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简答论述题

近代史简答论述题
近代史简答论述题

第二部分分析与思考题

一、简析: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3、简析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原因:①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这一切都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②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但是,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还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③太平天国也未能正确的对待儒学。④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他们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教训: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の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4、简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其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再次,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5、简答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有哪些?

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兴办近代企业。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还兴办了一些民用企业。(二)建立新式海陆军。(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有三种:一为翻译学堂,一为工艺学堂,一为军事学堂。

6、简析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地表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他们虽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想上,他们虽然提倡学习西学,却仍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借古代圣贤之名“托古改制”。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再次,惧怕人民群众。

7、简析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①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在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以后,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势力。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②清末“新政”的破产。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于1901年4月实行"新政"。但是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③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的壮大。④资产阶级革命派骨干力量的产生。

8、简析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哪些弱点和错误?

①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②不能充分的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③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9、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着哪几种主要的政治力量?

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先是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10、简析为什么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第三、五四运动促进就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11、简答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三种类型:首先,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为李大钊,陈独秀。其次,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为毛泽东。再次,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其代表为董必武。

12、简析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就展现了新的面貌?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就展现了新的面貌。主要是: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第二,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方法。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的产生具有深厚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13、简析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期,中国共产党内屡次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的原因?

①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②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③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及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一句话。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14、简答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

首先,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如南京大屠杀;其次,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再次,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15、简析国民党抗日正面战场除了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外,其他战役几乎都是以退却、失败而结束的原因?造成这种状况的客观原因,是由于在敌我力量对比上,日军占很大的优势;主观原因则是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蒋介石集团在决心抗战的同时,却又害怕群众的广泛动员可能危及自身的统治,因而实行片面抗战的路线,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将希望单纯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这就使得大多数作战未能给敌人以更大的消耗,并在短时间内丧失了大片国土。

16、简析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①在战略防御阶段,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阻止了日军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促使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②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日军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敌后战场,以保持和巩固其占领地。③削弱敌人、壮大自己,逐步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17、为了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争取中间势力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一是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二是尊重他们的利益;三是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

18、简析“三三制”原则?

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1/3。这样做,可以容纳各方面的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

19、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中国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后,展开烧杀淫掠“大竞赛”。中国平民和被俘士兵被集体射杀、火焚、活埋及用其他方法处死者达30万人以上,无数妇女遭到蹂躏残害无数儿童死于非命,三分之一建筑遭到破坏,大量财物遭到掠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20、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的历史事件。1936年12月25

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二、论述题

1、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1)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

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先是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2)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第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第二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他们是要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使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第三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他们主张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3)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之所以行不通,是由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第一,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他们不能容忍的。第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软弱。它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总之,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唾弃,他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中国广大群众的拥护,连提出这种方案的多数人最终也承认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的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群众的共同选择。

3、试析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

①大革命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治口号下进行的。而提出这个口号的正是中国共产党。②大革命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的。而中国共产党正是国共合作的倡导者和统一战线的组织者。③大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而中国共产党正是人民群众运动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④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势是革命斗争。共产党人不仅帮助和推动了国民革命军的建立,而且在军队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积极提高国民革命军的素质增强其凝聚力和战斗力;共产党员在战斗中更是身先士卒,起着先锋作用和表率的作用。

4、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红军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中共中央用很大的精力,去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1935年12月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批判了大给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1936年12月毛泽东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部著作,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大争论,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1937年夏,毛泽东写了《实践论》、《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龙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判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的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

5、试析中国共产党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进步势力主要指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抗日战争的主要依靠力量。中间势力主要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地方实力派。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他们采取两面政策,既主张抗日,又限共、溶共、反共并摧残进步势力。为此共产党必须以革命的两面政策来对待他们,即贯彻及联合有斗争的政策,斗争不忘统一,统一不忘斗争,二者不可偏废,以统一为主。

6、试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它所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的理论,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指引下,经过长期的艰苦曲折的斗争,逐步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主要有三个法宝: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7、试析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②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③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④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⑤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三、材料分析:

1、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其原因何在?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时期,中国人民以其不畏强暴、敢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打击和教训了帝国主义者,使它们不敢为所欲为地瓜分中国。这一点,即使帝国主义分子自己也是不能否认的。由此可见,正是包括义和团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才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图谋。

2、(1)新文化运动文化革命的旗帜是什么?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民主和科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早期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奋斗目标是在中国建立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法治国家。

(2)“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什么?并说明其涵义?

“德先生”是指民主,“赛先生”是指科学。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有两层涵义,既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制度,也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科学,则有广狭两义:狭义的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

(3)结合所学内容,试析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第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所以新文化运动并不能为人们提供正确认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第二,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改造当时的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国民性的。第三,许多领导人物,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他们看问题很片面,形式主义。

近代史论述题答案

近代史论述题答案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及论述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及论述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简答题 1、简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及其意义? (1)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邀评论员文章,在全国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一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自始至终得到邓小平等的全力支持。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2、十三大上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的部署、思路和政策是什么? (1)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的具体思想和政策●“台阶式”发展的思想,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争取每隔几年使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阐明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努力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 3、邓小平在1980年发表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1)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解决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等问题,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2)政治体制改革遵循的性质和指导原则: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必须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遵循统一领导、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3)政治体制改革的底线:必须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总结本国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应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绝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 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上述基本思路,其主要内容写入了十三大报告。

近代史纲要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答案(完整版)附上一年试题

简答题 1.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什么?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1840-1919年西方列强发动的对中国的5次大规模军事战争是什么?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动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1883年,法国发动侵略越南和中国的中法战争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法是根本行不通的。 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4. 八七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武装起义是什么?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5.列举5位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吉鸿昌,佟麟阁,赵登禹,赫梦龄,张自忠,左权,孙立人 赵一曼 冯玉祥 杨靖宇 李宗仁 6.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哪三大改造? 1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3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7.1921-1949年中国存在的3种主要的政治力量是什么? 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8.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哪些历史性成就? 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四,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第五,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

自考近代史简答论述

1.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主要是,民族,民权,民生。 民族,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民权,指“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 民生,指“平均地权”基本方案:核定低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 2.1924年至1927年国民革命的历史意义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统治,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提高。 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众中的政治影响,宣传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使党积累了革命经验。 3.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经过土地改革运动出现的新面貌 1,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更加信任和拥护,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政权的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巩固。 2把广大农民从封建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解放区农村经济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3,广大的青壮年踊跃参军,人民解放军有了巩固的后方和最基本的人力,物力。 4.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理论贡献的主要方面。 P194)第一,论述了必须实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基本思想 ;(2分) 第二,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2分) 第三,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2分)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的主要表现。 答案:(P230)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继续得到巩固和发展。(2分) 第二,基层民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开始形成。(2分)第三,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以宪法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完备 6.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1,彻底的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保卫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避免的中华民族被殖民,奴役的厄运。收回了台湾。 2,促进了中国民族的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 3,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在精神上,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4,为世界战胜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简答论述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简答/论述题)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简答题 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 清朝乾隆后期也出现前朝的“周期律”,开始由盛而衰。其表现有五个方面,期中三个方面是前所有的,如,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制废弛,官僚整体性腐败腐化。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地租高利贷加重,无地少地农民增加,农民生活困苦不堪。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军、绿营兵腐化无战斗力。思想文化上,带着满族异族统治的味道,大兴文字狱,压制异端,万马齐喑。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 清朝的危机其实与前面各个封建王朝一样,出现了改朝换代的迹象,但历史已经没有给中国建立另一个封建王朝的机会。大的世界参照系已经变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到来,将改变中国命运。2、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变为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状态。 首先,半殖民地化了。这是从政治主权角度看。主权受侵犯,领土完整遭破坏,成了有其名无其实的国家。 其次,半封建化了。这是从经济基础和经济解构角度看。(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农业经济成为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个部分。(2)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城乡资本主义成产关系出现并有所发展。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 (1)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 (2)中国封建势力已经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3)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 (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这与资本—帝国主义争斗和间接控制、与中国地方性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中国地域广大等有关。 (6)中国人民政治权力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4、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屡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840-1919年的反外来侵略斗争均告失败,原因是: (1)社会制度的腐败。这是根本原因。清政府统治在进入近代以后,社会制度未变,更腐败。(2)经济技术落后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有一个重要原因。 论述题 1、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 (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工业革命的发生。 (2)资本主义与扩张的必然联系。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及其关系?

中国近代史试题以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把正确答案代码填在括号内) 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C ) A、魏源 B、龚自珍 C、林则徐 D、李鸿章 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 A )。 A.封建统治者的腐败 B.农民小资产阶级的落后 C.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3、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 C ) A、义和团运动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太平天国起义 D、反教会斗争 4、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C )。 A.维护封建经济B.发展资本主义 C.维护封建统治 D ..抵抗外国侵略 5、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C ) A、辛亥革命中 B、新文化运动中 C、五四运动中 D、国民革命运动中 6、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必须坚持( A ) A、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B、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 C、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D、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7、全国抗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C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8、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B ) A.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B.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C.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并重D.速战速决,武力征服 9、“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D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10、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 ) 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 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 ABCDE )

2015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论述题大全第三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论述题大全) 第三章辛亥革命 简答题 1、怎样看待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 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1)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革命党人和中同盟会会员担任着政府重要部门的主要职务。 (2)在实行的各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3)南京临时政府内政外交方面的局限性。一是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所欠的一切外债。二是没有提出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 ? 2、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辛亥革命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5)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简述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1)发动“二次革命:和组建中华革命党: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1913年7月,李烈钧、黄兴等宣布讨袁,南方部分地方响应。坚持两个月后失败。孙中山逃亡日本在东京正式成立中华革命党。 (2)发动护国战争。为反对袁世凯称帝,蔡锷1915年12月25日,蔡锷宣布云南独立,护国运动爆发。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取消帝制。 (3)发动护法运动:为恢复并保护中华民国和《临时约法》孙中山两次发动护法运动。● 1917年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针对皖系军阀段祺瑞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1920年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针对直系军阀拒绝恢复民国和《临时约法》。两次护法战争均因军阀出卖而失败。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预示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将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论述题 1、试述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1)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以革命手段推翻满清王朝,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但是,民族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

中国近代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收复新疆的是( ) 3.列强对近代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其中19世纪九十年代与19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列强获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B.侵犯到中国渤海地区 C.允许列强在华设立使馆界 D.割占中国的领土面积扩大 4.在近代中国,有这样一批机器工业:企业实行雇佣制,经费由政府拨给,产品分配给军队。下列企业中属于这批工业的有(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滦州煤矿公司 D.沈阳飞机制造厂 5.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加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了

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关这场变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颁布诏书标志着变革的开始 B.在变革中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C.此次变革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 D.这是一场以光绪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6.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和“科学” 7.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的力量进行了不同尝试。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元培倡导学术上“兼容并包”②公车上书③兴中会成立④北洋海军的建立 A.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8.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主流始于( ) A.新文化运动前期 B.十月革命爆发后 C.五四运动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

近代史简答题和论述题(有答案)

1、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是什么? (1)近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2、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 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发展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

中国近代史复习(简答、论述)

中国近代史复习 简答、论述 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二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区别在于二者的内容和主体不一样。 前者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现状,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解决生产关系问题。 后者是要改变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状况,是要充分发展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在于只有完成第一个任务,才能为第二个任务创造条件。一方面,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另一方便,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最终目的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一,沉重的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第二,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对孔子及儒家经典予以严厉批判。 第四,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 历史意义: 1、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 2、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国的建立。 3、辛亥革命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4、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5、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亚洲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提供了范例,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辛亥革命局限性: 1、没有提出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 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 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完整版)世界近代史测试题(含答案)

世界近代史测试题 一。、选择题(25分) 1、17—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发生了社会巨变,这一巨变主要是指 A.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开辟了新航路B.开始了疯狂的殖民扩张活动 C.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D.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2.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捍卫民主法制的重要檄文有 ①《权利法案》②《独立宣言》③《人权宣言》④《国际歌》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3、下列哪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两重性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4下列事件中,对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①文艺复兴②启蒙运动③新航路的开辟④三角贸易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观察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A点处,查理二世被推上断头台,共和国成立 B.B点处,宫廷政变推翻了复辟的专制统治 C.C点处,该国通过了《人权宣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该示意图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的曲折性与反复性 6.下列有关《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共同点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都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B.都具有历史进步性 C.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D.都反对封建专制 7.下列属于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A.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B.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C.专制王权同议会矛盾斗争尖锐 D.殖民压迫激起人民强烈反抗 8.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列历史文献中,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而颁发的法律文件是 ①《汉谟拉比法典》②《权利法案》③《法典》④《土地法令》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9、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和1787年美国宪法代表着人类民主文明历程的重要成果。它们的内容各具特点,下面对四部文献特点的归纳,正确的是() A.《权利法案》——是三权分立原则的充分体现 B.《独立宣言》——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 C.《人权宣言》——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1787年美国宪法——宣告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 10、长达三百多年的罪恶的“三角贸易”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提供了大量的黑人劳力 B.摧毁了腐朽的封建统治 C.打通了各洲的贸易通道 D.积累了雄厚的原始资本 11、2013年3月,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逝世,让拉美痛失一位“最伟大的领袖”。大约两个世纪前,拉 美地区也曾出现了一位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伟大领袖,他就是 A.华盛顿 B.玻利瓦尔 C.章西女王 D.圣马丁 12、英国工业革命时代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火车机车②瓦特改良蒸汽机③珍妮纺纱机④飞梭 A.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13、从1880年到1914年,西欧城市人口的比例几乎上升了40%。美国纽约和费城在1820年各有居民10万人,到1870年,分别达到94万人和67万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近代史纲要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章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答: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 2.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是什么? 答:(1)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关系: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一,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经济技术进步,必须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历史表明,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3.“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提出及影响。 答:鸦片战争失败的强烈刺激下,中国官吏知识分子中少数爱国、开明的有识之士,开始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方法,魏源将收集到的资料编成《海国图志》,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一是利用外国先进军事装备技术武装自己,抵御外国侵略,是一种反侵略的思想;二是学习利用外国生产技术,使国家走上富强道路,承认了西方的长处,并主张学习西方。魏源思想在腐朽愚昧的封建统治条件下,对开阔人们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启迪人们探索就国之路起了积极作用。 论述题: 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答:(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2)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

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题简答题及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题 一、对中国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的运动和发起阶级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农民阶级,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 // 太平天国爆发原因 (1)根本原因:清政府的腐败和搜刮,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2)重要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加剧了中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3)直接原因:连年发生的自然灾难。 (4)主观原因:西方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创立拜上帝教组织的推动。 二、太平天国制度建设的两大方案及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一)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二)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体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三)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四)没能付诸实施。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 (一)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二)限于当时历史条件,没能付诸实施。 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一)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二)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三)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四)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五)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四、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失败原因:主观原因:农民阶级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首先,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其次,拜上帝教教义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再次,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最后,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的认识。 客观原因:敌人(本国封建势力与外国侵略者)的力量强大。 教训:天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 兴办洋务事业之目的 1.压内——镇压农民起义 2.防外——加强海防、边防 3.固体——发展本集团的政、经、军实力 五、洋务事业的主要方面 (一)兴办近代企业;(二)建立新式海陆军;(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六、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一)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二)开始了中国的近代教育,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开阔了眼界;(三)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

世界近代史论述题 答案整理

1、列举各国采取落后经营方式进行资本主义性质生产的示例并加以评述。 主要有德国的农奴制再版、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美国的南方种植园的奴隶制经济 ①农奴制再版:16世纪,三十年战争和德意志分崩离析局面的形成,进一步促成 了德意志的落后。三十年战争期间,三分之一的耕地变成荒野,地主们把这些 荒地收回,农民在战争中失去劳动和生产工具,破产。地主利用农民的这种困 难,收回农民的一部分地,把农民变为农奴,强迫他们服劳役。在普鲁士变现 的最为典型和突出。农奴几乎全周都在地主土地上劳作,只有晚上有时间耕作 自己的份地。地主往往用监工,手执鞭子,监督农奴劳动。农奴被剥夺了大部 分自由,不能学习手艺,不经同意不能结婚。也常常被出卖、典当,甚至在赌 场中输掉。农民沦落到被任意宰割的地步。一方面由于16、17世纪西欧资本 主义有了很大发展,城市人口猛增,粮食需求对应猛增;另一方面,由于德国 经济路后,地主不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何物,只能在古老的农奴制中找出路。 农奴制的存在对德意志的工业资本主义发展起了很大的抑制作用,阻塞劳动力 的来源,而且限制国内市场的扩大。 ②俄国的农奴制: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宣布农 民实现人身自由,全部土地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地;为 了管理农民,把农民组织在原来的村社中。村社的公职人员由农民选举产生, 但必需执行政府的一切法令,并隶属于地方行政机构。同时,村社实行连环保,约束农民按时完成各类赋役。过去受个别地主支配的农民,落入地主地方政权 的管理之下。但实质上,农民在改革中分到的土地比改革前缩小且质量变坏了,而且付出高昂的赎金,高出市价多倍。由于耕地减少,农民不能经济上不能自 立,只能再次在受奴役的条件下向地主租地,获得“解放”的农民在“工役制” 或“对分制”的形势下,重新遭受地主的盘削。这些剥削方式都是农奴制的残 余。 ③南方种植园的奴隶制经济:1793年,轧棉机的发明将清除棉籽的手工劳动变成 机器操作,效率提高149倍,配以蒸汽机推动,效率提高1000倍。由于欧洲 各国和美国北部工业革命的开展,对棉花的需求量陡增。南方种植园主拼命扩 大棉花种植面积,并大量贩入黑奴,建立新的蓄奴州。至内战前期,独立战争 后奄奄一息的奴隶制度绝处逢生,黑奴增加到400万人。黑奴在监工的鞭打下,每天工作长达18-19小时,被剥夺一切自由。到50年代,外来移民极少到南 部区,致使奴隶价格扶摇直上,奴隶制经济效益极低,几乎无利可图,大多数 奴隶主负债累累。 由于片面发展种植园奴隶制经济,工业远远落后于北方。禁锢百万黑奴,导致 北部劳动力短缺,限制国内市场,导致南北方矛盾尖锐,最终引发内战。

近代史简答题答案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同改良派论战取得胜利的重要意义。 答:论战划清了革命派与改良派的界限,使人们清楚的认识到了实行民主革命的重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 论战使资产阶级明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这个统治为推翻清朝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基础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以及中共争取中间势力所必需的条件。 中间势力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 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 尊重他们的利益 同顽固派做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的取得胜利 3、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日益加深的主要原因。 第一,外国资本垄断了中国的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而且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金融 第二,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主要是在金融业方面的垄断。长时期内,无限制的发行纸币,一直是国民党政府解决财政危机、发展官僚资本的主要手段。滥发纸币,造成通货的恶性膨胀和物价的急剧上涨。 4、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考验。 第一,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果实,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第二,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第三,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第四,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5、1979年3月,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及坚持这些原则的重要性。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个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的事业,整个现代化的建设 6、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 民族民权民生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达,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二是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基本方案是: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 7、1924年至1927年国民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一,它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实际上是迎接未来革命胜利的一次伟大演习 第二,它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的政治影响宣传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党经受了一次大革命的洗礼,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8、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经过土地改革运动出现的新面貌。 广大农民对中国共产党更加信任和拥护,工农联盟以及解放区的人民民主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广大农民从封建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解放区农村的经济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大批青壮年农民踊跃参军,配合解放军作战,人民解放战争有了巩固的后方和最基本的人力和物力保证

近代史试题简答

1、简述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依据。从1840年开始,中国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首先,从政治主权角度看,中国半殖民地化了。其次,从经济基础和经济结构角度看,中国半封建化了。这是(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封建社会了。 2、为什么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1)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孙中山临时大总统。陆军、外交等重要部的总长和所有各部的次长全由革命党人担任。临时参议院中,同盟会会员也占多数。(2)在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3、试述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以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和支持。他们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并没有认识到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没有被动员起来。(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4)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以及由此而来的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使辛亥革命难以摆脱失败的命运。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路 4、第一次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夕,先进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 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辑《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2、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 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中喊出"救亡"的口号。《天演论》 3、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孙中山在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5、简述1919年爆发“五四”运动的意义。。(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2)五四运动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此后,无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6、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从时代特点和条件看,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2)从领导力量看,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从此,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3)从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看,在五四时期,已涌现出一批拥护十月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成为运动的左翼和领导力量。

中国近代史论述题及其答案

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

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近代史简答题、论述

1.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 太平天国的失败表明,在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阶级自身的愿望与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单纯的农民战争已经难以战胜强大的敌人,农民阶级只靠自身的力量难以解救自己,农民阶级不能担当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责任。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护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学习西方发展一些近代企业。(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在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进程日益深重的情况下,越是积极引进西方的“船坚炮利”,也就越加深了对西方列强的依赖性。●西方列强通过扶植洋务派,达到控制和操纵清廷的目的。(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办的新式企业在管理方面仍采取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法,使洋务企业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4)清朝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势力的阻挠也是原因之一 3.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主要围绕哪些问题展开 围绕三个方面:1要不要变法.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兴学堂。两派的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4.简述戊戌维新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意义? 戊戌维新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戊戌维新的失败暴露出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要想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采用革命的手段。而且它以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为目的,把反对外来侵略,寻求强的斗争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思想文化上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发挥了解放思想的启蒙作用。为后来的中国民主革命作了政治和思想上的准备。 1.为什么说清末新政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 清政府推行"新政"的目的是想缓和国内矛盾,维持和巩固其封建统治,适应帝国主义的侵略要求,拉拢上层资产阶级分子。但当时民主革命的高潮已经到来,而清末"新政"的某些措施客观上有利于民主革命思想和文化的传播(如兴学堂),或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的发展(如奖励工商),因而也有利于辛亥革命的到来,加速了清王朝的最终覆灭。 2.为什么说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南京临时政府,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改造中国的尝试,标志着民主共和国的诞生。《临时约法》还详细规定中华民国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及其各自的职能。这种三权分立的政权形式,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家推崇的分权制衡原则,它采用内阁制,参议院拥有广泛的权力,国务员负有实际责任,而临时大总统的权力则受到多方限制。 3.为什么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1)在政治上,它不仅宣判了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死刑,而且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2)在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树立帝制非法、民主共和合法的观念;(3)经济上,确认资本主义关系为合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4)文化上,知识分子利用《临时约法》规定的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纷纷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大量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5)在对外上,强调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启发爱国主义的民族感情,防止帝国主义侵略;(6)在国际上,在二十世纪初年的亚洲各国当中,是一部最民主、最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民权宪章 4,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第三。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以振兴实业为目标,设立实业部,以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5,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辛亥革命的失败,也有深刻的原因:封建主义在军事实力、政治经验及社会基础等方面,都大大超过革命派,这是其失败的客观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则是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其具体表现是:(1)革命党人没有明确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2)革命派没有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领导核心。(3)辛亥革命没有触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4)革命党人没有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以推翻旧政府,保卫新政权。 6,革命派在与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与进步性的? 必要性:资产阶级革命派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正义性:对于改良派所提出的“中国国民恶劣”说,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拯救中国与建设中国都必须取法乎上,直接推行民主制度。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进步性:革命派强调,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地主强权”和“地权失平”的现象,只有通过通过平均地权一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1,简述中国共产党早期所犯的左倾与右倾错误。 左倾错误的主要内容:①在中国社会性质和阶级关系的问题上,夸大资本主义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否认中间营垒和第三派的存在,主张整个地不加区别地反对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②在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问题上,夸大国民党统治的危机和革命主观力量的发展,继续强调全国性的“革命高潮”,据此,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进攻路线,企图以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达到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③在革命道路问题上,无视中国革命的不平衡性和长期性,低估农民游击战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战略意义;坚持“城市中心论”,要求红军服从和配合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④在组织上,为了推行“左”倾纲领和政策,实行宗派主义的干部政策,对抵制他们的错误,甚至只是表示疑虑的干部,加以“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使党内生活出现了极不正常的局面。 2,为什么说国民党实行的是军事独裁统治? 第一,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建立了庞大的军队。第二,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第三,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规定十户为甲,十甲为保,分设甲长、保长。 第四,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主要就是通过这些方法,来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巩固自身统治的。 3,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间党派的社会基础和政治主张是什么?其政治主张主要是:1.中国革命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蒋介石在南京建立的反动独裁政权,即"现在统治阶级的国民党,是封建的集团,是帝国主义的工具,是新旧军阀豪绅买办官僚政客卖国贼等一切反动势力的结晶",他们是中国革命对象的总代表,以革命的手段将其推翻,就是中国革命的任务。2.在中国所要进行的只能是以劳动平民阶级为中心的革命;平民革命的首要目标是推翻南京国民党政权,建立"以工农为中心的平民政权";主张组织"人民武力"--"平民革命军",来实现"平民革命",保护"平民政权"。3.对外政策为废除不平等条约,同各弱小民族结成反帝国主义的联盟;经济政策为消除帝国主义和封建残余,保护民族经济,建设国家资本主义,并通过发行公债、收买土地等办法,实行土地国有,实现"耕者有其田"。 4,简述“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 必要性:①因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革命只能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②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③中国革命的敌人非常强大并长期占据着城市。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开展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 可能性:①因为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地方性的 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统治阶级内部的长期分 裂与战争;②经过大革命影响的地方,具有建立红色政权的群众基 础;③引起中国革命的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并且日益激化;④有相 当数量的正式红军存在;⑤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5,简述遵义会议的伟大意义 (1)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 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 央的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标 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3)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具有自我 净化)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的,通过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 不断地把党及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 6,毛泽东提出的红色政权有可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五个条件是什 么? (1)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 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 本原因。(2)国民革命的影响。(3)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 展。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两个客观条件。(4)相当力量的正 式红军的存在;(5)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各项政策的正确贯彻 执行。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两个主观条件。 第六章 1,国共两党实行了两条什么样不同的抗战路线? 两条不同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国民党的片面抗 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主张从全民族和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相信群众, 放手发动群众,开展人民战争。片面抗战路线从大地主、大资产阶 级的利益出发,主张仍由国民党政府和军队抗战,反对人民群众起 来抗战。两者的根本分歧是要不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抗战 2,简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动员全 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着。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 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制定、实施了一套完 整的抗战策略和方针,提出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对抗战胜利发 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通过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 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为抗日战争的 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 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 锋。 国民党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作用: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始 终是中国抗战的重要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战略 防御阶段,但是,这些抵抗没有达到维护领土的目的,国民党正面 战场溃败、中国迅速丢失大面积国土。 3,什么是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1)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统一 战线的基础,抗日战争的主要依靠力量。为了发展进步势力,就要 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放手发动人民群众,扩大抗日人民武装, 创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全国发展共产党的组织和民众的抗日运动, 这是整个策略的中心环节。(2)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 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争取中间势力需要三方面条件:一是共产 党要有充足的力量;二是尊重他们的利益;三是要同顽固派作坚决 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3)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 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针对 其两面政策(既主张团结抗日,又限共、溶共、反共并摧残进步势 力)共产党须以革命的两面政策来对付他们,即贯彻又联合又斗争 的政策。同顽固派作斗争时,应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以 不破裂统一战线为底线。 4,什么是抗日救亡运动? 抗日救亡运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各地工人、学生在中国共产党 领导下,纷纷举行罢工、罢课,向国民党政府请愿和示威游行,反 对不抵抗政策。一二八事变后,上海工人、农民、学生积极支援十 九路军抵抗日本侵略军。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积极要求 国民党政府改变政策。各地人民还组织“抗日救国会”等团体,募捐支 援抗日军队和开展抵制日货等。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共提出停止 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领导了一二九运动,使抗日救亡斗争发展 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事变的发生:1936年12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影响 下,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实行“兵谏”,扣留了前来督剿红军的蒋介 石,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 张,这就是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及意义: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从民族利益出发,确定促 成事变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并派周恩来等组成中共代表团赴西安 谈判。经过和平谈判,终于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合红 军抗日等六项承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 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7,什么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为了抗日,中国共产党必须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第一次国共合 作的血的教训、共产党人的革命纲领,要求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 自主的原则。国民党是执政的党,它对共产党的既定方针是限制以 达到消灭。如果事事都要同国民党统一,征得它的同意,那只能是 把自己的手脚束缚起来,向国民党全面投降。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 的正确领导下,不仅制定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确的路线、方针, 而且适时地提出了许多处理合作中出现的问题的政策、策略,使统 一战线能够得以维持,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又使中国共产党的 革命性、先进性得以保持。 1,抗战胜利后,中国民主党派“第三条道路”的基本主张有哪些? 答案一:“第三条道路”也称“中间道路”。指在抗日战争结束后,一部 分民主人士曾经所持的政治主张。他们幻想在国民党的大地主、大 资产阶级专政和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之外,另找所谓“第三 条道路”。实际上就是英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道路。 答案2;第三条路线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也就是后期民 主联盟)提出的社会民主主义路线,在它两边一直存在着两条道路的 斗争: 2,“第三条道路”为什么走不通? 民盟企图在国共对立的纲领之外,走第三条道路,是资产阶级共和 国的方案;是旧民主主义的道路。但中国在战后面临的是两种命运、 两个前途的尖锐斗争。客观形势决定了人民没有走中间路线的余地。 持有中间路线想法的人们一接触到实际斗争,尤其是内战重起,就 使他们只能在国民党或共产党中选择道路,而不能有其他道路.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1948年4月30日,为迎接全国革命胜利的到来,中共中央发布纪 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全国劳动人民团结起来,联合全国知识 分子、自由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和其他爱国分子,巩 固与扩大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统一 战线,为着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各民主党派、各人 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 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五一口号”是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的关 键时刻,向全国人民提出的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政权、夺取新民主 主义革命彻底胜利,建立真正民主新政权的行动纲领。 “五一口号”极大地鼓舞了艰苦斗争中的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 士,他们纷纷致电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响应中共“五一口号” 中提出的主张,拥护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响应“五一口号”成 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在民主党派发展史 上、在多党合作发展史上、在我国统一战线和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史 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它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公开、自觉地接受了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坚定地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道路, 标志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局面基本形成 4,毛泽东为什么要在全国胜利前夕提出“两个务必”{查不到}自 行论述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 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 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中共中央总 书记胡锦涛同志在革命圣地西柏坡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全党同志一定 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两个务必”,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历史背景:“两个务必”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首先,从直接背景 看,“两个务必”形成于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时期,中国革命即将 取得全国胜利前夕。解放战争中后期,中央工委、后委和毛主席、 党中央先后从陕北向华北转移,进驻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党中央 驻西柏坡时期,三大战役的发动和全面胜利,标志着全国胜利即将 来临,中国共产党将由一个长期被压迫、被围剿的党变成全国范围 的执政党;标志着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将由农村包围城市转入城市领 导农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创业之难即将成为过去,而巩固和开 创新事业的考验即将成为现实;标志着中国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新 时代的开始。这样的历史条件,就将胜利之后如何防止“其亡也忽” 的悲剧发生很尖锐很现实地提上了党的议事日程,而党中央在西柏 坡时期的一切活动就是为加速实现这样的历史性转变和战胜转变之 后所面临的各种新考验作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理论上准备。这 一时期形成的西柏坡精神,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万众一心的团结精 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敢于斗争、敢于 胜利的大无畏精神,坚定不移的彻底革命精神等。其最核心的内容, 则是“两个务必”。 7,新中国诞生的伟大意义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 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新 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 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 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 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8,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 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法宝。” 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由于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严重压迫,在中国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群众基 础是十分广泛的。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 基础。 统一战线中存在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 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 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同 时还包括同一部分大资产阶级的暂时的联盟。必须坚决依靠第一个 联盟,争取建立和扩大第二个联盟。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 是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 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由于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 治阶级凭借武装力量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革命只有以长期的 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式。 中国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中国共产党在农 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才能逐步的争取革命的胜利。 必须建立一支在工人阶级政党领导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的新型人民军队。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在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 的中国,建立一个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毛泽 东建党学说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难题。 论述题 为什么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都没有解决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根本原因是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统治,具体来说洋务运动的目的 是借外国的长技来维护清政府的统治,而且洋务运动兴办的无论是 民用的还是军用的工厂都是采用封建军事管理,盈利的少,亏得多, 不能促进商业的发展。戊戌变法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一种改良道路, 没有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且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英 法等国家也会想尽办法阻止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为什么说武昌起义胜利了,而辛亥革命却失败了? 社会原因: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二、武汉是列强入侵较早的 地区,受到深重的压迫,人民反抗意识很强三、先进的革命党人深 入基层的宣传,传播了先进文化 直接原因:一、起义计划泄漏.二、四川保路运动分散了湖北兵力. 三、清政府的新政骗局激化了民族矛盾.辛亥革命的失败,也有深刻 的原因:封建主义在军事实力、政治经验及社会基础等方面,都大 大超过革命派,这是其失败的客观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上的 软弱性和妥协性,则是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具体表现:1.革命党人没有明确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2.革 命派没有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领导核心。3.辛亥革命没有触动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特别是农民 群众。4.革命党人没有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以推翻旧政府,保卫 新政权。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上述弱点,1是其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 的。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受列强的压迫和本国封建主义的束缚, 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反对封建的革命要求。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 异常软弱。他们幻想不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获得民族独立,不 推翻封建土地制度而建立民主政治,这就决定了辛亥革命必然失败 的命运。 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各有哪些政治主张? 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后设立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 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资 政新篇》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 制定法律、制定。 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论战主要围绕着哪些基本问 题?为什么他们探索国家出路的努力都失败了? 问题:1.要不要变法。守旧派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洋务派则根 据西方进化论的观点,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守旧派认为“民权之说一 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纪纲不行,大乱四起”。维新派认为君是 由民公举出来的,民既可以共举君,也可以共废君。3.要不要废八股、 改科举和兴西学。 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 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 想结晶;但这种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调动 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天朝田亩制度》 主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核心主要涉及生产 关系方面的内容。《天朝田亩制度》明确提出要建立“天下田天下人同 耕”的制度,也就是要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资政新编1859年,洪仁轩总理朝政后,向洪秀全提出一个振兴太平天 国的改革计划,即《资政新编》,其主要内容:1.在政治方面:主张“禁 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2、在经 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 和机器制造. 3.在思想文化方面,建设设立新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4.在外交方面,主张同外 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并“与番人竞雄”,《资政新编》是一个带资 本主义色彩的施政纲领,表达了太平天国领导人学习西方“探索救国救 民的真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然而这些措施未能真正实行。 天京事变发生于中国清朝后期的1856年,是一次太平天国领导层的 严重内讧,地点在首都天京,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及燕王秦日纲在 此事件中被杀,另有约二万人丧生。“天京事变”被视为导致太平天国 失败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亦是太平天国由盛而哀的转折点。 中体西用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和第二次鸦片战 争的失败,使得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奕 、李鸿章等人开始承认 西方列强工业和技术的先进,但认为中国的文化和制度还是世界上最好 的,为了挽救清政府政治危机,他们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付诸实践,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达到对外抵抗侵略、对内镇 压人民起义的目的。因此所谓“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 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 配后者。 戊戌政变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 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 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 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 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 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因此戊 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平型关大捷八路军出师华北挺进山西之际,日军第5师团在察哈尔派 遣军的配合下,正沿平绥路进攻长城沿线,企图南下进攻太原,夺取山 西腹地,并从右翼配合华北方面军在平汉路的作战。中国第2战区制定 了沿长城各隘阻击日军的作战计划,在平型关方面,决心集合重兵歼灭 来犯之敌,并请求八路军配合侧击日军。配合友军作战,保卫山西,振 奋八路军军威,八路军115师成功进行了平型关伏击战,取得首战大捷。 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战场后首战大捷,同时也是全国抗战 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27日,革命党人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黄兴 率120人的敢死队进攻并分少了总督府衙门,随后与清军展开了巷战, 起义最终遭到惨重失败。事后,有72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城郊红花 岗,并改成黄花岗,这次起义也因此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保路运动1911年5月,清政府颁布“铁路国有”政策,并与英、法、 德、美四国银行团签订借款合同,以粤汉、川汉铁路的修筑权相交换, 借款600万英镑。这激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人民强烈反对, 其中四川的保路运动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保路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帝 国主义及其走狗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 的斗志,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总爆发。 戊戌六君子戊戌政变时,由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推动光绪皇帝实 行“新政”,结果失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 人,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 一·二九运动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在中国共产党 关于救亡图存、全民抗战的号召和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1935年 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示威游行,喊出“反对华北 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 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市民1万多人在天桥召 开市民大会。会后,举行了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这就是一二九运动, 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 来。 福建事变日军的侵略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遭到了国民党内爱国人 士的不满和反抗。1933年11月,十九路军领导人蔡延锴、蒋光鼐等 联合了国民党内反蒋势力李济深等,在福州召开“中国人民临时时代代 表大会” 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公开宣布反蒋抗日,并对外宣布废 除不平等条约,同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工农红军签订了抗日反蒋 协定。由于当时中共中央的左倾错误和蒋介石集团的优势兵力的进攻, 福建人民政府在1934年初宣告失败。 赣南会议即1931年11月召开的中央苏区党组织第一次代表大会。 在会上,毛泽东低制王明“左倾错误”的正确主张被指责为“狭隘的经 验论”、“富农路线”、“极严重的一贯右倾机会主义”,会议根据中 共临时中央政治局的指示,设立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取消红一方面军 总司令和总政治委员、总前敌委员会书籍的名义,这就剥夺了毛泽东对 中央根据地红军的领导权。 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指中国共产党在红军长征途中于1935年1月在 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否定了从第四次反围 剿以来,以博古为首的三人团的军事路线,确立了以毛泽东为军事负责 人。 三民主义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把同盟 会的十六字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推翻满清王朝, 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防止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 富分化与对立,达到社会革命目的,并解决国计民生问题。即孙所 说的社会革命。 井冈山土地法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1928年11月毛泽 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 段获得土地的权利。但其中关于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 地买卖等规定,没有切实解决土地没收对象,也没有满足农民对土地所 有权的要求,不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后制定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 共和国性质的法典,于1911年3月11日公布。它规定中国的国体, 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国家性质和主权在民的原则,明确了三 权分立的政权体制,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 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虽然有局限性,但在当时的 历史条件下,仍然具有鲜明的革命性、民主性。 二次革命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于1913年发动的讨伐袁世凯的一场战 争,又称“癸丑之役”、“赣宁之役”。 护国运动护国战争(1915年—1916年)是发生在中国近代的内战, 起因是袁世凯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 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 护法运动1917年,因段祺瑞政府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 山依靠西南军阀发起护法运动,出师北伐,不久因受军阀排挤,孙中山 愤然离开广州,护法运动失败,标志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 主义革命的终结。 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彻 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 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大大前进了一 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井冈山土地法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1928年11月毛泽 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 段获得土地的权利。但其中关于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 地买卖等规定,没有切实解决土地没收对象,也没有满足农民对土地所 有权的要求,不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 护法运动1917年,因段祺瑞政府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 山依靠西南军阀发起护法运动,出师北伐,不久因受军阀排挤,孙中山 愤然离开广州,护法运动失败,标志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 主义革命的终结。 中体西用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和第二次鸦片战 争的失败,使得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奕 、李鸿章等人开始承认 西方列强工业和技术的先进,但认为中国的文化和制度还是世界上最好 的,为了挽救清政府政治危机,他们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付诸实践,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达到对外抵抗侵略、对内镇 压人民起义的目的。因此所谓“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 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 配后者。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后制定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 共和国性质的法典,于1911年3月11日公布。它规定中国的国体, 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国家性质和主权在民的原则,明确了三 权分立的政权体制,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 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虽然有局限性,但在当时的 历史条件下,仍然具有鲜明的革命性、民主性。 “三光政策”三光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消灭抗战军民的生存条件,使八 路军丧失民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援,企图以此渐渐消灭敌后抗日力 量。日本侵略者对八路军敌后抗战活跃的华北地区,由于始终找不到对 付八路军敌后游击战的有效方法,相反,在八路军的广泛打击下不断遭 受损失,极大地动摇着日军的殖民统治并牵制着其兵力的调度使用,为 此,穷凶极恶的日军对我八路军敌后抗日根据地在一遍一遍地“扫荡” 的时候,竟然迁怒于人民群众,对我抗日根据地民众实行了最为残暴的 手段,推行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在此政策下,中 国人民群众的房屋被烧毁,粮食被抢走,所有鸡鸭鱼肉飞禽走兽一概洗 劫一空,对人民群众则疯狂地屠戮。仅1943年,日军在八路军北岳区 3个月内就烧毁民居10余万间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后制定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 级共和国性质的法典,于1911年3月11日公布。它规定中国的国体, 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国家性质和主权在民的原则,明确了三 权分立的政权体制,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 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虽然有局限性,但在当时的 历史条件下,仍然具有鲜明的革命性、民主性。 东北易帜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不顾日本威胁,通电宣布"遵 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至此,北洋军阀统治宣布结束,国民党 确立起全国范围内的统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