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成牛和青年牛的饲养管理

育成牛和青年牛的饲养管理
育成牛和青年牛的饲养管理

高峰五常犇牛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吕国英黑龙江省8511农场

奶牛按生理阶段划分,7~12月龄为小育成牛;13月龄至初配为大育成牛;配妊至产前为青年牛。

在牧场牛群的各生理阶段中,外观“膘肥体壮、毛色光亮”的那一群,肯定就是育成牛或青年牛。育成牛和青年牛的饲养管理最简单最容易操作,而且饲养管理好的牧场死、淘率最多为1%。因此,牧场的主管领导在陪同上级首长和兄弟单位同仁参观时,都不会忘记引领他们参观一下该育成牛群和青年牛群,借以显示本牧场的生产水平。

养好育成牛、青年牛的技术关键是既要充分利用粗饲料,又要保证正常生长发育指标,适时配种,还不能养的过肥。

一、培育目标

对其培育目标,尚无统一的标准,因材料出处不同,大约有近10种数据。本文选择了当前国内最有权威的“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教授所列出的发育标准(表1)。

表1我国荷斯坦育成牛适宜日增重、体尺体重及体况评分表

单位:克、千克、厘米、分

二、育成牛的饲养

1.控制日增重,保持适宜膘情

此阶段的母牛是体躯迅速发育时期,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使母牛长骨架,而不是长膘。养奶牛和养肉牛不同,不能把牛养的过肥,有资料统计,过肥牛比体况正常牛,一胎产奶量下降27%。尤其在性成熟前的体重90~325千克范围内,要控制好增重,尽量多喂粗饲料,借以扩大胃肠容积,锻炼胃肠消化和耐粗饲的能力。育成牛精料喂量不能过高,过多则自然限制了粗饲料采食量,这样培育出来的母牛腹围偏小,但却膘肥体壮、毛色光亮,往往还会受到人们的赞誉。这样的母牛一是胃肠容积小,采食量少,分娩后由于进食量少而影响生产性能的发挥。二是过多的脂肪大量沉积正在处于乳腺组织快速发育的乳房中,排斥了乳腺发育的正常空间,形成了肉乳房,必然影响日后的产奶能力。所以笔者建议育成牛的日增重保持在700~800克/天为宜,体况评分掌握在2.75~3.25分最为理想。但是稍有不慎就达到了4~4.5分,这样的牛群日后将会带来一系列麻烦。

2.采用青贮饲料和TMR日粮,限制饲喂高能量饲料

为满足育成牛的营养需要,国内牧场通常对育成牛饲喂干草3~4千克、玉米青贮10 千克左右、混合精料3~3.5千克、精粗料比为25:75或30:70。不过为了降低饲养成本、培育健康母牛,笔者主张育成牛应大量饲喂价格便宜的玉米青贮,最大限度地减少精料和干草的喂量。精料可降到0.8~1千克,干草降到1~2千克。我们曾作过一次有趣的实验:对平均16个月龄的育成母牛作了为期62天的对比实验,共选择60头母牛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头。以其验证少喂精料和干草,多喂玉米青贮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少喂精料、干草、大量喂青贮)比对照组62天内,不但体尺发育未落后,反而比对照组体高多增长了0.7厘米,胸围多增长1.2厘米,体斜长多增长1.9厘米。详见表2、表3。

表2两组育成母牛试验期间的日粮组成(平均每日每头用量)

单位:千克

表3组育成母牛实验结果

单位:厘米

三、初配时期

体重达380~400千克、体高125厘米以上、胸围在171厘米以上即可参配。只要达到上述标准,不论月龄是多少,均可配种。参配的体重、体高、胸围这三个指标是相辅相成的,按一定比例增减的。因此,牧场为便于输精员的操作,只衡量胸围一个指标。育成牛第一次配种,为避免目测的误差,均采取将发情牛引入颈枷固定后,用圈尺一人便可测量胸围,胸围只要达到171厘米或171厘米以上者均可参配。先进的牧场,部分育成牛在13.5月龄即可达标而配种,最早22个月龄分娩,而不必延至24月龄或25月龄以上。这就大大降低了培育成本。

四、青年牛的饲养

配妊后的青年牛,饲养原则与育成牛相同。可不必考虑妊娠的特殊需要。待产前两个月,其饲养管理与干奶牛相同(此处不详述)。

五、介绍两种育成牛和青年牛典型日粮

假如牧场储备的玉米青贮充足,可以采取高青贮、低精料、低干草的饲养模式。为保证母牛充分发育而又不至于过肥。日粮按饲养标准,供应充足的蛋白及相应的矿物质和维生素,降低能量供应,笔者经验一般比饲养标准低2~3个NND,即所谓“高蛋低能”日粮或者叫“减能增蛋”日粮。下面介绍两种典型日粮。

1.育成牛日粮(适于13~14月龄、体重350千克、日增重800克的牛群)

育成牛浓缩料0.7千克、羊草1.5千克、全株玉米青贮18千克。本日粮干物含量7.32千克、NND11.9、CP655克、DCP421克、Ca39.8克、P24克。该日粮NND比标准营养需要量少2.9个。精粗比10:90,日粮含水量64%,每千克干物含VA4303 IU、VD3 1434 IU、VE28.7 IU、Zn58.5毫克、Mn33.8毫克、Cu12.4毫克、I 1.3毫克、Co 0.4毫克、Se0.5毫克。

2.青年牛日粮(适合妊娠前期体重450千克、日增重700克的牛群)

育成牛浓缩料1千克、羊草3.7千克、玉米青贮18千克。本日粮含干物质8.6千克、NND13.8、CP842克、DCP526克、Ca53克、P32克。该日粮NND比标准营养需要量少2.4个。精粗比10︰90,含水量62%。每千克干物含VA5414 IU、VD3 1805 IU、VE36.1IU、Zn73.6毫克、Mn42.5毫克、Cu15.6毫克、I 1.6毫克、Co 0.5毫克、Se0.5毫克。

按上述日粮结构培育的母牛,其生长发育良好。有17%的育成牛14月龄即可达标而初配。

六、关于刷拭和乳房按摩

为了追求文章的完整性,书、刊的作者,一般都不会忘记用一定篇幅叙述育成牛管理中的刷拭和乳房按摩。就像撰写犊牛培育的文章时,不会忘记“三定”(定时、定量、定温)一样。对于刷拭和按摩乳房的技术措施,仅饲养几头、几十头的小规模牧场,可以实施。而对平均每人饲养百头左右的现代化牧场,根本没有力量去逐头刷拭,而只能用安装自动牛体刷来代替繁重的劳作。至于育成牛、青年牛的乳房按摩,它所起到的作用不容怀疑。例如上海市牛奶公司第六牧场实验:对6月龄至产前1~2个月的母牛,每天按摩、热敷乳房1~2次,可提高一胎产奶量657.14千克,提高13.13%。笔者查遍手头上的国外书刊,在狭窄的视野中尚未找到对育成牛、青年牛进行乳房热敷、按摩的记载。而国内大型的千头、万头牧场,是否有按摩、热敷乳房的,笔者不得而知。耗费这么多的劳动力去实现增奶657千克的产奶量,是否可以从便于操作的增加奶牛舒适度、提高日粮品质中所取得的增产效果得到弥补呢?

育成猪的饲养管理与保健规范

育成猪的饲养管理与保健规范 一、育成猪的饲养管理 (一)育成仔猪的生理特点 育成仔猪是指断奶后在育成舍内饲养的仔猪,即从离开产房开始,到迁出育成舍为止,一般在35-70日龄之间,在育成舍经历35天左右。 育成仔猪的生理特点是: 1、抗寒能力差:育成仔猪一旦离开了温暖的产房和母猪的怀抱,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尤其对温度较为敏感,如果长期生活在18℃以下的环境中,不仅影响其生长发育,还能诱发多种疾病。 2、生长发育快:这期间仔猪的食欲特别旺盛,常表现出抢食和贪食现象,称为仔猪的旺食时期,若是饲养管理得法,仔猪生长迅速,在40-60日龄之间体重可增加1倍,不然易发生腹泻、水肿病、副伤寒等多种疾病。 3、对疾病的易感性高:由于断奶而失去了母源抗体的保护,而自身的主动免疫能力又未建立或不健全,对传染性胃肠炎、萎缩性鼻炎等疾病都十分易感,某些垂直感染的传染病如猪瘟、猪伪狂犬病等,在这时期也可能暴发。 工作要点:采取各种方法以减少仔猪的转群应激,从饲料过度、猪群管理、环境控制及疫苗接种等方面入手提高本段猪群的生产性能及其经济效益。 (二):育成舍入猪前的准备工作: 本单元的上批仔猪转出后,及时对本单元进行彻底清理(拆除一切没必要存在的及有可能对猪只造成伤害的“危险”物品)、冲洗(包括料箱、网床、窗台、风机、天棚、地板及各种用具冲洗做到物见本色)、消毒(本着一清、二冲、三消、四修、五熏、六空、七再消、八接猪的原则,彻底净化消毒),经一周的空舍净化后调整舍内环境(温度、湿度等),做好接断奶猪的准备。 (三):仔猪转入育成舍后的工作

1、合理组群:为了提高仔猪的均匀整齐度,保证“全进全出”工艺流程的顺利运作,从仔猪转入开始根据其品种、公母、体质等进行合理组群,并注意观察,以减少仔猪争斗现象的发生,对于个别病弱猪只要进行单独饲养特殊护理。 2、卫生定位:从仔猪转入之日起就应加强卫生定位工作(此项工作一般在仔猪转入1-3天内完成,越早越好),使得每一栏都形成采饮区、休息区及排粪区的三区定位,从而为保持舍内环境及猪群管理创造条件。 3、环境的控制:注意通风与保温,育成舍的室温一般控制在22-28oc,湿度控制在60-65%,由于保育舍内的猪只多、密度高,在寒冷季节往往可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氨气、二氧化碳等),因此在保温的同时要搞好通风,排除有害气体,为猪只提供较为舒适的生长生活环境。 4、饲料过度: 4.1为了减少因饲料过度而造成的仔猪应激,建议用以下方案进行饲料过度:仔猪转入后1-7天饲喂乳猪料(8199);8-9天饲喂颗粒料:仔猪料=2:1;10-11天饲喂颗粒料:仔猪料=1:1;12-14天饲喂颗粒料:仔猪料=1:2;14天以后全部饲喂仔猪料。在生产中可根据猪群的整体情况灵活掌握,对于病弱猪只可适当延长饲喂乳猪料或饲料过度的时间,而对于转群体重较大、强壮的仔猪则可反之。这样可以调控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效益。 4.2进入育成舍的第一周内,对仔猪要进行控料限制饲喂,只吃到七八成饱,使仔猪有饥有饱,这样既可增强消化能力,又能保持旺盛的食欲,并能有效地预防水肿病和腹泻性疾病的发生。对育成仔猪要求提供优质的全价饲料。 4.3合理饲喂:根据猪群的实际情况,在饲料中酌情添加促生长剂或抗菌药物。进行药物预防工作。此外,在饲养过程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净槽,以确保料槽中饲料的品质。 5、疫苗接种:根据免疫程序及时准确的做好各项免疫工作,做到注射部位的

肉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肉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饲喂肉牛必须做到定时、定量、定序、定人,并掌握以下几方面。 (1)饲喂次数:日喂2次,早晚各1次。 (2)喂料顺序:先喂粗料,再喂精料,最后饮水。每班工喂料前 后要清洗食槽。 (3)喂量:按不同饲养阶段设计饲料配方。精料定量,粗料可酌 情放开,少喂勤添,真正做到使每头牛吃饱、饮足。 (4)饲料加工调制:稻麦草必须铡短后氨化或与酒糟类拌匀发酵。玉米秸秆青贮后饲喂。注意配合比例,谨防杂物混入饲料。 (5)饮水:每班工喂精料后必需饮足清洁水;晚间增加饮水1次; 炎热夏季要保持槽内有充足的饮水;饲料中添加尿素时,喂料前后 0.5-1小时杜绝饮水。 2.管理上做到: (1)五看五注意:看牛吃料注意食欲;看牛肚子注意吃饱;看牛动 态注意精神;看牛粪便注意消化;看牛反刍注意异常,发现情况及时 向技术员汇报。 (2)凡购进牛必须全部换缰绳,编号。并经常检查牛绳是否结实,随时更换。 (3)定期虫:包括体内、外驱虫,分观察期和育肥前2次。 (4)清洁卫生做好以下几点: ①每天上、下午刷拭牛体1次; ②牛粪及时清运到粪场,清扫牛床;清洗牛床,夏季上下午各1次,冬季上午1次;

③下班前清扫料道、粪道,保持清洁整齐; ④工具每天下班应清洗干净,集中到工具间堆放整齐,清粪、喂料工具应严格分开,定期消毒; ⑤牛舍周围应保持整洁,定期清扫,清除野杂草。 ⑥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⑦保持牛舍环境安静。 3.观察适应期饲养新进肉牛第一天喂清洁水,并加适量盐(每头牛约30克);第二天喂干净草,最好饲喂青干草,并逐渐开始加喂酒糟或青贮料,使用少量精料,至5-7天时,可增加到正常量。2-3周观察期结束,无异常时调入育肥牛舍。 牛在观察期内要特别注意食欲、饮水、大小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4.作息时间表(可根据冬夏季作适当调整) (1)喂料工 6:00-6:3017:00-17:30清洗牛槽,检查牛缰绳 6:30-8:3017:30-18:30运、喂粗料,并逐渐添加 8:30-9:3019:30-20:00拌、运、喂精料,喂水 9:30-10:0020:30-21:00清扫过道,交接班 (2)辅助工 6:00-7:3015:00-16:30清运牛粪 7:30-8:3016:30-17:30刷拭牛 8:30-9:3017:30-18:30牛床刮粪,清扫粪道 9:30-10:00牵牛下槽运动 18:30-19:00交接班

犊牛及育成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犊牛及育成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犊牛的饲养管理 (一)犊牛的消化生理特点 出生后头三周的犊牛,瘤胃、网胃和瓣胃均未发育完全。这个时期犊牛的瘤胃虽然也是一个较大的胃室,但是它没有任何消化功能。犊牛在吮奶时,体内产生一种自然的神经反射作用,使前胃的食管沟卷合,形成管状结构,避免牛奶流入瘤胃,使牛奶经过食管沟直接进入瓣胃以后进行消化。犊牛3周龄时开始尝试咀嚼干草、谷物和青贮饲料,瘤胃内的微生物体系开始形成,内壁的乳头状突起逐渐发育,瘤胃和网胃开始增大。由于微生物对饲料的发酵作用,促进瘤胃发育。随着瘤胃的发育,犊牛对非奶饲料,包括对各种粗饲料的消化能力逐渐增强,才能和成年牛一样具有反刍动物的消化功能。所以,犊牛出生后头3周,其主要消化功能是由皱胃(其功能相当于单胃动物的胃)行使,这时还不能把犊牛看成反刍家畜。在此阶段,犊牛的饲养与猪等单胃动物十分相似。 犊牛的皱胃占胃总容量的70%(成年牛皱胃只占胃总容量的8%)。犊牛在以瘤胃为主要消化器官之前,尚不具备以胃蛋白酶进行消化的能力。所以,在犊牛出生后头几周,需要以牛奶制品为日粮。牛奶进入皱胃时,由皱胃分泌的凝乳酶对牛奶进行消化。但随着犊牛的长大,凝乳酶活力逐步被胃蛋白酶所替代,大约在3周龄时,犊牛开始有效

地消化非乳蛋白质,如谷类蛋白质和菜籽粕等。而在新生犊牛肠道里,存在有乳糖酶,所以,新生犊牛能够很好地消化牛奶中的乳糖,而这些乳糖酶的活力却随着犊牛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新生犊牛消化系统里缺少麦芽糖酶,大约到7周龄时,麦芽糖酶的活性才逐渐显现出来。同样,初生犊牛几乎或者完全没有蔗糖酶,以后也提高得非常慢,因此,牛的消化系统从来不具备大量利用蔗糖的能力。初生犊牛的胰脂肪酶活力也很低,但随着日龄的增加而迅速增加起来,8日龄时其胰脂肪酶的活性就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使犊牛能够很容易地利用全乳以及其他动、植物代用品中的脂肪。另外,犊牛也同样分泌唾液脂肪酶,这种酶对乳脂的消化有益,但唾液脂肪酶随着犊牛消耗粗饲料量的增加而有所减少。 奶牛业一般用人工哺乳的方法,但在犊牛1.5-2月龄时,必须喂以富于动物性蛋白质的代乳品.或者喂以全乳,才有利于犊牛的生长。至少要在3月龄之后,才能用植物性蛋白质全部代替牛奶。为促进瘤胃的发育,早日适应植物性饲料,可在牛出生后数周内开始喂干草、青贮饲料和谷物,使瘤胃能尽早具有成年牛的瘤胃功能,消化植物性蛋白质,并促进瘤胃微生物的繁衍。 犊牛哺乳期生长速度快,但对周围环境适应能力较弱,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死亡。据统计,犊牛的总死亡头数中差不多有50%是在出生后10天内死亡的。犊牛经常发生腹泻、肺部感染,严重影响其生长。造成犊牛腹泻、肺部感染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营养非标准化以及管理上失误所致。

育成猪的饲养管理

育成猪的饲养管理 一、概述 在我们农场育成猪指30日龄至70日龄左右的仔猪,也就是仔猪断奶后至转育肥前,此阶段的猪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对营养要求严格,主要是骨骼,肌 肉的生长,育成舍仔猪相对成年猪不耐寒,主要是因为皮下脂肪少、皮薄、毛 稀、体温调节能力差、怕冷怕潮湿,所以育成舍进猪时室温设置到28—30℃, 湿度75%最宜。 成年猪的正常体温是38—39.5℃,而2月龄内的猪正常体温是 39.3—40.8℃,一般情况下,体温夏季较冬季稍高,午后较早上高,运动后较 不运动高,病理情况较正常体温高,而体温低于正常体温常见的有①营养不良,严重贫血的猪②频繁下痢的猪,直肠温偏低③大失血,内脏破裂,频死的猪。 猪的呼吸频率一般是18—30次/分,幼猪的呼吸次数高于成年猪。 我们要控制各种可控因素,给猪群提供一个干燥,舒适的生长环境,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生产发育的遗传潜力,减少或消灭疾病,降低死亡率,获得最佳 增重。 二、工作人员的基本职责 1)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因为水是维持猪体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猪体水分占 55—65%,水既是猪体细胞和血液的重要组成成分,又是猪体的重要营养物质,对体温调节,养分运转,消化,吸收和废物排泄等一系列新陈代谢都有重要作 用,一旦缺水,会引起猪只的食欲减退,采食量下降等,严重可引起疾病。 2)提供新鲜的饲料供仔猪自由采食,禁止有霉变饲料。 3)提供温暖,干燥,无贼风的环境,给仔猪营造一个舒适的小气候。 4)注射疫苗,遵守农场的防疫制度。本农场定于每周二,周五注射疫苗,注射时 应注意,一栏一针头,进猪栏戴一次性脚套,病猪隔离栏最后注射,剂量要足 够,注射部位流血的一定要补打。看清疫苗说明,保质期,注射时间不要太长,稀释后在说明书规定的时间内尽快注射完。定期对猪舍进行带猪消毒,规定每 周三,周日为消毒日。 5)猪病治疗。要早发现早治疗。观察猪只时,要看到每一栏内的每一头猪,注意 病猪和健康猪的区分,并作出判断,给予治疗。观察猪的顺序为先小后大,治 疗顺序为先症状轻的,再治疗严重的。 6)猪群周转。农场规定每周一,周四为猪群周转移动日(具体情况按当月的移动 计划),育成舍的猪群主要是分娩舍的断奶仔猪移往育成,育成舍的猪移往育肥。 7)作好各项记录。如猪舍温度,湿度,死亡猪只的个体登记,消毒记录,料罐清 空记录,疫苗注射记录,农场日报,在库表等。 8)安全生产,相互协作。 9)节约用水,用电,用料,在保障生产的前提下,不得浪费水,电和饲料。 10)保护舍内的设备,学会一些简单的维修,不能维修的要及时报修。 11)保持干净,整洁的舍内外卫生。 三、工作流程 ㈠育成猪的饲养流程 1、进猪前的准备工作 1)后勤人员冲洗完猪舍后,由饲养员或班长检查冲洗质量 2)由电工和维修工排查设备

养牛经验:规模化肉牛养殖场规划建设技术

小区规模肉牛养殖牛舍建筑必须综合考虑饲养目的、饲养场所的条件规模及养牛设施等因素。在大规模饲养时,要考虑节省劳力;小规模饲养时,要便于详细观察每头牛的状态,以充分发挥牛的生理特点,提高经济效益。肉牛养殖小区通常是由当地乡、村划出一片空地,由个人投资建设牛场,分户饲养,集体投资建立兽医室或服务站。这样既便于防疫,又可防止环境污染,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各地肉牛养殖小区虽然形式不同,但都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小区场址的选择:肉牛养殖小区场址的选择,应遵循规模化育肥牛场选择场址的原则。如果条件不具备,也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空闲地、但必须保证交通运输方便,以便于饲料和牛只的进出。 二、小区的形式:肉牛养殖小区主要有自繁自养、架子牛育肥、自繁自养和架子牛育肥相结合三种形式。自繁自养可充分利用粗饲料,降低饲养成本,但饲养周期长,资金周转慢,适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架子牛育肥投资较大,精饲料需求量大,饲养成本高,但饲养周期短,资金周转快,经济效益高。自繁自养和架子牛育肥相结合,可充分利用上述两者的优点,但饲养管理复杂。 三、小区的布局与设计:肉牛养殖小区的布局、设计要求与规模化牛场近似,也应包括消毒池、兽医室、生产牛舍、隔离牛舍、饲料间、

青贮池、氨化池、贮粪场、粪污处理设施、装牛台等设施,但生活区、生产区的划分不很明显,牛舍一般为单列式,每栋6-12间,为1-2户所有,1-2间为饲料室和宿舍,其余为牛舍。每间牛舍饲养3-5头,基础牛舍、产犊舍、犊牛培育舍、育成牛舍和育肥牛舍的划分不明显。青贮池和氨化池由各养牛户按饲养规模集资建设,一般二池合一,这样既可节约投资,又可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青贮池和氨化池一般位于牛舍的两侧,便于取料。 四、小区牛舍的建筑:肉牛养殖小区牛舍的建筑也与规模化牛场相似,但要求较低,可充分利用当地的材料,以降低建筑成本。在气候温暖的地区,搭建简易棚舍即可,可大量节约投资;在夏天炎热、冬季气候较冷的地区,应建造较坚固的开放式牛舍或半开放式牛舍,这样的牛舍夏天可保证通风良好,冬季用塑料布和草席将牛舍封闭起来,以便于保温。

育成牛的饲养管理方法

育成牛的饲养管理方法 从犊牛断奶后至第一次产犊以前的母牛或作为种公牛以前的公牛,统称为育成牛。虽然经过6个月犊牛期的伺养,但消化器官的发育 和活动尚未健全,尤其是乳用犊牛只哺乳3~4个月,有的甚至只哺 乳l~2个月即行断奶,在相当一段时期仍需采食一定数量的浓厚精料;才能满足断奶后犊牛生长发育的需要。6月龄后的育成牛,尽管 可以转入以青粗饲料为主的饲养;但此时期的牛生长发育较快,管理 不善会影响牛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发挥。有些养牛场和专业户 往往认为育成牛既不产犊,又不产乳,在饲养管理上受到忽视,从 而影响育成牛的生长发育和未来生产性能的发挥。乳用犊牛6月龄 体长指数(体长/体高×100)大体为107%,如果到12月龄达不到112%以上。18月龄达不到114%以上,则长到成年之后就难以达到125% 理想体型。若作重末达到成年体重的70%而提早配种,那么将会导 致最终体重发育不足。 1育成牛饲养技术 在育成阶段,肌肉、内脏、骨骼等生长最为旺盛。根据生理机能变化特点及发育速度的不同,育成牛大致可分为12月龄之前、12 月龄至16~20月龄,16~20月龄至第一次产犊三个阶段。不同的 生长发育阶段,有着不同的饲养管理要求。 1.112月龄之前 在12月龄之前,育成牛的生长速度仍然很快,特别是第二性征 和性器官发育明显,体驱也开始向高度和长度方向进一步发展,前 胃容积增大明显。此时要抓住育成牛发育快这一特点,提供较多的 日粮满足其生长容积的要求。此时干料供给量至少要达到体重的2% 左右,牛日增重至少要保持在800g左右。为了实现多种饲料综合利 用的目的,建议将半数干草换成多汁饲料和青贮饲料。搭配适量的 精料,供给量要根据牛的体重及粗料品质而定。一般每天至少要供

标准养猪场生长育成舍饲养管理技术

标准养猪场生长育成舍饲养管理技术 操作规程一.工作目标 1、育成阶段成活率≥99%。 2、饲料转化率(15~90千克阶段):≤2.7:1。 3、日增重(15~90千克阶段):≥650千克。 4、生长育肥阶段(15~95千克)饲养日龄≤119天(全期饲养日龄168天)。 二.工作内容 1、提供充足的饮水和标准的饲料。 2、保持圈舍卫生,及时清除干粪,冲洗栏舍。 3、观察猪群健康情况,发现病猪,及时治疗。 4、转入猪要大小、强弱分群,病猪隔离饲养。 5、空栏彻底冲洗消毒。 6、做好通风、防暑降温等工作。 7、做好驱虫与免疫工作。 8、做好设备的检查、维修及各种记录、报表。 三.工作日程 7:30~8:30喂饲 8:30~9:30观察猪群、治疗 9:30~11:30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4:30~15:30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5:30~16:30喂饲

16:30~17:30观察猪群、治疗、其他工作四.操作规程 1、转入猪前,空栏要彻底冲洗消毒,空栏时间不少于3天。 2、转入、转出猪群每周一批次,猪栏的猪群批次清楚明了。 3、及时调整猪群,强弱、大小、公母分群,保持合理的密度,病猪及时隔离饲养。 4、小猪49~77日龄喂312料,78~119日龄喂313料,120~168日龄喂314料(种猪喂331料),自由采食,喂料时参考喂料标准,以每餐喂八九成饱,不剩料为原则。 5、保持圈舍卫生,加强猪群调教,训练猪群吃料,睡觉,排便“三定位”。 6、干粪便要用车拉到化粪池,然后再用水冲洗栏舍,冬季每隔一天冲洗一次,夏季每天冲洗一次。 7、清理卫生时注意观察猪群排粪情况;喂料时观察食欲情况;休息时检查呼吸情况,发现病猪,对症治疗。 严重病猪隔离饲养,统一用药。 8、按季节温度的变化,调整好通风降温设备,经常检查饮水器,做好防暑降温等工作。 9、分群合群时,为了减少相互咬架而产生应激,应遵守“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的原则,可对并圈的猪喷洒药液(如来苏儿),清除气味差异,并后饲养人员要多加观察(此条也适合于其它猪群)。 10、每周消毒一次,每周消毒药更换一次。 11、出栏猪要事先鉴定合格后才能出场,残次猪特殊处理出售。

肉牛的饲养管理技术是什么

肉牛的饲养管理技术是什么 肉牛的一般饲养管理注意“管、选、配、育、防”这五部。 一.管:即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 二选:即优化牛群结构。通过存优去劣,逐年及时淘汰老牛及生产性能差的,多次选择,分类分段培育,坚持因时(时间),因市(市 场情况)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使牛群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效益不 断提高 三配:即选配和配种方式。就是通过对公母牛配偶个体一的合理选择,采用科学的配种方式,实现以优配优、全配满怀的目的。既 可充分有效地利用优种牛,又能人为控制产崽季节、配种频率。也 可采用同期发情等发情控制技术,使母牛适时集中发情,在较短时 间内配种,受胎率、受配率较高,使适龄母羊全配满怀,同时也提 犊牛质量。 四育:即对犊牛的培育措施。在母牛怀孕后期及哺乳前,给予合理的补饲,同时搞好饮水、补盐和棚舍卫生。补料根据各地牧草及 季节 五防:即预防疾病。除进行常规的疫苗射外,在疏毛进行药浴,每年春秋两季用虫克星等进行驱虫。同时在活动场所圈舍门口洒以 草木灰等消毒,对异常或发病羊进行隔离治疗,以降低发病率。 中原肉牛区 该区域包括4个省的51个县,其中山东14个县、河南27个县、河北6个县和安徽4个县。该区域有天然草场面积1320万亩,其中 可利用草场面积1240万亩左右。目标定位与主攻方向。中原肉牛区 目标定位为建成为“京津冀”、“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提 供优质牛肉的最大生产基地。未来发展要结合当地资源和基础条件,加快品种改良和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 代肉牛养殖,加强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提高肉牛品质和养殖效益;

大力发展肉牛屠宰加工业,着力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 东北肉牛区 包括5个省(区)的60个县,其中吉林16个县、黑龙江17个县、辽宁15个县、内蒙古7个县(旗)和河北北部5个县。目标定位与主 攻方向。本区域目标定位为满足北方地区居民牛肉消费需求,提供 部分供港活牛,并开拓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市场。牧区 要重点发展现代集约型草地畜牧业,通过调整畜群结构,加快品种 改良,改变养殖方式,积极推广舍饲半舍饲养殖,为农区和农牧交 错带提供架子牛。农区要全面推广秸秆青贮技术、规模化标准化育 肥技术等,努力提高育肥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培育 和壮大龙头企业,在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加工工艺、产品质量和档 次上下功夫,逐步形成完整的牛肉生产和加工体系。 西北肉牛区 包括4个省区的29个县市,其中新疆自治区16个县(师)、甘肃省9个县市、陕西省2个县和宁夏2个县。目标定位与主攻方向。 本区域目标定位为满足西北地区牛肉需求,以清真牛肉生产为主;兼 顾向中亚和中东地区出口优质肉牛产品,为育肥区提供架子牛。主 攻方向是健全肉牛良繁体系和疫病防治体系,充分发挥饲料资源的 优势,大力推广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技术,努力提高繁殖成活率和 牛肉质量;培育和发展加工企业,提高加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开 拓国内外市场,带动本区域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 西南肉牛区 包括5个省市的67个县市,其中四川省5个县、重庆市3个县、云南省的35个县市、贵州省的9个县市和广西的15个县市。目标 定位与主攻方向。该区域目标定位为立足南方市场,建成西南地区 优质牛肉生产供应基地。主攻方向为加快南方草山草坡和各种农作 物副产品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推广三元结构种植,合理利用有效的 光热资源,增加饲料饲草产量;加强现代肉牛业饲养和育肥技术的推 广应用,努力在提高出栏肉牛的胴体重和经济效益上下功夫。

基础母牛饲养技术要点说明

基础母牛饲养技术要点 1、坚持品种改良,优化牛群结构 饲养基础母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繁育生产犊牛。繁殖是增加牛群数量和提高牛群质量的前提,是发展养牛生产的基础。因此,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牛繁殖能力,防止空怀,养牛户应该掌握母牛的发情规律和发情鉴定方法。一般母牛的性成熟年龄为8~14月龄,由于性成熟后母牛身体还未发育完全,所以一般母牛的初次配种年龄为18~24月龄。母牛一般的发情周期为21d,发情时一般母牛发情持续时间为18h。母牛发情特征表现为躁动不安、时常哞叫,不卧下,尾根举起,食欲及泌乳量下降,弓腰常作排尿状,接受其它牛爬跨或爬跨其它牛。发情初期外阴部湿润肿胀,从阴门溢出多量透明稀薄粘液;发情盛期粘液透明且牵缕性强:到发情末期粘液变为稍有乳白色并混浊,粘性减退牵拉呈丝状;到发情后期,外阴部肿胀明显消退,粘液少而粘稠,由乳白色逐渐变为浅黄红色。尾耷下,体温升高到39℃。发情结束后6~8小时为最佳输精时间。 2、修建合理的圈舍,给牛提供较为舒适的生活环境 建大型牛场或养牛小区应距离主要交通要道、村镇、工厂500m以外,距离一般交通要道200m以外,场地应地势高燥、向阳背风、便于排水、水源充足、土质为沙壤土、草料来源丰富、交通方便、不占或少占耕地。场区内生产区、

粪便处理区、管理区布局合理,以地势和主风向来合理安排。建舍要保证每头有足够的舍内占用面积。成龄母头每牛舍内占用面积4~6平方米,犊牛为2平方米。(育肥牛每头为4~5平方米,育成母牛为3~4平方米)。具体修建牛舍面积要根据养牛数量确定。牛舍建筑类型可分为封闭式、开放式、半开放扣塑料棚式、敞棚式。房盖型式分为起脊式(双坡式)、平顶式、单坡式、半单坡式。建筑材料可为砖瓦结构、土木结构。内部结构有单列式、双列式、多列式。封闭型单列式跨度为4.5~5m,双列式跨度为9~10m,牛舍长度以养牛头数而定。牛舍一端可设1间工作室(值班室),一间调料室12~14平方米。舍外设运动场(栓牛场、圈),向外坡度3°~5°。两栋牛舍间距不少于10~15m。具体建牛舍要因地制宜,做到经济实用、科学合理。有条件的户可建质量好、经久耐用的牛舍。以单列式牛舍为例,跨度为5m,墙高2.5m,脊高3.5m(3~4.5m),墙厚0.37m,内部水泥地面或立砖水泥抹缝地面。牛床、清粪道、排尿沟合计宽为2.8~3m,牛床坡度为2°~3°,其中牛床宽1.7~1.8m,粪沟宽25~30cm,深10~15cm。单列式过道宽1.3~1.5m,双列式1.5~1.8m。每头成年母牛占槽长1.1m左右,槽底距地面高20~30cm。饲槽上口宽55~60cm,底宽35~40cm,槽深前沿(靠牛侧)45~50cm,后沿高60~65cm。为了档牛在牛颈之上可设一道横杆。在舍内最高处

任务123育成牛饲养管理习题解析

《养牛与牛病防治》课后习题 育成期奶牛的饲养管理 一、选择题 1.育成牛按性成熟分()小育成牛和()大育成牛 A 7月龄-性成熟B断奶-6月龄 C 7月龄-12月龄D性成熟-初次 配种 2. 奶牛达到初情期时的体重是其成年体重的() A. 30%~40% B. 40~50% C . 50%~60% D . 60%~70% 3. 母犊牛在()营养不足会推迟性成熟 A. 6-7月龄后 B.14-16月龄后 C.18-20月龄后 D.20-22月龄 后 4 牛()后消化器官已接近成熟 A.20周龄后 B.6月龄后 C.8月龄后 D.12月龄后 二、填空题 1.育成牛的生长发育速度很快,尤其是7~9月龄,其体躯向高度和长度方 面急剧生长。 2.育成母牛体重为kg时,其乳腺系统发育很快。 3.育成分群时,每群内牛只数头为宜。 4.育成分群时,每群内个体之间的年龄差不超过天,体重不超过 kg。 三、判断题 1粗饲料的机械刺激能促进育成牛瘤胃、网胃容积的发育() 212周龄时育成牛的瘤胃、网胃的容积和吸收机能都趋于成年牛()

3青年母牛的性成熟与体重关系不大() 46-12月龄母犊牛日增重过大,会影响乳腺组织发育() 5牛12月龄前采食青贮饲料的量不能超过日粮干物质的1/3()四、简答题 育成期奶牛的饲养管理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育成牛按性成熟分( A )小育成牛和( D )大育成牛 A 7月龄-性成熟B断奶-6月龄 C 7月龄-12月龄D性成熟-初次 配种 2. 奶牛达到初情期时的体重是其成年体重的(A ) A. 30%~40% B. 40~50% C . 50%~60% D . 60%~70% 3. 母犊牛在( A )营养不足会推迟性成熟 A. 6-7月龄后 B.14-16月龄后 C.18-20月龄后 D.20-22月龄 后 4.牛(D )后消化器官已接近成熟 A.20周龄后 B.6月龄后 C.8月龄后 D.12月龄后 二、填空题 1.育成牛的生长发育速度很快,尤其是7~9月龄,其体躯向高度和长度方面急剧生长。 2.育成母牛体重为150~300kg时,其乳腺系统发育很快。 3.育成分群时,每群内牛只数20~30头为宜。 4.育成分群时,每群内个体之间的年龄差不超过30天,体重不超过25kg。

肉牛饲养管理技术

肉牛饲养管理技术 肉牛的养殖技术和方法第一步: 肉牛短期育肥中应避免的问题肉牛在育肥前要搞好免疫及预防注射,牛体每天要刷拭1~2次,保持牛体卫生,饲喂用具要清洗干净每天消毒2次(早晨1次,下午1次)。牛床、过道、墙壁要定期用火碱或石灰消毒,闲杂人员不准出入牛舍。 肉牛的养殖技术和方法第二步: 育肥前要进行驱除体内外寄生虫,用"虫克星",每10千克体重皮下0.2毫升,或口服剂量为千克体重0.1克;驱虫三日后,每头牛口服大黄去火健胃散350~400克健胃。饮足水,先粗后精,最后饮水。为减少能量消耗,肉牛养殖不放牧,不运动,舍饲拴系饲养,定时定量饲喂,定时饮水,冬季饮温水,水要干净、新鲜,每顿让牛吃饱,尤其是粗饲料,要铡细,饲草要干净。要选择春、秋、冬季育肥,因夏季天气炎热,蚊虻多,影响肉牛肥育效果。 肉牛的养殖技术和方法第三步: 要防止干草内的铁丝和其他金属碎片、针、钉等危险物误食入肉牛瘤胃内,刺穿肉牛的瘤胃壁而损伤心脏,造成瘤胃胃炎、心炎,甚至死亡。因此,在拆开草捆时要将整切铁丝拉掉专门存好,集中后取走,严禁往地上乱扔,以免混入饲草、饲料和肥料中而造成隐患。 肉牛饲喂干草等粗料,按每百千克体重饲喂1.5~2.5kg干物质为宜。干草的质量越好,肉牛采食干草量越大,精料用量越少。按整个日粮总干物质计算,干草和其他粗料与精料的比例以50:50最合理。 一要充分考察当地的饲草资源,一要考虑饲草来源。饲养肉牛之前。就近解决饲草问题。靠长途运输、高价购草饲养肉牛将得不偿

失。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若能拿出适当的耕地进行粮草间作、轮作 解决青饲料供应问题,对牛的育肥将更加有利。 二尤其是短期育肥时购买架子牛需要的资金更大,要考虑资金情况。肉牛生产所需资金较多。农户应根据资金情况来确定饲养规模 的大小。资金雄厚者,规模可大些;资金单薄者,宜小规模起步,滚 动发展 三要考虑技术条件。规模饲养肉牛投入资金较大,追求的利润高,不掌握肉牛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理特点,不使用科学的饲养技术, 就难以获得最佳效益。 四要考虑场地的环境与建设面积。肉牛饲养场地要选择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便于防疫,远离皮革厂、肉类加工厂、屠宰场等, 距交通干线1000米以上的地方。按每头牛所需面积与饲养规模计算 牛场建设面积。通栏育肥牛舍每头牛占2.3-4.6平方米,有隔栏的 牛舍每头牛占1.6-2.6平方米。建牛场要请专家设计指导,牛舍建 筑宜简单不宜“豪华”切忌建成“牛公馆” 五要考虑架子牛的来源。规模饲养肉牛应选杂交改良牛,杂交改良牛抗病力强、耐粗饲、增重快、肉质好、饲料报酬高,可选择饲 养西黄一代母牛(西门塔尔牛与南阳黄牛、晋南牛、鲁西牛等地方黄 牛的杂交后代)与夏洛来牛、利木赞牛、黑白花牛等种公牛杂交的后代,这样的杂交后代牛用于育肥增重快、效益高。 六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决定着企业的盈利水平,要考虑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像所有饲养企业一样。现实生活中有过许多因管理不当 而场败圈空教训。因此,搞规模饲养应在自身管理水平允许的范围 内确定规模大小。可由小规模起步,总结出成熟的管理经验后,再 扩大饲养规模。 其饲喂程序为:犊牛期用厚普9300犊牛浓缩料,育肥期用9200 育肥牛浓缩料或9700牛羊浓缩饲料,拌料比例按公司提示操作,日 采食量按提重的1-1.5%,根据牛采食后肠道适应情况加减喂量,从 粪便是否正常可作出判断,如粪便稀溏适当减量,待正常后再加量,同时饮水中加电解多维,作到食槽中随时有料,饮水槽内不断水。

育成牛和青年牛的饲养管理

高峰五常犇牛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吕国英黑龙江省8511农场 奶牛按生理阶段划分,7~12月龄为小育成牛;13月龄至初配为大育成牛;配妊至产前为青年牛。 在牧场牛群的各生理阶段中,外观“膘肥体壮、毛色光亮”的那一群,肯定就是育成牛或青年牛。育成牛和青年牛的饲养管理最简单最容易操作,而且饲养管理好的牧场死、淘率最多为1%。因此,牧场的主管领导在陪同上级首长和兄弟单位同仁参观时,都不会忘记引领他们参观一下该育成牛群和青年牛群,借以显示本牧场的生产水平。 养好育成牛、青年牛的技术关键是既要充分利用粗饲料,又要保证正常生长发育指标,适时配种,还不能养的过肥。 一、培育目标 对其培育目标,尚无统一的标准,因材料出处不同,大约有近10种数据。本文选择了当前国内最有权威的“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教授所列出的发育标准(表1)。 表1我国荷斯坦育成牛适宜日增重、体尺体重及体况评分表 单位:克、千克、厘米、分

二、育成牛的饲养 1.控制日增重,保持适宜膘情 此阶段的母牛是体躯迅速发育时期,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使母牛长骨架,而不是长膘。养奶牛和养肉牛不同,不能把牛养的过肥,有资料统计,过肥牛比体况正常牛,一胎产奶量下降27%。尤其在性成熟前的体重90~325千克范围内,要控制好增重,尽量多喂粗饲料,借以扩大胃肠容积,锻炼胃肠消化和耐粗饲的能力。育成牛精料喂量不能过高,过多则自然限制了粗饲料采食量,这样培育出来的母牛腹围偏小,但却膘肥体壮、毛色光亮,往往还会受到人们的赞誉。这样的母牛一是胃肠容积小,采食量少,分娩后由于进食量少而影响生产性能的发挥。二是过多的脂肪大量沉积正在处于乳腺组织快速发育的乳房中,排斥了乳腺发育的正常空间,形成了肉乳房,必然影响日后的产奶能力。所以笔者建议育成牛的日增重保持在700~800克/天为宜,体况评分掌握在2.75~3.25分最为理想。但是稍有不慎就达到了4~4.5分,这样的牛群日后将会带来一系列麻烦。 2.采用青贮饲料和TMR日粮,限制饲喂高能量饲料 为满足育成牛的营养需要,国内牧场通常对育成牛饲喂干草3~4千克、玉米青贮10 千克左右、混合精料3~3.5千克、精粗料比为25:75或30:70。不过为了降低饲养成本、培育健康母牛,笔者主张育成牛应大量饲喂价格便宜的玉米青贮,最大限度地减少精料和干草的喂量。精料可降到0.8~1千克,干草降到1~2千克。我们曾作过一次有趣的实验:对平均16个月龄的育成母牛作了为期62天的对比实验,共选择60头母牛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头。以其验证少喂精料和干草,多喂玉米青贮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少喂精料、干草、大量喂青贮)比对照组62天内,不但体尺发育未落后,反而比对照组体高多增长了0.7厘米,胸围多增长1.2厘米,体斜长多增长1.9厘米。详见表2、表3。 表2两组育成母牛试验期间的日粮组成(平均每日每头用量) 单位:千克 表3组育成母牛实验结果 单位:厘米

育成猪的饲养管理与保健

---------------------------------------------------------------最新资料推荐------------------------------------------------------ 育成猪的饲养管理与保健 育成猪的饲养管理与保健育成猪的饲养管理育成仔猪的生理特点育成仔猪是指断奶后在育成舍内饲养的仔猪,即从离开产房开始,到迁出育成舍为止,一般在 3570 日龄之间,在育成舍经历 35 天左右。 育成仔猪的生理特点是: 抗寒能力差: 育成仔猪一旦离开了温暖的产房和母猪的怀抱,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尤其对温度较为敏感,如果长期生活在18℃以下的环境中,不仅影响其生长发育,还能诱发多种疾病。 生长发育快: 这期间仔猪的食欲特别旺盛,常表现出抢食和贪食现象,称为仔猪的旺食时期,若是饲养管理得法,仔猪生长迅速,在4060 日龄之间体重可增加 1 倍,不然易发生腹泻、水肿病、副伤寒等多种疾病。 对疾病的易感性高: 由于断奶而失去了母源抗体的保护,而自身的主动免疫能力又未建立或不健全,对传染性胃肠炎、萎缩性鼻炎等疾病都十分易感,某些垂直感染的传染病如猪瘟、猪伪狂犬病等,在这时期也可能暴发。 工作要点: 1 / 7

采取各种方法以减少仔猪的转群应激,从饲料过渡、猪群管理、环境控制及疫苗接种等方面入手,提高本段猪群的生产性能及其经济效益。 育成舍入猪前的准备工作: 本单元的上批仔猪转出后,及时对本单元进行彻底清理(拆除一切没必要存在的及有可能对猪只造成伤害的危险物品)、冲洗(包括料箱、网床、窗台、风机、天棚、地板及各种用具做到物见本色)、消毒(本着一清、二冲、三消、四修、五熏、六空、七再消、八接猪的原则,彻底净化消毒),经一周的空舍净化后调整舍内环境(温度、湿度等),做好接断奶猪的准备。 仔猪转入育成舍后的工作合理组群: 为了提高仔猪的均匀整齐度,保证全进全出工艺流程的顺利运作,从仔猪转入开始根据其品种、公母、体质等进行合理组群,并注意观察,以减少仔猪争斗现象的发生,对于个别病弱猪只要进行单独饲养特殊护理。 卫生定位: 从仔猪转入之日起就应加强卫生定位工作(此项工作一般在仔猪转入 13 天内完成,越早越好),使得每一栏都形成采饮区、休息区及排粪区的三区定位,从而为保持舍内环境及猪群管理创造条件。 环境的控制: 注意通风与保温,育成舍的室温一般控制在22℃28℃,湿度控制在 60%65%,由于保育舍内的猪只多、密度高,在寒冷季节

育肥牛饲养管理技术

1.饲料的能量水平,由于生长肥育肉牛。对能量的利用是在满足维持需要以后,多余的才用来生长脂肪和肌肉等,所以饲料中能量水平的高低,可影响其增重速度,也就是说,饲料中的能量水平高时增重速度快,反之增重速度慢甚至不增重,不仅增重速度受饲料能量水平的影响饲料利用率亦受饲料能量水平的影响;所以肥育肉牛饲料的能量水平以每公斤含消化能3.0~3.1兆卡为宜,最低限度也需 2.8~2.9兆卡。 2.饲料的蛋白质水平育肥肉牛。的合理蛋白质水平,要看是什么杂种肉牛而言,因不同杂交肉牛的瘦肉率是不同的,如用我国的地方肉牛与国外瘦肉肉牛杂交的二元杂种肉牛,瘦肉率领大约为46~50%。三元杂的瘦肉率平均在50~55%,说明瘦肉率越高的杂种肉牛,其饲料蛋白质水平应当高一些,此外,肉牛在幼龄期,饲料的蛋白质水平也要高一些。虽然蛋白质水平与瘦肉率有一定关系,但是并不是越高越好,当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差异较大时可以提高瘦肉率1~3%,当蛋白质水平达25%时,瘦肉率几乎无明显提高,所以若用高价蛋白饲料仅多增到1~3%的瘦肉率,在经济上肯定是不合算的。在考虑蛋白质水平时,还要注意氨基酸的平衡作用,如果饲料的蛋白质水平降低些,而氨基酸达到平衡,特别是赖氨酸得天独厚到满足,其效果比提高蛋白质水平还好。 四、改革饲喂方式 1.改熟料喂为生喂:青饲料、谷实类饲料、糠麸类饲料,含有维生素和有助于肉牛消化的酶,这些饲料煮熟后,破坏了维生素和酶,引起蛋白质变性,降低了赖氨酸的利用率,有人总结26个系统试验的结果,谷实饲料由于煮熟过程的耗损和营养物质的破坏,利用率比生喂的降低了10%。同时熟喂还增加设备、增加投资、增加劳动强度、耗损燃料。所以一定要改熟喂为生喂。 2.改稀喂为干湿喂:有些人以为稀喂料,可以节约饲料。其实并非如此。肉牛快不快长,不是以肉牛肚子胀不胀为标准的,而是以肉牛吃了多少饲料,又主要是这些饲料中含有多少蛋白质、多少能量及其它们利用率为标准的,稀料喂肉牛有如下缺点: ⑴水份多,营养干物质少,特别是煮熟的饲料再加水,干物质更少,影响肉牛对营养的采食量,造成营养的缺乏,必然长得慢。 ⑵水不等于饲料,因它缺乏营养干物质,如在日粮中多加水,喝到肚子里,时间不久,几泡尿就排出体外,肉牛就感到很饿,但又吃不着东西,结果情绪不安、跳栏、撬墙、犁粪。 ⑶影响饲料营养的消化率,我们知道饲料的消化,依赖口腔、胃、肠、胰分泌的各种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酶系统,把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喂的饲料太稀,肉牛来不及嘴嚼,连水带料进入胃、肠,影响消化也影响胃、肠消化酶的活性,酶与饲料没有充分接触,即使接触,由于水把消化液冲淡,肉牛对饲料的利用率必然降低。。 ⑷喂料过稀,易造成肚大下垂,屠宰率必然下降。采用干湿喂是改善饲料的饲养效果的重要措施,应先喂干湿料,后喂青料,自由饮水。这样既可增加肉牛对营养物质的采食量,又可减少因屙尿多造成的能量损耗。 3.改先拖后攻的育肥法:我们知道肉牛前期生长快,需要的蛋白质饲料多,后期主要是长脂肪,需要的能量饲料多,采用先拖架子后催肥的饲养方法。由于前期蛋白质饲料少,营养水平低,不能满足肉牛需要,必然影响生长,长得就慢,到后期是长脂肪的时候,用木薯、大米等能量饲料猛攻充分满足脂肪的生长,必须脂肪多,板油厚、肉牛价高。(完)江涛

猪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

猪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 第一节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一、乳猪的生理特点及营养 (一)生理及营养特点 哺乳仔猪出生后的主要特点是生长发育快和生理尚不成熟,缺乏先天性免疫力, 体温调节能力差,从而造成喂养难度大。 根据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结合母猪产仔性能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尽快吃初乳,作好乳头固定工作,由于加系猪产仔多,从引入后产仔情况看,初产猪平均窝产仔11.98头。而保证每头仔猪尽快吃到初乳,是确保乳猪成活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为了使全窝仔猪成长均匀,提高成活率,应在仔猪出生后2—3天内,进行人工辅助固定乳头,把较小的仔猪固定在前三对乳头上,保证生长均匀。 2.及时作好防寒、保暖工作。根据仔猪和母猪生理特点,产房温度应控制在 20-25度,仔猪保温箱上边有电热灯,保证局部温度在30—32度为宜。 3.哺乳仔猪要作好断尾工作。为防止出现猪只咬尾现象,应在仔猪出生3天前进行断尾工作。(可视情况而言) 4.及时补料。由于哺乳时间过长会造成母猪下床太瘦弱,影响下一情期配种。因此,及早补料是哺乳期仔猪饲养的关键,它不仅能够使减少母猪体况的损失,而且能够促进仔猪早期吃料,为21天或更短时间断奶做好准备。 5.保持猪舍干净,环境良好。由于仔猪抗病能力较差,因此加强猪舍的卫生是减少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做到产床以上无猪粪为原则,做好保温与通风的关系,确保乳猪在哺乳期能迅速生长。 6.应给予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由于乳猪哺乳期增长迅速,21天断奶,时可达6.5kg左右,平均日增重在250克左右,同时由于仔猪出生时消化器官不发达,容积小,机能不完善,所以要给予高蛋白、高能量的优质饲料。 第二节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断奶幼猪是指出生3-4周龄到10周龄阶段的仔猪,仔猪断奶是猪只出生后受到的又一次强烈的刺激,首先是营养的改变,由吃温热的液体母乳为主改成吃固体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A级绿色食品奶牛饲养管理的饲养环境、引种、饲养、管理、综合防疫、牛奶处理和生产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A级绿色食品奶牛的饲养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NY/T 34 奶牛饲养标准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 471 绿色食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 472 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 NY/T 473 绿色食品动物卫生准则 NY/T 105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3.1 TMR 3.2 DHI DHI是英文Dairy Herd Improvement (奶牛牛群改良)的缩写,DHI是通过个体产奶牛的测定数据(乳成分和体细胞)的测定,和牛群的基础资料分析,了解现有牛群和个体牛遗传进展,产奶水平,乳成分,乳房炎,繁殖等情况,从而对个体牛和牛群的生产性能和遗传性能进行综合的评定,找出奶牛育种和生产管理上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奶牛生产和育种的问题,这一体系简称DHI。 4 饲养环境 4.1 环境 牛场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391的要求。 4.2 舍内环境 舍内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应符合NY/T 388的要求。 4.3 选址

牛场应建在地势高燥、通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充足、交通方便、未被污染和没有发生任何畜、禽传染病的地方,还应符合以下条件: a) 牛场距离垃圾处理场5km以上; b) 牛场周围3km内不应有化工厂、矿厂和其他畜牧场等污染源; c) 牛场距离干线公路、铁路、村镇居民点应2km以上; d) 牛场不应建在饮用水源或食品厂的上游,距离风景旅游区5km以上。 4.4 牛场布局 牛场内应分设生活区、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病牛隔离区和粪污处理区,生活区应在生产区的上风向,粪污处理区应在生产区的下风向。 4.5 场区 场区内净道和污道分开,不准交叉使用;牛场周围应有绿化隔离带,并设围墙或防疫沟。 4.6 牛舍建设 牛舍应能保温隔热、通风排湿,地面和墙壁应便于清洗,并能耐酸、碱等消毒药液腐蚀;牛舍应具备良好的清粪排尿系统。 4.7 牛场卫生 牛场卫生应符合NY/T 473的要求,排放的污染物应实行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理。 5 引种 5.1 良种母牛引进 引进良种母牛时,应从具有种牛经营许可证的大型种牛场引进,并按照GB 16567的要求进行检疫,不得从疫区引进种牛。 5.2 隔离观察 引进的良种母牛,应在专用的隔离场隔离观察45d以上,经动物防疫部门检查鉴定健康合格后,方可引进场内供生产使用。 6 饲养 6.1 饲料 6.1.1 饲料品质 使用的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应符合NY/T 471的要求,牧草、青贮等粗饲料应是按绿色生资标准生产。 6.1.2 饲料营养 饲料营养标准应符合NY/T 34的要求。 6.1.3 饲养方式 牛场应使用TMR饲喂技术,并按照DHI测定结果指导生产。 7 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