商品“Sandaron 2SSN ”,它具有导电和抗菌两种性能;以及由旭化成公司开发的导电抗菌性粘胶纤维,其商品名为“A sah i BCY ”

。前者将聚丙烯腈织物或纤维浸渍于含有铵及羟胺硫酸盐的硫酸铜溶液中(浓度为2%~3%),进行还原处理。聚丙烯腈上的氰基与硫化亚铜产生络合反应,生成稳定的含铜配位高分子化合物。经上述处理后,除抗菌性外,还具有导电性。该产品耐洗性能卓越,对细菌和真菌具有强大的杀灭效果。产品的安全性良好,急性毒性LD 50=1320m g kg (经口、

小鼠),大肠杆菌和8

4印 染(2001No .3) www .cdfn .com .cn

沙门氏菌(Sall m onella typ h i m u sium )的变异原试验呈阴性,河合法的皮肤贴敷试验呈准阴性。

后者是在铜氨再生纤维素制造过程中控制硫化铜量,使铜化合物均匀分散于纤维中,之后经硫化处理(如硫化钾等),使纤维中硫化铜(CuS 和Cu 2S )含量为15%~20%。这种改性粘胶除具有抗菌性外,同时有

除臭、导电和阻燃性能。

以上两种导入铜化合物的纤维,其抗菌机理是藉铜离子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与细胞内酶的硫基结合,使酶活性降低,阻碍代谢机能抑制其成长,从而杀灭之。

此外,棉和羊毛等天然纤维,也可藉化学方法改性后,导入铜、锌等金属,同样可产生抗菌防臭性能。3.4 季铵盐

季铵化合物是最常用的抗菌剂,由于其与纤维的结合力很差,故与反应性树脂并用,以提高其耐久性。例如,日本可乐丽的San iter 与日清纺的Peachfresh ,就是季铵盐与反应性树脂同浴整理而成的商品。季铵盐抗菌剂系脂肪族季铵盐或聚烷氧基三烷基氯化铵(Po lyoxyalkyl trialkyl Amm on ium Ch lo rid ),化学结构通式如下:

N +

R

(CH 3)3 X

-

 或 

N +

H (R ′O )n R 3

C l -R 2脂肪烷基;X -2阴离子;R ′2CH 2CH 2;R 2CH 3

这类抗菌剂主要用于纯聚酯织物上。急性毒性

LD 50=6510m g kg (经口、小鼠);对兔子的皮肤刺激试验、Am es 变异试验及大肠杆菌变异试验呈阴性;鱼毒性TL 50=41mL L ;对人的皮肤贴敷试验呈准阴性,故安全性很高。

季铵盐的抗菌机理是利用表面静电吸附,使微生

物细胞的组织发生变化(酶阻碍细胞膜的损伤),从而使酶蛋白质与核酸变性。3.5 有机硅季铵盐类

这类抗菌剂中最著名的是美国道康宁公司的DC -5700,其活性成分的学名为32(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物[32(T ri m ethoxyriyl )p rop yl octadecyl di m ethyl amm on ium ch lo ride ],其结构式如

下:

Si

OCH 3H 3CO

OCH 3

(CH 2)3N +

CH 3

CH 3

C 18H 37 C l -

结构上的三个甲氧基能与纤维上的羟基进行脱甲醇反应,生成共价键而使抗菌剂牢固地附着在纤维表

面;同时,三个甲氧基能水解聚合,在纤维表面上形成薄膜而坚牢地附着在纤维表面上;其阳离子(N +)部分与纤维表面上的负电荷会相互吸引形成离子结合(静电结合),使由它自身脱水缩合形成的薄膜与纤维具有坚牢的附着力,从而产生良好的耐久性。该产品获得美国环境保护局(EPA )的许可证,编号为3429221,产品典型特性为:

有效成分,% 42(甲醇溶液)

pH 值

7.5比重(25℃)

0.87

闪点,℃11

DC -5700经美国环境保护局检验,其急性毒性

LD 50=12.27g kg (经口、老鼠);对兔子的皮肤刺激试验没有反应;对虹鳟鱼的毒性TL 50=56m g L ,此外还

进行了亚急性毒性、变异原试验、催畸试验、粘膜刺激试验等18项试验,以及袜子穿着试验,均证实安全性很好。

DC -5700抗菌剂另一个特点是其广谱抗菌,效力涉及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霉菌、酵母菌和藻类等,如表3所示。

表3 对DC -5700敏感的微生物

种类

名 称

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 ureus )

链球菌(Strep tococcus Faecalis )

细小杆菌(Bacillus Subtilis )革兰氏阴性菌

霍乱沙门氏菌(So l monella Ch loeraesius )伤寒杆菌(So l monella T ypho sa )大肠杆菌(E scherich ia Co li )

结核杆菌(M ycobacterium T uberculo sis )绿脓杆菌(P seudom nas A eroginssa )产气杆菌(A erobacter A erogenes )

真菌

黑曲霉菌(A spergillus N iger )黄曲霉菌(A spergillus F larres )土曲霉菌(A spergillus T erreus )疣曲霉菌(A spergillus V errucaria )球毛壳霉(Chaefom inni Gldo sum )青霉菌(Pencillum Funiculo sum )毛癣菌属(T richophyton Interdigital )芽霉菌属(Pulluk ina Pullulans )

木霉菌属(T richoder m sp .M adis m Ph )头霉菌属(Cephalck iscus F iagans )酵母菌

酿酒酵母菌(Saccharom yces Cerevisrae )白色念珠菌(Candido A lbicans )

藻类

嗜绿藻属(Cyanophyta (blue 2green )O scillato ria )太湖念珠藻属(Cyanophyta (blue 2green )A nabaena )棕色藻属(Ch rysophyta (brow n ))

绿色藻属S (Ch rysophyta (green )Selenastmm gracile )绿色藻属P (Ch rysophyta (green )P ro tococcus )

与DC -5700结构类似的商品32(三甲氧基硅烷

9

4 纤维用抗菌防臭整理剂 印 染(2001No .3) 

基)丙基二甲基十四烷基季铵盐,其性能也相类似。这类抗菌剂的抗菌机理是藉季铵盐分子中阳离子,通过静电吸附微生物细胞表面的阴离子部位,以疏水性相互作用,使细胞内物质漏泄出来,使微生物呼吸机能停止而将其杀灭。3.6 胍类

在医药的双胍类消毒剂中,选择在水中溶解度小而对纤维吸附能力高的品种,就可用于开发纤维的抗

菌防臭整理的抗菌剂。

例如,医疗方面应用很广泛的Glucon ic

Ch lo rohex ideice ,即1,1′

2六亚甲基双[52(242氯苯基)双胍]葡

萄糖酸盐(1,1′2H exam ethyleneb i o [52(242ch lo rophenyl )ligxan ide ]digluconate ),其杀菌的效力很高,但对真菌的杀伤作用不强,其耐热稳定性好,而耐光性较差。抗菌机理是破坏细胞膜,经口服毒性LD 50=1260m g kg (老鼠),故其毒性很低。

葡萄糖盐改成盐酸盐后,溶解度可降低,从而可改善其抗菌效果的耐洗持续性。

在此基础上,Zeneca 公司成功开发用于棉及其混纺织物的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Po lyhexam ethylene b iguan idine hydroch lo ride 简称PHM B ),其化学结构式如下[7~9]:

αCH 2CH 2CH 2

N

H

C

N H

N H

C N

H 2C l N H

CH 2CH 2CH 2ε

(n =12或16)

商品名为R epu lex 20,是含活性成分20%的水溶

液,其主要物理性能如下(常温下):

外观 无色透明液体粘度,cP 5pH 值3~4比重1.04沸点,℃102

闪点沸腾时不发光

稳定性

在正常储存条件下稳定在水中的分散性

不同比例的水均容易分

散和混和

PHM B 作为抗微生物制剂在世界上已使用多年,主要用于游泳池、化妆品、食品和酿造工业等方面。

PHM B 广谱抗菌,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和酵母菌等均有杀伤能力。对不同生物体的功效和

有关作用方式,已有专门报道,其抑菌的最小浓度(M I C s )如表4所示。

表4 PH M B 的M I Cs

微生物M I C s ,m g kg

金黄色葡萄球菌1表皮葡萄球菌

0.5结膜干燥棒状杆菌(Co rynebacterium Xero sis )0.5枯草杆菌1大肠杆菌0157

5单核细胞变性李斯德杆菌(L isleria M onocylogenes )1猪霍乱沙门氏杆菌(Sal monella Cho leresuis )2.5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M R SA )1肝炎杆菌(K lebsiella pneumoniae )2烫发癣菌(T ricpohyton M entagrophytes )

5

用R epu tex 20整理的黄色纯棉毛巾,经英国家庭洗衣顾问理事会(U K Hom e L aundry Con su ltative Council ,HL CC )的标准洗衣方法洗不同次数后,由AA TCC 试验方法100测定性能,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Reputex 20整理后织物的耐洗性

洗涤次数

洗涤条件

性能

0-细菌全部杀死5050℃洗50次,80℃烘干50次细菌全部杀死100

50℃洗100次,烘干100次细菌减少99%

注:试验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PHM B 可长期使用,毒性很低,其LD 50>2500m g kg (急性口服毒性LD 50=4000m g kg ,鼠)。在21

天对鼠皮肤毒性试验中,处理量为250m g kg 时未发现有刺激反应。

此外,基于PHM B 良好的耐热稳定性,可将其添加于熔融纺丝液中制成抗菌合成纤维,如涤纶和锦纶等。

3.7 天然化合物

近年来,在“衣服毒素”或“衣橱内化学品”宣传声浪中,由于回归大自然和环境意识的增加,为使穿着者放心,利用天然物质提供同样功能性的话题,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在纤维染整加工中很早就利用动物、植物和矿物质用于染色。关于抗菌防臭功能的整理,近年也获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动物类中以甲壳质和脱乙酰

甲壳质(或壳聚糖)为主,植物类中有罗汉柏、艾蒿、蕺菜(又名鱼腥草)等,兹简述于后:

3.7.1 甲壳质和脱乙酰甲壳质(壳聚糖)

甲壳质和脱乙酰甲壳质(壳聚糖),主要来源于蟹壳和虾壳、昆虫的外皮和外壳、贝类,以及真菌和酶等的细胞壁。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极为广泛。世界上每年产量约数十亿吨,甚至有估计在1000亿吨左右。

5印 染(2001No .3) www .cdfn .com .cn

壳聚糖化学是当今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世界七大前沿学科领域之一。它在医药方面的应用也十分引人瞩目。作为抗菌剂,可以用5Λ以下壳聚糖粉末,直接混入高湿模量粘胶纺丝原液中,使它均匀分散在纤维内部,从而获得具有抗菌性能的粘胶纤维。例如,日本富士纺公司生产的商品“Ch itopo ly ”就是利用此法生产的。

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无毒,对人体免疫抗原小,且具消炎、止痛及促进伤口愈合等生物活性。

甲壳质和脱乙酰甲壳质的化学结构与纤维素类似,所以很安全:

O H -O

H

OH

OH H H

CH 2OH

H

O

O H CH 2OH

H H

OH

OH H

H

O 纤维素(葡萄糖)

O H O H OH N HCOCH 3H H

CH 2OH

H

O

O H CH 2O H

H H

N HCOCH 3

OH H

H

O 甲壳质(N 2乙酰基葡糖胺)

O H O H O H N H 2H H

CH 2OH

H

O

O H CH 2OH

H H

N H 2

OH H

H

O 脱乙酰甲壳质(葡糖胺)

壳聚糖的安全性数据如表6所示:

表6 壳聚糖LD 50值

急性中毒

大、小鼠LD 50>1.5g kg (口服)

LD 50>10g kg (皮下注射)Am es 试验

没有变异性

贴敷试验

人贴敷48h 后,几乎无刺激性,皮肤没有吸收性

据介绍,壳聚糖的聚合度为6时(又称壳聚寡糖),其抗菌效力最好,壳聚糖最低的抑菌浓度(M I C )如表7所示:

表7 壳聚糖最低抑菌浓度(M I C )

菌种M I C %大肠杆菌0.02枯草杆菌

0.05金黄色葡萄球菌0.05绿脓杆菌

0.02

由表7可知,含0.02%壳聚糖的检验培养基,对

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等致病菌已有抑制能力。此外,壳聚糖分子中有许多羟基和氨基等极性基团,以致整理织物有较好的保湿性能。

用壳聚糖醋酸溶液整理的纺织品,有良好的抗菌性,但整理织物经碱性溶液处理后,其抗菌性会逐渐消失。这是因壳聚糖醋酸盐被中和所致。因此,欲使壳聚糖成为耐久的抗菌剂的途径之一,是使其季铵化。方法之一是壳聚糖与甲醛反应,使分子上的氨基生成N 2羟甲基,然后,再与甲基碘反应;方法之二是用水溶性缩水甘油三甲基氯化铵(GTM A C )与壳聚糖反应,使之季铵化,反应式如下[11]:

O O

H

CH 2O H H H

N H 2

OH H

H

O +C O

H 2

CHCH 2N +

(CH 3)3C l

O O

H

CH 2OH H H

N H

CH 2

CHCH 2N +

(CH 3)3C l OH

OH H

H

O 上述反应的季铵化程度与抗菌效力有关,季铵化程度高,抗菌性能高,且其耐洗性可通过添加聚乙二醇缩水甘油醚交联剂得以改进。

3.7.2 “森林浴”类抗菌剂

人们走进森林,松柏等树散发出的芳香精油,不仅使人心旷神怡,而且杀死人体上的一些细菌,故称之谓

“森林浴”。在植物中具有抗菌作用的有罗汉柏[12、13]

(丝柏、扁柏)、松树,以及艾蒿和蕺菜等。

罗汉柏的蒸馏物称谓桧油。其系浅黄色透明油,由两种组分组成,即作为香精原料的倍半萜烯类化合物的中性油和具有抗菌活性的酚类酸性油,也有人认为两种油都有抗菌效果。

酸性油中含桧醇(或称日柏醇,h inok iti o l ),中性油主要成分为斧柏烯。两种成分中,抗菌性以酸性为好,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杀灭效果,对真菌的抗菌性也较强。桧醇的安全性很好,据日本青森县工业试验厂报道如下:

LD 50青蛙约0.163g kg ;小鼠约0.396g kg ;土拨

鼠约1g kg 。

据称,桧醇的抗菌机理是其分子结构上有两个可供配位络合的氧原子,它与微生物体内的蛋白质作用而使之变性。

1

5 纤维用抗菌防臭整理剂 印 染(2001No .3) 

日本U n i on化学公司的“U n i on M CA S225”及三木理研工业公司的“无甲醛树脂”均系桧醇的微胶囊商品。而大同 、 … 和 … 均利用这类天然抗菌剂在纯棉或高含棉的织物上开发了抗菌防臭、防虫功能性产品,用于被褥、被单、婴儿被褥、内衣、毛巾被和针织内衣等。

艾蒿是一种药草,中国民间习俗在端午节用其驱虫防病,它散发的气味有稳定情绪,松弛身心的镇定作用。艾蒿作为中药具有解热、利尿、净血和补血等作用。日本有以艾蒿染色的布作患变异反应皮炎患者的睡衣、裤和内衣的理想面料。

关于艾蒿的主要成分及其效用,根据文献记载如表8所示。

表8 艾蒿成分及其作用

成分化学结构作用

1,82桉树脑

CH3

O CH3

CH3防衰老,抗炎症,抗变态反应,促进血液循环作用

Α2荣酮

O

CH3

CH3

CH3

抗菌防腐作用,治

肝脏作用,其芳香

有稳定情绪、镇定

作用

乙酰胆碱

胆碱[CH3COOCH2CH2N

(CH3)3]OH

[CH3CH2N

(CH3)3]OH

调整血压、神经传

递等各种主要生

理作用

其他:叶绿素

多糖类

矿物质净血,造血,扩张末梢血管,抗变态反应等

蕺菜的抗菌防臭作用正受到人们的注目,其成分与效果如表9所示。

表9 蕺菜的成分与作用

采取部位成分作用

叶、茎部

葵酰基乙醛

(蕺菜的臭味成分)

甲基壬基酮

月桂酸

对葡萄球菌、线状菌

的抗菌作用强

叶部分

花穗

果穗

黄酮系成分

栎苷

异栎苷

有利泻、缓泻作用,

将陈旧废物排出体

外,有芦丁作用

叶部

矿物质

叶绿素

有调整生物功能作用,

消肿,再生肉芽组织 芦荟是百合科植物,其中含酚类成分。如芦荟素是芦荟叶表皮内侧的苦汁,有抗炎症、抗变态反应作用,以及抗菌性、防霉性、中和虫咬毒液和解毒作用。

其他,如石榴果皮萃取液中含有良好抗菌活性物质,已有人对此发生了兴趣,正研究中。

参考文献

[1] 弓削治.纤维制品消费科学.1985,24:245.

[2] N ilasan C A,et al.J.Ch rom atogs.1974,96:137~147.

[3] Kanelo sh i A,et al.J.Ch rom atogs.1987,389:139~153.

[4] 杨栋梁.染整技术.1995,(2):66~77.

[5] 谢光裕.染化杂志.1997,(6):23~30.

[6] 齐藤兼瓜.加工技术.1991,36:10;1993,28(4):28~31.

[7] Payne J D,et al.ADR,1996,(5):26~30.

[8] Payne J D,et al.TCC,1996,28(5):28~30.

[9] Zeneca B i ocides.R eputex20T echnical Info r m ati on.

[10] 吴清基.高科技纤维及应用.1998,(

2):3~15.

[11] 鹤台腾正等.加工技术.1996,31(2):33~35.

[12] 中村晨一.染色.1998,16(1):31~35.

[13] 何中琴译.印染译丛.1998,(1):63~73.

(收稿日期:2000-09-07)

(上接第46页)

图6 有机合成纤维的红外光谱图

1#2氨纶;2#2涤纶;3#2锦纶

从图5、6看出,各谱图峰形尖锐,各谱峰分辨良

好,对所得到的红外光谱图进行检索,确定其分别为醋

酸纤维、粘胶纤维、氨纶、涤纶和锦纶。

3 结论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 I R)的A TR技术是一

种快速无损鉴定方法,可以快速、准确、高效地鉴定纺

织纤维。

参考文献

[1] 董炎明编.高分子材料实用剖析技术.中国石化出版社.

[2] FZ T010*******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3] 吴瑾光主编.近代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及应用.科学

技术出版社.

(收稿日期:2000-10-23) 25

印 染(2001No.3)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023016.html,

The com b ina ti on p rinting p r oce ss fo r p igm ent rea c tive dye s w a s intr oduced .I t ha s the a dva nta ge s such a s b right co l o r ,

good co l o r fa stne ss ,l ow co st a nd consta nt sha de .Key Ter m s P rin t P igm en t R eactive dyes

W u Fengca i (32)………………………………………………………………………………………………………………………………D evelop m en t of An ti -Bacter i al and An ti -Crease Fabr ic and Sh irts

Fa b ric w ill ha ve a nti ba c te ria l a nd hea lthy func ti on a fte r trea ted w ith a nti ba c te ria l a gent Sa nitized fr om C la ria nt a nd a nti c rea se a gent Knittex fr om C iba .Shirts m a de of the trea ted fa b ric ha ve b i func ti on of a nti ba c te ria a nd a nti c rea se .Key Ter m s A n ti -crease A n ti m icrobia l f in ish F abric Sh irt

W ang L iyan (34)………………………………………………………………………………………………………………………………Syn thesis of W ater Soluble Polyurethane and Its Application i n Silk F i n ish i ng

I n this p ap e r ,the synthe sis of w a te r so lub le po lyure tha ne w a s intr oduced .I ts app lica ti on in silk finishing w a s re sea rched .A t la st the app r op ria te cond iti on of app lica ti on a nd ca ta lyst w e re ob ta ined .Key Ter m s A n ti -crease f in ish P olyurethane W a ter solubility S ilk f abric

L iu J i anx i n et a l (36)…………………………………………………………………………………………………………………………D ye i ng and F i n ish i ng of Spec i alty T C Yarn -dyed Fabr ic

The technica l e ssentia ls in sp ec ia lty T C ya rn dyed fa b ric dye ing a nd finishing p r oce ss w e re d iscussed e sp ec ia lly in a lka li dew e ighting on ove rfl ow dye ing m a chine .The op ti m a l dew e ighting techno l ogy w a s summ a rized .

Key Ter m s B ase de weigh ting f in ish ing P rocessing p a ram eter Ya rn -dyed f abric P olyester -cotton f abric

Cui Huili ng et a l (38)…………………………………………………………………………………………………………………………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of Aux ili ary TI NOCLAR I TE PB

The p r op e rty of a lka li a nd m e ta llic i on of a uxilia ry T I N OCLAR I TE PB fo r co ld p a d ba tch b lea ching w a s intr oduced .I t w a s used to co ld p a d ba tch b lea ching of a ll co tton fa b ric ,a ll co tton hea vy fa b ric ,nyl on co tton fa b ric ,ram ie co tton fa b ric a nd T C fa b ric .The re sults show ed tha t T I N OCLAR I TE PB no t only i m p r oved the p hysica l index of the sem i p r oduc t ,but a lso a vo ided the defec ts such a s ho le in the p re trea t m ent p r oce ss .

Key Ter m s P retrea t m en t A ux ilia ry Cold p ad -ba tch m ethod P rop erty

L i ng Sh ichang et a l (40)

………………………………………………………………………………………………………………………?M EASUR ING TECHN IQUES ?

Testi ng of L yocell and Its Blends

I n this p ap e r ,the m a rke t p r o sp ec t a nd p r op e rty of lyoce llw e re intr oduced .Q ua litita tive a nd qua ntita tive a na lysis m e thod s fo r lyoce ll a nd its b lend s w e re ob ta ined by burning te st ,m ic r o scop y a nd fibe r d isso lva b ility .Key Ter m s Test Q ua litita tive ana lysis Q uan tita tive ana lysis Cellulose f iber Lyocell

Pan Kui (43)…………………………………………………………………………………………………………………………………Quick I den tif ication for F iber with FTI R -ATR

W ith FT I R ATR p rinc i p le a nd po int to po int samp ling technique ,textile fibe r ca n be identified rap id ly w ithout samp le p rep a ra ti on a nd fa b ric dam a ge .The identifica ti on sensitivity w a s i m p r oved .Key Ter m s Test Inf ra red sp ectro m ery F iber

W ang Hongju et a l (45)

………………………………………………………………………………………………………………………?L ECTURES ?

An ti -Bacter i al and D eodor iz i ng Agen ts for F iber

The ca ta l ogue of a nti ba c te ria l a nd deodo riz ing a gents a nd the item s of sa fe ty exam ina ti on fo r the se w e re inte r p re ted .The m a j o r a nti ba c te ria l a nd deodo riz ing a gents a nd the ir rea c ti on m echa nism inc lud ing pop ula r na tura l a nti ba c te ria l a gents a t p re sent w e re intr oduced .

Key Ter m s A n ti m icrobia l agen t M echan ism Kind F iber

Yang D ongli ang (47)

…………………………………………………………………………………………………………………………?TECHN I CAL EXCHANGE ?

Application of Oxygen Bleach i ng St abilizer Tannex GEO

A nove l one step oxygen b lea ching p r oce ss w a s deve l op ed .Thr ough this p r oce ss the w hitene ss of trea ted fa b ric is comp a ra b le to tha t w ith sod ium chl o rite a nd oxyen com b ined b lea ching .W ith Ta nnex GE O ,a new m ine ra l ba sed oxygen b lea ching sta b ilize r ,the fo r m ula ti on a nd p r oce ss becom e si m p le .The b lea ching ti m e is cut dow n to 5~6h fo r a ll co tton knitgood s .The gene ra l co st reduced 35%~50%.

Key Ter m s O x ida tion bleach ing S tabilizer Cotton f abric

Cha Ba iley et a l (53)

…………………………………………………………………………………………………………………………?OVERSEAS NE W SBR IEFS ??DOM EST I C NE W SBR IEFS ?

?ABSTRACT OF DY E ING AND F IN ISH ING ?

Advertisi ng I ndex (58)

………………………………………………………………………………………………………D YE IN G AN D F IN ISH IN G

(M on thly )

Vol .27,No .3,M ar .,2001

抗菌防臭助剂,杀菌剂,制菌加工剂,抗菌材料,抗菌药水,面料抗菌整理剂,抗菌卫生整理剂,布料抗菌消臭剂

纤维用抗菌防臭整理剂 杨栋梁全国染整新技术应用推广协作网(200042) 原载:《浙江印染与技术》 摘要介绍抗菌整理剂的种类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审查项目,重点阐述分析主要的抗菌整理剂及其抗菌机理,包括目前最流行的天然抗菌整理剂。 叙词抗微生物剂机理种类纤维 1 前言 现代抗菌防臭(又名卫生)整理剂的发展史,可追溯到1935年由G.Domak使用季铵盐处理的军服,以防止负伤士兵的二次感染。1947年美国市场上出现了由季铵盐处理的尿布、绷带和毛巾等商品,可预防婴儿得氨性皮炎症[1]。1952年英 国Engel等人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处理毛毯和床(坐)垫面料,但由于季铵盐活性较低,不耐水洗和皂洗。以后,曾一度使用有机汞、有机锡等高效杀菌剂作为纺织品的抗菌防臭整理剂。但是,由于这类高效杀菌剂很容易引起人体皮肤的伤害,不久就被淘汰了。以后抗菌防臭整理剂一直沿着安全、高效广谱抗菌和耐久性的方向开发。直至1975年美国道康宁公司推出有机硅季铵盐(即商品名为DC-5700),可以说是现代抗菌防臭剂中最完美的代表性品种之一。但最近十多年 来,无机化合物、纤维配位结合的金属化合物和天然化合物等三方面的抗菌防臭整理剂的开发研究,其进展令人瞩目。 抗菌防臭整理剂的用途主要涉及化妆品、食品、医药、造纸和纺织品等。本文就纤维用抗菌防臭剂作一简单介绍。 2 抗菌防臭整理剂的种类 抗菌防臭整理剂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醇类、酚类、醛类、酯类、醚类、腈类、卤素类、吡啶、喹啉类、噻唑类、双胍类、二硫化合物、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多)糖类、表面活性剂类、无机化合物、金属类以及天然化合物等。但有些抗菌防臭整理剂有不良的副作用,已禁止在服装面料方面使用。如著名商品Irgasan DP300,其学名为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其整理产品与含氯漂白剂作用后,会生成三种有毒的氯化物,反应式如下: 上述生成物经热或紫外线照射后,会进一步生成四氯二氧杂环己烷(即四氯二噁氧)的致癌物

抗菌防臭织物最新进展资料

目录 1抗菌整理剂的种类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审查项目—2 2抗菌防臭整理剂的种类—————————— 3 3主要抗菌防臭剂及其抗菌机理——————— 7 4纺织品的最新研究进展—————————— 15 (1)银的抗菌性————————————— 15 (2)银的安全性————————————— 16 (3)不同价态银的抗菌性能———————— 17 5光触媒抗菌除臭纺织品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18 A基本概念——————————————— 19 B抗菌除臭机理————————————— 19 C织物光触媒抗菌除臭剂的特点—————— 20 D光触媒抗菌除臭纺织品的制备—————— 20 1抗菌整理剂的种类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审查项目 抗菌防臭功能纺织品能杀灭或抑制与其接触的细菌等微生物,从而起到卫生防臭的效果。一般通过应用纺丝得到抗菌纤维或普通纺织品经后整理获得的功能性纺织品。 在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的今天,服用纺织品的舒适性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赋予抗菌防臭功能是纺织品服用性能提高的重要手段。 服用纺织品的抗菌性能最早应用在军事上,二战期间德军装备了经抗菌加工的军服减少了伤员的细菌感染。20世纪60年代,抗菌后整理的卫生织物开始民用。目前为止,对纯天然纤维制成的纺织品而言,后整理法是唯一解决抗菌功能的技术,但有着不耐洗涤长效性不够的缺点。因此不在我们的设计开发考虑范围内。现在市场上,主要是采用新型的纳米级无机抗菌剂与涤纶、丙纶树脂共混纺丝,获得抗菌涤纶、抗菌丙纶,进而获得抗菌面料和抗菌纺织品。 通过对抗菌涤纶、抗菌丙纶以及抗菌涤棉50/50抗菌性测试得出,抗菌丙纶短纤

抗菌防臭袜技术要求

抗菌防臭袜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抗菌防臭袜、消臭袜的抗菌防臭性能要求和消臭性能要求,以及安全要求、外观和内在质量要求。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及其混纺或交织制成,经抗菌防臭加工或/和消臭加工的袜子。 本技术要求不适用于3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技术要求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401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 20944 (所有部分)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 GB 31701 婴幼儿与儿童纺织产品技术规范 GB/T 31713 抗菌纺织品安全性卫生要求 GB 5296.4 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 FZ/T 73001 袜子 FZ/T 73023 抗菌针织品 ISO 17299-2 纺织品消臭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检知管法 ISO 17299-3 纺织品消臭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气相色谱法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要求 3.1 臭味 人类生存空间存在的令人不舒适的异味,如厕所臭、汗臭、老人臭和糞臭等[ISO 17299-1:2014,定义3.1.1]

3.2 抗菌 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细菌或妨碍细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术语1.3.23] 3.3 防臭 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抑制臭味发生或散发的过程。 3.4 抗菌防臭 通过更有效的抑制微生物滋长,达到防臭效果的过程。 3.5 消臭性能 通过将吸附、中和、分解异味成份的能力较高的物质添加或加工到制品上从而达到减少空气中的臭味的性能。 [ISO17299 .1 纺织品消臭性能,术语3.1.4] 3.6 抗菌防臭袜 通过抑制脚部微生物滋长达到防臭效果的袜子。 3.7 消臭袜 通过将吸附、中和、分解异味成份的能力较高的物质添加在纤维中或加工到面料上,从而具有消臭性能的袜子。包括化学性消臭、物理性吸附、生物性消臭和感官消臭袜子。 3.8 消臭加工剂 能够与臭味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的物质。 [ISO 17299-1:2014,定义3.1.6] 3.9 消臭加工 通过采用化学加工、纺丝中与聚合物的混合等其他技术加工技术,将消臭剂填入纺织产品内部或在表面整理加工,使产品获得消臭性能。 [ISO 17299-1:2014,定义3.1.7] 3.11 安全性卫生要求 人们在穿着或使用的抗菌防臭产品、消臭产品,不应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作用、对人体皮肤无刺激和致敏作用。通常规定的要求包括抗菌物质溶出性、皮肤刺激试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遗传毒理学试验。

抗菌整理剂的开发及应用

抗菌整理剂的开发及应用 商成杰 (北京洁尔爽高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88) 摘要:介绍了防螨抗菌剂SC J Ο998和抗菌防臭整理剂SC J Ο2000的性能、抗菌原理及应用工艺,实验证明这两只整理剂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整理织物可获得卫生保健等多种功能。关键词:防霉剂;抗微生物整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TS195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003(2001)11-0018-02 随着绿色纺织品浪潮的兴起,人们在讲究衣着 时尚的同时,更注重服用的舒适感。采用抑菌剂对织物进行处理,可使纺织品获得抗菌、防霉、防臭、清洁卫生的效果,改善织物穿着的舒适性。 收稿日期:2001-09-22 作者简介:商成杰,男,1963年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织物功能性的研究,拥有织物抗菌整理剂等7项发明专利。 北京洁尔爽高科技有限公司(原山东巨龙化工有限公司)是集科研和生产为一体的高新科技企业,从事抗菌整理剂研究已有19年,先后研制成功了一系列高科技精细化工产品,主要有:抗菌防臭整理剂、防螨抗菌整理剂、防紫外线整理剂、负离子远红外浆及整理剂、香味整理剂等。此类抗菌整理剂及抗菌纤维主要用于军用、医学、工业等领域,产品具有高效广谱的防螨抗菌性,优异的耐久性,良好的安全性。产品大批量投放市场后,受到广大用户的普遍欢迎。 1 抗菌整理剂研究的现状 织物抗菌整理技术是现代医学、精细化工与染整新技术相结合的技术,其关键是如何从化工方面进行抗菌剂分子结构的合成,医学方面要研究抗菌剂的抗菌效果和安全性等,染整方面要解决抗菌剂和纤维的结合以及各项牢度、强力、白度和透气性等。抗菌剂可广泛用于内衣、运动衣、袜子、医院和宾馆的床单及被套、食品服务行业的工作服等的抗菌整理。 抗菌织物的生产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抗菌剂添加到成纤聚合物中,经纺丝后制成抗菌纤维,目前尚无工业化产品供应市场,我公司已经开发出适 用于丙纶及涤纶纤维的高效抗菌剂和抗菌母粒;另一种是采用抗菌整理剂的方法。经对比实验证实,本公司的抗菌天然纤维织物的抗菌耐久性明显好于抗菌纤维。其原因是由于抗菌纤维芯层的抗菌剂不能迁移到纤维皮层,起不到抗菌作用,而加入太多的抗菌剂又将影响纤维的物理指标。解决该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做成皮芯结构的抗菌纤维,即在皮层加入过量的抗菌剂,芯层为普通纤维。 对于目前市售的抗菌剂,大多存在抗菌谱、耐久性、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 在80年代,已有不少人从事织物防螨抗菌、防臭整理的研究。90年代,日本在防螨抗菌织物的生产中实现了工业化,同时日本客商以防螨抗菌剂客供的形式在我国加工防螨抗菌织物,有的客商要求直接加工抗菌防螨成衣等;我公司也已批量生产抗菌剂和防螨抗菌织物供应国内外市场,仅2000年防螨抗菌织物的生产量就达100余万米。 2 织物抗菌整理剂及工艺 211 防螨抗菌剂SC J Ο99821111 防螨抗菌原理 防螨抗菌剂SC J Ο998适用于棉、毛、丝及其与化纤混纺的织物的防螨抗菌整理,主要成分为带有活性基团的吡卜酰胺结构的氯苯咪唑类高分子化合物和以拟除虫菊类化合物为主的微胶囊。SC J Ο998上带有的活性基团可与纤维上的—OH 、—NH —形成共价键,使抗菌防螨处理后的织物具有优异的耐洗涤性;SC J Ο998带有的抗菌基团作用于细菌的细胞膜,使细胞膜缺损,通透性增加,细胞内的胞浆物外漏,也可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造成菌体内核 8 1 技术应用 丝 绸 2001年第11期

抗菌防臭纤维的主要品种及其应用

1抗菌防臭纤维的特有性能 所谓抗菌防臭纤维[1]是指对微生物具有灭杀或抑制其生长作用的纤维。它不仅能抑制致病的细菌和霉菌,而且还能防止因细菌分解人体的分泌物而产生的臭气。在人们的生活环境中,细菌无处不在,人体皮肤及衣物都是细菌滋生繁衍的场所。这些细菌以汗水等人体排泄物为营养源,不断进行繁殖,同时排放出臭味很浓的氨气。因此,在生活领域使用抗菌防臭纤维就显得很有必要。 2传统的抗菌防臭纤维 传统的抗菌防臭纤维一般都是用金属离子进行处理。通常是将普通的合成纤维(如涤纶、腈纶、锦纶、丙纶等)进行改性而成,即在纤维成纤或纤维加工过程中进行抗微生物处理。一种是对纤维表面进行抗菌剂的处理(一般浸渍于硝酸汞浸液中);另一种是抗菌剂与聚合物共混纺丝(一般加入有机隔盐)。但由于其处理过程中重金属离子的生态毒性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科技工作者加大了对新型抗菌防臭纤维的研发。 3新型抗菌防臭纤维 所谓新型抗菌防臭纤维[2],是指纤维本身就具有抗菌除臭的作用,或者基于传统抗菌防臭纤维的基础上,把用金属离子的抗菌剂改

为采用对生物和环境无污染的抗菌剂对纤维进行处理以达到抗菌防臭的目的。 3.1纳米除臭纤维 纳米催化杀菌剂包括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锌等。此类抗菌剂最具代表性的是纳米二氧化钛,其在阳光下尤其是在紫外线照射下能自行分解出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e-)和带正电的穴(h+),形成空穴——电子对,吸附溶解在TiO2表面的氧俘获电子形成O2-,而空穴则将吸附TiO2表面的-OH和H2O,氧化成HO.,所生成的氧原子和羟基自由基有很强的化学活性,特别是原子氧能与多数有机物反应(氧化),同时能与细菌内的有机物反应生成CO2和H2O,从而在短时间内就能杀死细菌,消除恶臭和油污[3]。 3.2银纤维 细菌滋生会让身体产生异味,而银纤维表面的银离子能非常迅速将变质的蛋白质吸附其上而降低或消除异味,达到抗菌除臭[4]。 其杀菌的机理就是阻断细菌的生理过程。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银离子具有非常高的生物活性,这意味着银离子极易同其他物质相结合,使得细菌细胞膜内外的蛋白质凝固,从而阻断细菌细胞的呼吸和

抗菌防臭和除臭纤维

抗菌防臭和除臭纤维 应091-4 刘敏(200921506220) 摘要旨在介绍抗菌防臭、除臭纺织品的基本概念及机理、纳米无机抗菌防臭、除臭剂及其作用机理还有抗菌防臭除臭纤维和纺织品的制备与性能。 关键词纳米无机抗菌防臭除臭机理制备 前言人类生存环境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细菌和霉菌,常见的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黄曲霉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另有一些是对人体汗液等代谢物起作用而滋生繁殖的“臭味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棒状菌常见于内衣、内裤,导致外衣裤异味的菌类一般是杆菌孢子和少量表皮葡萄球菌。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这些微生物在衣物上大量繁殖时,纤维容易受到其酸性或者碱性代谢物的作用而发生降解、变色,并生成挥发性恶臭物质,如醋酸、氨气等,还容易引发人体某些皮肤病,因此,抗菌和防臭历来是息息相关的。为满足人们对纺织品卫生功能的高要求,纤维制品的抗菌防臭、除臭加工也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一)抗菌防臭、除臭纺织品的基本概念及机理 纺织品实际上上是一种多孔材料,容易吸附气相、液相和固相物质。在穿用过程中容易沾上汗液、皮脂等人体分泌的物质,也容易吸附环境中的。所以,纺织品是微生物繁殖和传递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和营养源。而纺织品因受到微生物的酸性或者碱性代谢产物的作用会降解、变色,微生物能分解汗液中的糖分、脂肪酸和皮屑等物质,生成了不饱和脂肪酸和氨等有臭味的物质,产生异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了适应人们的需要,各种功能性纺织品应运而生。 抗菌防臭纺织品是在纺织品使用状态下,通过抑制微生物的繁殖,从而抑制

微生物产生异味,达到避免纤维制品变质,从而保持卫生状态的效果。 根据不同的抗菌剂,纺织品的抗菌机理有:①使细菌内的各种代谢酶失活,从而杀死细菌;②与细胞内的蛋白酶发生化学变化,破坏其机能;③阻断细菌DNA 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④破坏细胞内的能量释放体系;⑤破坏蛋白质结构,产生代谢障碍;⑥通过静电场的吸附作用,使抗菌剂分子渗入细胞内部,使其破裂,内容物泄露而杀死细菌。 纺织品的抗菌除臭是通过纺织品抑制微生物在纤维上的繁殖而抑制恶臭的产生,主要是吸附除臭,如用碳纤维和无机吸附剂等吸附臭气达到除臭的目的。 (二)纳米无机抗菌防臭剂及其作用机理 抗菌防臭剂是指能抑制细菌繁殖,破坏其生存环境,且能持续发挥作用的药剂。抗菌防臭剂可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由于无机抗菌剂有抗菌成分和载体的毒性很小,对人体和环境安全可靠以及热稳定性好、抗菌效果持久的特点,所以在抗菌防臭纤维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根据杀菌机理的不同,按无机抗菌剂的类别及其在纤维中的应用,可以分为接触抗菌型和光催化型两类。 (1)接触抗菌型无机抗菌防臭剂 元素、元素的离子及其官能团的接触型抗菌剂,即第一类无机抗菌剂,如Ag 、Cu 、Zn 、S 、As 、Ag +、Cu 2+等。大量研究表明,Ag 及其离子是最有效的纺织品无机抗菌防臭剂。据报道,银离子毒性很小,并且在人体内难以积存。银的抗菌作用与自身的化合价态有关,其抗菌作用能力随化合价的降低而减弱,即Ag 3+>Ag 2+>Ag +。高价态的银还原势极高,能使其周围的空间产生原子氧,具有抗菌作用。Ag +强烈吸引细菌体内酶蛋白分子中的—SH 、—NH 2 、 —COOH 等基团,并与之反应,使以此为必需基因的酶丧失活性,致使细菌死亡。 其机理为:+++→+H A SA g SA g S H S H ——— —酶酶g ,当菌体被灭杀之后,Ag +又游离出来, 与其它细菌接触,进行新一轮的灭菌过程,周而复始。 银系抗菌剂一般不直接用于纤维品或纺织品中,而是采用吸附或者离子交换的方法将金属银或者银离子固定在炭黑或沸石等材料中,然后将这些复合材料用作纺丝或是纺织品后整理中。近年来,将银作为有效活性种固定在二氧化钛微粒

抑菌防臭整理剂,抗菌防臭整理剂,抗菌防臭剂,抗菌除臭整理剂,

抗菌整理剂ATB9800 抗菌整理剂ATB9800适用于处理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及含有胺基纤维的纺织品,如棉、毛、丝、麻、腈纶等织物。是一种具有良好安全性的非溶出型持久抗菌整理剂。它可以高效完全去除织物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霉菌,并能防止细菌再生和繁殖,从而防止运动装、内衣、袜子、鞋衬里、毛巾地毯、过滤材料、装饰用布、家纺,军队与医疗用纺织品等的霉变和臭味。SGS Intertek 等全球多家权威检测机构一致证明:ATB9800符合美国AATCC10(标准及日本JIS L 1902-2002 标准等。赫特公司提供世界著名的HERST吊牌,并免费提供织物抗菌性能测试。 HERST公司主要产品有:防紫外整理剂、抗紫外线整理剂、抗菌整理剂、抗菌助剂、纺织抗菌剂、纳米银抗菌处理剂、吸湿排汗整理剂、吸汗速干加工剂、纳米香味微胶囊整理剂、香味加工剂、织物面料抗菌剂、纳米维生素微胶囊加工剂、阻燃整理剂、防火整理剂、纺织阻燃剂、阻燃涂层胶剂、阻燃助剂、甲壳素整理剂、防螨抗菌整理剂、抗菌防霉防螨整理剂、皮革防霉抗菌剂、防霉整理剂、抗静电整理剂、防静电剂、防蚊加工剂、防虫加工剂、防油防水整理剂,含氟拒油拒水防污整理剂、芦荟丝素胶原保湿剂、无甲醛免烫整理剂、纳米银抗菌剂、羽绒抗菌除臭剂、纺织品防霉剂、纳米负离子加工剂、纳米远红外加工剂、远红外负离子发生剂、高发泡印花浆、珠光印花浆、金粉印花浆、银粉印花浆、仿活性印花粘合剂、富锗整理剂、天然物(丝素蛋白、绿茶、艾蒿、卵磷脂、仙人掌)整理剂、舒适性(凉感、调温、唐辛子暖感、自发热)整理剂等精细化工产品。周帅 An ti-bacterial and An ti-odor Fi nishi ng Age nt ATB9800 [Use] The an ti-bacterial and an ti-odor finishing age nt ATB9800 is a suitable for finishing cellulose fabrics, fiber with —OH and —NH 2, such as sports garme nt, work ing clothes, underwear, socking, shoe lining, towel, carpet, leather, filter material, sheet, quilt cover, textile for army and etc. The an ti-bacterial and an ti-odor finishing age nt ATB9800 is non-dissoluti on durable an ti-bacteria age nt. The age nt has highly efficie nt and exte nsive for bacteria, mould property, and keep the fabric clean to prevent the bacteria to grow again. It is a durable polymeric compo und with the several active groups which can form covale nt bond with-0H-, -NH-o n the treated fabric. The n the fabric got excelle nt resista nt wash ing ability. Its antibacterial groups acted on the bacterial cell membrane and caused cell membrane to become in completely, so the permeability was in creased. The cytoplasts in the cell dropped out, it can inhibit the bacterial protein to synthesize and cause the bacterial inner core albuminous body used up .The result is that bacterium was killed. All over the world, many authorized units prove: fiber treated by ATB9800 has excellent in anti-bacterial, anti-odor and anti-mould. It is non-toxic to the human body and non-stimulation to the skin and formaldehyde-free or ion of heavy metal. Furthermore, the fabric can provide preve nti on and cure of rin gworm of the foot, eczema, odor from sweat,

纺织品抗菌消臭标准比较

一、纺织品抗菌性测试常用定量测试方法: 日本和美国是较早开发抗菌纺织品的国家,我国抗菌织物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由于抗菌剂的多样性和织物性质的差异,很难用统一的测试方法来评价真实的抗菌效果。所以目前国际上还无统一的定量测试标准。主要有震荡法、吸收法、转移法和转印法,都是利用菌液和样品充分接触,经一段时间培养后测得样品中的活菌数,通过计算抑菌率或减少率来评价抗菌性能,主要测试标准有: 国标:GB/T20944.2 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二部分吸收法、 GB/T20944.3 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三部分-震荡法、 FZ/T 73023-2016抗菌针织品 欧标:ISO 20743-2013 纺织品抗菌性的测定 日标:JIS L 1902-2015纺织品抗菌性能的检测与评价 美标:AATCC 100-2012 抗菌纺织品的评价方法 ASTM E2149 在动态接触条件下测定稳态抗菌剂的抗菌行为 检测方法差别: 吸收法: 吸收法是一种静态测试方法,起初是评价溶出型抗菌制品抗菌性能的一种方法。它的测试原理是将一定量的细菌液接种在抗菌试样上,试样吸收菌液后,抗菌剂与菌液直接接触,以达到抗菌效果。它要求试样在1min 内将接种菌液完全吸收,若菌液未被完全吸收、试样不平整或试样孔隙大等原因而使接种上去的菌液滑落或渗漏在试样外,则测试结果不准确,故其对试样的吸水性及形状都有要求,使用条件有所限制。 振荡法: 振荡法是一种动态测试方法,起初是评价非溶出型抗菌制品抗菌性能的一种测试方法。它的测试原理是通过样品在一定浓度的菌液中不断振荡,使细菌与抗菌式样密切接触已达到抗菌的效果。故其对试样形状及吸水性要求不高。 AATCC100和JIS L 1902都属于吸收法,二者实验条件大致相同,都是在纺织品上接种细菌后在”0”时和18~24时从纺织品上回收细菌。不同之处:1、AATCC100未提及细菌的接种方式,也没有抗菌评定基准,JIS L 1902则在AATCC100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改进,对试验条件也有明确的规定,便于人们去操作;2、AATCC100 只做一组平行样本,JIS L 1902做三组平行样本再取其平均数来计算;3、在结果计算以及报告形式上,AATCC100用百分率来表示抗菌活性的相对结果,易于被人理解;JIS L 1902 结果用活性值来表示,评价基准为大于或等于2.0即有抗菌防臭功能,但是用对数差值表示抗菌活性,不能一目了然地体现织物的相对抗菌性。 FZ/T 73023 、GB/T20944.3和ASTM E 2149都属于震荡法,测试操作比吸收法简单,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测试方法。震荡法是在一定液体中接种细菌,对于试样的吸水性要求不高,纤维状、粉末状、织物等任意形状的试样都适用,且对非溶出型和溶出型抗菌织物的测试都适用。不同之处:1、ASTM E 2149是美国材料测试协会标准,应用领域很广,由于不是针对抗菌纺织品设计的,故其许多实验条件规定不明确,测试参数变动幅度大,取决于测试者的主观性操作,导致各实验室间的测试结果缺乏可比性,FZ/T73023和GB/T20944都规定了抗菌纺织品的考核级别指标、抗菌测试标准空白样、抗菌织物试样洗涤实验方法等,而且对于其中的抗菌织物测试方法也有非常详细的规定。 三、消臭测试标准 欧标ISO 17299-2 Textiles-Determination of deodorant property-Part 2:Detector tube method 国标GB/T33610.2-2017纺织品消臭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检知管法 日标JEC301-2013 《SEK 标志纤维制品认证基准》; 日本作为消臭织物生产与评价的先驱,最早建立了织物消臭性能评价的标准。在JEC301-2013《SEK标识纤维制品认证基准》中,对纺织品的消臭性能评价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已实施多年,消除服用纺织品中汗臭的评价已被各大检测机构采用。其评价方法主要有三种:检知管法(检知管内装有显色剂,当被测气体通过检知管时,管内指示剂发生显色反应,通过管内变色刻度可直接读出气体的浓度,此法灵敏度高,但是只能对单一气体进行测定)、GC-MS法(试样在容器中放置一定时间,用样品瓶装取一定量的待检气体,测试放置前后容器内的臭气浓度,此法准确度和精度高,但不能进行快速测定)、嗅觉法(通过人的嗅觉感知臭

纺织抗菌整理剂,防霉抗菌防臭剂,仙人掌绿茶加工剂,阻燃涂层胶剂,纺织抗菌防臭剂

抗菌防臭整理剂ATB9800 结构或组分:天然甲壳质改性高分子化合物; 用途及应用方法:适用于处理直接与皮肤接触的纤维素纤维和含有胺基纤维的纺织品,也可以处理腈纶等织物的抗菌处理; 1、浸轧工艺: 〈1〉用量:10~40g/L 〈2〉工艺流程: 织物→浸轧抗菌溶液(浸轧温度10~30℃;轧液率60~90%,工作槽液量要小) →烘干(100~120℃) →高温拉幅(140~150℃×20~30s) 2、浸渍工艺: 〈1〉用量:2~5%(o.w.f) 〈2〉浴比:1:10 〈3〉处理温度:40~60℃ 〈4〉处理时间:30~40min 包装贮存:25kg、120kg塑料桶包装,贮存在0℃以上的仓库中,稳定期储存一年。 韩笑 纤维用抗菌防臭整理剂 杨栋梁全国染整新技术应用推广协作网(200042) 摘要介绍抗菌整理剂的种类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审查项目,重点阐述分析主要的抗菌整理剂及其抗菌机理,包括目前最流行的天然抗菌整理剂。 叙词抗微生物剂机理种类纤维 1 前言 现代抗菌防臭(又名卫生)整理剂的发展史,可追溯到1935年由G.Domak使用季铵盐处理的军服,以防止负伤士兵的二次感染。1947年美国市场上出现了由季铵盐处理的尿布、绷带和毛巾等商品,可预防婴儿得氨性皮炎症[1]。1952年英 国Engel等人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处理毛毯和床(坐)垫面料,但由于季铵盐活性较低,不耐水洗和皂洗。以后,曾一度使用有机汞、有机锡等高效杀菌剂作为纺织品的抗菌防臭整理剂。但是,由于这类高效杀菌剂很容易引起人体皮肤的伤害,不久就被淘汰了。以后抗菌防臭整理剂一直沿着安全、高效广谱抗菌和耐久性的方向开发。直至1975年美国道康宁公司推出有机硅季铵盐(即商品名为DC-5700),可以说是现代抗菌防臭剂中最完美的代表性品种之一。但最近十多年 来,无机化合物、纤维配位结合的金属化合物和天然化合物等三方面的抗菌防臭整理剂的开发研究,其进展令人瞩目。 抗菌防臭整理剂的用途主要涉及化妆品、食品、医药、造纸和纺织品等。本文就纤维用抗菌防臭剂作一简单介绍。 2 抗菌防臭整理剂的种类 抗菌防臭整理剂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醇类、酚类、醛类、酯类、醚类、腈类、卤素类、吡啶、喹啉类、噻唑类、双胍类、二硫化合物、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多)糖类、表面活性剂类、

消臭剂,消臭加工剂,抗菌消臭加工剂,面料抗菌消臭剂,纺织抗菌消臭剂,抗菌消臭助剂,抗菌消臭整理剂要点

亲水抗菌柔软整理剂的制备与应用 刘瑞云(张家港市飞翔化学有限公司) 原载:六届论文集;318-321(lq064) 【摘要】通过实验分别合成了有机硅季铵盐及亲水性氨基硅油,利用两者的协同作用,按一定比例复配制得了亲水抗菌柔软整理剂,并在纤维上进行了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整理剂具有较好的手感、亲水性好、抗菌性能优良等特点。 【关键词】亲水, 抗菌, 柔软,协同作用,整理剂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衣着的服用性能有着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贴身衣物, 既要求舒适柔软,更要求透气吸湿好,同时具有抗菌防臭功能。 纺织品穿着时与皮肤接触的一面会吸附汗、皮脂和污垢等代谢物,另一方面会接触灰尘,成为微生物良好的繁殖场所。微生物催化代谢产物分解出各种低级脂肪酸和氨类等有臭味的挥发性化合物,加上细菌本身的分泌物和死骸腐烂的气味释放出令人呕心的臭味,影响个人生活和环境卫生。因此,人们需求抗菌防臭纺织品[1]。 我们分别合成了有机硅季铵盐(与道康宁DC5700结构类似)以及亲水性氨基硅油, 利用两者的协同作用,最后按一定比例复配制得了亲水性抗菌柔软整理剂。本文探讨了亲水性抗菌柔软整理剂制备以及在纤维整理上的应用效果。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材料、设备及仪器 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98%,张家港市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十八烷基二甲基胺:工业品,江苏飞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异丙醇:分析纯,苏州振亚化工厂;碘化钾:分析纯,上海试剂四厂;线性体(低粘度羟基硅油):工业品,道康宁;亲水性硅烷:自制;氨基硅烷(602):95%,杭州大地化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张家港市卫生防疫站提供;氯化钠,蛋白胨,牛肉膏,琼脂:市售。 1.2 有机硅季铵盐的合成[2] 在装有温度计、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及氮气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108g(0.36mol)的十八烷基二甲基胺、100g异丙醇、91g(0.378mol)的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适量的碘化钾、微量抗氧剂,通入氮气并搅拌升温至设定温度,在回流温度连续反应20~30h;过滤除去不溶性抗氧剂残渣,减压回收溶剂及未反应单体,最后得到金黄色透明液体有机硅季铵盐,检测产物氨值为0。产物的结构式如下: 1. 3 亲水性氨基硅油的合成[3] 在装有温度计、搅拌器、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加入线性体,亲水性硅烷及氨基硅烷(602),异丙醇及少量暂时性催化剂,在90~100℃反应4~5h,最后升温破坏催化剂,再减压脱低,最后得到浅黄色透明液体。亲水性硅烷及亲水性氨基硅油的主要结构式如下:亲水性硅烷 亲水性氨基硅油

抗菌防臭纤维及纺织品

抗菌防臭纤维及纺织品 为什么纺织品要抗菌防臭? 人类生存环境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细菌和霉菌.常见的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黄曲霉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另有一些是对人体汗液等代谢物起作用而滋生繁殖的“臭味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棒状菌常见于内衣、内裤,导致外衣裤异味的菌类一般是杆菌孢子和少量表皮葡萄球菌。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这些微生物在衣物上大量繁殖时.纤维容易受到其酸性或者碱性代谢物的作用而发生降解、变色,并生成挥发性恶臭物质如醋酸、氨气等,还容易引发人体某些皮肤病,因此,抗菌和防臭历来是息息相关的。为满足人们对纺织品卫生功能的高要求,纤维制品的抗菌防臭、消臭加工也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抗菌整理剂的分类 (1)、无机类抗菌整理剂 主要是银、铜、锌、钛、汞、铅等金属及其离子抗菌剂 (2)、有机类抗菌整理剂 主要有季铵盐类、苯酚类、脲类和胍类、杂环类和有机金属化合物(3)、天然产物类抗菌整理剂 主要有植物类提取物(桧柏油、艾蒿、芦荟、山梨酸、姜黄根醇、甘草、茶叶)、动物类提取物(甲壳质和壳聚糖、鱼精蛋白、溶菌酶、昆虫抗菌性蛋白)。 抗菌剂的抗菌机理 (1)、金属离子接触反应机理: 这是无机抗菌剂最普遍的抗菌作用机理。金属离子带有正电荷.当微量金属离子接触到微生物的细胞膜时.与带负电荷的细胞膜发生库仑吸引.金属离子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菌内与细菌体内蛋白质上的巯基、氨基等发生反应.该蛋白质活性中心被破坏.造成微生物死亡或丧失分裂增殖能力。金属离子杀灭和抑制细菌的活性按以下顺序递减:Ag+>HgCu2+>Cd+>Cr3NiPb>C0Zn2+>Fe2+. (2)、活性氧机理: 加入抗菌剂后,材料表面分布着微量的金属元素,能起到催化活性中心的作用,活性中心能吸收环境的能量,激活吸附在材料表面的空气或水中的氧,产生羟基自由基,和活性氧离子,它们具有很强的氧化还原能力,能破坏细菌细胞的增值能力,抑制或杀灭细菌,产生抗菌性能 有机抗菌剂的抗菌机理: 有机抗菌剂的种类繁多,机理也随种类而异,一般途径如下 (1)、降低或消除微生物细胞内各种代谢酶的活性,阻碍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2)、一直孢子发芽时孢子的膨胀,阻碍核糖核酸的合成,破坏孢子的发芽 (3)、加速磷酸氧化体系,破坏细胞的正常生理机能 (4)、阻碍微生物的生物合成,干扰微生物生长和维持生命所需要物质的生产过程 (5)、破坏细胞壁的形成 (6)、阻碍类酯的合成 抗菌防臭纤维的生产方法 抗菌防臭纤维一般有3种制造方法: (1)纺丝中对纤维改性即通过对纤维的改性来达到提高防臭后整理效果改性方法有物理和化学改性物理改性即将纤维纺成异型截面或者使纤维表面形成微细孔隙,从而提高消

纺织品的抗菌防臭整理应用

纺织品的抗菌防臭整理应用 [摘要]对国内外开发的纺织品用抗菌防臭整理剂的性能与整理加工方法进行了讨论和比较,并扼要介绍了抗菌防臭的机理及整理效果的测试方法。 关键词:纺织品;抗菌;整理 1 抗菌纺织品的发展现状与机理 1.1 抗菌纺织品的发展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产品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从而推动着抗菌防臭加工技术的深入发展。目前,品种繁多的纺织品抗菌防臭整理剂不断面世,加工技术日趋完善,标志着服装用及装饰用纺织品的抗菌防臭加工技术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抗菌防臭整理在美国等国家被称为抗菌整理和抗微生物整理,在日本被称为抗菌防臭加工。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日本、美国、英国的一些生产企业纷纷研制和生产出自己的抗菌纤维及纺织品,把抗菌剂加到纺丝液中制取的纤维大都是涤纶、腈纶、锦纶等。国内目前大都是采用抗菌剂后整理的方法使产品获得抗菌性能,如东华大学抗微生物腈纶织物CHA、北京洁尔爽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SCJ-963抗菌整理织物等。 1.2 纺织品的抗菌防臭机理 织物抗菌功能的获得主要采用纤维改性加工和织物后整理两种方法来实现。采用织物后整理方法,产品抗菌耐久性差,洗涤多次后,抗菌效果逐渐消失;采用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复合纺丝及把抗菌剂掺加到纺丝液中纺出纤维的方法制取抗菌纤维,再织成各种具有抗菌性能的织物及产品,产品则具有抗菌性能持久、性能稳定、对人体安全性高等特点。 1.2.1 微生物抗菌机理 微生物抗菌整理剂主要可分为溶出型和非溶出型两大类。 非溶出型抗菌剂的抗菌机理为药剂不浸入微生物细胞,而是将微生物细胞壁用物理方法加以破坏,使其内部组织外露而将细胞杀死。有机硅季铵盐属于非溶出型抗菌剂,由于细菌一般带有负电荷,而季铵盐在水中带正电荷,二者因静电引力吸引在一起,使细菌细胞壁表面停止振动,呼吸也同时停止。由于抗菌剂不浸入细菌细胞体内,不影响细胞核中的遗传因子,因此不会产生遗传变异的耐药性菌。这种抗菌机理俗称为“接触杀死”,基本属于“专守防卫”型。当季铵N+表面上附着的细菌遗骸或尘土过多时,抗菌效果降低,但通过洗涤,抗菌效能可再现。溶出型抗菌剂的抗菌机理为药物浸入微生物细胞中,通过细胞壁、细胞膜、影响其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再生能力,使微生物细胞内酶的代谢功能和呼吸功能发生麻痹,进而衰竭。如二苯基醚及其衍生物(酚类)的抗菌机理属于破坏微生物的再生能力。当抗菌剂与细菌接触时,能进入细菌细胞内影响DNA和RNA的再生,并抑制与合成核酸和蛋白质有关的酶的作用和功能,限制了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1.2.2 大分子金属络合物的消臭机理 大分子金属络合物的消臭一般是通过分解、氧化、还原、中和、加成等化学反应使含臭的物质转化为无臭物质,以达到消臭的目的。如以铁-酞菁衍生物为主要成分的消臭剂能分解含臭

抗菌整理知识

抗菌整理知识 生物界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乳酸链球菌)、真菌(如霉菌、酵母菌)和病菌。微生物在自然界和物质消长进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些微生物是对人类有益的,有些则是对人类有害的。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到处存在,并在一定条件下生长、繁殖,甚至变异。如在一般人的上半身,每平方厘米的皮肤上有有益或有害的微生物约50~5000个,人体分泌的汗水和皮脂等排泄物附在皮肤上,容易导致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在人们日常使用的衣被、室内装饰品以及医疗纺织品上也都可能有微生物寄生着,在贮存过程中,当温度适宜时,也会引起微生物的繁殖,如霉菌的繁殖形成霉斑,使纺织品局部着色,甚至使天然纤维降解发生脆损,影响衣被等纺织品的使用价值,并使卫生性能受到影响。 纺织品特别是合成纤维制品如袜子等,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它的吸湿性较差,在纺织品和皮肤、汗水之间形成了一个高湿和适宜温度的环境,为微生物的繁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霉菌和细菌极易繁殖。如在贴身内衣、鞋和袜子上,人体分泌的汗水中的糖类、脂肪酸、皮脂以及表皮屑,特别是皮鞋中的裂解物等被活细菌分解后就会生成不饱和脂肪酸和氨基物质而产生恶臭,使脚诱发脚癣,婴幼儿尿布引起斑癣。 微生物还会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纺织品是其重要的传播媒介。如果纺织品粘上致病菌就会导致各种疾病,如皮肤丝状菌会引起湿疹、脚癣,大肠杆菌会引起消化系统疾病等。即使是非病原菌的繁殖、传播,也会使皮肤产生异常的刺激而引起不愉快的感觉。 纺织品抗菌整理的目的就是使纺织品具有杀灭致病菌的功能,保护纺织品本身的使用价值,不被霉菌等降解,并防止微生物通过纺织品传播,保护使用者免受微生物的侵害,并能治愈人体上的某些皮肤病,还可以阻止细菌在织物上不断繁殖而产生的臭气,改善服用环境。抗菌整理主要是抑制被整理纺织品及与纺织品接触的人体皮肤上的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一、抗菌整理剂和抗菌整理工艺 1、有机硅季铵盐抗菌整理剂 有机硅季铵盐抗菌整理剂以美国道康宁化学公司生产的DC-5700为代表。它是一种安全性好,抗菌谱广,是用以生产抗菌效果耐久的非溶出型抗菌防臭纺织品的抗微生物剂,是目前最优良的抗菌剂之一。可对棉、羊毛等天然纤维,涤纶、锦纶、腈纶、氨纶等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织物进行整理。我国也有同类产品。

抗菌材料,抗菌药水,面料抗菌整理剂,抗菌卫生整理剂,布料抗菌

Anti-bacterial and Anti-odor Finishing Agent H9000 抗菌防臭整理剂H9000 [Features and advantages] Features Advantages Highly efficient Low density has excellent anti-bacteria and anti-bacteria property Broad-spectrum anti-bacteria Property Broad-spectrum anti-bacteria property for G+ ,G- , fungi and mould Resistant to washing H9000 is fixed in fiber, good durable anti-bacterial effect Excellent effect in anti-odor Can reduce the odor by bacteria breeding, lasting fresh Security Non-toxic and non-stimulation Good consistence Easy to use, and take the same bath with other agent, like disperse dyes, softener and so on [Use] The anti-bacterial and anti-odor finishing agent H9000 is suitable for finishing cotton, and their blended fabrics, such as clothes, underwear, sheet and etc. The anti-bacteria and anti-odor finishing agent H9000 is non-dissolution agent, which durable resistant to wash and safe. The agent has highly efficient and extensive for bacteria, mould property, and keep the fabric clean to prevent the bacteria to grow again. H9000 can unit the fiber, so it is resistant to washing .It can destroy the cell wall and change permeability of cell membrane. The cytoplasts in the cell dropped out, and the result is that bacterium was killed. (In commercial, it is also called physical anti-bacteria or positive electricity field anti-bacteria.) All over the world, many authorized units prove: fiber treated by H9000 has excellent in anti-bacterial, anti-odor and anti-mould. It is non-toxic to the human body and non-stimulation to the skin and formaldehyde-free. Furthermore, the fabric can provide prevention and cure of ringworm of the foot, eczema, odor from sweat, foot odor, and skin itches. H9000 is accord with American standard AATCC 100and Japanese standard JISL1902-2002. Anti-bacteria and anti-odor finishing agent H9000 has highly efficient and extensive for anti G+ or G-. G+ G- mould and yeast MRSA E.coli Candida albicans Bacillus subtilis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S.aureus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spergillus niger 基本性状 组分有机抗菌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